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路人假
-
汉族的词语解释是:汉族Hànzú。(1)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汉族的词语解释是:汉族Hànzú。(1)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结构是:汉(左右结构)族(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ㄏㄢ_ㄗㄨ_。拼音是:hànzú。
汉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我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族逐渐发展而成。分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人口九亿三千多万(1982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3.3%。语言属汉藏语系。引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六:“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二、国语词典
以华夏为主干的族称,为我国五大民族之一。汉时包括华夏系、东夷系、荆吴系、百越系及其他种族;汉代以后,又以居住中原的汉族为主,渐与邻近的种族融合。因两汉国势强盛,遂称为「汉族」。
三、网络解释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客家人继承了当时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关于汉族的近义词
汉人
关于汉族的诗词
《郑成功·拒清存汉族》
关于汉族的诗句
天生胡汉族类异八百馀年光汉族恽诛广汉族
关于汉族的成语
折而族之饱汉不知饿汉饥非我族类毁宗夷族门外汉
关于汉族的词语
门外汉簪缨之族方命圮族望门贵族墙外汉朋坐族诛毁宗夷族名门世族高门大族名门右族
关于汉族的造句
1、中华民族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混血民族。
2、汉族这么多人,容易看不起少数民族,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所以必须严格地反对大汉族主义。
3、在一部分地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还严重地存在,必须给以足够的注意。
4、在内蒙古的汉族居民当中,最普遍的娱乐方式是听传统的晋剧和秦腔。
5、再如,汉族文官可以乘轿子,三品以上京官可以坐四抬大轿,出京则可以坐八抬大轿;四品以下可坐二抬轿子,出京可以坐四抬轿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汉族的详细信息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客服的两种民族主义是什么
大汉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1、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集中表现,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歧视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强迫少数民族改变服饰,实行强迫同化;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压迫和剥削少数民族,直至武装镇压。2、极端民族主义乃源自对世界主义(世界大同主义)的厌恶。“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特别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戮,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扩展资料: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基本上克服了大汉族主义,但其影响仍然是阻碍各民族团结的消极因素。现阶段大汉族主义则表现为部分汉族干部群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侵犯少数民族的利益,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不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 ,这是一种必须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2023-07-09 06:03:331
我国宪法明确反对()主义和()主义
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民族地方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关系方面发生的问题,应当采取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积极疏导的方法加以解决。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客观存在的,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写了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扩展资料:《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23-07-09 06:03:452
汉族分离主义是什么?
大汉族主义是汉族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主要表现在:无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歧视少数民族,否认他们的生存权利,以汉族为中心,实行强迫同化;在政治上限制甚至剥夺少数民族权利;在经济上残酷剥削、压榨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肆意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且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制造民族纠纷,破坏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了,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但大汉族主义思想及其影响依然存在,继续克服肃清大汉族主义思想,仍然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关键。2023-07-09 06:04:082
如何破除自己的大汉沙文主义?
首先说一说大汉沙文主义的来源:1949年之前,一些反动统治阶级否认了中国的多民族的存在,把除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称为宗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对其进行限制和剥削。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彻底废除了这一愚民政策。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网络上有很多无知的网民胡说八道,说什么高考分数只有汉族考生不加,好像真正遭遇歧视的是汉族人民。这些人愚蠢就愚蠢在将自己的无知显露在公共平台上,并对自己以为的幽默感沾沾自喜。不知道发表这些言论的网友是出于何种思想。如果只是哗众取宠,未免过于幼稚愚蠢。如果是真心这样认为,那很明显是思想觉悟不够高。需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在我看来,沙文主义比政治思想不端正要好很多,当然少数民族的同胞肯定不这样认为。但确实,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歧视可以被理解,被原谅。怎样才能从心底里打消你沙文主义的念头。首先,你要对其他民族的存在保持客观的态度,他们也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文明。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民族的优点,并真正的未知叹服,那么你的破除你的沙文主义就不是难事了。其实你比那些瞧不起其他种族但丝毫不自觉的人已经好了很多了。因为你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想要做出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2023-07-09 06:04:151
我们历史老师说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出了大汉族主义,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说的是汉族民族主义2023-07-09 06:04:441
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什么?
民族平等2023-07-09 06:04:511
为什么古代汉族总能把入侵的异族同化?
中国古代汉族的融合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民族。可以说,这些民族,绝大多数都被汉族给融合了,最终都成为了汉人。虽然现在一些网民不理智,有大汉族主义倾向,经常会说一些大汉族主义的话。但实际上,很可能他们的祖先都曾经是少数民族,被汉族融合以后,才成为了汉人的。就算是一些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地区,当他们和汉人杂居在一起以后,实际上很多原来的少数民族,都成为了汉族。比如鲜卑族,曾建立强大的北魏。但他们迁都以后,很多鲜卑人,就逐渐成了汉人,他们连姓也改成了汉姓。金国人占领了中原地区以后,他们也逐渐汉化,成为了汉人。蒙古人占领了汉人居住的地方后,最终留下来的,也有很多都成了汉人,改了汉姓。满族也有很多人成为了汉人,同时也都改为了汉姓。(北魏迁都)那么,为什么汉人的同化能力那么强呢?为什么很少有汉人被同化为少数民族的现象呢?其实这个道理也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汉人太强大了。汉人的强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经济上很强大。汉族生活的地域,一直是气候相对比较温和的,土地也比较肥沃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总之一句话,这里的人,生活绝对是比周边的少数民族优越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周边的少数民族非常羡慕中原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缺乏粮食的时候,常常就会带领军队前来抢劫。尤其是在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这件事做得更多,这一点,古代被汉人称为“打草谷”。但是,光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抢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受到中原国家军队的严厉打击,因而丢掉性命,甚至失去家园。所以,如果能够学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开始农业生产,自然是他们的最好选择。当周边少数民族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变成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再加上与汉人通婚,渐渐地,就变成一个汉人了。(问鼎中原,图取其意)二是政治上很强大。实际上不是汉人,在汉人还没有成型之前的中原地区,华夏族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尤其是西周建立以后,经过800年的酝酿,中原地区的这种政治上的强大性逐渐显露出来,周边的国家都在积极地向中原看齐。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楚国作为一个大国,但一直不满足于在南方活动,想要到中原来,坐镇中原。“问鼎中原”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就是想要成为中原主人的意思。在汉朝建立,汉民族形成以后,这种周边国家和中原国家的朝贡关系,也渐渐地成型了。这种朝贡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关系。体现的就是周边国家和中原国家在政治上的不对等,中原国家起主导作用,周边国家跟随中原国家政治走的一种表现。司马迁在给匈奴写传记的时候,就没有把匈奴当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只是当成相当于“侯爵”这样的一个级别,所以他写的才是《匈奴列传》。因为汉人在政治上的强大和强势,因此,周边的少数民族,对汉民族自然是一种向往。当他们从少数民族身份,变成汉人身份的时候,这对于他们来说,属于政治地位的提高,他们怎么会不愿意被汉族同化呢?反过来,如果汉族变成了少数民族,这将是政治地位的降低,他们当然不愿意了。(玄奘西游)三、文化上很强大。文化是一个需要时间来积淀的。没有时间积淀,文化就体现不出来。我们说,三代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但是出不了一个贵族。这里所讲的就是时间对于文化的作用。正是由于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传承,因此也就有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于少数民族是有强大的吸引力的。一方面,周边少数民族君王,会积极要求与中原汉族国家和亲。2023-07-09 06:04:585
中国古代汉族经常以多打少却被外族战胜,为何很多人仍然坚称汉族...
作者:十一点半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953696/answer/42969654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大汉族主义是很蛋疼,不过也不能不顾事实,把汉族说成弱鸡吧,那一堆被灭掉名字都记不住的民族地下有知也会脸红的。汉族是一个民族。外族是成百上千个民族。不管是蒙古女真还是契丹突厥,被汉人欺负的历史都远远多于他们强盛的历史。题主你的视角本身就是以汉族为中心看待东亚世界的,你的逻辑是,其他民族不管曾经多么窘迫,只要打败过汉人就很值得夸耀了,而汉人不管曾经如何辉煌,只要败过就没什么好吹的。好比五胡乱华,说起来的语气都是这样的:我现在好弱啊~阿猫阿狗都敢欺负我了。这个逻辑是,和渣渣打都能有来有回的所以我太弱了。要比出个战斗力名次,就一个一个比,看有没有总体上比汉族强盛的,在东亚唯一一个能在战斗力上和汉人相提并论的只有蒙古。但也只是爆发了一把,你上来就按汉人的视角来说这个问题,这本身已经说明汉人有多强了。汉人建立的是一个稳定的,跨越种族,跨越文化的大帝国,其他东亚外族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成就。历史上这样的帝国掰掰手指头就能数清,进入到这个级别的,只有波斯、罗马、阿拉伯、蒙古和大英帝国,不只一次建起这样的帝国的,只有汉人,其他外族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这个汉人建立的大帝国中取得比汉人还要高的地位。蒙古确实是很吊的建起了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但清朝的骨子里还是明朝的延续,大致上是换了一波外地人做明朝的统治者。另外汉族政权正儿八经被外族灭的只有宋朝。西晋是自己作死,灭掉它的“外族”其实都是些早已被征服的内附外族,这些内附民族是被西晋当炮灰使的,自己内乱又嫌杀人麻烦,逼着这些炮灰上战场替自己顶包,然后被反噬。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清朝能入主中原还是靠着明朝投诚军队,而他们之所以投诚是因为明朝已经没了,满人比暴民要好那么一点。其他时间外族基本是被吊打的。只是游牧机动性强点,打打秋风就跑追不上。按题主这逻辑罗马战斗力也很渣了,被各种蛮族教做人。。。某屏蔽我的答主2023-07-09 06:05:562
请阐述克服民族偏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反对大汉族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的大汉族主义的形成是久远的,几千年来,已在一些人思想中成为定势。针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直没有放松对大汉族主义的警惕,始终如一地强调反对大汉族主义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就一贯重视反对大汉族主义,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提出了这一观点。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9年,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1]这段话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为我党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在民族交往中要克服两种民族主义。他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指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2]将两种民族主义倾向的性质界定为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这就为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对中国民族问题历史和现状深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3]在《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大汉族主义的阶级属性“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并指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这就为人们认识进而消除民族主义倾向指出了具体工作方针。在毛泽东的民族理论原则指导下,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先后于1952年和1956年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情况的大检查,使广大汉族干部和人民普遍受到了民族政策的教育,大汉族主义的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我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多次发表文章和讲话,重申党和国家反对民族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周恩来同志在1957年8月的青岛讲话,除再次提出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倾向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之外,又指出了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民族团结的共同基础上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民族主义危害的认识。 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比大汉族主义复杂得多。地方民族主义不只是相对大汉族主义的倾向而产生,还表现为地方主体民族对弱小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在个别情况下的民族分裂主义。历史上,民族分裂主义曾表现在内蒙古、新疆、西藏三个地区。支持他们的有一些是国外不了解中国国情的组织机构,而危害最大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敌对势力,他们动辄拿出民族自决原则作为攻击我们的武器,其目的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企图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回到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社会状况中去。由于我们宣传教育不够,有的干部群众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观点和立场,无形中给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分裂、分化我国造成可乘之机。因此,划清民族自决原则的阶级界限,即区分资产阶级民族自决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决原则的不同,是当前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重要一环。 民族自决是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的一种反对封建专制政体的口号。资产阶级利用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宣扬民族独立与平等地位的“天赋”性。在民族自决口号的鼓舞下,资产阶级胜利地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起适合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具有统一民族市场的民族国家。当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后,又利用民族自决的“神圣外衣”来分化、分裂其他民族,从而达到侵略瓜分其他民族的目的。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和行使民族自决权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指出在保证无产阶级斗争利益前提下对民族自决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必要性。列宁曾为民族自决权下定义:“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组织独立的民族国家。”[4]对于这样的民族自决原则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是赞成的。列宁进一步指出:“民族自决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具体地说,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就是有完全的自由来鼓动分离,鼓动实行分离的民族通过全民投票来解决分离问题。因此,这种要求并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5]在这一基点上,马克思主义既坚持无产阶级应建立集中统一大国的原则,同时又承认民族自决权原则,认为它是民族集中制总原则中一个必要的“例外”。无产阶级承认民族自决权的前提是与资产阶级有根本区别的。无产阶级承认民族自决权的前提条件是不损害其他民族利益,不损害无产阶级斗争利益,而后者则是根本区别所在。这样就需要对每一个要求民族自决的个例进行具体分析。列宁指出:“决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分离的问题和某一民族在某一时期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6]资产阶级惯于“抽象地、笼统地、用‘全民"利益的观点,甚至用永恒的、绝对的道德原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一切政治要求。”[7]那种认为承认民族自决权就是承认民族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分离自由的看法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坚决反对的。 为了在大的统一民族国家内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我国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顺利解决民族自治和平等问题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原则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基本上国家的统一是主流,各民族结成了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如果不顾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盲目追求民族自决形式,听任各个民族从统一的国家中分离独自发展,则是不现实的,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只会给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带来再次沦为霸权主义国家殖民地的危险。所以周恩来在1957年的青岛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分。” 由于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民族工作原则和方针,建国至今,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党和国家正逐步有效地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继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挫折和错误。50年代后期,由于“左”的思想路线一度占据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地位,在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问题上,有的地方混淆了两类矛盾,犯了严重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是永远要记取的沉痛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民族工作指导方针,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大力发展经济,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发展,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了解的机会增多,进一步消除了民族偏见和民族隔阂。然而在个别地方,极个别的一些民族分离主义思想有时也会抬头,甚至还会有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定不移、长期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同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各有关的法规,使民族工作干部和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危害的认识,从而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不致影响和干扰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不致影响各民族的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民族工作中长期的重要任务。2023-07-09 06:06:063
大民族主义的细化分类
民族沙文主义(沙文主义)列宁认为民族沙文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歧视、压迫和奴役其他民族,主张用暴力来征服、掠夺甚至消灭其他民族。列宁把世界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无产者要通过让步取得异族的信任,通过无产阶级的团结一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并主张被压迫民族享有民族自决权。列宁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 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民族纷争,防止工人被民族文化分化,防止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教唆互相残杀。 大俄罗斯主义大俄罗斯主义是俄罗斯人的民族主义,出自列宁《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傲心》。列宁认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转向民族主义造成了社会民主党的分裂,还分裂了工人,削弱了民主。所以必须实行彻底的民主主义,决不允许任何民族文化享有特权。 1914年列宁在《论民族自治权》中指出,俄国是以大俄罗斯民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国家,大俄罗斯民族是压迫民族,拥有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传统。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认为俄罗斯人在地主和资本家的影响下养成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偏见。 大塞尔维亚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是大塞尔维亚民族的民族主义(Greater Serbian Nationalism)。克罗地亚族和斯洛文尼亚族被说成是塞族的分支,其它民族则不予承认。在南斯拉夫王国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时期,塞尔维亚族占据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南联盟成立以后,塞尔维亚人是南斯拉夫第一大民族。克罗地亚人铁托为了遏制南联盟的大塞尔维亚主义,打击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其民族政策带有明显的遏制和削弱塞尔维亚的“弱塞强南”倾向。最突出的措施是在塞尔维亚境内建立了科索沃和伏依伏丁两个自治省,安抚阿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的民族主义者,并人为制造了一个新的民族——波黑穆斯林族(穆族)。还任用各个民族担任国家领导人,六十年代的领导人德尔(斯洛文尼亚人)、德热拉斯(黑山人)、兰科维奇〈塞尔维亚人)与巴卡里奇〈克罗地亚人)等,内只有兰科维奇一人是塞族。但兰科维奇等4万塞族干部都因为大塞尔维亚主义被整肃过。20世纪末,共产主义和南斯拉夫联邦主义失去人民的支持,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推翻塞尔维亚共和国,米洛舍维奇成为总统挑起人民对大塞尔维亚的期望,修改宪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取消阿尔巴尼亚人的母语学校和新闻机构等,最终引发了南斯拉夫内战。大汉族主义大汉族主义,又称大汉沙文主义是一种主张一切事务以汉族利益为优先、认为汉族地位高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按照马列主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阶段的官方主流看法,大汉族主义是一种大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歧视、压迫、剥削汉族以外的民族;限制、剥夺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服饰等;武装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民族主义任何民族自治地区都会产生少数民族大民族主义,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民族,其表现形式,本民族自治区域为自成一国,制定只有利于自治民族的优惠政策,相对其他大民族主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大民族主义更加隐蔽,其危害更加深远。2023-07-09 06:06:121
大多数中国人的民族是汉!这个“汉族”是怎么得名的!讲讲历史渊源!
最早,中国是华夏民族的国家。“中国人”=“华人”=“华夏民族”。 汉朝时期,部分外国人称呼中国人为汉人。由于汉朝时间长,在国威影响大,因此外国人都称呼中国人为汉人了。当时有敬畏的部分含义。 五胡乱华前后,大量外国人迁徙到中国境内,有的建立了非华夏国家。他们称呼自己为“国人”,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或“华人”。后类,凡是异族在中国建立的非华夏国家,都称呼原来中国人为“汉人”。尤其是辽金元清时期,“汉人”往往有歧视的成分。现在距离满清据华时期很近。因此,“汉人”这个称呼还在普遍使用,华人往往自称为汉人。 民国前后,汉人往往自称为皇汉,即伟大的汉族。以对抗满清。皇汉主义,又叫大汉族主义,是民国的立国之本。民国因此赶走了满清,恢复了中华。进而在各个方面进行了革命,在短短的、动荡的30多年里,把中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排名在苏美英法之后的大国。 解放时期,我党为了推翻国民党,把“反对大汉族主义”写进了宪法,把大汉族主义发源地之一的广西,变为壮族自治地区。把中华民族=汉族,改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汉族只是中国的1/56。2023-07-09 06:06:373
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
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2023-07-09 06:06:431
是不是只有汉族王朝才是华夏的正统
这是大汉族主义的偏见历史上不是汉族主政的王朝不计其数,著名的有唐王朝皇帝、元朝皇帝与清朝皇帝都不是汉族,但所有当时的民众与臣子从当代主流与大多数都认为是“我朝”、"本朝“,而后代史书也确认为华夏历史的延续。文天祥等人在自己反对“异族”而赴义时,告知家族后人依然是要求顺从历史大势。民国起事也是从“驱除鞑虏”转化为“五族共和”。如今的《宪法》更是明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民族。2023-07-09 06:06:522
如何看待当下汉服运动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主要来于几点:汉服的消失汉服起于黄帝,终于明末,一直为汉人穿着,到清时“剃发易服”被迫消失,其本身就是当时的满族统治者的政策,某种意义上,是外族人对汉族侵略的结果,当时因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汉服的历史就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性质。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新中国为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且基于现实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与发展状况,给予了少数民族一定的优先权,至少五年十年前,汉族人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总是很麻烦的事,哪怕汉人有理,也总有点委屈。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理性民族主义者”的诉求与“权端民族主义者”的煽动,年轻人们很容易被“激动”起来而展现出许多不理智的行为,将“民族主义”这一可正可反的概念,在汉服方面将其推向了消极的一面汉服复兴先驱者的推动曾经的百度汉服吧的吧主“溪山琴况”先生在其文章中这样说:“汉服运动本质上不是为了一件衣服,它在文化复兴的意义之外,也是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这点也主要来源于我上面的第二点。所以前辈们在设定这样一个框架时,就已经与民族主义绑在一起。其他文化的刺激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到了足以强占甚至破坏汉文化的地步,加上清宫戏在电视的频繁出现并大受欢迎而鲜有汉文化的宣传,使得各文化碰撞下的“民族主义”被提上台面。当前汉服运动缺乏指引者与前进方向。前辈们设定了简单框架,但是由于近几年的经济状况,信息传播方式的极大发展,是十年前的前辈们无法预料到的,当时的口号与蓝图已经需要改动,但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人能服众并指导我们的方向。再加上现在国家逐步改变民族关系的处理,并不严重偏向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主义在理性与极端的风雨中飘摇。所以这样的民族主义是历史与当今时势的结果,至于评价,不可说是极端,也谈不上理智,只能说,乱。有时候,汉服就像社会主义,马克思写了很多,但随时代变化并不很适用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社会主义是什么,只能摸索前进。汉服也是,更糟的是我们还没有当初苏联那样的大哥带着,各行其道,因此让许多人对汉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这样的现实下,民族主义是汉族人的一种诉求,也不乏用心险恶者的煽动。还是上面那句:汉族的民族主义在理性与极端的风雨中飘摇。2023-07-09 06:07:007
坚夷夏之防的历史含义
夷夏之防的理论,是民族矛盾的产物。早在西周末年,戎狄之族成为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周朝的主要威胁,最后以犬戎族为主的西部民族灭了西周。这对华夏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夷夏之防的理论便应运而生。夷夏之防开始有反侵略、御外侮的含义,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民族仇恨的增长,逐渐添加了一些大汉族主义的内容,如认为夷夏种属不同,先天就有优劣之分。在《国语·周语中》不是将戎狄骂作“豺狼”,就是诬称他们为“禽兽”,根本不把戎狄当作人,主张夷夏不通婚,不通礼;或则认为戎狄与华夏虽然本来是一家。但由于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礼义,犯了罪,被流放到边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没有变好(《国语·周语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对周边民族的歧视,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色彩。孔丘作《春秋》,提出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点,夷夏之防理论作为儒家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时,夷夏之防的思想激励了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他们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捍卫华夏文明。当华夏民族处于优势的时候,则往往产生大汉族主义。2023-07-09 06:07:371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处理民族问题
第一,在政治方针路线上,坚持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统一。这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也是前提。第二,在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第三,在法律制度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第四,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需要。第五,在共同精神理念的建构上,要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同处一国,扩展资料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是根基。否定这个源头和根基,诸如党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等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这个根基守不住,如同多米诺骨牌,其他的政策体系也将就此崩坍。二是我们党选择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味着这项制度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标志着我们的民族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轨道,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三是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统一和自治、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两个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既保障了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也为民族事务治理提供了法律遵循。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23-07-09 06:07:514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只反封建不反帝新三民主义既反帝又反封建怎么体现的?
旧三民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因为当时人们只想要把帝国主义的蛀牙赶出华夏去,但没有意识到其以对民族产生了压迫,没有明确表明要反帝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建立民国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同的愿望,但是民国的时候,还是资本家在占据主导地位。孙中山,是想平分土地,给老百姓,可是碍于资本家的阻碍,没有办成,做的也很不彻底,口号是喊出来了,没人理你,也没办法。新民主,就厉害了,由于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意义,所以提出了反帝的要求,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极大地强调了国家政权,归平民所有,均可得到自由及权力。是一次思维进步的飞跃。并在平均地权上也进行了修改,所有土地归农民所有,只要想耕种,就有所田地,反对封建的剥夺。在节约资本上,不能过度的超控国民,要为工人谋福利,改善工人的基础待遇。并制定劳动法,做到有法可依。2023-07-09 06:08:385
用汉族怎么造句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按照该词义造句有:1、中华民族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种少数民族。2、满族接受了汉族的风俗,汉字的偏旁部首,还有汉族的官僚主义。这足以将满族变成中国人。3、乡里的居民大多是泰雅族、排湾族、阿美族人,汉族是少数。4、从东汉开始,羌族民众开始内迁关中,到隋唐最终融入汉族。5、共计访问33位病人,其中阿美族16位,汉族17位。6、只要一抛弃大汉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7、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8、机械师王怀远,汉族,四川泸县人。9、田聪明,1943年5月生,陕西府谷人,汉族。10、大汉族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11、维持对非汉族缓冲地区的控制。12、少数民族要经过一个长时间,通过事实,才能解除历史上大汉族主义造成的他们同汉族的隔阂。1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14、目的了解藏族和汉族人群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差异。15、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曾在中原地区汉族之中推行这种婚俗。16、山西城市汉族男性与乌孜别克族、鄂温克族、加拿大人、因纽特人体型最为接近,与壮族、仡佬族、侗族、怒族体型相距最远。17、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元江白族受汉族的影响很深。18、这个对整个汉族立下不世之功大英雄,按理说应当受到汉族人世代的瞻仰才是。19、藏历年见闻:一个汉族家庭的切玛情缘作者。2023-07-09 06:09:218
为什么有些人不认同清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呢?
我觉得不认同清朝的人中可以分为三类:1,仅以狭义上的华夏文明为中国,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中国论。2,别有用心者,意图分裂中国。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崖山以后无中国,崇祯之后无华夏”。3,大汉族主义和人云亦云者。曾经我也认为中国的历史应该以“文化中国”为准,可是,如果仅以“华夏文明”为中国史的话,那么传统的华夏文明至迟到南陈的灭亡就已经结束了,根本用不着等到南宋和明朝的灭亡。如此以来,不止清朝不属于中国,北朝、辽金元,甚至隋唐都很难算作中国。文化中国,无以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传统的华夏文明在南陈灭亡后已经消亡,隋唐之时的中国已经不同于秦汉,更何况宋朝的帝系传承本就来自沙陀人,明朝也自认继承了元朝。事实上,努尔哈赤的起兵、清朝的建立与李自成的造反和大顺的建立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原本都是大明的子民,区别只是努尔哈赤不是汉人而已。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清朝,如果我们承认高句丽属于中国的历史,那么清朝的建立者即使不曾是大明子民,清朝也无疑是我国古代的朝代。高句丽也好,辽金清朝也罢,都起于我国东北,其建立者都属于我国东北三大民族――扶余、肃慎、东胡。契丹人与鲜卑人、蒙古人一样都属于东胡;女真人,与靺鞨、满族都属于肃慎;而高句丽的建立者是扶余人朱蒙。历史,从来都离不开政治,这就是今天韩国人为何觊觎我国东北的原因所在,他们自认是高句丽和扶余人的继承者。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需要将本属于中国的历史推出去吗?2023-07-09 06:12:135
共产党和四大马采取的民族政策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 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截至目前,中国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l%;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84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就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民委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实施的范围包括分布在我国2.1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上的135个县(旗、市)。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县城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实际投入资金已达150亿元,兴建兴边富民项目数万个,2100多万人受益。三是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指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全国有22个,总人口不足60万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这22个民族发育程度比较低。今后10年内,国家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帮助发展,共50个亿。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提高经济效益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国家有关政策强调,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队伍的建设,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等。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国家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2023-07-09 06:13:253
中国人的民族性是什麼?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1、团结统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2、其融历史观念、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于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即使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都始终保持积极而强大的张力。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5、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扩展资料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但也必须承认,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传统也影响了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对它任何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都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批判地对待中华民族精神。所谓批判就是区分,也就是说要判别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真正的发扬传统。在发扬传统的同时,也应该面向世界。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交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丰富自己。但这一切不过是一种准备。我们的目的是建立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民族精神2023-07-09 06:13:3410
历史上汉人曾被多个民族入侵,为什么汉人基因的染色体却很纯正?
汉人的纯正性是由汉人的思想决定的,汉人认为自己应该保持种族的纯正性,这是深入骨髓的想法。有一种说法说元朝的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会要求汉人将汉人女子的初夜权交给蒙古人,否则汉人就不能结婚,于是民间就形成了一种摔头胎的习惯,什么叫摔头胎,也就是将头胎的孩子摔死,无论他是蒙古人血统还是汉族血统,也就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虽然这种方式非常残忍,但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汉人对于血统的纯正性是相当重视的。从另一个发面说 ,南方汉人并没有和北方汉人那样,被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交替控制,魏晋时期,特别是东晋时期,由于五胡乱华,北方相当多的汉人选择了南迁,东晋灭亡后,南方也一直由汉人政权主导,而北方则已经落入了胡人之手数百年。后来到了隋唐,胡人和汉人在这一时期和睦相处了很久,也有许多的胡人和汉人进行了通婚,但是也基本是在北方,因为当时的北方是政治中心,而南方并未完全开发,所以思想还是较保守。在五代十国时期,又再次陷入了南北朝时期的尴尬境地,南方还是由汉人宋室作为正统,而北方则是金,夏,辽等交替控制,金,夏,辽虽然和宋室有战争,但他们针对的是南方的汉人,而对北方的汉人则采取吸收和管理的方式,并没有激烈的抵触汉人的生活方式。后来元朝征服了中国,这和隋唐的局面也很相似,统治重心主要还是在北方,南方只是渗透和征服。但对于改变汉人基因,则无力为之,明朝是纯正的汉人当政,相当多的北方少数名族被驱逐和融合。清朝则是满人太少,对汉人的基因构不成威胁。2023-07-09 06:14:1212
为什么汉人不叫中国人?
u0644u0627 u064au0646u0635u0628 u0628u0646u0627u064au0629中国的起源与主体 政权概念上的“中国”是由华夏族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缔造者为汉族.承认汉族在中国的主体性与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并不一样,因为汉族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华夏民族建立了中国,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u2022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u2022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u2022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u2022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u2022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u2022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u2022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2.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u2022大雅u2022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u2022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三、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2023-07-09 06:14:561
民族的四个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56个民族,所以传承的文化底蕴也是博大精深的,这样的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良的民族特征。下面为大家分享民族的四个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1 1、共同语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作为所有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2、共同地域。它是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3、共同经济生活。它是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 4、共同心理素质。它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共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标志。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各民族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命运把各民族紧密联结在一起;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国家的发展稳定繁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 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残余的影响,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民族的四个特征2 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共同体、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共同语言、共同生产方式 、共同历史渊源。 1、文化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理想和相同的文化性状的社会个体所构成的有序群体。共同体一词的原文是community,在社会学领域它往往被译为社群、社区。译为共同体,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个体构成的既作为一个整体又不能完全丧失每一个体各自的独立性的有序群体。 一方面这一有序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另一方面构成这一有序群体的诸个体在群体中又不纯粹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构成整体的要素。 2、共同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 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3、共同心理,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群体心理学,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心理,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点通常包括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民族发展的历史等,是形成民族特点的`主要原因。 例如中国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草原牧区的民族喜欢骑马、住毡房、喝奶茶或酥油茶等特点,是由于这些牧区气候寒冷、牧民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照顾民族特点。毛泽东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7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必须根据民族特点,根据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制定。无视民族特点, 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夸大民族特点,就会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只有认识民族特点,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民族的四个特征3 中华民族有哪些特点 1、勤劳俭朴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像“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传世名言,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 2、历史悠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看的灿烂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当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先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中华文化传承了下来。 3、忠心报国 中华民族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精忠报国,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忠勇之士,都是把忠心报国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4、崇尚和平 中国民族是最崇尚和平的民族,从“尧舜禅让”,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如今,千百年来,崇尚和平都是主流。因此中华民族是最看得开,放得下,最喜欢和平的民族。 5、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重他人、礼尚往来,讲面子,顾大局,礼仪周到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注重亲情 “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的家族意识,父母兄弟等亲情与讲究亲疏的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色,国人的家族意识,使所有的人际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 7、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一词,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也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2023-07-09 06:15:051
反“汉服”博客,余秋雨错在哪里?
但是马上就有人恶意的把这项提议做“政治化”处理,余秋雨等人立刻发挥政治想象力,污蔑此为“种 族主义”,还问:“你们把五十几个少数 民族放在哪里?你们的“华服”里能汲取五十几个少 数 民族的服装元素吗?如果不汲取,大家反而会心理受伤 ” 又比如,祭奠“黄帝”本来是民族认同的文化行为,谁都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没有其人都无法考证。而葛剑雄等人非要认为这是在歧视少 数 民族同胞,他的理由是少 数 民族没有黄帝血缘。 余秋雨当年是西装、牛仔服的推广者。西装现在已经成为“正服”,正式场合、重大场合非穿不可,成为不称国服之国服。那么我要问:余先生为什么不污蔑这是“汉奸”行为?余先生曾在文章中称颂满清皇帝推崇汉文化的“汉化”行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别人试图把汉服推动成为国服的努力呢? 余秋雨这篇博客,扬扬自得讲他曾经穿“牛仔”,文化取向如何正确,如何符合中 央精神。给人的印象就是穿牛仔、西服就是改革开放,就是爱国。穿传统中式服装就是保守,害国。把文化问题无限制地上纲上线“政治化”就是此人的一贯思路,真不愧经过文革熏陶。 我们不干涉余秋雨是否完全西化,干涉其鼓吹西化,鼓吹穿牛仔裤,这是你的文化自由,是你作为“文化人”权利所在。但是你为什么就能上升到“政治不正确”的高度来干涉其他人宣传和推广传统中华文化呢?“文化法 文化的选择、文明的交流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择善而取,就象当年的“拿来主义”,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好的引进,不好的排斥。今天复兴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兼收并蓄,吸收全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现在我们提倡传统文化,是国人近年来对中华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自信,复兴中华文明的一种尝试。 而余秋雨等则上纲上线,把穿汉服说成是“驱逐你身上的皮鞋、耐克鞋、皮带、手表、眼镜,再进一步,又会对人们的家具、电器、车辆一一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进入了恐怖时代。” 其思维方式和当年的守旧顽固派又有什么两样?“师夷长技以治夷”连保守的满清都能做到的,反而当代人余秋雨反对。 他们心目中只有全球化、西化。所以他们要把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以破坏“民族团结”、“人权自由”等等各种漂亮的政治口号给予打击污蔑。这里他们有一个古怪的逻辑推理,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是开明是开放,不存在“大汉族主义”,不存在政治问题,而汉族特别其他民族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则是“大 汉族主义”,绝不可以。 余秋雨这篇博客是他从骨子里仇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反映,“中华文化”是不是落后?是不是反动?是不是反人类?应该丢弃?是不是代表黑暗政治,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讨论,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取向本是人类的自由,就像当年余秋雨推崇西服牛仔裤。但是余秋雨不,他却根据两点错误的认识,其一、“中华文化是没有尊严的文化”,其二、宣传汉服者会反对全部西方文化。抱着如此偏见,于是竭尽诋毁漫骂之能事。非要把这个文化问题“不当政治化”,强拉进民族问题的“大是大非”去。 长期以来,西化派强加给我们的是:中国近代落后,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反现代性造成的。这种神话几乎欺骗了我们一个世纪,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更到了顶峰。但是经过多年的思考,网民的讨论,终于真相大白。人们对于这种神话早已嗤之以鼻了,但是出于话语权和背后的利益集团,西化派们肯定是要跳出来的。余秋雨无法重拾“中国文化落后论”这面大旗,只有借助“政治棍子”了。 文 革起家的这批专家学者,“泛政治化”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文 革那时绷紧的是“阶级斗争这根弦”,现在绷紧的是反对“大 汉 族 主义”,“维护民族团结”这根弦。他们一遇到不同意见,就不由自主地操起这根棍子,他们哪里是学者,根本就是棍子。2023-07-09 06:15:152
胡汉民族大融合
广大土地上生活着诸多民族,在这些民族中,以华夏族的的文明为进化最快,直到出现了秦汉帝国。但是在此期间,少数民族也在不断发展着,东汉时少数民族已不断内徙,魏晋以来,“杂虏”入塞者“前后千余辈”。 五胡乱华,洛阳倾覆,司马氏偏安江左,皇权衰落、政治动荡使政权进一步封闭化,出现了门阀政治。而在北方,随着少数民族的侵入,其直面农耕区旧有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国北方成了不同政治传统的交糅碰撞之地,出现了胡汉杂糅、胡汉分治等制度“变态”,在北方形成了“异族皇权—部落贵族—国人武装”体制。少数民族的进入带来了“胡化”因素,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学习汉制,又出现了“汉化”潮流。在北方,通过胡汉的交替,渐渐衍生了强大的皇权,在军功贵族的支持下,带动了集权官僚政治的复兴,北方就此成为时代的历史出口。一 胡汉之有别 十六国以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的部落传统,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新的政治因素,与华夏旧制彼此间相互激荡。较早入中原建国的政权,其族群已熟悉汉制,在建立政权后,对华夏皇帝的集中专制,部落首领们常常一见倾心,至少出于管理汉族士民的需要,官僚行政组织必不可少。因此,胡汉分治及胡汉杂糅成了十六国政权的突出特点。刘渊称帝,既设大单于台 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制度上的胡汉兼用已是非常明显的了。大单于对少数民族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在十六国被广泛采用,以号令胡人,约有十余政权使用过大单于之号,或由皇帝自任,或由皇子兼任。十六国时,大单于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有着较强的民族气息,而不设大单于的,则是汉化较深的政权。胡汉杂糅并非部落名号与魏晋官名的简单拼合,其间还滋生了不少非胡非汉的官名,比如后赵的“门臣祭酒”、“门生主书”等。十六国与汉晋的官名往往名同实异,甚至面目全非。二 皇权强势 魏晋南北朝,北朝开国初便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其专制权威远非东晋所能媲美,后赵太子游猎使“文武皆跪立”,与东晋元帝“拽其袖使并坐”相比,由此可见一斑。北朝统治者对其国民来说,乃是异族统治者,因为他们首先代表的都是其民族部落的利益。在民族冲突的漩涡中,同族成员无论尊卑,只能报团求存,而北朝统治者代表了其民族的利益,所以其同族便依附于其麾下,是为国人武装。对于北朝来说,其最大的权势这是军功贵族,对于北朝皇帝来说,其最大的支持者亦是军功贵族。在北朝,虽然政权大量吸收汉族士人,承认北方士族的门第特权,虽然北方士人还以门第自诩,但不可改变的事实是他们是被征服者,他们无可反抗北朝政权。异族皇权的强大压力,迫使北方士族高度“官僚化”,他们勤于政务,为北朝的政教建设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三 艰难的汉化北方少数族人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从族群结构上说是如此,从文化和制度而言也是如此。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汉化”。很多看法将五胡乱华十六国入主中原与欧洲史上蛮族南下灭亡罗马帝国相提并论,以此为依据说明魏晋南北朝即欧洲之中世纪,其实不然。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完全停滞了的时代,抛弃了罗马帝国的全部,但魏晋南北朝,他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时代,虽则十六国官制与南朝门阀政治发生了变态扭曲,但其基本架构仍是以汉晋制度为本。十六国时期,文化传承亦未尝断绝,南朝有世家家学传承,北朝则有政府兴办。尽管十六国狼烟四起、烽火连编,但统治者井未遗略文教,“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岂非盗亦有道者欤?!”“盗亦有道”的说法,自属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文教之盛,转胜江东”绝非空口无凭。汉化的过程中,十六国的力量大为提升,但在此过程中没能跟上脚步的胡人,未免会在政治上前途黯然,难免反对汉化。更由于汉化动摇了“异族皇帝—国人武装—军功贵族”的体制,发生结构性调整,故而其必然要造就北朝社会的动荡,出现不可避免的胡化倾向,但其终究不可改变此期的汉化进程。2023-07-09 06:15:221
中华民国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吗?
声明:百科词条的编辑和创建无需任何费用,恶意传播虚假信息、仿冒官方及代理商收费编辑等违规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详情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月正式建立,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抗战时期,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内战失利而迁台。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2023-07-09 06:15:3212
对于自己的名族问题,我很苦恼!
就是啊,现在很多都已经同化了,不遵守并不代表不爱自己的民族,不过这个确实不能两全其美,即使女孩接受了,女方家也不一定接受,太多束缚,绝对没有其实的意思哦!建议你还是找个同一族的好了,不会担心别的.2023-07-09 06:15:586
隋唐时期有民族观念吗
隋朝时期当然有民族观念的。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朝在对外交往上,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体制。各藩属国奉隋朝为宗主国,定期朝贡,各国和平相处。隋朝初立时突厥是统一的,但被它生打散了。长孙无忌多次出使突厥,挑拨离间使其内讧。恩威,对于降服的突厥可汗,既与其联姻有要他父亲主上的叫打击其自尊。扶持,对于那些竞争失败和偏于地区的小可汗,隋向来情有独钟,扶持其迁到隋与突厥大可汗之间,作为卫星国。维持平衡,即对被隋武力打击与分化瓦解而成一盘散沙的突厥各部维持现状,使任何一家都无法独大。北方方面,突厥汗国在土门可汗灭柔然后成为漠南漠北的强国,北朝各国莫不进贡突厥。然而在佗钵可汗死后突厥大乱,同时共出现5个可汗,沙钵略可汗为大可汗、时庵逻为第二可汗、大逻便为阿波可汗、玷厥为达头可汗等。583年,由于隋朝不再进贡突厥,在加上北周千金公主的请求,沙钵略可汗决定发兵南侵,史称隋与突厥之战。经过多次战役,隋文帝打败突厥,并用长孙晟计谋使突厥汗国正式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599年东突厥启民可汗战败降隋,611年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亦战败降隋朝,突厥的威胁暂时解除。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与高句丽交易,率军入其境。韦云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击败契丹军。606年东突厥启民可汗入朝时,隋炀帝招集全国乐人招待他。隔年隋炀帝到榆林,令宇文恺作大帐,邀请启民可汗及契丹、奚、霫族族长参加大宴并看散乐,隋炀帝还赠送大量丝织品。隋炀帝又命宇文恺临时造出大殿,称“观风行殿”。当地外族以为是神功,每望见御营,十里外就跪伏叩头,走路不敢骑马。然而隋末民变时,各地群豪如薛举、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纷纷向东突厥称臣求援。突厥协助他们叛乱以弱化隋朝。南方方面,南中地区由隋廷派兵驻守南宁州(即南朝时期的宁州),但实际上由当地豪族爨氏管辖,爨氏也发展成民族。不久爨族反隋,597年隋文帝遣史万岁率兵征讨,至西洱河、滇池一带击败。爨族主要人物爨震、爨玩入朝,被隋文帝所杀。到隋末时爨族分裂成东、西两爨,东爨称“乌蛮”、西爨称“白蛮”。西爨由六个部落组成,又称六诏。六诏中蒙舍诏就是南诏和大理的前身。综观隋代在南中的经略,据学者方国瑜指出,是“多凭武力而少政治设施”。南海以南则有林邑、赤土、真腊与婆利国。隋炀帝派常骏、王君政等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克拉地峡一带)。608年常骏等带着丝织物五千段送给赤土国国王瞿昙利富多塞。他从南海郡(广东广州市)出航到赤土国。国王也遣儿子那邪迦随常骏等来中国,隋炀帝赐那邪迦官位和物品。东北亚有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与流求。高句丽是东北亚的强国,国都长安城(今平壤)。隋灭南朝陈后,高句丽平原王即备战防御隋军来犯。598年高句丽婴阳王率众万余人攻辽西。隋文帝借此发动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然而路徒险恶,死伤惨重,隋文帝只好退兵。随后婴阳王遣使请和,双方和平。后来隋炀帝继续走隋文帝受挫的旧路,607年由于高句丽与突厥联盟,隋炀帝于612年、613年与614年对高句丽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一次东征高句丽遭受惨败,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导致日后隋末民变的发生。百济于隋文帝开皇初年遣使入隋,封为余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隋灭南朝陈时,有战船漂入海中,百济供给丰厚物资送回,并派使祝贺隋朝统一。隋炀帝攻高句丽时,百济亦曾在境内调动军,声言会协助隋军,实际上却是对高句丽保持友好,有意在两国之间图利。新罗于594年遣使入隋,隋封其王真平为“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炀帝大业年间亦常遣使入隋[54]。倭国(即日本,时为飞鸟时代)曾多次派使臣来华通好,600年就带沙门(即僧侣)数十人来隋朝学佛法。607年大和推古天皇派遣隋使小野妹子向隋炀帝递交国书,然而其中“日没天子”一语过于傲慢,引得隋炀帝勃然大怒。次年小野妹子再次使隋,国书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以缓和双方关系。隋炀帝在608年也派裴世清回访日。隋炀帝于607年和608年两度派朱宽前往流求(疑为今日琉球或台湾),务求“慰抚”该国,但流求不从。610年又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人前往攻打流求,击杀其主欢斯渴刺兜,俘男女数千人而去。在隋军征战期间,流求人曾到隋军当中,进行贸易活动。2023-07-09 06:16:123
满汉之争什么意思?
明明是“中国与鞑靼之争”或者叫“华人和满洲人”之争,却被满遗们矮化为“满汉之争”。这个“满汉之争”有许多“吊诡”之处。先谈谈所谓的“汉”,所谓的“汉”,在历史上,无论是唐人、宋人还是明朝人而言,世界(包括女真人)所公认就是中国人。她包括国内各个民族。他们通称中国人或者华人。用同样的语言文字,穿同样的衣服 (汉网所说的“汉服”更确切的应该叫“华服”,是古代中国人通用的服饰。 称“汉服”的确把实际意义缩小为汉族一家的事情。)。 信奉同样的儒家教义有共同的历史和民族心理。在宋末崖山投海殉国的也有按现代标准划分的少数民族,在南明抗清的也有苗族、回族。董必武副 游崖门诗写道:“华人爱汉耻崇胡”。而蒙元、满清压迫征服的对象也不是专门针对“汉族”,而是所有“中国人”。而“满汉之争”则把古代“中国人”矮化为“汉人”,并和今天的汉族混淆, 于是把这场争论矮化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之争。就此“大汉族主义”乃至“种族主义”的标签就可漫天飞舞,欺骗不少不明真相的人,特别是激起少数民族同胞的反感。2023-07-09 06:16:3110
为什么汉文化对其他民族影响这么深
首先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汉文化是种兼容包续,融会贯通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修改壮大自己的文化体系。就算异族统治或者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短时间的文化断裂,都只是汉文化中的某一个支流出了问题,而主干并没有受到影响。汉文化的兼容并包是世界上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说狭隘的汉族是“炎黄之后”。但你脚下的这片中国在历史上可是曾经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匈奴、羌人、石羯、突厥、契丹人等等,许多民族都在这里生活过,甚至统治过这片土地。了,就是因为被汉文化强大的同化力给吸收了,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变成了“汉族”。这些民族通过不断的学习汉文化,享受高度发达的汉文化带来的舒适生活。加上一代代的与汉族通婚,长期以往就彻底汉化了。其本来的民族就默默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而汉文化也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了这些民族。在华夏文化渊源流长的基础上,汉文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历史演变中不断的充实,丰富,提高这种文化的内涵。创造了几千年延续的传奇。应该说大多数汉人民族意识很淡,他们在乎的是家族利益与国家疆土。汉族除了儒家的理论,思想上是绝对自由的,除了一部分人信仰道教,佛家,大多数人们没有固定的信仰,也没有宗教的约束,所以可以干任何事情,吸收任何新鲜事物。只要有功利可图,任何文化都可以接受,所以对西方文化入侵并不太敏感,并将其中的享乐主义和利润观接受下来,融入自己文化的一部分。汉族疆域观念有时候会令一些少数民族觉得是大汉族主义,因为他们觉得汉族老想去统治别的民族。其实汉人的真正思维是谁能维持或扩大我们居住祖国的版图,谁能让我们获得最大利益我们就应该拥护。汉族跟别的民族最大的区别是,汉族的国家意识远高于民族意识。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民族观念就远远大于国家观念。汉文化的同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汉族的民族意识,剩下就是一个国家观念。为什么汉文化会容易传播呢?因为它什么都能容纳,有容乃大。它利益至上的部分又有极大感染力。对于个体来讲,总有为自己获得更好的利益条件,更能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希望。对于汉族传统来讲,那里有更好的生存条件就往那里走。使得汉族对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有天然的渴求。现代的汉人跑到世界各地做生意,已经引起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恐慌或者羡慕。源于汉人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快的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况。一个思想上绝对自由的民族与世界上大多数有信仰的民族相比,它能迅速地适应生根。这就是汉文化的同化能力如此强大的原因。2023-07-09 06:16:532
什么叫汉本位
汉本位用儒家思想解释就是——长幼有序。汉民族是世界历史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汉民族是当今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汉民族的文化是最为博大深厚的世界优秀文化之一!从历史的长度与文明的广度与当今的比重来看,汉民族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一个民族,更是中国最大的一个民族。汉民族当然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中国目前由56个民族构成,除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兄弟,构成中华这个大家庭。既然经过历史上长期的融合个大家庭, 则需要良好的维护,汉族作为主体民族,需要担当好作为兄长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团结并友爱兄弟;而少数民族作为弟兄民族,也要辅助好兄长,共同建设好国家。一个家,需要一家之长,以定度家族的兴衰发展;一个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者,以谋断企业的长久发展;一个国家需要一个主体性民族统一稳定大局,以持续性长远性的目光长久治理好国家。依儒家所言之“兄良弟悌”,兄长关爱弟弟;而弟弟尊重兄长,建立起这种礼序,是为基本。2023-07-09 06:17:416
白族在唐宋时期历史上曾经是西南第一大民族,为什么现在成了一闻不名的少数民族
其实这完全是政府政策的问题:明朝对白民族采取了文化阉割政策。种族上则实行稀释政策。明朝征服云南,焚毁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书籍。白族人丧失了文化遗产。明朝大量移民云南。汉族成为主体民族。伴随着民族记忆的淡化和种族压迫,本来就汉化严重的白族大量被同化为汉人。然而文化基础扎实的白族很容易就在新秩序下广泛参与汉族主导的社会生活:考科举,做官。白民族减员严重,聚居地萎缩回泛洱海地区,人数上沦为真正的少数民族。清末及民国时期,白族几乎失去了独立民族的身份。当时的人类学调查中在泛洱海一带白族人已经大范围出现民族意识危机,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可以看出,这其实完全是大汉族主义的作用!2023-07-09 06:18:044
古今之皇帝中,纯汉族血统的有哪些呢?
古今皇帝中,汉朝刘氏是第一个汉族血统皇帝家族,晋朝司马氏也是汉族家族,南朝的宋刘氏,齐萧氏,梁萧氏,陈陈氏,后周郭威,柴荣也是汉人,大宋赵氏是汉族人,大明的朱氏皇帝也是汉人。2023-07-09 06:18:1311
根据三国演义的第1,2悔刘备曹操孙坚的出场分析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是什么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正统思想”,主要指对刘氏皇族“正统”的刘备西蜀政权的维护,及对相关人物的褒扬性描述,相对事件的正面肯定性表达,以及对“篡逆”的曹魏政权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贬斥性描述与否定(注:不是一概而论的,只是说大部分描述带有此性质)。简而言之就是“拥刘反曹”。还有小说中对封建皇室正统的肯定与维护。正统思想的表现途径小说的中的正统思想以“拥刘反曹”的最为明显。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曹魏政权“篡逆”行径的否定与贬斥,以及对刘氏蜀汉政权的肯定与褒扬,小说使用了很多手法。对汉朝皇室封建正统的重视在小说中,无论各路诸侯军事集团的行动的目的究竟如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至少在口头上要打上“维护皇室,起兵勤王”、“铲除奸逆,匡复汉朝”等诸多类似口号。最明显的例证是在第二十二回中,袁绍欲吞并曹操,即在大战之前让其书记陈琳书写檄文,讨伐曹操。檄文洋洋洒洒,痛骂曹操。檄文全篇都在大骂“曹贼”,并极力强调“曹贼”是在越制反祖,残暴罔上,罪不容诛。同时,贯穿小说始终一点是,不断重要强调刘备的那个已不可考其真假的“皇叔”地位——“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有了这个“招牌”,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组织武装力量,讨伐篡逆之贼曹操,“匡扶汉室”。他自己一直是这么说的,其他汉朝遗臣也没有理由不信任: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身份,平黄巾之乱的幽州太守刘焉将其兄弟三人收在帐下,委以重任。因此身份,他又很自然地被委以重任于汉朝重臣为之负出生命代价的“衣带诏”。除州太守陶谦因为他的这个身份,三次要将除州白送。汉献帝遇到他以后,亲口认他为“皇叔”,这使刘备最大的政治资本予以最终确认。后来征讨益州刘璋,也仿佛是同族的兄弟在接管政权,堂而皇之地将明明白白的夺权略地的侵略性掩饰掉。将蜀汉主要人物极力理想化塑造开场第一回即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宗明义,鲜明地亮出小说的主角,并以“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等相关字眼来组织行文,开门见山的将小说主角闪亮推向台前,让人对主角留下深刻而鲜亮的印象。小说中“刘皇叔北海救孔融”,“陶恭祖(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不受),“刘玄德携民渡江”,宁可冒着极有可能被曹军捉住的危险,也不愿放弃追随自己的民众。此后,先有赵云于曹操骑兵大军中“单骑救主”;后有张飞独守长坂桥以当曹军,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三国演义》第42回)。时又有诸葛亮有如神助般“借”得东风,一把火烧得号称“百万大军”的曹操仓惶北遁;赵云单骑赴东吴,“截江夺阿斗”;神勇关羽“单刀赴会”,后据守荆襄,“放水淹七军”。哪怕于蜀汉一步步正在颓势的过程中,也充满着“武乡侯”“七擒孟获”,“赵子龙力敌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孔明挥泪斩马谡”,“死诸葛吓死活仲达”的描述蜀汉集团胜利的章节。于是我们似乎亲眼看到了武勇忠义所向披靡的武将关羽,神机妙算无人能比的智臣诸葛亮,仁义贤明的君主刘备。而这些蜀汉人物中的正面极端,无疑对“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加上了重重的砝码。这样写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蕴涵某种正面抽象观念极端化的形象,如“义绝”、“武神”关羽、“仁绝”刘备、“智绝”诸葛亮等。刻画负面极端的曹操形象,与刘备形成鲜明对比映衬(http://blog.sina.com.cn/u/4cc6083b010008jz) “今与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这是小说中刘备亲口所说,恐怕也是作者藉由刘备之口,表达刘曹之间的鲜明对比。作为刘备的极端对立面,曹操在小说中完完全全的被置于反面,被塑造成一个奸佞残暴,狡猾专横的奸臣形象。曹操在小说第一回中的开场即作了铺垫,说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故改性曹——这是说他身世不端;说曹操从小“有权谋,多机变”,其叔父经常在他父亲面前数落他“游荡无度”,曹操便在父亲面前“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父问其故,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曹操又问“有知人之名”的许劭“我何如人?”,回答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此已将三国乱世中的曹操在小说中奠定了一个基调——“奸雄”。这是曹操的奸滑。 后曹操将己方势力扎根于政治中心——许昌,并经常“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以丞相之名,利用手上的傀儡皇帝,向各地武装政权传递自己的意愿。这成为他政治上的最大优势,这一点,即是曹操反面形象的最主要的一点,这是封建等级社会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不单在实际上又不臣属于最高权威皇帝,而且经常性的利用汉朝皇帝的名号,做出各种政治手段,以达成自己吞并全国、改朝换代的目的。这是曹操的忤逆。 曹操的形象还充满着虚伪的一面。全国各路联军一起上京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自告面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于衣镜中窥见其拨刀动作。曹操随即跪下献刀,掩饰刺杀的意图,“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就此逃脱。又有“割发权代首”:曹操在为了骗取民心,在军中传令踩坏农民田地者一律斩首。后自己乘骑失足踩坏了田地,却因为自己是一国之相,不可或缺,“割发权代首”。还有“跣足迎许攸”:官渡之战前夕,袁军谋士许攸前来投诚,曹操正在洗澡,听说后衣服都没穿,往身上围块布,光着脚丫就出来迎接。后来许攸献给曹操,教他偷袭乌巢,最终得到了冀州。许攸见到大将许褚后吹吹捧了一下自己,惹怒了许褚将它一刀吹死。曹操事后大责许褚,并厚葬许攸。但若不是曹操自己想杀许攸,许褚是断断不敢做出如此举动的。 曹操还骄奢淫逸,嫉贤妒能;镇压起义,充当屠夫;玩弄权术,残暴不仁。小说中曹操的各种负面形象不一而足,为塑造刘备的优质君主形象服务,罗贯中几乎是把一切能够的坏的品质都安插到了曹操的形象中。小说中有如设立了黑白两个极端对立的靶子,一切代表优质品质的箭都射向刘备这个白靶,一切代表劣质品质的箭都射向了曹操这个黑靶。持一分为二态度。关于小说中封建“正统思想”的来源,也有一部分是宋元以来有关三国故事的话本和杂剧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正统思想,他反映了人民希望国家和平统一,并让汉族以主体地位出现的愿望。(http://hi.baidu.com/forlet/blog/item/61fbb0515886251a377abee7.html)《三国演义》演义尊刘反曹正统思想分析 《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思想是尊刘反曹,即以蜀国政治势力作为历史的正统传承,把曹魏势力看作是篡逆,骂曹操为汉贼。我们不妨透过诸葛亮的形象,反思这种演义思想,它究竟有多大的正确度。 产生尊刘思想的原因首先是儒家的忠君思想。孔子三纲五常,把人分为不可逾越的等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实际上是让大家安心认命,让知识分子永远做帝王统治的奴才,明则进事朝上,昏则退隐江湖,不管君王是明是昏都不能造反。凡反朝廷的都视为大逆不道,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其次,罗贯中创作小说时正值明朝初建,两宋金兵入侵,元朝异族统治,前朝的异族压迫和统治在汉民族心理上留下的创伤仍然灼痛,重夺江山后追忆和树立汉统治的正宗意识十分强烈,罗氏的汉民族的正宗统治意识代表了当时广大汉族人民的普遍思想和情绪。 第三,大汉族主义。汉族因自己人多地广,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把自己的统治看作是多民族大中国天生的主宰,真正的龙种,而把异族统治看作是旁门佐道,是入室为主的强盗。不管汉族统治集团多么腐败无能,也不接受异族统治,这实际上是汉族的族天下思想,是被统治的异族不能接受的。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葛亮受社会统治思想,即统治阶级的思想,的影响选择了刘备作为辅佐对象,认为刘是汉室宗亲,不管刘备集团势力大小,只有刘才是正宗统治的传承人,曹魏、孙吴皆为乱臣贼子,故不辅。 罗贯中宣扬忠君的正统思想,反对所谓篡逆,结果集忠正为一身的诸葛亮最终却是失败的悲剧结局,客观上宣告了这种正统思想的破产和孔孟道德的虚伪及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正是:修桥修路修瞎眼,杀人放火子孙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罗贯中反对造反尊刘为宗,结果魏代汉三国归晋,正统的汉室灭亡,他写作的最终结果背叛了他的初衷,历史的规律不是人为能改变的。<<三国演义>>本身就宣告了正统思想这种奴才政治的失败,宣告了家天下这种政治专制制度的必然灭亡,宣告了改朝换代这种历史的大趋势。我们对《三国演义》中以拥刘反曹为主导的“正统思想”应给予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它有着积极的方面,同时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应该正确的以“一分为二”的态度予以认识和评价,摒弃《三国演义》其不适合时代的部分,掌握其中的精华,让《三国演义》这部凝聚着作者心血的巨著更好的发挥它的艺术作用,为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增光添彩,也以其众多不同面,以不同途径服务于人民。2023-07-09 06:19:173
古时候有汉人这种概念吗?汉人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汉人这一词最初出现于汉朝,原意为汉朝人,直到民国时期,“汉族”之称正式取代“汉人”,汉族是相对于55个少数民族以外的所有国人的统称。汉人即为汉族人,目前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属于汉族人,汉人是目前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群。华夏族是炎黄子孙,如今我们也都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实按现代的习惯,汉人就是华夏人,华夏人也是汉人。一、汉人的简介汉人是汉族人的简称,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这也很适应我国现在的人口种族情况,目前汉族人口占据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约13亿,分布于全国各地,分布范围广,其中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聚居的汉族人数最多。几千年来,汉族尊崇孔孟儒家学说,汉族人十分重视伦理、仁的教育。汉族自古以来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家庭副业为辅,典型的小农经济民族。二、汉人的发展史汉人前身是华夏人,华夏形成于先秦时期,但此时汉人的说法未形成,直到刘邦建立了汉朝后,为了全国统一称呼以及区别与外族,便由华夏人改为汉人,意为汉朝人。此时“民族”这一概念还未产生,故“汉人”仅仅是“汉人”,而非“汉族人”。到了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经历了分裂和融合,汉人囊括的范围愈广。到了清末,“民族”的概念才产生,“汉族”的说法最早出现于清末。总的来说,汉人的概念正式形成于先秦时期,但不是汉人这个说法,直到西汉建立,才出现汉人的说法,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引进了民族的概念后,才有了汉族的说法,从此汉族取代了汉人,现在汉人就是汉族人的简称。汉族人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了鲜卑、匈奴等民族,形成了现在中国的统一大民族,汉族与其他55个少数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2023-07-09 06:19:277
我想知道什么才算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很多恐怖分子都是属于极端民族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何为民族主义,这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历史与当代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极其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它的由来、演变以及它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探讨的问题。民族主义不是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作为思考世界的一种方法,它强调民族在解释历史发展和分析当代政治中的重要性。民族主义自古至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解释,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前人的许多观点上,我更赞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梁启超的观点。梁先生说过:“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尽管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民族对民族主义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说,即都要求每个民族组成一个主权国家。从当代的国际形势看来,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有两种情况: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与强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弱小受欺时,民族主义是一种反抗,求民族独立、求民族尊严、求国家统一,这往往来自于求生的本能和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实力强盛时,民族主义极易演变为大国霸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这通常来自因实力超群而产生的傲慢和野心。梁先生所说的这种民族主义,显然是指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其根本宗旨在于实现和捍卫民族独立。中国的民族主义正是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它以整个国家为主体,主要是针对外国而非国内兄弟民族。其构成要素似乎包括爱国思想、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复兴民族的抱负,以及对分裂祖国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反对和抗拒等等。美国的民族主义常常表现为大国霸权主义,苏联的民族主义常常表现为民族沙文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常常表现为军国主义,而中国的民族主义则常常表现为对外敌的反抗。这说明,强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往往带有进攻性,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则带有防御性。强国不喜欢弱势国家搞民族主义,甚至不遗余力地诬陷诋毁他国的民族主义,因为他国的民族主义会阻碍他们的霸权主义和价值观的输出。这就是他们自己在大搞民族主义的同时却对他国的民族主义进行妖魔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即所谓“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这样的例子无论在历史与当代都是司空见惯的,希特勒的“民族优越论”,当代美国人提倡的“美国精神”都是鲜活的例子。民族主义在历史的隧道中之所以一直难以为人们琢磨透,原因之一在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各国的利益取向不同,对民族的认同感不同,人们始终难以有一个共性的认识。从民族主义的概念说来,民族主义并非都是激进的,可以说有温和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分(通俗说来即是极端民族主义)。温和与极端之分是贯穿于强势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中的。极端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根本说来,它应是民族主义的消极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极端民族主义向来是引起各国矛盾纷争的主要原因。在人类近代史上,曾经发生了两次令人发指、极其残酷的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一战二战的原因很多,其中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它在这两场战争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资本主义诞生后,需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民族主义要求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忠诚,而这种认同的归指,便是要建立具有法权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因此民族主义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但是民族主义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就会祸害国家,引起战争。民族国家的形成,涉及许多问题,如国家的领土范围、组织构成、种族构成和物质基础等 等。在国家形成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保障和强化其权力基础,以及据此处理内外部事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国家组织强制性手段(军事力量)以及在必要时候调动他们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应用于对外捍卫国家利益时,就意味着战争。因此民族国家存在,就存在战争的可能。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只有在其国界被勘定时,才可能为他国所承认,才具有国家的现代(当代)意义。然而欧洲各国疆界的勘定,长期未能令人满意。在人口和各种资源的划分上,欧洲各国也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些分歧,导致欧洲民族主义的高涨,其结果就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但是这些战争都没有解决欧洲的民族问题,民族矛盾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民族主义并没有被遏制,仍然充满活力、难以抑制,是欧洲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由于欧洲民族主义的泛滥,加剧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严重威胁着欧洲和平。在威胁欧洲和平的诸矛盾中,有两对矛盾最为突出:第一,是德国与法国的矛盾;第二,是东南欧新独立的国家与英法德俄等大国之间的矛盾。在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了,但是却遗留下许多民族问题,特别是日尔曼人与斯拉夫人的矛盾问题、波兰人与日尔曼人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为德国利用,成为侵略的借口。例 如,德国“合并”奥地利,涉及日尔曼民族的“统一”问题;英法等国策划慕尼黑阴谋,涉及居住在西捷克斯洛伐克(即苏德台区)的日尔曼人“统一”进德国的问题;德国侵略波兰,涉及在波德国领土问题等等。英法之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搞绥靖主义,除了其他原因外,对德国民族主义的“同情”,是一个考虑。具体说来,在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方面,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发挥了恶劣作用。德国具有民族自豪感,有“条顿武士”精神向外扩张的传统。虽然德国近代四分五裂,但是德意志民族在抵抗拿破仑的侵略中,被唤醒了民族主义。此后,由于神圣同盟,特别是法国,阻碍德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反对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实行保守主义政策,更加强了德国的民族主义,使之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此时,普法战争并没有解决德法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解决欧洲的民族问题。德法之间在领土上存在争议,双方的斗争随时可以发展成为战争。德法领土之争,虽说是帝国主义国家霸权之争,但它也是一种民族国家之间的领土、资源和发展问题之争,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种斗争具有民族主义的号召 力,非常容易演变为战争。而在东南欧新独立的国家与英法德俄等大国之间的矛盾方面,波兰是一个典型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战败,俄国沙皇政府被推翻,波兰乘机独立,于1918年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但独立后的波兰虽然有政府,但却没有“边”,不知道自己国家的边界在哪里,波兰与欧洲各大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重大的争执。波兰要求以1772年波兰第一次被瓜分前的国界作为独立后的国界,以保证波兰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强大国家。但是英国不愿在欧洲出现一个地域辽阔的强大的波兰,也不愿德国和俄国的土地被减少而导致国家的削弱。英国反对波兰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只主张波兰成为一个弱小的单一的民族国家,成为德国和俄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国。巴黎和会基本采纳了英国的主张,把波兰主要河流维斯瓦河河口的主要港口格但斯克(但泽)变成国际监督下的自由市,既不属于德国,也不属于波兰。而将附近的格丁尼亚作为波兰的出海口,由波兹南省和波莫瑞地区组成“走廊”,使波兰其余地区同波罗的海连接起来。但这一来就把德国的领土分成互不相属的两个部分,引起德国的强烈不满。而格但斯克在经济上受波兰控制,但是其居民绝大多数是日尔曼人,在政治上受德国的控制。这种不自然的领土结构,成为德波两国不和的历史根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民族主义发展到顶点。在欧洲人看来,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相互重叠的词汇。民族主义者认为,对本民族的热爱,就是对国家的热爱。因此爱国主义成为了具有相当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主义口号,并被统治者利用来进行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联系在一起,最后发展 为法西斯主义。而希特勒正是利用了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来构筑其称霸世界的蓝图。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它的任务是使他们的民族的繁殖和他们的土地的大小 ,能够有一种自然和适当的比例,而保证种族的生存。”他在1928年口述的《第二本书》中讲到:“德意志民族自从历史地进入世界历史以来,就一直处于空间危机之中。”这样,希特勒把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结合起来,发展成法西斯主义,把德国引向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战争也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就意味着战争。要消灭世界大战,从根本上说,就要消灭资本主义。但是在目前,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民族国家还将存在下去。只要民族国家存在,就存在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存在战争的危险。如果在处理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上,举措失当,矛盾激化,那么就可能引发新的世界性战争。极端民族主义不仅仅只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出现,在当代的国际社会中,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子仍是随处可见的。就针对于我国的情况,极端民族主义在中国最消极的发展即是大汉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在我国的集中表现,它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歧视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强迫少数民族改变服饰;实行强迫同化;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压迫和剥削少数民族,直至武装镇压。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基本上克服了大汉族主义,但其影响仍然是阻碍各民族团结的消极因素。现阶段大汉族主义则表现为部分汉族干部群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侵犯少数民族的利益,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不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许多可耻的行为。在网络上,就经常流传着这样的谬论,什么“中国从来都是汉族的中国”,“非我族类,必起异心”,还有什么“民族加分,是汉族的自虐,是对汉族的不公平”等等。在我看来,这些言论都是极其肤浅,并且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说什么“中国从来都是汉族人的天下”,难道其他55个民族就不是中国的吗?难道他们就只是中国的殖民地吗?笑话!尽管在历史上,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被征服民族,也扮演了所谓“蛮夷”的民族,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在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下已经认同了大中华的意识,而作为具有人口等方面优势的汉族就的确不应该蔑视其他的少数民族。而讲到“非我族类,必起异心”,这显然得就是在排斥少数民族,这种说法对他族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把中华民族比做一个大家庭,汉族是大哥,其他55个弟弟就一定得遭歧视,天下是没有这种道理的,而这样的家庭也是不可能兴旺发展的。其实,或许许多的少数民族老百姓并不强掉自己的民族,除非在受到民族伤害时。他们也只是希望融入到中国的主流社会生活中。他们要求不多,只是想追求自己个人的幸福生活。最多有一点民族主义,但是那都是做中国人的自豪。难道一个家庭里的成员连享受这种待遇的机会都没有吗?再谈到民族加分的问题,许多汉族的人民对其就异常的不满。其实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普通老百姓,在历史上,是不被允许受教育的。所以,在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文化一直很落后,除了地理上的边疆外,就是汉族的排“蛮夷”思想的人为因素。1949年后,共产党实行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少数民族看来,那是公平的。因为他们少数民族在文化、经济、教育上本身就比汉族落后好多。中央那样做,只是让少数民族有更多的大学生,好改变他们整个民族的落后的状况。他们少数民族是坚决支持的。或许有一天,当各个少数民族不在整体落后,这个政策就可以终止了。而换个角度讲,中央给予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优惠政策,与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东南沿海优先发展的政策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汉族的人怎可以肆意地发表不满的言论呢。汉族的人利用优惠政策先发展起来,就不允许别的民族发展,这显然就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国策,也是不可取的。再讲到一个方面,在中国的历史上,改朝换代是比较频繁的活动,而许多后人对其评论过程中也时刻无不透露着大汉族主义的思想。人们通常会认为凡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哪怕是孱弱腐朽的王朝,如明朝,都是好的。凡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则一律骂的狗血喷头。而对于建立了全国政权的少数民族朝代如蒙元,满清则一律称之为中国的亡国时代。好像中国除了汉族就不能由少数民族来作统治民族一样。大汉族主义者们又喜欢翻老帐。发现了一个“嘉定三屠”,一个“扬州十日”就觉得发现了新大陆,可以证明少数民族的野蛮,完全不管汉族在历史上对别的少数民族远不止“三屠”,“十日”,而且“三屠”和“十日”的这类屠杀,汉族不但对别的民族实施,对本族也一样。在我们中国这个大家自认为政治经济是相对稳定的国家,还是存在着很多极端民族主义所带来的隐患。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处理好民族内部的矛盾,国家就很难兴旺发达。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个大家庭没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了。我国的我国的宪法也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也必须认真处理好民族矛盾问题,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我国,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也不仅仅是在大汉族主义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当今在国内掀起的一股有一股的“反日”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含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成分。前段时间,在各大网站、报刊、杂志上流行的言论如“是中国人就抵制日货”、“东京大屠杀”、“日本人真恶心,就应该叫他们灭亡” “把日本妇女都强奸了,把日本男人都杀了”等等偏激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在平面和音像媒体上是无法想象的。而这种充满暴力的思想和词语被广泛传播并且被广泛接受,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且十分危险的。这些表明,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主张的是不理性的冲突和对抗,而不是谈判、对话和合作,而是以极端强硬的暴力手段去对别的国家进行攻击、唾弃和辱骂,他们甚至乐于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激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语言中充斥着暴力和不理智,主张用野蛮的方式来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余孽清算。 与此同时,还粗暴的剥夺反对者的言论权利,动辄将反对者斥为“汉奸”、“卖国贼”。举一个鲜明的例子。近来,多数对中日关系进行客观探讨评论的新闻工作者,都会被套上“汉奸”或“卖国贼”的罪名。“凤凰卫视”的评论员吕宁思在2003年11月4日的时事开讲栏目中就曾说:“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一种现象,就是中日关系在民间很难冷静讨论。主张理性处理中日关系的言论,往往被民粹主义的热情所淹没,甚至为此常常出现人身攻击和谩骂,这些都是一个文化优秀的国家公民所应有的道德水平吗?中国最厉害一个词就是‘汉奸",而这个‘汉奸"直接就和中日关系相联系的。事实上,我们包括凤凰卫视的几位评论员,不管是在讨论任何问题上,只要谈论到对日的关系,都有人被骂‘汉奸"的。但是,今天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我觉得在中日关系上这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如果现在不把大家的理性的东西都调动出来,将来对中国并没有好处。”吕思宁的表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近期,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以及其过激言论,因为沾上爱国而变得暴力不理性,并且动辄将反对者贴上“汉奸、卖国贼”的标签,封锁其发言权;固执己见、排斥其他观点、拒绝各种观点之间自由充分的交流,这些粗暴的想法和行为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好好反省的。以“抗日”为例,日本在二战中,和战争后到现在的表现,作为那样一个不懂得正视历史,不懂得道歉认错的民族,确实有太多值得我们批评和抗议的地方,但是在方式上还是要讲究的,要理性的,而不应该是简单的“荷尔蒙爱国主义”(这是我杜撰的一个词,因为我觉得很多对“抗日”附和的人并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一时的情绪上的激化,因而发表一些过激的骇人听闻的言论,并且觉得因此而获得一种热血沸腾的浪漫的爱国主义的英雄情结),动辄以恶毒的语言攻击日本人(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和日本民众要区分开来),甚至宣扬诸如“杀到日本去”之类的口号。这不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国家的国民应有的行为。我认为日本的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给中国和整个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作为受害者,应该督促日本反省历史,而不是宣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低级报复,否则在中国强大的一天,我们怎么断言这种历史不会以中国为主角重演?谁也无法断言未来,但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着实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因为一时的激情与愤慨而做出极其不理性并且有损民族形象的行为,我们应表现出来的既是一个有着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所特有的文明理性的举动。综上所述,民族主义在我们当代社会中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民族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与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的问题。尽管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动荡的隐患,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民族国家间的矛盾以及本国内由民族主义引起的矛盾,从而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23-07-09 06:20:025
日本是中山狼!!!喂不熟话的狗,有什么文化?秦始皇时期估计日本土著还不如原始人的生活呢,是徐福东渡
这话就说错了,徐福那是战国时代的人,那时候文化还是相当落后的,战国不比明朝,战船技术还不强,所谓三千也是虚数,之于到了日本,也就是传说了。也只能算是一种传说,没有史料记载。而真正受益则是唐代。那时候才开始打不发展。但是直到近代之前也一直是个效果。直到明治维新后,才开始强大,这个倒真不是我们传过去的。各国有各国的政治态度,也有过节,和平解决么,也不至于什么中山狼,这样子的国家多了去了。我们可以说他做了一些不该的事,但是不应该乱改历史。有些事是需要拿历史说话的。2023-07-09 06:20:235
共产党和四大马采取的民族政策有什么不同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宁夏回族地区运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建立了一些回族政权和回族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也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借鉴。红十五军团挺进到豫旺一带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经红军总部批准,于1936年5月下旬在柠条梁正式成立了中共领导下的历史上第一支回族武装力量——回民解放独立师,由总政治部宣传部干部马青年(回族)任师长,政治部科长欧阳武(回族)任政治委员,李铁民(汉族)任参谋长。回民独立师刚成立时,仅有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排,共100多人,枪100多支、战马50多匹。部队经过训练,“在政治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将来可成为西北回民斗争中的主干力量”[16]。这支回族武装在保卫新生政权、打击地方反动势力,以及配合和支援红军作战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9月3日,《党的工作》第十四期刊登中共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李一氓《回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论述了“回民是一个民族”,“打土豪问题”、“群众团体、党、政权……一些组织上的问题”、“回汉团结”等四个问题。其中谈到:“千多年来民族偏见的存在,并且经过残酷的斗争,以及大汉族主义的影响,今天来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回族的时候,不仅要教育回民以回汉团结;也要教育汉民以回汉团结,因为我们的敌人是一个——帝国主义和汉官军阀,我们斗争的纲领和目标是一个——使回民的民族自决成为全中国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之一部,这便是回汉团结的基础,在苏维埃底下,回汉民族政治经济权利的完全平等,以及信仰自由这是第二个原则。”[17]这篇文章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回族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平等的解读,为红军在回族地区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还指出:回民族要取得解放,必定要有自卫的武装。武装的形式有回民自卫军、回民抗日游击队以及正规的回民人民革命军。“同时,在军事技术上,武器装备上,政治教育上,我们要给以多种的帮助……回民自己的为解放运动而斗争的武装,就是不远的将来的抗日联军的一部分,这应该是我们的回民工作当中的第一等工作。”[18] 1936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总指挥贺龙的率领下到达甘肃徽县。当时徽县回民约计800余户、3000多人,大多数聚居在县城东关一带,人多地少,土地瘠薄。进入县城后,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和《回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回民的民族自决”思想的指导下,红军积极宣传和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回族的风俗习惯,在东门外清真寺的“照壁”上用石灰刷写了“保护清真寺!”“红军不住清真寺!”“保护回民!”“打倒压迫回民的贪官!”“联合回民,抗日反蒋!”[19]等大幅标语,驻扎在当地的红军,也向当地回族民众宣讲红军的民族政策。红军在取得回族民众的信任、有了群众拥护的基础上,首先帮助回民建立了回民自治委员会(下设3个抗日反蒋委员会),选举阿訇马克仁为主席,后成立了“徽县工农苏维埃政府”(辖2个乡苏维埃),县长马克仁、副县长马军均是回民。红军驻扎期间还组织了一支徽县工农游击队,约有1000余人,回民中也有10多人参加,后随军北上[20]。这是红军在进入甘肃、宁夏回族地区后首次建立的联合政府,回族人民取得领导权和自决权,为以后红军进入其他地区实施回族民族政策和建立回族政府提供了经验借鉴。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两个重要文件的指导下,1936年10月20日,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召开大会,成立了回族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并颁布了《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选举回民马和福担任回民自治县政府主席,并选拔了一批回民积极分子参加自治政府工作。自治政府人员组成中,除县委书记和军政部长由红军委派外,其他成员一律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本地回族干部。[21]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后,组织了由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任队长的“回民游击大队”,各区、乡也组织了游击队。另外还组织了抗日救国游击队,有3000多人。2023-07-09 06:22:491
民族有什么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56个民族,所以传承的文化底蕴也是博大精深的,这样的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良的民族特征。下面为大家分享民族的四个特征。 民族的四个特征1 1、共同语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作为所有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2、共同地域。它是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3、共同经济生活。它是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 4、共同心理素质。它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共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标志。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各民族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命运把各民族紧密联结在一起;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国家的发展稳定繁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 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残余的影响,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民族的四个特征2 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共同体、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共同语言、共同生产方式 、共同历史渊源。 1、文化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理想和相同的文化性状的社会个体所构成的有序群体。共同体一词的原文是community,在社会学领域它往往被译为社群、社区。译为共同体,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个体构成的既作为一个整体又不能完全丧失每一个体各自的独立性的有序群体。 一方面这一有序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另一方面构成这一有序群体的诸个体在群体中又不纯粹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构成整体的要素。 2、共同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 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3、共同心理,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群体心理学,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心理,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点通常包括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民族发展的历史等,是形成民族特点的`主要原因。 例如中国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草原牧区的民族喜欢骑马、住毡房、喝奶茶或酥油茶等特点,是由于这些牧区气候寒冷、牧民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照顾民族特点。毛泽东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7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必须根据民族特点,根据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制定。无视民族特点, 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夸大民族特点,就会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只有认识民族特点,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民族的四个特征3 中华民族有哪些特点 1、勤劳俭朴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像“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传世名言,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 2、历史悠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看的灿烂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当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先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中华文化传承了下来。 3、忠心报国 中华民族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精忠报国,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忠勇之士,都是把忠心报国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4、崇尚和平 中国民族是最崇尚和平的民族,从“尧舜禅让”,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如今,千百年来,崇尚和平都是主流。因此中华民族是最看得开,放得下,最喜欢和平的民族。 5、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重他人、礼尚往来,讲面子,顾大局,礼仪周到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注重亲情 “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的家族意识,父母兄弟等亲情与讲究亲疏的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色,国人的家族意识,使所有的人际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 7、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一词,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也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2023-07-09 06:25:18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广大土地上生活着诸多民族,在这些民族中,以华夏族的的文明为进化最快,直到出现了秦汉帝国。但是在此期间,少数民族也在不断发展着,东汉时少数民族已不断内徙,魏晋以来,“杂虏”入塞者“前后千余辈”。五胡乱华,洛阳倾覆,司马氏偏安江左,皇权衰落、政治动荡使政权进一步封闭化,出现了门阀政治。而在北方,随着少数民族的侵入,其直面农耕区旧有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国北方成了不同政治传统的交糅碰撞之地,出现了胡汉杂糅、胡汉分治等制度“变态”,在北方形成了“异族皇权—部落贵族—国人武装”体制。少数民族的进入带来了“胡化”因素,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学习汉制,又出现了“汉化”潮流。在北方,通过胡汉的交替,渐渐衍生了强大的皇权,在军功贵族的支持下,带动了集权官僚政治的复兴,北方就此成为时代的历史出口。一 胡汉之有别十六国以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的部落传统,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新的政治因素,与华夏旧制彼此间相互激荡。较早入中原建国的政权,其族群已熟悉汉制,在建立政权后,对华夏皇帝的集中专制,部落首领们常常一见倾心,至少出于管理汉族士民的需要,官僚行政组织必不可少。因此,胡汉分治及胡汉杂糅成了十六国政权的突出特点。刘渊称帝,既设大单于台 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制度上的胡汉兼用已是非常明显的了。大单于对少数民族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在十六国被广泛采用,以号令胡人,约有十余政权使用过大单于之号,或由皇帝自任,或由皇子兼任。十六国时,大单于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有着较强的民族气息,而不设大单于的,则是汉化较深的政权。胡汉杂糅并非部落名号与魏晋官名的简单拼合,其间还滋生了不少非胡非汉的官名,比如后赵的“门臣祭酒”、“门生主书”等。十六国与汉晋的官名往往名同实异,甚至面目全非。二 皇权强势魏晋南北朝,北朝开国初便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其专制权威远非东晋所能媲美,后赵太子游猎使“文武皆跪立”,与东晋元帝“拽其袖使并坐”相比,由此可见一斑。北朝统治者对其国民来说,乃是异族统治者,因为他们首先代表的都是其民族部落的利益。在民族冲突的漩涡中,同族成员无论尊卑,只能报团求存,而北朝统治者代表了其民族的利益,所以其同族便依附于其麾下,是为国人武装。对于北朝来说,其最大的权势这是军功贵族,对于北朝皇帝来说,其最大的支持者亦是军功贵族。在北朝,虽然政权大量吸收汉族士人,承认北方士族的门第特权,虽然北方士人还以门第自诩,但不可改变的事实是他们是被征服者,他们无可反抗北朝政权。异族皇权的强大压力,迫使北方士族高度“官僚化”,他们勤于政务,为北朝的政教建设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三 艰难的汉化北方少数族人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从族群结构上说是如此,从文化和制度而言也是如此。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汉化”。很多看法将五胡乱华十六国入主中原与欧洲史上蛮族南下灭亡罗马帝国相提并论,以此为依据说明魏晋南北朝即欧洲之中世纪,其实不然。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完全停滞了的时代,抛弃了罗马帝国的全部,但魏晋南北朝,他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时代,虽则十六国官制与南朝门阀政治发生了变态扭曲,但其基本架构仍是以汉晋制度为本。十六国时期,文化传承亦未尝断绝,南朝有世家家学传承,北朝则有政府兴办。尽管十六国狼烟四起、烽火连编,但统治者井未遗略文教,“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岂非盗亦有道者欤?!”“盗亦有道”的说法,自属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文教之盛,转胜江东”绝非空口无凭。汉化的过程中,十六国的力量大为提升,但在此过程中没能跟上脚步的胡人,未免会在政治上前途黯然,难免反对汉化。更由于汉化动摇了“异族皇帝—国人武装—军功贵族”的体制,发生结构性调整,故而其必然要造就北朝社会的动荡,出现不可避免的胡化倾向,但其终究不可改变此期的汉化进程。2023-07-09 06:25:241
中国的主体民族
u0644u0627 u064au0646u0635u0628 u0628u0646u0627u064au0629中国的起源与主体 政权概念上的“中国”是由华夏族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缔造者为汉族.承认汉族在中国的主体性与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并不一样,因为汉族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华夏民族建立了中国,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u2022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u2022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u2022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u2022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u2022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u2022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u2022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2.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u2022大雅u2022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u2022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三、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2023-07-09 06:25:311
我国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扩展资料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残余的影响,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23-07-09 06:25:395
举例说明胡汉相互交融的表现
广大土地上生活着诸多民族,在这些民族中,以华夏族的的文明为进化最快,直到出现了秦汉帝国。但是在此期间,少数民族也在不断发展着,东汉时少数民族已不断内徙,魏晋以来,“杂虏”入塞者“前后千余辈”。五胡乱华,洛阳倾覆,司马氏偏安江左,皇权衰落、政治动荡使政权进一步封闭化,出现了门阀政治。而在北方,随着少数民族的侵入,其直面农耕区旧有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国北方成了不同政治传统的交糅碰撞之地,出现了胡汉杂糅、胡汉分治等制度“变态”,在北方形成了“异族皇权—部落贵族—国人武装”体制。少数民族的进入带来了“胡化”因素,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学习汉制,又出现了“汉化”潮流。在北方,通过胡汉的交替,渐渐衍生了强大的皇权,在军功贵族的支持下,带动了集权官僚政治的复兴,北方就此成为时代的历史出口。一 胡汉之有别十六国以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的部落传统,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新的政治因素,与华夏旧制彼此间相互激荡。较早入中原建国的政权,其族群已熟悉汉制,在建立政权后,对华夏皇帝的集中专制,部落首领们常常一见倾心,至少出于管理汉族士民的需要,官僚行政组织必不可少。因此,胡汉分治及胡汉杂糅成了十六国政权的突出特点。刘渊称帝,既设大单于台 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制度上的胡汉兼用已是非常明显的了。大单于对少数民族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在十六国被广泛采用,以号令胡人,约有十余政权使用过大单于之号,或由皇帝自任,或由皇子兼任。十六国时,大单于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有着较强的民族气息,而不设大单于的,则是汉化较深的政权。胡汉杂糅并非部落名号与魏晋官名的简单拼合,其间还滋生了不少非胡非汉的官名,比如后赵的“门臣祭酒”、“门生主书”等。十六国与汉晋的官名往往名同实异,甚至面目全非。二 皇权强势魏晋南北朝,北朝开国初便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其专制权威远非东晋所能媲美,后赵太子游猎使“文武皆跪立”,与东晋元帝“拽其袖使并坐”相比,由此可见一斑。北朝统治者对其国民来说,乃是异族统治者,因为他们首先代表的都是其民族部落的利益。在民族冲突的漩涡中,同族成员无论尊卑,只能报团求存,而北朝统治者代表了其民族的利益,所以其同族便依附于其麾下,是为国人武装。对于北朝来说,其最大的权势这是军功贵族,对于北朝皇帝来说,其最大的支持者亦是军功贵族。在北朝,虽然政权大量吸收汉族士人,承认北方士族的门第特权,虽然北方士人还以门第自诩,但不可改变的事实是他们是被征服者,他们无可反抗北朝政权。异族皇权的强大压力,迫使北方士族高度“官僚化”,他们勤于政务,为北朝的政教建设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三 艰难的汉化北方少数族人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从族群结构上说是如此,从文化和制度而言也是如此。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汉化”。很多看法将五胡乱华十六国入主中原与欧洲史上蛮族南下灭亡罗马帝国相提并论,以此为依据说明魏晋南北朝即欧洲之中世纪,其实不然。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完全停滞了的时代,抛弃了罗马帝国的全部,但魏晋南北朝,他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时代,虽则十六国官制与南朝门阀政治发生了变态扭曲,但其基本架构仍是以汉晋制度为本。十六国时期,文化传承亦未尝断绝,南朝有世家家学传承,北朝则有政府兴办。尽管十六国狼烟四起、烽火连编,但统治者井未遗略文教,“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岂非盗亦有道者欤?!”“盗亦有道”的说法,自属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文教之盛,转胜江东”绝非空口无凭。汉化的过程中,十六国的力量大为提升,但在此过程中没能跟上脚步的胡人,未免会在政治上前途黯然,难免反对汉化。更由于汉化动摇了“异族皇帝—国人武装—军功贵族”的体制,发生结构性调整,故而其必然要造就北朝社会的动荡,出现不可避免的胡化倾向,但其终究不可改变此期的汉化进程。2023-07-09 06:25:581
华夏民族是谁提出的?
我只知中华民族最早是梁启超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而华夏族只是汉族,这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也没有人提出过华夏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华夏民族包括华族和夏族,是汉族的主体. 华夏族只不过是中华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2023-07-09 06:26:071
为何当时没有56个民族之说??
国民党信仰“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第一个就是“民族主义”,也就是我党和部分外国人恨之入骨的“大汉族主义”。因此,为了对付“大汉族主义”,对付国民党,必须壮大其他民族,因此,出现了56个民族。中国由单一的汉族国家,变为了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2023-07-09 06:26:262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句有没有明确反帝?恢复中华是实现民族独立吗?为什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句没有明确反帝,这只是反对清朝的统治,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色彩。恢复中华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只是恢复汉族的统治。这时期的孙中山先生思想还受到大汉族思想的影响,直到三大政策之后,孙中山先生思想进步到民族平等了。这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2023-07-09 06:26:344
辛亥革命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鞑虏指什么?
满清贵族。满清入关以后,汉族人民对满清统治者有着极深的仇视感,于是就称他们为鞑虏。并宣以将他们赶出关外以维护汉族统治者的正统。所以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要推翻满清封建政权,建立人人平等的民国2023-07-09 06:26:413
盲目爱国排斥国外叫做什么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http://baike.baidu.com/view/144633.htm?fr=ala0_1沙文主义http://baike.baidu.com/view/26676.htm这几个词意思比较接近,都包含盲目排外的意思2023-07-09 06:26:495
新中国各名族的团结、平等是通过什么样的制度确立起来的?
在我国,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五十六民族的人民是都国家的主人,但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一直是民族友好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颁特点,建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也真正让少数民族人民感觉到了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身份。当然,我国各少数民族不论大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里都有一定的代表,他们的代表所占人口比例超过汉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各民族的团结,平等2023-07-09 06:2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