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颛
-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纳米比亚在15-18世纪,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先后入侵。1890年被德国占领。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6年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
1990年3月21日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扩展资料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
1、在亚洲,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在亚洲激烈地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亚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把亚洲分割完毕,中国没有逃脱这场噩运。
2、在非洲,15—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此后几百年间给非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达到200次。
这些探险为帝国主义最后瓜分非洲铺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国主义召开分赃会议,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标志着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到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几乎使整个非洲被瓜分完毕。
3、在拉丁美洲独立后,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为激烈。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紧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殖民体系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主要是英法,也包括德、意、日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冷战开始,苏联、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开始支持各殖民地民族主义,从而最终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第一次大战后情况相比,二战后,不仅帝国主义国家有了很大削弱而且其所统治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使几百年来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情况的差异,各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时间与方式各不相同。
1.东南亚:东南亚地区,在二战前是英、法、荷、美的殖民地,在二战中都被日本侵占。日本为了顺利的统治这些地区,打着“支持”当地人民,“反对”原殖民主义者旗号,搞“大东亚共荣圈”。但是,其残酷压迫与统治面目很快暴露,不少地区人民组织武装与其进行游击战。日本投降时给当地的武装力量留下不少武器。
(1)越南。日本投降消息传来,印度支那共产党领袖胡志明组织中央民族解放委员会发动全国起义,迫使阮氏王朝末代皇帝保大退位,于9月2日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是,法军于9月23日登陆,占领西贡,开始恢复殖民政权。
法、越双方于1946年3月6日签订《越法初步协定》,法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属于法兰西联邦和印度支那联邦。然而,法国于1946年12月19日撕毁协定,向越南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直到1954年3月13日—5月7日,越南人民军攻下号称“坚不可摧”的奠边府,全歼法军精锐部队 16 000多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法国撤出越南,承认越南独立。但是,后来,美国插足南越,从而激起了越南的抗美战争,直到1976年才取得越南的南北统一。
(2)印尼。当日本投降消息传到印尼,那里的共产党和反法西斯青年组织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代表人物苏加诺、哈达商定,于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诞生。8月18日政界领袖召开的“独立筹备委员会”,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正副总统。
1945年9月—10月,英军为受降在印尼登陆。其后英、荷军企图恢复殖民统治与当地军民发生战斗。由于力量不足,11月15日达成协议,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爪哇、苏门答腊和马都拉主权,与荷军占领下的婆罗州等地组成联邦,尊荷兰女王为元首。荷军调集力量后,于1947年7月20日撕毁协议,重开战端,在武装镇压,内部挑拨均告失败后,于1949年11月2日达成的“圆桌会议协定”确定,印尼共和国与15个伪邦组成印尼联邦共和国,并由印尼联邦共和国与荷兰组成“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
到1950年8月14日,印尼宣布解散联邦,15日成立印尼共和国。1954年8月,印尼政府与荷兰达成取消“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协议。1963年5月1日又收回西伊里安。至此,印尼完成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3)菲律宾。美国政府于1934年即宣布在菲建立自治政府,10年后完全独立。在日本占领时,菲人民组织武装打击日本占领军。日军为缓和与当地人民矛盾及削弱美国影响,于1943年宣布菲“独立”。美国为争取菲律宾人民,打击日军,于1944年10月在菲登陆前,于6月由国会通过法令,同意菲提前“独立”。
在菲人民抗日武装配合下,美军于10月登陆。之后,既对菲以独立地位相待,反而解除菲人民武装,遂于1945年9月23日在马尼拉爆发群众反美大示威。
1946年4月,菲举行大选,7月4日在马尼拉举行独立仪式,罗哈斯就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4)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原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中被日军占领,当地人民抗击日军,建立了人民武装与一些城镇的人民委员会。1945年9月英军重返马来西亚,接受日军投降。12月解散当地武装与人民委员会。1948年2月,成立马来西亚联合邦,新加坡则划出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55年7月,马来西亚联合邦立法议会大选,马来人、华人与马来印度人组成马华印联盟获胜,联盟主席拉赫曼任联合邦政府首席部长。为摆脱英国殖民者在政府中的实权与取得独立,拉赫曼于1956年1月与英谈判,1957年8月31日取得独立。
在英、美支持下,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作为英国保护国的文莱拒绝参加,于1984年1月1日独立,并改名为文莱达鲁萨兰国。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5)缅甸。日军在进攻缅甸前,曾于1941年在泰国帮助缅甸民族主义领袖昂山组织“缅甸独立军”。1941年底,日军进攻缅甸,缅共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日军为有利于自己对缅甸控制,于1943年宣布缅“独立”,将独立军改为“国防军”,建立民族政府。昂山等认清日本意图后,1944年8月与缅共等组成“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并担任主席。自由同盟配合盟军于1945年3月27日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仰光,并收复大片国土。
英军回到缅甸后,于1945年10月成立“行政委员会”,将自由同盟代表排除该委员会。1946年9月缅甸人民全国性大罢工迫使英国解散“行政委员会”,组织有昂山参加的新的行政委员会。经与英谈判,行政委员会成为临时政府。由于昂山争取国家独立的坚决意志、不妥协态度,于1947年7月19日被英国指使的反动分子杀害。在激起人民新的反英斗争高潮中,经过谈判,独立的缅甸联邦共和国于1948年1月4日宣告成立。
2.南亚:印度是英国的一个人口最多、面积广阔的殖民地。在二战中,不论其战略地位,还是人力物力资源,对英国战胜法西斯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大党领袖甘地和尼赫鲁提出,以支持英国战争换取印度独立被拒绝后,再次发动不合作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甘地与尼赫鲁曾因此被捕入狱。国大党的“前进集团”战时在缅甸、新加坡组织印侨及印俘成立印度国民军,企图借日军之力,赶走英国殖民者。战后,印殖民当局军事法庭审判该军军官,触发了印度广大群众的反英运动,以致审判无法进行。
印度除国大党外,还有一个穆斯林联盟,虽然共同开展反英斗争,争取独立,但两党在宗教、民族及伦理方面的差异与矛盾甚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印约有 7 000多万人(占全印人口 1/5),穆斯林联盟要求在其聚居区成立“清真国”(即巴基斯坦,“巴基”是清真、神圣之意,“斯坦”是国家之意)。
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的印度水兵为改善待遇及反对种族歧视发动起义。起义不但在其他港口印度水兵中蔓延,而且还得到印度广大群众的支持。第二天,英国就派使团去印与各方代表团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印度独立。1947年6月3日公布《蒙巴顿方案》,8月15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分治方案将穆斯林聚居地区划入巴基斯坦(由于穆斯林聚居区分别在印度的东、西两边,形成巴基斯坦的东巴与西巴),其余的,印度教徒聚居的中间地区是为印度。另外,占印度面积约 2/5的500多个土邦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决定加入哪一个自治领。
由于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多为混居,分治中有50万人在斗殴、残杀中丧生,有1600多万人背井离乡,移居他处。甘地亦为平息这场纠纷而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
在土邦归属中,引起印、巴冲突最突出的是克什米尔。该地约77%居民信伊斯兰教,约20%是印度教徒。但印度教徒控制该地议会,宣布加入印度。于是1947年10月印、巴双方在该地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元旦停火。现印占区面积约为3/5,人口约为3/4,巴占区面积为2/5,人口为1/4。印、巴双方原同意由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但印后又提出异议。至今争端未获解决。
南亚的原英国殖民地锡兰于 1948年2月 4日获独立。 1972年5月22日改名为斯里兰卡。
居住于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由于在1970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的人民联盟主张,与西巴基斯坦组成联邦。但是,东、西巴基斯坦存在矛盾,不断发生冲突,1971年3月终于发展成内战。结果是,西巴基斯坦失败;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12月正式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3.西亚:叙利亚和黎巴嫩原属奥斯曼帝国,一战后为法国委任统治地。二战中,法国失败,它们效忠于维希政府,并同轴心国合作。后来,英、法(戴高乐)军进驻。1941年9月戴宣布其为独立国,1943年12月法放弃委任统治。但战后英、法既不撤军,又不实现其诺言,法反而乘机提出其在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特权,甚至镇压群众示威,与当地民兵发生武装冲突。英国企图实现自己控制,乘机排挤法国,迫使法撤军并接管了叙利亚。经过当地人民斗争与国际声援,安理会作出英、法撤军决议。英、法遂于1946年4月17日完成撤军。
作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的约旦,1946年3月25日独立。
在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独立的西亚的国家有:科威特(1961年6月19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62年9月26日),也门民主共和国(1967年11月30日)(两国于1990年5月22日合并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曼(1970年8月9日),巴林(1991年8月14日),卡塔尔(1971年9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12月2日)。
巴勒斯坦原为犹太人居住地。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该地,因犹太人的不断反抗,遂被驱赶出巴勒斯坦。7世纪后,阿拉伯人完全占据该地。20世纪初,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要在该地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计划。据统计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从1918年的5.6万(占当地居民约7%),到1948年的50.8万(约占31%,阿拉伯人为113.2万,约占69%)。
该地自1922年为英国委任地。在未充分听取阿拉伯人意见下,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决议:1948年8月1日前结束英委任统治,建两个国家:犹太国,面积约1.5×104km2,其中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 40.7万;阿拉伯国,面积约1.1×104km2,其中阿拉伯人 72.5万,犹太人 1万。犹太人于1948年5月15日建以色列国。由于阿拉伯各国反对分治,第二天即爆发了有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及沙特、也门和巴勒斯坦人参加的反以色列的“圣战”即第一次中东战争,到1949年2月4日签订停战协定。但问题并未解决。经战争,以色列占据了属阿的5700km2土地,使70多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属巴勒斯坦的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则分别由埃及和约旦控制。
4.北非:北非有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苏丹。埃及虽然于1922年成为独立国家,但英国仍保留许多殖民特权。战后,埃及人民反英运动不断高涨,要英军退出埃及,取消特权。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发动“七月革命”,迫使软弱的国王退位,成立共和国,纳赛尔任总统。
在“七月革命”影响下,1955年12月苏丹议会通过了宣布苏丹拥有主权的共和国决议。1956年元旦宣布独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利比亚的殖民主义者意大利虽在战争中失败,但英、意、法三国却想加以分割托管,10年后方允许其独立。但遭到利比亚人民坚决反对,根据联合国决议,利比亚于1951年12月24日宣布独立。
突、阿、摩皆为法国殖民地,它们都于1954年爆发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法国被迫于1956年3月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独立。但是,由于阿尔及利亚境内约有百万法国移民,它们不愿离开这里,因此使战争延续8年。在这期间,尽管法国派遣了50万大军,但并未能使当地人民屈服,在人力物力都无法继续支撑这场侵略战争情况下,法国遂于1962年7月3日宣布阿尔及利亚独立。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受亚洲与北非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影响,过去认为比较稳定的殖民地却爆发出了独立浪潮,其声势与速度都是空前的。这里的殖民地分属于法、英、比、葡。法属黑非洲在非洲西南部并联成一片,那里由于受到北非突尼斯、摩洛哥,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影响,在法国陷入北非地区而无力他顾的情况下,正是那里殖民地取得独立的好机会。
在法属黑非洲独立运动中,带头的是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杜尔在1946年组织工会,1947年成立几内亚民主党,1953年领导城市大罢工,农村的反对“酋长制”,影响大增,1957年在领地议会选举中获胜,担任半自治政府副主席。1958年10月2日正式独立。
1958年,法国为挽救其濒于崩溃的殖民制度,提出建立“法兰西共同体”,并规定凡参加共同体的海外领地以自治共和国地位相待,参加共同体或独立,由公民投票决定。在杜尔领导下,几内亚于1958年9月公民投票,不参加共同体,10月2日宣布独立。受此影响,于1960年获得独立的有达荷美、尼日尔、上沃尔特(现名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现名科特迪瓦)、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乍得、中非、刚果(布)、加蓬、喀麦隆、多哥,此外还有马达加斯加。
在英属殖民地中,带头的是加纳(原称黄金海岸)。克瓦米·恩克鲁玛1947年建统一大会党,任总书记。1949年与温和派分裂,成立人民大会党。恩氏领导1950年1月大罢工,被认为危及殖民统治入狱。1951年2月立法议会大选中恩氏占绝对优势,获释出狱,任内阁总理。1957年获英联邦内的独立。1960年4月通过新宪法,7月1日宣布独立。
由此开始,英属非洲的殖民地,1960年独立的还有索马里(与意属索马里合并独立)、尼日利亚;1961年独立的有塞拉利昂、坦噶尼喀(后与桑给巴尔合并,1964年改为坦桑尼亚);1962年有乌干达;1963年有肯尼亚、桑给巴尔;1964年有赞比亚,尼亚萨兰(后改马拉维);1965年有冈比亚;1966年有博茨瓦纳、巴苏陀兰(后改莱索托)、毛里求斯、斯威士兰。这些国家除有的经武装斗争外,独立道路基本上是“加纳模式”。剩下的津巴布韦于1980年独立,纳米比亚于1990年独立。实行种族歧视的南非,亦于1994年成为各民族平等的新南非。
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有刚果(利)、布隆迪和卢旺达。布隆迪与卢旺达均于1962年7月1日独立。刚果(利)却历经挫折。在民族独立高潮中,比利时被迫交权。刚果(利)于1960年6月30日独立,卢蒙巴任总理。由于殖民主义者插手,国内出现分裂与战乱,卢蒙巴政府被推翻,本人亦被杀害。直到1965年才实现国内的和平与稳定。
葡萄牙是个老殖民主义者,对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一直保留着强迫劳动制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非洲独立运动高潮中仍坚持其殖民统治,遂在安哥拉、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发生长期的武装解放战争。直到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1968年下台,1974年葡发生军事政变,斯皮诺拉政府始放弃殖民政策。经谈判,承认几内亚比绍(1974年9月10日)、莫桑比克(1975年6月25日)、佛得角(1975年7月5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7月12日)、安哥拉(1975年11月11日)的独立。
(二)第三世界的兴起
从上述可见,在亚洲和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广大地区和人民摆脱殖民地地位,很快世界上出现了约60个国家,略超过联合国刚成立时的会员国的总数。
亚、非两洲新独立的国家加上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统称为第三世界。按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是世界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大国,他们推行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争夺,是第一世界。那些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建立盟国关系的发达国家,称为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就是第一、二世界之外,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独立时间较早,但其在世界上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与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的历史类似,所以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
代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的标志的是亚非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1.亚非会议的召开: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28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又称为万隆会议。参加会议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共29个,亚洲有23个,非洲有6个。当时,恰好是二战结束后已十年,虽然世界的经济情况不但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还有新的发展,可是,政治形势却正是两个阵营形成,彼此对立,在欧洲是冷战加剧;在亚洲却是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此起彼伏。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从东南亚开始,经南亚、向西亚、北非传开,正在影响着整个非洲。作为殖民地的宗主国,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其特权与经济利益,不仅采用各种政治的拖延战术,而且有的还使用武力进行镇压,以求维持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在美、苏争霸的形势下,新、老殖民主义者则设法组织对苏联集团的包围圈,把独立的国家和未独立的地区纳入自己战略体系。
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在国内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如何共同对待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在此情况下,1954年经印尼政府倡议,印尼、缅甸、锡兰、印度、巴基斯坦五国讨论,决定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会议经过广泛讨论、深入协商取得很大成效。最后发表的公报充分反映了参加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及广大亚非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公报谴责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主义制度,“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还提出了“十项原则”。我国以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我国代表认为,尽管亚非国家间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即“求同存异”。另外,公报提到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十项原则”也是我国在处理与印度和缅甸关系中所提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延伸。这是被压迫的殖民地人民在独立后召开的一次会议,在国际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次会议对其后的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例如,非洲参加的五个代表团中的黄金海岸(即加纳)代表团是代表当时还未取得完全独立的黄金海岸。会后不久,加纳终于在1960年取得独立。在非洲英属的殖民地中,为其解放和独立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
亚非会议,由于后来苏联的插手,使内部出现了分歧,所以只召开了一次,没能继续下去。但会议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大批从殖民地获得独立的国家出现,就为一个新的第三世界国际组织不结盟国家会议创造了条件。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结盟运动的产生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有密切关系。铁托在1947年对成立情报局就持反对意见,但勉强参加后又由于1948年与苏的分歧而被开除出情报局。这一进一出使南斯拉夫不能不在东、西方之间找一条自己所能走的道路。尽管在赫鲁晓夫上台,苏、南关系有了改善以后,南斯拉夫仍然坚持不参加集团。亚非会议召开及其作用,特别是在两大集团问题上不偏不倚的,实际不结盟的政策受到铁托赞赏,并从中得到启发。1956年7月,他与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在南的会晤所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除确认和平共处,民族独立外,还提出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即“不依附于集团”的原则。1960年上述三人又与加纳的恩克鲁玛、印尼的苏加诺会晤,讨论发起不结盟运动,他们一起成为该运动的发起人与领导核心。
在1961年6月,筹备会议上,确定参加不结盟会议的五项标准:(1)它的政策应当是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政策基础上的独立政策;(2)它应当支持民族解放事业;(3)它不应当是任何会使它卷入大国冲突的集体军事联盟的成员国;(4)它不应当是同某个大国缔结双边联盟的参加国;(5)它的国家领土上不应当有它同意下建立的外国军事基地。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于1961年9月1日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出席,其中有15个国家曾参加亚非会议。通过的《会议宣言》称支持为自己的独立和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废除殖民主义,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强调和平共处。不结盟运动设立四个机构: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和协调委员会。其参加成员分三个等级:正式成员、观察员和来宾。吸收成员和观察员需经外长会议同意,首脑会议批准,来宾由东道国自行邀请。观察员可参加各级别、各种层次会议,但无发言权与表决权。
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会议有25国参加,到1992年的第十次会议,经历了32年,参加会议的成员国达到108个,连同观察员国10个,达到了118个,等于联合国的会员国的 2/3,成为联合国以外的最大的一个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随着形势的发展,会员国的增加,在国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开始之时,正是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向南发展方兴未艾之时,所以主要的矛头对着英、葡、比、法等老帝国主义。随着老帝国主义退出殖民地之机,新殖民主义代表的美国就插手进来,培植自己势力,实行各种控制,不是设法阻挠独立运动,就是通过一切手段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另外,苏联也在通过支援殖民地的独立和解放来建立自己据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侵略越南,苏联出兵捷克,以及双方插足中东的阿、以冲突和爆发的“六·五战争”与“十月战争”,双方在安哥拉、非洲之角和阿富汗的争夺,加剧了地区矛盾,危及那里的安全和发展。这就使不结盟运动不得不在70年代把反对“大国集团之间的争夺”、“霸权势力”列为重要内容。这对维护不结盟的地位和原则,维持地区安全,反对战争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亦是联合国的会员国,特别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的投票上,不结盟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问题,从 1960年起,美国以其作为“重要问题”需要 2/3多数才能通过。在1971年10月25日的投票中,正是在不结盟国家支持下,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力。另一个例子就是77国集团的建立。1963年,第十八届联大讨论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提出《联合宣言》。联大根据这些国家的要求,决定于1964年3月至6月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会上原75个国家又发展成77国,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因此形成《七十七国集团》。该集团在每四年一次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举行之前,都要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立场,为贸发会议进行准备。该集团的作用实际已超出联合国的贸发会议。虽然该集团的成员国在不断增加,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正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挥道义上的重要作用,使超级大国在其为所欲为的行动上有所顾及。
第三,越来越重视经济领域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原是一个政治运动,其最初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维护已取得的独立。但随着运动的向前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国家开始认识到,政治上的独立离不开经济上的独立,因此,在注意政治问题的同时,亦把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从1970年第三次首脑会议开始,经济就成为重要问题,在《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把“争取实现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作为基本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的策略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在环境方面,即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上,肯定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的这一口号。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是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供应地,同时又是投资场所,倾销商品的市场。在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为转嫁危机,拼命压低原料价格,使发展中国家受到更大损失,处于严重不利地位,因此,迫切要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新的更加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新的国际货币关系”。
二是推动自力更生和“南南合作”。在1976年第五次首脑会议上讨论了集体自力更生的思想,并号召把发展中国家双边的、区域的经济合作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范围。1982年在新德里还专门召开了“南南会议”。因为发展中国家不但经济落后,而且大多数国家面积不大,要发展经济,除依靠自身的力量以外,还要依靠相互间的合作。这也可似说是发展经济的内在条件。
不结盟运动是在两大对立集团的激烈竞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苏联集团瓦解以后,当年不结盟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已不存在,因而,西方一些舆论认为,“不结盟运动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方向”。但是,1992年于印尼的雅加达召开了第十次首脑会议。这是冷战结束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参加该会的成员国由第九次的101个增至108个,另有观察员国10个。我国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苏联集团虽已消失,但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与鸿沟仍然存在。因此,这方面的矛盾与鸿沟在政治与经济问题上反映仍然十分突出。这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正如苏哈托所说,南、北矛盾仍然是我们时代尚未解决的“中心问题”。
- 不白九百
-
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主要是英法,也包括德、意、日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冷战开始,苏联、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开始支持各殖民地民族主义,从而最终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第一次大战后情况相比,二战后,不仅帝国主义国家有了很大削弱而且其所统治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使几百年来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情况的差异,各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时间与方式各不相同。
1.东南亚:东南亚地区,在二战前是英、法、荷、美的殖民地,在二战中都被日本侵占。日本为了顺利的统治这些地区,打着“支持”当地人民,“反对”原殖民主义者旗号,搞“大东亚共荣圈”。但是,其残酷压迫与统治面目很快暴露,不少地区人民组织武装与其进行游击战。日本投降时给当地的武装力量留下不少武器。
(1)越南。日本投降消息传来,印度支那共产党领袖胡志明组织中央民族解放委员会发动全国起义,迫使阮氏王朝末代皇帝保大退位,于9月2日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是,法军于9月23日登陆,占领西贡,开始恢复殖民政权。
法、越双方于1946年3月6日签订《越法初步协定》,法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属于法兰西联邦和印度支那联邦。然而,法国于1946年12月19日撕毁协定,向越南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直到1954年3月13日—5月7日,越南人民军攻下号称“坚不可摧”的奠边府,全歼法军精锐部队 16 000多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法国撤出越南,承认越南独立。但是,后来,美国插足南越,从而激起了越南的抗美战争,直到1976年才取得越南的南北统一。
(2)印尼。当日本投降消息传到印尼,那里的共产党和反法西斯青年组织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代表人物苏加诺、哈达商定,于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诞生。8月18日政界领袖召开的“独立筹备委员会”,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正副总统。
1945年9月—10月,英军为受降在印尼登陆。其后英、荷军企图恢复殖民统治与当地军民发生战斗。由于力量不足,11月15日达成协议,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爪哇、苏门答腊和马都拉主权,与荷军占领下的婆罗州等地组成联邦,尊荷兰女王为元首。荷军调集力量后,于1947年7月20日撕毁协议,重开战端,在武装镇压,内部挑拨均告失败后,于1949年11月2日达成的“圆桌会议协定”确定,印尼共和国与15个伪邦组成印尼联邦共和国,并由印尼联邦共和国与荷兰组成“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
到1950年8月14日,印尼宣布解散联邦,15日成立印尼共和国。1954年8月,印尼政府与荷兰达成取消“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协议。1963年5月1日又收回西伊里安。至此,印尼完成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3)菲律宾。美国政府于1934年即宣布在菲建立自治政府,10年后完全独立。在日本占领时,菲人民组织武装打击日本占领军。日军为缓和与当地人民矛盾及削弱美国影响,于1943年宣布菲“独立”。美国为争取菲律宾人民,打击日军,于1944年10月在菲登陆前,于6月由国会通过法令,同意菲提前“独立”。
在菲人民抗日武装配合下,美军于10月登陆。之后,既对菲以独立地位相待,反而解除菲人民武装,遂于1945年9月23日在马尼拉爆发群众反美大示威。
1946年4月,菲举行大选,7月4日在马尼拉举行独立仪式,罗哈斯就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4)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原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中被日军占领,当地人民抗击日军,建立了人民武装与一些城镇的人民委员会。1945年9月英军重返马来西亚,接受日军投降。12月解散当地武装与人民委员会。1948年2月,成立马来西亚联合邦,新加坡则划出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55年7月,马来西亚联合邦立法议会大选,马来人、华人与马来印度人组成马华印联盟获胜,联盟主席拉赫曼任联合邦政府首席部长。为摆脱英国殖民者在政府中的实权与取得独立,拉赫曼于1956年1月与英谈判,1957年8月31日取得独立。
在英、美支持下,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作为英国保护国的文莱拒绝参加,于1984年1月1日独立,并改名为文莱达鲁萨兰国。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5)缅甸。日军在进攻缅甸前,曾于1941年在泰国帮助缅甸民族主义领袖昂山组织“缅甸独立军”。1941年底,日军进攻缅甸,缅共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日军为有利于自己对缅甸控制,于1943年宣布缅“独立”,将独立军改为“国防军”,建立民族政府。昂山等认清日本意图后,1944年8月与缅共等组成“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并担任主席。自由同盟配合盟军于1945年3月27日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仰光,并收复大片国土。
英军回到缅甸后,于1945年10月成立“行政委员会”,将自由同盟代表排除该委员会。1946年9月缅甸人民全国性大罢工迫使英国解散“行政委员会”,组织有昂山参加的新的行政委员会。经与英谈判,行政委员会成为临时政府。由于昂山争取国家独立的坚决意志、不妥协态度,于1947年7月19日被英国指使的反动分子杀害。在激起人民新的反英斗争高潮中,经过谈判,独立的缅甸联邦共和国于1948年1月4日宣告成立。
2.南亚:印度是英国的一个人口最多、面积广阔的殖民地。在二战中,不论其战略地位,还是人力物力资源,对英国战胜法西斯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大党领袖甘地和尼赫鲁提出,以支持英国战争换取印度独立被拒绝后,再次发动不合作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甘地与尼赫鲁曾因此被捕入狱。国大党的“前进集团”战时在缅甸、新加坡组织印侨及印俘成立印度国民军,企图借日军之力,赶走英国殖民者。战后,印殖民当局军事法庭审判该军军官,触发了印度广大群众的反英运动,以致审判无法进行。
印度除国大党外,还有一个穆斯林联盟,虽然共同开展反英斗争,争取独立,但两党在宗教、民族及伦理方面的差异与矛盾甚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印约有 7 000多万人(占全印人口 1/5),穆斯林联盟要求在其聚居区成立“清真国”(即巴基斯坦,“巴基”是清真、神圣之意,“斯坦”是国家之意)。
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的印度水兵为改善待遇及反对种族歧视发动起义。起义不但在其他港口印度水兵中蔓延,而且还得到印度广大群众的支持。第二天,英国就派使团去印与各方代表团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印度独立。1947年6月3日公布《蒙巴顿方案》,8月15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分治方案将穆斯林聚居地区划入巴基斯坦(由于穆斯林聚居区分别在印度的东、西两边,形成巴基斯坦的东巴与西巴),其余的,印度教徒聚居的中间地区是为印度。另外,占印度面积约 2/5的500多个土邦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决定加入哪一个自治领。
由于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多为混居,分治中有50万人在斗殴、残杀中丧生,有1600多万人背井离乡,移居他处。甘地亦为平息这场纠纷而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
在土邦归属中,引起印、巴冲突最突出的是克什米尔。该地约77%居民信伊斯兰教,约20%是印度教徒。但印度教徒控制该地议会,宣布加入印度。于是1947年10月印、巴双方在该地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元旦停火。现印占区面积约为3/5,人口约为3/4,巴占区面积为2/5,人口为1/4。印、巴双方原同意由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但印后又提出异议。至今争端未获解决。
南亚的原英国殖民地锡兰于 1948年2月 4日获独立。 1972年5月22日改名为斯里兰卡。
居住于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由于在1970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的人民联盟主张,与西巴基斯坦组成联邦。但是,东、西巴基斯坦存在矛盾,不断发生冲突,1971年3月终于发展成内战。结果是,西巴基斯坦失败;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12月正式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3.西亚:叙利亚和黎巴嫩原属奥斯曼帝国,一战后为法国委任统治地。二战中,法国失败,它们效忠于维希政府,并同轴心国合作。后来,英、法(戴高乐)军进驻。1941年9月戴宣布其为独立国,1943年12月法放弃委任统治。但战后英、法既不撤军,又不实现其诺言,法反而乘机提出其在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特权,甚至镇压群众示威,与当地民兵发生武装冲突。英国企图实现自己控制,乘机排挤法国,迫使法撤军并接管了叙利亚。经过当地人民斗争与国际声援,安理会作出英、法撤军决议。英、法遂于1946年4月17日完成撤军。
作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的约旦,1946年3月25日独立。
在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独立的西亚的国家有:科威特(1961年6月19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62年9月26日),也门民主共和国(1967年11月30日)(两国于1990年5月22日合并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曼(1970年8月9日),巴林(1991年8月14日),卡塔尔(1971年9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12月2日)。
巴勒斯坦原为犹太人居住地。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该地,因犹太人的不断反抗,遂被驱赶出巴勒斯坦。7世纪后,阿拉伯人完全占据该地。20世纪初,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要在该地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计划。据统计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从1918年的5.6万(占当地居民约7%),到1948年的50.8万(约占31%,阿拉伯人为113.2万,约占69%)。
该地自1922年为英国委任地。在未充分听取阿拉伯人意见下,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决议:1948年8月1日前结束英委任统治,建两个国家:犹太国,面积约1.5×104km2,其中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 40.7万;阿拉伯国,面积约1.1×104km2,其中阿拉伯人 72.5万,犹太人 1万。犹太人于1948年5月15日建以色列国。由于阿拉伯各国反对分治,第二天即爆发了有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及沙特、也门和巴勒斯坦人参加的反以色列的“圣战”即第一次中东战争,到1949年2月4日签订停战协定。但问题并未解决。经战争,以色列占据了属阿的5700km2土地,使70多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属巴勒斯坦的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则分别由埃及和约旦控制。
4.北非:北非有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苏丹。埃及虽然于1922年成为独立国家,但英国仍保留许多殖民特权。战后,埃及人民反英运动不断高涨,要英军退出埃及,取消特权。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发动“七月革命”,迫使软弱的国王退位,成立共和国,纳赛尔任总统。
在“七月革命”影响下,1955年12月苏丹议会通过了宣布苏丹拥有主权的共和国决议。1956年元旦宣布独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利比亚的殖民主义者意大利虽在战争中失败,但英、意、法三国却想加以分割托管,10年后方允许其独立。但遭到利比亚人民坚决反对,根据联合国决议,利比亚于1951年12月24日宣布独立。
突、阿、摩皆为法国殖民地,它们都于1954年爆发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法国被迫于1956年3月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独立。但是,由于阿尔及利亚境内约有百万法国移民,它们不愿离开这里,因此使战争延续8年。在这期间,尽管法国派遣了50万大军,但并未能使当地人民屈服,在人力物力都无法继续支撑这场侵略战争情况下,法国遂于1962年7月3日宣布阿尔及利亚独立。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受亚洲与北非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影响,过去认为比较稳定的殖民地却爆发出了独立浪潮,其声势与速度都是空前的。这里的殖民地分属于法、英、比、葡。法属黑非洲在非洲西南部并联成一片,那里由于受到北非突尼斯、摩洛哥,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影响,在法国陷入北非地区而无力他顾的情况下,正是那里殖民地取得独立的好机会。
在法属黑非洲独立运动中,带头的是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杜尔在1946年组织工会,1947年成立几内亚民主党,1953年领导城市大罢工,农村的反对“酋长制”,影响大增,1957年在领地议会选举中获胜,担任半自治政府副主席。1958年10月2日正式独立。
1958年,法国为挽救其濒于崩溃的殖民制度,提出建立“法兰西共同体”,并规定凡参加共同体的海外领地以自治共和国地位相待,参加共同体或独立,由公民投票决定。在杜尔领导下,几内亚于1958年9月公民投票,不参加共同体,10月2日宣布独立。受此影响,于1960年获得独立的有达荷美、尼日尔、上沃尔特(现名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现名科特迪瓦)、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乍得、中非、刚果(布)、加蓬、喀麦隆、多哥,此外还有马达加斯加。
在英属殖民地中,带头的是加纳(原称黄金海岸)。克瓦米·恩克鲁玛1947年建统一大会党,任总书记。1949年与温和派分裂,成立人民大会党。恩氏领导1950年1月大罢工,被认为危及殖民统治入狱。1951年2月立法议会大选中恩氏占绝对优势,获释出狱,任内阁总理。1957年获英联邦内的独立。1960年4月通过新宪法,7月1日宣布独立。
由此开始,英属非洲的殖民地,1960年独立的还有索马里(与意属索马里合并独立)、尼日利亚;1961年独立的有塞拉利昂、坦噶尼喀(后与桑给巴尔合并,1964年改为坦桑尼亚);1962年有乌干达;1963年有肯尼亚、桑给巴尔;1964年有赞比亚,尼亚萨兰(后改马拉维);1965年有冈比亚;1966年有博茨瓦纳、巴苏陀兰(后改莱索托)、毛里求斯、斯威士兰。这些国家除有的经武装斗争外,独立道路基本上是“加纳模式”。剩下的津巴布韦于1980年独立,纳米比亚于1990年独立。实行种族歧视的南非,亦于1994年成为各民族平等的新南非。
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有刚果(利)、布隆迪和卢旺达。布隆迪与卢旺达均于1962年7月1日独立。刚果(利)却历经挫折。在民族独立高潮中,比利时被迫交权。刚果(利)于1960年6月30日独立,卢蒙巴任总理。由于殖民主义者插手,国内出现分裂与战乱,卢蒙巴政府被推翻,本人亦被杀害。直到1965年才实现国内的和平与稳定。
葡萄牙是个老殖民主义者,对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一直保留着强迫劳动制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非洲独立运动高潮中仍坚持其殖民统治,遂在安哥拉、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发生长期的武装解放战争。直到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1968年下台,1974年葡发生军事政变,斯皮诺拉政府始放弃殖民政策。经谈判,承认几内亚比绍(1974年9月10日)、莫桑比克(1975年6月25日)、佛得角(1975年7月5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7月12日)、安哥拉(1975年11月11日)的独立。
(二)第三世界的兴起
从上述可见,在亚洲和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广大地区和人民摆脱殖民地地位,很快世界上出现了约60个国家,略超过联合国刚成立时的会员国的总数。
亚、非两洲新独立的国家加上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统称为第三世界。按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是世界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大国,他们推行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争夺,是第一世界。那些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建立盟国关系的发达国家,称为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就是第一、二世界之外,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独立时间较早,但其在世界上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与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的历史类似,所以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
代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的标志的是亚非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1.亚非会议的召开: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28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又称为万隆会议。参加会议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共29个,亚洲有23个,非洲有6个。当时,恰好是二战结束后已十年,虽然世界的经济情况不但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还有新的发展,可是,政治形势却正是两个阵营形成,彼此对立,在欧洲是冷战加剧;在亚洲却是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此起彼伏。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从东南亚开始,经南亚、向西亚、北非传开,正在影响着整个非洲。作为殖民地的宗主国,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其特权与经济利益,不仅采用各种政治的拖延战术,而且有的还使用武力进行镇压,以求维持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在美、苏争霸的形势下,新、老殖民主义者则设法组织对苏联集团的包围圈,把独立的国家和未独立的地区纳入自己战略体系。
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在国内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如何共同对待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在此情况下,1954年经印尼政府倡议,印尼、缅甸、锡兰、印度、巴基斯坦五国讨论,决定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会议经过广泛讨论、深入协商取得很大成效。最后发表的公报充分反映了参加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及广大亚非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公报谴责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主义制度,“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还提出了“十项原则”。我国以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我国代表认为,尽管亚非国家间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即“求同存异”。另外,公报提到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十项原则”也是我国在处理与印度和缅甸关系中所提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延伸。这是被压迫的殖民地人民在独立后召开的一次会议,在国际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次会议对其后的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例如,非洲参加的五个代表团中的黄金海岸(即加纳)代表团是代表当时还未取得完全独立的黄金海岸。会后不久,加纳终于在1960年取得独立。在非洲英属的殖民地中,为其解放和独立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
亚非会议,由于后来苏联的插手,使内部出现了分歧,所以只召开了一次,没能继续下去。但会议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大批从殖民地获得独立的国家出现,就为一个新的第三世界国际组织不结盟国家会议创造了条件。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结盟运动的产生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有密切关系。铁托在1947年对成立情报局就持反对意见,但勉强参加后又由于1948年与苏的分歧而被开除出情报局。这一进一出使南斯拉夫不能不在东、西方之间找一条自己所能走的道路。尽管在赫鲁晓夫上台,苏、南关系有了改善以后,南斯拉夫仍然坚持不参加集团。亚非会议召开及其作用,特别是在两大集团问题上不偏不倚的,实际不结盟的政策受到铁托赞赏,并从中得到启发。1956年7月,他与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在南的会晤所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除确认和平共处,民族独立外,还提出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即“不依附于集团”的原则。1960年上述三人又与加纳的恩克鲁玛、印尼的苏加诺会晤,讨论发起不结盟运动,他们一起成为该运动的发起人与领导核心。
在1961年6月,筹备会议上,确定参加不结盟会议的五项标准:(1)它的政策应当是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政策基础上的独立政策;(2)它应当支持民族解放事业;(3)它不应当是任何会使它卷入大国冲突的集体军事联盟的成员国;(4)它不应当是同某个大国缔结双边联盟的参加国;(5)它的国家领土上不应当有它同意下建立的外国军事基地。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于1961年9月1日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出席,其中有15个国家曾参加亚非会议。通过的《会议宣言》称支持为自己的独立和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废除殖民主义,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强调和平共处。不结盟运动设立四个机构: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和协调委员会。其参加成员分三个等级:正式成员、观察员和来宾。吸收成员和观察员需经外长会议同意,首脑会议批准,来宾由东道国自行邀请。观察员可参加各级别、各种层次会议,但无发言权与表决权。
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会议有25国参加,到1992年的第十次会议,经历了32年,参加会议的成员国达到108个,连同观察员国10个,达到了118个,等于联合国的会员国的 2/3,成为联合国以外的最大的一个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随着形势的发展,会员国的增加,在国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开始之时,正是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向南发展方兴未艾之时,所以主要的矛头对着英、葡、比、法等老帝国主义。随着老帝国主义退出殖民地之机,新殖民主义代表的美国就插手进来,培植自己势力,实行各种控制,不是设法阻挠独立运动,就是通过一切手段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另外,苏联也在通过支援殖民地的独立和解放来建立自己据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侵略越南,苏联出兵捷克,以及双方插足中东的阿、以冲突和爆发的“六·五战争”与“十月战争”,双方在安哥拉、非洲之角和阿富汗的争夺,加剧了地区矛盾,危及那里的安全和发展。这就使不结盟运动不得不在70年代把反对“大国集团之间的争夺”、“霸权势力”列为重要内容。这对维护不结盟的地位和原则,维持地区安全,反对战争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亦是联合国的会员国,特别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的投票上,不结盟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问题,从 1960年起,美国以其作为“重要问题”需要 2/3多数才能通过。在1971年10月25日的投票中,正是在不结盟国家支持下,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力。另一个例子就是77国集团的建立。1963年,第十八届联大讨论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提出《联合宣言》。联大根据这些国家的要求,决定于1964年3月至6月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会上原75个国家又发展成77国,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因此形成《七十七国集团》。该集团在每四年一次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举行之前,都要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立场,为贸发会议进行准备。该集团的作用实际已超出联合国的贸发会议。虽然该集团的成员国在不断增加,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正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挥道义上的重要作用,使超级大国在其为所欲为的行动上有所顾及。
第三,越来越重视经济领域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原是一个政治运动,其最初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维护已取得的独立。但随着运动的向前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国家开始认识到,政治上的独立离不开经济上的独立,因此,在注意政治问题的同时,亦把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