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徐莉: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徐莉老师徐莉 注册讲师 47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战略规划

课程编号 : 34447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高管,管理层,带团队的管理干部,HR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公司业绩增长速度达不到老板预期

中高层战斗力弱,创新不够,无法承担高目标

做过绩效考核,但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激励没有依据,都是事后拍脑袋再定

企业急需一套简单高效战略绩效设计方案,而且,必须是在现有绩效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优化、迭代和融合,而不是完全推翻和颠覆。

学习本课程,让你立即拥有一套改善和优化的思路,方法,同时,借鉴行业最佳实践,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迭代之路。

【课程收益】

  1. 深入理解战略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与关键要素,掌握构建高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 学会运用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实现战略与绩效的紧密对接;
  3. 掌握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监控与反馈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技巧,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4. 学习如何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建立良好的绩效沟通机制,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的双赢;
  5. 结合实际案例,掌握绩效管理体系的落地实施方法,确保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课程对象】

高管,管理层,带团队的管理干部,HR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一切从组织业绩增长出发

- 传统绩效考核7宗罪

- 业绩持续高增长是绩效设计的唯一目标

- 决定组织业绩增长六个核心要素

- 绩效管理需要向保证六个核心要素持续有质发展的方向变革

- 绩效变革是人与机制的双变革

二、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框架

- 企业绩效的三大来源:战略绩效、组织绩效和人员绩效

- 战略绩效——战略目标体系框架建立,绩效之源

- 组织绩效:战略转型对组织架构,任务,产出的要求及趋势

- 人员绩效:基于组织绩效实现的个人激励机制设计

- 案例分析:从战略目标框架到KPI

- 绩效改革的重点: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一定要分开

  1. 区分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
  2. 重点工作用OKR理念管理,项目制,奖励为主,鼓励创新
  3. 日常工作用KPI理念管理,扣分制,管控风险为主,鼓励高效的执行力

三、公司/部门绩效: 二级硬仗清单(重点工作)

- 梳理公司定位、目标、打法

- 不同的打法,需要HR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定位/打法四象限)

- 将公司目标与高管个人目标形成共识是绩效改革的第一步

- 部门目标设计为啥老是讨价还价?

- 没有不合理的目标,只有不合理的资源

- 建立公司级硬仗清单

- 建立部门硬仗清单

四、个人绩效:个人极简KPI(重点工作)

- 绩效就是拿结果,要功劳不要苦劳

- KPI就要简单直白粗暴

- 从公司/部门硬仗清单提炼个人极简KPI

- 为不同岗位设计个性化激励机制

  1. 前台岗位:结果导向
  2. 中台岗位:结果导向+过程导向
  3. 后台岗位:内部客户导向+过程导向
  4. 不同行业激励机制案例分析

五、没有牛人哪来打赢硬仗

- 人员不给力一切为零

- 从硬仗清单到岗位配置

- 精准人才画像,搞清楚到底需要什么人

- 立体盘点,一定要做到人岗匹配

- 必须要敢于调整与优化

- 一定要做到位的猎聘牛人重塑价值观,锻炼团队耐受力谁是牛人

六、人效分析

- 组织效能的三类指标:财务指标、运营指标、人效指标

- 人效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 人效三大黄金不等式

- 行业人效数据的获取途径

- 数据分析驱动人效和组织效能提升

七、绩效仪表盘与绩效改进

-  实时跟进绩效结果

-  红黄灯硬仗项目整理

-  绩效复盘/季度深度总结与计划

-   辅导设计绩效改进方案

-   深挖绩效未达标的人为因素

-   领导力提升

徐莉老师的其他课程

• 徐莉:如何成为支持业务的”政委型”HR
【课程背景】业务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是直接产生效益的部门,所以,好的管理体系中,所有综合管理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业务部门开展的。“人”是一切的根本,人力资源部门是研究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专业部门,应该在管人方面成为各部的支持部门. 应该以为各部门服务为前提开展工作,一方面管控、一方面服务、服务的同时不失监管,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去平衡,但服务是基础,人力资源部只有更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经营目标,才能更好的为业务部门服务。本课程站在人力资源部主动服务的角度、解析人力资源部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支持业务部门工作。帮助有一定专业基础的HR同事,在业务型HR转型过程中快速转变观念,建立业务思维,学习企业咨询顾问的技能,深入有效地帮业务部门诊断问题,并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改善方案,问对的问题,说业务听得懂的话,从解决问题出发,去建立信任,去发挥影响力,重塑HR在企业当中的价值定位。【课程收益】心的转变:明确角色定位和工作重点脑的转变:为业务创造价值,构建个人影响力手的转变:掌握解决人力资源实战问题的工具【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HR【课程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与探讨、视频分享、游戏等【课程大纲】开场:视觉引导卡你作为HR目前在公司的工作状态像什么?理想的状态像什么?第一单元:数字化时代和00后进入职场,倒逼HR必须迭代自己的定位和技能,”与业务共舞”一、能适应数字化VUCA时代的组织是“生物态”组织,而不是“机械态”组织生物态组织的核心特征 - 创客式业务形态创客式业务要求HR的制度和管理模式必须灵活,柔性二、影响HR发挥价值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特殊性,这一点随着00后进入职场矛盾进一步加剧1、价值难衡量2、沟通有障碍3、技能会变化4、协作很关键5、激励最复杂结论:“业务是HR工作的出发点”,懂业务已经成为HR的必备技能第二单元: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当中的角色演变管控 - 命令式服务 - 指导式激活 - 赋能式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四大角色战略伙伴变革推手效率专家员工加油站3、IPMA人力资源素质模型案例分析:22项素质匹配四大角色,助力HR转型之路4、“纵横交错”的HR转型之路: 从职能型到三支柱第三单元:如何成为懂业务的“政委型”HR?一、建立业务视角:知道与业务“聊”啥?创造价值的第一步, 是培养由外向内的视角业务维度:建立从产业看行业,从行业看企业,从企业看职能的价值链视角组织维度:组织规划,解锁每个关键岗位的任务和结果是什么?人员维度:人才盘点,激励措施设定原则二、高效业务交流:知道怎么去“聊”?通过有效的”HR业务伙伴话术”对话提高影响力事前准备数据准备(人事、业绩、薪酬、业务、人效)问题准备(异常、规划、对标)心态准备高效交流聊、看、听、做高效互动多记录、勤整理、快反馈跨部门沟通冲突的根源三、保证有效产出:知道“聊”完后要干些啥?走访报告核心人员关注及管理HR功能建设效率及效果检视第四单元:咨询式访谈技巧GAPS模型 - 分析与重构业务需求GROW模型 - 咨询式访谈的有效模型BIC模型 - 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HR的负面反馈和建议的有效方法,五分钟,从冲突到合作第五单元:不同类型企业HR转型案例分享
• 徐莉:激发动机,共创自驱型团队
【课程背景】俗话说:“人在一起叫团伙,心在一起叫团队”。拥有一个心在一起的团队,是每一个管理者的人间理想,但现实往往天不遂人愿,人心涣散、责任心差,团队冲突不断才是职场中的人间真实...管理者们,要警醒了,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很有可能你在错误的时间用了错误的管理方法。那么,心在一起的团队究竟具备哪些特征呢?首先,上下同欲,团队中每个人的个人目标都能通过团队目标的实现而实现其次,彼此点亮,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被点燃,被赋能,管理者通过熟练运用教练和情境领导技术让团队成员个人能力持续得到成长最后,合而不同,团队成员不回避冲突,能相互补位,求同存异。这样的团队谁不想要?学习本课程,掌握带人的技术,掌握如何激发个体主动愿意为团队目标贡献自己力量的密码,并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下采取不同领导型态的情境领导力,让管理者从此不再打怵带人这件事,不再觉得领导力是一种气质,一种只属于高手的天赋异禀,真正做到通过刻意练习,轻松带领 95 后在 VUCA 时代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课程收益】1、掌握激励个体的方法、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上下同欲2、学会根据下属不同的意愿和能力,实施教练式辅导和情境领导,熟练运用指导,教练,授权三种方式有效提升下属的个人绩效;3、学会根据自己团队的类型和发展阶段,判断团队目前应该吸收什么风格的成员,并且能够有效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常见冲突,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课程对象】企业内新晋升的管理者、储备干部或高潜员工已在管理岗位多年,但未经过系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计划设计企业管理能力培训的HR人员处于快速成长期,转型期,跨界期的创业团队【课程时长】1-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激活讨论:你心中理想的团队的三个特征?团队赋能金三角1、目标:上下同欲2、个体:彼此点亮3、角色:合而不同二、目标上下同欲:激发个体加入团队的动机1、激励的本质: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2、激励的核心理念:激励要站在对方想要的角度来设计,把工作变成对方想参与的游戏3、激励的方法内容设计为什么升职加薪的员工还要走?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有哪些不同诉求?“保多激少”原则方式设计如何让一个好的激励制度落地生根?如何固化员工的好行为,让偶然成为习惯?激励三板斧四种成本最低且有效的激励方式目标融合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效融合三、个体彼此点亮:用“情境领导”激活个体能力           告知布置工作五步法2、指导 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                 3、教练聆听发问区分 回应        4、授权三个要素 四种类型五个原则                 四、角色合而不同:组建自驱型团队1、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用工思想代际特征——每个代际有哪些特征? X时代70后、Y时代80、Z时代95后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去中心化、平台化、自驱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从提高效率到激发创意和内驱力理想的企业文化氛围:用成长型思维共建超级球队2、轻有力三步走,用95后思维管理95后软化冲突淡化权威强化边界3、冲突管理1)、冲突的分类:软件部与HR的招聘冲突情境再现按工作内容关系冲突任务冲突过程冲突按效果分类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按发展阶段分类隐性冲突显性冲突2)你处理团队冲突的风格是什么?合作型风格自我型风格3)处理冲突的五种有效方式“回避”:不能解决问题,但在一时间难以化解矛盾时,可以将矛盾暂时搁置。“忍让”:让矛盾显得不那么尖锐;“折中”:可以营造出中间地带,避免要在两个极端情况下二选一;“争斗”:造成非赢即输的局面;“合作”:能促使人们团结协作,是多数场合下引导者的首要选择。4)角色扮演:利用所学工具,尝试解决软件部与HR的招聘冲突5)自我反思与行动计划
• 徐莉:嗨翻课堂的翻转式培训设计
【课程背景】新生代的不同成长背景和学习习惯却给内训师带来不小的烦恼:内容储备“干不过”互联网,员工有事问“bilibili/小红书”学员不再盲目相信权威,只能接受自己得出来的结论学员更加年轻化,对“体验感”更加注重面对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金钱已经不是吸引他们学习的最重要理由,让培训变得有趣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培训变得像打游戏一样好玩?本课程带你深入了解翻转课堂的设计理念、底层逻辑和工具方法,帮助内训师优化自己的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从培训认知,课题选择,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素材组织,登台演绎等各方面系统化解决传统课程“互动少,参与少,转化少”的三大难题。【课程收益】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了解新生代学员的成长背景、职业性格和工作动机了解翻转课堂与普通培训课堂的本质区别(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理解翻转课堂设计的核心理念掌握设计翻转课堂的三大核心能力,并现场修订自己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HR需要做培训的管理者【课程时长】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第一天开场与破冰第一单元 为什么传统课堂要向翻转课堂转变?传统课堂 - 看会的,形成知识性记忆,学得快,忘得快翻转课堂 - 练会的,形成身体记忆,学得慢,忘得慢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每个知识点都在每个大脑里折腾一遍成年人只能接受自己得出来的结论第二单元 是什么:翻转课堂是什么?(打板课)视频案例:翻转课堂打板课通过案例拆解出翻转课堂的概念、教学目标和设计要点翻转课堂的定义和四个翻转理念翻转内容翻转角色翻转技术翻转3、翻转课程的六大教学目标4、翻转课堂的设计要点:为什么学?学习是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进行的学什么?根据共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怎么学?所有成员都参与活动规则的制定跟谁学?不对学习者和施教者进行人为的区分第三单元 如何做?如何构建一堂翻转课堂?翻转师三大能力模型重构力(选题和课程结构)选:tips原则梳:章节式、要点式筛:三把抓手筛选出重点知识点构:三种常用的知识点结构设计力(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流程)勾:启发兴趣,勾起旧知(一个好问题)讲:呈现方法,理解新知(一个好案例)练:场景链接,转化技能(一个好活动)收:理性总结,感性升华(一个好金句)第二天促动力 (每个学习活动的设计)翻转式学习活动的定义翻转式学习活动的底层逻辑翻转式学习活动设计的五大原则“勾讲练收”各环节学习活动设计知识类知识点的活动设计技能类知识点的活动设计心态类知识点的活动设计第四单元:现场演练1、主题设定:课前给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书,或者一个授课主题,要求每个小组利用学到的翻转课堂设计方法,将书中的核心工具(例如逆商中的LEAD模型,掌握习惯中的习惯养成四大定律等)设计成一堂45分钟的翻转课堂,在第二天下午做小组展示(每人展示5-10分钟,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堂,一人讲一段。2、评分原则:每个小组展示过后,由讲师和其他小组共同评分,最终评出前三名优胜小组(以往课堂上用过很多次这种方法,学员通过两天培训,都能很好的设计并展示,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倒逼大家现场就多设计了一个以后自己能讲的课程)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