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Acrididae|蝗科
Adephaga|肉食亚目
Aeolothrididae|纹蓟马科
Aglossata|无喙亚目
Agromyzidae|潜蝇科
Ahpidae|蚜科
Aleyrodidae|粉虱科
Anopl|无武装的
Anoplura|虱目 虱,兽虱; Sucking lice, true lice
Anthocoridae|花蝽科
Anthomyiidae|花蝇科
Aphelinidae|蚜小蜂科
Apidae|蜜蜂科
Apocrita|细腰亚目
Apterygota|无翅亚纲 原始无翅,口器咀嚼式,变态不明显,成虫腹部生殖前节有附肢
Archeognatha|石蛃目 ( Dipl- 双, ura- 尾)。 体细长,约 2 ~ 5mm ,少数种可达 50mm ,如发现于我国西藏的藏铗尾虫体长可达 49mm 。口器咀嚼式,内口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缺单眼和复眼;腹部 10 节,第 1 ~ 7 节或第 2 ~ 7 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尾须或细长多节,或呈铗状不分节。 双尾虫极怕光,喜生活在阴湿的地方,一般在土表腐殖质层的枯枝落叶中、倒木下、腐烂的树干中或石缝内,有些生活在蚁穴或洞穴中,遇惊扰就转入缝隙内。一般在离地表 0 ~ 30cm 范围内活动。全世界已知 800 余种,我国已知约 40 种,其中伟铗趴 Atlasjapyx atlas Chou et Huang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Archostemata|原鞘亚目
Arctiidae|灯蛾科
Ascalaphidae|蝶蛉科
Asilidae|食虫虻科
Auchenorrhyncha|头喙亚目
Belostomatidae|负子蝽科
Blatt|平板
blatt|蜚蠊
Blattaria|蜚蠊目 蜚蠊,蠊,蟑螂; Cockroaches
Bombycidae|蚕蛾科
Bombyliidae|蜂虻科
Brachycera|短角亚目
Braconidae|茧蜂科
Brentidae|三锥象科
Bruchidae|豆象科
Buprestidae|吉丁甲科
Caelifera|锥尾亚目触角丝状,短于体长之半;如有听器,即在第 1 腹节背两侧;以足磨擦前翅或腹部背板发音;跗节 3 节或 3 节以下;产卵器短,凿状。多白天活动。 (5) 蝗科 Acrididae 英文俗称 short-honed grasshoppers 。触角丝状、剑状或棒状;前胸背板发达,马鞍形,仅盖住前胸和中胸背面;多数种类具两对发达的翅,少数具短翅或完全无翅;跗节式 3-3-3 ,爪间有中垫;雄虫以后足腿节磨擦前翅发音;腹部第 1 节背板两侧有 1 对 鼓膜听器 ( tympanic organ )。
Calliphoridae|丽蝇科
Cantharidae|花萤科
Carabidae|步甲科
Carposinidae|蛀果蛾科
Cecidomyiidae|瘿蚊科
Cephidae|茎蜂科
Cerambycidae|天牛科
Cercopidae|沫蝉科
Chalcididae|小蜂科
Chloropidae|秆蝇科
Chrysomelidae|叶甲科
Chrysopidae|草蛉科
Cicadellidae|叶蝉科
Cicadidae|蝉科
Cicindelidae|虎甲科
Coccidae|蚧科
Coccinellidae|瓢甲科
Coleoptera|鞘翅目 甲虫; Beetles, weevils
Coll|胶
Collembola|弹尾目 ( Coll- 胶, embola- 粘管)。体微小至小型,体长一般 1 ~ 3mm ,少数可达 10mm 。口器内颚式,适于咀嚼或刺吸;触角 4 节,少数 5 ~ 6 节;无真正的复眼;缺单眼;足的胫节与跗节愈合成胫跗节;腹部不超过 6 节,具 3 对附肢,即第 l 节的腹管,第 3 节的握弹器,第 4 或 5 节的弹器。 弹尾目一般生活在潮湿场所,以腐殖质和菌类为主要食物,有些种类取食孢子、发芽的种子及活植物;也有栖息在水面,取食藻类;还有极少数种类为肉食性。全世界已知约 6 000 种。我国已知 193 种。
Coreidae|缘蝽科
Cossidae|木蠹蛾科
Culicidae|蚊科
Curculionidae|象甲科
Cyclorrhapha|环裂亚目
Delphacidae|飞虱科
Derm|革或皮
Dermaptera|革翅目 蠼螋,蝠螋,鼠螋; Earwigs
Dermestidae|皮蠹科
Diaspididae|盾蚧科
Dipl|双
Diplura|双尾目 ( Dipl- 双, ura- 尾)。体细长,约 2 ~ 5mm ,少数种可达 50mm ,如发现于我国西藏的藏铗尾虫体长可达 49mm 。口器咀嚼式,内口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缺单眼和复眼;腹部 10 节,第 1 ~ 7 节或第 2 ~ 7 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尾须或细长多节,或呈铗状不分节。 双尾虫极怕光,喜生活在阴湿的地方,一般在土表腐殖质层的枯枝落叶中、倒木下、腐烂的树干中或石缝内,有些生活在蚁穴或洞穴中,遇惊扰就转入缝隙内。一般在离地表 0 ~ 30cm 范围内活动。全世界已知 800 余种,我国已知约 40 种,其中伟铗趴 Atlasjapyx atlas Chou et Huang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Diptera|双翅目 蝇,蚊,蚋,蠓,虻; Mosquitoes, flies, etc
Drosophilidae|果蝇科
Dytiscidae|龙虱科
Elateridae|叩头甲科
Embio|活泼的
Embioptera|纺足目 足丝蚁; Webspinners, embiids ( Embio- 活泼的, ptera- 翅)。体小型至中型,柔软,色暗。口器咀嚼式;复眼肾形;缺单眼;触角念珠状或丝状;胸、腹部等长;雌虫无翅;雄虫有翅;翅狭长,多毛,翅脉简单;前足基跗节膨大,有丝腺,能纺丝做巢;尾须 2 节;雄虫尾须与腹部末节常不对称。渐变态。生活于树皮缝隙、蚂蚁穴和白蚁巢等处的丝巢中。昼伏夜出。植食性,取食树的枯外皮、枯落叶、活的苔藓和地衣等。雌虫有护卵的习性。全世界已知 300 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已记载 6 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
embola|粘管
Endopterygota|内翅部 幼期翅芽在体内发育,有蛹期
Ensifera|剑尾亚触角丝状,长于或等于体长,少数短于体长之半;听器在前足胫节基部;以左右前翅磨擦发音;跗节 3 节或 4 节;产卵器较长,刀状、剑状或长矛状。多夜间活动。 (1) 螽斯科 Tettigoniidae 英文俗称 long-horned grasshoppers 。触角长丝状;三对足的胫节背面有端距;跗节式 4-4-4 ;雌虫产卵器刀状;尾须短。 栖于草丛或树木上,保护色明显。一般植食性,亦有肉食性和杂食性。卵产于植物组织内,很少产于土中。多数种类雄虫能发音,俗称蝈蝈。代表种类:中华螽斯 Tettigonia chinensis Willemse
Entognatha|内口纲 口器包藏于头腔内,不外露
Ephemer|短命
Ephemeroptera|蜉蝣目 蜉蝣,蜉; Mayflies
Eumenidae|蜾蠃科
Exopterygota|外翅部 幼期翅芽在体外发育,没有蛹期
Formicidae|蚁科
Fulgoridae|蜡蝉科
Gelechiidae|麦蛾科
Geometridae|尺蛾科
Gerridae|黾蝽科
Glossata|有喙亚目
Gracillariidae|细蛾科
Gryllidae|蟋蟀科 英文俗称 crickets 。触角长丝状;后足胫节背面两侧缘有较粗短和光滑的距;跗节式 3-3-3 ;雌虫产卵器针状、长矛状或长杆状;尾须长。 多栖息于低洼、河沟边及杂草丛中,一般穴居,也有的生活于土表砖石下。多为植食性,喜夜出。卵产于泥土中。多数种类雄虫为著名的鸣虫,通称蛐蛐。著名种类:斗蟋 Scapsipedus micado Saussure 。山东省宁津县自 1991 年起,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举办 " 中国宁津蟋蟀节 " ,以传播中国的斗蟋文化。
Gryllo|蛩
Grylloblattodea|蛩蠊目 蛩蠊; Rock crawlers
Gryllotalpidae|蝼蛄科
Hemerobiidae|褐蛉科
Hemi|半
Hemiptera|半翅目 椿象,蝽; True bugs
Hepialidae|蝙蝠蛾科
Hesperiidae|弄蝶科
Heterobathmiina|异蛾亚目
Homo|同
Homoptera|同翅目 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蚧; Aphids,leafhoppers
Hydrophilidae|水龟虫科
Hymenoptera|膜翅目 蜂,蚁; Sawflies, bees, wasps, ants
Ichneumonidae|姬蜂科
Insecta|昆虫纲 口器不包藏于头腔内,外露
Iso|等
Isoptera|等翅目 白蚁; Termites, white ants ( Iso- 等, ptera- 翅)。 1 形态特征 小至中型,白色柔软。咀嚼式口器;常有复眼和单眼;触角念珠状;有翅种类的前后翅膜质,大小、形状及脉相都很相似,翅基有 " 肩缝 " ,故称等翅目。 1.1 头部 前口式,偶为下口式;繁殖蚁与工蚁的头为卵圆形或球形;兵蚁 (soldier) 的上颚特别发达,头呈长方形或梨形,有的头部长度几乎与胸腹部相等或超过胸腹部;触角 1 对,大多数为念珠状或椭圆形,少数为柱形;鼻白蚁科和白蚁科头部额区在相当于二缝汇合处呈凹下或突起部分有额腺的开口,称囱( fontanelle );有翅型具复眼,无翅型无复眼;单眼两个,常与复眼同时存在。 1.2 胸部 无翅型工蚁、兵蚁和补充繁殖蚁的胸部缩小;长翅型和短翅型繁殖蚁的胸部大;前胸背板形状各异,为分类的特征;足较短,跗节多为 4 节,少数 5 节或 3 节 , 爪 1 对;长翅型平时前、后翅平迭于体背,向后伸过腹末;有翅型的翅基部有一横肩缝,又叫基缝,有翅成虫的翅经过婚飞以后,可沿此缝脱落;四翅脱落后,其残存的翅基部三角形部分叫翅鳞( wing scale )。 1.3 腹部 10 节,柔软;第 1 腹节腹板退化或消失;尾须 1 对, 2 ~ 8 节。 2 生物学特性 渐变态。多态型的社会性昆虫,巢群生活,有婚飞习性。 2.1 成虫的 品级 ( caste )及其功能 白蚁巢群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形成不同的品级,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归纳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 ( Iso- 等, ptera- 翅)。 1 形态特征 小至中型,白色柔软。咀嚼式口器;常有复眼和单眼;触角念珠状;有翅种类的前后翅膜质,大小、形状及脉相都很相似,翅基有 " 肩缝 " ,故称等翅目。 1.1 头部 前口式,偶为下口式;繁殖蚁与工蚁的头为卵圆形或球形;兵蚁 (soldier) 的上颚特别发达,头呈长方形或梨形,有的头部长度几乎与胸腹部相等或超过胸腹部;触角 1 对,大多数为念珠状或椭圆形,少数为柱形;鼻白蚁科和白蚁科头部额区在相当于二缝汇合处呈凹下或突起部分有额腺的开口,称囱( fontanelle );有翅型具复眼,无翅型无复眼;单眼两个,常与复眼同时存在。 1.2 胸部 无翅型工蚁、兵蚁和补充繁殖蚁的胸部缩小;长翅型和短翅型繁殖蚁的胸部大;前胸背板形状各异,为分类的特征;足较短,跗节多为 4 节,少数 5 节或 3 节 , 爪 1 对;长翅型平时前、后翅平迭于体背,向后伸过腹末;有翅型的翅基部有一横肩缝,又叫基缝,有翅成虫的翅经过婚飞以后,可沿此缝脱落;四翅脱落后,其残存的翅基部三角形部分叫翅鳞( wing scale )。 1.3 腹部 10 节,柔软;第 1 腹节腹板退化或消失;尾须 1 对, 2 ~ 8 节。 2 生物学特性 渐变态。多态型的社会性昆虫,巢群生活,有婚飞习性。 2.1 成虫的 品级 ( caste )及其功能 白蚁巢群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形成不同的品级,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归纳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 婚飞多发生在 4 ~ 7 月间的傍晚雨后,此时大量有翅成虫从婚飞孔涌出,经婚飞后落地,雄虫追逐雌虫,不久 2 对翅由肩缝脱落,一雌一雄互相配对,然后共同挖穴筑巢建立新群体。在此期间,白蚁受各种天敌的侵袭,死亡率相当高,能成活配对建立巢群的只占极少数。 2.3 筑巢与危害 蚁巢是白蚁的大本营,是白蚁生存的必需条件,具有保护群体免受外敌侵害,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食物的作用。
Lampyridae|萤科
Lasiocampidae|枯叶蛾科
Lepidoptera|鳞翅目 蝶,蛾; Butterflies, moths
Limacoididae|刺蛾科
Lycaenidae|灰蝶科
Lygaeidae|长蝽科
Lymantriidae|毒蛾科
Mallophaga|食毛目 鸟虱,羽虱,禽虱,虮; Chewing lice, bird lice, biting lice ( Mall- 毛, phaga- 食)。体小型,无翅。头宽扁,较前胸宽或等宽;口器咀嚼式,下口式;复眼小;无单眼;触角 3 ~ 5 节;前胸明显;中后胸常愈合;足为攀握式;跗节 l ~ 2 节;爪 l ~ 2 个。 渐变态。外寄生于鸟类和部分哺乳类,不侵袭人类。绝大多数以寄主的羽毛、毛发和皮肤分泌物为食,终生在寄主上度过。极少数种类也吸食寄主的血液。全世界已知 4 500 余种或亚种,我国已知 931 种。
Mant|预言者,教徒
Mantispidae|螳蛉科
Manto|螳螂
Mantodea|螳螂目 螳螂,螳; Mantids, praying mantids ( Mant- 预言者,教徒)。体中型至大型, 1 ~ 11cm 。头三角形;复眼突出;单眼 3 个;口器咀嚼式;触角通常丝状,少数念珠状或栉状;前胸长;前足捕捉足;前翅覆翅,后翅膜质;跗节 5 节。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中,卵鞘(中药中叫螵蛸)常附于树的枝干上。有相互残杀的习性。交尾后,雌虫常嚼食雄虫。全为捕食性,广泛捕食蝇类、叶蝉、蝗虫、鳞翅目幼虫等,是多种害虫的天敌。螵蛸可治小儿夜尿,以桑螵蛸最好。全世界已知 2 200 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已知 112 种。
Margarodidae|绵蚧科
Mecoptera|长翅目 蝎蛉; Scorpionflies
Megaloptera|广翅目 广蛉,泥蛉,鱼蛉; Dobsonflies, fishflies
Meloidae|芫菁科
Membracidae|角蝉科
Miridae|盲蝽科
Muscidae|蝇科
Myrmeleontidae|蚁蛉科
Myxophaga|菌食亚目
Nabidae|姬蝽科
Nematocera|长角亚目
Neoptera|新翅次纲
Neuroptera|脉翅目 草蛉,蚁蛉,蚜狮,蚁狮; Lacewings
Noctuidae|夜蛾科
Notodontidae|舟蛾科
Nymphalidae|蛱蝶科
Odon|具齿的
Odonata|蜻蜓目 蜻蜓,蜻,蜓,豆娘; Dragonflies, damselflies Odon- 具齿的)。体中至大型。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 3 个;触角刚毛状;中、后胸紧密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 synthorax );膜翅,有翅痣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 2 ~ 3 腹节的腹面;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 " 面罩 " ;以直肠或尾鳃呼吸。蜻蜓稚虫又叫水虿。 半变态。稚虫水生,捕食蜉蝣稚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的习性。全世界已知约有 5 500 种,以东洋区和新热带区种类最为丰富。我国已知约 450 种,其中棘角蛇纹春蜓 Ophiogomphus spinicorne Selys 和扭尾曦春蜓 Heliogomphus retroflexus ( Ris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蜻蜓目通称蜻蜓或豆娘。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如下: 蜻蜓成虫前后翅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 1 个三角室及 1 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稚虫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窄;腹末有 3 个短硬的尖形构造。 豆娘成虫前后翅形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稚虫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宽;腹末有 2 ~ 3 个叶片状尾鳃。
Ortho|直
Orthoptera|直翅目 蝗,蚱,螽斯,蟋蟀,蝼蛄; Cricket, grasshoppers, katydids, locusts ( Ortho- 直, ptera- 翅) 1 形态特征 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多为丝状;前翅覆翅,后翅膜翅;后足是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雌虫多有发达的产卵器;雄虫常会发音。 (1) 头部 多为下口式,少数穴居种类为前口式;头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蜕裂线明显;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上颚强大而坚硬;触角丝状、剑状或槌状;复眼大且突出;单眼 2 ~ 3 个,但一些螽斯科种类缺单眼。 (2) 胸部 前胸特别发达,背板常向后和两侧扩展呈马鞍形,盖住前胸侧板;前胸腹板在两前足基节之间平坦或隆起,或呈圆柱形突起,称前胸腹板突;中胸与后胸愈合;前翅覆翅;后翅膜翅,臀区宽大,平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前足和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但蝼蛄类昆虫的前足特化成开掘足。 在蝗虫类中,有些种类的翅退化成鳞片状,形似蝗虫的若虫(俗称蝻、蝗蝻或跳蝻)。但是,它们的前翅覆盖后翅,且翅上除纵脉外还有横脉;而蝗蝻的后翅翻转盖住前翅,且翅芽上仅有纵脉而无横脉。
Palaeoptera|古翅次纲
Papilionidae|凤蝶科
Pemphigidae|瘿绵蚜科
Pentatomidae|蝽科
Phasm|鬼怪
phasmato|虫修
Phasmatoptera|竹节虫目 竹节虫; Walking sticks, phasmids, leaf insects, walking leaves Phasm- 鬼怪, ptera- 翅)。体中型或大型,或极大型,拟态如植物的枝条或叶片。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或长或短;复眼小;单眼仅见于有翅种类;前胸短小;中胸细长;后胸与第 l 腹节愈合;足细长,易脱落,跗节多为 5 节;翅有或无,或退化成鳞状;有翅种类常分布于热带潮湿丛林中,温带种类常无翅。 渐变态。大多数种类发现在热带潮湿地区,多为树栖性或生活于灌木上,少数生活于地面或杂草丛中,具拟态与保护色,不易被发现。有自残习性,采集时要特别小心。喜夜间活动。全为植食性。全世界已知约 2 500 种,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和中南美地区。我国已知 60 余种。
Phlaeothripidae|管蓟马科
Phylloxeridae|根瘤蚜科
Pieridae|粉蝶科
Plataspidae|龟蝽科
Pleco|襀
Plecoptera|襀翅目 石蝇; Stoneflies ( Pleco- 襀, ptera- 翅)。体小型至中型,柔弱而略扁。头部宽阔;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 2 ~ 3 个或无;触角丝状,多节;前胸近方形;翅膜质;前翅狭长,中脉与肘脉间多横脉;后翅臀区发达;尾须线状。稚虫形似成虫,咀嚼式口器发达,以气管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流动水域中,以水中的蚊类幼虫、小型动物、植物碎片及藻类为食。成虫多不取食,常停息于水边的岩石、灌木和草丛中。全世界已知 2 300 多种,我国已知 313 种。
Plutellidae|菜蛾科
Polyphaga|多食亚目
Prot|原始
Protura|原尾目( Prot- 原始, ura- 尾)。 体微小,体长在 2mm 以下。内颚式,适于刺吸;无触角;缺复眼和单眼;前足很长,向前伸出,代替触角的功能;腹部 12 节,第 1 ~ 3 节上各有 1 对附肢;无尾须。 原尾虫终生在土壤中度过,主要以寄生在植物根须上的菌根菌为食。 全世界已知 649 种。我国自 1956 年杨集昆教授在陕西华山第 1 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 164 种。
Pseudococcidae|粉蚧科
Psoco|磨碎
Psocoptera|啮虫目 书虱,啮虫,啮; Booklice, psocids ( Psoco- 磨碎, ptera- 翅)。体长 1 ~ 10mm ,柔软。口器咀嚼式,后唇基( postclypeus )特别发达;复眼突出;单眼 3 个或退化;触角丝状多节;翅膜质;前翅大,常有翅痣;跗节 2 ~ 3 节;无尾须。 渐变态。生活于树叶和枝条上,或草丛、篱笆、落叶层、土壤表层、洞穴内、储物间和家屋内等处,或白蚁巢和鸟巢内。大多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少数为肉食性,捕食蚧类及蚜虫等。有翅种类多生活于室外,无翅种类多栖息于室内。全世界已知 4 658 多种,以热带亚热带最多。我国已知 585 种。
Psychidae|蓑蛾科
Psyllidae|木虱科
ptera|翅
Pteromalidae|金小蜂科
Pterophoridae|羽蛾科
Pterygota |有翅亚纲 原始具翅,口器多样,变态明显,成虫腹部生殖前节无附肢
Pyralidae|螟蛾科
Pyrrhocoridae|红蝽科
Raphidioptera|蛇蛉目 蛇蛉; Snakeflies, serpentflies
Reduviidae|猎蝽科
Sarcophagidae|麻蝇科
Saturniidae|天蚕蛾科
Scarabaeidae|金龟科
Scutelleridae|盾蝽科
Silvanidae|锯谷盗科
Siphonaptera|蚤目 跳蚤,蚤; Fleas
Sphecidae|泥蜂科
Sphingidae|天蛾科
Staphylidae|隐翅虫科
Sternorrhyncha|胸喙亚目
Strepsiptera|捻翅目 捻翅虫; Strepsipterans, twisted-winged insects
Symphyta|广腰亚目
Syrphidae|食蚜蝇科
Tabanidae|虻科
Tachinidae|寄蝇科
Tenebrionidae|拟步甲科
Tenthredinidae|叶蜂科
Tephritidae|实蝇科
Terebrantia|锯尾亚目
Tetrgidae|蚱科旧称菱蝗科。英文俗称 pygmy grasshoppers 或 grouse locusts 。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向后延伸至腹末,末端尖,呈菱形,故名菱蝗;前翅退化成鳞片状;后翅发达;跗节式 2-2-3 ,爪间缺中垫;无发音器和听器。 喜生活在土表、枯枝落叶和碎石上。常见种类:日本菱蝗 Tetrix japonica ( Bolivar )
Tettigoniidae|螽斯科
Thripidae|蓟马科
Thysano|缨
Thysanoptera|缨翅目 蓟马; Thrips
Tineidae|谷蛾科
Tingidae|网蝽科
Tipulidae|大蚊科
Tortricidae|卷蛾科
Trichogrammatidae|赤眼蜂科
Trichoptera|毛翅目 石蛾; Caddisflies, water moths, caseflies
Trogossitidae|谷盗科
Tubulifera|管尾亚目
ura|尾
Urostylidae|异蝽科
Vespidae|胡蜂科
Yponomeutidae|巢蛾科
Zeugloptera|轭翅亚目( Zor- 完全, aptera- 无翅)。体长 2 ~ 4mm ,柔软。口器咀嚼式;有翅型个体的复眼发达,单限 3 个;无翅型复眼和单眼均退化;触角念珠状;翅狭长,易脱落,脉序简单;跗节 2 节;尾须不分节。 渐变态。常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地的倒木和折木的树皮下。有集群生活的习性。这是一个很难遇见的类群,主要分布于热带。全世界已知 30 种。我国由黄复生先生于 1973 年在西藏采集到, 1974 年首次报道,叫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Hwang ,至今仅知 2 种,且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均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Zor|完全
Zoraptera|缺翅目 缺翅虫; Zorapterans
Zygaenidae|斑蛾科
Zygentoma|衣鱼目 衣鱼; Silverfishes 中型或小型,体长常短于 2cm 。被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复眼 1 对;单眼 2 个;胸部较粗且背面拱起;跗节 3 节;腹部 11 节,有尾须 1 对和中尾丝 1 条。 主要栖息于阴湿处,以植食性为主,如腐败的植物、藻类、地衣、苔藓和菌类等,个别种类取食动物性产品。全世界已知 280 多种,我国已知 13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