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萧关起战尘
-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到1992年已发射13颗。这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寿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它是小椭圆近地轨道,近地点175千米~210千米,远地点320千米~400千米,倾角为57度~70度,周期90分钟。卫星观测覆盖区域在南北纬70度之间,覆盖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的两个版图之广。
卫星直径2.2米,高3.14米,圆锥体,重1800千克~2100千克。星载可见光照相机等遥感仪器,能获得大量对地观测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变小、比例尺适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国土普查、石油勘探、铁路选线、海洋海岸测绘、地图测绘、目标点定位、地质调查、电站选址、地震预报、草原及林区普查、历史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1992年8月9日下午4时,中国发射了一颗工作寿命已延长到15天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中巴01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经过方案、初样和正样等研制阶段,于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随后,进行了力学和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于1999年10月14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中巴02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02)星在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进行总装测试,于2003年10月21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接替01星继续为中巴两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02星在轨运行稳定。
中巴02B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 星于2007年6月14日在北京完成相应准备工作,进入为期二十天左右的大型试验阶段,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出厂审定,已于9月19日11 时2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一号
2006年4月2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
遥感二号
2007年5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飞行。
遥感三号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四号
2008年12月1日12点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3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四号”称为“尖兵8号”。
遥感五号
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六号
2009年4月22日10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遥感七号
北京时间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十六时四十二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七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八号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15日10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中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遥感九号
北京时间2010年03月05日12时5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九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十号
2010年8月10日6时4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号”送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一号
北京时间2010年9月22日10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一号”。
遥感十二号
2011年9日11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
遥感十三号
2011年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三号”。
遥感十四号
2012年 5月10日15时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
遥感十五号
2012年5月29日15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五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六号
2012年11月25日12时0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七号
2013年9月2日凌晨3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八号
2013年10月29日10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八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卫星十九号
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二十号
2014年8月9日13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送入太空。
资源三号
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卫星二十一号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
遥感卫星二十二号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三号
2014年11月15日2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三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四号
2014年11月20日15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二十五号
2014年12月11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五号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遥感二十六号
2014年12月27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二十七号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八号
2015年11月8日15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八号卫星发射升空。该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九号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关推荐
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5米S-SAR01星,该卫星的作用有哪些呢?
北京时间 2022 年 10 月 13 日 6 时 53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 5 米 S-SAR 01 星发射升空。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 5 米 S-SAR01 星,该卫星的作用有哪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吧!01 为各行各业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代号为“S-SAR01”卫星实际上名为“环境减灾二号 05 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业务卫星之一。“S-SAR01”配备了高参数雷达,可获取精确到 5 米的雷达图像数据,这些数据能为自然资源探测、自然灾害防治、地震预警、山火预防等广泛领域提供助力,满足其雷达数据需求。02 进一步验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此次“S-SAR01”卫星发射任务使用的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3次飞行,本次成功发射进一步验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为运载火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数据,间接地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发展。03 是我国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的见证从“S-SAR01”卫星的成功发射,也可以看出我国航天事业的正在飞速发展。去年(2021 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 55 次,位居世界第一,频率之高令世人震惊。相信今年一定超过这个数字,再创航天辉煌!综上,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 5 米 S-SAR01 星,不仅为各行各业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还进一步验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是我国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的见证!2023-07-05 04:45:004
中国实力!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将5米S-SAR01星发射升空,你骄傲吗?
我非常骄傲,中国航天飞行有了伟大进展。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3次飞行。2023-07-05 04:45:303
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5米S-SAR01星,该卫星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好消息是,长征2C火箭发动机是一个多星箭,吉利01星座共有9颗卫星在轨道上成功预订。值得注意的是,这只箭是发射日航任务的9星箭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数量最多。然而,在发射这组起飞卫星后,许多人逐渐考虑发射9颗卫星,这项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美国国务院是否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有任何联系?我们都知道,卫星可以分为气候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股多颗恒星可以节省发射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令人费解的是,9颗卫星是在同一组中发射的。换言之,这9颗卫星可以在起飞后制造出来,并转化为一组卫星。ﻷ短。什么是卫星?被称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座是30颗非静止地球静止卫星轨道和5颗地球静止卫星星座。这就是为什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每天提供多方向定位和全球导航栏服务。简而言之,卫星星座是许多卫星的组合,将配备多种形式的卫星建立卫星网络。星座中的卫星不能单独与地面通信,还可以相互发送信息,从而实现更全面和及时的数据服务。一般来说,卫星必须提供卫星服务范围广泛,将考虑星座卫星的应用。独特的卫星星座,在我国拥有一股9星股票,发射了一组吉祥星座01卫星,其主要目的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如果你有联系的话?最新消息的披露表明,吉利01星座卫星在三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最后一项功能,值得高度关注。卫星将主要用于未来的智能电网。旅行服务、交互式卫星上的单台计算机/手机车辆和其他相关科技研究、认证,并支持与深海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方面,它不能与通信网络分离,另一方面,它不能与大多数站点和导航的要求分离。单机/手机与卫星和其他相关过程的交互,如分析和文档,主要出现在应用层面的卫星通信行业中。简而言之,吉利星座01卫星、强大的地面动态通信很可能在未来发挥作用,汽车和手机智能网络朝着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些数据和验证来自研究服务。2023-07-05 04:46:194
2021年6月18日在哪里发射的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时间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长征二号丙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设计而发展的一种两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它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主研单位的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型号分支长征二号丙共有四种型号分支:长征二号丙/SD:1997年12月8日首次发射,是一种商业卫星发射器,即在长征二号丙的二级火箭上安装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SmartDispenser)。长征二号丙/SM:2003年首次发射,安装了改进版的固体上面级。长征二号丙/SMA:改进型号,暂无资料。2008年9月6日首次发射环境1A/1B。长征二号丙/CTS:是在长征二号丙基础上加上面级发展而成。该火箭可用于发射低地球轨道、椭圆地球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不同类型卫星。2023-07-05 04:46:481
两级火箭发射速度
3500米/秒。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长征二号丙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设计而发展的一种两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二级火箭发射成功,发射速度每秒可飞行3500米,成功完成目标。2023-07-05 04:47:091
长征二号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长征二号为中国研制的一种两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31.17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近地轨道时为1800千克。1974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因控制系统的一根导线断裂而失败。1975年11月26日进行的二次发射,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轨道。截至1978年,共发射4次,其中失败一次。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CZ-2C) 中国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两级火箭。火箭全长35.151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最大运载能力在近地轨道时为2400千克。主要用于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1982年9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后,截止到1993年10月共计发射11次,全部成功,把12颗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其中有一颗为瑞典的搭载卫星。 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CZ-2G) 中国为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而在长征二号丙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大型运载火箭。火箭全长40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圆轨道时为2000千克。1997年9月1日首次进行一箭双星的发射,成功地将铱星系统的两颗模拟星送入轨道。截止1998年已发射5次,全部成功。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CZ-2D) 长征二号丁火箭为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它是在长征二号基础上采用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方法,从而实现运载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火箭全长33.667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椭圆轨道是运载能力为3100千克。该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返回式卫星。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后,截止到1996年共计发射3次,全部成功。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CZ-2E) 中国以加长型长征二号丙火箭为芯级,捆绑四台液体助推器而构成的一种地轨道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火箭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全长49.686米,最大直径11.45米,运载能力在近地轨道为9200千克。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主要用于商业发射服务,自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模拟星和巴基斯坦的BADR-A星成功后,截止到1995年,共计发射7次,其中失败2次,在第3、5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在随后的故障调查公报中,认为故障的出现是由于星箭双方的技术协调不彻底,存有隐患,双方均应采取措施,分别加强卫星和整流罩的设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认真总结,从故障中学习,进一步认识了高空风修正问题。在以后的第6、7次发射中,长征二号捆火箭均取得成功。长征二号捆火箭是中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用于低轨道发射任务的主要火箭。 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CZ-2F) 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是在长二捆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火箭全长58.3米。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到2004年截止,该火箭总共发射五次,全部获得成功。2023-07-05 04:47:192
长征二号丙型运载火箭燃料使用的氧化剂为 ?
长征二号丙型运载火箭燃料使用的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燃烧剂为偏二甲基肼。2023-07-05 04:47:263
中国都为哪些国家发射过卫星?
全在这里: 22 1990.04.07 CZ-3 F-07 亚洲1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1,美国休斯公司 23 1990.07.16 CZ-2E F-01 巴达尔-A科学实验卫星 四川西昌 LEO 成功 外星2,巴基斯坦 28 1992.08.14 CZ-2E F-02 澳塞特星B1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澳大利亚 29 1992.10.05 CZ-2C F-10 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甘肃酒泉 LEO 成功 外星4 30 1992.12.21 CZ-2E F-03 澳星B2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失败 外星5,澳大利亚,卫星爆炸 34 1994.07.21 CZ-3 F-09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6,亚太卫星公司 35 1994.08.28 CZ-2E F-04 澳塞特星B3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7,澳大利亚 37 1995.01.26 CZ-2E F-05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失败 外星8,亚太卫星公司,爆炸 38 1995.11.28 CZ-2E F-06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9,美国休斯公司制造 39 1995.12.28 CZ-2E F-07 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10,美国 40 1996.02.15 CZ-3B F-01 国际通信卫星708号 四川西昌 GTO 失败 外星11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41 1996.07.03 CZ-3 F-10 亚太一号甲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12,亚太卫星公司 46 1997.08.20 CZ-3B F-02 马部海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13,菲律宾 48 1997.10.17 CZ-3B F-03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14,美国劳拉公司 49 1997.12.08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15,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16,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50 1998.03.26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17,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18,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51 1998.05.02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19,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20,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52 1998.05.30 CZ-3B F-04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21,购自美洛-马公司 53 1998.07.18 CZ-3B F-05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22,购自法国 54 1998.08.20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23,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24,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55 1998.12.19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25,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26,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57 1999.06.12 CZ-2C/FP 铱星 山西太原 LEO 成功 外星27,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铱星 外星28,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巴西小卫星SCAI-1 外星29 84 2005.04.12 CZ-3B F-06 亚太六号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0,购自法国,替代亚太一号甲卫星 98 2007.05.14 CZ-3B F-08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1,DFH-4平台2,整星出口在轨交付,2008.11.11因太阳翼故障,电能耗尽,卫星失效 101 2007.07.05 CZ-3B F-09 中星6B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2,购自法国 102 2007.09.19 CZ-4C F-01 中巴资源一号02B 山西太原 SSO 成功 外星33,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107 2008.06.09 CZ-3B F-10 中星9号电视直播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4,购自法国 111 2008.10.30 CZ-3B F-11 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 四川西昌 GTO 成功 外星35,DFH-4平台3,整星出口在轨交付2023-07-05 04:47:345
历年来中国帮外国发射的卫星有什么?
国庆节的由来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国庆节习俗 外国人如何过国庆 传统习俗有差异各国均不同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对于国庆节的庆贺方式,由于传统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各国国庆节的名称有所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乐曲声声焰火腾空 法国是以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时巴黎群众捣毁巴士底监狱这一天作为国庆日的。1989年,正当法国革命200周年的时候,法国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庆祝活动。当天,在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式上,300多辆装甲车、5000名士兵、250架飞机及直升机接受了检阅。33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万多位外国来宾应邀参加了庆典仪式。在现场,有80多万观众观看了仪式。当天晚上,在雄壮的《马赛曲》乐曲声中,20万支焰火腾空升起,8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多个民族的演员参加了在协和广场举办的大型国庆庆祝演出。 钟声齐鸣载歌载舞 美国是以7月4日独立日为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各地居民自发地举行庆祝游行。一般情况下,这天参加游行的民众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化妆,组成家庭小乐队,有的亲朋好友甚至祖孙几辈人一起,载歌载舞,拥上街头。大街上更是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各式彩车、模型车、杂技车等同欢乐的人群一起,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游行结束后,人们聚集在公园或其他一些公共场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欢度这一盛大的节日。 女王检阅天公作美 英国国庆日是女王的“官方生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而其“官方生日”则定在每年靠近6月11日的那个星期六。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向有“雾都”之称的伦敦天气也比较好。其主要活动,是由女王亲自检阅“军旗敬礼分列式”。由于星期六本来就不是工作日,因而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各州首府轮流坐庄 德国10月3日的正式名称叫“统一日”,是法定节日,但并非“国庆日”。与法国把7月14日、美国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为国庆节的来历不同的一点是,德国这个类似国庆的重要日子里并无重大事件发生,不像法国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美国在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缔结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统一以来的规矩,各个州的首府轮流举办庆祝活动,如2000年轮到了德累斯顿。所以,尽管是逢五逢十之际,首都没有举办隆重庄严的庆典不算奇怪。首都市民照样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阳光下,尽情在勃兰登堡门前玩乐一番。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尼日利亚其民族独立日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尼日利亚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尼日利亚人民经过长期英勇斗争,终于在1960年10月1日赢得了民族独立。 集会阅兵游行三部曲 越南为庆祝越南国庆日,9月2日国庆当天在首都河内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会、阅兵和游行等活动。节日之前,越南政府会向各省市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就国庆庆祝活动作出具体部署。一般情况下,在首都河内将隆重举行集会、阅兵和游行,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将现场直播上述庆祝活动的实况。9月2日晚,在河内、海防、顺化、奠边府、新潮、邦美蜀、岘港、芹苴和胡志明市2023-07-05 04:47:482
发射成功!一箭多星——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
2021年5月7日02时11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3号工位 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还搭载发射了天启 星座 12星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369次飞行 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400次发射任务 西昌发射场2021年的第3次发射任务 遥感三十号卫星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自2017年首发以来,已成功完成8次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行,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遥感三十号卫星发射列表 遥感三十号01组 2017年9月29日12时21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1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2组 2017年11月25日02时10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256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3组 2017年12月26日03时44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0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4组 2018年1月25日13时39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5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5组 2019年7月26日11时57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8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6组 2020年3月24日11时43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9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7组 2020年10月26日23时19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工位,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0次飞行。 遥感三十号08组 2021年5月7日 时 分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工位,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9次飞行。 自2017年9月首次挑战 “一箭三星” 状态以来,长二丙火箭八战八捷,稳扎稳打,成功发射了8组遥感三十号卫星,彰显了 “金牌火箭” 的实力,本次任务是长二丙系列火箭第58次宇航发射任务。2023-07-05 04:47:551
中国一箭双星再次发射成功是什麽卫星
来自中国航天工业的好消息。7月3日,我国双星火箭再次发射成功,再次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基础。那么,你知道这颗双星火箭是什么卫星吗?下面就为你揭秘星座知识吧!高芬多模卫星和西柏坡青年科学卫星是哪两颗卫星?中国的一箭双星发射再次成功。2022年7月3日11时1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和西柏坡青少年科普卫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7次飞行。中国的成就发射成功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我国成功将一箭双星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北京时间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经过约3.5小时的飞行,“远征一号”上面级准确地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实现全球覆盖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工程的第三和第四颗组网卫星。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2月12日12时0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3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双星发射,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8年3月30日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的第七、八颗组网卫星。2018年6月27日1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双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两颗巴基斯坦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继1999年长二丙火箭完成铱星发射服务后,时隔19年重返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九颗和第十颗组网卫星。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第15颗和第16颗组网卫星。2018年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第18颗和第19颗组网卫星。2019年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两颗卫星都进入了预定轨道。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11月17日18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A、B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019年11月23日8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5月12日9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星云二号01/02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2年5月30日4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G、H,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2年5月31日16时5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芬902、合德4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2022年7月3日11时1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和“西柏坡”青少年科普卫星。2023-07-05 04:48:141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什么曲线头锥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冯·卡门曲线头锥。长征二号FT1火箭是为发射天宫一号特别研制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最大8.6吨。由于长征二号FT1火箭体积比其他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大,整流罩也相应增大,未设逃逸塔。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扩展资料:改进型长二F火箭整流罩长度为12.7米,最大直径为4.2米,是国内最大的整流罩。它是根据天宫一号的体积相应调整的。天宫一号体积比之前的神舟飞船都要大,因此整流罩也要相应变大。同时,整流罩头部设计采用流线式的冯·卡门曲线,能更好地减小空气阻力,减轻载荷影响。冯·卡门曲线头部涉及很多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成型问题,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长二F研制团队在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艺攻关、论证后,才最终将采用冯·卡门曲线的整流罩从理论变成现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二号FT1火箭2023-07-05 04:48:211
中国火箭发展史
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今年10月底,我国已经完成 研制生产并正式 发射过的长征运载火箭的型号有9种: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 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 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以及长征 四号。其中, 长征二号丁和长征四号由上海 航天局研制,其他7种火箭都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火箭已经累计发射了49次,成功42次, 两次由于星箭协调原因而失败,总成 功率为87.75%。`` 1.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 二级火箭采用当 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 推进剂的上面级。1967年11 月, 决定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1968年初,完成了 火箭的总体设计,之后又用了两年左右的时 间完成了各种大型的地面试验。1970年4月24日,长 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 功。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 确送入轨道,又一次 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70度倾角、440公里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 斤,此 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 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为了提高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适应国内外小型卫星发射市场需求,根据长征一号改 进的长征一号丁 火箭正时刻准备着进入发射市常长征一号丁的低轨道(185公里)运载能力为850 公斤,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 200公斤。`` 2.长征二号`` 在长征一号成功飞行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液体 运载火箭长征二 号。长征二号火箭共两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低轨道的运载能 力为1800公斤。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但由于一根控制信号导线折断,火箭在起飞20 秒以后姿态失稳, 火箭自毁。一年以后,长征二号火箭第二次发射,火箭工作正常,卫星准确入,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 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后来,在1976年12月7日以及1978年 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又进行了两次发射, 均获得成功。 长征二号共进行了4次发射,除了第一次发射失败以外,其余3次均获得圆满成功。长征二 号的成功,使我 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 家。`` 3.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 在长征二号连续发射3次成功以后,在该火箭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丙,研制 单位仍是中国运载 火箭技术研究院。自1980年开始,在连续三个批次中,长征二号丙火箭不断得 到设计改进,其运载能力得到了 逐步提高,由长征二号的1800公斤提高到最后的3000公斤。自 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的10年间,长征二号丙火 箭连续发射11次,全部成功,把12颗卫星准确 送入轨道,其中有一颗为瑞典的搭载卫星。 1992年底,为了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卫星,长征二号丙做了进一步的设计改进,采 用了固体上面级 以及一个卫星分配器。加有上面级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在1997年9月1日进行了模拟 发射,两颗模拟卫星准确入 轨,试验发射取得了成功。1997年12月8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二号丙改火箭成功地将两颗铱卫星送入 预定轨道,首次正式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到1998年4月底,还将为摩托罗拉公司进行两次铱星网的组网发射;从 1998年5月开始, 还将进行该网的补网发射。该火箭是我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用于低轨道发射 任务的主要火箭。`` 4.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由上海航天局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增加推进剂的加注量、提高起飞推力 而研制成的,仍 为二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从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至199 6年10月20日,长征二号丁共 发射3次,均获得成功。`` 5.长征二号捆`` 198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了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提出了研制长征二号捆绑 式火箭(即长征二 号E)的方案,即芯级采用二级火箭,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捆绑四个液体助推 器,将低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 9200公斤。1988年11月,长城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签订发射服务 合同,利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B1卫星。航天 部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筹资金,仅用了18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长二捆火箭的设计生产,于1990年7月16 日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把一颗模 拟卫星和一颗巴基斯坦搭载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1992年3月22日,长二捆火 箭正式发射澳星B1 卫星,由于箭上程序配电器的节点间出现了多余物,导致点火后一、三号助推发动机关机, 造成 发射中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吸取教训,严格管理,于同年8月14 日,再一 次组织发射,取得了成功。 长征二号捆火箭首次采用助推器捆绑分离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也为以后 的长征三号乙火 箭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到1995年12月28日,长二捆火箭共进行了7次发射,在第3、5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 在随后的故障调 查公报中,认为故障的出现是由于星箭双方的技术协调不彻底,存有隐患,双方 均应采取措施,分别加强卫星 和整流罩的设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认真总结,从故障中学 习,进一步认识了高空风修正问题。在以后 的第6、7次发射中,长征二号捆火箭均取得成功。 长征二号捆火箭是我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用于低轨道发射任务的主要火箭。`` 6.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是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级火箭,可以把1600公斤的有效载荷直接送 入地球同步转移 轨道。长征三号充分继承了已有长征火箭的成熟技术,它的一、二级发动机采用 长征二号丙的一、二级发动 机,三级则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是我国 首次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火箭。为了解 决液氢/液氧发动机的高空二次启动等技术难题,负责 火箭设计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正式发射前进行了 大量试验,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 几个掌握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进一步开发以后的更大推 力的火箭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在其第7次发射中,成功地将亚星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发射的第 一颗国外卫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常 到目前为止,长征三号火箭共完成了12次发射,其中第1、8、11次发射均因三级液氢/液 氧发动机的问题而 使得卫星没有进入最终的同步转移轨道,导致失败,其余的9次均获得成功。 在经历了第11次发射的失败以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认真分析火箭飞行暴露出的问题, 并改进设计,于1997年6月10日,在长征三号的第12 次发射中,成功地将我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 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三号火箭是我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用于同步转移轨道轻型卫星发射任务的主要火箭之一。 `` 7.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甲火箭是在长征三号成功之后新研制的大型三级火箭,其各方面的技术性能比长 征三号都有较大 幅度的提高。长征三号甲火箭的一、二级与长征三号的一、二级相同,三级则是 新研制的大推力的液氢/液氧发 动机,真空推力由长征三号的44.4千牛提高到158千牛,火箭的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了2650公 斤。 除了具有二次启动能力、大推力的三级发动机外,长征三号甲火箭还首次采用了四轴挠性 惯性平台,火箭 整体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首次发射,将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夸父一号和实践四号两颗卫 星准确送入预定 轨道。1994年11月30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又成功地将我国新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卫 星送入预定轨道。1997年5月12 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在其第3次发射中,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三号卫 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三号甲火箭3次发射,全部成功。目前长征三号甲火箭主要承担国内卫星的发射任务, 但其优秀的实际 飞行成绩已经引起了国际航天界以及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普遍重视。`` 8.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乙火箭是以长征三号甲为芯级,采用长征二号捆的助推器捆绑与分离技术研制而 成的我国目前推 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它可以把5000公斤的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这一运载能力高于欧洲阿里安 航天公司的阿里安44L型火箭。与长三甲火箭相同,长三乙火箭也 采用大推力的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惯性组 合采用四轴挠性平台。可以说,长三乙火箭是在继 承了我国所有的长征火箭的技术优点的基础上研制成的,是 长征火箭系列的优秀代表。长三乙火 箭的研制,引起了国际航天界的普遍关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在组织发射 第7、8代卫星时,就选 择了尚在研制中的长三乙火箭,选定用第一发长三乙火箭发射该组织的708卫星,并在这 之后再 发射804、805卫星。 长三乙火箭的首次发射是在1996年2月15日。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 斜,火箭按错误 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 射失败。 在首飞失败以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来进行故障调查、试验验证等 工作,在调查 分析工作每取得一定阶段性进展的时候,都及时向关心长征火箭的外界用户做了介 绍,最终的结论也得到了国 际航天保险界、卫星生产商以及用户的广泛认可。1997年8月20日, 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美国 劳拉公司生产的马部海卫星取得成功;10月17日,长 三乙火箭又把劳拉公司生产的亚太2R卫星非常精确地送入 了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已经签订的发射服务合同,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近期内还将发射中卫1号卫星、鑫诺 卫星、中星8号卫 星。这三颗卫星分别由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法国宇航公司和美国劳拉空 间系统公司生产。 在研制长三乙的同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研制了另外一种型号:长征三号丙。长 三丙火箭也是采 用长三甲火箭作为芯级,但在一级周围只捆绑了两个助推器,其他部分基本与长 三乙相同,其同步转移轨道的 运载能力为3700公斤。这样,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乙火箭就形成了发射同步转移轨道 卫星的一个系列,其运载能力分别为:1600公斤, 2650公斤,3700公斤,5000公斤。长征系列火箭也就可以发 射现在国际上常见的所有的地球同步 轨道通信卫星。长三丙的研制工作在长三乙首飞失败以后暂停。`` 9.长征四号`` 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备份方案火箭,上海航天局自1979年起用了10年的时间研制 成功了长征四号 火箭。它的3级全都采用常温液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1988年9月 7日,长征四号在太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两年之后,长征四号又 一次成功发射了气象实验卫星。长征四号火箭 共发射两次,均取得成功。2023-07-05 04:48:391
发射失败的是神州几号?
序号 发射 时间 有效载荷 轨道 备注 01 CZ-1F01 1970.4.24 东方红-1 LEO 成功 02 CZ-1F02 1971.3.3 实践-1 LEO 成功 03 CZ-2F01 1974.11.5 返回式卫星-1 LEO 失败 04 CZ-2CF01 1975.11.26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05 CZ-2C_F02 1976.12.7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06 CZ-2C_F03 1978.1.26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07 CZ-2C_F04 1982.9.9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08 CZ-2C_F05 1983.8.19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09 CZ-3_F01 1984.1.29 东方红-2 GTO 失败 10 CZ-3_F02 1984.4.8 东方红-2 GTO 成功 11 CZ-2C_F06 1984.9.12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12 CZ-2C_F07 1985.10.21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13 CZ-3_F03 1986.2.1 东方红-2 GTO 成功 14 CZ-2C_F08 1986.10.6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15 CZ-2C_F09 1987.8.5 返回式卫星-1 LEO 成功 16 CZ-2C_F10 1987.9.9 返回式卫星-2 LEO 成功 17 CZ-3_F04 1988.3.7 东方红-2A GTO 成功 18 CZ-2C_F11 1988.8.5 返回式卫星-2 LEO 成功 19 CZ-4_F01 1988.9.7 风云-1 SSO 成功 20 CZ-3_F05 1988.12.22 东方红-2A GTO 成功 21 CZ-3_F06 1990.2.4 东方红-2A GTO 成功 22 CZ-3F07 1990.4.7 亚星1号 GTO 成功 23 CZ-2E_F01 1990.7.16 BADR-1/DP1 LEO 成功 24 CZ-4_F02 1990.9.3 风云-1/A-1,2 SSO 成功 25 CZ-2C_F12 1990.10.5 返回式卫星-2 LEO 成功 26 CZ-3F08 1991.12.28 东方红-2A GTO 失败 27 CZ-2DF01 1992.8.9 返回式卫星-3 LEO 成功 28 CZ-2EF02 1992.8.14 澳星B1 LEO 成功 29 CZ-2C_F13 1992.10.6 弗利亚/返回式卫星-2 LEO 成功 30 CZ-2E_F03 1992.12.21 澳星B2 LEO 爆炸* 31 CZ-2C_F14 1993.10.8 返回式卫星-2 LEO 成功 32 CZ-3A_F01 1994.2.8 实践-4/DP2 GTO 成功 33 CZ-2D_F02 1994.7.3 返回式卫星-3 LEO 成功 34 CZ-3_F09 1994.7.21 亚太1号 GTO 成功 35 CZ-2E_F04 1994.8.28 澳星B3 LEO 成功 36 CZ-3A_F02 1994.11.30 东方红-3 GTO 成功 37 CZ-2E_F05 1995.1.26 亚太2号 LEO 爆炸* 38 CZ-2E_F06 1995.11.28 亚星2号 LEO 成功 39 CZ-2E_F07 1995.12.28 艾科斯达1号 LEO 成功 40 CZ-3B_F01 1996.2.15 国际星7A GTO 失败 41 CZ-3_ F10 1996.7.3 亚太1A GTO 成功 42 CZ-3_F11 1996.8.18 中星7号 GTO 失败 43 CZ-2D_F03 1996.10.20 返回式卫星-3 LEO 成功 44 CZ-3A_F03 1997.5.12 东方红-3 GTO 成功 45 CZ-3_F12 1997.6.10 风云-2 GTO 成功 46 CZ-3B_F02 1997.8.20 马部海 GTO 成功 47 CZ-2C/SD_F15 1997.9.1 铱星模拟星 LEO 成功 48 CZ-3B_F03 1997.10.17 亚太2R GTO 成功 49 CZ-2C/SD_F16 1997.12.8 铱星(2颗) LEO 成功 此后至今发射均成功 最近的神七是第109次发射 1.长征二号火箭在第一次发射出现故障以后,后面三次发射的火箭的技术状态没有变动; 从第5发火箭开始,技术状态有所变化,火箭代号也改为长征二号丙;在发射摩托罗拉公司的铱 卫星时,在原有的二级火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体上面级和分配器,火箭代号称为长征二号丙 改。但在一般的资料统计中,从长征二号的第2发火箭开始,就把火箭型号统称为长征二号丙。 这样,上述统计中就有了长征二号丙火箭连续成功16次的记录。 2.长征二号捆火箭按原定计划在1992年3月22日进行发射,但在点火命令发出以后,出现 了技术问题,紧急关机,发射中止,没 有构成一次发射,故上述统计中没有列入。 3.长二捆火箭共进行了7次发射,在第3、5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故障调查公报认 为,故障的出现是由于星箭双方的技术协调不彻底,存有隐患,双方均应采取措施,分别加强卫 星和整流罩的设计。所以在成功率统计中,这两次发射各算半次失败。2023-07-05 04:48:4712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有哪些?分别执行了哪些任务?
长征1号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长征1号D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2号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长征2号C “长征二号丙”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的,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为35.15 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箭长增加为43.027米。“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自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1999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液体运载火箭”称号。 长征2号D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 吨。主要是在“长征二号” 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办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1992年8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2号E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2号F “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CZ-2F是我国第1种为载人航天研制的高可靠性、安全性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CZ—2E基础上增加了2个新系统,即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火箭全长58.343m,起飞质量479.8t,芯级直径3.35m,助推器直径2.25m,整流罩最大直径3.8m。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 它可把8t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倾角42.4°-42.7°的轨道。 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长征3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其一、二级是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其三子级采用了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 “长征三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它继承了“长征三号”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新设计的液氢液氧三子级。火箭全长 52.52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0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发射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吨。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长征3号B “长征三号乙”火箭是在 “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其芯级与“长征三号甲”火箭基本相同,一子级壳体捆绑4个标准液体助推器。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426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4吨。 长征3号C “长征三号丙 ”火箭是在 “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基础上, 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8吨。 长征4号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四号A “长征四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1.9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1988年9月首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4号B “长征四号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火箭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千米高度极轨的运载能力为1.45吨。1999年5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4号C “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火箭的基础上,三级发动机采用二次启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长征四号丙(CZ-4C)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是在原长征四号乙(CZ-4B)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经大量技术状态改进设计而成,以全面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测试发射可靠性为目标进行研制。CZ-4C火箭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在发射轨道、重量和包络空间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同时采取新的测发控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火箭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缩短发射场工作周期。首发改进型运载火箭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首颗遥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了首发火箭发射场测试零故障:CZ-4C火箭至今已连续三次发射成功。 长征5号 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我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 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 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这次展出的模型便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5米模块(2个50吨YF-77)为芯级,以4个3.35米模块(2个120吨YF-100)为助推器。 长征-5号运载火箭突破3.35米直径的限制,一个关键条件便是呼唤多年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上马。此前我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基地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发射基地建在沿海,火箭则使用不受体积限制的海运。地处低纬度的海南则可增强火箭有效发射能力;广袤的南海可成为火箭残骸安全便捷的坠落区(长征-5系列为无毒无污染设计)。 在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问世后,中国航天将具备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12吨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推动我国空间应用产业、载人航天技术和天文科学的发展,也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预计2015年亮相。满意请采纳2023-07-05 04:49:091
我国发射的火箭一般都有多高?
1 一号系列 长征一号系列包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两个型号。它们都是三级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后还进行了长征一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丙运载火箭的研制,但未投入生产。 一号火箭 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发射成功率为100%。 一号乙u200d 也被称作“长征一号马杰”。是长征一号的第一个改进方案。方案提出使用意造马杰火箭的第三级意丽丝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替换国产的第三级GF-02固体火箭发动机。火箭的一、二级没有更变。但当时因缺乏资金所以没有向意大利购买马杰火箭的第三级,长征一号乙也没有投入生产。 一号丙 也没有投入生产。第一、二级使用长征一号的发动机,保留不变,而第三级使用更先进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固体燃料,使火箭的近地运载能力提高到半吨。1984年首次成功测试第三级发动机,但因种种原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88年取消了长一丙工程。 一号丁 “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长征一号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该型号火箭已进行多次亚轨道飞行,但至今未进行亚轨道以外的航天飞行。2.2 长征二号系列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由于控制系统的一根导线断裂,致使火箭的姿态失控而使试验失败。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再度发射并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太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二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火箭共进行了4次发射,除首次发射失败外,另外三次均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或作长征二号甲) 大体就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但准确指示在1974年长征二号首发失败后,对长征二号使用的风暴一号火箭第二级的陀螺控制系统作了微小改进后的火箭型号。1975年首发成功后,又成功地发射两次。按照国际惯例,对火箭发动机做多么微小的改进都需要注册,改进后第二级的“YF-22/23”火箭发动机改称“YF-22A/23A”(22、23甲),火箭的型号也同时改作“CZ-2A”(长征二号甲)。这个型号又因与年后的长征二号丙(为提供国际运载服务而更名)完全一致,所以常常造成混淆。所以一些列表会用“长征二号”或“长征二号甲”来标示1974年11月5日的发射失败,而1975年11月26日、1976年12月7日、1978年1月26日的三次发射与后期的长二丙发射任务一并收录为“长征二号丙”的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 “长征二号丙”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的,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为35.15 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箭长增加为43.027米。“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自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以来,至今只失败过一次。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1999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液体运载火箭”称号,至今发射成功率为97%。 长征二号SD 1997年12月8日首次发射,是一种商业卫星发射器,即在长征二号丙的二级火箭上安装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Smart Dispenser)。 长征二号丙/SM 2003年首次发射,安装了改进版的固体上面级。 长征二号SA 2008年首次发射,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 吨。主要是在“长征二号” 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办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1992年8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二号E “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二号丙”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该型号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F “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CZ-2F是我国第1种为载人航天研制的高可靠性、安全性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CZ—2E基础上增加了2个新系统,即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火箭全长58.343m,起飞质量479.8t,芯级直径3.35m,助推器直径2.25m,整流罩最大直径3.8m。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 它可把8t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倾角42.4°-42.7°的轨道。 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八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二号T1 “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无人改进状态。 它在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将完成发射货运飞船的任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是由长征二号F/T1承担发射。长征二号H “长征二号F/H”运载火箭为新一代运载火箭3.35米构型的一种,它在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将完成发射货运飞船的任务,动力系统使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3吨,电气系统和地面测发控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等,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 “长征二号F/H”运载火箭为带助推的两级火箭,分为载人和无人两种状态。无人状态全箭总长约52米,起飞重量579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13吨。载人状态全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582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12.5吨。两种状态的芯级直径均为3.35米,采用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芯级和助推器均安装液氧煤油YF-100型发动机。2.3 三号系列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承担高轨道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目前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等型号。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其一、二级是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其三子级采用了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该型号火箭已退役。 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目前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的基础型号。“长征三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它继承了“长征三号”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新设计的液氢液氧三子级。火箭全长 52.52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0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发射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吨。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乙”火箭是在 “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其芯级与“长征三号甲”火箭基本相同,一子级壳体捆绑4个标准液体助推器。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426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1吨。 长征三号E 长征三号乙/E(增强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其运载能力在长征三号乙标准型火箭的基础上适度提升,达到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500千克。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三号丙 “长征三号丙”火箭是在 “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基础上, 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8吨,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2.4 四号系列 “长征四号”最早可追溯到上海航天局的“风暴一号”火箭,目前,“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的发射任务。目前有“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等型号。 风暴一号 风暴一号火箭于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成功;在1973年9月18日和1974年7月12日的两次发射科学实验卫星时遭到失败;1975年7月该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送上太空;1981年9月该火箭将3颗卫星同时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3颗卫星。风暴一号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进行了11次飞行,取得了7次成功,共发射了6颗低轨道卫星和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低弹道发射实验。该火箭于1982年停用。(该型号火箭发射记录不计入长征火箭发射历史)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等火箭。“长征四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四号甲 “长征四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1.9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1988年9月首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火箭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千米高度极轨的运载能力为1.45吨。1999年5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四号丙 “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火箭的基础上,三级发动机采用二次启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长征四号丙(CZ-4C)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是在原长征四号乙(CZ-4B)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经大量技术状态改进设计而成,以全面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测试发射可靠性为目标进行研制。CZ-4C火箭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在发射轨道、重量和包络空间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同时采取新的测发控模式,可以显著的提高火箭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缩短发射场工作周期。首发改进型运载火箭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首颗遥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了首发火箭发射场测试零故障,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2023-07-05 04:49:193
中国的火箭有什么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已退役)长征一号乙运载火箭(未投入生产)长征一号丙运载火箭(未投入生产)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已退役)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已改型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现役)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二号丙/SMA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已退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现役)长征二号F/T1(现役)长征二号F/H(开发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已退役)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现役)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已改型)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已退役)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已退役)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现役)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现役)2023-07-05 04:49:384
“长征”系列火箭是怎么分类的?
长征1号“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长征1号D“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长征2号“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长征2号C“长征二号丙”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的,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为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箭长增加为43.027米?“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自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1999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液体运载火箭”称号?长征2号D“长征二号丁”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主要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办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1992年8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2号E“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长征2号F“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CZ-2F是我国第一种为载人航天研制的高可靠性?安全性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CZ—2E基础上增加了2个新系统,即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它可把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50千米?倾角42.4°42.7°的轨道?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长征3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其一?二级是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其三子级采用了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长征3号A“长征三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它继承了“长征三号”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新设计的液氢液氧三子级?火箭全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0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发射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吨?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长征3号B“长征三号乙”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其芯级与“长征三号甲”火箭基本相同,一子级壳体捆绑4个标准液体助推器?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426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4吨?长征3号C“长征三号丙”火箭是在“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8吨?长征4号“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长征四号A“长征四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1988年9月首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4号B“长征四号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火箭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千米高度极轨的运载能力为1.45吨?1999年5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4号C“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火箭的基础上,三级发动机采用二次启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长征四号丙(CZ-4C)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是在原长征四号乙(CZ-4B)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经大量技术状态改进设计而成,以全面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测试发射可靠性为目标进行研制?CZ-4C火箭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在发射轨道?重量和包络空间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同时采取新的测发控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火箭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缩短发射场工作周期?首发改进型运载火箭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首颗遥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了首发火箭发射场测试零故障:CZ-4C火箭至今已连续三次发射成功?长征5号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我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这次展出的模型便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5米模块(2个50吨YF-77)为芯级,以4个3.35米模块(2个120吨YF-100)为助推器?长征-5号运载火箭突破3.35米直径的限制,一个关键条件便是呼唤多年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上马?此前我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基地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发射基地建在沿海,火箭则使用不受体积限制的海运?地处低纬度的海南则可增强火箭有效发射能力;广袤的南海可成为火箭残骸安全便捷的坠落区(长征-5系列为无毒无污染设计)?在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问世后,中国航天将具备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12吨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推动我国空间应用产业?载人航天技术和天文科学的发展,也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预计2015年亮相?2023-07-05 04:49:471
我国所有自行研制的有关海洋方面的卫星,时间,现如今是否还在使用?
第一颗我国自行研制的有关海洋方面的卫星“海洋一号A”卫星于北京时间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与FY-1D卫星由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双星发射升空设计寿命为2年,但目前是否继续在用尚不明确第一颗我国自行研制的有关海洋方面的卫星“海洋一号A”的的后续星“海洋一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设计寿命为3年,但目前是否继续在用尚不明确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主要时间的时间: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2002年5月27日,“海洋一号A”卫星定轨在预定高度798公里的准太阳同步轨道上。 、2002年5月29日,北京、三亚地面接收站成功获得第一轨海洋水色遥感图像,并验证了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2002年9月2日,完成“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测试评审,卫星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2002年9月18日,举行了“海洋一号A”卫星的交接仪式和“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协议的签字仪式。海洋卫星进入了业务化应用阶段和海洋卫星事业的正常发展时期。 2002年12月12日,“海洋一号A”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分发。 2005年1月,国防科工委、财政部批复了“海洋一号B”卫星工程研制立项。同年7月,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复了“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总要求。 2007年3月,“海洋一号B”卫星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出厂,并由专列运达太原卫星发射场完成吊装。 2007年4月10日,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装备更为精良的“海洋一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2023-07-05 04:49:551
中国火箭的名字有那些?
中国火箭的名字有:1、长征一号:长征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研制的一型三级运载火箭,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立项研制。长征一号第一、二级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第三级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该火箭于1965年启动研制;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1971年3月3日第二次发射,成功将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送入轨道。2、风暴一号:风暴一号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设计,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风暴一号于1970年启动研制,1972年8月10日首次发射获得基本成功,1973至1974年两次发射失利后,1975年7月26日,风暴一号成功发射长空一号卫星。1982年该火箭停止使用。3、长征二号:长征二号第一、二级采用常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1970年启动研制,1974年11月5日首飞失败,1975年11月26日第二次发射成功。该型火箭已退役,总发射次数4次,成功3次,失败1次。4、长征三号:长征三号以长征二号丙火箭为原型增加了氢氧第三级,1978年启动研制;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因第三级故障卫星未入轨。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成功将美国休斯公司亚洲1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国航天开始进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5、长征四号: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和长征四号丙组成。长征四号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四号于1979年开始研制,1988年7月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2023-07-05 04:50:144
火箭的历史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人类进入了开发利用空间的新纪元。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那么,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用的是什么火箭呢? 为了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从1954年开始集中力量研制P-7洲际弹道式战略导弹。1957年8月21日,P-7首次进行全程飞行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接着,苏联在P-7战略导弹所用的运载器基础上改装成卫星号运载火箭,并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号运载火箭是一枚一级半型的火箭,也就是中间是一枚单级火箭,四周捆绑4个助推火箭(助推器)。卫星号运载火箭全长29.167米,起飞时总重267.3吨,起飞推力达3904.4千牛。中间芯级用的是液体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推进剂。4个助推器采用的也是液体火箭,推进剂与芯级火箭相同。起飞时,中间芯级火箭与4个助推器同时点火;飞行120秒后,助推器的发动机关机,并同芯级分离;芯级火箭继续工作180秒,当火箭达到卫星入轨速度后,芯级火箭的发动机关机,卫星与火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号火箭前后共发射了3次,将苏联头三颗卫星送入轨道,以后再没有单独使用过,而是作为多级火箭的最下面一级来使用。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近地轨道,绕地球转了一圈后返回地面,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飞行的新纪元。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一枚二级半型的液体火箭。它的第一级和4个助推器是在卫星号运载火箭基础上改进的,第二级用的也是液体火箭,推进剂都是液氧—煤油。东方号运载火箭全长38.36米,起飞时总重287吨,起飞推力为4002.5千牛。东方号火箭起飞时,中间芯级第一级与4个助推器一起点火;飞行到119秒时,助推器关机,并与芯级分离,芯级继续飞行;飞行到300秒时,芯级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离;飞行到665秒时,第二级火箭关机,并与飞船一起入轨;飞行到676秒时,第二级火箭与飞船分离,飞船单独在轨道上运行。东方号火箭在发射东方一号飞船前,共进行了7次发射试验,其中5次成功,2次失败。发射成功的5次共运送了5艘无人飞船,其中有2艘飞船回收时失败。在第4、第5两艘无人飞船回收成功后,苏联发射东方1号载人飞船。 1969年7月16日,美国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登月轨道。经过4天的航行,飞船的登月舱抵达月面。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下来踏上月球的表面,并宣告“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一次飞跃。”从此,人们千百年来登上月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土星5号是一枚三级液体火箭,全长110.64米,最大直径为10.06米,起飞时总重有2945.95吨,起飞推力为34029千牛。其第一级火箭采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装5台F-1液体火箭发动机,即中间装1台,四周装4台。第二级采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装5台J-2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间1台,四周4台,每台发动机的真空推力为1029千牛。第三级也采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装1台J-2发动机,真空推力为901.6千牛。土星5号火箭起飞后,第一级的5台发动机同时工作;到2分15秒时,中间一台发动机先关机;过了26秒,外围四周的4台发2023-07-05 04:51:144
中国火箭长征系列火箭,在国际上什么水平?
达到世界前列水平,但是与美国、俄罗斯相比仍旧存在差异。我们起步比别人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国家和飞行员都是很棒的了,相信在不久的将人肯定能更上一层楼。2022年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而此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丙具有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三级火箭先进水平。其实,此前2021年9月份和2022年1月份就有使用过此系列火箭发射的记录了。长征系列介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际上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地掌握了进入空间的能力截止到今天,退役、现役共有4代20多种型号:退役: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长征一号、长征一号丁两种型号,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一号(长征二号丁LEO运载能力4.0吨,500公里SSO运载能力1.5吨。于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研究中: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X、长征十一号甲(长征六号改,成为我国首个混合动力的运载火箭)论证中:长征九号一个型号(长征九号可以运送一百多吨的物体到近地轨道)(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缩写:CZ-9或LM-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款正在论证的新一代重型火箭,用于我国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和登火、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如空间太阳能电站)等任务长征系列火箭技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舞台,有力支撑了以“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中国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长征系列会越来越好,加油。2023-07-05 04:51:302
中国一共发射过几次火箭?
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能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 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声誉处于低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自1996年10月到目前已连续25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 在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初期,探空火箭的研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是结构简单的无控火箭,但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枚真正的火箭。从1958年开始,我国陆续研制出包括生物、气象、地球物理、空间科学试验等多种类型的探空火箭。 长征一号(LM-1)系列运载火箭197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长征一号(LM-1)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两级中远程导弹上再加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所组成,火箭全长29。 86m,起飞总重81。57t,起飞推力为1040kN。长征二号(LM-2)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二号(LM-2)运载火箭是从洲际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于1975年发射了1t多重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成功地回收了返回舱。 此后,又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陆续衍生出长征二号丙(LM-2C)、长征二号丙改进型(LM-2C/SD)和发射极轨卫星的长征二号丁(LM-2D)运载火箭。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长征二号系列主要用于发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LM-2C/SD曾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12颗美国的铱星移动通信卫星。 1986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航天飞机被停飞,美国用了很长时间分析和处理故障,其后美国停止用航天飞机发射一般商业卫星。趁此时机,我国仅用了18个月就研制成功长征二号E(又称长二捆,LM-E)运载火箭,可以发射原来准备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商用卫星。 长征二号E火箭是以长征二号为芯级,周围捆绑了4个液体助推器,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9。2t。长征二号E于1990年试射成功,从1992年到1995年曾发射多颗外国卫星。为满足发射神舟号飞船的要求,保证宇航员的安全,我国又在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从而发展出了长征二号F(LM-F)运载火箭,专门用来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 由于长征二号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高,1975~1996年连续成功地把17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天,这使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可靠性声誉。长征三号(LM-3)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二级火箭上面加了一个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所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二次启动,在技术上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1985年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此后,长征三号系列不断增加新成员,如长征三号甲(LM-3A)、长征三号乙(LM-3B),主要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图25)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火箭,它的氢氧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力,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从长征三号的1。 6t提高到2。6t。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图26)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二捆的基础上研制的,即以长征三号甲为芯级,再捆绑4个与长二捆类似的液体助推器。长征三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卫星,也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 1t,跃入了世界大型火箭行列。长征四号(LM-4)系列运载火箭目前投入使用的是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用于发射各种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2023-07-05 04:51:404
长征火箭的总设计师是谁
李东。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正式立项研制,李东担任该型火箭的总设计师。10年中,他全程主持了我国首个大型火箭长征五号的论证、预研和工程研制工作,突破了大直径箭体结构、全新无毒无污染低温动力等12类247项关键技术,完成我国火箭箭体结构的设计、材料、工艺、制造装备和试验能力从3.35米到5米的全面升级换代,促进了新一代中、小型火箭发展,带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进步,为我国重型火箭研制和中国航天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扩展资料: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X、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甲6个型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火箭2023-07-05 04:51:473
中国一共发射过几次火箭
1 长征一号 1970.4.24 酒泉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近地 1 成功2 长征一号 1971.3.3 酒泉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停止使用) 成功,入轨第7天开始正常工作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3.9.18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1 失败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4.7.12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 失败3 长征二号 1974.11.5 酒泉 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1 失败,火箭起飞后爆炸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7.2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3 中国首颗超过1吨的卫星 成功4 长征二号 1975.11.26 酒泉 第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2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12.1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4 成功风暴一号 1976.8.30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5 成功5 长征二号 1976.12.7 酒泉 第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3 成功6 长征二号 1978.1.26 酒泉 第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停止使用) FSW-0-4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9.7.28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6 失败,未入轨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81.9.20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7(停止使用) 首次一箭三星成功 成功7 长征二号丙 1982.9.9 酒泉 第4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5 成功8 长征二号丙 1983.8.19 酒泉 第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6 成功9 长征三号 1984.1.29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1 同步 1 东方红二号首发 失败,三级发动机未能二次点火10 长征三号 1984.4.8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2 同步 2 成功11 长征二号丙 1984.9.12 酒泉 第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7 成功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酒泉 第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0-8 成功13 长征三号 1986.2.1 西昌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6 酒泉 第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0-9 成功15 长征二号丙 1987.8.5 酒泉 第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6 FSW-0-10 成功16 长征二号丙 1987.9.9 酒泉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1-1 成功17 长征三号 1988.3.7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1 同步 4 东方红二号甲首发 成功18 长征二号丙 1988.8.5 酒泉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8 FSW-1-2 成功19 长征四号甲 1988.9.7 太原 风云一号A星 太阳 1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 成功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2 同步 5 成功21 长征三号 1990.2.4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3 同步 6 成功22 长征三号 1990.4.7 西昌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1 成功23 长征二号捆 1990.7.16 西昌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近地 1 外星2、3 部分成功,澳星模拟星未入轨24 长征四号甲 1990.9.3 太原 风云一号B星、大气一号甲、大气一号乙 太阳 2(停止使用) 成功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5 酒泉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9 FSW-1-3 成功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4 同步 8 部分成功,星未入轨未计入 长征二号捆 1992.3.22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外星4 未发射,紧急关机,卫星无恙27 长征二号丁 1992.8.9 酒泉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2-1 成功28 长征二号捆 1992.8.14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4 成功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6 酒泉 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近地 10 FSW-1-4、外星5 成功30 长征二号捆 1992.12.21 酒泉 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失败 失败,卫星爆炸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8 酒泉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1 FSW-1-5 部分成功,卫星未返回32 长征三号甲 1994.2.8 西昌 实践四号科学卫星(模拟星)、夸父一号 同转 1 成功33 长征二号丁 1994.7.3 酒泉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2-2 成功34 长征三号 1994.7.21 西昌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9 外星6 成功35 长征二号捆 1994.8.28 西昌 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同步 4 外星7 成功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2 东方红三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未能定点37 长征二号捆 1995.1.26 西昌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爆炸38 长征二号捆 1995.11.28 西昌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6 外星8 成功39 长征二号捆 1995.12.28 西昌 艾科斯达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9 成功40 长征三号乙 1996.2.15 西昌 国际708通信卫星 同步 1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起飞后坠地41 长征三号 1996.7.3 西昌 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同步 10 外星10 成功42 长征三号 1996.8.18 西昌 中星7号通信卫星 同步 11 失败,未进入轨道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酒泉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2-3 成功44 长征三号甲 1997.5.12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45 长征三号 1997.6.10 西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星 同步 12 中国首颗静止气象卫星 成功46 长征三号乙 1997.8.20 西昌 马部海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11 成功47 长征二号丙SD1997.9.1 太原 铱星模拟星(双星) 近地 12 外星12、13 成功48 长征三号乙 1997.10.17 酒泉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14 成功49 长征二号丙SD1997.12.8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3 外星15、16 成功50 长征二号丙SD1998.3.26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4 外星17、18 成功51 长征二号丙SD1998.5.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5 外星19、20 成功52 长征三号乙 1998.5.30 西昌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4 美国制造 成功53 长征三号乙 1998.7.18 西昌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法国制造 成功54 长征二号丙SD1998.8.20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6 外星21、22 成功55 长征二号丙SD1998.12.19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7 外星23、24 成功56 长征四号乙 1999.5.10 太原 风云一号C星、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阳 1 成功57 长征二号丙SD1999.6.1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8 外星25、26 成功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太原 资源一号01星 太阳 2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59 长征二号F 1999.11.20 酒泉 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1 成功60 长征三号乙 2000.1.26 西昌 中星22号 同步 6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61 长征三号 2000.6.25 西昌 风云二号B星 同步 13 成功62 长征四号乙 2000.9.1 太原 资源二号01星 太阳 3 成功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A 同步 4 成功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B 同步 5 成功65 长征二号F 2001.1.10 酒泉 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2 成功66 长征二号F 2002.3.25 酒泉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 近地 3 成功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太原 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A 太阳 4 首颗海洋水色卫星 成功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太原 资源二号02星 太阳 5 成功69 长征二号F 2002.12.30 酒泉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近地 4 成功70 长征三号甲 2003.5.25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C 同步 6 成功71 长征二号F 2003.10.15 酒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近地 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太原 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 太阳 6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3 酒泉 第1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3-1 成功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西昌 中星20号 同步 7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75 长征二号丙SM2003.12.30 西昌 探测一号 超椭圆 19 成功76 长征二号丙 2004.4.18 西昌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近地 20 成功77 长征二号丙SM2004.7.25 太原 探测二号 超椭圆 21 成功78 长征二号丙 2004.8.29 酒泉 第1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2 FSW-3-2 成功79 长征四号乙 2004.9.9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1组 太阳 7 成功80 长征二号丁 2004.9.27 酒泉 第2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3-3 成功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西昌 风云二号C星 同步 8 成功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6 太原 资源二号03星 太阳 8 成功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西昌 试验卫星二号 近地 23 成功84 长征三号乙 2005.4.13 西昌 亚太六号 同步 7 外星27 成功85 长征二号丁 2005.7.6 酒泉 实践七号 近地 6 成功86 长征二号丙 2005.8.2 酒泉 第2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4 FSW-3-4 成功87 长征二号丁 2005.8.29 酒泉 第2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3-5 成功88 长征二号F 2005.10.12 酒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近地 6 成功89 长征四号乙 2006.4.27 太原 遥感卫星一号 太阳 9 成功90 长征二号丙 2006.9.9 酒泉 实践八号 近地 25 成功91 长征三号甲 2006.9.13 西昌 中星22A 同步 9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92 长征四号乙 2006.10.24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2组 太阳 10 成功93 长征三号乙 2006.10.29 西昌 鑫诺二号 同步 8 东方红四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故障94 长征三号甲 2006.12.8 西昌 风云二号D星 同步 10 成功95 长征三号甲 2007.2.3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D 同步 11 成功,故障抢修成功96 长征二号丙 2007.4.11 太原 海洋一号B 太阳 26 成功97 长征三号甲 2007.4.14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 中高 12 成功98 长征三号乙 2007.5.14 西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同步 9 外星28,东方红四号平台 成功99 长征二号丁 2007.5.25 酒泉 遥感卫星二号、皮星一号 近地 8 成功100 长征三号甲 2007.6.1 西昌 鑫诺三号 同步 13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101 长征三号乙 2007.7.5 西昌 中星6B 同步 10 法国制造 成功102 长征四号乙 2007.9.19 太原 资源一号03星 太阳 11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103 长征三号甲 2007.10.24 西昌 嫦娥一号! 月球极轨 14 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成功104 长征四号丙 2007.11.12 太原 遥感卫星三号 太阳 1 成功105 长征三号丙 2008.4.25 西昌 天链一号01星 同步 1 首颗中继卫星 成功106 长征四号丙 2008.5.28 太原 风云三号01星 太阳 2 风云三号首发 成功107 长征三号乙 2008.6.9 西昌 中星九号 同步 11 法国制造 成功注: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火箭只负责将卫星送至同步转移轨道,故此后若发生意外,仍算作部分成功1995年前,长二捆发射外国同步卫星时,火箭一般只负责送入近地停泊轨道,此后的工作由卫星发动机或引进的第三级完成.2023-07-05 04:52:262
急急急急急!2008年中国航天
2000年9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1星发射成功,此后,又分别发射成功02星和03星,其分辨率比资源一号系列卫星更高,而且形成了三星联网,表明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相继定点于东经140度和东经80度赤道上空。 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远期目标。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三号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顺利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为中国今后的载人航天测控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2002年5月,中国发射成功了第一颗海洋水色水温监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5月25日,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第三颗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初步形成了第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2007年实施我国第一次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任务。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2人(费俊龙、聂海胜)5天飞行试验。 2006年4月,中国发射成功了中国首颗微波遥感卫星——遥感卫星一号等。 2007年10月24日18点06分,中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新的一步。 2008年09月25 ,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出仓进行太空行走!2023-07-05 04:52:322
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有卫星发射失败过的没。试发射除外
1、1969年12月,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1的首次任务飞行。可能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70年2月急匆匆把他那个几公斤的小卫星放了上去,否则我们是第4个发射卫星的国家。2、返回式1-01号(FSW-1),长征2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2的首次任务飞行。3、返回式1-02(FSW-1)号,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FSW-1,减速伞失灵,硬着陆。4、1984年1月,东方红2-01(DFH-2-01),长征3号第3级故障,未能入轨。这是长征3的首次任务飞行。5、1984年4月,东方红2-02(DFH-2-02),成功,第1颗进入任务状态的DFH-2,在定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用非常规办法解决,风险重重。6、1988年风云1号-01(FY-1-01),成功入轨,仅35天星上相机镜头被污染,卫星平台虽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丧失,实际已报废。7、1990年,风云1号-02(FY-1-02),成功入轨,星上计算机故障导致姿态失衡。这里要请高人指点,很多报道说被抢救回来,但又说只在轨175天,怎么回事?8、1994年,风云2号-01(FY-2-01),在厂房中爆炸,未发射。9、1994年,东方红3-01(DFH-3-01),长征3甲(LM-3A)的首次任务飞行成功,但卫星燃料泄漏,未能定点。10、1996年,长征3乙(LM-3B)首次任务飞行,箭上姿态控制故障,火箭倒栽地面,星箭俱毁。这次失败连同92年的奥星事件(一次发射失利,一次卫星失踪)对正进军国际商业发射的中国航天来说打击是巨大的。11、鑫诺2号(SINO-2),东方红4-01星,目前最多的消息是星上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展开,丧失能量不能定点,应该算上它了吧。2023-07-05 04:52:392
不知道中国从开始航天发射以来各次发射的时间和型号
我只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对你有帮助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记录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日期 航天器名称 发射地点 发射结果01 长征一号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酒泉 成功02 长征一号 1971.03.03.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酒泉 成功03 长征二号 1974.11.05. 返回式卫星 酒泉 失败04 长征二号 1975.11.26. 第1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05 长征二号 1976.12.07. 第2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06 长征二号 1978.01.26. 第3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07 长征二号丙 1982.09.09. 第4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08 长征二号丙 1983.08.19. 第5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09 长征三号 1984.01.29. 试验卫星 西昌 部分成功10 长征三号 1984.04.08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11 长征二号丙 1984.09.12. 第6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第7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3 长征三号 1986.02.01.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06. 第8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5 长征二号丙 1987.08.05. 第9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6 长征二号丙 1987.09.09.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7 长征三号 19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18 长征二号丙 1988.08.05.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19 长征四号甲 1988.09.0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太原 成功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21 长征三号 19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22 长征三号 1990.04.07. 香港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23 长征二号捆(E)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 西昌 成功24 长征四号甲 1990.09.03.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大气一号甲卫星大气一号乙卫星 太原 成功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05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 西昌 失败 长征二号捆(E) 1992.03.22. 澳大利亚B1通信卫星 西昌 未起飞27 长征二号丁 1992.08.09.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28 长征二号捆(E) 1992.08.14. 澳大利亚B1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06. 第14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瑞典科学实验弗利亚卫星 酒泉 成功30 长征二号捆(E) 1992.12.21. 澳大利亚B2通信卫星 西昌 发射成功,卫星出现故障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08.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32 长征三号甲 1994.02.08. 实践四号科学实验卫星夸父一号模拟星 西昌 成功33 长征二号丁 1994.07.03.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34 长征三号 1994.07.21. 香港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35 长征二号捆(E) 1994.08.28. 澳大利亚B3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37 长征二号捆(E) 1995.01.26. 香港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西昌 星箭爆炸38 长征二号捆(E) 1995.11.28. 香港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39 长征二号捆(E) 1995.12.28. 美国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40 长征三号乙 1996.02.15. 国际708通信卫星 西昌 失败41 长征三号 1996.07.03. 香港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42 长征三号 1996.08.18. 中星七号通信卫星 西昌 失败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酒泉 成功44 长征三号甲 1997.05.12.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45 长征三号 1997.06.10. 风云二号A气象卫星 西昌 成功46 长征三号乙 1997.08.20. 菲律滨马部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47 长征二号丙改 1997.09.01. 美国铱星模拟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48 长征三号乙 1997.10.17. 香港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49 长征二号丙改 1997.12.08.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0 长征二号丙改 1998.03.26.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1 长征二号丙改 1998.05.02.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2 长征三号乙 1998.05.30.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53 长征三号乙 1998.07.18.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54 长征二号丙改 1998.08.20.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5 长征二号丙改 1998.12.19.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6 长征四号乙 1999.05.10. 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原 成功57 长征二号丙改 1999.06.12. 美国铱星(一箭双星) 太原 成功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中巴资源一号卫星搭载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 太原 成功59 长征二号己(F) 1999.11.20.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 酒泉 成功60 长征三号甲 2000.01.26. 中星22号卫星 西昌 成功61 长征三号 2000.06.25. 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 西昌 成功62 长征四号乙 2000.09.01.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 太原 成功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西昌 成功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西昌 成功65 长征二号己(F) 2001.01.10. 神舟二号试验飞船 酒泉 成功66 长征二号己(F) 2002.03.25. 神舟三号试验飞船 酒泉 成功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 太原 成功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 太原 成功69 长征二号己(F) 2002.12.30. 神舟四号飞船 酒泉 成功70 长征三号甲 2003.05.25. 北斗导航系统第三颗卫星 西昌 成功71 长征二号己(F) 2003.10.15.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酒泉 成功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中巴地球资源卫号搭载创新一号小卫星 太原 成功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日期 航天器名称 发射地点 发射结果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03. 第18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酒泉 成功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中星20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75 长征二号丙 2003.12.30. 探测一号卫星 西昌 成功76 长征二号丙 2004.04.18.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卫星 西昌 成功77 长征二号丙改 2004.07.25. 探测二号卫星 太原 成功78 长征二号丙 2004.08.29. 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酒泉 成功79 长征四号乙 2004.09.09. 实践六号卫星(AB双星) 太原 成功80 长征二号丁 2004..09.27. 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酒泉 成功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 西昌 成功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06.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 太原 成功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试验卫星二号 西昌 成功84 长征三号甲 2005.04.12 亚太六号通信卫星 西昌 成功85 长征二号丁 2005.07.08 实践七号卫星 酒泉 成功86 长征二号丙 2005.08.02 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酒泉 成功87 长征二号丁 2005.08.29 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酒泉 成功88 长征二号己(F) 2005.10.12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酒泉 成功89 长征四号乙 2006.04.27 遥感一号卫星 太原 成功2023-07-05 04:52:594
描写"长征二号E飞天"这一场面时,可以用上哪些词语?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 长征运载火箭的摇篮中华民族是一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是一个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曾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们,从事着中国航天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遨游太空的壮举。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就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支劲旅,他们用成功报效祖国,怀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高科技队伍,以强国强军为己任,以毕生的奉献和追求,使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不断跨越,跃向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火箭之父钱学森博士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50年来,20位两院院士在研究院工作过,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管理、生产人才脱颖而出。1978年至今,研究院获得3487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0项、国家发明奖13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1380项。2001年研究院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5年研究院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登“2005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榜首。 5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充满挑战与坎坷的50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完成了三件大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取得巨大成就,构筑了国家战略安全的根基;运载火箭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形成了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铸就的神箭成功地将中国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更为可贵的是,这50载的春秋,孕育发展了航天精神,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从老五院精神到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在2005年,研究院党委在航天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提炼了“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使航天精神不断丰富、完善和升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航天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使得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50年来,研究院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12个第一 1、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地地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设计生产队伍开始形成,初步掌握了导弹火箭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导弹火箭设计生产配套体系初步建立。 2、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本土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战略核威慑能力和核打击能力。 3、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宣告了我国开始进入太空时代。 4、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标志着较大直径箭体的火箭开始使用。 5、1980年5月18日,我国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全程试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加强。 6、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7、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装置,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始了国际间合作。 8、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为亚太公司进行商业发射,标志着长征火箭开始进入世界卫星发射市场。 9、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由串联改为串联加捆绑,将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至9.2吨,适应了卫星发射市场的需要。 10、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运载火箭系列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首次超过了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居世界商业发射第二,有效载荷系数居世界第三。 11、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为后续的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国两弹结合的成功,大大提升 我国国际地位。 20世纪5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7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最初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在北京南郊诞生,钱学森出任首任院长。 60年代初,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型号产品发射成功,独立自主的航天事业有了腾飞的基础。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搞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改变了外国人所说的“中国是有弹无枪”的历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为了祖国的强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挑起重担!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繁杂工序,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功勋榜上,那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科学家用热血和智慧破解了一道道难题。 1966年10月27日凌晨,两弹结合试验爆炸成功,在预定地点升起了蘑菇云!那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时刻!《人民日报》当天为此发行号外。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10月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结合试验成功后的40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和全体员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循着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线,协力攻坚,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研制出了体现国家意志、彰显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航天型号,用成功报效了祖国。 发展运载火箭,角逐国际市场 党中央决定,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这一重任又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身上。经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长期艰苦卓绝、不畏艰险地顽强拼搏,铸就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喷射出巨大的火柱,载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东方红一号”的上天,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年后,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年10月,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使用阶段。 198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科学家们正悄悄地酝酿着一件后来震动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突破: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基础上,捆绑四个助推器,形成新型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尽快适应国际发射市场的需要。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长二捆”运载火箭。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从此,我国运载火箭开始角逐国际市场。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把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仅用18个月研制成功的大型运载火箭,创造了世界运载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1997年8月20日,我国跨世纪的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的马步海通信卫星,它的研制成功巩固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在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保持了连续10年41次成功发射的记录,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创造了奇迹。进入新世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的航天发射任务进一步增加,密度进一步加大,难度进一步上升。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转战3个发射场,发射5次,将6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05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外国封锁,再次成功发射外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拓展了空间。 托起飞天梦想,谱写航天新篇章 开发宇宙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远古传说,还是万户飞天、冯铉造箭的惊人胆略,都记录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悲壮探索。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全球炎黄子孙永生难忘的历史性时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航天英雄杨利伟送入浩瀚的太空。10月16日,“神舟”飞船天外归来,英雄光荣凯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的金秋十月,依然在那片辽阔的戈壁荒原,依然是那支为人类搭建通向宇宙的运载火箭研制队伍,再次用长二F火箭将我国的两名航天员送上了茫茫宇宙,完成了又一次完美的载人飞天壮举。 我国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不仅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完成的两次伟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巍巍耸立的里程碑,为中国航天谱写了最辉煌的篇章。这两次伟大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 “神箭”腾飞太空,“长征”笑傲苍穹。如今,披荆斩棘,一路豪歌的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者们已把目光投向更加深邃浩瀚的太空,向着研制“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而跋艰涉难,勇往直前,正在用豪情、雄心、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着航天新的篇章。 用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由当初100多人的研究队伍发展成为拥有2万多员工,总资产和年度总收入均过百亿,在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研究院。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海外拥有分支机构和企业,在首都北京的南郊建设了一个和谐安定、健康美好、安居乐业、民主富裕的航天城。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20多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国家不同阶段军工企业改革方针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壮大民品。经过多年在民用市场的打拼,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部分项目已经成长为优势民品、主导民品,一批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新项目取得突破,形成了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公司,同时,造就了一支6000人的民品生产经营队伍,为发展民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体院和核心子公司,在航天运输系统和主导民品方面起龙头和牵引作用;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开发等方面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集团公司铸造一流宇航公司中起支撑作用。新一届领导层高瞻远瞩,用战略的眼光,提出一院长远发展战略,从科学的发展观的高度提出“武器实战化、运载市场化、经营规模化、基础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五化”目标和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军品固院、民品强院、创新引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的发展方针和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略,秉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用先进的文化力支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用先进的文化力创造“一流的技术”,实施技术领先战略;用先进的文化力打造“一流的产品”品牌;用先进的文化力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文化一流的国际一流宇航公司。 制定指引院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谋划发展,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03年4月决定成立了发展规划部,赋予其研究制定战略及战略管理的职能,并尝试借助“外脑”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证和设计。为制定发展战略,院领导班子广泛听取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多次召开战略研讨会、院长办公会、厂所长例会、领导干部会、党政联席会,为完善发展战略搭建了广开言路、集聚智慧的平台。经过不断思考和反复研究,到2005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进入正式制定时期。经过了借助“外脑”进行调研、制定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审议和签发的四个阶段,历时10个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5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战略诞生了。2005年12月26日,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圆满完成2005年全年任务之际,吴燕生院长郑重签发了《一院2006年~2020年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确立了“引领航天、追求卓越”的使命、“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和“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略。“引领航天、追求卓越”赋予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崭新的发展内涵,体现了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历史责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在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要求,朝着“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构建和谐新一院”的宏伟目标阔步向前。 为解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民品资源分散、市场开发协同度低的问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推进公司清理整合,缩短投资链条,压缩公司数量,对经营性资产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实现了民品、三产经营性资产重组,落实归核化。2005年2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经营投资管理委员会,模拟董事会运作,行使本级公司的出资职能和对厂所公司的监管职能。收购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接收519厂,并购山东泰安特种车辆厂;风力发电、稀土电机等项目,成为民品经济发展的新力量。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以特车底盘生产基地、风机生产基地、航天特种技术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特车上装基地和风机叶片基地为依托的民用产业发展新格局,正朝着归核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正朝着实现2010年民用产业收入突破180亿元的战略目标不断冲刺。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断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构建和谐新一院。一是着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发展中培育了大批专门人才。在1999年9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的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中,有6位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过。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有20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工作过,现有两院院士7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取得了3000多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其中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是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建立院情通报制度和民主沟通对话制度,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了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和困难员工帮扶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把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出“超越前人、跨越发展”,建设研究院,培育新青年。提出并落实“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方针,努力做好离退休工作。坚持每年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群众。 自主创新结硕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产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惟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始终抓住发展航天高科技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把创新确立为引领研究院发展的先导力量,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了航天运载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2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召开了全院首次技术创新大会,成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技术创新基金,为科技人员充分发挥才智营造和谐的氛围,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攻关,院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加串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 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院党委始终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始终把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加大改革奖励分配政策的力度,对关键岗位实行特殊分配政策,使分配政策向承担研制任务的重点岗位倾斜,重奖为型号科研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培养了一大批攻关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工人队伍。目前,研究院拥有两院院士6人,国家级专家11人,省部级专家44人,省部级学术带头人24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拥有硕士授予点10个、博士授予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为自主创新、持续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高密度发射责任重大 2007年,对所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员工来讲都是繁忙的一年,他们不仅迎来了建院50周年,也迎来了长征火箭的高密度发射。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发题为《关于围绕战略目标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能力建设促进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院50周年献礼的通知》,研究院对2007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2007年研究院面临的形势任务压力很大,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对质量、工作效率、组织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院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确保成功、永保成功,成为研究院对祖国、对人民最好的回答。 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航天人没有退缩,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仅从2007年年初到5月14日,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取得了“三战三捷”的成功佳绩,研究院用航天人独有的成功情怀向祖国诉说着忠诚。在研究院建院50周年之际,回首研究院曾走过的50个春秋,那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勇于成功的历史。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截止2007年5月14日,共执行了98次发射任务,其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了79次发射任务。从1996年10月到2007年5月14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更是连续56次成功发射,其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了41次成功发射。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自1994年2月8日成功发射实践四号探测卫星后,截止2007年5月14日,已取得了13次成功发射的优异成绩。我国的运载火箭在近1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因其高成功率和高可靠性,也被誉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常胜将军”。除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外,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这个庞大的“家族”中,通过不断技术改进,目前已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四号、长征二号F等运载火箭,它们都曾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立下赫赫战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意义重大,它是中国航天历史的又一里程碑,将开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未来新征程。 1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是中国从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一个标志,为中国航天开启了新长征。2023-07-05 04:53:083
2003年至2011年我国的航天成就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总结: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同世界其它航天大国一样,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从研制导弹开始的。 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恩来总理组织制定了包括火箭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1956年2月,刚从海外归来的钱学森博士提出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在他的主持下,由30多名专家和1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组成了一支科研队伍,在简陋而又艰苦的高峰。 1956年10月8日,在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建立。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开始利用苏联的援助,通过仿制学习自行设计的本领。 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 1962年3月21日,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失败。然而,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这第一次重大挫折却并未使科技人员气馁。 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它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此后,我国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1971年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这一切为我国地地战略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80年代以来,我国远程战略导弹全程试验和水下潜艇发射固体战略导弹相继成功,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核反击能力,提高了国防现代化水平。同时,各种战术导弹研制也获得重大进展。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5年,在我国地地导弹取得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到了卫星从太空传回地面的《东方红》清晰的乐曲声,表明卫星上天后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着”的要求。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l975年11月26日至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表明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掌握卫星回收技术。迄今我国共成功地发射17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16颗均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成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43年来,我国共成功发射40颗不同类型的国产人造卫星,包括科学试验、国土普查、通信广播、气象观测等多种应用卫星,获得的遥感资料对国土普查、土地测量、地震预报、矿产资源勘探、农林水利开发、铁路航道选址、海洋研究、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长征火箭”万里长征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迈出了长征系列火箭“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支载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 1975年,我国开始研制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其中,研制火箭第三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成为“长征三号”的关键。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效果良好。与此同时,我国开展了使用觉规燃料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研制。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美制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使我国以无可争辩的实力跻身于国际商务发射市场。 1992年8月14日和1994年8月28日,“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先后把两颗美制“澳星”发射入轨。由于征服了火箭捆绑技术的难题,使得火箭的推力更大。 “长征三号乙”是中国目前长征系列火箭中最先进、推力最大的火箭。无论其高度,还是其运载能力,都跃入世界巨型火箭的行列。它在1996年2月15日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时,首飞出师不利,使中国对外发射陷入了困境。 1997年8月20日“长三乙”火箭成功地把亚洲目前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菲律宾的马部海卫星托举到预先设定的轨道上。这次发射,对于启动中国沉寂了一年半的对外发射服务市场具有起死回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月后,10月17日,“长三乙”火箭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1998年3月26日,“长二丙改”火箭将铱星通信风的51号和61号两颗卫星安然送入远地点高度为628升米的轨道,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50次发射告捷。 1998年7月18日,“长三乙”火箭再展雄风,又将法国宇航公司为主承制的鑫诺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地送上预定轨道。 至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为国际用户成功地完成了20次发射和5次搭载任务,把24颗国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占据了7%和9%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和长征四号9种型号的运载火箭。 谢谢!2023-07-05 04:53:172
航天航空科技实践探索与畅想作文怎么写?
航天航空科技实践探索与畅想作文可以这样来写:今天早上吃完饭后,我怀着兴奋、高兴的心情和妈妈千里迢迢的坐车来到了中华航天博物馆。进去之后,妈妈告诉我195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创建,1957年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我们先去了一层展览火箭、卫星的地方。这里有三个火箭的实物。讲解员说道:“那三个火箭都是做好了以后没有发射出去的真实火箭,第一个改进型为长征二号丙,近地面轨道运载能力2500公斤,第二个改进型为长征二号丁,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100公斤。”那三个火箭一个比一个高。然后我们又看了返回舱和卫星的实物和模型。有神舟飞船返回舱、实践二号卫星、实践一号卫星、资源一号卫星、返回式卫星回收舱等等,看完之后我和妈妈就上楼来到了三层。到了三层,我就被墙上挂着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些都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拍的照片。我们又来到了二层。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片。知道了成为宇航员非常不容易,要经过层层选拔,还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才有资格飞上月球。最后我和妈妈就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航天博物馆不仅真有趣还能在里面学到好多知识,有机会我还要去那里参观。2023-07-05 04:53:261
请教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有关情况
从196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1974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升空。遗憾的是,由于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发射失败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虽然心情沉重,但没有气馁。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后,1975年11月26日11时29分52秒,我国再次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3天后,卫星在贵州省六枝营盘公社回收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遥感和航天器回收技术的国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遥感卫星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此时回顾返回式遥感卫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出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一些最基本的情况,与对我国航天事业感兴趣的朋友分享。惟水平所限,挂一漏万且必有谬误,权作引玉之砖,敬希诸位方家不吝指正为幸。发射 卫星编号 发射日期 回收日期 起飞质量 近地点 远地点 周期 倾角 顺序 (千克) (千米) (千米) (分) (度)××1号(FSW-0)第1代国土普查卫星 1 FSW-0-1 1975-11-26 1975-11-29 1800 181 495 91.2 63.0 2 FSW-0-2 1976-12-07 1976-12-10 1800 172 492 91.2 59.5 3 FSW-0-3 1978-01-26 1978-01-29 1800 169 488 91.0 57.0 4 FSW-0-4 1982-09-09 1982-09-14 1800 177 407 90 2 63.0 5 FSW-0-5 1983-08-19 1983-O8-24 1800 175 404 90.2 63.3 6 FSW-0-6 1984-09-12 1984-O9-17 1800 178 415 90.3 68.O 7 FSW-O-7 1985-10-21 1985-1O-26 1800 175 409 90.2 63.0 8 FSW-0-8 1986-10-06 1986-10-11 1800 176 402 90.2 57.0 9 FSW-0-9 1987-08-05 1987-08-1O 1800 l72 410 90.2 63.0××1号甲(FSW-1)第1代摄影测量卫星 10 FSW-1-1 1987-09-09 1987-09-17 21O0 208 323 89.7 63.O 11 FSW-1-2 1988-08-05 1988-08-13 21O0 208 326 89.7 62.8 12 FSW-1-3 1990-10-05 1990-10-13 21O0 206 308 89.6 57 1 14 FSW-1-4 1992-10-06 1992-10-13 21O0 211 315 89.8 63.0 15 FSW-1-5 1993-10-08 1996年5月陨落 21O0 214 317 89.6 56.9××1号乙(FSW-2)第2代国土普查卫星 13 FSW-2-1 1992-08-09 1992-O8-25 2600 175 353 89.1 63.1 16 FSW-2-2 1994-07-03 1994-07-18 276O 178 333 89.5 62.9 17 FSW-2-3 1996-10-20 1996-11-04 2970 176 354 89.7 63.0××4号(FSW-3)第2代摄影测量卫星 18 FSW-3-1 2003-11-03 2003-11-21 3800 191 330 89.7 63.0 20 FSW-3-2 2004-09-27 2004-10-15 3800 205 297 89.5 63.0 22 FSW-3-3 2005-08-29 2005-09-16 3800 205 331 89.5 63.0 ××2号(FSW-4)国土详查卫星 19 FSW-4-1 2004-08-29 2004-09-25 3900 168 553 91.0 63.0 21 FSW-4-2 2005-08-02 2005-08-29 3900 169 547 91.7 63.0 说明0、运载工具:××1号(FSW-0) 长征二号(01批星)、长征二号丙(02批星,01批长征二号火箭) ××1号甲(FSW-1) 长征二号丙(01批长征二号丙火箭) ××1号乙(FSW-2) 长征二号丁(01批长征二号丁火箭) ××4号(FSW-3) 长征二号丁(02批长征二号丁火箭) ××2号(FSW-4) 长征二号丙(火箭批次未明,可能是03批长征二号丙火箭)1、××1号(FSW-0)第1代国土普查卫星:分2个批次,01批4颗,在轨运行3天;02批6颗,在轨运行5天。 质量约1800千克,最大直径2200 mm,总长3144 mm,头部半锥角10°。它有两个舱段:仪器舱和回收舱,容积7.6 立方米,返回有效载荷260千克。有11个分系统:有效载荷、结构、热控、姿控、程控、遥测、遥控、跟踪、天线、回收和电源分系统。 姿控系统为模拟量对地定向主动三轴稳定控制系统,用陀螺和红外地球敏感器组成姿态测量系统,用冷气喷气系统作执行机构,控制精度优于1°,偏航姿态优于2.2°。无轨控。 星上地物相机为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分辨率20米。 可回收部分有效载荷260千克。2、××1号甲(FSW-1)第1代摄影测量卫星:外形尺寸和××1号(FSW-0)相同,质量比××1号(FSW-0)略有增加,在轨运行时间略有增加,达7-8天。首次采用数字量主动三轴稳定控制系统,增加了增加了太阳敏感器,新型陀螺,双机热备计算机,控制精度优于0.7°,偏航姿态优于1°。无轨控。 卫星有12个分系统,比××1号(FSW-0)多了压力控制分系统。 星上地物相机为画幅式测量相机,焦距:300 mm,像幅:200×370 mm,B/H:0.25-0.99,地面分辨率:25 m。 可回收部分有效载荷260千克。3、××1号乙(FSW-2)第2代国土普查卫星:它有三个舱段:仪器舱、制动舱和回收舱,其中仪器舱又分为服务舱和密封舱。它的外形与FSW-0、1相差较大,相当于在原FSW-0、1的结构底部增加一个高1500 mm 、直径2200 mm的圆柱段。其总长度为4644 mm,最大直径为2200 mm,12.8立方米。质量明显增加,达2500千克以上。可回收部分有效载荷400千克,重量和容积分别增加了53%和15%,密封舱容积增加了20.3%。 在轨运行时间达15-16天,增加了单组元肼轨控发动机,具备有限的轨道控制能力。有12个分系统,与××1号甲(FSW-1)相同。首次采用三冗余计算机的数字量主动三轴稳定控制系统,控制精度优于0.5°,偏航姿态优于0.7°。由于采用三冗余计算机,卫星具有全姿态捕获功能。仪器舱在与返回舱分离后,运用全姿态捕获功能,将仪器舱恢复正常运行姿态,成为一颗新的技术试验卫星。 地物相机为节点扫描式全景相机,分辨率4米。4、××4号(FSW-3)第2代摄影测量卫星:1999年卫星立项,2002年3月完成初样研制和大型试验,2002年9月完成正样01星总装和电测,2003年9月01星出厂, 11月完成01星发射、飞行测控和回收。 用××1号乙(FSW-2)平台进行升级设计,依然分为仪器舱、制动舱和回收舱,其中仪器舱又分为服务舱和密封舱。制动舱仍保持原有构型。相比FSW-2,仪器舱的柱段加长,使有效载荷和电池的装载能力有较大提高。最大直径2200 mm,总长度5144 mm。 有13个分系统:有效载荷、结构、控制(包括姿控和轨控)、跟踪、遥测、遥控、天线、程控、热控、压控、总体电路、电源和返回分系统,比上一代卫星增加了总体电路分系统。 卫星平台采用了卫星侧摆、热门机构等新技术。姿态控制精度优于0.5°。 在轨运行时间18天。 地物相机性能比第1代摄影测量卫星有较大提高。5、××2号(FSW-4)国土详查卫星:2000年卫星立项,2004年年初完成初样研制和大型试验,2004年7月完成正样01星总装和电测,卫星出厂,8月到9月完成01星发射、飞行测控和回收。 整星平台与××4号(FSW-3)平台基本相同,仅部分分系统和设备性能有所不同。 在轨运行时间27天。 地物相机分辨率0.×米。6、其他: a、卫星起飞质量、近地点、远地点均为典型数据,同一系列内的每颗卫星均有细微不同,发射场均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FSW-1-5(国际编号1993-63A)预定返回的日期是1993年10月16日,由于卫星以错误的姿态接受了返回指令,进入了错误的轨道,没有按预定计划重返大气层。1996年5月底,卫星坠落于大西洋。这是我国惟一未能成功回收的返回式卫星。 c、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回收场区位于以四川省遂宁县为中心,纵向(卫星返回轨迹方向)±116公里,横向(卫星返回轨迹垂直方向)±288公里的地域。 d、返回式遥感卫星不仅执行对地遥感任务,而且进行了多项空间实验任务,如CCD摄像、蛋白质晶体生长、砷化镓晶体生长、细胞培养、微生物生长等,其中一些是国外委托的。 e、我国还在FSW-3/4卫星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出“实践八号”育种卫星。2006年9月9日,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4日成功回收2023-07-05 04:53:391
中国首次一箭双星叫什么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及其重大意义!2008-09-07 13:40:01 9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时间六日上午十一时二十五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星箭点火升空约五十一分钟后,“环境减灾”A、B两颗卫星与火箭相继分离,成功进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中国第一次发射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预报卫星获得成功。“环境减灾”A、B卫星是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星座二○○三年立项研制,由今天成功发射的A、B两颗光学小卫星和计划于明年发射升空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C星组成,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求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火箭发射现场。孙自法 摄“环境减灾”A、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公司负责研制生产,设计寿命均大于三年。这两颗卫星主要有效载荷包括:各载有两台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A星还载有一台超光谱成像仪,B星则另载有一台红外相机。卫星可提供可见光、红外谱段光学遥感信息,具有谱段多、谱段分辨率高、视场大和快速重复探测的能力,可以准确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A、B卫星将在一个轨道面内飞行,组网可形成对国土的快速重访能力。“环境减灾”A、B卫星地面系统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面站共同负责研制建设,卫星应用系统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和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负责研制建设,并分别负责减灾应用系统和环境应用系统的数据评价工作。承担这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该火箭是目前中国服役时间最长、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此前已执行二十九次任务成功发射三十八颗卫星,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本次卫星发射是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的首次航天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零八次航天飞行。2023-07-05 04:53:473
“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实践十一号
2009年11月12日上午10时4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的将“实践十一号01星”送入太空。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科学技术实验。 2011年07月06日发射03星,2011年07月29日发射02星,均成功。2011年8月18日发射04星,但未能入轨。2013年7月15日17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一号05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2014年3月31日10时5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6星”送入太空。“实践十一号06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9次飞行。 2014年9月28日13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7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一号07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公司负责生产,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4次飞行。2023-07-05 04:53:541
运载火箭分为哪几种?
运载火箭按其所用的推进剂来分,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按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可以分为单级火箭、多级火箭。运载火箭( rocket launcher)指的是将人们制造的各种将航天器推向太空的载具。运载火箭一般为2—4级, 用于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末级有仪器舱,内装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和发射场安全系统。常用的运载火箭按其所用的推进剂来分,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如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则是一种固液混合型的三级火箭,其第一级、第二级是液体火箭,第三级是固体火箭;美国的“飞马座”运载火箭则是一种三级固体火箭。按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可以分为单级火箭、多级火箭。其中多级火箭按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形式来分,分为串联型、并联型、串并联混合型三种。串联型火箭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分离机构简单,其上面级的火箭发动机在高空点火。并联型火箭的连接分离机构较串联型复杂,其核芯级第一级火箭与助推火箭在地面同时点火。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卫星号运载火箭,就是在中间芯级火箭的周围捆绑了4支助推器。助推器与芯级火箭在地面一起点火,燃料用完后关机抛离。我国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则是一枚串并联混合型火箭,其第一级火箭周围捆绑了4枚助推器,在第一级火箭上面又串联了一枚第二级火箭。2023-07-05 04:54:073
ft1火箭首次采用了什么曲线头
长征二号FT1火箭首次采用了冯卡门曲线头锥。长征二号FT1火箭是为发射天宫一号特别研制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最大8.6吨。由于长征二号FT1火箭体积比其他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大,整流罩也相应增大,未设逃逸塔,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扩展资料长征二号FT1火箭又称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列之一,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具有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飞船的两个状态,运载能力分别为8.6吨和8.1吨,比传统状态的"长二F"提高了0.6吨和0.1吨。与曾经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长二F火箭相比,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有超过170项技术状态的变化,这样规模的变化,相当于再造一枚全新火箭。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冯·卡门曲线头部涉及很多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成型问题,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长二F研制团队在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艺攻关、论证后,才最终将采用冯·卡门曲线的整流罩从理论变成现实。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完成自动交会对接。2023-07-05 04:54:201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什么曲线头锥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冯·卡门曲线头锥。长征二号FT1火箭是为发射天宫一号特别研制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最大8.6吨。由于长征二号FT1火箭体积比其他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大,整流罩也相应增大,未设逃逸塔。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扩展资料:改进型长二F火箭整流罩长度为12.7米,最大直径为4.2米,是国内最大的整流罩。它是根据天宫一号的体积相应调整的。天宫一号体积比之前的神舟飞船都要大,因此整流罩也要相应变大。同时,整流罩头部设计采用流线式的冯·卡门曲线,能更好地减小空气阻力,减轻载荷影响。冯·卡门曲线头部涉及很多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成型问题,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长二F研制团队在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艺攻关、论证后,才最终将采用冯·卡门曲线的整流罩从理论变成现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二号FT1火箭2023-07-05 04:54:571
中国有哪些火箭升空
主要是长征系列火箭 http://baike.baidu.com/view/74243.htm和风暴一号火箭(已退役)2023-07-05 04:55:152
中国的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是什么时候?
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能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 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声誉处于低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自1996年10月到目前已连续25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 在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初期,探空火箭的研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是结构简单的无控火箭,但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枚真正的火箭。从1958年开始,我国陆续研制出包括生物、气象、地球物理、空间科学试验等多种类型的探空火箭。长征一号(LM-1)系列运载火箭 197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长征一号(LM-1)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两级中远程导弹上再加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所组成,火箭全长29.86m,起飞总重81.57t,起飞推力为1040kN。长征二号(LM-2)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LM-2)运载火箭是从洲际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于1975年发射了1t多重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成功地回收了返回舱。此后,又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陆续衍生出长征二号丙(LM-2C)、长征二号丙改进型(LM-2C/SD)和发射极轨卫星的长征二号丁(LM-2D)运载火箭。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长征二号系列主要用于发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LM-2C/SD曾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12颗美国的铱星移动通信卫星。 1986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航天飞机被停飞,美国用了很长时间分析和处理故障,其后美国停止用航天飞机发射一般商业卫星。趁此时机,我国仅用了18个月就研制成功长征二号E(又称长二捆,LM-E)运载火箭,可以发射原来准备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商用卫星。长征二号E火箭是以长征二号为芯级,周围捆绑了4个液体助推器,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9.2t。长征二号E于1990年试射成功,从1992年到1995年曾发射多颗外国卫星。 为满足发射神舟号飞船的要求,保证宇航员的安全,我国又在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从而发展出了长征二号F(LM-F)运载火箭,专门用来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 由于长征二号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高,1975~1996年连续成功地把17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天,这使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可靠性声誉。长征三号(LM-3)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二级火箭上面加了一个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所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二次启动,在技术上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1985年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此后,长征三号系列不断增加新成员,如长征三号甲(LM-3A)、长征三号乙(LM-3B),主要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图25)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火箭,它的氢氧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力,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从长征三号的1.6t提高到2.6t。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图26)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二捆的基础上研制的,即以长征三号甲为芯级,再捆绑4个与长二捆类似的液体助推器。长征三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卫星,也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t,跃入了世界大型火箭行列。长征四号(LM-4)系列运载火箭 目前投入使用的是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用于发射各种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2023-07-05 04:55:251
运载火箭分为哪几种?
我国的运载火箭主要是“长征”系列火箭。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其中,能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分别是“长征一号”系列火箭、“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在1994年至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声誉处于低谷。我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重振雄风,自1996年10月到2007年底,我国已连续50多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两级中远程导弹上再加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所组成,火箭全长29.86米,起飞总重81570千克,起飞推力为1040千牛。“长征二号”(CZ-2)系列运载火箭是从洲际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于1975年发射了1吨多重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成功地回收了返回舱。此后,又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陆续衍生出“长征二号丙”(CZ-2C)、“长征二号丙改进型”(CZ-2C/SD)和发射极轨卫星的“长征二号丁”(CZ-2D)运载火箭。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长征二号”系列主要用于发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CZ-2C/SD曾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12颗美国的铱星移动通信卫星。1986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航天飞机被停飞,美国用了很长时间分析和处理故障,其后美国停止用航天飞机发射一般商业卫星。趁此时机,我国仅用了18个月时间就研制成功“长征二号E”(又称“长二捆”,CZ-2E)运载火箭,可以发射原来准备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商用卫星。“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以“长征二号”为芯级,周围捆绑了四个液体助推器,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9200千克。“长征二号E”于1990年试射成功,从1992年到1995年曾发射多颗外国卫星。为满足发射“神舟号”飞船的要求,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国又在“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从而发展出“长征二号F”(CZ-2F)运载火箭,专门用来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由于“长征二号”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高,1975年至1996年连续成功地把17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天,这使“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声誉。“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二级火箭上面加一个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所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二次启动,在技术上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1985年我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此后,“长征三号”系列不断增加新成员,如“长征三号甲”(CZ-3A)、“长征三号乙”(CZ-3B),主要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火箭,它的氢氧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力,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从“长征三号”的1600千克提高到2600千克。“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二捆”的基础上研制的,即以“长征三号甲”为芯级,再捆绑四个与“长二捆”类似的液体助推器。“长征三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卫星,也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跃入了世界大型火箭行列。“长征四号乙”(CZ-4B)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用于发射各种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2023-07-05 04:55:442
中国最后一次发射火箭在什么时候
1 长征一号 1970.4.24 酒泉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近地 1 成功 2 长征一号 1971.3.3 酒泉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停止使用) 成功,入轨第7天开始正常工作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3.9.18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1 失败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4.7.12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 失败 3 长征二号 1974.11.5 酒泉 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1 失败,火箭起飞后爆炸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7.2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3 中国首颗超过1吨的卫星 成功 4 长征二号 1975.11.26 酒泉 第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2 成功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12.1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4 成功 风暴一号 1976.8.30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5 成功 5 长征二号 1976.12.7 酒泉 第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3 成功 6 长征二号 1978.1.26 酒泉 第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停止使用) FSW-0-4 成功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9.7.28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6 失败,未入轨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81.9.20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7(停止使用) 首次一箭三星成功 成功 7 长征二号丙 1982.9.9 酒泉 第4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5 成功 8 长征二号丙 1983.8.19 酒泉 第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6 成功 9 长征三号 1984.1.29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1 同步 1 东方红二号首发 失败,三级发动机未能二次点火 10 长征三号 1984.4.8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2 同步 2 成功 11 长征二号丙 1984.9.12 酒泉 第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7 成功 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酒泉 第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0-8 成功 13 长征三号 1986.2.1 西昌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 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6 酒泉 第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0-9 成功 15 长征二号丙 1987.8.5 酒泉 第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6 FSW-0-10 成功 16 长征二号丙 1987.9.9 酒泉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1-1 成功 17 长征三号 1988.3.7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1 同步 4 东方红二号甲首发 成功 18 长征二号丙 1988.8.5 酒泉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8 FSW-1-2 成功 19 长征四号甲 1988.9.7 太原 风云一号A星 太阳 1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 成功 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2 同步 5 成功 21 长征三号 1990.2.4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3 同步 6 成功 22 长征三号 1990.4.7 西昌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1 成功 23 长征二号捆 1990.7.16 西昌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近地 1 外星2、3 部分成功,澳星模拟星未入轨 24 长征四号甲 1990.9.3 太原 风云一号B星、大气一号甲、大气一号乙 太阳 2(停止使用) 成功 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5 酒泉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9 FSW-1-3 成功 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4 同步 8 部分成功,星未入轨 未计入 长征二号捆 1992.3.22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外星4 未发射,紧急关机,卫星无恙 27 长征二号丁 1992.8.9 酒泉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2-1 成功 28 长征二号捆 1992.8.14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4 成功 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6 酒泉 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近地 10 FSW-1-4、外星5 成功 30 长征二号捆 1992.12.21 酒泉 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失败 失败,卫星爆炸 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8 酒泉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1 FSW-1-5 部分成功,卫星未返回 32 长征三号甲 1994.2.8 西昌 实践四号科学卫星(模拟星)、夸父一号 同转 1 成功 33 长征二号丁 1994.7.3 酒泉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2-2 成功 34 长征三号 1994.7.21 西昌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9 外星6 成功 35 长征二号捆 1994.8.28 西昌 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同步 4 外星7 成功 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2 东方红三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未能定点 37 长征二号捆 1995.1.26 西昌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爆炸 38 长征二号捆 1995.11.28 西昌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6 外星8 成功 39 长征二号捆 1995.12.28 西昌 艾科斯达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9 成功 40 长征三号乙 1996.2.15 西昌 国际708通信卫星 同步 1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起飞后坠地 41 长征三号 1996.7.3 西昌 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同步 10 外星10 成功 42 长征三号 1996.8.18 西昌 中星7号通信卫星 同步 11 失败,未进入轨道 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酒泉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2-3 成功 44 长征三号甲 1997.5.12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 45 长征三号 1997.6.10 西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星 同步 12 中国首颗静止气象卫星 成功 46 长征三号乙 1997.8.20 西昌 马部海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11 成功 47 长征二号丙SD1997.9.1 太原 铱星模拟星(双星) 近地 12 外星12、13 成功 48 长征三号乙 1997.10.17 酒泉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14 成功 49 长征二号丙SD1997.12.8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3 外星15、16 成功 50 长征二号丙SD1998.3.26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4 外星17、18 成功 51 长征二号丙SD1998.5.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5 外星19、20 成功 52 长征三号乙 1998.5.30 西昌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4 美国制造 成功 53 长征三号乙 1998.7.18 西昌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法国制造 成功 54 长征二号丙SD1998.8.20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6 外星21、22 成功 55 长征二号丙SD1998.12.19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7 外星23、24 成功 56 长征四号乙 1999.5.10 太原 风云一号C星、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阳 1 成功 57 长征二号丙SD1999.6.1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8 外星25、26 成功 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太原 资源一号01星 太阳 2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59 长征二号F 1999.11.20 酒泉 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1 成功 60 长征三号乙 2000.1.26 西昌 中星22号 同步 6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61 长征三号 2000.6.25 西昌 风云二号B星 同步 13 成功 62 长征四号乙 2000.9.1 太原 资源二号01星 太阳 3 成功 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A 同步 4 成功 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B 同步 5 成功 65 长征二号F 2001.1.10 酒泉 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2 成功 66 长征二号F 2002.3.25 酒泉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 近地 3 成功 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太原 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A 太阳 4 首颗海洋水色卫星 成功 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太原 资源二号02星 太阳 5 成功 69 长征二号F 2002.12.30 酒泉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近地 4 成功 70 长征三号甲 2003.5.25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C 同步 6 成功 71 长征二号F 2003.10.15 酒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近地 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 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太原 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 太阳 6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3 酒泉 第1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3-1 成功 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西昌 中星20号 同步 7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75 长征二号丙SM2003.12.30 西昌 探测一号 超椭圆 19 成功 76 长征二号丙 2004.4.18 西昌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近地 20 成功 77 长征二号丙SM2004.7.25 太原 探测二号 超椭圆 21 成功 78 长征二号丙 2004.8.29 酒泉 第1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2 FSW-3-2 成功 79 长征四号乙 2004.9.9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1组 太阳 7 成功 80 长征二号丁 2004.9.27 酒泉 第2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3-3 成功 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西昌 风云二号C星 同步 8 成功 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6 太原 资源二号03星 太阳 8 成功 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西昌 试验卫星二号 近地 23 成功 84 长征三号乙 2005.4.13 西昌 亚太六号 同步 7 外星27 成功 85 长征二号丁 2005.7.6 酒泉 实践七号 近地 6 成功 86 长征二号丙 2005.8.2 酒泉 第2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4 FSW-3-4 成功 87 长征二号丁 2005.8.29 酒泉 第2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3-5 成功 88 长征二号F 2005.10.12 酒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近地 6 成功 89 长征四号乙 2006.4.27 太原 遥感卫星一号 太阳 9 成功 90 长征二号丙 2006.9.9 酒泉 实践八号 近地 25 成功 91 长征三号甲 2006.9.13 西昌 中星22A 同步 9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92 长征四号乙 2006.10.24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2组 太阳 10 成功 93 长征三号乙 2006.10.29 西昌 鑫诺二号 同步 8 东方红四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故障 94 长征三号甲 2006.12.8 西昌 风云二号D星 同步 10 成功 95 长征三号甲 2007.2.3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D 同步 11 成功,故障抢修成功 96 长征二号丙 2007.4.11 太原 海洋一号B 太阳 26 成功 97 长征三号甲 2007.4.14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 中高 12 成功 98 长征三号乙 2007.5.14 西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同步 9 外星28,东方红四号平台 成功 99 长征二号丁 2007.5.25 酒泉 遥感卫星二号、皮星一号 近地 8 成功 100 长征三号甲 2007.6.1 西昌 鑫诺三号 同步 13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101 长征三号乙 2007.7.5 西昌 中星6B 同步 10 法国制造 成功 102 长征四号乙 2007.9.19 太原 资源一号03星 太阳 11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103 长征三号甲 2007.10.24 西昌 嫦娥一号! 月球极轨 14 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成功 104 长征四号丙 2007.11.12 太原 遥感卫星三号 太阳 1 成功 105 长征三号丙 2008.4.25 西昌 天链一号01星 同步 1 首颗中继卫星 成功 106 长征四号丙 2008.5.28 太原 风云三号01星 太阳 2 风云三号首发 成功 107 长征三号乙 2008.6.9 西昌 中星九号 同步 11 法国制造 成功2023-07-05 04:55:515
中国发射过多少次火箭。?
107次1 长征一号 1970.4.24 酒泉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近地 1 成功2 长征一号 1971.3.3 酒泉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停止使用) 成功,入轨第7天开始正常工作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3.9.18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1 失败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4.7.12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 失败3 长征二号 1974.11.5 酒泉 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1 失败,火箭起飞后爆炸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7.2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3 中国首颗超过1吨的卫星 成功4 长征二号 1975.11.26 酒泉 第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2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12.1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4 成功风暴一号 1976.8.30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5 成功5 长征二号 1976.12.7 酒泉 第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3 成功6 长征二号 1978.1.26 酒泉 第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停止使用) FSW-0-4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9.7.28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6 失败,未入轨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81.9.20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7(停止使用) 首次一箭三星成功 成功7 长征二号丙 1982.9.9 酒泉 第4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5 成功8 长征二号丙 1983.8.19 酒泉 第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6 成功9 长征三号 1984.1.29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1 同步 1 东方红二号首发 失败,三级发动机未能二次点火10 长征三号 1984.4.8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2 同步 2 成功11 长征二号丙 1984.9.12 酒泉 第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7 成功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酒泉 第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0-8 成功13 长征三号 1986.2.1 西昌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6 酒泉 第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0-9 成功15 长征二号丙 1987.8.5 酒泉 第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6 FSW-0-10 成功16 长征二号丙 1987.9.9 酒泉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1-1 成功17 长征三号 1988.3.7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1 同步 4 东方红二号甲首发 成功18 长征二号丙 1988.8.5 酒泉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8 FSW-1-2 成功19 长征四号甲 1988.9.7 太原 风云一号A星 太阳 1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 成功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2 同步 5 成功21 长征三号 1990.2.4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3 同步 6 成功22 长征三号 1990.4.7 西昌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1 成功23 长征二号捆 1990.7.16 西昌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近地 1 外星2、3 部分成功,澳星模拟星未入轨24 长征四号甲 1990.9.3 太原 风云一号B星、大气一号甲、大气一号乙 太阳 2(停止使用) 成功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5 酒泉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9 FSW-1-3 成功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4 同步 8 部分成功,星未入轨未计入 长征二号捆 1992.3.22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外星4 未发射,紧急关机,卫星无恙27 长征二号丁 1992.8.9 酒泉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2-1 成功28 长征二号捆 1992.8.14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4 成功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6 酒泉 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近地 10 FSW-1-4、外星5 成功30 长征二号捆 1992.12.21 酒泉 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失败 失败,卫星爆炸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8 酒泉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1 FSW-1-5 部分成功,卫星未返回32 长征三号甲 1994.2.8 西昌 实践四号科学卫星(模拟星)、夸父一号 同转 1 成功33 长征二号丁 1994.7.3 酒泉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2-2 成功34 长征三号 1994.7.21 西昌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9 外星6 成功35 长征二号捆 1994.8.28 西昌 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同步 4 外星7 成功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2 东方红三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未能定点37 长征二号捆 1995.1.26 西昌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爆炸38 长征二号捆 1995.11.28 西昌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6 外星8 成功39 长征二号捆 1995.12.28 西昌 艾科斯达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9 成功40 长征三号乙 1996.2.15 西昌 国际708通信卫星 同步 1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起飞后坠地41 长征三号 1996.7.3 西昌 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同步 10 外星10 成功42 长征三号 1996.8.18 西昌 中星7号通信卫星 同步 11 失败,未进入轨道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酒泉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2-3 成功44 长征三号甲 1997.5.12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45 长征三号 1997.6.10 西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星 同步 12 中国首颗静止气象卫星 成功46 长征三号乙 1997.8.20 西昌 马部海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11 成功47 长征二号丙SD1997.9.1 太原 铱星模拟星(双星) 近地 12 外星12、13 成功48 长征三号乙 1997.10.17 酒泉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14 成功49 长征二号丙SD1997.12.8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3 外星15、16 成功50 长征二号丙SD1998.3.26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4 外星17、18 成功51 长征二号丙SD1998.5.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5 外星19、20 成功52 长征三号乙 1998.5.30 西昌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4 美国制造 成功53 长征三号乙 1998.7.18 西昌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法国制造 成功54 长征二号丙SD1998.8.20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6 外星21、22 成功55 长征二号丙SD1998.12.19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7 外星23、24 成功56 长征四号乙 1999.5.10 太原 风云一号C星、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阳 1 成功57 长征二号丙SD1999.6.1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8 外星25、26 成功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太原 资源一号01星 太阳 2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59 长征二号F 1999.11.20 酒泉 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1 成功60 长征三号乙 2000.1.26 西昌 中星22号 同步 6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61 长征三号 2000.6.25 西昌 风云二号B星 同步 13 成功62 长征四号乙 2000.9.1 太原 资源二号01星 太阳 3 成功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A 同步 4 成功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B 同步 5 成功65 长征二号F 2001.1.10 酒泉 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2 成功66 长征二号F 2002.3.25 酒泉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 近地 3 成功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太原 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A 太阳 4 首颗海洋水色卫星 成功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太原 资源二号02星 太阳 5 成功69 长征二号F 2002.12.30 酒泉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近地 4 成功70 长征三号甲 2003.5.25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C 同步 6 成功71 长征二号F 2003.10.15 酒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近地 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太原 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 太阳 6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3 酒泉 第1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3-1 成功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西昌 中星20号 同步 7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75 长征二号丙SM2003.12.30 西昌 探测一号 超椭圆 19 成功76 长征二号丙 2004.4.18 西昌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近地 20 成功77 长征二号丙SM2004.7.25 太原 探测二号 超椭圆 21 成功78 长征二号丙 2004.8.29 酒泉 第1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2 FSW-3-2 成功79 长征四号乙 2004.9.9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1组 太阳 7 成功80 长征二号丁 2004.9.27 酒泉 第2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3-3 成功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西昌 风云二号C星 同步 8 成功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6 太原 资源二号03星 太阳 8 成功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西昌 试验卫星二号 近地 23 成功84 长征三号乙 2005.4.13 西昌 亚太六号 同步 7 外星27 成功85 长征二号丁 2005.7.6 酒泉 实践七号 近地 6 成功86 长征二号丙 2005.8.2 酒泉 第2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4 FSW-3-4 成功87 长征二号丁 2005.8.29 酒泉 第2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3-5 成功88 长征二号F 2005.10.12 酒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近地 6 成功89 长征四号乙 2006.4.27 太原 遥感卫星一号 太阳 9 成功90 长征二号丙 2006.9.9 酒泉 实践八号 近地 25 成功91 长征三号甲 2006.9.13 西昌 中星22A 同步 9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92 长征四号乙 2006.10.24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2组 太阳 10 成功93 长征三号乙 2006.10.29 西昌 鑫诺二号 同步 8 东方红四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故障94 长征三号甲 2006.12.8 西昌 风云二号D星 同步 10 成功95 长征三号甲 2007.2.3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D 同步 11 成功,故障抢修成功96 长征二号丙 2007.4.11 太原 海洋一号B 太阳 26 成功97 长征三号甲 2007.4.14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 中高 12 成功98 长征三号乙 2007.5.14 西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同步 9 外星28,东方红四号平台 成功99 长征二号丁 2007.5.25 酒泉 遥感卫星二号、皮星一号 近地 8 成功100 长征三号甲 2007.6.1 西昌 鑫诺三号 同步 13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101 长征三号乙 2007.7.5 西昌 中星6B 同步 10 法国制造 成功102 长征四号乙 2007.9.19 太原 资源一号03星 太阳 11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103 长征三号甲 2007.10.24 西昌 嫦娥一号! 月球极轨 14 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成功104 长征四号丙 2007.11.12 太原 遥感卫星三号 太阳 1 成功105 长征三号丙 2008.4.25 西昌 天链一号01星 同步 1 首颗中继卫星 成功106 长征四号丙 2008.5.28 太原 风云三号01星 太阳 2 风云三号首发 成功107 长征三号乙 2008.6.9 西昌 中星九号 同步 11 法国制造 成功注: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火箭只负责将卫星送至同步转移轨道,故此后若发生意外,仍算作部分成功1995年前,长二捆发射外国同步卫星时,火箭一般只负责送入近地停泊轨道,此后的工作由卫星发动机或引进的第三级完成.2023-07-05 04:56:082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了?
2017年12月26日03时4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0次飞行。本次发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2017年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八号2个型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2023-07-05 04:56:241
长征系列火箭
倒序排列:序号 运载火箭 发射日期 卫星 任务 发射基地 结果 103 CZ-3A 2007.10.24 嫦娥一号 --- XSLC 成功 102 CZ-4C 2007.09.19 资源一号 LEO TSLC 成功 101 CZ-3B 2007.07.05 中星6B GTO XSLC 成功 100 CZ-3A 2007.05.31 鑫诺三号 GTO XSLC 成功 99 CZ-2D 2007.05.25 遥感卫星二号 LEO JSLC 成功 98 CZ-3B 2007.05.14 尼日利亚一号卫星 GTO XSLC 成功 97 CZ-3A 2007.04.14 北斗导航卫星 GTO XSLC 成功 96 CZ-2C 2007.04.11 海洋一号B卫星 GTO TSLC 成功 95 CZ-3A 2007.02.03 北斗导航卫星 GTO XSLC 成功 94 CZ-3A 2006.12.08 风云二号05星 GTO XSLC 成功 93 CZ-3B 2006.10.29 鑫诺二号卫星 GTO XSLC 成功 92 CZ-4B 2006.10.24 实践六号卫星 SSO TSLC 成功 91 CZ-3A 2006.09.13 烽火一号02星 GTO XSLC 成功 90 CZ-2C 2006.09.09 实践八号卫星 LEO JSLC 成功 89 CZ-4B 2006.04.27 遥感卫星一号 LEO JSLC 成功 88 CZ-2F 2005.10.12 神舟六号飞船 LEO JSLC 成功 87 CZ-2D 2005.08.2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86 CZ-2C 2005.08.02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85 CZ-2D 2005.07.06 实践七号卫星 SSO JSLC 成功 84 CZ-3B 2005.04.12 亚太六号 GTO XSLC 成功 83 CZ-2C 2004.11.18 实验二号 SSO XSLC 成功 82 CZ-4B 2004.11.06 资源二号 SSO TSLC 成功 81 CZ-3A 2004.10.19 风云二号C GTO XSLC 成功 80 CZ-2D 2004.09.27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79 CZ-4B 2004.09.09 实践六号 SSO TSLC 成功 78 CZ-2C 2004.08.2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77 CZ-2C/SM 2004.07.25 探测二号 极轨 TSLC 成功 76 CZ-2C 2004.04.18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SSO XSLC 成功 75 CZ-2C/SM 2003.12.30 探测一号 高轨道 XSLC 成功 74 CZ-3A 2003.11.15 中星20号 GTO XSLC 成功 73 CZ-2D 2003.11.03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72 CZ-4B 2003.10.21 资源一号02星 SSO TSLC 成功 71 CZ-2F 2003.10.15 神舟五号飞船 LEO JSLC 成功 70 CZ-3A 2003.05.25 北斗一号 GTO XSLC 成功 69 CZ-2F 2002.12.30 神舟四号飞船 LEO JSLC 成功 68 CZ-4B 2002.10.27 资源二号 SSO TSLC 成功 67 CZ-4B 2002.05.15 海洋1号/风云1号D SSO TSLC 成功 66 CZ-2F F-03 2002.03.25 神舟三号飞船 LEO JSLC 成功 65 CZ-2F F-02 2001.01.10 神舟二号飞船 LEO JSLC 成功 64 CZ-3A F-06 2000.12.2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GTO XSLC 成功 63 CZ-3A F-05 2000.10.3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GTO XSLC 成功 62 CZ-4B F-05 2000.09.01 资源二号 SSO TSLC 成功 61 CZ-3 F-13 2000.06.25 风云二号 GTO XSLC 成功 60 CZ-3A F-04 2000.01.26 中星22号 GTO XSLC 成功 59 CZ-2F F-01 99.11.20 神舟 载人飞船 LEO JSLC 成功 58 CZ-4B F-04 99.10.14 资源一号/实践五号 SSO TSLC 成功 57 CZ-2C F-21 99.06.12 铱星 LEO TSLC 成功 56 CZ-4 F-03 99.05.10 风云一号 SSO TSLC 成功 55 CZ-2C F-20 98.12.19 铱星 LEO TSLC 成功 54 CZ-2C F-19 98.08.20 铱星 LEO TSLC 成功 53 CZ-3B F-05 98.07.18 鑫诺一号 GTO XSLC 成功 52 CZ-3B F-04 98.05.30 中卫一号 GTO XSLC 成功 51 CZ-2C F-18 98.05.02 铱星 LEO TSLC 成功 50 CZ-2C F-17 98.03.26 铱星 LEO TSLC 成功 49 CZ-2C F-16 97.12.08 铱星 LEO TSLC 成功 48 CZ-3B F-03 97.10.17 亚太二号R GTO XSLC 成功 47 CZ-2C F-15 97.09.01 铱星 LEO TSLC 成功 46 CZ-3B F-02 97.08.20 马部海卫星 GTO XSLC 成功 45 CZ-3 F-12 97.06.10 风云二号 GTO XSLC 成功 44 CZ-3A F-03 97.05.12 东方红三号 GTO XSLC 成功 43 CZ-2D F03 96.10.20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42 CZ-3 F-11 96.08.18 中星七号 GTO XSLC 失败 41 CZ-3 F-10 96.07.03 亚太一号甲 GTO XSLC 成功 40 CZ-3B F-01 96.02.15 国际星708号 GTO XSLC 失败 39 CZ-2E F-07 95.12.28 艾科斯达一号 GTO XSLC 成功 38 CZ-2E F-06 95.11.28 亚洲二号 GTO XSLC 成功 37 CZ-2E F-05 95.01.26 亚太二号 GTO XSLC 失败 36 CZ-3A F-02 94.11.30 东方红三号 GTO XSLC 成功 35 CZ-2E F-04 94.08.28 澳星B3 GTO XSLC 成功 34 CZ-3 F-09 94.07.21 亚太一号 GTO XSLC 成功 33 CZ-2D F-02 94.07.03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32 CZ-3A F-01 94.02.08 实践四号和模拟星 GTO XSLC 成功 31 CZ-2C F-14 93.10.08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30 CZ-2E F-03 92.12.21 澳星B2 GTO XSLC 失败 29 CZ-2C F-13 92.10.05 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和返回式卫星一号甲 LEO JSLC 成功 28 CZ-2E F-02 92.08.14 澳星B1 GTO XSLC 成功 27 CZ-2D F-01 92.08.0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26 CZ-3 F-08 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 GTO XSLC 失败 25 CZ-2C F-12 90.10.05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24 CZ-4 F-02 90.09.03 风云一号和模拟星 SSO TSLC 成功 23 CZ-2E F-01 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 LEO XSLC 成功 22 CZ-3 F-07 90.04.07 亚星一号 GTO XSLC 成功 21 CZ-3 F-06 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 GTO XSLC 成功 20 CZ-3 F-05 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 GTO XSLC 成功 19 CZ-4 F-01 88.09.07 风云一号 SSO TSLC 成功 18 CZ-2C F-11 88.08.05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7 CZ-3 F-04 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 GTO XSLC 成功 16 CZ-2C F-10 87.09.0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5 CZ-2C F-09 87.08.05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4 CZ-2C F-08 86.10.06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3 CZ-3 F-03 86.02.01 东方红二号甲 GTO XSLC 成功 12 CZ-2C F-07 85.10.21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1 CZ-2C F-06 84.09.12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10 CZ-3 F-02 84.04.08 东方红二号 GTO XSLC 成功 9 CZ-3 F-01 84.01.29 东方红二号 GTO XSLC 失败 8 CZ-2C F-05 83.08.1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7 CZ-2C F-04 82.09.09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6 CZ-2C F-03 78.01.26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5 CZ-2C F-02 76.12.07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4 CZ-2C F-01 75.11.26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成功 3 CZ-2 F-01 74.11.05 返回式卫星 LEO JSLC 失败 2 CZ-1 F-02 71.03.03 实践一号 LEO JSLC 成功 1 CZ-1 F-01 70.04.24 东方红一号 LEO JSLC 成功 说明:轨道类型中:LEO表示近地轨道,GTO同步转移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2023-07-05 04:57:143
我想知道中国制造火箭的历史?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箭机械能.现代火箭用来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的飞行器.目前各种型号的中国火箭有: 1、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m,最大直径2.25m,起飞质量81.5t,起动推力达106 N.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第三级与第二级完全分离后,起旋火箭点火,使第三级在空中自由起旋.整流罩用水平抛脱.长征一号火箭具有将300 kg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高为440km的圆轨道的运载能力.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 “长征一号”的改型,“长征一号丁”,在原一二级基础上,更换三级固体发动机,将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700kg~750kg. 2、长征二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m,最大直径3.35m,起飞质量190 t,一级装有4台发动机,地面推力为2.8×106 N,二级主发动机真空推力7.3×105 N,还有4个可以遥控的游动发动机(总推力4.7×104N),能将1.8 t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 随着卫星对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长征二号”火箭也作了相应的技术状态的修改,使技术性能和运载能力均有所改进和提高.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 t左右,命名为“长征二号丙”,多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发射表明:“长征二号丙”设计方案正确,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3、长征二号E即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枚推力捆绑式(也叫集束式)运载火箭,它是以经过改进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作芯级(一级加长4.6 m,二级加长5.2 m)第一级箭体上并联4个长15.3 m,直径2.25 m的液体助推火箭.上面级和卫星都装在直径4.2 m,高10.5 m的整流罩内,全箭长49.7 m,芯级直径3.35 m,芯级一级发动机4机关联,加上4枚助推火箭,总推力为6×106N,可把8.8 t有效载荷送入200 km的圆轨道,1988年底获准研制,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预定目标.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一举成功,把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轨道.用如此短的周期,研制成功一个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史上也属罕见,它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满足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需要奠定了基础.1992年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美制第二代通信卫星. 这种火箭,如配以中国的固体推进剂的上面级可将3 t的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轨道;如配以液氢液氧推进剂上面级,构成“长征二号E/HO”,其同步轨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4.8t. 4、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总设计和研制第三级,第一、第二级由上海航天局承制,全箭总长44.56 m,起飞质量202 t,起飞推力2.8×106 N,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二次启动.其同步转移轨道推力为1.4×104N.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由于第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不正常,卫星进入近地轨道运行.经过70个昼夜的奋斗,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步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5、“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步转移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 t提高到2.5 t,它是一种大型三级液体火箭,全长52.5 m,直径和整流罩均超过长征三号,起飞质量241 t,起飞推力3×106 N,火箭质量近40 t,自1986年2月开始研制,重大技术有30多项,其中火箭的三级推力氢氧发动机,冷氦加温增压系统,动调陀螺四轴平台,低温氢气能源双向摇摆伺服机构等4项技术已属世界一流.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倾注8年心血研制的这种运载火箭,至今发射3次,均获成功,巍巍长箭涉三关,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一页新的篇章. 首试锋芒送双星.1994年2月8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34分,最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一颗“实践4号”空间探测卫星和一颗模拟卫星送上太空. 前功尽弃经磨难.第二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1994年11月30日凌晨1时2分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成功,火箭点火升空后,经过24分钟飞行,把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送入近地点20.58 km,远地点36 220 km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完成第三次变轨,进入巡航姿态.经过三次变轨后,卫星已在准同步轨道上运行.由于星上姿态控制推力器燃料泄漏,未达到进入同步轨道的目的.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地将“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6、长征三号乙我国自行研制、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于1997年8月2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菲律宾卫星送入轨道,这表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能把5 000 kg有效载荷送入高轨道的能力.这是长征火箭第46次成功发射,也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第12次执行商业发射服务合同. “长征三号乙”火箭全长54838 m,起飞质量426t,可将5000 kg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充分继承了长征系列的芯级除贮箱加长,结构加强及整流罩加大以外,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也具有在真空条件下二次启动能力的氢氧发动机技术和同轴挠性平台等技术.火箭一级周围捆绑的4个助推器,与长二捆火箭完全相同.由于捆绑了助推器,其控制和遥测系统在长三甲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修改,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马部海卫星是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在fs1300平台的基础上设计的三轴稳定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它共有30个C波段转发器和24个KU波段转发器,能向菲律宾、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提供语言、图像和数据传输等通信服务.马部海卫星是亚洲地区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其最大分离质量约3770kg,在轨道寿命超过12年.它将定点在东经144暗某嗟郎峡 .1997年10月17日凌晨3点1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发射升空,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远地点47 922 km近地点201 km,倾角24.402,卫星质量3 700 kg,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48次发射. 7、风暴一号是两级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火箭长32.6 m,直径3.35 m,起飞推力2.8×106 N,起飞质量191 t,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一级发动机由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二级发动机由一台主发动机和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制导系统采用平台一计算机全惯性系统,姿态控制采用有源网络校正装置,贮箱采用主强度铝合金材料,采用自然增压方案.“风暴一号”可把1 500 kg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为了提高运载能力,采用了大幅度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发动机混合比偏差,一级采用耗尽关机.二级主发动开机后采用游动发动机小推力飞行入轨等措施.为了提高轨道精度,采用了速度导引有机结合的制导方法,为了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攻克了结构动力学和多星分离运动学的技术关键. 1975年以来,“风暴一号”先后发射了六颗卫星.它们是三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和1981年9月20日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三颗卫星. 8、长征四号是一种多用途三级常温推进剂运载火箭,具有性能优良,结构可靠,成本低廉,发射场通用,使用方便等特点,由上海航天局研制. “长征四号”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进剂,全长41.9 m,改进的一、二级直径为3.35 m,新研制的三级直径为2.9 m,火箭起飞质量249 t,起飞推力3×106N.“长征四号”在总体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加长一级推进剂贮箱4 m,加大一级发动机推力2×105N,三级采用两台5×104N推力的发动机,减轻结构设计质量约300 kg,使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幅度提高,该火箭运送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为1 250 kg,运送900 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为1 650 kg.“长征四号”在国内大型运载火箭上首次应用了数字式姿态控制系统.三子级全程氮气压力值增压输送系统,三子级双向摇摆发动机.无水肼表面张力定箱,三级单层高强度铝薄壁共贮箱等多项先进技术.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两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长征四号”具有两种不同直径的卫星整流罩,可适应不同质量和尺寸的有效载荷,也可一箭多星发射,这为承担多种卫星的发射业务,特别是为发射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卫星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2023-07-05 04:57:231
长征10号运载火箭里面有哪些人
目前还没有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9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一号15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X、长征十一号甲3个型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扩展资料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是一款由钱学森论证的纸面火箭。规划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吨至150吨,用于重型货运或载人登月。长征十号火箭原计划于1975年首发,未飞。由于时代局限及其目标的不切实际,最终夭折。2009年至今,中国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42枚,平均每年发射20.17枚,其中发射成功232枚,部分成功3枚,失败7枚,达到了95.87%的发射成功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3-07-05 04:57:333
中国航天事业有哪些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有:1、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2017年6月,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入太空,它可以观测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爆发活动天体。面向未来,中国人对“星空奥秘”的追问永不止步。未来五年,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5颗新的科学卫星;基于X射线属性特征、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量与空间分布等的科学探测将进一步深入,在空间科学探索中中国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2、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3、在运载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4、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5、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4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长征九号2个型号论证中2023-07-05 04:57:463
中国一共发射了多少火箭了!
107次1 长征一号 1970.4.24 酒泉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近地 1 成功2 长征一号 1971.3.3 酒泉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停止使用) 成功,入轨第7天开始正常工作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3.9.18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1 失败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4.7.12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 失败3 长征二号 1974.11.5 酒泉 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1 失败,火箭起飞后爆炸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7.2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3 中国首颗超过1吨的卫星 成功4 长征二号 1975.11.26 酒泉 第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2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5.12.1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4 成功风暴一号 1976.8.30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5 成功5 长征二号 1976.12.7 酒泉 第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3 成功6 长征二号 1978.1.26 酒泉 第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停止使用) FSW-0-4 成功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9.7.28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6 失败,未入轨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81.9.20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7(停止使用) 首次一箭三星成功 成功7 长征二号丙 1982.9.9 酒泉 第4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5 成功8 长征二号丙 1983.8.19 酒泉 第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6 成功9 长征三号 1984.1.29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1 同步 1 东方红二号首发 失败,三级发动机未能二次点火10 长征三号 1984.4.8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2 同步 2 成功11 长征二号丙 1984.9.12 酒泉 第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7 成功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酒泉 第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0-8 成功13 长征三号 1986.2.1 西昌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6 酒泉 第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0-9 成功15 长征二号丙 1987.8.5 酒泉 第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6 FSW-0-10 成功16 长征二号丙 1987.9.9 酒泉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1-1 成功17 长征三号 1988.3.7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1 同步 4 东方红二号甲首发 成功18 长征二号丙 1988.8.5 酒泉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8 FSW-1-2 成功19 长征四号甲 1988.9.7 太原 风云一号A星 太阳 1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 成功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2 同步 5 成功21 长征三号 1990.2.4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3 同步 6 成功22 长征三号 1990.4.7 西昌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1 成功23 长征二号捆 1990.7.16 西昌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近地 1 外星2、3 部分成功,澳星模拟星未入轨24 长征四号甲 1990.9.3 太原 风云一号B星、大气一号甲、大气一号乙 太阳 2(停止使用) 成功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5 酒泉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9 FSW-1-3 成功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4 同步 8 部分成功,星未入轨未计入 长征二号捆 1992.3.22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外星4 未发射,紧急关机,卫星无恙27 长征二号丁 1992.8.9 酒泉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2-1 成功28 长征二号捆 1992.8.14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4 成功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6 酒泉 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近地 10 FSW-1-4、外星5 成功30 长征二号捆 1992.12.21 酒泉 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失败 失败,卫星爆炸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8 酒泉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1 FSW-1-5 部分成功,卫星未返回32 长征三号甲 1994.2.8 西昌 实践四号科学卫星(模拟星)、夸父一号 同转 1 成功33 长征二号丁 1994.7.3 酒泉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2-2 成功34 长征三号 1994.7.21 西昌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9 外星6 成功35 长征二号捆 1994.8.28 西昌 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同步 4 外星7 成功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2 东方红三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未能定点37 长征二号捆 1995.1.26 西昌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爆炸38 长征二号捆 1995.11.28 西昌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6 外星8 成功39 长征二号捆 1995.12.28 西昌 艾科斯达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9 成功40 长征三号乙 1996.2.15 西昌 国际708通信卫星 同步 1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起飞后坠地41 长征三号 1996.7.3 西昌 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同步 10 外星10 成功42 长征三号 1996.8.18 西昌 中星7号通信卫星 同步 11 失败,未进入轨道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酒泉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2-3 成功44 长征三号甲 1997.5.12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45 长征三号 1997.6.10 西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星 同步 12 中国首颗静止气象卫星 成功46 长征三号乙 1997.8.20 西昌 马部海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11 成功47 长征二号丙SD1997.9.1 太原 铱星模拟星(双星) 近地 12 外星12、13 成功48 长征三号乙 1997.10.17 酒泉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14 成功49 长征二号丙SD1997.12.8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3 外星15、16 成功50 长征二号丙SD1998.3.26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4 外星17、18 成功51 长征二号丙SD1998.5.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5 外星19、20 成功52 长征三号乙 1998.5.30 西昌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4 美国制造 成功53 长征三号乙 1998.7.18 西昌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法国制造 成功54 长征二号丙SD1998.8.20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6 外星21、22 成功55 长征二号丙SD1998.12.19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7 外星23、24 成功56 长征四号乙 1999.5.10 太原 风云一号C星、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阳 1 成功57 长征二号丙SD1999.6.1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8 外星25、26 成功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太原 资源一号01星 太阳 2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59 长征二号F 1999.11.20 酒泉 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1 成功60 长征三号乙 2000.1.26 西昌 中星22号 同步 6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61 长征三号 2000.6.25 西昌 风云二号B星 同步 13 成功62 长征四号乙 2000.9.1 太原 资源二号01星 太阳 3 成功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A 同步 4 成功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B 同步 5 成功65 长征二号F 2001.1.10 酒泉 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2 成功66 长征二号F 2002.3.25 酒泉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 近地 3 成功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太原 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A 太阳 4 首颗海洋水色卫星 成功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太原 资源二号02星 太阳 5 成功69 长征二号F 2002.12.30 酒泉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近地 4 成功70 长征三号甲 2003.5.25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C 同步 6 成功71 长征二号F 2003.10.15 酒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近地 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太原 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 太阳 6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3 酒泉 第1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3-1 成功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西昌 中星20号 同步 7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75 长征二号丙SM2003.12.30 西昌 探测一号 超椭圆 19 成功76 长征二号丙 2004.4.18 西昌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近地 20 成功77 长征二号丙SM2004.7.25 太原 探测二号 超椭圆 21 成功78 长征二号丙 2004.8.29 酒泉 第1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2 FSW-3-2 成功79 长征四号乙 2004.9.9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1组 太阳 7 成功80 长征二号丁 2004.9.27 酒泉 第2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3-3 成功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西昌 风云二号C星 同步 8 成功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6 太原 资源二号03星 太阳 8 成功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西昌 试验卫星二号 近地 23 成功84 长征三号乙 2005.4.13 西昌 亚太六号 同步 7 外星27 成功85 长征二号丁 2005.7.6 酒泉 实践七号 近地 6 成功86 长征二号丙 2005.8.2 酒泉 第2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4 FSW-3-4 成功87 长征二号丁 2005.8.29 酒泉 第2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3-5 成功88 长征二号F 2005.10.12 酒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近地 6 成功89 长征四号乙 2006.4.27 太原 遥感卫星一号 太阳 9 成功90 长征二号丙 2006.9.9 酒泉 实践八号 近地 25 成功91 长征三号甲 2006.9.13 西昌 中星22A 同步 9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92 长征四号乙 2006.10.24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2组 太阳 10 成功93 长征三号乙 2006.10.29 西昌 鑫诺二号 同步 8 东方红四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故障94 长征三号甲 2006.12.8 西昌 风云二号D星 同步 10 成功95 长征三号甲 2007.2.3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D 同步 11 成功,故障抢修成功96 长征二号丙 2007.4.11 太原 海洋一号B 太阳 26 成功97 长征三号甲 2007.4.14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 中高 12 成功98 长征三号乙 2007.5.14 西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同步 9 外星28,东方红四号平台 成功99 长征二号丁 2007.5.25 酒泉 遥感卫星二号、皮星一号 近地 8 成功100 长征三号甲 2007.6.1 西昌 鑫诺三号 同步 13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101 长征三号乙 2007.7.5 西昌 中星6B 同步 10 法国制造 成功102 长征四号乙 2007.9.19 太原 资源一号03星 太阳 11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103 长征三号甲 2007.10.24 西昌 嫦娥一号! 月球极轨 14 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成功104 长征四号丙 2007.11.12 太原 遥感卫星三号 太阳 1 成功105 长征三号丙 2008.4.25 西昌 天链一号01星 同步 1 首颗中继卫星 成功106 长征四号丙 2008.5.28 太原 风云三号01星 太阳 2 风云三号首发 成功107 长征三号乙 2008.6.9 西昌 中星九号 同步 11 法国制造 成功注: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火箭只负责将卫星送至同步转移轨道,故此后若发生意外,仍算作部分成功1995年前,长二捆发射外国同步卫星时,火箭一般只负责送入近地停泊轨道,此后的工作由卫星发动机或引进的第三级完成.2023-07-05 04:58:201
中国有哪些火箭飞上天过
东方红 神州1、2、3 、4、5、6、7号 嫦娥一号 嫦娥2号2023-07-05 04:58:482
中国火箭发展史
从唐朝开始有火药,那时的烟花称为“火箭”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箭机械能.现代火箭用来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的飞行器.目前各种型号的中国火箭有: 1、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m,最大直径2.25m,起飞质量81.5t,起动推力达106 N.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第三级与第二级完全分离后,起旋火箭点火,使第三级在空中自由起旋.整流罩用水平抛脱.长征一号火箭具有将300 kg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高为440km的圆轨道的运载能力.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 “长征一号”的改型,“长征一号丁”,在原一二级基础上,更换三级固体发动机,将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700kg~750kg. 2、长征二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m,最大直径3.35m,起飞质量190 t,一级装有4台发动机,地面推力为2.8×106 N,二级主发动机真空推力7.3×105 N,还有4个可以遥控的游动发动机(总推力4.7×104N),能将1.8 t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 随着卫星对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长征二号”火箭也作了相应的技术状态的修改,使技术性能和运载能力均有所改进和提高.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 t左右,命名为“长征二号丙”,多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发射表明:“长征二号丙”设计方案正确,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3、长征二号E即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枚推力捆绑式(也叫集束式)运载火箭,它是以经过改进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作芯级(一级加长4.6 m,二级加长5.2 m)第一级箭体上并联4个长15.3 m,直径2.25 m的液体助推火箭.上面级和卫星都装在直径4.2 m,高10.5 m的整流罩内,全箭长49.7 m,芯级直径3.35 m,芯级一级发动机4机关联,加上4枚助推火箭,总推力为6×106N,可把8.8 t有效载荷送入200 km的圆轨道,1988年底获准研制,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预定目标.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一举成功,把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轨道.用如此短的周期,研制成功一个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史上也属罕见,它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满足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需要奠定了基础.1992年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美制第二代通信卫星. 这种火箭,如配以中国的固体推进剂的上面级可将3 t的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轨道;如配以液氢液氧推进剂上面级,构成“长征二号E/HO”,其同步轨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4.8t. 4、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总设计和研制第三级,第一、第二级由上海航天局承制,全箭总长44.56 m,起飞质量202 t,起飞推力2.8×106 N,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二次启动.其同步转移轨道推力为1.4×104N.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由于第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不正常,卫星进入近地轨道运行.经过70个昼夜的奋斗,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步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5、“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步转移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 t提高到2.5 t,它是一种大型三级液体火箭,全长52.5 m,直径和整流罩均超过长征三号,起飞质量241 t,起飞推力3×106 N,火箭质量近40 t,自1986年2月开始研制,重大技术有30多项,其中火箭的三级推力氢氧发动机,冷氦加温增压系统,动调陀螺四轴平台,低温氢气能源双向摇摆伺服机构等4项技术已属世界一流.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倾注8年心血研制的这种运载火箭,至今发射3次,均获成功,巍巍长箭涉三关,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一页新的篇章. 首试锋芒送双星.1994年2月8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34分,最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一颗“实践4号”空间探测卫星和一颗模拟卫星送上太空. 前功尽弃经磨难.第二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1994年11月30日凌晨1时2分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成功,火箭点火升空后,经过24分钟飞行,把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送入近地点20.58 km,远地点36 220 km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完成第三次变轨,进入巡航姿态.经过三次变轨后,卫星已在准同步轨道上运行.由于星上姿态控制推力器燃料泄漏,未达到进入同步轨道的目的.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地将“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6、长征三号乙我国自行研制、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于1997年8月2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菲律宾卫星送入轨道,这表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能把5 000 kg有效载荷送入高轨道的能力.这是长征火箭第46次成功发射,也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第12次执行商业发射服务合同. “长征三号乙”火箭全长54838 m,起飞质量426t,可将5000 kg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充分继承了长征系列的芯级除贮箱加长,结构加强及整流罩加大以外,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也具有在真空条件下二次启动能力的氢氧发动机技术和同轴挠性平台等技术.火箭一级周围捆绑的4个助推器,与长二捆火箭完全相同.由于捆绑了助推器,其控制和遥测系统在长三甲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修改,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马部海卫星是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在fs1300平台的基础上设计的三轴稳定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它共有30个C波段转发器和24个KU波段转发器,能向菲律宾、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提供语言、图像和数据传输等通信服务.马部海卫星是亚洲地区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其最大分离质量约3770kg,在轨道寿命超过12年.它将定点在东经144暗某嗟郎峡 .1997年10月17日凌晨3点1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发射升空,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远地点47 922 km近地点201 km,倾角24.402,卫星质量3 700 kg,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48次发射. 7、风暴一号是两级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火箭长32.6 m,直径3.35 m,起飞推力2.8×106 N,起飞质量191 t,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一级发动机由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二级发动机由一台主发动机和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制导系统采用平台一计算机全惯性系统,姿态控制采用有源网络校正装置,贮箱采用主强度铝合金材料,采用自然增压方案.“风暴一号”可把1 500 kg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为了提高运载能力,采用了大幅度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发动机混合比偏差,一级采用耗尽关机.二级主发动开机后采用游动发动机小推力飞行入轨等措施.为了提高轨道精度,采用了速度导引有机结合的制导方法,为了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攻克了结构动力学和多星分离运动学的技术关键. 1975年以来,“风暴一号”先后发射了六颗卫星.它们是三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和1981年9月20日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三颗卫星. 8、长征四号是一种多用途三级常温推进剂运载火箭,具有性能优良,结构可靠,成本低廉,发射场通用,使用方便等特点,由上海航天局研制. “长征四号”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进剂,全长41.9 m,改进的一、二级直径为3.35 m,新研制的三级直径为2.9 m,火箭起飞质量249 t,起飞推力3×106N.“长征四号”在总体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加长一级推进剂贮箱4 m,加大一级发动机推力2×105N,三级采用两台5×104N推力的发动机,减轻结构设计质量约300 kg,使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幅度提高,该火箭运送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为1 250 kg,运送900 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为1 650 kg.“长征四号”在国内大型运载火箭上首次应用了数字式姿态控制系统.三子级全程氮气压力值增压输送系统,三子级双向摇摆发动机.无水肼表面张力定箱,三级单层高强度铝薄壁共贮箱等多项先进技术.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两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长征四号”具有两种不同直径的卫星整流罩,可适应不同质量和尺寸的有效载荷,也可一箭多星发射,这为承担多种卫星的发射业务,特别是为发射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卫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附: 主要数据 长/m 芯级最大直径/m 起飞推力/N 运载能力/t 轨道/km 长征一号 29.46 2.25 1.04×106 0.3 400 长征二号 32 3.35 2.8×106 1.8 近地 长征二E 49.7 3.35 6×106 8.8 200 长征三号 44.56 3.35 2.8×106 1.4 同步轨道 长三甲 52.5 3.35 3×106 2.5 同步轨道 长三乙 54.848 3.35 5.0 同步轨道 风暴一号 32.6 3.35 2.8×106 4.8 200 长征四号 41.9 3.35 3×106 1.25 同步轨道2023-07-05 04:5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