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投笔记
-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
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RNA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所携带的RNA为模板,在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RNA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DNA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可以搜几篇关于端粒酶的文献看看!
- Chen
-
延长端粒等于延长生命,目前科技那么发达,有产品可以有实验证明延长端粒的事实
相关推荐
端粒和端粒酶为何能获诺贝尔医学奖
原因:1、端粒酶解决了困扰科学家的DNA半保留复制时5‘末端产生的空缺问题。2、端粒在决定细胞寿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3、端粒酶可作为抗癌治疗的靶位点。特性1、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2、由于正常细胞线性DNA复制时5'末端消失,随着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Mistosisclock),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3、浙江大学孔德华博士介绍,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5'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2023-07-08 02:06:031
什么是端粒?什么是端粒酶?
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方向的链富含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2023-07-08 02:06:121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简述它们的功能,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 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RNA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所携带的RNA为模板,在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RNA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DNA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可以搜几篇关于端粒酶的文献看看!2023-07-08 02:06:191
何谓端粒DNA?端粒酶的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正常细胞由于线性DNA复制5"末端消失,随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 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台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DNA.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06:271
什么是端粒?什么是端粒酶?它们的复制过程中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端粒(Telomeres) 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酶(Telomerase),在中细胞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2023-07-08 02:06:372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Ku70、Ku80、依赖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8]。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2023-07-08 02:06:462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如何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是短的多重复的非转录序列(TTAGGG)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特殊结构,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端粒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并与细胞凋亡、细胞转化和永生化密切相关。端粒和细胞老化有明显的关系。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除了提供非转录DNA的缓冲物外,它还能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融合和退化,在染色体定位、复制、保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及寿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端粒酶是在在细胞中负责染色体端粒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存在,就是把 DNA 复制的缺陷填补起来,即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端粒酶可在成体干细胞、免疫细胞和正在发育的胚胎细胞中正常表达。在这些细胞中,端粒酶附着在新复制的染色体末端,从而使细胞的分裂不受约束。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它的活性被抑制,但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使肿瘤细胞不停地分裂增殖。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是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对于抗衰老、延长寿命、预防癌症及癌症早期诊断,以及损伤修复,细胞和组织、器官移植,甚至器官再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023-07-08 02:06:561
冈崎片段的端粒和端粒酶
1941年美籍印度人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就提出了端粒(telomere)的假说,认为染色体末端必然存在一种特殊结构——端粒已知染色体端粒的作用至少有二:①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使染色体保持稳定;②与核纤层相连,使染色体得以定位。在弄清楚DNA复制过程之后,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对DNA复制时新链5"端的RNA引物被切除后,空缺是如何被填补的提出了质疑。如不填补岂不是DNA每复制一次就短一点。以后随链复制为例,当RNA引物被切除后,冈崎片段之间是由DNA聚合酶I催化合成的DNA填补之,然后再由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但是DNA聚合酶I催化合成DNA时,需要自由3"—OH作为引物,最后余下子链的5"无法填补,于是染色体就短了一点。在正常体细胞中普遍存在着染色体酶复制一次端粒就短一次的现象。人们推测,可能一旦端粒缩短到某一阈限长度一下时,他们就会发出一个警报,指令细胞进入衰老;或许是当细胞判断出它们的染色体已变得太短了,于是分裂也就停止了,造成正常体细胞寿命有一定界限。但是在癌细胞中染色体端粒却一直维持在一定长度上,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DNA复制后,把染色体末端短缺部分补上需要端粒酶,这是一种含有RNA的酶,它既解决了模板,又解决了引物的问题。在生殖细胞和85%癌细胞中都测出了端粒酶具有活性,但是在正常体细胞中却无活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Blackburn首次在原生动物中克隆出端粒酶基因。端粒酶在癌细胞中具有活性,它不仅使癌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增生,而且它为癌变前的细胞或已经是癌性的细胞提供了时间,以积累附加的突变,即等于增加它们复制,侵入和最终转移的能力。同时人们也由此萌生了开发以端粒为靶的药物,即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至于真核细胞DNA末端的结构特点,早就在1978年Blackburn就以原生动物四膜虫(一种纤毛虫)为例说明之:①迥纹形式的发夹环;②仅由C,A组成的简单序列大量重复(C4A2)20~70;③链上有许多缺口(nicks)。2023-07-08 02:07:031
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
摘要:端粒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延长细胞寿命至关重要,其长度的维持有赖于端粒酶的存在,布莱克本和绍斯塔克发现端粒中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格雷德和布莱克本发现了端粒酶及其作用,这些发现揭示了端粒形成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3位美国科学家因此荣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3-07-08 02:07:171
关于端粒和端粒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C解析: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该酶具有提供RNA(不是D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DNA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2023-07-08 02:07:371
端粒及端粒酶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看下面。。 端粒使DNA末端处于高度凝集状态,避免了DNA酶的降解,避免了染色体融合,从而维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随着DNA复制的进行,端粒会变短,端粒酶就会发挥作用,募集相关的蛋白或酶,延长端粒到合适长度。 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 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卯艇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耥端挝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07:451
什么是端粒酶?
端粒酶,一种负责细胞端粒延伸的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它能将端粒DNA加到真核染色体末端,填补DNA复制过程中丢失的端粒,延长端粒修复时间,防止端粒因细胞分裂而丢失,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端粒在维持不同种类细胞的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和缩短端粒,从而促进细胞体外增殖。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从而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扩展资料:在正常人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密切的调控。只有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不断分裂,才能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当细胞分化成熟时,它必须负责体内不同组织的需要并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端粒酶的活性将逐渐消失。对细胞来说,能否继续分裂并不重要,但分化后的细胞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即让组织和器官运转,使生命得以延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粒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逆转录酶2023-07-08 02:07:553
何谓端粒DNA?端粒酶的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正常细胞由于线性DNA复制5"末端消失,随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 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台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DNA。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08:092
端粒酶名词解释
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从而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存在,就是把DNA复制的缺陷填补起来,即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2023-07-08 02:08:191
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端粒酶英文名称:telomerase定义1:一种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核糖蛋白复合体,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片段。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概论(二级学科);免疫学相关名词(三级学科)定义2: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组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3′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定义3:催化端粒中重复单元合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分子遗传学(二级学科)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13631.htm2023-07-08 02:08:322
端粒酶是什么东西啊!
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端粒酶活性的再活化,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而延缓细胞进入克隆性的老化,是细胞朝向不老的关键步骤。在表皮纤维母细胞中恢复端粒酶的活性确实可以延长细胞分裂的寿命,使细胞年轻的周期延长。 此外,在医疗方面的运用,以血管的内皮细胞为例,血管的内皮细胞在血流不断冲刷流动下,损伤极快,个体年轻时周围组织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血管管壁的损伤,一旦个体年老以后,损伤周围无法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动脉也就逐渐走向硬化的病症。若是周围组织中细胞的端粒酶被活化,端粒因此而延长,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使得周围组织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填补血管的损伤,因而能够延缓因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衰老表征。就如同寻找端粒酶抑制剂的基本理论,科学家也正积极地利用相同的策略,同时找寻端粒酶的活化剂。 整体来说,老化和癌症的发生机制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由于它们属于多重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单一方向的预防和治疗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病因,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只是探讨老化机制中的一环而已。 端粒酶让人类看到长生不老的曙光2023-07-08 02:08:425
端粒是什么
很简单,端粒结构存在于线性染色体末端(有别于闭环形染色体,如大肠杆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DNA复制过程中每条新生链的方向都是5"-3"(尚没有发现具有3"-5"聚合活性的DNA聚合酶),因为DNA聚合酶不能够从头合成新链,只能够延伸已有的链!所以,每次复制起始时(无论是先导链的连续合成起始,还是后随链每一次冈崎片段的起始)都要由引发酶(RNA聚合酶活性)从模板链上先合成一小段RNA引物,再由DNA聚合酶接着延伸。这些RNA引物存在于DNA片段之间,最后它们被切掉,由DNA聚合酶接着上一段DNA继续复制,最后由DNA连接酶使新和成的单链连接完整。问题就出现了,因为DNA聚合酶不能够从头合成新链,只能够延伸已有的链!所以当染色体末端新合成的链5"-末端引物被切除之后,前面没有可以利用延伸的引物,这条链就被缩短了(两端存在相同的情况)。如此细胞分裂多次,每次伴随着DNA复制,端粒就越来越短。对于生殖细胞,因为端粒酶存在和端粒序列互补的序列(可提供从头合成的引物),所以端粒酶能够识别端粒结构,并重新合成端粒缺少的那段序列。由于端粒酶活性的存在,染色体端粒就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生殖的端粒是正常的。2023-07-08 02:08:581
端粒的化学组成
端粒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端粒DNA:由一种特殊的DNA序列组成,称为“端粒重复序列”(telomere repeat sequence,TRS),在人类中为TTAGGG重复序列。端粒DNA的长度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有很大差异。2.端粒结合蛋白:端粒DNA由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包裹,称为“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binding protein,TBP)。3.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酶,能够在DNA末端添加端粒序列。在人类中,这种酶称为“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2023-07-08 02:09:061
为什么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就有端粒酶了,而正常细胞没有端粒酶呢?
基本上就是这样子首先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分情况(就是端粒酶的活性)端粒的复制不能由通常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这种酶由RNA为模板合成的DNA聚合酶,就是端粒酶端粒酶在各种细胞中的活性都是不同的,可认为无活性、中活性、高活性1、端粒酶无活性的细胞发生分裂后,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就会被缩短,但由于端粒酶无活性,所以不能反向延伸端粒,所以这些细胞的寿命一般较短2、中活性的,就像你说的那样3、高活性,就像癌细胞,它端粒酶的活性很强,所以催化合成端粒的速率就很大。端粒酶只对生殖细胞和部分体细胞起作用,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端粒的位置、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2023-07-08 02:09:281
端粒酶是由什么组成的
端粒酶是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而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端粒酶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酶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其RNA 组分是端粒序列合成的模板。不同生物的端粒酶,其RNA 模板不同,其合成的端粒序列也不同。2023-07-08 02:09:471
端粒学说的介绍
端粒学说由Olovnikov提出,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死亡。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解决其末端复制难题的作用。大量实验说明端粒、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及永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用端粒学说尚有疑问。2009年,诺贝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2023-07-08 02:09:551
端粒酶的作用是什么?从功能上看,属于什么酶?
作用:填补DNA克隆机制,把端粒修复延长,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 端粒酶属于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核糖蛋白复合体,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片段.2023-07-08 02:10:071
端粒酶主要是针对哪方面的,吃了会有副作用吗
端粒使DNA末端处于高度凝集状态,避免了DNA酶的降解,避免了染色体融合,从而维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随着DNA复制的进行,端粒会变短,端粒酶就会发挥作用,募集相关的蛋白或酶,延长端粒到合适长度。 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 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卯艇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耥端挝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10:153
端粒酶 是否可以做为食品原料?
在目前的研究中,端粒酶通常被用作保健品的原料,而不是食品原料。端粒酶是一种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酶,是细胞分裂时端粒的修复和延长的关键酶,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等作用。但是,端粒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其在食品中的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也较为复杂,因此尚未被广泛用作食品原料。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方能给出明确答案。2023-07-08 02:10:239
什么是端粒酶
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023-07-08 02:10:392
那个 端粒和随体到底哪个在染色体最末端
那个端粒和随体到底哪个在染色体最末端端粒使DNA末端处于高度凝集状态,避免了DNA酶的降解,避免了染色体融合,从而维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随着DNA复制的进行,端粒会变短,端粒酶就会发挥作用,募集相关的蛋白或酶,延长端粒到合适长度。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方向的链富含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2023-07-08 02:10:471
端粒及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生理意义
端粒酶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特异性表达,这使得人们对肿瘤的抗端粒酶疗法产生了特别的关注. 设想以端粒、端粒酶为靶点,通过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或直接抑制端粒延长、稳定,而使细胞无法连续增殖,继而进入衰老途径,直至死亡. 同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与正常体组织之间的差别又可以减少端粒、端粒酶抑制剂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现对端粒、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予以分类介绍. 1 控制端粒延长靶点的物质 目前对端粒的研究表明,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包含若干的DNA双链重复序列,其末端为含多个G的单链DNA. 不同物种端粒的重复序列和长度是不一样的,但每种生物体有其特定的序列和平均长度〔如人的端粒为(TTAGGG)n,大约在15kb左右〕. 此外,端粒DNA上还结合有蛋白质,有两种结合形式:一种是结合于单链DNA;另一种则与端粒双链进行结合. 前者在端粒末端提供帽状结构以稳定端粒;后者可能直接参与端粒长度平衡的维持,是端粒延伸的负调节因子〔1〕. 目前所分离到的人端粒结合蛋白hTRF是一种双链结合蛋白,它参与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2〕. 改变端粒结构和功能的抑制剂介绍如下. 1.1 改变端粒结构导致的端粒酶活性失常 端粒是由大量串联的重复序列组成的,其中一条链富含G,另一条富含C. 端粒合成时先由端粒酶将端粒重复序列加到富G链上去,再由DNA聚合酶合成富C链. 不同生物的端粒G链一般都采用紧实结构. 而在所有的结构中,G-四联体是理论上最稳定的结构,它除了可在两条DNA分子间形成外,还可以在含四段重复端粒序列单链DNA中形成. Zahler et al〔3〕考察了端粒DNA的不同折叠方式作为引物时对四膜虫端粒酶的影响. 他们发现端粒G-四联体结构启动端粒酶延伸端粒的效率最差,不能作为端粒酶的引物,另外,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端粒酶所需的引物可能不应有任何折叠. 折叠的端粒DNA结构由于无法作为引物与端粒酶RNA组分碱基配对、结合,或者改变了端粒引物从端粒酶解离的速度而影响端粒的延伸. 目前,所有已知生物的端粒都是在富G的那条链上由端粒酶进行端粒合成,因此,能促使或稳定端粒形成G-四联体结构的物质可能对癌症有潜在治疗意义. 在Zahler et al〔3〕的报道中指出体外生理浓度(20mmol/L)下的K+、Na+离子可以形成稳定G-四联体结构,以前者的效果更明显. Sun et al〔4〕应用经典的引物端粒酶延伸技术为手段进行实验,发现小分子化合物2,6—二酰胺蒽醌能抑制端粒酶活性,其IC50为23μmol/L,在约100μmol/L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 他们用UV(ultraviolet spectroscopy)和1H-NMR(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检测滴定结果,证明了该种物质对端粒酶的抑制是与端粒G-四联体结构直接相关的. 与此有关的细胞内抑制端粒酶作用正在研究之中. Fedoroff et al〔5〕也采用NMR的方法进行研究,报道了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imide-based化合物结合G-四联体结构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 另外,Burger et al〔6〕最新的研究表明,早已被应用于临床的抗癌药物顺铂也是一种序列专一性的G-Pt-G交联剂,研究发现顺铂能抑制人睾丸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这可能正是顺铂能有效治疗多种肿瘤的原因之一. 类似化合物还有炭花青Carbocynamine. 1.2 端粒结合蛋白与端粒活性抑制 关于端粒的延伸、加工机制有多种不同的假设模型,无论哪一种都认为,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binding proteins, TBPs)及其他一些附属因子在端粒长度的调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们或者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或者通过直接对端粒进行加工、剪切来共同完成对端粒长度的调节〔1〕. 在对四膜虫单链TBPs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该α/β异二聚体蛋白质中α,β蛋白在体内都是磷酸化的;体外研究也表明,β亚基的磷酸化是随细胞周期而调节的. 这一磷酸化机制很可能在端粒酶延伸端粒的过程中起作用〔1〕. 另外,酵母的Rapl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一种端粒双链TBP,它在端粒的长度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十分复杂,是通过与其他一些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1〕. 因此,设想以TBPs为靶点,通过抑制或调节TBPs及相关因子的活性来抑制端粒酶,缩短端粒,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 但目前尚未有关于人端粒结合蛋白特异性抑制物的报道. 2 抑制端粒酶结构和功能靶点的物质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 其RNA组分为端粒合成提供模板. 现认为,人的端粒酶RNA分为两个区与引物作用:一个是模板区,含有与引物互补的11个核苷酸5"-(CUAACCCUAAC)-3";另一个是锚定区,与引物的5"端相连,为DNA链向端粒酶外延伸提供路径〔7〕,而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则起催化反应合成的作用. 目前分离的人端粒酶蛋白质有两种,TPl含2627个氨基酸〔8〕,可能介导端粒酶与端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种是hEST2p,它可能是人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对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调节具有重要意义〔9〕. 2.1 针对端粒酶RNA模板抑制端粒酶活性 Kanazawa et al〔10〕制备了以端粒酶RNA组分为靶点的榔头样核酶TeloRZ(a hammered ribozyme),试图通过实验搞清楚它是否可以抑制端粒酶. 结果表明:TeloRZ对他们所合成的含端粒酶RNA组分的一段核苷酸具有专一的剪切能力,它能在模板区的第一个5"-C↓U处剪切多核苷酸. 将TeloRZ加入到肝癌细胞株HepG2或Huh-7细胞提取物中,对两者的端粒酶均起抑制作用,且与剂量成正相关,在大约10μmol/L时就可以抑制大约90%的端粒酶活性. 另外,Wan et al〔11〕报道了具有更高生物稳定性的2"-O-甲基化榔头样核酶能在大约0.4μmol/L时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中90%的端粒酶活性. 能降解端粒酶RNA组分的核酶有希望成为一种抗癌新药物. Feng et al〔12〕在体外采用了与模板区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来抑制端粒酶活性. 转染了反义hTR(human telomerase RNA)的HeLa细胞在经过23~26代倍增后,大部分细胞株(33株中的28株)进入危机期,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细胞开始死亡. Norton et al〔13〕设计了针对人端粒酶RNA模板区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PS)和肽核苷酸(PNA),PNA能专一识别结合人端粒酶,并在从P mol/L~n mol/L的范围内达到IC50的抑制活性. 他们的实验证明PNA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效力比其类似物硫代寡核苷酸PS高出10~50倍;而且后者对端粒酶是非序列选择性抑制,PNA对端粒酶抑制则是高专一性的. 最近,Pitts et al〔14〕则发现2"-O-甲基RNA能对细胞培养和实验动物产生专一性的影响,其抑制端粒酶的作用要超过肽核苷酸PNA. Glukhov et al〔15〕以黑色素瘤细胞株SK-Mel-28为对象,研究认为:互补于hTR模板区的反义核苷酸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强于其他反义核苷酸,在5nmol/L时即可产生强烈抑制,而20nmol/L的样品可以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hTR反义寡核苷酸的良好应用前景. 2.2 针对端粒酶的逆转录酶性质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专一逆转录酶. Strahl et al〔16〕以人B细胞系的JY616细胞和T细胞系的Jurkat E6-1细胞(这两种细胞均表现端粒酶活性)为研究对象,考察已知的反转录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否会影响这些细胞的端粒长度和培养时的生长速率. 实验表明,ddG可以使分裂细胞的端粒发生复制性的逐渐缩短,并稳定在较短状态. azidothymidine (AZT)也可以使部分细胞的端粒逐渐缩短. Yegorov et al〔17〕的类似实验表明,在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和Carbovir存在下,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自发转化形成无端粒酶的克隆,发生类似于衰老的过程. 但这一抑制过程是可逆的,AZT,ddG这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能是通过优先占据端粒酶的核苷酸结合位点而抑制了端粒合成. 2.3 针对端粒酶促反应底物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作为一种末端转移酶,它把脱氧核苷酸加到端粒的末端上从而延长端粒. Fletcher et al〔18〕的实验表明7-脱氮-dGTP和7-脱氮-dATP会抑制端粒酶活性. 7-脱氮-dGTP和7-脱氮-dATP分别在11μmol/L和8μmol/L时可以抑制人胚肾293细胞株中50%的端粒酶活性 二者可以被端粒酶加入到端粒DNA中去,但因不是端粒酶的正确、高效底物而抑制了端粒酶的活性,导致端粒提前成熟(pre-maturing),表现为缩短的端粒,提示N7对于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必须的. 这一模型可以用来研究DNA二级结构在端粒酶机制中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新的端粒酶抑制剂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2.4 针对端粒酶的DNA锚着区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以锚着区与作为引物的端粒DNA的5"端结合,继而延伸端粒. 通过破坏端粒酶的DNA锚着区可抑制端粒酶进行端粒合成,使肿瘤细胞端粒缩短而死亡〔19〕. 但目前尚末有关于此类物质的报道. 2.5 磷酸酯酶2A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 Li et al〔20〕以人乳腺癌细胞PMC42为研究材料,发现磷酸酯酶2A(PP2A)与受试肿瘤细胞核提取物共温育时能够显著抑制其端粒酶活性. 这种效应呈浓度依赖性(ED50为10U±2U),并且非常迅速(10s即出现显著抑制,2min时出现完全抑制). 但PP2A与受试细胞膜提取物共温育时对其端粒酶活性的抑制稍弱一些,与细胞质共温育时则基本不抑制其端粒酶活性. 此外,PP2A对核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专一的,因为蛋白磷酸酯酶1或2B都不影响端粒酶活性. Li et al用PP2A的催化抑制剂okadaic acid证明了PP2A诱导的端粒酶抑制是与蛋白去磷酸化有关的. 最近Sogawa et al〔21〕发现了一种从海洋微球藻中分离出来的胞外多糖也具有抑制K562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能力,实验表明,当K562细胞与该多糖共培养时,蛋白磷酸酯酶1的催化亚基PP1γ1的表达下降. 这些实验表明,某些端粒酶的蛋白质组分或端粒酶调节因子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对于癌症细胞的端粒合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6 PKC抑制剂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 Ku et al〔22〕以培养的鼻咽癌细胞NPC-076为研究对象,发现有2种蛋白激酶(PKC)抑制剂bisindoplylmaleimideⅠ和H-7能够显著抑制受试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而另外2种PKC抑制剂中,Staurosporine能中度抑制端粒酶活性,神经鞘氨醇则仅轻微抑制. 此外,在实验中还观察到,处理后的细胞大部分仍是可养活的(超过75%),且维持了相当高水平的蛋白质合成能力. 这一发现为研究端粒酶机制以及癌症的端粒酶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7 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 Perry et al〔23〕报道了1,4-和2,6-双取代氨基蒽-9,10-dione衍生物对端粒酶和Taq酶活性的抑制,如氮己环抑制端粒酶活性的IC50值为4μmol/L~11μmol/L,它在目前已知的非核酸端粒酶抑制剂中显示出较强效力. 另外,Maasani et al〔24〕的实验表明,茶叶中的主要儿茶酚(catechin)成分—epigallocatechin的没食子酸盐能够直接强烈抑制端粒酶活性,这可能是茶叶抗癌效果的主要机制之一. Bare et al〔25〕以铕标记探针和瞬时荧光(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的新方法对125000种化合物进行筛选,确定了一系列含isothiazolone的端粒酶抑制剂,其中最具效力的物质在次微摩尔水平就可达IC50值.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DMSO能可逆抑制端粒酶活性. 3 结语 端粒、端粒酶已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抗肿瘤治疗新靶点之一,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端粒酶抑制剂不但可以直接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还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破坏DNA的抗肿瘤药的敏感性以及对凋亡的感受性(U251-MG细胞)〔26〕,这一结果使得端粒酶抑制剂的应用前景更加看好. 虽然对于这种疗法并非全无顾虑,比方说担心端粒酶抑制剂会对干细胞和生殖细胞造成不利影响,以及担心端粒酶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诱发非端粒酶的端粒延长途径等. 但就目前的知识来看,对前者的忧虑可以通过设计疗程而得到某种程度的避免(但也有个别报道说肿瘤细胞的端粒并不都比干细胞短),而对后者的担心则还需通过实验的证明以及进一步的实验来解决. 可以肯定的是,对端粒酶抑制剂的寻找和研究工作要依赖于对端粒、端粒酶的研究. 伴随着对端粒、端粒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也一定会越来越深入. 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大多尚处于体外细胞实验阶段,体内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情况究竟如何鲜有报道. 端粒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时的效果及毒副作用也还需要事实的进一步验证.2023-07-08 02:10:553
癌细胞为何可以在分裂无数后它的端粒酶没有任何变化 ?
腾讯科学肿瘤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疾病,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能对其进行识别,又加之它是一种永远分裂的细胞。因为端粒酶对肿瘤细胞的永生化是必须的,所以端粒酶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良好靶点。如果有药物能够关闭肿瘤细胞的端粒酶,端粒的长度随着肿瘤细胞的分裂就会逐渐缩短,突变就会出现,细胞就会变的不稳定。实验性的药物治疗已经在小鼠中进行了,一些药物进入了早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端粒程序性的缩短,限制了细胞的生长能力,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的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人认为,端粒酶活性正常表达的细胞更易癌变。在测定端粒酶活性时发现,90%以上的正常组织细胞的端粒酶呈阴性,从而将这个酶与细胞的永生化和肿瘤联系到一起。由于此种情况,对端粒酶活化、诊断和抑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目前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肿瘤细胞株中没有酶活性的表达,提示可能有非端粒酶介导的端粒长度控制途径,在临床监测中可能出现假阴性。另外,不同的瘤组织对不同的检测手段敏感性不同,只有我们对不同肿瘤的特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才可找到更为专一、敏感、可靠的检测方法。无论如何,一旦上述的矛盾问题得以解决,肿瘤的临床监测与治疗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6]。不仅如此,目前尚有研究证明端粒酶与其他一些疾病,包括艾滋病都有一定相关性[7]。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端粒酶将为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快捷,特异,副作用小的检测新途径。2023-07-08 02:11:032
发现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的末端部分,这一特殊结构区域对于线型染色体的结构和稳定起重要作用。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具有的特殊结构。端粒的功能为: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滞后链5"末端在消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组织培养的细胞证明,端粒在决定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多代培养的老化细胞端粒变短,染色体也变得不稳定。http://bk.baidu.com/view/119376.htm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http://cmbi.bjmu.edu.cn/news/report/2004/Telomerase.htm2023-07-08 02:11:392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看下面。。端粒使DNA末端处于高度凝集状态,避免了DNA酶的降解,避免了染色体融合,从而维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随着DNA复制的进行,端粒会变短,端粒酶就会发挥作用,募集相关的蛋白或酶,延长端粒到合适长度。 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卯艇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耥端挝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11:484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简述它们的功能,请帮帮忙?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RNA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所携带的RNA为模板,在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RNA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DNA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可以搜几篇关于端粒酶的文献看看!2023-07-08 02:11:571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Ku70、Ku80、依赖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8]。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2023-07-08 02:12:054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简述它们的功能,请帮帮忙,不会回答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 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RNA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所携带的RNA为模板,在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RNA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DNA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寿命。可以搜几篇关于端粒酶的文献看看!2023-07-08 02:12:141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Ku70、Ku80、依赖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8]。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2023-07-08 02:12:223
请问端粒和端粒酶的详细定义是什么?谢谢
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的末端部分,这一特殊结构区域对于线型染色体的结构和稳定起重要作用。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具有的特殊结构。端粒的功能为: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滞后链5"末端在消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组织培养的细胞证明,端粒在决定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多代培养的老化细胞端粒变短,染色体也变得不稳定。http://bk.baidu.com/view/119376.htm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http://cmbi.bjmu.edu.cn/news/report/2004/Telomerase.htm2023-07-08 02:12:311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卯艇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耥端挝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23-07-08 02:12:502
关于端粒和端粒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答案】:C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该酶具有提供RNA(不是D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DNA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2023-07-08 02:12:591
端粒和端粒酶为何能获诺贝尔医学奖
原因:1、端粒酶解决了困扰科学家的DNA半保留复制时5‘末端产生的空缺问题。2、端粒在决定细胞寿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3、端粒酶可作为抗癌治疗的靶位点。特性1、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2、由于正常细胞线性DNA复制时5'末端消失,随着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Mistosisclock),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3、浙江大学孔德华博士介绍,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5'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2023-07-08 02:13:194
关于端粒和端粒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C解析: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该酶具有提供RNA(不是D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DNA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2023-07-08 02:13:351
端粒和端粒酶
如何保护染色体: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 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卯艇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耥端挝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分类:1.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2.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3.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酶,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使端粒延伸并维持其稳定。端粒酶功能行使最低限度需要两个部分,RNA组成和催化亚单位。RNA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hTR)为端粒酶合成端粒重复序列提供了模板,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含有保守的逆转录酶模体。 解读诺贝尔医学奖: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 近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 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呢?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像两顶帽子那样盖在染色体两端,因而得名。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可以断裂,这时,染色体断端之间会发生融合,或者断端被酶降解。但正常染色体不会整体地互相融合,也不会在末端出现遗传信息的丢失(被降解之类)。可见端粒在维持染色体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双螺旋DNA双链复制时,会有一小段DNA引物连接在复制的起始部位,在合成酶的作用下,在引物后依次连接上A、T、C、G(脱氧核苷),形成新的DNA链。复制完成后,最早出现的起始端引物会被降解,留下的空隙没法填补,这样细胞染色体DNA将面临复制一次就缩短一些的问题。这种缩短的情况在某些低等生物的特殊生活条件下可以观察到,但却是特例。事实上,染色体虽经多次复制,却不会越来越短。早期的研究者们曾假定有一种过渡性的环状结构来帮助染色体末端复制的完成,但后来却一直未能证实这种环状结构的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发现了端粒酶。当DNA复制终止时,端粒酶的作用下,通过端粒的依赖模版的复制,可以补偿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缩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持过程中,端粒酶至关重要。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的长度是在逐渐缩短的,当端粒变得不能再短时,细胞不再分裂,而会死亡。并且发现,体细胞端粒长度大大短于生殖细胞,胚胎细胞的端粒也长于成年细胞。科学家发现,至少可以认为在细胞水平的老化,和端粒酶的活性下降有关。 因此,有人希望能把端粒酶注入衰老细胞中,延长端粒长度,使细胞年轻化,或者是给老人注射类似端粒酶的制剂,延长老者的端粒长度,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但生物整体的老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端粒的长度只是决定衰老的一个因素,因此端粒酶抗衰老,目前只具理论价值,连动物实验都很少,更别说应用于人了。 不过,端粒的缩短,的确和很多疾病有关。许多研究发现,基因突变、肿瘤形成时,人体的端粒可表现出缺失、融合或序列缩短等现象。而且,在一些癌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它与端粒之间有某种联系,所以这些癌细胞可以分裂很多次。某些特定的癌细胞,如果可以阻止端粒酶,端粒就会变短,癌细胞就会死亡。所以深入研究端粒和端粒酶的变化,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SPAN></SPAN>2023-07-08 02:13:431
染色体,染色体端粒,端粒酶之间的关系。
Telomerase),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 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细胞中有种酵素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 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但不是永续,这种世代交替的轮回即是造物者对于生命设计的巧思。[编辑本段]【端粒酶的应用】 一般认为,端粒酶活性的再活化,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而延缓细胞进入克隆性的老化,是细胞朝向不老的关键步骤 一般认为,端粒酶活性的再活化,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而延缓细胞进入克隆性的老化,是细胞朝向不老的关键步骤。在表皮纤维母细胞中恢复端粒酶的活性确实可以延长细胞分裂的寿命,使细胞年轻的周期延长。 此外,在医疗方面的运用,以血管的内皮细胞为例,血管的内皮细胞在血流不断冲刷流动下,损伤极快,个体年轻时周围组织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血管管壁的损伤,一旦个体年老以后,损伤周围无法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动脉也就逐渐走向硬化的病征。若是周围组织中细胞的端粒酶被活化,端粒因此而延长,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使得周围组织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填补血管的损伤,因而能够延缓因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衰老表征。就如同寻找端粒酶抑制剂的基本理论,科学家也正积极地利用相同的策略,同时找寻端粒酶的活化剂。 整体来说,老化和癌症的发生机制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由于它们属于多重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单一方向的预防和治疗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病因,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只是探讨老化机制中的一环而已。 端粒酶让人类看到长生不老的曙光【端粒DNA功能和端粒酶功能及生物特性】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正常细胞由于线性DNA复制5"末端消失,随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个由。在表皮纤维母细胞中恢复端粒酶的活性确实可以延长细胞分裂的寿命,使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DNA。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的。2023-07-08 02:13:531
端粒酶是如何产生的?
端粒酶(telomerase),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 (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细胞中有种酶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dna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 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2023-07-08 02:14:022
端粒酶是一种什么酶?
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从而可能参与恶性转化。扩展资料: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排在线上的DNA决定人体性状,它们决定人头发的直与曲,眼睛的蓝与黑,人的高与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温和。其实端粒也是DNA,只不过端粒是染色体头部和尾部重复的DNA。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粒酶2023-07-08 02:14:124
求问端粒酶的作用机制!!要详细。
亲爱的楼主: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包括三个组分“端粒酶RNA,蛋白亚基以及催化组分。可以防止DNA每次复制所产生的染色体变短的问题,但是这种酶一般只在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里有活性,或者是某些上皮细胞中有较低的活性。目前,端粒酶是最广谱的肿瘤标记物。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 端粒酶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存在,就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即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正常细胞由于线性DNA复制5"末端消失,随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浙江大学孔德华博士介绍,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以dNTP为原料,通过逆转录催化合成后随链5‘端DNA片段或外加重复单位。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功能附加说明以及合成端粒的存在是为了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没有端粒,则末端暴露,易被外切酶水解。而报道说端粒与生命长短有关,这只是个说法,还没成定论。端粒不是用DNA聚合酶来合成的,是用端粒酶来合成的。端粒酶中含有RNA模板,用来合成端粒。祝您步步高升记得点击采纳为最佳答案哦,谢谢咯2023-07-08 02:14:471
什么是端粒酶,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细胞中有种酵素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 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但不是永续,这种世代交替的轮回即是造物者对于生命设计的巧思。2023-07-08 02:14:541
1O分!!谁能介绍一下端粒酶啊????
端粒酶目录[隐藏]【端粒酶的定义】【端粒酶的应用】【端粒DNA功能和端粒酶功能及生物特性】【端粒和端粒酶的功能附加说明以及合成】【解决端粒酶问题人就可以长生吗?】【目前关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主流假说】【关于端粒酶的开发应用的最新前景】【诺贝尔奖】 [编辑本段]【端粒酶的定义】 (Telomerase),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细胞中有种酵素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 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地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但不是永续,这种世代交替的轮回即是造物者对于生命设计的巧思。[编辑本段]【端粒酶的应用】 一般认为,端粒酶活性的再活化,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而延缓细胞进入克隆性的老化,是细胞朝向不老的关键步骤。在表皮纤维母细胞中恢复端粒酶的活性确实可以延长细胞分裂的寿命,使细胞年轻的周期延长。 此外,在医疗方面的运用,以血管的内皮细胞为例,血管的内皮细胞在血流不断冲刷流动下,损伤极快,个体年轻时周围组织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血管管壁的损伤,一旦个体年老以后,损伤周围无法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动脉也就逐渐走向硬化的病症。若是周围组织中细胞的端粒酶被活化,端粒因此而延长,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使得周围组织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填补血管的损伤,因而能够延缓因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衰老表征。就如同寻找端粒酶抑制剂的基本理论,科学家也正积极地利用相同的策略,同时找寻端粒酶的活化剂。 整体来说,老化和癌症的发生机制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由于它们属于多重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单一方向的预防和治疗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病因,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只是探讨老化机制中的一环而已。 端粒酶让人类看到长生不老的曙光[编辑本段]【端粒DNA功能和端粒酶功能及生物特性】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正常细胞由于线性DNA复制5"末端消失,随体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其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DNA。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编辑本段]【端粒和端粒酶的功能附加说明以及合成】 端粒的存在是为了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没有端粒,则末端暴露,易被外切酶水解。而报道说端粒与生命长短有关,这只是个说法,还没成定论.。 端粒不是用DNA聚合酶来合成的,是用端粒酶来合成的。端粒酶中含有RNA模板,用来合成端粒。[编辑本段]【解决端粒酶问题人就可以长生吗?】 衰老机制(链接)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人为什么会死亡,只有对这个过程的机制了解的足够透彻,做到永生并非不可能。 关于人衰老和死亡的机制,我知道的有几种,比如体内自由基清除与生成机制失衡,导致有害自由基日积月累,并进而破坏细胞器,线粒体已被证实参与了这一过程。 端粒酶也是其中一种解释。由于正常人细胞没有端粒酶,无法修复DNA复制所造成的DNA缩短的问题,因此随着细胞复制次数的增多,DNA短到一定程度,可能就触发了死亡机制,或者死亡是一个渐近的过程。[编辑本段]【目前关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主流假说】 其中一个就是端粒酶。但是98年就证明了二倍体叙利亚仓树胚细胞在复制分裂的各阶段始终表达端粒酶,但是仍然衰老。而剔除端粒酶基因的小鼠尚未观测到相应的表型的变化。所以端粒钟学说并不完全正确。 此外,我简要说一下其他假说吧,字数有限,如果想了解更多不妨自己找找相关的资料。 1、氧化性损伤。来自自由基的积累。 2、rDNA。染色体复制时可能出现错配膨起染色体外rDNA环,叫ERC。它的积累导致细胞衰老,并伴随核仁的裂解。 3、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复合物。它可以阻止它所在位点的DNA转录。 4、SGS1基因和WRN基因。这是两个同源的基因,对于保证细胞正常生命周期是必须的,但是容易突变导致早老症。 5、发育程序。 6、线粒体DNA。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粒体DNA的突变是相当显著的。 生命是最最神奇的魔法。细胞里的行动是复杂而精确的,往往是外来刺激导致蛋白质磷酸化,一级一级地传递,激活一定基因,开始转录翻译出平时不存在的蛋白质,这蛋白质再引起接下来的一系列级联反应。要推翻自然的规律,解决一个酶的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 可是即使假设人体具有了端粒酶,长生也是个值得打上问号的问题。因为端粒酶仅仅解决了复制长度的问题,并不能解决DNA复制时的变异问题,当然这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可是这也说明,长生并非如想像中那么简单,不单单一个端粒酶就能解决。[编辑本段]【关于端粒酶的开发应用的最新前景】 (科研课题):九十年代,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听了一堂普通的学术报告。一位附近大学来的教授叫Harley(哈利),他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向衰老神殿的窗子——衰老与细胞DNA的尾巴,端粒有密切的关系,顷刻,我为之一震。五千年中华文化,三百年西方文明有谁捕捉到“老化”之灵。难道这DNA尾巴真的与“老”有关。 “是的”,在Harley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齐博士告诉我说:“端粒的DNA短了,细胞就老了,端粒长了,细胞就变得年轻,而端粒DNA的长短是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所左右。如果加入端粒酶能使端粒延长,寿命延长”。 端粒是什么?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 排在线上的DNA决定人体性状,它们决定人头发的直与曲,眼睛的蓝与黑,人的高与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温和。 其实端粒也是DNA,只不过端粒是染色体头部和尾部重复的DNA。我把端粒当作一件绒线衫袖口脱落的线段,绒线衫像是结构严密的DNA。细胞学家从来不对染色体棒尾巴拖出的DNA感兴趣。他们把注意力聚集在46条染色的基因图上面,而且把绘制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事大声喧哗。 1990年起Calvin Harley把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他讲了三点,我将它记录如下: 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 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 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鼠和人的一些细胞一般有大约10000bp。 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长短,是由酶决定的。细胞内酶多酶少可预测端粒的长短。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卵巢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这样一来,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肿瘤细胞的特异物质。 寻找衰老钟的故事 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人有衰老,细胞是否也有衰老呢?这就像一座大厦,它的寿命很大程度上与组成它的砖块有关。细胞是有寿命的,这是细胞学家海弗列克(Hayflick)在四十年前发现的,他培养人体的成纤维细胞,一代又一代。但是在营养充分供给的情况下,细胞分裂到50年代左右就停止活动了,真正地进入衰老期,这一发现似乎告诉人们在细胞内有一口衰老钟,这限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也就限定了生物的寿命。因为高寿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形成的,它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以此类推的增殖,组成胎儿,再分裂而成青年。如果细胞不能再分裂了,那么个体就出现衰老现象。 充满希望的抗老之路 直至今日,我还不敢讲,科学家已经找准了衰老的真正起因,然而端粒功能的发现的确是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抗衰之路。 端粒的缩短,引起衰老。如果端粒长度得不到维持,细胞停止分裂或者死亡。在某种情况下,濒临衰亡的细胞愈变成永生细胞,即癌细胞。 端粒酶的发现使正常细胞,衰老和癌化这些苦恼千年的难题有了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简单地说,把端粒酶注入衰老细胞中,延长端粒长度,使细胞年轻化,这是可能的,科学家们对此寄托了厚望。将来医生给老人注射类似端粒酶的制剂,延长老者的端粒长度,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 有学者提出,端粒酶的抑制剂可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因为只有在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如果将该酶排光那么癌细胞似乎不会繁殖了。当然其中有不少需克服的困难。 读者要问,文章介绍了当今衰老研究的新进展——端粒,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能获得延缓衰老的效果? 我说,首先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少吃少饮。如一盏油灯,火焰小,点得长,火焰大,点得短。这与Hayflick限度和端粒长度均有关联。代谢率高,细胞分裂次数增多,端粒缩短,寿命也短了。 其次,用药物刺激体内的干细胞(一种保持潜能的细胞),弥补衰老损耗细胞。威斯康辛大学首创的生长激素注射法,对调动干细胞,延缓老化是有一定作用的。还未见到生长激素与端粒关系的研究报告,但生长激素的抗老效果是比较肯定的。端粒酶抗衰老,目前只具理论价值。连动物实验都很少,但是作为一种方向,也应该让大家尽早的了解。 早在三十年代,遗传学家Mullert发现染色体末端结构对保持染色体的稳定十分重要,并定名为(telonereTLM)。1978年Blackburn和Gall首先在四膜虫中发现并证实了端粒结构,端粒是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他们发现这种rDNA每条链的末端均含有大量的重复片段。后来发现真核生物绝大多数DNA末端都是由特定的基本序列单元即端粒序列大量重复而构成的。对于一个给定的真核生物物种,它一定具有特征性的端粒DNA序列.。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许多简单短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end -binding protein ,TEBP)组成。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是细胞必需的遗传组分,因为它能够保护和补偿染色体末端遗传信息的丢失,保护它不会被核酸酶识别而免遭降解。但是在复制过程中,端粒也因为复制机制的缺欠或者其他原因会缓慢地丢失。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1990年凯文.哈里(Calvin Harley)发现不同年龄的人的体细胞的寿命明显不同,其端粒的长度也不相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因此原因用端粒阐述了新的人体衰老机制。另外,端粒的丢失还与很多病因有关。Maria Blasco 和 Piero Anversa的研究探讨了端粒在一些心血管病理状态中端粒功能失调的影响。Maria Blasco and Piero Anversa构建了在第二代G2和第5代G5端粒RNA缺失的转基因小鼠(Terc-/-)。研究者对G5(Terc-/-)小鼠的心肌细胞进行原位定量荧光杂交分析,发现这些细胞具有比G2(Terc-/-)小鼠更短的端粒,G2(Terc-/-)小鼠心肌细胞的端粒也比野生型细胞的端粒要短。在1996年3月15日的《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上,达拉斯UT西南医学中心Shay博士和Wright博士[6]报道了通过控制端粒长度而改变人类细胞寿命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通过增加端粒长度,能够延长细胞杂交系的寿命.。 但是,要提的是,端粒的减少是否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个问题也待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端粒酶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酶。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其RNA 组分是端粒序列合成的模板。不同生物的端粒酶,其RNA 模板不同,其合成的端粒序列也不同。对端粒酶的RNA 进行诱变, 可在体内合成出与突变RNA 序列相对应的新端粒序列,证明了RNA 的模板功能。端粒酶合成端粒的DNA片段TTAGGG,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3q .26.3上。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研究表明这也是科学家由此又开始研究精子和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是如何长时间不被缩短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它能维持癌细胞端粒的长度,使其无限制扩增)。关于癌细胞如何获得永生,1991年Ha rley提出端粒-端粒酶假说。认为正常细胞衰亡要经过第一致死期M1期(MortalityStage1)和第二期M2期(MortalityStage2)两个阶段。即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端粒DNA不断丢失而使端粒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长度(2kb~4kb)时,染色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细胞出现衰老的表现,细胞进入第一致死期M1期。此时细胞不再分裂,而是退出细胞周期而老化并死亡。如果此时细胞已被病毒转染(SV40,HPV),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P53,Rb)失活,细胞便可越过M1期,继续分裂20-30次,端粒继续短缩,最终进入第二致死期M2期。多数细胞由于端粒太短而失去功能并死亡,只有少数细胞的端粒细胞的端粒酶被激活,修复和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逃避M2期,而获得永生),这也是当代科研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1995年Hiyama等人[8]在对100例成纤维神经细胞瘤的研究中证实,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的肿瘤组织占94%,端粒酶活性越高的组织越容易伴有其它遗传学变化,并且预后不良;而低端粒酶活性的肿瘤组织中未见有相应的变化且都预后良好,甚至有3处于IVS阶段的无端粒酶活性的病例竟出现了肿瘤消退的现象。这似乎说明端粒酶同癌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是否因果关系,还很难定论。 端粒DNA包括非特异性DNA和由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特异DNA序列,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伸展到染色体的3"端。人工合成四膜虫端粒的重复DNA片段(TTGGGG)4,人和小鼠的端粒DNA重序列为TTGGG,人类端粒的长度约为15Kb碱基。由于dsDNA存在末端复制问题,故细胞每分裂一次约丢失一个岗崎片断长度的DNA,即25~100对碱基。端粒酶将自身RNA模板合成的DNA重复序列加在后随链亲链的3"端,然后再以延长了的亲链为模板,由DNA聚合酶合成子链,但是由于复制机制的不完整性(或者这不完整性是进化保留的?由此机制来保证细胞的定期衰老和死亡?)。端粒还是以一定的速度丢失,端粒酶是一种核蛋白(RNP)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端粒酶是端粒复制所必须的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目前不少生物的端粒酶RNA已被克隆,但不同种属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别很大。四膜虫的端粒酶RNA模式板长160~200个核苷酸,编码1.5拷贝的端粒重复序列。其43~51位序列为CAACCCCAA刚好编码一个GGGGTT。鼠同人的端粒酶RNA基因有65%的相同,模板为 8-9个核苷酸序列,人的端粒酶RNA(hTR)由450个核苷酸组。模板区为CUAACCCUAAC(5"-3"向.Shippen-Lentz(1990年)克隆了游仆虫属的端粒酶RNA序列,其中包括5`-CAAAACCCCAAA-3`模板序列。该模板亦与基端粒重复序列(TTTTGGGG)n以碱基互补方式合成RNA序列。研究还认为,端粒酶RNA中的模板每次与1.5(TTTTGGGG)重复序列互补,然后通过模板的滑动,再进行下一次合成。 在端粒结合蛋白质方面,早在1986年Gottschling等即已鉴定了尖毛虫属(Oxytric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和26000的端粒结事蛋白质,该蛋白质特异识识和结合尖毛虫属的大核白质PAP1(repressor activator protein1)是参与端粒长度调节的一个必须因子,一个RAP1分子平均与18个端粒DNA序列结全,负反馈调节端粒长度。在克隆鉴定了酵母等的端粒酶蛋白质部分的催化亚基的编码基因后,人端粒酶蛋白质部分的催化亚基编码基因也已经被克隆鉴定,命名为hTERT(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端粒酶特异基序(telomerase-specific motif),翻译4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序列。hTR和hTERT基因的对照表达研究显示,hTR基因可在增殖力强制胎儿细胞——非永生化的(mortal)细胞中表达,而hTERT基因仅在肿瘤细胞——永生化的(immortal)细胞中表达。因此,hTERT基因更显示出肿瘤特异的诊断和治疗潜在应用价值。 另外,人乳头状病毒( HPV) 能引发人的子宫颈癌。HPV 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E6 ,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激活端粒酶的癌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MYC 的表达,随后再由MYC 激活端粒酶。最近又发现人体内的雌激素(estrogen) ,能与TERT 基因启动子区-2677 位的一个不完全回文结构结合,直接调节TERT 基因活性。另外雌二醇也可通过激活myc 基因的表达,间接促进TERT 基因的表达,提高端粒酶的活性。 最近的比较研究发现很多端粒蛋白结构很相似,功能也很接近。总而言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端粒结合蛋白结构与端粒序列结合的特性和功能将逐渐被发现阐明。[编辑本段]【诺贝尔奖】 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报道,诺贝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 (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2023-07-08 02:15:022
端粒酶的成分中有没有RNA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端粒的存在是为了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没有端粒,则末端暴露,易被外切酶水解。而报道说端粒与生命长短有关,这只是个说法,还没成定论。端粒不是用DNA聚合酶来合成的,是用端粒酶来合成的。端粒酶中含有RNA模板,用来合成端粒。(模板就是RNA,当然含有RNA)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注意逆转录,没RNA行么?),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看过以上文字你就应该明白,端粒酶中含有RNA,不仅如此RNA还是重要的模板呢。详情看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3631.htm2023-07-08 02:15:112
端粒酶是一种什么酶?
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从而可能参与恶性转化。扩展资料: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排在线上的DNA决定人体性状,它们决定人头发的直与曲,眼睛的蓝与黑,人的高与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温和。其实端粒也是DNA,只不过端粒是染色体头部和尾部重复的DNA。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粒酶2023-07-08 02:15:301
端粒酶是如何产生的?
端粒酶: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组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3′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端粒酶的RNA部分,是由相应的核内DNA基因转录而来;端粒酶的蛋白质部分,是由相应的核内DNA基因转录翻译产生的。然后,二者结合形成端粒酶。就像核糖体的形成机制一样。端粒酶(Telomerase),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细胞中有种酶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但不是永续,这种世代交替的轮回即是造物者对于生命设计的巧思。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13631.htm?fr=ala0_12023-07-08 02:15:402
端粒酶是什么意思?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参见冈崎片段)。一旦端粒消耗殆尽,染色体则易于突变而导致动脉硬化和某些癌症。因此,端粒和细胞老化有明显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知道精、卵细胞的端粒比成年体细胞的都长许多。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酵母和人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结合。端粒DNA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 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称为端粒的位置效应,TPE)。在大多真核生物中,端粒的延长是由端粒酶催化的,另外,重组机制也介导端粒的延长。端粒的长度重制能够保证代与代之间的端粒正常,也可能和出生和的老化与肿瘤发生有关。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023-07-08 02:1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