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克劳塞维茨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参与普鲁士的军事改革,一度出任俄国军参谋长,为俄国打败拿破仑立下功勋,后出版军事经典之作——《战争论》。卡尔?克劳塞维茨1780年6月1日出生于普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退役军官家庭,从小受到军旅生活的熏陶。1795年,克劳塞维茨晋升为军官。1809年初,克劳塞维茨奉命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在推动普鲁士军队改革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来撰写《战争论》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1807年9月蒂尔西特条约签署后,普鲁士沦为法国的附庸国。为了摆脱这种被奴役受欺凌的地位,克劳塞维茨积极向沙恩霍斯特建议:一是躲过法国的监视,储备大量兵员;二是多方设法,改善武器装备。至1812年,军事改革委员会已为建立一支数量倍于普鲁士正规军的后备部队准备好了兵员和武器装备,从而为最后战胜拿破仑奠定了基础。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职。5月,克劳塞维茨去俄国,参加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在俄军任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季诺会战。1812年6月中旬,拿破仑摆开向俄国大举进攻的架势。按最高估计,当时俄军有18万人,而法军按最低估计也有36万人。如何战胜强敌,沙皇大本营展开了一场争论。克劳塞维茨同意将敌人放进来,待其疲惫后再与之决战的主张,认为面对这样的强敌,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本国腹地退却。俄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先退后攻的正确决策,最终把拿破仑赶出了国境。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诱敌深入和民众战争是俄皇亚历山大对付拿破仑的两个法宝,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起过决定性作用。克劳塞维茨更是认清了这两种有效手段在抵御外侮中的巨大力量,并把它上升为理论加以阐述。在诱敌深入战略方面,认为主要的和根本的条件是国土辽阔,或者至少是退却线较长。在民众战争方面,克劳塞维茨分析了这种战争同以往战争的不同点和实行这种战争的主体力量,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他指出,“在这种战争中人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认为,“一般说来,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的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1814年春,随着拿破仑第一次被击败,克劳塞维茨重新回到普鲁士军队,开始总结对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5月,克劳塞维茨被调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升为将军),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的研究,撰写了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不是在两三年后就会被人遗忘”的《战争论》诞生了。1830年8月,克劳塞维茨调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军参谋长。同年11月16日,克劳塞堆茨因患霍乱在布雷斯劳逝世,终年51岁。《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该书从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进攻与防御、战争计划等方面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证了有关战争的基本问题。在《战争论》写作过程中,克劳塞维茨认真考察了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研究了130多个战例,特别是他自己所经历的各次战争,并仔细研究了他所处时代的全部军事理论文献,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完整学说,把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提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克劳塞维茨深刻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战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和固定不变的现象,战争是由交战国政府和人民的政治关系引起的,“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就其本身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笔,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同时,就战争本身具有特殊性,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是一种以流血方式区别于其他政治交往的冲突,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因而它要求政治与之相适应,任何违背这种规律性的政治都将导致最后的失败。抽象战争的唯一目的是使敌人无力抵抗,但现实战争所追求的目的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也可以是占领敌人的地区。克劳塞维茨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军队从雇佣制向普遍征兵制过渡,作战方法从线式战术向散兵战术过渡的历史时期。克劳塞维茨在对战争与政治、人与物、战争目的与手段、进攻与防御等关系所作的辩证探讨中,提出不少精辟的见解。他把辩证法广泛地运用于对战争现象的研究,揭示战争理论和军事学术思想的发展。《战争论》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克劳塞维茨如何看待国家政治?
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
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了怎样的著作?
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他的战争学说是对战争本质等问题的重要见解。《战争论》探索战争奥秘的深度是克劳塞维茨死后100多年来,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从未达到过的,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长、“施蒂芬计划”的策划人冯·施蒂芬伯爵在《战争论》第五版导言中写道:“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扩展资料《战争论》创作背景:克劳塞维茨生活在战争年代——拿破仑时代。他整个一生实际上是在军营、帐篷和普鲁士军事学校中度过的。19世纪后期普法战争,拿破仑的胜利给克劳塞维茨以极大震动。为了从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来阐述战争的本质,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他亲历的几次战争。1818年克劳塞维茨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在任校长的十二年时间里,克劳塞维茨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一百三十多个战例,《战争论》就这样诞生了。1830年他被调到炮兵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1831年克劳塞维茨因霍乱去世后,他的妻子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
攻势防御指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攻势防出自《战争论》,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积极防御"是这样解释的:"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地打击组成的盾牌。"在"积极防御"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毛泽东在带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除亲自领导了抗美援朝战争外,还指导和指挥了多次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扩展资料人们习惯将《战争论》称之为西方的《孙子兵法》。而又将《孙子兵法》称之为东方的《战争论》,两部兵书可谓等量齐观。《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可以说,《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是对战争的总结,是在四次著名战役的基础上写就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积极防御
克劳塞维茨名言
1、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2、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3、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4、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 5、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6、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 7、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 8、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9、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10、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11、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 12、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 13、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14、战争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15、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 16、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 17、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18、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 19、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於被动地位。 20、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21、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 22、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 23、人民战争必须向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 24、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25、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克劳塞维次名人名言 克劳塞维茨名人名言 1、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克劳塞维茨 2、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克劳塞维茨 3、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克劳塞维茨 4、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 5、战争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克劳塞维茨 6、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克劳塞维茨 7、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克劳塞维茨 8、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於被动地位。克劳塞维茨 9、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10、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克劳塞维茨 11、人民战争必须向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克劳塞维茨 12、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克劳塞维茨 13、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克劳塞维茨 14、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15、一将无谋,累死三军。克劳塞维茨 16、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克劳塞维茨 17、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克劳塞维茨 18、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克劳塞维茨 19、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克劳塞维茨 20、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克劳塞维茨 21、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克劳塞维茨 22、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克劳塞维茨 23、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克劳塞维茨 24、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克劳塞维茨 25、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名言范晔名言威赫兹里特名言 哈里·马科维茨简介及名言语录 哈里·马科维茨简介及名言语录 【证券污染最好的政策投资多样化】 【哈里马科维茨】 HarryM.Mark。witz(1927---)美国金融学家一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27年8月24日,马克维茨生于美国伊诺斯州的芝加哥。父母是副食店店主。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美国兰德公司、通用电器公司、联合分析研究中心公司、IBM等大型企业担任过顾问、研究员、董事长等职务,并且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拉特哥斯大学等做过教授,现任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教授。因为他对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开拓性研究,为投资者、股东及金融专家们提供了衡量不同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工具,以估计预测股票、债券等证券的价格,而荣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 【马科维茨语录】 美国的自由市场是最好的政策,紧随其后的是中国。 污染是最能限制市场的力量。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真假难辨的,而且不同的人在接受到同样的信息后也会因观念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我并不是要断言所有我们相信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我只是想说很多我们当它是事实的东西仅仅是假说而已。 证券组合的选择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证券观察、实践,然后据此对可获得证券的未来绩效进行评估;第二个阶段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证券组合的选择。 如果我们认为投资的多样化是投资过程的一个合理原则,我们必须舍弃仅仅使预期收益最大化目标。 菲茨杰拉德名言 菲茨杰拉德名言 1、他一刻不停地看着黛西,因此我想他是在把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按照那双他所钟爱的眼睛里的反应重新估价。有时他也神情恍惚地向四面凝视自己的财务,仿佛在她这个惊心动魄的真人面前,所有这些东西就没有一件是真实的了。有一次他差点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2、大胆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连上苍也会受感动。 3、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4、一切难为情的迹象也都消失了。黛西满脸泪痕,我一进来她就跳了起来,用手绢对着一面镜子擦起脸来。但是盖茨比身上却发生了一种令人惶惑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5、每星期六晚上我都在纽约度过,因为盖茨比那些灯火辉煌、光彩炫目的宴会我记忆犹新,我仍然可以听到微弱的快乐和欢笑的声音不断地从他园子里飘过来,还有一辆辆汽车在他的车道上开来开去。有一晚我确实听见那儿真有一辆汽车,看见车灯照在门口台阶上,但是我并没有去调查。大概是最后的一位客人,刚才天涯海角归来,还不知道宴会早已收场了。 6、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7、有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 8、我告诉你有钱的人是怎么回事。他们跟你我不同。他们自小就有钱,享受惯了,这给他们带来一些特点,我们坚强地地方他们软弱,我们深信不疑的地方,他们玩世不恭,这个情况不是生来有钱的人,很难了解。他们在内心深处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因为我们得自己寻找生活的补偿和庇护。就是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里来,或者地位降低到我们的下面,他们还是自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他们与你我不同。 9、我决定和他打声招呼。贝克小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也可以算作介绍了。但我并没叫他,他不愿有人打扰他的清净,因为他突然做了个动作以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我敢发誓他在发抖,尽管我离他很远。我不由地朝海上望去,结果除了一盏孤独的绿灯,什么也没有。灯光微弱而遥远,也许那就是一座码头的尽头。等我回头再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不见了,剩下我一个人,孤单的留在这不平静的夜色里。 10、但我身边有乔丹,和黛西不大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 11、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 12、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13、正如黛西家的房子在他看来一向比别的房子更加神秘和欢乐,现在路易斯维尔这个城市本身,虽然她已一去不回,在他看来还是弥漫着一种忧郁的美。 14、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15、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16、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 17、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18、显而易见,他已经历了两种精神状态,现在正进入第三种。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若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长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19、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 20、一边走一边又赞赏花园,赞赏长寿花散发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 21、假如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那么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于人生的希望具有一种高度的敏感,类似一台能够记录万里以外的地震的错综复杂的仪器。 22、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23、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24、两个人之间隔着几英尺的暮色的。
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重点内容?
综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和生动的论述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他认为战争属于社会生活领域,它决不是独立的行为,而是从属于政治的。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的政治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因此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的需要。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个突出地位,他指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同时还涉及人应保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所谓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内在的力量,包括勇气和坚忍精神,理智和活动力,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认为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双方的物质损失相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克劳塞维茨提醒战斗指挥员说:“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克劳塞维茨还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直接参战的作用。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普鲁士王国。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扩展资料克劳塞维茨主要军事思想创作背景:克劳塞维茨生活在战争年代——拿破仑时代。他整个一生实际上是在军营、帐篷和普鲁士军事学校中度过的。19世纪后期普法战争,拿破仑的胜利给克劳塞维茨以极大震动。为了从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来阐述战争的本质,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他亲历的几次战争。1818年克劳塞维茨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在任校长的十二年时间里,克劳塞维茨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一百三十多个战例。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战争著作和评论,这些著作经过进一步加工、整理,逐渐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战争论》就这样诞生了。1830年他被调到炮兵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1831年克劳塞维茨因霍乱去世后,他的妻子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鲁士王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拿破仑最后一战-滑铁卢战役,克劳塞维茨本是普鲁士国籍,最初在普军总参谋部工作,后因不满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参与了1812年的俄法战争,他担任俄军的幕僚,于1814年回归普军,并参加了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役是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包括普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最后决战,该战役最终以反法联军的胜利结束,这场战役结束了拿破仑的百日政权,拿破仑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扩展资料克劳塞维茨于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最著名的就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战争论》主要详细记载了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他把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滑铁卢战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劳塞维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有哪些著作?
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处在一个什么历史时期?
克劳塞维茨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军队从雇佣制向普遍征兵制过渡,作战方法从线式战术向散兵战术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军事史上,克劳塞维茨第一次提出什么和消极防御的概念?
克劳塞维茨第1次提出了主力会战的概念。在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中,克劳塞维斯系统地阐述了。我一定会站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目的以及如何实施主力会战。克劳塞维茨认为主力会战是赢得战争的唯一手段,只有通过一场大的主力会战,有效的歼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使对手无法获得足够的兵力进行任何的有力行动,从而将对手驱逐出战略要点达到战胜的目的。在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中,军队要通过主动的共识行为去迫使对手,集中主要兵力与我方进行大规模的主力会战,通过一场或多场的主力会战,尽可能多地歼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使对方的兵团无法进一步进行有力行动,打乱他们的编制,迟滞他们的行动。破坏他们的后方。通过主力会战。取得战争的胜利。事实上在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中,一场战争最主要的就是主力会战一旦一国的军队在主力会战中失败,那么他就丧失了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再也无法组织起来任何的攻势行动或者说有力行动用于贯彻自己的目的。你提出这个主张是基于19世纪初期的拿破仑战争的战争经验,在拿破仑战争中,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反法同盟,都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主力会战来赢得胜利的,比如说拿破仑击败第2次反法同盟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以及俄国与法国进行的博罗季诺会战。乃至于拿破仑人生的最后一场战争,滑铁卢战役都是拿破仑遇方法同盟进行的主力会战,通过这些主力会战,一胜利的一方都尽可能多地消灭了,失败方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是战败的一方无法在短期内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克劳塞维茨战略是什么?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x0dx0ax0dx0a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x0dx0ax0dx0a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x0dx0ax0dx0a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x0dx0ax0dx0a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x0dx0ax0dx0a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在军事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的概念
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的精神导师是谁
香恩霍斯特
克劳塞维茨有怎样的军事特点?
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内容是什么?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2.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3.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4.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5.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6.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是德国的。克劳塞维茨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扩展资料《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克劳塞维茨是第1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认为,在战争中,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战斗,是流血。战争中追求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打垮敌人,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国领土,入侵敌地区,待敌进攻等。达到这些目的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所谓战斗,就是消灭敌人军队。消灭敌人军队,不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美国军事学说》如何描述克劳塞维茨?
《美国军事学说》的作者达尔·奥·史密斯将军写道:“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虽然不是产生于美国,但是这种理论对美国的作战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西方阵营还是在共产主义阵营,克劳塞维茨的学说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克劳塞维茨的生平是怎样的?
1807年9月蒂尔西特条约签署后,普鲁士沦为法国的附庸国。为了摆脱这种被奴役受欺凌的地位,克劳塞维茨积极向沙恩霍斯特建议:一是躲过法国的监视,储备大量兵员;二是多方设法,改善武器装备。至1812年,军事改革委员会已为建立一支数量倍于普鲁士正规军的后备部队准备好了兵员和武器装备,从而为最后战胜拿破仑奠定了基础。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职。5月,克劳塞维茨去俄国,参加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在俄军任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季诺会战。1812年6月中旬,拿破仑摆开向俄国大举进攻的架势。按最高估计,当时俄军有18万人,而法军按最低估计也有36万人。如何战胜强敌,沙皇大本营展开了一场争论。克劳塞维茨同意将敌人放进来,待其疲惫后再与之决战的主张,认为面对这样的强敌,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本国腹地退却。俄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先退后攻的正确决策,最终把拿破仑赶出了国境。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诱敌深入和民众战争是俄皇亚历山大对付拿破仑的两个法宝,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起过决定性作用。克劳塞维茨更是认清了这两种有效手段在抵御外侮中的巨大力量,并把它上升为理论加以阐述。在诱敌深入战略方面,认为主要的和根本的条件是国土辽阔,或者至少是退却线较长。在民众战争方面,克劳塞维茨分析了这种战争同以往战争的不同点和实行这种战争的主体力量,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他指出,“在这种战争中人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认为,“一般说来,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的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1814年春,随着拿破仑第一次被击败,克劳塞维茨重新回到普鲁士军队,开始总结对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5月,克劳塞维茨被调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升为将军),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的研究,撰写了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不是在两三年后就会被人遗忘”的《战争论》诞生了。1830年8月,克劳塞维茨调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军参谋长。同年11月16日,克劳塞堆茨因患霍乱在布雷斯劳逝世,终年51岁。
卡尔·克劳塞维茨有什么军事著作?
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一位将军因患霍乱病离开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后人淡忘,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生于普鲁士一个税务官家庭。他从小酷爱军事,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踏上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晋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军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军校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当时,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与拿破仑的军队正在征战。1806年,克劳塞维茨随亲王参加了著名的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普军大败,他也在战败后被俘。翌年被释放回国后,他深感陈旧的军事制度无法适应近代战争,因而积极呼吁和参与了普鲁士军队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给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1812年,因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准备发动侵俄战争的拿破仑结成同盟,克劳塞维茨愤而辞去了教职,奔赴俄国参加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被打败后,他重又回到了普鲁士军队,开始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这年他38岁;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他的战争学说是对战争本质等问题的重要见解。《战争论》探索战争奥秘的深度是克劳塞维茨死后100多年来,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从未达到过的,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长、“施蒂芬计划”的策划人冯·施蒂芬伯爵在《战争论》第五版导言中写道:“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美国军事学说》的作者达尔·奥·史密斯将军写道:“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虽然不是产生于美国,但是这种理论对美国的作战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西方阵营还是在共产主义阵营,克劳塞维茨的学说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克劳塞维茨是谁?
克劳塞维茨(Carlvonclausewitz)(1780~1831)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1792年参加普军。次年在对法作战中参加美因兹城围攻战。1806年参加反拿破仑一世的战争时被俘。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在俄军中供职,1814年回普军。次年任军参谋长。曾参加利尼会战。从1818年起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任职12年。著有《战争论》等。他的著名论点“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他的著作在世界军事界具有重大影响。
谁知道西方军圣 克劳塞维茨?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14战争、菲特烈2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列宁称他为“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克劳塞维茨是第1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劳塞维茨一些矛盾的观点,为军事思想中的反动论点进行辩护。西方把克劳塞维茨捧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大肆宣扬克劳塞维茨关于夸大个人作用和认识战争充满偶然性因素的观点,特别是鼓吹他那种有关战争残酷无情的思想,为强者国家有权采用最野蛮的武力方式作辩护。这些观点在德国反动军队中,特别是在法西斯专政时期盛行。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这些观点,竭力证明,帝国主义集团挑起和进行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与剥削阶级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这些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甚至美化为“革命”的战争。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劳塞维茨理论遗产中的错误论点,适应他们今天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 ~ 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陆军少将。1792年,他加入了普鲁士军队。795年,他被提升为军官,并自学了战略、战术学和军事历史。《战争论》的作者。把克劳塞维茨战争比作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与之前的战争不同。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活动的悲剧性、或然性和偶然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一场战争都有自己的特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战争的暴力性、可能性和偶然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来看,政治是战争之母。在任何情况下,战争都不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事物,而应被视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让政治观点服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后,并没有脱离政治,但依然是政治沟通的延续,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实现政治沟通,是打仗的政治,是用剑写作的政治。《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战争就是政治本身。政治以剑为代表,但并不停止按照自己的规律思考。”
卡尔·克劳塞维茨对西方军事都有哪些贡献?
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给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1812年,因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准备发动侵俄战争的拿破仑结成同盟,克劳塞维茨愤而辞去了教职,奔赴俄国参加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被打败后,他重又回到了普鲁士军队,开始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这年他38岁;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他的战争学说是对战争本质等问题的重要见解。《战争论》探索战争奥秘的深度是克劳塞维茨死后100多年来,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从未达到过的,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长、“施蒂芬计划”的策划人冯·施蒂芬伯爵在《战争论》第五版导言中写道:“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美国军事学说》的作者达尔·奥·史密斯将军写道:“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虽然不是产生于美国,但是这种理论对美国的作战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西方阵营还是在共产主义阵营,克劳塞维茨的学说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关于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生平是怎样的?
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生于普鲁士一个税务官家庭。他从小酷爱军事,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踏上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晋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军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军校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当时,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与拿破仑的军队正在征战。1806年,克劳塞维茨随亲王参加了著名的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普军大败,他也在战败后被俘。翌年被释放回国后,他深感陈旧的军事制度无法适应近代战争,因而积极呼吁和参与了普鲁士军队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给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1812年,因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准备发动侵俄战争的拿破仑结成同盟,克劳塞维茨愤而辞去了教职,奔赴俄国参加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被打败后,他重又回到了普鲁士军队,开始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这年他38岁;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的简介
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伦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全书共8篇124章。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第八篇“战争计划”。其基本的思想观点是: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的鼻祖。
如何从正面和反面 评价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2]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3] 尽管该书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 ~ 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陆军少将。1792年,他加入了普鲁士军队。795年,他被提升为军官,并自学了战略、战术学和军事历史。《战争论》的作者。把克劳塞维茨战争比作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与之前的战争不同。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活动的悲剧性、或然性和偶然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一场战争都有自己的特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战争的暴力性、可能性和偶然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来看,政治是战争之母。在任何情况下,战争都不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事物,而应被视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让政治观点服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后,并没有脱离政治,但依然是政治沟通的延续,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实现政治沟通,是打仗的政治,是用剑写作的政治。《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战争就是政治本身。政治以剑为代表,但并不停止按照自己的规律思考。”
克劳塞维茨三位一体的战争观指什么
克劳塞维茨把战争比作一条“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的暴烈性,盖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战争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战争的这三个方面是克劳塞维茨探讨战争问题的出发点,是他提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形态的根据。战争要素的暴烈性是把战争放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中得出的。他把战争看作是两个人搏斗的扩大,因而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所追求的目的是打垮对方。这就是所谓“绝对战争”形态。但现实中的战争是各式各样的,阻碍绝对战争形态实现的原因之一,是战争的盖然性和偶然性在起作用。战争是由具体的国家、统帅和人进行的。人有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人,有始终如一的人,也有不彻底的人。此外,战争中还存在着情况不明等困难。克劳塞维茨把战争中人的这种不彻底性及情况不明等困难,称为“阻力”。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盖然性和偶然性就有了充分的活动余地。在现实的战争中,作战一方可根据对方的特点和状况,按盖然性推断对方的行动,从而确定己方所需使用的力量,而不必追求极端。偶然性又使战争充满了机遇、幸运和不幸,所以战争十分近似赌博。绝对战争形态不能实现的另一个原因,是战争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在起作用。任何战争都有政治目的,所追求的政治目的如果不大,对方的反抗不会太强烈,那么自己需要使用的力量也不会太大,反之亦然。因此,战争的政治目的既是衡量使用力量多少的尺度,也是衡量战争激烈程度的尺度。他一再强调,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想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荒谬的。战争在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政府之间的政治交往并不因战争而中止,只是用另一种手段来继续。也就是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论》第1卷第43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1978)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当然不是书写外交文书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扩展资料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劳塞维茨一些矛盾的观点,为军事思想中的反动论点进行辩护。西方把克劳塞维茨捧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大肆宣扬克劳塞维茨关于夸大个人作用和认识战争充满偶然性因素的观点,特别是鼓吹他那种有关战争残酷无情的思想,为强者国家有权采用最野蛮的武力方式作辩护。这些观点在德国反动军队中,特别是在法西斯专政时期盛行。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这些观点,竭力证明,帝国主义集团挑起和进行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与剥削阶级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这些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甚至美化为“革命”的战争。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劳塞维茨理论遗产中的错误论点,适应他们现在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克劳塞维茨战略是什么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是谁 克劳塞维茨的经历
1、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2、1806年参加反拿破仑一世的战争时被俘。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在俄军中供职,1814年回普军。次年任军参谋长。曾参加利尼会战。从1818年起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任职12年。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德国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一生参加了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四次著名战役。克劳塞维茨于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其著有《战争论》一书。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普鲁士王国。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扩展资料克劳塞维茨把战争比作一条“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的暴烈性,盖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战争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战争的这三个方面是克劳塞维茨探讨战争问题的出发点,是他提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形态的根据。战争要素的暴烈性是把战争放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中得出的。他把战争看作是两个人搏斗的扩大,因而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所追求的目的是打垮对方。这就是所谓“绝对战争”形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哪些军事观点?
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一位将军因患霍乱病离开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后人淡忘,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生于普鲁士一个税务官家庭。他从小酷爱军事,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踏上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晋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军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军校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当时,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与拿破仑的军队正在征战。1806年,克劳塞维茨随亲王参加了著名的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普军大败,他也在战败后被俘。翌年被释放回国后,他深感陈旧的军事制度无法适应近代战争,因而积极呼吁和参与了普鲁士军队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给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1812年,因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准备发动侵俄战争的拿破仑结成同盟,克劳塞维茨愤而辞去了教职,奔赴俄国参加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被打败后,他重又回到了普鲁士军队,开始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这年他38岁;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他的战争学说是对战争本质等问题的重要见解。《战争论》探索战争奥秘的深度是克劳塞维茨死后100多年来,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从未达到过的,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长、“施蒂芬计划”的策划人冯?施蒂芬伯爵在《战争论》第五版导言中写道:“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美国军事学说》的作者达尔?奥?史密斯将军写道:“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虽然不是产生于美国,但是这种理论对美国的作战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西方阵营还是在共产主义阵营,克劳塞维茨的学说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 ~ 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陆军少将。1792年,他加入了普鲁士军队。795年,他被提升为军官,并自学了战略、战术学和军事历史。《战争论》的作者。把克劳塞维茨战争比作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与之前的战争不同。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活动的悲剧性、或然性和偶然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一场战争都有自己的特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战争的暴力性、可能性和偶然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来看,政治是战争之母。在任何情况下,战争都不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事物,而应被视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让政治观点服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后,并没有脱离政治,但依然是政治沟通的延续,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实现政治沟通,是打仗的政治,是用剑写作的政治。《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战争就是政治本身。政治以剑为代表,但并不停止按照自己的规律思考。”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 ~ 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陆军少将。1792年,他加入了普鲁士军队。795年,他被提升为军官,并自学了战略、战术学和军事历史。《战争论》的作者。把克劳塞维茨战争比作变色龙,认为每个时期的战争都与之前的战争不同。它的基本色彩包括三个方面,即战争要素活动的悲剧性、或然性和偶然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一场战争都有自己的特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战争的暴力性、可能性和偶然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来看,政治是战争之母。在任何情况下,战争都不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事物,而应被视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让政治观点服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后,并没有脱离政治,但依然是政治沟通的延续,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实现政治沟通,是打仗的政治,是用剑写作的政治。《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战争就是政治本身。政治以剑为代表,但并不停止按照自己的规律思考。”
克劳塞维茨简介生平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中文名:克劳塞维茨 外文名:Carl Von Clausewitz 国 籍:普鲁士 民 族:日耳曼 出生日期:1780 逝世日期:1831 职 业: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柏林军官学校 代表作品:《战争论》 军 衔:少将 称 号:西方兵圣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是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他的不朽兵学巨著《战争论》,是所有军人必读的兵学圣经,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克劳塞维茨是谁 克劳塞维茨的经历
1、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2、1806年参加反拿破仑一世的战争时被俘。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在俄军中供职,1814年回普军。次年任军参谋长。曾参加利尼会战。从1818年起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任职12年。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来自于普鲁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普鲁士属于欧洲的一个地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当时的普鲁士属于政治体制,并且会有君主专制。而克劳塞维茨就是当时的一位名人出生于1780年,在1831年的时候去世,参加过很多的战役,当时是一位少将。人生成就克劳赛维茨曾经参加过很多次战役,并且立下过赫赫战功,最后才成为了少将,第一次战役是莱茵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克劳塞维茨非常的英勇。第二次战役是奥斯塔会战,此时的克劳塞维茨已经成为了一名非常成熟的战士,所以在此次战争中也曾杀敌无数。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是如何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个突出地位?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个突出地位,他指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同时还涉及人应保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所谓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内在的力量,包括勇气和坚忍精神,理智和活动力,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认为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双方的物质损失相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克劳塞维茨提醒战斗指挥员说:“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克劳塞维茨还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直接参战的作用。他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佣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战争发展的这种变化使其本身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性质,“战争要素从一切因循守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爆发出全部自然的力量”,带来了使所有人惊叹的成就,因而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必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
克劳塞维茨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将军,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少年时即进入军队,并历经沙场,积累了深厚的实践功底。在普鲁士军官学校受训期间撰写了一些军事文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25岁即以军事理论天才而扬名普鲁士军界。克劳塞维茨积累知识并不局限在书本上,他还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主宰国家命运的那一群“上层”人物的生活和活动。他倾听国王和显贵们的谈话,其中有些话给他以极大震动,使他明确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正是这些亲身经历使他很早就意识到,战争既非上帝的惩罚,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为一种完全确定了的目的服务的;战争和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世纪初期普法战争中拿破仑的胜利给克劳塞维茨以极大震动,为了从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来阐明战争的本质,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他本人所经历过的各次战争。他详细地研究了130多个战例,写下了许多重要战争著作和评论,他把自己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加工整理,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他的名著《战争论》就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客观原因,克劳塞维茨没能完成《战争论》最后的定稿工作,1831年11月,他死于霍乱,无声无息地被埋入了古老的军人公墓。克劳塞维茨在世时从未被委以重任。然而他的精神遗产,他的著作却在他死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名垂不朽。他的妻子玛丽用全部身心整理和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前3卷即为《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B.拿破仑战争。克劳塞维茨,生于1780年,死于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是现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B.拿破仑战争:始于1803年,结束于1815年。比较讽刺的是,作为现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这厮虽然经历了一场著名战争,但却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战绩,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在普法战争中,克劳塞维茨是中层军官(太年轻),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几乎一直在战败,丢盔弃甲,这厮既无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又无能力在战争中取胜,而且在战争中还被俘虏过,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军事理论家。
近代西方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是
近代西方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是战争论。人们习惯将《战争论》称之为西方的《孙子兵法》。而又将《孙子兵法》称之为东方的《战争论》,两部兵书可谓等量齐观。《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可以说,《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是对战争的总结,是在四次著名战役的基础上写就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著作,有血有肉,理论扎实。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克劳塞维茨全名是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的军事思想家。普鲁士是欧洲历史地名,位于德意志北部,简称:普国。所属洲:欧洲。首都在柏林,普鲁士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政体,普鲁士所在时区是东一区。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扩展资料:克劳塞维茨的战术理论:1、战略五大要素: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2、普遍的制胜因素—数量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3、要向战史学习: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鲁士
克劳塞维茨有怎样的精神?
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拿破仑战争。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一生参加了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四次著名战役。克劳塞维茨于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其著有《战争论》一书。战役背景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1815年3月,拿破仑一世由厄尔巴岛返回法国,迅速聚集旧部,进军巴黎,重新称帝,并立即组建军队。反法联盟计划调集70万大军,分路进攻法国。最早集中的英荷联军和普军首先进驻比利时。拿破仑一世为各个击破敌军,于6月15日率军约12万人进入比利时。16日,进行利尼会战,打败布吕歇尔统率的普军,并随即派兵3.3万人进行追击。18日,惠灵顿公爵率英、荷、比利时和汉诺威联军(6.7万人、150余门火炮)在滑铁卢附近占领阵地,阻击法军。拿破仑一世于上午11时以优势兵力(7.4万人、252门火炮)率先发起进攻,佯攻联军右翼,主力猛攻联军左翼,但遭到联军顽强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由于拿破仑一世对联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未能突破联军左翼,又把主要突击方向转向敌军中部,多次组织正面突击,并逐次投入预备队,未有明显进展。在此期间法军骑兵虽曾两次突入英军阵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击退。傍晚,布吕歇尔率普军赶到战场,联军兵力转为优势,并立即开始反击。拿破仑一世这时已无后备兵力,预定的援军未能赶到。法军难以抵御,从而全线崩溃,拿破仑一世逃离战场。在这次会战中,法军伤亡约3万人,被俘数千人;联军伤亡2万人左右。法军战败后,“百日王朝”覆灭。拿破仑一世于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这场战役表明:拿破仑一世对敌情侦察不够,临战前分散兵力,初战不利便改变决心,指挥不果断。惠灵顿在进行会战决策、选择阵地、组织防御和协调联军作战方面显示了统帅才能。
克劳塞维茨有着怎样的身世背景?
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一位将军因患霍乱病离开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后人淡忘,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生于普鲁士一个税务官家庭。他从小酷爱军事,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踏上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晋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军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军校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
克劳塞维茨是如何写成《战争论》这本著作的?
在《战争论》写作过程中,克劳塞维茨认真考察了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研究了130多个战例,特别是他自己所经历的各次战争,并仔细研究了他所处时代的全部军事理论文献,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完整学说,把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提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
准确地说,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的军事思想家。不准确地说,克劳塞维茨是德国的军事思想家。
在诱敌深入和民众战争这两个方面,克劳塞维茨是如何分析的?
在诱敌深入战略方面,认为主要的和根本的条件是国土辽阔,或者至少是退却线较长。在民众战争方面,克劳塞维茨分析了这种战争同以往战争的不同点和实行这种战争的主体力量,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他指出,“在这种战争中人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认为,“一般说来,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的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
克劳塞维茨战略是什么?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有怎样的思想观点?
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
为什么说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不朽之作?
《战争论》的作者是来自普鲁士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这部著作是近代西方关于军事方面的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总结了各种战争经验,反映了近代西方的军事理论成果,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他的主要军事思想包括论述了战争的政治目的、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构成战略的5个要素、进攻与防御、战略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向战争史学习。《战争论》中提出,打败敌方为战争的政治目的,而这必须要依靠战斗,这是一种最为优越和有效的手段。战争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战争不是绝对独立的,它是服务于政治的一种工具,战争仍然是交战双方之间一种政治交往的体现。构成战略的5个要素为精神要素,数学要素,统计要素,物质要素和地理要素。这5个要素强调了在战争中精神力量,军队数量质量,战线构成,地形,补给手段的重要性,其中精神要素是最重要的,它对整个战争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其他因素也同样重要,也是影响战争失败或胜利的重要因素。克劳塞维茨提出战术的最基本原则是在战争中要将最精锐的兵力集中起来,以攻打敌人的要害,往往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而我方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小的。在战争中进攻和防御之间密切联系,能够相互转化,进攻包含防御,防御包含进攻,这反映了克劳塞维茨的辩证思想。克劳塞维茨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要记住每一次战争,总结每一次战争失败或胜利的经验,形成战争理论以指导后续的战争,不过克劳塞维茨也提出,在实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拿破仑战争。1803年克劳塞维茨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正赶上拿破仑战争爆发,当年10月,他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林尼战役,此事战役是拿破仑赢得的最后一次胜利。人物成就: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为近代西方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战略学的《圣经》”。克劳塞维茨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拿破仑战争。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战争拿破仑战争,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
克劳塞维茨名言
克劳塞维茨名言 1、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2、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3、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一性一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4、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 5、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6、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 7、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一精一神力量。 8、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9、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10、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11、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 12、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 13、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一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14、战争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15、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 16、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一精一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一团一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一精一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一精一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 17、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18、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 19、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於被动地位。 20、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21、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一精一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一精一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 22、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一性一质决定战争的一性一质。 23、人民战争必须向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 24、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25、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扩展阅读 缪塞名言 缪塞名言 1、恋一爱一,就是把肉一体和灵魂都贡献出来。说得清楚一点,就是把两个人合成一个人,变成一个有四条胳膊、两个头和两颗心的人,在太一阳一底下,在大风中,在草场上,在麦田中间散步。 2、人往往被一爱一所欺,为一爱一所伤,甚至陷入不幸。尽管如此,还是对人充满一爱一恋。 3、除了一爱一情之外,我认为最宝贵的就是独立一精一神。 4、悲哀并不是绝望,而上帝却把它像兄弟般凑合在一起便使两者彼此决不让对方单独留下来陪伴我们。 5、亲一吻!你是用恋人焦渴的嘴唇像杯子般来互相倾注的神圣的饮料。 6、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一毛一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 7、一时的痛苦会使人亵渎和诽谤上苍;重大的痛苦既不诽谤也不亵渎上苍,它们只使你听天由命。 8、痛苦的人,竟然要使他所受的人也受苦!一个人那么缺乏自制的能力,难道不是一种一阳一坏的一毛一病么? 9、惟有苦恼,才是人生的真谛。我们最后的喜悦和安慰,不外来自追忆过去的痛苦。 菲茨杰拉德名言 菲茨杰拉德名言 1、他一刻不停地看着黛西,因此我想他是在把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按照那双他所钟爱的眼睛里的反应重新估价。有时他也神情恍惚地向四面凝视自己的财务,仿佛在她这个惊心动魄的真人面前,所有这些东西就没有一件是真实的了。有一次他差点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2、大胆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连上苍也会受感动。 3、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4、一切难为情的迹象也都消失了。黛西满脸泪痕,我一进来她就跳了起来,用手绢对着一面镜子擦起脸来。但是盖茨比身上却发生了一种令人惶惑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5、每星期六晚上我都在纽约度过,因为盖茨比那些灯火辉煌、光彩炫目的宴会我记忆犹新,我仍然可以听到微弱的快乐和欢笑的声音不断地从他园子里飘过来,还有一辆辆汽车在他的车道上开来开去。有一晚我确实听见那儿真有一辆汽车,看见车灯照在门口台阶上,但是我并没有去调查。大概是最后的一位客人,刚才天涯海角归来,还不知道宴会早已收场了。 6、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7、有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 8、我告诉你有钱的人是怎么回事。他们跟你我不同。他们自小就有钱,享受惯了,这给他们带来一些特点,我们坚强地地方他们软弱,我们深信不疑的地方,他们玩世不恭,这个情况不是生来有钱的人,很难了解。他们在内心深处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因为我们得自己寻找生活的补偿和庇护。就是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里来,或者地位降低到我们的下面,他们还是自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他们与你我不同。 9、我决定和他打声招呼。贝克小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也可以算作介绍了。但我并没叫他,他不愿有人打扰他的清净,因为他突然做了个动作以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我敢发誓他在发抖,尽管我离他很远。我不由地朝海上望去,结果除了一盏孤独的绿灯,什么也没有。灯光微弱而遥远,也许那就是一座码头的尽头。等我回头再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不见了,剩下我一个人,孤单的留在这不平静的夜色里。 10、但我身边有乔丹,和黛西不大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 11、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 12、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13、正如黛西家的房子在他看来一向比别的房子更加神秘和欢乐,现在路易斯维尔这个城市本身,虽然她已一去不回,在他看来还是弥漫着一种忧郁的美。 14、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15、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16、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 17、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18、显而易见,他已经历了两种精神状态,现在正进入第三种。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若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长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19、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 20、一边走一边又赞赏花园,赞赏长寿花散发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 21、假如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那么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于人生的希望具有一种高度的敏感,类似一台能够记录万里以外的地震的错综复杂的仪器。 22、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23、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24、两个人之间隔着几英尺的暮色的。 菲茨杰拉德名言 菲茨杰拉德名言 1、他一刻不停地看着黛西,因此我想他是在把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按照那双他所钟一爱一的眼睛里的反应重新估价。有时他也神情恍惚地向四面凝视自己的财务,仿佛在她这个惊心动魄的真一人面前,所有这些东西就没有一件是真实的了。有一次他差点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2、大胆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连上苍也会受感动。 3、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4、一切难为情的迹象也都消失了。黛西满脸泪痕,我一进来她就跳了起来,用手绢对着一面镜子擦起脸来。但是盖茨比身上却发生了一种令人惶惑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5、每星期六晚上我都在纽约度过,因为盖茨比那些灯火辉煌、光彩炫目的宴会我记忆犹新,我仍然可以听到微弱的快乐和欢笑的声音不断地从他园子里飘过来,还有一辆辆汽车在他的车道上开来开去。有一晚我确实听见那儿真有一辆汽车,看见车灯照在门口台阶上,但是我并没有去调查。大概是最后的一位客人,刚才天涯海角归来,还不知道宴会早已收场了。 6、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一爱一,但从没有一种一爱一可以重来。 7、有一会儿工夫夕一阳一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 8、我告诉你有钱的人是怎么回事。他们跟你我不同。他们自小就有钱,享受惯了,这给他们带来一些特点,我们坚强地地方他们软弱,我们深信不疑的地方,他们玩世不恭,这个情况不是生来有钱的人,很难了解。他们在内心深处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因为我们得自己寻找生活的补偿和庇护。就是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里来,或者地位降低到我们的下面,他们还是自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他们与你我不同。 9、我决定和他打声招呼。贝克小一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也可以算作介绍了。但我并没叫他,他不愿有人打扰他的清净,因为他突然做了个动作以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我敢发誓他在发一抖,尽管我离他很远。我不由地朝海上望去,结果除了一盏孤独的绿灯,什么也没有。灯光微弱而遥远,也许那就是一座码头的尽头。等我回头再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不见了,剩下我一个人,孤单的留在这不平静的夜色里。 10、但我身边有乔丹,和黛西不大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 11、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一性一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一性一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一毛一加以缀饰。再多的激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一阴一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 12、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13、正如黛西家的房子在他看来一向比别的房子更加神秘和欢乐,现在路易斯维尔这个城市本身,虽然她已一去不回,在他看来还是弥漫着一种忧郁的美。 14、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15、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16、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 17、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18、显而易见,他已经历了两种一精一神状态,现在正进入第三种。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若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长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19、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一爱一。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 20、一边走一边又赞赏花园,赞赏长寿花散发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 21、假如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那么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于人生的希望具有一种高度的敏一感,类似一台能够记录万里以外的地震的错综复杂的仪器。 22、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23、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24、两个人之间隔着几英尺的暮色的。 塞林格名言 塞林格名言 1、我认为因为不能爱而受苦,这就是地狱。生活的碎片,它们轻快、细小,却使人遍体鳞伤,并且有一种景况告诉我们,任何平淡的生活,都延伸出恐惧。 2、我正在经历一个阶段,谁都会经过某些阶段,不是吗? 3、幸福和快乐唯一的区别在于,幸福是固体而快乐是流体。 4、老天爷,我真希望你当时也在场。 5、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6、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点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7、猜猜看,一堵墙对另一堵墙说什么?答案是:在拐角处见。 8、要把一个人打昏过去并不那么容易,除非是在那些混帐电影里。 9、问题是,每当你要跟一个姑娘行事的时候我是说不是个做妓女什么的姑娘十有九次她总不住地叫你住手。我的问题是,每次我都住手了。大多数男人都不这样。我却由不得自己。你总拿不准她们是真正要你住手呢,还是她们害怕得要命,还是她们故意要你住手,万一你真的干了那事,那么过错就都在你身上,她们可以脱掉干系。 10、有一种长得十分漂亮的家伙,或者一种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物,他们老是要求别人大大帮他一个忙。他们因为疯狂地爱着自己,也就以为人人都疯狂地爱着他们,人人都渴望着替他们当差。说起来确实有点儿好笑。 11、你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的太好了,一不警惕就会在无意中卖弄起来。那样的话,你就不再好了。 12、有一个深爱的人是实现理想的捷径密匙:他是你所有梦想的发轫,他是你所有思虑的中心,他是你所有计划的开始,他是你所有努力的目地。你会发现,你的道路不再复杂,变得单一而充实。你清楚的知道他在另一端。即使在最后你找不见他,却惊讶自己走完了全部旅途。初心,是那么重要。 13、麻烦就在这里。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存在。你或许以为有这样的地方,可你到了那儿,只要一不注意,就会有人偷偷溜进来,就在你的鼻子底下写了X你的字样。你不信你可以试试。 14、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悲壮地献身,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卑贱地活着。 15、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起每一个人来。 16、他妈的金钱。到头来它总会让你难过得要命。 17、女孩子就是这点好笑。遇到那种地地道道的杂种十分卑鄙,或者十分自高自大你每次只要一跟姑娘们提起,她们就会说他有自卑感姑娘们的问题是,她们要是喜欢什么人,不管他是个多下流的杂种,她们总要说他有自卑感;要是她们不喜欢他,那么不管他是个多好的家伙,或者他有多大的自卑感,她们都会说他自高自大。连聪明的姑娘也免不了。 18、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 自己心中有数。 19、做人要大方、大气,不放弃!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 心中平,世界才会平。 学会给别人机会。 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下去就跌下来了。 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悲壮地献身,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卑贱地活着。 20、我到底还是没睡觉。有人已将睡眠谋杀。干得不坏。 21、她的心肠软得就跟他妈的狼差不离。那些在电影里看到什么假模假式的玩艺儿会把他们的混帐眼珠儿哭出来的人,他们十有九个在心底里都是卑鄙的杂种。 22、我喜欢耶稣什么的,可我对《圣经》里其他那些玩艺儿多半不感兴趣。就拿十二门徒来说吧,他们都叫我腻烦得要命,我老实告诉你说。耶稣死后,他们倒是不错,可耶稣活着的时候,他们起的作用,简直等于是在他的脑袋里打了个窟窿眼儿。他们只会泄他的气。在我看来《圣经》里的任何人物都要比十二门徒强。 23、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的活下去。 24、我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25、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海塞的名言 海塞的名言 1、当然也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自我,舍弃极端,他就实现了康泰与安宁海塞 2、我已享受过这世界的欢愉,青春的快乐早已流逝,生命的春天离我非常遥远。海塞 3、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4、在众人之上玩弄权势固然极够引诱人,但权势本身也潜伏着毁灭及危险的种子海塞 5、人当然有一个生活目标,有自己喜爱的梦想,但人总是要显得自己不可缺少,而且为了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因错过一日路程而内疚,常常觉得有必要躺进野草中哼上一句诗,无忧无虑去享受现实生活的可爱之处。海塞 6、不确切是一切伟大事物的本质海塞 7、思想和智慧是高尚的美德。海塞 8、在政坛上奔驰,必须要有相当的思想水平海塞 9、要坚持有一天能变成坚硬的石头!我们永远渴望有一天我们的权利得以实现。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惧,在人生旅途上永远把我们追逐。海塞 10、不管有了成就也好,还是有了虚荣心也好,不管是讽刺别人也好,还是我自己爱情的痛苦也好,总之,在欢乐与悲伤中,温暖的青春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海塞 11、官职愈高,约束愈大;权力愈多,职责愈得重;个性愈强,自我意识愈薄海塞 12、他发现,并非处处青山皆宜人,至少对一个青春已逝,走远的时日将尽的人生说是如此。他越来越多地考虑怎样为自己安排一个满意的晚年。海塞 13、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海塞 14、比荣誉、美酒、爱情和智慧更宝贵、更使人幸福的东西是我的友谊。海塞 15、生活极端就会舍弃自我,中产者把海塞 16、所谓祖传秘方都有特定的对象,这个人为了拥有这项权利常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海塞 17、每晋升一级,不是你有更多的自由,而是限制更多海塞 18、中产阶级奉行的是伟大人物的逆定理;不反对我,就是拥护我海塞 海塞名言特朗普名言名人名言的谚语20xx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言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克劳塞维茨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心塞心寒的句子 专题。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名言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名言 1、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2、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3、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5、追求完美的想法,是一个好计划的最大敌人。英文:The greatest enemy of a good plan is the dream of a perfect plan.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6、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7、恐惧来自于对身体的关注,勇气则是出于对精神生存的需要。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阿纳卡西斯名言卡莱尔名人名言普鲁塔克名言德谟克里特名人名言 克劳塞维次名人名言 克劳塞维茨名人名言 1、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克劳塞维茨 2、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克劳塞维茨 3、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克劳塞维茨 4、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 5、战争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克劳塞维茨 6、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克劳塞维茨 7、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克劳塞维茨 8、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於被动地位。克劳塞维茨 9、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10、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克劳塞维茨 11、人民战争必须向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克劳塞维茨 12、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克劳塞维茨 13、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克劳塞维茨 14、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15、一将无谋,累死三军。克劳塞维茨 16、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克劳塞维茨 17、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克劳塞维茨 18、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克劳塞维茨 19、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克劳塞维茨 20、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克劳塞维茨 21、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克劳塞维茨 22、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克劳塞维茨 23、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克劳塞维茨 24、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克劳塞维茨 25、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名言范晔名言威赫兹里特名言 卡尔维诺名言大全 1、在春天或者在梦里,我曾经遇见过你。而今我们一起走过秋日,你按着我的手哭泣。你是哭急逝的云彩,还是血红的花瓣?都未必。我觉得:你曾经是幸福的。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2、你要像一个病人似的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 3、经历充满难题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不知不觉,你将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4、他们在城市没有家,他们在城市里迷失,犹如迷失在一个没有尽头的可恶的森林中,在喧嚣中他们听不到意志进行的脚步,在所有人心中,恐惧在生长。他们走得歪歪斜斜,所有的物体好似都悬在他们头上。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有过童年,现在已经失去,有过力气,如今患了病。 5、你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万一你错了,你内在生命的自然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的,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产生。 6、被爱意味着被消耗,被燃成灰烬,爱则意味着永不枯息的明灯放射光芒,被爱转瞬即逝,爱则是永存不灭。 7、探索那叫你写的原因,考察它的根据是不是盘在你内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时不时必得因此而死去。 8、要容忍心里难解的疑惑,试着去喜爱困扰你的问题。不要寻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为你还无法与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现在你要经历充满难题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不知不觉,你将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9、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是为此而做的准备。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10、生存就是持续苦恼,不断苦恼是活着的证明,也是幸福。万万不可行的是不再寻找相关的答案。 11、我们独自飞过所有的事物,像风一样不可捉摸。而所有事物都密谋对我们保持沉默,一半也许由于羞涩,一半则像是不可言说的希望。 12、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也正是这个愿望,如果你平静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地去运用它,它就会帮助你把你的寂寞扩展到广远的地方。 13、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14、遮住我的双眼,我依然能看见你。捂住我的双耳,我依然能听见你。没有了双脚,我依然能走向你。没有了嘴巴,我依然能呼唤你。折断我的手臂,我依然能用我的心。代替双手拥抱你的影子。摘去我的心脏,我的大脑依然在跳动。我的大脑被烧毁,我依然能用全身的血液托浮起你。 15、你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万一你错了,你内在生命的自然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的,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产生。你要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开朗的时刻。 16、人们似乎总是心不在焉,心事重重,在我们与事情擦肩而过时,从来不会给予真正的关心,就像一颗流星在天上陨落,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许愿。永远别忘记祝福自己,马尔特。 17、未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 18、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情,努力去爱问题本身。 19、我们在内心爱着的,并非有一天会出现的人,而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是单独一个小孩,而是包括像倒下的群山一般躺在我们深处的父辈;包括远古母亲们的干枯的河床;包括在其命运那阴沉或晴朗的天空下的整个无声的风景。所有这些,亲爱的,都先于你。 20、一切寻找你的人,都想试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将会束缚你,用图画,用姿势。我却愿理解你,像大地理解你,随着我成熟,你的王国也会成熟。我不想从你那儿获得证明你存在的虚荣。我知道:时光有自己的名姓,你有你的姓名。 卡尔维诺经典语录 1.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从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看不见的城市》 2.不快乐的城市在每一秒钟都包藏着一个快乐的城市,只是它自己并不知道罢了。《看不见的城市》 3.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看不见的城市》 4.从这面到那面,城市的各种形象在不断翻番,但是却没有厚度,只有正反两面:就像一张两面都有画的纸,两幅画既不能分开,也不能对看。《看不见的城市》 5.当我比别人有更多的主意时,我把这些主意贡献给他人。如果他们接受了,这就是指挥。《树上的男爵》 6.当一个女人对所有的存在的男人都失去兴趣之后,惟一给她留下希望的就只能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男人《我们的祖先》 7.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做牡蛎的贝壳,钻在书里就像牡蛎躲在贝壳里一样安全。这间屋子被密密麻麻的书页包裹着,就像在密林之中树叶占据了所有空间一样。 8.对个人而言,这个社会中爱情是一种自然力量,只有当爱情作为自然的力量而受到尊重时,社会才有理智和道德。 9.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绵延不断,比生命更长久。《树上的男爵》 10.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为了自己的想象搬去一个城市。这种固执真是既可爱又可悲啊。 11.放弃一切东西比人们想像的要容易些,困难在于开始。一旦你放弃了某种你原以为是根本的东西,你就会发现你还可以放弃其他东西,以后又有许多其他东西可以放弃。《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2.基于某种内心的执着追求的事业,应当默默进行不引人注目。一个人如果稍微加以宣扬或夸耀,就会显得很愚蠢,毫无头脑甚至卑鄙。《卡尔维诺文集》 13.记忆也是累赘,它把各种标记翻来覆去以肯定城市的存在; 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看不见的城市》 14.可以说,名字只是在他身上滑过,从来不能粘住。对于他来说,无论怎样称呼他都是一回事。《不存在的骑士》 15.每个城市都从她面对的荒漠获得自己的形状;于是,赶骆驼的人和水手看到的,就是这样处在沙的荒漠与水的荒漠之间的德斯皮纳。《看不见的城市》 16.你的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的、被抹掉了的事物。 像菲利德这样的城市很多,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 17.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看不见的城市》 18.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看不见的城市》 19.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看不见的城市》 20.时间的维度被打破了,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个时间的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 21.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22.世界上任何统一体的分解过程都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它的后果却被大量的也许是无穷无尽的新的对称、组合与配对所掩盖而迟迟不能被人发现。《帕洛马尔》 23.书册和誓言,比不上一个人既有的价值。人可以进行书写,只不过灵魂可能早就已经落失。《不存在的骑士》 24.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看不见的城市》 25.他们相互认识了。他认识了她和他自己,因为实际上他过去不了解自己。她认识了他和自己,因为虽然她一向了解自己,却从来没能认识到自己原来如此。《卡尔维诺文集》 26.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看不见的城市》 27.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 28.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块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9.我想:人到生命的某一时刻,他认识的人当中死去的会多过活着的。这时,你会拒绝接受其他面孔和其他表情:你遇见的每张新面孔都会印着旧模子的痕迹,是你为他们各自佩戴了相应的面具。《看不见的城市》 30.我一心想对别人的不幸给予帮助,也许正是由于我的存在反而加重了他人的不幸。《分成两半的子爵》 31.想要清楚看见地上的人,就应该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看不见的城市》 32.小说的结局应该化解对现实的幻想,让人记住小说属于文字世界,它叙述的事件实质上是留在智商的言语。《美国讲稿》 33.叙事是对事件的连续性的一种加工,是采用延长或压缩的办法来对事件的行程施加影响。《美国讲稿》 34.要把地面上的人看清楚,就要和地面保持距离。 35.也许世界上真的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要讲完一切故事的作家。但是要把一切故事讲完,总还剩点东西要讲,还得继续讲下去。《美国讲稿》 36.一页书的价值只在于它被翻到的时候,而后来的生活定会翻遍和翻乱这本书上的每一页。《卡尔维诺文集》 37.宇宙是各种天体、星云和尘埃的集,是各种力的场,各种场的交,各种集合的集合。《帕洛马尔》
战争论简介:克劳塞维茨撰写的西方军事圣经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 其中包含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全书一共3卷8篇124章,约70余万字。被以为是,军人必读的战略学圣经 《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程序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尽管该书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简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一生参加了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四次著名战役。他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其著有《战争论》一书。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克劳塞维兹***Carl Von Clausewitz***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14战争、菲特烈2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列宁称他为“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 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络,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 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第1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程序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劳塞维茨一些矛盾的观点,为军事思想中的反动论点进行辩护。西方把克劳塞维茨捧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大肆宣扬克劳塞维茨关于夸大个人作用和认识战争充满偶然性因素的观点,特别是鼓吹他那种有关战争残酷无情的思想,为强者国家有权采用最野蛮的武力方式作辩护。 这些观点在德国反动军队中,特别是在法西斯专政时期盛行。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这些观点,竭力证明,帝国主义集团挑起和进行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与剥削阶级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这些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甚至美化为“革命”的战争。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劳塞维茨理论遗产中的错误论点,适应他们今天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略精神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阶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络、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区域性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应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思想是指
要把进攻和防御紧密结合,要用巧妙的的打击构成防御的盾牌。根据查询克德国劳塞维茨人物资料显示,攻势防御是指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积极防御既可以是战略指导思想,又可以是战役、战斗的作战原则。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这种以攻势行动为特征的.防御作战,能从被动中争取主动,给防御增添活力,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既可作为战略思想用于指导战争,亦可作为战役战术原则用于指导战役战斗。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
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来自于普鲁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普鲁士属于欧洲的一个地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当时的普鲁士属于政治体制,并且会有君主专制。而克劳塞维茨就是当时的一位名人出生于1780年,在1831年的时候去世,参加过很多的战役,当时是一位少将。
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思想是指
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思想是指:要把进攻和防御紧密结合,要用巧妙的的打击构成防御的盾牌。一、攻势和防御的定义及区别攻势和防御在军事、体育、网络安全等领域中都有相应的含义,攻势即是主动进攻,求得胜利;防御即是被动抵御攻击,保护自身安全。攻势和防御是相对的,通常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采取的不同策略。二、攻势的特点和作用1.依靠速度:攻势通常是主动发起,需要快速行动,以占据有利位置。2.突破防线:攻势可以直接突破对方的防线,打破对方的态势,求得胜利。3.制造混乱:攻势可以制造对方的错觉,使其思路混乱,进而陷入被动状态。4.分散敌手:攻势可以让对方不得不在多个方向上转移兵力,从而削弱其整体实力。5.提高士气:攻势成功可以提高人员士气,有利于下一步的行动。三、防御的特点和作用1.注重防线:防御注重设立完备的防线,以抵御对方的进攻。2.保全实力:防御通常是被动的,因此要注重保全战斗力,减少伤亡。3.制造封锁:防御可以封锁对方的进攻路径,使其无法前进,从而压缩其实力范围。4.利用地形:防御可以借助地形优势,设置陷阱或障碍物,残切对方进攻。5.寻求反攻:防御成功后,可以适时反击,取得战略主动,达到最终目的。四、攻势防御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1.攻势: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网络系统,寻找机密信息,突破防线,造成数据泄露或瘫痪等损失。2.防御:网络安全人员通过防火墙、加密、认证等手段,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防线,抵御黑客攻击。3.作用:攻势和防御的迭代阶段,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五、攻势防御的应对策略1.攻势策略:加强训练,提高协调性;借助科技手段,快速定位弱点。2.防御策略:建立完备的安全防线;进行漏洞测试和修补,封堵风险隐患。3.作用策略:加强信息共享,形成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及时防范和处理危机。六、攻势防御总结攻势和防御是行动中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在网络安全领域中,攻势防御的
克劳塞维茨是谁
1、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2、1806年参加反拿破仑一世的战争时被俘。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在俄军中供职,1814年回普军。次年任军参谋长。曾参加利尼会战。从1818年起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任职12年。
克劳塞维茨是20世纪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之一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权威对吗
克劳塞维茨是20世纪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之一,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权威,列宁也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 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1918年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并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在这部巨著中,他试图以哲学的分析方法去揭开战争的神秘面纱,并且倾尽了毕生的心血去研究什么是战争的本质。 克劳塞维茨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研究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并作了正确的阐述。他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不仅西方军事领域对其倍加赞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家对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也给子了高度的评价。恩格斯说“克劳塞维茨和若米尼一样,是世界文献中研究线式军队的典范著作家”马克思称克劳塞维茨这个人具有近乎机智的推断能力。”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著作家克劳寒维茨说的一句至理名言,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其础,“克装塞维茨提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影响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重要认识来源之一。列宁后来把战争的本质概括为“战争是这个或那个阶级的政治的继续”,就是在克劳塞维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从而更加准确、更加科学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Clausewitz,1780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一生参加了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四次著名战役。人物简介克劳塞维兹(CarlVonClausewitz)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战争影响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14战争、菲特烈2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
克劳塞维茨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是指拿破仑称帝统治法国期间(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克劳塞维茨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
什么是德国在二战最后实行的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计划
呃 你太强大了。除了那些 海狮 巴巴罗萨 的大行动,几乎每一个作战计划都有代号。抱歉,字数限制只能发一半。给你发一个德国的505 505行动 德军在第2集团军战区内实施的反游击队行动的代号 Abwehrschlacht 防御作战 德军发动阿登攻势的计划,1944年12月16日开始实施(参看Greif、Herbstnebel和Wacht am Rhein) Achse 轴心 德军解除意大利军队武装和夺取意大利海军的计划,1943年9月8日开始实施 Adler 山雕 德军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名里耶卡)-扎拉-斯潘拉托地区和达尔马提亚诸岛进行清剿的行动代号 Adlertag 鹰日 1940年德国空军开始对英国实施大规模空中攻击的日子(即8月13日) Aida 艾达 1942年6-7月德军进攻埃及的行动代号 Albanien-Feldzug 阿尔巴尼亚战局 1940年10月墨索里尼发动希腊战役的计划代号 Alpenveilchen 仙客来 1940年德国部队在阿尔巴尼亚作战的行动代号 Antimon 锑 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援助的代号(参看Blei和Olivenbaum) Anton 安东 德军开进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的行动代号,1942年11月11-27日实施(参看Attila) Atlantik-Wall 大西洋壁垒 1942年至1944年德国建筑部队和“托特组织”沿法国西部海岸和比斯开湾海岸修筑的海岸筑垒地带的代号 Attika 阿蒂卡 1942年9月至12月东线德军向图阿普谢方向突击的行动代号 Attila 阿蒂拉 ⑴1941年德军向法国维系政府管辖的近东等地区的人员提供援助的计划 ⑵德国事先于1940年12月制定的占领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的计划。自1942年5月起,“阿蒂拉”改名为“安东”计划(Anton) Aufbau Ost 建设东方 1940年德国为准备对苏开战而向东集结部队的伪装代号 Augsburg A 奥格斯堡A 1941年2月德国鱼雷艇在英国伊斯特本海域行动的代号 Augsburg B 奥格斯堡B 1941年3月德国鱼雷艇在英国伊斯特本海域行动的代号 Barbarossa 巴巴罗萨 德军从1940年晚秋开始拟订的对苏作战计划,1941年6月22日开始实施(参看Fritz) Battlestab 要饭棍 1942年2-7月德军第18集团军计划对苏军奥拉宁鲍姆桥头堡发动进攻的代号 Birke 桦树 德军从芬兰撤退的计划,从1944年8月底开始实施 Birkhan 公琴鸡 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地区撤退的计划 Blau 蓝色 1942年4-6月德军在东线南段发动夏季攻势的代号,自6月30日起代号为“布伦瑞克”(参看Braunschweig) Blau,Fall “蓝色”方案 德国空军1938-39年的对英作战计划 Blaufuchs 青狐 1941年6月德军将其第36步兵军从德国和挪威运到芬兰的行动代号 Blau,Operation 蓝色行动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东线南翼沃罗涅日地区实施进攻的代号,1942年6月开始实施(参看Maus和Siegfried) Blei 铅锤 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援助的代号(参看Antimon和Olvenbaum) Blucher 布吕歇尔 1942年7月德军第11集团军强渡刻赤海峡的行动代号 BlucherwⅡ 布吕歇尔二世 1942年8-9月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强渡到塔曼半岛的行动代号 Bodenplatte 博登普拉特 1945年1月1日,德军对同盟国在西欧的机场实施空中攻击的代号 Braun 棕色 1942年11月德军建立突尼斯桥头堡的行动代号 Braunschweig 布伦瑞克 1942年7-8月德军在东线南翼发动夏季攻势的代号,是“蓝色”夏季攻势的继续(参看Brau) Bruckenschlag 架桥 1942年3-4月德军同杰米扬斯克“要塞”建立陆上联系的行动代号 Buffel-Bewegung 水牛行动 1943年3月1日-16日东线中段德军第4和第9集团军从勒热夫-格扎茨克-维亚济马地区撤到“弦阵地”(又称“水牛阵地”)的行动代号 Ceberus 地狱犬 德国齐利亚克斯海军中将率领“沙恩霍斯特”号,“格纳森诺”号战列巡洋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于1942年2月11日夜间从法国的布勒斯特港出发,穿过英吉利海峡回到北海的行动代号 Clausewitz 克劳塞维茨 德军1942年夏季攻势第2阶段的作战行动代号,1942年7月由A集团军群实施 Dumpfhammer 汽锤 德军1942年夏季攻势第3阶段作战计划的代号,1942年7月实施 Delta 德尔塔 德军在希腊西部地区进行清剿的行动代号 Derffling 德弗林格 1942年4-9月德国第9集团军为了同第16集团军建立联系而计划向奥斯塔什科夫推进的代号 Donnerschlag 霹雳 德军第6集团军于1942年12月从斯大林格勒地区突围的计划代号(未实施) Dortmund 多特蒙德 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进攻的代号 Draufgunger 莽汉 德军在南斯拉夫的内哥罗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代号 Edelweiss 高山火绒草 1942年7-11月德军准备向格罗兹尼和巴库推进的计划代号 Eiche 橡树 1943年夏德国为使墨索里尼在意大利重新掌权的计划代号 Eisbar 北极熊 1943年10月3日德军在希腊的科斯岛登陆的行动代号 Eisen hammer 铁锤 德军对苏联各军备中心实施空中攻击的代号 Eisstoss 冰块流动 1942年3-4月德军第1航空队对位于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附近的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实施空中攻击的行动代号 Elch 驼鹿 德军对挪威的增援计划,1942年4月7日开始实施 Fallreep 舷梯 在1942年“架桥”(Bruckenschlag)行动中杰米扬斯克要塞的德军部队向外突击的行动代号 Felix 费利克斯 1940年下半年德军拟订的占领英国海军基地直布罗陀并夺取地中海西部控制权的作战计划的代号(未实施) Ferkel 仔猪 德军在第2装甲集团军战区内实施反游击队行动的代号 Feuerzauber 猛烈射击 德军准备于1942年7月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代号 Feuerstein 火石 意大利背离德国之后,德军掩护阿尔卑斯山各隘口的行动代号 Fischreiher 苍鹫 1942年7-9月德军准备向苏联的阿斯特拉罕推进的行动代号 Flaschenhals 瓶颈 1941年-42年在苏联的施吕瑟尔堡以南的德军一条狭长战线的代号 Forelle(1、2) 鳟鱼(1、2)号 德军准备抗击盟军部队在东南欧(从爱琴海)大规模登陆的计划代号 Freischutz 魔弹射手 ⑴1943年5月19-28日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所属第45步兵军在苏联布良斯克西北面实施的反游击队行动的代号 ⑵德军夺取南斯拉夫的利萨岛(现名维斯岛)的行动代号 FridericusⅠ 弗里德里库斯一世 1942年5月德军对哈尔科夫以南的苏军战线突出部发动进攻的代号 FridericusⅡ 弗里德里库斯二世 1942年6月德军进攻库皮扬斯克的作战代号 Fritz 弗里茨 1940年12月16日之前德军准备对苏作战的计划代号(后改为“巴巴罗萨”) Fruhlingswind 春风 德军在突尼斯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的计划代号,1943年2月14日开始实施 Gelb,Fall “黄色”方案 德军从1939年秋季开始制定的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发动进攻的计划代号。该计划又被称为“镰刀收割”计划(参看Sichelschnitt),于1940年5月10日开始实施 Generalplan Ost 东方总计划 指海德里希·希姆莱1942年6月12日批准的德国在东线胜利后迫使东欧居民迁往西伯利亚地区的计划 Georg 格奥尔格 德军准备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代号 Gertrud 格特鲁德 ⑴在土耳其加入同盟国的情况下德军向土耳其推进的行动代号 ⑵德国空军对苏联各发电厂实施攻击的代号 Gisela 吉泽拉 ⑴1942年夏季德军准备占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计划代号 ⑵1942年10月至1943年春季德军准备当盟军部队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时占领比利牛斯山脉南面通道和西班牙北部港口的计划代号(后改为“Nurnberg”) Gotz Von Berlichingen 格茨·冯·伯利琴根 “冰块流动”(参看Eisstoss)行动结束后,1942年4月德军继续对喀琅施塔德湾的苏军波罗的海舰队实施空中攻击的行动代号 Greif 狮鹫 阿登攻势期间德军在盟军战线的后方采取破坏行动的计划代号,1944年12月16日开始实施 Grosskraftwerk Nordwest 西北大型发电厂 德国用以对英国实施远距离战斗的火箭(导弹)发射基地的代号 Grunspecht 绿啄木鸟 1942年夏季德军第2集团军部队在布良斯克以南地区清剿游击队的行动代号 Gustav 古斯塔夫 德军在意大利的热那亚附近地区登陆的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