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上看到一篇《私语》读后感的点评。大意是说,写读后感不能直接切入主题,而要从不相干的说起,一直说到你真正想说的上面。总之就是要先绕些弯路,而且还不能弯错,否则就变成迷路了。于是我很悲哀的发现,在这种标准的笼罩下,以前所写过的读后感都要被规划到不合格产品中了。 翻了翻学校发给我们的那一堆,语文的那一张有个要求就是让我们利用暑假多多读书,并写一篇5000字的读后感。目光顿时锁定在“5000字”上。至今似乎还没有一本书能让我在看完之后深思5000字。推荐书目上是一些听过或没听过,看过和没看过的中外名书。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看了,虽然喜欢“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但还是偏向《倾城之恋》。总觉得张爱玲的文字是压抑的灰色,当然,以前那位喜欢灰色的美术老师也说过,灰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特别是《金锁记》,它的灰还是那种常年被汽车尾气污染过得天空的灰,绝望得像死水。《倾城之恋》虽然也灰,确实大于之前被乌云覆盖的天空的颜色,让人有雨过天晴,看见彩虹的憧憬。“倾城”不是字眼上的惊天动地。最后一刻,范柳原在白流苏最无助的时候回到香港,却让人从此有了一种安定和安全感。但是最有感触的不在这件事上,而是关于《诗经》的那一段。我想,总不能在所谓的读后感上写:范柳原深夜在电话里给白流苏念《诗经》: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是浪漫呀。《围城》还只看了个头儿,就觉得和韩寒的笔调有些相似,但柴郡猫说要比韩寒成熟。钱钟书真是偶像的偶像。特别是里面的比喻,有一句是“像幼稚的老太婆,又像上了年纪的小孩”。其实我想象不出一个被这样子形容的人该是怎么样的,只是觉得好笑,可能是未老先衰或鹤发童颜吧。 有时和柴郡猫感叹,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怎么文人们的外语一个个都那么好。张爱玲如此,钱钟书亦如此。最佩服的莫过于林语堂,从福建一个小镇上走出来的他,在留学期间用英语写了一部小说《Moments in Peking》,回国之后再译为中文,就是现在的《京华烟云》。也许很多大家们都有这个能耐,但落实在行动上的只有林语堂,所以觉得很稀罕,毕竟中国作家的书只有汉译英,极少有英译汉的。 还有朱天心的《击壤歌》,她的高中生活潇洒得让人气愤,她很少写到自己如何读书,本来很烂的数学怎么进步,这样一个整天到处看电影的人,虽然考上的是历史系,但在台大的前提下,数学也不可能扯什么大后腿。用柴郡猫的话来说,她是自私的。 最近还看了某某同学自传性的小说,本来觉得平平淡淡,一看到自己名字的出现还是忍不住小小地兴奋了一下。但看完之后很快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选择性失忆,顺便怀疑作者所说的100%的真实性。不过还是挺佩服的,他是个货真价实的行动派,我却只是想过而从没做过。 所说的这么多,都是由心而发的感受,其实我只是想抒发一下对“5000字”的愤懑。就像柴郡猫和我说,看完了《击壤歌》我觉得十分愤怒。可以说这不是她的读后感么。有时凑足了5000字,也不过是多了一些敷衍和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