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炖火锅
-
纽约市的“小意大利”是昆士区,跟中国城比邻。同如今的景象有所不同,20世纪30年代前后,这里是马丁斯科西斯所谓的“穷街陋巷”(mean streets)。因为两次大战和那次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在“旧大陆”欧洲找不到活路的移民纷纷坐船来到美国,“教父”里爱里斯岛那节故事,分明是历史实况的写照,史为美国的第二次“移民潮”。
其中意大利移民聚居在现今的昆士区,形成风味独特的意大利风光,街道邋遢但富有生活气息,一到夏天,吃食店都把桌子搬到街沿上来(我们在费里尼的《罗马风情画》里见识过这个景象)。由于意大利移民大家族聚居习惯,所以当时该区居民住房拥挤,居住条件很差。虽然时空遥隔,至今仍然可以想见当时情景,尤其意大利人的饮食习惯,一到吃饭时间,干酪和大蒜的味道飘荡在大街小巷(呵呵)。
初次来到新大陆的意大利移民,因为语言、习惯、找不到工作等问题,生活障碍重重,很多青少年从小偷小摸开始犯罪生涯。意大利人一向有不同当局合作的习俗,自晚近中世纪烧碳党人开始,到西西里黑手党(Mafia)已经发展出一整套的组织方式和成员行为规则。其最著名的规条是所谓“光荣的沉默”,或者“荣誉的沉默”。即知情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当局泄露所知情况的规则。(这里的“荣誉”是意大利语,根据我有限的理解不作为形容词而应该作为名词,在中文其实找不到对应词,意思在“荣誉”和“规则”之间)。在电影Prizzi`s Honor 《普里兹家族的荣誉》里,那对鸳鸯刀枪相见并不因为欺骗和金钱,而是因为违反“荣誉”,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这样的传统是很危险的,在现代法制社会,不同当局合作,就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必须由另一权力结构解决,这就形成美国黑手党这一与当局对抗的地下权力体系,当然,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个就是所谓“有组织的犯罪”。
由于弗朗西斯福特 科波拉根据马里奥普左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教父》的公映,黑帮电影诞生出第一部经典之作,这是一部黑帮电影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之后的每一部黑帮电影,无不在它的观照之下,或抽取其丰富题旨之一研化,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却恰好证明受其影响。
《教父》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古典趣味,丰富多义而糅合统一。它对“命运”的观照带有古希腊悲剧的浓酽色彩,对细节的坚实刻画是十九世纪的写实传统,而堂克里奥尼对社会规则的挑战又是非常浪漫的。《教父》从来不想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处理素材,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纽约黑手党家族的真实历史和现状,而是用全部精确的细节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必然性的“可能的世界“。弗克波拉为我们描绘的其实是有关人类历史上所有权力体系的产生和消亡过程的一部寓言。
真正严格按照社会学方式来研究小意大利区黑手党生态状况的是马丁·斯科西斯.斯科西斯出生在小意大利区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他的电影带有深刻的地域烙印.他甚至让自己的家人在影片里扮演一些角色,他的御用主角德尼罗跟他同样是出生在此的意大利移民.这些背景使他的摄影机能够深入到那些意大利移民地下社会的本质世界.在斯科西斯的镜头下,那些暴力不再象科波拉那样具有古代悲剧的命运感,而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非常丑陋.在斯科西斯的摄影机下,那些友谊不再可靠,往往以背信弃义结局,看《教父》内人物的那些勾心斗角,仿佛是相隔千年历史来观照,仿佛是阅读希罗多德的历史或者《史记》,我们感受到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智慧,看《Good fellas》里人物的角逐,因为镜头贴的太近,观众只感到丑恶。科波拉在《教父》里解剖的是权力的结构,斯可西斯在他的电影里观察的是黑道人物的生存状态。当斯可西斯年岁渐高,想说的更加“历史”更加“宏观”一点的时候,他的《纽约黑帮》却显得力有不逮。繁复的多义性使导演陷入混水。他把他的意大利移民帮会往前移动将近100年,这一移动没有贴近历史,反而让他脱离他赖以成功的小意大利黑社会真实生态。
代表影目:
1 THE GODFATHER 《教父》I Ⅱ Ⅲ
2 MEAN STREETS 《穷街陋巷》或译《残酷大街》
3 GOODFELLAS 《好家伙》
4 GANGS OF NEW YORK 《纽约黑帮》
5 THE VALACHI PAPERS 《大时代》(特伦斯杨导演 1972)
二、其它族裔·黑帮的瓶子·反黑帮 严格的定义起来,《教父》出世的1972年以前并没有“黑帮”。因为“黑帮”的准确法律定义是“有组织的犯罪”。之前好莱坞虽然拍摄过好多以强盗,杀手为主人公的电影,但是,编导的视线还未曾停留在“组织”上。那些“卡邦”⑴和“邦尼”⑵们的犯罪活动还是“想起来一出干一出”,还停留在“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硬要扯起来,以1927年情人节芝加哥大屠杀事件为背景的默片《地下组织》(UNDER-WORLD,1927)算是一部有关地下犯罪团伙的。但至多只能算是一部讲“团伙犯罪”的电影。还轮不到“有组织犯罪调查科”来管。法国著名导演梅尔维尔的电影旨趣不在黑帮,而秉承法国新浪潮主题的“孤独感”,我们可以归类其为“英雄片”,香港的吴宇森电影风格有他的遗传因子。
只是从《教父》开始,“黑帮”才成为某一类型的电影的大前提。成为一个“悬置在先”的概念:犯罪是“职业化”的,成员组织在一个“金字塔”体系里,组织的财政是“企业化”的,而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虽然谁都不知道这个目标到底是什么,大概只有“唐”本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意大利黑手党的组织方式和沉默规则给《教父》提供大量细节来建构这个黑帮“本体”的概念。而当时媒体对美国黑手党“我们的事业”的报道更为这个现实存在的犯罪组织带来神秘感,神秘产生浪漫,而浪漫,正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从此,“黑帮”成为一个自足的封闭世界,它渐渐跟现实存在的犯罪组织脱离关系,它渐渐成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叙事环境和背景。观众不再关心现实世界的歹徒是否真的会拎着机关枪在酒店大堂里扫射,人们相信在电影里,这是个具备一切“可能性”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教父》才真正是黑帮世界的源头。因为正是科波拉本人在《教父》里孜孜不倦地建构起这个“可能的”世界。
事到如今,青天白日下生活的人们已经很难分辨清楚,自己脑子里那个神秘的地下“黑帮”的概念,到底是来自电影多些,还是来自犯罪社会学实证材料多些。如此一来,“黑帮”这个电影中的本体世界,可以理直气壮的走出小意大利的生活圈子,来到美国的其他族裔移民群落里。当然甚至还走向全世界(这些在以后的回顾单元里我们会谈及)。
“黑帮”在走出小意大利的最初,并不是信心十足的,这或许是黑帮电影另一部经典作品《疤面煞星》Scarface要让小“唐”艾尔帕西诺扮演主角的下意识动机。《疤面煞星》1983年公映,编剧是奥立佛斯通,由布赖恩-帕尔马担任导演。这部电影对香港黑帮片影响巨大,已经有人论及。帕西诺扮演的托尼蒙达那是个古巴移民。他从厨工开始,一步一步在黑帮世界里混到出人头地,成功是因为他的不甘心,强烈的“向上爬”欲望造就他成为黑帮大亨。结局是失败的,正象先前我们说到的,电影审查对黑帮电影叙事有深刻影响。但是观众并不为他最后的失败气馁,因为长达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观众一直看着他凭借过人的精力在黑帮世界叱咤风云。他的失败,是因为背叛。而被背叛,正是英雄的死法,我们在古希腊阿加门农故事和莎士比亚的奥塞罗故事里早就知道。《疤面煞星》为“我们黑帮电影的事业”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几乎可以说,它为以后的黑帮电影制定下一整套工业标准。
1984年的《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里的黑帮故事发生在纽约的犹太裔移民身上。意大利导演塞吉奥·里昂尼在疤面煞星身上看到一种能够深深抓住观众内心软肉的东西。阿尔帕西诺在不断成功的犯罪活动里,始终表现出一种空虚失落感,这位气质略带感伤的意大利导演立刻敏感地捕捉住这个感觉。《美国往事》自始自终讲述一个有关梦的破灭的故事,青春的梦,艺术的梦,金钱与成功的梦想,还有最重要的,爱情的梦想。美国往事最能够抓住跟导演同样具有感伤气质的观众。中国的作家王朔和电影艺术家姜文被抓住过一次,他们合作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从《美国往事》里获益匪浅。我们在本单元里提出这部电影不仅因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更因为本章的第二主题:黑帮的瓶子开始装入别样的酒。在《美国往事》里,叙事的外壳是美国禁酒时期的黑帮故事,他们做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可他们的气质更多象艺术家,敏感,挫折,多情。此前,在精英艺术的层面上,已经有人懂得利用大众趣味的类型叙事私运自己的东西,比如,法国新小说作家布托在他的《曾几何时》里,利用侦探小说的叙事外壳贩运自己对时间的哲学思考。现今,在作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电影里,这种手法开始出现在黑帮电影身上。
同样是黑帮瓶子装新酒而且其他族裔的,还有一部《黑雨》Black Rain,我们熟悉这部电影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是因为他的〈银翼杀手〉和〈角斗士〉。1989年公映的《黑雨》讲述的是纽约警察里奇在押解一名日本黑帮成员回日本大阪时,卷入一场日本黑社会火拼的故事(1988年日本今村昌平导演过一部同名的《黑雨》与此无关)。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场景是在日本大阪,但它是一部地地道道又好莱坞导演摄制,纯粹站在美国观众立场上的电影。我们还是将它放在这个章节里。这部电影的黑帮非常地道,而我们觉得在黑帮的瓶子里,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人在日本遭遇到的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里扮演日本黑帮山口组二代目的是松田优作,松田优作由于扮演过《人证》中的警官栋居为中国老一代影迷熟悉。他在拍摄《黑雨》时已经身患癌症,他忍受疼痛,表演的日本黑帮少壮派人物鬼气森森,其中有一段他因为犯上被黑帮老大按照日本黑社会规矩处罚,切掉一节手指,据说,松田优作因为深感自己不久人世,想为电影史留下一个有意义的镜头,他真的切掉自己一节手指。令人觉得欣慰的是松田优作的儿子松田龙平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影演员,在《御法度》里的表演跟他父亲同样鬼气森森。
黑帮电影之旧瓶新酒,到昆丁塔伦提诺手上达到又一个新境界。他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不仅装着对“偶然性”的探讨这样的新酒,而且,由于导演的解构手法,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作为类型的黑帮电影,在《低俗小说》里,黑帮老大不再象老大,一次鸡奸扯下他作为黑帮大亨的所有包装。一切都在错置:杀手做老大女友的保姆,妖艳的女人生活空虚,黑人杀手在杀人前嘴里念叨的是圣经以西结书 25 章 17 节的改编版。一切归于空虚,黑帮如此,人生亦复如此,乌玛瑟曼在电影里眨着大眼睛天真地说:“如果不放屁,我们还能干什么?”
注⑴:芝加哥黑道大亨艾尔卡邦,自《小恺撒》以后,以其生平事迹为主题的电影有十来部之多。
注⑵:女贼邦妮,自《邦尼和克莱德》BONINIE AND CLYDE以下,有五部以上电影以她为主人公。
代表影目:
《疤面煞星》Scarface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黑雨》Black Rain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