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养殖翘嘴红鲌怎样合理放养?
河道养鱼鱼种的放养数量、规格与混养比例应根据水体的自然条件、饵料情况、鱼种来源、管理水平等来确定。放养方式可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粗养就是在拦截的河道中放养少量鱼种,不投喂饵料,完全依靠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的养殖方式;半精养就是还未达到精养的水平但是比粗养又进了一步的养殖方式,就是建筑较牢固的拦鱼设施后,投放一定的鱼种,除依靠水域中天然生物饵料外,还需投喂一些饵料;精养就是模拟池塘精养的一种方式,在河道中投放较多数量的鱼种,靠人工投喂的一种方式,是目前河道养鱼发展的方向。放养的种类和数量应依据水质的肥瘦情况确定。在水质较肥的河道中,每亩可以放养规格10厘米的翘嘴红鲌550尾左右,同时放养鲢、鳙、鲮等鱼,以25%为宜,再适当搭配一些草鱼、团头鲂、鲤、鲫鱼等。在河道水质清瘦时,每亩可以放养规格12厘米的翘嘴红鲌350尾左右,同时投放团头鲂、草鱼,可占20%,鲢、鳙鱼占10%左右。
与翘嘴红鲌在体形上相似的鱼有几种?
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有一些鱼在形态和生长特性上与翘嘴红鲌有相似之处,常常引起养殖单位或个人的误会。与翘嘴红鲌在体形上相似的鱼主要有红鳍鲌、戴氏红鲌、蒙古红鲌、
外荡围网如何养殖翘嘴红鲌?
外荡围栏养殖翘嘴红鲌,是利用竹箔、金属网或合成纤维作为围栏设施,将大中型外荡分割成大小便于管理或可以实现精养目的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它是将池塘养鱼的高产技术与湖荡、河道优良水体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拦鱼设施和饲养管理,谋求高产的一种新型养殖翘嘴红鲌技术。场地选择:围栏设置在湖荡的出口处,要能承受水流或台风、洪水的袭击,主要限养翘嘴红鲌的商品鱼。要求水深在2.5~3.0米,荡底平坦,底泥软硬适中,荡口(水口)宜少不宜多,宜狭不宜宽,背风向阳,远离主航道和主水流区。湖荡养鱼面积一般应在500亩以下,这样的水体水质容易稳定,起捕也较方便,氧的补给充分、均匀。如水域面积过小,水质不易自净稳定;过大则投饵分散、捕捞困难,河道的中段部位水中也容易缺氧,产量相对较低。围栏养鱼是以充分利用现有水域的饵料生产力为基础,然后再补给适当的商品饵料。因此,选择水域的天然生产力要好或兼备附近有丰富的自然饵料源,除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外,湖荡底部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草密生及螺、蚬、蚌等底栖生物遍布,这样可减少投喂人工饵料的数量,提高鱼种的放养密度。天然饵料资源丰富,则商品饵料的使用就可减少,同时因饵料的互补作用,配合饵料的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围栏设施:围栏形状应因地制宜,以正方形或圆形为佳,最好三面临水,一面靠岸,这样不但方便日常管理,也方便成鱼上市的起捕。围栏设施是防止逃鱼的保障,因而对拦鱼设施要有较严格的要求,围栏可用双层网片,以方便防逃,网目应根据需要放养的鱼种大小而定,以不逃鱼为宜。网高以高于最大水位的50厘米为好。其他的设施和一般的网栏是一样的。鱼种放养:网栏搭建好后,先将网内的野杂鱼和水草除去。为了保险起见,最后用电捕器对网内的野杂鱼进行彻底的清除,每亩用13千克的漂白粉泼洒。投放翘嘴红鲌鱼种,可在每年的2月中旬进行,亩投放量为1000尾,投入比例与规格为:翘嘴红鲌80%,规格13厘米左右;团头鲂鱼5%,规格为5厘米左右;鳙鱼10%,规格为10厘米左右,银鲫5%,规格3~4厘米。饲养管理:日常的饲养管理着重要抓好“一早、二足、三勤、四防”的要点。一早就是放养鱼种要早,尽可能在每年的2月底前结束。二足就是鱼种的放养量要足,饲料的投喂量要足。三勤就是一要勤巡塘,做到早晚巡荡,夜间护荡;二要勤检查,主要是检查墙网和箔门,发现有鼠洞和蛇洞时要立即修补;三要勤捞杂,主要是捞去水面上的残饵、杂草、死鱼等杂物,保持荡面的清洁。四防就是要做好防逃、防病、防汛和防盗工作,确保养殖成果最终完全转化为经济效益。捕捞:外荡围栏养鱼与池塘养鱼相比,一般面积较大,对起捕技术要求较高,难度也大,一般可采取赶、拦、刺、张与投药、电驱等综合措施。
翘嘴红鲌池养时,鱼种放养的注意事项有几点?
第一,下塘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否则会造成苗种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别较大;第二,下塘时间应当选在池塘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时候;第三,下池前要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水温在18~25℃时用3%~5%的食盐浸浴10~15分钟),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预防鱼种下池后被病害感染。值得注意的是,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一旦使用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翘嘴红鲌死亡事故,因此建议用专门的苗种消毒药进行苗种消毒,使用方法为:每50千克养殖用水中加入苗种浸泡剂10毫升,充分搅拌均匀后将苗种放入其中浸泡3~5分钟即可,浸泡完毕后可将药液与苗种一并倒入养殖水体中;第四,下塘前要试水,两者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差过大时,要调整温差;第五,下塘时间最好选在晴天进行,阴天、刮风下雨时不宜放养;第六,翘嘴红鲌鳞片疏松,容易掉鳞,搬运时的操作要谨慎、轻巧,避免碰伤鱼体;第七,使用的工具要求光滑,尽量避免使翘嘴红鲌鱼体受伤。
翘嘴红鲌的鳃病有几种?如何治疗?
翘嘴红鲌的鳃病主要有六种,即细菌性鳃病、霉菌性鳃病、原虫性鳃病、吸虫类鳃病、出血性量病、营养性鳃病。细菌性鳃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生化细菌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水层的水体交换量,四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五是投喂杀菌药饵拌料投喂。霉菌性鳃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用生石灰或用二氧化氯彻底清塘,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原虫性鳃病的治疗方法是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浸泡鱼种,可有效地杀灭原虫。在患病期间可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5∶2)0.5毫克/千克全池泼洒。吸虫类鳃病的治疗方法一是用敌百虫0.5~1毫克/千克全池泼洒,二是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出血性鳃病的防治方法一是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二是用0.2~0.3毫克/千克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营养性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合理配制饲料和科学投喂,做到氨基酸和营养指标的平衡,维护鱼类健康。
开发利用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有哪些方式?
各种不同的大水面有它们本身的特点,水域内的天然饵料组成成分也不一而足,因此开发大水面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要综合各种水体的生态环境、水域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采用多种实用技术和养殖方法来促进翘嘴红鲌养殖事业的发展。根据各地的经验,开发利用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浅型湖泊:它们的特点是水位浅,滩涂多。在这些大水面中养殖翘嘴红鲌的方式很多,在湖库滩地,开沟挖渠,建设精养鱼池,水深不足1米的浅水区,栽种水生经济植物和翘嘴红鲌轮养的方式;也可采取低坝高栏和网坝结合的提水养鱼方式进行半精养翘嘴红鲌;在水深1~3米的开敞水域可进行围栏养殖和网箱养翘嘴红鲌。小型湖荡:它们的特点是水面小,但是一般这种水域的生产条件都比较优越,多属富营养类型,有较长的养鱼历史,养殖技术已经过关,可以从鱼种到成鱼都能实行“三网”配套养殖,是我国当前发展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的重点水域。中型湖库:它们的特点就是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适宜翘嘴红鲌的繁殖和生长。在这些水域中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时,一般以粗养为主,但要注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可以实行网箱养殖、围网养殖、拦网养殖等方式,大幅度提高翘嘴红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型江河湖库:这些水域主要是以水利、航运、调蓄和灌溉为主要功能,一般不提倡进行大规模的“三网”养殖。在养殖利用翘嘴红鲌的方法上,主要是以蓄养为主,宜采取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增殖天然翘嘴红鲌资源为主,设置长年或季节性繁殖保护区,繁殖保护期,进行一些简单的水土改良,灌江纳苗,投放人工鱼巢、人工渔礁或每年初秋进行翘嘴红鲌的人工放流,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尽可能地提高水域的利用率。
影响翘嘴红鲌鱼苗、鱼种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据翘嘴红鲌鱼苗、鱼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影响鱼苗、鱼种生长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池塘条件要好,能满足鱼苗、鱼种生长发育的光照、水源的要求;二是鱼苗的放养时间要适当,过早了,鱼苗取食困难,成活率低,过迟了也不利于它的生长;三是鱼苗的质量要好,优质的鱼苗生长快,培育的鱼种质量也好,劣质的鱼苗不利于培育工作的进行;四是密度要合适,鱼苗培育池一般每亩放养鱼苗9万尾,鱼种培育池每亩放养夏花0.8万~1.0万尾。若放养量过多,又不及时分池,势必造成饵料不足而影响生长,放养量过少则会造成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的浪费;五是饵料要充足,如果池中饵料充足,鱼苗、鱼种生长非常迅速,若饵料不足,则生长明显缓慢。根据生产经验,培育鱼苗以黄豆磨成豆浆为佳,培育鱼种可投喂颗粒饲料或豆粕;六是加强施肥,除了利用大草培肥水体或黄豆培肥水体外,还可以通过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的方式来提高水体的肥度。生产实践表明,每培育1万尾鱼苗,需有机肥30千克和无机肥5千克左右,每培育1万尾鱼种,需施有机肥50千克和无机肥10千克;七是调控好水温,水温是影响翘嘴红鲌鱼苗、鱼种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水温越高,翘嘴红鲌苗种的摄食、消化、吸收能力增强,生长就越快,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因此,生产鱼苗鱼种时应创造条件使它们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八是溶氧要充足,酸碱度(pH)要合适。
翘嘴红鲌的池养亲鱼如何选择?
亲鱼选择的总原则是选择培育较好、个体大、健壮、无伤、色泽纯正的雌、雄鱼作催产用。优质亲鱼的标准:要想亲鱼的产卵量大,受精卵的受精率高,孵化出苗率多,鱼苗的质量好,就应按照相关标准来选育亲鱼。翘嘴红鲌尚未进入国家亲鱼标准的名录,目前主要是以各地自主颁发的省或地级标准进行亲鱼的选择,以逐步实现良种区域化、苗种生产良种化和质量标准化的目标。亲鱼来源:宜从池塘中人工养殖出来的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个体中挑选,也可从原良种场种质资源库选择,但必须避免近亲繁殖。选择时间:通常在10月至翌年1月水温较低的晚秋或初冬时进行,最好不能超过次年的3月。亲鱼要求:要想使繁育的苗种保持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经济性状稳定的优良特性,必须选用良种亲鱼。根据各地的生产实践,目前选择翘嘴红鲌的亲鱼仍以目测方式为主,着重于形态、体质和规格等方面。形态标准:即亲鱼的外部形态和体型特征应符合翘嘴红鲌分类学上的外部形态特点,不能有变态、畸形等现象。体质标准:以体质健壮,鱼体光滑,鳞片、鳍膜完整,体色正常,无病、无伤、活力好为要求。规格标准:主要是对翘嘴红鲌开始用于人工繁殖时的最小年龄进行限制,以确保生产出的鱼苗符合要求,一般以3~4龄为好,同时对进行人工繁殖时的最小体重也作了要求,体重1000克以上为宜,亲鱼群雌雄比例也要适当,雌雄比以1∶1~1.5∶1为宜。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引用同一池塘、同一批苗种养殖的成鱼,这是为了避免在引进亲鱼时有近亲血缘关系,保持亲鱼有优良的性状。
为什么有的翘嘴红鲌体色会发黑?
翘嘴红鲌的鱼体本身是洁白的,但是在饲养翘嘴红鲌的过程中,有许多养殖者往往会发现有的翘嘴红鲌从尾鳍开始,有的从头开始发黑,以后就出现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失去食欲,离群,消瘦,肛门红肿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翘嘴红鲌鱼体发黑的原因很复杂,除它本身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鱼体颜色可能发生小范围的改变外(但是这种改变是不足以使鱼体变黑的),一般鱼体发黑的原因是由鱼病引起的。因为鱼体患病后,特别像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传染性出血病和一些肠道寄生虫病(如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均可直接影响翘嘴红鲌的食欲、消化、血液循环和呼吸等,影响到鱼鳞间色素细胞和银光细胞正常繁殖活动,从而引起鱼体发黑,尤其头部更为显著。同时,水温剧变刺激鱼体感冒受寒,使体表黏液分泌功能失调。所以,如果发现翘嘴红鲌体色突然变黑时,就应进一步注意观察分辨是细菌性的还是寄生虫性的或是水温剧变感冒引起的,然后分别采取防治措施。
网栏库湾如何养殖翘嘴红鲌?
利用水库库湾网栏养殖翘嘴红鲌,可以充分利用广大的水库库湾丰富的饵料资源,增加水库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网栏库湾的选择:网栏养鱼的库湾,应为湾口相对要小、湾内宽阔、面积大,水流平缓,库底平坦,障碍物少,基础坚实,阳光充足,水质肥沃,水草及天然饵料丰富,敌害生物少,无废水污染,水深在5米左右,周年水位变化不大,交通方便的库湾。另外,在相等的条件下,最好选择栏网距离短的库湾。库湾集水区范围内无污染源,库尾农田村庄多,周围植被良好,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面积以300亩左右为宜。栏网的安装与设置栏网的规格:栏网一般分为内栏网、外栏网、底敷网和防跳网等几种,应根据不同的网而选择不同的网目和网线。但总的而言,可以通用选择3×3力士胶丝线人工编织的网片,网目的规格为2.5厘米,网高以拟拦的库湾口的底部至水面的高度而定,可把几片网片连接起来,网底采用石块、砖头等重物作沉子,把网具固定于库湾口的底部,顶部用塑料板或塑料泡沫作浮子,使其高出可能出现汛期的最高水位约50厘米,用竹子固定于水中,并用绳子拉紧,使网衣均匀张开,网衣两头用石块或竹竿等把网具压好、绑紧,以防逃鱼。清野除杂:在放养前要做好清野的工作,减轻野生敌害对翘嘴红鲌的伤害,既要利用赶、拦、刺、张的渔具渔法来驱除捕捞野生鱼类,又要利用枯水期及时清理树桩、深沟、土墩、凹凸不平的地方,最后还要利用电捕、药捕等手段对网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清除。放养鱼种:投放翘嘴红鲌鱼种,可在每年的2月中旬进行,亩投放量为250尾,规格13厘米左右;团头鲂鱼20尾,规格为5厘米左右;鳙鱼5尾,规格为10厘米左右;银鲫15尾,规格3~4厘米。鱼苗投放前,必须经过药液消毒。日常管理:翘嘴红鲌鱼种投放后,要经常观察鱼群的活动规律,根据天气、水体饵料生物的变化情况,适量投放精饲料,特别是在5~9月水温较高时,鱼摄食旺盛,生长速度较快,更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勤巡库:做到早晚巡查库湾,同时要经常潜入水中检查网具,发现有鼠洞和蛇洞时要立即修补,网具脱落立即绑紧,经常洗刷网衣,保持水流畅通,台风、雨水多发季节更要注意巡视检查,以防网破逃鱼。捞去水面上的残饵、杂草、死鱼等杂物。还应定时施放少量的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改善水质环境,起到肥水的作用。起捕:捕大留小、适时上市是库湾养殖翘嘴红鲌的一个原则。因水库网栏养鱼,其水深面宽,肥水较难,天然饵料生物贫乏,鱼类生长速度不一。当鱼长到一定上市规格时,根据市价行情,可将达到商品鱼规格的成鱼分批捕捞上市,以利于小鱼的生长,达到丰产丰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图19)。图19 网拦库湾养殖翘嘴红鲌1.盖网 2.竹箔 3.库湾
翘嘴红鲌发病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1)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翘嘴红鲌鱼病的发生。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能够增加鱼产量,但放养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并降低饵料利用率,引起翘嘴红鲌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悬殊,同时由于鱼缺乏正常的活动空间,加之代谢物增多,会使其正常摄食生长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另外,不同规格的翘嘴红鲌同池饲养,易发生以大欺小和相互咬伤现象,长期受欺的鱼及被咬伤的鱼,往往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然,鱼类食性不同,混养时应注意比例和规格,如比例不当,也不利于翘嘴红鲌的生长,容易助长病菌的滋生。(2)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翘嘴红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长期缺乏维生素、无机盐,投食不清洁或变质的饲料,投食不均匀、时饥时饱,水草丛生,水质恶化,投喂不规律等均能引起翘嘴红鲌发病。(3)饲养池及进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饲养池特别是其底部设计不合理时,不利于池中的残饵、污物的彻底排除,易引起水质恶化使鱼发病。进排水系统不独立,一池鱼发病往往也传播到另一池鱼发病,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大面积精养时或水泥池养殖时更要注意预防。(4)消毒不够:鱼体、池水、食场、食物、工具等消毒不够,会使鱼的发病率大大增加。(5)检疫不严:从外地引种时,未经检疫,使伤鱼、带病原体的鱼混入池内,从而引发疾病。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有什么优势?
翘嘴红鲌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所以适合在各类水体中养成商品鱼。目前,已成为池塘养殖、机械化养殖、工厂余热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与各种水生经济动植物进行混养的最佳鱼种之一。利用池塘养殖翘嘴红鲌,这是当前各地翘嘴红鲌养殖的主要模式。该模式适合连片池塘,这样有利于集中管理、捕捞方便,养殖中也可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成鱼上市量相对不集中,从而使鱼价不受影响,提高经济效益。专池养殖翘嘴鲌一般亩产在600千克以上,所以在养殖管理中注意做好鱼病的防治、饵料投喂和防止鱼类浮头等工作。
稻田养殖翘嘴红鲌的原理是什么?
稻田养殖翘嘴红鲌共生原理的内涵就是以废补缺、互利助生、化害为利,在稻田养鱼实践中,人们称为“稻田养鱼,鱼养稻”。稻田是一个人为控制的生态系统,稻田养了鱼,促进稻田生态系中能量和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其生态系统又有了新的变化。稻田中的杂草、虫子、稻脚叶、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对水稻来说不但是废物,而且都是争肥的,如果在稻田里放养鱼类,特别是像翘嘴红鲌这一类杂食性的鱼类,不仅可以利用这些生物作为饵料,促进鱼的生长,消除了争肥对象,而且鱼粪还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另外,翘嘴红鲌在田间栖息,游动觅食,疏松了土壤,破碎了土表“着生藻类”和氮化层的封固,有效地改善了土壤通气条件,又加速肥料的分解,促进了稻谷生长,从而达到鱼稻双丰收的目的。同时,翘嘴红鲌在水稻田中还有除草保肥作用和灭虫增肥作用(图14)。图14 稻田养鱼生态系统示意图1.鱼 2.稻 3.浮游植物 4.浮游动物 5.其他水生动物 6.水生植物 7.昆虫 8.细菌 9.有机碎屑(仿倪达书等,1990)
河道养殖翘嘴红鲌怎样管理?
在翘嘴红鲌的鱼种放养之后,河道养殖的饲养管理工作就要紧紧跟上,主要内容有投饵、防逃、防病等。投饵应按不同季节合理搭配天然饵料和商品饵料,投喂时应将饵料投在食台、食场、食框中,各种饲料要新鲜,营养要丰富,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要满足鱼类的需要。由于河道中的水是流动的,因此最好用颗粒饲料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也要适当。在适宜施肥的河道中,也可以施放一些粪肥、化肥和发酵过的绿肥等,使水变肥,施肥时也应注意将肥料投放入靠近水口端。防逃是河道养殖翘嘴红鲌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一是要加强河流进出水口的管理,防止鱼类外逃;二是要尽量避免人为干扰,防止进出水口不必要的人为逃鱼事件;三是平时要定期检查拦鱼设备,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四是对于堆积在拦鱼设备上的杂草污物要经常清理,保持水流畅通。防病工作以预防为主、治疗兼顾的方法:一是为河道养成鱼提供体质好、规格大、生长快、搭配合理的鱼种;二是在鱼种放养时要用5%的食盐对鱼体进行药浴5分钟;三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稻田养翘嘴红鲌技术要点是什么?
稻田养翘嘴红鲌是以稻为主、养鱼为辅的生产活动,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一样,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这是取得效益的关键。管理工作主要注意如下几点。管水:水的管理,是稻田养鱼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以稻为主,在插秧后20天内,水深3.5厘米,让稻浅水分蘖。这时由于鱼种放养时间不长,个体不大,对水位的要求也不是太高。20天以后,禾苗分蘖基本结束,鱼也渐渐长大。这时,可以加深田水至5~7厘米,随着禾苗的生长,可以加深到10厘米,这对控制秧苗无效分蘖和鱼的成长都有好处。晚稻田要控制水位,因插晚稻时气温高,必须加深田水,以免秧苗晒死,这对鱼稻都是有利的。转田:双季稻养鱼的转田工作,也是稻田养鱼工作的重要一环。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期间有犁田、耙田的农活要做,这些农活往往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必须做好转田工作。转田工作应发挥鱼沟、鱼溜的作用。就是在收割早稻前缓慢放水,让鱼沿着鱼沟游到鱼溜里来。或者把稻谷带水割完,然后将鱼通过鱼沟集中到鱼溜中,用泥土暂时加高鱼溜四周,引入新鲜清水,使鱼溜变成一个暂养流水池,待犁耙田结束,再把鱼放入整个田中;然后插晚秧,这种方式有时也会造成部分鱼死亡。利用鱼沟鱼溜,把鱼从早稻田转入小池塘中暂养,待插完晚秧后,再把鱼放入稻田,这种方法死鱼很少。施肥:养鱼稻田施肥,以施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为宜,肥效时间长,促进水稻稳定生长,保持中期不脱力,后期不早衰,群体易控制。对所施的基肥和农家肥,养鱼稻田并无特殊要求。如果施用尿素、碳铵作追肥时必须保证鱼类的安全,能用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钾肥有氯化钾等。氨水不宜做基肥,更不宜做追肥,碳铵做基肥要深施,二者都具有腐蚀性,对鱼类有刺激作用。施肥应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施半块田,先把田水加满到沿埂堤,并注意不要将化肥直接撒在鱼沟和鱼溜内。根据我们的体会,每亩每次施用量分别为:尿素不能超过8千克,硫酸铵不能超过10千克,碳酸氢铵不超过4千克,氯化铵不超过3千克。施药:稻田施药,只要处理得当,也不会对鱼产生影响。防治水稻病虫害,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掌握适宜的使用浓度和正确的喷洒方法,严禁使用汞制剂和除草剂。为了确保鱼的安全,在养鱼稻田中施用各种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均应事先加灌4~8厘米深的水。在施药时要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同时,在喷撒药液(粉)时,注意粉剂宜在早晨带露水喷,喷嘴要抬头,尽量使药物洒在稻禾的叶面上,避免粉剂直接喷入稻田水体中。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喷头要朝上。施药后如发现鱼体中毒,必须立即加灌新水,稀释水中药物浓度。下雨或雷阵雨前不要施药,否则药物被雨水打落田中,严重时可造成鱼类死亡。晒田: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情况是在变化的,养鱼的水稻田,养鱼需水与水稻需水是主要矛盾。田间水量多,水层保持时间长,对鱼的生长是有利的,但对水稻生长却是不利。农谚对水稻用水进行了科学的总结,那就是“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蘖、脱水晒田、复水长粗、厚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因此,有经验的老农常常会采用晒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蘖,这时的水位很浅,这对养殖翘嘴红鲌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做好稻田的水位调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一条经验,那就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沟溜起作用,晒田不伤鱼”。晒田前,要清理鱼沟鱼溜,严防鱼沟里阻隔与淤塞。晒田总的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晒田时,沟内水深保持在13~17厘米,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晒好田后,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鱼缺食太久影响生长(图16)。图16 稻田水位、水温与晒田关系示意图施饵:在稻田中养殖翘嘴红鲌,一般不需要多投饵。如果稻田太瘦,水体中的活饵料太少,尤其是动物性饵料不足以满足翘嘴红鲌的生长发育时,就需要另外投放小泥鳅、小麦穗鱼等活饵料,也可定期、定时投放配制好的配合饲料。日常管理:其他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勤巡田、勤检查、勤研究、勤记录。坚持早晚巡田,检查鱼的活动,摄食水质情况,决定投饵、施肥数量。检查堤埂是否塌漏,平水缺、拦鱼栅是否牢固,防止逃鱼和敌害进入。检查鱼沟、鱼窝,及时清理,防止堵塞。检查水源水质情况,防止有害污水进入稻田和防止鱼类缺氧浮头。要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田块档案记录。
翘嘴鲌和翘嘴红鲌是一种鱼吗 翘嘴鱼是什么鱼
翘嘴鲌和翘嘴红鲌是同一种鱼。翘嘴鲌:下咽骨狭长,呈钩状。咽齿近锥形,末端尖而钩状。腹膜银白色。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色,鳍呈深灰色。翘嘴红鲌:口上位,口裂几与身体垂直,下颌向上翘。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胸鳍尖,末端伸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分叉。体侧面及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浅灰色。 扩展资料 简介: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分布甚广,分布于中国珠江、台湾、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等水系。 红鳍鲌:喜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湖泊中,在河流中通常生活在缓流里。红鳍鲌为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以鱼、虾、螺、昆虫、幼虫和枝角类等为食。分布于中国、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越南。 生活习性: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
四大家鱼亲鱼塘如何混养翘嘴红鲌?
(1)混养原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为主而且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亲鱼塘一般具有面积大、池水深、水质较好和放养密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不影响亲鱼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混养翘嘴红鲌,既可消灭池中小杂鱼,又可增加经济收入。(2)池塘条件: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的成鱼养殖池塘。(3)放养时间:翘嘴红鲌的放养时间一般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后,约7月中下旬进行。(4)放养模式及数量:每亩放养30~40尾,亩产商品翘嘴红鲌30~40千克,如以鲢鱼或鳙鱼为主养鱼的亲鱼池,每亩放养数量还可增加。若是以后备亲鱼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至7月初每亩投放草鱼夏花鱼种1000尾,不但为翘嘴红鲌提供鲜活饵料,少量存活下来的成为较大规格的草鱼鱼种。(5)饲料投喂:根据放养量池塘本身的资源条件来看,一般不需投饵,混养的翘嘴红鲌以池塘中的野杂鱼和其他主养鱼吃剩的饲料为食,如发现鱼塘中确实饵料不足可适当投喂。(6)日常管理:①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早上观察有无鱼浮头现象,如浮头过久,应适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下午检查鱼吃食情况,以确定次日投饵量,另外,酷热季节,天气突变时,应加强夜间巡塘,防止意外。②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一般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如果鱼塘载体量高,必须配备增氧机,并科学使用增氧机。③定期检查鱼生长情况,如发现生长缓慢,则须加强投喂。④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鱼体下塘前要用3%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或用防水霉的药物浸浴。5、7、9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各一次,防止寄生虫侵害;在正常情况下,如2~3天大幅度减食,应用杀虫药全池泼洒,杀灭水体寄生虫。(7)放养优点:养成成活率高,投入少产出大,成鱼起捕可在第二年亲鱼人工繁殖时进行,所以对亲鱼的生长不影响。
翘嘴红鲌成鱼饲养时怎样投饵?
饲料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翘嘴红鲌成鱼养殖生产的成本中饲料约占60%,因此,有效解决和合理利用饲料是提高养鱼效益的关键之一。翘嘴红鲌是喜肥水、耐低氧、杂食性的鱼类,池塘养殖采取施肥与投饵相结合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饲料投喂要求是“四定”、“四看”,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看天气状况、看鱼吃食情况,看季节、看池水水质情况。投喂饼粕类、麸皮或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池中鱼总重的2%~3%,上下午各喂1次。5月前水温低,应少喂,每日2次(上午9时、下午3时),7~9月水温高,鱼食欲旺盛应多喂,每日投喂3次(上午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到8月下旬,可适当增加精料的比例,每日4次(上午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10月每日3次,11月每日1次。投喂饲料应均匀投放在饲料台或沿塘边浅滩四周泼洒,以便池鱼均能吃到食料,切勿乱撒或投向深水处,以免造成饲料沉底而浪费。还要经常添喂青饲料,增加食物的多样性,以促进生长,节约成本。
混养翘嘴红鲌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目前养殖的鱼类,从其生活空间看,可相对分为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和底层鱼类三类。上层鱼类如鲢鱼、鳙鱼,中下层鱼类如草鱼、鳊鱼、鲂鱼等,底层鱼类如青鱼、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等。从食性上看,鲢鱼、鳙鱼吃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草鱼、鳊鱼、鲂鱼主要吃草,青鱼主吃螺、蚬等软体动物,鲤鱼、鲫鱼(鲤也吃软体动物)能掘食底泥中的水蚯蚓、摇蚊幼虫以及有机碎屑,鲮鱼、罗非鱼能吃有机碎屑及着生藻类。池塘单独养殖上述鱼类,水体中的空间和饵料生物(如小鱼、小虾等)没有完全利用,完全可以套养翘嘴红鲌这种底栖性、杂食偏动物食性的鱼类。在成鱼养殖池中混养翘嘴红鲌时,对主养鱼类没有特别的要求,如温和性的四大家鱼,肉食性的鳜鱼、鲈鱼等均可。池塘套养翘嘴红鲌时应充分考虑翘嘴红鲌的小个体、杂食性偏动物食性、底栖性以及昼伏夜出等特点,确定套养原则。一,如果翘嘴红鲌套养在主养肉食性鱼类的池塘,对主养鱼类和翘嘴红鲌的规格都有一定的要求。翘嘴红鲌和主养鱼类同为肉食性鱼类,若两者规格相差较大,都有将对方作为饵料的危险。如果两者同为当年繁殖的鱼种,主养鱼类生长速度快,应当限定其最大规格;如果翘嘴红鲌为隔年鱼种,应当限定主养鱼类的最小规格。若主养鱼类为鳜鱼、鲈鱼,当翘嘴红鲌下塘时,要求鳜鱼、鲈鱼小于4厘米;若主养鱼类为大口鲇、斑点叉尾<img class="scrollLoading" src="http://47.94.224.236/baidu/qiaozuihbyzsyjswd/19787109121546010001_0091_1.gif$,当翘嘴红鲌下塘时,主养鱼类应不大于6厘米。二,翘嘴红鲌为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食性与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等基本相同,而且栖息空间也相似。如果池塘主养这些鱼类,只能套养少量的翘嘴红鲌,只要对主养鱼类投喂足量的饲料,才能不影响翘嘴红鲌的生长;如果池塘准备混养这些杂食偏动物食性的鱼类,完全可用翘嘴红鲌来取代,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翘嘴红鲌成鱼饲养时怎样施肥?
合理使用肥料,保持池水“肥、嫩,爽、活”是池塘养殖翘嘴红鲌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应根据池塘条件、放养模式、产量指标和技术水平等来制订全年池塘施肥量。单养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前施放底肥。每亩施粪肥或绿肥300千克,鱼种入池后每隔2~3天追肥一次,每亩施肥量100~150千克;或每周一次,每亩施肥200~300千克。翘嘴红鲌的成鱼塘要求水质肥沃、透明度在25~30厘米,低于20厘米应注水,高于30厘米应施肥,要经常看水追肥。如透明度低到20厘米左右,水呈乌黑色,表明水质已经趋于恶化,则要及时加注新水。施肥前如水质已较老,应先灌注新水,防止水质过肥恶化。最好根据水质分析来确定施肥量,效果更好。对施肥量的掌握不应绝对化,有的老池淤泥很多,放养量大,饵料足,池水肥,也可常年不施肥。
翘嘴红鲌如何进行驯食?
翘嘴红鲌的驯食就是训练翘嘴红鲌养成成群到食台摄食配合饲料的习惯。驯食可以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增加翘嘴红鲌的摄食强度,使成鱼的捕捞、鱼病防治工作更加简单有效。如果池塘投放的翘嘴红鲌规格较大,在苗种阶段已经进行过驯食,再进行驯食比较容易;如果投放的翘嘴红鲌规格较小,苗种阶段可能没有进行过驯食,应尽早训练。对翘嘴红鲌驯食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翘嘴红鲌达到5厘米时,每天傍晚时分,将新鲜的鱼虾肉浆投放到饲料台,待翘嘴红鲌吃食后,再拌和部分颗粒饲料,这样连续10天左右,驯食即可获得成功,也可采取投喂饵料前敲打面盆等发出声响的方式来驯食。
翘嘴红鲌与蒙古红鲌的区别
蒙古红鲌又名蒙古鲌、红梢子。体长为体高的3.9~4.5倍,为头长的3.5~4.4倍,为尾柄长的5.5~6.6倍。头长为吻长的3.2~3.8倍,为眼径的5.3~6.7倍,为眼间距的3.0~3.8倍。体延长而侧扁,头部背面平坦,头后背部微隆起。吻略突出,口端位,口裂稍斜,后端伸至鼻孔后缘正下方,下颌比上颌略长。下咽齿呈钩状。鳃耙细长。背鳍第3根不分支鳍条为光滑硬刺,起点至吻端距离稍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短,伸达胸鳍、腹鳍间距约1/2~2/3处,腹鳍不达肛门。尾鳍分叉深,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细长,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身体上半部浅棕色,下部银白色,杂有虹彩光泽。尾鳍上叶淡黄色,下叶为鲜红色(图4)。图4 蒙古红鲌繁殖季节约在5~7月。1龄鱼即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雄性个体颜色较深,即有婚姻色出现,头部及胸鳍外侧均有“珠星”存在;雌性个体无此现象。卵为黏性卵,受精卵黏附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上。受精卵在水温为20~24℃时约需44小时即可孵出。
怎么钓翘嘴红鲌
抛竿定点钓翘嘴巴翘嘴巴学名翘嘴红鲌,又称鲌,俗称翘嘴巴(简称翘嘴)、鲌丝、翘嘴鲢,背部和体侧上却为浅灰色,腹部为银白色,下颖肥厚向上突出上翘,尾巴是红色的被称为翘嘴红鲌,尾巴呈青色的称之为青梢鲌,最大的个体可重达10千克,是我国鳊鲌亚种最大的一种鱼。翘嘴在我国分布较广,长江、黄河、珠江等五大水系都有其踪影,是长江水系中的经济性鱼种之一。翘嘴主要栖息在明亮的敞水区的中上层,它善于跳跃,游动迅速,常常在水面追捕小鱼小虾和落水昆虫,由于它系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的方式主要以视觉为主,除了用真饵可钓获,用拟饵也能钓取它。钓点:在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钓取翘嘴,主要是以抛竿配串钩为主,也可在早晚的两个时段中用拟饵拖钓。翘嘴鱼喜欢在面大水深的水域里生活,其活动范围较广,白天它一般蛰伏在深水区的中下层,只有天刚亮或黄昏这两个时段才游近岸觅食。因此白天施钓时,可选择水库或湖泊的进出水口,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域河湾及下风处做钓点。钓饵:妒鱼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肉食为主,也食一些植物类素饵。因此,钓饵可用鱼虾和昆虫,也可用蚯蚓、麦麸、白虫、面团和商品饵。根据翘嘴鱼的食性和捕食的特点,使用拟饵也可钓获,但拟饵必须用蚂炸、虾型饵才能有效。目前,西丽湖水库以小泥鳅最好。钓法:翘嘴鱼一年四季摄食的特点根据季节的不同,施以不同的钓法,才能钓有所获。根据过去的实践来看,春末夏初使用抛竿炸弹钩串钩钓效果较为理想,夏秋两季则用拟饵拖钓效果较为明显。钓个体较大的翘嘴鱼可以用炸弹钩钓,钓个体小的可以直接使用串钩钓,施钓效果不佳时,可用炸弹钩加串钩钓。如钓点中鱼多,可用商品饵加面调成羊屎蛋饵钓。钓具:抛竿串钩定点钓,这种钓法主要适用于自然水域施钓离岸较远的翘嘴鱼。选择3.6米调性偏软的抛竿,使用储线100-120米的直径为0.4 -0.45 毫米型鱼线轮,钓钩可用丸世型长柄钩扎制的串钩或十字钩。钩上穿挂小虾或蚯蚓。钓组采用上钩下坠的方式组合,钓钩与铅坠的距离约在15-20厘米。技巧:施钓前可用抛竿炸弹钩抛投馒头大小的团饵四五个,然后再开始钓。钩饵入水后,绷紧钓线架竿,架竿时最好架在抛竿的第二节后,使竿尖尽可能地抬高一些,让饵钩悬于接近翘嘴鱼的活动泳层,提高中钩率。由于钓钩上挂的是蚯蚓或小鱼,应注意抛投时不能将饵抛甩掉,切不可象抛投炸弹钩那样的发力。以防拉断蚯蚓或甩掉小鱼。翘嘴鱼的口裂大容易吃死钩(连钩带饵一口吞),当竿尖动作明显时可不妨将钓竿扬一下,略为收紧之后感觉到挂住鱼就行,架竿后再等第二个动作,当竿梢显示第三个甚至第四个动作时,再扬竿收线就很可能一下钓上四条鱼,这样不仅提高了钓获率,还减少了频频换饵的麻烦。使用抛竿串钩定点钓翘嘴鱼最好是先做窝,定点中投入的饵越多越好,也可不做窝钓,这要根据水中鱼的密度来定。若前面串钩抛下后半小时内没有动静,后面的串钩可加挂炸弹钩,诱钓同时进行;若炸弹和串钩同用,一小时内不见竿梢上有动作,你则要考虑更换钓点。翘嘴鱼的嘴唇较薄,有鱼中钩后.不要与它生拉硬拽,更不要飞鱼。因此,对钓获的翘嘴鱼应将其溜透,尽量使用抄网,以减少或避免跑鱼。
蒙古红鲌与翘嘴红鲌有什么区别?
蒙古红鲌又名蒙古鲌、红梢子。体长为体高的3.9~4.5倍,为头长的3.5~4.4倍,为尾柄长的5.5~6.6倍。头长为吻长的3.2~3.8倍,为眼径的5.3~6.7倍,为眼间距的3.0~3.8倍。体延长而侧扁,头部背面平坦,头后背部微隆起。吻略突出,口端位,口裂稍斜,后端伸至鼻孔后缘正下方,下颌比上颌略长。下咽齿呈钩状。鳃耙细长。背鳍第3根不分支鳍条为光滑硬刺,起点至吻端距离稍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短,伸达胸鳍、腹鳍间距约1/2~2/3处,腹鳍不达肛门。尾鳍分叉深,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细长,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身体上半部浅棕色,下部银白色,杂有虹彩光泽。尾鳍上叶淡黄色,下叶为鲜红色(图4)。图4 蒙古红鲌繁殖季节约在5~7月。1龄鱼即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雄性个体颜色较深,即有婚姻色出现,头部及胸鳍外侧均有“珠星”存在;雌性个体无此现象。卵为黏性卵,受精卵黏附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上。受精卵在水温为20~24℃时约需44小时即可孵出。
翘嘴红鲌的介绍
翘嘴红鲌(学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翘嘴红鲌的生活习性
翘嘴红鲌是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成鱼游动迅速,性残暴,善跳跃,一般白天都活动于水体中下层,夜间活动于水上层,有喜爱白色光亮的趋光性;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3~40℃,摄食水温2~35℃,最适水温14~32℃,繁殖水温20~30℃。冬季均在河床、湖槽中越冬。翘嘴红鲌对环境适应性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在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pH 6.5~8.5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也就是说,数十万亩亩: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顷=15亩。下同。的湖泊与水库到数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数平方米的网箱都可以将鱼苗饲养为成鱼甚至是成熟亲鱼。翘嘴红鲌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病害较少。
翘嘴红鲌发病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1)化学物质: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翘嘴红鲌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池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周围环境、水源、生物活动(鱼类、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底质等有关。如鱼池长期不清塘,池底堆积大量没有分解的剩余饵料、鱼类粪便等,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来毒害翘嘴红鲌。有些地方,土壤中重金属盐(铅、锌、汞等)含量较高,在这些地方修建鱼池,容易引起弯体病。另外,工厂、矿山和城市排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这些水源中含有一些重金属毒物(铝、锌、汞)、硫化氢、氯化物等物质的废水如进入鱼池,重则引起池鱼的大量死亡,轻则影响鱼的健康,使翘嘴红鲌的抗病机能削弱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2)酸碱度:养殖水体的酸碱度以pH 7~8.5为宜。水体酸度低于5或碱度高于9.5会引起翘嘴红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3)溶解氧: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翘嘴红鲌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溶解氧缺乏的水中,翘嘴红鲌对饵料的利用率低,体质渐弱。溶解氧低至“浮头”时,如果短时间内不增加溶解氧,就会造成翘嘴红鲌死亡;溶解氧过多过饱和,则又会造成鱼苗和鱼种患气泡病。(4)水温和透明度:主要是温度的影响,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等。另一方面,翘嘴红鲌是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体温是随外界水温变化而变化,外界水温变化过快,翘嘴红鲌就难以适应,易产生死亡。因此,鱼苗、鱼种在运输过程中和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不超过2~3℃,长期的高温或低温对翘嘴红鲌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水温过高,可使翘嘴红鲌的食欲下降。(4)机械性损伤:拉网捕鱼、鱼种运输以及人工授精时操作不当,常使翘嘴红鲌受伤,引起组织坏死,同时伴有出血现象,容易被水霉感染而导致腐皮病、水霉病的发生。
翘嘴红鲌养殖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跎俪杀荆径即映靥裂持刑粞」娓0.4-0.8㎏的个体作为亲本,导致人工繁殖产卵率低,孵化后鱼苗活力下降,鱼苗难运输,养殖成活率不高。解决品种种质问题的办法是坚持从自然界挑选三冬龄以上、规格1--3㎏健壮野生个体作为亲本。 二、运输成活问题 翘嘴红鲌的运输技术已经成为翘嘴红鲌产业化的重要保障。客观上由于翘嘴红鲌的繁殖季节较晚,而且翘嘴红鲌性急燥、喜跳善闯特性,加上体表黏液少,鱼皮薄,鳞片非常容易脱落,体内鱼骨相对细小脆弱,容易受伤。鱼苗鱼种运输困难大,成活率低,长途运输剧烈震动风险更大,如果不注意,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苗种出池前充分锻炼和冲水;(2)苗种操作时避免鱼体损伤,最好带水操作;(3)装苗种的密度要适宜;(4)要求鱼苗运输过程,途中防止剧烈震动,防止水温变化过大过快。 三、饲养管理问题 饵料投喂:应遵循“荤素搭配,素为主,荤为辅”的原则,即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喂养饲料鱼、昆虫为辅,这样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解决饲料鱼的途径主要是“套养罗非鱼”和“利用野杂鱼”。另外,根据翘嘴红鲌喜食昆虫的特性,可在池塘中央安装黑光灯,以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 巡塘、注水:翘嘴红鲌不耐低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阴雨、闷热等容易出现浮头的天气,要勤巡塘,多观察,发现浮头现象及时开启增氧机。要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的“新、活、爽”,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初夏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高温季节每7天注水一次,每次20-30cm。 四、鱼的混养问题 以养殖翘嘴红鲌为主的池塘,其混养鱼的种类和密度也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注意,不能混养抢食凶猛的鱼类(如鲤鱼),否则影响翘嘴红鲌的摄食,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可适当套养些鲫鱼、罗非鱼等,密度也不可放大。每亩可套养鲫鱼20-30尾/kg的50-80尾,罗非鱼4-5尾/kg的40-50尾。 五、鱼病的防治问题 翘嘴红鲌对某些药物(如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生石灰等)非常敏感,用药时须慎之又慎。在使用晶体敌百虫时,按0.2-0.3g/m3的浓度全池泼洒后,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开启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用药24小时后,池塘换水1/3。(信息来源:盐都区科技入户)
谁知道钓翘嘴红鲌时应注意些什么
钓翘嘴红鲌时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翘嘴红鲌的摄食习惯是见到自认为的饵食才猛扑过去吞进口中若不对味便立即吐出。它吐钩本领高强,若发现饵钩中的钓钩刺痛它的口唇.便知有异,会急速吐钩。因此,钓者必须及时提竿。 翘嘴红鲌的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这使它能易于找到食物:但是:若钓者不注意隐蔽.容易惊动它.使它快速逃窜而去.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再回到原处,因此难以钓到了。在垂钓翘嘴红鲌时除做好隐蔽工作外:操作也不能太猛否则会吓跑它。 翘嘴红鲌性躁、力大.游动迅速.一旦被钩住便会极力逃窜特别是个体大者.更是横冲直撞。这时约者应稳住心情认真且小心地对待。 翘嘴红鲌喜吃活食因此,在将各种小动物装钩时必须注意装钩方法在挂牢的同时尽量少伤害它的内脏。而在饵钩入水后.要有意识地拖动它这样,翘嘴红鲌见到这种动食便会快速游来一口吞下。 翘嘴红柏在冬季仍有摄食要求,在严寒的北国,它也是钓者冰钓的对象。冰约时多用小活鱼作钓饵进行定点浮钓.也可用蚯柯、水丝蚓等荤饵不用浮漂,但需不断提放饵钩.以引起翘嘴红鲌的注意。 翘嘴红鲌平时多以小鱼.小虾为食,有时结群掠捕它们.惊得它们四处窜逃。因此在水域中小鱼、小虾及浮游动物多的地方必是翘嘴红鲌出没之所,在这些地方垂钓.必有较大收获。 在傍晚直至夜幕降临这时.没有人声.没有惊扰.岸边十分寂静一切都笼罩在深深的宁静之中而翘嘴红鲌就放心大胆地游近岸边捕食这是它们的摄食高峰此刻垂钓定能满载而归。 若用小活鱼作钓饵在甩抛海竿时不应像平时那样大力挥动.以免将钓饵甩掉.而要顺势将饵钩甩出在饵钩即将入水时,稍带一下竿尖钩使饵轻轻入水即可。
翘嘴红鲌如何放养?
在茭白苗移栽前10天,对鱼坑进行消毒处理。新建的鱼坑,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7~10天后,再换新鲜的水继续浸泡7天后才能放鱼;旧坑按0.25千克/米3放养鱼种,在鱼种投放时,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分钟,以防鱼病的发生。如果是用来培育翘嘴红鲌鱼种的,每亩放3厘米长的翘嘴红鲌夏花1000~1200尾,鲢、鳙鱼和异育银鲫各50尾,待鱼能进食后每天喂精料一次,每亩投料1.0~2.5千克。如果是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的,每亩可放养12~15厘米的翘嘴红鲌300尾,同时配养15厘米鲢、鳙鱼或7~10厘米的鲫鱼各30尾。为了确保翘嘴红鲌有足够的天然饵料,可每亩放抱卵青虾0.2~0.5千克。也可投喂自制混合饲料或者购买鱼类专用饲料,定时定量进行投喂。鱼病防治是以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养殖期间,每隔20天左右将漂白粉对水全池泼洒一次。
岛子鱼与翘嘴红鲌是一样的鱼不
是,还有蒙古红鲌也是指的这种鱼
翘嘴红鲌疾病有什么特点?
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认为翘嘴红鲌在人工养殖发生疾病时,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区域性:翘嘴红鲌疾病的区域性是指部分鱼病的发生具有地域分布上的差异,主要是水质肥瘦、水温高低等因素影响。例如小瓜虫在湖泊网箱养殖时容易发生,而在池塘混养时则不易发生。季节性:翘嘴红鲌疾病的季节性是指疾病的发生具有气候、水温上的差异,例如在每年的3~5月和8~10月是小瓜虫病的流行季节,也就是说,小瓜虫的发病高峰期在春秋季;而指环虫病在每年的夏、秋季流行,一般为6~10月;各类细菌性疾病一般发生在5~11月。持续性:翘嘴红鲌疾病的持续性是指部分疾病的发生是连续或断续的,这是由鱼病的抗药性、用药的不规范性、杀虫不彻底或病害的复发。例如指环虫病虽在每年的夏、秋季流行,尽管对此病用药,但此虫仍一年四季在翘嘴红鲌的鳃部寄生。
翘嘴红鲌的生长特性有什么规律?
生长的连续性:在食物充足的前提下,鱼类的生长具有相对的不限定性。只要环境适合,它都以不同的生长速度连续生长。生长的阶段性:翘嘴红鲌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有不同的生长速率。首次性成熟之前的阶段,生长最快;性成熟后生长速度逐步缓慢下来;最后为衰老阶段,生长率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到老死。生长的季节性:一年四季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冬季和早春生长速度最慢,夏秋季生长最快。
翘嘴红鲌的饵料有几种?
饲料是饲养动物的物质基础,它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植物,部分采自动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翘嘴红鲌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且很贪食。饲(饵)料的种类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水体天然饵(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水体天然饵(饲)料主要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小杂鱼、小虾等。浮游生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底栖动物包括环节动物(各种水蚯蚓)、软体动物(螺、蚬、蚌)、水生昆虫及幼虫(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幼鱼阶段主要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也摄食一些绿藻和硅藻。稍长大后,摄食水生昆虫幼虫、孑孓和水蚯蚓等。成鱼阶段食谱很广,食有机碎屑、蚯蚓、水生昆虫和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但主要以小鱼小虾为直接饵料。精饲料有植物性饲料,包括谷实类、饼粕类、糠麸类、糟渣类等,还包括一部分动物性饲料。谷实类有玉米、小麦、稻谷,饼粕类有大豆饼、花生饼、菜子饼、棉子饼等,糠麸类有米糠(油糠和统糠)、小麦麸皮,糟渣类有醋糟、酒糟、制糖滤泥等。动物性饲料有蚕蛹、鱼粉、肉骨粉、血粉和其他屠宰下脚料。某些精饲料可以直接和小鱼、小虾的浆糜混合投喂。大多数情况下,精饲料制成人工配合饲料再投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水产养殖工作者一直把翘嘴红鲌当作有害的凶猛鱼类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库限制其种群发展,也一直认为它的主要食性是以小鱼小虾为饵,不可能或很少摄食人工饵料,但是经过几年来研究证明,翘嘴红鲌完全可以食人工配合饲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来源非常广,可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花生饼、菜子饼、糖糟、酒糟以及少量鱼粉、蚕蛹粉等。此外,投喂的牛粪、猪粪和绿肥也能直接吞食一部分。在主养翘嘴红鲌的塘中,可以直接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8%较合适,或鲫、鳊的全价颗粒饲料,这样翘嘴红鲌的生长更好。
翘嘴红鲌的鱼苗放养密度有什么要求?
翘嘴红鲌的放养密度应依据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浮游动物的数量而定,因为其放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以及池塘利用率。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不充足,鱼苗生长缓慢或成活率较低;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但影响池塘利用的效果和产量。放养密度对鱼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饵料、活动空间和水质对鱼苗的影响。根据生物学原理,利用浮游生物发生规律和鱼苗摄取食规律一致性。具体而言,鱼池施肥后,各种生物的出现速度和数量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异,其规律一般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底栖动物。翘嘴红鲌水花鱼苗入池到全长3厘米的摄食对象一般是: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底栖动物。鱼苗池适时肥水和水花鱼苗适时下池,就可利用两个规律的一致性,使鱼苗始终都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这是池塘培育好鱼苗的技术关键。生产实践表明,如果水温在20~30℃时,注水施肥后7~9天投放鱼苗较为适时。鱼苗规格要整齐,游动活泼,顶水能力强,能摄食外界食物。翘嘴红鲌的放养密度,以每亩放养10万~20万尾为宜,要一次放足,不宜搭配其他鱼类,一般以单养为好。另外,放养时,水温温差不能超过2℃,鱼苗池pH在6.8~7.5,氨氮低于0.06毫克/升。
翘嘴红鲌鱼种的来源有几条途径?
翘嘴红鲌养殖成鱼放养的鱼种,主要应由养鱼单位自己培育,这样既可做到有计划地生产鱼种,在种类、数量和规格上满足放养的需要,又可避免因长途运输鱼种而造成鱼体伤亡,或者放养后发生鱼病,降低成活率及鱼病的传播蔓延。本单位生产鱼种有以下几个途径:(1)鱼种池专池培育:专池培育鱼种是解决鱼种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近几年来不断提高食用鱼饲养池的放养密度,单靠专池培育鱼种已无法适应食用鱼饲养池放养的需要。专塘培育的1龄鱼种,其重量占本塘总放养鱼种重量的40%~70%。(2)食用鱼饲养池中套养鱼种:食用鱼饲养池套养鱼种,不仅能节约鱼种培育池面积,而且可以充分挖掘食用鱼饲养池的生产潜力,并能提高鱼种规格、节约劳力和资金。套养翘嘴红鲌鱼种的食用鱼饲养池中,主要是以饲养鲢、鳙、鲂及草鱼为主。一般每亩放8.3~10厘米大规格鲢鱼夏花1000~1200尾;鳙鱼亩放600~750尾,鲢、鳙成活率可达85%以上,翘嘴红鲌的套养密度为每亩150~200尾。在食用鱼饲养池中套养翘嘴红鲌鱼种,翘嘴红鲌的重量占本塘放养鱼种总重量的8%~10%即可。(3)食用鱼饲养池中留塘鱼种:食用鱼饲养池由于高密度饲养,出塘时有90%以上的养殖鱼类达到上市商品规格,有10%左右的鱼转入第二年养殖。这部分留塘鱼种,第二年可提前轮捕上市,这既可繁荣市场,又可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是食用鱼养殖放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野生捕捞的鱼种:现在仍有许多养殖户尤其是靠近湖泊附近的养殖户会在江河湖泊中捕捞或购买一部分野生的苗种资源,但要注意的是野生苗种中有一种戴氏红鲌(又叫青梢红鲌),在苗种期外形与翘嘴红鲌非常相似,但生长速度要慢得多,如不小心买到或捕捞到,则损失惨重。因此,购买野生苗种还存在着种质的风险,购买时需要特别注意辨别。
翘嘴鲌和翘嘴红鲌是一种鱼吗
翘嘴鲌和翘嘴红鲌是同一种鱼。翘嘴鲌:下咽骨狭长,呈钩状。咽齿近锥形,末端尖而钩状。腹膜银白色。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色,鳍呈深灰色。翘嘴红鲌:口上位,口裂几与身体垂直,下颌向上翘。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胸鳍尖,末端伸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分叉。体侧面及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浅灰色。 扩展资料 简介: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分布甚广,分布于中国珠江、台湾、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等水系。 红鳍鲌:喜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湖泊中,在河流中通常生活在缓流里。红鳍鲌为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以鱼、虾、螺、昆虫、幼虫和枝角类等为食。分布于中国、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越南。 生活习性:翘嘴鲌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浪时与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
红鳍鲌与翘嘴红鲌有什么区别?
红鳍鲌别名连子、红鲇鲌、红翅翘头鱼、红鳍白鱼、短尾鲌、黄掌皮、黄尾鲹。体长为体高的4.0~4.6倍,为头长的3.7~4.0倍,为尾柄长的8.6~9.3倍。头长为吻长的4.0~4.2倍,为眼径的4.2~4.4倍,为眼间距的4.0~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2倍。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在腹鳍基部处向内凹进,自胸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口小,上位,下颌往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中等大,侧位。侧线前端略向下弯曲。鳞片中等大。下咽齿尖端呈钩状。背鳍短,硬刺发达,其起点距尾鳍基部比距吻端为近。胸鳍长,其末端接近腹鳍。腹鳍不达肛门。尾鳍深叉形,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极小,腹膜银白色或淡灰色。体背部灰色,侧面及腹面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臀鳍和性鳍下叶均呈橘黄色(图2)。图2 红鳍鲌繁殖期约在5~6月,在静水环境中产卵,卵产出后黏附在水草的茎叶上发育。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头部和胸鳍鳍条上均有“珠星”,雌鱼无此构造。
河道养殖翘嘴红鲌应具备哪些条件?
河道一般曲折多湾,呈长条形,与陆地接触面相对较大,流进的有机质也多,水质较肥,有利于提高养殖翘嘴红鲌产量,也是用于养殖翘嘴红鲌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要满足翘嘴红鲌的生态条件,河道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水质要好:养殖翘嘴红鲌的河道,应避开工矿企业的排污处,特别是要避开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的污染源,就是生活污水,也要经过净化后方可用于养殖。条件要好:河道两旁的堤坝要牢固,不受洪水和干旱等灾害的影响,要做到涝能排水、旱能保水的要求。河道中进出水口不要太多,并且要确保每个进出水口不能逃鱼,另外河道的水底要平坦,便于管理和捕捞。水位落差:长年水位落差较小,最好不超过1.5米,夏季水深不能少于1.0米。水位落差过大,超过3米时,水位的急剧变动非常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对拦鱼设施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水流:水的流速大,水体交换率高,水体的溶氧高,对养殖翘嘴红鲌是有好处的,但是水流一旦超出养殖翘嘴红鲌所需要的范围,就不利于养鱼。养殖翘嘴红鲌的河道,水的流速以0.7米/秒内为好。生物饵料:河道中要有较丰富的水生生物,如河虾、野杂鱼、水蚯蚓等,并能较方便地利用,解决部分饵料问题。用水矛盾:要了解周围农田灌溉、储水、泄洪等情况,在修建拦鱼设备和养鱼时,解决好养鱼用水和水利方面的矛盾。
影响翘嘴红鲌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翘嘴红鲌运输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它们之间彼此关联。在翘嘴红鲌的运输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些因素。(1)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影响翘嘴红鲌运输密度和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在运输过程中鱼类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苗种就开始死亡。正常情况下,翘嘴红鲌的耗氧率与鲤鱼相近,据测定,体长7厘米的翘嘴红鲌耗氧率为0.15毫克/克·小时,9.5厘米的耗氧率为0.13毫克/克·小时。如果是采用尼龙袋装运苗种,由于袋中充有大量的氧气,不会发生缺氧问题。而在开放式运输中,就要充分注意氧气的补充工作,通常在运输途中可以通过人工冲氧气、换水等措施来提高水体的含氧量。(2)水温:水温对苗种运输密度和成活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水温的升高,翘嘴红鲌的耗氧率升高,它的代谢强度也不断加大,另外温度高时,水体中腐败物质分解速度加快,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引起苗种死亡,降低了翘嘴红鲌运输的安全系数。因此,高温季节运输时,可以通过减少装载量、加冰、晚上运输等措施提高运输的安全系数。低水温对苗种的运输是有利的,但不是越低越好,水温过低易造成鱼体冻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运输途中需要换水,容器中的水温不要发生3℃以上的剧烈变化,否则鱼类不能很快适应而罹患感冒病,严重时可引起苗种死亡。(3)水质:翘嘴红鲌在运输过程中,排粪(如运输前排粪不彻底)和排泄(二氧化碳、氨氮)不断,这些物质很容易使水质变坏,严重时导致运输途中死鱼。因此,要求运输用水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溶氧充足、含有机物质及浮游生物量少、中性或微碱性、不含有毒物质。一般的江湖、水库、井水、自来水都可作为运输用水,现在普遍采用井水和自来水。使用井水时,一定要注意曝气处理,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使用自来水需经过去氯处理后才能用。去氯方法:一是把自来水放入大容器内贮存2~3天,或向水中充气,或开启微型增氧机24小时后即可使用,目的是使氯从水中自然逸出;二是每100升水加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0.63克,可使水中的氯含量降至0.1毫克/千克的安全浓度。如果经24小时的运输仍不能到达目的地时,就需要重新换水充气,目的是及时清除运输途中鱼体排泄物和二氧化碳及氨氮的积累,当然如果在20小时左右就能到达目的地,为了防止水质腐败变质,在运苗水中加青霉家和食盐,可抑制细菌活动,延长运输时间。(4)鱼的体质:翘嘴红鲌的体质与运输成活率关系很大,瘦弱的或有病的翘嘴红鲌耐低氧的能力差,经不起长途运输。因此,在运输前要加强饲养管理,使其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这样的鱼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也强,运输成活率也会较高。进行苗种运输之前,要进行2~3次的拉网锻炼,一方面使翘嘴红鲌排清粪便,减少黏液的分泌;另一方面可使其肌肉结实,提高耐低氧、耐密集运输的能力,长途运输还要在清水中“吊养”一晚方可装运。(5)装运密度:装运密度关系到运输过程中的水质好坏,同时又关系到运输的成本。应根据鱼的种类、规格、体质、水温、运输时间、运输工具等情况来确定合理的装运密度。(6)运输鱼的选择:①水花:通常正常的鱼苗体色为洁白色,大小均匀,游动活泼,体表光滑,无黏附物,基本上没有畸形鱼苗。②小规格苗种:优质小规格苗种的特征是:一般体长在2厘米左右,鱼体粗短、健壮、体色亮白,个体大小基本一致,在培育池内集群性强,在脸盆里溯水性强,大小规格整齐,体表光滑完整,无附着物和寄生虫黏附,如有离群独游、头朝上尾下垂或打转的个体,则应剔除。③大规格鱼种:根据翘嘴红鲌的生长规律,6~7月繁殖出来的鱼苗培育至8月一般应达到3~5厘米,外形完全与成鱼相似,9月应达到8厘米,10月可达10厘米。如果达不到这种标准,就不能算是优质鱼种。此外,优质鱼种还必须皮肤光洁无赘物,无伤无病害,膘肥体壮,蹿跳有力。④成鱼:要求无明显外伤,无明显症状,体格健壮,肥满度适中的个体。
翘嘴红鲌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翘嘴红鲌是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成鱼游动迅速,性残暴,善跳跃,一般白天都活动于水体中下层,夜间活动于水上层,有喜爱白色光亮的趋光性;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3~40℃,摄食水温2~35℃,最适水温14~32℃,繁殖水温20~30℃。冬季均在河床、湖槽中越冬。翘嘴红鲌对环境适应性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在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pH 6.5~8.5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也就是说,数十万亩亩: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顷=15亩。下同。的湖泊与水库到数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数平方米的网箱都可以将鱼苗饲养为成鱼甚至是成熟亲鱼。翘嘴红鲌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病害较少。
翘嘴红鲌繁殖技术: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
翘嘴红鲌发情初期在水面形成波纹,至发情高潮,雌雄鱼有时翻腾水面,急速追逐,这时应拉网捕鱼,进行人工采卵受精。翘嘴红鲌为黏性卵,采用干法受精,然后用滑石粉液或黄泥浆水脱黏,再放入孵化环道中孵化。 亲鱼的选择 使用新雄(1-2龄)鱼与老雌(2-4龄)鱼来进行交配效果很好。这样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因为新雄鱼性欲旺盛,追逐雌鱼的活动能力强,假如1尾老雌鱼能配上2-3尾新雄鱼,效果更佳。而年满4龄以上的老雄鱼,就显得行动缓慢,相比之下性欲也较差,故受精率、孵化率都要相应地降低些。 要配好种首先要精选亲鱼,在一池或一缸同品种的种鱼中,不能采取整池、整缸的鱼不分优劣让其混合自由交配,金鱼是体外受精的,在一池或一缸鱼中只要有少数次品鱼(指品种特征不良的种鱼,特别是雄鱼)参加交配,所产的卵里就已布下了退化的遗传基因。同时,品种不纯正的雄鱼活动力强,其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就多,并且孵化后的杂种鱼苗,在抗病能力、活动和食欲量等诸方面均强于纯正鱼苗,这样,纯正鱼苗的生存便受到威胁。如果在选择鱼苗时再疏忽一下,那就必然会导致下一代金鱼的退化。所以,一定要认真精选最佳的亲鱼。另外饲养管理,交配选种,还可采取地理远缘交配法,即用异地饲养的同品种亲鱼交配。 翘嘴红鲌的受精卵较小,呈浅黄色,每克约有1000粒。孵化用水须经过40目筛绢过滤,以免野杂生物进入环道,吞食鱼卵,残食鱼苗。 受精卵先放入孵化缸中孵化,当水温在24-27℃时,在孵化缸中孵化约20小时左右,鱼苗开始破膜出膜,这时再转入孵化环道中孵化,破膜3天后鳔形成,可出孵化设备。在网箱中暂养,喂熟蛋黄吃饱后下塘培育。因翘嘴红鲌受精卵属黏性沉性卵,直接进入孵化环道中孵化容易堆积闷死,在孵化缸中孵化则不会产生此现象,且可高密度孵化,但当鱼苗破膜时,因孵化缸中水流太大,鱼苗容易被缸罩贴伤致死,水流过小义冲不起鱼卵,出苗时问长,鱼苗不整齐。 故当鱼苗破膜时,再转入孵化环道中。方法是:将孵化缸停水,滤去70%-80%的水,然后连水带卵转入孵化环道,破膜过程只需半小时,鱼苗整齐,且孵化环道水流平稳,孵化环境优良,孵化出的鱼苗质量好。 怎样合理使用催产剂 注射药物一般选择hcg和lrh-a2混合使用。使用剂量为:hcg:600-800国际单位/千克十lrh-a2:6-8微克/千克,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一般采取胸腔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可一次注射,也可分两次,催产亲鱼成熟度好的采用一次注射;成熟度稍差的,采用二次注射。第一次雌鱼注射总量的30%,过6-8小时再注射余量;雄鱼只注射第二次。
翘嘴红鲌的繁殖有什么特性?
翘嘴红鲌具有明显的溯河产卵习性,自然产卵场多在水库上游和湖泊上风近岸带。由于水温、水位、流水等条件的不同,产卵时间会适当提前或延迟。雄鱼2~3冬龄性成熟,雌鱼3~4冬龄性成熟,体重3千克以上可繁殖。每年产卵1次,产卵水温20~30℃,适宜产卵水温26℃,适宜产卵的水流速度0.1~1.5米/秒。每次发情产卵持续时间2小时左右,产微黏性卵,卵浅黄灰色,呈透明状,卵径0.7~1.1毫米。自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翘嘴红鲌每年5月下旬逐渐进入性成熟阶段,6月中旬至7月中旬(农历芒种后10天至小暑后10天)为生殖盛期,8月上旬结束。雌鱼怀卵量为15万~20万粒/千克,卵在湖泊近岸浅滩的水生植物、砾石、硬泥上发育,约经48小时孵出仔鱼。
翘嘴红鲌混养有几种类型?
主养滤食性、草食性的池塘,因翘嘴红鲌与主养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几乎没有矛盾,不需要因为混养翘嘴红鲌而减少放养量。一种是以翘嘴红鲌为主、混养其他鱼类的混养方式:翘嘴红鲌是一种以动物食性为主的鱼类,自然条件下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植物碎屑为食。因此,养殖翘嘴红鲌的池塘,水体的下层空间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没有得到利用,可以套养一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如鲢鱼、鳙鱼,来控制水体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调节池塘的水质。在我国南方,由于适温期长,多采取这种方式。一般春季每亩放养规格为4~6厘米的翘嘴红鲌当龄鱼种1000~2000尾和规格为10~15厘米的翘嘴红鲌二龄鱼种100尾,再混养10厘米左右的鲢、鳊、草鱼600尾,采用密养、轮捕、捕大留小和不断稀疏的方法饲养。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放养模式,即每亩放养密度为翘嘴红鲌早繁苗2000~2500尾,或越冬鱼种1500~2000尾。其他鱼种为鲢鱼250尾(规格为250克),鳙鱼30~40尾(规格为250克),草鱼50尾(规格500克),鲤鱼10尾(规格13厘米)。每亩产量可达800~1000千克,其中翘嘴红鲌产量占70%~80%。在混养的鱼类中,尽量不要投放鲤鱼、鲫鱼和罗非鱼。这些鱼类的食性与翘嘴红鲌相近或相似,特别是在投喂饲料的情况下,投喂的饲料被鲤鱼、鲫鱼和罗非鱼先行吃掉,这样会影响翘嘴红鲌的摄食和生长,降低产量。注意鱼种放养时,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并且先放翘嘴红鲌苗种,10~15天后再放其他鱼种,以利于翘嘴红鲌的生长。另一种是以其他鱼类为主、混养翘嘴红鲌的养殖方式:在常规成鱼池搭配翘嘴红鲌时,翘嘴红鲌可以一次放养,也可以多次轮放,这种混养方式的翘嘴红鲌产量可占池塘总产量的10%~20%。鱼种池混养翘嘴红鲌时,一般不混养翘嘴红鲌冬片鱼种,因其规格大,争食而影响草鱼、鲢等其他鱼种的生产。根据不同主养鱼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又分为以下几种。(1)主养滤食性鱼类:在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中混养翘嘴红鲌时,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量的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翘嘴红鲌。放养密度随各地养殖方法而不同,一般每亩产750千克的高产鱼池中,每亩混养翘嘴红鲌3~5厘米的鱼种80~100尾,在鱼鸭混养的塘中混养效果更好。(2)主养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所排出的粪便具有肥水的作用,肥水中的浮游生物正好是鲢鱼、鳙鱼的饵料,俗话说“一草养三鲢”,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一般会搭配有鲢鱼、鳙鱼。搭配有鲢鱼、鳙鱼的池塘再混养翘嘴红鲌时,通常用体长3~5厘米的翘嘴红鲌下塘,放养量为每亩70尾,经过1年的饲养,出池规格可达500克。(3)主养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一般会和翘嘴红鲌在食性和生态位上相矛盾,但是翘嘴红鲌具有动物食性,还是可以利用水体中主养的杂食性鱼类无法利用的小鱼、小虾等。因此,主养杂食性鱼类的池塘仍然可以套养一定量的翘嘴红鲌,3~5厘米的翘嘴红鲌下塘,放养量为每亩10~30尾。具体的放养量应视主养鱼类的食性、生态位以及小鱼、小虾的数量而定。(4)主养肉食性鱼类:主养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池塘,其水质状况良好,溶氧丰富,在饲养的中后期,由于主养的鱼类鱼体已经较大,很少再去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饲料;加上投喂主养鱼的剩余饲料可以很好地被翘嘴红鲌摄食利用,因此,主养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成鱼池塘中混养翘嘴红鲌时,放养量可以适当增加,每亩规格为150克的翘嘴红鲌15~20尾。翘嘴红鲌下池的时间一般应在主养鱼类下池1~2周之后。此时,主养鱼的规格多在10~12厘米,并且对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翘嘴红鲌有哪些形态特征?
翘嘴红鲌身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故得此名。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尾鳍深叉形。头、尾上翘,全鱼呈关刀状,故又称“关刀鱼”(图1)。图1 翘嘴红鲌翘嘴红鲌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它的体色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水质变化而改变。例如,生活在浑水中的翘嘴红鲌为银灰色,生活在半浑水中的为青灰色,生活在清水中的脊背通常为青黄色。
翘嘴红鲌和白翘嘴哪个贵
翘嘴红鲌。1、产自东北松花江的翘嘴红鲌很贵,这种鱼一般能卖到几百块钱一斤。2、颜色鲜艳。普通的翘嘴鱼一般都是白色,而翘嘴红鲌的尾巴和鱼翅是红色的。而且普通的翘嘴鱼在体型上也要比翘嘴红鲌大一些。3、口感很好,翘嘴红鲌就要比普通的翘嘴鱼好吃太多了。4、翘嘴红鲌离开水存活率低。最重要的是翘嘴红鲌出水就死,也就是说外地的客官是很难吃到新鲜的翘嘴红鲌的。
翘嘴红鲌的投喂技术要点有几点?
养殖翘嘴红鲌果,由于翘嘴红鲌的规格不同、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的变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投喂方式。饲养时必须根据鱼的大小认真考虑饲料的特性,如来源(活饵或人工配合饲料)、颗粒规格、组成、密度和适口性等,而投喂量、投喂次数对鱼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有重要影响。此外,使用的饲料类型(浮性或沉性、颗粒或团状等)以及饲喂方法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可以说,投喂方式与满足饲料的营养要求同样重要。(1)开食时机及饵料种类: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源,7天后,卵黄囊消失,完全摄取外源性营养物质。对于人工配合饲料,翘嘴红鲌仔鱼开口时即可摄食,但其最主要的饵料则是浮游动物、水蚯蚓等活饵料,对人工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此期间用水蚯蚓及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大约30天后,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增强,开始大量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这一时期的鱼苗即可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强化转食。(2)配合饲料的规格:颗粒饲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减少饲料对水质的污染。此外,投喂颗粒饲料时,便于具体观察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可以避免饲料的浪费。最佳饲料颗粒规格随鱼体增长而增大,最好不能超过各阶段鱼口径的2/3。(3)投饲方法:包括人工手撒投饲、饲料台投饲和投饲机投饲。人工手撒投饲的方法费时费力,但可详细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池塘养鱼还可通过人工手撒投饲驯养鱼抢食。饲料台投饲可用于摄食较缓慢的鱼类,将饵料做成面团状,放置于饲料台让鱼自行摄食,一般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投饲机投饲则是将饲料制成颗粒状,按一天总量分几次用投饲机自动投饲,要求准确掌握每日摄食量,防止浪费,该方法省时省力。目前万亩连片养殖翘嘴红鲌,基本上是采用投饲机来投喂的。(4)投饲次数:投饲次数又称投饲频率,是指在确定日投饲量后,将饲料分几次投放到养殖水体中。鱼苗6~8次,鱼种2~5次,成鱼1~2次。(5)投饲时间:投饲时间应安排在翘嘴红鲌食欲旺盛的时候,这取决于水温与溶氧量。一般而言,配合饲料投喂宜在每天上午8~9时、下午3~4时。7~9月高温季节,上午可提前1小时,下午可推迟2小时投喂。冰鲜鱼或鲜鱼的投喂通常是在鱼种放养后一个月内进行,方法是用冰鲜鱼制成鱼糜,日投喂4~5次,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一个月后,投喂切碎的冰鲜鱼块,每日二次时间同颗粒饲料。活鱼的投喂一般5~7天投放一次足够的饵料即可。(6)投喂要领:可概括为“四看”和“五定”。“四看”就是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翘嘴红鲌的吃食和活动情况。看季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翘嘴红鲌的投喂量,一年当中采取“两头少、中间多”的投饲分配法,6~9月的投喂量要占全年的85%~95%;看天气就是根据气候的变化改变投喂量,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天气或阵雨前停止投喂,雾天、气压低时待雾散开再投;看水质就是根据水质的好坏来调整投喂量,水质好,水色清淡,可以正常投喂,水色过深,水藻成团或有泛池迹象时应停止投喂,加注新水,水质变好后再投喂;看鱼吃食和活动情况就是根据翘嘴红鲌的状态来改变投喂量,这是决定投喂量最直观的依据。翘嘴红鲌活动正常,能够在1小时内吃完投喂的饲料,次日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否则要减少投喂量。“五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和定人。翘嘴红鲌每天投喂时间可选在早晨和傍晚两次投喂,低温或高温时可以只投喂一次。每亩水面设置2~3个饲料台,饲料台可用塑料布等制作,面积1~2米2,呈“凹”形,距离池塘底部15厘米左右,饲料应投喂到饲料台,使翘嘴红鲌养成一定位置摄食的习惯,既便于翘嘴红鲌的取食,又便于清扫和消毒;饲料台和投食场要经常清扫和消毒。没吃完的饲料当天都要清除掉;每周要仔细清扫饲料台和投食场一次,捞出残渣,扫除沉积物,每两周要对饲料台和投食场消毒一次,消毒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定量即根据翘嘴红鲌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日投喂量,根据“四看”原则进行调整。定质就是要求饲料“精而鲜”,“精”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加工精细,大小合适;“鲜”要求投喂的饲料必须保持新鲜清洁,没有变质。定人就是有专人进行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