福特级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福特级航母将被3大“先进系统”一坑到底

福特级航母将被3大“先进系统”一坑到底福特级航母在早期设计阶段的称呼,原本是“21CVN”,其实基本意思就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核动力航母平台”。为了追求这个所谓面向21世纪还必须“先进”,超级大国有关的设计部门,可以说有意无意的在福特级上堆砌了在当时看来明显是过于冒进的新技术。当然大家都知道的是,福特级上采用了在当时的全球来看,几乎算是外星高技术的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装置。其实这个技术在20世纪末还相当的不成熟。尤其是超级大国方面采用了中压交流电磁弹射模式,现在证明这完全就是一个技术死胡同。而如果按照一般的、相对科学的工程管理规律,超级大国海军起码应该先在陆地上建立一套模拟上舰的电磁弹射和拦阻试验设施,等陆地上的试验基本做完,完全达标后才考虑上舰的实际安装。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和福特级配套的陆地电磁弹射和拦阻试验线,居然是和福特级船体的生产近乎同步进行。这样一来,就意味着等在福特级上开始实际上舰安装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的实物时,陆地上的电磁弹射和拦阻试验装置也才刚刚基本建成!这样的工程试验时间节点,还能提前试验出什么问题?结果是陆地试验装置上具备的毛病,在福特号上实际安装的弹射器和拦阻装置一样不少的具备。陆上弹射试验装置,至今没有弹射任何一架起飞吨位达到30吨级的舰载机,一个架次也没成功过;那么福特号上也只能实际弹射25吨的轻载大黄蜂,从来没有弹射过一架次的F35C;这个能力还不如尼米兹级上的老式蒸汽弹射器。福特级上一旦设定了弹射25吨的舰载机,那么期间绝对不能临时更改重量,哪怕差一吨都不行。有一次有舰上操作人员不服,真的临时更改了弹射重量,结果全系统立即死机。没办法之下,只能进行系统重启。结果发现仅仅储能飞轮停转,以及重启后达到额定的转速,期间就等待了超过3个小时。这要说让福特级参与实战,真是黄花菜都凉了。而当今福特级上所有的拦阻装置的问题,似乎比弹射装置问题更大。而福特号上目前存在这类不可克服的问题,陆地版本的弹射和拦阻试验装置同样具备。美国海军当初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很早就说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系统太新、潜在风险太大。如果陆地弹射试验装置来不及完工,不妨先在尼米兹级中的最后一艘,也就是老布什号上,先拿出2个弹射线专做电磁弹射试验,成功后再上福特级;如果还是不答应,也不妨先在福特号上保留2条蒸汽弹射线,另外只上2条电磁弹射线,试验成功会再在福特级的2到4号舰上全部用电磁弹射器。结果这些相对科学的建议没有一个被执行的,实际采取的是最不可挽回的一个方案。就是没有做完任何陆地或者舰上试验,就在所有1到4号的福特级航母上,都已经安装或者即将安装上完全脱离实战能力的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但是如果认为福特级的问题只在最核心的电磁发射和拦阻装置上,那就真是小看了福特级的“先进”程度。过去小鹰级和尼米兹级上面大量的洗涤和卫生间系统,基本都采用了传统的船舶污水污物综合处理装置,也就是把舰上日常的污水和污物先靠重力自然收集到污水污物槽,然后再加压集中处置和对外排放。到了福特级上,认为这种装置太落后,居然采用了飞机或者高铁上的哪类主动加压吸附式污水污物处置系统。但问题是飞机上不过一两个洗手间;高铁上最多也不过七八个。但是航母上最多时要有五六千人同时生活和活动。这样福特号上就有两三百个卫生间;全部用主动加压吸附式,可想象系统的复杂性;而且这类系统的管道都普遍更细。导致福特号航母还没正式部署,船上从来没满员过;上面的马桶系统就被严重堵塞了好几次。而每次疏通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每次开价至少500万美元。如果等福特号真正部署,恐怕一年到头的时间都在疏通马桶。而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则是福特号上的11台大大小小的电磁驱动的弹药升降机。其中7台主弹药升降机,还有4台比较小型,位置比较隐蔽的。弹药升降机说白就是航母上的货运电梯。如果像尼米兹级上一样,用普通的钢丝绳牵引的弹药升降机即可。但是偏偏有人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说,传统的弹药升降机太土气。既然最关键的电磁弹射器都采用了电磁模式的,为何不把全部的弹药升降机也都升级为纯电磁模式?结果同样是陆地试验还没做,就上马了全部11台电磁版弹药升降机,工程实践中发现电磁弹药升降机的问题似乎比电磁弹射器更大。电磁弹射器虽然问题很多,但起码还可以设定25吨的重量,完成一些甲板弹射。而电磁版本的弹药升降机却根本解决不了最基本的上下安全性。这是因为传统版本的弹药升降机都和普通电梯一样,升降轨道中都有卡齿安全系统,一旦突然断电或者牵引钢丝绳断裂,那么有一个自动卡钳可立即延伸,卡住两边的安全卡齿,这样整个升降面就会停止不动,等待后续处置。但是纯电磁的弹药升降机,既没有“落后”的上下牵引钢丝绳也没有轨道卡齿,只有平滑的上下电磁升降轨道。这样一旦突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那么所有11台弹药升降机将从半空一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