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桃花
-
国王_公爵_侯爵_伯爵_子爵_男爵
西欧封建主义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论题。许多学者将封建主义的萌芽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和日耳曼蛮族原有的军事组织。其中,法兰克人的扈从制度(或称亲兵制度)对封建主义形成的影响尤为巨大。一个领域内的统治者为确保其政权的稳固,往往“通过依靠他的可以信赖的军人组成的扈从在他自己和那些完全是作为统治客体的下层民众之间架起桥梁”,为此他“从他控制下的土地管区中赐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而他的直接封臣又“时常把他们自己的采邑分成小块授予他们的扈从成员”。这种土地的分封,乃是蛮族统治者试图把个人关系的框架纳入正在运行的统治结构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作为个人联盟的国家 封建社会最初是一种“军事性的社会”。[5](p.249)而随着公元6-8世纪法兰克人统治的扩展,这种政治运作机制也逐渐扩及了整个西欧。
但在公元9世纪中叶以前,西欧所存在的还只能算作是一种“准封建”(quasi-feudalism)状态,只有在查理曼帝国崩溃以后,西欧的封建主义才步入其成熟时期。[6](p.353)所谓“准封建”状态与成熟的封建主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封建领地是否世袭化。在查理大帝去世前的法兰克王国中,统治者给予其封臣领地只是作为该封臣个人对其效忠的一种报酬,封臣对领地的拥有有一定的年限,至多也只是终身,当封臣去世后其领地将由统治者收回。[7](p.160)通过这种方式,法兰克国王们避免了政治统治的分裂。此外,在8-9世纪法兰克王国兴盛时期,商务贸易和货币仍然通行,统治者还能用货币来酬常其臣属,[8](p.82)故封地并非是获取效忠的惟一手段。事实上,查理曼很注意国家权威的完整性,他对分封领地非常谨慎,除了恰巧驻在边境上或蛮族所居地区的伯爵以外,查理曼“从不授给任何伯爵一个以上的郡”,他的理由是:“凭那份进款或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9](p.50)这种政策的实际效果是使贵族的领地保持在较小的规模并与基督教会的教区体系犬牙交错,从而排除了贵族领地独行其是的危险性。
然而,查理曼死后,卡洛林帝国便陷于内战不已,并遭受来自马扎尔人、维金人和阿拉伯人外来入侵的混乱局面,查理大帝约束大贵族割据倾向的努力付诸东流了。查理曼子孙之间的骨肉相残致使帝国权威急剧衰落。查理曼的几个孙子为击败竞争对手,争相拉拢一些有权有势的大贵族,而在战乱频繁、贸易中断的情形下,货币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土地成为君主收买臣属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抛弃查理曼那套限制贵族领地规模的策略,开始允许同一个人拥有不止一个郡的领地。当一些贵族因领地膨胀而实力大增时,国王们自然而然地又向他们作新的让步,给予他们对其领地的世袭权利。西法兰克王国的秃头查理开此风气之先,877年他颁布诏令,承认由儿子继承父亲领地的做法。在北意大利,由于查理曼长孙罗退尔的软弱,贵族领主的独立更加彻底。当奥托一世及其后人征服该地时,罗退尔被迫承认北意大利诸侯世袭制的既成事实。在东法兰克王国境内,领地世袭化要稍晚一些,但在康拉德二世(1024-1039)时期,以1037年著名的《米兰敕令》为标志,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贵族领地也世袭化了。《米兰敕令》确立的原则是:任何领主(无论主教、修道院院长、侯爵、伯爵或其他任何领主)都不得被剥夺其领地,除非是按我们祖先的法令由其同级领主集体裁决他犯了罪;附庸在认为受领主或同级领主不公正对待而可能失去领地时,可以向帝国最高法庭上诉;领主的领地应由儿子或孙子继承,如无子嗣则可由同胞兄弟或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承。[10](pp.383-384)
领地世袭化的意义是领主把所属领地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王权或政府权力连带地产—起分散给了权贵,再无王权能予回收。大世袭领主在自己的世袭领地上可以独行其是,全权管理领地内的各类事务,排斥王权对领地内部事务的干预。他们可以进一步分封听命于己的附庸,并设置法庭来解决附庸之间的纠纷。[11](pp.45-50)亨利·哈兰姆总结了封建主义鼎盛时期法兰西的封建主拥有的特权:(1)铸造货币;(2)发动私人战争;(3)除向领主提供财政支援外,免除一切公共捐税;(4)摆脱司法控制;(5)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司法权威。“这些特权是如此地广泛,与一切主权原则如此地相对,会令我们从严格的意义上把法兰西看作是一个诸多国家的联合体。”[7](p.205)
这种中央政府权威被排挤出地方政治领域的事态,与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9-11世纪西欧普遍的领地世袭化进程同时进行的一个事态是,伴随着内战和私战的绵延及外族的不断入侵,自由民得不到王权的有效保护,他们被迫依附于当地的强大领主以求在混乱时日得以生存。自由民依附领主的方式是将自己的土地奉献给某个领主,再在封建条件下取回这份土地;更流行的方法是自由民被迫承认自己是某个领主的臣属,从而承认从来就不存在的所谓地产的“授予”;作为领主的附庸,自由民获得了领主的庇护,但同时必须向领主履行提供劳役等义务,他们的人身自由被大大剥夺,沦为了农奴。这个进程在遭维金人入侵最严重的西法兰克王国地区发展最早,逐渐也扩散到意大利和德意志。由于有了大批农奴的依附,封建领主就掌握了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封建主义从最初的军事性机制扩展为组织经济生产的纽带。[12](p.38)由封建主义组织的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的自然经济,西欧各地普遍修筑起来的城堡(注:城堡的兴起在西法兰克地区发生较早,在德意志则较晚,大约到11世纪后期才出现,见J.W.汤普逊:《封建时代的德意志》(James Westfall Thompson:Feudal German),芝加哥,1928年版,第304页。)则是这种经济形态的象征。随着封建主义的成熟,西欧的城堡结构也逐步改进,在西法兰克地区,10世纪时的木结构堡垒建筑让位于11世纪以后的石块建筑。城堡强调了这样的事态,“即领主的权威是基于拥有土地基础上的地方性现实”;它是力量的象征,虽然有时是用作镇压的武器,但也被当作保护周围村庄的手段。“领主和附庸、仆役和农民在城堡内高大的厅堂中一同按序进餐,这反映出这些人组成了一个由双向性义务约束的、存在于国家之内的社团
城堡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核心,但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是有一层领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将自己的领地划成数块封给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阶梯网络。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vassal),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lord),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各级领主与附庸相互按契约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欧洲大陆,通常情况下附庸只对他的直接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但英格兰的情形有所不同,1086年,征服者威廉召集全体大小封建主宣誓尽忠王室,各级领主便与英王发生了直接的主臣关系。[14]这是英国封建主义的特点。事实上,欧洲各地区领主与附庸间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及运作方式各有所差,并无统一的规则;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制度与英格兰的封建制度大相径庭,法国与西班牙的情形相去甚远,德意志与意大利的做法也不尽然。这正是西欧封建主义之“非系统性”的一个方面,恰如著名史家威尔斯强调的那样:“处在其鼎盛时期的封建主义什么都是,就是没有系统性。它是粗略组织起来的混乱状态。”[15](p.638)
不过西欧的封建制度毕竟还有一些普遍性的规范。总的来说,封建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他们必须相互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领主除给予附庸封地作为其武器、衣食等费用的资源外,还有保护附庸不受任何伤害的责任,而附庸则必须宣誓效忠于领主并向领主履行诸种义务,大致包括应领主之召随领主征战、协助领主处理行政和司法等事务、遇领主有特殊事情(如领主被俘需赎金赎身、领主之儿女婚嫁等)时捐献款项等。[10](pp.367-368)附庸必须遵守封建契约中规定的各种应尽义务,否则就是犯“大罪”(Felony),有可能失去采邑;而如果他能履行义务,其采邑即可父子相传,领主不得无故籍没。同样,如果领主不能尽到保护附庸的责任,或对附庸不公平,附庸就可宣布解除对领主效忠的誓言。12世纪后期开始有一些法学家阐述封建主从关系,这些受罗马法影响的采邑法法学家们非常注重“领主对领地的权利”(dominium directum)和“附庸的权利”(dominium utile)之间的区别,[2](p.220)他们对两者的权利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认为“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对双方都有约束而不只是约束附庸的契约”。[16](pp.98-99)阿拉贡王国贵族向国王效忠的传统誓言是最好的佐证:“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17](p.54)
世袭化的封建领主们珍视他们的权利,坚持这些权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项维护荣誉的神圣事业;与这项事业相比,对上级领主的忠诚——在最高层次上即是对王权(也即国家权力)的服从——似乎只能处于次要的地位。1022年布卢瓦公爵厄德致其领主法国国王罗伯特的一封信清楚地表明了封建主的心态。布卢瓦公爵在得知国王将通过一次法庭审判来剥夺他的采邑时,拒绝出席受审而代以致信国王以示抗议。他在信中称:“……任何人都会认为我配得上继承〔财产〕。至于我从你那里领得的采邑,很明显它不是你以国王身份而拥有的,而是我感谢你的恩宠通过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的……真的,我为什么不能去捍卫我的自尊?我要求上帝证明我自己的灵魂,我宁可死得光荣而不愿生活没有自尊。”[4](pp.36-37)
基于这种信念,中世纪领主与领主之间、领主与附庸之间发生争执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一些争执能通过同级领主的集体裁决或上级领主法庭的仲裁得到解决,但还有一些争执靠裁决无法解决,便只能诉诸武力,由此引发的贵族之间的私战十分普遍。13世纪中叶法国国王再三颁布禁止王室直属领地内附庸间相互私斗的诏令可证明这类私斗的普遍性。另一个证明贵族私战普遍性的佐证是基督教会约束私战的努力:9世纪末法兰西地区几次宗教会议(989、990、994年)规定了一种称作“上帝的和平(Peace of God)”的惯例,号召封建主和封建武士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劫掠教会财产和老弱病残人等。此惯例在11世纪中叶时在欧洲其他地方得到推广,名目变成了“上帝的休战(Truce of God)”,封建武士被要求去支持教会,每周从星期三日落至星期一日出期间停止一切争战。[10](pp.412-417)但从相反方面去理解的话,“上帝的休战”意味着封建武士还能在一周的其他三天中用武力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
封建主们与国王及皇帝之间的争执,也应包括在私斗范畴内,因为在封建主们看来,君主并非最高权力拥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附庸,即上帝的附庸。封建权利的维护者、《保卫权利反对暴君》一书的作者宣称:“上帝授予国王到其王国,与附庸被其领主授予采邑的方式几乎完全相同。我们必须得出结论:国王是上帝的附庸,他们如果犯了大罪,也必然要被剥夺他们从领主那里得到的权益……既然上帝占据着最高领主的位置而国王是附庸,谁敢否认我们必须服从上帝这个领主而非身为附庸的国王呢?”[16](p.99)那么由谁来行使这种对君主的剥夺?自然是那些自认为代行上帝旨意的封建主,他们往往以上帝之名义集体反抗君主。如在13世纪初反抗国王约翰的英国贵族武装的首领便自称是“上帝和神圣教会之军的统帅”,[18](p.67)这场争斗以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告终,英国贵族成功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也保护了自己的许多权利。
在德意志地区,封建诸侯对抗其领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意向更加坚决。德意志的封建割据势力源于日耳曼部落军事首领制,查理曼曾对古老的诸日耳曼公爵权势进行大力抑制,但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根除。在查理曼死后,东法兰克王国境内诸侯割据局面逐渐又恢复起来。从奥托一世起,神圣罗马帝国不乏有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皇帝,但在德意志内部,他们始终只能是几个大诸侯中的第一人而已,故日耳曼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冠相继在萨克森家族(919-1024)、法兰克尼亚家族(1024-1125)、萨克森家族(1125-1138)、斯瓦本的霍亨斯陶芬家族(1138-1254)间轮换传递。日耳曼人几大公国的首领可以承认国王和皇帝的职位,也时时向皇帝宣誓效忠,但他们决不愿承认他们从国王处获得他们的公国,或者说从国王处得到他们的领地,他们声称他们的领地是“太阳采邑”(Sonnenlehen),即取自太阳的领地,以此来强调他们的完全自由。[19](pp.293-294)一旦时机来临,德意志诸侯总是毫不犹豫地反抗皇帝权威,坚持自己独立的权利。
封建主义政治机制便是这样建立在各级领主与附庸个人之间很不稳固的行为规范基础之上。这套规范,本质上是属于私法范畴内的东西,它们不能与现代国家的那种公共法律混为一谈,现代意义上的公法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完全不存在。故有学者称“在封建国家里,私法取代了公法的地位”。对此威尔斯作了这样的补充:“更确切地说是公法沦丧并消失了,而私法则来填补了这个真空;公共责任变成了私下的义务。”[15](p.640)
由于领主—附庸间阶梯型网络的破毁,封建国家的界限也是杂乱无章,一个君主所统治的东西,不是对某个确定的地域的统治,而是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利”之延伸。在所谓的封建“权利”中,由联姻所致的王朝继承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世纪乃至近代早期的欧洲,王朝继承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通过王朝世袭体系安排的个人继承是国家生存的自然伙伴,王室成员之间的联姻可以导致国家像财产一样合并或甚至瓜分。因此,“外交家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嫁妆事宜上,嫁妆事宜乃是有关遗产继承或潜在遗产继承的一种国际交易”。[21](p.94)这种情形,在法国加佩王朝(987-1328)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路易六世(1081-1137)安排其子路易七世(1137-1180)与阿基坦(Aquitaine)家族的女继承人爱丽娜结婚,有望使普图瓦(Poitou)、桑顿日(Saintonge)和圭亚那(Guienne)等大片领地并入王室直属领,使法国王室领的规模扩大整整一倍。但1152年爱丽娜与路易七世的离婚却一下子使这个成果消失殆尽,而随后爱丽娜与安茹伯爵亨利(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再婚更使法王的这个附庸的领地扩大到可怕的规模。[22](p.107)
基于时时变化的联姻继承体系和不确定的私人契约关系,封建国家(如果姑且把这些君主的领地称作“国家”的话)的疆域显得极其模糊。例如,亨利二世(1154-1189)统治着英格兰,同时又是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图棱伯爵和曼恩伯爵,他的权限“从北冰洋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英格兰只是他的行省之一。但是,他作为诺曼底等领地的领主,又应是法国国王的附庸,因此他得去巴黎拜见法王以示忠诚。[23](pp.184,187)而此时的法国国王名义上是亨利二世的领主,对亨利二世的英格兰王国并无统治权,就连对诺曼底等地,他实际上也无法行使有效管辖。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在决意控制诺曼底之前,先得在1202年以领主身份剥夺英王约翰在法国的采邑,随后再派兵攻占诺曼底公国。[24](p.7)而当1213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废黜约翰并邀腓力普二世出任英国国王时,法国国王甚至可能把英格兰归入他的个人统治。[25](p.32)确定法国国王的统治区域是一件为难之事,虽然法兰西王国理应含括大致相当于原西法兰克王国的疆域,但当时人却往往只把巴黎周围的那一小块王室直属领地视为法国。迟至13世纪末,当法国国王的权力已大大扩展之时,法国南部一些地方如土伦等地的官员还习惯于说“派信使到法兰西去”,他的意思是派人去巴黎。[26](p.388)同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名义上是德意志、北意大利众多诸侯的领主,但他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却极为软弱。可他作为西西里国王,却能在这个基督教国度的外围地区行使着极其严酷的统治,剥夺了贵族、教士和城市的诸多权利。此外,他又在1229年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使自己的权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地区。[27](p.466)
这些缺乏稳定疆域范围的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不仅对内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对外也不能以主权者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交往。一个典型的事例是,1329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访问法国,在亚眠受到法国国王腓力普五世的热情接待,但爱德华三世对是否应向法国国王表示臣服(按惯例是采用交握双手置于领主两手之间的仪式)迟疑不决,他的谋士建议他等回英国查阅有关古代契约后再决定对待法国国王的礼仪。在查阅了旧有契约后,爱德华三世致书腓力普五世称:“吾等已查悉〔英王对待法王的〕礼仪若何,故谨致此函告知,吾等在亚眠尊奉法国国王之礼仪应是臣属朝见领主之礼。[10](p.366)此事件表明,英法两国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两国君主的祖先之间订立的契约规范,而不是由国家间的平等法规来决定。九年之后,爱德华三世为对抗腓力普五世,积极地追求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他与德意志皇帝结盟的方式是向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斯效忠,自愿作皇帝的附庸,皇帝则封爱德华三世为皇帝在德意志西部的代理,随后爱德华便召集西德意志诸侯,要求他们出兵为他进攻法国国王。[28](p.22)可见,中世纪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盟也是建立在个人契约的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性质完全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在层次上有所差别而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顿·海斯声称在中世纪欧洲没有“国际关系”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算什么玩意~~~~~~~~~就是兵
相关推荐
阿拉贡王国介绍 阿拉贡王国介绍说明
1、阿拉贡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Aragón),是1035年-1707年时伊比利半岛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封建王国。因阿拉贡河而得名。9世纪,法兰克人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 2、9世纪,法兰克人驱逐此地的阿拉伯势力,建立阿拉贡伯爵领。925年并入纳瓦拉王国。中世纪时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主要天主教国家之一。1035年纳瓦拉王国国王桑乔三世死后,拉米罗一世获得阿拉贡,成为独立王国。1104年阿方索一世当政,王国疆界向南扩展,直达格拉纳达。1137年拉米罗二世将其女儿与巴塞罗那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联姻,导致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合并。1229年海梅一世进占马略卡岛。不久又征服巴伦西亚。1276年佩德罗三世继位后征服了西西里与撒丁岛,使阿拉贡王国成为地中海的强国。1416—1458年阿方索五世在位时,阿拉贡王国征服了那不勒斯,王国的版图扩大到意大利半岛。后来,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通过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排除了葡萄牙人的干预,使两国合并,从而形成了当代西班牙的主体部分,但仍然保有部分政治权力。伊莎贝拉去世后,斐典南成为西班牙帝国的惟一统治者。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疯女胡安娜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儿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一世)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尔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联邦的国家。1707年《新基本法令》实施后,阿拉贡王国的残余机构解散,阿拉贡王国正式走入历史。2023-07-02 04:44:071
阿拉贡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后来是消失了还是合并了?
加泰罗尼亚(Catalunya),这个名称最早在11世纪末出现。加泰罗尼亚的意思,有两种解释观点:一、来自“众城堡之地”,是从“castle”词语派生出来,意思是“城堡的统治者”(castellan);二、来自“gothia”或“gauthia”,意思是“哥特人之地”。 是来自统治加泰罗尼亚2.5个世纪的哥特人,还是从法国遗传过来的城堡,这就是关于加泰罗尼亚名称来源的不同意见。 最早在加泰罗尼亚居住的是希腊人和迦太基人的殖民。在迦太基被罗马帝国击败后,加泰罗尼亚成为了罗马帝国塔拉哥纳行省的一部分。罗马灭亡后,哥特人在加泰罗尼亚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延续了250多年。 唐朝时(718年),北非 *** 占据加泰罗尼亚,于是加泰罗尼亚成为了倭马牙王朝众安达卢斯省的一部分。法兰克王国先后于760年、801年夺取加泰罗尼亚北部的鲁西永和巴塞罗那。为了方便管理,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派遣人去管理这些边远的土地。巴塞罗那伯爵,就是从整个时候开始的。 北宋初时,当时的巴塞罗那伯爵长毛威尔 弗雷德拒绝承认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国王于格 卡佩,这就等于是自此以后巴塞罗那伯爵就是加泰罗尼亚实际的君王。 1137年,金国和南宋正打仗得火热,巴塞罗那伯爵拉蒙 贝伦格尔四世,迎娶阿拉贡王国的女王彼得 罗妮拉。他们二人所生的儿子阿方索,继承了巴塞罗那伯爵称号,成为了阿拉贡联合王国的国王,即阿拉贡王国巴塞罗那王朝。 这里也稍微介绍下阿拉贡王国。阿拉贡王国历史比加泰罗尼亚要短得多。在唐初时,和加泰罗尼亚地区一样,查理大帝驱赶走 *** *** 人,设立阿拉贡伯爵。阿拉贡的名称,来源于阿拉贡河。 直到1035年北宋初年,阿拉贡王国才在拉米罗一世领导下实现独立。到了1137年,阿拉贡王国和加泰罗尼亚组成阿拉贡联合王国。 1229年,蒙古人兴起时,海梅一世占领了马略卡岛,不久又征服巴伦西亚。1276年,佩德罗三世先后征服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让阿拉贡王国一度成为地中海强国。1416—1458年阿方索五世时,征服了那不勒斯,将王国版图扩大到意大利半岛。 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和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王国国王斐迪南二世,于是西班牙王国诞生了。虽然两个国家合并了,但是还是各自保持各自的自治权力。 18世纪时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由于加泰罗尼亚方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而非法国。获得西班牙王位继承资格的菲利普即位后,取消了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禁止加泰罗尼亚语。 1933年,加泰罗尼亚建立自治 *** 。1939年在西班牙内战中获胜的佛朗哥在胜利后取消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力,并再次禁止加泰罗尼亚语。1975年,加泰罗尼亚再次恢复自治。 以上是从历史上角度说明加泰罗尼亚为什么要独立。那么在现实中加泰罗尼亚人为什么要独立呢?最大的导火线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西班牙沉重的负债。 加泰罗尼亚以十分之一的人口,贡献20%的税收经济收入,却承担20%的全国税收。加泰罗尼亚有钱,多交点税,这怎么说都是合理的。 但不合理的来了:对于加泰罗尼亚高达400亿美元的债务,西班牙 *** 收走了加泰罗尼亚20%的税收,却拒绝帮助偿还50亿美元债务。 这就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有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为什么加泰罗尼亚在现实中为什么要脱离西班牙的原因。 其实,加泰罗尼亚人真正想要的是财权,但西班牙 *** 不给,只有走独立建国这条路。2023-07-02 04:44:141
西班牙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进行殖民扩张的
西班牙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其建立过程具有两重性,既包括了近代开始之后的大航海殖民扩张,也包括了欧洲传统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继承制度。 西班牙帝国的崛起,起源于15世纪末的再征服运动结束。一方面,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斯蒂亚与阿拉贡王国联姻,形成了联邦性质的西班牙王国。另一方面,通过对南方格兰纳达 *** 王国的战争,将 *** 势力彻底逐出了半岛。 伊莎贝拉与费迪南一起接见印第安人 也是在15世纪末,卡斯蒂亚人通过支持哥伦布航海,意外的发现了美洲大陆。于是,在之后的半个过世纪里,西班牙人开始开拓美洲大陆。从最初的加勒比小岛到古巴,再到墨西哥和秘鲁,一直延伸到南面的潘帕斯平原和北面的加利福尼亚。这让王国的版图,一下子扩张了数倍。 此外,从葡萄牙那边投靠来的麦哲伦,帮助西班牙人横跨太平洋,抵达了今天的菲律宾。这就让西班牙人在几十年后,开始从墨西哥出发,控制了东南亚沿海的菲律宾和文莱。 海外殖民探索是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西班牙人只是一个殖民大国和欧洲的地方王国。但在西班牙形成联邦后,卡斯蒂亚女王和阿拉贡国王没有男性子嗣,只有2个女儿。大女儿远嫁英伦,小女儿则嫁给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 结果,到了国王卡洛斯一世的时期,西班牙联邦与海外领地一起,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各领地联合。卡洛斯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在欧洲地区的领地就非常可观 查理五世不仅作用西班牙王国的全部遗产,也通过哈布斯堡血统,光在欧洲的就用了大批领地。除了老家所在的奥地利,还有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弗兰德斯地区,并通过德意志诸侯们的效忠,拥有了大批德意志地区的最高宗 *** 。 此外,还要加上不少过去属于匈牙利王国的领地与奥地利本土,连成一片。昔日阿拉贡王国为他带来了地中海上的撒丁岛、西西里岛、那不勒斯半岛的继承权。这样,半个欧洲就落入了西班牙帝国手里。如果算上一度控制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沿海的基地,以及几乎全盘投入帝国怀抱的热那亚共和国,势力就更大了。 查理五世与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 16世纪中期之后,查理五世的继承人菲利普二世,母系来自葡萄牙王国。所以在葡萄牙王国绝嗣后,新的菲利普二世也拥有了拥有葡萄牙王位的权力。虽然部分葡萄牙贵族反对这个卡斯蒂亚风格严重的西班牙国王,却还是在有限的抵抗中失败了。 结果,西班牙帝国一度将首都搬到了里斯本。于是,葡萄牙本土、大西洋沿海殖民地、好望角基地、巴西和环印度洋与南洋地区的所有殖民地,都落入了西班牙国王手里。这样,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正式成型。 全盛时期的西班牙日不落帝国领地分布 虽然在不久之后,弗兰德斯独立运动就开始不停的折磨这个来源复杂的帝国。三十年战争后,葡萄牙也彻底独立。但在至少5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帝国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日不落帝国。2023-07-02 04:44:201
西班牙统一的标志
西班牙王国国徽西班牙王国国徽最上面的王冠象征着西班牙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西班牙的国徽看上去非常花哨,盾牌里面有四个复杂的图案,顶上有个大大的皇冠,旁边还有两个柱子和绶带,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西班牙国徽上的元素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了这个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非常复杂也十分艰辛,今天我就和大家简单聊聊这西班牙国徽上的故事。左上角的金色城堡—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先让我们来说说盾牌左上方的金色城堡,它代表的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现在的西班牙语也叫卡斯蒂利亚语,卡斯蒂利亚人也是西班牙的主题民族。castellano在西班牙语中士城堡的意思,在公元800年左右开始使用,当时指的是现在布尔戈斯省最北部坎塔布连山脚下的一小块地方,后来虽然经过扩张,但也就是几个小农村的集合体,各地的长官还有受到阿斯图里亚斯王朝和莱昂王国的指派。1029年,拉瓦纳王国的桑乔大帝因母亲是卡斯蒂利亚人的缘故,将其从莱昂王国中独立出来,六年后他的次子成为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第一代国王费尔南多一世。卡斯蒂利亚独立后很快就完成了逆袭,反过来把过去高高在上莱昂王国给吞并了,1037年费尔南多一世击败了他的姐夫贝尔穆多三世成为了莱昂的统治者。在后面几个世纪里卡斯蒂利亚不断的进行扩张,相继于1236年攻下科尔多瓦、1243年占领穆尔西亚、1248年征服塞维利亚,将南部疆界推进至大西洋沿岸,确立了在西班牙的政治霸权。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上说,卡斯蒂利亚最大的贡献还是它推进了西班牙的统一。公元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一世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结婚,使得两个王国成为了共主联邦,为日后西班牙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右上角的红狮子:莱昂王国:莱昂是西班牙在中世纪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专制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北部,9世纪末10世纪初,基督教光复运动在西班牙如火如荼的展开,莱昂王阿方索三世开始自称皇帝,推进到杜罗河和萨莫拉以南的整个莱昂,重创了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的穆斯林政权,阿斯图里亚从此改成莱昂王国。比较有意思的是,莱昂王国有多人信仰的是海神波塞冬,用海浪作为图腾。公元10世纪末,莱昂王国开始衰弱,无力再承担起基督教国家抗击穆斯林的政治大旗,而卡斯蒂利亚王国则慢慢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局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之后的岁月了莱昂王国虽然数次独立,但最终难逃被吞并的命运。左下角的红黄条纹:阿拉贡王国:西班牙能够顺利统一,阿拉贡王国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卡斯蒂利亚王国。9世纪初,法兰克人将自己的势力扩大到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部,他们赶走了阿拉伯人建立了阿拉贡伯爵领地。公元925年,阿拉贡领地被纳瓦拉王国所吞并。到了11世纪初,阿拉贡人完成了逆袭,纳瓦拉的老国王桑乔三世让他的私生子拉米罗一世统治阿拉贡地区,老父亲死后,拉米罗按照遗旨阿拉贡正式从纳瓦拉独立出来,他也成为第一任阿拉贡国王。1137年拉米罗二世将其女儿与巴塞罗那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联姻,这使得加泰罗尼亚并入了阿拉贡王国的版图。鼎盛时期的阿拉贡还将势力延伸到意大利半岛,占领了那不勒斯,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左下角的金色锁链—纳瓦拉王国:原名潘普洛纳王国,是一个控制比利牛斯山脉大西洋沿岸土地的欧洲王国。纳瓦拉王国成立时,当地的巴斯克地区领导人伊尼戈阿里斯塔加冕为潘普洛纳国王,并领导了反抗法兰克区域政权的斗争。它的国力在桑乔三世时期盛极一时,几乎囊括了除摩尔人占领区以外的全部西班牙北部地区,但也正是这位国王在遗嘱中将国家一分为四,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在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之间摇摆不定。纳瓦拉最后一任国王恩里克三世在1589年成为法兰西国王,但没过几天舒坦日子就被刺身亡,至此王国开始分崩离析,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北部并入法国,南部则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底部的红石榴—格拉纳达王国:格拉纳达埃米尔国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12世纪被柏柏尔人的穆瓦希德王朝征服。公元1492年1月2日,格拉纳达王国末代苏丹默罕默德七世,在卡斯蒂利亚重兵围困下被迫献城头像,至此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正式被基督教国家光复。此外,西班牙国徽上除了这历史上的五个王国以外,盾牌中间蓝底三朵鸢尾花是波旁家族的标志,顶上的大皇冠代表着阿斯图里亚斯王朝,一条红色饰带绕过银柱,上面写着“海外还有大陆”;但在发现新大陆之前,饰带上却写着:“海外不再有大陆”。可以说西班牙的国徽几乎写出了一部整个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也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2023-07-02 04:45:081
历史上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导致拉丁美洲成了西班牙语的天下
众所周知,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语言(除了巴西说葡萄牙语)。为什么会这样?许多人会将其归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西班牙殖民征服。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是事实的全部。 名称背后的奥秘 答案就隐藏在「 ”西班牙语”这个名字的后面。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诸如委内瑞拉、阿根廷、巴拉圭这样的美洲国家,将「 ”西班牙语”称为「 ”卡斯蒂利亚语”。甚至在西班牙本土,「 ”卡斯蒂利亚语”的说法也与「 ”西班牙语”共存。 「 ”卡斯蒂利亚语”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卡斯蒂利亚人使用的语言。这个名字代表了一段历史。在中世纪早期,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被摩尔人( *** 人) *** ,北部则出现了若干信奉基督教的小国。其中,阿斯图里亚斯和莱昂的统治者们宣称他们是西哥特君主国的继承人,与此同时西比利牛斯山脉的巴斯克公国则是在南方的摩尔人和北方的法兰克人双重进攻的夹缝中生存和壮大起来,并成为纳瓦拉王国。最西面的阿斯图里亚斯的居民说加利西亚语与阿斯图里亚斯语,而东面的阿拉贡王国是说阿拉贡语与加泰罗尼亚语双语的。 1210年时的基督教诸国 为了神圣的「 ”再征服”事业,诸基督教国家开始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联姻进行整合。11世纪后,北方的政治中心又转移到莱昂-卡斯蒂利亚。费尔南多三世(1217-1252年卡斯蒂利亚国王、1230-1252年莱昂国王)将莱昂王国划归卡斯蒂利亚王国管辖。两国虽然有各自不同的 *** 机构、经济制度和法律,但却拥有一个君主。这通常被视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开端。但是它并不能独占鳌头。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巴塞罗那合并之后的阿拉贡王国也一度成为地中海的海上霸主之一。当时一位意大利人曾写道:「 ”地中海的鱼儿不插上阿拉贡的标签,都不敢浮出水面”。 王朝的合并 中世纪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有句格言—— 「 ”让别人去打仗吧,你,幸福的奥地利,结婚去吧!战神马尔斯给别人的东西,爱神维纳斯会赐给你”。 哈布斯堡家族徽章 在东方世界,由于联姻而使得两个政权合二为一的情况从来不曾出现过。但在中世纪欧洲,继承法明确规定女系后代与男系后代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土地和王位都可以由女性继承。这样一来,领主联姻使得领地合并又的确是寻常之事。 西班牙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王朝联姻(合并)出现在15世纪后期。卡斯蒂利亚王国与阿拉贡王国又通过婚姻联合了起来。1469年,互为堂姐弟的两国王储结婚。1474年和1479年,他们分别登基,称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和费迪南德二世国王,同时他们又互相成为共治国王。「 ”在一切法律、钱币和印章上费迪南德的名字应在伊莎贝拉之前,但卡斯蒂利亚的纹章应在阿拉贡之前”。 14世纪后期的卡斯蒂利亚(红)与阿拉贡(绿) 两位国王的结合,使得卡斯蒂利亚王国与阿拉贡王国成为一体,这就是后世所说的「 ”西班牙王国”。1492年,摩尔人被从伊比利亚半岛永远驱逐出去。1515年,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的纳瓦拉王国(巴斯克)领土被纳入卡斯蒂利亚版图;葡萄牙也在1580年以君主联姻的方式加入了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的联合(1640年脱离)。原本只是一个地理名称的「 ”西班牙”到此时第一次成为国家的名称。 伊莎贝拉与费迪南德 一步错过满盘皆输 然而,这又是一次不彻底的合并。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双方仍然保有自己原有的法律。这样的「 ”一国两制”当然是很滑稽的。比如,1578 年,国王菲利普二世的一位官员在马德里被刺,凶手被怀疑是阿拉贡的显贵。疑犯逃回阿拉贡寻求庇护——阿拉贡的法律禁止国王随意抓人,竟令国王无可奈何。 但是,最关键的是,费迪南德二世虽然成为西班牙的国王,但是在王国内部,他却没有为故国阿拉贡争得平等的权力。 毕竟统一后的西班牙王国首都马德里就是原来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首都。结果,在马德里的政治精英眼中,「 ”西班牙”也只简单地被看作卡斯蒂利亚的同义词——就跟西班牙语与卡斯蒂利亚语的关系一样。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西班牙当局做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决定:阿拉贡的居民在很长一段时期被禁止直接与美洲殖民地进行贸易(秦海波:《加泰罗尼亚地方民族主义历史考察》)。 很多加泰罗尼亚地方民族主义者认为,正是这种不公正待遇导致了加泰罗尼亚的衰落。但此项政策的影响,其实远远超出了贸易范畴。它实际上意味着,阿拉贡(包括加泰罗尼亚)人被排除在西班牙人对拉丁美洲的殖民事业之外。哥伦布正是在伊莎贝拉与费迪南德两位国王的资助下远航美洲的,可是最终在拉丁美洲建立起的西班牙殖民帝国实际上属于卡斯蒂利亚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卡斯蒂利亚语在整个美洲攻城略地的同时,阿拉贡语与加泰罗尼亚语却无缘置喙,甚至自身难保的命运,其实只是源于出身阿拉贡的费迪南德国王的一念之差。 卡斯蒂利亚语(Castilian)在西班牙的扩张2023-07-02 04:45:151
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的生平简介,阿方索六怎么死的?
费尔南德一世次子,1065年,费尔南德一世死后留给他的是莱昂王国和托莱多 *** 王国的纳贡,留给他哥哥桑乔二世的是卡斯提尔王国和萨拉戈萨 *** 王国的贡献。相比之下,桑乔垂涎于他遗产的丰厚,于是战争在两兄弟中间展开了,阿方索两次交战全都被打败 费尔南德一世次子,1065年,费尔南德一世死后留给他的是莱昂王国和托莱多 *** 王国的纳贡,留给他哥哥桑乔二世的是卡斯提尔王国和萨拉戈萨 *** 王国的贡献。相比之下,桑乔垂涎于他遗产的丰厚,于是战争在两兄弟中间展开了,阿方索两次交战全都被打败:1066年全塔一战,他勉强没有丢掉王位,1072年被兄长桑乔二世击败并俘虏,丢了莱昂王位,并被流放到了托莱多 *** 的宫廷中。在桑乔死后,阿方索复位,并取得了卡斯蒂亚的王位。此后阿方索非常快又取得了加利西亚并迫使纳瓦拉国王桑乔五世投降,1077年,阿方索六世加冕"伊比利亚皇帝"。阿方索六世积极参加收复失地运动。他两次率军侵入塞维利亚,攻占了一些城市。他向其他 *** 的附庸索要贡赋,作为保护他们不受侵略的代价,事实上他是想通过这种办法来削弱 *** 国家的实力,以便将来吞并他们。结果大量的 *** 财富流入基督教国家,阿方索都用来打仗和向教会捐献。致使 *** 小国不得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引起不断的起义暴动。 1085年5月25日,阿方索六世把西班牙 *** 教地区最重要的城池之一托莱多也并入自个的领土。将基督教国家势力推进到了半岛中部的塔古斯河,阿方索随即将都城迁到托莱多。准备继续南下统一半岛,阿方索六世在西班牙中南部的胜利进军,使他得以征服巴伦西亚和阿尔梅里亚的广大地区,并且围困了萨拉戈萨。面临基督教国家南下的压力,塞维利亚 *** 国家阿巴德王朝不得不请北非摩尔人增援,1086年,北非的优素福·伊本·塔什芬登陆西班牙,在萨拉卡战役大败阿方索六世,重新统一了伊比利亚 *** 国家,建立了穆拉位元王朝,阿方索六世统一西班牙的努力遭受重大挫折。他被迫放弃巴伦西亚,但仍得以储存其它征服的地区。这时阿方索与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斯·德·比亚尔(即熙德)言归于好,原来阿方索六世因为熙德一向支援他哥哥桑乔二世而疏远他。这时让他重新领导卡斯蒂利亚军队,阿方索六世因此在史诗《熙德之歌》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 可是在1108年,阿尔摩拉维王朝的军队再次打败了阿方索六世,并且在战斗中杀死了他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桑乔。由于阿方索三世面对摩尔人的顽强和不屈的精神,他被后人以为是影响了西班牙民族特性的重要人物。阿方索六世娶了勃艮第公爵罗伯特一世的女儿康斯坦丝,这是西班牙王室第一次迎娶半岛以外的强国公主,说明此时的卡斯蒂亚已成为欧洲列强之一。他把女儿乌拉卡嫁给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一世,以使抗击摩尔人的斗争继续下去,虽然这样一来卡斯蒂利亚落入阿拉贡王国手里。2023-07-02 04:45:211
西班牙的历史的怎样的顺序如何
从8世纪初 *** 人征服伊比利亚说起。 那时 *** 占领了半岛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地区,即后来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是法兰克王国的边疆马克,它受 *** 人影响很小,而跟普罗旺斯地区很为亲近,这也是加泰罗尼亚人日后声称他们不是纯粹的西班牙人而是一个独立民族的原因。 8—15世纪末期,史称“光复运动”或“再征服”时期,几个基督教小国是这场运动的先锋。 8世纪时,西哥特人退守北部山区,建立阿斯图里亚王国,后来它向西吞并了加利西亚,向东扩张并组建莱昂王国。 11世纪初,莱昂王国东部又出现卡斯蒂尔王国。 而在同一时期,原来法兰克的西班牙马克分化出纳瓦拉、阿拉贡和巴塞罗那伯爵领。 12世纪,今加泰罗尼亚北部地区以巴塞罗那为中心实现统一,并出现加泰罗尼亚这个名称。 那时出现的加泰隆语文献与法国南方你的普罗旺斯语很接近。 1143年,半岛西部杜罗河下游形成葡萄牙,12世纪中叶它脱离莱昂和卡斯蒂尔独立。 11-12世纪之交,纳瓦拉并入阿拉贡;1134年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合并为阿拉贡王国;1230年,莱昂合并于卡斯蒂尔王国。 这样,西班牙光复运动的两支主要力量正式形成:这就是卡斯蒂尔和阿拉贡两个基督教王国,卡斯蒂尔语言则从北方传到南方。 1492年全境统一。 由于卡斯蒂尔在这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它的语言逐渐成为全国通用语言,16-17世纪,西班牙人又被称为卡斯蒂亚人。 分布在半岛西北部的瓦斯孔人很特殊,他们在同 *** 的战争中作战勇猛,获得地方自治权。 他们保留了自己古老的语言,这种语言跟欧洲人和语言都无关系。 由于当地相当封闭,一个独特的巴斯克民族形成了。 西班牙最终的统一开始于一场联姻。 1469年,阿拉贡的费迪南和卡斯蒂尔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1479年两国正式合并为统一的西班牙。 但此时的加利西亚人依然使用加利西亚语,后者与葡萄牙相似,他们开始形成加利西亚民族。 加泰罗尼亚虽于12世纪与阿拉贡合并,但保留着自己的法律、语言,相对而言,它的经济更为发达。 不能高估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欧陆各国统一的意义。 几乎在欧洲大陆所有地区,地方主义都存在。 在16-17世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境内,卡斯蒂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等地,都有自己的等级会议和总督,自治权很大,法律、货币和税制也是独立的。 三十年战争期间,国王试图向全国征税,于是激起加泰罗尼亚人的反对,卡斯蒂尔军队进驻该地,17是世纪末,加泰罗尼亚和加利西亚的自治权被剥夺,前者的部分地区并入法国(即鲁西永)。 但直到19世纪,巴斯克地区仍享有税收自 *** ,在西班牙军队中服役的巴斯克人,只接受巴斯克军官的指挥,巴斯克地区还想有对外自由贸易的权利。 由于西班牙多山,交通不便,17世纪以后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各地差异很大,19世纪上半叶,有人说西班牙各地的差异,比欧洲各国的差异还大。 19世纪的外来灾难对西班牙的民族关系的影响很复杂,它们并不一定会促进统一的西班牙意识的发展,拿破仑入侵和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都是这样。 19-20世纪之交,加泰罗尼亚再次出现民族主义运动,1922年,加泰罗尼亚国家党成立。 巴斯克地区在19世纪后期也出现“恢复古代法规”的民族运动。 1932年5月,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例获得通过,它获得了200年前的那种自由,加泰隆语并立为当地官方语言。 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亚人则没有这么幸运。 西班牙内战后,佛朗哥将军一直执政到1975年,此间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两地的自治条例被废除,它们的自治权受到压制。 相比而言,巴斯克人由于人口较少,其文化危机感更强,因而其民族主义表现得更为激进,出现了恐怖主义活动,埃塔于此时产生。 1975年西班牙民主转型后,加泰罗尼亚恢复自治,新宪法称西班牙的统一不容置疑,但宪法也给予各少数民族以自治权利,承认其他语言是各自治体的并列官方语言,尊重它们“特殊的历史权利”。2023-07-02 04:45:271
欧洲古代中世纪时期有哪些国家
欧洲古代中世纪时期是指欧洲中世纪时期,从 5 世纪持续到 15 世纪左右。以下是中世纪时期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1. 意大利:包括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威尼斯共和国、教皇国、安茹帝国等。2. 德国:包括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等。3. 法国:包括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等。4. 西班牙:包括西哥特王国、摩尔人、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波旁王朝等。5. 英国:包括罗马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诺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等。6. 俄国:包括基辅罗斯、莫斯科大公国、罗曼诺夫王朝等。7. 波兰:包括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等。8. 匈牙利:包括匈牙利王国、马扎尔人等。9. 丹麦:包括丹麦王国、维京人等。10. 瑞典:包括瑞典王国等。这些国家在中世纪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和发展。2023-07-02 04:45:342
共主邦联的合为一国
阿拉贡王国与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于1405年组成共主联邦,至1837年合并为西班牙王国。阿拉贡王国、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与潘普洛纳王国于1706年组成共主联邦,至1134年潘普洛纳王国和纳瓦纳王国组成共主联邦为止。阿拉贡王国、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与巴塞罗那伯国(巴伦西亚伯国)于1164年组成共主联邦,至1837年合并为西班牙王国。阿拉贡王国、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和巴塞罗那伯国(巴伦西亚伯国)与两西西里、撒丁岛于1276组成共主联邦,至1861年西西里、撒丁岛并入意大利为止。卡斯蒂利亚王国与莱昂王国于1037年组成共主联邦,至1837年合并为西班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巴塞罗那伯国等共主联邦的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于1516年组成共主联邦至1558年止。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与1516年组成共主邦联,至1837年合并为西班牙王国英格兰和苏格兰于1603年组成共主邦联,直至1707年,两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英格兰和爱尔兰于1541年组成共主邦联,直至1707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王国组成共主邦联。最后在1801年,两国合并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直到1949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为止。2023-07-02 04:45:411
阿拉贡王国的君主列表
(1035-1063 阿拉贡国王;1045-1063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爵)1045年拉米罗一世的兄弟,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的君主贡萨一世伯爵被暗杀,拉米罗一世于1045年6月26日继承了王位成为德索夫拉韦和里瓦戈萨伯国的君主并传于其子嗣。1063年-1094年 桑乔一世 (1063-1094 阿拉贡国王,1076-1094潘普洛纳国王桑乔五世Sancho V)1074年桑乔一世的堂兄弟纳瓦拉和潘普洛纳的国王桑乔四世去世,潘普洛纳王国的王位由阿拉贡的桑乔一世继承称桑乔五世,并传于子嗣。1094年-1101年 佩德罗一世1104年-1134年 阿方索一世 (威武的)1134年-1137年 拉米罗二世(修道士)1137年-1162年 佩德罗尼拉 女王 1162年-1196年 阿方索二世 (严肃的)1196年-1213年 佩德罗二世 (天主教徒)1213年-1276年 海梅一世(征服者)1276年-1285年 佩德罗三世1285年-1291年 阿方索三世 (坦率的)1291年-1329年 海梅二世(正义王)1327年-1336年 阿方索四世 (善良的)1336年-1387年 佩德罗四世 (礼貌的)1387年-1396年 胡安一世(猎手)1396年-1410年 马丁一世 (仁慈的)空位1410年-1412年 1412年-1416年 斐迪南一世1416年-1458年 阿方索五世 (宽宏的)1458年-1479年 胡安二世 在反对胡安二世战争(1462年-1472年)中一度废黜1479年-1516年 斐迪南二世 (天主教徒)1479年与卡斯提尔王国成为共主邦联。2023-07-02 04:46:061
西班牙古代最强的国家叫什么
西班牙境内有过许多国家,古罗马和迦太基就曾经在西班牙争夺,之后作为罗马行省,西哥特王国以及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中世纪时期,北部的莱昂、卡斯提尔、托莱多等王国分立,后来合并成了三个主要王国,莱昂—卡斯提尔王国,由女王伊莎贝拉统治,阿拉贡—加泰罗尼亚王国,由费迪南国王统治,以及亲法国的纳瓦拉王国,伊莎贝拉和费迪南两人联姻建立的西班牙王国是西班牙古代最强大的,两人将以格兰纳达为首都、长期占领南部西班牙的穆斯林埃米尔驱逐出了欧洲,实现了“光复运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伊莎贝拉和费迪南联合执政时期,两人共同统治西班牙,被罗马教皇册封为基督教世界最虔诚的国王,又称“双王”。2023-07-02 04:46:232
佐罗电影中新阿拉贡是现在的什么国家
电影中即将新上任的总督米盖尔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就是从这儿巴塞罗那上船的,渡过了大西洋,进入了加勒比海的加拉加斯(Caracas),然后到卡塔基纳(Cartagena),再翻过这些山,就到了我们的新家——新阿拉贡对白中的巴塞罗那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首府,也是海港城市,从这里米盖尔一家登上去南美洲的船,然后抵达南美洲东北部濒临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Caracas),然后做短暂停留休息后继续坐船到卡塔基纳(Cartagena),大家注意这个影片中很关键的地名卡塔基纳(又翻译为卡塔赫纳),这个卡塔赫纳就是如今哥伦比亚西北部的海港城市,然后从这里往内陆翻几座山就到了总督上任的目的地“新阿拉贡”,现在很清楚了,显然米盖尔总督上任的这个新阿拉贡,就是位于卡塔赫纳海港以南的哥伦比亚内陆地区,也就是如今的哥伦比亚玻利瓦尔省。2023-07-02 04:46:304
《文明与征服》S2赛季新英雄一览
文明与征服即将更新S2赛季,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在S2赛季都会上线什么新英雄,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文明与征服》S2赛季新英雄一览。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与征服》S2赛季新英雄一览 一、新角色 在新赛季中,登上北海大陆的领主将能获得新赛季英雄的驰援! 来自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王子,百年战争初期的英军名将黑太子爱德华; 蒙古帝国皇帝,天才军事家成吉思汗铁木真;苏美尔传说中的英雄王吉尔伽美什; 罗马共和国末期角斗士起义的领袖不屈斗士斯巴达克斯; 卡斯蒂里亚、莱昂与阿拉贡王国的女王,哥伦布的资助家,白衣女王伊莎贝拉。 二、角色介绍 黑太子-爱德华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黑太子-爱德华(The Black Prince),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王子,优秀的军事家,百年战争初期的英军名将。在与法兰西的战争中,先后指挥了著名的普瓦捷战役和纳胡拉战役,击溃法军井俘获法国国王和一众贵族骑士。 爱德华三世效法圆桌武士,成立了嘉德骑士团,格言为“心怀邪念者蒙羞”,爱德华即为首批嘉德骑士团成员之一。随着英格兰-不列颠的发展壮大,嘉德骑士团也随之绵延后世,通常只有王室或是有卓越贡献的少数贵族能够被授予嘉德勋章嘉德骑士团至今仍存在于英国。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而从现有的情报分析,据说爱德华的技能可以复制我方主将产生的任何的伤害、治疗效果! 如此以来,在单核心输出阵容中,他将是一位极其强力的辅助,比如可以融入第一赛季的突击队,放大萨拉丁的爆炸输出;同时在集火秒人的队伍里,因为其复制伤害的特性,会使火力更加集中;另外如果你是一个欧皇,搭配关羽也未尝不可~ (爱德华-英雄设定稿) 英雄王-吉尔伽美什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史诗中记载的乌鲁克之王,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是一位暴虐的君主。他也是苏美尔文明时期的传说人物,其事迹相比历史更像是神话传说,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即描述其英雄事迹。 史诗中的事迹大多曲折离奇,其与好友恩奇都结下友谊和古老的神明、怪兽作战,横渡冥海寻找永生之法,与女神相爱等。后世流行的文艺作品常把吉尔伽美什作为苏美尔文明的代表,其形象也如该古老文明般神秘强大。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现有的测试版本中,吉尔伽美什是一名强力的控制英雄,这个英雄是队伍控制能力的强力放大器,可以使队伍达到一个惊人的控制覆盖,使得新赛季中,控制体系可以有更多的技能搭配方式和想象空间,可以考虑与项羽、刘邦搭配。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相信很多人会有一种感觉,想要在队伍里加入更多的控制,但是发现技能位永远不够用;当你想要更多的缴械/沉默时,发现对应的控制技能也是不够用。这个英雄的控制复制能力,除了可以极大提高控制覆盖之外,还可以使队伍的控制针对性更强。 吉尔伽美什的技能【横渡冥海】取材于史诗中他的最终冒险:划断一百二十根船桨渡过冥海,向永生之人寻访生与死的奥秘。卡面设计上我们根据传说进行了演绎,让狮子(出自森林之神胡姆巴巴的传说)陪伴吉尔伽美什共同完成这一壮举。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成吉思汗-铁木真 (画面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虽然蒙古帝国曾经给欧亚大陆带来深重灾难,但被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依然是军事史上无法绕过的天才人物,中国近代的伟人也曾将其称作“一代天骄”。 在蒙古西征的过程中,蒙古大军在西征中先后消灭了西辽、波斯、高加索诸国与钦察诸部落。其诸子继续西征,在第二、第三次西征中毁灭了保加利亚、基辅罗斯、阿拔斯王朝,击溃波兰、神罗与阿尤布王朝的军队。与古代欧洲的刻板印象不同,彼时的蒙古大军是一支技术先进、军纪严明、训练充足的古代军队。 (画面内容为测试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据目前测试版本中的表现,铁木真引领了新赛季的突击流派,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是火力集中到兵力最低的敌方目标,使对方最快速度减员一名英雄,迫使其构建的阵容体系迅速瓦解。除此以外,铁木真“单点突破”风格的突击打法,也可以与一位一赛季中的传奇突击队英雄组合,而这位一赛季的英雄将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S2赛季之中。 (铁木真-英雄设定稿)2023-07-02 04:46:371
「西班牙王国」与「卡斯蒂利亚」有乜关系?
(1)「卡斯蒂利亚」现在是「西班牙王国」的一个地区。分为两个部份: 卡斯蒂利亚-拉曼恰 Castilla-La Mancha, 和卡斯蒂利亚-莱昂 Castilla-León 现任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就是从古代「卡斯 蒂利亚」王国一脉相传(国王卡洛斯一世的后人)。 卡斯蒂利亚文化是西班牙的主体文化。由于它对西班牙各地文化的相容并蓄, 反而显得自己的特点不明显。通常大家说的「西班牙语」在西班牙被称为卡斯 蒂利亚语。 --------------------------------------------------------------------- (2)西班牙在中世纪时,是分裂的一群小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Castile)与 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加利西亚、莱昂、纳瓦拉等几个北部和中部的王国都信奉 天主教,而位于南部及东部的西班牙则被来自北非洲的入侵者,信奉 *** 教的 穆拉比特王朝及其附庸国所统治。 西班牙的天主教国家,于是展开了所谓的「收复失地运动」,经历几个世纪断断 续续的战争与合并,慢慢形成了一个较强大的:阿斯图里亚斯—莱昂—卡斯蒂利 亚王国(简称为卡斯蒂利亚王国~Castile)与阿拉贡王国~Aragon。 1454年,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后来之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la Católica 的父亲)死后,伊莎贝拉的同父异母兄长恩里克四世继承王位。1469年伊莎贝拉 和阿拉贡王储斐迪南Fernando联姻。1474年恩里克四世死后,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胡安娜,而且已嫁给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于是伊莎贝拉迅速继承了王位。 更于1476年打败了发兵支持胡安娜继承王位的葡萄牙王阿方索五世。 1479年斐迪南的父王去世,斐迪南二世成为阿拉贡的国王。伊莎贝拉一世因此更 稳坐卡斯蒂利亚女王之位。 1492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两夫妇的联军,征服 了来自北非洲的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最后一个堡垒「格拉纳达」,完成了伊 比利亚半岛天主教势力对 *** 势力,持续数个世纪的征战(收复失地运动)。 亦奠定了西班牙王国的基础。 伊莎贝拉一世死后把所有称号给了她的女儿胡安娜。胡安娜的丈夫腓力一世,在 伊莎贝拉一世死后和斐迪南二世反目,但就在内战爆发前病死。腓力一世的儿子 卡洛斯一世成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人,其治下的西班牙帝国达到空前的强大。 参考: *** (五个有关分页)资料整辑而成 Castile 是古老的王国,十五世纪末与 Aragon 王国合并,成为西班牙王国。现在并无 Castile 王国,只有 Castile 地区,即该王领之地。 zh. *** /wiki/%E5%8D%A1%E6%96%AF%E8%92%82%E5%88%A9%E4%BA%9A Wiki 中有一处解释得不清楚,我想在这想写明白。Aragon 的国王 Fernando 娶了 Castile 的女王 Isabel,他们的后人自然承继两王国的领土,因此这个婚姻标志两国的合并,成为西班牙王国。 参考: 打 pcgame 学番黎2023-07-02 04:48:071
什么是加泰罗尼亚?他和巴塞罗那又是什么关系?
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的自治区,首府是巴塞罗那,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在弗朗哥独裁统治时很压迫这里2023-07-02 04:48:142
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
西班牙。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于1640年失去),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中、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的菲律宾群岛。2023-07-02 04:48:297
有关西班牙统治南意大利的历史
这个征服过程是分几个阶段的:中世纪时期的西西里岛问题:西西里晚祷事件(128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室和罗马教廷之间对意大利地区统治权一直存在纷争,教皇乌尔班四世在世期间,作为法国人,他支持法国王室军队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然后把西西里交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的夏尔担任国王,在地中海中部地区一直都有既得利益的阿拉贡国王和拜占庭皇帝非常不满法国和教皇方面对西西里地区的控制。于1282年3月30日鼓动当地居民大规模屠杀进驻西西里地区的法国军民和僧侣。阿拉贡国王,当时的佩德罗三世趁机入侵西西里王国,并最终确立了在西西里岛的统治。安茹的夏尔则维护了在亚平宁半岛上的西西里王国领土(后来成为那不勒斯王国),他和他的后裔和阿拉贡王国方面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安茹家族统治的那不勒斯曾一度繁荣,在意大利的事务中居重要地位。但从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安茹王室内部各朝代之间纠纷无已,1442年,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当时阿拉贡伊比利亚半岛领土和西西里岛同属此人统治),攻占了那不勒斯,迫使安茹的勒内放弃了王位,此时原那不勒斯王国的领土全归阿拉贡王国。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共主邦联的建立(1479年):为了反抗葡萄牙方面的干涉,1479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寻找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为夫,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军联合把葡萄牙军驱逐出卡斯蒂利亚,同年阿拉贡老王过世,斐迪南继承阿拉贡王位,共主邦联形成,近代早期的西班牙领土基本定型。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初期,法国一度获得优势,1494年,法国的查理八世攻占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一带,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缔结同盟反对法国。1496年底,法军被击败撤离那不勒斯。次后战事虽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但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也有几次短时间地控制过那不勒斯地区。1530年,为了对抗土耳其,西班牙和神圣罗马的共主皇帝查理五世(此人为通过联姻统治庞大国土的牛人,同时控制包括中欧和尼德兰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及其广大殖民地)把马耳他岛租借给医院骑士团,后者仅需每年缴纳极少量的租金。这一策略对于控制剩余的独立意大利城邦有很大意义。从而意大利的独立城邦和西班牙领土的居民都认同西班牙的统治,以对抗法国和土耳其对意大利的野心。只到拿破仑攻陷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凝聚意大利人和罗马教廷、西班牙、神圣罗马的作用才结束。西班牙势力撤离意大利:18世纪初期,因波旁王朝最终统治西班牙本土,南意大利之西班牙领土悉数独立或转归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统治。2023-07-02 04:48:523
公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
公国和王国区别:1、其统治者的地位的区别:公国:公爵统治。王国:国王统治。2、国土面积大小的区别:王国,面积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人口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3、政治关系的区别: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王国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家有多个等级,例如中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则公国是最高的诸侯国,例如鲁国是公国,君主爵位是鲁公(早期几个都称周公),楚国早期是子国,君主爵位称楚子。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没有分级别,如欧洲现象,也称之为公国,例如西班牙历史上阿拉贡王国一度只有一个下级国即加泰罗尼亚公国,莫斯科公国是蒙古金帐汗国下面的自治国。2023-07-02 04:48:591
西班牙的前身是什么王国?揭秘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
说起西班牙的历史,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卡斯蒂利亚王国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可以说就是西班牙的前身了,由西班牙西北部的老卡斯蒂利亚与中部的新卡斯蒂利亚所组成。这个王国逐渐吞并了周边的一些王国,慢慢的通过联姻的方式与阿拉贡王国合并在了一起,于是西班牙就这么诞生了。 阿方索三世被称为大帝(西班牙语:elMagno),从公元866年开始直到他去世,他是莱昂、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国王。他在867年击败了巴斯克人的叛乱,于868年和878年征服了波尔图和科英布拉。在大约869年,他通过与潘普洛纳王国联姻的方式建立了联盟。 统治稳定以后,国王下令编制史书,第一次提到了“卡斯蒂利亚”,并提出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是古老的西哥特王国的合法继承者。他能征善战,在与安达卢斯的穆斯林作战中取得了无数胜利。 卡斯蒂利亚在成为王国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的名字,它的位置在现代马德里省的北部地区。公元1035年斐迪南一世正式建立卡斯蒂利亚王国,在1037年的内部战斗中,他杀死了自己的妹夫,吞并了莱昂王国。 王国在斐迪南一世死后再一次分裂,5个儿子各继承了一部分。桑乔二世作为长子认为自己是他们父亲所有王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随后在兄弟之间爆发了7年的王位争夺战。桑乔二世通过征伐重新统一王国,但是他并没有杀害自己的兄弟,阿方索六世被关押在萨哈贡修道院。桑乔二世被暗杀后,其四弟阿方索六世继位。阿方索六世的野心和能力一点不输自己的兄长,他于1085年打败阿拉伯人,收复了托莱多。 基督徒征服托莱多具有广泛战略意义的价值,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对未来战局感到不安。塞维利亚,格拉纳达,巴达霍斯和阿尔梅里亚等穆斯林地区的统治者开始向阿尔莫拉维德王朝寻求帮助。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在瑟加哈斯(Sagrajas)战役中击败了基督徒,后者退回了托莱多城。 阿方索六世呼吁欧洲的基督教王国组织一场反对阿尔莫拉维德(Almoravids)的十字军东征,尽管十字军没有最终实现,但仍有大量外国骑士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他们包括雷蒙德和勃艮第的亨利。穆斯林这边,反客为主的的阿尔莫拉维德王朝于公元1090年,废除了所有的国王,吞并了整个安达卢斯,西班牙继续处于南北分治的状态。 阿方索老了,但他只有2个女儿没有儿子,这让继承权更加复杂化了。1105年3月,他的女儿乌拉卡剩下了儿子,这个孙子成为了合法的继承人。但是根据欧洲人复杂的继承法,乌拉卡会成为女王,但是她不能再嫁,一旦再嫁,就必须把王位传给儿子【王室继承法太过于复杂,很难把里面的关系理清】。 然而乌拉卡在第二年的秋天和她的对手,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一世结婚了。这场婚姻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稳定,而是导致了一场持续了八年的内战。2023-07-02 04:49:171
西班牙帝国自从1492年到1898年怎么巩固内部统治以及对美洲的统治的?
(1402—1521年)阿拉贡王国、勃艮第王国和葡萄牙王国是西班牙日后成为帝国的模范。 这个时候,在收复失地运动末期期间,卡斯蒂利亚的国王收取其附庸摩尔人的格拉纳达王国(Taifa)进贡之黄金(Parias),并容许其存在,因此让黄金能从非洲尼日尔运送到欧洲。卡斯蒂利亚也开始向北非扩张,与葡萄牙帝国争雄。 1402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三世在1402年派遣诺曼底探险家让·德贝当古,开始在加那利群岛建立殖民地。 阿拉贡国王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一世两位天主教君主(Reyes Católicos)联婚,使得两国变成一个共主邦联,仍有其独立管理,却由同一个君主政体统治。根据亨利·卡门,西班牙由帝国缔造,而非西班牙缔造帝国。卡斯蒂利亚在新大陆、菲律宾和非洲迅速扩张殖民地,故此创造帝国,分别在1497年和1509年占领梅利利亚和奥兰。 1491年开始,两位天主教君主决定支持那不勒斯的阿拉贡王室,在意大利战争对抗入侵的法兰西王国的查理八世。身为阿拉贡国王的斐迪南与法国和威尼斯竞争,以争夺意大利,使这些冲突称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在这些战役,西班牙步兵压倒法兰西骑兵,而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将会缔造在16和17世纪初期几乎无敌的西班牙军队。 1492年,西班牙驱逐格拉纳达最后一位摩尔人国王。image.png 西班牙取胜后,其君主与热那亚水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商讨,希望能向西方航行到Cipangu(日本)。当哥伦布向伊莎贝拉一世提出其大胆的航行计划,卡斯蒂利亚正在与葡萄牙展开探险竞赛,以最先到达远东。哥伦布不经意地“发现”了美洲,让西班牙开始开拓美洲殖民地。东印度群岛则预留给卡斯蒂利亚。 这无疑给予西班牙在美洲建立广大殖民地的权利。自此,西班牙便开始在把目光投向新大陆的发展。 1493年,教皇诏书Intercaetera确立了西班牙对这些土地的宣称;在翌年,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将全球西葡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这使西班牙获得独有权利,能在整个新世界建立殖民地,从阿拉斯卡到合恩角(巴西除外),以至亚洲西部。 伊莎贝拉女王死后,其夫斐迪南二世独掌政权,并推动比以前更积极的对外政策,扩大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并对抗法国。在康布雷联盟战争,他首次派出西班牙军队,与威尼斯共和国战斗。 法军在1509年的阿尼亚代洛战役取得胜利,与西班牙军队同样享有盛名。仅一年之后,斐迪南为了夺得其王朝宣称拥有的米兰和纳瓦拉,而加入意大利天主教联盟抵抗法国。不过,结果并不比对威尼斯一役好。 1516年,法国签署停战协定,继续控制著米兰,并确认西班牙控制上纳瓦拉。 1500年代初,伊斯帕尼奥拉岛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后,殖民者开始到处找寻新殖民地。一些人来自不太繁荣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渴望在新殖民地取得新成就。其中,胡安·庞塞·德莱昂征服波多黎各,而迭戈·贝拉斯克斯·德奎利亚尔则夺得古巴。image.png 1512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在巴拿马达连建立首个美洲大陆殖民地。 1513年,巴尔沃亚横越巴拿马地峡,展开欧洲首次从新大陆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险行动。他宣称大西洋和所有毗连的土地为西班牙王室所有,甚具历史意义。 在商业方面,卡斯蒂利亚帝国的早期表现不好。其殖民扩张,的确刺激西班牙的贸易和工业,并且让一些大城市发展,但直到1546年,当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和上秘鲁(今玻利维亚)波托西的大银矿开业,卡斯蒂利亚及其王室才能从航运得到大量白银,以之为会增加的主要收入。但最终,这些进口使其他工业的投资萎缩,令西班牙在16世纪后期经历通货膨胀。而犹太人和摩里斯科人(Morisco)被驱逐,更令商业和手艺行业流失人才,使情况更坏。大量白银流入,使西班牙过度依赖外来的原料和制成品。image.png 富人喜欢将其财富用来买公债(juros)。公债由这些进口白银支持,而非制造业的生产和农业之改进。公债使西班牙贵族阶级一直认为劳动工作是可耻的,而这时其他西欧国家正逐渐摒弃这种偏见。在低地国家、法国、英格兰及其他欧洲地区,金银之流通促成经济及社会变革,在西班牙却不然。萨拉曼卡学派和规划者(Arbitrista)对通货膨胀问题提出建议,但他们未能左右哈布斯堡政府的政策。2023-07-02 04:49:352
历史上有没有哪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的呢?
有啊,这种情况还不少呢!既然是合并,那么双方或者多方是出于共同利益自愿合并为一国的,而并非一方通过武力征服或者殖民统治强吞并其他国家。一、波兰立陶宛王国。地处东欧的波兰和立陶宛现在是两个国家,但在1569年至1795年的200多年的时间内,两国曾通过结盟合并为一个国家,波兰为主体,是当时欧洲人口最多、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应对俄国是促成两国合并的重要原因。双方合并后国力强盛,骑兵部队所向披靡,曾占领过莫斯科2年之久。另外,双方还要防备条顿骑士团,也就是普鲁士的前身。末期,王国国力衰退,成为沙俄的附庸。1772-1795年,王国被沙俄、普鲁士、奥匈三次瓜分,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一战后,双方复国。二、西班牙王国现在的西班牙王国其实是由多个国家合并成立的。中世纪时期,伊比利亚半岛被阿拉伯人统治,基督徒为了夺取半岛,进行再征服运动。在与阿拉伯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莱昂等王国。为了集中力量共同对抗阿拉伯人,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于1479年合并为联合王国。合并后,王国于1492年将半岛的阿拉伯势力彻底消灭。1516年,王国继承了莱昂等其他小国的王位。1873年,正式改名为西班牙王国,一直延续到现在。三、捷克斯洛伐克捷克与斯洛伐克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一战后,双方合并为一个国家。该国军工实力雄厚,但政治水平太差,1939年被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出卖,被德国吞并。二战结束后复国,1992年在东欧巨变中和平解体为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2023-07-02 04:49:421
卡斯蒂利亚的历史
1026~1035年臣服于纳瓦尔王国。1035年斐迪南一世正式建立卡斯蒂利亚王国。1037年,斐迪南一世吞并了莱昂王国,斐迪南一世1065年去世后,卡斯蒂利亚王国由他的5个儿子分管,之后其次子桑乔二世重新统一王国。1072年,桑乔二世死去,其四弟阿方索六世继位。1085年打败阿拉伯人,收复了托莱多。1236年,斐迪南三世收复了科尔多瓦。1248年卡斯蒂利亚王国打败塞维利亚王国,将南部疆界推进至大西洋沿岸。其子阿方索十世统治时期(1252~1284),卡斯蒂利亚王国政治上进展不大 ,但在科学、文化上却有很大的发展,编成了《卡斯蒂利亚法典。》(又称《七章法典》)。 1469年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一世同阿拉贡王国王子斐迪南二世结婚,奠定了西班牙成为统一王国的基础。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儿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联邦的国家。 1837年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na”(n上边有波浪形音标发音类似“酿”,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联邦模式。 在同葡萄牙签订Alcaçovas 条约之后,从1460年3月6日开始,加那利群岛也归卡斯蒂利亚所有。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的婚礼使这两个王国合并到了一起。它们的合并使西班牙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实体。 9世纪 ,卡斯蒂利亚是一个独立公国。 1026~1035年臣服于纳瓦尔王国。 1035年斐迪南一世正式建立卡斯蒂利亚王国。 1037年,斐迪南一世占领莱昂王国,斐迪南一世去世后,卡斯蒂利亚王国由他的5个儿子分管,之后其次子桑乔二世重新统一王国。 1072年,桑乔二世死去,其四弟阿方索六世继位。1085年打败阿拉伯人,收复了托莱多。 1236年,斐迪南三世收复了科尔多瓦。(又称《七章法典》)。 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儿子查理。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na”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联邦模式。2023-07-02 04:50:101
求中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势力,以及他们的首都在哪
中世纪初的混沌时代并没有多少封建国家,还是以法兰克王国分裂以后的中世界中后期为准吧。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法兰西王国-法兰西岛(巴黎)英格兰王国-伦敦苏格兰王国-爱丁堡匈牙利王国-布达佩斯波兰王国-克拉科夫莫斯科大公国-莫斯科基辅罗斯公国-基辅立陶宛公国-维尔纽斯阿拉贡王国-巴塞罗那莱昂-卡斯提尔王国-托莱多葡萄牙王国-里斯本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米兰热那亚比萨神圣罗马帝国,没有固定首都,但是几个较大邦国首都可以参考波希米亚王国-布拉格奥地利大公国-维也纳勃兰登堡边疆伯国-勃兰登堡巴伐利亚王国-慕尼黑摩尔帝国-科尔多瓦耶路撒冷王国-耶路撒冷教皇国-罗马2023-07-02 04:50:263
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王国
1、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欧洲国家吗?2、赛洛特王是哪个国家3、西西里王国的介绍4、请问一下西西里在什么国家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欧洲国家吗?不是,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两个古老的地区,它们都是自治的地区,但不是欧洲国家。赛洛特王是哪个国家那不勒斯王国(拉丁语:Regnum Neapolitanum,意大利语:Regno di Napoli),是一个位于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君主制国家。统治时间从1282年至1816年。那不勒斯王国的创立是西西里晚祷战争的结果。当西西里岛的起义以及被阿拉贡王国镇压之后,西西里分离成为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仍然官方称为西西里王国,这个是先前王国的名称。1816年,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王国重新联合成为两西西里王国。中文名那不勒斯王国外文名Kingdom of Naples简称那不勒斯所属洲欧洲首都那不勒斯西西里王国的介绍西西里王国是一个在1130年至1861年曾存在于现意大利的国家,创立者为西西里的罗杰二世。西西里王国领土不仅只包含西西里岛,包括整个南意大利,1530年以前还包含马耳他岛和戈佐岛。半岛那块土地在很多时候是与西西里岛分开统治。西西里国王的头衔经常是附属于其它王朝,例如西班牙国王或神圣罗马皇帝。西西里王国在1861年两西西里王国的法兰西斯二世统治时被并入新成立的意大利王朝。请问一下西西里在什么国家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岛,它属于意大利,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东与亚平宁半岛仅隔宽3公里的墨西拿海峡。公元前八世纪至前六世纪希腊人在岛东岸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41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以后历经汪达尔、拜占庭、诺尔曼人等统治,1442年并入西西里王国,不久又分裂,改受西班牙统治,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1946年5月起西西里岛获得自治权。西西里岛的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00万。更多关于西西里在什么国家,进入:查看更多内容2023-07-02 04:50:331
比大英帝国还早200年的日不落帝国,西班牙是靠什么崛起的呢?
说起“日不落帝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英帝国。其实还一个国家比大英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还早整整200多年,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鼎盛时期的西班牙领土遍及除南极洲以外地球所有大洲上,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是当今俄罗斯领土面积的1.75倍。当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曾自豪地说:“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那么,西班牙是靠什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呢?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葡萄牙、荷兰论起领土面积和军队数量,都无法西班牙相提并论。而西班牙所处地理位置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地处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最西端,北以比利牛斯山脉与法国接壤。半岛东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岛内平原主要分布于海岸线附近,内陆的山脉纵横,将半岛切割为若干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区域。加之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天然良港,并且同时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两大海洋,这样的地理特征让西班牙在15世纪至16世纪的崛起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靠联姻继承制度的红利西班牙帝国的崛起还得益于欧洲传统封建制度传承下来的继承制度。在15世纪末,西班牙帝国在再征服运动结束后开始崛起。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斯蒂亚与阿拉贡王国联姻,使西班牙形成了联邦性质的王国。通过对南方格兰纳达穆斯林王国的战争,把伊斯兰势力彻底赶出了半岛。但是悲催的是,在西班牙形成联邦王国后,并没有直接的王位继承人。因为卡斯蒂亚女王和阿拉贡国王没有诞下男性子嗣,只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英伦,一个则嫁给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靠着这种联姻,西班牙王室逐渐控制着奥地利王室。到了卡洛斯一世时期,就是直接与海外领地一起,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各领地联合。卡洛斯也因此自然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查理五世不仅继承了西班牙王国的全部遗产,还通过自己的哈布斯堡血统,在欧洲获得了大批领地。除了老家所在的奥地利,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弗兰德斯地区,还通过德意志诸侯们的效忠,拥有了大批德意志地区的最高宗主权。而且过去不少属于牙利王国的领地与奥地利本土连成一片,昔日阿拉贡王国又为他带来了地中海上的撒丁岛、西西里岛、那不勒斯半岛的继承权。这样算来,差不多半个欧洲都落入了西班牙帝国手里。如果再算上一度控制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沿海的基地,以及几乎全盘投入帝国怀抱的热那亚共和国,势力范围就更大了。因此,查理五世在欧洲地区的领地就非常可观,权势滔天,头衔诸多。如托上帝鸿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永远的奥古斯都、罗马人民的国王、意大利国王、全西班牙人国王、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萨丁尼亚与科西嘉国王、耶路撒冷国王、东与西印度群岛国王,等等名号。这里要说明的是全西班牙人包括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莱昂、纳瓦拉、格兰纳达、托莱多、巴伦西亚、加利西亚、马略卡、塞维利亚、科尔多瓦、穆尔西亚、哈恩、阿尔加维、阿尔赫西拉斯、直布罗陀、加纳利群岛。查理五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也不弱。凭着母亲是葡萄牙公主的身份,在葡萄牙王国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就顺其自然地直接拥有了葡萄牙王位的权力,为此西班牙帝国一度把首都搬到了里斯本。就这样,靠着祖辈联姻的红利,原属于其他王室的不少领地就成了西班牙国王的。也使西班牙以欧洲一个超级大国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当然也为日后的海外扩张提供基本条件和强有力的政治基础。靠葡萄牙航海家的助力西班牙的统治者还是聪明智慧的。当看到葡萄牙在海洋扩张上成功时,他们意识到自己与葡萄牙比起来,论地盘、论军队、论势力、论钱财都不比葡萄牙差,凭什么让它在制霸海洋的路上占尽先机。所以西班牙就萌生像葡萄牙那样走海洋霸权之路的强烈愿望。而《马可·波罗行纪》中渲染东方遍地是黄金,更让西班牙坚定了走海洋霸权的决心,而与不同的是,葡萄牙是一路向东、去东方。而西班牙则是向西、去东方。而这一路向西,却一下子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更有趣的是,虽然花钱主张向西的是西班牙王室,但具体做事的却葡萄牙人!这其中就鼎鼎大名的哥伦布和麦哲伦。大家知道,在当代的葡萄牙出了不少有名的航海家,像迪亚士、达伽马等人为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而哥伦布、麦哲伦却为西班牙的效力。当初,哥伦布在葡萄牙混不下去了,却被慧眼识珠的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看重,并力排众议,委以重任,才发现了新大陆。而在后来他又是先后到达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这些地方是西班牙帝国的领地。而到了查理时期,航海家麦哲伦又狼狈不堪地从葡萄牙跑到西班牙请求资助。麦哲伦执着于他的地球是圆的理论,想要用实践来证明。可是葡萄牙国王太过看重钱,而且他认为现在贸易圈够用了,地球是不是圆的关我屁事?麦哲伦环球行的想法确实让人觉得离奇,还是个只搭钱不挣钱的买卖。所以根本没人搭理他。然而,西班牙的统治者却没有这么看。查理表现出了与外婆相比一点不差的眼光。当麦哲伦呈上自制精美的地球仪,滔滔不绝述说自己伟大的理论,并承诺亲带船队环球航行帮西班牙帝国找到更多殖民地以增强未来国力时,查理不紧不慢地了解追问各种细节。因为查理不仅是玩弄权术的高手,还是对当时各项新发明以及航海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发烧友。在追问中,查理发现麦哲伦有两下子,绝不是信口胡说。于是,查理决定资助麦哲伦的环球探险船队。这让葡萄牙国王十分恼火,并在途中使了不少坏,虽然麦哲伦在菲律宾想为查理拿下这个殖民地参与部落冲突中而死亡,但他带领的船队还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探险。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地圆说的证明,让西班牙帝国在日后的殖民掠夺中处在绝对优势和领先地位,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帝国逐步走上了殖民掠夺之路!鼎盛之时的西班牙帝国,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和对欧洲大陆的控制,都是绝对的霸主!2023-07-02 04:50:462
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是怎样衰落的呢?
人口数量衰减,很多西班牙向美洲殖民地移民;掠夺的黄金和白银都在王室贵族手中,这些人整天贪图享乐 ;到处发动战争,损失很大。2023-07-02 04:51:332
波吉亚家族是黑道家族,为何却象征着中世纪宗教王朝的崛起?
如果要评选文艺复兴时代最负盛名的几个“意大利家族”,波吉亚家族(意大利文:Casa de Borgia,西班牙文:casa de borja)恐怕会当仁不让。这个来自阿拉贡王国的外来户跟随宗主来到那不勒斯,出人意料在15世纪末平步青云,成为半岛冒险家在亚平宁发家的成功代表。在一手推动文艺复兴的辉煌灿烂,见证了意大利战争的尔虞我诈。他们的雕塑被凿刻米开朗琪罗制凿刻在富丽堂皇的陵墓上,他们的野心被铭记在马基雅维利的字句中。17世纪后对文艺复兴怀的回顾和添油加醋扩大他们本已难以评价名望中负面的一面,天主教文人埋冤它们鼠目寸光,自以为是,而荷兰和英格兰的文化人则津津乐道与这一家族内部的桃色和八卦新闻,在宣传和文艺创作汇总造就了他们不堪的名声。数百年来,关于波吉亚家族的研究著作、传记小说汗牛充栋,近几十年来,各种影视作品中也能时常看到亚历山大六世和他子女们的身影,本书虽然翻译上略有生硬、校准上屡见小错,但作品本身叙述得当,基本拿波吉亚人一百多年辉煌期的发端和衰落做了清晰梳理。虽然波吉亚家族的名声总是和罗马、米兰、乌尔比诺、费拉拉等意大利城市联系在一起,但他们的最初的发迹却和伊比利亚光复运动及阿拉贡王国的崛起息息相关。一般认为,波吉亚家族发源自阿拉贡王国和纳瓦拉边境的要塞城镇borja(这也是他们得名的来源),在后来发迹之后,家族成员更屡屡声称自己的祖先具有阿拉贡王室血统。虽然这一宣称没有可靠证据,但却得到了阿拉贡王室的默认。2023-07-02 04:52:135
求教纳瓦尔王国的详细历史资料,以及该王国与巴斯克的渊源
“纳瓦尔王国”官方名称应该叫“纳瓦拉王国”(西班牙语:Navarra,巴斯克语:Nafarroa,法语:Navarre) 1.纳瓦拉是西班牙北部一个自治区。前身是一个独立王国,直至1515年才与西班牙合并。 2.巴斯克故土包含现今位于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区、纳瓦拉。以及现今位于法国的北巴斯克。 巴斯克版图在中世纪早期Early Middle Ages介于埃布罗河以及加龙河之间,也就是当时的Vasconia,Vasconia公国(Dukes of Vasconia)。在摩尔人的入侵(Moorish invasions)以及法国查理曼大帝时期(Charlemagne)法兰克人的扩张之后,巴斯克的版图就被分裂,最后在第九世纪潘普洛那王国(Kingdom of Pamplona )兴起成为主要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后来熟知的纳瓦拉-在11世纪和12世纪以及1512-21的时候,有一部份被并入卡斯蒂利亚王国;其余的纳瓦拉被并入法国。三个西部的省份(Araba, Biscay, Gipuzkoa)加入古西班牙王国的自愿性协议,促进整个纳瓦拉并入西班牙古带王国(Castile)。 3.公元888年法兰克帝国三分之后,纳瓦拉趁机也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 1035年纳瓦拉国王桑乔三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将国家瓜分,形成三个新的国家,就是日后鼎鼎有名的:纳瓦拉王国(新),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 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统一过程中,恰恰就是这三个国家重新合并形成新的西班牙王国。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纳瓦拉历史的演变,就是西班牙早期历史的演变。 不过纳瓦拉并不只属于西班牙,它同样也属于法国。 毕竟,在888年,纳瓦拉可是从西法兰克王国(即法国)分裂出来的。 在1284-1328年,以及1589-1620年这两段时间,纳瓦拉国王就由法国国王兼任。著名的法国波旁王朝开国君主亨利四世,在没当法国国王之前,最开始的身份,就是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 而在1479-1589年间,纳瓦拉的王位,也属于法国的伯爵。 1512年,西班牙击败法国,将比利牛斯山以南的纳瓦拉国土并入西班牙,最终形成了西班牙今天的国土。 1589年纳瓦拉国王入主法国巴黎王座。1620年,法国将纳瓦拉正式吞并,纳瓦拉作为独立的王国不复存在。当然此时被并入法国的,只是剩下的比利牛斯山以北的纳瓦拉国土了。 比利牛斯山以北的纳瓦拉国土面积约为:7645平方公里 比利牛斯山以南的纳瓦拉国土面积约为:10421平方公里 纳瓦拉国土面积总计约为:18066平方公里2023-07-02 04:53:052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为什么要独立?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原因:1、分离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加泰罗尼亚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历史上曾一直要求能够获得高度自治权。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愿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一直存在。2、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泰罗尼亚地区拥有700多万人口,占西班牙总人口的约六分之一。然而这个地区创造的GDP占了整个西班牙的20%,因而也是西班牙十分富庶的地区,2008年经济危机重创西班牙后,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加重了加泰罗尼亚的经济负担。根据自治政府2012年发表的2006-2009年加泰罗尼亚财政报告显示,此四年间,占全国总人数16%的加泰罗尼亚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8.6%,位列全国第一;上缴税款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9.5%。然而,政府对加泰罗尼亚的财政拨款则仅占全国的14%。这引起了一些加泰罗尼亚人的不满。3、加泰罗尼亚地区部分民粹政党的推波助澜起到了主要作用。民粹政党利用西班牙和加区的社会经济矛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操纵民意,以达到选举目的。扩展资料:加泰罗尼亚地区于1469年成为西班牙王国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加区自认为有独立于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部分民众有独立倾向。1931年,西班牙成立共和国,加区开始享受高度自治,但在佛朗哥统治期间又遭到全面压制。1975年佛朗哥去世后,西班牙进入民主转型。1978年,西班牙新宪法赋予加区高度自治权。2006年,西班牙议会通过一项新的自治法令再度扩大了加区的自治权,但西班牙宪法法院2010年判决这一法令部分内容违宪。受这一判决刺激,加区民族主义情绪重新高涨。2 012年,支持独立的政党在加区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2014年11月,尽管遭宪法法院禁止,加区政府仍执意举行了独立公投,约540万选民中有230万参加投票,其中80.8%赞成独立。2015年11月9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赞成了从西班牙独立的决议,并推出了所谓的独立路线图。2016年10月6日,加泰罗尼亚议会通过法案,2017年9月再举行独立公投。 2017年9月29日,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者参加了独立前的最后一次公投集会。 2017年10月2日凌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宣布,90%的选票支持加泰罗尼亚成立独立共和国。西班牙中央政府则宣布公投无效。2017年10月28日,西班牙政府通过发布公告,正式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并解除该地区高级领导人职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参考资料来源:凤凰资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真能独立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加泰罗尼亚“独立”闹剧失道寡助 分歧由来已久2023-07-02 04:53:378
加泰罗尼亚为何闹独立?
在现在的欧洲,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独立话题可谓是最热的,一时间甚至有了引发武装冲突的可能。而加泰罗尼亚与西班牙之间的历史确实可谓是一波三折,其复杂程度甚至远远不低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这就不得不从西班牙中世纪漫长的再征服时代说起。▲加泰罗尼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足球队巴塞罗那看台上出现“不和谐”的画面加泰罗尼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部,靠近比利牛斯山脉的位置。从如今地理上说它位于西班牙较为偏远地区不过,然而在中世纪,加泰罗尼亚却是伊比利亚半岛上重要的基督教地区。此时南部被称为安达卢西亚地区,在中世纪是被穆斯林们所统治的土地。而西班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再征服”运动,实际上就是向这些穆斯林们发动圣战,直到夺回原本属于基督徒的安达卢西亚。而加泰罗尼亚自然也是这些基督教国家和地区之一。▲加泰罗尼亚独立加泰罗尼亚与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地区一样,都是较早脱离穆斯林统治的地区。801年,加泰罗尼亚被查理曼大帝之子路易攻占,路易没有直接将这片位于与穆斯林对峙前线的土地并入西法兰克,而是以巴塞罗那为核心分封了巴塞罗那伯国。巴塞罗那伯国通过加泰罗尼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航运,一时成为了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基督教国家中比较富裕的一个国家。1137年,阿拉贡王国的王位继承人佩德罗尼亚公主和当时的巴塞罗那伯爵贝伦格尔四世联姻,阿拉贡王国和巴塞罗那伯国也就此合邦。两人的儿子正是阿方索二世,阿拉贡王国也就此开启了巴塞罗那王朝。▲再征服运动▲阿拉贡王国标志这一次合邦,给包括加泰罗尼亚在内的整个阿拉贡王国,都来了巨大益处。在巴塞罗那王朝时期,阿拉贡王国在再征服运动中收复了瓦伦西亚,并且通过联姻和战争,在地中海上占据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马略卡岛、科西嘉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雅典和今天法国普罗旺斯。▲阿拉贡弩手不过伴随着同为伊比利亚半岛基督教国家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在再征服战争中崛起,卡斯蒂利亚开始试图在阿拉贡这个地中海强国施加影响。1410年巴塞罗那王朝的末代君主马丁一世病逝,因为这位国王生前无嗣,因此在卡斯蒂利亚的干预之下,阿拉贡王室选举了来自卡斯蒂利亚的费尔南德成为了阿拉贡的新王,阿拉贡也由此开始了卡斯蒂利亚王朝。然而这一决议遭到了巴塞罗那的强烈反对,因此费尔南德上台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打压巴塞罗那势力,到了约翰二世时期,支持阿拉贡王室统治的保王派和加泰罗尼亚的宪政派之间矛盾加剧,最终加泰罗尼亚内战爆发。▲15世纪的加泰罗尼亚法院在内战爆发之后,加泰罗尼亚的底层贵族和农奴果断站在了阿拉贡王室一边,并举行暴动反对,不过于此同时,加泰罗尼亚获得法国的军事援助,这迫使阿拉贡与英国和勃垦第达成了军事同盟。但是通过外交手段,约翰二世还是成功的将法国人逼出了加泰罗尼亚。之后在阿拉贡的攻势下,巴塞罗那被迫向阿拉贡军队投降。虽然之后约翰二世赦免了大量的加泰罗尼亚人,但是之后在阿拉贡爆发的黑死病和随后的瘟疫,让加泰罗尼亚几乎失去了37%的人口。▲约翰二世如果说约翰二世时期的加泰罗尼亚内战,还能算上一个意外,那么费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亚伊莎贝拉的联姻,所带来阿拉贡与卡斯蒂利亚合邦,则对加泰罗尼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合邦之后的费迪南德二世和伊莎贝拉肩并肩,指挥着西班牙的军队消灭了最后的穆斯林王国格拉纳达,但是表面和睦之下,却是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之间深深的不信任。尤其是伴随着发现新大陆这一极具冲击性的事件发生,卡斯蒂利亚的贵族乃至伊莎贝拉,对于保护卡斯蒂利亚利益的垄断都无所不用其极。而伴随着整个西班牙进入了哈布斯堡王朝时代,西班牙也因此被拖入了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争霸战争。▲哈布斯堡与法国之间的战争在战争的重压以及法国人的挑拨之下,加泰罗尼亚再一次出现了独立的倾向。加泰罗尼亚本身其政治体制就带有一定的独立倾向,再加上原卡斯蒂利亚贵族对于美洲经济利益的垄断,使得加泰罗尼亚难以获得新大陆带来的巨额经济利益。加泰罗尼亚的贵族们对于西班牙政府的不满自然与日俱增,加上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们,他们的目光被欧洲的战事牢牢的吸住,因此难以注意到自己脚下所出现的裂痕。终于在三十年战争时,加泰罗尼亚爆发了严重叛乱。▲掀起叛乱的加泰罗尼亚农民由于这一次叛乱的主力是加泰罗尼亚的农民,并且他们所使用的武器也多是镰刀之类农具,因此这次暴动也被称为“收割者战争”。这些农民袭击了当地属于卡斯蒂利亚的军队,并且喊出了“生于大地,死于恶政”的口号。之后加泰罗尼亚的地方政府也很快做出反应,他们与当时作为哈布斯堡敌人的法国结盟,并对内正式宣布,加泰罗尼亚建立起独立共和国并获得了法国的支持。▲三十年战争加泰罗尼亚作为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战略重地,西班牙自然不允许这里出现一个亲法的地方政权,而且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国内出现如此严重的叛乱,哈布斯堡在西班牙的统治者更是不能坐视不理。西班牙集结了一支26000人的军队前往巴塞罗那平叛,一路上他们前往许多城市处决了大量的叛乱分子,并在马尔托雷尔一度击败了叛军。但是之后在蒙特惠奇战役中,西班牙军队被加泰罗尼亚叛军和法国骑兵击败,并且付出了巨额的伤亡。不过由于加泰罗尼亚的农民起义越发不可控,加泰罗尼亚不得不开始试图寻求法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以抵御西班牙以及镇压农民的起义。而法国人对于加泰罗尼亚粗暴统治也引起了加泰罗尼亚人强烈的不满,之后法国和加泰罗尼亚军队开始向南进发,进攻西班牙的塔拉戈纳、莱里达以及托儿托萨却无功而返。当然,相对于加泰罗尼亚,法国人在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鲁西永统治还算成功。1652年,在西班牙军队几经周折终于攻克了巴塞罗那之后,西班牙与法国便是以比利牛斯山为界,法国因此成功吞并了鲁西永,而关于巴塞罗那乃至加泰罗尼亚到底会怎样,实际上法国人倒是并不关心。▲执掌法国的传奇红衣主教黎塞留之后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加泰罗尼亚错误的站在了哈布斯堡一方,这使得加泰罗尼亚的权利在战后被西班牙新的波旁王朝极大的压制。新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废除了西班牙联合王国的机制,并且将加泰罗尼亚彻彻底底别成了西班牙王国的一个普通的省份。加泰罗尼亚与西班牙也就此彻彻底底的绑在了一起,直到新的风暴再一次席卷西班牙。历史渊源很深啊。2023-07-02 04:54:041
15-17世纪西班牙是哪个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2023-07-02 04:55:371
帝国一梦,穿越千年(12)都铎王朝之一:亨利七世
亨利·都铎是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室的后代,1457年1月28日,亨利·都铎出生于威尔士的彭布罗克城堡。他的母亲是马格丽特·博福特郡主,父亲是里治蒙伯爵艾德蒙德·都铎。 亨利·都铎,说是兰开斯特王朝的独苗,实际上他只有英王爱德华三世的64分之一的王室血统,他的父母都是私生子的后代,即使英史本身也称其“血统低贱” 亨利·都铎的身世细说下来相当烧脑,我试着解释一下吧 先认识下约翰·博福特,亨利七世的曾曾外祖父,玛格丽特·博福特的曾祖,下面画圈的这位 他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和情妇凯瑟琳生的的私生子,没有爵位 兰开夏公爵本来是有原配的,还育有一子,就是亨利四世,所以“画圈儿者”和亨利四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1936年,兰开夏公爵和情妇凯瑟琳正式结婚,这时画圈儿者已经25岁了。罗马教会在同年,英格兰国会在次年各自发布公告追溯承认约翰·博福特是兰开夏公爵合法婚生子女的地位,兰开夏公爵的另一个婚生儿子英王亨利四世,亦承认约翰·博福特婚生子女的地位,但有一点,凯瑟琳的子女没有王室继承权,这是约翰·博福特没有爵位的原因 从这个爵位就能看出亨利七世出身不高,按照英国爵位的排名,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亨利七世的父亲也就是个皇室三族之外,九族以内的位置。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位早逝的国王亨利五世和她年轻寡居的王后凯瑟琳吗?埃德蒙德·都铎就是寡居的王后凯瑟琳和威尔士贵族奥云·都铎(连爵位都没有)的私生子,他和英王亨利六世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总结一下,亨利七世,父亲是一个没爵的贵族和寡居的皇后生的私生子,母亲的曾曾祖父虽然是公爵,但曾祖父是个没爵的私生子,如果没有皇室清洗这样的极小概率事件发生,他本来应该活的很落魄。 但是这一极小概率却发生了 1471年,英王亨利六世被爱德华四世杀害,兰开斯特王朝为约克王朝取代,兰开斯特家族遭到了清洗。1471年5月,年仅十四岁的亨利·都铎,这个兰开斯特家族旁旁旁支的孩子,竟成了兰开斯特家族仅存的男性继承人(母亲的血统),为了保住这根独苗,亨利·都铎由叔叔保护着,渡海逃生,来到法国布列塔尼,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其母马格丽特·博福特郡主则在英国与托马斯·斯坦利勋爵再婚,潜伏在约克王朝统治下的英格兰为儿子的未来谋划 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以后,理查发动政变废除了爱德华五世,1483年6月26日理查自己登上了王位,成为理查三世。 1483年的9月,第二代白金汉公爵亨利·斯塔福德与亨利·都铎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并为亨利·都铎在布列塔尼公爵的支持下率军入侵英国作了准备。他们计划在亨利入侵的同时由白金汉公爵在国内西部地区策动暴乱。由于亨利航行过海的时候延误了时间,他到达英国南部普尔港时只剩下了两只船,而且英国国内暴动已经失败,白金汉公爵已被处决。亨利的入侵计划以失败告终。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的政治作为,引起英国大贵族的不满。利用理查三世的民望低迷,马格丽特郡主将不满现状的约克王朝支持者,转为支持他的儿子亨利。理查三世的政敌,纷纷投靠流亡法国的里亨利·都铎。许多人提议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爱德华四世之女)与亨利·都铎结婚。他们把这看成是结束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争斗的一种手段。 当理查三世在法国绑架亨利的图谋失败后,亨利·都铎在英国的追随者更多了,于是亨利·都铎在1484年年末发布檄文,宣布自己是兰开斯特王室的王位继承人。 1485年,8月1日,亨利·都铎在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资助下,在阿夫勒尔起航。随他同行的有他的叔父牛津勋爵贾斯泊·都铎和一些与他共同流放的骑士,他的舰队满载着大约2000名法国雇佣兵,于8月7日在米尔福德港附近的米尔贝登陆,檄文为亨利带来了支持者,登陆后他的队伍激增到5000人。在进攻中,亨利·都铎不忘与尚在理查三世营中的大贵族(诺福克家族、诺森伯兰家族、斯坦利家族)联系,理查三世意识到局势严重,遂起一支万人大兵迎战,8月22日,双方在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斯决战,在战斗紧要关头,理查三世的大将托马斯·斯坦利勋爵(亨利的继父)和诺森伯兰伯爵按兵不动,斯坦利勋爵的弟弟威廉·斯坦利爵士则率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头戴王冠与敌军展开最后的死战,直至战死。他的王冠在战斗中跌落在树丛中,被托马斯·斯坦利勋爵找到,献给了亨利·都铎。 获胜后的亨利,成为英国国王,是为亨利七世,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都铎王朝。 1485年10月30日,亨利·都铎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亨利·都铎的继父托马斯·斯坦利穿着昂贵的黑貂皮长袍,把国王剑从伦敦塔送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托马斯·斯坦利并没有参与把他的继子推上王位的战斗,但他却因等待观望而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他的爵位上升到了伯爵。 加冕典礼后召开了国会,贵族议员们把亨利·都铎当做从暴君手中拯救黎民百姓的第二位约书亚(继摩西之后的犹太国王)来欢迎,并很快通过法令,宣布英格兰的王位由亨利·都铎及其子孙世代相传。 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婚礼,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玫瑰战争。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红白“都铎玫瑰”。亨利七世即位初期,主要精力就是全力消灭约克朝的旧势力,消除对王位的威胁,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心知肚明,自己如此低贱的出身 ,完全是因为玫瑰战争死了太多的王室后代才让他有机会成为国王,只有让约克王朝和金雀花王朝不留一个男性继承人,自己的统治才能稳固,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他在迎娶伊丽莎白公主的同时,将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的儿子,沃里克伯爵爱德华(约克家族的男性继承者)抓了起来,把这位年仅十岁的贵族关在了伦敦塔中。 1487年,在博斯沃思之战两年后,一个名叫兰伯特·西姆内尔的人自称是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并发动了叛乱。实际操纵这场叛乱的人是曾经被理查三世指定为继承人的林肯伯爵。亨利七世镇压了这场叛乱,处死了林肯伯爵和假沃里克伯爵爱德华。 1491年,一个法国商人,得到法国和苏格兰支持,自称是爱德华四世的次子约克公爵理查,起兵反对亨利七世。这位假理查,得到西欧各家君主的认可,因此对亨利七世的威胁极大,假理查曾三次入侵英国,直到1497年,才得以平定,假理查被抓获。1499年1月,假理查被处死。两天后,被关押了十四年之久的真正的沃里克伯爵爱德华,也被亨利七世下令绞死,至此,约克家族的男性绝嗣。 亨利七世和他的后代还大刀阔斧推进“去法国化”, 诺曼征服后, 英格兰的国王不是诺曼人就是安茹后裔,娶的王后也多来自法国 ,都铎王朝以后,亨利七世本来法国王室血统已经非常稀薄,而此后的每一个国王的老婆,也都不是法国人。 今天英国王室(伊丽莎白二世)名义上还是法国传承的王室,但法国血统已经被稀释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多有所出,其中四人活至成年,他们是长子亚瑟、次子里奇蒙公爵亨利、玛格丽特公主(Margaret of Scotland)和玛丽公主(Mary Tudor)。 玛格丽特公主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改善了与苏格兰的关系,他们的子女后来成了苏格兰国王。 玛丽公主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二。 西班牙是当时的海上霸主,重视发展海外贸易的亨利七世非常注重和西班牙王室的结盟,他的长子亚瑟聘娶西班牙阿拉贡王国的公主凯瑟琳,以缔结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及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同盟。但两人结婚后四个月,亚瑟猝死,里奇蒙公爵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为继续保有与西班牙之间以联姻方式获得的友好关系,亨利七世说服凯瑟琳留下,并将其嫁给次子里奇蒙公爵亨利。 1509年4月21日,亨利七世在英国的里士满宫殿去世,享年52岁(累死的)。埋葬于伦敦西敏寺东端的亨利七世礼拜堂 在历时三十余年的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 亨利七世通过议会,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巩固强大了王权,在中央政府中,新成立的枢密院取代了受制于贵族的谘议会;在地方政府各郡治安法官的职权被扩大了;在郡以下,权力集中于小型教区会议手中;在司法体制上建立一系列特权法庭等。而国王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方面特别是议会法律的制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君权与议会达到了协调一致,共同维系着英国政治机器的运作。 亨利七世解散了封建大贵族们的私人武装,重新组建属于王权的新的军事力量。受限于财政困难,在尚无能力建立常备军的情况下,国家实施招募雇佣军制度。一方面把一部分流浪无业者招募入伍,为一些流浪汉提供了就业机会的同时,用这批人去稳住、镇压另一些流浪汉。另一方面招募破落骑士加入雇佣军为国王效力,为小贵族提供了就业空间。 雇佣军增强了国王的力量,削弱了贵族。 【对外扩张】 亨利·都铎的态度是,英格兰人口少,兵源不足,有限的人口应用于提升国家利益而不是无谓的对外用兵,生养休息让商业手工业快速发展,推动海外贸易旺盛,提高国家收入因此真的需要对外用兵,亨利·都铎很少动用自己的部队,而是重用来自德国 、意大利的雇佣兵, 这种打仗模式影响后世深远。这一思想对英国后来的海外殖民政策影响非常深远。都铎王朝的建立之初,由于依靠议会批税导致议会对王权的制约,于是亨利七世亨利七世亲自管帐,王室财富因此而极大增加。 一方面,依靠继承权,亨利七世获得了里士满伯爵,兰开斯特公爵,约克公爵的大片领地。他即位后连续5次下令恢复内战期间被贵族侵夺的王室领地,同时利用叛国罪法审判了1348名贵族,没收他们的土地,从而扩大王室领地面积达,王室领地收入从1485年的2.9万英镑增加到1509年的4.2万英镑,占国王财政总收入的1/3。 另一方面,由于都铎王朝海外贸易大增,关税收大增,年均超过四万英镑。 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扶植。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农场首先出现在畜牧业,由于布匹产业蒸蒸日上,羊毛的价值,即绵羊的价值大幅攀升,英国出现了圈地养羊运动,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讽刺道:“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蛮横,甚至要把人吃掉……” 亨利七世对此的态度是,不仅漠视资产阶级圈地,而且三番五次通过国家法令,禁止羊毛特别是优质羊毛的出口,甚至还禁止半制成品的呢绒出口,以扶持国内资本注意经济。亨利七世这种通过王权控制贸易往来的方式,初步形成了保护工商业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统一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形成,使城乡关系从对立到一体化过渡。 亨利七世还十分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开拓(包括奴隶贸易)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485年亨利七世登上了王位,英国只有不到300万人口,分别约为当时西欧两个大国法国和西班牙的1/5和1/2,领土面积也远比它们的小。英国没有常备军,更没有国家安危所系的海军。所以亨利七世在对外关系上长期坚持的政策基准是:“不是角逐欧洲霸权而是谋求扩增贸易利益”。这一外交政策后来被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继承和发展。 亨利七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创建者,他结束了蔷薇战争,他开创的都铎王朝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统治英国24年期间,充实了英国财政,限制贵族拥有过多的权利,奖励工商业发展,创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在英国有贤王之称,英国自都铎王朝开始走上了一条强盛之路。 英国电视剧《都铎王朝》2023-07-02 04:55:441
加泰罗尼亚人的历史是什么?
加泰罗尼亚以前是阿拉贡王国中的一个公国,在罗马帝国时代它是帝国在西班牙占有的第一个地区。12世纪,加泰罗尼亚正式出现,同期,随着王室的联姻成为阿拉贡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再次随着王室的联姻,并入西班牙,并开始了和西班牙中央集权化的对抗道路。通说认为,加泰罗尼亚人和其他的伊比利半岛住民同样以凯尔特伊比利人和拉丁人为直系的祖先,还有迦太基贵族和腓尼基人的混血,以及极早脱离伊斯兰帝国(乌玛雅王朝)的支配是重要的特徴。特别是受后者影响,此地域和基督教文化有深厚的连结。此外,作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独自的语言加泰罗尼亚语的存在。历史和语言所构成的加泰罗尼亚民族的自我意识,最后因为和阿拉贡王国的合并、西班牙统一而丧失直到今日2023-07-02 04:55:511
求欧洲古代人口和政治,爵位制度还有国王
欧洲古代史 开放分类: 世界历史、欧洲历史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欧洲史,一般都是从希腊开始的。 早在公元前十几世纪的时候,古希腊地区就开始出现了文明的曙光,一些奴隶制城邦散落期间,古希腊神话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大约公元前12世纪,希腊各城邦曾联合远征小亚细亚地区(即今土耳其)的特洛伊王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看特洛伊战争的相关文章。对特洛伊的远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希腊联军损失也相当大,尤其是他们在回航途中在海上遇到飓风,回到希腊本土的不过十之二三,此后不久就被来自北方的雅立安人征服。 雅立安征服后又经过了几百年,希腊城邦再次出现和兴盛起来,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建立了一些殖民地。这时,西亚的波斯帝国逐渐强盛起来,波斯首先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殖民地,随后曾三次进攻希腊本土均遭失败,这就是希波战争,后来有个希腊人(忘记名字了,很拗口的)写了《希波战争史》,欧洲语言中“历史”一词就是从这本书名演化而来的。这个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92年~前449年。 希波战争之后,波斯逐渐衰落,希腊城邦内部为了夺取霸权而开始了另一次战争,即波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的双方是雅典及其支持城邦与斯巴达及其支持城邦:雅典是当时希腊式的民主制的典范,斯巴达则是完全由北方征服民掌权的军事城邦。波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斯巴达获胜。这个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31年~前406年。 波罗奔尼撒战争耗尽了希腊人的力量,这时北方的马其顿开始强盛起来。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崩溃,大体分裂为三部分,其中欧洲部分即希腊本土地区,曾几易其主,最终为安提柯王朝所统治,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为罗马所灭。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建立于今天罗马城附近的七个山丘上。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统一了亚平宁半岛,开始向外扩张,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大败宿敌迦太基,获得了地中海霸权。公元前30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前27年,他建立了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罗马帝国继续保持扩张势头,直到公元二世纪末,帝国版图才最终确定:地中海成为他的内湖,东至西亚地区,南到埃及,北到大不列颠岛,西临大西洋。罗马大约强盛了一百多年,公元三世纪,帝国开始出现统治危机;四世纪初,帝国重心东移;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罗马帝国分裂时期正是史上著名的日尔曼人大迁徙时期。西罗马帝国的统治持续了不到一百年,罗马几次被日尔曼人攻破。公元475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西哥特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国,西欧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渡海到达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萨克森人建立的几个王国等等。公元七世纪,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公元711年,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随后开始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不愿被阿拉伯人统治的基督徒退入到北部山区进行抵抗活动,从此开始了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运动;法兰克王国经历了早期的发展后,在查理在位时达到了全盛,查理死后不久,他的三个孙子在亚琛订立和约,将帝国三分,西部后来发展成为法兰西,东部发展为德意志;不列颠岛南部的英格兰地区在这时处于七王国并立时期,不久走向统一,后来曾经过丹麦人入侵时期,但不久便光复,盎格鲁-萨克森王朝一直持续到1066年诺曼征服。 统治法国(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在987年绝嗣,一些大贵族推举巴黎伯爵(count of Paris)休·卡佩(Hugh Capet,一译雨果·卡佩)做国王,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卡佩王朝,卡佩王朝之后是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大革命时被推翻,拿破仑被流放后层短暂复辟,1830年再次倒台。 公元962年,德意志(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二世在罗马被加冕为“全罗马人的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长期处于诸侯林立的分裂状态,早期经历萨克森、萨利安、霍亨斯陶芬、韦尔夫几个王朝之后曾有过短暂的混乱时期,后来形成七大选帝侯制度,帝位也最终落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并被长期把持。神圣罗马帝国亡于1804年,被拿破仑废除。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比较重要的诸侯有: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以维也纳为中心,后获得波希米亚、匈牙利等地的统治权)和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起家于勃兰登堡边疆侯,1701年称王国,后来完成统一德意志的诸侯)等,具体可查阅相关资料。 勃艮第地区,曾长期独立,15世纪时,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战死,勃艮第绝嗣,领地主要为哈布斯堡家族所继承,弗朗什-孔泰等地区为法国继承。 波兰,斯拉夫人建立的王国,中世纪早期的中欧强国,后因国内大贵族势力过于强大,王权分散而逐渐衰落,后三次被俄、普、奥所瓜分。 匈牙利,马扎尔人建立的王国,中世纪早期的中欧强国,曾与波兰短暂合并。1526年,路易战死后,匈牙利王冠落入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罗斯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中世纪早期曾陷入混战中,后来他们从北欧请来了一批维京人作领主,就是罗斯王国。蒙古人西征之后,罗斯地区为蒙古人所控制。后来莫斯科公国逐渐发展起来,16世纪宣布继承东罗马帝国的王冠,即沙皇俄国。俄国曾长期与北方的瑞典和南方的奥斯曼作战,并向东扩张。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候,俄国达到最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农奴制一直严重妨碍着俄国的发展。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领地虽然有过短暂的扩张,但总体趋势仍然是不断减少的。1453年,被新兴的奥斯曼帝国所灭。 1066年,法国的诺曼第公爵威廉获得了英格兰国王的继承权,但英格兰贵族推举哈良德为王,威廉率军渡海,在战斗中,哈良德中箭身亡,威廉做了英格兰国王,开创了英格兰的诺曼底王朝,此即诺曼征服。诺曼底王朝后,英格兰历经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到多铎王朝,多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她将王位传给了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称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是第一个统一了大不列颠的国王,为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死后,他的儿子查理一世即位,后来爆发了英格兰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历经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到今天的温莎王室。 伊比利亚地区在阿拉伯人入侵后,北部山区一直有基督徒的抵抗运动,后来这些基督徒整合后建立了卡斯提尔、雷昂、纳瓦拉、阿拉贡等王国,阿拉伯衰落以后,这些基督王国开始扩张,卡斯提尔和阿拉贡合并成为西班牙王国,此前在伊比利亚西南又形成了葡萄牙王国。复国运动胜利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便谋求海外扩张,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后来殖民美洲,从事奴隶贸易等等。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399757.htm国王_公爵_侯爵_伯爵_子爵_男爵 西欧封建主义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论题。许多学者将封建主义的萌芽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和日耳曼蛮族原有的军事组织。其中,法兰克人的扈从制度(或称亲兵制度)对封建主义形成的影响尤为巨大。一个领域内的统治者为确保其政权的稳固,往往“通过依靠他的可以信赖的军人组成的扈从在他自己和那些完全是作为统治客体的下层民众之间架起桥梁”,为此他“从他控制下的土地管区中赐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而他的直接封臣又“时常把他们自己的采邑分成小块授予他们的扈从成员”。这种土地的分封,乃是蛮族统治者试图把个人关系的框架纳入正在运行的统治结构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作为个人联盟的国家 封建社会最初是一种“军事性的社会”。[5](p.249)而随着公元6-8世纪法兰克人统治的扩展,这种政治运作机制也逐渐扩及了整个西欧。 但在公元9世纪中叶以前,西欧所存在的还只能算作是一种“准封建”(quasi-feudalism)状态,只有在查理曼帝国崩溃以后,西欧的封建主义才步入其成熟时期。[6](p.353)所谓“准封建”状态与成熟的封建主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封建领地是否世袭化。在查理大帝去世前的法兰克王国中,统治者给予其封臣领地只是作为该封臣个人对其效忠的一种报酬,封臣对领地的拥有有一定的年限,至多也只是终身,当封臣去世后其领地将由统治者收回。[7](p.160)通过这种方式,法兰克国王们避免了政治统治的分裂。此外,在8-9世纪法兰克王国兴盛时期,商务贸易和货币仍然通行,统治者还能用货币来酬常其臣属,[8](p.82)故封地并非是获取效忠的惟一手段。事实上,查理曼很注意国家权威的完整性,他对分封领地非常谨慎,除了恰巧驻在边境上或蛮族所居地区的伯爵以外,查理曼“从不授给任何伯爵一个以上的郡”,他的理由是:“凭那份进款或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9](p.50)这种政策的实际效果是使贵族的领地保持在较小的规模并与基督教会的教区体系犬牙交错,从而排除了贵族领地独行其是的危险性。 然而,查理曼死后,卡洛林帝国便陷于内战不已,并遭受来自马扎尔人、维金人和阿拉伯人外来入侵的混乱局面,查理大帝约束大贵族割据倾向的努力付诸东流了。查理曼子孙之间的骨肉相残致使帝国权威急剧衰落。查理曼的几个孙子为击败竞争对手,争相拉拢一些有权有势的大贵族,而在战乱频繁、贸易中断的情形下,货币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土地成为君主收买臣属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抛弃查理曼那套限制贵族领地规模的策略,开始允许同一个人拥有不止一个郡的领地。当一些贵族因领地膨胀而实力大增时,国王们自然而然地又向他们作新的让步,给予他们对其领地的世袭权利。西法兰克王国的秃头查理开此风气之先,877年他颁布诏令,承认由儿子继承父亲领地的做法。在北意大利,由于查理曼长孙罗退尔的软弱,贵族领主的独立更加彻底。当奥托一世及其后人征服该地时,罗退尔被迫承认北意大利诸侯世袭制的既成事实。在东法兰克王国境内,领地世袭化要稍晚一些,但在康拉德二世(1024-1039)时期,以1037年著名的《米兰敕令》为标志,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贵族领地也世袭化了。《米兰敕令》确立的原则是:任何领主(无论主教、修道院院长、侯爵、伯爵或其他任何领主)都不得被剥夺其领地,除非是按我们祖先的法令由其同级领主集体裁决他犯了罪;附庸在认为受领主或同级领主不公正对待而可能失去领地时,可以向帝国最高法庭上诉;领主的领地应由儿子或孙子继承,如无子嗣则可由同胞兄弟或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承。[10](pp.383-384) 领地世袭化的意义是领主把所属领地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王权或政府权力连带地产—起分散给了权贵,再无王权能予回收。大世袭领主在自己的世袭领地上可以独行其是,全权管理领地内的各类事务,排斥王权对领地内部事务的干预。他们可以进一步分封听命于己的附庸,并设置法庭来解决附庸之间的纠纷。[11](pp.45-50)亨利·哈兰姆总结了封建主义鼎盛时期法兰西的封建主拥有的特权:(1)铸造货币;(2)发动私人战争;(3)除向领主提供财政支援外,免除一切公共捐税;(4)摆脱司法控制;(5)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司法权威。“这些特权是如此地广泛,与一切主权原则如此地相对,会令我们从严格的意义上把法兰西看作是一个诸多国家的联合体。”[7](p.205) 这种中央政府权威被排挤出地方政治领域的事态,与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9-11世纪西欧普遍的领地世袭化进程同时进行的一个事态是,伴随着内战和私战的绵延及外族的不断入侵,自由民得不到王权的有效保护,他们被迫依附于当地的强大领主以求在混乱时日得以生存。自由民依附领主的方式是将自己的土地奉献给某个领主,再在封建条件下取回这份土地;更流行的方法是自由民被迫承认自己是某个领主的臣属,从而承认从来就不存在的所谓地产的“授予”;作为领主的附庸,自由民获得了领主的庇护,但同时必须向领主履行提供劳役等义务,他们的人身自由被大大剥夺,沦为了农奴。这个进程在遭维金人入侵最严重的西法兰克王国地区发展最早,逐渐也扩散到意大利和德意志。由于有了大批农奴的依附,封建领主就掌握了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封建主义从最初的军事性机制扩展为组织经济生产的纽带。[12](p.38)由封建主义组织的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的自然经济,西欧各地普遍修筑起来的城堡(注:城堡的兴起在西法兰克地区发生较早,在德意志则较晚,大约到11世纪后期才出现,见J.W.汤普逊:《封建时代的德意志》(James Westfall Thompson:Feudal German),芝加哥,1928年版,第304页。)则是这种经济形态的象征。随着封建主义的成熟,西欧的城堡结构也逐步改进,在西法兰克地区,10世纪时的木结构堡垒建筑让位于11世纪以后的石块建筑。城堡强调了这样的事态,“即领主的权威是基于拥有土地基础上的地方性现实”;它是力量的象征,虽然有时是用作镇压的武器,但也被当作保护周围村庄的手段。“领主和附庸、仆役和农民在城堡内高大的厅堂中一同按序进餐,这反映出这些人组成了一个由双向性义务约束的、存在于国家之内的社团 城堡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核心,但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是有一层领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将自己的领地划成数块封给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阶梯网络。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vassal),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lord),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各级领主与附庸相互按契约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欧洲大陆,通常情况下附庸只对他的直接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但英格兰的情形有所不同,1086年,征服者威廉召集全体大小封建主宣誓尽忠王室,各级领主便与英王发生了直接的主臣关系。[14]这是英国封建主义的特点。事实上,欧洲各地区领主与附庸间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及运作方式各有所差,并无统一的规则;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制度与英格兰的封建制度大相径庭,法国与西班牙的情形相去甚远,德意志与意大利的做法也不尽然。这正是西欧封建主义之“非系统性”的一个方面,恰如著名史家威尔斯强调的那样:“处在其鼎盛时期的封建主义什么都是,就是没有系统性。它是粗略组织起来的混乱状态。”[15](p.638) 不过西欧的封建制度毕竟还有一些普遍性的规范。总的来说,封建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他们必须相互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领主除给予附庸封地作为其武器、衣食等费用的资源外,还有保护附庸不受任何伤害的责任,而附庸则必须宣誓效忠于领主并向领主履行诸种义务,大致包括应领主之召随领主征战、协助领主处理行政和司法等事务、遇领主有特殊事情(如领主被俘需赎金赎身、领主之儿女婚嫁等)时捐献款项等。[10](pp.367-368)附庸必须遵守封建契约中规定的各种应尽义务,否则就是犯“大罪”(Felony),有可能失去采邑;而如果他能履行义务,其采邑即可父子相传,领主不得无故籍没。同样,如果领主不能尽到保护附庸的责任,或对附庸不公平,附庸就可宣布解除对领主效忠的誓言。12世纪后期开始有一些法学家阐述封建主从关系,这些受罗马法影响的采邑法法学家们非常注重“领主对领地的权利”(dominium directum)和“附庸的权利”(dominium utile)之间的区别,[2](p.220)他们对两者的权利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认为“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对双方都有约束而不只是约束附庸的契约”。[16](pp.98-99)阿拉贡王国贵族向国王效忠的传统誓言是最好的佐证:“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17](p.54) 世袭化的封建领主们珍视他们的权利,坚持这些权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项维护荣誉的神圣事业;与这项事业相比,对上级领主的忠诚——在最高层次上即是对王权(也即国家权力)的服从——似乎只能处于次要的地位。1022年布卢瓦公爵厄德致其领主法国国王罗伯特的一封信清楚地表明了封建主的心态。布卢瓦公爵在得知国王将通过一次法庭审判来剥夺他的采邑时,拒绝出席受审而代以致信国王以示抗议。他在信中称:“……任何人都会认为我配得上继承〔财产〕。至于我从你那里领得的采邑,很明显它不是你以国王身份而拥有的,而是我感谢你的恩宠通过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的……真的,我为什么不能去捍卫我的自尊?我要求上帝证明我自己的灵魂,我宁可死得光荣而不愿生活没有自尊。”[4](pp.36-37) 基于这种信念,中世纪领主与领主之间、领主与附庸之间发生争执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一些争执能通过同级领主的集体裁决或上级领主法庭的仲裁得到解决,但还有一些争执靠裁决无法解决,便只能诉诸武力,由此引发的贵族之间的私战十分普遍。13世纪中叶法国国王再三颁布禁止王室直属领地内附庸间相互私斗的诏令可证明这类私斗的普遍性。另一个证明贵族私战普遍性的佐证是基督教会约束私战的努力:9世纪末法兰西地区几次宗教会议(989、990、994年)规定了一种称作“上帝的和平(Peace of God)”的惯例,号召封建主和封建武士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劫掠教会财产和老弱病残人等。此惯例在11世纪中叶时在欧洲其他地方得到推广,名目变成了“上帝的休战(Truce of God)”,封建武士被要求去支持教会,每周从星期三日落至星期一日出期间停止一切争战。[10](pp.412-417)但从相反方面去理解的话,“上帝的休战”意味着封建武士还能在一周的其他三天中用武力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 封建主们与国王及皇帝之间的争执,也应包括在私斗范畴内,因为在封建主们看来,君主并非最高权力拥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附庸,即上帝的附庸。封建权利的维护者、《保卫权利反对暴君》一书的作者宣称:“上帝授予国王到其王国,与附庸被其领主授予采邑的方式几乎完全相同。我们必须得出结论:国王是上帝的附庸,他们如果犯了大罪,也必然要被剥夺他们从领主那里得到的权益……既然上帝占据着最高领主的位置而国王是附庸,谁敢否认我们必须服从上帝这个领主而非身为附庸的国王呢?”[16](p.99)那么由谁来行使这种对君主的剥夺?自然是那些自认为代行上帝旨意的封建主,他们往往以上帝之名义集体反抗君主。如在13世纪初反抗国王约翰的英国贵族武装的首领便自称是“上帝和神圣教会之军的统帅”,[18](p.67)这场争斗以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告终,英国贵族成功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也保护了自己的许多权利。 在德意志地区,封建诸侯对抗其领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意向更加坚决。德意志的封建割据势力源于日耳曼部落军事首领制,查理曼曾对古老的诸日耳曼公爵权势进行大力抑制,但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根除。在查理曼死后,东法兰克王国境内诸侯割据局面逐渐又恢复起来。从奥托一世起,神圣罗马帝国不乏有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皇帝,但在德意志内部,他们始终只能是几个大诸侯中的第一人而已,故日耳曼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冠相继在萨克森家族(919-1024)、法兰克尼亚家族(1024-1125)、萨克森家族(1125-1138)、斯瓦本的霍亨斯陶芬家族(1138-1254)间轮换传递。日耳曼人几大公国的首领可以承认国王和皇帝的职位,也时时向皇帝宣誓效忠,但他们决不愿承认他们从国王处获得他们的公国,或者说从国王处得到他们的领地,他们声称他们的领地是“太阳采邑”(Sonnenlehen),即取自太阳的领地,以此来强调他们的完全自由。[19](pp.293-294)一旦时机来临,德意志诸侯总是毫不犹豫地反抗皇帝权威,坚持自己独立的权利。 封建主义政治机制便是这样建立在各级领主与附庸个人之间很不稳固的行为规范基础之上。这套规范,本质上是属于私法范畴内的东西,它们不能与现代国家的那种公共法律混为一谈,现代意义上的公法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完全不存在。故有学者称“在封建国家里,私法取代了公法的地位”。对此威尔斯作了这样的补充:“更确切地说是公法沦丧并消失了,而私法则来填补了这个真空;公共责任变成了私下的义务。”[15](p.640) 由于领主—附庸间阶梯型网络的破毁,封建国家的界限也是杂乱无章,一个君主所统治的东西,不是对某个确定的地域的统治,而是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利”之延伸。在所谓的封建“权利”中,由联姻所致的王朝继承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世纪乃至近代早期的欧洲,王朝继承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通过王朝世袭体系安排的个人继承是国家生存的自然伙伴,王室成员之间的联姻可以导致国家像财产一样合并或甚至瓜分。因此,“外交家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嫁妆事宜上,嫁妆事宜乃是有关遗产继承或潜在遗产继承的一种国际交易”。[21](p.94)这种情形,在法国加佩王朝(987-1328)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路易六世(1081-1137)安排其子路易七世(1137-1180)与阿基坦(Aquitaine)家族的女继承人爱丽娜结婚,有望使普图瓦(Poitou)、桑顿日(Saintonge)和圭亚那(Guienne)等大片领地并入王室直属领,使法国王室领的规模扩大整整一倍。但1152年爱丽娜与路易七世的离婚却一下子使这个成果消失殆尽,而随后爱丽娜与安茹伯爵亨利(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再婚更使法王的这个附庸的领地扩大到可怕的规模。[22](p.107) 基于时时变化的联姻继承体系和不确定的私人契约关系,封建国家(如果姑且把这些君主的领地称作“国家”的话)的疆域显得极其模糊。例如,亨利二世(1154-1189)统治着英格兰,同时又是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图棱伯爵和曼恩伯爵,他的权限“从北冰洋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英格兰只是他的行省之一。但是,他作为诺曼底等领地的领主,又应是法国国王的附庸,因此他得去巴黎拜见法王以示忠诚。[23](pp.184,187)而此时的法国国王名义上是亨利二世的领主,对亨利二世的英格兰王国并无统治权,就连对诺曼底等地,他实际上也无法行使有效管辖。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在决意控制诺曼底之前,先得在1202年以领主身份剥夺英王约翰在法国的采邑,随后再派兵攻占诺曼底公国。[24](p.7)而当1213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废黜约翰并邀腓力普二世出任英国国王时,法国国王甚至可能把英格兰归入他的个人统治。[25](p.32)确定法国国王的统治区域是一件为难之事,虽然法兰西王国理应含括大致相当于原西法兰克王国的疆域,但当时人却往往只把巴黎周围的那一小块王室直属领地视为法国。迟至13世纪末,当法国国王的权力已大大扩展之时,法国南部一些地方如土伦等地的官员还习惯于说“派信使到法兰西去”,他的意思是派人去巴黎。[26](p.388)同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名义上是德意志、北意大利众多诸侯的领主,但他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却极为软弱。可他作为西西里国王,却能在这个基督教国度的外围地区行使着极其严酷的统治,剥夺了贵族、教士和城市的诸多权利。此外,他又在1229年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使自己的权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地区。[27](p.466) 这些缺乏稳定疆域范围的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不仅对内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对外也不能以主权者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交往。一个典型的事例是,1329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访问法国,在亚眠受到法国国王腓力普五世的热情接待,但爱德华三世对是否应向法国国王表示臣服(按惯例是采用交握双手置于领主两手之间的仪式)迟疑不决,他的谋士建议他等回英国查阅有关古代契约后再决定对待法国国王的礼仪。在查阅了旧有契约后,爱德华三世致书腓力普五世称:“吾等已查悉〔英王对待法王的〕礼仪若何,故谨致此函告知,吾等在亚眠尊奉法国国王之礼仪应是臣属朝见领主之礼。[10](p.366)此事件表明,英法两国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两国君主的祖先之间订立的契约规范,而不是由国家间的平等法规来决定。九年之后,爱德华三世为对抗腓力普五世,积极地追求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他与德意志皇帝结盟的方式是向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斯效忠,自愿作皇帝的附庸,皇帝则封爱德华三世为皇帝在德意志西部的代理,随后爱德华便召集西德意志诸侯,要求他们出兵为他进攻法国国王。[28](p.22)可见,中世纪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盟也是建立在个人契约的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性质完全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在层次上有所差别而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顿·海斯声称在中世纪欧洲没有“国际关系”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505485.html2023-07-02 04:56:005
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
迈克尔八世(1225年-1282年12月11日),男,拜占庭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259年至1282年。他以魔术般的外交手段闻名,人称万能的蜘蛛。他是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这个王朝一直统治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1261年他从拉丁帝国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将尼西亚帝国转化为重建的拜占庭帝国。 上台之路 迈克尔八世是一名拜占庭帝国官员(megas domestikos)的儿子,他的妈妈是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三世的孙女。虽然今天对拜占庭皇家亲缘关系的知识有缺陷,但是在迈克尔八世的先辈中至少有11位皇帝。他是拜占庭贵族中最高贵的人。如果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没有攻占君士坦丁堡的话他其实可以依照合法的世袭序列登上皇帝宝座的。 迈克尔八世早年就与众不同,他后来成为尼西亚帝国皇帝的拉丁雇佣军的长官。1258年狄奥多尔二世死后他与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尔塞尼乌斯·奥托里安一起成为了八岁的约翰四世的卫队长官。同年11月他被授予执政官(despotēs)的头衔。1259年1月1日在热那亚共和国的帮助下他被提升为共治皇帝。 统治 1261年7月25日迈克尔八世的军队从拉丁帝国最后一位皇帝鲍德温二世手中夺回君士坦丁堡。迈克尔八世于8月15日进入君士坦丁堡,并与他的幼子安德洛尼卡二世一起加冕。 12月,留在尼西亚的约翰四世被刺瞎双眼,关入修道院。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尔塞尼乌斯·奥托里安因此革除米哈伊尔八世的教籍,其教籍一直到六年后(1268年)才被新牧首约瑟夫一世恢复。米哈伊尔八世又迅速地将约翰四世的姐妹们远嫁他处,让她们的子女无法威胁他自个的孩子的继承权 迈克尔八世进入君士坦丁堡后下令放弃所有拉丁习俗,恢复了大多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的拜占庭仪式和机构,恢复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重建被破坏的教堂、修道院和公共建筑。他强烈地意识到西方拉丁世界,尤其是他的邻国义大利(定都那不勒斯的两西西里王国的查理一世( 安茹的查理)、教皇马丁四世和威尼斯共和国),对他的巨大威胁,因为这些势力试图恢复拉丁人对君士坦丁堡的统治。 1259年迈克尔八世战胜了亚该亚侯国和伊庇鲁斯的联军。在教宗乌尔巴诺四世的调停下分别于1263年与亚该亚和1264年与伊庇鲁斯达成和议。根据这个和议亚该亚将摩瑞亚的米斯特厄斯、摩涅姆瓦西亚等三座要塞让给拜占庭。米海尔八世与热那亚联盟来对付威尼斯和其它爱琴海拉丁国家,最后则与热那亚和威尼斯均达成协议来保障拜占庭与这些势力之间的力量平衡。 迈克尔八世决定合并东正教与天主教教会。1274年在第二次里昂会议上签署了两个教会的合并。但是迈克尔八世做出的妥协在拜占庭遇到了巨大的反对。他不得不将非常多反对合并的人关入监狱。 这场争议使得拜占庭的东正教邻居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加入了米哈伊尔八世的敌人的阵营。在米哈伊尔八世的统治期间这并没有造成巨大的威胁。1270年代末米哈伊尔八世利用保加利亚的内战占领了保加利亚部分的色雷斯,甚至短期地将他的女婿伊凡·阿森三世推上保加利亚王位。短期内这个两教合并也在西方达到了其外交目的。但是最后与那不勒斯联盟的教皇马丁四世还是革除了迈克尔八世的的教籍。 面对最强大的对手,法国路易九世的弟弟,两西西里国王,匈牙利国王,妄想重建东方帝国的安茹家族的查理,通过精心安排的外交步骤迈克尔八世挑动了西西里岛上反抗那不勒斯王国的民变( 西西里晚祷) ,并促使了阿拉贡王国国王佩德罗三世入侵西西里。这导致了两西西里王国的分裂,变成那不勒斯与西西里两个王国。 内政 在内政上迈克尔八世比其外交上的作为要逊色的多,只是恢复了拜占庭帝国老的管理制度,但是未敢校正其缺陷。通过发放廉价的银币他加速了拜占庭商业的衰败。为了恢复君士坦丁堡的元气以及保卫他在欧洲的省份他削弱了安那托利亚前线的军队,不得不削减其薪水以及取消其免税。使拜占庭防御系统变的松弛。这个政策导致了这个前线的逐渐崩溃,甚至在迈克尔八世1282年在色雷斯逝世前,土耳其流民就已开始逐步渗入安那托利亚了。迈克尔八世所建立的帕里奥洛格斯王朝在拜占庭统治了近乎两个世纪,比罗马历史上任何王朝都要长。2023-07-02 04:56:151
古代欧洲有哪些国家
古代欧洲有许多著名的国家,包括:1.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2. 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336年~前323年马其顿王国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领土。3. 匈奴帝国:匈奴帝国,是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人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4.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又译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5. 北海帝国:北海帝国是位于欧洲北部地区的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封建王国。6. 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7. 拉丁帝国:拉丁帝国是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一个国家,由拉丁人的一个小城市发展而成。8. 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9. 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是拿破仑·波拿巴在1852年12月2日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基础上升级的。10. 德意志第一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即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通常简称“德意志帝国”,指的是由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所创建的君主专制国家。以上是古代欧洲部分著名的国家,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可以咨询相关历史专家。2023-07-02 04:56:222
卡利亚里的历史
在Karalis(卡拿列斯)这个名字之下,古代的卡利亚里是腓尼基在萨丁尼亚的贸易网络中其中一个殖民地,其余包括苏施斯、罗拿和泰罗斯,而这些殖民地都是泰尔在公元前七世纪所建立。卡利亚里之后首先改由迦太基统治,之后在公元前238年当罗马人打败迦太基人时则再转由罗马统治。卡利亚里全景随着卡利亚里依次被汪达尔人及拜占庭帝国统治之后,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的首都,由国王giudice或judike(绝对审判者)统治。虽然如此,有迹象显示这段独立的时期里,卡利亚里正因太容易被海上摩尔人海盗的攻击而逐渐被遗弃。当时应该有很多人离开卡利亚里并于邻近卡利亚里西部的沼泽地地区建立一个新城镇,而该镇也远离海洋。卡拿列斯王国包括简皮丹奴平原的一大片地区、素切斯地区及奥格利亚斯切华(Ogliastra)山区的矿物资源。除了卡拿列斯王国之外,萨丁尼亚还有其余三个独立自主的王国(萨丁尼亚语giudicati):西北的托雷斯王国,东北的加卢亚王国,及最著名和存在年期最长的阿波利亚王国,以奥斯他奴(萨丁尼亚语Aristanis)为首都。11世纪在11世纪圴时候,比萨共和国之前已夺取了撒丁岛东南的Sulcis地区,征服了卡拿列斯王国(Kingdom of Karalis)并重建了卡利亚里镇。比萨是意大利四个航海共和国之一,并在中世纪为控制地中海及其商业航线而互相开战。其余三个航海共和国为短命的阿马尔菲、热那亚和威尼斯。比萨和热那亚对萨丁尼亚有极大兴趣,因为对控制意大利与北非之间的商业航线方面,萨丁尼亚在战略上是一个完美的重要基地。有一些比萨人兴建的要塞仍然围绕着现今的卡斯特利奥地区(萨丁尼亚语:Casteddu "e susu),最著名的就是两座残留下来的白色石灰石塔楼(原本该地有三座塔楼守卫地区的三个出入口)。卡斯特利奥与马利拿(包括港口),史谭比斯及范拿诺华地区合并就构成了卡利亚里。马利拿和史谭比斯都有城墙守卫,然而只有多由农夫居住的范拿诺华地区没有城墙守卫。14世纪在14世纪阿拉贡王国在一场战役之中打败了比萨之后征服了卡利亚里并计划征服整个萨丁尼亚。当萨丁尼亚终于完全被阿拉贡征服之后,卡利亚里(当加泰罗尼亚人统治的时候称为Càller)成为了萨丁尼亚傀儡王国的行政首都,并之后受西班牙帝国统治。很多人认为西班牙统治的时期是卡利亚里和萨丁尼亚衰微的时间。18世纪在18世纪,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短暂的统治之后,在1720年卡利亚里和萨丁尼亚受到了萨伏依王朝的统治。成为萨丁尼亚的统治者之后,萨伏依王室获得了萨丁尼亚国王的称号。萨丁尼亚王国合并了萨伏依、尼斯(现在为法国边境城市)、皮埃蒙特及利古里亚。虽然名字称为萨丁尼亚王国,但其首都却在意大利本土的都灵,是萨伏依王室的发祥地。王国的议会都位于都灵,而其议员主要都是来自皮埃蒙特或其它意大利本土的贵族。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尝试征服卡利亚里,因为卡利亚里在地中海上占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支法国军队于波艾图海滩(Poetto beach)登陆并向卡利亚里方向推进,但被欲防御自己对抗法国革命军的萨丁尼亚军队打败。卡利亚里的人希望他们保卫卡利亚里的表现能从萨伏依王室中得到一些补偿: 例如卡利亚里的贵族们请求成为王国议会里面萨丁尼亚的代表。当萨伏依王室拒绝对萨丁尼亚人作出任何补偿时,卡利亚里的居民反对萨伏依王室并逐出所有王国代表及由皮埃蒙特来的人。现时卡利亚里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都会庆祝这次暴动,称为Die de sa Sardigna(萨丁尼亚日)。但是当时萨丁尼亚短时间自治之后,很快就被萨伏依王室重新控制。由1870年开始,意大利统一之后,卡利亚里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快速发展。在18世纪末市长鄂图尼·巴卡域达在任的时期,很多杰出的建筑物建成。这些建筑物有很多包含了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混合了传统的萨丁尼亚花卉装饰的风格: 例如邻近港口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市政厅。市长鄂图尼·巴卡域达亦于20世纪初暴力镇压了一场工人暴动而闻名。在二次大战时,卡利亚里在1943年2月受到盟军猛烈轰炸。为了逃避轰炸及受轰炸摧毁的卡利亚里的穷困景象,很多人离开卡利亚里往其它国家或农村,往往要与亲属及朋友共住于一些挤逼的房屋里。这次逃离也称为sfollamento(离弃)。当1943年9月意大利政府与盟军停战的时候,德军夺取了卡利亚里和撒丁岛,但由于需要军力稳固意大利本土的据点,所以德军很快就和平撤退。接着美军就夺取了卡利亚里。由于它在地中海的位置,卡利亚里在战时的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很多接近卡利亚里的机场(艾马斯、莫沙华图、迪斯摩曼纽机场,现时为北约空军基地)的飞机可以飞到北非或意大利本土及西西里。战后,卡利亚里的人口急剧上升,新住宅区内兴建了大量的住宅大厦,但往往消遣区则设计差劣。2023-07-02 04:56:291
新阿拉贡在哪里?
伊比利半岛东北部。阿拉贡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Aragón),是1035年-1707年时伊比利半岛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封建王国。因阿拉贡河而得名。9世纪,法兰克人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历史: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疯女胡安娜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儿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一世)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尔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联邦的国家。1707年《新基本法令》实施后,阿拉贡王国的残余机构解散,阿拉贡王国正式走入历史。2023-07-02 04:57:011
求南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全部历史。比如南意大利因为什么变成了殖民地,在此期间有什么事发生。因为什么独立
这个征服过程是分几个阶段的:中世纪时期的西西里岛问题:西西里晚祷事件(128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室和罗马教廷之间对意大利地区统治权一直存在纷争,教皇乌尔班四世在世期间,作为法国人,他支持法国王室军队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然后把西西里交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的夏尔担任国王,在地中海中部地区一直都有既得利益的阿拉贡国王和拜占庭皇帝非常不满法国和教皇方面对西西里地区的控制。于1282年3月30日鼓动当地居民大规模屠杀进驻西西里地区的法国军民和僧侣。阿拉贡国王,当时的佩德罗三世趁机入侵西西里王国,并最终确立了在西西里岛的统治。安茹的夏尔则维护了在亚平宁半岛上的西西里王国领土(后来成为那不勒斯王国),他和他的后裔和阿拉贡王国方面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安茹家族统治的那不勒斯曾一度繁荣,在意大利的事务中居重要地位。但从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安茹王室内部各朝代之间纠纷无已,1442年,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当时阿拉贡伊比利亚半岛领土和西西里岛同属此人统治),攻占了那不勒斯,迫使安茹的勒内放弃了王位,此时原那不勒斯王国的领土全归阿拉贡王国。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共主邦联的建立(1479年):为了反抗葡萄牙方面的干涉,1479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寻找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为夫,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军联合把葡萄牙军驱逐出卡斯蒂利亚,同年阿拉贡老王过世,斐迪南继承阿拉贡王位,共主邦联形成,近代早期的西班牙领土基本定型。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初期,法国一度获得优势,1494年,法国的查理八世攻占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一带,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缔结同盟反对法国。1496年底,法军被击败撤离那不勒斯。次后战事虽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但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也有几次短时间地控制过那不勒斯地区。1530年,为了对抗土耳其,西班牙和神圣罗马的共主皇帝查理五世(此人为通过联姻统治庞大国土的牛人,同时控制包括中欧和尼德兰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及其广大殖民地)把马耳他岛租借给医院骑士团,后者仅需每年缴纳极少量的租金。这一策略对于控制剩余的独立意大利城邦有很大意义。从而意大利的独立城邦和西班牙领土的居民都认同西班牙的统治,以对抗法国和土耳其对意大利的野心。只到拿破仑攻陷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凝聚意大利人和罗马教廷、西班牙、神圣罗马的作用才结束。西班牙势力撤离意大利:18世纪初期,因波旁王朝最终统治西班牙本土,南意大利之西班牙领土悉数独立或转归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统治。2023-07-02 04:57:262
西班牙统治南意大利
这个征服过程是分几个阶段的:中世纪时期的西西里岛问题:西西里晚祷事件(128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室和罗马教廷之间对意大利地区统治权一直存在纷争,教皇乌尔班四世在世期间,作为法国人,他支持法国王室军队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然后把西西里交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的夏尔担任国王,在地中海中部地区一直都有既得利益的阿拉贡国王和拜占庭皇帝非常不满法国和教皇方面对西西里地区的控制。于1282年3月30日鼓动当地居民大规模屠杀进驻西西里地区的法国军民和僧侣。阿拉贡国王,当时的佩德罗三世趁机入侵西西里王国,并最终确立了在西西里岛的统治。安茹的夏尔则维护了在亚平宁半岛上的西西里王国领土(后来成为那不勒斯王国),他和他的后裔和阿拉贡王国方面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安茹家族统治的那不勒斯曾一度繁荣,在意大利的事务中居重要地位。但从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安茹王室内部各朝代之间纠纷无已,1442年,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当时阿拉贡伊比利亚半岛领土和西西里岛同属此人统治),攻占了那不勒斯,迫使安茹的勒内放弃了王位,此时原那不勒斯王国的领土全归阿拉贡王国。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共主邦联的建立(1479年):为了反抗葡萄牙方面的干涉,1479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寻找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为夫,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军联合把葡萄牙军驱逐出卡斯蒂利亚,同年阿拉贡老王过世,斐迪南继承阿拉贡王位,共主邦联形成,近代早期的西班牙领土基本定型。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初期,法国一度获得优势,1494年,法国的查理八世攻占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一带,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缔结同盟反对法国。1496年底,法军被击败撤离那不勒斯。次后战事虽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但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也有几次短时间地控制过那不勒斯地区。1530年,为了对抗土耳其,西班牙和神圣罗马的共主皇帝查理五世(此人为通过联姻统治庞大国土的牛人,同时控制包括中欧和尼德兰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及其广大殖民地)把马耳他岛租借给医院骑士团,后者仅需每年缴纳极少量的租金。这一策略对于控制剩余的独立意大利城邦有很大意义。从而意大利的独立城邦和西班牙领土的居民都认同西班牙的统治,以对抗法国和土耳其对意大利的野心。只到拿破仑攻陷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凝聚意大利人和罗马教廷、西班牙、神圣罗马的作用才结束。西班牙势力撤离意大利:18世纪初期,因波旁王朝最终统治西班牙本土,南意大利之西班牙领土悉数独立或转归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统治。2023-07-02 04:57:354
公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啊?
公国和王国区别:1、其统治者的地位的区别:公国:公爵统治。王国:国王统治。2、国土面积大小的区别:王国,面积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人口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3、政治关系的区别: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王国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家有多个等级,例如中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则公国是最高的诸侯国,例如鲁国是公国,君主爵位是鲁公(早期几个都称周公),楚国早期是子国,君主爵位称楚子。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没有分级别,如欧洲现象,也称之为公国,例如西班牙历史上阿拉贡王国一度只有一个下级国即加泰罗尼亚公国,莫斯科公国是蒙古金帐汗国下面的自治国。2023-07-02 04:57:421
公国和王国的区别是什么啊?
公国和王国区别:1、其统治者的地位的区别:公国:公爵统治。王国:国王统治。2、国土面积大小的区别:王国,面积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人口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3、政治关系的区别: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王国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家有多个等级,例如中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则公国是最高的诸侯国,例如鲁国是公国,君主爵位是鲁公(早期几个都称周公),楚国早期是子国,君主爵位称楚子。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没有分级别,如欧洲现象,也称之为公国,例如西班牙历史上阿拉贡王国一度只有一个下级国即加泰罗尼亚公国,莫斯科公国是蒙古金帐汗国下面的自治国。2023-07-02 04:57:591
公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
公国和王国区别:1、其统治者的地位的区别:公国:公爵统治。王国:国王统治。2、国土面积大小的区别:王国,面积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人口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3、政治关系的区别: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王国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家有多个等级,例如中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则公国是最高的诸侯国,例如鲁国是公国,君主爵位是鲁公(早期几个都称周公),楚国早期是子国,君主爵位称楚子。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没有分级别,如欧洲现象,也称之为公国,例如西班牙历史上阿拉贡王国一度只有一个下级国即加泰罗尼亚公国,莫斯科公国是蒙古金帐汗国下面的自治国。2023-07-02 04:58:151
王国与公国有何不同?
公国和王国区别:1、其统治者的地位的区别:公国:公爵统治。王国:国王统治。2、国土面积大小的区别:王国,面积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人口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3、政治关系的区别: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王国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家有多个等级,例如中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则公国是最高的诸侯国,例如鲁国是公国,君主爵位是鲁公(早期几个都称周公),楚国早期是子国,君主爵位称楚子。如果王国下面的自治国没有分级别,如欧洲现象,也称之为公国,例如西班牙历史上阿拉贡王国一度只有一个下级国即加泰罗尼亚公国,莫斯科公国是蒙古金帐汗国下面的自治国。2023-07-02 04:58:321
当年西班牙人是怎么把穆斯林赶走的
其实就是打仗,在东北部有一些基督教徒的小王国,后来逐渐合并成几个大一点的国家。主要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坚持几百年抗战,最终一点一点收复失地,把阿拉伯人赶走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最后以联姻的方式合并了。巴塞罗那就是当时阿拉贡王国的核心地区。而现在的西班牙,是卡斯蒂利亚文化占主导地位。2023-07-02 04:58:511
伊比利亚大婚双方是谁
伊比利亚大婚双方是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1469年,随着教堂钟声的响起以及教皇的宣读,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结婚,从此宣布了伊比利亚半岛重归天主教的统治,也让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强强联合,成为了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建立了西班牙的两人,自然也成为了统一西班牙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和王后。他俩结婚被称为伊比利亚大婚。2023-07-02 04:59:091
深蓝血统是什么意思
深蓝在网络语中用来形容人悲伤、抑郁的情绪。因为深蓝色属于冷色系。深蓝泛指较深的蓝色,是比较黑的蓝色。冷暖色调指色彩心理上的冷热感觉。心理学上根据心理感觉,把颜色分为暖色调(红、橙、黄、棕)、冷色调(绿、青、蓝、紫)和中性色调(黑、灰、白)。2023-07-02 04:59:162
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王国
1、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欧洲国家吗?2、赛洛特王是哪个国家3、西西里王国的介绍4、请问一下西西里在什么国家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欧洲国家吗?不是,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两个古老的地区,它们都是自治的地区,但不是欧洲国家。赛洛特王是哪个国家那不勒斯王国(拉丁语:Regnum Neapolitanum,意大利语:Regno di Napoli),是一个位于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君主制国家。统治时间从1282年至1816年。那不勒斯王国的创立是西西里晚祷战争的结果。当西西里岛的起义以及被阿拉贡王国镇压之后,西西里分离成为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仍然官方称为西西里王国,这个是先前王国的名称。1816年,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王国重新联合成为两西西里王国。中文名那不勒斯王国外文名Kingdom of Naples简称那不勒斯所属洲欧洲首都那不勒斯西西里王国的介绍西西里王国是一个在1130年至1861年曾存在于现意大利的国家,创立者为西西里的罗杰二世。西西里王国领土不仅只包含西西里岛,包括整个南意大利,1530年以前还包含马耳他岛和戈佐岛。半岛那块土地在很多时候是与西西里岛分开统治。西西里国王的头衔经常是附属于其它王朝,例如西班牙国王或神圣罗马皇帝。西西里王国在1861年两西西里王国的法兰西斯二世统治时被并入新成立的意大利王朝。请问一下西西里在什么国家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岛,它属于意大利,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东与亚平宁半岛仅隔宽3公里的墨西拿海峡。公元前八世纪至前六世纪希腊人在岛东岸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41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以后历经汪达尔、拜占庭、诺尔曼人等统治,1442年并入西西里王国,不久又分裂,改受西班牙统治,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1946年5月起西西里岛获得自治权。西西里岛的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00万。更多关于西西里在什么国家,进入:查看更多内容2023-07-02 04:59:231
加泰罗尼亚怎么会被西班牙吞并
加泰罗尼亚从前是阿拉贡(Aragón)王国中的一个公国,它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从17 世纪起它就是独立主义者的中心。公元1137年,阿拉贡王国的王位继承人佩德罗尼亚公主与巴塞罗那伯爵贝伦格尔四世联姻,此后巴塞罗那与阿拉贡形成共主邦联。1164年,佩德罗女王与贝伦格尔四世之子阿方索二世成为阿拉贡国王,他同时继承了父亲的巴塞罗那伯爵爵位,因此阿方索就开创了阿拉贡王国的巴塞罗那王朝,这一王朝持续了两百多年,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各自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凭借加泰罗尼亚强大的海军和经济力量,阿拉贡王国实力大增,其疆域向北扩张至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部分法国地区,向南收复了摩尔人控制的瓦伦西亚,并先后占领了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并一度控制了雅典公国。阿拉贡成为西地中海不可一世的霸主。加泰罗尼亚的不幸始于1410年。巴塞罗那世系的阿拉贡国王马丁一世在这一年去世,没留下子嗣。卡斯蒂利亚(Castilla)是当时西班牙内陆最具野心的王国,统治了现今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面对卡斯蒂利亚的经济诱惑和政治压力,阿拉贡王室选举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的儿子费尔南德一世(马丁一世的外孙)为新国王。卡斯蒂利亚王国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因循守旧,轻视商业,对天主教的异常狂热也令后来的西班牙疲于征战。费尔南德入主阿拉贡王国后,就联手阿拉贡人打压重商主义的加泰罗尼亚。加泰罗尼亚人的反抗也日益加强,在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时达到第一次高潮。坚持十多年后(1462-1473年)加泰罗尼亚人终于失败,首府巴塞罗那几乎被夷为平地。加泰罗尼亚的厄运还没有结束。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本该嫁给葡萄牙的年迈国王,任性的她却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二世(来自卡斯蒂利亚王室)私奔,两人的爱情虽然修成正果,加泰罗尼亚的命运就此发生根本改变。两个亲上加亲的王室联姻,其结果不仅是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最终结为共主邦联(正如当年的阿拉贡与巴塞罗那)。邦联的两个王国虽各自独立发展,但政治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以塞维利亚为中心(后为马德里)的卡斯蒂利亚。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的合并也标志着伊比利亚半岛上统一政治体——西班牙的诞生。1492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资助的哥伦布发现了圣萨尔瓦多岛后,西班牙开始在美洲大陆殖民扩张,然而卡斯蒂利亚却垄断了从“新西班牙”获得的几乎全部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加泰罗尼亚的商人渐渐不敌意大利的热那亚商人,来自地中海的贸易经济走向衰落。内外交困之下,加泰罗尼亚与卡斯蒂利亚的裂痕越来越深。加泰罗尼亚人经过长期斗争,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期间(1556—1598年),获得了高度自治地位,他们拥有独立的议会,税收权和有限立法权。虽有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的白银可供挥霍,由于多年在欧洲穷兵黩武,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见扩展阅读)债台高筑,并且多次违约不还。在如火如荼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收回了加泰罗尼亚的征税权,肆意榨取当地资源和并对农民课以重税。1640年,不堪压迫的加泰罗尼亚农民手持镰刀袭击卡斯蒂利亚驻军,“收割者战争”爆发。1641年,兼任巴塞罗那伯爵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应援介入战争,加泰罗尼亚宣布成为共和国。此后十年时间里,加泰罗尼亚在法国的保护下脱离了西班牙。1652年西班牙攻占巴塞罗那;1659年,法国与西班牙缔结条约,加泰罗尼亚被法国放弃,重归西班牙控制,法国则收获了阿拉贡王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这场战争衍生而来的《收割者》一歌后来被定为加泰罗尼亚的“国歌”。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绝嗣引发的王位继承战争中(1701-1714年),加泰罗尼亚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联合阵营,然而最终获胜的却是敌对方法国波旁王朝。加泰罗尼亚再次被抛弃,主要盟友都与法国签订和约了,前者却毫不知情,直到巴塞罗那被攻陷。战争发生在西班牙本土,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势力也遭到重创,西班牙的新国王菲利普五世趁势收回了加泰罗尼亚的一切自治权:宪法被废除,政府机构被撤销,加泰罗尼亚语被禁止作为官方语言,大学被关闭等等。西班牙进入了更加专制的波旁王朝时期,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族国家的形成期。卡斯蒂利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被强行推行到全国,西班牙语(实际就是卡斯蒂利亚语)被指定为官方语言。有着近七百年历史的阿拉贡王国被废除,加泰罗尼亚从1714年起变为西班牙王国的一个行省,进入了其历史上最黑暗的阶段之一。不屈不挠的加泰罗尼亚人从未放弃摆脱西班牙的努力。在十九世纪的两次卡洛斯战争(1833-1840年,1873-1876年)里,加泰罗尼亚先后加入了挑战西班牙王位的唐.卡洛斯(国王斐迪南七世之弟)和小唐.卡洛斯(唐.卡洛斯之孙)的阵营,西班牙另一个有独立倾向的巴斯克地区也支持挑战者。不过,两场战争皆以卡洛斯家族失败告终,期间西班牙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悲情的加泰罗尼亚仍然一无所获。从上述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的关系史来看,王室联姻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欧洲王室之间的联姻历史悠久又错综复杂,国土和臣民往往通过共主邦联和领地等方式被不同君主统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是欧洲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在鼎盛期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统治了西班牙、西属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阿尔萨斯、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萨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而加泰罗尼亚却在一次次联姻与合并中越来越丧失其自主性和自治权。2023-07-02 04:59:304
西班牙的前身,u200b卡斯蒂利亚王国
u200b作者 万瑜 卡斯蒂利亚(西班牙语:Castilla)曾是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王国,由西班牙西北部的老卡斯蒂利亚和中部的新卡斯蒂利亚组成。它逐渐吞并周边王国,最终通过联姻的方式与阿拉贡王国合并,成立了西班牙王国。 阿方索三世被称为大帝(西班牙语:el Magno),从公元866年开始直到他去世,他是莱昂、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国王。他在867年击败了巴斯克人的叛乱,于868年和878年征服了波尔图和科英布拉。在大约869年,他通过与潘普洛纳王国联姻的方式建立了联盟。 统治稳定以后,国王下令编制史书,第一次提到了「 ”卡斯蒂利亚”,并提出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是古老的西哥特王国的合法继承者。他能征善战,在与安达卢斯的 *** 作战中取得了无数胜利。 卡斯蒂利亚在成为王国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的名字,它的位置在现代马德里省的北部地区。公元1035年斐迪南一世正式建立卡斯蒂利亚王国,在1037年的内部战斗中,他杀死了自己的妹夫,吞并了莱昂王国。 王国在斐迪南一世死后再一次分裂,5个儿子各继承了一部分。桑乔二世作为长子认为自己是他们父亲所有王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随后在兄弟之间爆发了7年的王位争夺战。桑乔二世通过征伐重新统一王国,但是他并没有杀害自己的兄弟,阿方索六世被关押在萨哈贡修道院。桑乔二世被暗杀后,其四弟阿方索六世继位。阿方索六世的野心和能力一点不输自己的兄长,他于1085年打败 *** 人,收复了托莱多。 基督徒征服托莱多具有广泛战略意义的价值,伊比利亚半岛的 *** 对未来战局感到不安。塞维利亚,格拉纳达,巴达霍斯和阿尔梅里亚等 *** 地区的统治者开始向阿尔莫拉维德王朝寻求帮助。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在瑟加哈斯(Sagrajas )战役中击败了基督徒,后者退回了托莱多城。 阿方索六世呼吁欧洲的基督教王国组织一场反对阿尔莫拉维德(Almoravids)的十字军东征,尽管十字军没有最终实现,但仍有大量外国骑士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他们包括雷蒙德和勃艮第的亨利。 *** 这边,反客为主的的阿尔莫拉维德王朝于公元1090年,废除了所有的国王,吞并了整个安达卢斯,西班牙继续处于南北分治的状态。 阿方索老了,但他只有2个女儿没有儿子,这让继承权更加复杂化了。1105年3月,他的女儿乌拉卡剩下了儿子,这个孙子成为了合法的继承人。但是根据欧洲人复杂的继承法,乌拉卡会成为女王,但是她不能再嫁,一旦再嫁,就必须把王位传给儿子【王室继承法太过于复杂,很难把里面的关系理清】。 然而乌拉卡在第二年的秋天和她的对手,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一世结婚了。这场婚姻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稳定,而是导致了一场持续了八年的内战。2023-07-02 04:5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