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打游戏的长毛
-
红小鬼人物形象是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
红星照耀中国的出处
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有责任心,强烈的爱国主义,耐心。
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
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
1、外貌形象:他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2、言谈举止: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哕,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谈吐缓慢温和,深思熟虑”,”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相关推荐
关于红小鬼的情节及性格特征是什么?
作者先叙述了“红小鬼”在坚决执行任务的事例,然后对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叙事与议论相结合使得选文更具有感染力。红小鬼”的性格特点:1、认真、讲原则。执行任务时不让没有路条的彭德怀过路。2、乐观好学、积极进取。不管行军疲乏,对自己生活感到满意,并且努力学习,被斯诺认为是国家的希望。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选文中的“红小鬼”对你的启示:(体验感悟)少先队员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依然保持这乐观积极、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并为革命事业负献自己的力量,被视为国家的希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今生活在条件优渥的新中国,也要继续发扬他们的乐观积极、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争取早日成才,报效祖国。2023-07-10 12:14:092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人。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他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只有12岁,但他很能照顾自己,像他在越过山西和陕西而进入甘肃的长征中的一样。相关评价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当“我”用“喂”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毫不理睬。他们认为应该称呼“红小鬼”。2023-07-10 12:14:261
为什么红军战士都称“红小鬼”?
比如说一个男孩子,他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听,特意找到了斯诺。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扩展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十二篇,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2023-07-10 12:14:391
红小鬼的品质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他的名字容易被念成不好的词,他专门去找斯诺,解释他的名字,并把他的名字认真地写下来,他担心如果斯诺把他名字写错了,外国同志会对红军有坏印象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红军,为红军着想,以集体、大局为重,心中时刻想着红军。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这需要惊人的勇气,而且,他们也对红军有着无可置疑的,绝对的忠诚。并且他们非常受上级的重视,有很多命令从最高当局一直传到少年先锋队。感悟赏析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正直。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保安时,斯诺请一位队员为他倒水,但必须要称呼他为“同志”;斯诺遇见一位叫“季伯”的少先队员,但别人常叫他一种难听的外号。他为此特地十分严肃的跑来告诉斯诺,并细心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斯诺在发表报纸时,不要写错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样会给外国读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红军带来坏印象。我不由得敬佩他这种自尊,这种伟大的、为国家着想的自我尊严。2023-07-10 12:14:58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有责任心,强烈的爱国主义,耐心。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红星照耀中国》介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2023-07-10 12:15:101
你知道长征中的“红小鬼”是哪些人吗?
1、外貌形象:他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2、言谈举止: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哕,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谈吐缓慢温和,深思熟虑”,”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谈吐缓慢安祥,深思熟虑。长征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1、向轩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192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33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随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任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正师职)等职,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2、彭胜昔14岁参加长征的彭胜昔,1920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参加红军。因为会读书识字,很快就成为红八军的组织干事。1934年,调任红六军团特务连文书。1934年8月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长征中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3、李耀宇14岁参加长征的李耀宇,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33年参加红军,任川陕苏区政治保卫局检察员。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先后担任过黄祖炎、刘锡五、张苏、王德等人的勤务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行政科长等职。1982年离休。4、王新兰王新兰,女,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后,在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的鼓励下,9岁的王新兰参加了红军,被安排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长征中,随部队三次翻雪山、过草地。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2023-07-10 12:15:22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之《“红小鬼”》主要内容主要简述来斯诺对少年先锋队“红小鬼”得访谈及其对他们得总结、评价。福建漳州一位十五岁红军号手得故事,“山西娃娃”得故事,十五岁瘦少年“宣传员”得故事,十四岁上海无线电学生的故事,李克农通讯员“向季邦”纠正自己名字的故事。尽管他们来历弄不清楚,但他们的故事流传很多,从他们身上斯诺更加深刻认识到他们参加红军的原因和目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苏区有约四万人,每一个驻军地都有一个“模范连”,年龄约十二岁至十七岁,来自各地。他们可以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如检查过路旅客的路条~彭德怀)、无线电报务员、跳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教员等。2023-07-10 12:15:401
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为什么对红小鬼感兴趣
因为红小鬼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这样描述“红小鬼”: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2023-07-10 12:15:471
红小鬼为什么喜欢红军原因三条
红小鬼为什么喜欢红军原因三条“红小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他们是乐观的。从衣着上来看,“红小鬼们”的衣服大多只有灰色,他们的军服都太大了,不合身。但“红小鬼”没有一个人抱怨,仿佛只要有缀着红星的帽子,就是完美的军服了。“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和同志们在一起什么都不苦。”有了心中的信仰,就很满足,他们很乐观。他们是自豪的。他们因什么感到自豪?他们因自己是红军而自豪。每当斯诺与“红小鬼”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问他参加红军多长时间了。他们都会挺起胸脯自豪地回答,无一例外。他们喜爱红军,他们也知道为什么要参加红军。他们称自己为“战士”。他们是认真尽职的。不管他们担任什么样的岗位,不管职位的大小,他们都尽职尽责。比如说,斯诺写到,有一个职位就是检查旅客有无通行证,那个小鬼碰到彭德怀,要检查他的通行证,他说他是彭德怀,通行证就是他写的。但是那“红小鬼”却说即使他是朱德司令,他们也不管,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彭德怀,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自己写一张通行证,“小鬼”才放他走。多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啊。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对待,体现红军军纪严明。不对任何人有特殊待遇。他们是热爱红军的。有一个“小鬼”,他的名字容易被念成不好的词,他专门去找斯诺,解释他的名字,并把他的名字认真地写下来,他担心如果斯诺把他名字写错了,外国同志会对红军有坏印象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红军,为红军着想,以集体、大局为重,心中时刻想着红军。2023-07-10 12:15:543
求有关红小鬼的故事三则或作文一篇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红军——红小鬼们。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和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而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家的温暖……红小鬼们的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精神——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红小鬼们虽小,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他们没有粮食之际,他们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没有怨言、没有后悔。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2023-07-10 12:16:042
电影红小鬼的主要内容 急急
该片的故事发生在江西赣南史称赣粤边地区,讲述的是红军后代片中主角“红小鬼”曾百姓,在老百姓的乳汁中养育长大,在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中,在寻找父辈足迹的情感历程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该片运用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亲情渲染,淳朴厚实的客家乡土气息,饶有趣味的少儿战斗情趣,成功地塑造了几位极具鲜明个性的红色少儿形象。尤其是主角曾百姓,更为红色少儿形象画廊增添了新角色。该片形象生动地宣扬苏区精神和红色青少年的英勇战斗精神,对于目前党和国家“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创新青少年教育方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是又一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象教材。2023-07-10 12:16:231
为什么斯诺对红小鬼感兴趣
因为红小鬼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2023-07-10 12:16:301
斯诺是如何评价红小鬼的
斯诺评价红小鬼:斯诺对红小鬼的精神,评价非常高。首先,红小鬼是指少年先锋队,少年先锋队负责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一次斯诺来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少年先锋队本来应该向斯诺行礼的,但是少年小鬼却没有向斯诺行礼,在斯诺询问彭德怀之后,少年小鬼被彭德怀痛骂了一顿,并被彭德怀罚站两小时的军姿,从这件事情上,斯诺对少年小鬼的精神评价非常高。其次,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少年小鬼还能严格遵守纪律,并没有去偷盗物资,在斯诺第二次见到少年小鬼的时候,少年小鬼并没有因为斯诺是外国人就不让通过,相反少年小鬼严格执行彭德怀的命令,在斯诺要去找毛泽东的时候,少年小鬼并不因为斯诺的马是普通的马就不让通过,相反少年小鬼严格执行彭德怀的命令,在斯诺要去找毛泽东的时候,彭德怀的马是上等马,少年小鬼并没有因为斯诺的马是普通的马就不让通过,相反少年小鬼严格执行彭德怀的命令。从以上可以看出,斯诺对红小鬼的精神评价非常高。2023-07-10 12:16:362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机智红小鬼》?
机智红小鬼:郭滴海是福建省龙岩城的儿童团员,一天,部队转移,郭滴海没来得及转移。被白军抓住了,白军说他是给红军探情报的。郭滴海说自己是小叫花子,白军看了看他睡的草堆,便相信了。郭滴海便将计就计,白天在驻地上要饭,晚上睡草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白军也不太注意他了。一天,郭滴海跑出村,把敌情报告给了红军。红军让郭滴海引出敌人,用伏击的方法消灭。郭滴海跑回村和白军说:“有红军到了前面的村子已经分散了。”白军带着部队上山,郭滴海看到信号,立即隐蔽起来。红军歼灭了全部敌人。红小鬼年纪小,没有枪、没有炮。但他们以智慧取胜。2023-07-10 12:16:451
儿童歌曲红小鬼 歌词
老人家叫你红小鬼,我们喊你老前辈,红小鬼红小鬼,两万五千里不嫌累,红小鬼红小鬼,红军队伍的机灵鬼,说你鬼你就鬼,扯块云彩当棉被,急了还能站着睡,说你鬼你真鬼,放哨值勤飞毛腿,马背上识字把军号吹,说不愧也不愧,敢打硬仗好大的胆,敢胜强敌好大的胃,说不鬼真不鬼,哪里需要哪里去,一切听从党指挥,红小鬼红小鬼 东方红有你的色彩,太阳升有你的光辉,红小鬼红小鬼,求解放有你的奋斗,谋幸福有你的苦累,千万个红小鬼,后来成了老一辈,当年的红小鬼,又把我们叫小鬼,富国强军安天下,和谐的中国咱保卫2023-07-10 12:17:191
红小鬼的长征故事
1935年春天,开始长征后的红四方面军连续打了几场胜仗。部队的士气得到了极大鼓舞,后方儿童团的红小鬼们更是欢天喜地地成天打着小红旗,敲锣打鼓,到处宣传前方的胜利。那一天,儿童团12名小团员唱着歌儿、跳着舞兴高采烈地从乡间搞宣传回来。可是,由于情况紧急,大部队还没来得及等回她们,便已撤离走了。这时,“哇”地一声,才满10岁的曲飞蹲在地上就哭开了。哭声一响,大家顿时没了主意,有的急得直跺脚,有的干脆也加入了哭的行列。想想也是,她们当中小的10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谁曾考虑过前途的事?谁又曾面临过这等大事?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要不,我们各回各的家算了?”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想散伙!就是革命不坚定!”接着又有人说:“要回家你自己回,我们说什么也不回去了!”不回家也行呀,可是也得有个不回家的法子呀。十几张小嘴,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最后,年纪稍大的何连英说:“咱们沿着红军走的路,赶大部队去!”她的主意,就好像把大家从一锅粥里捞了出来,糊涂没了,前途明亮了。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响亮地应着:“好!”说好就好。这群有着一点战斗经验、有着革命理想的女孩子像模像样地成立了“特别行动小组”。推选有主见的何连英为组长,并制定行动计划:将人员分散成几拨,化装成逃荒的叫花子,白天假装互不认识,各走各的路,晚上再碰头。打听清楚部队的方向后,她们踏上了追赶红军队伍的征途。暮春的川北,大地缀着嫩嫩的黄色、油油的绿色,蝴蝶纷飞在其间,诱惑着人们流连不返。可是归队心切的她们却无心驻足、嬉闹。个个攒足了劲往前赶路。这路赶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首先,需要坚定的意志力。敌人的封锁和盘查还算是小问题,因为她们都是孩子,比较容易逃过敌人的怀疑。而一路餐风露宿,才是真正的考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渴了喝泉水,饿了讨口东西,晚上从没好好睡过一个觉。有一次,她们埋头赶路,当不知不觉天黑下来,实在走不动的时候,才发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这荒郊野外,她们害怕起来。这时,不知是谁嚷了一声:“前面有住家!”大伙一抬头,前面隐隐约约似有一幢大房子。可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一座破庙。庙里的塑像黑影瞳瞳,由于年久失修而愈发显得阴森恐怖。胆小的停下脚步,不敢前去了。胆子稍大一点的说:“店里总比这野地里强。”就这样,她们一个拉一个,靠着墙根,一夜没踏实合眼,直到天亮。除了意志力,还需要足够强的忍受力。最先要忍受的是饥饿。她们一路走,一路找吃的。可是离苏区越来越远,困难越来越大。沿途的农民,由于地主的盘剥克扣,非常贫穷。大多数人家食不裹腹,实在没有什么吃的接济她们。在庙里住的那一夜,在天亮时,她们吃掉了神庙里的贡品一一五个早已干裂的馒头。这让她们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可吃过了这餐过后,她们再也找不到吃的,饿着肚子赶了一整天的路。晚上会合后,组长伺连英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现在我们在农民家里找不到吃的,就去‘吃大户"。”所谓“吃大户”,就是去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表示愿意给人家干活,只管饭,不拿工钱,或者过继当儿当女。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对她们来说“吃大户”的目的在于:吃饱喝足之后,继续赶队伍。这就需要她们要非常机智与聪明地处理好走与留的时间。她们常常是定好暗号,由一个人串连,其余人再带上些干粮,瞅个机会悄悄溜走。一天黄昏,她们一行终于到了草地边缘。大家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不约而同地坐在了地上。湿乎乎的草地泛着潮气和寒气。正当她们感到袭上心头的疲倦时,突然,远处燃起了篝火,一点、一点……大家顿时来了精神,不约而同地跳起来,并立刻派了两个人前去打探。“找到了!找到了!是红军,是咱们的部队!”当两人带回这个消息时,大家都激动的流泪不止。而看到赶上了队伍的这些红小鬼,大哥哥、大姐姐们更是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将她们紧紧搂在了怀里。就这样,这12个红小鬼,经剑阁、过江油、穿中坝、下北川、到茂县,一路艰辛,躲过针狼、野牛的袭击,摆脱人贩子的拐骗,战胜了疾病、饥饿等种种困难,历时3个多月,行程1000多里,终于追上了红军队伍。扩展资料:长征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1、向轩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192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33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随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任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正师职)等职,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2、彭胜昔14岁参加长征的彭胜昔,1920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参加红军。因为会读书识字,很快就成为红八军的组织干事。1934年,调任红六军团特务连文书。1934年8月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长征中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3、李耀宇14岁参加长征的李耀宇,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33年参加红军,任川陕苏区政治保卫局检察员。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先后担任过黄祖炎、刘锡五、张苏、王德等人的勤务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行政科长等职。1982年离休。4、王新兰王新兰,女,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后,在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的鼓励下,9岁的王新兰参加了红军,被安排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长征中,随部队三次翻雪山、过草地。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征中的红小鬼2023-07-10 12:17:271
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一、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沪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红小鬼”曾治 曾治,江西宁都县安福镇力元村人,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治是一个放牛娃,家里很穷,读不起书。从14岁参加革命那天起,他就把生死置之度外。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那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紧紧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革命到底不回头。雪山草地难走,根本没有路,红军硬是靠双脚踩出了一条北上抗日的路。过雪山时,他穿着一件单衣,在风、雪、冰、雹中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但红军战士毫不畏缩,仍然顶风冒雪拼命往前走。苏区人民称红军的脚是铁脚板,是量天尺。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硬是让红军将士的铁脚板一步一步量过来了。曾志写过一首小诗,用以表达他毫不动摇的革命信念:十四从军红小鬼,举起大刀砍白匪。紧紧跟着毛委员,革命到底终不悔! 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 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 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没有。嗯……”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看护长是 40 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好!我不看。”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你的米袋呢?”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拿来!我给你缝缝。”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兰,你的麦粉呢?”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不,不,谢谢大家……”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雪山小太阳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 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跳过最动人的舞蹈,让受伤的老兵忘记伤痛,欣然而笑;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最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魂驻小红桥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春 地点:甘南。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 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吗。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有变。”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一门伴随红军长征的功勋炮 这是一门普通山炮。虽然从外表看与其他山炮没什么两样,但它却有着传奇般的经历。1935年6月14日,红军红2、6军团(后组建为红2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佯攻湖北咸丰县,打响了忠堡战斗。在对国民党“围剿”部队实行分割反包围时,红2、6军团遇到国民党军队的火力阻击,人员伤亡较大。情急中,红2、6军团用一门仅有的山炮和数门迫击炮实施火力压制。这门山炮凸显神威。红军炮手连射3发炮弹摧毁敌军火力据点。红军趁势发起攻击,在忠堡附近的构皮岭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41师,活捉纵队司令兼第41师师长张振汉。 同年11月,在红2、6军团长征途中,这门山炮继续发挥威力。1936年1月,红2、6军团突破乌江天险时,又用这门山炮压制对岸敌军火力,摧毁几处火力点,并乘机夺取船只渡过乌江。因此,红军战士对这门屡立功勋的山炮钟爱有加。在长征途中,红2、6军团带着这门山炮,转战乌蒙山区,抢渡金沙江,经过藏族聚居区,进军甘孜,翻越大雪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在翻越雪山时,许多红军战士牺牲了,在过草地时,更多的红军战士倒下了,但红军战士们对这门山炮却非常珍爱,宁肯吃苦流汗,马驮人扛,必要时拆卸,过了困难地带,再安装起来,就这样,终于把这门山炮带到陕北,使之成为整个红军队伍在长征中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就是这门山炮,1959年军事博物馆筹建时,贺龙元帅点名将它陈列进军事博物馆。当然,假如您对这门山炮进行“政审”,也许它的出身并不值得称道。它原称“七生五过山炮”,1927年由上海兵工厂制造,口径75毫米,重386公斤,初速为280米/秒(榴弹),出厂编号587。它本是国民党军炮兵营装备。1935年4月,红2、6军团转战在湘鄂川黔边镜,于湖南陈家河、桃子溪战斗中,从国民党军第58师炮兵手中缴获了它。从此,它遇到了好主人,发挥了大作用。红军炮兵营曾用它参加多次战斗,消灭大量敌军。它是红军经过艰苦卓绝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见证。2023-07-10 12:17:451
西行漫记,文中原句是如何描写两个,红小鬼的军装
“红小鬼大多数所穿的军服都太大了,袖子垂到膝盖,上衣几乎拖到地面。一天洗三次手和脸,但红小鬼老是肮脏不堪,鼻子不时流着鼻涕,他们常用衣袖来揩抹,显出一副怪相。红小鬼缠着红布条,戴着多少有点大的破帽子,帽子上缀着一颗红星。”在书籍《西行漫记》中,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2023-07-10 12:17:541
长征路上最年幼的红小鬼,曾误传是黄克诚亲子;身世却成未解之谜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名姓王的团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 黄克诚将军闻之噩耗后,禁不住痛哭失声,并破例下令厚葬。 南方人口黄王不分,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牺牲的王团长,是黄克诚的亲生骨肉。 这位英年早逝的王团长,到底和黄克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故事还要从红军长征前夕说起。 1934年7月,时任红3军团第4师政委的黄克诚,率领部队在于都县执行任务时,遭到地主民团的偷袭,民团的总指挥姓王,是当地最大的地主。 民团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跟红军刚一交手就溃不成军。红军乘胜追击,姓王的地主逃回老家,带着成群的妻妾,以及万贯家财逃得不知去向。逃走前姓王的地主还放了一把火,将堪称豪华的住宅付之一炬。 红军赶到时,只看到烈焰腾空,不见一个人影。就在这个时候,火海中传出孩子的哭声,几名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海,救出一个年仅四五岁,眉清目秀的男孩。 据知情人辨认,这孩子是王姓地主的独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王姓地主逃走时没有把孩子带走。 当时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如火如荼,黄克诚不忍心把孩子丢下不管,于是派人给王姓地主送去一封亲笔信,让他马上把孩子接走。 哪知王姓地主异常冷酷,根本不念父子之情,将送信的老表割去一只耳朵,并给黄克诚带话说:他妻妾成群,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死活。 碰到这种没有人性的家伙,黄克诚也无可奈何。 男孩遭此奇劫,变得异常的懂事,把黄克诚当成唯一的亲人。无论黄克诚走到哪里,他就像条“小尾巴”一样,紧跟不舍。 黄克诚眼睛高度近视,仅能看出三四米远,常常面对面都会认错人。因此眼镜也成了他的必备之物。 黄将军生活俭朴,不修边幅,对待下属又非常随和。衣服上的纽扣总要少上几个,而且是补丁罗补丁,军鞋也常常露着脚趾头。 黄将军生活如此节俭,可他每到一座新的城市,他总要找机会,到眼镜店配上两副眼镜作为备用。 湘江战役时,张宗逊、黄克诚率领红4师,在湘江南岸防守战略要地光华铺。 就在一个月前,红四师师长洪超不幸阵亡,新师长张宗逊刚刚到任,指挥部队作战的任务,全都落在黄克诚身上。而红四师面对的敌人,是国民党军中最凶悍的桂系军阀。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师参谋长杜中美牺牲,第十团团长沈述清牺牲…… 战斗中,黄克诚的指挥部遭到敌人偷袭,黄克诚在指挥战斗时,失足跌入一堵断崖下。眼镜丢了,装备用眼镜的皮包也不见了。 黄克诚心急如焚,却又寸步难行。 当地民团奉命在山野小道,以及红军可能经过或者行走的路上,挖了不计其数的小陷坑。 陷坑做了周密的伪装,真假难辨,陷坑里埋藏着5寸来长的青竹签,这些削得尖尖的青竹签,用马尿浸过后再刷上桐油。 穿草鞋的红军,一失足踏入陷坑,脚板就会被逐渐刺伤,甚至刺穿。被竹签刺伤的脚很快化脓,让人痛不欲生,而且无药可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把眼镜塞进黄克诚手中。然后又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道:“老头子,我给你带路”。 黄克诚平时与人谈话时喜欢蹲在地上,把裤腿卷起来,宛如乡村里的老农民,因此很多人喊他“老头子”,其实,当时他也只有33岁。 给黄克诚找回眼镜并带他离开险境的,就是王姓地主的儿子,黄克诚装备用眼镜的皮包,也挎在小王肩头。 这件事黄克诚印象深刻,从此对小王另眼相看,长征路上困难重重,每当小王体力不支时,黄克诚便会把他放在马背上,自己牵着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 炊事班的战友们看不下去了,就把孩子放在箩筐里,挑着他走过千山万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黄克诚和小王揪着同一匹马的尾巴,虽然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却称得上是莫逆之交。 长征后关于小王的记载戛然而止,没人知道他在牺牲前的十五年时间里经历了什么,直到他20岁时,做了团长。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黄克诚闻知噩耗后,禁不住痛哭失声,并下令厚葬。以至于许多人都以为,牺牲的王团长,是黄克诚的儿子。 可其他关于王团长的所有信息,黄克诚都再也没有提起过。 黄克诚的记忆力非常好。 据魏佑铸将军回忆说:解放后,他与黄克诚都忙于自己的工作,40多年都没见过面。那时黄将军已经双目失明,魏佑铸将军去看望黄克诚,刚进了办公室的门,只说了一声“老首长好”。黄克诚面露喜色道:“你是小魏子”。黄克诚的非凡记忆力可见一斑。 牺牲的王团长和黄将军是患难之交,所以黄克诚不可能把王团长的身世资料忘却了,黄克诚不肯讲,只是他太伤心了。 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千千万万,王团长只是无数先烈中的一个,像他一样身世的也不在少数。可王团长的经历太传奇了,他才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如果他没有牺牲,很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开国将领。 这样一位关键的 历史 人物,实在不应该让他湮没在 历史 的长河中。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四大野战军,牺牲的王姓团职以上干部共48人,其中第一野战军6人,二野8人,三野18人,四野16人。 小王参加长征时只有五六岁,有些作品中,将小王描写成十四五岁的少年,其实这完全是错误。 长征时期,十四五岁的红军小战士并不少见,少共国际师平均年龄不足 18 岁数,最小的才十三 岁,很多战士还没有枪高,他们中许多人坚持走完了长征路。黄克诚绝不会让炊事员用箩筐挑着小王行军。 小王长征时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牺牲时也不过20岁。也就是说,小王团长牺牲的时间是在1949年或者是1950年。 四大野战军中,这两年间牺牲的王姓团职以上干部共六人,其中第一野战军一人,第三野战军三人,四野两人。 一野的王学礼烈士,是第四军第10师31团团长,陕西省神木县人,牺牲时33岁,年龄和籍贯都与小王团长不符。 第三野战军的王体然烈士,生前是第30军88师262团副团长,他是江苏沛县人,牺牲时31岁。王兴芳烈士是第31军91师271团团长,他是山东潍县人,牺牲时39岁。王克己烈士,河南省博爱县人,生前是第三纵队八师 24团副参谋长,牺牲时37岁。第三野战军的三位烈士,年龄、籍贯都与小王团长不符。 第四野战军的王甫连烈士,江西瑞金县人,生前任39军司令部通讯科科长,牺牲时33岁,年龄与小王团长不符。 王奇烈士,第四十三军128师382团政委,1950年4月海南岛战役时,牺牲在广东徐闻县。籍贯、年龄不详。 据时任382团团长王实杰将军回忆说:政委王奇年龄比我小10来岁,是个老红军,参加过长征,指挥作战能力非常出色。 而王实杰出生于1922年,由此推算,王奇出生于1930年左右。 第43军128师382团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六纵第17师第51团。 东北野战军战斗力冠绝全军,在东北野战军中,第17师的战斗力,更是首屈一指,有“攻坚老虎”之称,而第51团是17师的主力部队。 1947年6月,在四平攻坚战中,第五十一团在团长赵月光、政委王奇的率领下势如破竹,一举攻占守军第七十一军军部,活捉陈明仁的胞弟,军部直属团长陈明信。 陈明信被俘后,面对年轻的王奇政委,宁死不肯承认自己是被俘虏的。他说他很勇敢,他的士兵也很勇敢,可是他们不得不在攻城部队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面前屈服,所以他们自动放下武器。 当时王政委没有和陈明信多说,可是当他被带走时,发现他指挥的六门火箭炮,以及炮兵,已经调转炮口,成为第51团的攻城利器。 为此陈明信百思不解,他一直感觉,自己对手下人不薄,火箭炮兵实在没理由这么快就背叛他。 辽沈战役,我军攻打锦州时,战斗陷入焦灼状态,就连一向沉稳的林总,也坐卧不宁。 晚上十一点半,我第51团攻占铁路局大楼,这里是锦州守军司令范汉杰的指挥部。 消息传到林总那里,他顿时喜形于色,向东北野战军参谋处长苏静口述电文:嘉勉51团全体指战员。希望他们继续发扬“攻坚老虎”的巷战威力,争取锦州战役全部胜利。 辽沈战役结束后,张实杰(又名赵浩然)继任51团团长,不久后,第51团改编为43军128师382团,团政委王奇。 在攻克天津的战斗中,382团也有出色的表现。 1949年10月14日,382团占领广东花县,并顺势夺取了仁和墟公路大桥。 部队经过连续7个昼夜追击作战,指战员们疲惫到了极点,本来打算好好地休息两天,王政委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告说:从化一带的敌军,正向广州方向流窜。 王奇政委立即下令:部队停止休整,沿花县到广州的公路迅速追击。全团急行军至太阳墟,得知敌军主力部队已经逃走了。 黄昏时分,282团到达沙河,在公路两侧敌人埋伏了两个团。 团长认为应该把这些敌人消灭掉。而王奇认为,现在时间紧迫,如果现在恋战,就会因小失大。 团长说:如果我们现在由此经过,敌人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怎么办? 王奇说:“现在敌人已经丧失了斗志,一触即溃,那些溃兵反而更不好处理,不如我们假装没有发现敌人,做好战斗准备,却装出毫无戒备的假象,由此经过,敌人肯定不敢袭击我们”。 团长和政委很快敲定了作战计划,继续急行军,敌人果然一枪都没敢开。 沙河距离广州市区只有七公里,282团于当天夜里八点左右进抵广州,然后兵分两路,张团长率领两个营的兵力由中山路,王奇团长率领两个营由沿江路进入广州市区。并于第2天黎明前,控制了市区内所有重要目标。 王奇顾不上休息,他派出一个侦察排,返回沙河,通知藏匿在那里的敌军,广州已经胜利解放。 上午八点左右,藏匿在沙河的3000多敌军,宣布向侦察排投降。 王奇和张实杰几乎是兵不血刃,解放了广州。 他二人都是少年心性,竟然因为广州和天津,到底是哪个城市更大一些,争论起来。最后两个人决定骑着马,绕着广州转一圈。 两个人骑的都是白马,广州市民看到解放广州的将领如此年轻,于是又给他俩取了个“白马将军”的绰号。 两个人绕着广州走了一大圈,最后得出结论,王奇的坚持是对的,广州确实比天津要大一些。 1949年11月29日黄昏,我军第382团进抵广西苏立圩,并准备在此宿营。 就在这个时候,从博白县城方向逃来一群难民,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引起王奇政委的注意。 王奇问他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是县立第一小学的教师。 王奇又问:“这么晚了,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对方回答说:“白崇禧的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就在博白县城,他抓壮丁,勒索钱财,搞得县城里鸡犬不宁,所以大家才出来逃难”。 张淦在博白县城的消息,让王奇政委感到很兴奋,特意奖励了提供情报的小学教师一袋大米。 白崇禧手下的三个兵团司令,被称为车、马、炮。张淦是三个兵团司令中最狡猾、善战的,他是白崇禧的车,因为酷爱风水术,一个罗盘从不离身,因此又被称为“罗盘将军。 衡宝战役结束后,张淦率领二万多残兵败将,从玉林退到博白,试图从合浦海上逃走。 此时白崇禧花重金从薛岳手中租借了一支舰队,从海南岛的海口出发,抵达龙门港,接应张淦的第三兵团去加强海南岛上的防御。 机不可失,当时第282团晚饭刚刚做好。王奇命令战士们马上行动,在行军时吃把晚饭吃了。 同时王奇还写了一张十个字的纸条,让通信员飞马送往师部,纸条上写着:我们立即出发,弃袭博白。 11月30凌晨两点左右,282团的战士们抵达博白城下,守军根本没想到是解放军会来得如此迅疾,还以为是鲁道源兵团的58军到了,所以没有盘问就打开了城门。 第282团副连长芦福山,掏出5块大洋,请值班的守军带路,去被守军当成临时军团指挥部的县图书馆,见张淦商议军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小个子传令兵,将5块大洋收入囊中,然后径直来到县图书馆的门前。 张淦走投无路,被芦福山和教导员刘梅村从桌子底下揪出来。张淦被带到王奇政委面前,王奇没有急于审问张淦,而是先让卫生员替他包扎伤口。 张淦十分担心他女儿的安全,请求王奇政委帮他寻找女儿。半个小时后,张淦见到了女儿,十分感动,当即向王奇政委表示:他愿意立功赎罪,为王奇政委孝犬马之劳。 王奇笑道:“空口无凭,你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 上午九点,张淦向手下的几个军长发报: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 白崇禧在龙门港足足等了7天7夜,结果一个人影也没看到,最后只能含着泪,下令舰队返回海南岛。 当时当时海南岛上已经盘踞着10万多国民党军,如果白崇禧能把张淦的第三兵团接到海南岛,岛上的国民党军就能达到13万多,可能会给以后解放海南岛带来不可预料的麻烦。 王奇政委举重若轻,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白崇禧的如意算盘。 属于王奇的传奇还在继续。 1950年2月20日,第282团二营四连副排长鲁湘云,率领七名战士,驾小船出海练习,黄昏后,风突然停止了,无法返航,他们抛锚在海上过夜。 第2天黎明时分,终于起风了,鲁湘云下令起锚返航。结果在西南方向,发现一艘正在高速逼近的军舰。 鲁湘云他们的小船上有一挺机枪,4支冲锋枪,三支步枪,一个枪榴弹筒,12发枪榴弹,还有十几枚手榴弹和两个炸药包。 敌人也发现了鲁湘云他们的小木船,先是远距离用舰炮将木船的风帆炸断,然后才靠近过来,耀武扬威地要求鲁湘云他们投降。 鲁湘云突然下令开火,手榴弹雨点般地落在军舰的甲板上,炸得国民军鬼哭狼嚎。 突然一包炸药扔上甲板,在巨大的爆炸声中,铁甲舰冒着滚滚浓烟,狼狈不堪地逃走了。 鲁湘云小木船打军舰的成功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王奇政委将这次海战的经验,仔细整理起来,并很快在我军准备进攻海南岛的部队中得到推广。 1950年4月2日,王奇政委亲自带队,在外罗埠山狗吼一带海面上,执行渡海作战训练任务,突然遭遇巨大的龙卷风,王奇所乘的机帆船触礁沉没。 船上大部分战士获救,王奇政委与小部分干部不幸牺牲。 王奇政委,是43军解放海南岛渡海登陆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 王奇政委在战争中屡立奇功,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况且他牺牲的时间是在1950年,所以关于他的年龄和籍贯,应该不是秘密。 可无论是黄克诚,还是王奇政委,对他的出身、籍贯、以及年龄都讳莫如深,这其中一定有让人心酸的记忆。而长征前夕,那个被地主父亲抛弃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解释。 王奇政委牺牲后,黄克诚痛哭失声,除了二人之间多年的超越亲情的友情,更是因为感叹天妒英才,王奇是军事奇才,前途不可限量。 王奇是长征时期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他的籍贯应该在于都县。 关于王奇政委,我能找到的资料只有这些,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像王奇政委这样的英雄,实在不该留下这么多的谜团。 参考书目《大将黄克诚》 《第一野战军—彭德怀麾下的14个军230位将军》 《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麾下的10个军252位将军》 《第三野战军—陈毅麾下的17个军349位将军》 《第4野战军—林彪麾下的20个军519位将军》 《三走麦城》 《枪杆子1949》 《四野战事全纪录》 《开国将军轶事》等2023-07-10 12:18:15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他们精神极好……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2023-07-10 12:18:291
摘录描写“红小鬼”的句子,并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他们是一群积极向上的人2023-07-10 12:18:363
担心把自己写进专栏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是谁
担心把自己写进专栏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是向季邦。根据相关信息查询,红小鬼是指很小就参加红军革命的人,中共的武装最早叫红军,红军当中的小战士也就是所谓的红小鬼,电影<闪闪红星>里面的潘东子,活着的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就已经算是老革命了,真正意义上的红小鬼已经没有活在人世上的了,红小鬼是对一批人的泛称,不是具体指某个人。2023-07-10 12:18:431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中表现了红小鬼怎样的精神?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中表现了红小鬼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文原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王愿坚1935年春天,红司方面军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苍溪县儿童团的红小鬼们,高兴得不得了,到处宣传前方胜利的喜讯。儿童团员们到乡下宣传了半个多月,等他们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大家急得直跺脚,十几张嘴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拿不定主意。后来,还是年纪稍大的何连英想出了一个办法:“咱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大家都赞成这个主意。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边地里,油菜花散发着芳香,豌豆苗已长得很高,若在平日,他们一定会去捕捉那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摘那甜滋滋的豌豆苗吃,可今日,一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天渐渐黑下来,红小鬼们又饿又累,实在走不动了。这时,不知谁嚷了一声:“前面有住家!”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大庙。睡在庙里总比蹲原野里好,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往里走。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个个凶神恶煞。儿童团员们一个紧挨一个,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第二天天没亮,儿童团员们一个个都饿醒了。这儿是荒山孤庙,到哪儿去找吃的呢?罗坤发现神龛上供着5个干得裂了口子的馒头。同伴们听说找到了吃的,一下子围了上来。大家一边嚼着干馒头,一边说着俏皮话。有人说:“我们吃了供品,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呀?”说完,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不知是谁马上接过话茬:“不会的。菩萨看我们心诚,坐了一夜,这是给我们的奖赏呢!”话音刚落,大伙儿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古庙也充满了生气。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3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红军战士见到孩子们,都很高兴。妇女部长何连芝就像慈母见到了失散的儿女,把他们一个个搂在怀里,说:“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课文主要内容简介:1935年春天,在乡下,苍溪县儿童团的团员们,因为红军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他们去乡下宣传红军胜利的消息,回来时红军已经走了,所以他们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历时三个月,行程一千多公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红军战士都很高兴,还受到了妇女部长何连芝的称赞。课文记叙了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四川省苍溪海外县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3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克服了种种因难,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的事迹,表现了后代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课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段(1、2段),写儿童团员们因下乡宣传,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他们就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赶大部队去。第二段(3~6段),写儿童团员们为了赶大部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顽强、乐观地战胜种种困难。第三段(7段),写儿童团员们赶上了红军大部队,妇女部长赞扬他们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2023-07-10 12:18:524
红小鬼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红小鬼在红军里担任1卫生员 2小号手 3 宣传员 4参加战斗2023-07-10 12:19:001
红小鬼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红小鬼》。《红小鬼》生动有趣,以孩子们为主角,就显得更有童趣了。 主角梁百姓活泼可爱,老是想着一些奇怪的主意,不过最后在司令员,也就是他的爸爸的带领下,勇敢地向敌人杀去,最后救出了最后一个领养他的战士-----梁寒松。不过最后,梁战士牺牲了。 在电影的开头,以百姓、田螺妹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抓鸟的场景为最前片段,百姓成功地抓到了小鸟,其他小伙伴为他欢呼。看到这里时,我知道百姓身边有许多信赖他的好朋友、好伙伴。当百姓被人打时,他的养母一顾一切地冲到百姓身边,搂住他。看到这个场景,我的眼睛模糊了,是啊,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梁百姓有一个爱他的母亲----虽然百姓不是她亲生的。最令我感动的那一段是梁寒松被救出那一段,百姓眼里含着泪珠,深情地叫着梁寒松“爸爸”,梁寒松紧紧地握住百姓的手对司令员说:“司令员,我把百姓交给你了。”说完就离开了人世,看到这一段时,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了。百姓,你真可怜。最后,百姓回到司令员身边,和司令员的儿子捡崽一起练武,最后练成一身好武功,从“野小鬼”变成了“红小鬼”,长大后,也成了一名红军。 看到最后,我心里暗暗为百姓高兴。当然我们也是等待出发的“红小鬼”,以后要为社会做贡献2023-07-10 12:19:091
《红星照耀中国》里的好词佳句和好段有哪些?
好词视死如归 忠勇双全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舍生忘死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威风凛凛 意气风发 爱生如子 孜孜不倦 滴水穿石 志存高远 手足情深 锲而不舍 文质彬彬 两袖清风 冰清玉洁 不耻下问 持之以恒 学而不厌 精益求精 通宵达夜 精忠报国 碧血丹心 一言九鼎 忧国忧民 忠心耿耿 虚怀若谷 礼贤下士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才华横溢 兰质蕙心 才高八斗 著作等身好句好段1、 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2、 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经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3、 有一个很有造就的社会科学家名叫列宁。他曾写道:“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4、 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先的先锋队也这能表达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5、 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人民至上,跻身于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文化据为己有,以此来作为控制乡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但是新的孕育却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婴儿不但要同“愚昧的大众”共享文化,而且甚至要把大众理想化。16、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的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剿匪。17、 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得跟在他旁边走得“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18、 他似乎很像子南开大学时期演讲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19、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文化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文化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20、 没有什么人给他出主意,因此他到上海的时候唯一的武装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2023-07-10 12:19:3315
红小鬼为什么不理会斯诺
红小鬼不理会斯诺原因是斯诺不礼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会礼貌回应。红小鬼人物形象是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2023-07-10 12:20:45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拦住了谁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拦住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2023-07-10 12:20:571
红小鬼观后感
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读后感暑假里,我阅读了《长征路上的红小鬼》,回想起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心中充满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充满着对长征中的“红小鬼”们的敬佩。的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长征途中,当然少不了这些勇敢地“红小鬼”,他们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其中,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则巾帼少年“闹”长征的故事。主角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戴克敏的妹妹戴觉敏,她是湖北红安县人,父亲戴雪舫是个名扬四乡的共产党员,担任过列宁高等中学的校长,一次为掩护学生转移而壮烈牺牲。1932年春,戴觉敏参加了红军,当了一名“红小鬼”,被分配到箭场河红军总医院当看护。1934年11月,红25军要长征了,决定让戴觉敏等人留下,她坚决不干,又哭又闹,非要跟部队长征,领导只好同意。长征途中,由于她身体弱小,动作不快,军领导又多次劝她回家或留在当地,她都坚决地说:“红军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活着是红军的人,死了是红军的鬼”。是的,她父亲被国民党飞机炸死,哥哥被张国焘在“肃反”中错杀,她已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读到这里,我对戴觉敏闹着要长征的举动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这里的“闹”字,还带点“坚决”的含意,使我深刻感受到她强烈的革命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太多太多,每天几乎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可戴觉敏却坚持了下来,相信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何况她还只是个孩子。想想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快乐,可是这些“红小鬼”却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还要时刻准备战斗、准备牺牲,他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不就是为了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吗? 因此,我们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今天的生活都是昨天共产主义战士用血汗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2023-07-10 12:21:294
霸王2怎么找到红小鬼
回到城镇后玩家可以先去传送门后面一条小路打破障碍获得生命塔,可以加长生命上限。然后往桥的方向走,进入刚才的圣殿后会看见附身门,R2送全部小鬼加上霸王自己的X攻击,然后玩家可以控制一只小鬼,悄悄地过去偷袭植物女吧。先送小鬼们围住植物女,等把她打晕之后再把旁边紫色的花干掉就可以解决掉她了。按住口控制回霸王,通过圣殿,下去后会看见另外一只植物女,这时玩家还未找到她的弱点,先往前走滑下去吧。下去后有不少矮人,小鬼走桥上,不然会淹死,霸王则可以走水中,往前走会遇见火属性攻击的红鬼。他们加入后坐升降机上去可以轻松干掉外面的植物女了,当外面的植物女合起来后,按三角命令红鬼们守卫在她附近,红鬼们会自动攻击后面的植物女,解决了后面的植物女后,弱点会出现,干掉后会出现通路。 坐升降机上去,这里有不少攻击力高的精灵,按住R1再对应三角和O分别是棕鬼和红鬼。建议将红鬼三角守卫远程攻击,棕鬼负责肉搏。清理后这里有不少居民,想杀想奴役都可以。一直往下面走,直到来到一巨大的女神雕像处发出剧情,继续往前走会遇到一个可以搬走的风琴,然后往前走到尽头会看见一个祭坛,这里霸王要俯身一下到小鬼身上,然后走旁边的小路滑下去开启下层的升降台。升降台升上来后变回霸王控制,由升降台下去后往前走会看见三只植物女,她们的弱点在后面,红鬼守卫远程敲掉吧。过去后把巨大的女神像给打碎后天上出掉下许多石头,有伤害的,叫小鬼们搬起东西就跑吧,顺着正面的路找到红鬼的召唤门。把两个东西都搬回家吧,会得到一个奖杯/成就,然后传送回城。 够具体了吧2023-07-10 12:21:364
长征里关于陈赓大将和红小鬼过草地的故事是怎样的?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2023-07-10 12:21:443
红小鬼穿着不得体是否有损红军形象
红小鬼穿着不得体无损红军形象。《西行漫记》中关于红小鬼的描写片段:他们大多数所穿的军服都太大了,袖子垂到膝盖,上衣几乎拖到地面。他们一天洗三次手和脸,但他们老是肮脏不堪,鼻子不时流着鼻涕,他们常用衣袖来揩抹,显出一副怪相。他们缠着红布条,戴着多少有点大的破帽子,帽子上缀着一颗红星。埃德加·斯诺热烈地评价红小鬼: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有坚忍、苦干、活泼的精神,有热烈的求知欲,看见他们就会感觉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从他们身上就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红小鬼有个人的尊严,更捍卫了红军的形象。2023-07-10 12:21:541
为什么红小鬼不理斯诺
捍卫红军的形象。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说过有一次他招呼一个红小鬼:“喂,拿点冷水来,”态度很随意,就像在饭店招呼服务员一样,红小鬼不理他,不仅是要个人的尊严,更要捍卫红军的形象,然后周恩来提醒他,跟红小鬼说话,你要说“请”。2023-07-10 12:22:011
《红小鬼》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第一篇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中,赞扬了红小鬼们不怕苦,不怕累,是革命的好后代.我们应该想他们学习,在校园中,老师给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完成,也要不怕,不怕累,再累再苦的活干完后也会得到回报;在家中,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做,不要依赖爸爸妈妈。 第二篇课文《飞夺泸定桥 》中,赞扬了红四军团不怕死,勇往直前去抗日的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国的得来不易,要学会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还有任务,如果你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拖到后天做,迟早也是做,不如一天做完一天内应该做的事。我们还要学会先人后己,不要自私自利,要为他人利益着想的行为。 第三篇课文《了不起的女孩 》中,赞扬了小李欢有顽强的毅力和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我们如果遇到挫折,不要轻易被打倒,应该和困难挑战,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这一单元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2023-07-10 12:22:091
观红小鬼有感,少一点200字
在影院和朋友们观看了红小鬼后,让我深有体会。因为红小鬼的拍摄是在我们赣南拍摄的,很多景点都是在我们信丰县取景拍摄的,记得高二时红小鬼剧组来我们学校召演员,我的同学有幸的参演其中,所以在观看红小鬼时我是带着激动地心情观看的,不仅仅是因为红小鬼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赣南,更让我感动的是红小鬼的精神。 《红小鬼》是由赣南籍著名作家、苏区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郭晨原著编剧,是他的“赣南红色题材电影三部曲”的头一部。该片讲述的是红军后代“红小鬼”曾百姓,在战火的洗礼中,寻找父辈足迹,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在当代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并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2023-07-10 12:22:281
把胳膊搭在红小鬼肩上的是谁
周恩来把胳膊搭在红小鬼肩上。揽着红小鬼胳膊在乡间散步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周恩来对工作认真细致、极端负责的精神。周恩来的性格特点是举轻若重。2023-07-10 12:22:461
我想对红小鬼说什么
亲爱的红小鬼,你们好,我是80年后的一名高中生,听到你们的故事,我感到由衷敬佩,你们团结、勇敢、智慧、无畏……”“因为你们,我们现在才能够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这是你们中不少人的梦想,我想,如果你们也能和我们一起上学就好了,以你们的毅力,一定会成为优秀学生的……”同学们在书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红小鬼”的敬佩之情。 “我觉得他们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无论在什么困难面前,都能保持乐观精神并坚持努力到最后一刻。”高一一班王婧淼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稳定和谐,不知比当年好了多少,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2023-07-10 12:22:531
红小鬼为什么加上下引号?
这里引号的作用应该是特别说明。特别说明红小鬼是特殊称谓。2023-07-10 12:23:011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小鬼是指谁????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人。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他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只有12岁,但他很能照顾自己,像他在越过山西和陕西而进入甘肃的长征中的一样。相关评价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当“我”用“喂”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毫不理睬。他们认为应该称呼“红小鬼”。2023-07-10 12:23:191
你对红小鬼怎么看?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人。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他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只有12岁,但他很能照顾自己,像他在越过山西和陕西而进入甘肃的长征中的一样。相关评价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当“我”用“喂”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毫不理睬。他们认为应该称呼“红小鬼”。2023-07-10 12:23:331
你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读到哪些红小鬼的品质了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如下品质:1.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2.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3.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供参考。2023-07-10 12:23:471
红小鬼指的是什么人?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人。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他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只有12岁,但他很能照顾自己,像他在越过山西和陕西而进入甘肃的长征中的一样。相关评价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当“我”用“喂”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毫不理睬。他们认为应该称呼“红小鬼”。2023-07-10 12:23:531
红小鬼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是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人。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他是布丁一样的胖孩子,有婴儿般的脸孔,只有12岁,但他很能照顾自己,像他在越过山西和陕西而进入甘肃的长征中的一样。相关评价在作者斯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有趣可爱。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当“我”用“喂”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毫不理睬。他们认为应该称呼“红小鬼”。2023-07-10 12:24:09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有责任心,强烈的爱国主义,耐心。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感悟赏析: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正直。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保安时,斯诺请一位队员为他倒水,但必须要称呼他为“同志”;斯诺遇见一位叫“季伯”的少先队员,但别人常叫他一种难听的外号。他为此特地十分严肃的跑来告诉斯诺,并细心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斯诺在发表报纸时,不要写错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样会给外国读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红军带来坏印象。我不由得敬佩他这种自尊,这种伟大的、为国家着想的自我尊严。2023-07-10 12:24:241
红小鬼是指那些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一个男孩子,他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听,特意找到了斯诺。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扩展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十二篇,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2023-07-10 12:24:351
红小鬼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如下品质:1.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2.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3.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2023-07-10 12:24:532
红小鬼100字简介
红小鬼的简介:红小鬼指的是年龄小的红军,在当代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并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作过统计,他认为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长征史料显示,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扩展资料:周恩来教过的红小鬼可多啦,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跟周恩来学过文化。共产党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对侵犯人民利益的行为深恶痛绝。在中央苏区时,刘少奇就曾主持惩腐行动,揪出苏区多名贪腐干部。1933年春,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时任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局委员长的刘少奇途经瑞金城郊,看见一位老大娘伤心地哭喊着,还将自己的头朝树上撞。刘少奇关切地询问缘由后,得知这位大娘姓陈,年前开了家饭庄,生意越做越好。但是有一个男子到那里喝酒,非但不付钱,还企图调戏她的儿媳妇,并扬言说:“我是苏维埃政府造钱币的,还怕没钱给你。”发展到后来还带着越来越多的同伴来喝酒,甚至故意借酒撒疯,砸坏碗筷和桌凳,使得陈大娘的饭庄实在无法经营下去了。刘少奇一边安慰老大娘,告诉她干这种坏事的人,必定会受到查处;一边当即派出调查组,很快查清了该男子是中央造币厂的会计,名叫肖伦海。调查组还发现他贪污公款千余元和其他经济问题。最终肖伦海被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判处有期徒刑8年。陈大娘获得了拖欠款,高兴地说:共产党政策严明,替我们老百姓出了气,共产党一定能得天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小鬼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苏区干部好作风2023-07-10 12:25:023
红小鬼有哪些品质?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如下品质:1.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2.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3.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供参考。2023-07-10 12:25:201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哪些品质?
《红星照耀中国》中,从红小鬼身上你读到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他的名字容易被念成不好的词,他专门去找斯诺,解释他的名字,并把他的名字认真地写下来,他担心如果斯诺把他名字写错了,外国同志会对红军有坏印象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红军,为红军着想,以集体、大局为重,心中时刻想着红军。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这需要惊人的勇气,而且,他们也对红军有着无可置疑的,绝对的忠诚。并且他们非常受上级的重视,有很多命令从最高当局一直传到少年先锋队。感悟赏析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正直。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保安时,斯诺请一位队员为他倒水,但必须要称呼他为“同志”;斯诺遇见一位叫“季伯”的少先队员,但别人常叫他一种难听的外号。他为此特地十分严肃的跑来告诉斯诺,并细心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斯诺在发表报纸时,不要写错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样会给外国读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红军带来坏印象。我不由得敬佩他这种自尊,这种伟大的、为国家着想的自我尊严。2023-07-10 12:25:405
红军为什么喜欢红小鬼
红小鬼为什么喜欢红军原因三条“红小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他们是乐观的。从衣着上来看,“红小鬼们”的衣服大多只有灰色,他们的军服都太大了,不合身。但“红小鬼”没有一个人抱怨,仿佛只要有缀着红星的帽子,就是完美的军服了。“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和同志们在一起什么都不苦。”有了心中的信仰,就很满足,他们很乐观。他们是自豪的。他们因什么感到自豪?他们因自己是红军而自豪。每当斯诺与“红小鬼”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问他参加红军多长时间了。他们都会挺起胸脯自豪地回答,无一例外。他们喜爱红军,他们也知道为什么要参加红军。他们称自己为“战士”。他们是认真尽职的。不管他们担任什么样的岗位,不管职位的大小,他们都尽职尽责。比如说,斯诺写到,有一个职位就是检查旅客有无通行证,那个小鬼碰到彭德怀,要检查他的通行证,他说他是彭德怀,通行证就是他写的。但是那“红小鬼”却说即使他是朱德司令,他们也不管,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彭德怀,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自己写一张通行证,“小鬼”才放他走。多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啊。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对待,体现红军军纪严明。不对任何人有特殊待遇。他们是热爱红军的。有一个“小鬼”,他的名字容易被念成不好的词,他专门去找斯诺,解释他的名字,并把他的名字认真地写下来,他担心如果斯诺把他名字写错了,外国同志会对红军有坏印象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红军,为红军着想,以集体、大局为重,心中时刻想着红军。2023-07-10 12:2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