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炖火锅
-
破釜沉舟是来自秦汉时期,项羽领军反抗暴秦的典故。
意为:釜是锅,舟是船。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
【成语典故】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经过这次战役,项羽名声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统帅。
相关推荐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为了帮叔父项梁报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破秦军。后来人们常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破釜沉舟》成语典故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并且只顾自己饮酒作乐,让士兵忍饥挨饿。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要求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楚军的拼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023-07-06 16:09:111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怎样的?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023-07-06 16:09:261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破釜沉舟比喻为取得胜利可以牺牲一切,近义词有: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等。破釜沉舟的原文《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的用例1.为了这次考试,他备战了数个月,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考试。2.对于敌人的大扫荡,我军破釜沉舟予以还击。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5.现在已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6.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7.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8.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2023-07-06 16:09:341
破釜沉舟的典故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2023-07-06 16:09:532
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于哪里?
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于项羽为了帮叔父项梁报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破秦军。后来人们常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扩展阅读:破釜沉舟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近义词孤注一掷、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反义词急流勇退、优柔寡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同义词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巨鹿2023-07-06 16:10:081
项羽“破斧沉舟”的典故出自哪里?
出自: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简介: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当时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巨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求救。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扩展资料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巨鹿之战2023-07-06 16:10:172
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破釜沉舟"这个典故最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这样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个故事说的是秦朝末年,即公元前207年,各地反对秦王朝的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秦将章邯带领30万大军,将位于巨鹿的一支起义军包围起来;章邯本人亲自带领一支精兵驻扎在巨鹿城南,并扬言,谁救巨鹿他就打谁。起义军为解巨鹿之围,派上将军宋义和副将项羽带领一支部队前去救援。由于宋义惧战,起义军到达安阳后,46天按兵不动,加上寒雨绵绵,士兵纷纷抱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杀了宋义,自代上将军进军解救巨鹿。项羽先派英布带着3万人马渡过漳河。英布过河后,很快肃清了巨鹿外围的秦军,占领了漳河对岸。接着,项羽指挥大队人马渡过漳河。等部队全部到了对岸,项羽命令把渡河的船只统统凿沉。不但如此,项羽还让士兵只带三天干粮。然后,将做饭的锅、罐统统砸碎,表示誓死一战的决心。秦将王离听说项羽破釜沉舟,暗笑他不懂兵法,连退路都不留一条,于是带着一支秦兵来应战。他们哪里想到,项羽正是下定了决心,带领起义军拼死一战。秦军与起义军刚一交手,秦军就败下阵来。秦将王离一看不妙,掉转马头逃回章邯营中。章邯立即把秦军分为九路,将项羽团团围拢起来。一时,战鼓雷鸣,杀声震天。起义军以一当十,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王离被活捉当了俘虏。章邯一看大势已去,只好收拾残兵败将逃跑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决定派陈赓兵团南渡黄河,以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和协助刘邓大军逐鹿中原。毛泽东召来陈赓,对挺进豫、西、陕、鄂的行动作进一步的交待。毛泽东对陈赓说:"你知道"破釜沉舟"的故事吧?项羽跟秦国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沉了,激励将士们不打胜仗决不生还!说来很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陈赓说:"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毛泽东幽默地说:"只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引得在场的人都会心地大笑起来。后来,陈赓挺进豫西,3个月歼敌5万,解放了十余座县城,成功地配合了刘邓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实践证明了毛主席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同时,也证明了陈赓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2023-07-06 16:10:381
破釜沉舟是什么典故?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攻破邯郸,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项羽率军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2023-07-06 16:10:472
破釜沉舟出自哪个典故?
这个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而并非颜迈所写。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注释】(1)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3)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后终老未得意于科场,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援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创作高峰,为后世所称道。另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蒲松龄聪明颖慧,才智过人,青年时期热衷举业,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抑郁侘傺。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此联。 意为:一个有志气的、永不屈服的人,做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 【鉴赏】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后成为中国历史诸多名将心中督己奋进的千古名句!2023-07-06 16:11:062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2023-07-06 16:11:168
破釜沉舟 成语故事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2023-07-06 16:12:293
破釜沉舟出自什么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介绍
1、破釜沉舟出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2、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2023-07-06 16:12:441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来历?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羽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破釜沉舟》的原文是: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译文是: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2023-07-06 16:12:513
破釜沉舟的故事简短介绍
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背城借一。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抱头鼠窜。2023-07-06 16:13:041
破釜沉舟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如下: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历史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2023-07-06 16:13:141
破釜沉舟是谁的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当时,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中起兵反秦,声势相当浩大。项羽身材魁梧,气力过人,一人就能扛起一座鼎。他和叔父起兵后,获得节节胜利。后来,项梁随着战争的胜利,产生骄傲情绪,最后战死在定陶。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赵国危急,赶紧向各国求救。然而各国的援军看到秦军气势那么强,根本不敢援救赵国,义军主将宋义,畏惧秦军,贻误战机,项羽一怒之下,在营帐中把宋义斩了,亲自带兵渡河援赵。项羽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后,面对滔滔的黄河水,领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发誓:“不击败秦军,决不收兵;不消灭章邯,我项羽誓不为人。苍天为证,江水为凭,我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豪杰不二言。”说完话,项羽下令破釜沉舟。烧了帐篷,击沉船只,断绝了士兵战败后还能渡河回去的念头。并砸掉做饭用的锅子,每人只给三天的乾粮,表现出必死的决心。楚兵一看已经没有后路了,在项羽带领下个个以一当十,拼死血战,最后将强悍的秦军打败,项羽也从此威震天下,成了诸侯的霸主。扩展资料:破釜沉舟历史背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项梁的父亲,也就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项羽从小死了父亲,是在叔叔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他小小年纪便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叔父教他书法,他不用功;让他去学习剑术,他也不肯努力。项梁很生气就骂他没有出息。但项羽却说:“念书写字,顶多记记姓名罢了;剑术学好了也只能和几个人对打,我要学那种一人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项羽这么一说,认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项羽学习兵法。项梁本人因善于结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他都赶去帮忙,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他,他也就成了吴中豪杰的领袖,连地方官也要敬他几分。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经过吴中,许多人前来观看。站在两旁的百姓,一见这威风凛凛(lǐn)、豪华壮丽的皇帝车驾奔驰而来,都呆呆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喘(chuǎn)。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别人高出一头的项羽,瞪着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脱口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谁都可以取代他!”项梁吓得赶快捂住项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这儿胡说八道,让别人告发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呀。”回到家里,项羽埋怨叔父说:“平日您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让我念念不忘家国之恨,今天您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项梁说:“我们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不能心急气躁。要想报仇,就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就在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继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以后,项梁和项羽万分高兴和激奋,他们感到为楚国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就杀掉了当地的郡守,召集起8000子弟兵,起兵反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釜沉舟2023-07-06 16:13:212
破釜沉舟是谁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说的是谁
1、破釜沉舟讲的是项羽的故事。《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 2、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 3、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2023-07-06 16:13:531
破釜沉舟出自古代的哪次战役?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扩展资料战争过程——破釜沉舟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釜沉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鹿之战2023-07-06 16:14:029
成语‘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成语‘破釜沉舟"是项羽。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项梁的父亲,也就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项羽从小死了父亲,是在叔叔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他小小年纪便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叔父教他书法,他不用功;让他去学习剑术,他也不肯努力。项梁很生气就骂他没有出息。但项羽却说:“念书写字,顶多记记姓名罢了;剑术学好了也只能和几个人对打,我要学那种一人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项羽这么一说,认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项羽学习兵法。项梁本人因善于结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他都赶去帮忙,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他,他也就成了吴中豪杰的领袖,连地方官也要敬他几分。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经过吴中,许多人前来观看。站在两旁的百姓,一见这威风凛凛(lǐn)、豪华壮丽的皇帝车驾奔驰而来,都呆呆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喘(chuǎn)。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别人高出一头的项羽,瞪着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脱口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谁都可以取代他!”项梁吓得赶快捂住项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这儿胡说八道,让别人告发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呀。”回到家里,项羽埋怨叔父说:“平日您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让我念念不忘家国之恨,今天您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项梁说:“我们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不能心急气躁。要想报仇,就必须学会等待时机。” 就在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继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以后,项梁和项羽万分高兴和激奋,他们感到为楚国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就杀掉了当地的郡守,召集起8000子弟兵,起兵反秦。2023-07-06 16:14:415
成语: 沉舟破釜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沉舟破釜 成语简解 编号 : 1880 成语 : 沉舟破釜 注音 : ㄔㄣˊ ㄓㄡ ㄆㄛˋ ㄈㄨˇ 汉语拼音 : chén zhōu pò fǔ 参考词语 : 破釜沉舟 释义 : 义参「破釜沉舟」。见「破釜沉舟」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沉舟破釜”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破釜沉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记载秦朝末年,群雄起义反秦,秦将章邯率兵攻赵,以重兵围攻钜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救赵,但宋义却停兵不进。项羽杀了宋义取得军权后,派遣二万兵将渡过漳水,救援钜鹿。之后,赵将陈余又请求项羽派更多兵力支援,项羽于是带领全部的军队渡河,然后将渡河的船弄沉,打破煮饭的锅子,烧掉驻扎的营地,并只带三天干粮,以示必死之决心,不做撤退的打算。经过九次大战,终于打败秦军。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 钜鹿之战 」,项羽为使士卒拚死战斗,渡河之后,即将渡船弄沉,把釜甑打破,以断绝士兵后退的念头。后来「破釜沉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做事果决,义无反顾。 典源 : 此处所列为「破釜沉舟」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1>复请兵。项羽2>乃悉3>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4>,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解〕 (1)陈余: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详。与张耳为刎颈之交,秦灭魏,为里监门。陈胜起兵,与张耳立陈人武臣为赵王而同事之,赵王立余为代王。后耳降汉,与韩信破赵,余亦遭斩杀。 (2)项羽:项籍(西元前232u223c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与叔父项梁起兵吴中,梁败死,籍继为将,大破秦军,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但垓下一战,楚军瓦解,项籍自刎于乌江。 (3)悉:全部。 (4)釜甑:两种古代的烹饪器具。釜,即今之铁锅。甑,音ㄗㄥˋ,煮东西用的瓦器。 书证 : 01.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夹道遮留,奋不顾身,沈(沉)舟破釜,与虏转战两旬,终以援绝势孤,遂至溃败。」 02.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一出》:「齧雪餐风,沈(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 成语接龙 “釜”字开头的成语 釜底抽薪 “沉”字结尾的成语 玉石同沉 “沉”字开头的成语 沉鱼落雁 沉舟破釜 沉鱼落鴈 “釜”字结尾的成语 沉舟破釜 雷鸣瓦釜 沈舟破釜 如鱼在釜 鱼游沸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沉舟破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沉舟破釜”分成的单字详解: 沉, 舟, 破, 釜。2023-07-06 16:14:551
破釜沉舟出自什么典故?历史人物是谁?
破釜沉舟---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2023-07-06 16:15:041
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的典故出处?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卧薪尝胆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 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 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 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 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 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 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 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 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 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 (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 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 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 ,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 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此句出自蒲松龄的对联。原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译: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起兵反秦,最终灭了秦国使得百二秦关尽归于楚国;能吃的了苦懂得隐忍的人,老天也不会辜负于他,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以三千越甲兵,吞并了吴国。2023-07-06 16:15:111
破釜沉舟成语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多用于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成语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破釜沉舟是描写我国伟大战士项羽的成语。2023-07-06 16:15:181
破釜沉舟的典故主人公是谁
破釜沉舟的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那是否知道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呢?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而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兵至安阳后,一直按兵不动,引起项羽的不满,被项羽杀掉。随后,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将船只凿破沉入河里,相当于隔绝了后路,令大家把锅碗砸碎,每人只带三天干粮,表示必须一举得胜,否则没有战死也会饿死;此外项羽还将营帐、屋舍全部烧毁,更加表明了如果不得胜,连居住的地方也没有了。 项羽的一系列举动大大鼓舞了军心,所有士兵都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想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战胜敌人,于是全力以赴,勇猛杀敌,逆转局面,最终打得秦军落花流水。2023-07-06 16:15:461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简短
破釜沉舟的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破釜沉舟的词语解释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造句: ①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研究生考试。 ②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才有可能扭转局势。 ③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破釜沉舟,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④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⑤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2023-07-06 16:15:531
破釜沉舟是说的什么年代说是哪个历史的人物
破釜沉舟现在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秦朝末期,巨鹿之战中,项羽指挥作战的故事。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公元前208年,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因而,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所说的典故,普遍认为是出自秦末,项羽,巨鹿之战。2023-07-06 16:16:013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1、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 2、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钜鹿之战。前208年十二月(西历公元前207年),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秦国王离及章邯。渡漳水后,命令兵士凿沉船只,打破煮食用的釜镬,只带三日干粮。最后于钜鹿大败秦军。后世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2023-07-06 16:16:191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出自哪个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卧薪尝胆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 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 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 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 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 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 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 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 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 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 (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 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 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 ,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 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此句出自蒲松龄的对联。原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译: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起兵反秦,最终灭了秦国使得百二秦关尽归于楚国;能吃的了苦懂得隐忍的人,老天也不会辜负于他,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以三千越甲兵,吞并了吴国。2023-07-06 16:16:272
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中的内容是什么啊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2023-07-06 16:16:37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情肯定会成功,项羽不留退路,终于打败了秦军,秦朝的关隘最终成为大楚的地盘。此句据吴恭亨(清)《对联话》记载,为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联之上联,全联如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情肯定会成功,项羽不留退路,终于打败了秦军,秦朝的关隘最终成为大楚的地盘。上天不会辜负苦心之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睡柴草,尝苦胆,最终以少数越兵打败了吴国。此联全联都用了很多典故,恰到好处,每个典故背后都有着故事。扩展资料:对联赏析此联自成联以后,因其表达的意思和用典历来广为流传,成为励志名联,上联以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下联以勾践复国的典故相对,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项羽志向远大,虽然是陈胜、吴广掀起了反抗强秦暴政的大旗,但在垓下之围之前,项羽及其军队都是反秦的精锐力量,尤其是其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的勇气和魄力向来为人所重,也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成就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经典战例。勾践,本来是亡国之君,却不忘会稽之辱。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上下两联,用典生动准确,立意深刻,实为励志联的典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二秦关终属楚2023-07-06 16:17:123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关于谁的?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关于项羽项羽是秦朝时期的人物,他出生在楚国的贵族项氏,他的祖父就是战国时期名将项燕,是能够和王翦相提并论的名将,所以项羽从小就饱读兵书,并且武力超群,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力能举鼎,有万夫不当之勇,而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就是说的项羽在反抗秦朝时的一场战役,巨鹿之战。此一战打败了秦朝最后一支强大军队,击败了名将章邯,对秦朝的灭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也成为了后世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项羽的勇猛千古无双项羽从小就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力量,并且加上出生在将门,所以已经成长为顶级武将;由于秦朝的暴政,所以项羽在秦末发起了起义,并且一路高歌猛进,没有任何一支秦军能够阻拦项羽,一直到巨鹿之战,面对秦朝名将章邯统帅的三十万大军,项羽丝毫不惧,但是由于主将怯懦,项羽杀掉了主帅统领军队与秦军开战,在渡河的时候命令士兵砸掉了做饭的锅,上岸后烧掉了乘坐的船,不留任何后路,面对如此绝望项羽军队战斗力暴涨,最终以兵力劣势战胜了秦军,成就了最经典的巨鹿之战。项羽的结局十分可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后世人对项羽的惋惜,虽然项羽的军事能力超强,勇猛无比,千古无双,但是项羽的思想比较落后,一心想要回到原来的分封制度,面对想要统一中原的刘邦时出现了力不从心,虽然凭借自身的勇猛战胜了好几次刘邦,但是最终还是在该下之战中被刘邦打败,一路被追杀到了乌江,但是因为项羽“无言以对江东父老” 选择了自杀,本来是一个帝王的命,最终落得惨死,十分可惜。2023-07-06 16:17:367
和破釜沉舟类似的历史故事和典故
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2023-07-06 16:18:101
破釜沉舟的沉舟是什么意思(破釜沉舟字面意思)
1、破釜沉舟每个字意思。 2、破釜沉舟的沉舟是什么意思。 3、破釜沉舟的舟指的是什么。 4、破釜沉舟的字面意思。1.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舟“的意思是船。 3.破釜沉舟典故:溯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023-07-06 16:18:171
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典故来自哪里?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卧薪尝胆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 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 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 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 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 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 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 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 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 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 (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 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 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 ,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 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此句出自蒲松龄的对联。原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译: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起兵反秦,最终灭了秦国使得百二秦关尽归于楚国;能吃的了苦懂得隐忍的人,老天也不会辜负于他,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以三千越甲兵,吞并了吴国。2023-07-06 16:18:231
”破釜沉舟”多用来比喻什么。
成语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比喻)下定决心,义无返顾。2023-07-06 16:18:311
破釜沉舟的成语故事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2023-07-06 16:18:522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的故事
1、“破釜沉舟”这则成语的釜是锅;舟是船。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拚死一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3、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赶紧渡江北上,赶到巨鹿,与被围赵军来个里应外合。但宋义另有所谋,想让秦、赵两军打得精疲力竭再进兵,这样便于取胜。他严令军中,不听调遣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杀。与此同时,宋义又邀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和百姓却忍饥挨饿。 4、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5、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6、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7、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8、在这之前,来援助赵国的各路诸侯虽然有几路军队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楚军的拚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9、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用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023-07-06 16:19:041
破釜沉舟的成语故事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2023-07-06 16:19:211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2.寓意: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 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2023-07-06 16:19:351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故事】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经过这次战役,项羽名声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统帅。2023-07-06 16:20:013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2023-07-06 16:20:1213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为了帮叔父项梁报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破秦军。后来人们常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 《破釜沉舟》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并且只顾自己饮酒作乐,让士兵忍饥挨饿。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要求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楚军的拼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023-07-06 16:20:391
破釜沉舟是什么典故?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破釜沉舟比喻为取得胜利可以牺牲一切,近义词有: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等。破釜沉舟的原文《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的用例1.为了这次考试,他备战了数个月,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考试。2.对于敌人的大扫荡,我军破釜沉舟予以还击。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5.现在已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6.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7.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8.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2023-07-06 16:20:461
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2023-07-06 16:20:565
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故事发生背景:巨鹿久攻不下,章邯于是命大将王离率20万大军正面进攻,而拿到兵权的项羽,没有选择这时候与章邯正面作战,他绕开了章邯防务严密之处,取道平原津北上渡河破坏秦军的运粮甬道。章邯于是退兵,准备跟项羽进行持久战,项羽下令,使士兵凿船破釜,殊死一搏,最后取得胜利。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大军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破釜沉舟简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2023-07-06 16:21:241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有何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023-07-06 16:21:311
“破釜沉舟”的正确理解是什么?“破釜沉舟”历史典故介绍!
“破釜沉舟”的正确理解是什么?“破釜沉舟”历史典故介绍!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 【成语】:破釜沉舟——《孙子兵法》 【解释】: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成语故事】: “破釜沉舟”这则成语的釜是锅;舟是船。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拚死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赶紧渡江北上,赶到巨鹿,与被围赵军来个里应外合。但宋义另有所谋,想让秦、赵两军打得精疲力竭再进兵,这样便于取胜。他严令军中,不听调遣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杀。与此同时,宋义又邀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和百姓却忍饥挨饿。 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在这之前,来援助赵国的各路诸侯虽然有几路军队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楚军的拚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用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023-07-06 16:21:371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并且只顾自己饮酒作乐,让士兵忍饥挨饿。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要求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楚军的拼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破釜沉舟的造句:1、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研究生考试。2、对于敌人的大扫荡,我军破釜沉舟予以还击。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5、现在已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2023-07-06 16:21:461
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
破釜沉舟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这里就是关于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两万人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2023-07-06 16:22:002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 一: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发音 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历史背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项梁的父亲,也就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项羽从小死了父亲,是在叔叔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他小小年纪便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叔父教他书法,他不用功;让他去学习剑术,他也不肯努力。项梁很生气就骂他没有出息。但项羽却说:“念书写字,顶多记记姓名罢了;剑术学好了也只能和几个人对打,我要学那种一人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项羽这么一说,认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项羽学习兵法。项梁本人因善于结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他都赶去帮忙,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他,他也就成了吴中豪杰的领袖,连地方官也要敬他几分。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经过吴中,许多人前来观看。站在两旁的百姓,一见这威风凛凛(lǐn)、豪华壮丽的皇帝车驾奔驰而来,都呆呆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喘(chuǎn)。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别人高出一头的项羽,瞪着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脱口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谁都可以取代他!”项梁吓得赶快捂住项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这儿胡说八道,让别人告发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呀。”回到家里,项羽埋怨叔父说:“平日您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让我念念不忘家国之恨,今天您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项梁说:“我们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不能心急气躁。要想报仇,就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就在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继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以后,项梁和项羽万分高兴和激奋,他们感到为楚国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就杀掉了当地的郡守,召集起8000子弟兵,起兵反秦。过了不久,有消息传来,陈胜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赶快率领江东8000子弟兵,渡过长江,向西面前线挺进。一些零散的反秦队伍,如陈婴、英布、吕臣等率领的武装,都纷纷投奔到项梁的队伍中来,使这支部队一下子增长到六七万人。但是这时陈王已经被叛徒庄贾杀死,张楚政权已经四分五裂。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县(今山东省滕县南)召开各路起义军首领会议,商量要公推一个起义军的首领。这时候,有个叫范增的70多岁的老头子赶来献计,他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不幸。楚怀王被骗到秦国,死在秦国,楚国人至今怀念着他。您从江东起兵,有很多人前来投奔您,这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大将,人们希望您恢复楚国。您如果拥立楚怀王的后代为?王,就一定能够号召更多的老百姓。”项梁觉得范增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人四处寻访楚怀王的后代。没过多久,大家找到一个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这时他才13岁,正替人家当放羊娃。于是项梁带领大家把熊心立为楚王,为了顺应楚人怀念故国的心情,仍称他做“楚怀王”。这个消息传开以后,果然又有很多人赶来参加项梁的队伍。项梁把楚怀王安置在盱眙(今山东省盱眙县东北),自己带兵继续西进。他在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打败章邯,又在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东北)东面大破秦军,接着又攻下了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南)。这时候,原先齐、赵、燕、魏等国的旧贵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复了自己国家的名称,秦朝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项梁命令项羽和不久前来投奔他的刘邦带兵急速西进。项羽和刘邦杀死了秦朝的大将李由。章邯见形势危急,赶快请秦朝政府派援军,乘着项梁得胜后骄傲自满,没有防备的机会,偷袭定陶,杀死了项梁。项梁一死,起义军的队伍受到很大损失,项羽、刘邦、吕臣等只好撤退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采取守势。再说秦将章邯击破了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之后,认为楚军元气大伤,用不着担心了,于是把项羽他们撇开不管,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王和他的谋臣张耳、陈余没有防备秦军的进攻,一战就败,只好退到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固守。章邯派大将王离和涉间把巨鹿城围困得如铁桶一般,秦军在城外布成了铁墙般的防线,章邯自己则率领主力运输粮草,供应王离的围城大军。赵军被围困得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四处求救,燕齐两国授赵大军早就赶到了,但一见秦军势力强大,谁也不肯充当那碰石头的鸡蛋,都缩头缩脑地远离秦军驻扎。再说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赶紧准备援军,派宋义为上将军,叫他带着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宋义率领大军由彭城出发,将士们休整了几个月,现在听说要去和秦军的主力拼杀,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是宋义却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用甜言蜜语取得怀王的信任,骗取了兵权,但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当他走到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东)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这一住就是40多天,他自己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援赵的事。项羽实在忍耐不住,便来见宋义:“救兵如救火,现在赵王危险,我们应该立即率兵渡过黄河,与赵王来个里应外合,就一定能够大败秦军!”宋义斜着眼看了项羽一下,慢吞吞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我们的目标是消灭秦军,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场上冲锋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说出谋划策,你可就比我差远了。”项羽遭到一场抢白,强压着火儿没发作,怒哼哼地走出了军帐。宋义冲着他的背影冷笑着,随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于全军说:“将士们打起仗来应该像虎狼那样凶猛,可谁要是不服从命令,一概都得砍头。”这显然是冲着项羽来的,叫他乖乖地服从命令。项羽本是个火暴脾气,怎么会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宋义大发脾气,喊:“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项羽大吼一声:“我要借头发令!”宋义本是个草包,顿时吓得软成一团,项羽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听说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zhāng)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项羽指挥楚军很快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渡河的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沙场之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楚军将士越斗越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经过多次交锋,楚军终于以少胜多,把秦军打得大败,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被打得走投无路,放火自焚(fén)而死,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退。那些旧贵族派来的援军,看到项羽大获全胜,又是佩服,又是害怕。从此项羽就做了上将军,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率。章邯带领残兵败将后退了几十里,派人到咸阳去求援兵。但赵高正忙着夺位,一个援兵也没派,章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率领剩下的秦军投降了项羽。巨鹿这一场恶战,项羽的楚军击败了秦军的主力,强大的秦王朝已经无力抵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了。不久,刘邦的队打进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立即带兵西进,却跟刘邦争夺天下 .2023-07-06 16: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