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通过运用日资、德资企业经过数十年实践的持续改进方法,结合企业现状,进行系统化的体系设计,结合一些简单易行的工具与方法培训,并以推行实际项目的方式进行方法运用,形成项目成果并从中培育出标杆团队,以推进改善项目活动的方式,建立企业持续改进的机制,使企业加强“自我升级”的能力,促进人员的成长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按步骤实施】
课程对象:研发人员(电子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办公室人员,提升企业执行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1、 使全员形成持续改进的意识,时时处处有改进机会;
2、 掌握持续改进的方法与工具,形成随手可用工具箱;
3、 以团队实践进行的改进项目,培养改进的人才梯队;
4、 形成支持改进的配套化机制,保障活动的持续运行!
课程方法:
“问题解决模版化”——通过模版的详细讲解,方便学员的实际应用。
课程特色:
1. 资深培训团队
日企、德企、美资500强制造业资深专家,可提供落地式辅导!
2. 方案定制设计
从 “课前调研、培训设计、理念导入、案例展示、实战立项、分布演练、小组PK、跟进辅导”-8个方面进行因地制宜的共创设计,以保证实施过程的团队配合,适用于自身企业的实情!
3. 方法系统萃取
从QCC、6-sigma、Lean的方法体系中进行有效选择,以实际现状与结果为导向进行适合的方法选用!
《ITR-问题根因分析与系统解决》—模版使用说明书
课程大纲
前言
ITR从问题到解决-流程介绍
什么是ITR? ITR的思路与流程
案例:航空实验室的问题解决案例
案例:电子产品的问题分析案例
1.问题分析与解决-主轴
2.解决问题的“5个步骤”
3.问题分析与解决步骤【索引】
第1步:定义问题-模版讲解
开篇小锦囊:
做好第一时间的现场排查工作
信息排查要素-6W3H1R
跨专业团队参与,避免盲点
三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
1.训练问题意识
2.三类问题视角【发生解决型,目标设定型,未来指向型】
3.模版讲解
A.问题详细描述-模版
B.基本信息调查-模版
C.现场问题排查-模版
D.团队组建分工-模版
现场练习:实际问题的现状描述
第2步:数据分析--模版讲解
开篇小锦囊:
NO DATA. NO BB.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分层聚焦真正问题
不要为了数据而数据,切入要害要快
1. 如何化繁为简,明确重点?
A.问题的分解(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B.问题的“切入点”(人ô机ô料ô法ô环ô测)
2.数据分析示范案例【图纸错误数据分析】
现场练习:实际问题的数据分层透视
第3步:根因分析--模版讲解
开篇小锦囊:
问题的答案来源于现场
大部分的原因,但关键的少数【聚焦】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找原因【机会】
1.根因分析方法:鱼骨图--模版使用
2.根因分析方法:5WHY--模版使用
3.确认“根因”的3个要点
4.扩展介绍:失效分析技术
5.当事人意识:不要把“真正的原因”推给别人
现场练习:实际问题的原因分析5WHY
第4步:解决措施--模版讲解
开篇小锦囊:
避免大炮轰蚊子
避免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考虑对策的长期影响【成本/复杂】
从现实快速可行的对策入手【简单化】
考虑改善措施,如何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1.提出对策的10个观点【模版】
2.解决措施-验证【模版】
3.评价对策的5个观点(可行性ô质量ô成本ô效益ô团队)
4.决定对策的优先顺序
5.解决措施-验证确认【模版】
现场练习:实际问题的措施分析与优选
第5步:标准固化--模版讲解
开篇小锦囊:
措施要落实到现场实施人员
措施要落实到指导文件【有必要时】
过程管理的固化,是临门一脚
1.如何固定成果
2.标准固化:现场落地+制度巩固【模版】
3.固化成果案例:《XX管理手册》
总结回顾
1.问题分析与解决-主轴(现象-问题点-根因-对策-横展)
2.行成持续改进的共同语言
3.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标准的级别
4.报告尾页【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