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马伟明10大金句哪个最霸气

马伟明10大金句哪个最霸气【中国给予我的,您的公司永远不可能给我】1997年,马伟明到某国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马伟明在电机整流系统的高深造诣,获得了该公司上下的超规格礼遇。该公司老板试图以年薪70万美元来邀请他跳槽。马伟明问道:我的研究成果、专利都属于公司,我的价值如何体现?公司老板回答:我可以支付您足够薪水。马伟明回答说:按照中国的说法,我只是贵公司的打工仔。您所给予我的,中国暂时还不能给我。但是中国给予我的,您的公司永远不可能给我。”【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我分文不收,免费教你!】上世纪末,我国制造的军舰电机进口于某国的一家著名公司。然而该公司提供的第一套发电机系统在试运行时就发生了重大故障。马伟明在事故鉴定中,与该公司首席专家展开激烈辩论,让对手无法招架。面对国外首席专家的恼羞成怒后的无理取闹,直视对方,一字一板地吼道:“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对方顿时惊呆了,马伟明接着厉声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你!”【有人说我不愿当官是为了出名、立功、获奖、当典型,这都是扯淡。硬要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就因为我愿意。】2010年中央和军队媒体的数十名记者前来采访马伟明,好不容易才把他从实验室里拉出来,他看了一下提问单,其中有个问题是:“你拒绝当官,而情愿没日没夜地搞科研,到底为什么?”他回答说:“有人说我不愿当官是为了出名,立功,获奖,当典型,这都是扯淡。老实说,得了什么奖,登了什么报,我真的搞不清。硬要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就因为我愿意。”这一句话是他回答类似问题的“标准答案”。马伟明曾经当面顶撞他的父亲:“不要再跟我说给谁卖命的话!我干的所有事情,没有哪一级组织、哪一级领导硬要求我干,命令我干,就因为我想干,就因为我乐意干!”【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2008年,马伟明到北京出差,海军机关领导强行留下他到海军总医院检查,发现1.76米的马伟明体重仅51.5公斤,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有人计算过,马伟明每年的工作量相当于正常人的2.5倍。按他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就是再过10年他也挤不出一个休息日。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郑逢时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超过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对此马伟明的回答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国家还要我们这些院士有什么用?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某尖端技术,是21世纪以来年来世界海军强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代表未来新型主战舰船标志性的核心技术。当时马伟明的团队自筹资金对这个项目进行自主研发。有人劝马伟明:“一个世界科技大国斥巨资历时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项目,你还要强攻硬上,是不是疯了?万一搞砸了,就可能身败名裂!”马伟明的回答则是:“我也知道风险很大,但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经过5年不分昼夜地连续攻关,2008年研制成功小型样机,接着又做出了1: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实现了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当7位院士、8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成果鉴定时,一位白发苍苍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得流下热泪。【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由于没有电推技术,噪音高不利于隐蔽。马伟明提出的设想,是研制一个同时发出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发电机,这样交流电满足艇上用电,直流电直接带动螺旋桨,以减少噪声。但得到的却是否定声:“全世界都没有做出来”“西方发达国家都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面对质疑,马伟明却说:“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经过10年攻关,他和团队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发电机系统,中国核潜艇真正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一艘刚服役不久的某型潜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设计方断定是制造方工艺问题,而制造方则认为问题是设计本身。部队官兵心急如焚。得知消息的马伟明连夜飞到北京,径直找到海军首长说:“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有人说,马伟明就是一个傻子,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马伟明团队经过上百次的模拟海上试验,故障机理终于查清,已趴窝3个多月的潜艇终于重新起航。【培养人才,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治华调入马伟明团队后,马伟明为他投了不止1000万。然而3年赵治华没有搞出一个课题,没出一个成果,没发表一篇论文。一些人开始认为这个 小伙子可能不行。第4年,赵治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就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现在,赵治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首席专家。马伟明说:“培养人才,我不着急看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 的办法。只要你努力了,即便结果是失败的,我仍然会给你很高的分,用你的努力来给你定岗位津 贴。”【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力,将一事无成。】马伟明认为:“学习也好,科研也罢,都有内在规律。任何事物,只消抓住规律,就等于牵住牛鼻子。”高等数学,不管是微分、积分,还是多元函数、微分方程,马伟明用两个字抽象:极限;电学,不论强电还是弱电,马伟明抽象为:正方向;自动控制理论,不管经典的、现代的,还是线性的、非线性的,马伟明以“反馈”概括……他一再告诫学生,“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本质化的能力,将一事无成。”【领先就要领先美国!】在2017年5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马伟明院士介绍说:在有了这两个技术(的基础上),是我们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领先项目。领先就(要)领先美国,美国也是沿着这条路线走的。这是下一代核潜艇(技术),现在已经在应用了。

马伟明少将的10大名句哪个最霸气

马伟明少将的10大名句哪个最霸气【中国给予我的,您的公司永远不可能给我】1997年,马伟明到某国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马伟明在电机整流系统的高深造诣,获得了该公司上下的超规格礼遇。该公司老板试图以年薪70万美元来邀请他跳槽。马伟明问道:我的研究成果、专利都属于公司,我的价值如何体现?公司老板回答:我可以支付您足够薪水。马伟明回答说:按照中国的说法,我只是贵公司的打工仔。您所给予我的,中国暂时还不能给我。但是中国给予我的,您的公司永远不可能给我。”【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我分文不收,免费教你!】上世纪末,我国制造的军舰电机进口于某国的一家著名公司。然而该公司提供的第一套发电机系统在试运行时就发生了重大故障。马伟明在事故鉴定中,与该公司首席专家展开激烈辩论,让对手无法招架。面对国外首席专家的恼羞成怒后的无理取闹,直视对方,一字一板地吼道:“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对方顿时惊呆了,马伟明接着厉声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你!”【有人说我不愿当官是为了出名、立功、获奖、当典型,这都是扯淡。硬要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就因为我愿意。】2010年中央和军队媒体的数十名记者前来采访马伟明,好不容易才把他从实验室里拉出来,他看了一下提问单,其中有个问题是:“你拒绝当官,而情愿没日没夜地搞科研,到底为什么?”他回答说:“有人说我不愿当官是为了出名,立功,获奖,当典型,这都是扯淡。老实说,得了什么奖,登了什么报,我真的搞不清。硬要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就因为我愿意。”这一句话是他回答类似问题的“标准答案”。马伟明曾经当面顶撞他的父亲:“不要再跟我说给谁卖命的话!我干的所有事情,没有哪一级组织、哪一级领导硬要求我干,命令我干,就因为我想干,就因为我乐意干!”【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2008年,马伟明到北京出差,海军机关领导强行留下他到海军总医院检查,发现1.76米的马伟明体重仅51.5公斤,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有人计算过,马伟明每年的工作量相当于正常人的2.5倍。按他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就是再过10年他也挤不出一个休息日。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郑逢时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超过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对此马伟明的回答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国家还要我们这些院士有什么用?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某尖端技术,是21世纪以来年来世界海军强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代表未来新型主战舰船标志性的核心技术。当时马伟明的团队自筹资金对这个项目进行自主研发。有人劝马伟明:“一个世界科技大国斥巨资历时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项目,你还要强攻硬上,是不是疯了?万一搞砸了,就可能身败名裂!”马伟明的回答则是:“我也知道风险很大,但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经过5年不分昼夜地连续攻关,2008年研制成功小型样机,接着又做出了1: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实现了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当7位院士、8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成果鉴定时,一位白发苍苍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得流下热泪。【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由于没有电推技术,噪音高不利于隐蔽。马伟明提出的设想,是研制一个同时发出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发电机,这样交流电满足艇上用电,直流电直接带动螺旋桨,以减少噪声。但得到的却是否定声:“全世界都没有做出来”“西方发达国家都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面对质疑,马伟明却说:“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经过10年攻关,他和团队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发电机系统,中国核潜艇真正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一艘刚服役不久的某型潜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设计方断定是制造方工艺问题,而制造方则认为问题是设计本身。部队官兵心急如焚。得知消息的马伟明连夜飞到北京,径直找到海军首长说:“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有人说,马伟明就是一个傻子,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马伟明团队经过上百次的模拟海上试验,故障机理终于查清,已趴窝3个多月的潜艇终于重新起航。【培养人才,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治华调入马伟明团队后,马伟明为他投了不止1000万。然而3年赵治华没有搞出一个课题,没出一个成果,没发表一篇论文。一些人开始认为这个 小伙子可能不行。第4年,赵治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就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现在,赵治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首席专家。马伟明说:“培养人才,我不着急看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 的办法。只要你努力了,即便结果是失败的,我仍然会给你很高的分,用你的努力来给你定岗位津 贴。”【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力,将一事无成。】马伟明认为:“学习也好,科研也罢,都有内在规律。任何事物,只消抓住规律,就等于牵住牛鼻子。”高等数学,不管是微分、积分,还是多元函数、微分方程,马伟明用两个字抽象:极限;电学,不论强电还是弱电,马伟明抽象为:正方向;自动控制理论,不管经典的、现代的,还是线性的、非线性的,马伟明以“反馈”概括……他一再告诫学生,“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本质化的能力,将一事无成。”【领先就要领先美国!】在2017年5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马伟明院士介绍说:在有了这两个技术(的基础上),是我们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领先项目。领先就(要)领先美国,美国也是沿着这条路线走的。这是下一代核潜艇(技术),现在已经在应用了。

马伟明的事例

  马伟明(1960.4.6-)。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78年毕业于扬中县中学(今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  个人履历  1960年12月生,江苏扬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1987年于海军工程学院获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至1996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并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 96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99年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5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兼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造船学会理事,武汉市科协副主席,武汉造船学会副理事长。  社会贡献  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创建并发展了十二相发电机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了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健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 提出M相/N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研制出交直流双绕组电力集成供电系统,为国际首创; 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AIP发供电系统; 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 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创建并发展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德国有关公司购买其稳定装置专利),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已装备应用,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提出三相/十二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据此研制出艇用交直流混合发供电系统。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突破,完成了运载工具不同供电系统电磁兼容研制。上述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和发展,又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并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还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一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61篇,撰写研究报告36份。主持建成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领导的课题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培养博士、硕士50名。放弃国外高薪聘任,三度婉拒行政领导职务,全心投入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为国防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将军院士  在很多人看来,马伟明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34岁时破格晋升教授,41岁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这一切,源自于他在科研领域创下的一连串“世界第一”,以及为我海军装备现代化做出的突出贡献。 马伟明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也就是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这样就可以用最少的设备,为舰艇提供最强大的电力供应。国内外学术界原先都认为这不可能。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肖飞:“这个技术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进行完全的原创。” 马伟明带领几个年轻人干了起来。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严光成:“当时他把一个水房改造成实验室,经费只有一万元,课题组只有5个人。每一年春节都是实验室度过的。他就是靠两个字:信念!” 马伟明十年磨一剑,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他说:“这里肯定有风险,没有风险也就没有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和它的综合性能指标。” 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在电机工程、电磁兼容技术等领域,先后攻克重大难题近千个,其中20多项成果世界首创。我海军新型作战舰艇采用这些新装备后,作战效能明显提升。海军工程大学政委郑亨斌:“马伟明创新人才群体,紧贴海军装备发展的需求确定研究课题,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主创新,合力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伟明出生年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伟明的出生年月是:1960年4月。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78年毕业于扬中县中学(今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伟明院士是哪个民族?

是汉族。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78年毕业于扬中县中学(今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17年7月28日获得“八一勋章”。现任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