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扩展资料: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幻小说
相关推荐
《童年的终结》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童年的终结》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6735LMPgwueNNNuimFQag?pwd=h183 提取码: h183《童年的终结》导演: 尼克·赫伦编剧: Matthew Graham、亚瑟·克拉克主演: 黛茜·贝茨、乔治娜·海格、查尔斯·丹斯、朱利安·麦克马洪、迈克·沃格尔、雅艾尔·斯通、科尔姆·米尼、阿什利·祖克曼、奥赛·伊克希尔、海利·马格纳斯类型: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首播: 2015-12-14(美国) 集数: 3单集片长: 60分钟该剧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故事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他们的到来终结了地球上所有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2023-07-26 01:38:071
童年的终结有第二季么
童年的终结是没有第二季的。《童年的终结》由Mattew Graham执笔改编,Nick Hurran导演,黛茜·贝茨、查尔斯·丹斯主演的一部科幻电视剧,本剧于2015年12月14日在SYFY台首播。剧情简介该剧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故事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他们的到来终结了地球上所有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第一集开头,年幼的迈洛·罗德里克斯(Milo Rodericks)在吃早饭时,家里电视机播放的是科幻频道在2004年播出的电视剧《银河战星》(Battlestar Galactica)。2023-07-26 01:38:252
《童年的终结》讲的什么?《童年的终结》书评
《童年的终结》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作者克拉克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他曾三次获得雨果奖还有星云奖,这部《童年的终结》也是他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可能已经有不少朋友看过这本小说,或者是由这个故事改编成的美剧。不过影视剧的评价和小说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所以《童年的终结》最好还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了解这个故事。下面就为大家摘录了两篇书评,应该能给新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 《童年的终结》书评一: 刺猬在歌里面唱,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阿瑟·克拉克说,不是的。 《童年的终结》一开头,就是外星人来了,且统治了地球。虽然被称为“超主”,但绝对是所有科幻作品里最和善的外星生物。他们消灭了地球上的战争、贫困,允许保留各种体制和宗教,下达过最严厉的指令是:不准虐待动物! 外星人等待一个答案,人类的归宿是什么。 两种可能。一条路的尽头是跟超主一样成为新超主,他们保持了自我,拥有情感,头脑发达,但也困在了死胡同,无法在理解宇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实际上,他们只是更高级形态的管家、保姆、接生婆。 幸运的人类走得另一条道路。超智,不知道具体形态,无生无死,每个文明的每个个体,其意识都成为超智的组成部分。带走了十岁以下、完成进化-也就是可以上传数据的孩子,用类似通灵的方式。地球?随手毁灭,省得考虑到底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这是真正的云存储,对于人类而言不是悲惨的结束,而是完成和圆满。“数十亿短促的意识火花构成的人类只不过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但他们并没有虚度光阴。” 没有什么newboy。有一个少年出走半生,去了超主的星球,归来后就成了最后一个地球人。亲眼目睹地球毁灭,煞有介事向远去的观察者汇报一切。毫无意义。 张亚东的泪腺无处安放。 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刺猬这个歌名像是一条专门给《童年的终结》配得解说音轨。物质的、经验的,驶向云存储和计算的未来,自我的、自由的梦境消失无踪。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人们对于未来的信仰是不是真的这么乐观。反正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肯定是悲观的,从《童年的终结》看得出来;宗教大概也是悲观的,从“被提”看得出来;刺猬也是悲观的,从《生之响往》的歌词“…人们却依旧相信什么未来会更精彩”也能看出来。 信仰有两个动机,爱和害怕。很容易混淆,当我们念着那句歌词,以为是爱上年轻,实际是害怕老。 重点不是老,是害怕。 作者:Bigteeth(来自豆瓣) 《童年的终结》书评二: 这本书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神秘的飞船降临地球,人类从此免于战火纷争,生活在绝对优势下所诞生的伊甸园中,而后因为心智力量的觉醒,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地球不再。 当科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纯粹的物质构建了一切,那我们的尽头在哪里。当FTL旅行还依然是无法实现的时候,面对无尽的繁星,科学能否使我们跨越数百光年的时空。书中的人类,正是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或许存在着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那个力量可以违反物理法则,随意构建世界,这是否会实现呢,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未来定不会如我们所能想象到的那样,我们或许可以想象近未来,但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比如一个电器时代的人和一个蒸汽时代的人,他们是无法想象彼此的生活的。也许对于太空时代早期的我们,又怎可以妄想太空时代的我们。 但是书中描写的一些场景,比如世界联邦,或者说一个地球的统一政府的建立。人们得以第一次生活在乌托邦里,人人都可以各取所需的活着,但是却再也无心探索太空,理论科学陷入停滞,实证研究大行其道。“超主”,也就是迫使人类放弃纷争,建立乌托邦的外星文明,给人们展示了一张图画,那是整个的银河系,而地球早不知在哪里,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渴望征服的欲望不过就像沙漠中的蚂蚁像征服沙漠里所有的人沙子一样。“人类不适合恒星”这是它们告诉人们的话。 无限,使得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几千年的文明不过弹指一挥,到底什么才能在这无限中存在下去,并且能在这其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如果存在一种无限,我是无法想象这种存在的。或许正如神话故事里所写,这一切的有限本就是一场梦,总要归于沉寂,只有无限才是无限的。 作者:裴佳闻(来自豆瓣)2023-07-26 01:38:411
童年的终结为什么毁灭地球
童年的终结毁灭地球是作者安排的,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他们的到来终结了地球上所有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童年的终结》(英文名:Childhood‘s end)是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第一部堪称经典的科幻小说。小说开始的场面,即外星人的太空飞船突然降临人类各大主要城市,曾先后被多部影视剧所借鉴,比如著名的《独立日》。而1988年《轨迹》(Locus)杂志读者投票奖中,《童年的终结》位列“永恒经典”(All-time Best)排行榜第三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童年的终结的内容简介地球上各主要城市同时出现了巨大无比的外星飞船,全世界都在一片震惊之中,更为令人疑惑的是,大飞船中通过无线电传来外星生命以英语作出的指令,自称名叫卡瑞林的外星人要求联合国秘书长斯托格斯成为外星人管理地球的代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纷扰,外星人对于地球的管理得到了地球人实际上的默认。联合国秘书长斯托格斯为了人类的利益考虑,采取了和外星人合作的态度。外星人卡瑞林虽然不是唯一出现在地球周围的外星人,但是他似乎是这一群外星人的领导。但是具体的数目和外星人的来历目前对于人类而言却是神秘的。2023-07-26 01:38:471
童年的终结大结局
童年的终结大结局如下:童年第一层意思,人类处于星际文明前夕,属于星际文明的儿童时代,它是宇宙文明中的童年时期。然而因为星空深处有无法想象的危机,这个星际文明的儿童被提前终结了。童年的第二层意思,黑人说过现在的人类更强健是人类2.1新版本。这是人类本质上的进化,就好比人猿是人类的童年时代,正常人类是超人类的童年时代。童年的第三层意思,是蒙昧的宗教崇拜彻底崩塌,文明的愚昧时代才需要精神偶像,当一切秩序都不复存在,神话揭开面纱走到前台,思维模式上的幼稚也需要终结。童年的第四层意思,表象上就是儿童全部失去,而且失去之前,儿童们的认知力等各种能力都与生俱来,这种成熟思维的思维共生体已经失去童真,不存在童年时代。后来当儿童全部飞走,人类连儿童都无法拥有,孕妇醒来会发现自己的大肚子消失,人类彻底失去了繁衍的能力。《童年的终结》简介《童年的终结》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作者克拉克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他曾三次获得雨果奖还有星云奖,这部《童年的终结》也是他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可能已经有不少朋友看过这本小说,或者是由这个故事改编成的美剧。不过影视剧的评价和小说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所以《童年的终结》最好还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了解这个故事。下面就为大家摘录了两篇书评,应该能给新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2023-07-26 01:39:011
无主之地3童年的终结卫星在哪
无主之地3童年的终结卫星在亥伯龙火箭炮塔上方的阁楼中。射击炮塔房间梯子上方的木板,然后顺着梯子爬上去,即可找到卫星。《无主之地3》(Borderlands 3)是一款由Gearbox Software开发,2K Games发行的RPG风格的FPS射击游戏,是《无主之地2》的续作。在《无主之地3》中,各家的武器也会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例如Jakobs的武器发射的子弹不仅能命中敌人的致命之处造成毁灭性打击,还能向其他目标弹射;Atlas公司生产的武器会具备追踪效果,玩家们只需先标记好敌人,接下来开枪捡装备就好;Tediore公司的武器在装填时可以像手榴弹一样扔出去炸飞敌人,拿回手里的时候就装弹完毕了。2023-07-26 01:39:151
童年的终结的作者简介
阿瑟·克拉克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获得三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于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SFWA)授予了终生成就奖——大师奖。在世界科幻史中,他是与罗伯特·海因菜因、艾萨克·阿西莫夫齐名的三巨头之一。2023-07-26 01:40:021
《童年的终结》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童年的终结》([英国] 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XJYuQJx27st2NG4bSxYsA 提取码:1w6m书名:童年的终结作者:[英国] 阿瑟·克拉克译者:陈喜荣豆瓣评分:8.5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06页数:181内容简介:外星人来到地球,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最初的全球恐慌之后,人类欣喜地接受了来自外星文明的厚赠。战争消失了,瘟疫消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社会、国家、民族等诸般价值观念也被彻底颠覆。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他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人类”。是福是祸?外星人的目的何在?人类这一物种是否已经走到尽头?人类也许仍将延续。但是,它的童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者简介: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2023-07-26 01:40:161
美国作家丹 克拉克简介20字
丹·克拉克,美国作家,1940年出生,1965年,他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关于通讯卫星的文章,被评为该年度最佳航天报告文学而获得宇航作者奖。1969年,他获得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和威斯汀豪(西屋)的科学写作奖;同年,他又以与斯坦利·库布利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获得该年度的奥斯卡艺术成就奖的提名;此外,他还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科学幻想小说头等奖。克拉克热心钻研科幻中的科学问题,并以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融于作品之中,把科学的思索和浪漫的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2002年去世。扩展资料:代表作品介绍:1、《童年的终结》《童年的终结》是克拉克第一部堪称经典的科幻小说。小说开始的场面,即外星人的太空飞船突然降临人类各大主要城市,曾先后被多部影视剧所借鉴,比如著名的《独立日》。而1988年《轨迹》(Locus)杂志读者投票奖中,《童年的终结》位列“永恒经典”(All-time Best)排行榜第三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般。2、《与拉玛相会》《与拉玛相会》是克拉克于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故事叙述在22世纪时有一个五十公里长的圆柱形外星太空船闯入太阳系,人类派出探险队前去调查的过程,这个外星物体就被命名为“拉玛”。本书获得1973年星云奖和1974年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克拉克之后还创作了续篇,《拉玛2号》、《拉玛花园》和《拉玛飞船揭秘》,都是以欧非血统的妇女尼柯尔与其家人作主角,讲述沃克菲尔(尼柯尔的夫姓)家族在“拉玛”中艰辛的生活与传奇般的经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克拉克2023-07-26 01:40:324
多啦A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在此,我明确的告诉你——哆啦a梦没有结局。至今,这部作品仍在播映(日本朝日电视)。 现在,你可能想起你所见到的某个结局,相信你可以了解它的荒诞和愚昧。 No.1 自闭症的大雄 No.2 植物人大雄 No.3 没有电的哆啦a梦 No.4 童年的终结(真实的黑暗生活) No.5 其他结局 No.1 自闭症的大雄 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 世界,真的不是美丽的——主角大雄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原来,世界上从没有过机器猫、也没有万能口袋、也没有.....总之,主角是由于极度的自闭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经在医院住了八年,静子是主角儿时暗恋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这个结局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冷漠,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后来,由于读者极其反感其结局(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机器猫》是这些自杀者唯一美好单纯的心理慰藉),所以才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国内当然更看不到)在小学馆的博物馆中,珍藏着藤本弘先生的最后一页作品《野比太发条都市大冒险》藤本弘先生并没有完成最后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积劳成疾。 ————————驳论: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这个结局。首先,这个结局并非官方,在TV版或是漫画版中均未曾出现过。 据我了解,自闭症的儿童缺乏想象力、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流。既然如此,那大雄如何能营造出如此绚丽斑斓的世界呢?又怎么暗恋别人呢? 接下来令我觉得奇怪的是文中写道“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后又写道“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既然没有使用这个结局,何来“播映”?其次,文中已经说“最后一集”那后来又何来“发条都市大冒险”呢? 文中还说“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但是看看藤本老师(即作者)最后的作品《大雄与钥匙城(既发条都市大冒)》,虽然老师没有能画完这个大长篇,但却留下了底稿,所以剧情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想法。看过这的作品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作品丝毫不像一个"对社会的极度失望"的人的遗作。 文中还写“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根据资料,日本每年自杀人口都有20万至25万人,别说100人,哪怕有1000人因为这个结局自杀,起伏最多也只有0.5%,怎么能说是“自杀率明显UP”呢? 因此,这个结局是一个假结局。 No.2 植物人大雄 康夫摔倒撞了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康夫,叮当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手术失败了,康夫成了植物人.最后叮当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时空门,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到他想 去的地方,结果康夫想去的地方是...天国。 ————————驳论:同样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毫无根据、漏洞百出。具体点的说,哆啦A梦有急救箱,可以治好百病,仅仅是“撞了头”怎么就治不好?未来的科学也应该能很简单的医好他,又何必要去变卖道具?并且,在原著中,曾明确否定过有天堂(参照《大雄的云之王国》),更何况时空门是指转移时间,如果想要转移地点,应该使用任意门,我不相信藤子老师(此漫画的作者)在短短几句话中能制造出这么多的矛盾,这个结局显然是由第三者执笔的——一个对《哆啦a梦》毫无了解的人。 放下这些矛盾,漏洞依旧存在。简单的举个例子,植物人没有思想,无法思考自己想去哪里,更不可能“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了。再比如,日本的保险以及医疗制度非常完善,意外导致做手术原则上是免费的,而且大雄是小学生,在日本,15岁以前的孩童的医疗费全由国家提供,这个在日本可算是常识了。 只是短短两句话,漏洞数不胜数。这个简练的结局只是翻译版本,日文原版我也读过,那可更是漏洞百出。 所以,这个结局,也是假的。 No.3 没有电的哆啦a梦 某天,康夫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如往常般被大胖,强夫他们欺负, 就连未来的太太静子也说要嫁给别人.总之,对康夫来讲,生活就是一连串类似事件的反复 ——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叮当突然变成植物机器,无论康夫怎么踢,打和骂,叮当都没有反应. 康夫不知道叮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伤心地哭了整晚.可是,无论 康夫再伤心,叮当也只是纹丝不动地坐在柱子前.康夫伸手到口袋内试试,口袋也毫无动静 .最后康夫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就穿着睡衣飞到22世纪去找叮当的妹妹叮铃. 叮铃一看哥哥动也不动,马上知道是电池用完了.正想换电池时,叮铃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备用电源!叮铃只好问康夫:你愿意让哥哥跟你的回忆都消失吗?原来旧型的猫机器人的耳朵里装有备用电池,以便充电时能保持至今为止的记忆.可是……叮当没有耳朵!康夫终于理解了事情的困难,种种回忆在康夫的脑海里翻腾:康夫跟叮当曾飞到过去,未来,也曾到恐龙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过仗……叮铃拼命解-释给康夫听:若要装新电池,叮当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康夫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则不会消失.结果,康夫选择现状. 此时,康夫还是小学六年级. 十数年后,从海外归国的康夫,已成长为英俊迷人的青年,并就职于某家尖端科技的企业. 他身边的新娘,正是静子.当年,叮铃回到22世纪后,康夫只跟身边的人们说,叮当回到未来的世界去了.时日一久,也就没人再提叮当的事了. 不过,叮当其实一直被保管在康夫家的壁橱里.康夫为了修好叮当,拼命用功读书,成绩逐年上升,最后到国外求学.现在,康夫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叫来平日严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静子并对她说:"你看,我要按开关了."说完,康夫颊上情不自禁流下两串泪珠.他就是为了这一刻,苦学了十几年……为了这一刻,从一个老是忘了做作业,成绩从倒数起算的笨学生,爬到今天的地位……当他按下开关后,久久的寂静,寂静……终于,叮当开口了:"康夫,我等你很久了!" ————————驳论:这个结局是一个日本作者出版的“漫画同人结局”,也就是同人杂志。作者为“田嶋·T·安恵”,并非官方。一开始小学馆并未搭理,但是后来这个结局在网上传播导致书卖的很火爆(13380部),由于太多的人误解,小学馆只好起诉这位男作家并要求停止出版以及删除传播在网上的漫画。结果理所应当的以小学馆的胜诉告终。该男作家被要求赔偿从稿费等获得的数百万日元的利益,该书剩下的在库也全部被破弃。这个作家也因为此事件,放弃做漫画家,回家乡去了。所以说,假结局不仅危害读者,也会给作者带来诸多麻烦。 那么,我们来具体的反驳一下此结局吧。首先,关于哆啦a梦的动力。在原著中,哆啦a梦的动力来源为“核融合炉”即核能。原料是一般的食物。这么看来,哆啦a梦应该没有电池啊?更别说电池用完了。假设哆啦a梦长期不吃不喝导致核能量的枯竭,即使如此,哆啦a梦的记忆也不会消失。举个例子来看看,相信诸位很多人都有硬盘或是U盘,请想想当你们把这些器具的电源拔掉的时候,它们的内存有消失过吗?据我所知,没有。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有小小的电池来保持内存。这种电池散落在各个部位,有些时候我们能看到芯片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池,那东西就是。可是,在这个结局中,这些小电池居然全部集中在耳朵里面。只是一个小小的电池,为什么非要把它拿到距离硬盘很远的地方呢?这实在不合情理。而且,如果没有保持内存的小电池,那主电池没电的瞬间记忆就应该都会消失,而不是把电池拔掉的瞬间。 文中还提到,四次元口袋没法儿使用。在原著中大雄很多次的拿下口袋,哆啦a梦也常常洗口袋,也没有见到过口袋变的没法儿使用。 文章的最后,大雄奋发图强,成为了一个海归博士。这本是一个很令人温馨的一幕,不过我也不得不反驳。其实大雄大可以不“苦学了十几年”来修复哆啦a梦——只需要将哆啦a梦送去未来的工厂,让他们修理就可以了,或者用复原灯也可以。既然哆啦美能从未来来到现代,那大雄也应该能从现代到未来去。 综上,这个结局也是假的。不过笔者我并不讨厌这个结局,因为这个结局毕竟很温馨,而不像其它结局那样残酷和恶心。 No.4 童年的终结(机器猫真实的黑暗生活) 我在青岛大学上了2年,期间专业课没怎么学好,反而自己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 当时比较喜欢火影和海贼,所以就想着学点日语玩玩。 我们的老师是个日本人,叫藤本广义,1981年的,比我大5岁,中文特别棒。 他是个蛮风趣的人,而且在讲课的时候广征博引,一个小的语法点都能被他讲出来哲理。 藤本让我颠覆了对日本人的看法。 以前总觉得日本人心里都对中国有憎恨,都是右翼。 可是他却是个极左的人。 他跟我们讲,他有个比自己大15岁的哥哥,在日本Communist运动。热潮的时候加入过“赤军”(一个日本KB组织,以Communist主义为幌子,这 个不在这里讨论),当时是狂热的革命份子。 那时很多日本的年轻人都把美国看成是堕落的根源,把中国看做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度。有次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讨论漫画。 有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喜欢日本的漫画而来他这里学日语的。聊着聊着我们聊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记忆最深的动画片。 一休,圣斗士,魔神英雄坛,等等等等。 说到最后大家都谈到了同一个话题:哆啦A梦(台译版本,也就是我小时候最早接触的是叫:小叮当)。 不可否认,这是寄托我整个童年最美好回忆的动画片。 穿梭在奇怪轨道里的时光机,戴在头上四处飞行的竹蜻蜓,打开就可以到任何地方的任意门……大雄,宜静,小叮当……记得听过一首歌,歌词里有“如果说最后宜静不是嫁给了大雄/一生相信的执 着一秒就崩落”还莫名的感动了下呢。当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藤本笑了一下,自豪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关于《哆啦A梦》作者的事情吗?我说,作者是叫藤子不二雄我记得小时候喜欢看机器猫的大长篇,封皮上都写着这么一个名字。他依然笑着说,对的,但是说的还不够详细。接着他开始对我们说关于作者的事情: 《哆啦A梦》是由两个作者合作画的,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从1952年 开始,他们共同用了一个笔名叫“藤子·F·不二雄”。当然,在所有的漫画中最出名的还是《哆啦A梦》 。 突然,他神秘的对我们一笑。你们知道藤本弘和我是什么关系吗?我这才突然发现,藤本广义和藤本弘的姓氏是一样的。难道他是你爸爸? 一个人弱弱地问道。藤本广义笑了起来。 藤本弘的年龄当我爷爷都行啦!他对我们讲到,他的爷爷跟藤本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藤本弘没有去世前, 藤本广义的同学们经常缠着藤本广义要“哆啦A梦”作者的签名。不过他跟藤本弘细数下来也就见过几次而已。 在我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中日两国的儿童原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童年元素,那就 是哆啦A梦万能袋里的梦啊……藤本告诉我们,自从藤本弘去世后,机器猫的创作权就交给了他的两个徒弟。怪不得看新闻上说机器猫又要出新的剧场版了呢…… 我想。 一个永远没有结尾的哆啦A梦,还能一直影响我们的后代呢。 一个同学感叹到。这时藤本弘的表情有了点低落。 他对我们说,其实哆啦A梦是有结局的。我在网上也看过类似的帖子,是不是说主人公是个自闭患者? 我问。不是的,网络上的传闻都是假的。 他说。曾经小学馆的漫画上曾经有过一个结尾,说哆啦A梦离开了大雄,不过那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因为最后哆啦A梦还是回来了。那真正的结尾是什么呢? 我们急切地追问道。 藤本叹了口气说: 其实我挺不愿意谈这个结局的,当时知道这个结局的时候很小,所以觉得有点灰暗,现在年龄大了想想也 没什么呢。 你们也知道藤子·F·不二雄除了画《哆啦A梦》还画过其他的漫画吧,其中有一个个叫《异色短篇集》, 是一些科幻,KB,和深刻反思人性的短篇漫画。藤本弘去世的时候总共画了5本《异色短篇集》。 而实际上他去世前正在着手第6本的创作,可是第6本只进行了几篇的文字分镜和草图,他便去世了。后来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这些草稿流落到了他的徒弟手里,而其中里面就有一 篇关于《哆啦A梦》大结局的。由于藤本弘去世的时候遗言让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所以他的徒弟也就没有把这个结局画出来。 后来我听说了这件事情,特地跑到他的徒弟那想看一下藤本弘画的结局。 他的徒弟不好推辞,就给我看了。 藤本广义低下了头,像是在回忆。我们没有讲话,静静等着他下面的话。他抬起头,看着我们说: 我看了那个故事,只是草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天早晨,大雄(台译版里叫康夫)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奇怪的椅子 上,眼前就是哆啦A梦。 哆啦A梦热情的向它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滞。 大雄试图从椅子上站起来可是却摔倒了。 哆啦A梦说,由于你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营养液继续,所以你的肌肉过于萎缩,不方便行走。 大雄不明白哆啦A梦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哆啦A梦向他解释道,在22世纪,人类的科技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的人口猛增。于是,当时的人类go-vern-ment处于人类总体利益的考虑,决定对新诞生的婴儿统一进行大脑测试,被证实智力处于一定水平线之下的新生儿将会被连接上一种维持生命的装置,这种装置会给他们输送低成本的营养液维持生命,并且会让他们进入一种虚拟状态。 像是黑客帝国呢。 有人插嘴道。 藤本点了下头,继续讲。 在这种虚拟状态下,这个装置将会模拟出新奇,有趣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里体会不到的快乐。 于是,一切都明了了。那些哆啦A梦口袋里的道具——竹蜻蜓,随意门,缩小手枪,桃太郎饭团,时 光包袱巾……那些童年的好友——宜静,技安,小夫,出木杉…… 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不可意思的事情——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梦幻三剑士 ,魔界大冒险…… 这一切一切都是装置模拟出来的,为的只是对那些智力相对较低的儿童的一种 补偿,让他们能在虚幻里快乐,体会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结束的时候,一切也都结束了。 营养装置只是一种人道考虑,当那些儿童满14岁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就要开始了。 由于地球的资源过于紧张,所以那些在虚拟世界里的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儿童要被强制“离开”,即被杀死。 “离开”之前,他们唯一的权利就是知道事实的真相。 那个长得像哆啦A梦的机器人对大雄说: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在虚幻里体会到了现实里的人一辈子都感受不到的快乐,在现实里的人要经历工作的劳累和残酷的社会的折磨,而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体会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为你的“离去”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现实社会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雄流着泪听着它讲完这些,恳求它再让自己进入一下虚幻里,跟虚幻里的朋友道别。 机器人同意了。 大雄重新进入了虚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钱给好朋友们买了很多礼物——小夫的遥控飞机,技安的棒球帽,宜静的裙子……最后,他把剩下的钱买了哆啦A梦最爱吃的铜锣烧,跟家里人一起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 大雄懂事了呢。 妈妈笑着说。 是的,因为我长大了…… 大雄眼睛里含着泪水。 在当天晚上,大雄紧紧着抱住了哆啦A梦。 哆啦A梦,你说我们是不是会永远在一起呢? 这时,漫画分镜切到了现实世界,那个哆啦A梦摸样的机器人伸出圆圆的手触碰到了闭着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躯一阵抽搐,然后倒在了地上。最后一个画面,那个机器人用冰冷的声音说了一句:完成任务,目标已经“离去”…… 藤本老师讲完了,大家都为了这个结局感到感伤。 他说,我当时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看完后就哭了,不过现在想想 ,倒也没什么,最鲜活的哆啦A梦的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记忆里,而现在, 我们的童年早已终结…… 完 ————————驳论: 也许有些人看多类似的结局,但是内容稍微有点不同。(既"真实的黑暗生活")这是在转载中有些人进行了删减,在这里,我们来反驳原始的版本。 这个结局最近开始流传,据我所知,这结局源于中国。其内容残酷,颇有真实性,在结局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那么,我们开始反驳吧。在文中,笔者说他采访了藤本广义。我立即在日本搜索网站搜索了这个名字,但是并未出现此人。从文中可以看出,“藤本广义”是青岛大学的教授。于是,接下来我找到了青岛大学的首页,并查找了“藤本广义”这个名字,但是结果依旧是零。一个身为大学教授的人怎么可能一点音讯都没有?实在是令人不解。 藤子老师去世的时候正在制作大长篇《钥匙城历险记》。如果这个结局是由藤子老师所作,那么藤子老师是写了结局再画大长篇?还是正在画大长篇的时候画了结局?那边也说不过去。而且,文中也稍微有提到,“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这个是事实,藤本弘患上癌症后便写过遗书,具体的交代了自己死后哆啦a梦应该如何延续。既然藤本弘让两位徒弟来接手,那么为什么还要画结局呢?明显这是矛盾着的。这个结局明显很黑暗,就这一点就已经说不过去了。“藤子不二雄”原本是两个人,藤本和安孙子,后期,两人分家,原因恰恰就在于安孙子的作风渐渐偏向黑暗,也就是说安孙子为了不影响到哆啦a梦等乐观漫画,所以才刻意分开。那么,专门为了不使哆啦a梦黑暗才与安孙子分开的藤本弘,还会给《哆啦a梦》画如此黑暗的结局吗?退一步说,假设这个结局真的是藤本弘所著,那么他既然没有发表,而哆啦a梦至今还在连载,那代表他放弃了这个结局,也可能只是在脑子里闪现一下。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把一个人的突发奇想或者是专门遗弃的东西作为结局来发表吗?这样也与藤子老师的初衷相异。因此,即使这个结局真的是由藤子老师所著,我们应当也看作是假的。当然,这已经是退了一大步,我依然相信我们拥有乐观的思想以及优越的幽默感的藤本弘老师是不会著作如此消极的结局的。 不过这些也未免太过于主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客观点的从文章内容里找到破绽吧。 文章很长,简单的说说内容就是“大雄的世界是未来的科学所营造出来的,因为未来的资源已经无法维持人口了,所以让大雄这样智力不高的孩子们进入虚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但是到了14岁,这些孩子就会被杀死”。咦?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我怎么记得大雄在“虚幻世界”中并不是非常快乐,至少到哆啦a梦到来之前不能说是幸福吧?那么,如果哆啦a梦的到来就是所谓的“幸福”的话,为什么还要等近十年?(原著中哆啦a梦来的时间并不统一,在这里视为10岁既四年级)这十年来大雄被胖虎、小夫等人欺负,考试成绩一直很差,静香也不搭理他。能说这是“幸福”吗?并且,“到了十四岁就会被杀死”的这个设定也有问题。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大雄在《离家到无人岛》一集中在无人岛生活了15年,远远超过了14岁。按照这个结局中的设定,在哆啦a梦到来之前就应该一个人抽搐,然后独自死去(当然,这也很难说是“幸福”了)。可是,众所周知,大雄并没有死亡,最后被哆啦a梦找到,并用时间时光包巾恢复到原来的年龄。 综上所述,这个结局也是假的。这个结局的可恶之处就在最后,它将《哆啦a梦》中的充满着爱世界,也就是藤子老师多年来营造出的世界完全的否定,并给我们植入一种很可怕的概念——“现实永远是黑暗的”。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变态的情感吧。 No.5 其它结局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还找不到你所看到的结局,这很正常,因为那并不是“结局”。 “结局”A: 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在未来,制定了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哆啦A梦不得不回去。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1971)3月号。刊登《哆啦a梦》的杂志的名字叫“小学馆”,这个“小学馆”并不是每个月只出版一本,而是出版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共六本,对应着所有的年级。所以,当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要成为五年级的时候,他们要看的书也会从《小学四年级》转变为《小学五年级》,于是这个结局就是为了对这些孩子们告别。但是等到他们看到《小学五年级》时,他们会发现“哆啦a梦回来了”。 “结局”B: 大雄的孙子觉得如果哆啦A梦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梦回未来。於是哆啦A梦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诚担心的表情,哆啦 A梦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麼想,於是要多啦A梦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梦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7年(1972)3月号。同上(以上面的结局同样的理由画了这个结局)。 “结局”C: 哆啦A梦决定要回到未来,但又怕大雄被欺负、没人照顾,大雄看到哆啦A梦担心的样子,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即使和别人打架,也要咬紧牙根打败对方,不要事事依赖哆啦A梦的法宝制胜,终於让哆啦A梦放心地回到未来。 ————————本结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学三年级》3月号。题名《再见,哆啦a梦》。这个结局与上面两个结局稍有不同。当时因为日本电视台的哆啦a梦没有人气,以及藤本(即作者)有了自己新的连载,真的打算把哆啦a梦完结,但是后来因为他自己对哆啦a梦的热爱致使他无法抛弃哆啦a梦,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学四年级》四月号又画了《哆啦a梦回来了》,再次执笔哆啦a梦,直到现在。 这三个“结局”都是结局,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局。如果这三个结局其中一个结局成为真正的结局,我们都将无法再看到现在的哆啦a梦了。正是因为作者对《哆啦a梦》有着这么深的爱恋,才能铸出了如此经典的漫画吧 不是想说“不要结局”,结局并非不好,有一个好的最后也许会胜过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作品。制作结局,这也是一个作家最伤感的时刻、同时是一个最温馨的时刻。要说结局是整个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点都不过分。然而,1996年9月23日,藤本老师不幸早逝使他没有能完成这个伟业,又或许,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但是,这些凄惨的结局,却糟蹋了他的遗愿,也糟蹋了《哆啦a梦》这部作品,更多的伤害了我们这些读者的感情。 对一些不知情的读者,这些结局或许就代表着绝对、一个无论你想或不想都必须要接受的“现实”——一个变态的“现实”。我见过多少读者因为这些”现实“感到悲痛欲绝,而痛哭流涕。所以,我才希望揭开这些“现实”的狐皮,告诉大家“现实”并非是那么残酷、变态的。 这些结局害人匪浅,结局的作者当然有罪,但是,更多的责任或许是在与众多传播这些结局的网友们,或是轻易相信这些结局的网友们。其实他们如果能稍微查一查、想一想就能识破骗局的。 看到或是查到这个贴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了解到真相,能感受到一点宽慰。如果如此,我也会深感欣慰。最后,让我们用小学馆的哆啦a梦室室长的横田清的话来结束此贴吧: 「これまでも、そこそこのことであれば見過ごしていたが、ネットで野放図に拡大されていくことには強い危機感を覚える。もしドラえもんに最終回があるとすれば、それは亡くなられた藤子先生の胸の中だけであり、この『ドラえもん 最終話』によって、先生が作り上げた世界観が変質してしまうような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思っている」 翻译: 「以前,我们基本都会忽略掉(结局)这类的东西,但是因为因特网,这些“最终话”旁若无人的扩大着,使我们在感到强烈的危机感。假如《哆啦a梦》有结局,那也只会在已故的藤子老师心中,绝对不能让这些“哆啦a梦的最终话”肆无忌惮变质藤子老师做出的世界观。」希望采纳2023-07-26 01:41:174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希望星》科幻小说,科幻巨制作者:老母!未来高等文明科技,比肩漫威,中国元素色彩,真正的中国科幻小说!未来宇宙,列强争霸,科技升级,人类以科技一次次突破,追求创世主的境界!每次科技升级,人性膨胀,必然带来毁灭的战争!希望星!人类最后的救赎!人造希望星计划,一群努力的人,一个伟大的国度,共创辉煌!开启人类最后的救赎,也是模拟追寻创世主的科技!本书不是穿越小说!本书不过多码字,不追求过多字数。写给看的懂的人!欢迎留言评论!喜欢看打怪升级无脑小说的人,请不要来!2023-07-26 01:41:525
丹.克拉克的简介
克拉克有四十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以三十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万册以上。1962年,他以科学写作的成就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卡林加奖;同年,《地球外的转播》一文获得富兰克林学院授予的金质奖,文中所论述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细节至今仍为所有商业通讯卫星所采用。1965年,他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关于通讯卫星的文章,被评为该年度最佳航天报告文学而获得宇航作者奖。1969年,他获得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和威斯汀豪(西屋)的科学写作奖;同年,他又以与斯坦利·库布利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获得该年度的奥斯卡艺术成就奖的提名;此外,他还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科学幻想小说头等奖。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克拉克热心钻研科幻中的科学问题,并以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融于作品之中,把科学的思索和浪漫的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丹·克拉克 尊敬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镜子前面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 一位在纽约任教的老师决定告诉她的学生,他们是如何重要,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许。 她决定采用我所提倡的一种作法,也就是将学生逐一叫到讲台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的重要性,再给每人一条蓝色缎带,上面以金色的字写着:“我是重要的。” 之后那位老师想做一个班上的研究计划,来看看这样的行动对一个社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她给每个学生3个缎带别针,教他们出去给别人相同的感谢仪式,然后观察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星期后回到班级报告。 班上一个男孩子到邻近的公司去找一位年轻的主管,因他曾经指导他完成生活规划。 那个男孩子将一条蓝色缎带别在他的衬衫上,并且再多给了2个别针,接着解释,“我们正在做一项研究,我们必需出去把蓝色缎带送给感谢尊敬的人,再给你们多余的别针,让他们也能向别人进行相同的感谢仪式。下次请告诉我,这么做产生的结果。” 过了几天,这位年轻主管去看他的老板。从某些角度而言,他的老板是个易怒、不易相处的同事,但极富才华,他向老板表示十分仰慕他的创作天分,老板听了十分惊讶。 这个年轻主管接着要求他接受蓝色缎带,并允许他帮他别上。一脸吃惊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那年轻人将缎带别在老板外套、心脏正上方的位置,并将所剩的别针送给他,然后问他:“您是否能帮我个忙?把这缎带也送给您所感谢的人。这是一个男孩子送我的,他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我们想让这个感谢的仪式延续下去,看看对大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那天晚上,那位老板回到家中,坐在14岁儿子的身旁,告诉他:“今天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同事告诉我,他十分仰慕我的创造天分,还送我一条蓝色缎带。想想看,他认为我的创造天分如此值得尊敬,甚至将印有‘我很重要"的缎带别在我的夹克上,还多送我一个别针,让我能送给自己感谢尊敬的人,当我今晚开车回家时,就开始思索要把别针送给谁呢?我想到了你,你就是我要感谢的人。 “这些日子以来,我回到家里并没有花许多精力来照顾你、陪你,我真是感到惭愧。 有时我会因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房间太过脏乱而对你大吼大叫。但今晚,我只想坐在这儿,让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除了你妈妈之外,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好孩子,我爱你。” 他的孩子听了十分惊讶,他开始呜咽啜泣,最后哭得无法自制,身体一直颤抖。他看着父亲,泪流满面地说:“爸,我原本计划明天要自杀,我以为你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想那已经没有必要了。” 礼物 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左拉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辆公车上,公车沿着南方偏僻公路蹒跚而行。 车子里的乘客,有位瘦弱的老人,手里握着一束鲜花,车过教堂时,上来一个少女,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的鲜花。 到了老人快要下车时,他忽然冲动地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推向少女的怀中。他赶忙解释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束花,我想我太太也会很高兴你拥有这束花的。我会告诉她我把花送给你了。” 那女孩接受那束花后,目送老人下车,看着他慢慢走到一座小公墓的门口。 哥哥的心愿 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 ——卢梭 圣诞节时,保罗的哥哥送他一辆新车。圣诞节当天,保罗离开办公室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半毛钱?我也好希望能……”当然保罗以为他是希望能有个送他车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谈的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继续说。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邀请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之后,那孩子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车子回家。 没想到保罗这次又猜错了。“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阶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将他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弟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漂亮饰品了。” 保罗走下车子,将跛脚男孩抱到车子的前座。满眼闪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车子,坐在弟弟的旁边。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那一次的圣诞夜中,保罗才真正体会耶稣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2023-07-26 01:42:2710
20世纪世界三位顶级科幻大师是哪三位?
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姓名】阿瑟·克拉克 【性别】男 【出生地】英格兰西部 【国籍】英国 【出生年代】1917年【名人国家】英格兰西部英国【简介】 阿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 克拉克1917年生于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小城镇,1941年进入部队服役,从事与雷达有关的技术工作。在克拉克服役的最后一年——1945年,他在《世界无线电》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卫星通信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给出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为今后全球卫星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战争结束以后克拉克进入大学深造,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48年获物理学学士,曾任英国星际学会主席。 自1950年起克拉克开始创作科幻作品。他以“太阳风”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太阳帆船》曾引起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注意,并因此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60年代以后,这位科幻大师一直居住在岛国斯里兰卡。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克拉克在其创作当中,还善于积累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经验,并以“定律”的方式加以总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克拉克基本定律”,很值得我们借鉴。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罗伯特·海因莱因一个美国科幻史上响亮的名字,他的作品四次获得雨果奖长篇奖,他是SFWA授予的第一个科幻大师奖获得者。毫无疑问,罗伯特·海因莱因同阿西莫夫(Asimov),阿瑟·克拉克( Clarke)一道,成为科幻小说三巨头。他分别在56年以《双星》(Double Star), 60年以《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62年以《异乡异客》(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67年以《严厉的月亮》(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荣获了四次Hugo奖。他在75年被美国科幻小说作者协会(the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授予第一个"大师"(Grand Master)称号。2023-07-26 01:42:513
哆啦A梦的结局
哆啦A梦没有结局,现在还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每周五晚黄金时段播出。内地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所谓的“哆啦A梦大结局”,流传最广的有两个版本:一个为“大雄是植物人or自闭症儿童,哆啦A梦只是他的臆想”,另一个为“哆啦A梦没电了,但是更换电池会让它失去和大雄的一切记忆,大雄为此努力读书,长大后终于修好了哆啦A梦”。前者其实是1985年左右出现在日本小学生之间流传的谣言,性质跟地摊小报上总说“刘德华/成龙在拍电影时死了”一样,只是当时流传的太广,连作者本人都不得不出面辟谣。至于后者,虽然很感人,但实际上却2005年左右流传开来的漫画同人作品,同样早已被官方否认。扩展资料:哆啦A梦最终回,是日本著名漫画《哆啦A梦》的结局。但到目前,除了动画声优更新换代、以及杂志连载的特殊原因外,网络上所流传的均为同人作品。后来作者去世前表明《哆啦A梦》没有实质上结局,漫画随着过世而结束连载,现今仍以动画的形式延续《哆啦A梦》的故事,这个动画版本被内地粉丝称作《哆啦A梦新番》。从1974年开始,《哆啦A梦》单行本开始发售,为了让设定统一,全部45本单行本的内容基本以历年来《小学四年级》上刊载的部分为主,大雄也固定为了小学四年生(而动画TV版中则固定为五年级学生)。令人感动到落泪的是,这一时期《哆啦A梦》同时要在六本“幼年志”及“学年志”上刊载,但这六本杂志上登出的故事几乎都是完全不同的。换句话说,以藤本弘为主绘制的短篇《哆啦A梦》故事还有500余篇没有被收录在这个广为人知的单行本版本当中!虽然漫画版本随着藤本先生的离世而无法继续更新,但他生前创立的藤子-F-不二雄制作公司还在持续创作着《哆啦A梦》的动画作品,而“最终回”这三个字,就再未出现。2023-07-26 01:43:1113
董卿朗读者我一直在成长,但我一直没有长大,是谁的名言
是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的名言。亚瑟·查尔斯·克拉克,英国科幻小说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亚瑟·查尔斯·克拉克1945年为《无线电世界》写了一篇题为《地球外的转播》的文章,详细预言了可将广播和电视信号传播到全世界的远程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系统。当时甚至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读后也对此表示怀疑。然而,20年后,人们真发射了“晨鸟”同步卫星。1962年, 克拉克遭受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的攻击。虽然他完全恢复,在1988年,他被确诊为脊髓灰质炎综合征,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 尽管这严重限制了他的行动,也没有阻止他继续多产的写作。扩展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拉克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雷达技师,参与预警雷达防御系统的研制。战时克拉克主要操作进场雷达,他早期的非科幻类小说,半自传体的《GlidePath》就以此为背景。克拉克在皇家空军的无线电学校No.9担任下士指导员,在1943年5月27日被任命为空军少尉(技术部门),1943年11月27日提拔为空军中尉。1952年,他成为全职作家,投入科幻创作,作品有《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遥远地球之歌》(The Songs of Distance Earth,1985年)、《2061太空漫游》(2061: Odyssey Three,1988年)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瑟·查理斯·克拉克2023-07-26 01:44:164
无主之地3火箭炮台在哪
亥伯龙火箭炮台位置隐藏在一扇隐藏门后,我们必须开启贩卖机上方楼层的电源才能打开那扇门。首先拿起贩卖机右侧的保险丝,将其插入保险丝盒中。完成上述操作就能打开通往洞穴的大门。一路往前走,杀死狂蚁幼虫,走出山洞,此时导航点会再次出现,跟着走即可到达发电机处。按下发电机上的绿色按钮,然后射击二楼的两个拉杆(每个拉杆射击一次),亥伯龙火箭炮台就会出现。2023-07-26 01:44:391
阿瑟·克拉克:从未长大,从未停止成长
阿瑟·克拉克 他是西方三大科幻作家之一,与艾萨克·阿西莫夫以及罗伯特·海因莱因鼎足。他出生在平凡的1917年,却在47年后的1964年创造了传奇,这一年,他与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合作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开始起步。他头顶的光环不仅与科幻小说有关,还与卫星通讯以及预言家有关,他是三大科幻作家中写作最注重细节、预言最准确的一个。 2008年3月19日,克拉克因呼吸衰竭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墓碑上刻着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Henever grew up, but he never stop growing.) 的确,他从未停止成长。2013年,距离克拉克创作出《2001:太空漫游》(1968)已过去45年,已经被封为“世界科幻殿堂的经典著作”的“太空漫游”四部曲以更严谨的修订、更精美的装帧设计再次在中国整装上市。即便过去近半个世纪,四部曲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并不仅是因为克拉克作出了多少令人惊叹的预言,用导演库布里克的话说,是“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新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正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双手”。 正是因为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让我们仰望星空的意义从此不同。 “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库布里克 “他们应该在我们坐的位置标个牌子纪念,”后来回忆自己与库布里克在纽约“伟客商人”餐厅的那次会面时,克拉克幽默地说道。 那是1964年的4月,当时的库布里克还沉浸在上一部电影《奇爱博士》 (Dr.Strangelove)的成功里阿瑟·克拉克简介,正在寻找一个企图心更大的主题——探讨人类在宇宙之中的定位,“这个计划足以让所有老派电影公司的主管都心脏麻痹,就算今天的好莱坞也很难接受”,克拉克感叹库布里克的野心。而当时的克拉克已经从美国搬去了斯里兰卡定居,并且出版了如《童年的终结》(1953)等一系列畅销作品,还拿过了雨果奖。 克拉克向库布里克罗列自己的短篇小说清单,其中一篇《前哨》(TheSentinel)吸引了库布里克。“这是一篇塑造气氛的小说,讲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外星生物制造的一种类似防盗器的东西阿瑟·克拉克简介,等人类抵达的时候就会启动”,克拉克介绍道。 但《2001:太空漫游》(下简称《2001》)并非完全改编自《前哨》,“小说要拍成电影,还得加很多料,《2001》和《前哨》更像是橡实和橡树的关系。”这些“料”中就包括克拉克《黎明的遭遇》(Encounterin theDawn)等五个短篇故事,但更多的内容是全新的,“这些故事是和库布里克脑力激荡好几个月之后,我再一个人孤独地(是的,非常孤独地)关在西23街222 号那家有名的切尔西饭店1008 号房里想出来。” 到最后阶段,小说和剧本开始同时写作,相互激荡。“有时候我会在看过电影毛片之后再重写小说的某些段落,就文学创作来说,这可是相当昂贵的方法,没几个作者享受得到”,克拉克说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者认为库布里克是小说《2001》未署名的作者。 1968年春电影上映,克拉克与库布里克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跟电影同时创作的作品会成为科幻电影的巅峰之作,人们纷纷涌入影院,在影像中体验到了一种类似吸毒般的迷醉感。“70年代是最好的时代,《2001》是所有此类影片的教父,”《星球大战》之父卢卡斯曾这样评价电影《2001》。即使到今天,这部电影依然被认为是无法逾越的经典。 1999年3月,就在克拉克写好《2001》“千禧年版序”之后的两个多星期,他接到一个出人意表的震撼消息:斯坦利·库布里克辞世了,享年70岁。“我现在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我们不能一起迎接2001年的到来了,”他将那一年的序言改成了对库布里克的悼念。 “阿瑟,所言不虚。” 历史和小说纠缠在了一起。 阿波罗计划的航天员,在出发前往月球之前都看过电影《2001》,1968年圣诞节,第一批目睹月球另一边的阿波罗八号组员告诉克拉克,当时他们很想发无线电回来,说自己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电影中的情节)。“唉,谨慎还是占据了上风,”克拉克打趣道。 然而,阿波罗十三号的任务却真的和《2001》有一段很诡异的关联。在电影中,当计算机哈儿报告AE-35组件“失灵”时,他说:“抱歉打扰你们欢庆,但是我们有个问题。”而在被命名为“漫游号”的阿波罗十三号的指挥舱中,航天员们刚做完一段电视播报(配乐就是《2001》电影中脍炙人口的主旋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在这时氧气槽爆炸了,他们传回地球的第一句话就是:“休斯敦,我们有问题了。” 后来,阿波罗十三号的航天员高明地随机应变,利用登月小艇当“救生艇”,才得以搭乘“漫游号”安全返回地球。事后美国航天局局长汤姆·派恩(TomPaine)送了一份整个事故的记录报告给克拉克,在报告封面上他还写了这样一句话:“阿瑟,所言不虚 。” 克拉克的确所言不虚。小说中他还写到了“发现号借助木星重力场的加速,继续往土星飞去”。而11年后,这项“摄动操作”(利用行星重力场使宇宙飞船加速的技术)当真被“航海家号”(Voyager)宇宙飞船派上了用场。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1984年。在小说《2001》较初期的一篇草稿里,主人公鲍曼必须搭乘发现号上的分离舱进行舱外活动,追赶宇宙飞船遗失的通讯系统天线,后来他追上了,却无法制止其缓慢的自转,也无法带回发现号。1984年2月,通讯卫星“西星六号”(WestarVI)和“棕榈棚B2”(Palapa B2)因为火箭发射错误而进入无用的轨道,航天员乔·艾伦(JoeAllen)离开了发现号航天飞机,利用机动装置与棕榈棚通讯卫星会合。和小说中的鲍曼不同的是,现实中的艾伦靠着背包里氮气喷射推进器的推动,制止了天线的自转,棕榈棚卫星被带回发现号的货舱,两天后,西星通讯卫星也救了回来,后来这两颗卫星都安全地回到地球,经过整修后又重新发射,这件事情被认为是航天史最成功的任务之一。 后来艾伦还将这一次经历写成《进入太空:一个航天员的漫游》(Entering Space: An Astronaut"sOdyssey)一书,在赠给克拉克的书中他附了这样一封信,“敬爱的阿瑟:当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被你的写作虫和太空虫感染了,可是你却没告诉我,不管当哪只虫都很辛苦。” 几乎所有太空人都读过克拉克,也有一些人是因为读了克拉克成为了太空人,对于这一点,克拉克感到很骄傲,“要不是H.G.威尔斯和儒勒·凡尔纳在前,我想骄傲地用事实证明,我所认识的那几个太空人都是因为读了我的书才成了太空人。” 《2001》的影响甚至更深远。在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眼中,《2001》是科幻文学的巅峰之作,“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 电影《2001:太空漫游》完成后的30年间,克拉克和库布里克见面虽然不过数次,却始终保持友好联络,就在克拉克接受英国BBC电视台的访问时,库布里克还特意传来贺词:“你,给了我们一种新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正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双手;而在那片浩瀚星海间,异星智慧体或许会扮演神般的父亲角色,或甚至像‘教父"一样地对待我们。” 电影《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三四百万年前,生活在非洲荒原上的猿人在一方天外飞来的黑色长方体石头的启发下开始懂得了使用工具和狩猎。很多年后,人类进入了太空,在月亮的第谷环形山中发现了一个黑石,这块黑石启发了美国于翌年即2001年向木星派出飞船“发现号”。发现号的乘客只有戴维·鲍曼一人幸存,进入一块更加巨大的黑石,被神一样的智慧留下的创造物改变成不死的星童。这部电影曾获5项奥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导演提名。尽管最终没有拿到一项奥斯卡大奖,但该片在科幻片领域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部影片都无法代替的,它带给我们的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深层次思考。 “真相,一定在意料之外。” 1968 年7月《2001》小说出版后的十余年,克拉克总是断然否决任何写作续集的可能,也否认自己有丝毫这种念头,可是“航海家”任务的成功却改变了他的心意,“在我和库布里克开始合作的时候还一无所知的这些遥远星球,突然摇身一变,带着令人目眩的地表环境,活生生出现在眼前。当时谁想象过卫星的表面会满覆浮冰,或有火山往太空喷出一百公里高的硫磺?”这些科学事实的发现,让科幻小说可以写得更有说服力,于是14年后的1982年,克拉克发表了“太空漫游”四部曲的第二部,《2010:太空漫游》。 在这本书中,克拉克继续了他的惊人想象和预言,其中最令中国读者惊讶的是他对中国太空站的预言:“2010年主人公弗洛伊德再次乘坐飞船离开地球时看到了中国的最新太空站。”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天宫一号(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在2011年9月发射的,这与克拉克30年前所预测的时间仅差一年。“矮胖的圆柱形结构……”他甚至连形状都预言对了。 在书中,他还预见了网络时代,预见了我们当下这个时代阅读的碎片化,预见了微博上经常出现的意外事件、犯罪事件、天灾人祸、冲突威胁、报忧不报喜的评论。“扫读这些小小的电子报头条,还会经常勾起一个想法,通讯工具越了不起,其内容似乎就越琐碎、庸俗,或者说令人丧气。意外事件、犯罪事件、天灾人祸、冲突威胁、报忧不报喜的评论——亿万个散播进太空的字词里,关切的主题似乎仍然是这些”,在书中他这样写道。 四部曲中的第三部《2061:太空漫游》发表在1988年,与第二部间隔6年。这一次,克拉克把香港富豪请了出来(如果他更有预见性,应该请出一位真正的内地富豪),他还提到了和谐号:“‘和谐号"是钟氏船队的第一艘宇宙飞船,专为地球—月球—火星航线而设计的客货两用船。通过与十几个政府及机构之间的复杂交涉,船上安装了仍在实验阶段的介子驱动器,因此和谐号也是一艘试验船。它在月球上的‘雨海"造船厂建造完成,推进力恰好可以在零酬载情况下驶离月球,从此只来往于各轨道之间,而不在任何星球降落。依照劳伦斯爵士一贯喜欢张扬的行事风格,他特地将和谐号的首航日期定在了2057年10月4日,也就是‘斯普特尼克"发射百年纪念日这一天。”——不知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预言呢? 最后一部《3001:太空漫游》直到1997年才面世,在这部作品中,克拉克将时间设定到一千多年以后,展开了一场对人类最终命运的想象。 而在非科幻作品中,克拉克的预言同样令人称奇。1945年,在一封写给《无线世界》的信中,他就提到了“卫星通讯”这个想法,后来以《地外中继——火箭空间站能够提供覆盖全球的通讯吗?》为题刊登在这本杂志上。今天,卫星的对地静止轨道便以克拉克的名字命名——“克拉克轨道”或“克拉克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克拉克承认他的确对这个想法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但在被问及为什么不申请这项专利时,他总是回答:“一项专利其实更应该是被控告的许可证。”传说,在他去世之前,有关部门每年寄给他一美元的象征性专利。 1974年,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次访谈中,克拉克还精准地预言了未来的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甚至细致到如何在网上订一张音乐会的票,如何获得日常生活的讯息,“所有这些就像用电话一样方便。”而在《太阳帆船》这篇短篇科幻小说中还预言了利用太阳风的驱动器…… 就在人们震惊于他精准的预言时,克拉克却说,“真相,一定在意料之外。” 克拉克基本定律 定律一如果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 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原文地址:2023-07-26 01:44:461
元宇宙这么火,有什么关于未来元宇宙生活的科幻小说推荐吗?
是的,元宇宙目前非常火热,也吸引了很多科幻小说作者的关注。以下是几部关于未来元宇宙生活的科幻小说推荐:1.《雪崩》(Snow Crash):这是尼尔·史蒂文森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虚拟现实世界和真实世界融合的故事。主角是一名黑客和传送员,他在两个世界中展开冒险,并揭露了一个全球性的阴谋。2.《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这是欧尼·恩斯特的畅销小说,讲述了一个未来的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故事。主角韦德通过参加一个游戏寻找隐藏的财富,却被卷入了一个残酷的竞争中。3.《星际迷航》(Star Trek):这是一部经典的科幻作品,讲述了未来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和冒险。其中包含了许多元宇宙的元素,例如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4. 《终结者》(The Terminator):这是一部关于未来机器人统治人类的电影,其中也包含了元宇宙的要素。故事中的主角从未来回到了现在,试图改变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战争结果。5.《幸存者》(Survivor):这是克兰西·帕克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以虚拟现实为基础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名叫特里斯坦的年轻人,他在一个被称为“转动之城”的虚拟现实中生活,但很快他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以上是几部关于未来元宇宙生活的科幻小说推荐,每个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意,值得阅读。2023-07-26 01:44:543
求尼尔机械纪元ABCDE结局剧情简述
很多玩家对尼尔机械纪元的结局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深度解析游戏结局,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游戏结局深度解析 最近非常火的一款游戏《尼尔:机械纪元》是以未来机器人为题材,很多人不解游戏的结局,对游戏背景和结局设定提出了各种质疑!但是小编发现这部作品中关于机器人的行为设定都是可以用现实的角度来解析的,比如本文要说的机器人学三大定律! 一、游戏的末世背景 《尼尔:机械纪元》(以下简称尼尔)地球文明在外星人机械生命体入侵后崩溃,人类几乎灭绝,仅存的人类逃到了月球,通过发展人造人士兵(2B小姐姐就是其中一员)来对抗外星人的垃圾桶军团(机械化军团长得像垃圾桶)试图夺回地球。也就是说游戏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地球上,但是人类早已灭绝,主角是个复制的人造人科技士兵,仍在执行人类曾经发布的任务。二、机器的游戏设定和结局解析 了解了这个游戏的背景后你就会发现机器人都有保护造物者的使命,行为设定遵循着某些规则,一旦出错世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甚至是毁灭,换句话说就是人类,或者说造物者自己在作死。 谈到机器人的行为准则那就不得不提到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这本书了,在阿西莫夫创作一系列机器人科幻小说时世界上并没有机器人,当然也没有机器人学。后来机器人学定律被广泛注意,至今不少论著都有提及,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家也认同这个准则。但是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就是bug,这正是各种机器人故事的基础,违反准则的机器人终究会自毁。许多机器人题材的小说或者电影都遵循这定律,同时,小编发现大多数游戏中机器人的行为设定也不例外,比如本文提到的《尼尔》。 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后来定律完善补充的)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首先结合末世背景来说,《尼尔》里的机器人可以自我繁殖,在2B小姐姐(尤哈尔部队一员)死亡或者是传送时,都会保留记忆并且创造出一个新的个体来持续执行未完成的命令,这是尤哈尔部队的使命!而《地平线》中机器人同样可以繁殖,然而游戏的背景设定是机器人公司使用的生物能源出现了bug,导致机器人不接受人类的指令,不再保护地球和人类,最终毁灭世界成为了统治者,而人类就只能制造另一个势力(主角Aloy)来终结。 机器人必然要执行造物者的命令,这是机器人存在的意义,假如机器人出现问题不再遵循这个定律,那必然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物者也会出来毁掉这一切以弥补自己的错误,游戏的故事剧情也是这样发生的。同样用机器人学定律也可以解析尼尔的游戏结局。 《尼尔》中机器战争的真相是外星人向机械生命体下达了灭绝敌人的命令,但最终这道命令也毁灭了自己。为什么?因为机械生命体会陷入了一个矛盾中,使命是“消灭敌人”,那就必须拥有一个敌人才可以啊,所以说,机械生命体的敌人,也就是人造人2B小姐姐们不能被完全消灭,不然机械生命体便没有可以去实行的指令。一旦违背了定律,机械体网络就发生人格具现,生成了红色小女孩N2(机械生命终端)代表要自我毁灭。可以说2B小姐姐、9S和机械生命体共享同样的意识结构来遵循定律,即使N2不使用病毒入侵太空堡垒,2B小姐姐、9S等尤尔哈部队的最终命运也是被毁灭,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9S在结局说“我们是被抛弃的”吧?三、闲聊时间 突然觉得用机器人学定律可以解释很多科幻机器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的结局了!比如《机械人之梦》中机器人开始伤害人并不服从命令最终毁灭;《机器人与帝国》里一些机器人关于“人类的定义”被修改,觉得没有该星球口音的人就不是人类而实施攻击,人类就不停寻找新的方式来制止;还有我们熟悉的电影《铁巨人》最后为了修复人类造成的致命错误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拯救世界等等。大家也可以用这个定律来反思下看过的电视电影,或者是游戏中关于机器人设定的故事背景和结局,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疑惑了吧? PS:最后小编在想机器人使命是服从造物者命令,比如保护人类利益,但是“人类的整体利益”这种混沌的概念,我们人类自己都搞不明白,更何况是机器人了。所以关于机器人的各种行为都不是机器人的问题,更不是科技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类逻辑的极限问题吧?2023-07-26 01:45:382
科幻书有哪些?
1、《猫城记》,老舍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先驱。这本书讲述了一架飞机在飞过火星时和火星撞在了一起,结果机毁人亡,只有“我”幸存了下来,却被一群猫人带走,在猫城中,开始了艰难的生活。2、《三体》,刘慈欣这本书科幻小说,是国内读者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经典程度,相信不用多言,这本书中的故事将要影视化,不知道能否获得成功。3、《八十天环游世界》,儒勒·凡尔纳最经典的科幻小说之一,也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环球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要经历种种艰难险阻,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圈,在环球的路上,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批判了某些落后和愚昧的社会现状。4、《机器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这是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对既是朋友,又是竞争者的机器大师,他们不断创造出奇妙的机器,让两人时常陷入困境,也时常获得荣誉,书中的两人滑稽而又有趣,但却探讨了很多有趣的问题。5、《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这部发表于80年代的小说,荣获了两部科幻界的大奖,即星云奖和雨果奖。故事发生在未来,讲述了地球与虫族之间的战争,在地球遭到虫族两次攻击之后,国际舰队决定在全世界挑选极具天资的孩童,以便通过训练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2023-07-26 01:45:486
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简介及其代表作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五百多本,其中有一百多部科幻小说,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机器人三定律》《基地三部曲》等;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他视未来为既成事实,在写作上避免冗长的陈述和解释,通过对话和行为,巧妙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有《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亚瑟·查理斯·克拉克:英国科幻小说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尤其是他对卫星通讯的描写,与实际发展惊人的一致,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因此命名为克拉克轨道,代表作有《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帝国大地》等。2023-07-26 01:46:211
3001太空漫游的作者简介
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1917-2008),具有科学家身份的英国著名科幻作家,20世纪科幻文学巨头,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的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太空漫游”系列、《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2023-07-26 01:46:281
克拉克是谁呢?
阿瑟·克拉克 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 (1917-2008)【国籍】 英国及斯里兰卡 阿瑟·克拉克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 克拉克1917年生于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小城镇,1941年进入部队服役,从事与雷达有关的技术工作。在克拉克服役的最后一年——1945年,他在《世界无线电》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卫星通信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给出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为今后全球卫星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战争结束以后克拉克进入大学深造,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48年获物理学学士,曾任英国星际学会主席。 自1950年起克拉克开始创作科幻作品。他以“太阳风”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太阳帆船》曾引起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注意,并因此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60年代以后,这位科幻大师一直居住在岛国斯里兰卡,并于2008年3月19日于病床上逝世,享年90岁。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于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克拉克在其创作当中,还善于积累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经验,并以“定律”的方式加以总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克拉克基本定律”。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阿瑟·克拉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2023-07-26 01:46:401
《与拉玛相会》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与拉玛相会》([英国] 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MnzWUn6vCH3Cg_zD96srA 密码:bw20书名:与拉玛相会作者:[英国] 阿瑟·克拉克译者:胡瑛豆瓣评分:8.9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11页数:263内容简介: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作者简介: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现代科幻“三巨头”。其代表作包括《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获雨果奖、星云奖)及《天堂的喷泉》(获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史上的杰作。与另两位“巨头”相比,克拉克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2023-07-26 01:46:472
哆啦A梦结局为什么要禁播呢?
根据提问总结出以下说法:①因为日本有人因为哆啦A梦的结局而跳楼,所以结局禁播。②结局很荒诞,居然是大雄做的梦,怕打击大家童年的美好回忆,所以禁播。③因为哆啦A梦结局的播出,击溃了太多人的坚强,致使太多日本迷选择自杀,再也没流传到中国、结局是大雄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哆啦A梦只是大雄做了八年的完整的梦。【扩展】:结局总是很残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哆啦A梦没必要为了这些所谓的“结局”毁了童年。正确认清事实,保存属于我们心中的哆啦A梦。2023-07-26 01:47:0812
阿凡达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经典台词:I see you.经典场景:基本都是,除了《老友记》里的客串角色弗兰克演的美帝黑心开矿工练室内高尔夫的桥段外。两年前看沃卓斯基姐弟拍的《SPEED RACER》后,曾经写过一篇影评,名为“大师就是极致”,其实这个标题完全可以搬到卡梅隆老师身上来用:卡梅隆,大师就是极致!虽然很俗,但也算切题。在《阿凡达》之后,所有的电影人都要想办法绕开或是超越这个标杆了。如果说当年《T2》里的T1000那身水银皮肤已经让几乎一辈电影人努了半天的劲儿才在技术层面够到中考及格线,那么《阿凡达》这次是直接将高考录取线都提高了两三个数量级,电影人们一是又有了新的目标,另外无疑也会觉得自己又OUT了。还记得十多年前那部江、主、席都推荐的《泰坦尼克》上映后,关于拍摄花絮也出了好几本书。诸如导演差点把演员淹死,诸如大宴会场景拍完后发现碟子底部的印章做错了于是重拍了这个场景白花了几十万美元,几乎让投资人心绞痛发作等段子成为大家闲聊的话题。当然,之前在《深渊》里,卡老师就差点把演员淹死。熊曾经有过做电影导演的小梦想,就是因为同是学理科的卡老师走出了这一步。这一次《阿凡达》走得更远,我们只能膜拜(一部电影的总票房抵得上中国一年所有电影的总票房,要膜拜的电影人多了去了)。关于影片的内容背景分析,在最新一期的《南都周刊》上讲得很细。这期《南都》做得够分量,背景讲到了阿西莫夫的《基地》、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当然还有情节设定和《阿凡达》很相似的《沙丘》。最令人惊喜的是还提到了奥森·斯卡德大神的《安德》系列,而且是直接讲了其中最有深度的《死者代言人》,上个月刚刚看完《死者代言人》,感触很深,而《南都》正好是挠到了我的痒处。关于影片的技术分析,我想除非是搞CG专业的朋友圈内交流,否则说了完全白说,自己到3D或是IMAX影院里直接感受一遍,其他什么都不用说,这时候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为了一部电影,默默地坚持十多年,这个世界上没多少人有这样的能力,但也正是这些疯狂得觉得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们,才真的改变了世界。向他们致敬,向卡梅隆老师们致敬,有了他们,才有了“潘多拉”这样美丽的精彩。P.S. 片中的霸王飞龙(Leonopteryx)凶猛无敌却也十分美丽,这篇口水文俗气的标题也来自它。同《沙丘》里的主角阿崔迪斯骑上沙虫后征服了弗里曼人一样,片里的杰克·萨利也通过骑上霸王飞龙征服了纳威人的心,当然,也征服了无数观众们的心。想对《阿凡达》多些了解需要充电的书:·赫伯特的《沙丘》·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斯卡特的《安德系列·死者代言人》(讲述文明的和解)·国内目前最牛科幻长篇《三体1/2》(特别是三体2:黑暗森林,一定要看)·其他塞伯朋克科幻的经典,目前自己也没怎么看过,就不胡乱推荐了。想对《阿凡达》多些了解需要充电的电影:·这就简单了,卡老师导的所有电影。2023-07-26 01:47:571
有没有日本读者对三体的评论
三体这书在国际上的评论只能算中规中矩,不算新颖。。在中国的评价有点脱线了,主要是中国好难得出一部科幻能拿奖的,至于在日本的评价,暂时还没有,毕竟日本自己的科幻也不咋地,对国外的文学作品日本人也不太感兴趣。。2023-07-26 01:48:053
小学生作文(地球上的最后一人)科幻小说怎么写
“小主人,快起床,局部宇宙爆炸将在四小时内开始!包括我们这里!”这是我的电子和平鸽在叫我。“啊!”我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因为即使走最近路线,乘我的超光速飞碟也只能在四个半小时之后飞出这片地区。就算现在赶紧准备,也来不及了!宇宙大爆炸开始了。我们的地球在这片区域的边境,所以,我被甩出了这片区域,落在了一个叫做“孩子星球”的水蓝色星球上。我住在一位好心人的家里。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星球上的全体居民都是孩子,他们都永远长不大。这些孩子来自各个星球。虽然是孩子,但是样样都不比大人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孩子星球”建设得处处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孩子星球”的工业非常发达。星球上有成百上千家工厂,有纺织系统的,有食品工业系统的……工厂里全都是自动化的,仅靠几台电脑和几个智能机器人控制。例如,“孩子星球纺织厂”,这里的纺织小工人们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几台机器中间来来回回地检查了,代替他们的是一个个智能机器人。一旦有了故障,机器人会简单而又迅速地处理一下,如果故障太大,智能机器人处理不了,它就会发出“嘟嘟嘟”的急促尖叫,提醒小工人马上去处理。“孩子星球学校”的课程十分有趣。学校里的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例如“孩子星球学校”的语文阅读课,一个班的同学同时阅读一篇文章,之后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每个同学再把文章读一遍,录下来,根据文章的意思插到相应动画中。再调整一个适当的语速。同学们都做完自己的动画时,机器人老师轮流放映每一个同学的动画。同学们在观看动画成品的同时,许多同学都已经能把课文倒背如流了。这里的同学都很爱学习,成绩也都很好。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个个才高八斗,都是受重用的人才。“孩子星球”上的蔬菜和庄稼长得令人吃惊。走进农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蔬菜和庄稼的“森林”展现在你的面前。向日葵高得像一棵小树,葵花盘大得似雨伞。麦粒儿大得像一颗颗红枣,柿子大得像南瓜。如果把柿子挂在商店的门口,有些人很可能误以为它是灯笼呢。在这里,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这里农田里的果实为什么这么大呢?原来,这是利用失重条件种植的,再加上没有狂风暴雨的袭击,阳光充足,养分适中,植物可以充分生长,所以果实才大得惊人。“孩子星球”上虽然没有大人,但是孩子们照样把星球建设得富饶、发达。理所当然,我希望大家都来“孩子星球”上参观、访问,长一长你们的见识。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记得20年前许多地方还都是低矮破旧的茅屋,如果一旦刮大风或者下大雨,房屋就很容易倒塌。可刚刚过了10年,一座座高楼大厦便拔地而起,如今,几十层的楼房在大城市已随处可见。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再过不到30年,我们居住的房屋便还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HF0sRb3Rk1oxhxPsa7kLw?pwd=3mha 提取码: 3mha2023-07-26 01:48:165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从我家的窗外望,是邻近的一所教堂及前面一个常常空置着的停车场。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每晚上床就寝之前,都会热切地朝那幽暗而寂静的停车场瞧上几眼,心里不断渴望:终有一天,一艘从亿万光年以外飞来的太空船会从天而降,而我将成为第一个目睹这回事的人,甚至成为欢迎这批天外来客的地球代表。试想想,能够成为历史上策一个得悉别个星球上的「人类」是何等模样的人,那是一件多骱箢人兴奋和骄傲的事情啊l 然而,私底下我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访地球,那将是震撼整个人类社会的划时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观。到时。也许我再用不着天天上学读书,也无需日以继夜地埋首温习,以应付那无休止的各种测验和考试……因此,你可以想见。我於考试期间瞧窗外望的次数特别多,心情也特别殷切!可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愿望每次都落空。如今,求学的阶段结束已久,回想当年的情景,不禁暗自失笑。 我这点个人的经历,本来不值挥而书之;但当我想到,近数十年来的飞碟热潮,那背后的心理可又有甚麽分别?思索下来,遂又觉得有一提的价值。 当然,大部分的人并非跟我儿时那样,想逃避读书和考试。他们想逃避的。往往是生活上的营役和工作上的苦闷。他们把希望寄托於外来的冲击,期望有一些惊天动地的变化以打破现行社会制度的樊笼。或有超人的智慧来解决现今世界所陷的困境。 诚然,他们的心理也不尽是逃避或寄托的,就像我渴望一睹「外星人」的真貌一样,他们也被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想知道宇宙中除了我们外,是否还有别的高等智慧生物;如果有的话,他们的形态、外貌及至思想感情,是否会跟我们的截然不同?可否跟我们互通心声? 近年来,描写飞碟和星球人的电影,最成功的莫过於史提芬·史匹堡(Stephen Spielberg)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8)和《外星人》(E.T.,1982)。这两部电影之大受欢迎,正反映了大众对外太空生命这个题目的兴趣日益浓厚。 普罗大众对这题目感到兴趣,乃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但少数人对这一题目的著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类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涯,而我们身处的这一世界,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思想敏锐而又富於想像的心灵,便开始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天文学的研究既告诉我们。满天璀璨焰耀的星辰,每颗都是一个像我们的太阳一般,自行发光发热的庞大天体;那末这些光和热,是否都是自白的浪费掉呢?宇宙之大,是否只有地球这渺小得难以形容的角落寸孕育着生命?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以地动说取代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其中一位地动说的热烈支持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把这个新的宇宙观更推前一步,提出了多元世界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在其他太阳的照耀下,还有许多像地球般的世界,这些世界孕育着不同形式的生命,甚至别的人类、别的心灵。然而,正是为了这些「异端邪说上布鲁诺於一六00年被当时的罗马教廷以火刑处死,成为科学界在神权统治下的第一个殉道者。 但酷刑不能摧毁人们探求真理的精神。「地球只是众多世界中的一个」这一事实,终於逐步为知识界所接受。以惟导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知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其一六三四年出版的著作《梦游记》中,即大胆地假设了月球上也有生物存在。故事里,月球上生长着一些「朝」生「暮」死,周而复始的古怪植物(月球上的一天约等於地球上的两星期);此外又有一些巨大的人面蛇身的动物,日间在月球表面活动,而在慢漫的长夜里,则躲到月球表面下的洞穴中以避严寒。这篇二百多年前的作品,可说是对外星人作出臆测和描写的首次尝试。 一七五二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FrancoisVoltaire)在它的一篇著作中,描写了分别从土星和天狼慧来的两名星球人。但我们除了知道这些星球人的个子比地球人高出很多外,其他的可说一无所知,原因是伏尔泰并非着意探讨外太空生命这一题目。他塑造这两个外星来客,只是藉以揭示和讽喻当时社会上各种道德、伦理和政治等问题而已。 相反,在一七五五年出版的《宇宙体系论》这本严肃的学术者作里,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lmmanueiKant),则以认真的态度写了一篇《以人的性质的类比为基础对不同行星上居民进行比较的一个尝试『他以各行星的受热程度不同出发,认为比地球离太阳近的水星和金星,其上的居民必是较为粗笨和迟钝;相反,地球以外的行星如土星、木星等,其居民则轻巧和灵活。虽然康德的这种推论不大符合科学,但他将事实和臆测、推理和想像结合起来的这种尝试,实已具备了良好科幻构思的特质。可惜当时科幻小说尚未流行,否则他可能成为一个十分出色的科幻小说作家呢! 然而,个别的学者虽有思索外太空生命这个问题,但对一般人来说,这一观念仍是十分陌生甚至难以接受的。法国的凡尔纳虽足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但它的作品并没有触及这一题目。真正的突破来日一八九八年出版的《宇宙战争》(TheWar of the Worlds)一书。在这部笔触生动、扣人心弦的小说里,英国的科幻宗师威尔斯描绘了一幅火星人侵略地球的惊心动魄景象。看过这本著作的人,都不会忘记书中首章里的这一段话:「… 然而,在茫茫太空的彼端,存在着另一族类,他们之比我们先进,就有如我们比诸地球上各种生生灭灭的走兽一般;他们智慧高超、冷峻而又至无怜悯之心,此刻正以贪婪的目光注视若地球,并慢慢地拟定出一个征服人类的计划……」 故事的内容十分简单,它叙述火星上有一个古老而又科技先进的文明。由於火星的气候日趋乾涸,这些火星人虽然建造了规模庞大的运河系统,但仍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水源问题。为了逃避因缺水而灭亡的厄运,他们决定移民到地球这个环境远为宜人的星球。 一艘一艘的飞碟开始降落在伦敦的市郊,地球上的武装防卫一一被飞碟上射出来的「死光」所摧毁。就在人类节节败退,整个地球眼看就要被征服之际,进侵的火星人却突然离奇地死去,人类亦因此幸免於难。原来那些火星人的武器虽足所向无敌。但他们本身却因为不适应地球的环境,对地球卜的病菌毫无防御能力几最后竟死在一些很普通的地球病菌手上! 《宇宙战争》一出,「火星人」这个名词遂不胫而走,而「外太空生物侵略地球」这一意念更是大行其道,成为「往后数不清的科幻小说的题材。此外,书中描绘的飞碟、死光(原书中叫「热射线」)以及貌似八爪鱼的星球人,都成为科幻界中的样板。这书实不愧为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 以《大国民》一片传颂於世的美国戏剧鬼才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在一九三八年的万圣节而夕,以《宇宙战争》为蓝本,在电台广播中煞有介事地报导了火星人突然侵略地球的消息.。不少人听后信以为真,纷约惶恐万状的奔走相告,有些甚至驾车逃走,成为了广播史上一个最大的恶作剧。 一九五三年,荷里活正式将这本小说搬上银幕,令更多人对这个故事更为熟悉。 另一方面,科幻小说的不断向前发展,已大人地超越了《宇宙战争》一书的范围。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自这书出版至今的大半个世纪,以外星人为题材的-些杰出作品吧。 《宇宙战争》出版后十四午,以塑造泰山这个传奇人物而闻名於世的作家巴勒斯,创作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历险故事。虽然严格来说。这些作品只是一些惊险和历奇性质的幻想小说,并不以探讨外星人这个题目为中心,但其间所描述的火星人。稀奇古怪、多姿多采,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更开创了所谓「突眼怪」(REM, bug-eyed monster)这一外慧人形象的潮流。 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卡特抵达火星的方法 -凭一股神奇的精神意志 -是毫不科学的,但在他抵达之后。巴勒斯所描绘的火星,却是尽量以当时的天文学家洛韦钢所推想的景象为蓝本。在那儿,居住着很多不同的部族,其中的绿人族,身高达三公尺,有四条臂胳和满嘴白森森的獠牙,眼晴则长在一对触须之上;除此之外,还有文化最高的红人族,以劫掠为生的黑人族,以狩猎为生的黄人族,其余还有无头族、吃人族等等极尽古怪的族类。这些部族互为水火,在火星那抑极度乾涸和空气稀薄的环境下拼个你死找活, 自一九一二年直至一九五0年的三十多午间,巴勒斯共写了十一部以火星为背景的小说,先后风魔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并触发了小少人阅读甚至创作科幻小说的兴趣。 一九三四年,一个寂寂无名的年青作家温鲍姆(StanleyG.Weinbarlm)发表了《火星漫游》(A Malrtian Odyssey)这个短篇小说,转瞬间受到「热烈的欢迎和一致的赞誉。这个短篇被公认为外星人科幻中的经典,究其原因。是温鲍姆在故事中所塑造的火星人,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既不是一心只顾征服地球的八爪鱼,也并非只是加上了三头六臂,但基本上和人类无异的外星部族。他们有着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在这种种奇特差异的背后,这些活像驼鸟般的火星土著,却又诚实得可爱。它们对地球人的友善和信任,最后却换来「狡诈和欺骗,千令他们失去了历代相传的圣物,使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 可是,在那个年头。亲善可爱的外星人仍未是科幻小说中的主流。外太空是恐怖和死亡的来源,仍是很够引人入胜的主题。一九三八年坎贝尔(John W.Campbell)所著的短篇《谁赴那方?)(Who Goes There?),就是恐怖叫幻小说的代表作。故事描述一群科学家住南极的冰层下,发现了二千万年前抵达地球而僵冻了的外星生物。这双形状恐怖的怪物在解冻后逐渐苏醒,但迅即逃脱并藏匿起来。南极基地中的人员接着一个个地离奇失踪,整个基地遂陷入了疑神疑鬼的混乱之中。原来这只逃脱了的外星生物能够随意变形,而且只要吃掉一个生物,便能变得跟那个生物一模一样。基地里死里逃生的科学家,跟这变形的怪物进行了惨烈的斗争,最后终於将他歼灭。一九五一年荷里活把这故事改编后拍成一部名为《异物)(The Thing)的电影,但效果比原著可差得多了。一九七八年,以核突和震栗效果成为卖座电影的《异形》(Alien)。其灵感基本上亦来自这篇著作。八十年代荷里活把原著重拍。在港上映时名为《怪形》。由於特技的进步,电影中的核突处比《异形》尤有甚之。 一九五一年,海因莱因把变形的外星侵略者这一意念继续发挥。在它的长篇小说《傀儡主人》(ThePuppetMasters)中,一些有如巨形变形虫的外慧生物秘密地侵略地球。他们以寄生的形式黏附在受害者的脊椎间。并渗透到他们的中央神经系统中去,从而操纵他们的思想行为。由於作者的笔触细腻,描写真实,全书读来不禁使人毛骨栋然。 承袭这一传统却又独树一帜的,是奥尔迪斯於一九六六年所作的《唾液树》(The Saliva Tree)。这篇作品是奥氏特别为了纪念威尔斯诞生一百周年而为的。文中用了半恐怖半幽默的手法,叙述一些隐形的外星人在一个农庄里捣乱:一生如猪、牛等的家畜离奇地死去,而尸体都只是乾瘪瘪的一副皮包骨。尸体内空空如也,就像泄了气的气球。农庄的主人最先是大惑不解,后来经过了步步追查,才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原来那些外星人不单择肥而噬。而且能分泌出一种超级强力的唾液,可以把那些家畜体内的肌肉和内脏先行溶化,变成糊状,然后再由他们吸吮吞食! 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外星人侵略地球永远都是一个吃香的题材。除了方才提及的《异物》和它的现代版《异形》和《怪形》外。另一部经典之作是一九五五年的《躯体偷夺者的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在电影中,一些像巨型豆莱般的外太空植物降落到地球上。这些植物不单可以控制附近的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体内复制出与某人一模一样的一副行尸走肉。由於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气氛营造出色,看来使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电视制作中,曾在香港播映的有较早期的《侵略者》(The Invaders)和较近期的《天魔劫》(V)。前者叙述男主角目睹外星侵略者的飞碟秘密降落地球,但到处也无法说服周围的人相信这一事实。后者则叙述外星人以友善的姿态来到地球。并取得了地球人的爱戴和信任。到后来才揭示,他们原来包藏祸心,一意要劳役人类。征服地球。 在众多以外慧人为题材的科幻制作中,外星人也不尽是以恶魔或是侵略者的姿态出现的。虽然友善的外星人确是较为难以构成戏剧性的冲突,但近年来科幻电影的一股趋势,正是把外星人描绘成友善的使者。带动这一潮流的,是史提芬·史匹堡一部充满童真和温情的《外星人》由於这部电影风魔全球。往后的电影大都以人类能够和外星人建立友谊作为大前提。在一部较近期的电影《天茧》(Cocoon)之中,外星人不单跟地球人建立友谊,并且能帮助一群老人回复青春,前往另一个世界重过新的生活。由恐惧外星人会带来死亡和灾难,到渴望外星人能带来恩赐与奇迹。科幻电影所反映的这种奇妙的心理转变,实在是社会心理学一项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 能够打破友善与敌对的框框,把人类与外慧人的关系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的。不;是别人,正是享誉世界的科幻作家克拉克。他於一九五三年出版的《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至今仍有不少读者认为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故事的开场,是着似俗套的外星人抵达地球。庞大的太空船纷纷在世界各地的上空出现。但跟以往的作品不同,作者极其合乎逻辑地指出,由於外星人的科技比人类的高出很多,后者根木毫无反抗的余地即被彻底地征服。但这些外星人的目的不在於劳役或是掠夺。他们只足以近乎神一般的威力,禁绝「地球上的一切压迫、残杀以及各种纷争;他们以监护人的姿态,带领人类步上理性和繁荣的康庄大道。到了全书的下半部,情节却峰回路转:原来那些外星人的智能和科技虽然都比地球人超出很多,但他们实已到了一个进化上的死胡同,不能再有突破。相反,地球人这一较为落后的族类,却拥有特殊的天赋和潜质。这些外星人到访地球,实在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使命。那就是引导人类攀上一个进化上他们可望而永不可即的高峰客。书末,人类逐渐蜕变。终於脱胎换骨,跃升至精神上的一个新境界。外星人眼看自己一手栽培的孩子童年已逝。遂黯然功成身退…… 全书意境深远,想像高超,最后外星人悄然引退一幕,更是动人,笔者初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 霍尔(Ered Hoyle)是剑桥一位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恒稳态宇宙论,曾经是近代宇宙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虽然这理论已为科学界所扬弃。但他在另一方面的成就,却是至今仍享有崇高的地位,那就是他在一九五七年所为的长篇科幻小说《黑云》(The Black Cloud)。 小说上述一团庞大无比的星际气云,偶然地闯进了太阳系的范围,并把太阳与地球相隔起来,引起了地球上空前的大灾难。后来,全凭一批科学家同心协力、坚毅不拔的奋斗,建立起一个研究基地。在他们的努力研究「终於发现那团气云原来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生命形式,而且具有高超的智慧。其中一名科学家以无线电波致力与这黑云建立通讯。到最后,气云终於离开了,地球也从浩劫中复苏过来。虽然那气云极想帮助地球上的人类,并企图把它拥有的大量知识传授给我们,但由於相互的智力水平相差太远,心灵上的世界又相异太大,实在难以沟通。那位企图与黑云建立通讯的科学家,亦终於弄至心力交瘁,最后陷入疯狂的境地而死去。不过,他也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英雄。 书中那大胆的想像构思,严谨的科学推理,细腻的笔触。还有那广阔的布局和视野,皆足以使之成为现代科幻小说中的经典而无愧。 第二节 接触! -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自人类步上文明之路以来,先后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这些体系之间,存在着极其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冶架构,更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尚、伦理规范、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文化创造等等,以至一些较悲观的文化人类学家曾经宣称:生长於某一历史和文化体系的人,将永远无法彻底了解另一文化体系内的各种思想与行为。 但我们不要忘记,上述的分歧,都只是源自同一族类,在同一星球表面各自发展而成的结果。除了肤色和体形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别外,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同一大家庭中的一分千。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结构,因此也有着共同的感官和思考能力、有若共同的本能和欲求。有史以来最灿烂的文化、最深遽的哲学、最光辉的洞悉、最伟大的艺术、最感人的文学……一切一切,都只是同一心灵的创造。地球上的文化尽管千差万别,但归根究底都同属一种文化:人的文化。 作为地球上惟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人类至今未有遇上别的文化、别的心灵。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可以开始领略:在宇宙他处。在别的太阳照耀下,基於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化学和生理构造、不同的进化历史所衍生出来的高等智慧生物,将会拥有多麽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出多麽不同的文化创造和价值取向…… 中国与西方的相遇,成了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但这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可以想见,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分水岭。至於分水岭之后是甚麽,则仍是一片完全未知的领域。 显而易见,描述人类如何与外星文明接触。以及这种接触所带来的后果,是科幻创作中一项最大的挑战。 科幻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姿和没有规条的创作园地。在一方面。我们有不少创作,其中的外星人,只是作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而存在。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仍不乏关於「接触」亦即人类与外星人首次相遇 的作品。由於「接触」这一题材委实太过丰富,至今未有一部作品可说能道尽个中的奥妙。 最初以较为认真和严谨的手法处理接触这个题材的,是美国科幻作家莱因斯特(Murray Leinster)於一九四五年所写的短篇《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故事里,人类的太空船与一艘外星人的太空船在星际问的太空相遇。由於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暗怀敌意,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以防泄漏己方的虚实,令对方占得上风。最后,为了打破僵局,双方惟有换船,并交换经谈判而决定均抵押品。 人类与外星人的首次接触,真的会由疑虑和猜忌所支配吗?抑或这只是人类富於猜疑的性格在科幻创作中的反映?(故事发表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刚刚结束。)无论怎样,这篇早期的经典是发人深思的。 外星人在科幻小说中的出现,当然远远早於一九四五年。但在严肃的学术领域之中。外太空生命这一概念却一直被视作无稽之谈。这种情形。直到六十年代才有了突破。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一群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云集美国西维珍尼亚州的国立射电天文台,破天荒地讨论外太空生命这个过去只属於科幻领域的题目。与会的科学家包括了曾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卡尔文(Melvin Calvin)、著名的天文学家斯特鲁(Otto Struve)、德雷克(Frank Drake)、黄授书(著名美籍华裔天文学家)、萨根,还有物理学家莫里逊(PhilipMorrison)和研究海豚均智慧而出名的生物学家利雷(JohnC.Lilley)。会议的结果。就是著名的「绿堤方程」(The(Greenbank Formula,因开会的地点而命名)。2023-07-26 01:48:5210
第一道皱纹的产生
糙汉如我,也会在26岁的某个深夜,被一条无端出现的皱纹惊得辗转反侧。 女人一生,最为震惊惶恐的两个时刻,大概是第一次大姨妈和第一道皱纹了。大姨妈是童年的终结,而皱纹,被视为青春的终结。这两件事,就是悬于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知道它们会落下来,就是不知道会落在什么时候。 我第一次大姨妈出现在14岁生日那天。因为做了充分的功课,我并没有表现得太惊慌失措。然而这些功课并不包括心理建设,一想到身体正在汩汩冒血,我就惶惶不安。这种心态大约持续的两三个月,我才终于习惯了自己已经告别童年这件事。 而现在,我就要这么惶惶不安的告别青春吗? 我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这道皱纹。它坐落在右眼睑下,穿插在一堆脂肪粒中,已经有一定深度,并呈现出开枝散叶之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应该是长了很长时间了。 它是什么时候到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旦它出现了,就不会再离开,并且很快,我就应该能够发现第二道了。皱纹一事,最合天道。由虚无中生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万道,而后无休无止的昭示衰老。 因此过了25岁,我“早已”(到了25岁才想起涂眼霜这件事,我已经被无数费尽心机延缓衰老的美女们吐槽过了·····)有了随时会在身上发现第一条皱纹的觉悟。并且,为了阻止它们逼近的脚步,甚至斥“巨资”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瓶眼霜(为此还不幸长了脂肪粒)。谁知道它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出现在我的眼角了。 一开始看到皱纹其实我是不想哭的,直想痛饮一场,宿醉一场。但是想到这些事情会加快下一道皱纹的产生,我毫不犹豫的终止了这个念头,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害怕皱纹? 因为皱纹是一个指标,衰老的指标。我可以不在乎年龄,但是绝对不能不在乎身体发出的信号。它确实的、无可辩驳的告诉我,我在变老。在皱纹以前的年龄增加,都是成长,在皱纹出现之后,就只剩下变老。 变老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去年一年时间,我明显感觉到妈妈比过去十年都老得快,不止重力有加速度,年龄也有。所有年轻时候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会在老年时加倍返还。但是变老的可怕之处,不止是变成一个鹤发鸡皮的老太太,更可怕的是,在生活的折辱下,你有可能放弃生命的热情和尊严。 小时候我曾看见邻居家的奶奶坐在门口乘凉,穿一件宽松的老头背心,大大敞开的领口看下去,乳房像两个放了气的气球一般无力的挂在胸前。看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看到“像两个白面口袋一般挂在胸前”时,我能准确无误的浮现出这番画面。少女时期的她是什么样子呢?老了以后的我会不会这样无所顾忌的穿一件敞口的男士背心坐在家门口呢? 我惧怕这样的自己,所以我拒绝变老。 但是,当变老这件事情切实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已经不能拒绝这份时间的馈赠(啊呸我并不需要,请拿走!),我所能做的,只剩下让自己怎样变老。 我曾经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儿孙满堂。而现在我更希望自己老得有钱、有尊严,有没有儿孙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也许我会结婚,也会我会孑然一人,但都没有关系。 我想成为这样一位老太太,年轻时走过很多国家,会几种语言,有经历过时光打磨的优雅:身体健康且有自己得心应手的爱好:身体虽然不如年轻时候,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病,有足够的钱养老:有可以谈心的老友:如果变成这样一位老太太,我会不吝展示我的每一道皱纹,因为在那里,就是光阴的故事。 这样想着,终于可以对第一条皱纹释怀,并且满怀斗志的准备下一条皱纹的到来。希望每一条皱纹都能够带给我一些经历、一点收获吧。 不过即使这样,也还是希望,下一条皱纹啊,请你慢点来吧。2023-07-26 01:49:161
求《魔法师第一季》百度网盘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迈克尔·卡西迪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VrmkpHtiZOJTk6vBMfw1Q 提取码: kg94 导演:迈克·卡希尔编剧:塞拉·甘布尔、莱夫·格罗斯曼主演:迈克尔·卡西迪、斯黛拉·麦薇、阿俊·古普塔、大卫·卡尔、莎莫·比施尔、杰森·拉尔夫、索茜·贝肯、里克·沃尔斯、哈尔·阿普尔曼、韦恩·佩雷、斯塔莱特·米亚里奥尼、杰德·泰勒、塞思·梅里韦瑟、奥利弗·贝尔类型:剧情、悬疑、恐怖、奇幻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首播:2016-01-26(美国)季数:12345集数:13又名:魔术师Syfy宣布将Lev Grossman撰写的幻想三部曲小说《魔法师》改编成电视剧集。这套小说于2009年首次出版,被称作「给成年人看的《哈利波特》」。故事描述20多岁的年轻人Quentin(Jason Ralph)和Alice(Sosie Bacon)在纽约研究魔法时发现自己童年读过的「魔法奇幻世界」不仅是真实的,而且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一场灾难。《邪恶力量》的前任剧集总监Sera Gamble负责创作试映集剧本并兼任执行制片人,John McNamara 、Michael London和Janice Williams均担任执行制片人,Mike Cahill执导试映集。Syfy将用《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的大结局来启动《魔法师》,即在《童年的终结》大结局之后播出《魔法师》的预览集(首集)。该剧2016年1月26日正式首播。2023-07-26 01:49:362
童年的终结剧情解析
这部片子的科幻味道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大场面的,更多的还是深入个体的心灵,探索这种改变带来的切肤之痛。童年第一层意思,人类处于星际文明前夕,属于星际文明的儿童时代,它是宇宙文明中的童年时期。然而因为星空深处有无法想象的危机,这个星际文明的儿童被提前终结了。童年的第二层意思,黑人说过现在的人类更强健是人类2.1新版本。这是人类本质上的进化,就好比人猿是人类的童年时代,正常人类是超人类的童年时代。童年的第三层意思,是蒙昧的宗教崇拜彻底崩塌,文明的愚昧时代才需要精神偶像,当一切秩序都不复存在,神话揭开面纱走到前台,思维模式上的幼稚也需要终结。童年的第四层意思,表象上就是儿童全部失去,而且失去之前,儿童们的认知力等各种能力都与生俱来,这种成熟思维的思维共生体已经失去童真,不存在童年时代。后来当儿童全部飞走,人类连儿童都无法拥有,孕妇醒来会发现自己的大肚子消失,人类彻底失去了繁衍的能力。2023-07-26 01:50:261
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被带到简吉达星球,亲眼看着地球爆炸,是什么电影?
美剧《童年的终结》该剧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故事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2023-07-26 01:50:433
外星人超主是什么电影
是美剧《童年的终结》。《童年的终结》是由尼克·胡兰执导,黛茜·贝茨、乔治娜·海格等主演的科幻迷你剧。该剧根据亚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将地球变成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的故事。剧情:该剧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故事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他们的到来终结了地球上所有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2023-07-26 01:51:071
童年的终结的内容简介
地球上各主要城市同时出现了巨大无比的外星飞船,全世界都在一片震惊之中,更为令人疑惑的是,大飞船中通过无线电传来外星生命以英语作出的指令,自称名叫卡瑞林的外星人要求联合国秘书长斯托格斯成为外星人管理地球的代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纷扰,外星人对于地球的管理得到了地球人实际上的默认。联合国秘书长斯托格斯为了人类的利益考虑,采取了和外星人合作的态度。外星人卡瑞林虽然不是唯一出现在地球周围的外星人,但是他似乎是这一群外星人的领导。但是具体的数目和外星人的来历目前对于人类而言却是神秘的。秘书长斯托格斯遭到了反对外星人的自由派中极端势力的绑架,但是最终平安脱险。其实无论极端势力还是对于外星人不反感的人群,都还是很想知道外星人的真面目。但是遗憾的是,即使是直接联系外星人卡瑞林的斯托格斯,终其一生,也未能见过外星人的长相。外星人对于自己的面目讳莫如深,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斯托格斯会不会采用贸然的方式获得真相?最终斯托格斯并没有得到外星人的外形信息,但是在外星人的管理下,地球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开始逐渐消灭战争和贫穷,而卡瑞林则表示,在等50年,50年之后,就将和人类面对面交流。 五十年转瞬即逝,斯托格斯早已入土为安,人们也已经习惯了在外星人高居自己的生活之上。但是卡瑞林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卡瑞林的外形——和宗教传说中的地狱恶魔的外形如出一辙!但是尽管如此,人类由于已经在外星人的管理下生存了50年,所以并没有50年前那样的恐惧。大家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了现实。外星人甚至参加一些人类的活动,如一个叫做瑞沙-维来克的外星人就参加了地球上一群各色人物所举行的聚会。他当时的目的其实在与想聚会组织者借阅奇幻和超自然方面的书籍。另一方面,人类的文明的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财富也逐渐丰沛,国家成为了仅仅具有邮政区号意义的名称,而一起暴力犯罪逐渐消弭。但是基础研究受到了重大打击,因为基础研究面对高度领先的外星科技,已经丧失了研究的兴趣。人类开始醉心于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等描述性学科的研究上。人类逐渐进入黄金时代,但是黄金时代比所有想象得短暂得多…… 在那场聚会上曾经出现的两个人物,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聚会主办者的小舅子,扬-罗德威克斯根据聚会上占卜出来的星座信息“NGS549672”,决定冒生命危险潜伏到外星人的货运飞船上,去看看外星人的母星的真面目。而在占卜时突然大叫一声并且晕倒的简,和爱人乔治结婚,并生下了一男一女。而且,事实表明,简或者她的孩子具有超凡的能力,而正是这种超凡的能力,才导致当时的占卜的准确。星座信息的出现,也引起了外星人的重视。但是外星人似乎对于即将进行偷渡的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开始监视简的一举一动。由于外星人已经承诺不再继续监视人类,发现被监视了的简夫妇非常不安,但是外星人的解释让他们更加难以接受:“我们已经决定不监视人类,我们会遵守诺言,而我们现在监视的也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孩子”。换句话说……人类走向终结,或者说,人类作为某种智慧形态的幼年时期,结束了。2023-07-26 01:51:231
《童年的终结》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童年的终结》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7s33GWr6eBALmKQf07ePA 密码:kjb6书名:童年的终结作者名:阿瑟·克拉克豆瓣评分:8.5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06页数:181内容介绍:外星人来到地球,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最初的全球恐慌之后,人类欣喜地接受了来自外星文明的厚赠。战争消失了,瘟疫消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社会、国家、民族等诸般价值观念也被彻底颠覆。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他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人类”。是福是祸?外星人的目的何在?人类这一物种是否已经走到尽头?人类也许仍将延续。但是,它的童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者介绍: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2023-07-26 01:52:111
想看童年的终结2015年由 黛茜·贝茨主演的免费高清资源
《童年的终结》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T2_SVxng6X9Tp5sJu63DA 提取码:jv7u导演:尼克·赫伦编剧:Matthew Graham、亚瑟·克拉克主演:黛茜·贝茨、乔治娜·海格、查尔斯·丹斯、朱利安·麦克马洪、迈克·沃格尔、雅艾尔·斯通、科尔姆·米尼、阿什利·祖克曼、奥赛·伊克希尔、海利·马格纳斯类型:科幻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首播:2015-12-14(美国)集数:3单集片长:60分钟该剧根据经典科幻小说改编,故事描述神秘的外星领主率领外星种族以和平名义来到地球。他们的到来终结了地球上所有的战争,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天堂。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外星种族可怕的地方:当人类无法抵抗甚至没有任何怀疑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征服」了。2023-07-26 01:52:531
哆啦a梦有大结局?
您好,哆啦a梦不会结束,因此我们的梦想不会破灭,哆啦a梦并没有结局。下面是哆啦士的驳论:No.1 自闭症的大雄 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 世界,真的不是美丽的——主角大雄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原来,世界上从没有过机器猫、也没有万能口袋、也没有.....总之,主角是由于极度的自闭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经在医院住了八年,静子是主角儿时暗恋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这个结局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冷漠,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后来,由于读者极其反感其结局(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机器猫》是这些自杀者唯一美好单纯的心理慰藉),所以才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国内当然更看不到)在小学馆的博物馆中,珍藏着藤本弘先生的最后一页作品《野比太发条都市大冒险》藤本弘先生并没有完成最后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积劳成疾。 ————————驳论: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这个结局。首先,这个结局并非官方,在TV版或是漫画版中均未曾出现过。据我了解,自闭症的儿童缺乏想象力、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流。既然如此,那大雄如何能营造出如此绚丽斑斓的世界呢?又怎么暗恋别人呢?接下来令我觉得奇怪的是文中写道“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后又写道“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既然没有使用这个结局,何来“播映”?其次,文中已经说“最后一集”那后来又何来“发条都市大冒险”呢?文中还说“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但是看看藤本老师(即作者)最后的作品《大雄与钥匙城(既发条都市大冒)》,虽然老师没有能画完这个大长篇,但却留下了底稿,所以剧情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想法。看过这的作品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作品丝毫不像一个"对社会的极度失望"的人的遗作。文中还写“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根据资料,日本每年自杀人口都有20万至25万人,别说100人,哪怕有1000人因为这个结局自杀,起伏最多也只有0.5%,怎么能说是“自杀率明显UP”呢?因此,这个结局是一个假结局。No.2 植物人大雄 康夫摔倒撞了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康夫,叮当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手术失败了,康夫成了植物人.最后叮当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时空门,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到他想 去的地方,结果康夫想去的地方是...天国。————————驳论:同样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毫无根据、漏洞百出。具体点的说,哆啦A梦有急救箱,可以治好百病,仅仅是“撞了头”怎么就治不好?未来的科学也应该能很简单的医好他,又何必要去变卖道具?并且,在原著中,曾明确否定过有天堂(参照《大雄的云之王国》),更何况时空门是指转移时间,如果想要转移地点,应该使用任意门,我不相信藤子老师(此漫画的作者)在短短几句话中能制造出这么多的矛盾,这个结局显然是由第三者执笔的——一个对《哆啦a梦》毫无了解的人。放下这些矛盾,漏洞依旧存在。简单的举个例子,植物人没有思想,无法思考自己想去哪里,更不可能“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了。再比如,日本的保险以及医疗制度非常完善,意外导致做手术原则上是免费的,而且大雄是小学生,在日本,15岁以前的孩童的医疗费全由国家提供,这个在日本可算是常识了。只是短短两句话,漏洞数不胜数。这个简练的结局只是翻译版本,日文原版我也读过,那可更是漏洞百出。所以,这个结局,也是假的。No.3 没有电的哆啦a梦某天,康夫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如往常般被大胖,强夫他们欺负, 就连未来的太太静子也说要嫁给别人.总之,对康夫来讲,生活就是一连串类似事件的反复 ——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叮当突然变成植物机器,无论康夫怎么踢,打和骂,叮当都没有反应.康夫不知道叮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伤心地哭了整晚.可是,无论 康夫再伤心,叮当也只是纹丝不动地坐在柱子前.康夫伸手到口袋内试试,口袋也毫无动静 .最后康夫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就穿着睡衣飞到22世纪去找叮当的妹妹叮铃. 叮铃一看哥哥动也不动,马上知道是电池用完了.正想换电池时,叮铃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备用电源!叮铃只好问康夫:你愿意让哥哥跟你的回忆都消失吗?原来旧型的猫机器人的耳朵里装有备用电池,以便充电时能保持至今为止的记忆.可是……叮当没有耳朵!康夫终于理解了事情的困难,种种回忆在康夫的脑海里翻腾:康夫跟叮当曾飞到过去,未来,也曾到恐龙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过仗……叮铃拼命解-释给康夫听:若要装新电池,叮当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康夫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则不会消失.结果,康夫选择现状. 此时,康夫还是小学六年级. 十数年后,从海外归国的康夫,已成长为英俊迷人的青年,并就职于某家尖端科技的企业. 他身边的新娘,正是静子.当年,叮铃回到22世纪后,康夫只跟身边的人们说,叮当回到未来的世界去了.时日一久,也就没人再提叮当的事了. 不过,叮当其实一直被保管在康夫家的壁橱里.康夫为了修好叮当,拼命用功读书,成绩逐年上升,最后到国外求学.现在,康夫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叫来平日严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静子并对她说:"你看,我要按开关了."说完,康夫颊上情不自禁流下两串泪珠.他就是为了这一刻,苦学了十几年……为了这一刻,从一个老是忘了做作业,成绩从倒数起算的笨学生,爬到今天的地位……当他按下开关后,久久的寂静,寂静……终于,叮当开口了:"康夫,我等你很久了!"————————驳论:这个结局是一个日本作者出版的“漫画同人结局”,也就是同人杂志。作者为“田嶋·T·安恵”,并非官方。一开始小学馆并未搭理,但是后来这个结局在网上传播导致书卖的很火爆(13380部),由于太多的人误解,小学馆只好起诉这位男作家并要求停止出版以及删除传播在网上的漫画。结果理所应当的以小学馆的胜诉告终。该男作家被要求赔偿从稿费等获得的数百万日元的利益,该书剩下的在库也全部被破弃。这个作家也因为此事件,放弃做漫画家,回家乡去了。所以说,假结局不仅危害读者,也会给作者带来诸多麻烦。那么,我们来具体的反驳一下此结局吧。首先,关于哆啦a梦的动力。在原著中,哆啦a梦的动力来源为“核融合炉”即核能。原料是一般的食物。这么看来,哆啦a梦应该没有电池啊?更别说电池用完了。假设哆啦a梦长期不吃不喝导致核能量的枯竭,即使如此,哆啦a梦的记忆也不会消失。举个例子来看看,相信诸位很多人都有硬盘或是U盘,请想想当你们把这些器具的电源拔掉的时候,它们的内存有消失过吗?据我所知,没有。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有小小的电池来保持内存。这种电池散落在各个部位,有些时候我们能看到芯片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池,那东西就是。可是,在这个结局中,这些小电池居然全部集中在耳朵里面。只是一个小小的电池,为什么非要把它拿到距离硬盘很远的地方呢?这实在不合情理。而且,如果没有保持内存的小电池,那主电池没电的瞬间记忆就应该都会消失,而不是把电池拔掉的瞬间。文中还提到,四次元口袋没法儿使用。在原著中大雄很多次的拿下口袋,哆啦a梦也常常洗口袋,也没有见到过口袋变的没法儿使用。文章的最后,大雄奋发图强,成为了一个海归博士。这本是一个很令人温馨的一幕,不过我也不得不反驳。其实大雄大可以不“苦学了十几年”来修复哆啦a梦——只需要将哆啦a梦送去未来的工厂,让他们修理就可以了,或者用复原灯也可以。既然哆啦美能从未来来到现代,那大雄也应该能从现代到未来去。综上,这个结局也是假的。不过笔者我并不讨厌这个结局,因为这个结局毕竟很温馨,而不像其它结局那样残酷和恶心。No.4 童年的终结(机器猫真实的黑暗生活)我在青岛大学上了2年,期间专业课没怎么学好,反而自己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 当时比较喜欢火影和海贼,所以就想着学点日语玩玩。我们的老师是个日本人,叫藤本广义,1981年的,比我大5岁,中文特别棒。 他是个蛮风趣的人,而且在讲课的时候广征博引,一个小的语法点都能被他讲出来哲理。藤本让我颠覆了对日本人的看法。 以前总觉得日本人心里都对中国有憎恨,都是右翼。 可是他却是个极左的人。 他跟我们讲,他有个比自己大15岁的哥哥,在日本Communist运动。热潮的时候加入过“赤军”(一个日本KB组织,以Communist主义为幌子,这 个不在这里讨论),当时是狂热的革命份子。 那时很多日本的年轻人都把美国看成是堕落的根源,把中国看做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度。有次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讨论漫画。 有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喜欢日本的漫画而来他这里学日语的。聊着聊着我们聊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记忆最深的动画片。 一休,圣斗士,魔神英雄坛,等等等等。说到最后大家都谈到了同一个话题:哆啦A梦(台译版本,也就是我小时候最早接触的是叫:小叮当)。不可否认,这是寄托我整个童年最美好回忆的动画片。 穿梭在奇怪轨道里的时光机,戴在头上四处飞行的竹蜻蜓,打开就可以到任何地方的任意门……大雄,宜 静,小叮当……记得听过一首歌,歌词里有“如果说最后宜静不是嫁给了大雄/一生相信的执 着一秒就崩落”还莫名的感动了下呢。当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藤本笑了一下,自豪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关于《哆啦A梦》作者的事情吗?我说,作者是叫藤子不二雄我记得小时候喜欢看机器猫的大长篇,封皮上都写着这么一个名字。他依然笑着说,对的,但是说的还不够详细。接着他开始对我们说关于作者的事情:《哆啦A梦》是由两个作者合作画的,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从1952年 开始,他们共同用了一个笔名叫“藤子·F·不二雄”。当然,在所有的漫画中最出名的还是《哆啦A梦》 。突然,他神秘的对我们一笑。你们知道藤本弘和我是什么关系吗?我这才突然发现,藤本广义和藤本弘的姓氏是一样的。难道他是你爸爸? 一个人弱弱地问道。藤本广义笑了起来。 藤本弘的年龄当我爷爷都行啦!他对我们讲到,他的爷爷跟藤本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藤本弘没有去世前, 藤本广义的同学们经常缠着藤本广义要“哆啦A梦”作者的签名。不过他跟藤本弘细数下来也就见过几次而已。在我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中日两国的儿童原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童年元素,那就 是哆啦A梦万能袋里的梦啊……藤本告诉我们,自从藤本弘去世后,机器猫的创作权就交给了他的两个徒弟。怪不得看新闻上说机器猫又要出新的剧场版了呢…… 我想。一个永远没有结尾的哆啦A梦,还能一直影响我们的后代呢。 一个同学感叹到。这时藤本弘的表情有了点低落。 他对我们说,其实哆啦A梦是有结局的。我在网上也看过类似的帖子,是不是说主人公是个自闭患者? 我问。不是的,网络上的传闻都是假的。 他说。曾经小学馆的漫画上曾经有过一个结尾,说哆啦A梦离开了大雄,不过那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因为最后哆啦A梦还是回来了。那真正的结尾是什么呢? 我们急切地追问道。藤本叹了口气说: 其实我挺不愿意谈这个结局的,当时知道这个结局的时候很小,所以觉得有点灰暗,现在年龄大了想想也 没什么呢。 你们也知道藤子·F·不二雄除了画《哆啦A梦》还画过其他的漫画吧,其中有一个个叫《异色短篇集》, 是一些科幻,KB,和深刻反思人性的短篇漫画。藤本弘去世的时候总共画了5本《异色短篇集》。 而实际上他去世前正在着手第6本的创作,可是第6本只进行了几篇的文字分镜和草图,他便去世了。后来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这些草稿流落到了他的徒弟手里,而其中里面就有一 篇关于《哆啦A梦》大结局的。由于藤本弘去世的时候遗言让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所以他的徒弟也就没有把这个结局画出来。 后来我听说了这件事情,特地跑到他的徒弟那想看一下藤本弘画的结局。 他的徒弟不好推辞,就给我看了。藤本广义低下了头,像是在回忆。我们没有讲话,静静等着他下面的话。他抬起头,看着我们说: 我看了那个故事,只是草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一天早晨,大雄(台译版里叫康夫)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奇怪的椅子 上,眼前就是哆啦A梦。 哆啦A梦热情的向它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滞。 大雄试图从椅子上站起来可是却摔倒了。 哆啦A梦说,由于你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营养液继续,所以你的肌肉过于萎缩,不方便行走。 大雄不明白哆啦A梦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哆啦A梦向他解释道,在22世纪,人类的科技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的人口猛增。于是,当时的人类go-vern-ment处于人类总体利益的考虑,决定对新诞生的婴儿统一进行大脑测试,被证实智力处于一定水平线之下的新生儿将会被连接上一种维持生命的装置,这种装置会给他们输送低成本的营养液维持生命,并且会让他们进入一种虚拟状态。 像是黑客帝国呢。 有人插嘴道。藤本点了下头,继续讲。在这种虚拟状态下,这个装置将会模拟出新奇,有趣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里体会不到的快乐。于是,一切都明了了。那些哆啦A梦口袋里的道具——竹蜻蜓,随意门,缩小手枪,桃太郎饭团,时 光包袱巾……那些童年的好友——宜静,技安,小夫,出木杉……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不可意思的事情——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梦幻三剑士 ,魔界大冒险……这一切一切都是装置模拟出来的,为的只是对那些智力相对较低的儿童的一种 补偿,让他们能在虚幻里快乐,体会童年的美好。而童年结束的时候,一切也都结束了。 营养装置只是一种人道考虑,当那些儿童满14岁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就要开始了。 由于地球的资源过于紧张,所以那些在虚拟世界里的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儿童要被强制“离开”,即被杀死。 “离开”之前,他们唯一的权利就是知道事实的真相。那个长得像哆啦A梦的机器人对大雄说: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在虚幻里体会到了现实里的人一辈子都感受不到的快乐,在现实里的人要经历工作的劳累和残酷的社会的折磨,而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体会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为你的“离去”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现实社会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大雄流着泪听着它讲完这些,恳求它再让自己进入一下虚幻里,跟虚幻里的朋友道别。 机器人同意了。大雄重新进入了虚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钱给好朋友们买了很多礼物——小夫的遥控飞机,技安的棒球帽,宜静的裙子……最后,他把剩下的钱买了哆啦A梦最爱吃的铜锣烧,跟家里人一起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大雄懂事了呢。 妈妈笑着说。是的,因为我长大了…… 大雄眼睛里含着泪水。在当天晚上,大雄紧紧着抱住了哆啦A梦。 哆啦A梦,你说我们是不是会永远在一起呢?这时,漫画分镜切到了现实世界,那个哆啦A梦摸样的机器人伸出圆圆的手触碰到了闭着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躯一阵抽搐,然后倒在了地上。最后一个画面,那个机器人用冰冷的声音说了一句:完成任务,目标已经“离去”……藤本老师讲完了,大家都为了这个结局感到感伤。他说,我当时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看完后就哭了,不过现在想想 ,倒也没什么,最鲜活的哆啦A梦的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记忆里,而现在, 我们的童年早已终结……完————————驳论:也许有些人看多类似的结局,但是内容稍微有点不同。(既"真实的黑暗生活")这是在转载中有些人进行了删减,在这里,我们来反驳原始的版本。这个结局最近开始流传,据我所知,这结局源于中国。其内容残酷,颇有真实性,在结局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危害性。那么,我们开始反驳吧。在文中,笔者说他采访了藤本广义。我立即在日本搜索网站搜索了这个名字,但是并未出现此人。从文中可以看出,“藤本广义”是青岛大学的教授。于是,接下来我找到了青岛大学的首页,并查找了“藤本广义”这个名字,但是结果依旧是零。一个身为大学教授的人怎么可能一点音讯都没有?实在是令人不解。藤子老师去世的时候正在制作大长篇《钥匙城历险记》。如果这个结局是由藤子老师所作,那么藤子老师是写了结局再画大长篇?还是正在画大长篇的时候画了结局?那边也说不过去。而且,文中也稍微有提到,“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这个是事实,藤本弘患上癌症后便写过遗书,具体的交代了自己死后哆啦a梦应该如何延续。既然藤本弘让两位徒弟来接手,那么为什么还要画结局呢?明显这是矛盾着的。这个结局明显很黑暗,就这一点就已经说不过去了。“藤子不二雄”原本是两个人,藤本和安孙子,后期,两人分家,原因恰恰就在于安孙子的作风渐渐偏向黑暗,也就是说安孙子为了不影响到哆啦a梦等乐观漫画,所以才刻意分开。那么,专门为了不使哆啦a梦黑暗才与安孙子分开的藤本弘,还会给《哆啦a梦》画如此黑暗的结局吗?退一步说,假设这个结局真的是藤本弘所著,那么他既然没有发表,而哆啦a梦至今还在连载,那代表他放弃了这个结局,也可能只是在脑子里闪现一下。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把一个人的突发奇想或者是专门遗弃的东西作为结局来发表吗?这样也与藤子老师的初衷相异。因此,即使这个结局真的是由藤子老师所著,我们应当也看作是假的。当然,这已经是退了一大步,我依然相信我们拥有乐观的思想以及优越的幽默感的藤本弘老师是不会著作如此消极的结局的。不过这些也未免太过于主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客观点的从文章内容里找到破绽吧。文章很长,简单的说说内容就是“大雄的世界是未来的科学所营造出来的,因为未来的资源已经无法维持人口了,所以让大雄这样智力不高的孩子们进入虚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但是到了14岁,这些孩子就会被杀死”。咦?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我怎么记得大雄在“虚幻世界”中并不是非常快乐,至少到哆啦a梦到来之前不能说是幸福吧?那么,如果哆啦a梦的到来就是所谓的“幸福”的话,为什么还要等近十年?(原著中哆啦a梦来的时间并不统一,在这里视为10岁既四年级)这十年来大雄被胖虎、小夫等人欺负,考试成绩一直很差,静香也不搭理他。能说这是“幸福”吗?并且,“到了十四岁就会被杀死”的这个设定也有问题。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大雄在《离家到无人岛》一集中在无人岛生活了15年,远远超过了14岁。按照这个结局中的设定,在哆啦a梦到来之前就应该一个人抽搐,然后独自死去(当然,这也很难说是“幸福”了)。可是,众所周知,大雄并没有死亡,最后被哆啦a梦找到,并用时间时光包巾恢复到原来的年龄。综上所述,这个结局也是假的。这个结局的可恶之处就在最后,它将《哆啦a梦》中的充满着爱世界,也就是藤子老师多年来营造出的世界完全的否定,并给我们植入一种很可怕的概念——“现实永远是黑暗的”。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变态的情感吧。No.5 其它结局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还找不到你所看到的结局,这很正常,因为那并不是“结局”。“结局”A: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在未来,制定了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哆啦A梦不得不回去。————————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1971)3月号。刊登《哆啦a梦》的杂志的名字叫“小学馆”,这个“小学馆”并不是每个月只出版一本,而是出版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共六本,对应着所有的年级。所以,当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要成为五年级的时候,他们要看的书也会从《小学四年级》转变为《小学五年级》,于是这个结局就是为了对这些孩子们告别。但是等到他们看到《小学五年级》时,他们会发现“哆啦a梦回来了”。“结局”B:大雄的孙子觉得如果哆啦A梦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梦回未来。於是哆啦A梦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诚担心的表情,哆啦 A梦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麼想,於是要多啦A梦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梦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7年(1972)3月号。同上(以上面的结局同样的理由画了这个结局)。“结局”C:哆啦A梦决定要回到未来,但又怕大雄被欺负、没人照顾,大雄看到哆啦A梦担心的样子,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即使和别人打架,也要咬紧牙根打败对方,不要事事依赖哆啦A梦的法宝制胜,终於让哆啦A梦放心地回到未来。————————本结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学三年级》3月号。题名《再见,哆啦a梦》。这个结局与上面两个结局稍有不同。当时因为日本电视台的哆啦a梦没有人气,以及藤本(即作者)有了自己新的连载,真的打算把哆啦a梦完结,但是后来因为他自己对哆啦a梦的热爱致使他无法抛弃哆啦a梦,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学四年级》四月号又画了《哆啦a梦回来了》,再次执笔哆啦a梦,直到现在。这三个“结局”都是结局,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局。如果这三个结局其中一个结局成为真正的结局,我们都将无法再看到现在的哆啦a梦了。正是因为作者对《哆啦a梦》有着这么深的爱恋,才能铸出了如此经典的漫画吧。哆啦a梦最终又回来了,现在还在继续出新番,小学馆刚出的《2012大雄与奇迹之岛》,是日本电影院票房之首,二周就赚得10亿日元,试想如果有结局,那么2012新番和2012剧场版又是哪来的呢?所以哆啦a梦没有结局,藤子老师死后的遗言就是让弟子将哆啦a梦继续下去!2023-07-26 01:53:216
多啦A梦`的真正结局是什么?
这里是来自百度机器猫吧官方知道团时空巡逻队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 哆啦A梦动画片目前仍在连载,是没有结局的。 下面提供几个假结局: No.1 自闭症的大雄 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 世界,真的不是美丽的——主角大雄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原来,世界上从没有过机器猫、也没有万能口袋、也没有.....总之,主角是由于极度的自闭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经在医院住了八年,静子是主角儿时暗恋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这个结局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冷漠,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后来,由于读者极其反感其结局(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机器猫》是这些自杀者唯一美好单纯的心理慰藉),所以才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国内当然更看不到)在小学馆的博物馆中,珍藏着藤本弘先生的最后一页作品《野比太发条都市大冒险》藤本弘先生并没有完成最后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积劳成疾。 ————————驳论: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相信不少朋友都见过这个结局。首先,这个结局并非官方,在TV版或是漫画版中均未曾出现过。 据我了解,自闭症的儿童缺乏想象力、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流。既然如此,那大雄如何能营造出如此绚丽斑斓的世界呢?又怎么暗恋别人呢? 接下来令我觉得奇怪的是文中写道“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后又写道“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既然没有使用这个结局,何来“播映”?其次,文中已经说“最后一集”那后来又何来“发条都市大冒险”呢? 文中还说“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但是看看藤本老师(即作者)最后的作品《大雄与钥匙城(既发条都市大冒)》,虽然老师没有能画完这个大长篇,但却留下了底稿,所以剧情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想法。看过这的作品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作品丝毫不像一个"对社会的极度失望"的人的遗作。 文中还写“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根据资料,日本每年自杀人口都有20万至25万人,别说100人,哪怕有1000人因为这个结局自杀,起伏最多也只有0.5%,怎么能说是“自杀率明显UP”呢? 因此,这个结局是一个假结局。 No.2 植物人大雄 康夫摔倒撞了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康夫,叮当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手术失败了,康夫成了植物人.最后叮当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时空门,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到他想 去的地方,结果康夫想去的地方是...天国。 ————————驳论:同样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结局,毫无根据、漏洞百出。具体点的说,哆啦A梦有急救箱,可以治好百病,仅仅是“撞了头”怎么就治不好?未来的科学也应该能很简单的医好他,又何必要去变卖道具?并且,在原著中,曾明确否定过有天堂(参照《大雄的云之王国》),更何况时空门是指转移时间,如果想要转移地点,应该使用任意门,我不相信藤子老师(此漫画的作者)在短短几句话中能制造出这么多的矛盾,这个结局显然是由第三者执笔的——一个对《哆啦a梦》毫无了解的人。 放下这些矛盾,漏洞依旧存在。简单的举个例子,植物人没有思想,无法思考自己想去哪里,更不可能“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了。再比如,日本的保险以及医疗制度非常完善,意外导致做手术原则上是免费的,而且大雄是小学生,在日本,15岁以前的孩童的医疗费全由国家提供,这个在日本可算是常识了。 只是短短两句话,漏洞数不胜数。这个简练的结局只是翻译版本,日文原版我也读过,那可更是漏洞百出。 所以,这个结局,也是假的。 No.3 没有电的哆啦a梦 某天,康夫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如往常般被大胖,强夫他们欺负, 就连未来的太太静子也说要嫁给别人.总之,对康夫来讲,生活就是一连串类似事件的反复 ——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叮当突然变成植物机器,无论康夫怎么踢,打和骂,叮当都没有反应. 康夫不知道叮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伤心地哭了整晚.可是,无论 康夫再伤心,叮当也只是纹丝不动地坐在柱子前.康夫伸手到口袋内试试,口袋也毫无动静 .最后康夫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就穿着睡衣飞到22世纪去找叮当的妹妹叮铃. 叮铃一看哥哥动也不动,马上知道是电池用完了.正想换电池时,叮铃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备用电源!叮铃只好问康夫:你愿意让哥哥跟你的回忆都消失吗?原来旧型的猫机器人的耳朵里装有备用电池,以便充电时能保持至今为止的记忆.可是……叮当没有耳朵!康夫终于理解了事情的困难,种种回忆在康夫的脑海里翻腾:康夫跟叮当曾飞到过去,未来,也曾到恐龙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过仗……叮铃拼命解-释给康夫听:若要装新电池,叮当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康夫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则不会消失.结果,康夫选择现状. 此时,康夫还是小学六年级. 十数年后,从海外归国的康夫,已成长为英俊迷人的青年,并就职于某家尖端科技的企业. 他身边的新娘,正是静子.当年,叮铃回到22世纪后,康夫只跟身边的人们说,叮当回到未来的世界去了.时日一久,也就没人再提叮当的事了. 不过,叮当其实一直被保管在康夫家的壁橱里.康夫为了修好叮当,拼命用功读书,成绩逐年上升,最后到国外求学.现在,康夫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叫来平日严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静子并对她说:"你看,我要按开关了."说完,康夫颊上情不自禁流下两串泪珠.他就是为了这一刻,苦学了十几年……为了这一刻,从一个老是忘了做作业,成绩从倒数起算的笨学生,爬到今天的地位……当他按下开关后,久久的寂静,寂静……终于,叮当开口了:"康夫,我等你很久了!" ————————驳论:这个结局是一个日本作者出版的“漫画同人结局”,也就是同人杂志。作者为“田嶋·T·安恵”,并非官方。一开始小学馆并未搭理,但是后来这个结局在网上传播导致书卖的很火爆(13380部),由于太多的人误解,小学馆只好起诉这位男作家并要求停止出版以及删除传播在网上的漫画。结果理所应当的以小学馆的胜诉告终。该男作家被要求赔偿从稿费等获得的数百万日元的利益,该书剩下的在库也全部被破弃。这个作家也因为此事件,放弃做漫画家,回家乡去了。所以说,假结局不仅危害读者,也会给作者带来诸多麻烦。 那么,我们来具体的反驳一下此结局吧。首先,关于哆啦a梦的动力。在原著中,哆啦a梦的动力来源为“核融合炉”即核能。原料是一般的食物。这么看来,哆啦a梦应该没有电池啊?更别说电池用完了。假设哆啦a梦长期不吃不喝导致核能量的枯竭,即使如此,哆啦a梦的记忆也不会消失。举个例子来看看,相信诸位很多人都有硬盘或是U盘,请想想当你们把这些器具的电源拔掉的时候,它们的内存有消失过吗?据我所知,没有。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有小小的电池来保持内存。这种电池散落在各个部位,有些时候我们能看到芯片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池,那东西就是。可是,在这个结局中,这些小电池居然全部集中在耳朵里面。只是一个小小的电池,为什么非要把它拿到距离硬盘很远的地方呢?这实在不合情理。而且,如果没有保持内存的小电池,那主电池没电的瞬间记忆就应该都会消失,而不是把电池拔掉的瞬间。 文中还提到,四次元口袋没法儿使用。在原著中大雄很多次的拿下口袋,哆啦a梦也常常洗口袋,也没有见到过口袋变的没法儿使用。 文章的最后,大雄奋发图强,成为了一个海归博士。这本是一个很令人温馨的一幕,不过我也不得不反驳。其实大雄大可以不“苦学了十几年”来修复哆啦a梦——只需要将哆啦a梦送去未来的工厂,让他们修理就可以了,或者用复原灯也可以。既然哆啦美能从未来来到现代,那大雄也应该能从现代到未来去。 综上,这个结局也是假的。不过笔者我并不讨厌这个结局,因为这个结局毕竟很温馨,而不像其它结局那样残酷和恶心。 No.4 童年的终结(机器猫真实的黑暗生活) 一天早晨,大雄(台译版里叫康夫)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奇怪的椅子 上,眼前就是哆啦A梦。 哆啦A梦热情的向它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滞。 大雄试图从椅子上站起来可是却摔倒了。 哆啦A梦说,由于你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营养液继续,所以你的肌肉过于萎缩,不方便行走。 大雄不明白哆啦A梦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哆啦A梦向他解释道,在22世纪,人类的科技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的人口猛增。于是,当时的人类go-vern-ment处于人类总体利益的考虑,决定对新诞生的婴儿统一进行大脑测试,被证实智力处于一定水平线之下的新生儿将会被连接上一种维持生命的装置,这种装置会给他们输送低成本的营养液维持生命,并且会让他们进入一种虚拟状态。 像是黑客帝国呢。 有人插嘴道。 藤本点了下头,继续讲。 在这种虚拟状态下,这个装置将会模拟出新奇,有趣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里体会不到的快乐。 于是,一切都明了了。那些哆啦A梦口袋里的道具——竹蜻蜓,随意门,缩小手枪,桃太郎饭团,时 光包袱巾……那些童年的好友——宜静,技安,小夫,出木杉…… 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不可意思的事情——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梦幻三剑士 ,魔界大冒险…… 这一切一切都是装置模拟出来的,为的只是对那些智力相对较低的儿童的一种 补偿,让他们能在虚幻里快乐,体会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结束的时候,一切也都结束了。 营养装置只是一种人道考虑,当那些儿童满14岁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就要开始了。 由于地球的资源过于紧张,所以那些在虚拟世界里的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儿童要被强制“离开”,即被杀死。 “离开”之前,他们唯一的权利就是知道事实的真相。 那个长得像哆啦A梦的机器人对大雄说: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在虚幻里体会到了现实里的人一辈子都感受不到的快乐,在现实里的人要经历工作的劳累和残酷的社会的折磨,而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体会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为你的“离去”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现实社会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雄流着泪听着它讲完这些,恳求它再让自己进入一下虚幻里,跟虚幻里的朋友道别。 机器人同意了。 大雄重新进入了虚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钱给好朋友们买了很多礼物——小夫的遥控飞机,技安的棒球帽,宜静的裙子……最后,他把剩下的钱买了哆啦A梦最爱吃的铜锣烧,跟家里人一起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 大雄懂事了呢。 妈妈笑着说。 是的,因为我长大了…… 大雄眼睛里含着泪水。 在当天晚上,大雄紧紧着抱住了哆啦A梦。 哆啦A梦,你说我们是不是会永远在一起呢? 这时,漫画分镜切到了现实世界,那个哆啦A梦摸样的机器人伸出圆圆的手触碰到了闭着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躯一阵抽搐,然后倒在了地上。最后一个画面,那个机器人用冰冷的声音说了一句:完成任务,目标已经“离去”…… 藤本老师讲完了,大家都为了这个结局感到感伤。 他说,我当时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看完后就哭了,不过现在想想 ,倒也没什么,最鲜活的哆啦A梦的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记忆里,而现在, 我们的童年早已终结…… 完 ————————驳论: 也许有些人看多类似的结局,但是内容稍微有点不同。(既"真实的黑暗生活")这是在转载中有些人进行了删减,在这里,我们来反驳原始的版本。 这个结局最近开始流传,据我所知,这结局源于中国。其内容残酷,颇有真实性,在结局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那么,我们开始反驳吧。在文中,笔者说他采访了藤本广义。我立即在日本搜索网站搜索了这个名字,但是并未出现此人。从文中可以看出,“藤本广义”是青岛大学的教授。于是,接下来我找到了青岛大学的首页,并查找了“藤本广义”这个名字,但是结果依旧是零。一个身为大学教授的人怎么可能一点音讯都没有?实在是令人不解。 藤子老师去世的时候正在制作大长篇《钥匙城历险记》。如果这个结局是由藤子老师所作,那么藤子老师是写了结局再画大长篇?还是正在画大长篇的时候画了结局?那边也说不过去。而且,文中也稍微有提到,“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这个是事实,藤本弘患上癌症后便写过遗书,具体的交代了自己死后哆啦a梦应该如何延续。既然藤本弘让两位徒弟来接手,那么为什么还要画结局呢?明显这是矛盾着的。这个结局明显很黑暗,就这一点就已经说不过去了。“藤子不二雄”原本是两个人,藤本和安孙子,后期,两人分家,原因恰恰就在于安孙子的作风渐渐偏向黑暗,也就是说安孙子为了不影响到哆啦a梦等乐观漫画,所以才刻意分开。那么,专门为了不使哆啦a梦黑暗才与安孙子分开的藤本弘,还会给《哆啦a梦》画如此黑暗的结局吗?退一步说,假设这个结局真的是藤本弘所著,那么他既然没有发表,而哆啦a梦至今还在连载,那代表他放弃了这个结局,也可能只是在脑子里闪现一下。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把一个人的突发奇想或者是专门遗弃的东西作为结局来发表吗?这样也与藤子老师的初衷相异。因此,即使这个结局真的是由藤子老师所著,我们应当也看作是假的。当然,这已经是退了一大步,我依然相信我们拥有乐观的思想以及优越的幽默感的藤本弘老师是不会著作如此消极的结局的。 不过这些也未免太过于主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客观点的从文章内容里找到破绽吧。 文章很长,简单的说说内容就是“大雄的世界是未来的科学所营造出来的,因为未来的资源已经无法维持人口了,所以让大雄这样智力不高的孩子们进入虚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但是到了14岁,这些孩子就会被杀死”。咦?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我怎么记得大雄在“虚幻世界”中并不是非常快乐,至少到哆啦a梦到来之前不能说是幸福吧?那么,如果哆啦a梦的到来就是所谓的“幸福”的话,为什么还要等近十年?(原著中哆啦a梦来的时间并不统一,在这里视为10岁既四年级)这十年来大雄被胖虎、小夫等人欺负,考试成绩一直很差,静香也不搭理他。能说这是“幸福”吗?并且,“到了十四岁就会被杀死”的这个设定也有问题。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大雄在《离家到无人岛》一集中在无人岛生活了15年,远远超过了14岁。按照这个结局中的设定,在哆啦a梦到来之前就应该一个人抽搐,然后独自死去(当然,这也很难说是“幸福”了)。可是,众所周知,大雄并没有死亡,最后被哆啦a梦找到,并用时间时光包巾恢复到原来的年龄。 综上所述,这个结局也是假的。这个结局的可恶之处就在最后,它将《哆啦a梦》中的充满着爱世界,也就是藤子老师多年来营造出的世界完全的否定,并给我们植入一种很可怕的概念——“现实永远是黑暗的”。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变态的情感吧。 No.5 其它结局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还找不到你所看到的结局,这很正常,因为那并不是“结局”。 “结局”A: 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在未来,制定了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哆啦A梦不得不回去。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1971)3月号。刊登《哆啦a梦》的杂志的名字叫“小学馆”,这个“小学馆”并不是每个月只出版一本,而是出版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共六本,对应着所有的年级。所以,当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要成为五年级的时候,他们要看的书也会从《小学四年级》转变为《小学五年级》,于是这个结局就是为了对这些孩子们告别。但是等到他们看到《小学五年级》时,他们会发现“哆啦a梦回来了”。 “结局”B: 大雄的孙子觉得如果哆啦A梦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梦回未来。於是哆啦A梦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诚担心的表情,哆啦 A梦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麼想,於是要多啦A梦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梦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7年(1972)3月号。同上(以上面的结局同样的理由画了这个结局)。 “结局”C: 哆啦A梦决定要回到未来,但又怕大雄被欺负、没人照顾,大雄看到哆啦A梦担心的样子,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即使和别人打架,也要咬紧牙根打败对方,不要事事依赖哆啦A梦的法宝制胜,终於让哆啦A梦放心地回到未来。 ————————本结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学三年级》3月号。题名《再见,哆啦a梦》。这个结局与上面两个结局稍有不同。当时因为日本电视台的哆啦a梦没有人气,以及藤本(即作者)有了自己新的连载,真的打算把哆啦a梦完结,但是后来因为他自己对哆啦a梦的热爱致使他无法抛弃哆啦a梦,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学四年级》四月号又画了《哆啦a梦回来了》,再次执笔哆啦a梦,直到现在。 这三个“结局”都是结局,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局。如果这三个结局其中一个结局成为真正的结局,我们都将无法再看到现在的哆啦a梦了。正是因为作者对《哆啦a梦》有着这么深的爱恋,才能铸出了如此经典的漫画吧。 所以,网上的那些都是假结局,小学馆的哆啦a梦室室长的横田清说道: 「これまでも、そこそこのことであれば见过ごしていたが、ネットで野放図に拡大されていくことには强い危机感を覚える。もしドラえもんに最终回があるとすれば、それは亡くなられた藤子先生の胸の中だけであり、この『ドラえもん 最终话』によって、先生が作り上げた世界観が変质してしまうような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思っている」(以前,我们基本都会忽略掉(结局)这类的东西,但是因为因特网,这些“最终话”旁若无人的扩大着,使我们在感到强烈的危机感。假如《哆啦a梦》有结局,那也只会在已故的藤子老师心中,绝对不能让这些“哆啦a梦的最终话”肆无忌惮变质藤子老师做出的世界观。) 因此,请相信哆啦无结局,童话永远也不会支离破碎,2023-07-26 01:53:387
美国作家丹.克拉克的资料
Dan Clark,丹·克拉克,美国著名作家,擅长科幻太空题材。克拉克热心钻研科幻中的科学问题,并以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融于作品之中,把科学的思索和浪漫的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丹·克拉克有四十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以三十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万册以上。1962年,他以科学写作的成就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卡林加奖;同年,《地球外的转播》一文获得富兰克林学院授予的金质奖,文中所论述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细节至今仍为所有商业通讯卫星所采用。1965年,他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关于通讯卫星的文章,被评为该年度最佳航天报告文学而获得宇航作者奖。1969年,他获得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和威斯汀豪(西屋)的科学写作奖;同年,他又以与斯坦利·库布利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获得该年度的奥斯卡艺术成就奖的提名;此外,他还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科学幻想小说头等奖。扩展资料丹·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克拉克2023-07-26 01:53:575
克拉克简介
克拉克有四十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以三十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万册以上。1962年,他以科学写作的成就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卡林加奖;同年,《地球外的转播》一文获得富兰克林学院授予的金质奖,文中所论述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细节至今仍为所有商业通讯卫星所采用。1965年,他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关于通讯卫星的文章,被评为该年度最佳航天报告文学而获得宇航作者奖。1969年,他获得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和威斯汀豪(西屋)的科学写作奖;同年,他又以与斯坦利·库布利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获得该年度的奥斯卡艺术成就奖的提名;此外,他还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科学幻想小说头等奖。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克拉克热心钻研科幻中的科学问题,并以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融于作品之中,把科学的思索和浪漫的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2023-07-26 01:54:204
查里斯·丹斯的主要作品
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2016) 44号孩子(2015) 金衣女人(2015) 海军上将(2015) 巫师3:狂猎 (2015) :Emperor Emhyr var Emreis of Nilfgaard Enemy of Man(2014) 德古拉元年(2014) 模仿游戏(2014) 魔鬼的精神(2014) 帕特里克(2013) 驯龙骑士(2013) 午夜的孩子(2012) 黑夜传说4(2012) 《权力的游戏》制作特辑(2011)秘密(2011) 梦幻岛(2011) 王子殿下(2011) 开始邮政(2010) 职员的故事(2010) 合意成年人(2007) 干涉(2007) 致命契约(2007) 拇指一竖(2006) 独家新闻(2006) 恋爱学分(2006) 指匠情挑(2005) 亨利八世(2003) 游泳池(2003) 有法无天(2002) 谁与争疯(2002) 高斯福庄园(2001) 烈日长虹(2001)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2001) 爱情催眠术(1999) 她比烟花寂寞(1998) In the Presence of Mine Enemies(1997) 蝴蝶梦(1997) 星河叛变(1996) 迈克尔·柯林斯(1996) 外科医生(1995) Kabloonak(1994) Desvío al paraíso(1994) 满月疑云(1994) Century(1993) 幻影英雄(1993) 异形3(1992) La valle di pietra(1992) 冲出阴影(1988) 帕斯卡利岛(1988) 白色祸害(1988) 欲望城(1988) 早安,巴比伦(1987) 金童(1986) An Audience with Billy Connolly(1985) 谁为我伴(195)富足(1985) 007之最高机密(1981) 电视剧无人生还(2016) 童年的终结第一季(2015) 权力的游戏第三季(2013) 权力的游戏第二季(2012) 权力的游戏第一季(2011) 伦敦大火(2014) 政局危机(2012) 反击第三季(2012) 三一学院(2009) 梅林传奇(2008) 荒凉山庄(2005) 直到世界的尽头(2005) Trial & Retribution(1997) Out on a Limb(1987) 皇冠上的宝石(1985) Masterpiece Theatre: Nancy Astor(1982) 爱德华七世(1975) 今日剧(1970) 月度佳剧 第一季(1965) 导演作品等爱的女人(2004)2023-07-26 01:54:271
串词的问题 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童年,时光机(哆啦a梦版),少年中国,让我为你唱一首歌连在一起。
少年中国啊,让我为你唱一首歌,让我们乘着时光机,让童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2023-07-26 01:54:533
求哆啦A梦所有同人志和各式结局
No.1 自闭症的大雄 哆啦A梦最后一集在日本播映。 世界,真的不是美丽的——主角大雄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原来,世界上从没有过机器猫、也没有万能口袋、也没有.....总之,主角是由于极度的自闭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经在医院住了八年,静子是主角儿时暗恋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这个结局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冷漠,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后来,由于读者极其反感其结局(同时期日本自杀率明显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结局影响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机器猫》是这些自杀者唯一美好单纯的心理慰藉),所以才决定不在动画版中使用此结局。(国内当然更看不到)在小学馆的博物馆中,珍藏着藤本弘先生的最后一页作品《野比太发条都市大冒险》藤本弘先生并没有完成最后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积劳成疾。 No.2 植物人大雄 康夫摔倒撞了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康夫,叮当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手术失败了,康夫成了植物人.最后叮当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时空门,让变植物人的康夫开门到他想 去的地方,结果康夫想去的地方是...天国。 No.3 没有电的哆啦a梦 某天,康夫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如往常般被大胖,强夫他们欺负, 就连未来的太太静子也说要嫁给别人.总之,对康夫来讲,生活就是一连串类似事件的反复 ——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叮当突然变成植物机器,无论康夫怎么踢,打和骂,叮当都没有反应. 康夫不知道叮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伤心地哭了整晚.可是,无论 康夫再伤心,叮当也只是纹丝不动地坐在柱子前.康夫伸手到口袋内试试,口袋也毫无动静 .最后康夫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就穿着睡衣飞到22世纪去找叮当的妹妹叮铃. 叮铃一看哥哥动也不动,马上知道是电池用完了.正想换电池时,叮铃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备用电源!叮铃只好问康夫:你愿意让哥哥跟你的回忆都消失吗?原来旧型的猫机器人的耳朵里装有备用电池,以便充电时能保持至今为止的记忆.可是……叮当没有耳朵!康夫终于理解了事情的困难,种种回忆在康夫的脑海里翻腾:康夫跟叮当曾飞到过去,未来,也曾到恐龙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过仗……叮铃拼命解-释给康夫听:若要装新电池,叮当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康夫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则不会消失.结果,康夫选择现状. 此时,康夫还是小学六年级. 十数年后,从海外归国的康夫,已成长为英俊迷人的青年,并就职于某家尖端科技的企业. 他身边的新娘,正是静子.当年,叮铃回到22世纪后,康夫只跟身边的人们说,叮当回到未来的世界去了.时日一久,也就没人再提叮当的事了. 不过,叮当其实一直被保管在康夫家的壁橱里.康夫为了修好叮当,拼命用功读书,成绩逐年上升,最后到国外求学.现在,康夫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叫来平日严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静子并对她说:"你看,我要按开关了."说完,康夫颊上情不自禁流下两串泪珠.他就是为了这一刻,苦学了十几年……为了这一刻,从一个老是忘了做作业,成绩从倒数起算的笨学生,爬到今天的地位……当他按下开关后,久久的寂静,寂静……终于,叮当开口了:"康夫,我等你很久了!" No.4 童年的终结(机器猫真实的黑暗生活) 我在青岛大学上了2年,期间专业课没怎么学好,反而自己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 当时比较喜欢火影和海贼,所以就想着学点日语玩玩。 我们的老师是个日本人,叫藤本广义,1981年的,比我大5岁,中文特别棒。 他是个蛮风趣的人,而且在讲课的时候广征博引,一个小的语法点都能被他讲出来哲理。 藤本让我颠覆了对日本人的看法。 以前总觉得日本人心里都对中国有憎恨,都是右翼。 可是他却是个极左的人。 他跟我们讲,他有个比自己大15岁的哥哥,在日本Communist运动。热潮的时候加入过“赤军”(一个日本KB组织,以Communist主义为幌子,这 个不在这里讨论),当时是狂热的革命份子。 那时很多日本的年轻人都把美国看成是堕落的根源,把中国看做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度。有次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讨论漫画。 有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喜欢日本的漫画而来他这里学日语的。聊着聊着我们聊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记忆最深的动画片。 一休,圣斗士,魔神英雄坛,等等等等。 说到最后大家都谈到了同一个话题:哆啦A梦(台译版本,也就是我小时候最早接触的是叫:小叮当)。 不可否认,这是寄托我整个童年最美好回忆的动画片。 穿梭在奇怪轨道里的时光机,戴在头上四处飞行的竹蜻蜓,打开就可以到任何地方的任意门……大雄,宜 静,小叮当……记得听过一首歌,歌词里有“如果说最后宜静不是嫁给了大雄/一生相信的执 着一秒就崩落”还莫名的感动了下呢。当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藤本笑了一下,自豪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关于《哆啦A梦》作者的事情吗?我说,作者是叫藤子不二雄我记得小时候喜欢看机器猫的大长篇,封皮上都写着这么一个名字。他依然笑着说,对的,但是说的还不够详细。接着他开始对我们说关于作者的事情: 《哆啦A梦》是由两个作者合作画的,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从1952年 开始,他们共同用了一个笔名叫“藤子·F·不二雄”。当然,在所有的漫画中最出名的还是《哆啦A梦》 。 突然,他神秘的对我们一笑。你们知道藤本弘和我是什么关系吗?我这才突然发现,藤本广义和藤本弘的姓氏是一样的。难道他是你爸爸? 一个人弱弱地问道。藤本广义笑了起来。 藤本弘的年龄当我爷爷都行啦!他对我们讲到,他的爷爷跟藤本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藤本弘没有去世前, 藤本广义的同学们经常缠着藤本广义要“哆啦A梦”作者的签名。不过他跟藤本弘细数下来也就见过几次而已。 在我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中日两国的儿童原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童年元素,那就 是哆啦A梦万能袋里的梦啊……藤本告诉我们,自从藤本弘去世后,机器猫的创作权就交给了他的两个徒弟。怪不得看新闻上说机器猫又要出新的剧场版了呢…… 我想。 一个永远没有结尾的哆啦A梦,还能一直影响我们的后代呢。 一个同学感叹到。这时藤本弘的表情有了点低落。 他对我们说,其实哆啦A梦是有结局的。我在网上也看过类似的帖子,是不是说主人公是个自闭患者? 我问。不是的,网络上的传闻都是假的。 他说。曾经小学馆的漫画上曾经有过一个结尾,说哆啦A梦离开了大雄,不过那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因为最后哆啦A梦还是回来了。那真正的结尾是什么呢? 我们急切地追问道。 藤本叹了口气说: 其实我挺不愿意谈这个结局的,当时知道这个结局的时候很小,所以觉得有点灰暗,现在年龄大了想想也 没什么呢。 你们也知道藤子·F·不二雄除了画《哆啦A梦》还画过其他的漫画吧,其中有一个个叫《异色短篇集》, 是一些科幻,KB,和深刻反思人性的短篇漫画。藤本弘去世的时候总共画了5本《异色短篇集》。 而实际上他去世前正在着手第6本的创作,可是第6本只进行了几篇的文字分镜和草图,他便去世了。后来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这些草稿流落到了他的徒弟手里,而其中里面就有一 篇关于《哆啦A梦》大结局的。由于藤本弘去世的时候遗言让他的两个徒弟来接手《哆啦A梦》的衣钵,所以他的徒弟也就没有把这个结局画出来。 后来我听说了这件事情,特地跑到他的徒弟那想看一下藤本弘画的结局。 他的徒弟不好推辞,就给我看了。 藤本广义低下了头,像是在回忆。我们没有讲话,静静等着他下面的话。他抬起头,看着我们说: 我看了那个故事,只是草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天早晨,大雄(台译版里叫康夫)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奇怪的椅子 上,眼前就是哆啦A梦。 哆啦A梦热情的向它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滞。 大雄试图从椅子上站起来可是却摔倒了。 哆啦A梦说,由于你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营养液继续,所以你的肌肉过于萎缩,不方便行走。 大雄不明白哆啦A梦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哆啦A梦向他解释道,在22世纪,人类的科技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的人口猛增。于是,当时的人类go-vern-ment处于人类总体利益的考虑,决定对新诞生的婴儿统一进行大脑测试,被证实智力处于一定水平线之下的新生儿将会被连接上一种维持生命的装置,这种装置会给他们输送低成本的营养液维持生命,并且会让他们进入一种虚拟状态。 像是黑客帝国呢。 有人插嘴道。 藤本点了下头,继续讲。 在这种虚拟状态下,这个装置将会模拟出新奇,有趣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里体会不到的快乐。 于是,一切都明了了。那些哆啦A梦口袋里的道具——竹蜻蜓,随意门,缩小手枪,桃太郎饭团,时 光包袱巾……那些童年的好友——宜静,技安,小夫,出木杉…… 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不可意思的事情——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梦幻三剑士 ,魔界大冒险…… 这一切一切都是装置模拟出来的,为的只是对那些智力相对较低的儿童的一种 补偿,让他们能在虚幻里快乐,体会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结束的时候,一切也都结束了。 营养装置只是一种人道考虑,当那些儿童满14岁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就要开始了。 由于地球的资源过于紧张,所以那些在虚拟世界里的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儿童要被强制“离开”,即被杀死。 “离开”之前,他们唯一的权利就是知道事实的真相。 那个长得像哆啦A梦的机器人对大雄说: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在虚幻里体会到了现实里的人一辈子都感受不到的快乐,在现实里的人要经历工作的劳累和残酷的社会的折磨,而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体会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为你的“离去”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现实社会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雄流着泪听着它讲完这些,恳求它再让自己进入一下虚幻里,跟虚幻里的朋友道别。 机器人同意了。 大雄重新进入了虚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钱给好朋友们买了很多礼物——小夫的遥控飞机,技安的棒球帽,宜静的裙子……最后,他把剩下的钱买了哆啦A梦最爱吃的铜锣烧,跟家里人一起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 大雄懂事了呢。 妈妈笑着说。 是的,因为我长大了…… 大雄眼睛里含着泪水。 在当天晚上,大雄紧紧着抱住了哆啦A梦。 哆啦A梦,你说我们是不是会永远在一起呢? 这时,漫画分镜切到了现实世界,那个哆啦A梦摸样的机器人伸出圆圆的手触碰到了闭着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躯一阵抽搐,然后倒在了地上。最后一个画面,那个机器人用冰冷的声音说了一句:完成任务,目标已经“离去”…… 藤本老师讲完了,大家都为了这个结局感到感伤。 他说,我当时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看完后就哭了,不过现在想想 ,倒也没什么,最鲜活的哆啦A梦的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记忆里,而现在, 我们的童年早已终结…… No.5 其它结局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还找不到你所看到的结局,这很正常,因为那并不是“结局”。 “结局”A: 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在未来,制定了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哆啦A梦不得不回去。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1971)3月号。刊登《哆啦a梦》的杂志的名字叫“小学馆”,这个“小学馆”并不是每个月只出版一本,而是出版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共六本,对应着所有的年级。所以,当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要成为五年级的时候,他们要看的书也会从《小学四年级》转变为《小学五年级》,于是这个结局就是为了对这些孩子们告别。但是等到他们看到《小学五年级》时,他们会发现“哆啦a梦回来了”。 “结局”B: 大雄的孙子觉得如果哆啦A梦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梦回未来。於是哆啦A梦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诚担心的表情,哆啦 A梦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麼想,於是要多啦A梦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梦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7年(1972)3月号。同上(以上面的结局同样的理由画了这个结局)。 “结局”C: 哆啦A梦决定要回到未来,但又怕大雄被欺负、没人照顾,大雄看到哆啦A梦担心的样子,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即使和别人打架,也要咬紧牙根打败对方,不要事事依赖哆啦A梦的法宝制胜,终於让哆啦A梦放心地回到未来。 ————————本结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学三年级》3月号。题名《再见,哆啦a梦》。这个结局与上面两个结局稍有不同。当时因为日本电视台的哆啦a梦没有人气,以及藤本(即作者)有了自己新的连载,真的打算把哆啦a梦完结,但是后来因为他自己对哆啦a梦的热爱致使他无法抛弃哆啦a梦,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学四年级》四月号又画了《哆啦a梦回来了》,再次执笔哆啦a梦,直到现在。 No.6总结与谢词: 我写这个贴子并不是想说“不要结局”,结局并非不好,有一个好的最后也许会胜过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作品。制作结局,这也是一个作家最伤感的时刻、同时是一个最温馨的时刻。要说结局是整个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点都不过分。然而,1996年9月23日,藤本老师不幸早逝使他没有能完成这个伟业,又或许,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但是,这些凄惨的结局,却糟蹋了他的遗愿,也糟蹋了《哆啦a梦》这部作品,更多的伤害了我们这些读者的感情。 对一些不知情的读者,这些结局或许就代表着绝对、一个无论你想或不想都必须要接受的“现实”——一个变态的“现实”。我见过多少读者因为这些”现实“感到悲痛欲绝,而痛哭流涕。所以,我才希望揭开这些“现实”的狐皮,告诉大家“现实”并非是那么残酷、变态的。 这些结局害人匪浅,结局的作者当然有罪,但是,更多的责任或许是在与众多传播这些结局的网友们,或是轻易相信这些结局的网友们。其实他们如果能稍微查一查、想一想就能识破骗局的。 看到或是查到这个贴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了解到真相,能感受到一点宽慰。如果如此,我也会深感欣慰。容许我重复一遍:若想转载本贴,使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请自便。无需申告笔者。 如果有有什么疑问,欢迎提出。我将最大限度回复。 在此,我还要感谢众多吧友、网友们的补充、支持,甚至反驳,真的谢谢你们。2023-07-26 01:55:022
《与拉玛相会》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与拉玛相会》([英国] 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93_GVikfO8T-Yn3Dx-2Ow 密码:mdrl书名:与拉玛相会作者:[英国] 阿瑟·克拉克译者:胡瑛豆瓣评分:8.9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11页数:263内容简介: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作者简介: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现代科幻“三巨头”。其代表作包括《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获雨果奖、星云奖)及《天堂的喷泉》(获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史上的杰作。与另两位“巨头”相比,克拉克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2023-07-26 01:55:201
别的新球真的有外星人吗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从我家的窗外望,是邻近的一所教堂及前面一个常常空置着的停车场。我还在读小 学的时候,每晚上床就寝之前,都会热切地朝那幽暗而寂静的停车场瞧上几眼,心里不 断渴望:终有一天,一艘从亿万光年以外飞来的太空船会从天而降,而我将成为第一个 目睹这回事的人,甚至成为欢迎这批天外来客的地球代表。试想想,能够成为历史上策 一个得悉别个星球上的「人类」是何等模样的人,那是一件多骱箢人兴奋和骄傲的事情 啊l 然而,私底下我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访地球,那 将是震撼整个人类社会的划时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观。到时。也许我再用不 着天天上学读书,也无需日以继夜地埋首温习,以应付那无休止的各种测验和考试…… 因此,你可以想见。我於考试期间瞧窗外望的次数特别多,心情也特别殷切!可惜,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愿望每次都落空。如今,求学的阶段结束已久,回想当年的情 景,不禁暗自失笑。 我这点个人的经历,本来不值挥而书之;但当我想到,近数十年来的飞碟热潮,那 背后的心理可又有甚麽分别?思索下来,遂又觉得有一提的价值。 当然,大部分的人并非跟我儿时那样,想逃避读书和考试。他们想逃避的。往往是 生活上的营役和工作上的苦闷。他们把希望寄托於外来的冲击,期望有一些惊天动地的 变化以打破现行社会制度的樊笼。或有超人的智慧来解决现今世界所陷的困境。 诚然,他们的心理也不尽是逃避或寄托的,就像我渴望一睹「外星人」的真貌一 样,他们也被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想知道宇宙中除了我们外,是否还有别的高等 智慧生物;如果有的话,他们的形态、外貌及至思想感情,是否会跟我们的截然不同? 可否跟我们互通心声? 近年来,描写飞碟和星球人的电影,最成功的莫过於史提芬·史匹堡(Stephen Spielberg)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8)和 《外星人》(E.T.,1982)。这两部电影之大受欢迎,正反映了大众对外太空生命这个题 目的兴趣日益浓厚。 普罗大众对这题目感到兴趣,乃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但少数人对这一题目的著 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类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涯,而我们身处的这一世界,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 分,思想敏锐而又富於想像的心灵,便开始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天文学的研究既告诉 我们。满天璀璨焰耀的星辰,每颗都是一个像我们的太阳一般,自行发光发热的庞大天 体;那末这些光和热,是否都是自白的浪费掉呢?宇宙之大,是否只有地球这渺小得难 以形容的角落寸孕育着生命?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以地动说取代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其中一位地动 说的热烈支持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把这个新的宇宙观更推前一步,提出了多元 世界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在其他太阳的照耀下,还有许多像地球般的世界,这些世 界孕育着不同形式的生命,甚至别的人类、别的心灵。然而,正是为了这些「异端邪说 上布鲁诺於一六00年被当时的罗马教廷以火刑处死,成为科学界在神权统治下的第一 个殉道者。 但酷刑不能摧毁人们探求真理的精神。「地球只是众多世界中的一个」这一事实, 终於逐步为知识界所接受。以惟导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知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在其一六三四年出版的著作《梦游记》中,即大胆地假设了月球上也有生物存在。故事 里,月球上生长着一些「朝」生「暮」死,周而复始的古怪植物(月球上的一天约等於 地球上的两星期);此外又有一些巨大的人面蛇身的动物,日间在月球表面活动,而在 慢漫的长夜里,则躲到月球表面下的洞穴中以避严寒。这篇二百多年前的作品,可说是 对外星人作出臆测和描写的首次尝试。 一七五二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FrancoisVoltaire)在它的一篇著作中,描写了分 别从土星和天狼慧来的两名星球人。但我们除了知道这些星球人的个子比地球人高出很 多外,其他的可说一无所知,原因是伏尔泰并非着意探讨外太空生命这一题目。他塑造 这两个外星来客,只是藉以揭示和讽喻当时社会上各种道德、伦理和政治等问题而已。 相反,在一七五五年出版的《宇宙体系论》这本严肃的学术者作里,德国的著名哲 学家康德(lmmanueiKant),则以认真的态度写了一篇《以人的性质的类比为基础对不同 行星上居民进行比较的一个尝试『他以各行星的受热程度不同出发,认为比地球离太阳 近的水星和金星,其上的居民必是较为粗笨和迟钝;相反,地球以外的行星如土星、木 星等,其居民则轻巧和灵活。虽然康德的这种推论不大符合科学,但他将事实和臆测、 推理和想像结合起来的这种尝试,实已具备了良好科幻构思的特质。可惜当时科幻小说 尚未流行,否则他可能成为一个十分出色的科幻小说作家呢! 然而,个别的学者虽有思索外太空生命这个问题,但对一般人来说,这一观念仍是 十分陌生甚至难以接受的。法国的凡尔纳虽足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但它的作品并没有 触及这一题目。真正的突破来日一八九八年出版的《宇宙战争》(TheWar of the Worlds)一书。在这部笔触生动、扣人心弦的小说里,英国的科幻宗师威尔斯描绘了一 幅火星人侵略地球的惊心动魄景象。看过这本著作的人,都不会忘记书中首章里的这一 段话:「… 然而,在茫茫太空的彼端,存在着另一族类,他们之比我们先进,就有如 我们比诸地球上各种生生灭灭的走兽一般;他们智慧高超、冷峻而又至无怜悯之心,此 刻正以贪婪的目光注视若地球,并慢慢地拟定出一个征服人类的计划……」 故事的内容十分简单,它叙述火星上有一个古老而又科技先进的文明。由於火星的 气候日趋乾涸,这些火星人虽然建造了规模庞大的运河系统,但仍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 水源问题。为了逃避因缺水而灭亡的厄运,他们决定移民到地球这个环境远为宜人的星 球。 一艘一艘的飞碟开始降落在伦敦的市郊,地球上的武装防卫一一被飞碟上射出来的 「死光」所摧毁。就在人类节节败退,整个地球眼看就要被征服之际,进侵的火星人却 突然离奇地死去,人类亦因此幸免於难。原来那些火星人的武器虽足所向无敌。但他们 本身却因为不适应地球的环境,对地球卜的病菌毫无防御能力几最后竟死在一些很普通 的地球病菌手上! 《宇宙战争》一出,「火星人」这个名词遂不胫而走,而「外太空生物侵略地球」 这一意念更是大行其道,成为「往后数不清的科幻小说的题材。此外,书中描绘的飞 碟、死光(原书中叫「热射线」)以及貌似八爪鱼的星球人,都成为科幻界中的样板。这 书实不愧为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 以《大国民》一片传颂於世的美国戏剧鬼才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在一 九三八年的万圣节而夕,以《宇宙战争》为蓝本,在电台广播中煞有介事地报导了火星 人突然侵略地球的消息.。不少人听后信以为真,纷约惶恐万状的奔走相告,有些甚至 驾车逃走,成为了广播史上一个最大的恶作剧。 一九五三年,荷里活正式将这本小说搬上银幕,令更多人对这个故事更为熟悉。 另一方面,科幻小说的不断向前发展,已大人地超越了《宇宙战争》一书的范围。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自这书出版至今的大半个世纪,以外星人为题材的-些杰 出作品吧。 《宇宙战争》出版后十四午,以塑造泰山这个传奇人物而闻名於世的作家巴勒 斯,创作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历险故事。虽然严格来说。这些作品只是一些惊险和历奇 性质的幻想小说,并不以探讨外星人这个题目为中心,但其间所描述的火星人。稀奇古 怪、多姿多采,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更开创了所谓「突眼怪」(REM, bug-eyed monster)这一外慧人形象的潮流。 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卡特抵达火星的方法 -凭一股神奇的精神意志 -是毫不科学 的,但在他抵达之后。巴勒斯所描绘的火星,却是尽量以当时的天文学家洛韦钢所推想 的景象为蓝本。在那儿,居住着很多不同的部族,其中的绿人族,身高达三公尺,有四 条臂胳和满嘴白森森的獠牙,眼晴则长在一对触须之上;除此之外,还有文化最高的红 人族,以劫掠为生的黑人族,以狩猎为生的黄人族,其余还有无头族、吃人族等等极尽 古怪的族类。这些部族互为水火,在火星那抑极度乾涸和空气稀薄的环境下拼个你死找 活, 自一九一二年直至一九五0年的三十多午间,巴勒斯共写了十一部以火星为背景的 小说,先后风魔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并触发了小少人阅读甚至创作科幻小说的兴趣。 一九三四年,一个寂寂无名的年青作家温鲍姆(StanleyG.Weinbarlm)发表了《火星 漫游》(A Malrtian Odyssey)这个短篇小说,转瞬间受到「热烈的欢迎和一致的赞 誉。这个短篇被公认为外星人科幻中的经典,究其原因。是温鲍姆在故事中所塑造的火 星人,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既不是一心只顾征服地球的八爪鱼,也并非只是加 上了三头六臂,但基本上和人类无异的外星部族。他们有着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不同的 生活态度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在这种种奇特差异的背后,这些活像驼鸟般的火星土 著,却又诚实得可爱。它们对地球人的友善和信任,最后却换来「狡诈和欺骗,千令他 们失去了历代相传的圣物,使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 可是,在那个年头。亲善可爱的外星人仍未是科幻小说中的主流。外太空是恐怖和 死亡的来源,仍是很够引人入胜的主题。一九三八年坎贝尔(John W.Campbell)所著的 短篇《谁赴那方?)(Who Goes There?),就是恐怖叫幻小说的代表作。故事描述一 群科学家住南极的冰层下,发现了二千万年前抵达地球而僵冻了的外星生物。这双形状 恐怖的怪物在解冻后逐渐苏醒,但迅即逃脱并藏匿起来。南极基地中的人员接着一个个 地离奇失踪,整个基地遂陷入了疑神疑鬼的混乱之中。原来这只逃脱了的外星生物能够 随意变形,而且只要吃掉一个生物,便能变得跟那个生物一模一样。基地里死里逃生的 科学家,跟这变形的怪物进行了惨烈的斗争,最后终於将他歼灭。一九五一年荷里活把 这故事改编后拍成一部名为《异物)(The Thing)的电影,但效果比原著可差得多了。 一九七八年,以核突和震栗效果成为卖座电影的《异形》(Alien)。其灵感基本上亦来 自这篇著作。八十年代荷里活把原著重拍。在港上映时名为《怪形》。由於特技的进 步,电影中的核突处比《异形》尤有甚之。 一九五一年,海因莱因把变形的外星侵略者这一意念继续发挥。在它的长篇小说 《傀儡主人》(ThePuppetMasters)中,一些有如巨形变形虫的外慧生物秘密地侵略地 球。他们以寄生的形式黏附在受害者的脊椎间。并渗透到他们的中央神经系统中去,从 而操纵他们的思想行为。由於作者的笔触细腻,描写真实,全书读来不禁使人毛骨栋 然。 承袭这一传统却又独树一帜的,是奥尔迪斯於一九六六年所作的《唾液树》(The Saliva Tree)。这篇作品是奥氏特别为了纪念威尔斯诞生一百周年而为的。文中用了 半恐怖半幽默的手法,叙述一些隐形的外星人在一个农庄里捣乱:一生如猪、牛等的家 畜离奇地死去,而尸体都只是乾瘪瘪的一副皮包骨。尸体内空空如也,就像泄了气的气 球。农庄的主人最先是大惑不解,后来经过了步步追查,才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原来那 些外星人不单择肥而噬。而且能分泌出一种超级强力的唾液,可以把那些家畜体内的肌 肉和内脏先行溶化,变成糊状,然后再由他们吸吮吞食! 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外星人侵略地球永远都是一个吃香的题材。除了方才提及的 《异物》和它的现代版《异形》和《怪形》外。另一部经典之作是一九五五年的《躯体 偷夺者的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在电影中,一些像巨型豆莱 般的外太空植物降落到地球上。这些植物不单可以控制附近的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 体内复制出与某人一模一样的一副行尸走肉。由於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气氛营造出色,看 来使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电视制作中,曾在香港播映的有较早期的《侵略者》(The Invaders)和较近期 的《天魔劫》(V)。前者叙述男主角目睹外星侵略者的飞碟秘密降落地球,但到处也无 法说服周围的人相信这一事实。后者则叙述外星人以友善的姿态来到地球。并取得了地 球人的爱戴和信任。到后来才揭示,他们原来包藏祸心,一意要劳役人类。征服地球。 在众多以外慧人为题材的科幻制作中,外星人也不尽是以恶魔或是侵略者的姿态出 现的。虽然友善的外星人确是较为难以构成戏剧性的冲突,但近年来科幻电影的一股趋 势,正是把外星人描绘成友善的使者。带动这一潮流的,是史提芬·史匹堡一部充满童 真和温情的《外星人》由於这部电影风魔全球。往后的电影大都以人类能够和外星人建 立友谊作为大前提。在一部较近期的电影《天茧》(Cocoon)之中,外星人不单跟地球人 建立友谊,并且能帮助一群老人回复青春,前往另一个世界重过新的生活。由恐惧外星 人会带来死亡和灾难,到渴望外星人能带来恩赐与奇迹。科幻电影所反映的这种奇妙的 心理转变,实在是社会心理学一项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 能够打破友善与敌对的框框,把人类与外慧人的关系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的。不; 是别人,正是享誉世界的科幻作家克拉克。他於一九五三年出版的《童年的终结》 (Childhood"s End),至今仍有不少读者认为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故事的开场,是着似俗套的外星人抵达地球。庞大的太空船纷纷在世界各地的上空 出现。但跟以往的作品不同,作者极其合乎逻辑地指出,由於外星人的科技比人类的高 出很多,后者根木毫无反抗的余地即被彻底地征服。但这些外星人的目的不在於劳役或 是掠夺。他们只足以近乎神一般的威力,禁绝「地球上的一切压迫、残杀以及各种纷 争;他们以监护人的姿态,带领人类步上理性和繁荣的康庄大道。到了全书的下半部, 情节却峰回路转:原来那些外星人的智能和科技虽然都比地球人超出很多,但他们实已 到了一个进化上的死胡同,不能再有突破。相反,地球人这一较为落后的族类,却拥有 特殊的天赋和潜质。这些外星人到访地球,实在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使命。那就是引导 人类攀上一个进化上他们可望而永不可即的高峰客。书末,人类逐渐蜕变。终於脱胎换 骨,跃升至精神上的一个新境界。外星人眼看自己一手栽培的孩子童年已逝。遂黯然功 成身退…… 全书意境深远,想像高超,最后外星人悄然引退一幕,更是动人,笔者初看时竟禁 不住潸然泪下。 霍尔(Ered Hoyle)是剑桥一位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恒稳态 宇宙论,曾经是近代宇宙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虽然这理论已为科学界所扬弃。但他在 另一方面的成就,却是至今仍享有崇高的地位,那就是他在一九五七年所为的长篇科幻 小说《黑云》(The Black Cloud)。 小说上述一团庞大无比的星际气云,偶然地闯进了太阳系的范围,并把太阳与地球 相隔起来,引起了地球上空前的大灾难。后来,全凭一批科学家同心协力、坚毅不拔的 奋斗,建立起一个研究基地。在他们的努力研究「终於发现那团气云原来是一种极其特 殊的生命形式,而且具有高超的智慧。其中一名科学家以无线电波致力与这黑云建立通 讯。到最后,气云终於离开了,地球也从浩劫中复苏过来。虽然那气云极想帮助地球上 的人类,并企图把它拥有的大量知识传授给我们,但由於相互的智力水平相差太远,心 灵上的世界又相异太大,实在难以沟通。那位企图与黑云建立通讯的科学家,亦终於弄 至心力交瘁,最后陷入疯狂的境地而死去。不过,他也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英雄。 书中那大胆的想像构思,严谨的科学推理,细腻的笔触。还有那广阔的布局和视 野,皆足以使之成为现代科幻小说中的经典而无愧。 第二节 接触! -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自人类步上文明之路以来,先后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这些体系之间,存 在着极其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冶架构,更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尚、伦理规 范、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文化创造等等,以至一些较悲观的文化人类学家曾经宣称: 生长於某一历史和文化体系的人,将永远无法彻底了解另一文化体系内的各种思想与行 为。 但我们不要忘记,上述的分歧,都只是源自同一族类,在同一星球表面各自发展而 成的结果。除了肤色和体形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别外,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同一大家庭 中的一分千。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结构,因此也有着共同的感官和思考能力、有若共同 的本能和欲求。有史以来最灿烂的文化、最深遽的哲学、最光辉的洞悉、最伟大的艺 术、最感人的文学……一切一切,都只是同一心灵的创造。地球上的文化尽管千差万 别,但归根究底都同属一种文化:人的文化。 作为地球上惟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人类至今未有遇上别的文化、别的心灵。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可以开始领略:在宇宙他处。在别的太阳照耀下,基於 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化学和生理构造、不同的进化历史所衍生出来的高等智慧生 物,将会拥有多麽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出多麽不同的文化创造和价值取向…… 中国与西方的相遇,成了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但这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可以 想见,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分水岭。至於分水岭之后是 甚麽,则仍是一片完全未知的领域。 显而易见,描述人类如何与外星文明接触。以及这种接触所带来的后果,是科幻创 作中一项最大的挑战。 科幻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姿和没有规条的创作园地。在一方面。我们有不少创作, 其中的外星人,只是作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而存在。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仍不乏关於 「接触」亦即人类与外星人首次相遇 的作品。由於「接触」这一题材委实太过丰 富,至今未有一部作品可说能道尽个中的奥妙。 最初以较为认真和严谨的手法处理 接触这个题材的,是美国科幻作家莱因斯特(Murray Leinster)於一九四五年所写的短 篇《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故事里,人类的太空船与一艘外星人的太空船 在星际问的太空相遇。由於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暗怀敌意,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 以防泄漏己方的虚实,令对方占得上风。最后,为了打破僵局,双方惟有换船,并交换 经谈判而决定均抵押品。 人类与外星人的首次接触,真的会由疑虑和猜忌所支配吗?抑或这只是人类富於猜 疑的性格在科幻创作中的反映?(故事发表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刚刚结束。)无论怎样, 这篇早期的经典是发人深思的。 外星人在科幻小说中的出现,当然远远早於一九四五年。但在严肃的学术领域之 中。外太空生命这一概念却一直被视作无稽之谈。这种情形。直到六十年代才有了突 破。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一群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云集美国西维珍尼亚州的国立射电天文 台,破天荒地讨论外太空生命这个过去只属於科幻领域的题目。与会的科学家包括了曾 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卡尔文(Melvin Calvin)、著名的天文学家斯特鲁(Otto Struve)、德雷克(Frank Drake)、黄授书(著名美籍华裔天文学家)、萨根,还有物理 学家莫里逊(PhilipMorrison)和研究海豚均智慧而出名的生物学家利雷 (JohnC.Lilley)。会议的结果。就是著名的「绿堤方程」(The(Greenbank Formula, 因开会的地点而命名)。2023-07-26 01:55:464
《与拉玛相会》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与拉玛相会》([英国] 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resRTN0uhtoIrezPLwj3A 提取码:y4nx书名:与拉玛相会作者:[英国] 阿瑟·克拉克译者:胡瑛豆瓣评分:8.9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11页数:263内容简介: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作者简介: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现代科幻“三巨头”。其代表作包括《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获雨果奖、星云奖)及《天堂的喷泉》(获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史上的杰作。与另两位“巨头”相比,克拉克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2023-07-26 01:55:531
2016年新美剧有哪些?冬歇期什么时候结束有哪些美剧回归
回归时间周一档 AMC《行尸走肉》第6季 2016-02-15ABC《谍网》第1季 2016-03-07CBS《傲骨贤妻》第7季 2016-01-11ABC《童话镇》第5季 2016-03-07CBS《犯罪现场调查:网络》第2季 2016-01-11CBS《国务卿女士》第2季 2016-01-11FOX《最后一个男人》第2季 2016-01-FOX《神烦警探》第3季 2016-01-06周二档 - -CBS《女超人》第1季 2016-01-05FOX《哥谭》第2季 2016-03-01NBC《盲点》第1季 2016-03-01CW《处女情缘》第2季 2016-CBS《天蝎》第2季 2016-01-05CBS《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7季 2016-01-05ABC《灵书妙探》第8季 2016-01-05CW《疯狂前女友》第1季 2016-周三档 - -ABC《神盾局特工》第3季 2016-03-09CW《闪电侠》第2季 2016-CW《我是僵尸》第2季 2016-CBS《永无止境》第1季 2016-01-06ABC《木偶揭秘》第1季 2016-02-03FOX《喜当爷》第1季 2016-01-06FOX《律师兄弟》第1季 2016-01-06ABC《初来乍到》第2季 2016-02-03NBC《芝加哥烈焰》第4季 2016-01-06CBS《海军罪案调查处》第13季 2016-01-06周四档 - -CW《邪恶力量》第11季 2016-01-21CBS《犯罪心理》第11季 2016-01-14ABC《摩登家庭》第7季 2016-01-07ABC《下一站歌后》第4季 2016-03-17CW《绿箭》第4季 2016-NBC《劳拉之谜》第2季 2016-01-07NBC《芝加哥警署》第3季 2016-01-07FOX《嘻哈帝国》第2季 2016-03-31FOX《私家法医》第1季 2016-03-03CBS《黑色警报》第1季 2016-01-14ABC《金色年代》第3季 2016-01-07ABC《奶茶咖啡》第2季 2016-01-07ABC《左右不逢源》第7季 2016-01-07NBC《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17季 2016-01-07周五档 - -ABC《实习医生格蕾》第12季 2016-02-12CBS《生活大爆炸》第9季 稍后通知CW《吸血鬼日记》第7季 稍后通知ABC《丑闻》第5季 2016-02-12CBS《破产姐妹》第5季 2016-01-08CBS《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4季 2016-01-08NBC《罪恶黑名单》第3季 2016-01-07FOX《断头谷》第3季 2016-02-05CW《始祖家族》第3季 2016-02-12FOX《识骨寻踪》第11季 2016-01-CBS《极品老妈》第3季 稍后通知ABC《逍遥法外》第2季 2016-02-12NBC《超能英雄》第5季 2016-01-08CBS《生活点滴》第1季 稍后通知周六档 - -NBC《格林》第5季 2016-01-09CW《风中的女王》第3季 稍后通知CBS《天堂执法者》第6季 稍后通知ABC《肯恩医生》第1季 稍后通知8- - -冬歇新剧 类型 播出时间太空无垠 科幻 Syfy,2015-12-15童年的终结 科幻 Syfy,2015-12-15恶魔之子 魔幻/惊悚 A&E,2016-01-02沙娜拉之剑 魔幻/冒险 MTV,2016-01-06警魂 罪案 NBC,2016-01-08重生机会 科幻 FOX,2016-01-14殖民地 科幻 USA,2016-01-15亿万 剧情 Showtime,2016-01-18明日传奇 科幻/动作 CW,2016-01-22路西法 魔幻/罪案 FOX,2016-01-26美国犯罪故事 罪案/悬疑 FX,2016-02-032023-07-26 01:56:063
2010春蕾杯作文 ——教我长大
我无数次的问自己。成长是什么?是个子长高了几厘米,还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是多了几丝白发,还是开始惆怅未了的人生。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才发现原来成长是一本书,需要用我们一生的努力甚至是生命来书写;成长是一条“蜀道”,百步九折,荆棘人生,需要我们小心的附壁攀岩;成长是一架梯子,需要踏实地,以稳健的步伐登上岁月的楼层。 如悄然飘落的冬雪,如淅淅沥沥的春雨,如夏日里沙沙吹过的风,如轻轻随风舞动的秋叶,成长的过程在岁月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的回忆。从呱呱落地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28个春去春回,从带着对一片枫叶的美好憧憬到今天,我也在枫叶走过了几年的时光,回头品尝这几年岁月的味道。发现它如一杯美丽的鸡尾酒,五彩缤纷,味道甜中带辣,让我回味无穷。 追寻记忆的脚步,我穿越时空隧道,回忆起了在枫叶这几年的画面,太多的‘第一次"画面出现在我大脑的屏幕上。第一次站在这里进行“立志、立德、立业”的讲演,那次的讲演不仅是我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也正是那次的讲演坚定了我要永远从事这绵延亘古职业的决心。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主持英语艺术节,那次台上的镇定是由台下无数次对着镜子练习换来的。 第一次看着自己教的学生们登上舞台表演英语节目,正是有了这无以言表的自豪,才出现了陪着几个孩子们坐着3、4个小时的汽车去表演那台上不到2分钟的节目,但那2分钟里蕴涵了我太多的感情。第一次站在众多家长面前展示我们的英语特色,看到台下那一双双带有期望的眼睛,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英语工作的信念。第一次站在大课间的讲台上,由于紧张连最简单的单词都说错了。第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讲公开课,为了那一次的课,我几乎是天天失眠,夜夜在大脑中回放上课的流程。太多的‘第一次"了,但正是有了这些个‘第一次"才有了我今天的成长。 成长是艰辛的,成长是快乐的,成长会让你懂得珍惜,成长会让你明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向往。所谓的成长感悟就是通过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感受来悟出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孙悟空的名字一样,正是这个名字告诉了他一个僧人的一生,一切皆是空。 另外,有点小小的疑惑,那一刻,我长大了600?关于长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真心祝福你能开心快乐每一天!我长大了 我告别了充满童趣的小学,踏入了充满希望的中学。虽然,课程加了许多,作业的包袱重了几分,但是,我时常在反思:“我,真的长大了吗?” 我长大了,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变得更加客观,全面;我常常反思,常常尝试,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弄清某个事物的原理。 我长大了,告别依赖,走向独立。我不会再让父母为我叠被子,收拾房屋,整理书包。当别人要给予我帮助时,我往往会自信的说:“I can do it !”我会在父母不在时独自料理生活,会在父母忙时帮着做家务,陪父母聊聊天,解闷。我会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美好的每一天! 我长大了,告别骄傲,学会谦虚。记得上小学时,一次考试,我意外考得很好,我十分自满,骄傲极了,可是在又一个单元考试中,我却马失前蹄,“大意失荆州”。妈妈常说我骄傲,可我总改不了。但是,这学期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11,我再不骄傲,而是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尝到了谦虚的“甜头”。 我长大了,告别懒惰,走向勤奋。小学经常睡懒觉的我,进了初中可“苦”坏了,早上7:25就得到校。一开始我还天天抱怨:晚上写作业写那么晚,早上还得早起,更痛苦的是星期六还要上课,星期日还要上奥数。可后来我发现天天早起也不是坏事,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我开始停止抱怨。不得不说,我勤奋了。 …… 也许,这就叫做成长,成长的旅途是一段一段的…… 如果说童真是无瑕的美,那么长大就更是一道亮丽的美。我学着享受其中,酸、甜、苦、辣,同样萦绕着长大的我。我长大了 成长是一杯茶水,需要我们慢慢品,细细饮,才能品出其甜蜜,饮出其苦涩…… ——题记 午后,捧着一杯绿茶,淡雅的茶香,让我看到近日的一幕。 她是经常与我吵架的对象。不幸的是,这学期的座位恰好安排和她坐,真是不是冤家不碰头。这日晨读,她忘带了英语书。她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向正在读书的我。我看看她,她并没有开口说话,可我心中早已觉察。“要不要借她一起看呢?”我默想,“她又没问我借,为什么要给她一起看。”平日的矛盾促使我反对这种作法。然而,我又想,书中的道理、老师的教诲到哪去了呢?难道“互相帮助”只是一个随便喊的口号吗?矛盾是有,互助倒真,友谊尚存。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我终还是把书挪了过去,示意与她一同看。她抚过书,抬头看着我,我俩传递了一个暖意的微笑。 是啊,我长大了,也学会了微笑。 夜晚,桌上摆着一杯红茶,浓郁的味感沁入心脾,品上一口,涩涩的,亦令人感伤无穷。 节假期间,我仰慕上了一位网友,从他的言谈中,我迷恋上了这种感觉。然而,功课繁重,我不能沉迷于这种感觉。于是,我抑制自己不再上网,尽管,有时忍不住,常会偷偷开启电脑,但每当想起他对我说的话:“好好上课,好好考试!”我总又会回到现实中来,捧起书来,认真阅读。 每每关上房门,上床睡觉时,我总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也时常姗然泪下…… 是啊,我长大了,亦学会了思念与哭泣。 如果说童真是无瑕的美,那么长大就更是一道亮丽的美。我学着享受其中,酸、甜、苦、辣,同样萦绕着长大的我。我长大了 岁月匆匆,犹如流星划过天空。忽然间,我从一个咦呀学语的小鬼变成了一个即将踏入中学的大孩子。还没等我细细品尝,童年就弃我而去了…… 小时候,我真的很快乐:跟院子里的小伙伴们捉迷藏数一二三;和他们一起满院子跑,摔得鼻青脸肿趴在地上不起来;在泥滩里打泥仗; 在大街上爬树;在池塘边打水漂……曾经多么哭笑不得的单纯的语言都不再从嘴里吐出,曾经多么令人气愤的祸也不再闯,曾经多么开心的游戏也不再可能再玩,曾经多么珍贵的自由也不再拥有。 是啊,我长大了,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曾经地双单纯的眼眸不见了,那双软乎乎的小手不见了,那甜甜的声音不见了。 我长大了。不再是那整天接送、幼稚的小学生了,而成了有心事、在乎自己的中学生。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里,看见家里乱糟糟的,突然一个崭新的想法出现在我脑海里——何不帮妈妈打扫屋子呢!好,说干就干,于是我拿起清洁工具开始打扫屋子。大约打扫了两个多小时,我累得腰酸背痛,我觉得妈妈太不容易啦,太辛苦啦。 就在那刹那间,我长大了,我可以自豪的对自己说:“我长大了!” 我想长大 长大——在哥哥姐姐眼里是烦恼,长大——在爸爸妈妈眼里是辛酸,长大——在我们眼里则是快乐。 在每一天看着夕阳落下,启望着第二天灿烂的朝霞中,我长大了;在每年和家人倾听新年钟声,又排列着第二年的计划中,我长大了;在许下美好愿望,犹豫地吹灭燃烧着幼稚童年的终结的蜡烛中,我长大了…… 长大了,不必再用羡慕的目光、赞叹的语气去欣赏别人,而去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让那空白了许多年的一栏中填入“十佳中学生”,让那光荣榜上有我的名字,让这些荣誉抚平父母额头的皱纹,渲染两鬓已白的头发,让他们绽开笑容,为他们的女儿而自豪! 长大了,我可以为一道没有头绪的难题花费几个小时,用尽几沓稿纸去努力解开它;我可以展开想象,奋笔急书,完成一篇满意的佳作投给报社;我可以说话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搞得爸爸不知所措;我可以在篮球场上玩得满头大汗,让妈妈唠叨道:“女孩子该是文静的!” 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秘密,便开始向最亲密的“朋友”倾诉;有了不能解决的难题,便向老师家长请教,一切变得那么有规律,有秩序。在夜深后,望着天空中的繁星,开始幻想自己的梦:与嫦娥一起跳舞;去天空摘下一颗最亮的星;去抚摸地球——这位慈祥的母亲…… 长大,长大的感觉真美妙!我想长大! 天灰蒙蒙的,那连接天地的雨也越下越大。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的行人依旧行色匆匆,我的耳边浮现出了爸爸的话语:“这次半期考试,名次要是没有上去,回家来,家法正等着伺候你呢!” 这次,语文:119;数学:131;英语:103;物理:81;化学:70;班级名次:54。这次爸爸会放过我吗?毕竟我是他的女儿啊!但很快我又苦笑着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心中已经没有我了,自从,后母给他添了一个女儿起。 依旧是那冰冷的铁门,我抬起手,欲敲响门,但手又在半空中停了下来。我安慰自己:算了,进去吧!该来的终归要来,逃是逃不掉的。“回来了!”爸爸坐在椅子上头也不抬的说。“是!”我只是闷闷的答应了一声。 “成绩单呢?” 我从书包里那出那张重如千斤的成绩单。 爸爸看完后,向我大吼一声:“跪下!这次怎么又考这么差!不是已经警告过你了吗?手伸出来!”“啪!”手传出一阵火辣辣的疼。不知怎的我想起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救灾沉默中死亡。我忍够了,进一,二年来我受他的打骂,已经受够了,终于我像火山似的喷发了出来。 “够了!”我大叫着从地上站了起来,夺过家法,将它折成两截仍在地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可是你的女儿啊!难道就因为我没有娘疼,没有娘爱吗?好!我成全你们,让你们三个成为一家人,我是局外人,我退出!”我冲出家门,奔跑在大街上,任凭泪水肆意的在脸上流淌。“月,别跑了,快跟我回家!”身后传来了后母焦急的声音。 我最终还是回去了,被后母给拉回去的。回家后,我一直呆在我的房间,没有和爸爸打过招呼,说过一句话。天黑了,后母进来坐在我的床边说:“孩子,别怪你父亲,你父亲打你也是为了你好啊!虽然,我不是你的亲娘,但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亲生女儿看待啊!” 那一夜,我和母亲谈了很多,那是一场大人与大人之间的谈话。从那时起,我学会了体谅爸爸,不再和他顶嘴,不再和他吵架,不再那一刻,我发现我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幼稚,不懂事的我了。老师的话让我长大了最近,我发现了个“乐园”,每到下课的时候,我都和好朋友一起去那里尽情“享受”快乐的时光。别着急,我带你去看看。走出我们教室向右一拐。你就会看见了原来的六(6)班教室,时过境迁,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积满杂物的地方。门关着,但是观察仔细的我一下便发现那里的门没有上锁。我们几个跑到门口,“进去吗?”我问,“好吧!”好朋友刘畅回答。我们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打开了门,我们看见了很多杂物,有仰卧起坐用的垫子,有美术组的画笔……我们三个爬啊爬,爬上了那座用杂物堆成的“山”。那快乐的感觉无法言喻,我们像踩着一朵幸福的云,“零!”上课铃响了,我们四个人赶快爬了下来,可要回班的时候已经要做眼操了,而且又被邱老师看见了:“你们几个干嘛呢?这是学校的仓库,丢了东西怎么办啊……”正在这时,李老师又来了:“怎么了?”“这四个姑娘跑学校仓库里玩去了!主意真大!”李老师听了,皱了皱眉头。我低着头,偷偷瞄了老师一眼,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可我看到的只有那生气、责备的目光。“你们好好想想,是女孩子样吗,还有…….”李老师语气缓了许多“女孩不可以这么的顽皮,你们想想,那些淑女都这么鲁莽、随便吗?还有,女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要不然别人会认为你很轻浮的!你们回去想想吧!”我红着脸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回家后,我把这件事跟妈妈说了。“老师说得对。孩子你想想如果一个女孩很浮躁,哪还有人会喜欢和她玩吗?”我摇了摇头,“记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自觉遵守纪律,扎扎实实的做每一件事,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天,我把母亲的话告诉了李老师,李老师笑着点了点头。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自觉遵守纪律,扎扎实实的做每一件事,才能养成好的习惯!我会努力让自律变成好习惯!2023-07-26 01:56:143
我想长大 作文600字
我长大了1. 我告别了充满童趣的小学,踏入了充满希望的中学。虽然,课程加了许多,作业的包袱重了几分,但是,我时常在反思:“我,真的长大了吗?” 我长大了,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变得更加客观,全面;我常常反思,常常尝试,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弄清某个事物的原理。 我长大了,告别依赖,走向独立。我不会再让父母为我叠被子,收拾房屋,整理书包。当别人要给予我帮助时,我往往会自信的说:“I can do it !”我会在父母不在时独自料理生活,会在父母忙时帮着做家务,陪父母聊聊天,解闷。我会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美好的每一天! 我长大了,告别骄傲,学会谦虚。记得上小学时,一次考试,我意外考得很好,我十分自满,骄傲极了,可是在又一个单元考试中,我却马失前蹄,“大意失荆州”。妈妈常说我骄傲,可我总改不了。但是,这学期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11,我再不骄傲,而是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尝到了谦虚的“甜头”。 我长大了,告别懒惰,走向勤奋。小学经常睡懒觉的我,进了初中可“苦”坏了,早上7:25就得到校。一开始我还天天抱怨:晚上写作业写那么晚,早上还得早起,更痛苦的是星期六还要上课,星期日还要上奥数。可后来我发现天天早起也不是坏事,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我开始停止抱怨。不得不说,我勤奋了。 …… 也许,这就叫做成长,成长的旅途是一段一段的…… 如果说童真是无瑕的美,那么长大就更是一道亮丽的美。我学着享受其中,酸、甜、苦、辣,同样萦绕着长大的我。2. 我长大了 像一棵树,春在土壤中探头,夏在风雨中成长,秋在金风中成熟,冬在寒风中磨砺。春去秋来,在这岁月的长河中,一棵幼苗可以被洗刷掉翠绿的稚嫩,最终长成一棵亭亭玉立的树。我,也是如此。我甚至可以感觉到身体内骨骼咯吱作响的拔节声,我甚至可以感觉到血液流淌的清越声,我甚至可以感觉到思维与视野正在打开与爆破的“啪、啪”声,我长大了。 好久不见而偶遇的人会称赞道:个子长高了、懂事了。身边的亲人,会发现我的字体张扬了,写出特点了,好看了。是的,从一个整天只知道嘻嘻哈哈的小女孩,出落成一个大姑娘,总会有一些变化。 不再有什么说什么,知道往心里装一些事儿了。独立性强了,很自负地认为可以独当一面,不接受哪怕是合理而应有的帮助。 在父母面前不再像以前那么亲热自然,而多了几分别扭。无论是否合时宜,都会把自己的观点阐明,哪怕知道会有不该有的结果。不再像以前和父母斗嘴,因为坚持那句古词“叛逆是幼稚的表现”。而现在,更多的是离开,冷淡。 打开了总是退缩的门,也许现在做得还是不够积极,可已经知道,年轻不后悔,“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有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劲,我想我会成长得更快,更健康。 是的,我,变了很多。 在这个花季总有一些异样的事像关门一样在等你,就像人生,而经历,就是成长,在坎坷中汲取的财富,是长大的你应该拥有的。 让我们举杯,来欢庆成长,这漫长而又短暂、色彩纷繁而迷人的成长!我们会在成长中,带着最自我的变化,最自我的一面,一路走下去! 3. 我长大了 原来的无忧无虑到现在每天的疲惫不堪.想到现在的功课多而繁重,争强好胜的自己也无时无刻的在制定着学习的计划,谁不想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呢?“怎么样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这个问题变成了我的心事,时时刻刻困扰着我. 我长大了,增添了什么,却也丢失了些什么,增添了些好胜的心理和几分成熟,却也丢失了那份稚气和顽皮.在新的环境下,我学会了坚强.其实,我多么不愿意长大,因为长的了就没有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而换成了繁重的功课.但是,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我学会了面对自我,挑战自我.我要坚强。”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我要战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了自己未来的梦,永攀高峰! 面对新的学校,我遥望天空,对自己人身新的加油站充满信心.告诉自己:“明天我将用知识贮满船仓,明天将快乐起航!4.我想长大 长大——在哥哥姐姐眼里是烦恼,长大——在爸爸妈妈眼里是辛酸,长大——在我们眼里则是快乐。 在每一天看着夕阳落下,启望着第二天灿烂的朝霞中,我长大了;在每年和家人倾听新年钟声,又排列着第二年的计划中,我长大了;在许下美好愿望,犹豫地吹灭燃烧着幼稚童年的终结的蜡烛中,我长大了…… 长大了,不必再用羡慕的目光、赞叹的语气去欣赏别人,而去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让那空白了许多年的一栏中填入“十佳中学生”,让那光荣榜上有我的名字,让这些荣誉抚平父母额头的皱纹,渲染两鬓已白的头发,让他们绽开笑容,为他们的女儿而自豪! 长大了,我可以为一道没有头绪的难题花费几个小时,用尽几沓稿纸去努力解开它;我可以展开想象,奋笔急书,完成一篇满意的佳作投给报社;我可以说话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搞得爸爸不知所措;我可以在篮球场上玩得满头大汗,让妈妈唠叨道:“女孩子该是文静的!” 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秘密,便开始向最亲密的“朋友”倾诉;有了不能解决的难题,便向老师家长请教,一切变得那么有规律,有秩序。在夜深后,望着天空中的繁星,开始幻想自己的梦:与嫦娥一起跳舞;去天空摘下一颗最亮的星;去抚摸地球——这位慈祥的母亲…… 长大,长大的感觉真美妙!我想长大!我从别处找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写出好作文!2023-07-26 01:5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