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有哪些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出自黄埔军校?

2023-07-23 17:36:56
共1条回复
Mugen-Hive
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徵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沈策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桂永清 谢晋元 刘勘 范汉杰 李默庵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明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沈蕴存 李奇中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相关推荐

关麟征自称是关羽后代

1924年1月,正在长沙商业专门学校读书的郑洞国听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立刻找同乡王尔琢商议。没料到,王尔琢已先走一步了。郑洞国赶紧邀上三位同乡,一同南下广州。当他们找到王尔琢时,才知道报考军校的日期已经过了。这时一位叫黄鳌的湖南老乡,因为担心考不上,就报了两次名。此刻见郑洞国急成这般模样,便建议顶替他的名去考。郑洞国沉吟半晌,决计冒顶黄鳌之名报考军校,而且考上了。巧的是,真黄鳌也考进去了,而且他们都被编在一期第二队。在点名出操的时候,两人竟一同应声出列。郑洞国是个老实人,对于冒名顶替的事情一直惴惴不安。经过反复考虑,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区队长坦白了。好在校方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只是把他的名字改了回来。02、宋希濂有情有义宋希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又赴日深造,升迁极快,29岁即晋升中将,可谓蒋介石黄埔生中少年得志的典型代表之一。1931年1月31日,国民政府警卫军竟与其警卫的国民政府冲突起来。领头英俊军官,旅长宋希濂是也。其时日军攻沪正猛,宋向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战,不成,二人大吵。希濂怒发冲冠:“亡国将至,军人报国正在今朝!”遂当晚领兵夜闯何宅,逼何妥协。军人御侮求战不惜犯上,真丈夫也!内战初,蒋委以徐州“剿总”副司令,宋希濂说:指挥不动邱清泉,干不了。蒋又委任其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兼十四兵团司令。希濂敬重其部下、黄埔同学钟彬的才干,对蒋说:愿让出十四兵团司令给钟彬。被俘后,二人同囚,常因下棋争执。有人道:兵团司令你都让给他了,一盘棋却不让?希濂答:不是一回事!话说宋希濂在川西大渡河畔兵败被俘后,混在俘虏堆中,伺机逃走东山再起,不料却被原中共党员王尚述指认出。王于内战后期打入宋创办的军政干校内部,后事发被捕。宋力排众议,主张不杀王尚述,仍安排其在校工作。危难之际,王以怨报德。03、“死硬分子”黄维1948年淮海战役中,时任国军第12兵团司令的黄维在南平集附近的周庄被俘。从被俘起的第一天开始,黄维就表现出不合作、不配合。解放军动员第12兵团的高级将领给被围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邱清泉写劝降信。85军的参谋长陈振威写好了信,请各人签名,只有黄维不签。  一个年轻的新闻记者采访黄维:“你为什么不早些投降?”  黄维把桌子一拍,大吼起来:“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我为什么投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我要战斗到一兵一卒……”在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围困初期,黄维拟派出四个师齐头并进突围。时任85军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趁机主动请求担任先头师,黄原本就对廖印象甚好,一口答应,临行前还与廖畅饮香槟酒预祝成功。结果廖运周率110师阵前起义,导致黄维突围计划流产。作为最后一批特赦的原国民党战犯,黄维到1975年才出狱重获自由,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以后无论是黄埔同学聚会还是全国政协开会场合,只要见了廖运周,黄维就怒目而视,一言不发。04、胡宗南投蒋所好黄埔军校时代的胡宗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正苦无出头之日。他发现老乡校长蒋介石是一个爱起早床的人,每天天不亮准时到操场跑步,活动很有规律。遂决定每天要比校长起得更早,到操场练操,期望能够进入蒋介石的视线。果然,此计奏效。原来蒋介石早上跑步,操场空无一人,现在突然发现有一个人比他到得还要早,就发问道:“前面是谁?”胡答道:“学生胡宗南!”蒋介石不仅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且颇有好感。他调阅了胡宗南案卷,发现这个学生也是一个浙江老乡,于是特别关照,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胡宗南到军校教导团见习,不久就被提升为上尉。同年9月,第二次东征出发前,他又被提升为副营长。北伐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升任为第一师少将副师长,几个月后,又升为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其受提拔的频率之高胜过攀云梯。05、蒋介石错失徐向前蒋介石这人,虽然喜欢用相面术识人,成功的有,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徐向前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有一次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加上一口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蒋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蒋介石见了之后,没有说几句话,就让他走了。待徐向前离开办公室后,他对属下连声说:“不可用也!”06、李默庵狂妄黄埔一期中流传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之说,同为一期生的李默庵听了这句话就不服气,他自己则添上一句“能文能武是李默庵”。07、俞济时不讲同学交情1934年末,黄埔一期生刘畴西率红10军团在浙赣边遭到黄埔同期同学俞济时的“围剿”。1935年1月刘畴西、方志敏被捕。俞济时想都没想要给老同学开点后门。当衣衫褴褛、冻得发抖的刘畴西被带到身穿将军大氅、烤着炭火的俞济时面前时,俞济时优越感顿生,连寒暄都没有,挥挥手,就让人把刘畴西押走了。同学黄维后来听说此事,对俞济时大为不满,当面损他:“那么冷,你也该叫老同学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嘛!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08、关麟征崇拜关羽黄埔一期生关麟征自称是关羽后代,每次遇到关帝庙都要下马表示尊敬,喜闻别人称颂关羽,不愿听关公的名字。谁要提关羽他就怒形于色,认为辱没他的祖先。有次国军25师军乐团上演戏剧《古城会》,剧中扮演张飞的演员表演古城对话时候,怒喝一声“关羽!”关麟征听了站起来大骂:“混蛋!你这混蛋!我对你们平常咋讲的,你敢侮辱圣人?”抗战期间,关麟征因忠实执行何应钦的命令,调任五十四军军长黄维,惹怒陈诚,就此关陈失和。关麟征某次当面讥讽陈诚道:“辞公是即将掌握全国事的领袖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不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陈诚听后,气得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09、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过于俭朴原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毕业于黄埔五期,后来被认为是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头号间谍。郭在抗战时期屡建战功,深得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等人的器重。1947年3月,郭汝瑰调任国防部作战厅长后,周旋于陈诚、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四大军事要人之间,参与军机,如鱼得水。而据杜聿明回忆,他疑心郭汝瑰是共谍,起因是到郭家的一次探访。在郭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的中将厅长,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自揣: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够“清廉”了,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gcd谁是?话说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后,在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遇见郭汝瑰。杜聿明手指郭汝瑰,激动地说:“郭汝瑰呀郭汝瑰,我们吃败仗都吃在你手里!”郭汝瑰笑着说:“各为其主嘛!”10、邱清泉讲迷信邱清泉在投身黄埔前,曾刻意算了一卦,卦上说他:“运势向南,有贵人相助。”恰巧,国民革命军也在南方,邱清泉就南下广州,考入黄埔二期。此时,蒋介石正值壮年,也是英气十足,使邱清泉更加觉得他的“命”在国军,而蒋介石就是“贵人”。后来,邱清泉虽赴德留学,但他仍十分迷信。一次,黄埔一期生孙元良和他开玩笑,找来了人称“神算”的原十六兵团监察官尹天晶给他测字,声称:“一测便可知吉凶!”邱清泉颇为认真地在纸上写了个“笑”字,毕恭毕敬地递给尹天晶,希望讨个好彩头。谁知,尹天晶看了片刻后紧锁双眉,慌忙把字条收了起来,并连声说:“不算了!不算了……”邱清泉心中直发毛,但仍强装镇定说:“君子问祸不问福,但请直言。”尹天晶低声说:“笑乃二人升天也。”  邱清泉顿时脸色铁青,后来,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淮海战役后期,国军从徐州撤到河南陈官庄,邱清泉的部队越打伤亡越大,越打阵地越小,而解放军却越打越多,越打士气越旺。邱清泉历来很讲迷信。他的部队前些日子驻在商丘。他认为“商丘”和“伤邱”同音,就想着法子离开商丘。逃到陈官庄后,他曾和杜聿明同住在一个四合院中。院内有一棵树,听人说“木”字四周有房子,是个“困”字,眼下正应了被困住,因而就搬出另住。11、王耀武生财有术一般认为,黄埔军校生前五期中,第三期是比较逊的,大抵是因为第三期生中名将少的缘故。但王耀武是个例外,军界长期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山东人。除了在军界战功赫赫外,王耀武会做生意是出了名的,他早年的店员经历,培养了他敏锐的商人意识。1928年北伐结束之后,王耀武做起了熟悉的饼干生意,托友人挂名在武汉开办振兴饼干厂,开辟第二职业。此后财源滚滚,在长沙、重庆等地先后开设了分厂。抗战时期,他在宁波、温州、广州等地派人投机倒把,低进高出做各种日用品买卖,大发利市。12、张灵甫爱好金石书画王耀武和张灵甫是一对好搭档。张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精于作战却不大会处世。他讲话直言不讳,不喜官场应酬交际,也不太懂得敛财,连自己的私蓄都不善打理,丢给亲信下属代管了事,口袋里有几个钱,大部分都被他花在所爱好的古玩字画上。他的收藏中还真有些上品,比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画等国宝级精品。但他对投资经商置产一窍不通,也没什么兴趣。抗战胜利后两人在南京见面,张灵甫还毫不客气地向王耀武打秋风借钱,惹得王耀武笑话他:“灵甫啊,都是做军长的人了,自己总该有点基础了吧!”13、陈明仁敢顶撞蒋校长陈明仁出身黄埔一期,二次东征攻打惠州,率先登城,被蒋介石赏识提拔。但陈为人性格耿直,官运不及其他同期同学。1941年冬,时任国民党军预备第二师中将师长的陈明仁奉命率该师开赴昆明。陈明仁治军有方,军纪严明,该师兵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一个军。一日,蒋介石去昆明西山风景区游览,正碰上陈明仁的部队在修工事,蒋介石见士兵衣衫褴褛,十分生气,大骂:“有损国格,有损国格,部队穿得破破烂烂,像什么话!”蒋介石回到住处,令陈明仁来见,但是没有通知到陈明仁。蒋介石一气之下将陈调任第七十一军副军长,明升暗降。三天后,蒋介石又令陈明仁来见。按照规定,下属晋见蒋介石,要先由侍从室通禀,获准后方可进入蒋介石的会客室。这一次,陈明仁没有遵守这一规定,不容侍从室通禀,就直接闯入蒋介石的会客室。蒋介石一见陈明仁,就训斥道:“你这个师长没当好!”陈明仁本来对蒋介石将他调任副军长很有意见,现在听蒋介石这样说,立即反驳道:“我什么地方没做好?论作战,我每次得到嘉奖,都是你给的。论训练,每次都名列第一。前不久,你还打电报嘉奖我的部队纪律严明,为入滇部队之冠。为什么今天突然变坏了呢?”蒋介石说:“你的部队衣服没有穿好!”陈明仁说:“那不怪我,怪你。衣服是你发的,布料非常差,只穿一个星期就破了。去年发给我们的衣服只有四成新。”蒋介石说:“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陈明仁说:“这不是我捏造,有账可查。你看不到真实情况,我只是不愿像别人那样欺骗你。你来昆明之前,宋希濂叫我将穿烂衣服的士兵关在兵营里,外出执勤的士兵要一律穿好衣服,但我作为黄埔学生,不愿意欺骗你,还是有什么穿什么。”蒋介石说:“总是你不行,你为什么不想想办法?总是你不行!”陈明仁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不认为我不行,我认为我什么都行。”蒋介石斥责道:“你顶撞领袖,侮辱领袖!”蒋介石当即命令侍从通知宪兵队将陈明仁押解到重庆惩处。宪兵还没有到,蒋介石又改口说:“你先回去,下次再放肆,我定要办你!”陈明仁也火了,一把将中将领章扯下来往蒋介石面前一扔,说道:“我如果犯了国家哪一条法令,应该办罪的,就请在这一次办,不要等下次。什么中将,我现在不要了!”正在这时,宪兵营长赶来,劝陈明仁先到侍从室休息。龙云、关麟征知道后,都给陈明仁说情,历数他的长处,蒋介石怒气渐消,最后说道:“让他吃完饭回去算了。”14、林彪枪走火差点打死上铺同窗据文强回忆,林彪差一点打死人的那一次是在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入伍生团。林彪和周恩寿、文强、李运昌编在一个班,文强是班长。有一次,林彪参加射击后竟没有验枪。回宿舍后他把枪架在枕头后面。熄灯后,林彪在床上翻来覆去,使睡在邻床下铺的文强也睡不着觉。他看见林彪的手到枕头后面去拿枪,但又不敢管,怕人家说“人家都睡着了,就你没睡着”。忽然,“啪”的一声,响了一枪!值星军官拿着手电跑进来问:“是谁在打枪?”文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林彪有点神情不安,睡得不好,看见他的手老在枕头后面去摸”。值星军官拿过林彪的枪一闻,有火药味,再用手电照地下,子弹壳还在。林彪知道自己闯祸了,便承认说:“我下操的时候急急忙忙没有检查,回来老惦记这件事,一摸枪,就走火了。”值星军官再仔细检查,发现子弹是从下往上打的,把上铺的枕头打了一个洞。幸好,上铺没有人。原来睡在上铺的林伟俦喝水去了。林伟俦回来后,大家都说他命大。值星军官宣布第二天要关林彪的禁闭。值星军官一走,林彪就骂文强:“你这个湖南骡子,怎么落井下石呀?”说着就挥拳来打文强。文强还手。大家一面把他们拉开,一面说林彪:“这个九头鸟,好厉害呀,敢打班长!”从此,林彪便不再理文强了。直到南昌起义后向潮汕进军途中,两人才重归于好。这位林伟俦,在1949年天津战役中被林彪俘虏。15、胡琏命大黄埔四期生胡琏是陈诚嫡系部队18军后期的重要骨干人物,被解放军称为“猛如虎,狡如狐”,此公福大命大,几次都大难不死,南麻战役死守不退,双堆集孤身突围,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逃生,不可不谓一员福将。至1949年金门战役,胡琏与高魁元亲临前敌,冒着炮火给18军官兵打气。胡琏高呼:“尔等忘了双堆集的耻辱乎?”拿出酒和烧鸡亲自喂负伤的士兵吃。国军士气大振,再次冲锋。无名高地上守军其实只剩下解放军军一名教导员、一名指导员,其余均牺牲。两人知道胜利无望,同时举枪自杀。国军举着青天白日旗帜冲上无名高地,高声欢呼。16、文强拒写悔过书1950年春,毛泽东表弟、原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参谋长文强被押解到了北京功德林监狱。初到功德林监狱的时候,文强自知问题严重,历史复杂,又是军统高级特务,觉得有生之年也难以走出这高墙大狱,于是拒绝写悔过书。当时他对监狱管理人员说了这么一段话:“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的上级,周恩来是我的老师和入党介绍人,刘少奇算是我同乡,林彪是我同学,这么多gcd大官和我在一起,我却成了国民党,是他们没有带好我,要写悔过书也应该他们写,我不写。”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批被特赦的症结所在。17、戴笠机巧毕业于黄埔六期的戴笠很善于讨蒋介石欢心。戴笠对蒋介石的称呼很多,给同行讲话的时候,称其为老头子;对黄埔军人称校长;在纪念大会的大型典礼上,尊称蒋介石为领袖;在自己下属面前称蒋介石为校座或委座,来表示对蒋介石的尊敬和二人之间的关系。18、刘志丹“死而复生”1925年秋天,陕北保安人刘志丹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刘志丹是北方人,在广州水土不服,入校没多久就染上重病,一度昏迷不醒。医生以为他死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同乡请求医生再观察一天。医生说,再观察一天可以,但不能放在宿舍里,以免传染。也是刘志丹命不该绝,在同乡的悉心照料下,他闯过了“鬼门关”,逐渐康复——否则的话,陕北红军就少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19、韩练成:被蒋介石“赏穿黄马褂”的共谍韩练成原出身西北军,本非黄埔出身,后来随马鸿逵投蒋。结果因韩练成(原名韩圭璋)中原大战中归德机场“救驾”有功,获得蒋介石好感。蒋当即下了一道手令:“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藉,内部通令知晓。”当时黄埔军校的学生在军队中颇为吃香,人们就戏呼黄埔学生为“穿黄马褂”。韩练成既被“赏穿黄马褂”,当然就被另眼相待了。他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就是蒋介石特准的。在1947年2月的山东莱芜战役中,时任国军46军长的韩练成暗中“放水”,关键时刻自动脱离指挥岗位,导致北线的李仙洲兵团全军覆没。此战后,国军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抱怨道:“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1973年李仙洲获特赦,从济南老家到莱芜重游。谈到莱芜战役往事后,李仙洲说:“我对46军军长韩练成只身突围一事曾长期存疑:我率六万大军杀不出一条路,韩练成如何只身突出重围呢?”20、杨伯涛自杀成仁怕水冷黄埔七期生杨伯涛也是蒋介石嫡系18军的一员猛将。1948年底,国军12兵团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围困。最后临出逃前,12兵团正副司令官黄维和胡琏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了大量的安眠药,时任18军军长的杨伯涛问他们作什么用?他们说留着为校长和党国成仁。杨伯涛大不以为然,军人嘛,照着脑门开上一枪不就完了吗?吃药那不是妇女的游戏吗?杨伯涛于是就不要安眠药,等到第11师全被打垮后,杨伯涛向一条小河纵身一跳,怎奈河水太浅,只没了他半截身子,而且12月的河水又太冷,杨伯涛没有开枪给自己一家伙,反而从冰冷的河水爬了出来,毕竟“千古艰难唯一死”。走了不远,杨伯涛被俘。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2023-07-23 13:51:132

惊心动魄的塔山阻击战,国军却选择了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方案

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第二天,国军攻击失利伤亡惨重。10月11日下午,国军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带着第92军第21师从唐山到达葫芦岛,随即从临时指挥阙汉骞手中接过了兵权。当天晚上,他召集了各军、师长和参谋长开会,分析两天战况,讨论作战方案。此时,除山东的第39军2个师还在海运途中外,华北部队已全部到达,锦西、葫芦岛地区已有 *** 军9个师。除要留2个师守备锦西和葫芦岛外,能投入进攻的兵力有7个师。 u200b当时会上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绕过防御坚固的塔山,攻击白台山以西地域,那里地形广阔,工事稀少,便于突破;二是仍然像前两天一样,在地空炮火支援下从正面突击塔山。阙汉骞支持第一方案,这是他从两天攻击失利中得出的教训。然而罗奇骄傲跋扈,认为有自己的老部队独立第95师参战,一定能够拿下塔山,何必舍近求远! 而侯镜如对战役的前途非常消极,认为就是突破塔山打进锦州,结果也是出不来而全部送掉,不打进去还能多维持几天。当日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坐飞机到了葫芦岛视察,私下对侯镜如说东西对进为锦州解围不容易办到,要侯谨慎行事。 u200b最后,侯镜如等人就消极地采纳了第二方案,由督战组组长罗奇亲自指挥独立第95师从正面进攻塔山,林伟俦指挥第62军2个师、第54军1个师进攻白台山和铁路桥。罗奇和林伟俦还对部队发下赏格:攻下塔山的有重赏,每人给金圆券外加3个月薪饷;完不成任务的就提头来见。由于部队刚刚海运到达,风浪颠簸身体不适,加上不熟悉地形,因而罗奇建议休战一天,得到了侯镜如的批准。12日,罗奇及各攻击部队连以上军官陆续来到前沿察看了地形,组织了协同。 12日塔山没有战事,这给了 *** 4纵部队宝贵的一天休整准备时间。吴克华等纵队首长迅速派出小分队侦察敌情,通过捕俘了解到了敌人的部署变化,相应也进行了部署调整。由于主守塔山正面的第12师34团在两天战斗中伤亡较大,吴克华命令二梯队的第10师28团接替34团的铁路桥及其以东阵地,34团集中兵力防守塔山村,第12师36团继续守备白台山一线阵地,并同时调整了预备队。为打好接下来的防御战,4纵要求各部队抓紧时间抢修工事,调整组织,补充武器,囤积弹药。 u200b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根据几天来的战况,判断敌军的主要突击方向是白台山至塔山地区,因此调第11纵队一部东移接替4纵的部分阵地,使得4纵能够集中兵力于防御正面。同时,又增调了1个炮兵团给4纵,并将炮兵阵地前移,以加强正面阻击火力。罗奇昏头昏脑地决定休战一天,使4纵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加强了防御力量,修复了被毁工事,为后面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10月13日的战斗,注定将是血与火的严酷考验。
2023-07-23 13:51:191

塔山增援为什么失败?

首先,塔山之战国民党指挥系统紊乱。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民党军系统。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共产党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此次国民党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解放军一天的整顿时间。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国民党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第三、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在国民党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这样部队焉能不败。
2023-07-23 13:51:261

林伟俦的简介:

林伟俦(1905-1998),又名济泉,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十五日生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大岭乡兴隆村。父亲德慎,母亲黄顺。他原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他排行第五,大哥、二哥先后因病夭折。1913年林伟俦八岁开始在本村私塾读书。1919年在校长的鼓励下,林伟俦与同乡几个同学考入台山县立师范学校,立志做个教师,将来为国家培养人材,振兴中华。1922年林伟俦在台山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受聘到本县五十区培元小学任教师。
2023-07-23 13:51:331

塔山阻击战:蒋介石和林彪分别派出“监军”,为何效果大相径庭?

塔山阻击战,国共双方都知道这场作战的干系和重要性,故也都采取了一些超常的举措。比如,双方为了强化战事的督导落实,都派出了“监军”。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派出的是第四督察组组长罗奇。共产党方面,林彪派出的是东野总部的作战处处长苏静。但最终结果是:双方派出的“监军”,虽目的大致相同,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对比之一:双方对“监军”都不“感冒”都有抵触。 对于打仗中“监军”的做法,从古至今的军队,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从派出“监军”的本级主帅和部门来讲,主要是通过“监军”传达贯彻本级作战意图,确保一线部队不打折扣地贯彻执行。 对于被“监军”的单位,肯定不会舒服。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监军的派出,至少有对这个部队信任度不够的因素在内。 这次的塔山阻击战,国民党蒋介石派出的“监军”是罗奇,他被人称为“罗千岁”。透过这个绰号便可知部队对他的态度。据参加塔山阻击战的不少国民党军将领回忆,罗奇以蒋介石的“钦差”自居,不但不把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师这一级将领,包括54军军长阙汉骞、62军军长林伟俦等人放在眼里,甚至还把东北“剿总”参谋长陈铁等人也不放在眼里,包括负责塔山方向的国民党军总指挥17兵团司令侯镜如,都不得不看罗奇的眼色行事。电视剧《大决战》当中,专门反映了罗奇与阙汉骞、林伟俦等人的争执情况。阙汉骞更是因为罗在蒋介石面前打小报告而受到严厉处分。 至于林彪派苏静到4纵“监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和政委莫文骅当然也都有感觉,甚至有“牢骚”。他们后来回忆说:从红军时期以来,共产党的军队就从没有这种做法。这次林彪派苏静前来,难免使吴克华、莫文骅觉得林彪对他们的信任度不够,对他们守塔山的意志力不够。好在吴克华、莫文骅能够体知林彪的意图,毕竟这是关系整个锦州战役乃至整个东北命运的阻击战,以林彪的行事风格,以林彪的持重谨慎,派出“监军”,尽管超常,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对比之二:罗奇的越俎代庖与苏静的只听不说。 罗奇名义上是“监军”,但他并不安分,干了不少越俎代庖的事。前面说过,除了他不把国民党军那些前线将领看在眼里之外,还有他的更深一层的用意。在他以为,这次的塔山阻击战,凭借国军的强大综合优势,拿下塔山不成问题。为此,他一是把他当过师长的老部队——华北的独立95师,也即“赵子龙”师带到塔山前线;二是为了使“赵子龙师”抢得头功,为他争名头,他以“赵子龙师”刚到塔山不熟悉地形为由,竟在塔山战事打两天之后,专门休战一天,以让“赵子龙师”专门堪察地形,熟悉整个战场环境。殊不知,这一天的休战时间,对于防御的吴克华4纵来说,给了他们重新整修工事、重新动员部队的难得之机会。 兵家讲究一鼓作气,原本占尽优势的国民党军一方,应该乘势进攻,不给4纵任何喘息的机会。但显然罗奇有他的“小九九”。回过头来看,这个“小九九”恰恰使国民党军失去了连续进攻的最好战机。 与罗奇的颐指气使、瞎指挥不同,林彪派去的苏静,只听不说,只是把林彪、罗荣桓的战役意图向4纵传达外,便不发表更多意见。甚至参加四纵的作战会时苏静都不发表什么意见。他更多的是实时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通过他这条线把这些真实情况再实时反馈给林彪,给林彪下作战决心提供依据。电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当刘亚楼等人建议林彪派总预备队顶上的时候,林彪依然坚持总预备队不上,依然给4纵亲自下达坚守塔山的作战命令。这些命令的下达,肯定有苏静反馈给林彪的情报因素做支撑。 对比之三:罗奇的反作用与苏静的正向作用。 国民党军本来派系林立,各吹各的调。这次的塔山阻击战同样也不例外。由于罗奇的“监军”和瞎指挥,更是给国民党军塔山进攻的部队在指挥上平添了不少乱子。致使罗奇与总指挥侯镜如之间,与阙汉骞、林伟俦等军长之间,产生了相当的不协和。这种不协和,显然会对部队的主要进攻方向、主要进攻力量安排、作战时间的发起、部队的协同保障等方方面面带来负面作用和影响。特别是罗奇的一些“小九九”非但没有得逞,还使他与参战的将领们之间产生了更大的埋怨与不满。这一点,从塔山阻击战战后的会议上,蒋介石对阙汉骞等人动怒,甚至要枪毙他便可得到佐证。总之,罗奇的“监军”作用,给国民党军队增添的是负能量,塔山阻击战的失败,罗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反观苏静,或许他的作用并不在纸面上,或许他的作法不是值得推崇的作法,《大决战》电视剧当中,对林彪派苏静去4纵“监军”并未着墨和体现。不过,军史界对林彪的这一超常的做法,尽管使得吴克华、莫文骅不满,但在那种前所未有的大战下,林彪的这一做法还是得到了人们的理解。而苏静在4纵的“监军”作用,评估起来更多的还是正向作用。因为他给吴克华、莫文骅带来的是压力而不是乱子。特别是这种压力又转化成了守住塔山的动力。最主要的是他把塔山前线的实情,实时地反馈给林彪,以供林彪决策参考。这也是塔山阻击战,蒋介石与林彪都派出了“监军”,但最终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根本不同之处。 主要参考文献:《辽沈战役》《第四野战军战史》《莫文骅回忆录》
2023-07-23 13:51:521

黄埔一期秘密招生,主席不遗余力推荐三湘子弟,不负期望名列榜首

话说广州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孙中山就频繁向出席大会的各省、市代表提出:他们返回后千万要为黄埔军校宣传,并尽一切努力多推荐一些优秀青年参加军校招生考试。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4月7日刊登《陆军军官学校考试委员会启事》,内容如下: 本会奉帅令组织执行章程规定之职权,所有考试及审查方法,要以公正无私、细密严谨之要旨行之,以期选拔人才,无负重托。而连日以来本会各职员接获各方同志友好推荐要录之函件甚多,稍有徇私,不特无以示大众,亦违本会组织之本旨,与五权宪法中考试权独立之精神相抵牾,贻弊滋多,尚祈信仰主义,各守规律之各同志友好深予体谅,不甚厚幸,特白。 1924年春,我国处在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下,曹锟用贿选手段刚当上了总统。北洋军阀政府内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3月29日,北京各校学生及民众团体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北京军阀政府无条件承认苏联。当列宁逝世的噩耗传来,广州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追悼大会。全国正值青年对联俄联共政策热烈拥护。他们视广州为国民革命策源地,是黑暗统治下的中国放射出的一线希望之光。广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纷纷南下,以参加黄埔军校考试为荣,立志报国。在赵恒惕的反动统治下,湖南以联省自治为旗号,实际上是依附于北洋军阀统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都不能公开,自然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也就秘密进行了。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广州国民党"一大"会议以后,就返回这里的中共湘区委员会。他们积极向各基层党组织提出要求,抓紧时间推荐优秀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报考军校。三湘子弟蒋先云、贺衷寒、陈赓(即黄埔三杰),石门进步青年王尔琢、郑洞国;桃源的刘戡、刘铭等大批热血健儿都纷纷报名。当时应试的作文题目是"试述投考黄埔军校的志愿",数理化没有考。考后,何叔衡按照黄埔军校的规定录取了15名,另外又备取3名,并吩咐他们秘密分散搭火车抵汉口,再乘轮船赴上海去见毛泽东委员,然后参加上海的复试。 巴山蜀水、赣江南北、三晋大地、齐鲁故乡、荆州东西、陕北高原、黄河两岸、长江首尾、浙闽两广的文才俊秀纷纷南下广州,"到黄埔去!"一时成为革命青年最向往的口号。贺衷寒由湖北省党部农工厅厅长董必武介绍直接找廖仲恺入的校。陈赓等20多名考生,坐着太古公司的一艘又脏又乱的渡船刚上广州码头,就兴冲冲地打听黄埔军校招生地址,结果竟考错了学校。徐象谦(徐向前)1924年1月就告别了父母,冒着严寒,邀了白龙亭几位五台同学赴上海报考。徐向前在广州参加复试后,政治、作文考得不错;数学因无基础,几乎交了白卷。有几位同乡因考试成绩太差,心也凉了。大家每天只好蹲在小旅馆里,一边等消息,一边谈论怎么办的问题。有人说考不上就"卖猪仔",去国外做苦力,或者是半工半读。当时他们想去的地方是俄国和法国。没有等多久,忽然来了通知,他们山西来的几个同乡全部被招生委员会录取了。当时北方报考的青年人不多,为了照顾西北偏远考生,孙中山特别关照北方的青年入学。在这种情况下,22岁的徐向前有机会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的学生。湖南湘乡青年陈赓、宋希濂、李默庵从长沙育才中学初试录取后结伴而行,来到广州。陈明仁、左权、萧赞育、蔡升熙、刘咏尧、李仁干、苏文钦等乘船抵达广州,萧赞育诗兴大作,在船上赠给苏文钦七绝一首:"妙龄壮志慕终军,跋涉湖山万里云。莽莽神州方丧乱,好凭巨臂扫烟尘。"诗中的英雄气概,大大鼓舞了他们的壮志。他们投入了大元帅府办的军政部讲武学校。该校由程潜主办,后来并入黄埔军校,同学们编入第一期第六队。陈明仁密赴黄埔向蒋介石反映情况,后因事为程潜得知,他下令集合全校师生,将陈明仁罚打手掌三百,由少将校监督周贯虹亲自执行,打得陈明仁直在地上打滚。后来陈明仁打趣地说:"进了黄埔军校,挨三百棍也值。" 浙江孝丰考生胡宗南因个子矮,差点被黄埔招生委员会拒之门外,幸而廖仲恺相中了他,放宽录取,侥幸成了黄埔第一期学生。湖南石门的郑洞国赶到广州时,由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报名日期已截止,同乡贺声洋唉声叹气地说:"只好留在广州等待第二期招生。"郑洞国也一筹莫展,深悔当初未能早动身几日。正难过之间,同乡湖南临澧人黄鳌说:"我有个办法,不知能否一试?"郑洞国喜出望外地忙问:"什么办法?"黄鳌为他道出了事中的真相。原来他初到广州时,怕一次考不取,先后两次报名,谁想第一次考试就被录取,却还空着一个名额,建议郑洞国顶着黄鳌的名字去考试。郑洞国想了想,觉得别无他计,就决定大胆冒名一试。结果郑洞国不费力就考取了。同时录取的还有王尔琢、贺声洋。事有凑巧,郑洞国与黄鳌同编在第二队,区队长点名时,出现了两个黄鳌,引得同学大笑不止。假黄鳌郑洞国再也隐瞒不住,只好向中队长吐露了真情,并请求重新单独进行入学考试。但校方表示谅解,恢复了郑洞国的真名,从此郑了却了一桩心事。同在第二队的黄维、俞济时、李延年、桂永清、周士第、酆悌、李之龙等,后来都成了国共两党赫赫有名的战将。陕西米脂杜聿明刚完婚正度蜜月,忽然在进步刊物《新青年》杂志上看到广州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他顾不得新婚燕尔的柔情,毅然邀集陕西籍同乡关麟征、张耀明等11人踏上了南下的行程。他们下榻陕西会馆。一见考生逾千,杜聿明生怕落榜,联名给国民党元老、原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的于右任致函,请求为之疏通。半个月后,才接到于右任的回信,约杜等在饭店见面。于见家乡青年不远万里投笔从戎,语多勉励,表示愿意鼎力推荐。4月28日发榜,杜聿明、关麟征、张耀明、马励武、董钊、马师恭、杜聿昌等11人榜上有名,这当然与于右任的保荐不无关系。于右任爱才若渴,临别时还送杜聿明亲笔抒怀的条幅:"安危天下重,博大圣人心。"陕西鄠县(今户县)的关麟征原名关志道,因家境变故,中途辍学,正愁前途无望。忽然他听一位朋友说:"孙中山在广州闹革命,开办一所军官学校。于右任在上海秘密招生,弄了两张报名卡,写了两个名字,除我以外,还有一个吴麟征,但吴嫌远不想去,你如想去,把吴改成关就行了。"关麟征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带上他父亲为他筹措的25块银圆,与朋友从西安启程赴上海,转道到广州,关志道就改名关麟征了。15年后,关麟征的名字,响彻了抗日战场,成为著名的"关铁拳"。 1924年春,在上海环龙路1号,毛泽东负责接待各地前来报考黄埔军校的学生的复试工作。上海地区包括湖南,他对湖南老乡没有照顾。郭一予撰写的《关于黄埔军校的片断回忆》介绍:"来上海复试的18名湖南考生,只取了8名。毛泽东的国文基础十分扎实,因此,经他眼里筛选过的文章十分出色。""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1921年10月与毛泽东在衡阳结识,并由毛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19年蒋刚满19岁,领导了衡阳的"五四"运动,并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蒋先云身材魁梧,才华出众。南下广州前,长沙、衡阳等地贴满水口山矿警军营部的通缉令:"通缉水口山矿聚众闹事者蒋先云,凡拿获解部者,赏洋一千元;来部引导,因而拿获者,赏洋五百元。"蒋先云由党组织安排,他告别正在热恋中的堂妹,来到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3月29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人头攒动,1200余名报考者在这里进行总复试。先考国文,一道作文题曰《论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道》。蒋先云乃才子,又是共产党员,对这道作文题,他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地就写出了一篇妙文华章,而且是第一个交卷。蒋先云是湖南省立第三师范优等生,早在上国民小学时,作文就超群出众。一次,老师让用"月"字造句联对,蒋先云造的是:"残月西斜,凄洒人间;日出东升,大地红遍。"老师当即批道:"表于景,寓理于景,含义深厚,超脱异常。"蒋先云曾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文书股长,从事工人运动时他就练出一副好口才,写文章文笔流畅,说理透彻。因此,蒋先云入学考试名列第一名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谓之金榜题名,头名状元矣!成为国民党复兴社台柱的贺衷寒,湖南岳阳人,21岁被武汉学生会推选为代表赴苏俄考察,回国后在武昌一中教书,曾一度加入了恽代英开办的共存社,因意见不合而退出,后来到长沙创办平民通讯社,批评时政,提倡民主,主张革命。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青团员之一。毛泽东的战友黄爱、庞人铨领导长沙工人斗争被湖南督军赵恒惕捕杀后,贺衷寒冒着生命危险,以极大的义愤撰写了《黄庞案之真相》,对赵大加抨击。赵恼羞成怒,把贺衷寒逮捕,关了3个多月。在狱中贺受尽折磨,几乎丧命。后经人保释出狱返回岳阳老家。其父劝他安心在家教书,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贺衷寒哪里听得进去,还是跑到武汉找董必武介绍去了上海,投考黄埔军校。当他到达上海轮船码头时,不料满载乘客的轮船刚离岸开往江中,直奔广州。贺衷寒立即雇了小舢板紧追该轮,幸被当时投考黄埔军校之一的船客伸手援助,他才得以攀登上船。贺向援助他的船客询问姓名,才知是胡宗南。后来在黄埔军校他俩情同手足,私交甚深。贺衷寒因胡宗南的一臂之力,没有误了考期,也称他机遇匪浅。后来贺虽飞黄腾达,但因得不到校长的信任,终究仕途暗淡;而矮个子胡宗南以浙江同乡的优势,后来成为举足轻重的"西北王"。安徽六安人许继慎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曾任省学联常委兼联络部长,因积极参加与领导了反对三届安徽省议会贿选,及驱逐皖系省长李兆珍等一系列学生运动,1923年秋遭到反动当局的通缉,被迫逃亡上海。1924年春,他又毅然南下广州投考了黄埔军校,后来成为红1军军长。他是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 如果说,黄埔军校仅仅招收知识青年,那就错了。为了革命,当时许多身为要职的军官,也想投考黄埔军校。如著名的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比起蒋先云、贺衷寒等人,才学与胆识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15岁就考入了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的青年,19岁又进了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921年他在上海结识了陈独秀,同年8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李之龙任中共汉口地委执行委员。国民党"一大"后,奉命调到广州担任苏联顾问团团长鲍罗廷的英文翻译兼秘书。当时他年过27岁,比起宋希濂、胡宗南,可称得上是老大哥了。李之龙强烈要求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后来党组织安排他一边当学生,一边仍兼任鲍罗廷授课时的翻译。他是黄埔一期学生中年龄偏大的一位。不过,在履历表上,他填的是25岁,实际上李之龙生于1897年12月。1928年2月8日,驻广州国民党海军第4舰队司令陈策以"策动海军叛乱"罪名,将李之龙判处死刑,鲜血洒在广州黄花岗,时年31岁。李之龙死于非命,惜之深矣!在黄埔考生中,以范汉杰的资历最深。1924年投考黄埔军校前,曾任江平舰舰长,桂军刘震寰的中校参谋,作战课长,第6路军司令。他宁肯丢掉司令这顶乌纱帽,甘入黄埔当学生。毕业后,再从少尉排长干起,实乃黄埔学生中绝无仅有之人物!1947年范汉杰官至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虽兵败被俘,一生中传奇经历也颇耐人寻味,暂且不表,留到以后再述。 当然,黄埔学生中,也不乏有识之士的大学生,如侯镜如入黄埔前,曾就读于河南大学理科;宣侠父受党的指派入黄埔军校前,已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水产专业;孙元良是由李大钊遴选到广州考入黄埔,入黄埔前在北京国立法政大学修政治专业;周逸群是黄埔二期毕业,进黄埔前,曾毕业于日本东京庆应大学政治经济系,入黄埔时,写下诗句:"废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忘秦?";伍中豪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可见当时"要革命的到黄埔去!"的口号是多么深入人心!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成为热血爱国青年志士的一种追求与理想。当然也有"走后门"入学的。俞济时18岁时在奉化城里一家米店当学徒,后经族叔俞飞鹏介绍,考入黄埔一期,族叔就是黄埔军校军需处处长,又是蒋介石的同乡。俞济时以后飞黄腾达,逾格提携,官至国民党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蒋介石的侍卫长,赴台后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主任,权倾一时。广州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各地热血青年争相南下,报考黄埔军校,一时成为 时尚 。中共中央为了支持办好黄埔军校,分别于1925年11月1日发出第60号通告,1926年10月又发出第22号通告。通告要求:各地党团组织选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青年投考黄埔军校,强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李大钊还亲自推荐李运昌(四期)、周仲英(六期)投考黄埔军校。毛泽东在上海闸北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中央机关内亲自主持考生的复试工作。湖南省的何叔衡、陕西的于右任为选拔优秀青年入黄埔军校,不遗余力。从1924年春至1926年底,邓文仪、黄维、李仙洲、周士第、廖运泽、彭干臣、王叔铭、阎揆要、袁仲贤、张镇、曾扩情、左权、邱清泉、廖昂、卢德铭、覃异之、余洒度、郑介民、周逸群、常乾坤、戴安澜、方先觉、康泽、毛人凤、王耀武、曹广化、段德昌、郭化若、李弥、吴起舞、李运昌、林伟俦、李天柱、刘志丹、倪志亮、唐生明、唐天际、文强、伍中豪、肖芳、谢晋元、严明、张灵甫、赵尚志、郭汝瑰、廖运周、莫文骅、邱行湘、宋时轮、陶铸、许光达、张平化、郑庭笈、赵一曼、陈伯钧、程子华、戴笠、廖耀湘、罗瑞卿、宋绮云、王诤等人,陆续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的湖南长沙籍黄埔五期炮科毕业生许光达(即许德华),1921年考入长沙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受党的推荐,考入黄埔军校。临行前,他写下抒发豪情壮志,气吞山河的《无题》诗:"誓要去,上刀山。浩气壮,可入鬼门关。男儿气短,豪情无限。地狱也独来独往还。"他将报考黄埔军校当做人生追求真理的起点,即使上刀山,入火海也在所不辞,义无反顾!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就这样踏上了革命的征程……1924年3月27日,由广州广东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分别主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招生考试工作,各地推荐来的12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试安排3天,科目有作文、数理化等。这次考务工作因考生成绩较好,酌情放宽了录取名额的限制,未出现埋没人才的憾事,4月28日那天发榜,正取学生350名,备取学生120名。共产党员蒋先云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一,真是一石惊天,引人注目。
2023-07-23 13:51:581

《大决战》阙汉骞塔山失败后结局是什么?

直接使战争走向了失败。败因分析:敌军在葫芦岛汇集了很多高级指挥官,出动了海、陆、空三军的精锐部队进攻塔山,攻克塔山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永远比书本理论要复杂多变。老蒋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等人于不顾,安排阙汉骞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五十四军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王叔铭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侯镜如也只能干瞪眼。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或者说只是喊一喊而已。剧集评价《大决战》以电影制作级的标准、历史教科书式的时间空间轴、纪录片级的年代场景人物再现,为观众还原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大决战”中制胜的秘诀,更以军舰、飞机、大炮、战机等特效制作及逼真场面让观众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该剧在故事结构线中,贯穿着大大小小的“挑战”任务,还有多重光影交织中的人物群像,战略和战术巧妙运用等。这样的结构方式,非常容易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真实呈现历史真相,真情打动观众内心。《大决战》里,土辣椒、菜园子、窑洞、纺车,这些“土得掉渣”的道具,让故事和人物越发感人。塑造出光影交织中丰富立体的人物群像,是本剧人物塑造最大的特色。该剧涉及人物众多,主要角色240人,生动感人的人物塑造,让观众看剧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呼吁和平、珍爱和平,是《大决战》一以贯穿的主旋律。
2023-07-23 13:52:061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有没有军衔啊?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的形象是电视剧《特赦1959》虚构的,现在只能找到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先生的相关资料,当时冯基平先生主持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相关修缮工作。冯基平(1911—1983),辽宁法库人,六岁在县立小学读书,十三岁到高级班学习,同年考入私立中学读书。十六岁考入省城平治中学读书,十九岁进入北平中国大学读书。1931年,冯基平加入共青团,同年成为共产党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冯基平参加东北抗日救国会,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军司令部秘书长、辽阳县委书记。1932年回北平出任北平东北军旅委书记。1936年负责山西方面的领导工作。1940年率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战斗中受伤回到延安休养身体。1941年在八路军出任职位。1945年出任山西地区调查局科长,1946年开始先后继任绥蒙保安副处长,晋绥公安局工作站长。1947年任中央直属工作站长,1948年底回北平任公安局二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冯基平担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最后升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此后又历任北京政法委员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委书记。文革爆发后,遭到康生、江青等人的残酷迫害。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北京市委书记等。1983年因病逝世,终年72岁。扩展资料:功德林原是北京城德胜门外的一座庙宇,清朝末年,朝廷在此创设“京师习艺所”,是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1915年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期间,司法总长罗文干最终完成了这座监狱的全部改造,后来成为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在这里被敌人杀害的。新中国成立后,这座监狱被公安部接管,成为关押和改造战犯的一座监狱。功德林一号关押的这些国民党战犯情况比较复杂,改造的难度很大。这些人长期为蒋介石国民党效劳,甚至直接参与了蒋介石集团的诸多重大决策,是蒋介石最可靠也最有实力的人物,反动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中不少人自命为蒋介石的信徒,认为蒋介石才是中国的“正统”,是“为国为民”的。他们对于战败不服气,不认输,认为今天所以成为战犯,是因为打了败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们认为既然为蒋介石国民党效劳,就不应在共产党面前低头,“君子不事二主”思想长时间转不过弯来。被关押国民党战犯:杜聿明: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王耀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宋希濂:国民党中将,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邱行湘:国民党青年军二零六师少将师长陈长捷:国民党天津警备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杨伯涛:国民党第十八军少将军长郑庭笈: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曾扩情: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中将主任委员周振强:国民党浙西师管区中将司令兼金华城防指挥,曾任蒋介石侍从副官卢浚泉:国民党第六兵团中将司令廖耀湘: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黄维: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张淦:国民党第三兵团中将司令文强: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参谋长沈醉: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中将游击司令韩浚:国民党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康泽: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范汉杰: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李仙洲: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庞镜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党部中将主任杨文瑔: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中将师长刘嘉树:国民党第十七兵团中将司令罗历戎: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军长杨光钰: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副军长覃道善:国民党第十军少将军长刘镇湘:国民党第六十四军中将军长陈林达:国民党新编第五军中将军长王陵基: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四川省主席、第七绥靖区上将司令徐远举:国民党军统局西南特区少将处长董益三:国民党军统第十五绥靖区二处少将处长陈士章: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少将军长宋瑞珂: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中将师长杜建时:国民党中将,任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1982年战犯身份被撤销)林伟俦: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六十二军中将军长(后经申诉,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撤销战犯身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基平百度百科—功德林
2023-07-23 13:52:326

台师高级中学的学校名人

台师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二十世纪20年代毕业的原国民党陆军十七兵团副司令兼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解放后任省政协常委),原国民党中将刘辉寰(解放后任广州市政协委员)等校友,怀着救国救民的理念,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第一届乡村师范毕业生李嘉人(李德亮)是抗战初期重建中共台山组织的主要人物,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山大学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师范讲习科第二届毕业生李荣熙,在上海“一·二八”上海抗战中,时任十九路军中校营长的他率骑兵冲锋陷阵、壮烈殉国,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台山烈士陵园立碑刻字纪念。李东江在台师读书期间就投身革命,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思想,解放后曾任粤北军区武装部部长,政治委员、广东省铁路办公室主任等职。前南京警备区司令杨芝(刘元进),抗日战争时期已任广东人民抗日军第四团政委。解放后在外交部任职的赵彬(赵崇活)、广东省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平等校友,在求学时代就追求真理,接受马列主义而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全国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李策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八一”排球队总教练、国际高级教练,获少将军衔;51秋梁仕强在校期有“飞毛腿”之称,1962年获远东运动会110米高栏第一名,1965年获全运会200米低栏和400米高栏第一名,后任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中国田径队主教练。黄英彦1936年入选中国田径运动队,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台山人。然而,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他们遍布台山及省内粤中、粤西等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辛勤工作,默默地当好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校友,任中小学校长、主任;也有不少人成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如邝希荣、邱能积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黄卓元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广东省特级教师,李华炎、马启康、赵金城、方金莹、吴振文、钱丽瑶等近2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另外,部分的台师校友因工作需要,到党政机关任领导干部,如黄抗健(曾任台山县委书记、江门市常务副市长)、方庭旺(曾任台山市委书记、江门市政协主席)、黄健舟(曾任台山市人大主任)等,还有谭国渠、林子其、黄国忠、邝锦镛、陈毅荣、周耀辉、陈俊立、陈翠芹等现任市级领导;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台山属于副科级以上的校友就有数百人。此外,有的旅外校友如朱正贤、梅灼均、骆炯坤、伍卓会、陈树芬等,成为著名的侨领、实业家、专家学者等。1991年至1998年,有28位同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师范生”,有的获得“黄华奖”奖学金(其中一人获特等奖);在省、市的重大赛事中,台师的学生表现出色,屡次获奖。2000年转制普通高中后,办学成绩继续名声远扬。自2003年第一届有高中毕业生开始,连年的高考都超额完成任务,考入大学本科的人数两年翻一番;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学科凸显特色,高考成绩在全台山遥遥领先,考入大学本科的学生达70%以上,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扬。此外,学校的田径队连续四年(2005——2008)获得台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总分第一名,学校男子排球队获台山市2007年中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组冠军 。
2023-07-23 13:52:591

塔山阻击战的背景介绍

  塔山阻击战是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那么塔山阻击战的背景是什么呢?你想了解更多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塔山阻击战的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塔山阻击战的背景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至此为期八年的 抗日战争 结束。1946年6月没有了外敌的国共两党正式宣布决裂,开始了争夺政权的战争。   塔山阻击战背景就在国共两党于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战役。1948年中旬,由于东北人民解放军的苦战,东北已经有大部分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得到解放,东北的局面已从根本上转变为优势。因此东北方面的农工业得到了飞一般的发展,使得解放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超过了东北的国民党军。并且东北国民党在之前的战役中节节败退,士气低下,连剩下的兵力也被迫分撒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相距甚远的省市。   急迫的形势让蒋介石焦虑的考虑对策,他打算把长春,沈阳的兵力全部转移到锦州,好应对华北,华东战场。但这样放弃东北怕是会在 军事 和 政治 上造成严重后果。正在蒋介石举棋不定时,毛泽东认为时机已成熟, 决定 以全面解放东北为目标,成立东北野战军主力,以北宁路为前进方向,放弃长春,沈阳。专心攻打锦州。并且在塔山做出防线,已以成熟的军事力量歼灭从沈阳支援的国民党军队。   塔山阻击战背景就是这么的严峻。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5日,国共双方奋力拼搏了6个昼夜。东北野战军以八个师的力量对抗国民党十一个师的力量。伤亡过万,战况十分激烈。   塔山阻击战的原因   塔山阻击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四野正确的作战部署。事实证明,正是实行了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的相结合,第一线和第二线合理配备的相结合的部署,才使我军 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是我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纵队党委层层动员,提出"死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保卫锦州胜利"等 口号 ,开展"立功运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英勇杀敌,战后,仅12师通令嘉奖的160人中,党员就占了70%。   再次是广大人民群众强有力的支持。战地人民群众积极、热情地支持我军作战,塔山一线阵地出现了热烈的支前场面,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历时6昼夜, 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海陆空三军却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最终未能攻下塔山。作战中, 解放军伤亡3774人,歼灭 国民党军6549余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 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赢得了宝贵时间。坚守塔山堡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战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称号;12师35团被授予“白 台山英雄团”称号;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备团”称号;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称号。   塔山阻击战的失败原因   照理说, 国民党军在 葫芦岛汇集了很多高级指挥官,出动了海、陆、空三军的精锐部队进攻塔山,攻克塔山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永远比书本理论要复杂多变。 蒋介石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陈铁等人于不顾,安排 阙汉骞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 五十四军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 林伟俦,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 桂永清、空军司令 王叔铭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 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 侯镜如也只能干瞪眼。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或者说只是喊一喊而已。   蒋介石给了他们的职务,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因此,陆军进攻时,海军、空军的协同只是造造声势,尽管海军的炮击、空军的轰炸,严重地摧毁着我军塔山阵地,诚如惠德安所描述的:“从葫芦岛北山上向塔山遥望,但见海空火力集中轰击,真是地动山摇,霎时间塔山成了一片火海,硝烟直冲云霄,凝结成一团巨大的乌云。在这样的疯狂攻势下, 解放军塔山英雄团,竟创造了战史上伟大的奇迹,打得 国民党看着塔山的红旗失魂丧胆败下阵去。”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林立彼此倾轧,军事指挥难以令行禁止思想统一,看似声势浩大的海陆空作战却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效果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国民党海军丹阳号(原日本海军 雪风号)的参战极大阻碍了外线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发挥;也是其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3-07-23 13:53:121

国民革命军第62军的历任军长

张达(1937.7-1939.9)黄涛(1939.9-1947.3)林伟俦(1947.3-1949.2)张光琼(1949.2-1949.10)李铁军(1949.10-1950.3)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统一整编时,以第151、第152师合编组成为第62军,隶属第4路军。张达任军长,下辖:第151师,莫希德任师长;第152师,陈章任师长。1937年12月,第4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时,该军隶属第12集团军。1938年9月,第151师改隶新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83军。同年10月,日军在广东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时,该军奉命参加广东方向抗登陆作战。此次战役失败后,抗日战争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将第151师师长莫希德作为替罪羊押解重庆治罪。
2023-07-23 13:53:291

国民党中的著名将领的命运!多写几个!

  最后一个将军最悲剧  张自忠: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黄 杰:(1902-1995)字达云,湖南长沙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时任第二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35年4月13日授予少将,时任第2师师长  1936年10月晋升中将,时任第2师师长  1944年2月12日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5年任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在缅甸击退日军打通中印国际运输线  1949年12月逃到越南被法国军队监禁,  1953年被遣送到台湾,被任命为台北卫戍司令官,10月晋升二级上将,  1954年升任陆军总司令(1954.7-1957.7)兼台湾防卫司令  1960年7月晋升一级上将,时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58.8—1962.11)  1962年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62.12-1969.7)  1969年7月升任国防部部长(1969.7-1972.6),  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委员会上将顾问,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  1995年1月14日病逝于台北,葬于台北五指山国军公墓特勋区1区  关麟征:(1905-1980)字雨东,陕西鄠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时任第二十五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28年9月任第十一师步兵三十二旅旅长(因与陈诚有矛盾,被排挤出第十一师)  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  1930年1月任步兵教导第一旅第一团团长  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升任教导第第二师第二旅旅长,战后改称第四师第11旅长。  1931年7月率部随刘峙围歼山东巨匪刘桂棠,在河北大名将其主力歼灭。  1932年8月任第四师独立旅旅长,参加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因其作战有大功,蒋介石于同年冬将第四师独立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任少将师长。  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战斗中被炸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晕迷,才被抬下战场。  1935年4月13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6年3月率部进入山西堵截红军,后升任第五纵队指挥官围剿陕甘红军。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7月蒋介石再次把关麟征的部队扩编,组建陆军第52军,任中将军长  1937年9月10月,参加平汉路北段的漕河之战和漳河之战,抗击日军。  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因作战有功,升任第33军团军团长。  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参加第一次武汉会战,给日军重  创,因战功正式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第15集团军改称第9集团军仍任总司令。负责云南防务。  1945年升任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  1945年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未及上任,蒋介石改派关为云南警备总司令。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到云南大学等校袭击学生,打死四人,打伤60余人,蒋只得让关请处分,关成了替罪者  1946年7月被调到成都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  1947年10月蒋辞去各军校校长兼职后,关麟征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48年1月调任陆军副总司令,协助总司令余汉谋指挥作战  1949年8月升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国民党残存部队同解放军作战  1949年11月免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职务  1950年3月撤销关麟征的陆军总司令职务  1950年定居香港,未到台湾任职  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关麟征亲赴台湾奔丧  1980年8月病逝香港。  刘 戡:(1907-1948)字麟书,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时任第八十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35年4月13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10月率第83师部驰援晋北,参加忻口会战,浴血奋战,战后全师仅能编一个营,升任第93军军长,  1946年改任整编第29军中将军长辖三个整编师七万多人在胡宗南麾下参加内战  1948年3月1日在陕北被西北野战军歼灭,兵败自杀  1948年5月17日追晋陆军上将衔,后再追晋为二级上将。  张耀明:(1905-1972)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旅长。  军事履历:  1930年任第四师第十一旅第二十一团团长  1932年冬任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旅长  1936年10月晋升陆军少将  1937年7月任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师长  1938年参加台儿庄会战因功晋升第五十二军副军长,旋任军长  1943年升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任第五十四军军长  1944年2月11日任第三十八军军长,5月8日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6年缩编后任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  1949年11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50年逃台,1972年10月病逝于台北  张汉初:(1902-?)四川巴县人,黄埔二期  军事履历:曾任第四师第十一旅廿二团团长、关麟征独立旅补二团团长、整编七十六师的二十四旅旅长、整编第24旅旅长,1948年3月在宜川被俘,特赦后居西安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广东蕉岭人.黄埔四期,时任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附.  ZT1937年10月率四百人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多次击退日军,以孤军抗战之功次月获勋  军事履历: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龙游战役,桐庐战役  1928年,参加第二次北伐,在济南战役负伤  1930年,升任中尉连长  1934年,升任少校营长  1935年,升任88师师部中校参谋  1935年,任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  1937年,随88师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9月,调任262旅524团中校团附随部坚守闸北为车站,多次击退日军  1937年10月26日,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大部队奉命撤出上海。谢晋元率524团第一营完成掩护88师撤退后,留下坚守原88师司令部所在地四行仓库大楼。  1937年11月晋升团长  1941年4月被叛徒枪杀,死后追晋陆军少将  刘嘉树:(1904-1972)字智山 湖南益阳人,黄埔一期,时任旅长,长城抗日坚守国土.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旅长  1940年11月任第5军副军长  1943年任第88军军长  1946年任第34集团军代司令  1948年9月28日授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第十七兵团司令长官  1950年2月6日在广西边境被俘  1972年3月3日病逝在监狱  王仲廉:(1902-1991)字介仁,江苏萧县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军团第八十五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1年12月任陆军第2师第四旅旅长  1933年任陆军第89师师长  1935年4月15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8年任第85军中将军长  1939年7月13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1年任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5军军长  1943年升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所部在豫中会战中溃败  1944年改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缩编为整编第26军)  1947年任第四兵团司令,在鲁西南战役中战败,后被蒋介石扣押。  1949年逃台,未任军职。  1991年7月26日在台北病逝。  王耀武:(1903-1968)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时任第74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由三个补充团改编的补充第一旅旅长  1934年12月率部参加谭家桥战斗,取得胜利,此役中寻淮洲重伤牺牲  1935年1月在怀玉山俘红21师师长胡天陶  1936年6月任新编第十一师师长(8月改称第51师)  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  1940年任第74军军长  1941年3月上高大捷,74军获得荣誉旗一面。  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曾固守常德18天。  1944年2月25日因功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12月任中国战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  1945年2月20日授予陆军中将  1946年1月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11月兼山东省主席  1948年济南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全歼,被捕。  1959年12月首批特赦,后任政协文史专员  1968年7月3日在北京病逝  李玉堂:(1899-1950)字瑶阶,山东广饶人,黄埔一期,时任第十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1年任第三师师长  1934年9月在第五次围剿中被红军消灭部下一旅,革职留用并降两级  1938年6月任第八军军长  1939年10月7日调任第十军军长,12月27日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部队被击溃,再次被撤职留用  1941年12月率第十军死守长沙,最后顶住日军进攻,守住长沙。  1943年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5年1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二十七军)  1948年任第十绥靖区司令长官,在兖州被歼,仅以身免,第三次被撤职。  1950年5月率残部由海南岛撤台,同年7月因掩护匪谍知情不报,与其妻子一同被捕,12月29日执行枪决  方 天:(1903-)江西赣县人.黄埔二期,时任第18军军长.  军事履历:  1937年任第11师副师长  1938年升任第94军第185师师长  1941年升任第18军军长,旋调任第54军军长  1943年编入远征军,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4月29日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旋调任军政部军务署署长  1946年5月任国防部第五厅厅长,11月任参谋次长  1949年1月任江西省主席兼江西绥靖总司令,江西后备兵团总司令  1950年逃台,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部中将参议  1964年任国防会议动员计划局局长  1967年任国防会议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胡 琏:(1907-1977)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四期,时任第11师师长.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第18军特务团团长(后改为第66团)  1937年升任第18军第67师第119旅旅长  1940年任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2年3月任第11师师长  1944年8月13日升任第18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晋升少将  1947年任整编第十八军军长兼第十一师师长  1948年9月22日晋升中将,时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  1949年5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官,10月在金门岛重创解放军,自此名胜大振  后在金门炮战中侥幸逃脱一劫,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后历任福建省主席、第一军团司令  1957年7月晋升二级上将,时任金门防卫司令官  1958年11月回台湾本岛任陆军副总司令  1972年12月晋升一级上将,时驻越南大使卸任,改任总统府上将战略顾问  1977年6月病逝于台北  孙元良:(1904-)四川成都人 ,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1944年底收复贵州有功授勋  军事履历:  1931年任警卫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1932年2月任第八十八师副师长  1933年任第八十八师师长  1937年9月任七十二军军长  1944年12月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  1946年2月任重庆警备总司令  1948年8月任第十六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全歼后化装逃跑  1949年1月收容失散官兵,复任第十六兵团司令  1949年12月所部副司令率部起义,被迫离开部队到成都,后逃台。  张雪中:(1899-1995)原名达,江西乐平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  军事履历:  1932年1月任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五旅旅长  1937年7月任第十三军参谋长  1938年任第八十五军八十九师师长  1939年升任第十三军军长  1942年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3年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4年任第二兵团司令  1945年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  1946年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47年兼任第七绥靖区司令官  1949年任第九编练司令部司令,旋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8月逃台  1995年6月16曰在台北病逝  俞济时:(1904-1900)字良桢,浙江奉化人,黄埔一期,时任第5军第88师师长.  军事履历:  1930年6月任警卫旅旅长兼中央宪兵代司令,9月升任国民政府警卫司令兼第一旅旅长  1931年任教导第一师副师长,5月任警卫军第二师(第88师)师长  1932年1月率部参加1.28淞沪抗战  1936年1月28日授予陆军中将,时任第58师师长  1937年任第74军军长兼第58师师长  1938年任第36军团军团长  1940年任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长达十五年)  1944年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任军务局局长  1948年1月特授陆军中将占上将缺  1949年2月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主任,旋逃台  1952年10月10日假退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1990年1月25日在台北病逝  林伟俦(1905-1998),又名济泉,广东台山人。黄埔四期,时任整编六十六军四七五旅少将旅长  军事履历:  1935年伟俦升任第一教导师四团上校团长  1936年伟俦任一五九师四七五旅少将副旅长兼九五团团长  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卫战,伟俦奉命率一五九师四七五旅为先遣部队,日夜兼程开往上海。连夜进入上海大场和刘家行接替友军阵地,伟俦左腿中弹受伤,后升为一五九师四七五旅少将旅长兼九五0团团长。 淞沪战场撤退后,后升任整编六十六军四七五旅少将旅长,得到国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和证书。  1938年第十二集团军一五一师中将师长  1947后春升任六十二军中将军长、天津警备司令、津浦铁路北段护路司令兼津沧绥靖区指挥官,下辖一五一师、一五七师及七十六师,归华北“剿总”傅作义指挥。  1948年底升为十七兵团副司令、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1961年冬第三批特赦释放,给予公民权。  1980年冬,蒙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到加拿大定居,与家人团聚。  1998年春,伟俦在加拿大多伦多逝世,享年93岁。  毛邦初:(1904-)浙江奉化人,黄埔三期,时任航委会副主任.  军事履历:  1930年负责筹建中央航空学校  1931年任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  1933年为扩大空军队伍,提高空军地位,特制定空军官阶比陆军高两级,首批空军少将。  1934年派往意大利考察,  1937年任航委会空军指挥部副总指挥  1941年任航委会副主任  1946年6月29日任空军副总司令  张廷孟:(1906-1976)山东青岛人,黄埔三期步兵科,时任空军第一路司令.  1931年任航空第一队队长,  抗战时任空军第一路司令,空军指挥部参谋长,在台湾以空军司令身份接受日本投降  1948年授予空军少将  1949年逃台,后任空军首席咨议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并授空军中将  1976年在台北病逝。  王叔铭:(1905-1998)原名王鑂,山东诸城人,黄埔一期,时任航委会代理副主任  军事履历:  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回国脱党转投蒋介石。后接替周志柔长期担任中央空军学校教育长,国民党的空军人员大多出自其门下。在空军三十年,个人出击记录230余架次。1941年授予空军少将,时任空军第五路司令官,1946年6月29日任空军副总司令,1949年逃台后任空军总司令(1952.3-1957.6)、1953年10月晋升二级上将,1959年2月晋升一级上将,时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57.6-1959.6),1960年6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1971年任常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兼空军代表,1972年至1975年任驻约旦大使,1975年退役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3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69年起被聘历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8年10月28日在台北病逝,葬于台北五指山国军公墓  钟松:(1900-1995),浙江省丽水人. 黄埔二期  军事履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独立20旅旅长  1943年,任第九军副军长,率部进攻云南芒市日军,歼敌千余,授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36军中将军长。继授忠勤勋章、胜利勋章。 1949年,钟松任第五兵团副司令官兼第36军军长,第十三编练司令官及西安警备司令  1950年到台湾  1953年,任“浙江时省政府代主席  1968年退役,退役时系中将级军长  1970年,离台去荷兰定居,与子女团聚  1995年3月7日在在荷兰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谢晋元、容有略、钟彬、林伟俦  张雪中、方天、赖汝雄  王仲廉、方先觉  孙元良、张汉初  何绍周  周庆祥  王仲廉、方先觉 王治邦
2023-07-23 13:53:431

简介国军第六十六军

参照:http://baike.baidu.com/view/2258913.htm 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66军。即粤军第159第160师组成的第66军,军政部第2补训总处组成的第66军,暂编第9军组成的第66军。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余汉谋将原有10个师,开始组编为五个军,即62、63、64、65、66等军。66军就在此时筹备成立,军长叶肇,下辖159师160师,159师师长谭邃,160师师长由叶肇兼,各师均辖两个旅,旅辖两个团。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开始向我全面进攻,广东余汉谋部奉命派一个军北上淞沪参加抗战。军部于1932年9月1日乃调集人马正式成立,惟该军当时只辖两个师。临出发前,余汉谋乃派教导旅彭林生部归叶指挥,同时北调。   1937年9月中旬,该军全部集中广州,乘粤汉火车陆续北上直达汉口,再由汉口乘轮东下江苏镇江,再由镇江乘京沪火车到上海附近的南翔车站下车。当时日军向吴淞口宝山一带进攻甚烈,66军马上开赴刘家行一带占领阵地,对敌作战。由于淞沪沿线濒海,受到敌人强大海军炮击,和我方采取密集队伍作战,伤亡奇重。归66军指挥的教导旅彭林生部,参加战斗冲锋陷阵不到几个回合几乎全部消灭,以后该旅剩余官兵拨归160师补充,取消教导旅的番号。不久,该军转移到广福线作战。是年11月,因右翼大战被敌攻破,并进行向我包抄,乃全线开始撤退。敌人占领上海后,长驱直入,继续进攻南京。[1]   66军中间经过苏州、锡澄、江阴、汤山等线与敌作过短时阻击战斗,以后就退入南京城,开始城防战斗。军辖下两个师,因伤亡过半,乃各编并为一个旅,159师以林伟俦为旅长,160师以喻英奇为旅长,参加南京城防战斗。   12月12日下午,南京城的光华门被敌攻破,军心摇动,守城司令唐生智乃下令突围。66军除159师师长谭邃因病特准和唐生智搭电船渡河过浦口外;全军上至军长叶肇,都从太平门突围到达安徽宁国集中。惟其中有一部分官兵,认为突围要从敌人后方冲过好几道防线,脱险不易,乃擅自离队向下关设法渡河过浦口。但这部分官兵,因沿河没有船只,只用门板或杉条浮水渡河,因江面辽阔,江流湍急,结果生还者极少。从太平门突围的部队,中间经过好几次冲杀和迂回偷渡死伤甚众,于1938年1月先后回到湖南集中。   军长叶肇于突围中,也被敌人俘获,乃伪扮伙夫,帮敌运输弹药,然后伺机逃脱,潜入上海某外国租界,以后乘轮返香港,入广州转去湖南防地。部队奉命集中湘东,66军军部驻攸仁县城,159师驻茶陵县城,160师也驻攸仁,该师师长原由叶肇兼任,1938年2月改由副师长华振中升充。   部队在此开始整训,一面派员到广东接收新兵补充;一面训练。1938年7月间,66军又奉命调入江西省南昌参加南浔线作战,先后在德安、庐山脚、万家岭等处与敌人进行过激烈战斗。中间经过一次补充,各师人事稍有更动。159师师长谭邃调升副军长,以副师长陈骥升充师长,1939年1月,160师师长华振中,因与叶不睦被调,以副师长宋士台升充师长。是年冬,敌人分兵进攻广东,未几广州陷敌,余汉谋乃籍兵力不足为名,向中央请调回粤系64、66两个军返粤参加作战。   66军于1939年春,奉命调回粤北的新丰、龙门一带,原在广东的151师林伟俦部同时也拨入66军建制,以后就地开始整训;并同时派部队在牛背脊罗浮山一带作战。   1939年秋末,军长叶肇调升37集团军总司令,仍辖66军,遗军长缺以副军长谭邃升充,副军长缺以159师师长陈骥调升,(1939年10月谭病故陈骥升军长),159师师长缺以副师长官祎升充,同时各师取消旅制改为一师辖三个步兵团,一个补充团制。   1939年冬,该军除151师林伟俦部留驻粤北外全军奉调广西柳州参加第一次桂南会战,当时159师一个团拨归第五军杜聿明指挥,在炮兵掩护下,经几次冲锋,攻破敌阵昆仑关。不久敌人由南宁调集兵力,准备从永淳渡河向我左翼包抄,阵前战区指挥当局,经命令叶肇率领66军赶去永淳布防,阻止敌人此种企图。叶肇错误地判敌不会此举,而迟迟未果开拔,当发现敌人部队已越过永淳河向宾阳进迫时,叶肇乃忽忙间带66军陈骥部(缺159师临时指挥110师)两个师,赶赴截击。但敌人主力已迫近宾阳,我后方战局大受威胁,此时军心惶慌,秩序紊乱,部队纷纷向武鸣、忻城溃退,沿途受到敌军追击和敌机空袭,损失惨重。   桂南战役惨败结束后,蒋介石亲到桂林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叶肇不听命令,误失戎机,撤职扣留解办。66军军长陈骥、160师师长宋士台作战不力,均撤职查办。第37集团军总部、66军军部,均撤销番号。以后该军所辖的159、160师,奉命调回广东粤北一带归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监督整训。几个月后159师拨入64军建制,160师拨入65军建制,原留在粤北的151师拨入62军建制,粤系的66军,从此就宣告解体了 编辑本段首次重建  1942年3月又以第二补训处改编成第六十六军,张轸为军长,辖新编第二十八、新编第三十八、新编第三十九师。该军编成后即编入入缅远征军参加作战,该军配置在腊戍、瓦城地区机动使用。3月23日日军开始进攻,以快速纵队向细胞、腊戍突进,该军分段阻击日军,29日日军攻占腊戍,新编第三十八师退入印度,新编第二十八师撤回国内,该军番号撤销。新编第二十八师,1939年5月以军委会别动队编成,刘伯龙任师长,隶属重庆卫戍司令部,1940年开往贵州,隶属滇黔绥靖公署,1942年11月李士奇接刘任师长,1943年转隶第七十一军。新编第二十九师,1939年5月以第二补训处一部编成,马维骥任师长,隶属重庆卫戍司令部,1943年转隶第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1938年12月以财政部税警总团编成该师,孙立人为师长,驻贵州都匀,该师在滇缅路战役后转至印度,后编属新编第一军。 编辑本段二次重建  1942年12月将暂编第九军改编为第六十六军.1940年10月以暂编第三十二、暂编第三十三、暂编第三十四师合编成暂编第九军,以冯圣法为军长.该军编成后,在浙江又将暂编第三十五师编入该军,隶属第三战区,1942年8月改隶第六战区,12月改属江防司令部.1943年2月冯圣法他调,任命方靖为军长.暂编第三十二师,1940年9月以浙江省国民自卫团第一纵队及浙江保安第六团为基干编成.以黄权为师长.1943年2月第六十六军撤销,该师因兵员过少而结束.暂编第三十三师,该师原为浙江抗日自卫部队.1940年4月以其第一、第六、第八支队和第五区总队并编为抗日自卫第二纵队,10月改编为本师,以萧冀勉为师长.1943年9月周淘漉任师长,该师转隶第八十八军.暂编第三十四师,1938年1月成立第三战区游击司令部,该部以浙江省公安局员警及各地常备队、警察和壮丁编成4个支队.7月改编为浙江省国民自卫团总司令部.1940年将所属支队并编为3个纵队.3月将第三纵队改编为暂编第三十四师,彭巩英为师长,1942年3月朱奇任师长.1943年2月以第十八师副师长吴啸亚任师长,同时转隶第十八军.暂编第三十五师,以浙江地方部队编成,劳冠英任师长.1942年底,该师调至第六战区后,劳被调任夔巫师管区司令,该师被并编.   1943年10月暂编第九军改为第六十六军,仍以方靖为军长,改辖第一八五、第一九九师.1944年8月方靖调任第七十九军军长.副军长宋瑞珂升任军长.第一八五师,师长方天,隶属第九十四军.1940年12月方天升任第十八军军长,石祖黄接任师长.1943年李仲辛接任师长.第一九九师,师长罗树甲,1940年5月罗升任副军长,宋瑞珂接任师长.1943年2月、3月苏令德、周天健相继任该师师长.1944年9月彭战存接任师长.   整编第六十六师,1946年5月由第六十六军整编而成,由原军长宋瑞珂任师长。1947年7月该师在鲁西南被歼,宋瑞珂被俘。9月重建该师,以李仲辛为师长。 11月罗贤达接李仲辛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十三旅,旅长罗贤达,罗升任师长后,由张洁接任旅长职,整编第一八五旅,旅长李仲辛,1946年涂焕陶接李任旅长,1947年9月袁樾人接涂任旅长职;整编第一九九旅,旅长彭战存,1946年由王士翘任旅长,1947年9月张洁接任旅长,11月由萧炳寅接任旅长职。   整编第六十六师长李仲辛。辖整编第十三旅,旅长罗贤达,1948年3月郑洁接任旅长,整编第—八五旅,旅长周穆深;整编第一九九旅。旅长张洁,1948年10月萧炳寅接任旅长,该旅于1948年6月拔隶第七十九军,该师及所辖第十三旅6月在河南开封被歼.师长李仲辛自杀。7月又重建该师、以罗贤达为师长,辖第十三旅,旅长罗有经;第一八五旅.旅长袁樾人。1948年9月恢复第六十六军番号,罗贤达改任军长,各旅长改为师长。1949年初改隶第七绥靖区。是年4月该军在皖南又一次被歼。
2023-07-23 13:53:525

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有哪些?

胡三余中将 国民党炮兵司令;史泽波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军军长;马法五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军军长;陈长捷中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周毓英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长;王靖国中将 国民党第十兵团总司令;赵承绶中将 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梁培璜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牟中珩中将 国民党第十战区副司令;杜聿明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李仙洲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宋希濂中将 国民党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范汉杰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黄维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韩浚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罗历戎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军长;廖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陈金城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王耀武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康泽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文强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曹天戈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林伟俦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向凤武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邱行湘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郑庭笈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军长;廖耀湘中将 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黄正诚中将 国民党第一师第一旅旅长;杜建时中将 国民党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宋瑞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马励武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卢浚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官;武庭麟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五师师长;喻英奇中将 国民党粤桂东"剿匪"指挥部司令兼三一二师师长;张淦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官;陈林达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军长;霍守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二军军长;区寿年中将 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李涛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六军军长;张岚峰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孙殿英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郝鹏举中将 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孙渡中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张绩武中将 国民党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王景宋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莫得洪中将 国民党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段霖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钟彬中将 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熊新民中将 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十一军军长;赵锡田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师长;陈颐鼎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师师长;曾扩情中将 国民党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邱维达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长;王雷震中将 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副军长;萧以觉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吴绍周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侯吉晖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嘉树中将 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官;王韵琴中将 国民党第十一兵团参谋长;周振强中将 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司令官;杨光钰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副军长;方靖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军长;王凌云中将 国民党河南第一路挺进军总指挥;郭一予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办公室主任;刘镇湘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军长;王秉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军长;陈士章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黄淑中将 国民党第九军军长;米文和中将 国民党第一八一师师长;理明亚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五师副师长;王继祥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副师长;盛永兴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三军军长;胡临聪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军长;杨宏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副司令官;王泽浚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四军军长;张义纯中将 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兼皖南行署主任;李以劻中将 国民党第五军副军长兼独立第五师师长;张鸿文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八军军长兼滇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李益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高建白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军官总队总队长;王靖宇中将 国民党西康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袁鸿逵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高参;孔庆桂中将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官;杨安铭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部员;徐钟端中将 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李九思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官;庄村夫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宋清轩中将 国民党晋陕边区挺进纵队司令;汪宪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自卫军司令;王绪镒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部新兵纵队司令;胡靖安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杨文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聂松溪中将 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副司令;郭天辛少将 国民党第19军68师师长;杨文彩少将 国民党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王震少将 国民党第30军30师师长;李旭东少将 国民党第40军参谋长;韩世儒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副师长;李献中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参谋长;李琰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副军长;周剑秋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参谋长;李纪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0旅旅长;李昆岗少将 国民党第1军167师师长;罗哲东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0师副师长;韩尹明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参谋长;李铁民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1师师长;于泽霖少将 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刘润川少将 国民党第53军116师师长;唐保黄少将 国民党暂编第51师师长;李用章少将 国民党第3军副军长兼7师师长;杨天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姚北辰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郭惠苍少将 国民党第92军21师师长;刘英少将 国民党第3军32师师长;路可贞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师副师长;李英才少将 国民党第5兵团参谋长;谢代蒸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195师师长;留光天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43师师长;胡晋生少将 国民党第52军25师师长;郑明新少将 国民党第52军副军长兼195师师长;周由之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7师31旅旅长;刘振世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9军参谋长;李奇亨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7师副师长;李友尚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96军参谋长兼整编45师参谋长;万壑涛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96军副参谋长;徐其昌少将 国民党第61军66师师长;隰可庄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9军副参谋长;萧本元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8师师长;杨维翰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8师参谋长;李资深少将 国民党交警第8总队总队长;游凌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66师参谋长;沈澄年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5师师长;林曦祥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5师副师长;王檄暅少将 国民党第34军73师师长;沈瑞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军长;曹近谦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参谋长;罗辛理少将 国民党第2绥靖区参谋长;晏子风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师长;唐孟恪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副师长;胡景瑗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213旅旅长;奇玉山少将 国民党伊克昭盟警备司令;龙矫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3师副师长;王世高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20师师长;万又麟少将 国民党第17军48师师长;李子法少将 国民党第34军暂编44师师长;郑继周少将 国民党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贺奎少将 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副主任兼冀热辽边区副司令;黄炳寰少将 国民党联勤总部第10兵站总监;殷开本少将 国民党第93军参谋长;李文昭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参谋长;黄文徽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88师师长;邹玉桢少将 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景阳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18师师长;李长雄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22师师长;黄建镛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暂编54师师长;余辉庭少将 国民党第99军参谋长;顾心衡少将 国民党第28军副军长;杨焜少将 国民党第9兵团参谋长兼新3军副军长;文小山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副军长兼30师师长;陈时杰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参谋长;李定陆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3军参谋长;许颖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3军14师师长;杨温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50师师长;张羽仙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6军169师师长;罗莘莍少将 国民党第52军195师师长;罗英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6军22师师长;张麟阁少将 国民党东北"剿总"新编骑兵司令部参谋长;李嵩少将 国民党第60军暂编52师师长;董汝桂少将 国民党第4绥靖区参谋长;杨自立少将 国民党第44军162师师长;宋健人少将 国民党第63军参谋长;武之棻少将 国民党第25军参谋长;雷秀民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52师师长;张泽深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86师师长;黎天荣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52师代理师长;杜辅廷少将 国民党第107军参谋长;杨萌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副军长;崔广森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参谋长;盛超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63师师长;韦德少将 国民党第64军副军长;袁庆荣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军长;李日基少将 国民党第76军军长;高宪岗少将 国民党第76军参谋长;魏翱少将 国民党第7兵团参谋长;杨伯涛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军长;刘德溥少将 国民党第49军副军长;陶修少将 国民党第25军参谋长;陈文瑞少将 国民党第63军代理参谋长;彭定一少将 国民党东北守备第1总队总队长;汪匣峰少将 国民党第47军军长;李家英少将 国民党第47军副军长;陈玲少将 国民党第47军125师师长;张光汉少将 国民党第47军127师师长;陈远湘少将 国民党第41军副军长;郝勤福少将 国民党第104军参谋长;张惠源少将 国民党第104军258师师长;王宪章少将 国民党新编骑兵第4师师长;覃道善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军长;张文心少将 国民党第8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王岳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副军长;吴庭玺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参谋长;夏建勋少将 国民党第10军114师师长;杨维垣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副军长;冯梓少将 国民党第35军101师师长;田士吉少将 国民党第35军参谋长;贾璜少将 国民党第11兵团参谋长;成于念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参谋长;靳书科少将 国民党察哈尔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李思温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10师师长;韩天春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51师师长;郭跻堂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59师师长;王元直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副军长兼11师师长;王昌奎少将 国民党第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周穆深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参谋长;梁岱少将 国民党第14军参谋长;尹钟岳少将 国民党第18军118师师长;温汉民少将 国民党第35军269师师长;王屏南少将 国民党第2兵团新编44师师长;吴宗远少将 国民党第14军85师代理师长;许长林少将 国民党第77军副军长
2023-07-23 13:54:062

百战经典天津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了解过百战经典中的天津战役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天津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天津战役简介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由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最初的作战计划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在把50多万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5个孤立点后,先打下塘沽,以阻止国民党部队海上外逃,迫使平津守敌放下武器,避免平津两大城市遭战火破坏。但是经过侦察发现,塘沽周围不适于构筑工事和展开兵力,平津守敌又企图顽抗,于是中央军委改变原定计划, 决定 首先攻取天津。天津地形复杂,市内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区,周围又是沿海洼地,易守难攻,而守敌达13万人,并且绕城构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根据这种情况,考虑到天津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以及市内河流分布情况,制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按照这个方针,东北野战军遂以第 l、第2、第 7、第 8、第 9纵队全部和第 12、第 6纵队各一部共22个师 34万人,配属大口径火炮 538门、坦克 30辆、装甲车 16辆,由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发起攻城作战。从1949年1月3日至12日,用了10天时间,扫清了天津外围的18个据点,完成了攻城的准备工作。曾先后3次要求守敌放下武器,但都遭到拒绝。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月14日上午10时发起总攻,500多门大炮经40分钟火力急袭,在守军防御体系上打开缺口;工兵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随后,各步兵纵队由天津最窄的东西两侧发起对攻,仅一个小时即突入市区,与守军展开巷战,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至当日 15时,战斗结束,歼敌13万多人,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胜利占领天津。整个战役中,除中纺七厂因守敌顽抗而被毁外,全市工厂、学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   天津战役战斗经过   外围战   天津国军在环城碉堡工事线长达八十四华里的周围,分为三个防守区。 工商 业市区,则由警备旅、宪兵、警察等施行交通管制和灯火管制,日夜检查行人和住户,严密监视人民的活动。同时将天津各部队的炮兵集中起来,归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统一指挥,一律用 汽车 牵引,企图集中火力支援作战。预先做好了各地区的炮兵阵地和预备阵地,测好了市郊的目标距离,利用天津市区最高建筑物为观测所地点。在各军进入了防守区以后,随即施行封锁交通,非经防守司令部的许可,不准人马车辆船只出入市区。   十二月二十日,外围的激战开始。灰堆据点在一个夜间就经解放军袭占,保安团团长以下全部被俘。布设的许多地雷,效用不大。在杨柳青的两个护路旅,经一日夜激战后,仅有一团撤回市内。在北仓的一个旅经解放军一夜猛袭,溃乱得零散不堪,收容起来还不足一团。静海保安团尚在减河地区对解放军炮兵的占领阵地作了很大的妨害,终于被驱回来。另有个宝坻的“还乡团”,也随护路旅退入市内。对这些地方团队,既要利用它作战,又顾虑它起内变,都把它收枪而重新改编在收容回来的护路旅内(护路旅的干部是傅总部教导团选编的),作临时新编师,置于第三线工事上。在西南区第九十四军那一个师方面,由于灰堆的失落和前方静海保安团不能立脚,也受威胁,不能以重点支持西营门方面即将发生的剧战,就强迫关外流入市内的游勇(多选云南籍的)再急编为一个新师。军械库存尚有余,因而能够急就,不少滇籍军官也受到利用,暂时作为总预备部队。西营门一接火,又把这个师加到它的西翼来缩短第六十二军的阵线,加深它的纵深。   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鉴于北仓、灰堆外围据点的孤立,轻易就被解放军摧毁,他为宜兴埠据点之团担心。又以他的基本第一五七师留北平不得归还建制,感到主阵地兵力不够用,以为北站和西营门双方都要受攻,再无能顾到宜兴埠据点,就撤回那个第一五一师派出的加强团,作军的预备部队。他怕原来阵地为解放军所利用,作为进攻北站的根据,令该团撤出时加以破坏。原指的是工事而言,哪知该团长竟然是纵火焚村,给千数家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我尚无所知,杜建时来告,同为惊愕,电话问了第六十二军,才明究竟。虽然严斥了林伟俦,而未将那个罪恶团长置诸军法以平民愤,我亦负有严重责任。趁解放军尚未进占宜兴埠时,责成第六十二军迅即抢救,市 消防 队全数出动,收效也不甚多,造成一笔莫大罪债。我曾对杜说:“这不同于长沙大火吗?还防守什么!”杜当时还强慰我以“军务为重,急筹善后!”那也就是按照傅作义所宣布的“布设城防阵地拆除民房赔偿 办法 ”,会同杜出了布告,由市府拨款“赔偿救济”。结果 军事 日日紧张,灾民也同林伟俦的处理相反,第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认为东局子营房据点的重要而又坚固,遮蔽着接近主阵地的要害,能坚持该点,全线就都可保安全。他特别加强该点的配备,并从主线增加炮火,作强力的支援。这还是他所见特到之处。但这样的设阵配置思想,对砉特具攻坚威力的解放军的英勇强战,又属枉然。第八十六军举其精萃力量用在东局子支点上,只经解放军一日夜的猛攻强袭,即被突陷,炮火的日夜支援,也没起作用,一个大团干净灭亡。这使得原来软弱的第八十六军就全部丧胆了。   一九四八年底,外围各据点已经解放军扫荡干净,全阵线处在围困中,如同瞎子般看不出解放军的调度。但从杨柳青、东局子的受猛攻和解放军炮兵重点针对这两方,认出西营门和民族门将受猛攻,而以对西营门的顾虑更大,但还没想到会一下子就被突破。   一九四九年一月上旬,阵线各处都有不断的接触,河北和西营门地区起了激战。在解放军的一虚一实的迷惑作用下,第六十二军竟将控置的有力一团推进于河北地区,恢复第一五一师建制,置于无用之地,而吁请缩紧西营门阵地线的配置。   西营门战斗日紧一日,国民党空军曾有两次,每次两架轰炸机乘夜从青岛飞来,在西营门、减河间找出目标进行轰炸,掷弹即去,不敢参与地上作战。   西营门初战,曾有解放军一个突击队插入第六十二军阵地网,大约是侦察队的过分勇猛深入以致被击灭,第六十二军那一师防守的部队缴获了解放军“尖刀队”的旗帜,视为“珍重”的战利品,从事宣扬。一时虚骄之气大作,而不知灭亡即在眼前。   十日解放军的攻围部署已经完毕,炮战更趋激烈。解放军战士从一点一点的地堡,逐步灵活地迫近阵前。守军日夜发射雨一般的机关枪火倾倒阵前,以壮孤胆。其实是虚耗弹药,要想制止解放军已不可能。由于西营门的不停地激战,东局子的被猛攻陷落,已看出受攻的重点,将是在西营门和民族门的东西两方面。 解放军的重炮火更多倾注于西营门的西头一带,并有战车活动于运河自来水厂附近地区。当这紧急时期,请求青岛的飞机来助战不见答应(正为应付淮海的危殆,而不遑顾天津),就将护路旅所改编的新师,推进于西头方面,支援西营门。当西营门激战中,林伟俦恃着新师的准备援应,仍忧虑到河北的孤立突出,将所控制之团(第一五一师有力之团)交给该方师长使用。民族门方面,除了炮战,只见解放军的小部迫近,逐步夺取第八十六军阵前的小支点,在构成地堡作攻击准备。   总攻   1月14日10时,总攻开始,经过40分钟炮火准备后,11时,第2纵队第4师突击队首先突破 成功 。担任“东西对进”的主攻部队如潮水般涌进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津守敌拦腰杀去。从14日夜至15日凌晨,西集团先头部队先后攻克中部守敌各个支撑点,并相继占领海河上游中游各个桥梁。其中,第1纵队第1师第2团、第2师第5团先头部队于15日凌晨攻占金汤桥,第2师第5团第7连于15日晨8时许攻占胜利桥(今北安桥),第3师第7团第5连也于15日拂晓攻占中正桥(今解放桥);第2纵队第5师第14团攻击部队在连克大丰桥、金华桥、金钟桥、金钢桥后,也在15日凌晨进至金汤桥;东集团第8纵队第23师第70团突击部队于15日拂晓与西集团在金钢桥、金汤桥等地会合,使之南北不能相接。敌人整个防御体系被打乱,陷入极度慌乱之中。   第1纵队第1师从15日5时开始向敌核心工事天津警备司令部发起攻击,激战5个小时,第1团的战士们敏捷地冲进敌司令部大门,活捉陈长捷等7名国民党将领。15时,据守天津城北部、敌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51师,在我军重重包围之下,宣布投降。至此,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9个小时。守敌13万人全部被歼。   天津战役战后统计   伤亡损失   天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共伤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其中伤师级一人、团级十一人、营级九十二人、连级四百(400)人、排级八百三十八(838)人、班以下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二(17,872)人,合计一万九千二百一十四(19,214)人。牺牲团级七人、营级二十八人、连级一百一十七(117)人、排级二百一十六(216)人、班级以下三千七百三十八(3,738)人,合计四千一百零六(4,106)人。其他四百七十九(479)人,共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天津战役消耗炮弹八万八千九百七十二(88,972)发、子弹二百四十九万九千三百四十二(2,499,342)发、手榴弹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三(43,783)枚、炸药二万零九百二十五(20,925)公斤、爆破筒一千二百六十八(1,268)颗,遗失重机枪五挺、轻机枪三十一挺、六零炮八门、掷弹筒十四具、其他一千零八十六(1,086),损坏重机枪四十三挺、轻机枪七十八挺、迫击炮九门、六零炮二十二门、战防炮四门、步兵炮四门、山炮十门、平射炮七门、榴弹炮一门、坦克八辆、装甲车六辆、汽车一百八十九(189)辆。   战争成果   天津战役共毙伤国民党守军正规军九千九百三十三(9,933)人、地方军一千三百三十七(1,337)人,合计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正规军九万二千三百九十九(92,399)人、地方军二万四千五百三十六(24,536)人,合计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五(116,935)人。投降正规军八百零二(802)人、地方军一千九百七十(1,970)人,共计十三万零九百七十七(130,977)人,其中毙伤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三(116,933)人,投降二千七百七十二(2,772)人其级军官三十人(其中天津市政府兼北宁线护路军司令杜建时自首,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是否)、校级军官四百四十一人。将级军官名单如下: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陈长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秘书长李叶靖、第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第八十六军军长副军长范玉书、第二十六师师长张越群、第二十六师副师长何卓、第二八四师副师长罗先、第二九三师师长陈廖华、第二九三师副师长陈昆、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第一五一师师长陈直、 教育 长李上达、第六十七师师长李学正、第六十七师副师长刘顺楚、第六十七师副参谋长曾会奇、第九十四军副军长王治熙、第四十三师师长饶启尧、第四十三师参谋长徐奇春、第四十三师副师长余和、第三零五师师长姚葛民、第三零五师副师长程德煌、第三二六师师长柴玉峰、第三二六师副师长吴继先、宪兵第二十团团长曾加林、国防部军纪检查组杨威。津南第一支队支队长白英杰、补训总队总队长宋捷、还有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天津战役缴获火炮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其中榴弹炮九门、山炮二十五门、野炮二十八门,其他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枪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重机枪五百一十五(515)挺、轻机枪三千零三十八(3,038)挺、其他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支)、坦克十一辆(十二辆)、装甲车九辆、汽车八百七十九(879)辆、大车一百五十三(153)两、炮弹六万八千九百二十一(68,921)发、手榴弹八万九千五百二十四(89,524)枚、子弹七十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三发(713,713))。骡马一千二百八十一(1,281)匹。
2023-07-23 13:54:151

找寻傅作义的兵的资料

国民党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上官云相 、冯钦哉、吴奇伟、宋肯堂、邓宝珊、刘多荃、李文、郭宗汾 参谋长:李世杰 副参谋长:郑长海、梁达哉、康壮秋 一:张家口防区 第11兵团: 司令:孙兰峰 副司令:朱矩林 参谋长:贾璜 105军 军长:袁庆荣 副军长:杨维垣 参谋长:成于念 辖:210师-李思温 251师-韩天春 259师-郭济堂 整编骑兵第5旅-卫景林 整编骑兵第11旅-胡逢泰 整编骑兵第12旅-鄂友三 二:北平防区 第4兵团: 司令:李文 副司令:周体仁 16军 军长:袁朴 副军长:冯龙 辖:22师--黄剑夫 94师-周士嬴 109师-严映皋 94军 军长:郑庭锋 副军长:朱敬民 辖:5师-杨培德 43师-王治熙 121师-韩悌 305师-姚葛民 第9兵团: 司令:石觉 副司令:蔡剑铭、骆振韶 3军 军长:骆振韶(兼) 副军长:胡冠天 辖:4师-郑邦杰 89师-胡冠天(兼) 155师-杨齐 297师-欧孝全 299师-巫剑锋 31军 军长:廖慷 205师----邓文禧 35军 军长:郭景云 副军长:王雷震、朱大纯 辖:101师-冯梓 262师-朱大纯(兼) 267师-温汉民 101军 军长:李士林 副军长:张辑成、刘本厚 辖:271师-栾乐山 272师-刘化南 273师-郑海楼、 104军 军长:安春山副军长:王宪章 辖:250师-王建业 258师-张惠源 269师-慕新亚 309师-赵树桥 310师-张副元 311师-孙英华 新编骑兵第4师-刘春方 三:天津、塘沽防区 第17兵团 司令:侯镜如 副司令:刘春岭、林伟俦 参谋长:李荻秋 62军军长:林伟俦(兼) 辖:67师-李学正 151师-陈植 157师-何宝松 317师-? 92军军长:黄翔 辖:21师-张伯权 56师-周中砥 142师-王凤歧 318师-刘元伯 87军军长:段沄 辖:220师-路静澄 221师-王永树 222师-周雨震 交警5师-杨遇春 独立95师-朱致一 (赵子龙师) 86军军长:刘云翰副军长:范玉生 辖:26师-张越群 284师-罗先文 293师-陈赝华 天津警备司令部 司令:陈长捷 副司令:秋宗鼎 辖:184师-杨朝纶 326师-紫玉峰 333师-宋海潮 王殿臣(代) 张家口地区部队序列 驻张家口部队   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孙兰峰,副司令官朱矩林    辖:暂编第四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参谋长成光耀     第二一○师,师长李思温     暂编第十一师,师长张副元    骑兵第五旅,旅长卫景林,副旅长王孝模    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胡逢泰,副旅长郁复义   其他部队    第二五八师,师长张惠源    独立野炮营,营长张令功    独立铁甲车大队,队长李修天    侦察总队第一大队,队长董玉庆    辎重汽车兵第一团第一营   保安部队,由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靳书科指挥,配合第十一兵团作战:    察哈尔省保安第三团,团长刑俊杰    察哈尔省保安第四团,团长张茂青    察哈尔省保安第五团,团长张兴成 驻张北部队   整编骑兵第十二旅,旅长鄂友三   暂编骑兵第二旅,旅长张秉义   骑兵第二总队,总队长安恩行 驻宣化部队:    独立三一八师,师长张进修(即一○一军二七一师) 塘沽地区部队序列   津塘防守区兼第十七兵团    司令官侯镜如    副司令官刘春岭    参谋长李荻秋    第八十七军,军长段沄      第二二○师,师长陆静澄      第二二一师,师长王永树      第二二二师,师长周雨寰    第九十二军第三一八师,师长刘元伯,副师长彭淮霖,参谋长宋铨夏    (该师是第九十二军新成立的预备师)    独立第九十五师,师长朱致一,副师长郭栋,参谋长张肇安    交通警察第三旅,旅长杨遇春,参谋长陈畴    保安第五团,团长楚子英(原滦宁县县长)    津唐水上保安队    (一说:第十七兵团的建制序列是六十二军和九十二军)
2023-07-23 13:54:261

*** 刘姓上校军官名单, *** 军刘姓将领名单

*** 军刘姓将领名单 刘宗宽zhidao、刘振三、刘希程、刘超寰、刘树成、刘明夏、刘古复、刘育强、刘元瑄、刘熙鉴、刘若弼、刘斐、刘士毅、刘儒齐、刘伯龙、刘清凡、刘世焱、刘绍武、刘震东、刘田甫、刘效曾、刘汝珍、刘召东、刘广信、刘公堂、刘棣材、刘棣材、刘任、刘玉珂、刘瑶、刘春岭、刘泽溥、刘咏尧、刘万春、刘漫天、刘子清、刘平、刘汉玉、刘鸿绍、刘发良、刘大元、刘砚池、刘维良、刘育英、刘汉华、刘宗僖、刘兆藜、刘俊钦、刘运乾、刘自耘、刘礽回祺、刘炳寰、刘肇恒、刘炎藩、刘维治、刘卓、刘应凯、刘士恩、刘华武、刘夷华、刘鸿逵、刘剑英、刘荫远、刘存忠、刘质周、刘国桢、刘俊义、刘香九、刘琛、刘心如、刘学翔、刘杰武、刘树森、刘丽生、刘采廷、刘宜宾、刘家佺、刘移山、刘观龙、刘惠仓、刘彭祖、刘盛五、刘和鼎、刘振东、刘德崇、刘芹生、刘永祚、刘湿荣答、刘建中、刘尚志、刘鹤鸣、刘著儁、刘家庆、刘达、刘权陶、刘化南、刘策云、刘岑龄、刘镇越、刘家驹、刘雪非、刘焦元、刘宪问、刘倜生、刘昌太、刘学礼、刘倜生、刘之锐、刘百荣 被 *** 俘虏的 *** 刘姓军官 刘嘉树(1903-1972),别号智山,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湖南益阳人。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第十zhidao七兵团司令官。1950年2月6日在广西平版南关被 *** 俘虏。 刘镇湘,(1906--1986)又名浓奋,字涵伟。广东防城光坡镇人。陆军中将,第64军军长。 刘润川,辽宁省开原八权棵树人, *** 陆军少将。 *** 第53军116师师长。 ……… 天津解放俘虏的 *** 刘姓高官是谁? 刘云瀚。 天津解放后被俘的 *** 高级军官有天津防守司令兼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警备副司令秋宗鼎、 *** 第86军军长刘云瀚、 *** 第62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林伟俦等。 *** 有姓刘的将军吗 *** 蒋中正时复期授予的军官刘氏如下: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山西忻口。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2、22山东莒县。 刘制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以上为对日作战中牺牲的英雄。 刘伯龙中将 *** 第八十九军军长 刘 平中将 *** 第十五军军长 刘耀扬中将 *** 昆明行营参谋长 刘忠干中zhidao将 *** 第五十一军副军长 刘瀚东中将 *** 军训部炮兵总监 刘采廷中将 *** 洪江芷师管区司令 刘克信中将 *** 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义 请问 *** 有姓刘的将军吗? *** 蒋中正时期授予的军官刘氏如下: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山西忻口。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复 1938、2、22山东莒县。 刘桂五少将制,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以上为对日作战中牺牲的英雄。 刘伯龙中将 *** 第八十九军军长 刘 平中将 *** 第十五军军长 刘耀扬中将 *** 昆明行营参谋长 刘忠干中将 *** 第五十一军副军长 刘瀚东中将 *** 军训部炮兵总监 刘采廷中将 *** 洪江芷师管区司令 刘克信中zhidao将 *** 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义 *** 有姓刘的将军吗 刘震东 1893年出生,山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五战区第百二路游记司令,1938年二月二十三日在茴县牺牲,国民 *** 追认为陆军中将。 刘桂五 1902年出生,曾任张学良骑兵第六师师长,在西安事变中度因为捉蒋有功张晋升为少将,1938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内蒙古武川县牺牲,追认为陆军中将知,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世焱 暂编第八师团长,1941年九月在河南道东流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刘玉章(陆军一级上将),历任 *** 52军军长,台湾中部防守区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版总司令。 刘甚戈(陆军二级上将),历任 *** 第36集团军总司令,重庆卫戍副司令,第37集团军总司令,第29军军长。1948年战败自杀身亡。权 *** (59)将领(21)
2023-07-23 13:54:331

三大战役国民党

[]淮海战役国民党徐州剿总参战部队战斗序列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  第二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副参谋长:董熙  下辖:  第五军(熊笑三)  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  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  第200师(周朗)  第七十军(高吉人、邓军林)  第32师(龚时英)  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  第139师(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余锦源)  第34师(陈渔浦)  第122师(熊顺义)  第233师(李芝、徐华)  第七十四军(邱维达)  第51师(王梦庚)  第57师(冯寄异)  第58师(王奎昌)  第十二军(舒荣)  第112师(余一凡)  第238师(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  第287师(李芝)  第288师(陈元良)  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  骑兵旅(陈陶、张荣甲)  备注:  一、黄宗颜原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编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二、第七十军第96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为快速纵队,师长邓军林兼任纵队司令,周志道为副司令。  三、第181师米文和部是刘汝明系统曹福林第五十五军建制,临时归邱清泉指挥,在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歼。  四、济南战役开始时,第七十四军奉命空运济南增援,9月19日济南机场被解放军炮火控制,仅运去第57师7个连,运去部分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  五、第122师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收容残部编成第122师。  六、第十二军第238师驻灵璧地区整训,在解放军攻占灵璧时被歼灭。  七、第一百一十六军是在包围圈内编成,实际上是一个空番号,余锦源计划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军编成一个新兵团,第一百一十六军人员均由第七十二军抽调,未编好即被歼灭。  第六兵团(增援黄维的部队)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  第三十九军(王伯勋)  第103师(曾元三)  第147师(张家宝)  第五十四军(阙汉骞)  第8师(周文韬、施有仁)  第198师(张纯)  第291师(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于兆龙)  第141师(甫绍武)  第282师(肖续武、张毓金)  第九十九军(胡长青)  第92师(艾瑗)  第99师(杨达)  第268师(李慎言)  备注:  一、李延年原为第九绥靖区司令,因战略需要放弃海州西撤,将所辖第四十四军拨归第七兵团,李率司令部人员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员改编为第六兵团司令部,指挥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军四个军。  二、第三十九军原属第十三兵团建制,驻河北昌黎,战役前未赶到徐州,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该军序列中原有第91师,不在淮海战场,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军原在蚌埠驻扎,曾一度受刘汝明第四绥靖区指挥。  四、第九十六军第41师有写为212师、第282师有写为281师,是否番号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军原属第十六兵团,1948年10月底调蚌埠守备,后第十六兵团北上,该军留滞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  第七兵团(在碾庄地区被歼)  司令:黄百韬  副司令:黄国梁、唐云山  参谋长:魏翱  下辖:  第二十五军(陈士章)  第40师(曾正我)  第108师(李世镜)  第148师(刘清衵)  第四十四军(王泽浚)  第150师(赵壁光),该师投诚  第162师(李秾)  第六十三军(林湛、陈章)  第152师(雷秀民)  第186师(张泽琛)  第六十四军(刘镇湘)  第156师(刘镇湘)  第159师(刘绍武、钟世谦)  第一百军(周志道)  第19师(赵尧)  第44师(刘鹤声)  第63师(盛超)  备注:  一、第二十五军第148师在宿县被歼。  二、第一百军第19师在济南战役中被歼。  三、第四十四军第162师486团在扬州未归建。  第八兵团  司令:刘汝明  副司令:田镇南、曹福林、米文和、刘汝珍  参谋长:朱秀德、杨然  副参谋长:杨然、李诚一  下辖:  第五十五军(曹福林)  第29师(荣光兴)  第74师(李益智)  第181师(米文和、刘兴远),在马牧集被歼  第六十八军(刘汝珍)  第81师(葛开祥)  第119师(刘广信、张勋亭、刘铁钧)  第143师(崔贡琛、阎尚元、王保谦、李金玉)  备注:  该兵团前身是第四绥靖区。  第十二兵团(在双堆集地区被歼)  司令:黄维  副司令:胡涟、吴绍周  参谋长:肖锐  副参谋长:韦镇福、刘文修  下辖:  第十军(覃道善)  第18师(尹俊)  第75师(王靖之)  第114师(夏建勋)  第十四军(熊绶春)  第10师(潘琦)  第83师(张用斌)  第85师  第十八军(杨伯涛)  第11师(王元直)  第49师(何竹本)  第118师(尹钟岳)  第八十五军(吴绍周)  第23师(黄子华),该师投诚  第110师(廖运周),该师起义  第216师(谷允怀)  备注:  一、第十二兵团归国防部指挥,未明令归徐州剿总指挥。  二、第118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成快速纵队,师长兼任快速纵队司令。  三、1946年整编时,整编11师把原11师33团拨给118旅,后来重新调整故118师有33团番号,而11师有352团番号。  第十三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李弥  副司令:赵季平、陈冰、李九思  参谋长:吴家钰  副参谋长:周羽皋  下辖:  第八军(李弥、周开成)  第42师(石建中、伍子敬)  第170师(杨绪钊)  第237师(孙进贤)  第九军(黄淑)  第3师(周藩)  第166师(肖超吾)  第253师(王青云)  第六十四军(李荩宣,原第九军副军长)  第156师(吴家钰)  第159师(黄志圣)  第一百一十五军(司元恺)  第39师(韩肇琏)  第180师(陈芳芝)  备注:  一、李兵团原辖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个军,淮海战役前第三十九军在葫芦岛,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战役后期又将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军编入序列,这两个军都是仓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军是空番号,没有什么战斗力。  二、第六十四军原系第七兵团建制,在碾庄被歼。表中所列是在包围圈中成立的,兵员仅有王洪九部改编的独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约4000人,所谓师长均未到职。  三、第39师司元恺部原由安阳空运徐州增援,后扩编成第一百一十五军,第180师原系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军建制,该军在贾汪起义,未参加官兵收容约3000人编成第180师。  第十六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孙元良  副司令:曾苏元  参谋长:张益熙  副参谋长:高健、熊顺义  下辖:  第四十一军(胡临聪)  第122师(张宣武)  第124师(严翊)  第四十七军(汪匣锋)  第125师(陈玲)  第127师(李家英、张广汉)  备注:  第125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组成快速纵队,由该师师长兼任纵队司令,副司令为战车二团团长吴文芝。  第三绥靖区(该部在张克侠、何基沣带领下大部分起义)  司令:冯治安  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李文田  参谋长:陈继淹  部队:第五十九军(刘振三)  第38师(杨干三)  第180师(崔振伦)  第七十七军(王长海)  第37师(李宝善)  第132师(过家芳)  总部直辖:第二十军(杨干才)  第133师(景嘉模)  第134师(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军(孙良诚),该部在江苏睢宁投诚  第260师(王清瀚)  暂编25师(孙玉田)  备注:  第二十军于淮海战役后期由华中调津浦铁路南端。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  第一兵团(驻长春):司令郑洞国 新编第7军李鸿(3个师) 第60军曾泽生(3个师,后起义)   第八兵团(驻沈阳):司令周福成 第53军周福成(3个师)   第九兵团(驻沈阳):司令廖耀湘 新编第3军龙天武(3个师) 新编第6军李涛(2个师) (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  新编第1军:潘裕昆(3个师)(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  第49军:郑庭笈(2个师)   第52军:刘玉章(2个师)   第71军:向凤武(2个师)   第207师   骑兵1~3旅   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   </B>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 第93军 盛家兴(3个师)第184师   新编第5军:刘云瀚(3个师)  新编第8军:沈向奎(3个师)  第54军:阙汉鶱(3个师)平津战役国民革命军(1948、11、29-1949、1、31)作战序列 国民党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上官云相 、冯钦哉、吴奇伟、宋肯堂、邓宝珊、刘多荃、李文、郭宗汾 参谋长:李世杰 副参谋长:郑长海、梁达哉、康壮秋 一:张家口防区 第11兵团: 司令:孙兰峰 副司令:朱矩林 参谋长:贾璜 105军 军长:袁庆荣 副军长:杨维垣 参谋长:成于念 辖:210师-李思温 251师-韩天春 259师-郭济堂 整编骑兵第5旅-卫景林 整编骑兵第11旅-胡逢泰 整编骑兵第12旅-鄂友三 二:北平防区 第4兵团: 司令:李文 副司令:周体仁 16军 军长:袁朴 副军长:冯龙 辖:22师--黄剑夫 94师-周士嬴 109师-严映皋 94军 军长:郑庭锋 副军长:朱敬民 辖:5师-杨培德 43师-王治熙 121师-韩悌 305师-姚葛民 第9兵团: 司令:石觉 副司令:蔡剑铭、骆振韶 3军 军长:骆振韶(兼) 副军长:胡冠天 辖:4师-郑邦杰 89师-胡冠天(兼) 155师-杨齐 297师-欧孝全 299师-巫剑锋 31军 军长:廖慷 205师----邓文禧 35军 军长:郭景云 副军长:王雷震、朱大纯 辖:101师-冯梓 262师-朱大纯(兼) 267师-温汉民 101军 军长:李士林 副军长:张辑成、刘本厚 辖:271师-栾乐山 272师-刘化南 273师-郑海楼、 104军 军长:安春山副军长:王宪章 辖:250师-王建业 258师-张惠源 269师-慕新亚 309师-赵树桥 310师-张副元 311师-孙英华 新编骑兵第4师-刘春方 三:天津、塘沽防区 第17兵团 司令:侯镜如 副司令:刘春岭、林伟俦 参谋长:李荻秋 62军军长:林伟俦(兼) 辖:67师-李学正 151师-陈植 157师-何宝松 317师-? 92军军长:黄翔 辖:21师-张伯权 56师-周中砥 142师-王凤歧 318师-刘元伯 87军军长:段沄 辖:220师-路静澄 221师-王永树 222师-周雨震 交警5师-杨遇春 独立95师-朱致一 (赵子龙师) 86军军长:刘云翰副军长:范玉生 辖:26师-张越群 284师-罗先文 293师-陈赝华 天津警备司令部 司令:陈长捷 副司令:秋宗鼎 辖:184师-杨朝纶 326师-紫玉峰 333师-宋海潮 王殿臣(代) 张家口地区部队序列 驻张家口部队   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孙兰峰,副司令官朱矩林    辖:暂编第四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参谋长成光耀     第二一○师,师长李思温     暂编第十一师,师长张副元    骑兵第五旅,旅长卫景林,副旅长王孝模    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胡逢泰,副旅长郁复义 在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国民党军为55万人,解放军为70万人。淮海战役;国民党军为80万人,解放军为60万人。平津战役国民党军为60余万人,解放军为100余万人(加上后来入关得东北野战军)。国民党之所后失败由刚开始得优势转为劣施得原因主要可以为这两打类;一个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军事方面得。一个就是自身政治得腐败,国民党内部离心离德,各怀异心。而且已经失去了全国人民得民心。这一点从淮海战役中就可以看出,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鲁中南区,以第六分区的统计为例,该区共出动49万民工(常备民工17万,临时民工32万,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其总人口300万的16%以上。按惯例,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抽一个民工,除去老弱妇孺,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而永城、夏邑、宿县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从这个数字上你就可以看出国民党得失败不单单事军事上得,而事国民党当时已经大失人心。焉有不败之理。。。。
2023-07-23 13:54:411

黄埔军校中最出名的都有谁?

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共产党指挥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陶铸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聂荣臻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越南籍) 李运昌 段德昌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贺国中
2023-07-23 13:55:021

塔山阻击战的情况!?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塔山距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离葫芦岛不过5公里。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生与死的搏斗。 为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行动,根据东北野战军命令,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两个师、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11个师。也就是说,东北我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的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以独95师为主导的攻势。10月16日之后至10月28日,由于遭受了重挫,国民党军实际放弃进攻,只在前沿保持小部队的接触。 第一阶段:10月10日到11日的进攻 由于轻视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国民党军在进攻前仅进行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虽然对塔山的阵地有较大破坏,但仍遗留有大量的地堡、铁丝网,成为阻挠步兵突破的巨大障碍。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了坚强的抵抗,同时,解放军的炮兵同国民党炮兵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并以密集为力猛击国民党军二梯队的集结地域。当日国民党军共向白台山阵地进行了七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九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 11日国民党军仍按原部署继续攻击,只加强了炮火配备及海空军的火力支援。各部队将10日的预备队调上一线,希望能保持进攻的锐气。十一日拂晓,62军151师453团曾通过夜袭夺取了二○七高地,但旋即为解放军重新夺回。稍后451团正、副团长带头冲锋,均被击毙阵地前。战到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了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但还是不能进塔山一步。 由于敌54军、62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了兵力部署。以10日到达的独95师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以54军第8师代替暂62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62军仍攻击白台山。以92军和暂62军作为预备队。 第二阶段:10月13日到15日的进攻 13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国民党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原来我军利用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9门六○炮及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 10月14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进入了第五天。凌晨五时,各军的炮火就开始向塔山阵地轰击,海军的大炮也同时开始。在猛烈炮火鼓舞下,国民党军士兵的士气振作起来。第8师仍采取三路密集冲锋的战法,反复冲锋,曾一度攻入塔山铁路桥头堡的防御阵地,黑压压的士兵有的爬到了地堡盖子上面。在塔山以南阵地观战的62军军长林伟俦正准备调21师的部队上去增援,第8师已经被解放军的反冲锋赶出了阵地。 上午10时,塔山阵地的后方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炮声,锦州总攻开始了。塔山之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国民党军及在不顾一切地向解放军防线冲击。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独95师几乎被打残,全师缩编起来不过三个营多一点。其它部队也是伤亡惨重。国民党军的斗志被完全瓦解,塔山阵地真正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铜墙铁壁。 14日晚,期待已久的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15日,从烟台来的第39军也已抵达。然而这都为时已晚。15日之后,锦州方面的炮声渐渐减弱,敌东进兵团仍在塔山地区未能前进一步。 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我军四纵等部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四野正确的作战部署。事实证明,正是实行了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的相结合,第一线和第二线合理配备的相结合的部署,才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是我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纵队党委层层动员,提出"死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保卫锦州胜利"等口号,开展"立功运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英勇杀敌,战后,仅12师通令嘉奖的160人中,党员就占了70%。再次是广大人民群众强有力的支持。战地人民群众积极、热情地支持我军作战,塔山一线阵地出现了热烈的支前场面,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
2023-07-23 13:55:123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作战序列

东北国军由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上将指挥,辖有4个兵团,共计14个军44个师55万人。其中,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国民党参战部队序列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副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铁参谋长赵家骧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副主任贺奎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兼)新7军军长陈鸿新38师师长陈鸣人暂56师师长张炳言暂61师师长邓士富第60军军长曾泽生暂21师师长陇耀暂52师师长李嵩第182师师长白肇学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第93军军长盛家兴暂18师师长景阳暂20师师长王世高暂22师师长李长雄第184师师长杨朝纶第5军军长刘云瀚第26师师长张越群暂50师师长罗先之暂60师师长陈膺华新8军军长沈向奎暂54师师长黄建镛暂55师师长安守仁第88师师长黄文徽第54军军长阙汉骞第8师师长周文韬暂57师师长关茂榛廖楚藩第198师师长张纯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第53军军长周福成(兼)暂30师师长张儒彬第116师师长刘德裕第130师师长王理寰第207师师长戴朴第1旅旅长李定一第2旅旅长王启瑞第3旅旅长许万寿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新3军军长龙天武第14师师长许颖第54师师长宋邦纬暂59师师长梁铁豹新6军军长李涛新22师师长罗英暂62师师长刘梓皋第169师师长张羽仙新1军军长潘裕昆新30师师长文小山新50师师长杨温暂53师师长许赓扬第49军军长郑庭笈第79师师长陈衡第105师师长邹玉桢第195师师长罗莘求第52军军长刘玉章第2师师长平尔鸣尹先甲郭永和第25师师长李运成第71军军长向凤武第87师师长黄炎第91师师长戴海容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第62军军长林伟俦第67师师长李学正第151师师长陈植第157师师长何宝松第92军第21师师长李荻秋第39军军长王伯勋第103师师长曾元三第147师师长张家宝独95师师长朱致一“剿总”直辖骑兵司令部司令官徐梁骑1旅旅长关邦杰骑2旅旅长张志恒骑3旅旅长李荣春
2023-07-23 13:55:191

在抗战前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是不是上一批优秀的黄浦军官去德国学习军事?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年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 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1933年5月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 。11月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这是在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军官,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做出贡献的!同时黄埔军校的分了很多期,还有很多分校!下面都有提到!去德国学习的也有,但是具体的不是很清楚,蒋纬国去德国学习过!国民党军官 (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乔家才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阙汉骞 董钊 李铁军 罗奇 贺忠汉 胡靖安 王慧生 宣铁吾 黄梅兴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蔡炳炎 廖运泽 曾扩情 酆悌 张耀明 廖昂 吴起舞 彭士量 邱行湘 孙明瑾 李文 王怀义 王敬久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女)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 段德昌 贺声洋 萧方 周维炯 杨其纲 彭干臣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唐澍 姜镜堂 常乾坤 伍中豪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 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 1925年7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毕业 ,计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 。10月4日毕业,计2645人。 1926年4月第五期开学,所分科目同第四期。1927年7月20日转至南京学习,8月15日 毕业,计1480人。 第六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1926年8月黄埔地区开学,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年2月24日 毕业者为718人。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1929年5月15日毕业,计3634人。 黄埔军校第七期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第七期黄埔部分因蒋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断学习。1928年5月复课。1930年9月26日毕业 ,计666人。南京部分于1929年3月16日开学,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1929年12 月28日毕业,计852人。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年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 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1933年5月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 。11月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1931年3月6日第九期学生入学(自该期起开始向黄河南北、边疆等地招生)。1934年 5月毕业,计654人。 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第一批于1936年6月 16日毕业,共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 第十一期于1934年9月开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团学生毕业,计605人。10月25日,第二团毕业,计664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学生入校。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学生。分步兵、炮兵、工 兵、通信兵4个科。因抗战需要,该期学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毕业,计740人。 1936年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学生。1938年9月16日于四川铜梁毕业,计1412人。 第十四期学生于1937年秋、冬分别入校,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1月毕业于 四川铜梁,计669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1510。第六总队于1939年1月毕业成都,计1520人。 1938年1月第十五期学生入校。1940年7月21日于成都毕业,计1559人。另外代训空军学生272人。 第十六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毕业,计1597人 ,代训空军学生97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1月入校,受训铜梁,1939年10月于铜梁毕业, 计1629人。第三总队于1939年春入校。1940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65人。 第十七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年4月15日开学。1942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 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1941年11月20日毕业于铜梁,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年7月13日开学,1942年2月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 第十八期学生分2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1年4月1日入伍。1943年2月毕业于成都北校 场,计1600人。第二总队于1941年11月25日入伍。1943年10月8日毕业于成都南校场,计1237人。 第十九期学生于1942年5月入伍,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特别班、辎 黄埔军校重兵、 通信兵7个科。1945年4月14日毕业于成都西校场,计902人。 第二十期学生于1944年3月20日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通信兵、辎重兵、工兵6 个科。1946年春并广西6分校学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16人。 第二十一期学生于1945年1月3日在成都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 通信兵、战车兵7个科。其中战车兵科于成立较晚,延长1学期毕业。1947年12月25日毕业,计2219人。 第二十二期学生于1948年7月7日在双流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 通信兵6个科。1949年2月12日毕业,计1538人。 第二十三期学生于1949年初入学,年底解放军兵临成都,该期学生提前于12月4日毕 业。除少数师生空运台湾,其余被歼。
2023-07-23 13:55:262

解放战争东北国军实力?

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总司令 卫立煌 副总司令 杜聿明 郑洞国 范汉杰 梁华盛 孙渡 万福麟 张作相 马占山 陈 铁 参谋长 赵家骧锦州指挥所 主 任 范汉杰(被俘) 副主任 贺 奎(被俘)第1兵团 司令官 郑洞国(兼)(投诚) 新7军 军长 李 鸿(投诚) 新38师 师长 陈鸣人(投诚) 暂56师 师长 张炳言(投诚) 暂61师 师长 邓士富(投诚) 第60军 军长 曾泽生(起义) 暂21师 师长 陇 耀(起义) 暂52师 师长 李 嵩(起义) 第182师 师长 白肇学(起义)第6兵团 司令官 卢浚泉(被俘) 第93军 军长 盛家兴(被俘) 暂18师 师长 景 阳(被俘) 暂20师 师长 王世高(被俘) 暂22师 师长 李长雄(被俘) 第184师 师长 杨朝纶(逃脱)第5军 军长 刘云瀚(逃脱) 第26师 师长 张越群(逃脱) 暂50师 师长 罗先之(逃脱) 暂60师 师长 陈膺华(逃脱) 新8军 军长 沈向奎(逃脱) 暂54师 师长 黄建镛(被俘) 暂55师 师长 安守仁(投诚) 第88师 师长 黄文徽(被俘)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逃脱) 第8师 师长 周文韬(逃脱) 暂57师 师长 朱茂榛(逃脱)廖定藩(逃脱) 第198师 师长 张 纯(逃脱)第8兵团 司令官 周福成(投诚)第53军 军长 周福成(兼) 暂30师 师长 张儒彬(投诚) 第116师 师长 刘德裕(投诚)第130师 师长 王理寰(起义) 第207师 师长 戴 朴(逃脱) 第1旅 旅长 李定一(被俘) 第2旅 旅长 王启瑞( ) 第3旅 旅长 许万寿( )第9兵团 司令官 廖耀湘(被俘) 新3军 军长 龙天武(逃脱) 第14师 师长 许 颖(被俘) 第54师 师长 宋邦纬(被俘) 暂59师 师长 梁铁豹(投诚) 新6军 军长 李 涛(被俘) 新22师 师长 罗 英(被俘) 暂62师 师长 刘梓皋(逃脱) 第169师 师长 张羽仙(被俘) 新1军 军长 潘裕昆(逃脱) 新30师 师长 文小山(被俘) 第50师 师长 杨 温(被俘) 暂53师 师长 许赓扬(投诚) 第49军 军长 郑庭笈(被俘) 第79师 师长 陈 衡(逃脱) 第105师 师长 邹玉桢(被俘) 第195师 师长 罗莘求(被俘) 第52军 军长 刘玉章(逃脱) 第2师 师长 平尔鸣 尹先甲 郭永和(逃脱) 第25师 师长 李运成(逃脱)第71军 军长 向凤武(被俘) 第87师 师长 黄 炎(被俘) 第91师 师长 戴海容( )第17兵团 司令官 侯镜如(逃脱)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 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 第151师 师长 陈 植 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第92军 第21师 师长 李荻秋、张伯权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 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 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 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剿总”直辖骑兵司令部 司令官 徐 梁( ) 骑1旅 旅长 关邦杰( ) 骑2旅 旅长 张志恒( ) 骑3旅 旅长 李荣春( )
2023-07-23 13:55:331

陈长捷的解放后期

陈长捷是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布的战犯被俘虏的,关押在河北省井陉县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看守所,后迁北京功德林,归公安部北京战犯管理处。陈长捷怀着弃恶从善的愿望,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工作,一直表现很好。管理人员说,他自费买马列的书读,很认真。开头是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到底写的是什么,读着读着,有了兴趣,竟至于手不释卷,大家戏称他为“理论家”。再则,劳动态度也很好。他年高体弱,列在三、四类,可以只干些轻微的劳动,可是他总是争取多干。但是他对于傅作义总是耿耿于怀。有一次,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到功德林监狱看他,他怒目而视。傅作义走到他的面前,他故意低头不语,似乎有许多的怨恨。他曾对人说:“他在北平和平谈判,命令我坚守不投降。他成了起义将领,我却成了战犯。我上了大当!”真有些“成已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傅作义是在天津解放后在北平宣布和平起义的。当时事关机密,没有告诉陈长捷,只是模棱两可说:“坚守就有办法。”谁知北平的谈判还没有结束,天津就不能“坚守”而被解放了。傅作义起义后对陈长捷的处境觉得很内疚,曾多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告,要求赦免在押的陈长捷等人。1956年3月在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务扩大会议上,傅作义两次发言说:“我为这些人(指战犯)乞求,要求宽大他们,把他们度出来。”他说,从社会的过渡到人的过渡是一个道理,既然社会主义可以过渡,为什么人就不能过渡?傅作义通过监狱管理人员向陈长捷作了解释。陈长捷心中的怨恨烟消云散,紧紧地握着傅作义的手说:“谢谢,谢谢!” 许多人一提到陈长捷,总认为他只是山西部队中的一员猛将。在抗日战争中,他也打过几次小胜仗。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他带兵打仗是有一套的,主要是他敢拼敢打,而且在紧急关头,也真的能“身先士卒”。但在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仗——在防守天津市的时候,正当他在他的地堡指挥所中,还在用电话指挥部下作垂死的挣扎时,解放军的指战员正用手枪和冲锋枪对着他的背部。而且是等他发布完“坚持到底”的命令,放下电话筒,转过身去,正要吩咐跟随他身边的参谋人员查看地图时,才发觉他已被解放军包围,连准备抽出身上的手枪自杀的几秒钟时间都没有了,他才吃惊地举起手来,是带着一副很不服气的神情被押解出地堡的。如果我不是和他在北京战犯管理所一起改造过,我始终认为这人只不过是一个骁勇的大老粗,所以我第一次去看和他同组的徐远举,徐给我介绍:“这位是陈长捷”时,我当时就愕了一下,心想,怎么陈长捷是这样一个瘦削得像书生一样的人,而不是我想象中的大个子。 过不几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不是行伍出身的,而是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的第一名高材生。他不仅外表温文尔雅,而且看文件也有很高深的理解能力,当时在战犯所自费去买《资本论》的还没有几个,有些人是装门面,但他倒真是很认真地读,而且在许多地方都写下他读后的批语和心得,这就大出我的意料了。因为对陈长捷的看法有改变,除了曾和他闲聊过很多次外,还从和他在天津顽抗到底的天津市警察局长、军统老同事李汉元那里得到一些有关他的许多情况。 李汉元曾悄悄告诉我,傅作义和许多原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来战犯管理所与老朋友老同事见面时,许多人见到这些人都很客气,只有陈长捷见到傅作义时竟是那样满脸怒容,一句话都不讲,弄成很尴尬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我终于从陈长捷本人和别人嘴里得到答案。原来陈长捷曾在甘肃任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八补给区司令,这是一个自己不求人而只有别人去求他的肥职,掌握该地区军队一切准备物品的补给,是不用打仗的工作。因他和傅作义过去是晋军的老同事,傅熟知他是有名的骁将。当傅作义受命成立“华北剿总”时,因为他的嫡系精锐部队三十五军,在新保安被解放军击溃,知道解放军野战部队的威力,决定把部队集结于平绥与北宁铁路沿线地区,将张家口、北平、天津作为3个基点,以及沿这两条铁路的主要城市,预行工事设施,以为依据,实行所谓“灵活机动,集中优势”的“依城决战”的方略。傅作义向蒋介石提出要调陈担任天津警备司令,以加强天津的防守力量,当然一提就准。1948年秋天,济南和东北完全解放后,傅军在华北就更为孤立暴露。当时傅所指挥的军队约50万左右,原来是排成一线,如不集结便有被分段吃掉的可能。这样天津成为鼎足而立的重点,傅认为陈是常胜将军,希望他能把这一进可以战、退有路可逃的海口城市牢牢守住。因国民党的渤海舰队正在长山列岛筹建基地,可以支援塘沽,保持海口。陈长捷认为他防守天津,失败在于兵力太少,他的工事是修筑得相当坚固的,到后来很多坚固的工事都没有兵去把守了。因傅作义把许多精锐部队都从天津抽走,只剩下广东部队由林伟俦统率的六十二军和刘云翰统率的八十五军,以及九十二军一个不完整的师队。靠这几万人要守住天津这样大的一个城市、抵御成倍的解放军已经是不容易了,而最麻烦的是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为了修筑工事,扫清射界,强拆去大量民房,使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特别是林伟俦那个军所属的一个团长,在防守天津附近宜兴埠时,陈长捷因为另外两个外围据点被解放军摧毁,要这个团将该据点放弃,以免因孤立而被“吃掉”。陈要他撤出时将工事破坏,谁知那个团长把破坏工事误认为将那个村庄也破坏,便下令纵火焚村。一时大火冲天,上千家房屋均付一炬,等到发觉,想抢救也来不及了。因而天津人民对国民党防守部队痛恨异常,巴不得解放军早点打进来。陈长捷是自命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标准军人,由于傅作义一再命令他“坚持就有办法”,他一直没有考虑过投降问题。虽然他和天津市长杜建时与几个军、师长都曾接到解放军在缩小了包围圈、准备攻下天津之前一天给他们送来的“和平放下武器”的通知。他在召集这些人开会时,谁都不愿先发言。他便先拿出这一通知,却不敢有什么表示,因害怕特务在监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说应该放下武器,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作了一个含糊的决定,答复解放军:只表示“为了天津免于糜烂,要解放军派负责人来商谈,但放下武器有为难之处”。这等于是拒绝放下武器和谈判。陈长捷则依然表示“坚守就有办法”。最后是走上被活捉这条道路。 在农场劳动,陈长捷是属于二三流的劳动力。他编在第三队,而杜聿明更次一点编入四队,一、二两队是强壮些的,一般较重的活都由这两队担任,三、四两队担任较轻的活儿。往往是在一起工作。有次他和杜聿明两人抬一筐粪肥向地里走时,旁边看的一些同学都在暗暗发笑。因为杜聿明不但是深度近视眼,而且左腿比右腿短1厘米,走起路来,总有点一拐一拐,两个人都是那样瘦,又都是文质彬彬的。所以许多人发笑是因为这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今天凑在一起抬粪筐,不认识他们的,谁会相信这一对书生一样的人,是当年指挥过那么多精锐部队的将军呢?当他们看到大家在笑着议论他俩时,便放下粪筐和大家坐在一起。我说:“你们两人合作,可以叫做宝一对!”陈长捷一听很不服气,便揭杜聿明的老底,说他比杜聿明要胜一筹,气力也比杜聿明大,而且不会连踩死了老鼠都不知道。这一下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因为杜聿明的确闹过这样的笑话。在一次学习时,杜聿明一走进学习室,大家都感到有点奇怪,怎么今天这位同学走起路来和平日不一样一拐一拐,而是与别人一样端端正正地走,因为他是有名的“东北二瘸”之一。他当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时,与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都是有一条腿短1厘米。熊是在上海任警备司令调升江西省主席时,乘坐的飞机刚一起飞,便撞在龙华飞机场附近江面一条大帆船的桅杆上,虽然没有摔死,但腿断了一只,医好后,便短了1厘米。不过和杜聿明相反是右腿比左腿短。他们二人在东北,一个是负责军事的,一个是负责行政的。这两个东北大头头在一起开会时,一个向左拐,一个向右拐,曾使得许多见到这罕见场面的人,背地里不知笑过多少次。那时当面是没人敢说的,杜当了战犯后,没有人去取笑他,不过看到他走路突然端正了姿势,有点惊奇。杜发现别人注意他,也似乎感到今天走路比平日不同,便坐了下来,用手提起左脚棉鞋去摸,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向鞋尖滑下去。他忙摘下近视眼镜,凑近棉鞋一看,自言自语说一声:“一条绳子!”可是当他把这条“绳子”往外一拉,竟是一只踩死了的小老鼠被他提着尾巴从鞋内拉了出来。这一下弄得全组的人连文件也读不下去,而是捧腹大笑了一场。从此,这一笑话在战犯管理所中就传开了。陈长捷的劳动能力的确要比杜聿明强一些,而我最佩服的,是他在休息的时候,既不打桥牌,也不下棋,而是手不释卷专心致志看书。
2023-07-23 13:55:451

国军独立95师赵子龙师是在何地消灭的

上海,残部逃及舟山 该师前身为剿匪军第1纵队(1933年10月将河北保安团、35师2个团和新20师1个团合编)。1933年11月正式授予国民革命军第95师番号,首任师长唐俊德。该师驻豫鄂边区参与围剿红军。1935年5月该师下辖程子宜、徐中岳2个旅。   1936年2月李铁军接任师长。西安事变时该师由“讨逆军”总指挥部直辖。   抗战爆发后师长由罗奇接任,同时该师被编入第8军序列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2月第8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92军(该军为1938年2月成立,下辖21师和95师)。   1941年师长罗奇升任37军副军长(仍兼任师长)时该师改隶37军。因罗奇以“带兵之要领,必须身先之劳之,始克有济”的方针训练部队,故在1941年战区大校阅时成绩名列榜首,被称赞为“当阳部队”(意为“赵子龙之勇”)。之后该师也时常被称作为“赵子龙”师。此时该师师部驻湘阴。   1942年9月何旭初接任师长。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该师参加过徐州会战、第2、3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和桂柳会战。   1945年4月37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62军。1945年10月曾开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受降事毕该师随军部隶属保定绥靖公署。   1946年5月62军整编为62师时该师被整编为95旅,旅长段沄。1948年夏整编62师恢复62军番号后该旅也恢复95师番号,此时师长易为郭栋。   1948年9月该师随军部隶属17兵团。但兵团部成立后即脱离62军序列而直属兵团部直接指挥(故有独立95师之说),师长由朱致一接任。   之后该师参加了进攻塔山的战斗, 这个师是广东部队,沿袭了老广的强悍作风。可惜不讲战术,在塔山狭窄正面共军强大火力之下,以营为集团波浪式冲锋,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战后该师经塘沽撤往上海,被编入75军序列,参加上海战役。1949年5月该师在上海被歼灭大部,残部由师长朱致一率领撤往舟山。   1949年6月舟山防卫司令部成立后,将该师残部编入87军序列,不久朱致一升任军长仍兼任该师师长。1950年5月该师随军部撤往台湾,在1951年台湾整军时被裁编。   注:该师从建师起就不隶属于任何军部。   另,独立**师之前的“独立”只在该师直属于集团军或军团、兵团、**司令部时才贯以“独立”字样,如隶属于军的话,则取消“独立”字样,不同与“暂编”、“新编”字样。“暂编”为战时临时组建的部队,在抗战结束后是要被裁撤的。“新编”概念同暂编,差别在于新编师是可以获得正规师的番号,而不用被裁撤。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陈诚为扩充自己势力,将部分暂编师授予正规师番号加以吞并。   附:国民革命军第95师师长简历:   唐俊德(1888—1960)湖南石门人,字俊德。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湘军见习官、排长、连长、参谋、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国民革命军1军参谋长、1军22师副师长、1师3旅旅长、1师2旅旅长、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驻豫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军事参议院蚕蚁、95师师长、开封警备司令、天水行营军训处长、宝鸡警备司令、暂编4军军长、河西警备司令、湖南政府顾问。1949年逃台。1960年10月3日病逝。   李铁军(1904—?)广东梅县人,字虞午。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1师1旅3团团长、1师1旅旅长、1师副师长、95师师长、1师师长、1军军长、76军军长、河西警备司令、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76军军长、3集团军总司令、29集团军总司令兼新2军军长、中央监察委员、河西警备司令、5兵团司令官。1949年逃台,任“中央”监察委员、“国防部”部副。后定居美国。1998年尚在世。   罗 奇(1904—1975)广西容县人,字振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学兵连排长、入伍生队区队长、2师6团参谋、27师3团营长、独立15旅1团团长、独立30旅副旅长、2师6旅旅长、95师师长、37军副军长、军长、第2集训处副处长、陆军总司令部特科参谋、军委会高参、第10军官总队队长、北平警备副司令、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逃台后任“国防会议”秘书长、“中央评议”委员。1975年11月18日病逝台北。   何旭初,江苏靖江人。曾任95师师长,其余不详。   段 沄(1905—?)湖南衡阳人,字湘泉。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入伍生总队排长、区队长、6军18师53团连长、营长、团长、4路军独立团团长、1师1团团长、24师114团团长、12师政训处长、19师参谋长、52师154旅旅长、预备3师师长、95师副师长、师长、整编95旅旅长、208师师长、87军军长,段氏后在台湾防卫总副总司令任内以匪谍嫌疑枪决,几为后人遗忘,非常可惜。   郭 栋,不详。   朱致一(1909—?)江西于都人,号子玉。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第1补训处副处长、95师师长、75军军长、87军军长、澎湖防卫副司令、后勤副总司令、台湾警备副司令。后辞职,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台湾党部副主任等职。   第95师师长顺序应为段澐,朱致一,张伯权,郭栋.来台后改为第16师。   1946年11月,段澐调整208师师长,旅长张伯权(原整67旅旅长,后任第17兵团参谋长;第21师师长。1949年1月投共),隶林伟俦整62师。   1948年9月,旅长原保安事务局第2处处长朱致一,1949年6月朱调第75军副军长,师长改原副师长郭栋。郭栋军校7期,为朱致一的副师长,上海防卫战时辖第283团冯肇安,第284团周绍福,第285团姜浩奇。1950年6月第95师在台改编为第16师,郭栋续任师长。   1939年到1941年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广西容县籍罗奇中将率领95师3万多人,诱敌出击,然后将日军聚歼,三次保住了长沙。为此,罗奇成为获得盟军最高统帅罗斯福总统颁发“自由独立勋章”的首位中国军人。
2023-07-23 13:56:283

天津战役的战后统计

天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共伤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其中伤师级一人、团级十一人、营级九十二人、连级四百(400)人、排级八百三十八(838)人、班以下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二(17,872)人,合计一万九千二百一十四(19,214)人。牺牲团级七人、营级二十八人、连级一百一十七(117)人、排级二百一十六(216)人、班级以下三千七百三十八(3,738)人,合计四千一百零六(4,106)人。其他四百七十九(479)人,共计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天津战役消耗炮弹八万八千九百七十二(88,972)发、子弹二百四十九万九千三百四十二(2,499,342)发、手榴弹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三(43,783)枚、炸药二万零九百二十五(20,925)公斤、爆破筒一千二百六十八(1,268)颗,遗失重机枪五挺、轻机枪三十一挺、六零炮八门、掷弹筒十四具、其他一千零八十六(1,086),损坏重机枪四十三挺、轻机枪七十八挺、迫击炮九门、六零炮二十二门、战防炮四门、步兵炮四门、山炮十门、平射炮七门、榴弹炮一门、坦克八辆、装甲车六辆、汽车一百八十九(189)辆。 天津战役共毙伤国民党守军正规军九千九百三十三(9,933)人、地方军一千三百三十七(1,337)人,合计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正规军九万二千三百九十九(92,399)人、地方军二万四千五百三十六(24,536)人,合计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五(116,935)人。投降正规军八百零二(802)人、地方军一千九百七十(1,970)人,共计十三万零九百七十七(130,977)人,其中毙伤一万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虏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三(116,933)人,投降二千七百七十二(2,772)人其中将级军官三十人(其中天津市政府市长兼北宁线护路军司令中将杜建时自首,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是否少将)、校级军官四百四十一人。将级军官名单如下: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中将陈长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少将秋宗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秘书长少将李叶靖、第八十六军军长中将刘云瀚、第八十六军军长副军长范玉书、第二十六师师长少将张越群、第二十六师副师长何卓、第二八四师副师长少将罗先、第二九三师师长陈廖华、第二九三师副师长陈昆、第六十二军军长中将林伟俦、第一五一师师长少将陈直、少将教育长李上达、第六十七师师长少将李学正、第六十七师副师长少将刘顺楚、第六十七师副参谋长曾会奇、第九十四军副军长少将王治熙、第四十三师师长少将饶启尧、第四十三师参谋长少将徐奇春、第四十三师少将副师长余和、第三零五师师长少将姚葛民、第三零五师副师长少将程德煌、第三二六师师长少将柴玉峰、第三二六师副师长少将吴继先、宪兵第二十团团长少将曾加林、国防部军纪检查组少将杨威。津南第一支队支队长少将白英杰、补训总队总队长少将宋捷、还有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李汉元。天津战役缴获火炮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其中榴弹炮九门、山炮二十五门、野炮二十八门,其他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门。枪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重机枪五百一十五(515)挺、轻机枪三千零三十八(3,038)挺、其他五万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支)、坦克十一辆(十二辆)、装甲车九辆、汽车八百七十九(879)辆、大车一百五十三(153)两、炮弹六万八千九百二十一(68,921)发、手榴弹八万九千五百二十四(89,524)枚、子弹七十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三发(713,713))。骡马一千二百八十一(1,281)匹。
2023-07-23 13:56:591

谁知道黄埔军校出来的名人事迹?

校本部成员1.孙中山2.蒋介石3.方鼎英4.李济深5.廖仲恺6.汪精卫7.鲍罗廷8.巴甫洛夫9.加伦10.切列潘诺夫教职员11.于树德12.王昆仑13.王柏龄14.王懋功15.王懋廷16.毛泽覃17.毛简青18.甘乃光19.邓演达20.叶剑英21.包惠僧22.卢浚泉23.石醉六24.成仿吾25.阳翰笙26.刘峙27.刘尧宸28.安体诚29.许德珩30.孙炳文31.严重32.杨林33.杨嗣震34.李达35.李汉俊36.李世璋37.李宗仁38.李青云39.李富春40.吴敬恒41.何应钦42.沈应时43.沈雁冰44.萧楚女45.邵力子46.邵元冲47.陈诚48.陈毅49.陈公博50.陈立夫51.陈果夫52.陈奇涵53.陈继承54.陈潭秋55.张子清56.张申府57.张国焘58.张治中59.张秋人60.茅延桢61.季方62.金佛庄63.周至柔64.周恩来65.周佛海66.项英67.胡谦68.胡公冕69.胡汉民70.俞飞鹏71.俞作柏72.郜子举73.施存统74.恽代英75.夏曦76.顾孟余77.顾祝同78.侯连瀛79.聂荣臻80.袁也烈81.钱大钧82.徐坚83.徐谦84.徐成章85.陶希圣86.唐星87.唐生智88.高语罕89.郭俊90.郭沫若91.曹石泉92.章伯钧93.崔庸健94.彭猗兰95.蒋鼎文96.鲁易97.程潜98.雷经天99.蔡畅100.谭延闿101.缪斌102.熊雄103.戴季陶学员第一期学员104.丁柄权105.王尔琢106.王叔铭107.王泰吉108.王逸常109.王敬久110.甘丽初111.邓文仪112.左权113.冯达飞114.刘云115.刘戡116.刘希程117.刘永尧118.刘畴西119.许继慎120.关麟征121.牟庭芳122.孙元良123.孙以惊124.杜从戎125.杜聿明126.李文127.李谦128.李之龙129.李仙洲130.李玉堂131.李汉藩132.李良荣133.李延年134.李铁军135.李默庵136.余程万137.何绍周138.宋希濂139.冷欣140.萧乾141.萧赞育142.陈沛143.陈铁144.陈赓145.陈大庆146.陈明仁147.张耀明148.范汉杰149.罗奇150.周士第151.郑作民152.郑洞国153.赵自选154.胡宗南155.俞济时156.侯镜如157.宣侠父158.洪剑雄159.贺衷寒160.桂永清161.袁朴162.袁守谦163.徐向前164.唐澍165.曹渊166.黄杰167.黄.维168.黄鳌169.黄珍吾170.黄梅兴171.黄锦辉172.阎揆要173.梁华盛(下册)174.董钊175.董朗176.蒋先云177.蒋孝先178.彭干臣179.彭杰如180.彭明治181.曾扩情182.蔡升熙183.蔡炳炎184.廖运泽185.潘佑强186.霍揆彰187.酆悌第二期学员188.王一飞189.方天190.古宜权191.卢德铭192.刘世焱193.李士珍194.李劳工195.吴继光196.邱清泉197.余洒度198.肖人鹊199.陈恭200.罗历戎201.周逸群202.郑介民203.胡靖安204.姚中英205.聂绀弩206.覃异之207.葛武綮第三期学员208.王竣209.王润波210.王耀武211.毛邦初212.方先觉213.石觉214.刘安祺215.刘宗宽216.刘秉哲217.朱赤218.朱云卿219.李天霞220.吴光浩221.宋时轮222.陈素农223.陈颐鼎224.张本禹225.张辅邦226.易安华227.周复228.胡义宾229.段霖茂230.姜镜堂231.唐绍尧232.高致嵩233.黄淑234.常乾坤235.康泽236.熊绶春237.熊受暄238.戴安澜第四期学员239.王世英240.叶镛241.刘玉章242.刘志丹243.伍中豪244.杨杰245.李弥246.李天柱247.李友梅248.李运昌249.李鸣岐250.李鸣珂251.李逸民252.邹琦253.何昆254.何浩若255.萧克256.肖芳257.陆更夫258.陈毅安259.张云川260.张灵甫261.林彪262.林伟俦263.罗列264.罗芳珪265.官惠民266.季步高267.胡琏268.胡长青269.段德昌270.恽雨棠271.洪水272.袁国平273.倪志亮274.唐天际275.唐生明276.高吉人277.高魁元278.郭化若279.梁伯隆280.谢晋元281.曾中生282.赖传湘283.彭士量284.阙汉骞285.廖运升286.滕杰287.潘朔端第五期学员288.王良289.王剑岳290.吕旃蒙291.刘眉生292.许光达293.杨至成294.杨家骝295.陈文杞296.陈克非297.张宗逊298.郑庭笈299.赵尚志300.陶铸301.唐守治302.郭汝瑰303.梁希贤304.彭孟缉305.廖运周306.谭希林307.潘忠汝第六期学员308.王诤309.毛正初310.孙明瑾311.肖作霖312.赵鎛313.姚子青314.唐纵315.郭天民316.戴笠高级班及各分校学员317.黄公略318.曾泽生319.毛人凤320.蒋志英321.廖耀湘322.邓萍323.刘型324.危拱之325.李超时326.宋绮云327.陈伯钧328.张友清329.张赤男330.张瑞华331.罗瑞卿332.周维炯333.赵一曼334.钟复光335.胡筠336.胡兰畦337.段玉林338.徐彦刚339.陶桓馥340.黄杰341.彭文342.程子华343.谢冰莹344.曾宪植345.游曦346.漆德玮347.臧克家
2023-07-23 13:57:151

历史上1月15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名人出生及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1月15日李烈钧抗拒袁世凯(1913年) 1913年1月15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向日本订购的7000余支枪械及一批子弹运抵九江。袁获悉此事,即以该军械未经陆军部批准为名,令九江镇守使戈克安扣留。22日,海军6艘军舰驶抵九江,准备对赣用兵。此时,李烈钧一面要求将所扣枪弹放行,一面以冬防为名,向湖口一带增兵设防。 20日,黎元洪派遣程守箴、邓汉祥前往南昌调解。24日,黎放行枪弹,说:“即令李督有如何野心,此区区之军火亦何济事?” 黎又向双方提出和解条件:要袁世凯水陆退师,而李烈钧撤兵、迎汪、惩凶。李烈钧复电拒绝。袁则强硬表示:“断不敢博宽大之名,贻分裂之祸。”双方剑拔弩张。饥民大闹上海(1916年) 1916年1月15日,上海南汇县饥民反对屯田缴价、清丈沙田,本日数百人在御界桥一带向富户要索钱米,并集议起事。 次日,饥民数百至张江栅要索钱米,要求停办屯田、清丈,警察开枪镇压,死伤数人,大动公愤。饥民愈聚愈众,六七千人连日至南汇、川沙各处“闹荒”。19日后,“闹荒风潮”蔓入上海、奉贤县境,饥民二三千人连日拥至上海县三林塘、六里桥等处要索钱米。淞沪护军使连夜派兵渡浦驰往镇压,饥民旋被击散。 陈独秀说: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中国(1918年)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反对《新青年》的人,无非是因为我们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我们直认不讳。但是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岑春煊另立政府,成立西南各省联合会(1918年) 1918年1月15日,西南各省护法会议在广州成立。推岑春煊为议和总代表,伍廷芳为外交总代表,唐绍仪为财政总代表,唐继尧、程壁光、陆荣廷为军事总代表。20日,广东莫荣新等联衔通电公布《中华民国护法各省联合会议条例》。 西南联合会议,明确规定对外对内执行政务,职权有“办理共同外交,订立契约;监督共同财政,办理内外公债之募集;统筹军备,计划作战,议决停战议和事件;议决与各省之争议事件”等,还规定“联合会议置军事、财政、议和各参赞若干员,由各总代表分别聘任之”。俨然与军政府相抗衡。 孙中山认为联合会议“于约法无根据”,是“督军团之第二”。 章太炎也通电怒斥岑春煊说:“岑云阶、李协和发起护法各省联合会议,观其条例行事,干预宪法,则是倪嗣冲第二也。预派议和代表,则是李完用第二也。夫以武汉且下,荆襄且复,逆寇命在咽喉之间,北方宣战,而我遽主和,堕三军之心,长仇雠之气,真无异自杀政策。此等集会,早应派遣警兵,立时解散。” 忠于孙中山的滇军第三师长张开儒也指出:各省联合会议,其表面虽似省政府联合之过渡机关,其用意在第一步推翻军政府,第二步推翻旧国会政府。组织名虽为联合会议,其内容实为合议政府。与叛督之天津会议又何以异? 埃及前总统纳赛尔诞辰(1918年) 1918年1月15日埃及前总统纳赛尔诞辰。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害(1919年) 1919年1月15日。德国共产党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被政府监禁期间于柏林遇害。 一个独立的社会党人报纸声明:“他们的流血事件应由新政府负责。德国无产阶级将会审判他们。”政府答应进行全面调查,后来看管这两名囚犯的军官们被监禁起来。 卢森堡被一伙人打昏,因军队要把她从伊登旅馆带走,她在那里曾受到审讯。然后有人对她的头部开了一枪。并把她扔到了运河里,她的尸体至今没有找到。 李卜克内西的看守们竭尽全力把他从混乱的人群中用汽车带了出来。一份报告说,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把他残酷地杀害了。这些看守说,当李卜克内西企图逃跑时,他们开了枪。 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征伐陈炯明(1925年) 1925年1月15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东征宣言,出兵讨伐叛军陈炯明。11月15日,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北京之机,自封为“救粤军总司令”,在潮州、汕头一带集结林虎、方本仁等各部,分兵三路进犯广州。 15日,广东革命政府军分三路东进,以黄埔军校学生军和许崇智所部粤军为右路,攻淡水;桂军刘震寰部为中路,攻惠州;以滇军杨希闵部为左路,攻河源。右路军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统领,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负责战时政治工作。右路军是东征的主力部队,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骨干。三路大军即刻出发,欲致陈炯明于死地。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诞生(1929年) 1929年1月15日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诞生。金博士决定直接体验一下贫民窟的生活问题,为他开展大规模的反对贫民窟运动作准备。 遵义会议召开(1935年)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陈云、博古以及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部各军团主要负责人等。经过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根据地后遭到的严重损失,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原则性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从而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总负责,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军事。后又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指挥小组。 日军撤出瓜达尔卡那尔群岛(1943年) 1943年1月15日,日军撤出瓜达尔卡那尔群岛。日军一次又一次地企图把美军从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那尔群岛上赶走。日本士兵用身体扑向美军的机枪,一些小阵地有时数次易手。而瓜岛的丛林地形使部队陷于精疲力竭的苦战。加上日军的数只增援部队还没上岸就被消灭在海上,日军损失惨重,又得不到补给,在美军的优势兵力和火力的打击下,日军不得不放弃瓜达尔卡那尔群岛。 盟军在意大利向罗马进军(1944年)1944年1月15日盟军在意大利向罗马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天津(1949年) 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在平津战役第二阶段中,中共东北野战军主力22个步兵师及炮兵纵队等共34万人在天津国民党守军拒绝投降的情况下,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法,于本月3日开始扫除天津外围据点的战斗,14日对城垣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军13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陈长捷、少将副司令邱宗鼎、第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第八十六军中将军长刘云潮等将级军官29人,以及天津市长杜建时等。 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黄克诚任主任,谭政、黄敬任副主任,与此同时,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黄敬任市长,张友渔任副市长。 第一任天津市长黄敬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改称(1949年)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指示:(1)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2)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 第二野战军领导,邓小平、张际春、刘伯承(3)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4)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5)原华北之第一、第二、第三兵团依次改称: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由徐向前兼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均直属人民解放军总部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1951年)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陈毅向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授旗。全国掀起向志愿军和朝鲜捐款捐物的高潮(1951年) 豫剧名演员常香玉到各地义演,积累了足够买一架战斗机的钱,捐献给志愿军。阿明通过政变当上乌干达总统(1971年) 1971年1月15日,乌干达陆军参谋长阿明将军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当时总统奥博特正在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 据事后阿明自己的解释是,14日晚,一名忠于他的军官向他透露了一条情报,当时在国外的总统奥博特下令将他秘密逮捕,“毫无政治野心和思想准备”的阿明不得不保护自己,于是政变发生了。 尼克松下令终止轰炸北越(1973年) 1973年1月15日尼克松下令终止轰炸北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1986年) 198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杨尚昆向张震授旗。1986年1月15日,军事学院、后勤学院、政治学院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85年11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任命张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长,李德生为政治委员。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和授旗大会在北京举行。 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它的任务是培训我军的高级干部,并招收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共同研讨国防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国防大学于1986年正式开学。
2023-07-23 13:57:223

塔山为什么增援失败

*** 军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携优势炮火,占尽地利,激战五天,为什么就攻不破 *** 两个师据守的临时野战工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 参加过这次战斗国共双方将领事后纷纷发表了回忆文章,对塔山之战的成败进行了剖析。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塔山之战 *** 指挥系统紊乱。 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 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 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 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 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 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 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 *** 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 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 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 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 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 *** ,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 *** 军系统。 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 *** 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 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 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 *** 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 此次 *** 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 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 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 *** 一天的整顿时间。 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 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 *** 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第三、 *** 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 在 *** 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 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 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 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 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 这样部队焉能不败。
2023-07-23 13:57:431

国民革命军第66军的粤军第66军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开始向我全面进攻,余汉谋奉命派一个军北上淞沪参加抗战。军部于1932年9月1日乃调集人马正式成立,惟该军当时只辖两个师。临出发前,余汉谋乃派教导旅彭林生部归叶指挥,同时北调。1937年9月中旬,该军全部集中广州,乘粤汉火车陆续北上直达汉口,再由汉口乘轮东下江苏镇江,再由镇江乘京沪火车到上海附近的南翔车站下车。当时日军向吴淞口宝山一带进攻甚烈,66军马上开赴刘家行一带占领阵地,对敌作战。由于淞沪沿线濒海,受到敌人强大海军炮击,和我方采取密集队伍作战,伤亡奇重。归66军指挥的教导旅彭林生部,参加战斗冲锋陷阵不到几个回合几乎全部消灭,以后该旅剩余官兵拨归160师补充,取消教导旅的番号。不久,该军转移到广福线作战。是年11月,因右翼大战被敌攻破,并进行向我包抄,乃全线开始撤退。敌人占领上海后,长驱直入,继续进攻南京。 期间66军经过苏州、锡澄、江阴、汤山等线与敌作过短时阻击战斗,以后就退入南京城,开始城防战斗。军辖下两个师,因伤亡过半,乃各编并为一个旅,159师以林伟俦为旅长,160师以喻英奇为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由罗策群代理159师师长。 12月12日,南京城的光华门被敌攻破,军心摇动,守城司令唐生智乃下令突围。66军除159师师长谭邃因病特准和唐生智搭电船渡河过浦口外;全军上至军长叶肇,都从太平门突围到达安徽宁国集中。惟其中有一部分官兵,认为突围要从敌人后方冲过好几道防线,脱险不易,乃擅自离队向下关设法渡河过浦口。但这部分官兵,因沿河没有船只,只用门板或杉条浮水渡河,因江面辽阔,江流湍急,结果生还者极少。从太平门突围的部队,中间经过好几次冲杀和迂回偷渡死伤甚众,于1938年1月先后回到湖南集中。军长叶肇于突围中,也被敌人俘获,乃伪扮伙夫,帮敌运输弹药,然后伺机逃脱,潜入上海某外国租界,以后乘轮返香港,入广州转去湖南防地。部队奉命集中湘东,66军军部驻攸仁县城,159师驻茶陵县城,160师也驻攸仁,该师师长原由叶肇兼任,1938年2月改由副师长华振中升充。这场突围战中,中国军队付出巨大的代价。除了罗策群,第一六零师参谋长司徒非少将、第一五六师参谋长姚中英少将、第一五九第四七七旅副旅长黄纪福上校、第九五六团团长蔡如柏上校等将士,也皆力战殉国。他们的牺牲换来一条生路,至少有3000名将士得以突出重围。 66军在此开始整训,一面派员到广东接收新兵补充;一面训练。1938年7月间,66军又奉命调入江西省南昌参加南浔线作战,先后在德安、庐山脚、万家岭等处与敌人进行过激烈战斗。在万家岭战役中,薛岳由于当时合围第106师团兵力不足,迫切地需要一支生力军来进行最后的“堵口袋”。武汉方面是远水难解近渴。德安附近的守备部队拖住冈村,压力更大,当然更不能动。情急间,他打起了庐山上第66军的主意。叶肇的第66军是蒋介石专门指定放在庐山上,准备在赣北失守后留在敌后打游击用的。调66军下山作战,那岂不是在蒋介石头上动土?身边的人替薛岳担心,建议他请示武汉后再说。薛岳当然不傻。前日已从蒋介石手中强留下了74军和187师两部,如今再向武汉请调66军下山,获准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如果遭拒绝后再调,那岂不是公然抗拒统帅。66军他是一定要用的,不如索性碰钉子前再来一次先斩后奏。主意拿定,他便吩咐道:“先调再说。一边调一边向武汉请示。薛岳嘴上说得痛快,可对能否调来66军这支新生力量。他心中也没什么话,他毕竟没有军委会的上方宝剑。那年头,没有命令谁肯主动为别人卖命。出力不讨好,打败了还得再背上个“抗命”的罪名,永世再难翻身。薛岳此刻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他想调66军下山,看来难关重重。不知是先斩后奏的奇效,还是他踏上了顺途,一切事情都在按他最好的设想发展。原以为很难办成的事却一一迎刃而解。 军委会对他的先斩后奏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虽未明确支持,却也没加阻止。薛岳原本也没打算从军委会得到什么好听的话,只要能调来66军就行。至于66军方面,满口答应,顺利得出奇。原来薛岳的广东老乡叶肇,当初对蒋介石把该军留在敌后打游击十分不满。66军是清一色的广东子弟兵,在鄂赣地区打游击并不合适。从一支野战军降为游击部队,身份降了许多不说,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官兵们谁也不愿呆在敌后钻山林。所以薛岳这个广东籍长官一招呼;66军从军长到士兵,无不欢呼响应,其应战心切,甚至超过了薛岳自己手中的部队。薛岳得到意外的一个军兵力,且又是指挥顺手的粤籍官兵;叶肇借机走下庐山,避开了敌后游击的苦差事。双方皆大欢喜。日后的战斗证明,当薛岳与松浦淳六郎直打到最后5分钟时,要不是66军,要不是先前强留的74军和187师,薛岳的万家岭大捷不过是天方夜谭,充其量也只能是兰封会战围而难歼的翻版。 中间经过一次补充,各师人事稍有更动。159师师长谭邃调升副军长,以副师长陈骥升充师长,1939年1月,160师师长华振中,因与叶不睦被调,以副师长宋士台升充师长。是年冬,敌人分兵进攻广东,未几广州陷敌,余汉谋乃籍兵力不足为名,向中央请调回粤系64、66两个军返粤参加作战。66军于1939年春,奉命调回粤北的新丰、龙门一带,原在广东的151师林伟俦部同时也拨入66军建制,以后就地开始整训;并同时派部队在牛背脊罗浮山一带作战。1939年秋末,军长叶肇调升37集团军总司令,仍辖66军,遗军长缺以副军长谭邃升充,副军长缺以159师师长陈骥调升,(1939年10月谭病故陈骥升军长),159师师长缺以副师长官祎升充,同时各师取消旅制改为一师辖三个步兵团,一个补充团制。 1939年冬,该军除151师林伟俦部留驻粤北外全军奉调广西柳州参加第一次桂南会战,当时159师一个团拨归第五军杜聿明指挥,在炮兵掩护下,经几次冲锋,攻破敌阵昆仑关。不久敌人由南宁调集兵力,准备从永淳渡河向我左翼包抄,阵前战区指挥当局,经命令叶肇率领66军赶去永淳布防,阻止敌人此种企图。叶肇错误地判敌不会此举,而迟迟未果开拔,当发现敌人部队已越过永淳河向宾阳进迫时,叶肇乃忽忙间带66军陈骥部(缺159师临时指挥110师)两个师,赶赴截击。但敌人主力已迫近宾阳,我后方战局大受威胁,此时军心惶慌,秩序紊乱,部队纷纷向武鸣、忻城溃退,沿途受到敌军追击和敌机空袭,损失惨重。桂南战役惨败结束后,蒋介石亲到桂林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叶肇不听命令,误失戎机,撤职扣留解办。66军军长陈骥、160师师长宋士台作战不力,均撤职查办。第37集团军总部、66军军部,均撤销番号。以后该军所辖的159、160师,奉命调回广东粤北一带归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监督整训。几个月后159师拨入64军建制,160师拨入65军建制,原留在粤北的151师拨入62军建制,粤系的66军,从此就宣告解体了。
2023-07-23 13:57:501

塔山阻击战的败因

照理说,国民党军在葫芦岛汇集了很多高级指挥官,出动了海、陆、空三军的精锐部队进攻塔山,攻克塔山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永远比书本理论要复杂多变。蒋介石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等人于不顾,安排阙汉骞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五十四军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王叔铭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侯镜如也只能干瞪眼。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或者说只是喊一喊而已。例如重庆号巡洋舰因担心吃水深搁浅,缺少主炮弹再加上毕重远为首的地下组织作用下,只打了20多发炮弹就草草收场。蒋介石给了他们的职务,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因此,陆军进攻时,海军、空军的协同只是造造声势,尽管海军的炮击、空军的轰炸,一度严重地威胁着我军塔山阵地,惠德安曾经这样描述:“从葫芦岛北山上向塔山遥望,但见海空火力集中轰击,真是地动山摇,霎时间塔山成了一片火海,硝烟直冲云霄,凝结成一团巨大的乌云。在这样的疯狂攻势下,解放军塔山英雄团,竟创造了战史上伟大的奇迹,打得国民党看着塔山的红旗失魂丧胆败下阵去。”但是实际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林立彼此倾轧,军事指挥难以令行禁止思想统一,看似声势浩大的海陆空作战却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效果也就顺理成章了,如10月11日为国军提供掩护的只有4门榴炮,10门山炮和5架螺旋桨飞机。另一方面,实际上解放军拥有的火力并不弱。4纵有1个炮兵团拥有26门75MM山炮,10门野炮,3门105MM榴弹炮和10门高射炮。给4纵打下手的11纵相对弱,只装备了24门75MM山炮。为了更好的完成阻击任务,四野还从东北炮兵纵队和兵团直属部队里为塔山阻击部队增加了150MM重型榴弹炮(口径上压倒国军),105MM榴弹炮,105MM野战加农炮,75MM山炮,57MM战防炮和75MM高射炮(可用于平射)。 国民党军内有着“赵子龙师”绰号的独立95师以大量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并于1948年10月13日,在塔山前线,全师连续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以整营整团排成密集阵形的冲锋,这种战法固然强悍勇猛,但相当愚蠢的,当即遭到了解放军轻重武器的反击,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
2023-07-23 13:58:031

塔山为什么增援失败

首先,塔山之战国民党指挥系统紊乱。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民党军系统。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共产党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此次国民党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解放军一天的整顿时间。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国民党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第三、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在国民党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这样部队焉能不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防御作战。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30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2023-07-23 13:58:273

黄埔军校有那些著名的校友啊?

黄埔军校出来很多著名军事将领,其中前六期名将很多,后十七期相对较少。黄埔军校著名校友如下:前六期一期有:徐向前,左权,杜律明,关林征,陈明仁,周士第,黄维等。二期有:郑介民,邱清泉等。三期有:王耀武,戴安澜等。四期有:林彪,张灵甫,刘志丹等。五期有:许光达,赵尚志等。六期有:罗瑞卿,戴笠等。后十七期后面的17期基本上没出几个名将,勉强有点名气的,大概只有张学思、熊向晖这几个人,顶级名将一个也没有。下面详细介绍其中部分将领:1、徐向前徐向前,1901.11.8-1990.9.21,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了北伐,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1929年受命开创鄂豫边区根据地。1932年底开创川陕根据地。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出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2、陈赓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3、左权左权,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左权一生军事著作40多篇,对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左权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4、周士第周士第,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百团大战,指挥晋北战役,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连续解放汉中、广元、剑阁、江油、绵阳等40多座县城,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5、陈明仁陈明仁,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今南桥镇洪源村)陈家岭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2023-07-23 13:58:373

塔山增援为什么失败?

首先,塔山之战国民党指挥系统紊乱。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民党军系统。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共产党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此次国民党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解放军一天的整顿时间。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国民党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第三、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在国民党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这样部队焉能不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防御作战。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30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2023-07-23 13:59:132

黄埔军校都出了那些人才?

这个是只要有名的,还有每一期的名录可以查看这个网址,基本上每一期,每一个人都有介绍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uangpushisheng.htm 国民党军官(含起义将领)   注: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阙汉骞 董钊 李铁军 罗奇 贺忠汉 胡靖安 王慧生 宣铁吾 黄梅兴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蔡炳炎 廖运泽 曾扩情 酆悌 张耀明 廖昂 吴起舞 彭士量 邱行湘 郭汝瑰 孙明瑾 李文     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 段德昌 贺声洋 萧方 周维炯 杨其纲 彭干臣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唐澍 姜镜堂 常乾坤 伍中豪
2023-07-23 13:59:221

投降者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日军的投降者是什么意思 就是“投降的日本军人”。至于是向谁投降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二:日军的投降者,比喻什么生肖 汉奸的话,应该是”鼠“吧,贼眉鼠眼,心术不正嘛 问题三:投降者悖论是什么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问题四:日军的投降者什么?(打一生肖) 当然是鸡咯,当时小鬼子首相是东条英机嘛,就是【东条英】鸡,所以是鸡。 求采纳 问题五:日军的投降者应该是十二生肖的什么动物 呵呵,侮辱了十二生肖 问题六:以前打战让人投降是什么意思? 作战是为了取胜,为了达成各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不是为了简单地杀人。所以在已经取得胜利,或俘虏了对方时,是不能滥杀的,这也是国际公约所规定的。 问题七:忘不了那个人就投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忘不了就不要忘 问题八:为什么日本人投降没有条件,无条件投降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不跟对方要求任何条件,自己就投降了, 相对于有条件投降,比如,我可以投降,不过你要保证我荣华富贵等等。 所以,无条件投降就是指,完全放弃一切权利,你想对 *** 嘛就干嘛,你可以跟我有任何条件,而我对你没有任何条件和任何反抗, 问题九:古代皇帝重用投降者例子 【1】、 汉主刘聪对晋愍帝百般羞辱,出猎时,命他身披铠甲手执长戟,作为前导。西晋子民见了,围观痛哭。316 年十二月,刘聪在光极殿会宴群臣,也象对待怀帝那样,命令愍帝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怀,甚至在自己小便时,命令愍帝替他揭开便桶盖。陪伴愍帝同来长安的晋朝尚书郎辛宾见皇上如此受辱,失声大哭。事后,刘聪担心如留着愍帝,晋人复国之心不灭,就在同月派人杀死了愍帝。 【2】、 晋怀帝被送往平阳,{刘聪}对他说:“卿为豫章王时,朕尝与王武子(王济)相造,武子示朕于卿,卿言闻其名久矣。以卿所制乐府歌示朕,谓朕曰:‘闻君善为辞赋,试为看之。"朕时与武子俱为《盛德颂》,卿称善者久之。又引朕射于皇堂,朕得十二筹,卿与武子俱得九筹,卿赠朕柘弓、银研,卿颇忆否?”怀帝回答:“臣安敢忘之,但恨尔日不早识龙颜。”刘聪又说:“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怀帝答:“此殆非人事,皇天之意也。大汉将应乾受历,故为陛下自相驱除。且臣家若能奉武皇之业,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 后被封为会稽郡公,并被囚禁。建兴元年(313年)二月丁未(初一)日(3月14日),晋怀帝在正月的朝会上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杀之 问题十: *** 哪些人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 *** 投降将领 胡三余中将 *** 炮兵司令 史泽波中将 *** 第十九军军长 马法五中将 *** 第四十军军长 陈长捷中将 *** 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 周毓英中将 *** 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长 王靖国中将 *** 第十兵团总司令 赵承绶中将 *** 第七集团军总司令 梁培璜中将 *** 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孙 楚中将 *** 第十五兵团司令官 牟中珩中将 *** 第十战区副司令 杜聿明中将 *** 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李仙洲中将 *** 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 宋希濂中将 *** 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范汉杰中将 *** 陆军副总司令 汤 尧中将 *** 陆军副总司令 黄 维中将 *** 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韩 浚中将 *** 第七十三军军长 罗历戎中将 *** 第三军军长 廖 昂中将 *** 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陈金城中将 *** 第九十六军军长 王耀武中将 *** 第二绥靖区司令官 康 泽中将 *** 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 文 强中将 *** 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 曹天戈中将 *** 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林伟俦中将 *** 第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向凤武中将 *** 第七十一军军长 邱行湘中将 *** 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郑庭笈中将 *** 第四十九军军长 廖耀湘中将 *** 第九兵团司令官 黄正诚中将 *** 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杜建时中将 *** 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 宋瑞珂中将 *** 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 马励武中将 *** 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 卢浚泉中将 *** 第六兵团司令官 武庭麟中将 *** 整编第十五师师长 喻英奇中将 *** 粤桂东剿匪指挥部司令兼三一二师师长 张 淦中将 *** 第三兵团司令官 陈林达中将 *** 新编第五军军长 霍守义中将 *** 整编第十二军军长 区寿年中将 *** 第七兵团司令官 李 涛中将 *** 新编第六军军长 张岚峰中将 *** 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 孙殿英中将 *** 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中将 *** 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 孙 渡中将 ***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张绩武中将 *** 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王景宋中将 *** 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 莫得洪中将 *** 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段霖茂中将 *** 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 钟 彬中将 *** 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熊新民中将 *** 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十一军军长 赵锡田中将 *** 整编第三师师长 陈颐鼎中将 *** 第七十师师长 曾扩情中将 *** 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 邱维达中将 *** 第七十四军军长 王雷震中将 *** 第三十五军副军长 萧以觉中将 *** 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 许用修中将 吴绍周中将 *** 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 侯吉晖中将 *** 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 刘嘉树中将 *** 第十七兵团司令官 王韵琴中将 *** 第十一兵团参谋长 周振强中将 *** 浙西师管区司令官 杨光钰中将 *** 第三军副军长 方 靖中将 *** 第七十九军军长 王凌云中将 *** 河南第一路挺进军总指挥 郭一予中将 *** 徐州剿匪总部办公室主任 刘镇湘中将 *** 第六十四军军长 王秉钺中将 *** 第五十一军军长 陈士章中将 *** 第二十五军军长 黄 淑中将 *** 第九军军长 米文和中将 *** 第一八一师师长 理明亚中将 *** 整编第五十五师副师长 王继祥中将 *** 整编第八十三师副师长 盛永兴中将 ......>>
2023-07-23 13:59:291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军官(注: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91;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阙汉骞 董钊 李铁军 罗奇 贺忠汉 胡靖安 王慧生 宣铁吾 黄梅兴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蔡炳炎 廖运泽 曾扩情 酆悌 张耀明 廖昂 吴起舞 彭士量 邱行湘 郭汝瑰 孙明瑾 李文  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 段德昌 贺声洋 萧方 周维炯 杨其纲 彭干臣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唐澍 姜镜堂 常乾坤 伍中豪
2023-07-23 13:59:453

杜聿明在东北的时候到底有多少兵。。

  几百万是夸张的说法。  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949年11月2日;国民党军队被歼灭改编共计47.2万人)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总司令 卫立煌  副总司令 杜聿明 郑洞国 范汉杰 梁华盛 孙渡 万福麟 张作相 马占山 陈 铁  参谋长 赵家骧  锦州指挥所  主 任 范汉杰(被俘)  副主任 贺 奎(被俘)  第1兵团  司令官 郑洞国(兼)(投诚)  新7军 军长 李 鸿(投诚)  新38师 师长 陈鸣人(投诚)  暂56师 师长 张炳言(投诚)  暂61师 师长 邓士富(投诚)  第60军 军长 曾泽生(起义)  暂21师 师长 陇 耀(起义)  暂52师 师长 李 嵩(起义)  第182师 师长 白肇学(起义)  第6兵团  司令官 卢浚泉(被俘)  第93军 军长 盛家兴(被俘)  暂18师 师长 景 阳(被俘)  暂20师 师长 王世高(被俘)  暂22师 师长 李长雄(被俘)  第184师 师长 杨朝纶(逃脱)  第5军 军长 刘云瀚(逃脱)  第26师 师长 张越群(逃脱)  暂50师 师长 罗先之(逃脱)  暂60师 师长 陈膺华(逃脱)  新8军 军长 沈向奎(逃脱)  暂54师 师长 黄建镛(被俘)  暂55师 师长 安守仁(投诚)  第88师 师长 黄文徽(被俘)  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逃脱)  第8师 师长 周文韬(逃脱)  暂57师 师长 朱茂榛(逃脱)廖定藩(逃脱)  第198师 师长 张 纯(逃脱)  第8兵团  司令官 周福成(投诚)  第53军 军长 周福成(兼)  暂30师 师长 张儒彬(投诚)  第116师 师长 刘德裕(投诚)  第130师 师长 王理寰(起义)  第207师 师长 戴 朴(逃脱)  第1旅 旅长 李定一(被俘)  第2旅 旅长 王启瑞( )  第3旅 旅长 许万寿( )  第9兵团  司令官 廖耀湘(被俘)  新3军 军长 龙天武(逃脱)  第14师 师长 许 颖(被俘)  第54师 师长 宋邦纬(被俘)  暂59师 师长 梁铁豹(投诚)  新6军 军长 李 涛(被俘)  新22师 师长 罗 英(被俘)  暂62师 师长 刘梓皋(逃脱)  第169师 师长 张羽仙(被俘)  新1军 军长 潘裕昆(逃脱)  新30师 师长 文小山(被俘)  第50师 师长 杨 温(被俘)  暂53师 师长 许赓扬(投诚)  第49军 军长 郑庭笈(被俘)  第79师 师长 陈 衡(逃脱)  第105师 师长 邹玉桢(被俘)  第195师 师长 罗莘求(被俘)  第52军 军长 刘玉章(逃脱)  第2师 师长 平尔鸣 尹先甲 郭永和(逃脱)  第25师 师长 李运成(逃脱)  第71军 军长 向凤武(被俘)  第87师 师长 黄 炎(被俘)  第91师 师长 戴海容( )  第17兵团  司令官 侯镜如(逃脱)  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  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  第151师 师长 陈 植  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  第92军  第21师 师长 李荻秋、张伯权  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  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  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  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  “剿总”直辖骑兵司令部  司令官 徐 梁( )  骑1旅 旅长 关邦杰( )  骑2旅 旅长 张志恒( )  骑3旅 旅长 李荣春( )
2023-07-23 13:59:534

有哪些名人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

国民党军官  (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2]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乔家才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阙汉骞 董钊 李铁军 罗奇 贺忠汉 胡靖安 王慧生 宣铁吾 黄梅兴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蔡炳炎 廖运泽 曾扩情 酆悌 张耀明 廖昂 吴起舞 彭士量 邱行湘 孙明瑾 李文 王怀义 王敬久 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 段德昌 贺声洋 萧方 周维炯 杨其纲 彭干臣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唐澍 姜镜堂 常乾坤 伍中豪
2023-07-23 14:00:231

塔山阻击战的战役回顾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地区浴血奋战6昼夜,成功地阻击住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东进兵团”。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把蒋介石在东北的反动统治的“生命线”(沟通华北的咽喉)一举切断。17日,被长久围困的长春守敌一个军宣告起义;19日,包括一个兵团部又一个军的守敌余部全体投降。 曾经是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当即解放。ue004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蒋介石急调北宁县华北“剿总”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4个师,共11个师,于10月10日至15日猛攻塔山。10月10日,东北野战军为全歼锦州守敌,在锦西蒋军援军北进的唯一通道塔山展开了阻击战。10日拂晓,解放军一部扼守塔山阵地。蒋军飞机在几十分钟内低空投弹5000余枚,平地炸松几尺土。蒋军3个师以密集的冲锋队形,由连、营、团长带头,督战队压后,叫着往上冲,解放军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拉锯状态。蒋军轮番攻击5昼夜未能攻下。蒋军最后把号称“没有拿不下的阵地”的赵子龙师拿出来冲锋,并以50万金圆券抽骨干分子组成“敢死队”,冲锋还是被打退。解放军阻击蒋军的阵地已用尸体堆成。15日凌晨,蒋军又以5个师偷袭阵地,见到用尸体堆积起来的工事望而生畏。到中午12时,蒋军全线溃退,战役结束。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塔山阻击战使塔山闻名于世。塔山本来没有塔,阻击战后在这里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纪念塔,使塔山有了塔,烈士的鲜血使塔山永放光芒。 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的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以独95师为主导的攻势。10月16日之后至10月28日,由于遭受了重挫,国民党军实际放弃进攻,只在前沿保持小部队的接触。第一阶段:10月10日到11日的进攻由于轻视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国民党军在进攻前仅进行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虽然对塔山的阵地有较大破坏,但仍遗留有大量的地堡、铁丝网,成为阻挠步兵突破的巨大障碍。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了坚强的抵抗,同时,解放军的炮兵同国民党炮兵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并以密集火力猛击国民党军二梯队的集结地域。当日国民党军共向白台山阵地进行了七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九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11日国民党军仍按原部署继续攻击,只加强了炮火配备及海空军的火力支援。各部队将10日的预备队调上一线,希望能保持进攻的锐气。十一日拂晓,62军151师453团曾通过夜袭夺取了二○七高地,但旋即为解放军重新夺回。稍后451团正、副团长带头冲锋,均被击毙阵地前。战到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了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但还是不能进塔山一步。由于敌54军、62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了兵力部署。以10日到达的独95师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以54军第8师代替暂62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62军仍攻击白台山。以92军和暂62军作为预备队。第二阶段:10月13日到15日的进攻13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国民党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原来我军利用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10月14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进入了第五天。凌晨五时,各军的炮火就开始向塔山阵地轰击,海军的大炮也同时开始。在猛烈炮火鼓舞下,国民党军士兵的士气振作起来。第8师仍采取三路密集冲锋的战法,反复冲锋,曾一度攻入塔山铁路桥头堡的防御阵地,黑压压的士兵有的爬到了地堡盖子上面。在塔山以南阵地观战的62军军长林伟俦正准备调21师的部队上去增援,第8师已经被解放军的反冲锋赶出了阵地。上午10时,塔山阵地的后方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炮声,锦州总攻开始了。塔山之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国民党军及在不顾一切地向解放军防线冲击。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独95师几乎被打残,全师缩编起来不过三个营多一点。其它部队也是伤亡惨重。国民党军的斗志被完全瓦解,塔山阵地真正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铜墙铁壁。14日晚,期待已久的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15日,从烟台来的第39军也已抵达。然而这都为时已晚。15日之后,锦州方面的炮声渐渐减弱,敌东进兵团仍在塔山地区未能前进一步。 发起攻击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至山海关段铁路发起攻击,至10月1日,攻克锦州北面屏障义县和锦州南面的高桥、塔山、兴城,孤立锦州。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蒋介石接到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的告急电后,立即从南京飞到北平、沈阳,经过精心谋划,决定集中22个师,组成东西两兵团,分别从锦西、沈阳出动,东西对进,夹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获悉国民党军增兵锦西后,担心担负阻击任务的兵力太少,阻挡不住,因为两锦之间距离仅为50公里,担心打锦州的部队陷入敌人内外夹击之中。于是在10月2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回师打长春。但过了不多时,他又报告中央,决心仍然打锦州,并调整了兵力部署。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收到林彪的报告后,立即复电,重申必须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并且指出,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突击集团按照新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7个师和炮纵主力,组成北突击集团,以2个纵队6个师组成南突击集团,以1个纵队组成东突击集团。从10月9日开始,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对锦州发起攻击,扫清外围后,于10月14日10时发动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人,俘虏范汉杰。在攻击锦州的同时,东北野战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分别在彰武、新立屯和塔山地区,进行了防御作战,尤其是塔山阻击战,东北联军总部命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立即到十二师的一线去指挥。及时改变了只守村后小山的部署,构筑起坚固的村落防御体系,坚守村庄,控制村边通道。10月10日开始,指挥塔山部队激战6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猛烈进攻,坚守住了阵地,涌现出了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英雄战斗集体,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向沈阳突围锦州解放后,东北战局急转直下。10月15日,蒋介石又飞到沈阳,严令东北剿匪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部向沈阳突围,郑洞国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决定10月17日行动。但他没有料到,在人民解放军的争取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所部于这天起义了,突围计划破产。19日,新7军军长李鸿率部放下武器。郑洞国被迫于21日凌晨走出指挥部中央银行大楼向解放军投诚。长春和平解放。与此同时,西进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在蒋介石督催下,于10月20日由彰武、新立屯地区南下,企图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掩护沈阳国民党军沿铁路线撤入关内。10月21日对黑山、大虎山发动攻击,遭遇解放军的顽强抵抗。毛泽东电告林彪、罗荣桓,蒋介石仍然不改变锦西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对我军来说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望即本此方针,即刻动手部署,以全歼廖兵团为目的。黑山、大虎山阻击战鏖战正急之时,东北野战军攻锦州得胜之师迅速回头,犹如飞将军从天降,从南北两翼钳击合围廖耀湘兵团。廖耀湘进攻黑山、大虎山受阻后,乃改变计划向营口方向撤退,企图从海上逃走,但途中又遇解放军的拦截,不得已分成两股向沈阳方向突围。由于指挥错乱,部队来往调动,陷入一遍混乱。这时坐在北平指挥的蒋介石获此消息后说: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被围歼而无可奈何。从10月26日4时起,东北野战军在绕阳河以西、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区域内,展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空前大规模的围歼战,至28日5时,歼灭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第6两军,俘虏廖耀湘,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惊悉廖耀湘兵团被围歼,知道大势已去,乃匆忙乘飞机逃离沈阳,由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沈阳残部14万人继续顽抗。东北野战军乘胜于11月2日解放东北最大城市沈阳和营口。锦西、葫芦岛地区的国民党军,在廖耀湘兵团被围歼时,未敢北进增援,沈阳解放后,于11月9日乘船从海上逃走。至此,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以伤亡近7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取得震惊中外的胜利。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力量。辽沈战役,加上当时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据此,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算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实现了。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能在52天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就其战役组织指挥来说,主要是坚决贯彻执行了以主力南下北宁路的作战方针;集中两倍半于敌的兵力,迅速攻克了战略枢纽锦州;攻锦州后迅速回师合围了廖耀湘兵团;在合围的同时,乘敌慌乱,猛烈进行穿插分割;同时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密切结合起来,争取了一部分敌军起义,加速了战役胜利进程。(军事科学院军史部 周宏雁)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距锦州30公里,距锦西10公里。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村东面是铁路,通往锦州的公路从村中间穿过。村南有一条干枯的滩河,宽约30米,叫饮马河。塔山这个史书上鲜见的地名,在辽沈战役中却载入了史册。其原因就是:它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我军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林彪安排四纵扼守塔山,是基于对四纵的信任。四纵是在罗荣桓从山东带来的胶东部队的基础上组成的,在东北打了许多胜仗,并且创造了在东北战场最早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光辉战绩,但像这样死守阵地的硬仗、恶仗还打得不多。而对于塔山阻击战,林彪尤为关注,林彪的犹豫动摇,也是基于我军很难阻击住锦西、葫芦岛方向增援之敌的考虑。林彪坚定攻打锦州的决心后,对阻援锦西、葫芦岛方向之敌问题的担心并没有消除,在帽儿山视察地形时还说,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州方面的敌军挡住。为了消除林彪的担心,加强四纵指挥员的信心和决心,保证攻克锦州,打好搭山阻击战,罗荣桓主动建议派野司参谋处长苏静去四纵协助指挥作战。征得林彪同意后,罗荣桓把苏静找来,交代任务:“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去四纵,那里将有一场恶战。四纵、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的任务就是把敌人隔在锦州以西,以便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攻下锦州。四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你的任务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协助四纵首长指挥部队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要告诉吴克华司令员、莫文骅政委,指挥员不要怕牺牲,不惜代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总部的战略意图你是清楚的,但部队一时不一定能理解得了。你要向指挥员多次、反复解释总部的意图,一定要顶住敌人,顶住了就是胜利。”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苏静去四纵后,给四纵领导人留下了“监军”的印象。莫文骅在回忆录中说:“塔山战斗开始的第五天,总部派来了一位处长到纵队当联络员,其任务是上通下达,加强联系。总部联络员可参加纵队的党委会(只听不表态),总部给他或他发给总部的电报,我们不能过问。个别同志私下开玩笑称联络员是‘监军",纵队主要领导对此做法也有反感。不管上边出于什么意图,这种作法会引起下边的考虑,甚至影响到作战情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好在我四纵领导人是党性很强的同志,莫文骅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即将产生的矛盾。10月10日拂晓,塔山阻击战打响。凌晨3时半,国民党军趁落潮之际,袭占了我军打鱼山岛阵地,袭占了我军前沿几个尚未修好工事和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的小高地。特别是打鱼山岛阵地,位于我军防线的东端,东与西海口阵地北侧陆上毗连,西与塔山堡隔路相望。敌人攻战打鱼山岛,就直接威胁到我军西海口和塔山堡阵地的侧翼安全。如果敌人从海上登陆西海口,还可以越过塔山,绕过高桥,直抵锦州外围。打鱼山岛阵地的丢失,引起了我四纵领导人的关注。吴克华司令员立即命令:迅速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因此,塔山阻击战刚一开始,我军在前沿阵地上就展开了反击战,丢失的几个小高地在我军连续反击下夺了回来。敌军攻击和我军适时反击贯穿于塔山阻击战的全过程。与我军指挥员充满信心、精心部署、正确指挥和我军指战员英勇善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援锦官兵的心态。国民党军葫芦岛指挥官侯镜如未及时到位,阙汉骞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发起进攻,罗奇胡乱干预指挥,却告密于蒋介石,说阙汉骞援锦态度不积极。明显地看出,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失败是必然的。当时任国民党秦、葫港口副司令的惠德安在追忆葫芦岛作战时说:“侯镜如对于蒋介石的打内战,我看是不大感兴趣的。特别在他所指挥的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于一九四七年秋季在东北失利以后,对东北局势感到严重,不愿沾边。这次蒋介石一再拉他来指挥,他总是设法推脱,对蒋敷衍也是煞费苦心的。我以后从葫芦岛去塘沽时,曾在塘沽新港办事处与侯氏晤谈,问他东北已经解放,对平津看法如何?他慨叹地说:‘谁还要打内战?军民厌战,士气不振,哪一个队伍是完整而有战斗力的?看不出傅老总(指傅作义)会有什么办法。"”侯镜如既然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应付蒋介石的命令,当然不会作出积极的努力,但又不能不作出努力。因此,他不仅不及时到位指挥,而且到位指挥也明确告诉他的参谋长:“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他指示参谋长拟定的方案,就是稳扎稳打,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也能应付蒋介石。从这两个方案付诸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心态也可窥见一斑。
2023-07-23 14:00:411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

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共产党指挥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聂荣臻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越南籍) 李运昌 段德昌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贺国中 汤慕禹能被采纳么.
2023-07-23 14:00:552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许奎贤

  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国民党军官  (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11]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郑作民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罗奇贺忠汉胡靖安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郑庭笈陈修和文强杨伯涛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刘戡黄杰陈大庆刘安祺高魁元蔡炳炎廖运泽曾扩情酆悌张耀明廖昂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孙明瑾李文王怀义王敬久滕杰唐纵蒋孝先  共产党军官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 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  抚州籍校友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为建立新型革命军队,培养新型革命军官而创办了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军校开学至1949年,校名几经变更,先后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等,因创办时校址位于广州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国共两党曾派出许多优秀干部到黄埔军校工作。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查证,抚州籍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共211人。其中学员182人,教官37人(内含8名本校毕业留校人员)。教官在校部担任教务或有关工作,14名有少校以上军衔,其中5名有上校以上军衔,他们是:  李士奇,别名特夫,宜黄县人,原居县城东门外。黄埔第1期(1924.5—1924.11)步兵科学员,第17期时(1940.5—1940.11)任三总队少将总队长,时年39岁。  陈克斋,东乡县人,原居岗上圩。保定军校一期毕业,曾任黄埔3期教育部少校战术教官,黄埔16期时(1939.1—1939.7)任上校战术教官、科长,时年34岁。  于椿林,别名松柏,南城县人,原居县城河东街。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工兵科学员,曾任黄埔8期上尉助教、16期少校队长、中校队长,18期时(1941.4—1943.2)任上校工兵大队长,时年40岁。  王铨,别名公衡,临川秋溪人。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步兵科学员,曾任16期一总队中校副大队长,18期时(1941.4—1943.2)任二总队上校大队长,时年34岁。  李崇德,别名吉祥,南城县人,原居新丰街。黄埔5期(1926.3—1927.8)炮兵科学员,曾任黄埔18期步兵科上校战术教官、20期步兵科上校战术教官组长、20至22期总务处庶务科上校科长,23期时(1949.8)任实习工厂上校厂长,时年43岁。  袁嗣梅,别名镜先,临川莲源人。黄埔6期(1928.4—1929.5)一总队工兵科学员,曾任黄埔21期上校督训处筑城地形主任教官,时年39岁。  抚州籍黄埔校友211人当中,临川86人,东乡30人,宜黄24人,崇仁22人,南城16人,金溪11人,黎川10人,南丰8人,乐安2人,广昌、资溪各1人。
2023-07-23 14:01:042

黄埔军校毕业所有军官?

国民党军官  (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2]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阙汉骞 董钊 李铁军 罗奇 贺忠汉 胡靖安 王慧生 宣铁吾 黄梅兴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蔡炳炎 廖运泽 曾扩情 酆悌 张耀明 廖昂 吴起舞 彭士量 邱行湘 郭汝瑰 孙明瑾 李文 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原籍越南) 李运昌 段德昌 贺声洋 萧方 周维炯 杨其纲 彭干臣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唐澍 姜镜堂 常乾坤 伍中豪
2023-07-23 14:01:241

我从一军校函授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在上海注册登记一家公司,我可以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吗?

不可以,军校除非你满足以下三种之一:1、有复员证2、有专业军官证3、文职军官证否则本科学历验证出来是非学历教育
2023-07-23 14:01:333

那个伟人和哪个伟人是同学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毛泽东与蔡和森是同学。黄埔军校四期林彪元帅,加入同一阵营的有,中共早期军事家 伍中豪 曾中生 段德昌 刘志丹 袁国平, 中共将领 郭天民上将 唐天际中将 洪 水少将(越南)加入国民革命军的有抗日名将 --- 谢晋元“八百壮士”,张灵甫、胡琏、与林彪在辽沈战役的对手 ---- 潘裕昆,阙汉骞,林伟俦, 刘玉章, 其它将领 ------ 李 弥,高魁元,林伟俦, 高吉人,邱维达 , 统战名人 ------ 唐生明,文 强,
2023-07-23 14:01:402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

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共产党指挥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聂荣臻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越南籍) 李运昌 段德昌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贺国中 汤慕禹能被采纳么.
2023-07-23 14:02:032

黄埔军校最后一期学员名单裴德培

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郑洞国 宋希濂 毛人凤 关麟征 贺衷寒 邓文仪 李仙洲 李默庵 陈明仁 康泽 郑介民 李延年 李弥 胡琏 唐生明 俞济时 黄维 戴笠 郝柏村 蒋仲苓 王升 黄珍吾 彭孟缉 桂永清 谢晋元 范汉杰 邱清泉 蔡文治 李桂丹 廖耀湘 郑作民 刘璠 王竣 黄翔 曾泽生 徐会之 赵子立 陈颐鼎 李以劻 肖赞育 戴安澜 萧作霖 唐生智 林伟俦 吕旃蒙 覃异之 贾伯涛 胡靖安 郑庭笈 陈修和 文强 杨伯涛 侯镜如 王耀武 孙元良 刘戡 郑介民 黄杰 陈大庆 刘安祺 高魁元     共产党指挥官  左权 陈赓 周逸群 萧克 徐向前 林彪 蒋先云 刘志丹 罗瑞卿 黄公略 周士第 王尔琢 王良 许光达 陈伯钧 宋时轮 杨至成 郭天民 陈奇涵 聂荣臻 陈浩 陶铸 程子华 廖运周 张学思 冯达飞 蔡申熙 曾中生 许继慎 赵一曼 赵尚志 宣侠父 阮山(越南籍) 李运昌 段德昌 阎揆要 郭化若 陈毅安 王诤 谭希林 彭明治 曹渊 唐天际 张宗逊 刘畴西 卢德铭 李之龙 张子清 余洒度 徐彦刚 曾士峨 朱云卿 陈东日 曹福昌 邓萍 贺国中 汤慕禹能被采纳么.
2023-07-23 14:02:121

曾泽寰详细资料大全

曾泽寰 (1898一1937),又名曾庆敏,乳名冬生,字渡生,广东东莞市清溪镇细布村人。父亲曾仰庭前清秀才,母亲尹大夫人清溪镇大埔村人。姐弟五人,牛湖姐、过路围姐、曾志敏、曾德敏、曾庆敏。曾志敏带弟弟曾庆敏到省城广州考黄埔陆军国小堂。 基本介绍 本名 :曾泽寰(抗战名将) 别称 :庆敏 字号 :字渡生 所处时代 :民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东莞清溪镇细布村 出生时间 :1898年 去世时间 :1937年 人物简介,逸事:, 人物简介 1908年冬9岁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国小,后入武汉讲武堂: 1914年15岁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 1917年18岁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 1921年22岁毕业,同期同学有 *** 、薛岳、李宗仁、白崇禧、李扬敬等。 1926年27岁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团长兼黄埔军校第四期上校教官。 1927年28岁任第十三师第五十四团团长。 1931年32岁任第二军参谋处上校处长,后调任黄埔、韶关教导队教育长。 1937年38岁任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第四五七旅副旅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曾泽寰请缨上阵,不久,他担任副旅长的159师457旅开赴上海前线。他与亲友话别时,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他嘱咐妻子说:“余北去,为国而战,驱逐日寇,保卫国土,义无后顾。望自珍重,并盼苦心抚育子女成人,余死亦瞑目矣!”。8月13日,日军在上海金山登入,他即率军投入战斗。8月23日,日军转从宝山张华镇、川沙口登入,从侧面包抄上海。曾泽寰率部队参加罗店争夺战,他身先士卒,率部一度攻入罗店镇。日军占领上海后,分兵数路扑向南京。159师457旅奉命担任江阴、镇江一带的防守任务,配合海军部队封锁长江航道,阻止日军溯长江而上。11月下旬,无锡、江阴、武进等县相继失守,曾泽寰率部保卫江阴炮台要塞,不幸遭日军包围,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将士阵亡,曾泽寰宁死不屈, 曾将军1937年11月28日于江苏江阴金家桥壮烈殉国。 1937年12月,国民革命第十二集团军在广州举行抗日阵亡将领曾泽寰追悼会,国民 *** 追升他为陆军少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内纪念碑 曾 泽 寰 将 军 纪 念 碑 曾泽寰,又名庆敏,乳名冬生,字渡生,一八九四年冬生,广东省东莞县清溪镇细布村人。一九〇八年冬考入广州陆军国小堂第六期,一九一四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一九一七年二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兵科一连,一九一九年二月毕业。历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副官,粤军第二师步兵团排长、连长,建国粤军第四军学兵团团附等职。一九二六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团长,广东第八路军第五军第十三师第五十四团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后任广东第一集团军第二军司令部参谋处上校处长,广东北区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后调任黄埔、韶关教导队教育长。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战区第十九集团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第四五七旅副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担任江阴、镇江一带的防守任务。十一月下旬,在保卫江阴炮台要塞战斗中壮烈殉国。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被国民 *** 军事委员会追赠为陆军少将。 保定军校 曾泽寰将军铜像 曾泽寰将军广东陆军国小第六期同学: 吴奇伟、罗策群(十八岁)、韩汉英、林挺华、罗梓材、炼凤韶、李汉魂、简作桢、陈公侠、朱晖日(以上各人为十七岁).邓龙光、陈芝馨、戴振魂、骆应钊、李振球、李江、阮宝洪、罗为雄、黄琪群、张发奎、薛仰岳、叶挺(以上各人为十六岁)、缪培南、李故颐、侯文俊、曾泽寰(十五岁)、丘兆琛(以上各人为十五岁)。 曾泽寰将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兵科同学: 信文灿、唐宗尧、程堪、杨正坤、李宗程、李如枫、黄志勋、赵恩熙、胡祖舜、彭德云、成杰、万耀中、侯尊召、江孝纯、窦桂芳、梁殿枢、金锋、侯谷、范树珍、饶汉杰、侯光龙、郭之缙、周庆桐、卢景鉴、温力正、陈国梁、任为凯、粟福畴、梁宗标、张联辉、刘王行、高岳嵩、尹邦光、徐鸿晋、魏朝纲、彭济伟、叶嗣雄、蔡堂、沈文诰、刘福德、岑荣宗、金履新、曾泽寰、温定国、李务滋、陈荣宗、杨义、谭时、张伟、梁毓藻、王世康、李扶疏、李扬敬、林振镛、林廷华、黄盛昆、简作桢、马克仑、徐金龙、刘茂恩、李经田、孙毓生、张家锟、马负龙、蔡春田、段桂明、王清瀚、李铨、贺学礼、董汝梅、范锡庚、董汝桂、杨泽沛、陈宝增、王得来、董玉玢、贾成勋共81人。 淞沪会战前的粤陆军第66军159师整编: 陆军第一五九师: 师长谭遂,参谋长许让玄,辖步兵二旅四团及炮、工、辎、特各一营,骑、通各一连,电信一队,军医院一所。辖二旅457、476旅:第457旅旅长罗策群、第457旅副旅长曾泽寰、第949团团长黄纪福、第950团团长林伟俦;第476旅旅长陈骥、第476旅副旅长唐拨,第952团团长何全标、第954团团长洪扬世。民国二十五年八月由粤军第四路军(余汉谋)第九师(缪培南)改编而成。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民国六年入学,八年毕业的第六期毕业者余汉谋(害同)、许志锐(曲江)、欧阳驹(中山」、陈芝馨(罗定)、韩汉英(琼山)、罗梓材(兴宁)、陈凤韶(目阳山)、 *** 球(梅县)、邓龙光(茂名)、缪培南(五华)、罗为雄(大埔)、陈师(兴宁)、吴奇伟(大埔)、梁世骥(梅县)、黄琪翔(梅县)、李振球(兴宁)、 罗策群 (兴宁)、邓演达(惠阳)、叶挺(惠阳)、李扬敬(东莞)、李务滋(从化)、林挺华(文昌)等人。李汉魂自言毕业于保定六期,但同学录中无其名,薛岳亦未见列名。 逸事: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邓澄涛随香翰屏将军(时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期间, 第九集团军总部撤离上海后,以第四路军秘书身份尽力协助曾泽寰将军旧部重返十二集团军战斗序列。 邓澄涛《寸草春晖》「注四十」: 张长官向华,与薛长官伯陵,于抗日淞沪作战时,隶陈辞公(诚)指挥(前敌总指挥)之下为左右翼总司令。其时粤省抽调精兵八团,赴沪补充,香副总司令翰屏偕余赴前线慰劳。抵南京,奉蒋委员长命令,以香为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为张向公之佐,因此随同赴任。在青、浦县城外之北干山下指挥所中,相处多时。该指挥所,亦陈辞公驻节之地。及后转进昆山、苏州、无锡等处;九集团总部,由江阴转进,原由曾处长泽寰率领,以情况恶劣,曾处长于金家桥自戕身死。因张香两公随指挥所先行,以致羣龙无首,情势甚乱。余以第四路军秘书身份,极力安慰众人,谓:「九集团总部,虽奉令解散,但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不愁无效力之地,当完整返回南京,听候 *** 调遣,如中央一时未能收容,当可回粤服务,余相信余香两公,爱护部属,素抱热诫,个人愿为诸公尽其微力,当必有成。」众闻言心情乃定,安葬曾处长遗骸后,即赶回南京。
2023-07-23 14:02:311

天津战役的战斗经过

天津国军在环城碉堡工事线长达八十四华里的周围,分为三个防守区。工商业市区,则由警备旅、宪兵、警察等施行交通管制和灯火管制,日夜检查行人和住户,严密监视人民的活动。同时将天津各部队的炮兵集中起来,归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统一指挥,一律用汽车牵引,企图集中火力支援作战。预先做好了各地区的炮兵阵地和预备阵地,测好了市郊的目标距离,利用天津市区最高建筑物为观测所地点。在各军进入了防守区以后,随即施行封锁交通,非经防守司令部的许可,不准人马车辆船只出入市区。  十二月二十日,外围的激战开始。灰堆据点在一个夜间就经解放军袭占,保安团团长以下全部被俘。布设的许多地雷,效用不大。在杨柳青的两个护路旅,经一日夜激战后,仅有一团撤回市内。在北仓的一个旅经解放军一夜猛袭,溃乱得零散不堪,收容起来还不足一团。静海保安团尚在减河地区对解放军炮兵的占领阵地作了很大的妨害,终于被驱回来。另有个宝坻的“还乡团”,也随护路旅退入市内。对这些地方团队,既要利用它作战,又顾虑它起内变,都把它收枪而重新改编在收容回来的护路旅内(护路旅的干部是傅总部教导团选编的),作临时新编师,置于第三线工事上。在西南区第九十四军那一个师方面,由于灰堆的失落和前方静海保安团不能立脚,也受威胁,不能以重点支持西营门方面即将发生的剧战,就强迫关外流入市内的游勇(多选云南籍的)再急编为一个新师。军械库存尚有余,因而能够急就,不少滇籍军官也受到利用,暂时作为总预备部队。西营门一接火,又把这个师加到它的西翼来缩短第六十二军的阵线,加深它的纵深。  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鉴于北仓、灰堆外围据点的孤立,轻易就被解放军摧毁,他为宜兴埠据点之团担心。又以他的基本第一五七师留北平不得归还建制,感到主阵地兵力不够用,以为北站和西营门双方都要受攻,再无能顾到宜兴埠据点,就撤回那个第一五一师派出的加强团,作军的预备部队。他怕原来阵地为解放军所利用,作为进攻北站的根据,令该团撤出时加以破坏。原指的是工事而言,哪知该团长竟然是纵火焚村,给千数家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我尚无所知,杜建时来告,同为惊愕,电话问了第六十二军,才明究竟。虽然严斥了林伟俦,而未将那个罪恶团长置诸军法以平民愤,我亦负有严重责任。趁解放军尚未进占宜兴埠时,责成第六十二军迅即抢救,市消防队全数出动,收效也不甚多,造成一笔莫大罪债。我曾对杜说:“这不同于长沙大火吗?还防守什么!”杜当时还强慰我以“军务为重,急筹善后!”那也就是按照傅作义所宣布的“布设城防阵地拆除民房赔偿办法”,会同杜出了布告,由市府拨款“赔偿救济”。结果军事日日紧张,灾民也同林伟俦的处理相反,第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认为东局子营房据点的重要而又坚固,遮蔽着接近主阵地的要害,能坚持该点,全线就都可保安全。他特别加强该点的配备,并从主线增加炮火,作强力的支援。这还是他所见特到之处。但这样的设阵配置思想,对砉特具攻坚威力的解放军的英勇强战,又属枉然。第八十六军举其精萃力量用在东局子支点上,只经解放军一日夜的猛攻强袭,即被突陷,炮火的日夜支援,也没起作用,一个大团干净灭亡。这使得原来软弱的第八十六军就全部丧胆了。  一九四八年底,外围各据点已经解放军扫荡干净,全阵线处在围困中,如同瞎子般看不出解放军的调度。但从杨柳青、东局子的受猛攻和解放军炮兵重点针对这两方,认出西营门和民族门将受猛攻,而以对西营门的顾虑更大,但还没想到会一下子就被突破。  一九四九年一月上旬,阵线各处都有不断的接触,河北和西营门地区起了激战。在解放军的一虚一实的迷惑作用下,第六十二军竟将控置的有力一团推进于河北地区,恢复第一五一师建制,置于无用之地,而吁请缩紧西营门阵地线的配置。  西营门战斗日紧一日,国民党空军曾有两次,每次两架轰炸机乘夜从青岛飞来,在西营门、减河间找出目标进行轰炸,掷弹即去,不敢参与地上作战。  西营门初战,曾有解放军一个突击队插入第六十二军阵地网,大约是侦察队的过分勇猛深入以致被击灭,第六十二军那一师防守的部队缴获了解放军“尖刀队”的旗帜,视为“珍重”的战利品,从事宣扬。一时虚骄之气大作,而不知灭亡即在眼前。  十日解放军的攻围部署已经完毕,炮战更趋激烈。解放军战士从一点一点的地堡,逐步灵活地迫近阵前。守军日夜发射雨一般的机关枪火倾倒阵前,以壮孤胆。其实是虚耗弹药,要想制止解放军已不可能。由于西营门的不停地激战,东局子的被猛攻陷落,已看出受攻的重点,将是在西营门和民族门的东西两方面。 解放军的重炮火更多倾注于西营门的西头一带,并有战车活动于运河自来水厂附近地区。当这紧急时期,请求青岛的飞机来助战不见答应(正为应付淮海的危殆,而不遑顾天津),就将护路旅所改编的新师,推进于西头方面,支援西营门。当西营门激战中,林伟俦恃着新师的准备援应,仍忧虑到河北的孤立突出,将所控制之团(第一五一师有力之团)交给该方师长使用。民族门方面,除了炮战,只见解放军的小部迫近,逐步夺取第八十六军阵前的小支点,在构成地堡作攻击准备。 1月14日10时,总攻开始,经过40分钟炮火准备后,11时,第2纵队第4师突击队首先突破成功。担任“东西对进”的主攻部队如潮水般涌进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津守敌拦腰杀去。从14日夜至15日凌晨,西集团先头部队先后攻克中部守敌各个支撑点,并相继占领海河上游中游各个桥梁。其中,第1纵队第1师第2团、第2师第5团先头部队于15日凌晨攻占金汤桥,第2师第5团第7连于15日晨8时许攻占胜利桥(今北安桥),第3师第7团第5连也于15日拂晓攻占中正桥(今解放桥);第2纵队第5师第14团攻击部队在连克大丰桥、金华桥、金钟桥、金钢桥后,也在15日凌晨进至金汤桥;东集团第8纵队第23师第70团突击部队于15日拂晓与西集团在金钢桥、金汤桥等地会合,使之南北不能相接 。敌人整个防御体系被打乱,陷入极度慌乱之中。第1纵队第1师从15日5时开始向敌核心工事天津警备司令部发起攻击,激战5个小时,第1团的战士们敏捷地冲进敌司令部大门,活捉陈长捷等7名国民党将领。15时,据守天津城北部、敌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51师,在我军重重包围之下,宣布投降。至此,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9个小时。守敌13万人全部被歼。
2023-07-23 14:02:381

民家李的介绍

民家李(ミンカ·リー)是日本nicovideo著名的舞者,舞蹈作品以cosplay女仆居多。初次投稿作品为『星间飞行を踊ってみた』。名字中“李”取自演唱星间飞行的“兰卡·李(ランカ·リー)”,“民家”是因为在日本普通民家后屋中跳的舞,合起来就叫“民家·李”。
2023-07-23 13:5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