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朝阳群众抓捕克格勃立大功,苏联方面多年不知是咋暴露的
前几日,著名钢琴家李某违法被朝阳群众举报后,“朝阳群众”这个特殊的组织再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在近几年的 娱乐 圈新闻、法制新闻中,“朝阳群众”的存在感可是相当不低。 有人盘点了朝阳群众曾经举报过的违法犯罪的明星,竟达十几人之多, 其中不乏如宁财神一样广为人知的著名编剧。可见朝阳群众在面对违法犯罪时绝对是“一视同仁”,通通举报没商量。 在见惯了“朝阳群众”的神秘与强大后,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朝阳群众”是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P.S,其 他四大王牌分别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苏联克格勃,以色列摩萨德,英国军情六处。 少为人知的是,朝阳群众还曾经与其他王牌情报组织之一“交手”过——1 974年,朝阳群众协助警方抓捕住了苏联克格勃的间谍。 1974年1月15日晚,一辆牌照为“使01-0044”的白色伏尔加牌轿车悄悄驶出了苏联驻华大使馆,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北京的东北郊驶去,最终在西坝河桥附近一处较为阴暗的地方停了下来。 不久后,桥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他们似乎提了什么东西,向着西坝河桥下走去。两人离开后,这辆伏尔加轿车也快速离去了。 能够乘坐使馆专车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使馆的工作人员。令人疑惑的是, 苏联使馆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在很晚的时候去到北京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不是好好在使馆内休息呢? 答案很快便揭晓:过了一会儿,西坝河桥另一面出现了另外两人,他们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便交换了各自的物品—— 来者将自己所带的口罩交给了使馆工作人员,使馆工作人员将自己手上的深色旅行包递给了对方。 看几人沟通之顺畅,交换物品之迅速,显然不是第一次见面沟通了。但这次略微有些不一样:就在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红色的信号弹蹿上了天空, 三百名早就埋伏好的警察和朝阳区群众冲了过来,将这四人绳之以法。 直到被抓捕,苏联使馆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这次接头如何被泄露了消息。 很快,中方紧急召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将五名从事间谍活动的苏联使馆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予以驱逐出境。 人民日报在五天后便报道了整个事件, 1月23日,《人民日报》再发文报道《苏修间谍落网记》。 作为我国的党报代表,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官方态度,中国相当于揭下了苏联的遮羞布。 据说,此事令当时的克格勃头目安德罗波夫恼火异常,他认为此事让克格勃丢尽了脸。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间谍如何败露对于苏联方面来说都是一个谜。 中方心中当然清清楚楚,这次特大间谍案破获的关键,就是间谍本人——李洪枢。 对于李洪枢的出身有着不同的说法。有媒体报道称,他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解放后家庭成分被划分为地主;他因此而不甘心,于1967年非法越境进入苏联。 根据李洪枢自己的说法, 他是黑龙江双鸭山人,当年偷渡是为了“探亲”——他的兄嫂于早几年的时候偷渡边境,跑到了苏联生活。 早年偷渡到苏联生活的兄嫂成为了李洪枢叛国的理由:他说, 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在苏修手中,他才不得不为苏联谍报机关效力的,否则他亲人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证。 这种说法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 “偷渡”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词汇,我们一般所见的是其他国家的人通过边境想要偷渡到我国。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中苏边境偷渡到苏联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但是无论何时,“偷渡”都是妥妥的犯罪行为,一旦发现肯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中苏关系已经恶化的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苏联的人都会按叛国投敌论处。 当时的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什么程度了呢?珍宝岛事件之后,苏联组织了上万人的游行队伍,轮番到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前示威。 说是“示威”,实际上无异于攻击——游行队伍拿着砖头、墨水瓶等硬物砸向大使馆,导致主楼和两侧宿舍楼一至三层的窗户几乎全部碎掉了,某些地方四层的窗户也碎掉了。 而当中方大使馆试图缓和关系,邀请苏联外交部有关人员于1971年2月9日到使馆观看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时候, 苏联《消息报》很快发表了一篇文章攻击《智取威虎山》。 显然,作为苏共官报,《消息报》的态度代表了苏联官方的态度。因此,我方大使馆经请示取消了电影招待会,并严正指责苏联的行为影响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偷渡到苏联的人被判定为“叛国”是不冤枉的。 而这些偷渡客中,的确有很多出卖了自己的祖国—— 最开始的偷渡客提供给了苏联方面一些情报,包括地方党组织结构、人员名单、驻军情况等。 这让苏联情报部门意识到了其中隐藏的机会。 因此,苏联开始将偷渡客划分类别,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类是几乎不能给苏联提供任何情报,本身也没有价值的人,他们会被遣送回国。 第二类是一些中俄混血儿,或者地方党政干部,苏联允许他们定居境内。 第三类是一些比较聪明,有特殊身份或掌握一些特别技术的人,这些人经过情报部门的考察和培训后,会成为间谍派回中国国内。 李洪枢就属于最后一类。专案组成员刘复之的回忆录中写明了他受到重视的原因—— 李洪枢是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生。 据李洪枢自己的供词所说,他于1967年4月偷渡到苏联,1970年便被送去莫斯科,接受苏联国防部军事情报机关的特务训练, 并于1972年6月接受派遣任务从新疆额尔齐斯河口越境潜回国内。 看这已经堪称成熟的培训流程,偷渡回国的口岸选择,可想而知李洪枢虽然是这批被培训的偷渡者中最出名的一个,但绝不是唯一一个。 这一点,当时我国的公安部门也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在李洪枢偷偷潜回国内后二十几天,我国安全机关已经秘密逮捕了他。 当年叛逃出国,在苏联接受了好几年训练的李洪枢,在思想上已经非常抗拒自己的祖国了。 因此,当我国安全机关试图逆向利用他的时候,李洪枢表现出了极端的不配合——他始终沉默着,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也不配合任何行动。 中途,他甚至偷偷逃跑过一次。 之前被捕的时候因为事发突然,李洪枢没有来得及向自己的上峰通报。而这次逃跑的时候,李洪枢借机给苏联大使馆打了一个电话。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苏联大使馆没有将他的求救当回事儿—— 也许是因为时间紧迫,他没有讲清楚;更可能的是,苏联方面原本就不缺这一颗“棋子”。 很快,在一片高粱地中,李洪枢被再次捕获。仍然不配合的他甚至没有在一开始就交代自己曾经给苏联大使馆打过求救电话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引起了中共中央最高层的注意—— 周总理亲自指挥此案, 并成立了以解放军少将李震为组长的专案组,组员包括时任北京市市委书记、北京卫戍区司令、北京市公安局正负局长等。 可见,当时中国在反间谍上绝对是下了苦功夫。 李洪枢本人倒不至于这么重要,毕竟他刚刚偷渡回国内,还没来得及给苏联方面传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突破口: 证明苏联在不断向中国派遣间谍,也是中国撕开苏联在中情报组织的豁口。 可惜,这个“豁口”在二次被捕,明知道逃掉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他的沉默,展现出不配合的态度。 这也难怪,毕竟一方面他接受了苏联多年的洗脑, 另一方面他也担忧自己的安全和前路:谁会相信一个投敌叛国的人呢? 专案组为了撬开他的嘴,让他能够反过来为我们所用耗尽了心思。最终,决定采取软化的政策。 成员们吃住都同李洪枢在一起,就连办案的时候都不避着他; 中央还特别交代,谁都不需对李洪枢怀有敌意,当着他的面说话不可以吞吞吐吐,不可以造成新的隔阂。 专案组成员们身体力行,努力将李洪枢当作自己真正的“同志”。他们一起吃喝,甚至一起打扑克、一起聊天。 李洪枢的心思也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发生着变化。 他开始不用敌对的眼光看大家,不时时刻刻摆出一副防御的姿态,可以跟大家一起开玩笑,甚至一起玩了。 有一段时间,李洪枢的纠结是非常明显的。他有的时候会和大家一起笑,有的时候却坐在角落里心事重重的样子;有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吃喝,有的时候却会绝食,什么都不干。 任谁都看得出来,李洪枢已经有所改变,正在和被苏联洗脑的自己作斗争。专案组成员们将这一可喜的变化汇报给了周总理,总理批复道: “对李洪枢继续采取感化政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洪枢原本就是中国人,在感受到来自同胞的温暖后,他转变了, 同意作为 “双面间谍” ,为中方所用。 专案组也进行了下一步:麻痹苏联情报组织。他们请示总理,先让李洪枢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给苏联情报组织,以迷惑对方。 例如,在国防部长换任的时候,提前三天告诉李洪枢谁即将继任国防部长一职 ,三天后这个消息才会见报。 尽管只提前了三天, 但是这个情报证明了李洪枢可以窥见中央高层的任命,会让苏联方面感受到李洪枢的价值。 有些情报则是故作神秘,例如东北某地近期突然隆起一个土包,有可能是军事工事等等。还有一些真真假假的部队调动,既保持李洪枢的价值,真假参半又能够迷惑苏联军方。 很快,李洪枢接到了新的任务,要求他在黑龙江甘南县与苏联情报人员碰面。这是他们一早就确认好地接头点,但是距离北京太远了。 专案组成员们也十分纠结——太远了,行动不便,而且也怕李洪枢在路上跑掉。 思前想后,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几名专家陪同李洪枢一起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了甘南县。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李洪枢没有逃走,还在这儿接到了最新指令: 1974年1月15日晚八点半,在北京东郊西坝河桥下等待接头。接头人将给他最新的电台、密码、手枪和活动经费。 专案组们努力了近两年时间,不断感化李洪枢,“放长线钓大鱼”,终于有了收获。他们高兴地将最新情况报告给了总理,总理也说: “可以破案了!” 在警方力量不够的情况下, 朝阳群众自觉组织起来,帮助盯梢,排查周边可疑人员,以及服从专案组成员安排提前撤离西坝河一带。 就连附近居民家的狗也被喂了酒馒头,醉倒后被塞到了床底下。 在实施抓捕的时候,群众们主动成为了候补力量,帮助警方捉拿犯罪嫌疑人。 那天,苏联方面联络人按照原计划出发。为了保证隐蔽,他们做了许多准备。 乘坐在那辆使馆专车中的一共有五个人,分别是苏联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马尔琴柯夫妇、三等秘书谢苗诺夫夫妇和武官处翻译科洛索夫。 其中,负责下车与李洪枢接头的只有谢苗诺夫和科洛索夫两个人,其他三个人都是他们的掩护。 为了在中途停车的时候不易被发现,他们还改装了 汽车 的尾灯,使之在踩刹车的时候不会发亮。 夜晚九点十分左右,两位驻华使馆秘书躲进了桥洞里;约过了二十五分钟后,李洪枢和另一名同伙前来接头。 几个人简单对了暗号后,李洪枢便给出了准备好的线索——用密封塑料底封在了白口罩内部,谢苗诺夫则给出了装着新电台、经费的旅行包。 就在此时,我公安机关同民兵、群众一起一拥而上,将几人顺利抓获。证据也没有被错过—— 谢苗诺夫为了脱罪,将白口罩扔进了附近的河沟里,但是被朝阳群众们捞了起来。 这只写了中国重要情报的白口罩,以及手提包里的电台联络频率时间表,苏联特务机关的“指示信”,在中国秘密建立反革命组织的纲领等成为了最好的证据,几人在进行特务活动而不是什么其他的“朋友会面”的事实板上钉钉。 而这一切不仅被参与行动的人看在了眼里,也被到来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恰在此时,那辆小轿车在兜了一圈后回来了,它是来接谢苗诺夫和科洛索夫回使馆的。 于是,车上的三名协助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也一起被抓捕归案。这天晚上车上的五个人,便是后来被驱逐出中国的五名苏联外交人员。 此案破获后,总理十分高兴,说道: “你们立了一大功,李洪枢也立了一大功。” 因此,为了让他安定地生活下去, 李洪枢改名换姓,成为了北京的一名普通公民,被分配到北京一个工厂工作,娶妻生女。 他人生中传奇的部分就此谢幕。 对于苏联和中国来说,间谍抓捕归案、驱逐出境只是开始。接下来,中苏之间还有一场“仗”要打—— 一场舆论宣传仗。 中方详尽的长篇通讯引起了国际 社会 的轰动,苏联名望一时之间大跌。尽管各国都免不了存在间谍活动, 但这样被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其他国家就算是出于维护自己“正义”形象的需要也要谴责苏联。 一向与苏联水火不容的西方报刊全文转载了这篇通讯,并将其中的细节专门拿出来津津乐道,甚至有报刊评价称这是 “詹姆斯·邦德系列故事的中国现实版”。 中国这次间谍案也使得很多国家引以为戒,开始寻找并驱逐国境内的苏联间谍。 为了进一步进行反谍宣传,公安部专门举行了《打击苏修间谍展览》,一些国家领导人、外国兄弟党负责人都曾经前来参观过。 1977年,国内还以李洪枢一案为原型,拍摄了许多部反国际间谍的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叫做《熊迹》。 这些影片无不揭露了克格勃特工的活动,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欢迎。 苏联方面不甘示弱,曾经策划过一起“间谍案”诬陷中方大使馆成员。这名不幸的外交人员名叫关恒广。 当时,中国已经预计到了苏联可能会抓一名我方外交官,于是紧急通知驻苏大使馆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大使馆也通知了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不出门,全部在家休息。 然而还是有一人被抓住了,此人就是关恒广。在苏联大肆调查下, 终于找到了这名已经在回国探亲途中的中国外交官,当时他乘坐的火车已经到了西伯利亚境内。 克格勃立刻派出特工用飞机追赶关恒之所在的火车,准备用他来“交差”和反诬陷中国。 1974年1月19日,中国抓获苏联间谍四天后,在已经接近中苏边境的苏联伊尔库茨克市,苏联特工终于登上了关恒广所在的火车,并径直奔向了他所在的车厢。 刚好,关恒广身边的座位上没有人。于是,克格勃的计划上演了: 无辜的关恒广当即被克格勃特工抓了起来,用直升机押送回莫斯科。紧接着,苏联效仿中国的做法,以 “企图向苏联女公民索取军事性质情报” 的罪名将关恒广宣布为 “不受苏方欢迎的人” ,被限期离开莫斯科。 当然,关恒广回到国内后受到了热烈欢迎,被带上了大红花,也被告知: “你受委屈了!” 苏联方面的“反击”没有到此为止。时隔四十年后,俄罗斯《绝密报》在2014年12月披露了当年的另一个内幕: 苏共中央秘书处也曾决定 “用从特殊渠道获得的一些材料制作称影视片,揭露中国情报机构特工的活动。” 安德罗波夫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正如《绝密报》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间谍材料中几乎不含任何细节,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空穴来风的宣传品。 因此,他想要像中国的反谍宣传片一样为大众所知、甚至向全世界播放,基本都是一个空想。 甚至,安德罗波夫还曾经设想这种影视作品可以 “降低中国情报部门反苏的侦察、破坏活动的规模” ,还可以在国际 社会 上 “营造对我们(苏联)有益的 社会 舆论氛围”。 显然,粗制滥造的影片和真实的故事是不一样的,安德罗波夫所设想的一切都不可能成真。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克格勃出品的第一部反映“中国间谍”的作品《郭秀山的供状》在苏联国内收获最多的评论是: “无聊之作!” 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宣传与反宣传活动更多出于政治目的。好在这场闹剧最终也迎来了结局: 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做出了许多弥合中苏关系的努力。 继任的安德罗波夫在大势面前也没有坚持自己的个人立场,而是主张“改善中苏关系”。因而,这场间谍宣传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玛丽莲·梦露曾是“克格勃”? 克格勃燕子和乌鸦
好莱坞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香消玉殒已经数十年,关于她的死因一直是不解之谜。而据俄新网、《共青团真理报》等媒体不久前报道,苏联克格勃女特工柳德米拉·蒂姆诺娃最近揭秘,梦露当年竟是一名克格勃,代号“玛莎”。 有位“克格勃情人” 苏联克格勃女特工柳德米拉·蒂姆诺娃在查阅了一批克格勃绝密档案后称,玛丽莲·梦露曾是一名克格勃特工,代号“玛莎”。梦露当年甚至还有一位“克格勃情人”——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多斯托耶夫斯基。1960年,梦露正是在后者的邀请下,秘密访问莫斯科长达两个星期。据了解,蒂姆诺娃在采访当年众多知情人后,拍出一部纪录片,片名叫做《玛丽莲在多斯托耶夫斯基的祖国》。据该片介绍,梦露是在其莫斯科之行的前一年与多斯托耶夫斯基相识的。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这也是苏联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当时,多斯托耶夫斯基表面上是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实际上则是一名克格勃特工。正是在苏联大使馆负责接待工作时,他意外结识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好莱坞女影星玛丽莲·梦露。 异国恋无果而终 时年27岁的多斯托耶夫斯基相貌英俊、谈吐优雅,很快引起了梦露的注意和好感。后来两人关系迅速升级为恋情。也许是由于梦露与肯尼迪总统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克格勃早就想拉这位红得发紫的性感女神下水。 1960年,梦露应多斯托耶夫斯基的邀请,对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秘密访问。多斯托耶夫斯基不仅亲自开车前往机场迎接,还将这位贵人安排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一家酒店下榻,在酒店的豪华客房里,红场和克里姆林宫的美景一览无余。后来,两人还一起去了一个避暑胜地。 据多斯托耶夫斯基回忆:“我们曾经有过两天令人难忘的日子,但是后来我们的关系开始趋于紧张,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只是两个人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人看见或者听到我们。”原来,多斯托耶夫斯基暗指,他们可能被克格勃监视和窃听。而随着梦露莫斯科之行的结束,她和多斯托耶夫斯基的“异国之恋”也彻底告终。 寓所内神秘死亡 事实上,关于梦露“私通”克格勃的传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根据美国《自由信息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2006年解密了一批关于梦露的文件。这些以前从未公布的文件显示,梦露曾与一名流亡墨西哥的“苏联间谍”弗里德里克·范德比尔特·菲尔德关系密切。 据解密文件记载,1962年7月13日,FBI局长胡佛收到一份爆炸性报告:梦露曾经透露过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谈话,梦露问了肯尼迪许多重要问题,其中不少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肯尼迪也向“枕边情人”一一作了回答。胡佛感到后背发凉,由于梦露的口无遮拦,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枕边私密谈话很可能已经传到了克里姆林宫。 1962年8月,肯尼迪兄弟不约而同地斩断了和梦露的来往。面对突然的剧变,梦露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8月4日晚9点半,她绝望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西德尼·吉拉罗夫,痛诉了她与肯尼迪兄弟的私情,并称她知道一些“危险的秘密”。第二天凌晨,梦露就被人发现死在了洛杉矶的公寓中,颇为巧合的是,梦露“自杀”当晚,她的那本“秘密日记”也神秘地消失了…… 赫鲁晓夫“约会”梦露 据悉,赫鲁晓夫也对梦露仰慕已久。1959年9月19日,赫鲁晓夫访美第五天,就飞到了位于加州洛杉矶市的好莱坞,并且点名要见玛丽莲·梦露。 那次“约会”,使赫鲁晓夫对这位好莱坞性感女神留下了美好印象。以至于赫鲁晓夫每每在提到梦露时,总是习惯性亲切地称呼她为“朋友梦露”,甚至一度着手筹划让她主演一部苏联电影。 (摘自《中国国防报》2012.5.15)B⑨
克格勃间谍 剑桥五杰的资料
克格勃“剑桥五杰”是指盖伊·伯吉斯、唐纳德·麦克林、凯姆·费尔毕、约翰·凯克斯和安东尼·布朗特,这五名年轻人都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被当时苏联招募的最实干的优秀外国间谍。据了解,经苏联刻意培养后,这五人从剑桥大学毕业后成功地打入英国情报部门,并长期为苏联提供高价值的战略情报。然而苏联情报部门当时认为“五杰”中只有三人——盖伊·伯吉斯、唐纳德·麦克林和凯姆·费尔毕可以被信赖。当时,苏联反间谍活动部门、克格勃的前身——苏维埃秘密警察组织认为这些间谍蓄意给他们传递错误情报。 曾有详细秘密资料证明这“五杰”并不是一般简单的间谍,而是具有多重身份的“三重间谍”。苏联人认为这五人为那些和他们联系过的所有人提供情报。苏联人原本想查清楚这几人的详细身份。然而,由于斯大林当时出于安全考虑,频繁更换国家安全网络,这使得该计划没有及时执行。 据当时苏联一位情报人员介绍,当时苏联曾在英国发现了一份绝密情报表明这五人是效力于英国政府的,但是斯大林的情报部门认为该情报太不真实了,对这五人是叛徒的说法表示不予相信。苏联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至今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出身贵族家庭的这五人对英国“不忠”。并且他们也没有搞明白这五人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祖国。
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的研究档案
人体特异功能是人体所出现的,超越五官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具有这些能力的人士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修炼后所出现的,也有些是大难不死如生重病或出意外之后出现的。基本上它是一种人类潜在的能力,正式的名称应该定为「人体潜能」,只不过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多,而且很难用目前的科学原理来解释,从而安上了一个「特异功能」的名号。以性质来分,特异功能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从外界获知信息的「超感官知觉」能力(ESP,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注:ESP是西方超心理学的称谓,所研究之超常现象统称为赛(psi)现象,赛为希腊字母Ψ之发音,代表未知的意思],包括心电感应(Telepathy)[注:中国大陆称为思维传感]、透视力(Clairvoyance)、预知未来(Precognition)以及回知过去(Retrocognition)的能力。第二种类型是向外界发送信息的「操控外界事物」能力(PK, Psychokinesis) [注:又称心灵致动、意念致动],包括以意念使物体移动的念力;使物体从封闭的容器中穿壁而出的「突破空间障碍」的能力;以及「千里传功」改变远方物质特性的能力等等。第三种类型是与「灵」的世界交流信息的能力,例如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s, NDE)、通灵(Channel)及轮回转生(Reincarnation)等,探讨的是人类灵魂层次的现象。 关于《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The Secret KGB Paranormal Files前苏联科学家对灵魂能量的研究《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 苏联解体后才公诸于世的绝秘档案,由罗杰摩尔主持。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绝密档案,全面揭露了前苏联特工机构克格勃研究超常现象(人体特异功能)的全面资料,包括试验过程,数据,人物,外星人,意念遥控,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录象,非常真实详尽,让你知道特异功能在世界上是真的存在的,只是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办法解释。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里,苏联的超级间谍机构,也就是克格勃,通过隐蔽的情报活动,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秘密:美国大使馆的情报人员突然无故病倒、中央情报局展开“潘多拉计划”、妮娜库拉金娜的意念遥控能力引起克格勃的注意、克格勃对“鬼魂”的活动作了一系列调查......克格勃想知道一些所谓的“僵尸间谍”,让他们在各个国家活动,而意识不到自己是“苏联间谍”。历史上人们一直在问,这个世界不只是我们的五种感官看到的那么多吧?有的人真有特异功能吗?“灵魂”是鬼还是以其他形式存在?超常现象是事实吗,还是幻觉?现在,因为俄国人的研究,我们离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远的。 在大部分西方科学家还嘲笑心灵感应和特异功能的说法时,俄国人已经开始认真研究起来。这些研究可不是儿戏,连那个时候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 “克格勃”也对此都倍加关注。现在苏联解体了,这些绝密文件也逐渐暴光,有些惊人的研究结果,从前只有克格勃掌握。我是“罗杰.摩尔”,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特异功能的研究历史人类超常能力的科学研究,肇始于一百多年前。188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几位教授组织成立了一个「灵力研究协会」,公推三一学院颇具学术声望的Sidgwick教授为会长,对于超感官知觉、念力、灵动转世等现象展开科学的调查与研究。在协会成立后的前三、四十年内,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在收集案例,包括了心电感应、透视力、念力、预知未来、灵动及转世等领域。到了1920年代末期,情况有些改变,一些欧美的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在学校里正式成立了实验室来从事超能力的教学与研究,这个研究领域叫做「超心理学」,也就是在心理学(psychology)前面加一个para而成。而且把所研究之超常现象统称为赛(psi)现象,赛为希腊字母Ψ之发音,代表未知的意思,与流行电影「X档案」中的X有相似的意义。1934年,美国杜克大学超心理学研究室的莱因博士使用统计学方法研究psi现象,由此超心理学就摆脱了案例收集之传统,而进入实验超心理学之境界。经过了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大量的数据基本上证实了部分psi现象的存在性,目前全世界有十余种学术期刊在刊登有关psi现象的研究论文。设有超心理学研究室也散布到亚洲如日本的防卫大学及澳洲的新英格兰大学等。 [01]1960年代,苏联特工机构克格勃用“莫斯科信号”(微波发射)进行了初次实验后,苏联科学家对特异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在苏联解体后才逐渐为世人所知。纪录片《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绝密档案》全面披露了克格勃研究超常现象(人体特异功能)的资料[03]。已解密的部分CIA档案显示,同一时期,美国也进行了大量精神控制等方面的实验。历史频道制作了一个极好的记录片《精神控制-美国的秘密战争》,这个令人大吃一惊的节目向我们强有力的展示了政府关于发展控制人们思想的最高机密项目[04]。1976年,中国大陆在打倒四人帮之后,政治气氛逐渐宽松,当时的中共火箭之父钱学森选定了「气功及人体科学」作为重振中国人在世界科学地位的一个主要项目。1979年正式开始全面推进以后,气功及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就全面深入到每一省及地方的研究机构、各重点大学及国防单位。十八年来,他们在人体科学上的成就,已经远超过西方超心理学近百年来的成果。现举几个较有名的例子:1980年,云南大学人体科学研究室的罗新等人发现,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在一年内,将数十名小孩,由一个普通人训练成特异功能的高手,具有手指识字、意念拨钟、特异转运、移物等功能。1982年4月,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06]]向全大陆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所发出邀请,组织了一次联合测试及验证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实性。结果共有二十多个单位、四十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这项工作。实验的条件非常严格,所得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结果表明,人体特异视觉、特异运转、特异书写、突破空间障碍等人体特异致动功能,都是客观存在的。1983年,国防科工委507研究所(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以宋孔智为首的科学家经过了大量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特异功能者张宝胜的突破空间障碍等功能确实存在,并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07]。1987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的沈今川教授与特异功能者孙储琳女士合作进行了长达18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她具有近60种不同的功能,包括念力致动、拨钟、弯曲硬币、折断缝衣针、心灵聚能爆玉米花、烧衣物及硬币;也能在指定硬币和其它物体上打孔;以意念指挥豌豆,小麦种子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芽数公分;意识微雕;意念与计算机交互作用等等,显示出意念的强大威力[08]。1988年,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及生命科学院的邵来圣等人发现,在特异功能发生作用时,功能人脑中都会出现「屏幕效应」[09]。1996年7月,中国时报一连三天连载了三篇特稿,介绍了中国大陆从年中所兴起的一阵批判「伪气功」及「假特异功能」的风潮,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大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麻[注:著名“反伪科学反中医斗士”、“万能科学大师”、“政治家”,中共宣传部出身] [10][11]]所领衔,于6月2日发表在北京日报第一版的一篇批判性的文章。由于何祚麻的名头大,迎合了当时的政治意志,大陆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科学研究自此进入低潮期。而此时的研究热潮转到了台湾和日本,不少特异功能者前往美国,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1991年4月起,台湾大学电机系李嗣涔教授(2005年起担任台大校长)开始了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并于1992年2月正式在台大电机系开了一门「人体潜能专题」的课程,希望从一班学生中找出具有潜能的人士,测量他们的生理参数如脑α波,再与练功到高段的师父互相比较,以找出他们生理上的共通性。再由此共同的生理参数来寻求突破口,以彻底了解特异功能产生的可能原因。经过十多年对「手指识字」、「念力弯物」、「意识微雕」及「意识生物工程」做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大成果。[01]西方超心理学虽然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还是得不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台湾李嗣涔教授因为对气功及特异功能的研究,其学术地位亦为人所议论,在台大校长遴选时也造成一定的风波。而中国大陆更是过犹不及:长期以来,大陆报刊媒体对科技报导存在着许多条条框框,把报刊媒体五花大绑起来,头有紧箍咒,足有裹脚布:新的科学猜想和假说(例如万有智力论)不准报导和发表;学术争鸣(例如对相对论的讨论)不准报导和发表;对主流学派的观点特别是西方人提出的科学假说的质疑(例如大爆炸假说、进化论假说等)不准报导和发表;对现有科学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例如西医西药的副作用)不准报导和发表,等等[12]。对此种体制,沈今川教授义正言辞“多年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无法发表,进行自由学术探讨的环境相当恶劣,当我们面对大量的、如此激动人心的现象时,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科学家怎能无动于衷呢,难道取消所有的气功和人体科学杂志、刊物和出版物,停止钱学森院士积极支持的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的活动,就能长时间地掩盖真相吗?封锁消息,压制对未知超常现象的研究难道对社会和谐和稳定有利吗?”美国对微波和大脑控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发现,其驻莫斯科使馆遭到低强度电磁辐射的密集“轰炸”。接到报告后,白宫大惊,难道苏联政府在试图控制美国外交官的大脑不成?于是,白宫指示五角大楼迅即进行研究。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有关研究仍然在秘密进行。上世纪90年代,一份为美国空军撰写的学术论文提到了一种武器创意:利用特殊信号将声音传送到人们的脑中。文中写道:“这种信号可以冒充上帝的旨意,警告敌人末日将临,赶快俯首投降。”
介绍前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简介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0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领导机构构成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 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 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 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 克格勃各业务局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 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 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 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 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 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 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 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 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 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 其他辅助性部门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 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 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克格勃历任领导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ск Эдмундав?ч Дзяржынск?, Polish: Feliks Dzier?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年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年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年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年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年(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年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年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年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年(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年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年(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年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年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年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年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年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年(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年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年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年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年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年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年(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年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年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年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年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年(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年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年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年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年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 1988年
克格勃超常现象研究档案的机构历史
克格勃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0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克格勃历任领导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u0456ск Эдмундавu0456ч Дзяржынскu0456,Polish: Feliks Dzieru017cyński,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 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1988
克格勃是什么?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 *** 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 至 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克格勃历任领导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 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u0456ск Эдмундавu0456ч Дзяржынскu0456, Polish: Feliks Dzieru017c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 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 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 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 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 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 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 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 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
简述克格勃的发展历史
前苏联间谍组织,前苏联秘密警察组织“契卡”(即“肃反委员会”,后来发展为前苏联秘密间谍组织克格勃).普京就是“克格勃”. 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 克格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 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戈罗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的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 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介绍一下苏联的克格勃间谍机构。
克格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 克格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 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戈罗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的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 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一.领导机构构成 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 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 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 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 二.各业务局 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 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 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 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 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个耍蚴巧婕八樟墓艺謇妗R痪啪乓荒臧嗽乱院螅蛋缸柿洗庸野踩被岬恼辶魇В掖戳诵矶嘌现匚侍狻:芏嘧柿媳挥糜诔嗦懵愕耐痘康模哉庑┳柿系耐崆故驮蚪徊浇谅伊硕愿霰鹄肥录恼媸导ぁ?/P>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 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 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 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 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 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 三.其他辅助性部门 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 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 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请介绍一下克格勃组织。
克格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克格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戈罗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的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一.领导机构构成 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 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 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 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 二.各业务局 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 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 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 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 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个耍蚴巧婕八樟墓艺謇妗R痪啪乓荒臧嗽乱院螅蛋缸柿洗庸野踩被岬恼辶魇В掖戳诵矶嘌现匚侍狻:芏嘧柿媳挥糜诔嗦懵愕耐痘康模哉庑┳柿系耐崆故驮蚪徊浇谅伊硕愿霰鹄肥录恼媸导ぁ?/P>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 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 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 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 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 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 三.其他辅助性部门 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 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 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克格勃的历任领导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1917-1926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因斯基/明仁斯基1926-1934年亨利希·格利戈里耶维奇·亚戈达(又译作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雅果达、雅戈达,英语:Genrikh Grigoryevich Yagoda)1934-1936年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1936-1938年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1938-1941年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洛夫1941年(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1941-1943年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年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1946-1951年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年(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1951-1953年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1953年(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1953-1954年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1954-1958年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1958-1961年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1961—1967年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年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1982年(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1982-1988年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1988-1991年瓦季姆·维克托罗维奇·巴卡京1991年8月-11月3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1921-1929年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1929—1934年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1934-1938年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1938年(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1938-1940年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1940-1946年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1946-1949年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1949-1953年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1953年(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1953-1956年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1956-1971年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1971-1974年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1974—1988年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1988年-1991年1998年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俄罗斯联邦总统监察局局长;1998年10月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副局长兼经济安全局局长;1999年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第一副局长;1999年8月9日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令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大将军衔,法学博士,俄罗斯英雄。2008年5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任命原联邦安全局副局长巴尔特尼科夫为联邦安全局局长,原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改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现在还存在吗?
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克格勃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克洛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勃勒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2 克格勃历任领导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ск Эдмундав?ч Дзяржынск?,Polish: Feliks Dzier?yński,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 1988‘克格勃全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一.领导机构构成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二.各业务局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个耍蚴巧婕八樟墓艺謇妗R痪啪乓荒臧嗽乱院螅蛋缸柿洗庸野踩被岬恼辶魇В掖戳诵矶嘌现匚侍狻:芏嘧柿媳挥糜诔嗦懵愕耐痘康模哉庑┳柿系耐崆故驮蚪徊浇谅伊硕愿霰鹄肥录恼媸导ぁ?/P>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三.其他辅助性部门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克格勃是什么意思?
克格勃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克洛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勃勒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2 克格勃历任领导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ск Эдмундав?ч Дзяржынск?, Polish: Feliks Dzier?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 1988‘克格勃全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一.领导机构构成 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 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 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 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 二.各业务局 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 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 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 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 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个耍蚴巧婕八樟墓艺謇妗R痪啪乓荒臧嗽乱院螅蛋缸柿洗庸野踩被岬恼辶魇В掖戳诵矶嘌现匚侍狻:芏嘧柿媳挥糜诔嗦懵愕耐痘康模哉庑┳柿系耐崆故驮蚪徊浇谅伊硕愿霰鹄肥录恼媸导ぁ?/P>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 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 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 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 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 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 三.其他辅助性部门 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 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 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到底什么是克格勃??
你好,克格勃,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文:The 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简称КГБ,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克格勃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及斯大林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下属的国家安全总局,前苏联早期的情报机构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其第一总局另外成立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克格勃是谁?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简介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克格勃是啥意思?
克格勃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 至 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2 克格勃历任领导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 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u0456ск Эдмундавu0456ч Дзяржынскu0456, Polish: Feliks Dzieru017c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 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 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 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 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 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 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 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 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 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 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 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 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 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2-7月)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 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 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 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 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3-6月) 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 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 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 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 1988 ‘克格勃全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克格勃是什么?
前苏联间谍组织,前苏联秘密警察组织“契卡”(即“肃反委员会”,后来发展为前苏联秘密间谍组织克格勃).普京就是“克格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 克格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 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戈罗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的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 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契卡的克格勃
克格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 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涉及国内所有领域,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
克格勃缩写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简介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前苏联的“克格勃”是什么组织或机构?
克格勃 克格勃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职权领域大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部门相当。在1930年代,由亚戈达和叶若夫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成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 涉及国内所有领域, 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克洛勃,俄语全称拉丁字母转写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苏联的间谍情报机关。苏联的间谍情报机构曾与美国并驾齐驱,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过美国。自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但其力量大为削弱,经过调整以后,又以新的面孔出现,重新活跃。克洛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勃勒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洛勃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洛勃驻外站组等。克格勃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总部机关有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有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为100亿美元。克格勃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是一个超然的机构,它只对中央政治局负责。英国情报机关称克格勃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Cheka ( 俄语为ЧК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1953年3 月 内务部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2 克格勃历任领导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1917-1926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ск Эдмундав?ч Дзяржынск?, Polish: Feliks Dzier?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 1926-1934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 1934-1936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1936-1938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38-1941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1(2-7月)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41-1943弗谢沃洛德·尼古拉耶维奇·梅尔库罗夫 1943-1946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1946-1951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奥戈利佐夫 1951(8-12月)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 1951-1953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1953(3-6月)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1953-1954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1954-1958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 1958-1961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 1961—1967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67-1982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费多尔丘克 1982(5-12月)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 1982-1988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3 克格勃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历任领导米哈伊尔·阿布拉莫维奇·特里利瑟尔 1921-1929阿尔图尔·赫里斯季安诺维奇·阿尔图佐夫 1929—1934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 1934-1938米哈伊尔·施皮格尔格拉斯 1938(2-7月)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杰卡诺佐夫 1938-1940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京 1940-1946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1946-1949谢尔盖·罗曼诺维奇·萨夫琴科 1949-1953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里亚斯诺伊 1953(3-6月)亚里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1953-1956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 1956-1971费奥多尔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 1971-1974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奇·舍巴尔申 1988‘克格勃全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鲁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最后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1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1922年2 月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 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 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 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 月 国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至1951年11月 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 月 内务部 1954年3 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一.领导机构构成 1.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团 委员会主席团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两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还领导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区、州国家安全局的活动。 2.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委会 苏联国家委员会全委会由十五至十七人组成,负责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通过相应决议,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的形式生效。决议生效以后,就成了所有国家安全机关必须执行的规定。全委会委员组成中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门的主官以及几个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人。全委会由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任免。 约定俗成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宁格勒市及列宁格勒州国家安全局的两位局长,传统上都是全委员会委员。根据条例,全委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但有时候要多,这取决于该讨论的问题是否紧急,是否重要。 全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清单确认干部任免。有时候听取有关国内、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和部队所发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报告,讨论上级权力机关的重要决议,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会吸收范围相当宽的特邀人员参加,人数有时多达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机关,是某种指挥学校,是审核与研究最重大问题的形式。全委会通过的主要决定可以长期有效,且只有全委会才能以其决议取消已生效的决定。 全委会是安全委员会相当广泛的负责人交换意见的机会,是作出决断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确定落实并监督决议执行情况的有益方式和方法。决议将传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各级机关和部队,并成为他们在相应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的依据。 二.各业务局 1. 第一总局 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它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指导他们所在地区的国家安全机关第一线(情报侦察)分队的工作。这些部门被称为第一总局这一事实,也强调了对国外敌人斗争的头等重要意义。 2. 第二总局 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情报侦察工作时分时合,这都取决于当时苏联哪种路线在对国家机关的态度方面占主导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一种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间谍情报侦察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方针把它们分散到几个部门。但第二总局始终是反间谍情报侦察部门的主角,它实施反间谍斗争,并从事与外国代表机构和旅游系统有关的工作,同时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某些侦察活动。 3. 第三总局 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为总局,其理由是它所从事的与国防部协同行动的工作,不仅量大,意义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它于1989年改组为“З局”。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举措。现在,它已经不再从事原属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调查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实施的恐怖和破坏活动,而外国特工机关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从事不符合苏联法律的外国组织和中心来搞这些活动。 6. 第六局 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业务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侦察部门。就人数来说,该局是相当大的,其主要特点是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以便能昼夜执行任务。正是由于这个部门的活动,才得以经常发现并制止外国特工机关的间谍活动,判定他们的犯罪联系,查清他们打入苏联要害部门,与苏联公民联系、实施隐秘行动和通过目视途径取得情报的意图。 8. 第八总局 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该局拥有制定密码通讯体系的现代化技术和科学装备,能切实保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密码通讯,并绝对保障这种通讯能在离总部机关的任何距离昼夜不停地工作。获得秘密电码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间谍。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的劳动强度极其繁重,一人,两人,最多三人,就得随时随地地保证驻国外情报机构与总部机关的联络。工作条件是不轻松的,生活因必须遵守严格的制度而变得非常艰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为,敌方特工机关对无线电报务员和密码译员都有极大兴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警卫克里姆林宫政府机关、部长会议大楼和其他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目标,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其他地区的几个目标,均属于他们的任务。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组为保卫局,机构也有所改变,确切地划分为两类勤务部门:一类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从事业务活动。 保卫局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始终保持警惕,全神贯注,常备不懈,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令人不快的突发事件。当然。他们还得适应工作和被保卫人个性的特点,适应需要保证其安全的目标周围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访代表团的安全保障是特别困难的任务。,因为我们在那里并不是主人,但谁也不会解除我们的责任。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最终还是我们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不仅是公务上的责任,还有道义上的责任。 行使保卫职能,是一项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本领、能力和良好的体力训练。该局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不会长期担任这项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将调到其他业务活动方向,在这些方向的工作对精神和体力紧张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处 第十处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因此,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通常固定地称之为“档案处”。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是保存各种资料的严整体系,它们依据严密的分类法规则,按主题和年代进行分类,保证资料无条件地典藏,并能迅速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苏联有严格的档案使用规则,保证了国家机密的收藏,而且也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同时,遗憾的是,在档案政策中,在档案法规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没有明确规定某些资料的保存及其发表和用于学术著作的期限,但这却排除了全部准许使用的可能性,封闭了利用堪称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搞政治投机和未经证实就转交给大众传媒的通道,这两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无法补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来,第十处的工作人员就某些课题、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活动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总结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报告了国家领导人,后者还根据他们的报告作出了与某些现实问题有关的相应决定。 档案资料帮助我们填补了许多空白点,给相当微妙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公开性,并使人们能够引用真实材料去看待和解决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涉及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公民个耍蚴巧婕八樟墓艺謇妗R痪啪乓荒臧嗽乱院螅蛋缸柿洗庸野踩被岬恼辶魇В掖戳诵矶嘌现匚侍狻:芏嘧柿媳挥糜诔嗦懵愕耐痘康模哉庑┳柿系耐崆故驮蚪徊浇谅伊硕愿霰鹄肥录恼媸导ぁ?/P> 安全委员会档案处把资料编上数字符号并按号码顺序排列,而读者则注意到缺了某些序号,这并不是力图隐藏某个部门,而是安全委员会传统上就是这么做的,在部门编号中允许有缺省项。有时它们被填满了,有时当安全委员会编制发生组织变化时,它们又重新出现了。 11. 第十一局(处):缺省部门 12. 第十二处 第十二处,关于它的工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和各种各样的谣言,称它的工作是国家安全机关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这里指的是技术监听,是国家安全机关实施特别重要的侦察措施的技术手段。 这类方法一直被外国特工机关所利用,苏联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审查有关国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侦察方式和方法,监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据上级确认并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宣布生效的细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监听不止一次地协助我们查清了犯罪分子极其危险的行动,帮助我们截获国家安全机关感兴趣的联系和接触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其他途径不能获得的情报。 八十年代末以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利用通过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声张的性质,也不向检察院和法庭提供。这些信息要以其他后续行为来证实,当然,是在能这样做的情况下。在侦察诸如杀人、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走私、炒汇、非法接近国家重大机密并把它们转交给外国代表等案件时,这种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处的工作要求具有专门的技术设备、专业训练、判定什么是所需情报并对其进行整理的能力。该部门工作人员有时要比一般侦察员知道得多,并填补侦察业务活动中的空白。这一部门的能力经常是获取某些情报的唯一手段,这些情报是国家安全机关采用其他办法从来也得不到的。 这项工作的微妙之处还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对某些目标开展工作的进程中,侦察人员会完全意外地碰上这样一些情报,它们有的与要求侦察的人毫无关系,有的则与占据国家高级负责职位的人有关,且法律规定禁止监听其谈话。此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确有对这类人物进行监听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获得了他们进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动的明显证据,又不能就此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苏联国内的上一级负责人报告获得的情报,请求准许利用这一情报并继续工作。这种态度源自国家利益的需求,通常并不对刚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暂时尚未、将来也不会把此视为侵犯人权,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利益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为之。 13. 第十三局(处):缺省部门 14. 第十四局(处):缺省部门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即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简短点儿说,是维持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设施。 各目标的设施需要按起码的必不可少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科学和技术结论,某些目标是用来防止核攻击的,但是,在大型核弹头直接命中时,它们的生存率也会大成问题,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事。虽然如此,目标的某一部分却会保存下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国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上述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苏联的能力出发,我们并不极力主张在所有方面都赶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实力的美国。但上述设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它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解决有关打入苏联感兴趣的别国家重要目标的极其复杂的任务。该局有许多高水平的发明,这需要高深的学识、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这个部门工作着一批高级专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苏联科学技术界的骄傲。第十八局并未囿于本单位的小圈子,它与苏联工业部门、科研机关具有广泛的联系,利用自己的潜力,帮助后者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在研究具体任务时,他们要求严格、努力不懈、机敏过人、颖悟独特,并充满永恒追求的强烈愿望,更主要的是他们找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而这些任务,乍一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幻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达到更高水准的部门,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难题谜底最佳实践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17. 边防军总局 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扩编边防军部队,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增加财政投入。边防军经费已占国家安全委员会预算总开支的一半,其相当一部分用于边界的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兵器、目标设施建设、通讯联络、各大单位的工资。 18. 侦察技术局 侦察技术局是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专用技术工具的先头部队,也是科学思想成果、最高技术工艺和独一无二的技术解决方案最集中的部门。在该局的产品中,进行批量研制和生产的技术工具相对较少,往往是些单个产品,它们被指定用来完成严格规定的侦察任务。侦察技术局利用苏联科学界和整个工业的科技成果,密切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新产品,并极力利用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切成果。 侦察技术局的产品具有双倍的机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对手很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抵消我方技术能力的效能。 该局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特长的全神贯注的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慷慨地把自己的新发明与地方工业部门分享,从来不提任何交换条件,当时也不存在任何商业性活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该局的产品,不论是情报侦察机关,还是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部门,首先是边防部队,都不能完成本部门所面临的任务。我相信,这个局仍有远大前程,但是,这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国内外经验,并不断寻求更高水平的各种科技发现,才能变为现实。 三.其他辅助性部门 1. 军事建设局 军事建设局帮助解决各业务局迫切需要的最复杂的工程项目。 2. 总务局 总务局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服务。在落实极其复杂的侦察措施时,假如没有物质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况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医疗保健局 医疗保健局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驻在地的环境引起的健康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医疗保健局甚至还制定了一套建议:让去气候条件欠佳之国的工作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体质锻炼。 4.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向学员提供近五十种外国语的高级语言训练及专业科目知识,同时还培养高等数学、物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 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有出色的教育培训网,学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员则可在专业培训班为接受专门知识而进行训练和预备训练。 国家安全委员会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论文的准备与答辩。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事局在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档案分析方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些事件包括个别工作人员的叛变、破坏军事纪律、玩忽职守等。
当年克格勃头目雅戈达.叶若夫.贝利亚三人,谁最坏?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