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如表为在腺泡细胞的几种结

A、根据表中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可知,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A正确;B、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不直接相连,C错误;D、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将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内质网,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A.

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据表格分析,含3H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先后顺序: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故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故A错。高尔基体膜要通过出芽发生于内质网膜发生转化,故B错。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出芽发生到达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同样方式到达细胞膜,故C错,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加工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

A错,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内质网只是加工;B错,高尔基体膜与任何膜都不相连。

我们学到高中生物分泌蛋白运输体外这一节,请告诉我我的疑问怎么解决:科学家不是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吗?

有质疑是好事情。注射到体内的是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也就是氨基酸。对于生物体来说,是不会分辨出是2H或者3H的。氨基酸进入体内,参与到蛋白质合成中,3H是随着氨基酸进入蛋白质合成的整个流程,也就是最终分泌的是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而不仅仅是氨基酸。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

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用3H标记的亮氨酸观测被标记的亮氨酸按照时间的先后出现在不同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并最终分泌到细胞外的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故选:D.

西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层次:专升本学习期限:2.5年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确认选择该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学制2.5年 函授 主干课程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接口与通信、编译原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工程方向,可说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二是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三是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四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毕业生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是学什么的?有什么区别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专业基础课主要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电路、数据结构、工程数学、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实验、工程设计导论、汇编语言、操作系统与实验、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编译原理与实验、系统分析与设计和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课程。 软件工程分为四个方向: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方向、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和网络与通信软件技术方向。 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专业课主要有: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构成基础、三维动画-MAYA和Flash AS 程序设计等课程; 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专业课主要有:MySQL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XML基础、大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和数据仓库等课程; 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专业课主要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和WinCE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 网络与通信软件技术方向专业课主要有:通信原理与技术、网络规划设计、WEB 编程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等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称为资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主要专业实验有:编程与上机调试、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等。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哪些课程 1.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为应用拓展性学科。此外还需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软件,学习数学建模软件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知识结构是二专多能复合的跨界人才(有专业知识、有数据思维)。 2.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数据结构、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导论、程序设计实践。必修课: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计算智能、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基础、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大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新石油”,是国家战略性资产,是21 世纪的“钻石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把大数据看作“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前沿”。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短短几年,大数据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又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大数据科学将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字经济及商业发展的核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报考建议 1、当下企业用人现象:一个专业集群对应一个行业热点。大数据是交叉学科,走的是“复合型”培养路线,行业内从事相关职能的人专业背景各异。大数据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在探索中,如果直接从各专业人才中遴选学苗开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会更适合一些,直接开设本科阶段的教育还相对不够成熟。 2、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存在差距。由于教学大纲更新不会太及时,大数据人才7年毕业(本科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后,所学恐怕落后于行业发展。 3、大数据人才的典型胜任特征:善于做需求分析、写代码;善于与人沟通,喜欢探索未知;需要根据数据推演、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有数据思维;需要持续保持学习状态;内性格上能动能静。 4、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开设此专业,培养模式会有差异。例如,高职类院校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会跟多偏向于工具的使用,如数据清洗、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可视化等相关工具的使用;本科院校会倾向于大数据相关基础知识全面覆盖性教学,在研究生段则会专攻某一技术领域,比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人工智能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A. 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有几门课程 计算抄机考研专业课即袭可代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以下4门: 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另外计算机专业要求编程能力,所以编程基础不可忽视,比如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等。(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扩展阅读: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有: 英语:100分, 数学:150分, 政治:100分 ;专业课:150分。 计算机考研初试专业课代码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 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数据结构精讲和习题讲解》严蔚敏;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学习指导与题解》 汤小丹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第7版)》《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 谢希仁 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都有哪些 你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汇编语言、C++程序设计、接口技术、Java、VC++、计算机病毒分析、网络攻击与防护、密码学应用或网络游戏理论、游戏设计、三维动画等 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应该如何安排学习顺序 计算机专业我有哟,需要找找 D.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 1、数字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主要先导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关于计算机系纤胜吉构方面的主干课程之一。 2、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计算机组成原理》共分8章。 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8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各子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外部设备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等)的基本组成原理、设计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 3、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的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所谓外特性,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硬件、软件界面划分的权衡策略,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整体概念。 4、数据库概论 数据库已是计算机系本科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它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支柱之一。该课程讲授数据库技术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三种典型数据模型及系统(以关系型系统为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等。 5、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缩写作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C/C++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编译原理 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软件工程 大学四年所学课程都是非常全面的,没有专业方向。真正有专业方向还是研究生阶段。 计算机专业分成四个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还有就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了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考研的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英语和政治,而专业课包括数学(数学分为四个等级,计算机专业一般院校指定考数学一)、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对于各个不同的学校而言,他们的这两个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为哪两个科目,请查阅各个院校的对应系的招生简章。如果还没有选定某所学校,那么在以下的科目是经常作为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来考核的:数据结构(包括至少一门编程语言,C或PASCAL),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组成原理。这几门课的先后顺序即为被大多数学校选作考试科目的选考频率。对于特定的一所学校而言,其考试科目一般不会经常变化的,即其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考试科目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在个别年份发生变化,这一点请一定要注意查看各校简章。 好好学习。 F. 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主修哪些课程 1、数字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主要先导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关于计算机系纤胜吉构方面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对数字系统提出要求开始,一直到用集成电路实现所需逻辑功能为止的整个过程的完整知识。 内容有数制和编码、布尔代数和逻辑函数、组台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纤胜吉构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扩展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已研制出多种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 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网络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这些信息包括文本、视频图像、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将真正改善人机界面,使计算机朝着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最自然的方式发展。 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学哪些课程 我是学这个专业的,以下是我大学四年要学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级教学计内划规定课程容 公共基础课: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军事理论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英语1-4 计算机技术基础 体育与健康 高等数学 电路分析基础 概率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 线性代数 专业课: C语言程序设计及课程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即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 算法分析 数字逻辑 线性电子线路 电子商务 合同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字电路与VHDL设计 港站与枢纽 数据库应用及实践 面向.NET的WEB应用课程设计 CAD技术 国际贸易实务 。。。。大概就是这些了 不同学校安排的课程可能不一样,不过大致还是类同的

怎样获取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历?

曲靖师范学院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类型: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学制为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制为2.5年、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为2.5年。对于曲靖师范学院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英语成绩达标(本科在读期间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位英语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取消学位英语,由报考院校单独组织考试。2.课程达标,学位课程一般每个专业都是三门课程,学位课程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分达到80分,不过学位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3.论文(普通本科院校其实对论文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达标、格式正确即可)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学位证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学位的申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的,拿到之后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023年曲靖师范学院成人高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曲靖师范学院自考成考社会报名入口:https://www.87dh.com/xl/

infj型人格适合当科学家吗?

不是很适合。INFJ类型的人善于与人打交道,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INFJ经常从事教学、牧师、咨询等工作,这些职业选择使他们能够引导和支持他人。像INTJ的求职者一样,INFJ不一定反对担任领导职务。

请学霸对BOll这个指标的科学性做个数学方面的解释?

boll这个技术指标,确实用到了标准差。标准差是统计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先简单说两句统计是什么东西。统计是一种从数据当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假如我们知道了一些数据,比如 [ 19、35、25、24、68、44、17、22、34、55]也许这个数据是你苦心收集的女同事的胸围尺寸,或者是某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用统计这个工具来进行分析,获取一些信息。比如画直方图来看数据的分布。或者求平均数、中位数来看数据的中心位置是什么,等等。这些是描述统计,就是对数据进行描述。如果你的数据只是一个样本,比如只是某一个股票一个月的收盘价,你根据样本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得到了这个样本的的一些统计量,比如平均数、方差之类的。但是你想了解的是总体的参数。那么我们可以从样本来对总体做一个推断,这个就是推断统计的玩法了。反正标准差越大,代表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大。反映着金融资产的价格上,就是波动性越大。按照切比雪夫法则在任何样本中,位于均值的k倍标准差之间的数据比例至少为也就是说,至少3/4的数据是落在均值的2倍标准差之间。8/9的数据是在均值的3倍的标准差之间。boll 默认就是用的均值加减2倍标准差。形成上下两条轨道。BOLL指标的计算公式 中轨线=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中轨线+2倍的标准差 下轨线=中轨线-2倍的标准差假如你用的是20ma。我就把什么macd啊,kdj啊,杂七杂八的指标全部用boll的这种方法玩过。当然,也不只是收盘价格可以boll啊,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都可以啊,这样还能把其他摆荡指标编程k线图的形式。所以boll 这个指标是对收盘价的样本进行一种描述统计,用的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工具。这种也可以用在其他数据的处理中。我就抛砖引玉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钻研,构筑自己的交易系统。

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好。1、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就业率高,就业范围广。2、该专业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未来工作轻松不累,工资还高。

寻欧洲比较牛逼的MBA学校或者是比较牛逼的商科学院

欧洲顶级商学院榜单  比利时弗拉瑞克-鲁汶-根特管理学院  哥本哈根商学院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  法国埃塞克工商大学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意大利米兰理工商学院  英国阿什里奇管理学院  伊拉斯谟斯大学  西班牙Esade商学院  瑞士IMD商学院  伦敦商学院  牛津大学赛义德商学院德国商学院排名:1 Universitaet zu Koeln 科隆大学2 Universitaet Mannheim 曼海姆大学3 Ludwig - Maximilianns - Universitaet Muenchen 慕尼黑大学4 Westfaelische Wilhelms - Universitaet Muenster 明斯特大学5 Universitaet Fridericiana zu Karlsruhe (TH) 卡尔斯鲁厄大学6 Friedrich - Alexander - Universitaet Erlangen-Nuernberg 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7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Dresden 德累思顿工业大学8 Universitaet Passau 帕骚大学9 Universitaet Bayreuth 拜罗伊特大学 Ruhr - Universiaet Bochum 波鸿大学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aet Frankfurt am Main 法兰克福大学(美因河畔)10 Universiaet Hamburg 汉堡大学 Universiaet des Saarlandes (Saarbruecken) 萨尔大学(萨尔布吕肯) Universiaet Koblenz - Landau , Abteilung Koblenz 科不论茨大学欧洲的商学院入学门槛较高,注重工作经验,所以你最好找个好点的工作干几年,国外MBA对工作年限和工作质量审查很严的。

科学养鸡技术大全,让我们一起健康养鸡

一、常见的可选择性养鸡方法1、平养平养即塑料大棚养鸡,是一种投资较少,而收益却较高的养鸡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动力较充裕的养鸡户。非常值得在初步饲养的养鸡户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这种养鸡方法的优点是取材比较方便,可用普通的农用薄膜作为塑料大棚鸡舍的主材料,同时利用竹子和草帘等材料。这些材料比较容易获得,随需随建,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能达到农牧结合的效果。而且养鸡也可以肥田,同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塑料大棚又具有透明的特点,可以受到太阳光照的照射,有利于提高家鸡的成活率。2、笼养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常用的鸡笼可分为育雏、育成、肉用仔鸡和产蛋鸡笼四种。鸡笼养鸡的方法具有饲养密度较高的特点,其饲养的条件更加方便于进行人工的控制,可保证蛋鸡的产蛋率,同时也可保证肉鸡的增重速度,相比较而言,这种养鸡方法的耗料较少,节省了空间和垫料等,受到养鸡户和生产者的欢迎。3、散养散养是利用山地等天然的地域养鸡,白天可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在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草地、林地、果园以及荒滩等的天然青饲料地域。这些地域同时也存在着很的昆虫等动物性饲料,这些对于放养家鸡是非常有利的。山地养鸡法具有隔离条件较好的优点,可减少鸡类疾病的发生,使其成活率较高,同时投资也较少。这种养鸡法既降低了饲养的成本,养出的鸡也具有风味独特和味道鲜美的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二、科学养鸡的前期准备1、做好养鸡场的生产计划在养鸡之前,首先要根据养鸡场的规模和性质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切实而可行的年度生产计划可以有利于各项养鸡工作的统筹安排,其中包括编制鸡群的周转计划、产蛋计划,还包括饲料的生产和供应计划等。在制定计划时,要分别记录能够生产的和需要购入的饲料种类与数量等数据,同时要注意计划的制定应适应季节的变化。此外,还要制定好产品的销售计划,其中包含种蛋、种雏、食用蛋、粪肥等各种因素,卫生防疫计划和用工计划以及用各种日常的消耗核算也应该列入计划之内。2、养鸡品种的选择目前就全国的情况来看,鸡的良种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因此在进行选择饲养的品种时要是依照市场的需求而定。在选购雏鸡时应该去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高的种鸡场进行选购,这些场的防疫措施较好,鸡苗质量也就相对较高,这样购买回来的雏鸡就不会有太多的疾病,也可做到节省原料的目的。此外,好的种鸡场都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免除了很多后顾之忧。3、鸡饲料选择与饲养管理鸡饲料的配制是养鸡业的基础,饲料支出占养鸡成本的一半以上。要选择质优价适的饲料进行饲喂,在进行鸡饲料的选择时,要严格按照鸡的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来选择或者配制合适的饲料,小鸡阶段可选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到鸡出栏前十天左右可选用肥鸡料,这样做可以改善家鸡的肉质,使鸡的体重增加,因而做到提高养鸡效益的目的。在使用饲料时要注意观察饲料的颜色和气味等性状,如果出现结团、潮湿以及霉变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停止使用,以免造成巨大的损失。在鸡的饲养过程中,育好雏鸡是尤为关键的环节。要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同时严格控制舍内的温度,具体示季节的变化而定。在鸡的次饮水时可加少许的葡萄糖,后也要注意养鸡环境的卫生和通风换气等方法。三、养鸡场位置的选择与鸡舍建设一、塑料大棚养鸡场的建设1、建棚场地的选择在塑料大棚建造选址上,应本着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利于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及生产操作的原则。选择庭院、村头、路边、场院等空地插建。也可从培养地力出发,选择地势高燥的薄地,有计划地建造规模化、流动性塑料大棚养鸡场。2、建棚所需材料(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做拱架顶立柱用。(3)单层苇箔。做棚脊托膜层用。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5)草帘。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1.5厘米1.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做棚架捆扎固定用。(8)砖。砌棚体用。3、大棚建造工艺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2米。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二、笼养鸡舍的建设1.鸡舍的类型鸡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即开放式鸡舍(普通鸡舍)和密闭式鸡舍。南边或设或不设运动场。这类鸡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风、自然光照。①开放式鸡舍:常见的形式是四面有墙、南墙留大窗户、北墙留小窗户的有窗鸡舍。舍内温、湿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自然通风和光照有限,生产管理巾这类鸡舍常增设通风和光照设备,以补充自然条件下通风和光照的缺乏。舍内环境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鸡舍内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②密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湿度和空气成分。2.鸡舍各部结构要求①地基与地面:地基应深厚、结实。地面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能防御外界风雨侵袭。多用砖或石头垒砌。②墙壁:隔热性能好。墙外面用水泥抹缝,墙内面用水泥或白灰挂面,以便防潮和利于冲刷。一般常用双坡式。③屋顶:除平养跨度不大的小鸡舍有用单坡式屋顶外。宽1米;两扇门高2米。④门窗:门一般设在南向鸡舍的南面。门的大小一般单扇门高2米。宽1.6米左右。前窗应宽大,开放式鸡舍的窗户应设在前后墙上。离地面可较低,以便于采光。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8后窗应小,约为前窗面积的2/3离地面可较高,以利夏季通风。密闭鸡舍不设窗户,只设应急窗和通风进出气孔。鸡舍类型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跨度为:开放式鸡舍610米。⑤鸡舍跨度、长度和高度:鸡舍的跨度视鸡舍屋顶的形式。密闭式鸡舍1215米。一般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跨度610米的鸡舍,鸡舍的长度。长度一般在3060米;跨度较大的鸡舍如12米,长度一般在7080米。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舍可长一些,但一般不宜超越100米,否则机械设备的制作与装置难度较大,资料不易解决。鸡舍不用太高,鸡舍的高度应根据饲养方式、清粪方法、跨度与气候条件而定。跨度不大、干养及不太热的地区。一般鸡舍屋檐高度2.02.5米;跨度大,又是多层笼养,鸡舍的高度为3米左右,或者以上层的鸡笼距屋顶l1.5米为宜;若为高床密闭式鸡舍,由于下部设粪坑,高度一般为4.55米(比一般鸡舍高出1.82米)操作间可设在鸡舍的一端。⑥操作间与走道:操作间是饲养员进行操作和存放工具的地方。鸡舍的长度若不超过40米。若鸡舍长度超越40米,则应设在鸡舍中央。视鸡舍的跨度而定,走道的位置。平养鸡舍跨度比拟小时,走道一般设在鸡舍的一侧,宽度11.2米;跨度大于9米时,走道设在中间,宽度1.51.8米,便于采用小车喂料。笼养鸡舍无论鸡舍跨度多大,视鸡笼的排列方式而定,鸡笼之间的走道为0.81.0米。一般都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与鸡舍等长。⑦运动场:开放式鸡舍地面平养时。宽度约为鸡舍跨度的2倍。三、散养鸡的鸡舍建设1、鸡场选址选择场地时,应尽量选取离村落、交通干线较远、相对安静、面积以不低于1/3公顷的林地为宜。场地规划根据承包林地的面积、特点制订方案。一般情况,东西长30~50米,南北长50~100米设为一个种养单位,如林地南北向长度较长,中间需设林间小路。一个区域内可设若干个种养单位,每个单位用网隔开,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别设出入口。每个单位内设集中区,集中区设在出口门的一角,为全封闭式,有门进出,区内设饲养棚、饮水器、进食槽。集中区大小以养禽数量定,以能容纳单位内所有家禽不拥挤为度。2、前期准备林间清除杂草,并种植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优质饲草,为食草禽类提供食物来源。林地靠路边搭建一处临时建筑,供管理人员居住和存放物品器械。3、具体措施根据个人情况,购买一定量的鸡苗或种鸡等。进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消毒。鸡购进后,先在饲养棚内喂养,晚上为保温防鼠蛇侵害,将其放入鸡笼中。中午天气晴好时,可在集中区内,进行户外锻炼。前期喂养时一定要强化声音的条件反射,以便日后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转换场地等工作。20日龄以后,雏鸡抗逆能力增强,可选在中午气温高时,逐渐让禽群走出集中区。这时幼禽个体小、食量小,为便于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这个时期禽群损失。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突变,及时发出信号,将幼禽召至集中区避雨。或用废旧防渗管道,纵向锯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于林间,“c”字口朝向一侧,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根据情况,每15~20天转换一次场地,通过隔离门在鸡区、鹅区、轮休区之间转换,以减轻鸡群翻刨地表对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坏,使饲草恢复性生长,场地轮休尽量保持林间生态平衡。随着家禽的生长,要及时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情况每个种养单位存养鸡250~350只、鹅200只。如果准备提前上市,可将禽群分别圈养在集中区内,增加投喂量,减少活动消耗。四、饲养管理技术1、肉鸡的饲养管理①饮水。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一致,以后改饮凉水。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②喂料。刚进雏时饮水后2小时喂料。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率。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0~3周龄用前期料,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天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③疾病防疫程序。建议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毫升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2、蛋鸡饲养管理①育雏期饲养管理(0—6周龄)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为育雏期。其饲养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格防止各种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②育成期饲养管理(7—20周龄)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期总目标是要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③产蛋期饲养管理(20周龄—淘汰)育成鸡培育到18周龄以后,就要逐步转入产蛋期饲养管理,进入20周龄以后,就要完全按照产蛋期管理。产蛋期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生活环境(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成分);合理的饲料营养;精心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疫病防治。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各种性能,为此必须做到科学饲养,精心管理。④蛋鸡饲料营养水平鸡的生长、产蛋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从饲料中摄取。鸡获得各类营养物质后,经过体内的消化、代谢活动,转变成鸡的体蛋白、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糖元等,进而合成为人类需求的鸡产品。3、土鸡饲养管理①掌握适宜的温度。环境温度与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关。小鸡温度可采用35℃。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器温度逐渐降低,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直至育雏器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可停止育雏器给温。饲养鸡的环境温度是否合适,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只是一种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要求饲养人员能“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的温度。温度合适时,雏鸡表现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粪便正常,饱食后休息时,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的周围或育雏笼底网上,头颈伸直熟睡,无奇异状态或不安的叫声,鸡舍内安静。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拥挤到热源下面,扎堆,不敢外出采食,不时发出尖锐、短促的叫声,精神差。此时,应尽快提高室温或育雏器温度。育雏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匍匐地面、两翅展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减退,此时应逐渐降低室温或育雏器温度,提供雏鸡足够的饮水,打开育雏室背风处的通气窗或孔,待温度下降至正常时,再逐步关闭通风窗或孔,稳定热源温度,切不可突然降温,更不能打开上风窗或孔。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雏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否则剧烈的温度变化将招致不良后果。从育雏期结束至商品鸡上市,这一阶段可采用常温饲养。②调整相对湿度。鸡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雏鸡适宜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测定鸡舍内的相对湿度,除使用湿度计外,还要靠饲养人员通过自身的感觉和观察鸡的表现来判断育雏室内的湿度是否适宜。当人进入鸡舍时,有湿热感觉,口鼻不觉得干燥,雏鸡的脚爪润泽、细嫩,精神状态良好,鸡飞动时,室内基本无灰尘飞扬,表明相对湿度适宜。当人进入鸡舍内感觉口鼻干燥,很多鸡围在饮水器周围,不断饮水,鸡群骚动时尘灰四起,这说明室内湿度低。当人进入鸡舍见到雏鸡羽毛粘湿,室内用具、墙壁上潮湿或有一层露珠,则说明湿度过高了。提高室内湿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在煤炉上放置水壶或水盆烧开水,以产生蒸气;如果在网上养鸡,可以向空中、地面喷水;地面育雏的可以放一些潮的草捆。要想降低室内的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饲养业,科学养鸡有哪些技术?

在养鸡前我建议你先到一些大的养殖场走走多去几家,只要有个大概得了解不是学技术,能学技术那是最好没时间学也没关系。学回来的技术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公式或模式,你学会来不一定能用得上。如果自己能琢磨出来那最好。比如:怎么打疫苗多少日龄该打什么疫苗打什么疫苗活苗.油苗?这些在你准备养鸡前多要有一个大概得了解。我觉得养鸡难是难在平时的管理上,可能我们一个疏忽你的鸡就损失了一大把。像什么老鹰啊老鼠啊蛇啊野喵…多是鸡的天敌。如何养鸡鸡最好,养当地好销售,价格高的,利润大的鸡,最好是配合其他的形成生态循环,综合效益就高。第一,选当地好销售,价格高的鸡。在养鸡过程中,销售一直是困扰养殖户,头痛的问题,价格低了吧,成本在那儿,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不卖吧,每天要吃要喝,还影响下一批鸡的进苗最好时间。好销售价格高,利润也就越高,赚的钱就越多,才会继续养下去。第二,结合自己的地理条件养殖。比如有土地山林,地里种些经济作物,山上种些树木,鸡在下面散养,既可以除些草吃些虫,还能肥沃土地,养出来的鸡,健康绿色,售价也高,很受消费者的喜欢。比如没那么多山林土地,那就只能养当地受欢迎的蛋鸡和肉鸡了,蛋鸡和肉鸡规模化养殖,有了规模,效益当然也不会差。第三,养殖和其他的相结合。比如地上养鸡,鸡粪喂鱼或是种经济作物,鸡有收益,经济作物或鱼也有收益,一年下来,也可以赚不少钱。在广东很流行这种养法,塘基上养鸡,鸡粪喂鱼,鱼赚钱,鸡也赚钱。第四,利用荒芜的土地种些牧草。牧草可以用来喂鸡,降低成本,养出来的鸡还很有特色,当顾客看到你养的鸡吃牧草,就会觉得你养的鸡很绿色健康,当然愿意买单。第五,养鸡第一关必须要懂管理。鸡生病了,自己会看病会预防,就不会病急乱投医,花冤枉钱,得不尝试,养出来的鸡成活率高,才有钱赚。

养鸡是一项传统的饲养业,科学养鸡需要有哪些技术?

养鸡是一项传统的饲养业,科学养鸡需要有哪些技术?养鸡是一项传统的饲养业,那科学养鸡需要哪些技术呢?第一严格控制非养鸡场的进出境,严格执行进出境清洁消毒制度,主要包括雏鸡运输、现场检查、免疫接种和称重服务人员和生产经理。药物治疗对各类球虫有效,但存在耐药性问题,应注意联合用药和药物轮换。微雨季节湿度过高时,可加厚干垫料,及时清理湿垫料。第二鸡场规划、设计、施工及设备管理技术。解决好活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服务获得,但设备管理技术靠自己,否则设备罢工会影响鸡的生产和健康。比如风扇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鸡舍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空气变脏。主要包括运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个方面。第三精细饲养管理技术。解决好管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精准投料、良好的环境卫生、温度、湿度、风扇控制、定期检查等。环境控制是生产管理的主要核心。如果育雏屋内部过于干燥,鸡体内会出现大量水分,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如果湿度太高,空气不流通,雏鸡很容易感染。只要饮水机内有连续的水,调节方法就可以满足要求。第四加强垫料管理:垫料要柔软、干燥、无污染;如果垫料含水量过高,或垫料表面变硬,鸡长期暴露在滑溜粘的垫料中,会诱发肠道疾病。为了防止潮湿的垫料变得更糟,这些区域的垫料要经常翻转或更换。同时,必须不断监测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以确保垫料湿度的控制,并确保垫料保持易于散落。一般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主要有砖混结构和新型钢结构笔。新的和封闭的笔更紧,受外界影响更小。

科学养鸡技术大全

一、常见的可选择性养鸡方法1、平养平养即塑料大棚养鸡,是一种投资较少,而收益却较高的养鸡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动力较充裕的养鸡户。非常值得在初步饲养的养鸡户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这种养鸡方法的优点是取材比较方便,可用普通的农用薄膜作为塑料大棚鸡舍的主材料,同时利用竹子和草帘等材料。这些材料比较容易获得,随需随建,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能达到农牧结合的效果。而且养鸡也可以肥田,同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塑料大棚又具有透明的特点,可以受到太阳光照的照射,有利于提高家鸡的成活率。2、笼养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常用的鸡笼可分为育雏、育成、肉用仔鸡和产蛋鸡笼四种。鸡笼养鸡的方法具有饲养密度较高的特点,其饲养的条件更加方便于进行人工的控制,可保证蛋鸡的产蛋率,同时也可保证肉鸡的增重速度,相比较而言,这种养鸡方法的耗料较少,节省了空间和垫料等,受到养鸡户和生产者的欢迎。3、散养散养是利用山地等天然的地域养鸡,白天可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在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草地、林地、果园以及荒滩等的天然青饲料地域。这些地域同时也存在着很的昆虫等动物性饲料,这些对于放养家鸡是非常有利的。山地养鸡法具有隔离条件较好的优点,可减少鸡类疾病的发生,使其成活率较高,同时投资也较少。这种养鸡法既降低了饲养的成本,养出的鸡也具有风味独特和味道鲜美的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二、科学养鸡的前期准备1、做好养鸡场的生产计划在养鸡之前,首先要根据养鸡场的规模和性质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切实而可行的年度生产计划可以有利于各项养鸡工作的统筹安排,其中包括编制鸡群的周转计划、产蛋计划,还包括饲料的生产和供应计划等。在制定计划时,要分别记录能够生产的和需要购入的饲料种类与数量等数据,同时要注意计划的制定应适应季节的变化。此外,还要制定好产品的销售计划,其中包含种蛋、种雏、食用蛋、粪肥等各种因素,卫生防疫计划和用工计划以及用各种日常的消耗核算也应该列入计划之内。2、养鸡品种的选择目前就全国的情况来看,鸡的良种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因此在进行选择饲养的品种时要是依照市场的需求而定。在选购雏鸡时应该去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高的种鸡场进行选购,这些场的防疫措施较好,鸡苗质量也就相对较高,这样购买回来的雏鸡就不会有太多的疾病,也可做到节省原料的目的。此外,好的种鸡场都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免除了很多后顾之忧。3、鸡饲料选择与饲养管理鸡饲料的配制是养鸡业的基础,饲料支出占养鸡成本的一半以上。要选择质优价适的饲料进行饲喂,在进行鸡饲料的选择时,要严格按照鸡的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来选择或者配制合适的饲料,小鸡阶段可选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到鸡出栏前十天左右可选用肥鸡料,这样做可以改善家鸡的肉质,使鸡的体重增加,因而做到提高养鸡效益的目的。在使用饲料时要注意观察饲料的颜色和气味等性状,如果出现结团、潮湿以及霉变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停止使用,以免造成巨大的损失。在鸡的饲养过程中,育好雏鸡是尤为关键的环节。要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同时严格控制舍内的温度,具体示季节的变化而定。在鸡的次饮水时可加少许的葡萄糖,后也要注意养鸡环境的卫生和通风换气等方法。三、养鸡场位置的选择与鸡舍建设一、塑料大棚养鸡场的建设1、建棚场地的选择在塑料大棚建造选址上,应本着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利于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及生产操作的原则。选择庭院、村头、路边、场院等空地插建。也可从培养地力出发,选择地势高燥的薄地,有计划地建造规模化、流动性塑料大棚养鸡场。2、建棚所需材料(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做拱架顶立柱用。(3)单层苇箔。做棚脊托膜层用。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5)草帘。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1.5厘米1.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做棚架捆扎固定用。(8)砖。砌棚体用。3、大棚建造工艺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2米。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二、笼养鸡舍的建设1.鸡舍的类型鸡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即开放式鸡舍(普通鸡舍)和密闭式鸡舍。南边或设或不设运动场。这类鸡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风、自然光照。①开放式鸡舍:常见的形式是四面有墙、南墙留大窗户、北墙留小窗户的有窗鸡舍。舍内温、湿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自然通风和光照有限,生产管理巾这类鸡舍常增设通风和光照设备,以补充自然条件下通风和光照的缺乏。舍内环境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鸡舍内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②密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湿度和空气成分。2.鸡舍各部结构要求①地基与地面:地基应深厚、结实。地面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能防御外界风雨侵袭。多用砖或石头垒砌。②墙壁:隔热性能好。墙外面用水泥抹缝,墙内面用水泥或白灰挂面,以便防潮和利于冲刷。一般常用双坡式。③屋顶:除平养跨度不大的小鸡舍有用单坡式屋顶外。宽1米;两扇门高2米。④门窗:门一般设在南向鸡舍的南面。门的大小一般单扇门高2米。宽1.6米左右。前窗应宽大,开放式鸡舍的窗户应设在前后墙上。离地面可较低,以便于采光。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8后窗应小,约为前窗面积的2/3离地面可较高,以利夏季通风。密闭鸡舍不设窗户,只设应急窗和通风进出气孔。鸡舍类型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跨度为:开放式鸡舍610米。⑤鸡舍跨度、长度和高度:鸡舍的跨度视鸡舍屋顶的形式。密闭式鸡舍1215米。一般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跨度610米的鸡舍,鸡舍的长度。长度一般在3060米;跨度较大的鸡舍如12米,长度一般在7080米。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舍可长一些,但一般不宜超越100米,否则机械设备的制作与装置难度较大,资料不易解决。鸡舍不用太高,鸡舍的高度应根据饲养方式、清粪方法、跨度与气候条件而定。跨度不大、干养及不太热的地区。一般鸡舍屋檐高度2.02.5米;跨度大,又是多层笼养,鸡舍的高度为3米左右,或者以上层的鸡笼距屋顶l1.5米为宜;若为高床密闭式鸡舍,由于下部设粪坑,高度一般为4.55米(比一般鸡舍高出1.82米)操作间可设在鸡舍的一端。⑥操作间与走道:操作间是饲养员进行操作和存放工具的地方。鸡舍的长度若不超过40米。若鸡舍长度超越40米,则应设在鸡舍中央。视鸡舍的跨度而定,走道的位置。平养鸡舍跨度比拟小时,走道一般设在鸡舍的一侧,宽度11.2米;跨度大于9米时,走道设在中间,宽度1.51.8米,便于采用小车喂料。笼养鸡舍无论鸡舍跨度多大,视鸡笼的排列方式而定,鸡笼之间的走道为0.81.0米。一般都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与鸡舍等长。⑦运动场:开放式鸡舍地面平养时。宽度约为鸡舍跨度的2倍。三、散养鸡的鸡舍建设1、鸡场选址选择场地时,应尽量选取离村落、交通干线较远、相对安静、面积以不低于1/3公顷的林地为宜。场地规划根据承包林地的面积、特点制订方案。一般情况,东西长30~50米,南北长50~100米设为一个种养单位,如林地南北向长度较长,中间需设林间小路。一个区域内可设若干个种养单位,每个单位用网隔开,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别设出入口。每个单位内设集中区,集中区设在出口门的一角,为全封闭式,有门进出,区内设饲养棚、饮水器、进食槽。集中区大小以养禽数量定,以能容纳单位内所有家禽不拥挤为度。2、前期准备林间清除杂草,并种植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优质饲草,为食草禽类提供食物来源。林地靠路边搭建一处临时建筑,供管理人员居住和存放物品器械。3、具体措施根据个人情况,购买一定量的鸡苗或种鸡等。进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消毒。鸡购进后,先在饲养棚内喂养,晚上为保温防鼠蛇侵害,将其放入鸡笼中。中午天气晴好时,可在集中区内,进行户外锻炼。前期喂养时一定要强化声音的条件反射,以便日后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转换场地等工作。20日龄以后,雏鸡抗逆能力增强,可选在中午气温高时,逐渐让禽群走出集中区。这时幼禽个体小、食量小,为便于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这个时期禽群损失。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突变,及时发出信号,将幼禽召至集中区避雨。或用废旧防渗管道,纵向锯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于林间,“c”字口朝向一侧,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根据情况,每15~20天转换一次场地,通过隔离门在鸡区、鹅区、轮休区之间转换,以减轻鸡群翻刨地表对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坏,使饲草恢复性生长,场地轮休尽量保持林间生态平衡。随着家禽的生长,要及时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情况每个种养单位存养鸡250~350只、鹅200只。如果准备提前上市,可将禽群分别圈养在集中区内,增加投喂量,减少活动消耗。四、饲养管理技术1、肉鸡的饲养管理①饮水。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一致,以后改饮凉水。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②喂料。刚进雏时饮水后2小时喂料。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率。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0~3周龄用前期料,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天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③疾病防疫程序。建议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毫升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2、蛋鸡饲养管理①育雏期饲养管理(0—6周龄)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为育雏期。其饲养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格防止各种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②育成期饲养管理(7—20周龄)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期总目标是要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③产蛋期饲养管理(20周龄—淘汰)育成鸡培育到18周龄以后,就要逐步转入产蛋期饲养管理,进入20周龄以后,就要完全按照产蛋期管理。产蛋期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生活环境(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成分);合理的饲料营养;精心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疫病防治。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各种性能,为此必须做到科学饲养,精心管理。④蛋鸡饲料营养水平鸡的生长、产蛋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从饲料中摄取。鸡获得各类营养物质后,经过体内的消化、代谢活动,转变成鸡的体蛋白、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糖元等,进而合成为人类需求的鸡产品。3、土鸡饲养管理①掌握适宜的温度。环境温度与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关。小鸡温度可采用35℃。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器温度逐渐降低,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直至育雏器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可停止育雏器给温。饲养鸡的环境温度是否合适,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只是一种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要求饲养人员能“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的温度。温度合适时,雏鸡表现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粪便正常,饱食后休息时,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的周围或育雏笼底网上,头颈伸直熟睡,无奇异状态或不安的叫声,鸡舍内安静。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拥挤到热源下面,扎堆,不敢外出采食,不时发出尖锐、短促的叫声,精神差。此时,应尽快提高室温或育雏器温度。育雏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匍匐地面、两翅展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减退,此时应逐渐降低室温或育雏器温度,提供雏鸡足够的饮水,打开育雏室背风处的通气窗或孔,待温度下降至正常时,再逐步关闭通风窗或孔,稳定热源温度,切不可突然降温,更不能打开上风窗或孔。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雏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否则剧烈的温度变化将招致不良后果。从育雏期结束至商品鸡上市,这一阶段可采用常温饲养。②调整相对湿度。鸡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雏鸡适宜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测定鸡舍内的相对湿度,除使用湿度计外,还要靠饲养人员通过自身的感觉和观察鸡的表现来判断育雏室内的湿度是否适宜。当人进入鸡舍时,有湿热感觉,口鼻不觉得干燥,雏鸡的脚爪润泽、细嫩,精神状态良好,鸡飞动时,室内基本无灰尘飞扬,表明相对湿度适宜。当人进入鸡舍内感觉口鼻干燥,很多鸡围在饮水器周围,不断饮水,鸡群骚动时尘灰四起,这说明室内湿度低。当人进入鸡舍见到雏鸡羽毛粘湿,室内用具、墙壁上潮湿或有一层露珠,则说明湿度过高了。提高室内湿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在煤炉上放置水壶或水盆烧开水,以产生蒸气;如果在网上养鸡,可以向空中、地面喷水;地面育雏的可以放一些潮的草捆。要想降低室内的

听说金首饰和银器在一起银吸金,这个说法科学吗?

不科学,因为Ag和Au放在一起在没有外来化合物的情况下是不会自我反应的,之所以道听途说银吸金其实是因为银与金一起佩戴,而佩戴过程难免会产生摩擦,银质地比金硬,银粉容易附着于金表层,从而使黄金表层颜色变白,故有此说。

重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怎么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轮迹、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等行业工作。

重庆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怎么样

重庆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生物学局限性比较大,目前来说可能比较好的出路就是深造,最好还是出国深造,拿到博士或者博后文凭,生活就很好了。 如果真的对科研有极大的兴趣的人,性子比较沉稳,不欢脱的人还是很合适的,只要踏实努力就会有成绩。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12年7月,由重庆大学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原属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整合组建而成,位于美丽的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学院以“研究生命科学、造就尖端人才、服务人类健康”为办学宗旨,以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为办学愿景,以“精干型、高效型、特色型”学院为建设目标。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1、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工作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2、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工作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求部队军校生活的音乐快板词~歌颂党、科学发展观之类的内容~急~

歌颂党的快板词 金秋十月红日照, 2:特大喜事传捷报。 3:我党召开十七大, 4:胡总书记作报告。 5:认真学习细钻研, 6:大会精神领会好。 1:经济全球居老四, 2:全国人民都自豪。 3:惠民政策多又多, 4:人民生活节节高。 5:科学技术大发展, 6:嫦娥一号探月了。 合:国家实力大提升, 合:改革开放就是好。 1:中国特色要坚持, 2:社会主义路宽阔。 3:遵循改革开放路, 4:富民强国不动摇。 5:关心民生是重点, 6:以人为本再强调。 合:举旗定路指方向, 合:科学发展好战略。 1:小康建设起步快, 现在又提新目标。 2:到了二○二○年, 再翻两番志气豪。 3:市场体制更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高。 4:基层民主大改善, 法制政府见成效。 5:人才培养上水平, 教育再掀新热潮。 6:广泛就业秩序好, 城乡都要有低保。 1:中等收入占多数, 2:绝对贫困要全消。 3:卫生医疗人人享, 4:社会管理体系好。 5:节约资源长发展, 6:环保工作要做好。 合:城乡统筹齐发展, 合:人人共享好生活。 合:十七大,放光芒, 合:全国人民劲头旺。 合:同心同德抓发展, 合:中华展翅高飞翔。 合:报告内容很丰富, 合:说得不好请原谅。 合:今天讲得不周详, 合:大家多把电视望。 合:最后再说一句话, 合:祝愿祖国更富强, —更—富—强!

高中生选择的留学英国怎样攻读本科学位

高中生选择的留学英国怎样攻读本科学位   英国中学向来被誉为未来精英的摇篮,英国是国内学子出国的主流选择国,英国又英语的发源地、有着著名的世界高等学府、严谨的教育体系、浓厚的文化氛围等优良条件,每年吸引着大批莘莘学子留学英国。那么,高中生选择留学英国攻读本科学位又有哪些相关事宜呢?环球雅思留学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高中生留学本科申请种途径   第一种是读预科。英国学生在本科以前共有13年教育,我国高三毕业生在去英国读本科前,须先读一年的本科预科课程。预科课程容易被误认为仅仅是仅学语言,其实具体包括英语、专业学术知识等内容。预科专为国际学生设立,英国本国学生无须读预科。   第二种是读a-level,然后考英国的大学。a-level的全称是advancedlevel,它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学生修完后进入大学本科。由于a-level课程通常需要2年时间,因此,主要适用于中国国内的高一、高二学生。如果高三毕业以后再去英国读a-level,比在高中前两年就出去读要浪费时间。该课程的私立学校学费较高,一年约为15000-25000英镑;公立学校的学费相对便宜,一年是5000-7000英镑。但是,a-level成绩的适用范围很广,学生可以以此申请英国所有大学。   第三种途径是通过会考或高考之后,直接申请大学,这一途径虽然不能直接选择所有的英伦高校,但是节约一年时间和费用。   学校和专业选择:通过相关渠道了解   多数学生在选择英国院校时,最希望看到英国大学排行榜。据介绍,英国没有官方的大学排名,民间比较权威的是《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的大学排行榜。事实上,排名前20位的院校各有特色,排名也每年都可能发生细微变动。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学校不一定是排名最靠前的学校。   申请人不必纠缠于几个排名的差距,应将专业强弱和所在城市花费、个人学习能力考虑在内。若因选择难度过大,未能修满学分,则无法获得学位证书。同时,这类报纸也有专业排名,只不过专业的划分比较粗略。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先通过大学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查出自己最希望申请的几所大学,然后到大学网站上具体查找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学费、专业地位、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在制作申请材料时,最好在推荐信中体现自己对申请专业的了解程度。   住宿:有3种选择   住学校公寓:学校公寓通常离学校较近,远的`会有校车接送。留学生不需要在交通费上支出太多和来回奔忙,也可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不同国家的同学住在一起,方便新生和同学接触,提高英语水平,从他人处获取在英国生活的经验。刚到英国,不熟悉周围情况的学生可选择这种住宿方式。   住寄宿家庭:部分学校可能帮忙联系当地人的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是英国学校经过严格筛选后确定的,与其长期保持联系,定期都会送学生入住。由于寄宿方式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直接交流,有利于融入最地道的英国社会。留学生应学会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空闲时帮忙做简单家务,不要抱怨食物不合口味,尊重对方家庭的休息时间和私人空间。   租房:几个人租住当地私人公寓。应选择熟悉的同学、朋友合租,并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的问题。每个学校、系都有专门老师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可向他们寻求安全的房屋信息。建议在英国生活一段时间,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之后选择这种方式。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自考本科学历可以报考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职研究生吗?

对于众多的在职人员来说,想要在企业内升职加薪或者参加福州市积分落户,唯有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可能受到赏识。目前有些人员是通过自考获得的学历,如果想要通过在职研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己。那么,自考本科可以报考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职研究生吗?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州市共建的正规民办大学。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开设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课程也受到了众多社会人士的欢迎。目前该校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两种方式招生。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无论考生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学历,只要是被国家承认的,并且考生也符合招生院校对考生各方面的规定,那么就可以报考的。也就是说,只要考生自考获得学历等相关证书能通过学位网或学信网上查到,那么考生是可以报考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职研究生的。需要说明的是,考生想要报考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职研究生,不仅需要满足学历方面的要求,根据报考形式的区别,也是有其他方面限制的。如参加同等学力申硕的考生,不仅需要本科学历,还需要拥有学士学位并且年限要在三年以上。只有在满足学历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学位方面的要求,考生才能够顺利参加申硕考试并拿到硕士学位证书。而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专业硕士也是差不多的,只是对考生学位方面的限制变成了对考生工作年限的要求。也就是说,通过自考拿到大专学历的人员,还需要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报考;拿到本科学历的人员,还需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报考。有意进修在职研学生,您可以关注我们,掌握最新政策信息。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开放网申报名中。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职研究生预报名地址:https://www.87dh.com/yjs2/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怎么样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很好。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在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生物医药、食品科技、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就业前景良好。

(入读学位问题)若文科人想入读理科学位, 如此"弃文从理", 可行吗???

更新1: sorry 打错左 - 我指"帮帮在下" 而非"阁下" 楼主的问题实在是难题,而且恕小弟坦白讲句,你的想法很不现实,除非花非比寻常的极大努力及颇长的时间才有机会实现。 小弟当年读理科,明白到理科知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学得到并掌握得到。大学的理科课程是真正既“硬野”,要在入面好好地读需要很扎实的数学和相关学科知识,否则根本不能生存下去。即使小弟是理科出身,有基础的物理和附加数根底,但在读预科时也没有选数学组,而我也要花大气力才能应付预科的物理科课程。楼主完全没有物理科背景,数学也只停留在会考数学科的程度,坦白说,不要说大学课程,楼主现在就连会考物理科也应付不到,所以楼主的理想在现在这一刻并不实际。 当然世事无绝对,只要楼主肯付出极大努力,从无到有将相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将来也可以入读大学的物理系。但我想告诉楼主的是你现在有的那个学位对你入读物理系的帮助不会很大,它最多能让你以non-Jupas身份报读,使你不用再报会考成绩而已。但大学的物理系都需要报读人士有合乎资格的高考物理科成绩,再加上纯数科、应用数学科或数学与统计科任何一科的成绩才可报读。这即是说楼主至少要报考高考的物理和上面三科数学科任何一科才可合乎入读资格。另外,上述只是以小弟所知的情况,真正的入学要求楼主必须亲自向各大学了解才行。

纳米是一个______单位,符号是nm.1nm=______m.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内(0.1nm-100nm)的科学技术.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是米(m),还有一些常用单位.比米(m)大的有千米(km),比米(m)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ηm)、纳米(n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μm,1μm=1000nm,∴1mm=109nm.故答案为:长度;10-9.

科学院生物所研制出天然环磷酸腺苷有谁在枣中研制出的

环磷酸腺苷自被发现以后,全世界有上千个实验室都在研究这一神奇的分子。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物种中都含有环磷酸腺苷这种物质,但是和其他信号物质一样,其含量非常微小,难以提取,只能从动物肝脏中提取极微量的环磷酸腺苷。以前,市场上只有用于静脉注射的化学合成的药用级环磷酸腺苷产品,产量小,其价格远远高于黄金的价格。1979年和1984年两位日本科学家发现中国独有的枣果中含有丰富的环磷酸腺苷,是一般动植物材料中含量的数万倍,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研究天然环磷酸腺苷的提取指引了新的方向,但是从枣中成功提取环磷酸腺苷的技术迟迟未能攻克。2000年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中国枣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超浓缩富集专有技术开发出了系列产品,适用于日常缓解大脑疲劳、改善气血不足、调节内分泌等目的,针对改善睡眠、患者疾病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亦具有良好的营养治疗功效。健康食补红枣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春秋季节,乍寒乍暖,在红枣中加几片桑叶煎汤代茶,可预防伤风感冒;夏令炎热,红枣与荷叶同煮可利气消暑;冬日严寒,红枣汤加生姜红糖,可驱寒暖胃。此外,红枣还有以下功效:美容养颜、保肝护肝、防止落发、补气养血、促进睡眠、防治心血管疾病。

红枣真的能补血!且看科学研究如何解释古老中医的智慧

我刚刚学习营养学的时候,经常对身边人“要补血,吃红枣”这句话嗤之以鼻,因为明摆着嘛!红枣里的铁含量那么低,又是植物性铁,还需要吃足够的维生素C才能有机会被吸收,能补多少呢?还不如好好吃猪肝和牛排。 后来,在一次外出进修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叫“红枣提取液”的特殊功能食品,而它的功效竟然是提升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治疗贫血,并且还有严谨的实验对照表。 我赶紧认认真真拜读了整个产品说明,找到了一个核心关键词: 环磷酸腺苷 。它在我们体内扮演的角色是信息传递的信使,通常情况下,我们人体内有两种传递信息的物质: 1、细胞与细胞之间用来传递信号的物质被称为第一信使。 这通常都是我们在各种检测单上所看到的一些各类激素、各种因子等等。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胰岛素,就是典型的第一信使。 当血液中的血糖上升的时候,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释放到血液中,它会像一个走街串巷的卖报童,大喊着告诉全身各处的细胞“喂,葡萄糖来啦!有需要的赶紧来拿!”,如果所有的细胞没有用完葡萄糖,血糖还是比较高的时候,胰岛素就会告诉脂肪细胞“大家都拿走需要的葡萄糖了,现在快把多余的糖转成脂肪存起来吧!” 2、在细胞内各个组件之间传递信号的,被称为第二信使。 这就很少人关注到了,其实它们也很重要,因为当第一信使来细胞膜上敲门传递信息的时候,真正让这些信息起作用、让细胞们跟着信号做出相应反应的,是这些第二信使们。而环磷酸腺苷,就是第二信使的组成成员之一。 血液的构成非常复杂,从我们平常抽个“血常规”就知道了,看那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指标,都是在告诉我们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变化。而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主要携带氧气的血细胞,在我们身体的造血过程中,通常是肾脏(偶尔肝脏也会掺和一下啦)来通知骨髓制造红细胞,它们会分泌一种叫“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的物质,作为第一信号,通知骨髓制造红细胞。我们所熟知的雄性激素——睾酮,也能起到这一作用,这或许就是男人们的血红蛋白指数通常会比女人们高一点点的缘故吧。 一般来说,把通知传达到骨髓,这时候第一信使的工作就结束了,好了通知是放门口了,可谁去把这个通知继续传递、执行下去呢?咳咳咳,这就要交给我们牛逼轰轰的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啦!所以真正指挥骨髓动起来,开始轰隆轰隆制造红细胞的,其实是环磷酸腺苷,如果它的数量不够,那么即使促红素催爆了骨髓,真正制造出来放进血液中的红细胞也不会那么多。 环磷酸腺苷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但数量非常稀少,很难提取,因此人们从前都是化学制备,由于产量非常少,所以单独使用的价格高昂,还只能通过注射达到。后来,人们发现,红枣当中环磷酸腺苷的数量,是其它物种的数万倍!原来,古老的中医世世代代告诫我们的子孙“红枣补血”,是真的补血,只不过不是直接通过补铁来达到效果,而是通过补充环磷酸腺苷,间接提升了血红蛋白的水平。 古老中医的智慧,再一次焕发出了青春,原来补铁≠补血,人体内的铁主要在氧气运输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它方面还有参加一些酶的反应,以及生物氧化反应当中。其实摄入的铁元素如果超过了身体当下的需求,多余的铁在我们的肠道当中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从而对 健康 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么,红枣要怎么吃才能补够环磷酸腺苷呢? 这取决于你买了哪个品种的红枣,含量较高的,每100g(二两)所含的环磷酸腺苷超过20mg的品种有以下这些: 不过,二两红枣的含糖量也是扛扛的啊,这么补血的时候,你得少吃二两米饭,还得停掉其它水果,不然血糖就嗖嗖往上飙了。至于专门的红枣提取液,那确实更适合给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我之前确实帮助调理过一位孕晚期妈妈的贫血,她的血红蛋白指数在生前一个月掉到90多,即使她全孕程都有遵医嘱每日补充45mg的琥珀酸铁剂,仍然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在使用专门的红枣提取液后大约半个月,这个指标开始逐步回升。 至于普通人,我们确实可以像老中医说的那样,买点好的红枣、枸杞,泡水喝,适量吃点猪肝、鸭血,很可能就会感受到自己精力体力的提升。女人嘛,零食也要 健康 ,多多爱自己哦!

抑郁症官方测试题(最科学的抑郁症自我诊断测试题)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患,患者心情郁闷,丧失兴趣或享受感,产生负罪感,或自尊心不足,睡眠和食欲紊乱,身体疲倦,注意力不易集中。 抑郁症被心理学界称作“心灵感冒”,下面这套抑郁症自我测试题是美国权威心理学家杜克教授及其团队根据多年研究分析总结而成的,是抑郁症的初步自我诊断方法中较具科学性的一种。 [测试方法] 根据自己最近两个多星期的心理状态,对下列21道题进行自我对照分析, 每题 答案中选a得0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选d得3分,将所得分累加起来。 再根据下面提供的对照表比照自己的分数,即可判断自己目前的精神状态。 a我从不觉得比别人差许多;   b我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总感到自卑;   c我对自己的过错总是不能原谅;   d我对一切过错都遣责自己。 a我从无大失所望的感觉;   b我有时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   c我对自己感到厌恶;   d我十分痛恨自己。 a我没有悲哀的感受;   b我有时感到悲伤;   c我总是感到悲伤,而且再也不能自拔;   d我感到极度悲伤,甚至不能自制。 a我对将来有足够的信心;   b我对将来信心不足;   c我觉得没什么可指望的;   d我觉得将来毫无希望,而且决无好转的可能。 a我总是没有失败的感觉;   b我觉得比一般人失败的次数多些;   c回顾往事,我想起的几乎都是失败的情景;   d我觉得自己生来就不具备做人的资格。 a我象以往一样对一切都不抱偏见;   b我已不象以往一样对一切都很欣赏;   c我再不能对任何事情有真正满意了;   d我对一切都感到厌倦。 a我毫无犯罪感;   b有时我感到自己有罪;   c大部分时间里,我有犯罪感;   d我总有犯罪感。 a我从不觉得我应该得到惩罚;   b我觉得我有可能得到惩罚;   c我期待着别人对我的惩罚;   d我觉得正在遭到别人的惩罚。 a我从没有自杀的念头;   b我有自杀的念头   c我愿意自杀;   d如果有机会,我就自杀。 a我没有发现最近自己的性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b我对性生活已不象以往那么感兴趣了;   c我现在对性生活不太感兴趣;   d我已对性生活毫无兴趣了。 1a我不象以往那么担心健康;   b我担心身体各种不适;   c我对健康感到忧虑;   d我对健康感到极度忧虑,根本不能想别的事。 1a我一直没有减轻体重的感觉;   b我有体重下降的感觉;   c我感到体重下降了许多;   d我体重下降太多了。 1a我的胃口象以往一样好;   b我的胃口已不象以往那么好了;   c我现在胃口很坏;   d我对一切食物都没有胃口。 1a我不爱哭;   b我比过去爱哭;   c我最近总想哭;   d我过去会哭,可现在想哭也哭不出来了。 1a我不象以往那性急了;   b我比以前急躁些;   c我经常容易被激怒;   d我现在总是处于急躁情绪中。 1a我对其他人从未失去兴趣;   b我已不象以前那样对别人感兴趣了;   c我对别人已失去了大部分兴趣;   d我对一切人都不感兴趣。 1a我所决定的事一定办到;   b我已没有以往那样雷厉风行了;   c我现在做决定比以前难多了;   d我已无法做出任何决定了。 1a我从不觉得比以前丑了;   b我对青春和魅力日趋担心;   c我感到青春不在,日渐衰老;   d我觉得很丑陋。 1a我能象以前那样工作;   b我感到现在要开始做一件事情,往往要花费比以前大的气力才行;   c我感到做一切事情都很费劲;   d我已感到什么事也不能干了。 20、a我能象以前一样躺下就睡;   b我睡觉已不如以前香甜了;   c我比以前要早1至2个小时醒来,而且再难入睡;   d我比以前早好几个小时醒来,而且再也睡不着了。 2a我仍象以往一样不知疲倦;   b我比以往容易疲倦;   c我干什么事情都容易疲倦;   d我总觉得疲倦,不愿做事。    以上答案中选a得0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选d得3分,将所得分累加起来。   根据郁症心理测试题答题得分情况参照下表,你便可判断目前的精神状态。   0-10分     精神正常   11-16分     多少有些情绪波动   17-20分     抑郁症的边缘   21-30分     轻度抑郁症   31-40分     重度抑郁症   41分以上    极度抑郁症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来自国外的经典的抑郁症心里自测试题,希望大家能根据我们的为您介绍的此量表在平时经常自查自己是否有抑郁症状,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专家在此特别提示,若有严重的抑郁症状应到及时到医院就医。

求国外科学事例!多种!

牛顿: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由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 当时英国社会渗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牛顿晚年的宗教生活。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还看不出幼年的牛顿是个才能出众异于常人的儿童。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每次,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求学岁月 1661年,19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7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教育制度还渗透着浓厚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气味,当牛顿进入剑桥时,哪里还在传授一些经院式课程,如逻辑、古文、语法、古代史、神学等等。两年后三一学院出现了新气象,卢卡斯创设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讲座,规定讲授自然科学知识,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课程。 讲座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的科学家。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牛顿掌握了算术、三角,读了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尔的《几何学》和《哲学原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胡克的《显微图集》,还有皇家学会的历史和早期的哲学学报等。 牛顿在巴罗门下的这段时间,是他学习的关键时期。巴罗比牛顿大12岁,精于数学和光学,他对牛顿的才华极为赞赏,认为牛顿的数学才超过自己。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1665~1666年严重的鼠疫席卷了伦敦,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因此而停课,牛顿于1665年6月离校返乡。 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家乡安静的环境又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1665~1666年这段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了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 1665年初,牛顿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意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1月,用三棱镜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动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此时发生的轶事。 总之,在家乡居住的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都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1667年复活节后不久,牛顿返回到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初级院委),翌年3月16日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正院侣(高级院委)。1669年10月27日,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并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巴罗为牛顿的科学生涯打通了道路,如果没有牛顿的舅父和巴罗的帮助,牛顿这匹千里马可能就不会驰骋在科学的大道上。巴罗让贤,这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 伟大的成就~建立微积分 在牛顿的全部科学贡献中,数学成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数学生涯中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据牛顿本人回忆,他是在1664年和1665年间的冬天,在研读沃利斯博士的《无穷算术》时,试图修改他的求圆面积的级数时发现这一定理的。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把描述运动的函数关系和几何曲线相对应。牛顿在老师巴罗的指导下,在钻研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把任意时刻的速度看是在微小的时间范围里的速度的平均值,这就是一个微小的路程和时间间隔的比值,当这个微小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无穷小的时候,就是这一点的准确值。这就是微分的概念。 求微分相当于求时间和路程关系得在某点的切线斜率。一个变速的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范围里走过的路程,可以看作是在微小时间间隔里所走路程的和,这就是积分的概念。求积分相当于求时间和速度关系的曲线下面的面积。牛顿从这些基本概念出发,建立了微积分。 微积分的创立是牛顿最卓越的数学成就。牛顿为解决运动问题,才创立这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的,牛顿称之为"流数术"。它所处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切线问题、求积问题、瞬时速度问题以及函数的极大和极小值问题等,在牛顿前已经得到人们的研究了。但牛顿超越了前人,他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对以往分散的努力加以综合,将自古希腊以来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技巧统一为两类普通的算法——微分和积分,并确立了这两类运算的互逆关系,从而完成了微积分发明中最关键的一步,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牛顿没有及时发表微积分的研究成果,他研究微积分可能比莱布尼茨早一些,但是莱布尼茨所采取的表达形式更加合理,而且关于微积分的著作出版时间也比牛顿早。 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间,为争论谁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的时候,竟然引起了一场悍然大波,这种争吵在各自的学生、支持者和数学家中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造成了欧洲大陆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的长期对立。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囿于民族偏见,过于拘泥在牛顿的“流数术”中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发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 应该说,一门科学的创立决不是某一个人的业绩,它必定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在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由某个人或几个人总结完成的。微积分也是这样,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前人的基础上各自独立的建立起来的。 1707年,牛顿的代数讲义经整理后出版,定名为《普遍算术》。他主要讨论了代数基础及其(通过解方程)在解决各类问题中的应用。书中陈述了代数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用大量实例说明了如何将各类问题化为代数方程,同时对方程的根及其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出了方程论方面的丰硕成果,如,他得出了方程的根与其判别式之间的关系,指出可以利用方程系数确定方程根之幂的和数,即“牛顿幂和公式”。 牛顿对解析几何与综合几何都有贡献。他在1736年出版的《解析几何》中引入了曲率中心,给出密切线圆(或称曲线圆)概念,提出曲率公式及计算曲线的曲率方法。并将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总结成专论《三次曲线枚举》,于1704年发表。此外,他的数学工作还涉及数值分析、概率论和初等数论等众多领域。 伟大的成就~对光学的三大贡献 在牛顿以前,墨子、培根、达·芬奇等人都研究过光学现象。反射定律是人们很早就认识的光学定律之一。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伽利略靠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震惊了世界。荷兰数学家斯涅尔首先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笛卡尔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牛顿以及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胡克、惠更斯等人,也象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一样,用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得到了三棱镜,他用来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这样,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第一大贡献。 牛顿为了验证这个发现,设法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公元1672年,牛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文。 许多人研究光学是为了改进折射望远镜。牛顿由于发现了白光的组成,认为折射望远镜透镜的色散现象是无法消除的(后来有人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组成的透镜消除了色散现象),就设计和制造了反射望远镜。 牛顿不但擅长数学计算,而且能够自己动手制造各种试验设备并且作精细实验。为了制造望远镜,他自己设计了研磨抛光机,实验各种研磨材料。公元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这是第二大贡献。公元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得反射望远镜献给了皇家学会,牛顿名声大震,并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同时,牛顿还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数学计算,比如研究惠更斯发现的冰川石的异常折射现象,胡克发现的肥皂泡的色彩现象,“牛顿环”的光学现象等等。 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他的“微粒说”与后来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此外,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等多种光学仪器。 伟大的成就~构筑力学大厦 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系统的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在牛顿以前,天文学是最显赫的学科。但是为什么行星一定按照一定规律围绕太阳运行?天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这个问题。万有引力的发现说明,天上星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运动都受到同样的规律——力学规律的支配。 早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严肃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开普勒就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一种力在起作用,他认为这种力类似磁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1659年,惠更斯从研究摆的运动中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胡克等人认为是引力,并且试图推到引力和距离的关系。 1664年,胡克发现彗星靠近太阳时轨道弯曲是因为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自己回忆,1666年前后,他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 牛顿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1679年,胡克曾经写信问牛顿,能不能根据向心力定律和引力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来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牛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1685年,哈雷登门拜访牛顿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当时已经有了地球半径、日地距离等精确的数据可以供计算使用。牛顿向哈雷证明地球的引力是使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也证明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运动符合开普勒运动三定律。 在哈雷的敦促下,1686年底,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皇家学会经费不足,出不了这本书,后来靠了哈雷的资助,这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才能够在1687年出版。 牛顿在这部书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锐利的数学工具,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确立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 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除了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外,他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化学实验。他常常六个星期一直留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的工作。他在化学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少,却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就。为什么同样一个伟大的牛顿,在不同的领域取得的成就竟那么不一样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个学科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力学和天文学方面,有伽利略、开普勒、胡克、惠更斯等人的努力,牛顿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正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在化学方面,因为正确的道路还没有开辟出来,牛顿没法走到可以砍伐材料的地方。 牛顿在临终前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是这样总结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这当然是牛顿的谦逊。 怪异的牛顿 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接受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能力,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他曾经高价买下了一个棱镜,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用它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 开始,他并不愿意发表他的观察所得,他的发现都只是一种个人的消遣,为的是使自己在寂静的书斋中解闷,他独自遨游于自己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后来,在好友哈雷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出版他的手稿,才有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 牛顿从容不迫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结果作出了科学史上一个个重要的发现。他马虎拖沓,曾经闹过许多的笑话。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牛顿晚年 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牛顿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运动只是机械力学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化;宇宙和太阳一样是没有发展变化的;靠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恒星永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上……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 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

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朝一日我们一定能移居火星,在哪里建立自己的基地。 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什么奇迹?还会怎样改善我们的生活? 说实话,再改善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二十世纪是人类生活改变最多时代, 之前改变的少,之后改变的也不会太多了, 我想查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能创造什么奇迹 媒体曾多次报道全球的科研人员已发现多种可有效医治、甚至根治艾滋病的方法,现正进行一连串临床测试,可算是给艾滋病携带者的一线曙光,包括: 2007年6月,德国科学家宣布成功从人类细胞中分离出艾滋病毒(HIV),令细胞再次变得健康。艾滋病毒可被一种叫Tre的酶“剪走”,然后恢复健康,2010年前会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预计2017年前会找出根治艾滋病的方法。 2009年: 6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则发现或可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使用现时治疗癌症的化学疗法,可将藏在免疫系统记忆T细胞内的艾滋病毒一并杀死,故建议结合化疗及鸡尾酒疗法同时对付艾滋病。 7月,韩国蔚山医科大学发现高丽红参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该项长达21年的研究发现,其中一名于1988年确诊,从没服食艾滋病药物的病人,只服食高丽红参,但至今仍健在,显示该病人体内免疫细胞回复至正常水平,大部份艾滋病毒的基因也被破坏,已接近完全康复状态。 9月,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 12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开发的新型艾滋病治疗方法首次临床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该疗法可能比目前广泛接受的鸡尾酒疗法更有效。 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罗伯特·班巴拉为首的研究小组或发现帮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传播与复制的基因,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或新药。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的专家们宣布,他们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杀死艾滋病病毒的干细胞,将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病毒,该研究成果使成功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变得更为光明。 由捷克和德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新的化合物,动物实验显示,它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增殖。该化合物日后可能被用于临床药物的开发。 2010年: 1月,中国湖南省的数位草医研制出中草药试剂,初步试验显示接受药物的患者艾滋病症不复发,体内艾滋病病毒不复制。从而起到治疗艾滋病的效果。 2月, 英美科学家在1月31日的《自然》上宣布,他们合作进行的新研究发现整合酶的三维结构。整合酶在包括艾滋病病毒等逆转录酶病毒中可以被发现,并且帮助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复制。这项突破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解决艾滋病研究领域长达20年的一个难题,进而找到更佳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2月3日称,该所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化合物,可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的新的结合点位,从而为开发出疗效更好、更抗耐药性的新型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 3月,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香蕉凝集素能与艾滋病病毒表面的糖类化合物黏连,“封住”病毒遗传物质,从而阻断病毒进入人体的路径。根据这项发现,研究人员或可研究出可以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新疗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目前正在使用的一种治疗痤疮的抗生素可有效阻止艾滋病毒扩散或复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8日宣布,该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合成了一种分子,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在细胞间传播。 请举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巨集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奈米碳管和奈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矽材料、面板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资讯化、积体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整合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专案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一) 背景材料 1.人类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被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及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但其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计划。 (2) 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绘制完成,我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表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起跻身国际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3) 2000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绘制出。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资讯。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 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月16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在新世纪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奈米技术领域屡创佳绩 我国科学家在奈米科技研究方面,居于国际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奈米金属的“奇异”效能—超塑延展性,奈米铜在室温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绕,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奈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有关奈米论文总数排行世界第四,在奈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 4.超级计算机智慧化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5.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览举行 2001年3月,国家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863”计划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863计划重点支援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二)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 从经济常识看: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2) 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援,背景材料中所列举的大量科技成果与财政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 2. 从哲学常识看: (1)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2)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 (3) 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充套件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从政治常识看: (1) 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 济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一、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2、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3、社会化的特点 4、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 1、高技术不断渗透 2、软体倍受重视 3、技术与科学共鸣 4、军导时代走向终结 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自考真题 历年真题 可以试试这个看 现代科学技术中事情指什么 现代科学技术中事情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当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的深化则需要得到各种技术的支援和保证。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许多新兴技术,如镭射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当今,在科学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历史悠久、长期靠经验发展起来的技术,如农业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也同样不能脱离科学理论的指导。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 现代科学的研究物件,已不仅仅限于巨集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充套件到巨集观领域。要探索这些领域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必然要借助于强大的技术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整套的技术装备。事实上,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 2、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 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使当代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当代自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生产推动的结果,跟在生产实践的后面,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而是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同时,从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开始,经过在技术亡的实现,然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收到经济效益这一全过程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因此,在现代生产发展中,科学生产的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体系。科学技术对生产的高度渗透和作用,已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和原先的科学技术有什么不同 现代科学技术四大特征: 1、知识爆炸 仅5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0年的时间,而从发现原于核裂变到爆炸原子弹只用了6年; 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资讯处理速度提高上万倍. 现在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 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作用. 3、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技术科学化: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 科学技术化: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镭射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 4、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 原模式: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 现模式: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 谁有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资料?::::::“”“”“”“”“” 我有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由美国科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由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进行的人体基因计划,测定时选择了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包括了全部的DNA序列,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故答案为:24;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被誉为人类登陆月球之后伟大的科学成就是什么?

人类基因图谱

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计划,指的是什么

人类基因组计划,( 因其对预防治疗遗传疾病、破解人类遗传密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被称为20世纪的人类自然科学史上三大科学计划。之所以称之为“影响人类进程”的三大科学计划。原因在于:1、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占用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甚至举国之力。2、取得了划时代结果,直接突破人类对自然科学领域现有认知水平。3、三大科学计划影响到全人类的科学和社会进程。扩展资料: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类基因组计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波罗计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曼哈顿计划

写我喜欢或佩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

  174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过他仍然能从他的合伙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观的利润,亦因此有时间进行他各项发明和研究,当中包括了他对电的研究。他发现电荷分为“正”、“负”,而且两者的数量是守恒的。据称在1752年,富兰克林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雷雨天气中放风筝,以证明“雷电”是由电力造成。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试验,事实上,同时期有其他科学家进行类似的实验时被电击致命(参见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于本杰明·富兰克林当年是否真的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或实验到底是如何进行,还心存疑虑。事实上,美国Discovery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在第4季第5集利用实验证明了如果本杰明·富兰克林真的把手靠近导下了雷电的钥匙,他将会被直接杀死。但没有争议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伦敦皇家学会(英国)亦为表扬富兰克林对电的研究,在1753年选他为院士。  除了研究电以外,本杰明·富兰克林对气象学亦有所贡献。为了替他的报章寻找新闻,他经常到农夫市场去收集消息。他发现风暴经常在某地出现,然后在别的地方亦有风暴。他相信两者可能其实是同一个风暴,因此提出风暴会移动,最后衍生了日后出现的天气分析、天气图,改变了单纯依靠目测预报的方法。

科学家富兰克林是怎么死的?

好像年纪大了老了

求一部老的丧尸电影,开头是科学家为军方研制给士兵的药物,随后被恐怖分子抢走,一名恐怖分子被感染。

是不是《生化寿尸》,香港的片子。里面是有恐怖分子交易病毒的部分,然后一个被感染的恐怖分子逃出来,被主角的车撞了……

能进军事科学院厉害吗?

厉害,中国军事科学院是全军最高军事研究机构,只接收已经是军官或者国防生的部队人员。军事科学院招收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防生,仅接受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指挥类国防生报考,国防生可接收推免生。报考理学、工学、医学的可申请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学制5年,前2年按硕士研究生注册学籍,后3年按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籍。军事科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考生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立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一)军队计划1、报考军事学研究生(1)军队在职干部。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截至录取当年9月1日)。除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方向)、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外,其他军事学门类学科须具有少校(文职6级)以上军衔。(2)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防生。仅接受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指挥类国防生报考,报考专业仅限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方向)、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国防生可接收推免生。(3)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管理学、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军事装备学专业可招收女生,其他专业仅招收男生。(4)军事学门类各学科均不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以上内容参考 : 中国军网-军事科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美国总统Benjamin Franklin和放风筝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是同一个人吗

楼主说错了,放风筝引电的那个,就是Benjamin Franklin,汉译为 本杰明 富兰克林。而美国总统中没有一个和他同名的,看下面的美国总统介绍。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2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联邦党 1797年-1801年 人称“老亚当斯”,儿子是第6任美国总统,和儿子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3 托玛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党 1801年-1809年 4 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党 1809年-1817年 5 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党 1817年-1825年 6 约翰·昆西·亚当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党 1825年-1829年 人称“小亚当斯”,父亲是第2任美国总统,和父亲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7 安德鲁·杰克逊 (Adrew Jackson) 民主党 1829年-1837年 8 马丁·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民主党 1837年-1841年 9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辉格党 1841年 上任一个月后便死在任期内,其孙为第23任美国总统。 10 约翰·泰勒 (John Tyler) 辉格党 1841年-1845年 第一个由副总统接任总统的人 11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James Knox Polk) 民主党 1845年-1849年 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辉格党 1849年-1850年 死于任内 13 米勒德·菲尔莫尔 (Millard Fillmore) 辉格党 1850年-1853年 14 福兰克林·皮尔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党 1853年-1857年 15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党 1857年-1861年 16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党 1861年-1865年 在任内被暗杀致死 17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民主党 1865年-1869年 任内曾遭国会的弹劾动议,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 18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共和党 1869年-1877年 19 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s) 共和党 1877年-1881年 20 詹姆斯·加菲尔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党 1881年 上任半年后被暗杀,死于任内 21 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共和党 1881年-1885年 22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85年-1889年 23 本杰明·哈里森 (Benjamin Harrison) 共和党 1889年-1893年 祖父是第9任美国总统 24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93年-1897年 曾经担任第22任美国总统,落选一届后再度竞选成功 25 威廉·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共和党 1897年-1901年 任内遇刺身亡 26 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党 1901年-1909年 27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William Howard Taft) 共和党 1909年-1913年 28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民主党 1913年-1921年 29 沃伦·G·哈定 (Warren G. Harding) 共和党 1921年-1923年 在任内过世 30 卡尔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党 1923年-1929年 31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党 1929年-1933年 32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民主党 1933年-1945年 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连任四届,最后于任内过世 33 哈利·S·杜鲁门 (Harry S. Truman) 民主党 1945年-1953年 34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Dwight D. Eisenhower) 共和党 1953年-1961年 35 约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民主党 1961年-1963年 任内被暗杀 36 林登·约翰逊 (Lyndon Johnson) 民主党 1963年-1969年 37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党 1969年-1974年 任内因水门事件而辞职 38 杰拉尔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党 1974年-1977年 唯一一名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然后接任总统的人 39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党 1977年-1981年 40 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党 1981年-1989年 41 乔治·H·W·布什 (George H.W. Bush) 共和党 1989年-1993年 其长子是第43任美国总统 42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民主党 1993年-2001年 任内国会曾提起弹劾动议,但未获通过 43 乔治·沃克·布什 (George W. Bush) 共和党 2001年-2009年 父亲是第41任美国总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政治家还是科学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科学家也政治家,曾发明指南针,也曾起草《独立宣言》

科学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士人桂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法国人帕西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两位科学家获奖,他们有哪些成就?

有特别高的成就,他们两个人在发现温度以及触觉感受器,在这个方面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对医学和生物学都有特别大的帮助,会带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发展。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原因是他们发现了幽门

解:幽门杆菌是细菌,细菌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无成形的细胞核,除此还有能摆动的鞭毛,具有保护作用的荚膜,如图:故选:B

给新闻拟一个标题,关于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中医拿到了让国民期待已久的诺贝尔科学奖。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因青霉素的发现和发明而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谁

因青霉素的发现和发明而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是什么——对此他一无所知。后来是另外两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钱恩从这个已被人遗忘的发现中挽救了有治疗效果的霉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并把这项技术奉献给人类,从此开创了抗生素时代。扩展资料: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正是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28年9月15日: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我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有哪些

屠呦呦。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以其在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在治疗疟疾方面的应用而获得了这一荣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世界上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有几位?

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 玛丽·居里:1903年、1911年分别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 伊伦·约里奥·居里:193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柯里:194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梅耶:196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霍奇金:196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雅洛: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麦克林托克:198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莱维·蒙塔尔奇尼:198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埃利昂:198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努斯莱因·芙尔哈德:199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 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乌斯(Sir WilUsm Ramsay,1852—1916)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人,发现了惰性气体 1905年 拜耳 (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 (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 布赫纳 (Edward Buchner,1860--190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人,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 F.W.奥斯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人,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瓦拉赫 (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居里(居里夫人)(Marie Curie,16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1912年 梅林尼亚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萨巴蒂埃 (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 维尔纳 (A1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968—1928)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1868—1930)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20年 能斯特 (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1922年 阿斯顿 (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 1923年 普雷格尔 (Fritz Pregl,1869—1930) 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年 齐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1865—1929) 奥地利人,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 1926年 斯维德伯格(Theodor Svedberg,1884—1971) 瑞典人,发明超离心机,用于分散体系的研究 1927年 维兰德 (Heinrich Wieland,1877—1957) 德国人,研究胆酸的组成 1928年 文道斯(Adolf Windaus,1876—1959) 德国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 奥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辅酶 1930年 H.费歇尔 (Uails Fischer,1881—1945) 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波施(Carl Bosch,1874— 1940)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贝吉乌斯(Friecrich Bergius,1994—1949)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1932年 兰米尔 (Irving Langnuir,1881—1957) 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4年 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1893—1981) 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F.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 1958)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I.伊伦—居里(I reno Joliot—Curie:1897-1956)(女)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德拜 (Peter Debye,1884—1971) 荷兰人,研究偶极矩和X射线衍射法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1883—1950) 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卡雷(Paul Karrer,1889—1971) 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 1938年 R.库恩 (Riehard Kuhn,1900—1967) 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布特南德 (Adolf Butenandt,1903—) 德国人,研究性激素 卢齐卡 (Leopold Ruzicka 1887—1976) 瑞士人,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3年 海维西 (Gyorgy Hevesy,1885—1966)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 1944年 哈恩 (Otto Hahn,1879--1968) 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维尔塔宁(Aatturi Virtanen,1895—1973) 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 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斯坦利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鲁宾逊(Sir Robert Robinson,1886—1975) 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 1948年 梯塞留斯(Arm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电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 1949年 乔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1895-1982)美国人,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性质 1950年 第尔斯(Otto Diels,1876—1954)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阿尔德 (Kurt Alder,1902—1958)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1951年 麦克米伦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1952年 A.马丁 (Arcger Martin,1910—)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辛格(Richard Synge,1914—)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1953年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1965) 德国人,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4年 鲍林 (Linus Pauling,1901—) 美国人,研究化学键的本质 1955年 杜·维尼奥(Vincent Du Vig neaud 1901—1978) 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6年 谢苗诺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欣谢尔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1897—1967) 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桑格 (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 1959年 海洛夫斯基 ( Jaroslav Heyrovsky,1890-1967) 捷克人,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利比 (Willard Frank Libby,1908—1980) 美国人,发明用放射性碳-14 测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1961年 开尔文 (Melvin Calvin, 1911--) 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佩鲁兹(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 纳塔 (Giulio Natta,1903—1979) 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齐格勒(Kafl Ziegler,1898—1973) 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 1966年 米利肯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 美国人,用分子轨道法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967年 艾根(Manfred Eigen,1927—) 德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诺里什(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1897—1978) 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波特(Ceorge Porter,1920-)英国人,研究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 1968年 翁萨格(Lars Onsager,1903—1976) 美国人,创立不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巴顿(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1918— ) 英国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哈塞尔(Odd Hassel,1897--) 挪威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1970年 莱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1906—) 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赫茨伯格 (Gerhard herzberg,1904—) 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谱,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 1972年 安芬林 (Christian Borhmer Anfinsen,1916-)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摩雷(Stanford Moore,1913-1982)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斯坦(William H.Stein,1911—1980 )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1973年 E.O.费歇尔(Wrnst Otto Fischer,1918-) 德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 威尔金森(Cerffrey Wilkinson,1921—) 英国人,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弗洛里(Faul John Flory,1910—1985) 美国人,研究长链分子,制成尼龙66 1975年 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 英国人,研究立体化学 普雷洛格(Vladumir Prelog,1906—) 瑞士人,研究立体化学 1976年 利普斯科姆(WiHiam Nunn Lipscomb,1919— ) 美国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普里戈金 (1lya Prigogine,1917—) 比利时人,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米切尔 (Peter D.Mitchell,1920—) 英国人,研究生物系统中利用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1912—) 美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维蒂希(Georg Wittig,1897-) 德国人,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1980年 W.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 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1981年 福井谦一(1918—) 日本人,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分子轨道对称性 R.霍夫曼 (Roald Hoffmann,1937—) 美国人,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982年 克卢格(Aaron Klug,1926—) 英国人,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 1983年 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 1984年 梅里菲尔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 1985年 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1917—)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卡尔勒(JeroMe Karle,1918-) 美国人,发展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1986年 赫希巴赫 (Dudley R.Hercshbach,1932-) 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李远哲(1936—) 美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波拉尼(John C.Polanyi,1929—) 德国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1987年 佩德森 (Charles Pedersen,1904—)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莱思(Jean-Marie Lehn,1939-) 法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克拉姆(Donald Cram,1919-) 美国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1988年 罗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哈特穆特·米歇尔 (Hartnut Michel)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1989年 切赫(T.R.cech)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奥尔特曼(S.Altnan) 美国人,关于发现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1990年 科里(E.J.Corey) 美国人,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贡献极大丰富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宝库 1991年 理查德·R·恩斯特 (Richard R.Ernst) 瑞士人,在发展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方面的重要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阿瑟·马库斯 (Rudolph.Quthur.Marcus) 美国人,创立和发展了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1993年 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 美国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 加拿大人,运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创造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1994年 乔治·欧拉(george Aolah) 美国人,发现了利用超强酸使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 1995年 克鲁岑(paul crutzen) 荷兰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莫利纳(1ario iolina)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罗兰(F.sherwood rowland) 美国人,在大气层化学特别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1996年 罗伯特·F·柯尔 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理查德·E·斯莫利 美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哈罗德·W·克罗托 英国人,发现(富勒氏球C-60) 1997年 保罗·博耶 美国人 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 约翰·沃克 英国人 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 延斯·斯科 丹麦人 发现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平衡的酶 1998年 沃特尔·科恩 美国人 提出的密度作用理论为简化原子键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约翰·波普尔 英国人 1970年设计了一种日后被广泛应用的计算程序,他发展的计算方法使人们能够对分子、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美国人,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美国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 白川英树 日本人,发现导电聚合物(导电塑料)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 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 约翰.B.芬 美国人 发展了生物宏观形态的鉴别和结构分析方法 Koichi Tanaka 日本人 发展了生物宏观形态的鉴别和结构分析方法 库尔特.伍斯里奇 瑞士人 测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维结构中,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谱学 其中约翰.B.芬和Koichi Tanaka将各自获得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1/4,其余的1/2将由库尔特.伍斯里奇一人获得。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人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人 他们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机构领导

研究所名称  姓名时间职务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56.8-1968.3) 华罗庚 1956.08 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阎沛霖 1959.09 党的领导小组组长 阎沛霖 1960.02 首届所长 吴国华 1963.4 党委书记 阎沛霖 1965.09 党委书记 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1013所(1968.3-1975.6) 李润芝 1969.11 1013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阎沛霖 1973.06 1013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赵则三 1973.11 1013所党的核心小组第一组长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75.6至今) 汪大漠 1977.06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杨刚毅 1979.02 临时党委书记兼所负责人 范培义 1981.10 临时党委书记 曾茂朝 1983.02 所长 曾茂朝 1984.08 所党组书记 蔡春雷 1986.08 党委书记 柳传志 1995.01 所长 李树贻 1996.03 党委书记 高文 1998.10 所长 李国杰 1999.12 所长 邓燕 2000.05 党委书记

2000年~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谁?

1、2000: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2、2001: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3、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4、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5、2004: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6、2005: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7、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8、2007: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9、2008: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发现和开发绿色荧光蛋白质10、2009: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11、2010: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12、2011: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舍特曼),发现准晶体13、2012: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G蛋白偶联受体。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是世界欠他们一个诺贝尔奖的?

1.罗莎琳·富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 世上最有名的女性科学家之二,仅排名居里夫人之后。 罗莎琳·爱尔西·富兰克林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所做的研究,专注于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是沃森与克里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后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罗莎琳德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默默无闻。 1952年5月,罗莎琳对着一根湿润的DNA照射了62小时后,得到了一张极为清晰的DNA晶体衍射图,这就是 历史 上鼎鼎大名的“照片51号”,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教科书中和各种期刊报纸上,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但是当时她并未有所发觉。 后来这张照片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给沃森看,沃森因此而得到启发,与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DNA结构的论文,他们因此得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由于长期接触X射线,罗莎琳患上了卵巢癌,于1958年逝世。 后来的学者都认为,罗莎琳对DNA双螺旋结构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应该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奖。 2.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 埃弗里是大部分人没听说过的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是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工作。 生物的遗传物质被证明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20世纪最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已经被写入教科书无数年,但是它的发现者埃弗里却终生无缘诺贝尔奖。原因是诺贝尔奖委员会中的专家大佬Einar Hammarsten是坚定的蛋白质支持者,认为蛋白质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埃弗里1955年去世之后三年,Hammarsten才去世。 3. 水谷哲 霍华德·马丁·特明在1975年因为逆转录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然而事实上,水谷哲才是发现逆转录酶的论文第一作者,因为《自然》期刊编辑擅自调换了论文排名,导致水谷哲没有成功获得诺贝尔奖。 4. 周芷:论文一作都不给诺贝尔奖? 周芷生于湖南省,成长于台湾,旅美分子生物学家。现为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系教授。 199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与她的合作的理察·罗伯茨与麻州理工学院的菲利普·夏普,虽然1977 年发表在科学刊物细胞‘Cell": An amaz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at the 5′ ends of adenovirus 2 messenger RNA 的论文中,以电子显微镜进行实验的第一作者为周芷,罗伯兹为第4 位(也是最后一位,但当时论文并没有通讯作者制度,罗伯兹也非通讯作者),但周芷却成为遗珠。她曾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抗议,在国际学界引起不小回响。 5.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 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伦多大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 弗雷德里克·班廷及约翰·麦克劳德因为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当时班廷及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研究助手贝斯特才是实验的主要贡献者,班廷甚至拒绝与麦克劳德一起领奖,认为他没有资格。麦克劳德只是借用了班廷的主意,借用了一下实验室和10条狗,并让贝斯特担任助手帮助他实验而已。 班廷后来把自己奖金的一半分享给了贝斯特,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上,却始终不能出现贝斯特的名字。 6.铃木梅太郎 铃木梅太郎是日本化学家、维生素专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也是理化学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帝国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获得者。。 192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被授予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和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因为他“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和“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这里“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 其实世界上最早提取维生素B1的人是铃木梅太郎,两度名列“日本十大发明家”。但是由于他的论文被翻译成德文时,没有标注“世界首例”,于是他错失了诺贝尔奖的资格。 7.北里柴三郎 北里柴三郎是大日本帝国的医学家和细菌学家,1901年曾与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一起被提名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只有贝林获奖。史书上已经承认血清疗法是由北里、贝林共同开发的。日本医学界设有贝林·北里奖以纪念他的贡献。 北里是许多重要机构的创始人,包括私立传染病研究所(现u30fb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土笔冈 养生 园(现u30fb北里大学北里研究所医院)、私立北里研究所(现u30fb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此外也是北里大学校祖、庆应义塾大学医学科(现u30fb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创始人兼初代科长、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初代院长、日本医师会创始人兼初代会长。 前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评论:“(大村智的获奖)达成了北里柴三郎教授的悲愿”。 8.冈崎令治冈崎恒子 冈崎令治是日本分子生物学家。出生于广岛市白岛人。日本分子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最大贡献是与其夫人冈崎恒子共同发现并命名了冈崎片段,被认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1966年,冈崎夫妇发现了DNA合成中后随链上形成的短片段——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并且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及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ur)实验室的研讨会上发表。1967年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1972年,冈崎夫妇进一步发现了与冈崎片段相关的RNA,成功构建起DNA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1975年,由于早年在广岛核爆中遭遇核辐射引起的骨髓性白血病发作,44岁的冈崎令治在前往美国 旅游 期间病逝。在此之后,他的夫人,同时也是名古屋大学教授,冈崎恒子将他的研究继续了下去。 9.庄小威 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最年轻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物理与化学双料教授,现年45岁。2003年,庄小威拿下“麦克·阿瑟天才奖”,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 目前,庄小威在哈佛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以单分子成像、超高分辨率成像等光学成像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光凭看,你就能知道很多。”这句话出自美国棒球运动员Yogi Berra,庄小威经常以此来鼓励她的学生们。她提出的STORM(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是单分子荧光成像方面的革命性技术,曾在2014年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此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曼斯·埃伦贝格回应称,贝齐格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相关论文,而PALM论文的投稿时间比STORM论文早了将近4个月。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造纯碱的新方法,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一·赵忠尧 赵忠尧,因为年代问题肯定好多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可是说到钱学森肯定很多人知道,当时有人总结说如果钱学森能和五个师相比的话,那么赵忠尧就能和十个师相比,可见他比钱学森厉害两倍来,而且他的学生也很厉害比如杨振宁啊邓稼先啊等等都是他的学生,可见这个人是多么厉害啊!他还是我们中国的原子能之父,等等等很多很多的名气,根本一下说不完。 因为成绩优异他就出国留学,在外国他学到了知识,当时外国正在研究导弹很可能就是对准我们国家,他知道后就准备回国来保护我们的安全,在美国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准备带回国进行研究,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他却被美国给截住,拿走了当时在外国学习记的笔记什么的,把他关在日本的监狱里,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国家的人都表示很不满意,极力要讨回公道,就连当时美国的科学家也为我们说话,美国实在没有理由了就把他放了,可是这件事还不算什么,接下来这件事就更让人们生气了。 就是这个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他在美国的导师是非常有名的密立根,因为迫切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拯救我们国家的他到外国后更是很刻苦的学习,希望学完后能帮助我们中国在科学上更进一步,当时密立根给了他一个非常难的题,而赵忠尧还觉得想要更难的突破自我。 其实这个题已经很难了,在这道题中他下了很多的功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中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理论,最后他去拜访卢瑟福的时候,也得到了卢瑟福的赞赏,当时都有人说下一个诺贝尔奖肯定是赵忠尧,可是在几年后宣布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并没有得到这个奖项,反而被别人给拿走了。这件事情出来后我们国家的人就对他的实验进行了研究,也得到了和他一样的结果,可是诺贝尔奖已经颁发给了别人,在很久后才有人对这个进行了解释,才说出了真正的原因,说当时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赵忠尧发现的结果,所以对他的这项进行了判断是错误的。后来就有很多的科学家做了研究又发现这个实验室可靠的,可是诺贝尔奖已经发完了,最后相关人士对这件事说明了说当时判断错误才导致了赵忠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赵忠尧并不在意这件事,他只想做他的研究。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门捷列夫,1907年去世。凭借元素周期表,就有资格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2.开尔文勋爵,1907年去世。十九世纪的科学超人,完成的多项工作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完全有机会,有资格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 3.玻尔兹曼和吉布斯,玻尔兹曼1906年去世,吉布斯1903年去世。他们生前还是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或化学奖。但是他们的工作在当时没有被广泛理解和重视,再加上英年早逝,只能和诺奖擦肩而过。 4.吴健雄,1997年去世。吴夫人是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本应该在1957年就和杨振宁、李政道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在1957到1997漫长的40年时间中,诺奖似乎遗忘了吴夫人,真令人匪夷所思。 5.S.N.玻色和R.L.米尔斯,玻色1974年去世,米尔斯1999年去世。他们的工作不是不重要,也不是未被人理解,而是被巨人的光环所笼罩。以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理论为基础的超流、超导、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工作获得了不下5,6个诺贝尔物理奖。围绕杨-米尔斯方程诞生过7个诺贝尔物理奖和6个菲尔兹奖。玻色和米尔斯的工作只是因为和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大咖搅和在了一起,而诺奖无意给爱因斯坦、杨振宁再颁一次奖,他们未获诺奖实在有点遗憾。 6.约翰.贝尔,1990年去世。虽然贝尔所处的时代,量子力学盛宴已过。但是贝尔还是执着地指出了冯.诺依曼在论证不存在隐变量过程中犯下的愚蠢错误,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这是继玻尔和爱因斯坦之后,量子力学理论最有意义的进展。揭示了世界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复杂得多。 7.C.E.香农,2001年去世。也许有人会说香农是个数学家,但是这不对。香农开创的信息论底层逻辑是不折不扣的物理思想,信息论产生的影响主要也在物理世界,数学仅仅是在定量计算信息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信息即非能量也非物质,但却是人类理解物质世界的要素。信息目前还不在物理理论的框架内,它如何影响物质世界仍然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就连发明个光纤,CCD器件,甚至什么发蓝光的LED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凭什么香农不行。

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介绍他主要业绩和成功的经验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什么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是生命科学划时代的事件?

我简单地说(楼上真是又长又臭,估计楼主也没有心情看完吧),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它的提出就如马克斯·普朗克的同量子理论开创了量子力学一样,是生命科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成就之一

发现基因是双螺旋结构的那两个科学家是谁

发现基因是双螺旋结构的那两个科学家是谁英国人弗兰西斯·克里克曾和美国人詹姆士·沃森一道,发现了DNA(胶氧核糖核酸,携带遗传信息)的双螺旋结构.克里克2004年7月28日辞世,享年88岁

那两位科学家用x射线衍射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 故选:C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右手螺旋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模型的提出是生命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转载手性之谜——向左向右 手性的定义现在该可以四平八稳地谈谈手性了。 手性(chirality,=handedness)一词源于希腊词“手”χειρ (cheir),指左手与右手的差异特征。手性及手性物质只有两类:左手性和右手性。有时为了对比,另外加上一种无手性(no chirality)作参照,可称它为“中性手性”。左手性用learus或者L表示,右手性用dexter或者D表示,中性手性用M表示。 手性可用对称性来说明。植物中常见到旋转对称性(有时叫辐射对称性,不准确),指的是存在旋转对称轴,如东北石竹、矮牵牛、黄瓜的花一般都具有五次旋转对称性,花每旋转2π/5=360°/5=72°,自身就重合一次。又如鸢尾科植物常具有3次旋转对称性。此外,还有平移对称性、伸缩对称性等等,但手性所体现的对称性与这些都不同。左手(性)与右手(性)单*平移和旋转不可能使两者全完重合,必须使镜像操作才能重合,所以手性对称性也叫镜像反射对称性。简单说,镜子中的东西在手性上与原物正好相反。正因为这一点,镜子用于展现实物并不算完美。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有这样的经验,我一开始按照镜中图像操作工具常常把左右搞反,适应一会才成。 我原是学地质学的,上大学第一学年就要学《结晶学及矿物学》,用的是武汉地质学院潘兆橹主编的教材。1984年,矿物学专家曹老师在北大俄文楼给我们上课,通常用三轮车从北大12楼(现已拆掉)运来一车木制模型。课上讲晶体对称性时,大家反复摆弄大大小小的模型。课上学得晶体有47种单形,其中有5种单形(名字都颇专业,三方偏方面体、四方偏方面体、六方偏方面体、五角三四面体和五角三八面体)都有“对应体”,即同时有左形和右形之分。这里不可能专门解释,你只需知道,现代地质学从一开始就要接触手性概念。 在化学中,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上互成镜像(对映体)的分子叫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性质有时差不多,有时差别极大,对人而言甚至一种有利一种有害。化学式为C17H20O的努特卡酮两种对映体的柚香竟然相差750倍之多(据宋心琦的文章,见《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11期),当然这不是全由那种物质的结构决定的,因为对人的嗅觉起作用的受体也是由手性分子构成的,手性匹配才能产生可感受到的嗅觉。一些昆虫激素也有手性选择性,某种手性的只能吸引雄性,其对应体则只能吸引雌性。在药品当中,药品名称相同但手性构型不同时,药性也不同。如四米唑的左旋体是驱蠕虫药,而右旋体是抗抑郁药;甲状腺素钠的左旋体是甲状腺激素,而右旋体是降血脂药等等(据苑可、戴立信,《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2期)。颇有争议的“反应停”(thalidomide)作为人工合成药,是两种对映体的混合物。有人指出其中一种对应体有治疗作用,而另一种可能有害。于是后来的制药工业和患者对药物的分子手性都很敏感。手性所能描述的事物极其多样,大至星系旋臂、行星自转、大气气旋,小到矿物晶体、有机分子、安培电流、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等等。在植物学中,手性也是一个重要形态特征,左右对称的形态(如枫叶、兜兰,但不是绝对对称,绝对的对称只能在数学中找到)及攀缓和缠绕植物的茎蔓旋向,都涉及到手性。对于螺旋,两种手性的命名是相对的,原则上可以任意定义其中一种,则另一种正好与它相反。事实上,历史上人们的确给出了不同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译出的苏联的文章,对左右手性的称呼与现在流行的叫法正好相反。定义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关键要说清楚。关于螺旋的手性,我们的定义是:伸出一只手,让大姆指指向螺旋的轴向(不必计较哪是生长方向),另外4个指头握拳,于是由手掌到4个指尖有一“前进”方向,如果螺旋前进方向(不要求是生长方向,但要求与大姆指方向一致)正好与伸出的左手相符,则此螺旋为左手性的,如果与右手相符则为右手性的。说起来很费劲,但看一下图形,立即就明白了。这与电磁学中的安培定则(Ampére rule)差不多,安培定则说明了两种情况:1)载流直导线的电流方向与感生磁场方向。让右手大姆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的前进方向则为磁场方向。2)载流螺线管里的电流方向与螺线管的感生磁场方向。让右手四指由手掌向手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大姆指指向感生磁场的北极。电磁学右手定则(这时一般称Fleming rule)还用于表示电场、磁场与运动方向三者的一般在系,在闭合运动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的例子中,伸出右手,让右手手掌面对磁北极,大姆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指向感生电流的方向。这都是中学物理的内容,在此复习一下。 植物手性也可以采用如下定义:在生长或者运动的一端,从垂直轴向观看,若螺旋是顺时针的,则为左手性;若螺旋是反时针的,则为右手性。这两个定义等价,但第二个定义远没有第一个定义方便实用,而且容易自己弄混。左手性的螺旋叫左螺旋;右手性的螺旋叫右螺旋。在气象学中,定义也是一样的。在北半球,低压区能够形成左手性的气旋,高压区能形成右手性的气旋。南半球正好相反。 对于我后脑袋上的“旋”,相对于我自己的身体,它是向左手方向旋转的。从我的头顶上观看,头发是反时针旋转的。这人“旋”符合右手定则,应当算右手性! 库克(T.A.Cook)在《生命的曲线》中所用的手性定义与我们的定义等价,但陈述得极其繁琐,实在不敢恭维。《生命的曲线》整本书差不多都在讨论旋转与手性,用的都是这样的约定。 但是正如库克所说的,“不过,在这里我要对植物学家专用的某种术语提出强烈的异议。他们把绳索的左旋螺线称为‘右旋"的说法,是因为这种绳索是惯用右手的人编织而成的。那么把金银花称为‘左旋",理由是什么呢?”的确,我也觉得一些植物书上暗示的定义十分别扭。我们同意库克的用法,在这种用法中金银花是左旋的,即具有左手性。 那么植物界是如何定义手性的呢?陈荣道编著的《怎样画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第二版,2002年)中说:“由左向右旋转缠绕的叫做左旋缠绕茎,如牵牛花、紫藤、旋花。从右向左缠绕的叫右旋缠绕茎,如啤酒花、五味子等。”(第144页)这个定义本身是不清楚的,什么叫“由左向右”和“由右向左”?这就像某大师千里之外预测火箭发射前向左偏15cm一样,毫无意义,因为它可免于被证伪,在一个方向看偏左,在另外一个方向看就可以偏右。植物也一样,必须指定了生长方向,左与右的概念才明确,否则左就是右,右就是左。但所举的例子是近似清楚的,因啤酒花和五味子的手性一样,按我们的定义是左手性,按他说的是右手性。根据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猜到他们的定义与数理科学的定义正好是相反的,也与我们的定义相反。我们习惯上称牵牛花等为右旋的,啤酒花等为左旋的,详见下文。之所以说“近似”清楚,是因为紫藤的手性较复杂,由下文可知,紫藤属的植物既有左手性的,也有右手性的。 数理学界对手性的用法可从欧阳钟灿和刘寄星写的《从肥皂泡到液晶生物膜》(湖南教育出版社“科学家谈物理”丛书之一,1994年)得到印证。该书写道:“地球上所发现的生物氨基酸分子多见于左旋,一切天然的蛋白质都由左旋型氨基酸组成。而由这些左旋分子组成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DNA却多数都有右手螺旋结构。一些生物,如螺旋形细菌、蔓生植物向上盘绕以及海螺等均以右旋占绝大多数。”(第127-128页)该书还用图形明确示意了所说的左旋与右旋的含义。可以明确地说,这与我们的理解完全一致。 在化学中,手性分子的识别是通过其光学特征进行的。不同手性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光学活性。能使平面偏振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对映体称右旋体,记作(+)或者D,反之称作左旋体,记作(-)或者L。当等量的对映体分子混合在一起时,不再引起平面偏振光的旋转,液体无旋光性,称外消旋体,记作(±)或者DL。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当碱基排列呈现这种结构时分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沃森后来撰写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过中译本)中,有多张DNA结构图,全部是右手性的。这种双螺旋展示的是DNA分子的二级结构。那么在DNA的二级结构中是否只有右手性呢?回答是否定的。虽然多数DNA分子是右手性的,如A-DNA、B-DNA(活性最高的构象)和C-DNA都是右手性的,但1979年Rich提出一种局部上具有左手性的Z-DNA结构。现在证明,这种左手性的Z-DNA结构只是右手性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一种补充。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或者生命信息的时代,仅北京就有多处立起了DNA双螺旋的建筑雕塑,其中北京大学后湖北大生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门前立有一个巨大的双螺旋模型。人们容易把它想象为DNA模型,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雕塑是左旋的,整体具有左手性。就算Z-DNA可以有左手性,也只能是局部的。因此,雕塑造形整体为一左手性的双螺旋是不恰当的,至少用它暗示DNA的一般结构是错误的。从天文学到地球科学,从化学到生物学,几乎处处都有手性显身影。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分子手性催化的主要贡献者。1968年诺尔斯(W.S.Knowles)用过渡金属元素制造出含手性配体的络合物,以它为催化剂,生产出有手性的产物。后来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开发出更有效的催化剂。1980美国的夏普莱斯(B.Sharpless)发现了氧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极大推动了手性药物的化学合成。到2000年,全球的手性药物销售额已达1230亿美元,占药物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全球畅销的500种药物中,单一对映体销售的手性药物占一半以上。 2002年6月13日英国《自然》发表加拿大科学家杰森(L.Jesson)和巴雷特(S.Barrett)研究某植物花柱手性的论文,指出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控制花柱的左右,其中向右是显性的。有人评价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

世界著名生物科学家、遗传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带头人之一,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三大科学发现。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层次。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科学的权威,在沃森等人的推动下,“生命登月”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10多年里成功得以实施,人类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基因图谱。

生物科学的学科精英

WladyslawTaczanowski(1819-1890),波兰人动物学家CoenraadJacob·Temminck(1778-1858),荷兰动物学家彼得·GustafTengmalm(1754-1803),瑞典博物学家Theophrastus,生物科学家JohannesThiele,(1860-1935),德国动物学家和malacologist卡尔·彼得·Thunberg,(1743-1828),瑞典博物学家Samuel·Tickell(1811-1875),英国的鸟类学家约翰·Torrey,(1796-1873),美国植物学家,第一个专家在新世界里约瑟夫·PittondeTournefort(1656-1708),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贝克Tristram(1822-1906),英国鸟类学家罗伯特·Trivers,(被负担1943),演变生物科学家Bernard·Tucker(1901-1950),英国鸟类学家MarmadukeTunstall(1743-1790)英国鸟类学家露丝·特纳,海洋生物科学家V阿奇里斯·Valenciennes,(1794-1865),法国动物学家FranciscoVarela,(1946-2001)智利生物科学家尼古拉·Vavilov,苏联植物学家Craig·Venter,生物科学家Edouard·Verreaux(1810-1868),法国博物学家朱尔斯·Verreaux(1807-1873)法国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路易斯·吉恩·Pierre·Vieillot(1748-1831),法国鸟类学家Nicholas·AylwardVigors1785-1840),爱尔兰动物学家Rudolf·Virchow,(1821-1902),德国生物科学家KarelVoous(1920-2002),荷兰鸟类学家WJohann·Georg·Wagler(1800-1832),德国爬虫学家查尔斯·Waterton,(1782-1865),英国博物学家詹姆斯·D.华森,(出生1928),诺贝尔得奖的生物科学家,DNA分子的结构的co发现者Alfred·罗素华莱士,(1823-1913),英国的博物学家和生物科学家菲利普BarkerWebb(1793-1854),英国植物学家八月Weismann,(1834-1914),德国生物科学家Gilbert白色(1720-1795),英国博物学家约翰白(外科医生)(c1756-1832)英国植物学家FrancisWillughby(1635-1672),英国鸟类学家&鱼类学家亚历山大·威尔逊,(1766-1813),苏格兰美国鸟类学家E.A.威尔逊(1872-1912),英国博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美国sociobiology的myrmecologist和父亲卡尔·Woese,美国微生物科学家Sewall怀特,(1889-1988),生物科学家X约翰·XantusdeVesey(1825-1894),美国动物学家Y威廉Yarrell,(1784-1856),英国博物学家ZFloyd·Zaiger,(1926年-),果子遗传学Eberhard八月Wilhelm·冯Zimmermann,(1743年-1815),德国动物学家

科学家是怎么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下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 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 “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 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膜菌与活的无荚膜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膜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膜菌,并发现使无荚膜菌长出蛋白质荚膜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膜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膜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荚膜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 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 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 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 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 克里克(1916一2004)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一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 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 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 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 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 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 沃森(左)和克里克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吟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 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 富兰克林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 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的科学家们就证明DNA是不对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 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

dna发现的几个主要的事件简单描述(就那六个科学家的) 大约十件事左右 谢啦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基有4种(腺瞟吟、鸟嘌吟、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人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美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美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人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人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人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克里克(1916)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卜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岭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

詹姆斯·杜威·沃森的科学研究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DNA被确认为遗传物质之后,生物学家们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难题:DNA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担当遗传的重任?它必须能够携带遗传信息,能够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能够让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以控制细胞活动,并且能够突变并保留突变。这四点,缺一不可,如何建构一个DNA分子模型解释这一切?当时主要有三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在研究DNA分子模型。第一个实验室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实验室,他们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当X射线照射到生物大分子的晶体时,晶格中的原子或分子会使射线发生偏转,根据得到的衍射图像,可以推测分子大致的结构和形状。第二个实验室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实验室。在此之前,鲍林已发现了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第三个则是个非正式的研究小组,事实上他们可说是不务正业。1951年,23岁的年轻的遗传学家沃森于从美国到剑桥大学做博士后时,虽然其真实意图是要研究DNA分子结构,挂着的课题项目却是研究烟草花叶病毒。比他年长12岁的克里克当时正在做博士论文,论文题目是“多肽和蛋白质:X射线研究”。沃森说服与他分享同一个办公室的克里克一起研究DNA分子模型,他需要克里克在X射线晶体衍射学方面的知识。1951年10月,沃森和同事克里克一开始拼凑模型,几经尝试,终于在1953年3月获得了正确的模型。关于这三个实验室如何明争暗斗,互相竞争,由于沃森一本风靡全球的自传《双螺旋》而广为人知。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沃森和克里克既不像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那样拥有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又不像鲍林那样有建构分子模型的丰富经验(他们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建构分子模型),却能在这场竞赛中获胜?这些人中,除了沃森,都不是遗传学家,而是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威尔金斯虽然在1950年最早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当时却对DNA究竟在细胞中干什么一无所知,在1951年才觉得DNA可能参与了核蛋白所控制的遗传。弗兰克林也不了解DNA在生物细胞中的重要性。鲍林研究DNA分子,则纯属偶然。1951年11月,他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看到一篇核酸结构的论文,觉得荒唐可笑,为了反驳这篇论文,才着手建立DNA分子模型。他是把DNA分子当作化合物,而不是遗传物质来研究的。这两个研究小组完全根据晶体衍射图建构模型,鲍林甚至根据的是30年代拍摄的模糊不清的衍射照片。不理解DNA的生物学功能,单纯根据晶体衍射图,有太多的可能性供选择,是很难得出正确的模型的。 沃森在1951年到剑桥之前,曾经做过用同位素标记追踪噬菌体DNA的实验,坚信DNA就是遗传物质。据他的回忆,他到剑桥后发现克里克也是“知道DNA比蛋白质更为重要的人”。但是按克里克本人的说法,他当时对DNA所知不多,并未觉得它在遗传上比蛋白质更重要,只是认为DNA作为与核蛋白结合的物质,值得研究。对一名研究生来说,确定一种未知分子的结构,就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课题。在确信了DNA是遗传物质之后,还必须理解遗传物质需要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发挥基因的功能。像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沃森后来也强调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对他的重要影响,他甚至说他在芝加哥大学时读了这本书之后,就立志要破解基因的奥秘。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很难明白,为什么沃森向印第安那大学申请研究生时,申请的是鸟类学。由于印第安那大学动物系没有鸟类学专业,在系主任的建议下,沃森才转而从事遗传学研究。当时大遗传学家赫尔曼·缪勒(Hermann Muller)恰好正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授,沃森不仅上过缪勒关于“突变和基因”的课(分数得A),而且考虑过要当他的研究生。但觉得缪勒研究的果蝇在遗传学上已过了辉煌时期,才改拜研究噬菌体遗传的萨尔瓦多·卢里亚(SalvadorLuria)为师。但是,缪勒关于遗传物质必须具有自催化、异催化和突变三重性的观念,想必对沃森有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沃森和克里克坚信DNA是遗传物质,并且理解遗传物质应该有什么样的特性,才能根据如此少的数据,做出如此重大的发现。他们根据的数据仅有三条:第一条是当时已广为人知的,即DNA由六种小分子组成: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G、T、C),由这些小分子组成了四种核苷酸,这四种核苷酸组成了DNA。第二条证据是最新的,弗兰克林得到的衍射照片表明,DNA是由两条长链组成的双螺旋,宽度为20埃。第三条证据是最为关键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尔文·查戈夫(Erwin Chargaff)测定DNA的分子组成,发现DNA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等量的,虽然在不同物种中四种碱基的含量不同,但是A和T的含量总是相等,G和C的含量也相等。 查加夫早在1950年就已发布了这个重要结果,但奇怪的是,研究DNA分子结构的这三个实验室都将它忽略了。甚至在查加夫1951年春天亲访剑桥,与沃森和克里克见面后,沃森和克里克对他的结果也不加重视。在沃森和克里克终于意识到查加夫比值的重要性,并请剑桥的青年数学家约翰·格里菲斯(John Griffith)计算出A吸引T,G吸引C,A+T的宽度与G+C的宽度相等之后,很快就拼凑出了DNA分子的正确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一、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Matthew Meselson)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二、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三、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通过复制而得到保留。但是遗传物质的第四个特征,即遗传信息怎样得到表达以控制细胞活动呢?这个模型无法解释,沃森和克里克当时也公开承认他们不知道DNA如何能“对细胞有高度特殊的作用”。不过,这时,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种观点已成为一个共识。那么基因又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呢?有没有可能以DNA为模板,直接在DNA上面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有人如此假设,认为DNA结构中,在不同的碱基对之间形成形状不同的“窟窿”,不同的氨基酸插在这些窟窿中,就能连成特定序列的蛋白质。但是这个假说,面临着一大难题:染色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由大分子无法通过的核膜隔离开,如果由DNA直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无法跑到细胞质。另一类核酸RNA倒是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和DNA的成分很相似,只有两点不同,它有核糖而没有脱氧核糖,有尿嘧啶(U)而没有胸腺嘧啶(T)。早在1952年,在提出DNA双螺旋模型之前,沃森就已设想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由DNA传到RNA,再由RNA传到蛋白质。在1953~1954年间,沃森进一步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基因表达时,DNA从细胞核转移到了细胞质,其脱氧核糖转变成核糖,变成了双链RNA,然后再以碱基对之间的窟窿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这个过于离奇的设想在提交发表之前被克里克否决了。克里克指出,DNA和RNA本身都不可能直接充当连接氨基酸的模板。遗传信息仅仅体现在DNA的碱基序列上,还需要一种连接物将碱基序列和氨基酸连接起来。这个“连接物假说”,很快就被实验证实了。1958年,克里克提出了两个学说,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基础。第一个学说是“序列假说”,它认为一段核酸的特殊性完全由它的碱基序列所决定,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第二个学说是“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只能从核酸传递给核酸,或核酸传递给蛋白质,而不能从蛋白质传递给蛋白质,或从蛋白质传回核酸。沃森后来把中心法则更明确地表示为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到RNA,再由RNA传到蛋白质,以致在1970年发现了病毒中存在由RNA合成DNA的反转录现象后,人们都说中心法则需要修正,要加一条遗传信息也能从RNA传到DNA.事实上,根据克里克原来的说法,中心法则并无修正的必要。碱基序列是如何编码氨基酸的呢?克里克在这个破译这个遗传密码的问题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种,而碱基只有四种,显然,不可能由一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如果由两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只有十六种(4的2次方)组合,也还不够。因此,至少由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共有六十四种组合,才能满足需要。1961年,克里克等人在噬菌体T4中用遗传学方法证明了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的顺序是由三个碱基编码的(称为一个密码子)。同一年,两位美国分子遗传学家马歇尔·尼伦伯格(Marshall Nirenberg)和约翰·马特哈伊(John Matthaei)破解了第一个密码子。到1966年,全部六十四个密码子(包括三个合成终止信号)被鉴定出来。作为所有生物来自同一个祖先的证据之一,密码子在所有生物中都是基本相同的。人类从此有了一张破解遗传奥秘的密码表。DNA双螺旋模型(包括中心法则)的发现,是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生物学历史上惟一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的最重大的发现,它与自然选择一起,统一了生物学的大概念,标志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这门综合了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信息学,主宰了生物学所有学科研究的新生学科的诞生,是许多人共同奋斗的结果,而克里克、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和沃森,特别是克里克,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英雄。

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哪位科学家?

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哪位科学家? A.孟德尔(Gregor J. Mendel)B.摩尔根(Thomas H. Morgen)C.沃森(James Waston)D.查加夫(Erwin Chargaff)E.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正确答案:孟德尔(Gregor J. Mendel)

跪求科学发现!!!

DNA的发现1869年,瑞士生化学家米歇尔(J.F.Miescher,1844-1895)在分析细胞的化学组成时,在细胞核内发现了核酸。1929年,俄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列文(P.A.leven,1869-1940)发现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1928和1943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F.Griffith,1877-1941)和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O.T.Averyy,1877-1955)先后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1950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加夫(E.Chargaff,1905-?)发现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参考http://hi.baidu.com/%CB%AB%B3%CC%5F%B9%E9%CD%BE/blog/item/48014c11742a1016b8127b2c.html 毕竟是20世纪三大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可了解

被称为“DNA之父”的是哪位科学家?

被称为“DNA之父”的是哪位科学家? A.桑格(Frederick Sanger)B.沃森(James Waston)C.摩尔根(Thomas H. Morgen)D.克里克(Francis Crick)E.查加夫(Erwin Chargaff)正确答案:沃森(James Waston)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F原子结构示意图 B.甲

B 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A不正确。新戊烷的分子式为C 5 H 12 ,C不正确。甲基是9电子微粒,电子式为 ,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氨气分子的比例模型B.Cl-的

A.氨气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B.Cl-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K层排2个电子,L层排8个电子,M层排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乙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分子式为C2H4,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D.元素符号的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的表达式为3717Cl,故D错误.故选:B.

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的院系设置

植物学院系室设置植物科学学院是由原中国人们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副业生产系在2004年原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后整合优势学科组建而成的。学院包含农学、理学、工学三大门类,涉及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农业资源利用学、园艺学、机械工程共7个一级学科。学院下设作物学系、植物保护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基础生物学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系、农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机械工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作物学系作物学系始建于1988年,2004年根据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随解放军军需大学整体移交地方,现为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作物学系,设立了遗传育种教研室、作物生产教研室、气象学教研室。作物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岗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农艺师2人、助教1人、助理实验师1人、实验技术工人1人。在岗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2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有3人。作物学系在原有农学专业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与努力,专业改革与调整已基本完成,2005年成功申请建立了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专业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和农业气象三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遗传育种是我院历史上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普通生态学、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种子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农业经济学、农业机械化、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营养遗传改良、植物分子标记的应用、作物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作物学系自创建以来,承担和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约500万元。曾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作物学系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具有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与日本农林水产省北陆农业研究中心保持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往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作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与植物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为资源的利用、品种选育及改良、作物生产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农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级种子公司从事种子经营管理工作,内贸和外贸公司从事农产品贸易工作,新闻出版单位从事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作物学系将按照学科互补、突出优势、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以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科建设为核心,兼顾培育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和新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科条件建设和人才建设两大基础,引进和培养更多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显著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使作物学系在教学与科研上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系隶属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植物保护系是解放军军需大学移交地方后组建起来的,2004年起开始招收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植物保护系的前身是解放军农牧大学植物保护教研室,自解放军农牧大学植物保护教研室成立以来,历经10余年,在1999年和微生物教研室合并,队伍不断扩大。植物保护系下设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3个教研室。该系是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一个历史非常短的系,拥有一个硕士点(植物病理学),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人。学科带头人是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现任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潘洪玉教授,现有专任教师都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植物保护系目前承担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分子植物病理学、病害流行学、害虫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法、昆虫研究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植物保护系拥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中心和植物保护研究室等四个专业研究室和实验室,实验室设备齐全,总价值200多万元。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资源昆虫学及其利用、昆虫病毒学、农药残留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该系自95年以来,共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4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厅、总后军需部等科研课题,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年来,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多年来,植物保护系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和稳定的协作关系,并经常性地进行学术往来和学术交流。园艺系简介园艺专业是在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学农机系园艺教研室的基础上建成的,先后为农艺专业、农副业生产专业开设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等课程,并在植物无土栽培、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等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在科技推广咨询服务方面形成优势,在为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和农村科技服务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现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专业,承担园艺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园艺学通论、园艺植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学、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草坪学等课程。该系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下设园艺植物栽培教研室、园艺植物育种教研室、观赏园艺教研室、园林规划与设计教研室。园艺专业所属人员长期从事无土栽培、绿色食品生产、园艺设施、观赏园艺、景观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课题10余项。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专著10余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物理化学技术开展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2、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主要研究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的机理、营养液配方的研制,以及无土栽培设施设计;3、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研究 从栽培方面研究绿色食品蔬菜栽培的模式;从育种方面入手,培育抗病品种和对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力低的品种,从而从根本上控制蔬菜产品内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目前已在大白菜以及绿叶类蔬菜上,选育出有价值的材料。同时对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机理进行研究;4、果菜类蔬菜及黄瓜保护地专用品种选育研究 主要是针对保护地的环境特点和栽培季节等点,培育适合保护地栽培的抗病、耐低温寡照、高产品种;5、观赏园艺植物种苗快繁技术研究 把抗病、生长键壮、花形花色美丽整齐一致为育种目标,在球根海棠和丽格海棠上培育出自己的原创品种。同时,利用克隆技术等快速繁殖球根海棠幼苗。在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等方面,培育出自己的原创品种,为出口创汇创造条件;6、长白山野生园艺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利用真对东北野生植物中,药食兼用的种类和观赏植物开展生物多样性和应用研究。同时对其抗性基因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毕业去向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面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机关、果树、蔬菜、花卉生产单位、农业旅游观光企业、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相关单位,也可报考园艺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可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植物的栽培、城市景观设计、育种、生产、经营管理、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各种岗位。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简介我系始建于1988年,2004年根据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随解放军军需大学整体移交地方,并入吉林大学后整合优势学科组建而成,现隶属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我系现可招收植物学博士、植物营养学硕士、农业资源利用学农业推广硕士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本系现有7名专任教师,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除1人正在攻读博士外,其他均为博士;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另聘有客座教授两人。我系人员长期从事土壤、植物营养、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开过“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壤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环境保护”、“高级植物营养”、“植物营养遗传改良”、“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等课程;在植物抗逆(铝毒)和化感作用(连作障碍)的生理生化机制方面、养分高效利用(低钾、新型肥料)及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等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主持和参加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科研基金、日本生研机构资助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国(军)内外科研课题2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一项,出版教材、编著4部。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PlantPhysiology”、“PhysiologiaPlantarum”、“JournalofPlantNutrition”、“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国外期刊收录12篇,EI收录3篇。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企业横向课题等在研课题10余项,经费百余万元。多年来,我系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日本冈山大学、丹麦皇家兽医与农业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或科研单位保持经常性的学术往来。我系涵盖农学、理学两大学科门类,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环境科学三个二级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适应性广、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方向一、植物营养生态(1)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从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对植物耐低钾、铝毒等逆境机制进行研究。尤其对铝毒逆境胁迫下,大豆的逆境响应特征、机理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该方向已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利用生物间的化感作用,构建作物自身对病虫草害具有抗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从而减少人工化学品的投入,达到环境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和谐发展。方向二、农业生态环境(1)环境微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研究土壤病原微生物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机理,同时筛选和应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污染生物的修复。(2)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为环境友好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与开发。(3)养分资源管理(4)土壤侵蚀与水土环境效应。基础生物学系简介基础生物学系隶属于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动物学系生物教研室,迄今为止已有50余年建设和发展历史。基础生物学系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植物学博士点1个,硕士点2个,现有教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目前本系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植物学会、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文职少将,博士生导师李彦舫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吉林省遗传学会理事,基础生物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原亚萍教授。本系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不同层次课程,包括植物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植物基因组学及植物蛋白质组学等。目前本系拥有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仪器齐全配套,总价值300余万元。主要从事基因分离克隆、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分析、分子标记、蛋白质分析、植物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植物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植物转基因研究、中试及产业化专项课题、国家“863”课题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课题、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厅、吉林省林业厅等4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累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经过多年努力,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多年来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50余名。目前有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多年来,基础生物学系与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科院、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与协作关系,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保持经常性的学术往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简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主要由原军需大学军需管理系军需装备技术与管理教研室和机械基础教研室组建而成,现隶属于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目前该系的主要教学对象是2004级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同时还承担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科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在师资队伍中,目前该系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硕士1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2人;硕士生导师1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该系与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合作,保证一流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该系主要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机械制图室、机械零件实验室。机械工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作为植物科学学院的一个独立单位,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本系部分实验课和学部公共选修课的大力开展做出了贡献,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结合,知识面宽,知识层次高新,适应性强,社会需求大。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工业企业、经贸管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经营贸易、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科学家的小故事

电灯的发明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爱迪生 1847年2月1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气,跟妈妈像极了。但男孩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顶不动。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爱迪生祖居荷兰,父亲山墨尔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三岁以前的一千多个日子,他不知得过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过多少回,妈妈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整天坐立不安。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爱迪生的身体一天天壮实起来。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 “为什么锅上冒蒸气?”“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台,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爱迪生得知母鸡在孵小鸡时,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鸡。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一 爱迪生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在七十五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爱迪生为难地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呢!” 二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三 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家爱因斯坦 (1879-1955)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 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自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去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即P·厄任费斯脱)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回德国不到四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5年 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苹果与万有引力 ——牛顿的故事 依撒克·牛顿(1642-1727)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光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又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牛顿,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他爸爸是个自耕农,在他出世前两个月就死去了。他两岁起就跟着年迈的祖母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 牛顿在12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经常制造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刻。 放风筝,是孩子们都喜爱的游戏。聪明的小牛顿更玩出了新花样:一天晚上,他把一只纸灯笼系在了风筝上放到天空。许多看见了空中风筝的人,都叫起来:“彗星!”当人们知道天空中闪亮的是风筝上的灯笼,才恍然大悟了。 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当他受到大同学的侮辱时,他总是拼命反抗。他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带领牛顿登上科学群山那一个又一个巅峰。 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 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他曾这样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在英国乌尔索普牛顿老家的花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直被精心地保护着。1820年,这棵树死后,被分成好几段,分别在英国皇家学会等处保存了起来。这棵与科学结缘的苹果树,不仅留有牛顿严谨学风的印记,更流传着牛顿谦逊的美德。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亿美元,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1955年10月28日晚,可爱的小盖茨出世了,尽管当时没人能预见到这孩子将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大家对他备加喜爱。盖茨非常爱读书,当别的孩子还沉迷于电视卡通片时,他已学会像大学者一样独坐房里翻阅父亲的藏书了。他成天泡在书堆里,有时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翻看厚厚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小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一概都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即可,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他也像许多美国孩子一样,当过童子军。长途行军时,别的孩子叫苦连天,盖茨磨破了双脚,鲜血直流,他却忍着伤痛和疲惫,坚持到底。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养成他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答者: 1997010710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7 13:03小笨蛋还是小神童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可是他却不喜欢参加。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心情。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一般功课属平常,唯有数学成绩远在全班同学之上。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是那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 有一天爱因斯坦跑来问叔叔:“什么是代数”?叔叔就这样解释:“在算术中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要算又很难。而代数是一门"快乐"的数学,能很容易的帮人们解答困难的计算。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数叫着X,然后来捕捉它。你把它当作已知道的东西,建立一些关系,最后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后叔叔给了他一本有代数问题的小册子,爱因斯坦很快就学会了解决里面的问题。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给他讲了几何中一个很美丽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长边平方一定等于两短边平方的和。叔叔没有告诉他这个定理的证明,但是爱因斯坦在画了许多直角三角形后发现这关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惊奇。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都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看完后就和爱因斯坦讨论,并且再继续提供给他新的读物。麦克斯点燃了爱因斯坦自学的兴趣火花,还不断地辅导他。 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一下子攫取了爱因斯坦的心灵。爱因斯坦晚年时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他花了三个星期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边的垂直线,于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虽然这是一个古老得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定理,但是爱因斯坦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得到了结果,他第一次体会到科学发现时的欣喜。 麦克斯每星期来时,都会帮他改一些习题,并且辅导他作一些较难的问题。过不久又引导他学习高等数学,十三岁时他已自学微积分了。当他的同班同学为那些平面几何简单问题和循环分数而皱眉头时,爱因斯坦靠自学已经进入到无穷级数这些美丽神奇的“无穷世界”去了。 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比他大十一岁的医科大学生再也跟不上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了。为了以后有共同谈话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算是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是数学、物理和许多哲学家的书。他不看小说,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麦克斯认为他已发现了一个神童,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有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计算基因组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科学与信息实验室、精准基因组医学实验室 国际交流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城共同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椰枣基因组计划,进行了中美国际合作项目藏族高血氧饱和度的遗传机制研究,参与了中加国际合作项目:关联分析法定位急性心肌梗塞的致病风险因子 。研究所与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沙特国王科技城国家基因组研究中心,英国皇家植物园等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 院地合作 截至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汕头大学、温州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瑞金医院、北京法医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省滨州港友发水产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多家国内科研机构、大学、医院、科技公司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领域覆盖了微生物、病毒及高等生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及蛋白质组研究、利用EST或SAGE技术对多个物种进行基因表达及转录组研究、以及一些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等。其中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研究的“利用EST信息资源大规模克隆家蚕功能基因”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部分合作项目  项目名称建立时间合作机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舟山医院免疫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 2006年 舟山医院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及信息重点实验室 2006年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基因转化科学联合实验室 2013年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所 法医基因组协同创新中心 2015年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基因组转化联合实验室 2013年 东阿县人民医院 资料来源: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简称GPB)创刊于2003年,为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的英文版核心期刊。 主要刊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综述(Reviews)、观点(Perspectives)、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s)、实验技术与方法(Methods)、应用说明(Application Notes)、研究资源(Research Resources)、评论(Essays / Commentaries / Opinions)、简报和会议报告(Brief Reports / Meeting Reports)、数据库资料(Datebase Review / Datebase Update)等高质量的稿件,突出刊物的学术性、前沿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收录数据库: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PubMed/MEDLINE)、化学文摘(CA)、Scopus、Elsevier书刊目录库(包括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AS-OAJ)等国内外收录系统收录全文或摘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历史回顾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25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生物学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校的生物学系合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北大生物学系初建1918年,蔡元培校长聘请钟观光为北京大学副教授,筹建生物学系和标本馆。钟观光对蔡校长说:“愿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此后,历时十载,在全国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16,000多种,共15万号;动物500多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300余种。1924年北京大学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1925年9月,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建立。谭熙鸿先生为第一任系主任,两年后由经利彬先生接替。1932年,张景钺先生从欧洲回国,应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之聘,出任生物学系第三任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生物学系形成了我国北方近代生物学教育中心,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张景钺、陈桢、李汝祺、李继侗、吴韫珍、胡经甫等一批早期留学欧美的学者,将现代生物学知识带回中国,并培养出严楚江、徐仁、王伏雄、谈家桢、吴阶平、赵以炳、吴征镒、沈同、陈阅增、林昌善等生物学界的杰出学者,形成了一支中国现代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专家队伍,对我国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奠基时期。三校的教授和他们的学生们在我国生物学最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如动物、植物区系和分类学、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张景钺先生关于光照对植物形态建成作用的研究,李继侗先生关于去顶燕麦胚芽鞘上新生顶端的出现研究,陈桢先生关于金鱼家化过程的遗传学研究,李汝祺先生对马蛔虫染色体研究和瓢虫基因互作研究,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工作。吴韫珍先生进行了华北植物的调查和分类,绘制了近两千种华北和云南高原植物原色精图,推动了植物分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胡经甫先生用几十年时间,编写了巨著《中国昆虫名录》,是中国昆虫分类学的奠基性著作。李汝祺教授早年师从美国著名遗传学家T.H.摩尔根和C.B.布里奇斯,是第一位把细胞遗传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为我国遗传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烽火中的“绿色园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在长沙合办起临时大学。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李继侗教授担任生物学系主任。 1937年12月中旬,战火逼近长沙,学校决定迁往昆明。1938年4月2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同年5月4 日,西南联大正式开学,生物学系主任仍由李继侗先生担任。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生物学系师生在交通闭塞的云南,利用各种途径与外界联系,以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当时,杜增瑞、殷宏章、沈同和吴素萱等四位年轻教师从海外归来,带回了国外的新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沈同教授常常组织学术报告会,大大活跃了当时生物学系的学术空气,也培养了年轻教师。英国生物化学专家李约瑟博士1941~1942年来访,他在生物学系作学术报告,赠送一批生物学书刊杂志及幻灯片,沟通了联大和西方科学界的联系。在八年抗战的艰苦环境下,参加湘黔滇步行团的吴征镒先生一边步行,一边采集植物标本,几十年来对世界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研究取得开创性成就;赵以炳教授不失时机地研究了海拔对中国人血相的影响;张景钺教授指导助手对云南的魔芋进行形态学的研究;殷宏章教授等在国外发表了有关气孔中磷酸化酶的论文;牛满江用当地两栖动物蝾螈进行解剖及色素细胞和胚胎发育的研究工作;陈阅增草履虫交配型的研究成果后来在美国发表;沈同教授领导的动物生理学实验室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云南白药对治愈伤残的突出功效;沈嘉瑞教授研究了“昆明滇池及洱海中甲壳类”;赵以炳教授研究“蝾螈水盐平衡”;黄浙进行了“昆明涡虫分类和生殖发育”的研究;李继侗教授指导学生开展了生态学研究;汤佩松教授主持的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开展了植物生长素的研究,完成了“离体活细胞水分关系的热力学研究”。这一工作被国际上认为是植物生理学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西南联大是三校优良传统的汇合。北大博大自由的学术空气与清华、南开科学严谨的管理相结合,使西南联大生物学系成为抗战后方的一块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绿色园地。今天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严谨而活跃的学风,勤奋进取的精神,正是在那个时期,那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继承和发展下来的。恢复、重建,三泉汇流燕园—— 院系调整后的生物学系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复校。复校后的生物学系分为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由张景钺先生任植物学系主任,汪敬熙、庄孝僡和李汝祺先生先后担任动物学系主任。当时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陈桢、李继侗、汤佩松、赵以炳、吴素萱、崔之兰、罗士苇、张兆骞、李铭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和燕京三校的文理科各系合并,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在燕园东区建成生物楼。曾就读西南联大后留学海外的陈阅增、陈德明、曹宗巽等一批学子回到北大生物学系。三校生物学系合并后,著名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家张景钺先生任系主任。张景钺先生192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当时生物学系设立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四个教研室,并于 1956年在全国率先正式建立生物化学教研室。植物学教研室主任李继侗教授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1925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植物学会创始人之一,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专门组,开创草原生态学研究。1957年李继侗调内蒙古大学任副校长,将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移植至内蒙古大学,并发展成为我国草原生态学研究中心。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汤佩松教授于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他在植物代谢的诸多领域,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方面均有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有较高国际声誉的科学家之一。植物生理学教研室的另一位学科带头人是当时刚回国不久、年轻的植物发育生理学家曹宗巽。动物学教研室主任李汝祺教授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早年师从T.H.摩尔根和C.B.布里欺斯,192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是发生遗传学这一分支学科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历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动物组织胚胎学家崔之兰、原生动物学、细胞学家陈阅增、昆虫生态学家林昌善、昆虫毒理学家张宗炳是动物学教研室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动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赵以炳教授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1934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是世界上率先研究冬眠生理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成为冬眠生理学经典工作的一部分。生物化学家沈同、张龙翔和生理学家陈德明是动物生理学教研室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后来,从动物生理学教研室分出生物化学教研室和生物物理教研室,由沈同和陈德明分别担任这两个教研室的主任。陈桢教授在生物学系致力于中国生物学史的研究工作,并开设“中国生物学史”课程。陈先生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专攻遗传学,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关于金鱼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研究是我国现代生物学的一项经典性工作。他1953年奉命筹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后任所长,同时仍继续在北大生物学系任教。1954年沈同教授与张龙翔教授一起开始筹建生物化学教研室,并于1956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首先正式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张龙翔先生在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后到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进行结核杆菌脂质化学的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张龙翔教授任清华、北大、燕大三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任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副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81年至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同时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长。当时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汇聚了十多位全国一流的顶尖生物学家,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纷纷派人到北大进修学习,生物学系的影响辐射全国,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生命科学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师资建设做出了贡献。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朱大海教授(主要研究骨干)

朱大海,男,教授,1956年生,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分子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做博士后研究,曾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生长和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998年5月至1998年12月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助理研究教授,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3年1月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目前担任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审评委、863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动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细胞学会常务理事、干细胞、细胞分化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等杂志的编委。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服务社会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在植物遗传学方面,研究所率先在中国国内开展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率先获得了农作物花粉植株和转基因抗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大豆植株及后代;率先生成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通过远缘杂交、理化诱变、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新途径,特别是利用种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培育的小麦、棉花新品种由于其优良的农艺性状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曾多次获得国家的表彰。在人类遗传学研究工作中,研究所成功完成人类染色体1%的测序工程;同时开展了人类群体遗传研究,建立了“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摸索出“产前遗传性疾病诊断技术”。在动物遗传学领域,确立了动物胚胎移植和四分胚胎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家鸡纯系与胚胎系;开创新地建立了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研究所率先完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细测序;在转基因研究方面,先后获得水稻、小麦、油菜、杨树等具有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在植物基因功能发掘领域,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和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等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 科研获奖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自2001年新的遗传发育所成立以来,该所共发表论文1910篇,其中SCI论文1055篇,总IF=3170,IF〉5(本领域重要影响力以上)的192篇,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11篇(含8篇合作)。作为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已位居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前列。专利授权151项(含美国专利2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4个,其中11各位国家审定品种。获国家及省部级奖76项。 2009-2013年,研究所新增主持各类项目/课题387项,获各类奖励2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5项。“小麦A基因组草图绘制” 入选“201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入选“201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入选“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杨维才研究员主持的“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 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家洋院士及其团队“水稻高产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名《生态农业研究》,1993年创刊,2001年更名。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万方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和中国期刊网统计源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并被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CABI)、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及检索单位收录。荣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和首届北方优秀期刊奖,连续三届获得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遗传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Elsevier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高级学术刊物,是生物学、农学、农作物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医学索引(I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生物学文摘》等27种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与数据库收录。《遗传》杂志是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已被医学索引(MEDLINE)、生物学数据库(BIOSIS)、生物学文摘(BA)、医学索引(Medical Index)和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20多种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与数据库收录,刊登内容主要涉及遗传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新技术与新方法;学科热点问题的专论与综述;学术争鸣与讨论;遗传学教学的经验体会;中国国内外著名遗传学家介绍;遗传咨询;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等。

皮纹测试有科学依据吗?

有没有科学依据,第三方数据最有说服力。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智力与指掌表皮嵴纹特征的初步观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皮纹学与体育选材----体育学刊500例汉族青少年皮纹学调查(初报)---《辽宁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03期四川省第二届皮纹学学术会议----《四川医学》《临床皮纹学概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3年第03期广西特有少数民族皮纹学研究----《解剖学研究》1999年第01期智能发育不全患者的跖纹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7年第05期人类医学皮纹学研究概况----《宁夏医学杂志》1985年第06期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遗传学报》1979年第01期广西贵州四川及海南苗族男性手的皮纹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第03期近三十年皮纹学的进展与前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03期皮纹学分类中几种纹型再细分的探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1年01期中国遗传学会皮纹学研究工作会议概况----《江苏医学》1982年第12期辽宁地区满族正常人皮纹学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01期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皮纹的报道----《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05期肤纹学在体育界的应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中国的皮纹学简史----《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85年46例智力低下患者皮纹特点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2年第02期计算机统计分析在皮纹学弓形纹遗传研究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第4期人体测量指标与掌指纹特征之间的相关研究----《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03期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人

1、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译亚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质能等价公式的发现者。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他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他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进行发明创造的人。3、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英语: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及电化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为电磁感应、抗磁性、电解。虽然法拉第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却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4、孟德尔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并提出孟德尔定律。5、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著,在物理学界影响力很大。他曾在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念本科、硕士,后赴美念博士。他与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

你觉得伟大的科学工作者都有哪些特质?

科学特征回答科学家的两个特点是,他们是好奇和敏锐的。他们必须观察周围的环境并充满好奇才能进行实验。如果没有这两个特征,它们就不会像科学家一样好。什么是科学态度以及什么样的态度和特征定义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一个好的科学家应该具有以下的等级:科学家必须对世界充满好奇。例如:伽利略加利略对天体的好奇使他成为第一个使用望远镜研究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的人。科学家是合乎逻辑的和系统的例子:格雷戈尔·孟德尔在其他人失败时发现遗传原则的原因之一是他的逻辑实验方法和精心准确的记录保存。科学家思想开放,没有偏见。例如:开心的人可以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或废弃假设。其中一个人是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他们雇用这些人来证明行星沿着完美的圆圈移动。一位科学家在智力上是诚实的例子: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根据伽利略(Galileo)和其他人的先前着作制定了他的运动定律。科学家努力工作并坚持不懈。例如:MarieCurie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考虑到她的努力程度,这并不奇怪。科学家没有妄下结论例子:约翰达尔顿的原子理论得到了实验证据的支持。他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原子是最小粒子的人,但他是第一个使用实验证据来支持他的理论的人。科学家是一位富有创造力和批判性的思想家。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能够得出他的相对论,因为他超越了当时给出和已知的东西。他看到了其他人没有的链接和联系。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tiktok国际版是中国的吗 tiktok国际版属于中国吗_科学发明

Tiktok是中国企业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APP,被称为国际版抖音。该APP面向海外,美国是该APP比较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近日TikTok禁止俄罗斯用户上传影片和进行直播活动 ,那么tiktok国际版是中国的吗?tiktok国际版属于中国吗?带着这些疑问和深空小编一起来看看。2020年9月中下旬,持续数月的TikTok被美国强制出售事件迎来一线曙光。9月19日,TikTok在美国发布公告称,TikTok和甲骨文、沃尔玛初步达成协议,可以打消美国政府的安全担忧。初步协议显示,甲骨文将成为TikTok的技术服务商,负责管理美国用户数据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系统安全,以满足美国政府对用户数据安全的要求。此外,TikTok也将与沃尔玛开展商业合作。字节跳动将在美国成立100%控股的子公司「TikTok Global」,甲骨文和沃尔玛都将参与TikTok的pre-IPO融资,并合计取得20%的股份;沃尔玛CEO会进入TikTok Global的董事会,其余四位董事是包括张一鸣在内的现任字节跳动董事。TikTok Global还将在美启动上市计划。TikTok将保留和扩大在美国的全球总部,并为美国带来25000个就业机会。TikTok Global是「美国TikTok」,还是「全球版TikTok」?据国际通行的外资审查规则,该交易方案如涉及到第三国,第三国有权力行使并购安全审查、技术审查程序等审查批准权。据字节跳动、沃尔玛以及甲骨文等公司都公开声明,这个交易方案需得到「中美两国政府」批准而付诸实施。虽无确切材料证实,但我们有理由相信,TikTok Global是一家「美国TikTok」,或者是一家「主要业务在美国及绑带个别少数几个国家的TikTok」,而非「全球版TikTok」。综上,TikTok Global是一家注册在美国、主要业务放在美国的一家新公司。张一鸣目前是字节跳动的实际控制人。及,字节跳动持有TikTok Global 80%股权,故张一鸣也是TikTok的实际控制人,而且还掌握着最重要的算法技术,因此TikTok可以被视其为一家中国公司。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文原名: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02.12-1882.0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机能心理学的理论先驱。他出生于英国施鲁斯伯里镇的一个医生家庭,后因心脏病逝于英国肯特郡唐恩村。 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 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 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尔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 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气质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心理学史家 D.舒尔茨在1981年评论道:“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进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经常引证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反应。由于心理学与进化论中的意识相一致,因此心理学不得不接受这一进化的观点。” 达尔文的著作至少从四个方面影响了心理学: 它强调动物和人类之间心理机能的边续性; 它把心理学的课题改变为意识的机能而非意识的内容,把心理学的目标改变为研究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 它为各种可供选择的调查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合理的证据,而非仅仅局限于实验的内省; 它注重同一物种的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 达尔文对机能主义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他的进化论引导了美国机能主义学派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从而开启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心理学新时代。 主要著作: 物种起源:1859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 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1872 进化论(evolution)在19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又称演化论。evolu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evolutio,表示展开或把一个卷紧的卷松开的意思。参见进化。 历史 达尔文以前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 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on,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门旁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关于昆虫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

  昆虫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科学家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与所有才华横溢的天才一样,达尔文自有一套行事方式。小时候,他在学业上并无超人一等的表现。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格兰一个富裕的乡村家庭。少年时期,他是个不爱学习,讨厌上课的普通学生(和爱因斯坦很像)。后来,他遵从父亲的期望考入一所医学院,但由于不愿解剖尸体,没能完成学业。与此相反,在狩猎时,达尔文很喜欢捕杀鸟类和小动物——观察野生动物和收集动物标本是他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之一。 眼看着儿子一事无成,父亲罗伯特·达尔文(Robert Darwin)非常失望。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令达尔文去剑桥大学攻读神学学位,以便能加入牧师行列。在大学里,达尔文的一些想法被神职人员认为是对宗教信仰的亵渎,但幸运的是,他最终勉强毕业了。 当“小猎犬号”考察船向达尔文发出邀请时,尽管遭到父亲的竭力劝阻,他仍欣然接受。就这样,达尔文以一名博物学家的身份,跟随“小猎犬号”开始了长达5年的环球之旅。对于达尔文,这段经历是他受到的“第一次真正训练,或者说思想教育”。环球旅行为达尔文提供了深入自然的机会,也让他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进化论思想便是由此成形的。

科学家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学出的出普通的规律和结论作者是谁

  答案:达尔文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学出的出普通的规律和结论--------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