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殖民掠夺的开始,由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满意请采纳~
福建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考卷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问答题难道要把一考通上的问答题都背下来?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请问四川的古,近代史有哪些?
建议楼主看:http://baike.baidu.com/view/7627.html?wtp=tt
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有哪些?
1、火烧圆明园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2、八国联军侵华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3、南京大屠杀著名的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占领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之后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日本抗战罪行。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离南京很近的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我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军顽强作战,粉碎了日军的美梦。1937年11月底,日军占领上海。而上海占领不久,南京也宣告沦陷,蒋介石被迫迁都重庆,作为陪都。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随后,对南京城内的百姓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南京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日军滥杀无辜,手段残酷,令人发指。有的往难民身上先浇汽油,后用枪扫射,枪弹一着人身,火光随之燃起,被弹击火烧之难民,挣扎翻腾,痛苦之极,日军则鼓掌狂笑。有的则把难民杀后割下人头,挑在枪上,漫步街头,嬉笑取乐。还有,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进行这样的比赛,日军已经毫无人性可言!日军在南京,还强奸南京城内的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对妇女进行强奸,有的妇女被强奸了好几次,有的被日军轮奸,还有的妇女不堪忍受日军的折磨而死。日军已经到了乱伦的地步。另外,日军还在南京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还大量掠夺文物,日军在南京期间,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4、哈尔滨731部队731部队全称满洲731部队,是日本侵略军细菌战制剂工厂的代号。731部队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建有占地300亩的大型细菌工厂。这一区域当时是傀儡政权满洲国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认为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另外,据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中称,通过“特别输送”进入到731部队的“马路大”需要进行编号,而从1939年以后,进行了两轮编号,每一轮编号极限为1500,于是在抗战结束时,共计有3000人死于此。但是对于数量的多少还存在争议。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为毁灭罪证将工厂炸毁,大批带菌动物逃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5、珠海三灶岛惨案1938年1月17日,日军6000多人在广东珠海三灶岛莲塘湾登陆,日军登陆后就在岛的南部修建飞机场,设立以藤田中将为首的海、陆、空军组成的司令部,把三灶作为侵略华南的军事基地(尤其是占领广东省的省会广州),日军为其军事上的需要,在三灶岛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在沦陷八年中,日军杀害我三灶同胞2891人,饿死3500人,同时还将从朝鲜(包括今北朝鲜和韩国)、台湾以及万山、横琴等地抓来修机场的3000多名民工秘密杀害。三灶岛惨案,造成1万名无辜群众和民工被日军杀害或是饿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灶岛惨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731部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求一部中国近代史史书从1840年到1949年间的,没有政治偏见,只是详细客观的叙述历史!有木有
朱维铮的《重读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剑桥中国晚清史》和《剑桥中华民国史》这两本是外国人写的,可以看一下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著作
自海通以还,新学渐兴,域外学术书籍译介遂成近代中国“输入学理,再造文明”(胡适语)之重要途径;而对外国学者中国史研究著述的译介,不仅有益于学术的繁荣发展,更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身在此山”而形成的某些局限。但国外中国史研究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几十年来(特别是近20年)对其译介虽多,终也只能是“取一瓢饮”,因此这种译介的态度和选择标准本身小而言之实际又是学术变迁的反映,大而言之甚至可说是时代、社会变化的一种折射,成为值得研究的对象。本文不拟对50年来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的丰硕成果作全面研究述论,更非具体的书评书介,仅想对这种译介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对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影响和意义等试作初步研究概述,难免挂一漏万,诚祈方家指正。 (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权的更迭,而是从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到上层建筑深刻而全面的巨变,马克思列宁主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基础,因此一种全面的社会变动要求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与之相应。“学术”属上层建筑.所以对旧有的学术进行“改造”就“势所必至”了。由于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与中国革命关系重大,所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相对成熟;但在原先的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中,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学派。这样,以前者改造后者,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进行批判,自然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心任务,对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的译介,自然也不可能离开这一中心任务。 对此意图,当时出版的所有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几乎都有明确的说明。《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中译本序言”谈到之所以翻译此书一是因为该书的资料“有不小的利用价值”,但更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因为它“一向被中外资产阶级学者奉为圭臬之作”,现在“不要忘记这些谬论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曾经严重地毒害了中国的思想界。应该说在殖民主义理论的作品中,这部书是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因而也就是反对殖民主义者所应该注意阅读的东西”。①丹涅特著《美国人在东亚》、莱特著《中国关税沿革史》、约瑟夫著《列强对华外交》、威罗贝著《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伯尔考维茨着《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的译者“前言”或“后记”,都毫无例外地郑重声明了这一点。 在当时百废俱兴的历史条件下,就数量而言,翻译出版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并不算多。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50年代组织选译的绝大多数著作的确代表了国外有关学术研究的一流水平,选书之精当与译品质量之高至今仍令人钦佩,此皆说明选译者眼光的不凡、学识的深厚与态度的严肃认真。例如,直到现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仍是被国内中外关系研究者引征最频的著作之一;《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一书在整体上仍未被超越……更有意义的是,当时代环境发生变化后,这些译著的学术性便立即显示出来,为一些相关学科在新时期的迅速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更值得注意的是,50年代初期对苏“一边倒”,各学科都在自身建设方面竞相翻译出版“苏联老大哥”的有关著作作为“教科书”,并奉为“典范”时,有关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却翻译出版极少,更无被视为“典范”之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在中国近代史学科中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派当时即已相对成熟,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方法,无需像其他不少学科那样匆忙照搬苏联的“教科书”。 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对外国资产阶级学者的分析、批判言辞也日趋激烈,这种“译介”更明确被提到“了解敌情”、“兴无灭资”、“反帝反修”的程度。《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论著选译》(第1、2卷)和《外国资产阶级对于中国现代史的看法》近120万字,选译了从19世纪末叶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仍有影响的英、美、法、德、日等国数十位资产阶级学者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近代经济及文化问题、中外关系、农民战争、边疆危机、中国革命、国共斗争……等各方面有代表性的论述。在长达万言的“序言”中,选编者对近百年来外国资产阶级学者的中国研究状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各种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政治批判,并进一步申明了编译的目的:“我们选译这些资料,即是为了了解敌情和提供反面教材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我们从这些资料里可以进一步认清学术思想领域内,外国资产阶级学者的真面目,认识帝国主义通过文化侵略毒化中国人民的罪恶活动,借以激发我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上主义的斗争,并且从斗争中清除资产阶级历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流毒和影响,壮大历史科学队伍,团结一切爱国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文化。”② 十年“文革”特别是它的中后期,有关俄苏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在一片荒芜的学术园地中突然“一花独放”,翻译出版了一大批。这种“一花独放”,完全是由于“反修”斗争和中苏边境冲突的需要。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的中译本“出版说明”写道:“本书炮制者以极其卑劣无耻的手法,全面、系统地伪造近代中国历史”,“恶毒诽谤攻击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的马列主义正确路线”。这篇个到5000字的“说明”充满了“恬不知耻”、“疯狂攻击”、“秉承其主子出意旨”……这样一些几近谩骂的文字,并认定这部书的目的是“妄图否定毛主席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否定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制定的马列主义正确路线”,“变中国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③当时的“时代精神”可说尽在其中。而有关中俄边境著述的译介更多,由于这些译著以资料、回忆录为主且限于本文篇幅,恕不细述。但是这些翻译为后来的中俄关系史研究打下了较为深厚的基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美关系在1971年开始解冻,费正清的名著《美国与中国》也在“供有关部门研究中美关系时批判和参考之用”的名义下,由商务印书馆组织翻译出版。 (二) “文革”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开始,沉寂已久的学术开始复苏,由于较长时期的自我封闭,学界对国外学术研究的了解尤其必要、急迫。这种形势,为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介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开风气之先且成效最著的则为中的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国门初启的1980年创办的不定期刊物《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该刊编者在创刊号中明确表示其“目的在于及时介绍外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情况,了解外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动态,沟通中外学术交流”。承认“近年来,在中国近代史这个学术领域内,国外的研究工作发展较快”,“一些我们还未涉及的问题,国外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国外还不时对我国近代史研究上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商榷或争论。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及时了解,以改变闭目塞听的状况,活跃学术空气,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所收文章主要看其是否有新观点、新资料,或新进展,至于内容与观点正确与否,则不一定要求”。④从“了解敌情”、“反面教材”……到“沟通中外学术交流”、彼此平等地“进行商榷或争论”,承认自己多有不足、曾经“闭目塞听”……这种转变是巨大的、根本性的。这篇“编者的话”虽只短短400多字,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时代的新精神,亦说明所谓新时期确非虚言泛论,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方方面面巨大的新变化。后人或许很难想象,这种平实如常的语言所说的本是最“平常下过”的道理、然而实际却是那样地“不平常”,因为它是那样地来之不易。这种态度,可说是新时期译介的代表。从1980年创刊到1995年终刊,《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15年来共出版27辑,发表了40O余篇近80O万字的译作。其中有国外学术期刊的论文翻译,也有著作摘译,文种涉及性、日、俄、法、德等诸多语种,以较快的速度、较为全面地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了外部世界的有关信息,对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对学术发展如此重要的刊物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个于几年前停刊,学界至今仍咸为惋惜。另外,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从1990年创刊到1996年停刊,共出刊42期,也曾是了解国外有关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最近20年中,有关译介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其中影响较大的译丛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1987年起出版“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陆续出版的有美国学者魏斐德著《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从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费维恺著《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陈锦江著《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施坚雅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英国学者杨国伦著《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江苏人民出版社从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与近代中国有关的译著有美国学者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格里德著《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墨子刻著《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周锡瑞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杜赞专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O―1942年的华北农村》、艾恺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一1907)》、任达著《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周策纵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萧公权著《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收有译著《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美国学者施瓦支(舒衡哲)著《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张灏著《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纪文勋著《现代中国的思想遗产——民主主义与权威主义》、日本学者近藤邦康著《救亡与传统》。 其他译著更是难以胜数,对不同专业领域都有相当的影响。 通论性的主要有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两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两卷),另外费氏的《美国与中国》不断重印,《费正清集》、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费正清自传》和《费正清看中国》等都翻译出版。还有美国学者石约翰著《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史景迁著《天安门》、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著《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等。 经济史方面主要有美国学者郝延平著《中国近代商业革命》、《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刘广京著《英美航运势力在华的竞争(1862―1874)》、日本学者中村哲著《近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美国学者珀金斯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杨格著《近百年来上海政治经济史(1842―1937)》、法国学者白吉尔著《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等。 政治、军事、社会史方面的译著主要有美国学者周锡瑞著《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易劳逸著《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胡素珊著《中国的内战》、齐锡生著《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小科布尔著《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鲍威尔著《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施坚雅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英国学者贝思飞著《民国时期的土匪》、加拿大学者陈志让著《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苏联学者卡尔图诺娃著《加伦在中国,1924―1927》、切列潘诺夫著《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贾比才等著《中国革命与苏联顾问》、论文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苏联学者论文选译》等。 有关中外关系史的译著主要有英国学者季南著《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美国学者李约翰著《清帝逊位与列强(1908―1912)》、威维尔著《美国与中国:财政和外交研究(1906―1913)》、柯里著《伍德罗·威尔逊与远东政策(1913―1921)》、塔克曼著《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菲斯著《中国的纠葛——从珍珠港事变到马歇尔使华美国在中国的努力》、科尔著《炮舰与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在中国(1925―1928)》、沙勒著《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柯伟林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包瑞德著《美军观察组在延安》、布赖克福特著《卡尔逊与中国》、凯恩著《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孔华润著《美国对中国的反应》、谢伟思著《美国对华政策(1944―1945)》、日本学者藤村道生著《日清战争》、苏联学者鲍里索夫等著《苏中关系》等。 思想文化史方面的译著主要有美国学者伯纳尔著《一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林毓生著《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史》、日本学者实藤惠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法国学者卫青心著《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两卷)等。 人物研究方面的译著主要有美国学者德雷克著《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史扶邻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薛君度著《黄兴与中国革命》、麦柯马克著《张作霖在东北》、日本学者松本一男著《张学良》、苏联学者普里马科夫著《冯玉祥与国民军》、英国学者施拉姆著《毛泽东》、美国学者特里尔著《毛泽东传》、迈斯纳著《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周明之著《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弗思著《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等。 以上仅是一个极为粗略的鸟瞰,但从中却足可看出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的译介在这20年中的繁荣盛况,确实起到了“改变闭目塞听的状况”、“沟通中外学术交流”的作用,对这期间中国近代史学界学术的活跃和发展起了不能忽视的推动作用。 (三) 这期间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对国内有关研究的影响、促进是多方面的。当然,学术的变化、各种新观点的产生总体而言自有更为深刻的社会与学术自身的背景和原因,这种“译介”只是其中因素之一。但由于本文的任务只是分析这种“译介”的作用,不必对其他背景与原因作深入探讨与详细论述,故祈读者勿因此而以为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种种新观点完全是这种“译介”外在作用的结果;同样,对各种新观点本身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评判也不是本文的任务。故本文亦仅限于客观论述“译介”对各种新观点的影响和作用。大体而言,这种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也引起激烈争论的观点是从现代化(本文中“现代化”与“近代化”二词意义相同,根据行文需要选择使用)的角度,而不仅仅或主要不是从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近代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总序”明确表示:“故步自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透过强烈的反差去思量自身,中华文明将难以找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收入本丛书的译著,大多从各自的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接触到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西方冲击一中国反应”模式是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这一模式认为“传统”与“现代”互相对立,中国近代的历史尤其是现代化史的动力完全来自外部的刺激和挑战,因此“19世纪之前使得中国如此伟大的东西,恰恰被证明也就是后来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实现现代化转换的东西”。“中国作为‘中央之国",其自我独立的政治和文化运转体系,以长期未受到外来挑战而闻名于世”。但也因此“直到现代挑战不可避免地降落到它的大门口之时,都未能领悟到这种挑战的性质”,因而错过了现代化的时机。⑤新观点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从中国近代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现代化受挫的原因;同时对西方的侵略带来的不同(广义的)文化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引起的中国社会的变化等作了不同以往的结论。在现代化理论框架中,洋务运动自然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兴办洋务的最初动机则无足轻重,也因此才会在80年代形成洋务运动研究热。同样,一些研究者对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前的经济状况也作了更为客观的研究。 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共领域等是近些年美国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有激烈的争论,而近年中国的有关研究,如对晚清商会、自治社团或组织、地方精英、公共机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甚丰,明显受此影响与启发。甚至对近代中国“市民社会”这种观念提出质疑、反对意见的,其基本“理论资源”也还是来自美国学界的不同观点,亦见其影响之深。 由于主要地不是从阶级斗争或民族斗争而是从中西文化冲突、互补(在近代中国实际几乎是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的单向流动)的角度出发,不少研究者更侧重于“买办”、“租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样,传教士、教会学校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近年也得到更多的强调与重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或曰文化背后的社会意义,是近些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学术观点、方法和思潮,《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和《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便是这种新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前者对19世纪山东省的社会、经济结构作了区域性分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宗教、庙会、集市、尚武传统、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等都作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鲁西北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传统之间由多种原因“互动”的结果。后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以华北农村为例,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庙会组织、宗教、神话等深入社会底层的,如“龙王庙”的实际意义是掌管水资源的分配,乡绅关注“关帝庙”是将其。既作为国家的守护神又作为地方的保护者。这两本书对近年来国内的有关研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传统文化与义和团的关系,庙会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被纳入近代国际体系的过程当然是国家主权受侵犯的过程,是被殖民的过程,但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破除“华夏中心”的过程,是外交近代化,即近代外交观念、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几十年前的“侵华史”已渐为现在更加中性的“中外关系史”所取代,虽只一名之兴替,却也可略窥学术之变化,表明研究的“理论预设”今昔已有所下同。 在思想史研究方面,以前未获研究的“唯科学本义”开始被研究者注意,对自由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更加客观,已从“政治批判”转入“学术研究”,这反映出“译介”的影响。《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了与五四遗产》一书中对“启蒙”与“救亡”关系的探讨,使中国思想、学术界深受启发。从70年代后期起,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传统”与“现代”互相对立的模式渐为新的现代化理论所取代,即“现代”从“传统”中发展而来,应更加注重承继、利用种种传统资源。《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一书更侧重对近代中国,尤其是五四时期“激烈”“全面”反传统思想的负面作用进行分析,在80年代中后期“文化热”、“激烈反传统”思潮再度产生的背景下,该书的翻译出版确引人注目,作者可能也未想到,该书实际为90年代因种种原因而异军突起的“文化保守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铺垫。 在人物研究方面,《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将孙中山个人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考察,突破了以往人们讥称的“孙中心”框框。《黄兴与中国革命》一书对以往注意不够的黄兴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作了细致的研究,引起了有益的探讨,促进了有关研究的深化。而且,以上两书均在国门初启时翻译出版,当时也更引人注目。《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一书对李大钊思想与民粹主义的关系作了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启发了关于民粹主义对中共其他领导人思想影响的研究,这种研究直到现在仍引起热烈的争论。相对于国内的人物研究以前主要集中于政治人物,国外对“文化人物”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如对梁漱溟、丁文江、钱穆、洪业等都有研究专著,这些专著的译介对国内有关研究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简言之,50年来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的译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一样走过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现在确可说是百花齐放。但在这种繁荣之下却仍有不能忽视的隐忧,即译作的质量有每况愈下之势,一些错译、误译反而起了学术的“误导”作用,倘长此以往,会使人对所有“译介”的准确性都产生怀疑,终将使这种学术发展必不可少的“译介”本身受到严重损害。提高译作质量,是译介者的当务之急。当然,每个研究者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是,在如此多样化的译作面前如何能真正撷其精华而不是食洋不化,机械照搬。而这,却是更加艰难,也更加重要的。 注释: 本文写作中承蒙曾学白女士帮助搜集部分资料,谨表谢忱。 ① 邵循山:“中译本序言”,〔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2页。该书第2卷、第3卷均为张汇文等译,分别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商务印书馆1960年出版。 ②“序言”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编译组编译:《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论著选译》第1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14页。 ③ “出版说明”,〔苏〕齐赫文斯基上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俄语系翻译小组译:《中南近代史》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6页。 ④ “编者的话”,《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辑,中国主会科学出版社198O年版。 ⑤ 〔美〕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9页。
急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题!希望多写点~谢谢啦!如果回答得好果断追加!!
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应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二: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国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财用极绌,丛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地方上有几位高级官员赞成和平的外交政策,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鸿章。李鸿章在后半生尽力维护和平,从不轻言战争。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四: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当时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就自然解决了。 ——《中国革命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到什么认识?有何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洋务派在抵抗外来侵略方面的指导思想。(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洋务派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并说明其主要意图。对此你有何认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洋务派在寻求富强的指导思想上有哪些致命的弱点?洋务运动部分复习训练题参考答案 33. 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外来侵略。没有认识到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② 原因: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导致政府水手减少。目的:解决财政困难,辅助军事工业。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地址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 ③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壮大军事力量;夺洋人之利,办近代企业与洋人进行商战。 ④ 外交政策:以妥协卖国来求和局。主要意图:维持与列强的友好关系,来为中国的富强和发展创造机会。认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起来;中国只有首先取得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富强起来。 ⑤ 首先是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能从根本上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其次是对西方列强妥协投降,而没有坚决反侵略的精神。
有没有写近代史的有名的书
《剑桥中国晚清史》:确实值得一看的书,我所有的导师都推荐一定要看《剑桥中国史》系列的书,写得很客观犀利,见解独到。费正清虽然有些时候还是带点偏颇,无视就好,总体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的书,确实很有名啊,这本书还原了很多清朝的历史真相,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官方历史,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作者不愧是陈旭麓教授的得意门生。我买了收藏了。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楼上有推荐陈旭麓的人没推荐这本书很奇怪啊,这本书实在是业界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啊,有图书馆的地方一定就有这本书,茅海建的老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做调查才写出这样的一本好书。各大网站都断货了啊,预定好久还没买到。 周晓红《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这个作者有点意思,本科学医,研究生学心理学,博士读的是历史学。这本书三联出的,品质保障。 也是个扎扎实实自己调查写文章的人啊~ 还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这个实在很专业啊,不晓得你看不看得下去,我是没看下去。 至于抗日战争的书,不好意思,笔记丢了,不记得有哪些的,就不随便粘来误导你了,你可以参考其他的人的推荐,或者去网上查下看哪个高校抗日战争史或者中国近代史方面的课程被评为了省级或者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般里面都会有ppt,参考资料和教学用书之类的呢~~ 恩,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你要是不明白可以hi我~
关于中国近代史比较好的书,真实客观
最真实客观的近代史书是中国近代史学家郭廷以编写的《近代中国史纲》——非常真实!客观!郭廷以简介:郭廷以(1904年-1975年),字量宇,河南省舞阳人。1926年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执教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1949年赴台,1959年起,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合作,首创口述历史工作,以口述笔记方式,为民国史搜集资料。曾赴夏威夷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及研究,并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197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毕生致力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培植大批史学人才,为现代史学著名先驱。强力推荐,绝对权威,绝对真实,绝对客观读完这本书就足够了!!!
有没有写近代史的书,比较真实的描述的
《剑桥中国晚清史》:确实值得一看的书,我所有的导师都推荐一定要看《剑桥中国史》系列的书,写得很客观犀利,见解独到。费正清虽然有些时候还是带点偏颇,无视就好,总体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的书,确实很有名啊,这本书还原了很多清朝的历史真相,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官方历史,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作者不愧是陈旭麓教授的得意门生。我买了收藏了。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楼上有推荐陈旭麓的人没推荐这本书很奇怪啊,这本书实在是业界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啊,有图书馆的地方一定就有这本书,茅海建的老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做调查才写出这样的一本好书。各大网站都断货了啊,预定好久还没买到。 周晓红《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这个作者有点意思,本科学医,研究生学心理学,博士读的是历史学。这本书三联出的,品质保障。 也是个扎扎实实自己调查写文章的人啊~ 还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这个实在很专业啊,不晓得你看不看得下去,我是没看下去。 至于抗日战争的书,不好意思,笔记丢了,不记得有哪些的,就不随便粘来误导你了,你可以参考其他的人的推荐,或者去网上查下看哪个高校抗日战争史或者中国近代史方面的课程被评为了省级或者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般里面都会有ppt,参考资料和教学用书之类的呢~~
戴笠是一个近代史上出名的小人,有谁能帮我说说他都有那些事迹
戴笠原名戴春风,是在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次落榜了后改名再考的,黄埔六期学员, 戴笠与母亲[1]据说改名也很有讲究,算命先生算他是双凤朝阳,但五行缺水,名字中带水方大利,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一同参加考试的好友徐亮,王孔安(后来也是军统的重要角色),戴笠名字取自“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言交不以贵贱而渝也,纪念贫贱好友,字雨农也是当时改的,都是名字中五行补足水,不过从那之后戴笠也是逐步飞黄腾达了,这是后话,最终也没逃脱在暴雨中暴毙的厄运。戴笠的化名有江汉清、汪涛、沈沛霖、洪淼等。 沈醉是上海站的站长,戴笠的总务处处长,他指出其上司对蒋介石走狗般的效忠,说他乐意当蒋的“爪牙”戴笠自己的“犬马之劳”的说法似乎也透露出他愿意从主子那儿接受这种非人的待遇。戴笠自己为能够“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而感到骄傲。而在他的对手们看来,这种自负是戴笠狂热地效忠于蒋介石“有公无我,有我无公”信念的表示。就像所有专制政治的奴仆一样,戴笠是一个强和弱的矛盾结合。他作为蒋介石内部圈子里的人,大权在握。然而他对蒋的谦卑、对领袖的服从,最终又证明了他个性上的软弱。 戴笠是最受总司令信任的下级和警卫,只听从总司令的命令。他替总司令作内部调查工作,并负责总司令的警卫。戴及其无处不在的特务组织,被认作是中外之间非正式“业务”成交的媒介,而且其效率很高。(共产党在重庆的联络人周恩来曾说,戴笠通过他的秘密组织控制着军事通讯、财务及外交事务。)……他的秘密警察组织在当时被用来抗衡“CC”派系控制下的党部警察,具体体现了总司令控制国民党最基本的政策原则之一,即在各势力之间通过制约达到平衡。他是后来国民党专制倾向的具体象征。作为蒋介石独裁的具体象征,戴笠也代表了国民党政府里最强大的组织之——军事调查统计局。 蒋介石和戴笠1943年美国武官这么形容军统(MSB):这个组织并未列在中国政府机构的名单上,然而它却是中国最强大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是中国军队内高层次的领导机构。它的领导戴笠先生(将军)也许比其他军事委员会成员具有更大的权威。实际上这个局是中国的特务机构,并且据可靠情报,它拥有20,000以上的男女成员。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打击共产党活动。不过所有的间谍和情报工作都是在它的领 导下进行的。它的许多活动与军事行动委员会情报科有重复,而该科的副科长与这个局有直接的联系。该局还控制着上海和国统区以外其他地方的中国特务。戴笠是蒋介石原黄埔军校的军官之一,他通常被称为“将军”,但是据说他并没有正式的军衔。消息灵通人士说,在今天的中国,除总司令以外,他比任何人都要有权力。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与蒋介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见面的人物。 戴笠(中)和美国战略局长邓诺文所以,很难将戴笠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秘密警察之一的头子所具有的个人影响与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密切关系分开。在众人的想象中,他至少代表了独裁的阴暗面;如沈醉所说,他是总司令的一把利剑,而在百姓的眼中则是蒋的刽子手。事实上,戴笠可能享有的独立性来自于他本人所具有的威慑力,但是反过来说,这种威慑力几乎全来自于他与蒋的接近——加上他那些众所周知、无所不在的耳目与爪牙。 像所有的警察头目一样,戴笠的威慑力来自于人们相信他的人无所不在。在中国和外国均有人认为:“众所周知,军统是中国的秘密警察,而且比起世界上任何间谍网来,它在特工人员的数量上要更加庞大,在地理覆盖面积上要更加辽阔。” 1946年,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估计戴笠有18万便衣特工——其中4万人全天候地为他工作。这些着特别制服和军队制服的特工人员包括:7万武装游击队,2万别动军,以及美国海军认为具有15291名士兵的“忠义救国军”和在中国沿海为数4万人的有组织的海盗。这些加起来总数有32?5万的实际或潜在的人员在为这个秘密警察的头子效力。 尽管他最终喜欢施刑,残酷本身却并不是他那威慑力的关键所在。他虽然杀了很多人,但并非病理性的虐待狂。他自己也并不喜欢这么做。他对杀手们下令行刺时,通常总是略与计划保持距离。他无疑为自己能在远距离外置他人于死地的权力有种变态的快感,但这正是一位神秘的复仇女神不可遏止的满足所在:死神既遥远又近在咫尺。于是,戴笠保持孤僻和神秘的能力使他变得无法预测,于是在人们的眼里变得更加奸诈危险。 几乎没人知道戴笠准确的近况。他在中国到处有住宅和藏身之地,而他的路线和去处总是隐瞒着的。一个跟他一起旅行的美国人曾经告诉我“他从来不让任何人知道他从这一刻到那一刻将去哪儿,而且他在去任何一个地方之前,总是播散谣言。说他要去X地,然后他总是去了Y地”。在城市里他的人总给人打电话说他上路了,他们知道这电话会被窃听的;与此同时,戴笠去了另一个什么地方。正因为有窃听,所以他禁止他的办公室在电话上为他安排约见。美国人发现,他们约见他的要求必须封在信封里,而且答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递交的。 他甚至能在别人的面前隐藏自己。记者爱泼斯坦回忆起在他去延安采访共产党之前国民党为他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由被美国人认为最受蒋信任的何应钦将军主持,国民党的日本情报专家王本胜也出席了,还有董显光。只是在会议结束时爱泼斯坦才记得还有第四个人在场,他在屋子的后面几乎没被注意到。那人黑黑的皮肤,胡子拉茬,虽然不见得阴险,但在爱泼斯坦看来有副癞蛤蟆样,他自然就是戴笠。 深色的皮肤也是他给别人包括他后来的副手“玛丽”梅乐斯留下的强烈印象。从外表上看戴笠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与其说是中国人不如说是拉丁美洲人。他矮个子,壮实,深色的皮肤。有人说“他有点像巴第斯达”。他在战时穿得很普通:通常是黑马靴,普通的蓝制服,过时的欧式帽子。他外表中最突出的是他的双手。“它们奇怪但可爱”,一个美国人曾经这么对我说。“它们不比我的三个手指更大。你见他坐在书桌前,穿著丝织的中国长袍,脸上挂着狡诈的微笑,突然出现了中国瓷娃娃般的手。假如你在这之前就以为他是一个残酷的人,他此刻就显得更加阴险。”别人既能感到他的外表古怪畸形,又能感到戴笠为这个特点而骄傲。他衣着的暗淡单调更增强了这一点,同时使他更能有意地隐名埋姓。正因如此,尽管他经常大宴宾客——尤其在重庆,他在公馆的马殿或虎殿里的宴会在美国人中以其精致的餐具、绝妙的咖啡和拿破仑白兰地而闻名——但他的生活其实相当简单。比如在南京时,他以对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在乎而出名。他在鸡鹅巷53号的房子里用的是草织垫子而非地毯,他在上海法租界枫林桥附近租的一座两层楼房子也非常普通,跟当时他的那辆小斯特德贝克车一样不起眼。于是,虽然有人认为他发了大财,尤其发了战争横财,然而另外一些人认为他除了在与他人,包括手下人做交易以外,他从根本上对钱不感兴趣。一般人认为戴笠财产数额巨大,然而还是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他宣称为蒋介石政府无偿工作,这使他的个人收入变得非常神秘。有人说他的收入来自与敌人的秘密交易。美国空军飞行员曾说是来自鸦片,说他们曾从西面的成都起飞把水银运往北方各省来换取鸦片,然后交给戴笠。但正如其他人指出,蒋介石对任何与鸦片有关的人和物都毫不留情,而戴笠对蒋和他的各项原则的忠实向来是无可指责的。据梅甘主教记载,戴笠作为反走私机构的头子(当时挂名在财政部下),他所处的地位使他极容易了解(并获利于)非法交易和走私活动。然而,对当时中国的情况信息十分灵通的梅甘认为,戴笠自己并没有卷入任何这类活动。戴笠对机密和匿名的执迷使他的权力带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所谓的刀枪不入。《柯莱尔斯》杂志的那篇使他在美国传奇化了的文章一再提到戴巧妙地逃脱逮捕、定时炸弹及日本人的捉拿:“戴笠无懈可击的说法很快就成为他个人传奇的一部分。”另一个美国作家曾描述戴笠怎样“以其惯用的销声匿迹的方式”逃脱了敌人159个便衣的捕捉;即使在有报道说他死于飞机失事时,他仍然可能在与死亡游戏而不伤一根毫毛。 “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次戴笠的敌人想逮住或杀死他,而他一次次地捉弄了死亡,结果使他享有刀枪不入的传奇式名声。”尽管戴笠孤僻诡秘,他仍在社会各阶层有广泛的熟人和朋友圈子。其中大多数人对他有用,这些人包括老警卫队的人,也有重要的军官、银行家、海外商人、上海黑帮和四川秘密社会的头子们。《苏报》和《甲寅》周刊的主编章士钊也曾是他的好朋友,在1946年戴笠的葬礼上他曾经也写过赞词。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些朋友都是佛教或者天主教的教徒。在天主教徒中,戴笠的朋友包括中国的红衣主教田耕莘,法国在重庆的主教,还有中国天主教牧师于斌。其中他与于斌的关系可能包括业务上的接触。因为正是通过于斌,戴笠才得以在河南陕甘边界区的一个当地的天主教教堂里,开展起在军事委员会西北站控制下的情报收集活动。但是戴笠更大的朋友圈子则超出了简单的宗教或非宗教的划分,尤其是在他取得了名望后。他后来也同足球明星李惠堂,与招待会女王陈云裳,南京《救国日报》的头目龚德柏及京剧演员言慧珠建立了关系。在上海咖啡馆社会的所有成员中,戴笠最臭名昭著的朋友 胡蝶[2]是唐生明,他经常陪同秘密警察逛妓院和赌场。戴笠在上海的浪漫生活也是他面目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唐曾说:“戴笠是个奇怪的人,他简直离不开女人的魅力。”也许这就是唐生明为什么一定让他的妻子徐来把电影明星胡蝶介绍给戴笠的原因。胡蝶后来在太平洋战争中成了这个特务头子的情妇。这些朋友,尤其是那些继梅乐斯将军关于中美合作所的回忆录问世后写出并在台湾出版的各种传记的朋友们,他们对戴笠的形象则有不同的描述。大批歌颂戴笠的书籍涌现出来,包括乔家才、毛钟新、刘培初等写的传记。一生致力于描述现代中国北方的《水浒》类英雄的台湾作家章君谷,在二手材料和对原军统官员采访的基础上编写了一部戴笠的传记,将这位秘密特务的头子描绘成一个“热忱的爱国者”,对领袖怀有“烈火”般的赤胆忠心。戴笠的头脑周密细致,冷酷无情地洞察到任何颠覆行为的蛛丝马迹,而对朋友和下级却待以慷慨宽容。在30年代后期,和戴笠接近的一位同事对章君谷这样形容这位秘密警察头子:戴先生这个人,实在是极理智,而又极富感情的,由于他自小流浪,接触面异于常人的广泛,同时,又因为他勤勉苦学,读了很多的中国古书,所以他能将儒佛侠精神,兼而有之。戴先生的部属,对他无不既敬且畏,即使受过他的处分,人前人后,从不埋怨、怀恨,甚至于直到他死后22年的今天,也依旧对他毫无怨言。戴笠所有的老搭档都强调他们的头目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和旺盛的精力。据说,他能够几天几夜不睡觉而一点儿也不显得累。而且即使累了,他也能立刻察觉出一个局势或一个人的动向,然后设法来充分利用局势。所以他手下的人相信,在任何情况下对这位秘密警察头子隐瞒真相都是徒劳,因为他能毫无例外地戳穿骗局。而且,他斩钉截铁的领导作风和雍容大度的气量,一再证明了他的果断、左右局势的能力和才干。国民党将军胡宗南用这样的话概括戴笠的个性:“雨农,这位自负为孙悟空的人,认为天上的月亮都捉得下来,几乎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他最大的长处是深谙人情世故,最大的缺点是任性、急躁,不能保守秘密。”尽管对戴如此谨慎地进行描述,人们还是无法将他在国民党拥护者眼里的英雄形象和他在死敌共产党中间的名声对上号(他的许多拥护者甚至认为,如果他没在1946年3月17日坠机事件中死去,中国共产党就不会在内战中取胜)。我们曾在《红岩》里见过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戴笠和军统的军官们是残酷无情的虐待狂的描写。戴笠一死,左翼记者们立刻指控戴暗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领袖这类杰出的政治领导人,强奸和折磨了无数个手无寸铁的妇女,并屠杀了成千上万反对蒋介石野蛮独裁的中国青年。“秘密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它对那些为自己的真实身份感到疑惑的男女们具有诱惑力,他们只有在秘密的遮盖下才感到安全……这将他们与一个由理性因果关系组成的实际的世界隔离开来,同时也许会使他们以为由于自己了解了他人不知的事情,就有能耐不受常人所受的限制而为所欲为。”每当我们提醒自己这一点时,对戴笠的这些截然相反的描述便无疑会产生怀疑。而秘密世界的特殊性可能正好解释戴笠充满疑云的形象,但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不应当使我们放弃去了解戴笠的义务,因为他起码代表了现代中国意识的某一个具体方面。特别是,在一场中国革命推翻了帝制,而另一场革命即将来临,如果我们把戴将军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只当做那个时代精神的一个折射,那么这个努力就不应当是个夸夸其谈的任务。那些政治动荡产生了一个由地下社会的残酷实践所导致,且饱受即将来临的震颤的革命想像力刺激的暴力文化。在所有这些历史的曲折中,戴笠只是他那个被扭曲了的时代的一个粗糙反射而已。采纳我吧o(∩_∩)o
关于近代史 推荐本写得好的,时间性完整的书,尤其是关于军阀和民国的历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1800-1911年)》、《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800-1911年)》、《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1912-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1912-1949年)》 如果对军阀史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来新夏先生的《北洋军阀史》。
关于中国近代史?
学习中近史要多看一些专著,这里推荐几本《天朝的崩溃》茅海建《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桑兵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上下两册)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章开沅主编《辛亥革命史》(3卷本)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四卷),中华书局1991年。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戚其章:《国际法规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开滦、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米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 军事科学院:《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981--1984年。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下卷),中华书局1984年。 徐涤新、吴成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993年。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你把这些书看完,你的近代史就到家了,可以达到研究生水平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有哪些?
孙中山:《建国方略》,收入《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4卷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费正清:《剑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费正清:《剑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孙中山:《建国方略》,收入《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4卷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注:首推费正清剑桥历史系列,最客观真实,要是想研究党史,看毛主席的《毛泽东选集》啊,党史、得看又红又专的书,介个你懂得
有关近代史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1.《鸦片战争》 王正友 著。 2.《光绪帝》 余英时 著。 3.《太平天国》于运球 著。 4.《戊戌变法》 陈衍光 著。 5.《辛亥革命》 李崇智 著。 6.《北洋军阀史》杨文明 著。 7.《抗战纪念文献丛编》编写组 著。 8.《野火集》、《长河》∥冯唐 著。 9.《天安门烈士》泉涌 著。 10.《茉莉花开》 彭林 著。这些书籍涉及了中国清末至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书籍,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的选择。1.《《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这是一本标志性的著作,是关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帮助。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作者:丘吉尔):这是一部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书中作者亲身参与了战争,并在英国政府中担任要职,因此对于当时时代事件的把握和理解有着深刻的见解。3.《毛泽东传》(作者:斯诺):这是一部经典的毛泽东传记,涵盖了从毛泽东年轻时的思想演进到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历程。作为一个国际记者,斯诺生动地描述了中国革命的演变和影响。4.《美国陷入泥潭:1964-1974年》(作者:安德森):这是一部描述美国从1964 年到1974 年的一系列事件和政治角逐的历史著作。在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越南战争、民权运动、水门事件等等。本书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描述,为我们了解近代美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野。5.《古巴危机》(作者:斯特恩斯):这是一部精心撰写的回忆录,记录了当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国际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经过。通过作者对这一事件的亲身参与和经历,本书完整地记录了这次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独特视角,为我们理解和认知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介绍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影片
远古时代(三皇五帝): 《伏羲女娲》 《精卫填海》 《黄帝》 《后羿射日》 夏商周: 《封神榜》 春秋: 东周列国-春秋篇 骊姬传奇 晋文公传奇 "孔子" "孙武" "孙子谋略" "西施"(大陆84版 台湾版) "吴越争霸" 战国: 东周列国-战国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商鞅传奇" "屈原"(港) 屈原"(大陆版) 乱世英雄吕不韦 荆轲传奇 秦: 亚视版"秦始皇" 大陆版“秦始皇” 陈胜王 楚汉争霸: "楚汉风云" "楚汉骄雄" "西楚霸王" "楚河汉界" "淮阴侯韩信" 西汉: 汉刘邦 吕后传奇 大汉巾帼 大汉天子 汉武大帝 汉武帝 王昭君(台湾91版 大陆87版、06版) 昭君出塞 汉宫飞燕 东汉: 刘秀救母 光武大帝 三国: 貂蝉(亚视版) 曹操与蔡文姬 曹操 关公 诸葛亮 洛神(港) 三国演义 三国英雄传(台) 西晋: 乱世妖后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侠影仙踪 花木兰(港剧) 达摩(粤语, 吕良伟1986版本) 隋唐: 隋炀帝 大运河 隋唐演义 隋唐英雄传 隋唐群英(港) 开创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台) 薛仁贵传奇 大唐情史 大唐名相 贞观之治 贞观长歌 文成公主(李琳版、曹颖版) 武则天(冯宝宝版、潘迎紫版、刘晓庆版) 无字碑歌 护国良相狄仁杰 上官婉儿 大明宫词 唐明皇 杨贵妃(港) 大唐歌飞 珍珠传奇 五代十国: 十三太保 情剑山河(台) 绝代双雄(新) 李后主与赵匡胤 辽、(北)宋、西夏: 赵匡胤 大辽太后 契丹英后 杨家将 寇老西儿 包公 包青天(台) 包公生死劫 巾帼英雄穆桂英 一门英烈穆桂英(台) 水浒传 水浒 江山美人 李师师(大陆、台湾版) 贺兰雪 (南)宋、金、元: 岳飞 岳飞传(亚视版) 梁红玉 辛弃疾铁血传奇 完颜阿骨打 成吉思汗(大陆版、亚视版) 魂断钓鱼城 蟋蟀宰相(贾似道) 关汉卿传奇 明: 凤阳小子朱元璋 传奇皇帝朱元璋 帝师刘伯温 大脚马皇后 皇后驾到 大明群英 大明天子 大明王朝1449 大明王朝1556 正德演义 海瑞传奇 海青天 海瑞 明宫三大案 雷峰塔英雄传 袁崇焕传 江山风雨情 明末风云 谁主中原 魂断秦淮 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清: 努尔哈赤(86版) 太祖秘史 孝庄秘史 清宫风云 风流孝庄(92版) 少年天子顺治 康熙帝国 康熙大帝(94版) 傲蕾.一兰 雍正王朝 雍正皇帝(93版) 乾隆王朝 戏说乾隆(台) 宰相刘罗锅 嘉庆皇帝 满清十三皇朝(港) 近代、现代和当代: 鸦片战争演义 太平天国 天国传奇 魂断太平 洪秀全(89版) 少女慈禧 洋务运动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东方商人 一生为奴 台湾巡抚刘铭传 大将军 北洋水师 血祭大沽口 走向共和 秋瑾(粤) 辛亥首义 孙中山 黄埔军人 大浪淘沙 日出东方 风云黄浦江 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 乔家大院 大染坊 大宅门 上海一家人 上海沧桑 羊城风暴 反围剿 血战万源 红色娘子军 长征 我的长征 延安颂 远东阴谋 西安事变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 赵尚志 远东特遣队 八路军 百团大战 抗日名将左权 中岳狂飙 沁源围困战 东进序曲 马鸣风萧萧 新四军 八百壮士 1937海空大血战 长天烽火(大空战) 傻儿军长 大湖之战 会战雪峰山(讲述正面战场最后一战) 中国远征军 铁道游击队 吕梁英雄传 我的鄂尔多斯 茶马古道 梅花 和平的代价 他们为什么死在中国 攻克太原 挺进中原 陈赓大将 华东野战军 喋血四平 塔山阻击战 风雨下钟山 敌营十八年 乌龙山剿匪记 人心向背 英雄虎胆 江山 上海的早晨 非常公民 开国领袖毛泽东 亮剑 冰山上的来客 第二次握手 枫 泪痕 血色浪漫 历史的天空 南海风云 凯旋在子夜 和平年代 潮起潮落 惊涛 公关小姐 忠诚 共和国往事 归途如虹 红十字方队 突出重围 DA师 沙场点兵 迅雷之旅 军港之夜 波涛汹涌 长空铸剑 垂直打击 导弹旅长 石破天惊 神舟 综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东方小故事》
谁能给我一本世界近代史专著的书评?
韩琦 ,男,1958年生,山东省栖霞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为拉美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外国经济史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拉丁美洲历史和经济的教学与研究。现主持承担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拉美主要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任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达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和编著多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现开设《拉丁美洲通史专题研究》、《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主要学术成果: 一 专著: 1,《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2,《跨国公司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20世纪40—80年代)》,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二 主编: 《拉美国家现代化模式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二 论文: 1,《论拉丁美洲殖民制度的遗产》,《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2,《墨西哥大庄园制的形成及其经济结构》,《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3,《智利硝石业的发展与早期现代化》(合作),《世界历史》,2010年第1期4,《拉美结构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5,《秘鲁现代化迟缓原因探析》,《世界历史》2003年4期6,《试探拉美经济发展落后于北美的根源》,《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7,《1870—1930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8,《一致性和多样性——拉美现代化研究中的两种视角》,《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9,《拉美古代文明史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10,《论拉丁美洲的封建主义》,《史学理论研究》2000第4期11,《辨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8期12,《对东亚和拉美经济发展成败原因的分析与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13,《发展中拉关系与拉美史学科建设》(合作),《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增刊14,《拉美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1期15,《塞尔索·富尔塔多及其经济发展思想》,《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3期,16,《智利经济—社会转型的特点和经验》《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4期 17,《简论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演变》《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2期18,《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拉丁美洲研究》(上)2002年第6期19,《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拉丁美洲研究》(下)2003年第1期20,《独立后至20世纪初拉美南锥体国家土地结构的变化——兼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6期21,《简论拉丁美洲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3期22,《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海盗和走私》,《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5期23,《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2期24,《墨西哥和秘鲁民族整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4期25,《哥伦布的殖民政策与分配制》,《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第6期26,《西属拉美历史上的委托监护制》,《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27,《唯真求实,不断突破史学研究的“禁区”——王春良先生和世界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5期28,《墨西哥埃切维利亚政府化解社会危机的对策与启示》(合作),《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4期。29,《独立后的西属美洲缘何未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1期30,《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31,《一个昔日民众社会的毁灭》,《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3期32,《国外学者论阿根廷经济发展由盛转衰的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6期33,《殖民地时期秘鲁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12期34,《国外对拉美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8期35,《国外对殖民地时期拉美大庄园制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2期36,《应该辩证地看待“拉美化”问题》, 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办《国际借鉴》2005年第7期37,《“拉美化”和中国“拉美化之忧”》,《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38,《独立后至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大地产制》,《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5期39,《论墨西哥的债役农制》,《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40,《墨西哥、玻利维亚革命影响之比较》,(合作)《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增刊41,《从委托监护制与大庄园制的延续性看拉美大地产的起源》,《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5期42,《委托监护制不是授予土地的制度》,《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43,《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秘鲁的经济制度》,《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44,《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及其遗产》,《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5,《拉美历史上的劳役分派制》,《烟台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46,《20世纪拉丁美洲的变革与发展》,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47,《从“奇迹”到危机——墨西哥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48,《论拉丁美洲的现代化道路》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49,《跨国公司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2007年出版50,《拉美现代化进程的阶段论——吉诺·赫尔马尼和他对拉美现代化的研究》,载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2006年出版51,《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2005年出版52,《论自由主义对19世纪拉丁美洲的影响》,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2004年出版53,《中国与拉美非建交国家的关系》,( 合作),载苏振兴、蔡同昌主编:《2005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No.5(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回顾和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54,《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卡文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编:《亚太研究论丛》,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三 书评: 1,《一本研究拉美国家利用外资的力作——读<外国资本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评介》,《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3期3,《现代化、全球化与印第安人——读<玛雅人的后裔>》(合作),《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6期4,《南北美洲发展道路的巨大反差——读<西半球的裂变—近代拉美与美国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合作),《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2期5,《从拉美现代化的历史中寻求智慧与启迪——读<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6年第5期6,《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一个案例剖析——读《墨西哥政治经济改革及模式转换》,《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5期7,《巴西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巴西历史和现代化><巴西现代化研究>评介》,《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1期8,《拉美经济发展理论最杰出的先驱者——读〈劳尔·普雷维什经济思想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5期9,《解读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评介》,《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6期10,《用心灵和情感撰写的拉丁美洲历史——读<丰饶的苦难:拉美笔记>》,《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第1期11,《一本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力作——读<拉美发展模式研究>》,《拉丁美洲研究》1998年第4期12,《秘鲁黑市和经济不发达的根源——评索托的<另一条道路>》,《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6期13,《现代化的负效应:文化冲突、依附、贫困——评<19世纪拉美进步的贫困>》,《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3期
近代史涟源最大的官是谁
近代史涟源最大的官是李聚奎,上将,军事家,开国上将,中顾委委员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近代史上的三大军事奇才有谁
所谓的军事奇才,不仅仅是要作用勇猛,更要在战术上有自己的思想,能够充分的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出奇制胜,近代史上的三大军事奇才,排名的第三的应是徐向前元帅。徐向前是开过十大元帅之一,虽然他只排名第八,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傲视群雄,甚至是无人能及,他最早提出了“与敌周旋、避强击弱”的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军事围剿。徐向前提出“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与敌退我进”的思想,成为后期指导红军作战的军事原则,所以徐向前可以排名第三。排名的第二的就是彭德怀,他在十大元帅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朱德,但朱德元帅更偏向于帅才。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交战四方,他在抗日战役和抗美援朝中驰骋疆场,一举摘掉了百年来外敌扣在中华的羞耻帽。彭德怀元帅作战中不仅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使每一个中国人充溢自豪感,他帮中国挺直了脊柱,所以必须把他排在第二名。排名第一的是谁呢?毫无疑问,是粟裕!粟裕并不是十大元帅,只是十大开国大将,他之所以不是元帅,是因为他谦虚退让而已,当初毛主席本想让他做十大元帅中的一员,但他推辞了,于是毛主席把他降为大将,于是把他放在十大大将之首。为什么说粟裕排名第一呢?粟裕智慧过高邮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等,其中属苏中战役最为厉害,后来从苏中老百姓口中传出来这样的民谣:“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连老百姓都这样说,粟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军事奇才。
中国近代史最后一次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史最后一次农民革命战争——白朗起义及失败 一 从“拉杆”起事到纵横于豫皖鄂边区 二次革命爆发前后,袁政府直接控制下的北方各省也不是平静的。群众自发的武装反抗,此起彼伏,时有发生,而且由于受到南方各省反对袁世凯斗争的鼓舞,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反抗斗争,就是发源于河南省的白朗起义。 白朗(1873—1914),河南宝丰县人,以其身材高瘦,腿长行快,故因其名偕音而绰号“白狼”,官方也诬称其为“狼匪”。农民出身的白朗,青年时代曾投巡防营当兵,枪法颇精,“虽目不识丁,而胆略颇壮”,后因“犯律潜逃”回乡。民国初年,河南农村连年荒旱,加上河南都督张镇芳自1912年3月上任后,横征暴敛,专务朘削,物价暴涨,民不聊生。人祸天灾,交相煎迫,因而社会上饥民流离失所,乞丐成群,“挺而走险者日众”,出现了“丐与盗满河南”的现象。豫西一带民情向称强悍,穷人求生不得,便纠众打家劫舍,俗称“拉杆”,为首的称“杆首”或“架杆”。据当时官方探报所载:1912年5月间,仅宝丰、鲁山、汝州(今临汝县)一带著名的杆首就有二十四人,其中:杜起宾,宝丰县西乡四十里韩庄人,带七十五人,快枪七十五杆;牛天祥与杜起宾同村庄:带五十八人,快枪十八杆;李凤朝(一名红毛),郏县龙虎店人,带二十余人,快枪十四杆;白狼,宝丰县两二十四里大刘庄人,带七十余人,快枪三十六杆;郜永生(即秦小红),鲁山连洼人,带一百余人,快枪十四杆;崔乾(即崔张记),汝州新庄人,带二十余人,快枪十一杆。另外还有宋老年、郭玉德等十八人,皆系杆首。 白朗从巡防营回到家乡之后,便“拉杆”起事成为啸集山林的绿林头目。据记载,他“性豪爽,善驭人,疏财仗义,以是能得众,先奔走于汝、鲁、宝之间,结识豪侠,渐成规模。但以武器缺乏,未能大举,乃将宝丰县长的儿子劫去勒赎,索价新式五响钢快枪十支。械到手后即有很快的发展”。白朗以舞阳县母猪峡一带为基地,四处活动。大约于民国元年又以“打富济贫”为旗号,鼓励穷人造反。被裁士兵、游民、饥民等,闻风归附。各地著名杆首如李鸿宾、宋老年、丁万松、宋一眼、王心传等各率所部,与之合并,愿听指挥。到1913年春,各杆头在白朗领导下所带的人马共约二三千人,所着服装,错杂不一,时聚时散,飘忽无定,聚则成军,散则为农工商贩。由于“贫苦之家甘为窝主,乞丐游民愿作彼探”,白朗军消息灵通,神出鬼没,各县多次派兵围剿,都未能把他们镇压下去。相反,白朗却不时给各地方官吏和豪绅地主团练以打击。这时,白朗主要从事经济性的斗争,政治目标并不明确。 1913年5、6月间,袁世凯把驻在信阳的第六师调入湖北境内,仅留河南陆军第三旅王毓秀部在平汉路沿线设防,豫西南一带空虚。这时河南国民党人熊嗣鬻为了武装讨袁,与白朗联络。白朗一面委派熊赴南方联系反袁力量,一面借“二次革命”之说,号召群众乘机展开活动。高鑫、宋一眼等各杆数百人袭扰叶县、襄城等地,白朗亲率各杆一千余人南下,意图攻取唐县(今唐河)、泌阳。当时盛传,白朗宣言,“如能占领唐、泌等处,即当与高鑫、宋一眼合股通南方,以图大举”。由于有唐县守军作内应,5月31日夜,白朗一举攻占该县,夺获大炮六门、机关枪两挺及许多枪械子弹,声势大振。白朗占领唐县后,恐官军追来,当天弃城北上,连克数村镇,复经南召直攻鲁山。当时,河南护军使雷震春带兵刚到达豫西南,便急令右翼帮统王茂元率两营援救鲁山。王军至鲁山时,白朗军已改变计划,于6月15日突然攻取了禹县,守城官军弃械而逃,白朗缴获枪枝三百,财物无算,捆载大车二百辆,凯旋回归鲁山一带。“自此白朗声振豫西,各地绿林附合者骤达二千人”。 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曾写信给白朗,要求他进攻湖北,配合讨袁军作战,因所派信使在开封被捕杀,信未能送到。同时,黄兴还委派河南国民党人杨体锐为河南讨袁军豫西民军司令,赴洛阳策动镇嵩军反正和联络白朗。杨体锐亲往白朗军中游说,“白感动,愿听约束”。但不久,杨被张镇芳捕杀,国民党人与白朗的联系中断。1913年7、8月间,不仅南方反袁军曾多次与白朗军联系,白朗也曾派人赴南方探听消息,但是,由于反动当局的破坏,双方始终没有建立起直接联系。当白朗威震豫西时,他以“抚汉讨袁司令大都督”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六言告示,首先揭示“满业倒了运气”,接着怒斥袁世凯“假作民国扬名”,末了则说:“现在中州真主,荡荡如同天神。”这个告示大致反映出1913年夏季白朗的政治水平,即对旧封建政权恨之入骨,而又跳不出称帝称王的藩篱。
中国近代史问题关于孙中山
第一,蒋介石在日本受反清思想熏陶,投身革命运动,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介石为孙中山护卫,收到孙中山信任与器重。第二,蒋介石与孙中山是连襟。但是蒋介石与孙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结婚时,孙中山已经过世。在孙先生活着的时候,蒋介石只是他的下属。与汪精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只是同僚。第三,蒋介石并没有发动叛变,他只是不信任共产党和苏联人。他并没有叛变中国。第四,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现代化的军事院校,它培养了很多后来国民党的名将,勇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贡献了讯多优秀的指挥官。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学生“受教于他,听命于他”
中国的桥梁近代史是什么?
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不足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 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达到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达到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达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1988年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洛溪大桥。大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渡口,跨珠江后航道,全长1916.04米,为4孔一联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最大跨径180米,桥面净宽15米,该桥建设既吸取了中国修建数十座T形刚构的经验,又研究了国外同类桥梁的成熟技术,最大跨径180米,在当时已居亚州同类桥型首位。 洛溪大桥为九十年代连续刚构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成就了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径纪录。1997年4月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虎门古炮台,连接广深、广珠两条高速公路,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辅航道桥是主桥的组成部分,桥型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型梁,其主航道桥以888米的跨度在当时居全国悬索桥之首,辅航道桥则更以270米的跨径一举夺得连续刚构桥当时的世界纪录。 “拱桥王国”的复兴 因为赵州桥等一批古代拱桥的惊人成就,中国一直被誉为“拱桥王国”。即使在工业革命之后,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出现,也没有完全动摇中国传统石拱桥的根基。中国人基于对“拱”的理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创造了双曲拱桥这一令当时的中国人骄傲的桥型。 八十年代以后,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刚架拱桥以及桁式组合拱桥等多种桥型渐渐取代了石拱桥和双曲拱桥的地位,缆索吊装,转体施工、劲性骨架浇筑等多种工艺日臻完善。1987年,四川省采用转体施工法相继建成巫山龙门桥和涪陵乌江桥两座上承式箱形拱桥,跨径达到122米和200米。 1990年四川省在宜宾市建成的小南门桥,跨径达到240米,已是当时世界上中承式拱桥中跨径最大的一座。2001年11月7日,小南门大桥因吊杆锈蚀造成部分桥面跨塌,在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全桥进行了检测,大桥整体结构依然完好。小南门大桥所付出的代价是创新的代价,没有创新我们就不可能一睹1400年前的赵州桥。 1995年贵州省瓮安县建成江界河大桥,首次突破了中国混凝土拱桥跨径 300米大关,达到330米,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桁式组合拱桥。不仅如此,其拱顶桥面至水面高度达263米,居中国各类桥梁之首。大桥一跨飞跃乌江天险,主孔分108个桁片预制,运用桁架伸臂法悬拼架设,两岸引孔为桁式刚构,全桥轻盈简洁,凌空飞渡,气势不凡。 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建成。大桥位于万州区(原万县市)黄牛孔处,是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跨越峡江天险的特大型拱桥。大桥一跨飞渡长江,全长 856.12米,主拱圈为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型混凝土结构,主跨420米,桥面宽24米,为双向四车道,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 九十年代,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实用性和优美外型的良好结合,成为各地桥型选择中的佼佼者。1991年,四川省苍溪县建成了中国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旺苍大桥,跨径115米。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各地虽然兴建了不少钢管混凝土拱桥,但跨径始终在200米以下徘徊,直到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成了三岸邕江大桥,一举将此类桥梁的跨径提高到270米;1999年又建成了跨径220米的六景大桥。此后,在湖北、浙江和贵州等省,跨径在250米左右的钢管混凝土公路、铁路拱桥开始增多。 2000年广东省广州市内建成了一座中国也是世界最大跨径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丫髻沙大桥,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珠江主辅航道、丫髻沙岛,主拱的施工采用由两岸地面拼装、垂直提升、水平转动、对接合龙的新工艺,创下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跨径第一,达360米;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世界领先;两拱对接偏差仅2毫米。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成跨径在 220米以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10座,使任何国家都难望其项背。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钢拱桥建设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外在20 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数座跨径500米以上的钢拱桥,中国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建成了两座跨径180米左右的钢拱桥,而且在此之后并无建树,这是中国拱桥的遗憾。今天,这个遗憾即将交给历史,上海卢浦大桥建成之后,不仅将以550米的跨径成为世界第一钢拱桥,而且将要把主要形式的拱桥跨径纪录一举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拱桥王国”。 异军突起的斜拉桥 现代斜拉桥,五十年代于欧洲兴起,七十年代传入中国,由于优质钢材的运用和设计建造中的复杂计算,低合金钢冶炼、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介入了桥梁建设,使斜拉桥成为与以往任何桥型都截然不同的崭新桥型。1975年先后在四川省云阳县和上海市建成主跨为75.8米和54米的试验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云阳汤溪河桥和上海新五桥。在这个基础上又建成几座跨径120米左右的实用桥,为后来斜拉桥在中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座突破跨径200米的斜拉桥是1982年建成的上海泖港大桥,几乎同时,济南黄河大桥将中国斜拉桥的跨径提高到220米,此后斜拉桥成为中国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八十年代相继建成的跨径200米以上的斜拉桥还有天津市永和桥、重庆市石门大桥、安徽省蚌埠淮河大桥、湖南省长沙湘江北大桥、四川省犍为桥、安徽省凤台淮河桥和台湾省高屏溪桥等。其中高屏溪桥和石门大桥为独塔斜拉桥,两侧跨径分别为330米、180米和230米、200米,在当时已居同类型桥梁世界之首,设计和施工技术日臻成熟。 进入九十年代,斜拉桥的跨径突破了400米。1991年上海南浦大桥建成,跨径达到423米,两年以后,上海杨浦大桥实现了斜拉桥跨径600米的突破,达到602米。到2000年中国建成的跨径 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就有4座,除杨浦大桥外,还有福建省青州闽江大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跨径分别为605米、618米和628米。在世界最大跨径的10座斜拉桥中,就有6座在中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建造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的斜拉桥逾百座,跨径在400米以上的有20座,现已开工的江苏省苏通长江大桥和香港昂船洲大桥将以千米以上的跨径改写斜拉桥的世界纪录。 斜拉桥已成为中国桥梁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 悬索桥的三次飞跃 现代悬索桥虽然源于古代吊桥,但现代悬索桥的规模、材料、技术含量已和古代吊桥不可同日而语,它集中了当代建筑学最尖端的理论、工艺、材料,以无与伦比的跨径雄霸桥林,即便是桥林新秀斜拉桥在跨径上也无力与其争锋。 1995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大跨径悬索桥广东省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它以452米的跨径吹响了中国大跨径悬索桥建设的号角。仅仅一年,西陵长江大桥就将这一纪录提高到900米。1997年,又建成了跨径888米的虎门大桥。同年,香港青马大桥又实现了新的跨越,以1377米的跨径雄居中国桥梁跨径之首。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又以1385米的跨径傲视桥林。中国悬索桥4年实现3次飞跃,每次飞跃都是450米的惊人数字,这在世界桥梁史上也绝无仅有。 江阴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与靖江市之间,跨越长江下游的开阔江面,连接京沪高速公路,是一座钢箱梁悬索桥。桥长3071米,主跨1385米,桥塔高196米,通航净空50米,可通过5万吨级散装货船,主缆长2200米,直径 86厘米,重达16800吨,主缆由169股束组成,每股束又由127根5.35毫米的镀锌钢丝组成,钢丝总长达95000公里,桥面总宽37米,为双向六车道,工程历时5年,于199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正在建设中的江苏省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桥,将以1490米的跨径再创中国桥梁的跨径纪录。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十年为此做了经济上、技术上和人才上的准备,九十年代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批更大的越江跨海工程的建设,中国桥梁将会创造更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造就一代巨人去引领世界桥梁的未来。
罗马尼亚 近代史
近代时期 18世纪后半期,罗马尼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资本主义有显著的发展。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791年由罗马尼亚知识分子发起、以特兰西瓦尼亚全体罗马尼亚人的名义发表的请愿书,要求恢复被剥夺的政治权利,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同年 3月请愿书递交奥地利皇帝。请愿书运动(备忘录运动)促进了民族解放和实现罗马尼亚国家统一的斗争。T.弗拉迪米雷斯库(1780~1821)领导的瓦拉几亚1821年起义是罗马尼亚近代史的开端。1829年俄国又一次打败土耳其,罗马尼亚沦为俄国的“保护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趋尖锐,终于导致罗马尼亚1848年革命。同年 6月14日,以N.伯尔切斯库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布加勒斯特建立临时政府,着手资本主义改革。这次革命遭到俄国和土耳其的血腥镇压,但激发了罗马尼亚人民实现独立、统一和争取社会进步的民族民主意识。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败北。1859年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实行了统一(见罗马尼亚统一),1862年正式定国名为罗马尼亚公国,仍隶属奥斯曼帝国。罗马尼亚大公A.I.库扎(1820~1873)废除农奴制度,将教会土地收归国有。1866年2月,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组织-怪诞联盟发动政变,强迫库扎大公退位,同时成立摄政府,拥戴普鲁士血统的卡罗尔一世(1839~1914)为罗马尼亚大公。1877年卡罗尔一世率军参加俄土战争。同年12月,罗军在普列文迫使 4万多名土军投降。次年2月,土耳其求和。根据1878年3月《圣斯特凡诺条约》、同年 7月《柏林条约》柏林会议(1878),欧洲列强和土耳其承认罗马尼亚的独立。1881年罗马尼亚公国改为罗马尼亚王国。资产阶级的自由党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保守党轮流组织王国政府。1887年王国政府制定鼓励工业法、推行保护关税措施,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地主资产阶级残酷剥削人民,激化了阶级矛盾,先后爆发1888、1907年农民起义和1905~1907年工人运动。1916年 8月,罗马尼亚王国参加协约国,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代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根据1920年 6月协约国与匈牙利缔结的《特里亚农和约》,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归并罗马尼亚,国家统一问题基本解决。罗马尼亚现代史由此开始。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罗马尼亚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仅1920年3~10月,全国就举行近350次罢工。同年10月20日,爆发全国工人总罢工,有20多万工人参加,全国经济生活几乎陷于停顿。1921年 5月,社会党改组为共产党,罗马尼亚革命进入新阶段。同年王国政府实行土地改革,民族资本获得较大发展。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罗马尼亚经济陷入困境。国王卡罗尔二世(1893~1953)废除宪法,加强专制统治,触发1933年全国石油和铁路工人大罢工。1938年2月,又颁布新宪法,建立君主独裁统治,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垄断化,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1939年法西斯组织——“铁血团”分子暗杀了首相A.克利内斯库(1893~1939),法西斯势力增强。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同以N.蒂图列斯库为首的民主力量一道进行了反对法西斯、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的斗争。1940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分别占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南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卡罗尔二世退位。同年 9月,I.安东内斯库将军出任政府首脑,建立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将国家纳入反苏战争的轨道。罗共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4年德国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爆发,安东内斯库政权被推翻(见彩图)。罗军与苏军一起参加了解放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 罗马尼亚历史 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八·二三”武装起义开始了罗马尼亚人民革命的新时期。1945年3月6日,以P.格罗查为首的民主政府成立,实行土地改革等民主措施。1947年12月30日废除君主制,宣告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诞生,人民革命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开始。1948年2月,罗马尼亚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合并为统一的罗马尼亚工人党,G.乔治乌-德治任总书记。1948年通过了新宪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实行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始,实行计划经济,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同年10月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2年春,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1965年7月罗共第9次代表大会将工人党改为共产党,制定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纲领,选举N.齐奥塞斯库为党的总书记。8月,大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罗马尼亚为社会主义共和国。1969年 8月罗共“十大”确立以后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1974年齐奥塞斯库当选为总统。1975、1980和1985年继续连任。1989年12月该国政局发生变动,齐奥塞斯库被推翻,23日成立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J.伊利埃斯库担任主席。28日改国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为罗马尼亚,保留共和制。
铁梨花中的赵元庚在近代史中的原型是哪一位国军将领?
应该是赵承绶,他爹赵承绶赵承绶出生于山西 五台县槐阴村。其父赵长庚,子星 赵承绶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因喜好武事,十八岁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祠。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铁梨花中的赵元庚在近代史中的原型是哪一位国军将领?
应该是赵承绶,他爹赵承绶赵承绶出生于山西 五台县槐阴村。其父赵长庚,子星 赵承绶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因喜好武事,十八岁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祠。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铁梨花中的赵元庚在近代史中的原型是哪一位国军将领?
原型是赵元庚的父亲赵承绶将军。赵承绶将军:赵承绶(1891年-1966年),字印甫,山西省五台县槐荫村人,曾任晋绥军骑兵司令,军长、抗战时任晋绥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以勇悍闻名,晋中战役败给幼年好友徐向前,被俘后真心悔改,致力于和平。《铁梨花》是由大连天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郭靖宇执导并编剧,陈数、巍子、张少华和杨志刚等主演。该剧讲述的是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的一段岁月传奇故事。赵承绶将军生平:1891年赵承绶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槐荫村。其父赵长庚,子星赵承绶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因喜好武事,十八岁1908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同。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科学家有哪些?他们的简介呢?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17岁),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系主任。中国导弹之初,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师,于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闯过了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一系列技术难关。1956年梁守槃(40岁),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为首批科技工作者,为“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C801超音速固体反舰导弹,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c101,东风一号,东风2号导弹,鹰击8号等一糸列导弹。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初始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获国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荣誉。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中国一糸列导弹从梁守槃开始。他不是两弹一星成员,但他是两弹一星的奠基者。破除万难为航天事业初创奠定基础,一生共获两次一等功勋,纯金功勋,闪闪发光,可见他在导弹和航天居功厥伟。沈元(1916.4.28-2004.5.30)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程学院,沈元被任命为院长。1952年,中国将8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参加组建工作并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在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卓越建树。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预见到宇航事业和火箭、导弹工业需要人才的紧迫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建了火箭、导弹等方面的一整套新专业,这些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他率领全校师生在北航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中型超声速风洞,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轻型旅客机、探空火箭、无人驾驶飞机等型号的研制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沈元早年在福州英华中学任教,其间教过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他是陈景润开始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兴趣的启蒙老师。6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他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实际及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荣誉奖,获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荣誉奖,获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获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也叫“沈元荣誉学院。北航最高荣誉奖叫“沈元奖章”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科学家,化学家,赴美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1年获博士学位。被选入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会会员。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誉满国际化学工业界,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在中国极度需要科普的时候,为中国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鲁(1877~1947)中国天文学家。字曙青,号叔钦。福建福州长乐人。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来获该校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报效中国。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鲁的文章中曾建议,我国第一座假天馆(即天文馆)应命名为“高鲁假天馆”,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伟大人物。对祖国近代天文尤其是科普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为了记念他的功绩,把国际上的一颗星命名为高鲁星。中国天文学一代宗师。高鲁集中西观象学术之大成,对当时中国的科普以及他的天文知识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州闽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 观测研究工作。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张钰哲归回报效祖国。誉满国际天文学界,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可见他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之崇高。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家,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林几(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书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专攻法医学,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建立“法医学研究会。在医学院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增设病理、物证、人证、化验等研究室,添设所用的仪器设备,为培养法医人才、接受检案和法医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他编审法医学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医检验人才。他为医本科学生或者将从事司、检、法工作的学生上法医课时,编著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医学教材。如《医师用简明法医学》、《法官用法医学讲义》、《犯罪侦察学》、《犯罪心理学》等。他主要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4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法医月刊》等杂志上。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亚栋,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同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旋即转习物理。1927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应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1935年9月,应邀为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机工程系客座教授。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引起国际电工理论界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获得美国的“1937年度理论和研究最佳荣誉奖。用英文撰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电机学巨著。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采用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弃高薪厚禄,回国报效中国。他以非凡学识、才智,高尚修养为中国教育贡献巨大。并获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次荣誉奖章。中国物理学开拓者,中国物理学家一代宗师,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双奠基人。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生物化学界一代巨人。蒋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为我国近代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的创举。并且是我国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并获比利时双卜罗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最早派出学农的留学生之一。1912年11月,蒋丙然学成回国后,应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之邀,到北京中央观象台任技正、气象科科长,并兼航空署气象科代理科长。还在参谋总部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气象学。1913年7月气象科正式开展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起步,正如蒋丙然所说:“气象一名词,亦于此时在中国开一新纪元”。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长乐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石化,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49年,先后担任石油工程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等职。1982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陈俊武的典型事迹树立了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典范。新时代奋斗者都应像陈俊武那样,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用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为中国开创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时代楷模”荣誉奖。最美奋斗者奖。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坡蒙那大学化学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师。他在美国时,连得过四枚金质奖章。回国后,把石油科学带到中国,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进展和突破。“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求以页岩油为原料,制取优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开展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为石油和催化科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石油化学领域奠基人。一个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巨人,他才是那个真正改变国家之一的人物,填补了中国石油方方面面科学的空白。张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籍贯福建福州闽侯县,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一级)。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制“银河”亿次计算机,填补了中国计算机的空白,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组织并指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和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组织指挥了“两弹”结合试验,为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组织领导了远洋测量船队的组建和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张震寰还主编了《中华气功大典》。他还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体科学会理事长。由他全面负责组织和指挥的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巨型机的国家之一。他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为加强国防科技事业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中国为了记念他,于199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绶琯颁布小行星命名书:谨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宣告正式成立,陈可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又被推为会刊《中国化学会会志》的编辑之一。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可忠由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在理学院化学系讲授有机化学。陈可忠在校内极力倡导树立研究风气,最早申请开辟了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日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陈可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任编审。从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至1948年,陈可忠长期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其间执掌国立编译馆达十二年之久。国立编译馆各项工作中最可称道的是其对科学术语译名统一的领导与推动。随着各学科文献翻译量的增多,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译名统一的重要性:“译述之事,定名为难。而在科学,新名尤多。名词不定,则科学无所依倚而立。”(《科学》发刊词,1915年)早期的译名统一工作主要由个别学者或学术团体进行,国立编译馆成立后,在编订、统一、推广译名上具有了性,编译馆制定了详尽的编订译名计划,成立译名委员会各学科组,与各民间学会、协会密切合作,先后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80个学科领域的译名审定统一工作。统一公布的名词,由编译馆正式出版付印为图书的有《化学命名原则》、《药学名词》、《天文学名词》、《物理学名词》、《矿物学名词》、《细菌学免疫学名词》、《数学名词》及《社会学名词》、《经济学名词》等20余种。这些工作在翻译传播外国先进科学知识和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审定公布的许多科学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学领域统一译名的巨人,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译名编审者。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必不可缺的倚靠。赋予新中文无可估量的价值,让身怀中文的学者能站在世界竞争之颠。李俨(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史学家、中西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科学习,与茅以升是同窗契友。他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通过国内外的函授教育自修完了土木工程和数学等大专课程;同时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本图书馆的资料,在1915—1917年间,即当李俨刚刚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不久,他曾与著名的数学史家D.E.史密斯(Smith)多次通信,草拟提纲,书名为《中国数学史》,再由当时正在美留学的茅以升译成英文转交史密斯。但这一编写计划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此后,1917年发表了《中国数学史余录》,1919年又发表了《中国数学源流考略。一生前后共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种。可以说,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李俨编写《中算史论丛》1—4集(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到《中算史论丛》最后编定,前后历经30余年,可称为是他毕生的得力之作。其中包括分数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约术、大衍求一术、纵横图、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贾宪三角形)研究、方程论、级数论各篇。中算史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书志、清代中算著述集录等。明清时期传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关于对数、三角术、割圆术、圆锥曲线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微积分学初步》(1936年)《中国数学大纲》上、下册(1958年,《中国古代数学史料》,《近世几何学初编》。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重视与数理及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 。1949年,开始独立主讲《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主干课。他还承担国家部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性电化学培训班、研讨班担任主讲 。田昭武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设计和推广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田昭武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共35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为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共七项。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 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和1951年,他首先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他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1956年在军委卫生部领导下,他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第一批核医学骨干从这里走向全国。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他在甲状腺激素(TH)的系统研究中,解开了TH作用机制的一些不解之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在异军突起的核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70年代末,他就提出在实验核医学领域内以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原子进行生物医学及药学研究。他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工作者。特别是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任标记化合物研究室主任期间,在他的领导下,从1959年到1979年共合成、生产了总计多达100多种的标记化合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许多基础与临床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他筹建了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PET PECT)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核医学就是运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PET、SPECT、甲功仪、肾图仪、放射性活度计以及用于放射性治疗的伽玛刀、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就不难明白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他所开创的中国核医学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成为亚洲核医学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家?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17岁),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系主任。中国导弹之初,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师,于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闯过了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一系列技术难关。1956年梁守槃(40岁),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为首批科技工作者,为“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C801超音速固体反舰导弹,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c101,东风一号,东风2号导弹,鹰击8号等一糸列导弹。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初始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获国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荣誉。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中国一糸列导弹从梁守槃开始。他不是两弹一星成员,但他是两弹一星的奠基者。破除万难为航天事业初创奠定基础,一生共获两次一等功勋,纯金功勋,闪闪发光,可见他在导弹和航天居功厥伟。沈元(1916.4.28-2004.5.30)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程学院,沈元被任命为院长。1952年,中国将8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参加组建工作并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在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卓越建树。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预见到宇航事业和火箭、导弹工业需要人才的紧迫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建了火箭、导弹等方面的一整套新专业,这些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他率领全校师生在北航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中型超声速风洞,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轻型旅客机、探空火箭、无人驾驶飞机等型号的研制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沈元早年在福州英华中学任教,其间教过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他是陈景润开始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兴趣的启蒙老师。6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他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实际及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荣誉奖,获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荣誉奖,获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获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也叫“沈元荣誉学院。北航最高荣誉奖叫“沈元奖章”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科学家,化学家,赴美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1年获博士学位。被选入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会会员。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誉满国际化学工业界,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在中国极度需要科普的时候,为中国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鲁(1877~1947)中国天文学家。字曙青,号叔钦。福建福州长乐人。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来获该校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报效中国。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鲁的文章中曾建议,我国第一座假天馆(即天文馆)应命名为“高鲁假天馆”,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伟大人物。对祖国近代天文尤其是科普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为了记念他的功绩,把国际上的一颗星命名为高鲁星。中国天文学一代宗师。高鲁集中西观象学术之大成,对当时中国的科普以及他的天文知识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州闽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 观测研究工作。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张钰哲归回报效祖国。誉满国际天文学界,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可见他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之崇高。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家,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林几(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书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专攻法医学,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建立“法医学研究会。在医学院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增设病理、物证、人证、化验等研究室,添设所用的仪器设备,为培养法医人才、接受检案和法医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他编审法医学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医检验人才。他为医本科学生或者将从事司、检、法工作的学生上法医课时,编著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医学教材。如《医师用简明法医学》、《法官用法医学讲义》、《犯罪侦察学》、《犯罪心理学》等。他主要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4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法医月刊》等杂志上。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亚栋,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同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旋即转习物理。1927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应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1935年9月,应邀为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机工程系客座教授。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引起国际电工理论界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获得美国的“1937年度理论和研究最佳荣誉奖。用英文撰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电机学巨著。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采用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弃高薪厚禄,回国报效中国。他以非凡学识、才智,高尚修养为中国教育贡献巨大。并获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次荣誉奖章。中国物理学开拓者,中国物理学家一代宗师,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双奠基人。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生物化学界一代巨人。蒋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为我国近代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的创举。并且是我国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并获比利时双卜罗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最早派出学农的留学生之一。1912年11月,蒋丙然学成回国后,应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之邀,到北京中央观象台任技正、气象科科长,并兼航空署气象科代理科长。还在参谋总部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气象学。1913年7月气象科正式开展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起步,正如蒋丙然所说:“气象一名词,亦于此时在中国开一新纪元”。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长乐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石化,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49年,先后担任石油工程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等职。1982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陈俊武的典型事迹树立了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典范。新时代奋斗者都应像陈俊武那样,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用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为中国开创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时代楷模”荣誉奖。最美奋斗者奖。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坡蒙那大学化学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师。他在美国时,连得过四枚金质奖章。回国后,把石油科学带到中国,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进展和突破。“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求以页岩油为原料,制取优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开展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为石油和催化科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石油化学领域奠基人。一个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巨人,他才是那个真正改变国家之一的人物,填补了中国石油方方面面科学的空白。张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籍贯福建福州闽侯县,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一级)。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制“银河”亿次计算机,填补了中国计算机的空白,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组织并指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和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组织指挥了“两弹”结合试验,为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组织领导了远洋测量船队的组建和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张震寰还主编了《中华气功大典》。他还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体科学会理事长。由他全面负责组织和指挥的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巨型机的国家之一。他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为加强国防科技事业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中国为了记念他,于199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绶琯颁布小行星命名书:谨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宣告正式成立,陈可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又被推为会刊《中国化学会会志》的编辑之一。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可忠由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在理学院化学系讲授有机化学。陈可忠在校内极力倡导树立研究风气,最早申请开辟了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日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陈可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任编审。从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至1948年,陈可忠长期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其间执掌国立编译馆达十二年之久。国立编译馆各项工作中最可称道的是其对科学术语译名统一的领导与推动。随着各学科文献翻译量的增多,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译名统一的重要性:“译述之事,定名为难。而在科学,新名尤多。名词不定,则科学无所依倚而立。”(《科学》发刊词,1915年)早期的译名统一工作主要由个别学者或学术团体进行,国立编译馆成立后,在编订、统一、推广译名上具有了性,编译馆制定了详尽的编订译名计划,成立译名委员会各学科组,与各民间学会、协会密切合作,先后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80个学科领域的译名审定统一工作。统一公布的名词,由编译馆正式出版付印为图书的有《化学命名原则》、《药学名词》、《天文学名词》、《物理学名词》、《矿物学名词》、《细菌学免疫学名词》、《数学名词》及《社会学名词》、《经济学名词》等20余种。这些工作在翻译传播外国先进科学知识和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审定公布的许多科学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学领域统一译名的巨人,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译名编审者。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必不可缺的倚靠。赋予新中文无可估量的价值,让身怀中文的学者能站在世界竞争之颠。李俨(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史学家、中西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科学习,与茅以升是同窗契友。他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通过国内外的函授教育自修完了土木工程和数学等大专课程;同时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本图书馆的资料,在1915—1917年间,即当李俨刚刚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不久,他曾与著名的数学史家D.E.史密斯(Smith)多次通信,草拟提纲,书名为《中国数学史》,再由当时正在美留学的茅以升译成英文转交史密斯。但这一编写计划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此后,1917年发表了《中国数学史余录》,1919年又发表了《中国数学源流考略。一生前后共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种。可以说,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李俨编写《中算史论丛》1—4集(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到《中算史论丛》最后编定,前后历经30余年,可称为是他毕生的得力之作。其中包括分数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约术、大衍求一术、纵横图、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贾宪三角形)研究、方程论、级数论各篇。中算史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书志、清代中算著述集录等。明清时期传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关于对数、三角术、割圆术、圆锥曲线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微积分学初步》(1936年)《中国数学大纲》上、下册(1958年,《中国古代数学史料》,《近世几何学初编》。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重视与数理及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 。1949年,开始独立主讲《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主干课。他还承担国家部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性电化学培训班、研讨班担任主讲 。田昭武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设计和推广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田昭武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共35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为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共七项。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 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和1951年,他首先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他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1956年在军委卫生部领导下,他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第一批核医学骨干从这里走向全国。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他在甲状腺激素(TH)的系统研究中,解开了TH作用机制的一些不解之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在异军突起的核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70年代末,他就提出在实验核医学领域内以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原子进行生物医学及药学研究。他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工作者。特别是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任标记化合物研究室主任期间,在他的领导下,从1959年到1979年共合成、生产了总计多达100多种的标记化合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许多基础与临床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他筹建了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PET PECT)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核医学就是运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PET、SPECT、甲功仪、肾图仪、放射性活度计以及用于放射性治疗的伽玛刀、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就不难明白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他所开创的中国核医学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成为亚洲核医学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近代史里面有哪几个皇帝?
鸦片战争近代史 开始;【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5个清朝近代史的 之后就是大军阀了。名义上比较统一的 就是孙中山 蒋介石 之后就是现代
近代史的问题。影片《建党伟业》中,北大教授辜鸿铭面对嘲笑他蓄辫子的人说: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
对于辜鸿铭的辫子,首先就要知道其辫子的来源辜鸿铭外出留学的时候是清朝的特派生,他母亲亲手编的辫子,所以他舍不得剪,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病逝,留辫是为了纪念母亲而在当时,当辜鸿铭回到国内的时候,接受过新思想的他,是支持文化运动的,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许多人为了彰显自己是新时代的人而剪了辫子,但实际上只是形式上剪了辫子,心理上的枷锁并没有消失辜鸿铭的辫子没有剪,但是他的学术思想和行动是支持新文化的,嘲笑的人只看到辫子还在,没有关注其内在的思想实质,代表着其浮于表面的肤浅和没有真正剪去的封建心理枷锁
中国近代史上的国耻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上的国耻有哪些?第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抢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1840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的鸦片战争,1842年在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在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火烧圆明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至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军,10月,占领北京,清朝皇帝咸丰帝逃往承德。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大肆抢掠后,为了掩盖其强盗罪行,迫使清政府屈服,放火烧毁了这座雄伟华美的皇家园林。第三,《马关条约》。1895年4月,代表清政府的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第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实现它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联合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残酷的暴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对外寻找原料产地、产品销售市场、殖民地和资产阶级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联合反动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责令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但成效不大。于是直接出兵进行武装干涉,这也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之一。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从天津到北京,沿途烧杀抢掠,许多村镇变成废墟。侵占北京后,他们挨家挨户抢掠财物,杀人放火,侮辱妇女,无恶不作。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五,九一八事件。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华。1874年侵略台湾;1894至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十九世纪末加入瓜分中国的行列,将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后,将东北南部作为其势力范围;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自古就与日本又不密不可分的渊源,可是中国被一个比自己领土少很多很多的国家——日本侵略,实在是有辱国体,是一个国耻!侵华是日本的既定政策,早在明治维新后就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涉及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10年日本以吞并朝鲜,并在东北三省取得特权。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凡无视中国军队破坏。蒋介石不采取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第六,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实际上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企图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第七,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军攻进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屠杀的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1937你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其后的六周之内,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在南京成交,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和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
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国耻日”
南京条约1842,马关条约1895,辛丑条约1901,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840年6月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这些都可以算作国耻日。
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国耻日?
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中国近代史上真有“燕双鹰”这号人物么?
没有叫“燕双鹰”的人,是虚构的。 燕双鹰是电视剧《英雄》《猎鹰1949》(《英雄2》)中的主要人物,张子健饰。
泰国近代史,请介绍一下
你好,据我所知: 16世纪西方列强来到暹罗,直至19世纪末,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度和法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开始国家开放政策,至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 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适应殖民国家对暹罗施加的压力 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49年改名泰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暹罗签订〈日暹同盟条约〉。1942年1月25日泰 国宣布向英美宣战,日本曾将部份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占领地割让给暹罗。 公元第十三世纪末,泰国史上的第一位最英明的国王---孟莱大帝,就在目前泰国北部的清莱与清迈一带建立了一个繁荣的社会,当时所兴建的庙宇显示受到佛教很大的影响。 泰国最大的民族是泰族,这些住在北部的民族,早期己够自给自足,但他们的军事力量却当薄弱,在公元十三世纪初,终被邻国吴哥王朝的高棉族所征服,不过,这段入侵时间并不长,泰族在1238年打了一次胜仗,从高棉人手中夺回素可泰城,并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定都素可泰。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杏大帝,他被泰国人尊称为“泰国之父”。其最大的贡献,是将国内通行的真腊(即高棉)文字,改创成泰国自己的文字,约在1283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 兰甘杏大帝受人尊重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马来人和华人。他本身亦崇尚佛教,并派信徒至锡兰(今斯里兰卡)学习佛经,让他们回国后宣扬小乘佛教教。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到公元十四世纪初期,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己经影响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即寮国)一带。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陷落后,缅军仍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国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却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在中国史书称郑昭)。郑信是华人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才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43年诞下郑信。 郑信当日在大城被侵时,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组织力量,半年后部队分乘战船,沿湄南河而上,首先攻破了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到大城与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络于收复沦陷的大城。 郑信进城,目睹昔日首都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并削减了据地称雄的其势力,收复失地,统一泰国。 拉玛八世王,是五世王王子公摩銮宋卡王子之长公子。1934年继承王位,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起,随王太后驻跸瑞士,1945年回泰准备举行登基大典,不幸翌年6月9日中枪驾崩。年廿,在位12年。 当今王上拉玛九世王今年圣寿六秩晋九,1927年12月5日在美国麻省康毕城蒙奥本医院诞生,本生称蒲美蓬.亚伦耶益德亲王。 1934年,拉玛七世王驻跸伦敦宣布逊位,因无所出,宫庭按谱立嗣君,请王兄继承大统,号称颂绿巴拉民他拉玛哈南他玛希隆陛下,简称拉玛八世王。1935年,当今王上以王上御弟身份封昭华蒲美蓬亚伦耶益德王弟。 1946年月9日,拉玛八世王突告驾崩,当今王上以先王无嗣,按王族继承法规定宣布登基继承大统,号称拍昭裕华蒲美蓬.亚伦耶益德陛下,简称拉玛九世王。 1950,王上自国外回泰京都,三月钦命举行先王火葬御礼,同年四月廿八日赐定于十八涌宫殿举行大婚庆典,敕令封诗丽吉.吉滴耶功女亲王为王后,号称颂绿缘拍拉栖尼诗丽吉王后。 1951年4月5日王后在瑞士洛桑之蒙瑞司医院临盆,诞生第一位公主,称号昭华乌汶乐叻查干.诗丽越他那攀哇哩公主。 1952年7月28日白储太子诞生,1955年4月6日拍贴公主诞生。1957年7月4日朱拉蓬公主诞生。 1956年10月22日王上剃度出度家,皈依佛门,为期十五日,守戒于玉佛寺,政务方面敕令王后代为主政。还俗之后,鉴于王后秉政期间诸事有不紊,循依古例敕封王后为正王后之位。 拉玛二世王,1809年登基,在位十五年,曾遗使卦北京二次,时为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 拉玛三世王(在位公元18424年至1851年)开始又对西洋各国开放,甚至当时美国也派了首任官员出使泰国,接着美国的传教士也来了,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印刷术,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另西欧医学、造船学也传入了泰国。 拉玛四世王蒙库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广博。他通晓许多语言,如拉丁文、英文等。他是第一个准许平民可以亲近的国王。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他曾写信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林肯总统,声明以物质支持他。 王位传到拉玛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他从事大力的改革和 积极的建设。他废除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并在国内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其它现代化的开端。他是引导泰国现代化的英明国王,在位直到公元1910年。朱拉隆功于1910年逝世,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在曼谷国会大厦前的广场摆放他的铜像。每年110月23日他的祭辰之日,此广场都有纪念活动举行。 朱拉隆功去世之后,英、法便在泰国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1996年6月9日是王上登基满五十周年之日,泰国全体臣民都以欢欣鼓舞的心情,热烈举行况空前的崇庆活动,以颂扬王上登基五十周年的爱民若赤、圣泽广被和伟大仁政,表逵全国万民感戴王恩浩荡的赤诚。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噩梦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噩梦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前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完全形成的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上变动极大。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汇于一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统治集团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扩展资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仇恨可以被放下,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的命题是不容选择的,要摆脱敌人的奴役,首先要国强.但是,国人认识这一点时,却走过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反侵略、反帝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反侵略发展成为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通过斗争,将民族矛盾化为民族独立,将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当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 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内容
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u2022 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u2022 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此后,列强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华民族同外国矛盾日趋激化。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南方也有类似性质的运动,规模较小)。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也极端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在华北四处杀害外国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烧毁教堂、铁路等 一切跟外国有关的事物。外国人纷躲入使馆避难。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在天津登陆后向北京进发。清政府则 以“义和团可用”,让义和团及清兵在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并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 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杀。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免于被瓜分。但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李鸿章不久病死。这个条约进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辛丑条约》签定时的合影。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一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虽不敢彻底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已经对部分国家主权展开收回行动。其主要活动为: 国民革命军接管英国租界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国民政府下令收回发生一三惨案事端的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国占领的威海卫;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时在华租界。 2. 收回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的成果之一;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税则,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3.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 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没有彻底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依然不足以与世界强国对抗,政府害怕面对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各 国可能做出的强烈反应甚至是动用武力;国民政府需要有外国的经济、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国际孤立的形势。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不平等条约的体 系反而再次加强,但各国也已经不再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转而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一些对中国而言无关大局的利益来换取特权,或者先制造舆论优势渲染签订条约 的利益。如何梅协定就是日本先制造“华北独立”的事端,再通过舆论向外界诠释华北不设防带来的好处,最终使国民政府接受协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公开宣布“对于国民党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一览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响
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 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 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此后,列强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华民族同外国矛盾日趋激化。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南方也有类似性质的运动,规模较小)。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也极端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在华北四处杀害外国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烧毁教堂、铁路等 一切跟外国有关的事物。外国人纷躲入使馆避难。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在天津登陆后向北京进发。清政府则 以“义和团可用”,让义和团及清兵在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并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 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杀。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免于被瓜分。但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李鸿章不久病死。这个条约进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辛丑条约》签定时的合影。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一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虽不敢彻底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已经对部分国家主权展开收回行动。其主要活动为: 国民革命军接管英国租界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国民政府下令收回发生一三惨案事端的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国占领的威海卫;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时在华租界。 2. 收回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的成果之一;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税则,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3.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 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没有彻底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依然不足以与世界强国对抗,政府害怕面对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各 国可能做出的强烈反应甚至是动用武力;国民政府需要有外国的经济、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国际孤立的形势。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不平等条约的体 系反而再次加强,但各国也已经不再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转而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一些对中国而言无关大局的利益来换取特权,或者先制造舆论优势渲染签订条约 的利益。如何梅协定就是日本先制造“华北独立”的事端,再通过舆论向外界诠释华北不设防带来的好处,最终使国民政府接受协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公开宣布“对于国民党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一览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上,谁敢和“东北王”张作霖叫板呢?
东北王张作霖一生有很多对手,日本人是最大的敌人,还有俄国人,应该说张作霖敢和日本人和俄国人叫板,除此外在绿林起家时,对手有辽匪杜立三、蒙匪陶胡等,进军奉天时,对手有段芝贵,经营东北时,敢跟他对着干的有“二麟”冯麟阁和汤玉麟,但很快被镇压,进关争天下时,爆发直皖战争、直奉战争,都是其对手,要说这么多都是敌人,而真敢和张作霖称得上叫板的,个人认为只有2个人,一个是徐树铮,因为他屡次三番暗杀张作霖,另一个是郭松龄,这人倒戈,公然反叛,搞得张作霖差点自杀。图中为张作霖,右二为汤玉麟。徐树铮这人,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他曾收复外蒙,就凭这点,功在千秋,他是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的马前卒,也干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所以他是个“有爱国之心,亦有误国之处”的军阀。直皖战争时,张作霖打着“调停”的幌子来北京,不但表面上偏袒直系,暗地里狼子野心,皖系的徐树铮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开始谋划弄死张作霖,找了个请张作霖出席皖系讨伐曹锟的会议时,枪杀张作霖,由于段祺瑞担心严重的政治后果,一直没有示下,张作霖从眼皮底下逃脱。图为徐树铮,因杀害冯玉祥舅父陆建章,于1925年在廊坊火车站被冯玉祥逮到,枪杀。气愤的徐树铮摈弃上司,决定自己干,第二次组织杀害,听闻张作霖要返回奉天,在廊坊车站布下杀手准备截杀,当时段祺瑞四大金刚之一的靳云鹏和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偷听到了徐树铮暗杀计划,于是向张作霖通风报信,张作霖改线路回奉天,又逃过一劫。但徐树铮依然不死心,他第三次组织了暗杀团,由姚步瀛率领13名杀手携带12万巨款到奉天四处活动,找机会暗杀,因为奉天是张作霖的地盘,马上暗杀团全部被抓,徐树铮的第三次暗杀计划失败,马上直皖战争爆发,张作霖通电助直反皖,皖系大势已去,段祺瑞引咎辞职,徐树铮潜逃日本。张作霖巅峰时期,任北陆军大元帅,掌握北京政权。郭松龄和奉系那些绿林军阀有区别,他是同盟会成员,接受过三民主义的洗礼,又参加过护法运动,到了奉军后也不受张作霖信任,但和张学良本是良师益友,所以郭松龄崭露头角后,宣扬不打内战,一起抵御外敌,是奉军里一股特殊的势力,并且在老派、新派、士官派、陆大派中,斗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李景林主政直隶,张宗昌主政山东,杨宇霆主政江苏,姜登选主政安徽,郭松龄本来如口袋之物的安徽督办落空,他感觉被捉弄了
懂中国近代史的进来聊聊
1.落后就要挨打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但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打破中国人民的美梦。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再深透点讲,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在中国革命影响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属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广泛掀起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 以四个政府来划分感谢各位大神了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 以四个政府来划分:1)晚清政府 ;2)中华民国政府;3) 北洋政府;4) 国民政府。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30历史人物主要事迹,影响或贡献
1、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成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李鸿章等人兴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先河。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19世纪,世界已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任何国际或国内斗争的失败,都可能被视为落后,洋务运动也因甲午战争之败被归为此列,但它不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连续“失败”中的一次。尽管“自强”进程颇多可指摘之处,但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洋务运动以引进技术为富国强兵手段;百日维新则以为立宪才能救国;“五四运动”时国人已认识到改革还需从思想着手。3、孙中山创兴中会,辛亥革~命,建中华民国。至辛亥年前后,梁启超、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念均有极大的进化。梁启超于1905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与“排满”思潮决裂。孙因现实需要(革命党人以“排满”为发动民众的重要工具),虽然在辛亥前从未公开批评过“排满”,但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与梁启超的意见已颇为相近。自此之后,保有“满洲主权”也成为了孙中山不可动摇的一条底线。4、关天培,抗击洋人。穿鼻之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中英战斗。道光十九年(1839年11月3日)英舰在穿鼻洋(广州虎门口)进行挑衅,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抗击。伤英舰一艘。英军败退,落海数十人。5、薛岳,长沙会战。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文夕大火”却把即将成为抗日前线的长沙付之一炬。铁血将军薛岳临危受命,赴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他曾经的对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彭中华,则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动上门献计献策,与薛岳并肩尽抗敌守土之责。经历悲壮惨烈的恶战,薛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和湖湘群众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指挥三湘虎贲将士先后逐退了冈村宁次、阿南惟几对长沙的三次进攻。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战还任重道远,但中国人民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论断:“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菲律宾近代史
据历史学家考证,菲律宾的远古文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嘟裨?0万年前。菲古人类以塔崩人为代表,约生活在2万多年前。约到公元前7000年,菲石器文化已有较大发展。此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农业、手工业商品贸易及航海均有发展。菲于公元前2世纪进入奴隶社会。14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苏禄和棉兰老等地出现了封建苏丹政权,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同中国的文化、贸易往来可上溯至14世纪前。中国以丝绸、陶器、黄金、象牙与珍珠交换菲律宾的蜂蜡、燕窝、柚木、藤条等。1521年3月7日,麦哲伦西班牙王朝命令来到菲律宾,决定以西班牙王储菲律普名字命名该岛为菲律宾群岛;1571年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殖民政府。此后,西班牙从政治、社会、文化及宗教等多方面改变了菲律宾本土民族的生活方式。15至18世纪,菲律宾人民不断反抗,震撼了西班牙殖民统治9世纪后半期起,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872年,菲工人与士兵联合,喊出“打倒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口号”。1892年,主张以武装革命襀实现独立的“卡蒂普南”成立,领导了震撼全国的反西革命。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失败,根据美西《巴黎条约》将菲律宾割让给美国。同年6月12日,菲在美国扶持下宣布“独立”,阿吉纳尔多出任菲第一共和国首任总统。此后,菲人民争取真正民族独立的斗争此起彼伏,未有间断。1935年11月,美国被迫允许菲成立“自治政府”,并答应10年后允许菲正式独立。奎松当任“自治政府”总统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及国防的政策,但经济结构的殖民地性质,仍是菲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民族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5月占领马尼拉美国对菲的占领遂告结束。何赛·劳雷尔在日本当局的威逼下成立傀儡政府,菲人民在菲律宾共产党等领导下,组成人民抗日军,积极进行抗日斗争。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重新统治菲律宾,恢复了菲“自治政府”。以奥斯敏纳为首的菲政府把经济重建的希望寄托于美国政府,但所得援助远远未能解决菲经济所面临的严重困境。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压力下,美国被迫于1946年7月4日同意如期“给予”菲“独立”。罗哈斯当选总统,菲再度建立共和国。然而,美国政府迫使菲政府接受“同等权利法”、签定“美菲贸易协定”、“军事基地协定”、“军事援助协定”和“共同防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控制菲经济命脉。1953年,马格赛赛在美国支持下当选总统,一方面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信贷合作等,一方面在贸易和外交上继续依附美国。1957年,因马在飞机失事中身亡,副总统加西亚继任总统,实行经济紧缩及“菲人第一”政策,经济困境与社会矛盾相对缓解。1961年,马卡帕加尔当选总统,通过土地改革法案,取消外汇管制,企业经营自由化,外交上主张“回到亚洲”。1962年,菲政府宣布把菲律宾的独立日从7月4日改为6月12日(即菲律宾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日子)。 1965年马科斯当选菲第六任总统。在其执政最初两年中,政府在澄清吏治、抑制贪污和打击走私方面卓有成效,但发展经济的计划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后在东南亚民族解放斗争及国内民族主义浪潮高涨的影响下,马调整对外政策,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寻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作用,并摒弃了过去20年间不与社会主义国家来往的政策。1969年马连任总统后,菲再度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南部叛乱及菲共武装斗争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1972年至1981年,马政府实行军管,废除两院制国会和多党制,改为一院制的“国民大会”。其间前期(1973至75年)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矛盾有叛乱形势受到遏制,但后期马独裁加剧,全国民众抗议运动高涨。1983年8月21日,菲反对党领袖、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结束在美国的流亡回国时在机场遭暗杀,导致政局急剧恶化。反政府运动更加高涨。此压力下,马被迫宣布于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但贿选丑闻引发空前规模的“人民力量革命”,阿基诺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马及其家人逃亡美国。
中国近代史上“大时代”这个概念是指什么?
大时代 主要是指民国初年 也就是北洋军阀期间。 民国风云 中记载的是从清朝的灭亡到军阀混战。 所以我总结应该是开始在清政府的灭亡也就是1912年左右,而结束在1937年左右。 这个词既然是清朝灭亡后提出的,所以表现的就是一种创新与图强。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必须抛下陈旧的思想,而去学习新的思想,以及西方的政治体制。 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上取得了突破的发展,所以将20,30年代称为大时代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指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在汉口举行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目的是为了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出席会议的限于在武汉的中央委员和中央机关以及邻近省份的负责同志,共22人。其中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代表彭公达;湖北代表郑超麟;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以及协助他工作的纽曼和洛蜀莫娃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李维汉主持,罗明纳兹首先就会议的意义和《告全党党员书》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发言;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就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作了报告,强调指出:在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要以革命的方法争取民权,要用军队发展土地革命。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和《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会议系统地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工会运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等方面的错误,指出中国革命尚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阶段,其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及封建主义的一切社会经济政治的遗毒。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必须用“平民式”的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会议进一步肯定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几个革命基础较好的省份,发动群众,举行秋收起义。会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先后发言,深刻地批评了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一系列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意见和主张。毛泽东在发言中,强调了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翟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在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三人被选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翟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左”倾错误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情绪相结合,使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借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许和助长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在组织上则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过分或不适当地片面强调领导干部的纯工人成分的意义等。 中国网 2002年10月24日
求有关近代史书籍的读后感
读了《毛泽东传》这部书,对毛泽东有了深的 了解。 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传记 读后感(急)
读菲利普·肖特的《毛泽东传》有感 2009年是中国伟人毛泽东诞辰116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有关于这位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与世界进程的人物的作品纷纷出版,其中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北京工作的BBC资深记者菲利普。肖特写的《毛泽东传》引起我浓厚的阅读兴趣。 每一代人都是特定经验与偏见的俘虏,历史变成了不断被重新诠释的过程。试图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变得困难。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可能会被自己的直接经验所左右,而无法用更长远、客观的眼光观察现实;但如果当你出生时,惨痛的悲剧早已过去,你获得了新的观察视角,却又可能被一厢情愿的抽象、肤浅所左右。没有隐而未宣的资料,没有刺激人心的阴谋论,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距离感也使这本书获得了其最重要的特色——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用普遍性的意义来衡量毛泽东。 短短的20年间,毛泽东的故事仍不断被谈起。1980年代初,由于文革的伤痛,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声誉受到了影响,邓小平为他作出了七三开的评价。到了1990年代初时,他又重新获得了普遍的赞扬,日渐加深的市场化进程造就的社会不公,使很大一批公众忘记了历史的伤痕,而怀念起毛泽东时代更公平的岁月;而当毛泽东110周年的诞辰纪念日到来时,纪念毛泽东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仪式,人们对于一段遥远的、由信仰构成的历史充满情感。 西方描绘毛泽东的作品的普遍特色,却是中国的传记作品最为缺失的角度。菲利普。肖特的这本著作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避免了60年代大多数西方学者将毛过分浪漫化与神秘化的倾向,是典型的记者化作品,叙述生动、注重个性与历史画面的结合,外国人的角度使那些习以为常的材料焕发出生机。对于历史最有趣味的描述,绝非是将一切历史事件视作想当然的、必然发生的结论,而应采取一种向前看的姿态。设想你处于与历史人物相似的境地,面临各种选择的诱惑,并最终作出带有偶然性的结论。毛泽东绝非那种天生的伟大领袖,在1911年时,他对于中国充满不成熟的憧憬,18岁的湖南青年设想的中央政府是孙中山成为总统,康有为是总理,梁启超则是外交部长。一直到1920年,他仍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没有给他带来足够的冲击,他是依靠被列宁批判的考茨基而非正统的马克思获知社会主义的。一直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似乎都不一定由他领导,来自苏联的年轻海龟派王明、博古才前途无量。他始终未能赢得革命的中心莫斯科的信任,一直到1949年,斯大林都更倾向于蒋介石。而毛泽东对于美国的感情则在相当大时间内都如此炽热,1940年代延安的官方报纸对美国民主的赞美达到了巅峰,在抗战胜利后,他与周恩来都如此想去美国会见杜鲁门;而在某一段时间内,他如此地讨厌教条主义,他厌恶别人将马列主义变成金科玉律;对于共产党仅仅通过三年战争就战败了国民党,他自己都觉得吃惊,他原指望更长的时间……毛泽东的前半生比后半生更容易描述,因为资料更为充分,观点更为多元,而他的后半生尽管更富戏剧色彩,对此的记载却不得不千篇一律。与1949年前不同,私人的情感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公众生活,绝对的权力则使他的任何行动都被放大出来。也因此,人们对于他的私人生活作出了更多的猜测,渴望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历史课本无法言说的秘密与谋略。在世界性的领袖中,没有比他的后半生更难把握的题材。由于对普遍性歌功颂德的不信任与遭受的苦难,知识分子在描述毛泽东的后半生时,往往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此,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迈斯纳曾作出过著名的判断,即中国的主要工业能力、基础设施,都是毛时代所建立的,这一切都为邓小平的改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过远与过近,都难以使人理解历史。老一代知识分子常常担心,对于文革岁月的遗忘,使年轻一代很可能重演错误。距离毛泽东逝世已经31个年头,伴随着越来越多私人记录的出现,那个时代的形象正在变得日益丰满起来。虽然对于这位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的全方位研究仍未开始,但重要的是,我们研究的态度必须发生转变,新的作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研究中的过分强烈的情感与道德因素。在这一点上,菲利普提供了某种示范。尽管,我在作品中常常迷失自己,也感受不到这本书的基本坐标与准则是什么,但是,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物相对完整的成长过程与其历史背景,看到了一个人精神气质的转变过程。对于不理解毛泽东的新一代人来说,这本书至少值得一读。
近代史上姓傅(付)的名人
小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着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应该说,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使MZ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因此辛亥革命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当之无愧的。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在大多数角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政府。从直接结果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体,颁布了革命纲领因而是成功的。从最终结果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重说中国近代史的目录
第一讲 中国近代政治史开场白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中西两种体系中国的抵抗第二讲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中西近代史的不同开端中国和英国的第一次直接碰撞鸦片——打破中英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第三讲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续)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中英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对比开放教禁带来了西方的输入传统历史缔造的两个神话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四讲 帝国古老命题新解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原因的商榷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洪秀全创教史太平军起义太平军的问题第五讲 帝国古老命题新解(续)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关于太平军的几个问题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同光中兴”第六讲 从自强到变法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运动的开展北洋水师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第七讲 从自强到变法(续一)洋务运动存在的问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第八讲 从自强到变法(续二)戊戌维新的贡献清政府对于变法的态度列强对于变法的态度民众对于变法的态度第九讲 义和团运动民教冲突的产生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冲突清朝官府对于民教冲突的态度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第十讲 义和团运动(续)义和团兴起的原因义和团的特点东南互保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第十一讲 清廷的新政新政的成就预备立宪废除科举满族亲贵收权第十二讲 辛亥革命革命的发生会党的特点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这个人第十三讲 袁世凯的悲剧共和体制的问题袁世凯与国民党的对峙袁世凯的悲剧第十四讲 黯然北洋段祺瑞与黎元洪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南北交战第十五讲 众说纷纭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五月四日政治运动五四运动的吊诡之处五四运动的影响后记附录: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
主要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辛丑条约,民主革命的兴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慈禧太后、道光帝,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裕仁天皇,陈易等。步入近代:1、鸦片战争(清政府):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并严肃表示禁烟的决心, 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辛丑条约(清政府):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爆发。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4、民主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倡议下,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一些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斗,所向披靡,迅速占领武昌城。革命党人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5、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领导了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6、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7、解放战争: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英文版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上黄安年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1287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什么历史事件?这一结果如何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结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和本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特别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华兴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事件有哪几次?
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的地方。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南昌起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企图用血腥的屠杀来消灭革命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表
鸦片战争后,晚清发起了一系列的救国运动。洋务运动中由林则徐等人先发起。后来李鸿章,曾国藩等打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策,开始了自强到求福的的过程。但谁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失利后。在政治方面学习西方的维新派渐渐展露头角,但伴随着保守顽固派等人的反对。维新没100天也宣告结束。史称百日维新。1911年,中山先生带领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著名的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不久,袁世凯便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还与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恢复了中国封建制度,自己当皇帝。但被云南蔡锷等革命人推翻。之后,中国又经历了接二连三的笑话,末代皇帝溥仪又重新继位等等。从此,中国进入了军阀混乱时期。蒋介石上台后,与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创立了民国。但不久便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大屠杀,使得共产党不得不进行万里长征。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由于蒋介石采用不抵抗政策,使东北3省不久便沦陷,爱国人士杨虎城等囚禁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后国共实现第2次合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国共爆发内战,1949年,随着3次战役的胜利,10月份,新中国宣布成立。此时的西藏等地还未解放。国民党逃至台湾。后来的事不用说了。
世界现代史和近代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1566-1581尼德兰革命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1794法国热月政变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海地宣布独立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1830法国七月革命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美国内战1864第一国际成立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普法战争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871.3-5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1889第二国际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9.3.1朝鲜三一运动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建立1919.1-6巴黎和会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1922.12苏联成立1925.10洛迦诺会议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8.9慕尼黑会议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6法国投降1940秋不列颠之战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1941.6苏德战争爆发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秋大西洋宪章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1942莫斯科保卫战1942.6中途岛战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5.10联合国建立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第四次中东战争1979中美建交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苏联解体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1993欧洲联盟建立注:楼层: 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俄国十月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从此,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被看作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现代史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当代史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什么叫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前后大约110年。从历史学科来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以1840-1949年这110年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的。[5]中文名中国近代史外文名Chinese modern history时间范围约 1840年6月 至 1949年10月1日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阶段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6个义项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前后大约110年。从历史学科来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以1840-1949年这110年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的。[5]中文名中国近代史外文名Chinese modern history时间范围约 1840年6月 至 1949年10月1日相关音频【近代史】台湾史181.8万播放相关视频5607播放|08:41朝鲜战争后,蒋介石仰天长叹: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1.4万播放|37:22【旭日东升】1:聊聊初代中国共产党人与美国的“互动往事”5650播放|09:08毛主席的最大险招,让八路军坐美军飞机去打国军,老蒋还蒙在鼓里8948播放|05:09薛岳晚年因拖欠房租被起诉,法庭上大声喊出:我曾消灭过十万日军4万播放|08:12开国功臣戴季英,写信给中央要求当省委书记,毛主席:开除党籍!1.4万播放|08:201969年珍宝岛战役后,苏联妄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为何最终放弃6.7万播放|09:13美国最忌惮的三个中国人,因他们的出现,西方才不敢随意招惹中国9127播放|10:08朝鲜战争如果中国不援助,结局会怎样?后果超乎你的想象!12.1万播放|09:02盘点蒋介石的四任妻子,除了宋美龄外,你还知道哪几个?6800播放|11:21农村底层干部的九十二年的经历,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查看更多历史分期大事年表历史综述历史启示TA说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4]大事年表晚清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6]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签订[2][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中国国民党成立。[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广州起义1898年,戊戌变法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清政府下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中国近代史的线索详细的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http://www.pep.com.cn/200406/ca508540.htm 上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99982.htm 下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508540.htm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99982.htm
谁有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年表
你去找一本高三的历史书,最后一页就是是你想要的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有哪些重大事件?
1861年 咸丰帝病死,辛酉政变发生1872年 轮船招商局成立1881年 唐胥铁路建成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 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1921年 党成立。1922年 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1941年 皖@南事变发生,叶挺被囚 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851年 咸丰帝登基,同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日本无条件投降》《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国境内第一块租界出现的标志。4、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入到内地。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六个标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③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⑤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标志着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7、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为《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和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的形成。因为该政策在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同程度地赞同,使得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2.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4.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5.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袖、统一的纲领和统一的组织领导。7.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同时又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8.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重大事件年表
你给的分太少,能写这些就很多了。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找时间,方法:1,打开Google或百度或其他搜索网页2,把我列的事件当关键字,搜索即可搜索出时间来这已经最精简了,你如果觉得还复杂,就觉得那几条不是重点,自己删去吧。================15世纪:明朝吞并越南,郑和下西洋,东亚东南亚的全部独立国家、南亚西亚东非的大部分国家,都成为明朝的附属国。东亚、东南亚的海盗猖獗,这些海盗大多为中国人,但由于要隐瞒身份,大多自称倭人,也就是史书上说的“倭寇”。越南独立西班牙消灭西欧最后一个摩尔国家,走向了扩张的道路。奥斯曼突厥消灭东罗马帝国,数十万东罗马人逃难到意大利等国,把先进的文明带到那里,带来了文艺复兴。从此,欧洲从愚昧的地区逐渐变为文明的地区。中国印度与欧洲的陆路交通中断。16世纪:欧洲人被迫从海洋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道路,发现美洲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向美洲、非洲扩张,部分欧洲国家紧随其后,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印第安人口大量下降欧洲海盗猖獗明朝全国对外开放,中国周边海盗衰弱欧洲人到中国学习先进文明,促进欧洲文艺复兴蒙古各部衰落欧洲人向亚洲扩张17世纪:越南爆发内战,从此不宁明朝科学技术达到顶峰满洲兴起日本统一,侵略朝鲜,明朝抗日援朝日本与欧洲传教士冲突,闭关锁国英国革命满清南侵西班牙控制吕宋郑氏控制东南亚海路,赶走台湾的荷兰人明朝灭亡俄罗斯向亚洲扩张欧洲各国向美洲移民,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多个殖民地,英国法国则控制北美东部18世纪:中国衰落英法斗争,战线遍布全世界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拉美各殖民地相继独立亚洲各国大多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印度大革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欧洲瓜分印度、非洲、太平洋欧洲工人运动清日战争义和团运动20世纪:日俄战争日本吞并朝鲜辛亥革命一战苏联建立二战中国分裂各个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文革计算机大量应用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 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 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 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 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 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 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 清 *** 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 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 而当时日本 *** 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 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 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 *** 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 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 *** 了其扩张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中国近代史分为哪几个历史时期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可参考这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737322.html?fr=ala0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2、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由国民革命军为了消灭军阀为目的的革命战争。北伐军先向据守在湖南,湖北的吴佩孚这个大军阀进行围剿,成功后在向北京挺进,摧毁了北洋集团军阀。北伐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3、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4、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5、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6、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近代开始,发生的所有事件,按时间顺序列出来。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金陵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1852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从60年代开始,清政府开始自强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1875年至1880年左右,左宗棠收复新疆;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新约》;1894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开始,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即清末新政;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举国反对,发生护国运动;1917年,张勋复辟;20世纪早期发生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中共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1926年至1928年,北伐战争;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同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0年至1935年五次反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3年,废两改元;1935年实施法币;1936年双十二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战胜利,1945至1949年国共内战。
世界和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
答: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国境内第一块租界出现的标志.4、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入到内地.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六个标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③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⑤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谁给我把中国近代史发生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一总结
1840~1911:一鸦、二鸦、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废除科举、八国联军侵华、武昌起义。1912~1949.9:民国成立、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十年内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二次合作)、解放战争
我想知道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大事记,精确到月,谢谢
1839年6月3日 虎门硝烟 林则徐 道光帝 1840年6月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 中英 《南京条约》 1851年 金田起义 洪秀全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建都天京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变乱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 《瑷珲条约》 中英法 《天津条约》 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中英法俄 《北京条约》 1861年 1月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11月 那拉氏(慈禧)发动政变镇压太平田国运动 曾国藩创立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运动开始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6年 左宗棠设立 福州船政局 1871年 沙俄派兵强占新疆 1875年 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 1878年 春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3年 中法战争爆发 1885年6月 《中法新约》 1888年 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 1894年 朝鲜东学党起义 7月 丰岛战役、日本不宣而战 甲午战争爆发 9月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11月 兴中会成立(美 檀香山) 1895年 1~2月 威海卫战役 4月 中日《马关条约》 康有为 公车上书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 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 9月21日 那拉氏发动政变 9月28日 杀害“戊戌六君子” 1900年 6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月 攻占北京 1901年 9月 《辛丑条约》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4月 广州黄花岗起义 5月 四川保路运动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清帝溥仪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1914年 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 日本提出对华 二十一条 1918年 一战结束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 1921年 7月23日 中共一大 1922年 7月 中共二大 1923年10月 中共三大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1926年 国民革民军出师北伐 1927年 4月12日 四一二上海反革命政变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 八七会议 10月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 6月4日 皇姑屯炸车案 1931年 9月18日 九一八柳条湖事变 日本开始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2年 1月28日 上海 “一二八”事变 3月 日本扶植废清帝溥仪 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1月 遵义会议 8月1日 八一宣言 10月22日 陕北会师 10月22日 ~12月 华北事变 1936年 10月 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12月12日 西安双十二事变 1937年 7月7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 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1938年初 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1941年11月 百团大战 1945年4月—6月 中共七大(延安) 1945年5月 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字投降 1945年 8月 重庆谈判 10月10日 政协会议 双十协议 1946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1949年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9年 4月21日~23日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1949年9月 新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
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事变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等。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制作中国近代史(1840-1999)大事年表
1840,第一次鸦片战贞 1851,太平天国起义 1856,第二次鸦片战贞 1860,火烧圆明园 1883,中法战真 1894,甲午站争 1911,武昌起义 1914,一战爆发 1919,一战结束 1917,张勋复辟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北伐战争 1936,希特勒上台,横扫欧洲 1937,二战全面爆发 1945,二战结束 1949,中.........建立 1952,东西冷战开始 1972,美总统尼克松访华 1980,中国改革开放 1982,冷战结束 1991,苏联解体 1997,香港回归 1999,澳门回归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网上一搜很多啊,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