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性质与国家管理形式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明确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基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国家制度的内容、国体的含义、政体的含义、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方式及其行使权利与履行职责的方式。 理解:国家职能及其分类、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辩证关系、从领导阶级和阶级基础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从民主的真实与广泛性说明我办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列举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说明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运用: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关系的原理阐明现阶段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用事实说明现阶段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用事实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必须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 2、能力方面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如: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政体与国体、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中央与地方;初步学会对有关知识的转换能力如用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一个国家的性质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3、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和感情,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热爱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教学重点
我国国家的对内职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团体与政体的关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教学难点
国家的含义、民主的性质与民主程度的联系与区别。
课时安排
本课共10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第九课时 第十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高三政治常识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去理解政治的含义?
(3)什么叫对立统一关系?
(设计前二个问题是为了从学过的前言中进一上归纳出关于政治常识知识体系及国家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设计第三个问题,是为了分析新课中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通过前言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确,高三《政治常识》主要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我们还认识到,理解政治的含义,必须弄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把握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高三政治常识的内容也是围绕着国家这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这一点,请同学们学习时特别予以注意。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板书)
请同学生先阅读引言部分的内容,知道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确立哪些观念。接着,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的内容。这次阅读的要求是只读这一课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明确这一课的知识框架结构。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的结构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第一课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当今世界有近200个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富、有穷,但我们都称谓“国家”;我们还把其中的一些国家说成“独立的国家”或“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我们这样称谓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还依据什么对这些国家进行分类?这些问题都是我这节课要学习和理解的。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节第一框。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板书)
一、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板书)
1、国家含义和性质(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7页第一自然段,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
1)构成国家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什么是国度?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归纳)
(1)国家的含义。(板书)
第一,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是最主要的要素(板书)
如中国,构成国家的要素有人口、领土、政权、主权。首先,它有一定的国界,表明它的领土范围,是国家存在的空间(出示国界碑图片);其次,它有一定的人口,即在这块领土上生活、工作的公民,这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再次,在这块领土上还存在着体现国家权力的政权机关,对内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秩序,对外代表国家(出示国务院《新华门》图片)。最后,主权是一个国家灵魂,在诸要素中居于首位。因为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于或依附于外国,本身不能当家作主,它仍不算是一个主权国家,独立国家。因此,饱受了殖民主义痛苦的广大发展 中国家,特别珍视国家主权的存在。
如果只从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构成要素上来说明国家,通常称谓国度。
第二,国家政权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板书)
教材上又讲到,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为了便于我们理解,教材上有一段楷体字,帮助我们回顾了国家的产生。请同学回忆一下初中所学过的内容,并回答:“奴隶制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教材的前言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指阶级之间的关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国家的产生问题上,这三种关系是得到充分体现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奴隶主与奴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不同,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就建立起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阶级冲突限制在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使 之对奴隶的剥削和统治合法化、固定化。这种力量 ,即有组织的暴力,就是国家。可见,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和表现。人类最早出现的奴隶制国家有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的夏王朝。
国家的产生与阶级的阶级斗争分不开;国家的存在,也同样是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存在,“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这一点,下节课我们在讲国家职能时还会阐述。因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板书)这是从国家的本质方面来说明国家的含义的。
第三,国家具有社会管理属性(板书)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国家一旦产生,它在表面上是以一种凌驾社会之上的力量出现的,它必须致力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把各种社会矛盾,阶级冲突控制在有利于统治阶级的范围内,同时,它必须取得某种合法存在的地位,即被多数公民所认可。这样,国家就必须担负起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等职责以显示其政绩,为公众所承认。尽管在本质上,国家担负这些职责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它是一个国家的存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关于国家这方面的职能,下节课还会讲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国家具有主权的特征,阶级性和社会管理的属性。这些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领域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在国际交往中,特别强调国家的主权、领土等;在研究和认识一个国家的本质时,阶级性就显得十分突出;而在考虑国家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时,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又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好国家的含义。
下面,我们又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我们把一些国家分成“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性质不同,那么,什么是国家性质呢?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2)国家的性质。(板书)
第一,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板书)
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具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由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痊不同,因此,国家的性质不是由他们共同决定的,而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板书)
第二,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板书)
前三类称为剥削阶级国家,后一类是新型国家,即由多数人对少数人专政的国家。
在了解了国家的四种类型以后,我们再讲讲如何判断国家性质。
第三,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板书)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板书)
教材依据这一观点,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分析。请同学们依据教材提出事实,“议一议”框里的问题。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归纳)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应当看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其次,依据这一观点,结合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看到,股份资本的经营方式,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阶级矛盾的缓和,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遥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策,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依据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那么,什么是专政?另外,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还经常讲到“民主”,喜欢谈论民主问题,民主与专政的含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下面讨论的问题:
2、民主专政(板书)
(1)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页第二、三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民主的原意是什么?
2)“多数人的统治”是指什么范围内的“多数”?
3)民主的含义是什么?
4)民主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归纳)。
民主的原意是一种与个别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多数人的统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的多数人。
民主的含义则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有事物的国家制度。(板书) 教材上讲到的“民主”,首先是指它的本意,即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是一种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国家制度。
民主的特征是指它的阶级性。
(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板书)
从民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对国家进行管理的制度。在阶级社会里,管理国家的权力,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事,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哪个阶级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就表明哪个阶级在国家的阶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所以,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我们说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就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请同学们再看楷体字的材料(速度,教师归纳)。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代的雅典,还是当代的美国,真正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只是统治阶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面,我们再谈谈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专政?
2)为什么说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归纳)
专政,即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凭借国家力量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国家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请同学们再看看教材上的“议一议”中提出的问题:“在民主制的国家不存在专政,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对,因为:(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这种特征,决定了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2)在民主制约国家,民主只属于统治阶级,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国家的制度;对被统治阶级来说照样实行专政,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痊。因此,在民主制的国家也存在专政。
下面,我们归纳一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对于第一方面的关系,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再重复。对于第二方面的关系,再作一点解释:即只有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保持阶级的一致性,对敌对阶级实行强有力的专政;反过来,只有这种对敌对阶级的专政,才能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使 统治阶级享有民主。
这节课。我们在复习前言的基础上,归纳了第一课的知识框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探讨;我们还学习了国家性质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一观点,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从而掌握了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最后,我们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民主和专政的含义,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下面有道辨析题 (先抄在黑板上),请同学思考,下节课我们进行讨论。
辨析下列一段话:“在共同的生活的共同劳动中,需要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就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社会福利。”(板书)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上节课结束前,布置了一道辨析题。现在请一位同学谈谈自己思考的结果。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具有社会管理属性,题中谈到这一点是对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国家不可能为全社会谋福利,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题中把“国家的目的”说成是“为全社会谋福利”是不正确的。
(3)在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及其劳动人民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
(设计以上问题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家的含义,特别是认识其阶级性的本质特征,为导出资本主义国家职能问题奠定知识基础。) 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对国家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在社会生活中,统治阶级是怎样运用国家机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呢?请同学们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举出具体的例子,谈谈国家进行哪些活动,产生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对学生的举例作扼要讲评。)
3、国家职能(板书)
(1)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 中的职责和功能。(板书)
通俗地讲,国家职能就是国家的任务和功能。也就是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权力以后,用它来完成哪此载作,以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同时,它与国家性质紧密相关,两者的关系密切而不可分。
(2)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板书)
教材上的楷体字扼要地列举了资本主义国家职能行使的根本目的,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由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决定,又反映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请同学们根据第10页体中的材料,联系最近美国发生的事情,说明这一点。
(教材指定一同学举例,并对学生的举例作扼要讲评。) (3)国家职能分类。(板书)
1)国家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板书)
政治统治职能,是国家维护阶级统治所进行的政治活动。这些活动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国家的阶级职能。教材上对这些活动都作了大致的归纳、概括。但我们应当对这些活动形成一个具体的印象。(教师对各种活动进行具体的解释与说明;或由学生把这些活动具体地举例说明。)
教材上的楷体字是列举了美国资产阶级在实施政治统治时,使用了暴力镇压和安抚两种手段的实例。这些例子都鲜明地表现出资产阶级在阶级统治的过程中,运用国家机器,实行政治统治的情形。 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对全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教材上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行使这些职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 的活动进行了说明。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第11页下面引用了恩格斯的语录,请同学们将这段话并配上教材上楷体字资本主义国家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说明中的最后一段话一起阅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教师归纳、讲解)
恩格斯这段话,深刻地提示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直接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现象上看,它具有“全 社会”的性质,这些职能的实施,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是,从根本上说,它从属于政治统治职能,从属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和维护资产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秩序,使整个社会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运转和发展。也必然具有阶级性。
2)国家的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板书)
国家的保卫职能,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犯和颠覆。在现代,这种职能的行使方式还包括外交、经济制裁,向国际组织控告,呼吁国际社会给予支持,直至武装自卫。(可请同学们具体举例说明)。
国家的交往职能,是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从事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的交往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在现代,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和制 约的关系愈加明显,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置身于世界之外,国家的交往职能日趋扩大。而且,由于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的极大便利,这就使国家更有利于实施这一职能。(可请同学们具体举例说明) 教材还谈到,剥削阶级国家出于其国家的阶级本质,还具备有对外发动侵略的国家职能。这是剥削阶级国家行使职能的特殊情况,不能作为是国家对外的基本职能。教材第12页的楷体材料已经列举了这方面的情况,请同学们阅读。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国家职能方面的知识。我们了解了国家职能的含义,说明了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并具体地对国家职能进行了分类,把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其中,对内职能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分为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
1、以下列国家行使国家职能的具体事实,判断其属于何种职能:
1)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调整产业结构
3)开展反腐败斗争
4)与有领土争议的国家举行和平谈判
5)颁布 新闻管理条例
6)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7)降低海关关税税率
8)进行全民公决
9)有限制的发行钞票
10)开展扫黄斗争
11)联手打击国际犯罪
12)制定21世纪发展纲要
属于政治统治职能:3)5)6)8)10)
属于社会管理职能:1)2)9)12)
属于保卫职能:4)
属于交往职能:7)11)
2、国家执行对内对外职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国家执行对内对外职能的根本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政治统治职能”的行使上,当然,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的行使,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是为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的行使。这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民主和专政两个概念的含义,了解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对“民主制国家是否存在专政”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加深了民主与专政的本质的认识。现在,结合以往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有人认为“专政就意味着消灭民主”,这种说法对吗?
(2)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民主属于哪一个阶级?请举例说明。
(设计以上问题,是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民主与专政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现象与实质,为学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做好准备。)
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大家对上面两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产辩证统一的,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意味着被统治阶级实质上没有民主,不但没有影响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这恰恰是维护统治阶级民主的需要,保护了这种民主。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民主只属于资产阶级。从教材第10页所提供的材料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不仅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制定和执行着一系列利于资产阶级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根本谈不上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职能。
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第13页下面的楷体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国徽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那么,我国的国徽是怎样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的?
(学生阅读回答,教师作扼要讲评,并导入新课。)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板书)
1、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板书)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板书)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表明的是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决定政体,又通过政体表现出来。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板书)
从前面国徽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来之不易,奋斗了几十年的胜利,在我国是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人民民主专政就作为我国国体被确定下来。教材14页下面的插图,是毛主席当年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几午年来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转变为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时代开始了。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板书)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板书)
请同学结合《社会发展简史》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解放后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首先从工人阶级的性质看,工人阶级与现代大 工业相联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它的人数 断增加,力量不断加强,是唯一不断成长壮大的阶级,教材上讲到,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现在已经发燕尾服到1.45亿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最革命、最有觉悟、最有远大前途的、最先进的阶级,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所以,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想,同学们从电视中看到三峡水力工程中那一辆辆运石的大卡车、运水泥的大吊车及那秩序井然的场面,已深深地感受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及伟大精神。(可放一段三峡截流成功的录相)
2)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板书)
我国的农民阶级,经过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由原来的小生产者,转变为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相联系的社会劳动者。政治上,农民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之一,农民是国家的主人;经济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阶级是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另我,我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工人阶级只有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农民也只有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使自身得到彻底的解放。所以,从对我国的阶级现状和对我国历史现状的分析来看,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4)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
- Troublesleeper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彻底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此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科学社会”基本原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呢?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这一原理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身是“过渡阶段”。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这就是说,只要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并坚持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阶段呢?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这一观点的根据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更迭,既是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征,是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与此相反,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不能自发产生和建立的,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彻底认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彻底克服了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建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剖析为我们找到的,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一切社会弊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手段。毫无疑问,同样能够消除这些弊病,但不属于共产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既不能自发产生,也不能人为建立的。否则,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是盲目性的生产,是非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生产是克服了盲目性的生产,是计划经济的观点,就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在盲目性与非盲目性之间,在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之间,不可能存在一个既非前者,又非后者的所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或任何其它的生产方式。
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因此,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
所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根本任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向共产主义过渡。
不懂得这一点,一方面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另一方面又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取代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就是丝毫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假冒和篡改马克思主义,搞假科学社会主义,搞修正主义,就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到“邪”路上去。
必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一词是一个很不明确的概念,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帜下,几乎一切阶级和“社会庸医”都可以并曾经利用这个口号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宣传本阶级的主张。
正如恩格斯早年所说:
“所谓社会主义者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封建和宗法社会的拥护者”。
“第二类是现代社会的拥护者”。
“第三类是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2]
可见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者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在晚年之所以经常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运动,是因为那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已经奄奄一息,“大陆社会主义已经差不多完全是《宣言》中所宣布的那个理论了”[3](当然,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宣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是否真正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一回事)。
不懂上述区别,又以社会主义者自居,就只能陷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泥坑,陷入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中。只有赋予这个概念共产主义的内容,把它视为与共产主义是相同的概念,所谓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思想观念、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提法才是正确的。
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呢?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实行和依靠无产阶级专政,通过不断革命,逐步“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
很明显,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在消灭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的同时逐步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而这里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逐步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就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当社会主义彻底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一切阶级差别才会被彻底消灭,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才会完全取代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那时社会主义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人类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质最明了、最科学的表述。
这一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立即完成的。在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这一过渡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避免地既存在着正在被消灭,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资本主义、甚至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或其残余,又存在着刚刚建立,还不完善,还有待于发展健全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因而它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一切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既存在共产主义因素,又存在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因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把社会主义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另一方面又指出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可避免地“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4]其原因就在这里。
毫无疑问,这两种因素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如果无产阶级偏离马克思主义,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用共产主义因素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就会无孔不入地侵蚀和消灭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不是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自觉地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就必定要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老路上去,不是由无产阶级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死灰复燃重新战胜无产阶级。没有第三条道路。
当然,在一个国家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因素,建立单一的共产主义因素,首先单独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坚持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向,她就会很快接近这个水平,使人们的生产关系和思想观念发生革命性的根本变化,使生产力很快达到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那时她就会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学习的榜样,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无比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从而在全世界迅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相反,如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政权后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不能自觉地去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甚至完全不懂、不会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毫无共产主义因素可言,就只能完全是资本主义或比资本主义更陈腐的因素,就谈不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谈不上向共产主义过渡;如果它既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又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去破坏、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搞口头上的“公有制”,实际上的官僚所有制,搞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那么它就会产生比资本主义更严重的社会弊病,就会比资本主义更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除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它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起到资产阶级所起不到的抵毁马克思主义、玷污社会主义形象、破坏和葬送共产主义事业的作用。严酷的历史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在继续证明着这一点。
虽然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暴力革命的理论策略为武器,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俄国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他的大量言论和观点说明,他并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更谈不上精通马克思主义,在夺取政权后他完全迷失了继续革命的正确方向,陷入了“困惑”之中。他讲的六个“不知道”充分明证了这一点。
这六个不知道是:
1,不知道怎样改造资本主义制度。他说:“社会的改造在历史上必然要经过一条伟大的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己被历史判决死刑,它将崩溃,剥削者必然要被剥夺,这个道理己经以科学的精确性阐明了。当我们手持社会主义的旗帜,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组织社会主义政党,着手改造社会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当我们夺取政权而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可是,改造的形式和具体改造的发展速度,我们都不知道。”[5]
2,不知道社会主义的特征。他说:“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6]
3,不知道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生产力。他说:“生产将怎样向前发展,将怎样迅速发展到消灭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7]
4,不知道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他说:“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过渡到社会主义究竟还要经过多少阶段。”[8]
5,不知道怎样实现共产主义。他说:“至于人类会经过那些阶段,通过那些实际办法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9]
6, 不知道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他说:“完全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要评述没有国家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那么,除了谈谈那时候将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外,就没有什么可说了。”[10]
很明显,在以上问题中,除了第四条是列宁提出的不存在的问题外,其余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即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己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精髓,可是列宁却认为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解决的,人们还不可能知道的问题。可见当时列宁和苏联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还是相当贫乏的,还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理。
更为严重的是,从列宁讲上述问题的语气上看,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和苏联党的这一致命弱点。“再也没有什么比错觉更危险的了。”[11]正是这种错觉使他不能不用自己的自以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实则只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谈论和取代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他的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错误的、混乱的、漠糊的、自相矛盾的假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此,我们仅就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详述如下:
一方面他承认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对这个己经摆在苏联革命面前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做出回答。他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一方面,他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差别,他说:“工农之间还有差别的社会,既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12] 另一方面,他又说划分阶级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他说:“无产阶级应当把劳动者农民和私有者农民,即把种地的农民和经商的农民,劳动的农民和投机的农民分别开来,划分开来。这种划分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13]
一方面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阶级,因而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了,他说:“只有阶级被消灭,全部生产工具归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才会到来”,[14]“阶级一消灭,专政也就不需要了”。另一方面他又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15] 即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
一方面他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理解为“没有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另一方面他又以社会主义还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为由错误地推断社会主义“还会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国家”[16]
一方面,他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另一方面他又说:“完全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他还把社会主义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这种社会主义不存在共产主义因素的观点,使社会主义一词在他那里变得更加混乱了。他说:“我们己经创立了新型的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我并不幻想,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又说“我们在剥夺了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立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17]
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商品生产呢?在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之前,列宁曾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他说过:“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18]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又把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了,他认为应“在国家的正确调节(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正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他还说:“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主人,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19]
后来在《论合作制》一文中,列宁又把无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和“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说:“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20]
综上所述,说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极为混乱和充满矛盾的。但有一点看来很清楚:他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一样把社会主义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他幻想建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来取代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彻底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47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24-22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0页
[5]《列宁选集》第三卷570页
[6]《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134页
[7]《列宁选集》第三卷253页
[8]《列宁选集》第三卷479页
[9]《列宁选集》第三卷257页
[10]《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134页
[11]《列宁选集》第四卷597页
[12] 《列宁选集》第三卷838页
[13]《列宁选集》第四卷 90页
[14]《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100页
[15]《列宁选集》第四卷 91,89页
[16]《列宁选集》第三卷 250, 256页
[17]《列宁选集》第三卷 427页第四卷142页
[18]《列宁全集》第十五卷112页
[19] 《列宁选集》第四卷 578页 572页
[20] 《列宁选集》第四卷684页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彻底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此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科学社会”基本原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呢?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这一原理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身是“过渡阶段”。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这就是说,只要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并坚持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阶段呢?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这一观点的根据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更迭,既是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征,是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与此相反,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不能自发产生和建立的,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彻底认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彻底克服了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建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剖析为我们找到的,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一切社会弊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手段。毫无疑问,同样能够消除这些弊病,但不属于共产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既不能自发产生,也不能人为建立的。否则,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是盲目性的生产,是非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生产是克服了盲目性的生产,是计划经济的观点,就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在盲目性与非盲目性之间,在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之间,不可能存在一个既非前者,又非后者的所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或任何其它的生产方式。
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因此,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
所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根本任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向共产主义过渡。
不懂得这一点,一方面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另一方面又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取代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就是丝毫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假冒和篡改马克思主义,搞假科学社会主义,搞修正主义,就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到“邪”路上去。
必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一词是一个很不明确的概念,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帜下,几乎一切阶级和“社会庸医”都可以并曾经利用这个口号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宣传本阶级的主张。
正如恩格斯早年所说:
“所谓社会主义者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封建和宗法社会的拥护者”。
“第二类是现代社会的拥护者”。
“第三类是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2]
可见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者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在晚年之所以经常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运动,是因为那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已经奄奄一息,“大陆社会主义已经差不多完全是《宣言》中所宣布的那个理论了”[3](当然,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宣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是否真正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一回事)。
不懂上述区别,又以社会主义者自居,就只能陷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泥坑,陷入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之中。只有赋予这个概念共产主义的内容,把它视为与共产主义是相同的概念,所谓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思想观念、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提法才是正确的。
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呢?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实行和依靠无产阶级专政,通过不断革命,逐步“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
很明显,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在消灭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的同时逐步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观念。而这里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逐步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就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当社会主义彻底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一切阶级差别才会被彻底消灭,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才会完全取代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那时社会主义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人类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质最明了、最科学的表述。
这一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立即完成的。在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这一过渡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避免地既存在着正在被消灭,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资本主义、甚至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或其残余,又存在着刚刚建立,还不完善,还有待于发展健全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因而它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一切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既存在共产主义因素,又存在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因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把社会主义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另一方面又指出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可避免地“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4]其原因就在这里。
毫无疑问,这两种因素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如果无产阶级偏离马克思主义,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用共产主义因素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就会无孔不入地侵蚀和消灭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不是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自觉地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就必定要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老路上去,不是由无产阶级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死灰复燃重新战胜无产阶级。没有第三条道路。
当然,在一个国家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因素,建立单一的共产主义因素,首先单独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坚持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向,她就会很快接近这个水平,使人们的生产关系和思想观念发生革命性的根本变化,使生产力很快达到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那时她就会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学习的榜样,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无比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从而在全世界迅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相反,如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政权后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不能自觉地去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甚至完全不懂、不会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毫无共产主义因素可言,就只能完全是资本主义或比资本主义更陈腐的因素,就谈不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谈不上向共产主义过渡;如果它既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又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去破坏、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搞口头上的“公有制”,实际上的官僚所有制,搞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那么它就会产生比资本主义更严重的社会弊病,就会比资本主义更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除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它就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起到资产阶级所起不到的抵毁马克思主义、玷污社会主义形象、破坏和葬送共产主义事业的作用。严酷的历史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在继续证明着这一点。
虽然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暴力革命的理论策略为武器,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俄国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他的大量言论和观点说明,他并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更谈不上精通马克思主义,在夺取政权后他完全迷失了继续革命的正确方向,陷入了“困惑”之中。他讲的六个“不知道”充分明证了这一点。
这六个不知道是:
1,不知道怎样改造资本主义制度。他说:“社会的改造在历史上必然要经过一条伟大的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己被历史判决死刑,它将崩溃,剥削者必然要被剥夺,这个道理己经以科学的精确性阐明了。当我们手持社会主义的旗帜,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组织社会主义政党,着手改造社会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当我们夺取政权而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我们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可是,改造的形式和具体改造的发展速度,我们都不知道。”[5]
2,不知道社会主义的特征。他说:“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6]
3,不知道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生产力。他说:“生产将怎样向前发展,将怎样迅速发展到消灭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7]
4,不知道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他说:“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过渡到社会主义究竟还要经过多少阶段。”[8]
5,不知道怎样实现共产主义。他说:“至于人类会经过那些阶段,通过那些实际办法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9]
6, 不知道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他说:“完全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要评述没有国家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那么,除了谈谈那时候将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外,就没有什么可说了。”[10]
很明显,在以上问题中,除了第四条是列宁提出的不存在的问题外,其余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即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己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精髓,可是列宁却认为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解决的,人们还不可能知道的问题。可见当时列宁和苏联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还是相当贫乏的,还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理。
更为严重的是,从列宁讲上述问题的语气上看,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和苏联党的这一致命弱点。“再也没有什么比错觉更危险的了。”[11]正是这种错觉使他不能不用自己的自以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实则只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谈论和取代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他的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错误的、混乱的、漠糊的、自相矛盾的假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此,我们仅就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详述如下:
一方面他承认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对这个己经摆在苏联革命面前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做出回答。他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一方面,他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差别,他说:“工农之间还有差别的社会,既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12] 另一方面,他又说划分阶级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他说:“无产阶级应当把劳动者农民和私有者农民,即把种地的农民和经商的农民,劳动的农民和投机的农民分别开来,划分开来。这种划分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13]
一方面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阶级,因而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了,他说:“只有阶级被消灭,全部生产工具归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才会到来”,[14]“阶级一消灭,专政也就不需要了”。另一方面他又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15] 即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
一方面他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理解为“没有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另一方面他又以社会主义还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为由错误地推断社会主义“还会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国家”[16]
一方面,他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另一方面他又说:“完全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他还把社会主义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这种社会主义不存在共产主义因素的观点,使社会主义一词在他那里变得更加混乱了。他说:“我们己经创立了新型的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我并不幻想,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又说“我们在剥夺了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立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17]
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商品生产呢?在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之前,列宁曾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他说过:“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18]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又把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了,他认为应“在国家的正确调节(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正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他还说:“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主人,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19]
后来在《论合作制》一文中,列宁又把无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和“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说:“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20]
综上所述,说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极为混乱和充满矛盾的。但有一点看来很清楚:他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一样把社会主义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他幻想建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来取代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彻底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47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24-22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0页
[5]《列宁选集》第三卷570页
[6]《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134页
[7]《列宁选集》第三卷253页
[8]《列宁选集》第三卷479页
[9]《列宁选集》第三卷257页
[10]《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134页
[11]《列宁选集》第四卷597页
[12] 《列宁选集》第三卷838页
[13]《列宁选集》第四卷 90页
[14]《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100页
[15]《列宁选集》第四卷 91,89页
[16]《列宁选集》第三卷 250, 256页
[17]《列宁选集》第三卷 427页第四卷142页
[18]《列宁全集》第十五卷112页
[19] 《列宁选集》第四卷 578页 572页
[20] 《列宁选集》第四卷684页
- bikbok
-
首先二者代表人民利益的基本构成不同。资产阶级国家中的政党政治由于掌握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不能够代表社会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而且由于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阶层、集团、派别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所以很难产生统一的、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要求的政党,而是同时存在着分别代表各自利益要求的诸多政党,形成多党制和各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安排格局。而无产阶级政党是从根本上代表了全社会最广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全社会利益要求的统一和协调,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现实。而由于全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所以现代政党所具有的利益代表的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化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全社会利益的整体代表;而由于不存在分化的、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差异。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在政治目标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无产阶级政党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全地摆脱了狭隘阶级利益局限的政党,其利益不仅在于解放自身,而且在于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相比较而言,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其阶级利益的局限性,其政治目标往往局限于本阶级、本集团间的利益,由于其所各自代表利益的冲突,使各个政党的代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为了缓和各个集团间的利益矛盾,各个政党轮流执政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政治目标的差异,自然赋予了无产阶级政党更大、更有权威、更自由的政治活动空间,而无须执著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政党所习惯的规则、惯例和价值。
最后,中国共产党唯一执政党地位的获得还与中国社会的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历史地位联系在一起。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特征一: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阶级性作为本质属性有国家、民主、政党。
特征二: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政党是以国家政权为目标的。
其他如:共青团、工会、妇联等
特征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政党作为近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政治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
第—,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肩负着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团结、组织和率领本阶级群众以及同盟者进行共同斗争的重任。
第二,政党制定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或章程,用以组织和领导本阶级群众和同盟者为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共同斗争。
第三,政党有一套组织系统和一定的纪律约束,以便为实现其政治纲领或章程进行有效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发挥其领导和指挥作用。
第四,政党同国家政权紧密相联。在政党之间总是围绕着维护或者夺取国家政权而进行着斗争。
应注意的是,由于政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决定了这些特征的表现形式不同。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它旗帜鲜明的政治纲领、严密的组织系统和严格的纪律等显示着它的特征。资产阶级政党则往往是以美好动听的政治口号掩盖其阶级性质,同时它的组织系统也不严密,纪律也很松弛。尽管如此,资产阶级政党依然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 血莲丿红尘
-
阶级!阶级是人类社会被分割的不同阶层!阶级的划分基本是社会财富占有的划分!是以经济为主导的!......政党!政党是拥有共同政治信仰和政治目地的有组织集团!它可能代表某阶层的利益!但它的最终目地是统一大多数阶层的政治观点!从而拥戴它拥有最高的统治权力!......阶级与政党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只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属于自然法则!而后者却是在策划和诱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属于意向人为!
- volcanoVol
-
阶级——社会中处于一定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
政党——社会中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集团。
本质区别是——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区分的;政党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是以服务不同阶级(阶层)和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两者的联系——一般而言,阶级本身包含政党,即政党是阶级的子集。
- ardim
-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阶级不是政治组织,而政党是。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政党中的成员。政党中的成员是最积极的分子。
P.S
我是学政治学的,有事给我发邮件muzhenfu@163.com
- 寸头二姐
-
个人理解:
阶级就是相对普遍的一个社会群体,比如工人群体,就可以叫工人阶级,农民群体,资本家群体等等之类.
政党则是代表这些群体利益的人组建的组织,这是我们的教科书上骗人的.呵呵,资本主义政党不一定就代表资本家群体的利益,这不是绝对的,为了能领导国家,西方国家的政党必须代表更广泛群体的利益才行,否则光靠一个群体是无法竞选成功的.
个人理解,政党应该是能代表大部分群体利益的组织,不然就会下台.
- 床单格子
-
难忘的一件事 四年(3)班 关雄湛
每当我打开抽屉,看到那个已经变轻的储蓄罐时,总使我想起令我后悔莫及的一幕。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她说我已经是八岁的孩子了,要学会独立,让我每天上学放学自己走,她不再接送我了。
于是,我每天都与同学结伴上学放学,我总看见与我同行的同学都有零用钱买点零食边走边吃。我嘴都馋了,掏掏自己的小口袋,空溜溜的。每当这时,我总想起家里的那个储蓄罐,里面装着我从幼儿园到现在积攒的一百多个硬币。我回到家里拉开抽屉,捧起储蓄罐,我看见那一向亲热的储蓄罐娃娃,这下子好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我又放下了。可同学们吃零食那津津有味的样子又浮现在我眼前,我的手又痒了起来。终于,我摇出了两个一元的硬币塞到了书包里。
从这天开始,每天到了上学、放学这段时间,我的心就变得欢畅起来。
一天,爸爸帮我收拾房间时发现我的储蓄罐里原来一百多个的硬币只剩下八个,于是就让我说说是怎么回事。我一下子吓呆了,天哪!这次可糟了,我从来没看见过爸爸今天那么严肃的脸,更可怕的是他手上还拿着一根棍子。我颤抖着,泪水一颗一颗地滚下来,吞吞吐吐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刚说完,外面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她下班回来了。想起妈妈平时对我的严格,这下可完了,妈妈非打我不可,我更害怕了。妈妈进来了,本来就胆小的我手脚都软了。妈妈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把我拉到一边严肃地批评了我,她对我说了很多很多……我清楚地记得其中的一句话: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小孩子不要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辛苦攒下来的钱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虽然妈妈这次没打我,可我觉得比挨打还更难受。
事情虽然过去了一年多,可我一看到储蓄罐,我又想起这使我惭愧不堪的事情来。
难忘的一件事 四年(3)班 关雄湛
每当我打开抽屉,看到那个已经变轻的储蓄罐时,总使我想起令我后悔莫及的一幕。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她说我已经是八岁的孩子了,要学会独立,让我每天上学放学自己走,她不再接送我了。
于是,我每天都与同学结伴上学放学,我总看见与我同行的同学都有零用钱买点零食边走边吃。我嘴都馋了,掏掏自己的小口袋,空溜溜的。每当这时,我总想起家里的那个储蓄罐,里面装着我从幼儿园到现在积攒的一百多个硬币。我回到家里拉开抽屉,捧起储蓄罐,我看见那一向亲热的储蓄罐娃娃,这下子好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我又放下了。可同学们吃零食那津津有味的样子又浮现在我眼前,我的手又痒了起来。终于,我摇出了两个一元的硬币塞到了书包里。
从这天开始,每天到了上学、放学这段时间,我的心就变得欢畅起来。
一天,爸爸帮我收拾房间时发现我的储蓄罐里原来一百多个的硬币只剩下八个,于是就让我说说是怎么回事。我一下子吓呆了,天哪!这次可糟了,我从来没看见过爸爸今天那么严肃的脸,更可怕的是他手上还拿着一根棍子。我颤抖着,泪水一颗一颗地滚下来,吞吞吐吐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刚说完,外面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她下班回来了。想起妈妈平时对我的严格,这下可完了,妈妈非打我不可,我更害怕了。妈妈进来了,本来就胆小的我手脚都软了。妈妈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把我拉到一边严肃地批评了我,她对我说了很多很多……我清楚地记得其中的一句话: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小孩子不要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辛苦攒下来的钱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虽然妈妈这次没打我,可我觉得比挨打还更难受。
事情虽然过去了一年多,可我一看到储蓄罐,我又想起这使我惭愧不堪的事情来。
难忘的一件事
每当我看到珍藏在抽屉里的橡皮擦,就会想起我的英语老师。
那次我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参赛时,要准备一篇长一点的英语短文,我找了一个笑话,但好多单词都不会,我就去请教英语老师。那时,我们正在复习,有好多作业等着老师批,可是英语老师见到我要让她帮忙,很高兴,一遍一遍地教我读不会的单词,可是,每一次读完第二天就不记得了,老师就对我说:“你把你家的复读机拿来,我把这篇笑话录下来。”我很过意不去,抱歉地说:“老师您有这么多作业要批,还要帮我录笑话,不累吗?”老师笑笑说:“没关系,你只要在口语大赛上好好表现就行了!”我和老师就这样一遍一遍地练着,白天找老师读,晚上在家里听复读机。
大赛终于开始了,我进入考场并不紧张,却连复赛都没进入。我想如果这次考试考一百分,不也可以回报老师了吗?从那天起我开始复习英语,考试前,我信心十足,考后的成绩,我也很满意:一百分,全年级第一。我去找英语老师,告诉她我想用这次成绩来报答她不辞辛苦地为我付出,而老师掏出一块橡皮擦说:“这是我给你的奖励!”我高兴地笑了。
这块橡皮擦我一直珍藏在抽屉里,因为我需要它,让它永远激励我前进,让我永远记得这件难忘的事!
难忘的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五个
我做过很多错事,惟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这件事发生在五个月以前.
月以前我为了躲避一次考试,而离家出走.其中还有四人分别是米阳将扬过朋刘新强四人.我们说弄到钱以后,就出去躲两天考试后在就回来.过了几天,我从家里偷了500元钱,当天中午我们就到了连木沁.我们下车后就去找周帆,让他帮我们找地方住,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要去打吊针(因为他感冒了),他告诉我们说他回来给我们找住的地方,他告诉我们说让我们到网吧等他,然后他就走了.我们就到网吧等他.我们在网吧等了他三个小时,他还没来我们都饿了便离开网吧去找个饭馆吃饭,我们吃过饭以后.有去找他,他不在去山晚自习了,他妈说.我们从他家出来遇到了他,于是他带我们去了住的地方.到了以后他就回去了.我们整晚都在说话,第二一大早我们去买了一些吃的.
周帆的父母告诉了我们的父母,当天下午我们的父母就到了连木沁找我们,后找到以便把我们带回了学校,回到学后我们把带到了政教处,
到了政教处后,从政教出中我知道了他们,几个为什么也要出走的原因了,老师看我们时真心悔改,便轻发了我让我们让我们每人写一篇1000字检讨,如果同学说过了就过了.给了我们一个警告的处分.
这件事是我终生难忘,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如果交友不甚,就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我劝大家一定不要像我这样
参考资料:本人只能提供能够这么多
-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彻底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此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科学社会”基本原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呢?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这一原理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身是“过渡阶段”。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这就是说,只要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并坚持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阶段呢?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这一观点的根据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更迭,既是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征,是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与此相反,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不能自发产生和建立的,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彻底认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彻底克服了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建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剖析为我们找到的,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一切社会弊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手段。毫无疑问,同样能够消除这些弊病,但不属于共产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既不能自发产生,也不能人为建立的。否则,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是盲目性的生产,是非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生产是克服了盲目性的生产,是计划经济的观点,就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在盲目性与非盲目性之间,在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之间,不可能存在一个既非前者,又非后者的所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或任何其它的生产方式。
不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亦即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因此,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视为独立的社会形态。
- tt白
-
阶级是按社会经济地位划分的,现在中国没有阶级,但是有十大阶层。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或者阶层利益的政治集团。
- 莫妮卡住了
-
阶级是一个在封建主义,主仆之间不平等的政治概念
政党是在一个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下的法律概念
基本上是正确的
我在N 本书上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