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修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曾彦修的介绍

曾彦修,四川宜宾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曾彦修的人物生平

1919年生。 1933年入本县叙州联中读书。1935年在重庆北碚兼善中学毕业。1936年在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初级练习生。1937年上半年在成都联中(石室中学)读书。同年12月到延安,入陕北公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后入马列学院学习、工作。1941年夏调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长。1954年3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7年划“右派”。1959年摘帽。1960年到1978年在上海辞海编辑所做编务工作。1978年夏调京。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1983年申请退休。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曾彦修的主要著作

著作有《严秀杂文选》、《审干杂谈》、《牵牛花蔓》、《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半杯水集》、《天堂往事略》、《微觉此生未整人》、《京沪竹枝词》等。

曾彦修的人物评价

曾彦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青年时代投身延安,身份从中共宣传部门高官、报社与出版社社长跌落至右派分子,再在古稀之年成为研究苏联崩溃历史的学者,一生波澜起伏。 曾彦修是中共罕有的好人,自划右派完成单位指标。

曾彦修是何许人也?

你好,他是熟悉的老前辈。作为报人,他是南方日报社第一任社长。广州解放后,他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身份担任此职务数年。1919年出生于四川宜宾,19岁投奔延安,先后就读陕北公学和马列学院,毕业后在中共中央政研室和中宣部工作,然后南下,是“三八式”老革命。作为出版人,他在“反右”前和“文革”后,担任人民出版社负责人和总编辑,是出版界广受尊敬的前辈。上世纪80年代起他主编了《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卷》、《当代杂文选粹》等丛书;作为作家,他笔名“严秀”,其杂文集《牵牛花蔓》获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散文杂文荣誉奖。1986年春,我刚从政府机关跳槽到武汉晚报编副刊和评论专栏,领导派我到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学院参加全国杂文编辑和作者培训班,由他和《求是》杂志的牧惠先生主讲。我印象最深的是,曾老很认真,他是有打印讲稿的;此外,就是他引毛主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按语,诙谐地说写杂文就是要“窥测时机,以求一逞” 平时多思考积累观点,等到有合适的政治时机就表达出来。前年进京,北京朋友带我到曾老家看望他。其时,他已九十有三,除了听力不太好,仍然很健谈,记忆力显然不错。写完研究前苏联的随笔集《天堂往事》,“人民社”印出来了,却暂不能公开发行,老人家并不气馁,打算还写些回忆文章 今年6月上市的这本《平生六记》(北京生活书店版),应该就是其成果了。这可是一个95岁高龄的老人自己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记得1995年我从湖北调到广东工作之前,曾老从四川探亲访友返京途经武汉,他去看望武汉杂文界前辈陈泽群老师,餐叙时我也在座。他说,自己少小离家一直没有回四川,七十多岁来日不多了,这回算是“辞乡之行”。我听了心里不免感觉有几分酸楚。我知道,曾老投奔革命少不了要吃苦;革命胜利后于1957年成为“右派”,到1979年平反,虽非“极右”免遭逮捕,沦为“黑五类”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何况,他有严重的关节炎,1960年代就步履艰难,要用拐杖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身体竟然这么经磨,健康状况是超常的良好!请教他有什么养生秘诀,答曰没有。那他是凭什么有这种福分呢?我不禁想到《论语》上的名言“知者乐,仁者寿”。《礼记 中庸》也曾引孔子的话说:“故大德 必得其寿。”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宅心仁厚,无妒害之意,不搞阴谋诡计伤神,“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既心平气和,又俯仰无愧,那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早就听杂文界和出版界的前辈传说,曾彦修的右派是自动报名的。这回在《平生六记》里得到了证实。曾老在本书的“前记”里说,“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1957年我划 右派 一字。此事,除了人民出版社(反右)五人(领导)小组等知道外,其余在社会上确无一人知道任何东西。因此我就一直不说,因为说了也无人相信。”这确实不同寻常。须知,曾彦修不仅是延安时代的老革命,还是人民出版社“反右五人领导小组”的组长,单位的“反右”动员报告都是他在作,“右派”名单也要经他之手上报。那时节,不为自保而攀咬别人,作为领导者尽量保护部下就算好人了。现在之所以写出来,他说,是因为2012年10月出版的人民出版社著名出版人戴文葆先生的纪念册《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里,有老同志殷国秀的文章提到了此事。其实,人民出版社内外早有人传开了,多年前,牧惠先生在世时我就听他动情地讲过。曾彦修为什么会成为“黑状元” 党内第一个被揪出来的右派呢?1957年7月1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正题是《曾彦修蜕化变质了》,引题是《党内也有右派分子》。这个引题揭示了“上边”划他“右派”的政治目的,由此可以向党内知识分子开刀。曾老现在书中分析说,

《曾彦修访谈录》作者: 曾彦修 / 李晋西

。。ISBN: 9787020156498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口述实录。曾彦修讲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自己的经历:幼年在故乡四川宜宾的家族往事;等等。极具史料价值。在个人经历之外,对重要问题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独 特见解,对相关领导人物有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颇有分量的、引人思考的书。。。作者简介 。。 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 李晋西,作家。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宇宙耳》、《月亮飞逝的梦幻》,长篇童话《红鼻子》、《一个精灵的自述》、《一个精灵与三个女孩》,短篇童话集《飞翔的展览馆》、《魔法马戏团》等。出版口述历史作品有《我仍在苦苦跋涉——牛汉自述》《生正逢时——屠岸自述》《大馆奴——樊建川的记忆与梦想》等。。。精彩短评。。 # 一颗知识分子痛苦、不屈、希望的心。援引腰封上的话,配得上。 # 忠实的还原了曾彦修先生亲历的一生,近代口述史学的佳作。从执着离家的白马少年,到未能下跪母上耿耿于怀的耄耋老人,斯人已逝,其间心路坎坷让读者不胜唏嘘。或许有人读出的是近代史的细节,而我更看重的是生命的无常——守住良心,谈何容易。愿以自勉。 # 现在还有一些人在为这个运动极力辩护,说这个运动只是扩大化了,还是正确的。根本不是扩大化的问题,而是无中生有的问题。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包括那些现在硬着头皮伪造历史的人,其实他们心里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却硬要这么写。

曾彦修誉之为重振杂文旗鼓的代表作

《鬣狗的风格》。曾彦修的相关简介如下:曾彦修,四川宜宾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1919年生。1933年入本县叙州联中读书。1935年在重庆北碚兼善中学毕业。1936年在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初级练习生。1937年上半年在成都联中(石室中学)读书。同年12月到延安,入陕北公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后入马列学院学习、工作。1941年夏调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长。1954年3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7年划“右派”。1959年摘帽。1960年到1978年在上海辞海编辑所做编务工作。1978年夏调京。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1983年申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