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交通越来越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却相对薄弱。据统计,每年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为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这不仅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课程收益】
主要包括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文明交通风尚、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等。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讲座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先,交通安全讲座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其次,交通安全讲座有助于树立文明交通风尚。
最后,交通安全讲座还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上述直接收益之外,交通安全讲座还能间接影响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文化。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模式,交通安全教育的正面效应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课程对象】
全体中小学生。
【课程时长】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导言:(同学们共同宣誓)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也承载着家人的牵挂和期待,为了祖国、为了家人,我宣誓:
从今天起,我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远离交通事故及伤害!
三、交通事故的案例 2个(现场监控)
四、交通“信号灯”常识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
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
五、交通安全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
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10%左右。
透过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我们追根溯源,发现:“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步行的交通安全
目前,与我们密切的交通安全是:步行、骑自行车、乘车。
1、中小学生“步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 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
4) 在街上追逐、打闹、玩耍
5) 在铁轨上行走、玩耍
6)边走边看书,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
7)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8)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既妨碍交通,又不安全。
(二)步行的交通安全
2、中小学生“骑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骑自行车横冲直撞,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2)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3)骑车双手离把
4)追逐打闹,三五人并排骑行
5)骑车逆行
6)双手离把。
7)不要直穿十字路口(根据交通信号灯指示)
8)骑自行车时带人
9)骑自行车闯红灯
10)骑自行车撑伞
11)未满12周岁骑车上路
(三)乘车行的交通安全
乘车行安全隐患
1)乘坐车辆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如公交大巴、中巴车、出租车、校车等(理由:因为这些车辆所属的客运单位都有严格的车辆检查、检验制度,驾驶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且驾龄都在三年以上,有从业资格证的)。
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因为这种车的车主、驾驶员往往刚刚拿到驾驶证就急于挣钱,他们一无从业资格证,二无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培训,三连保险费有没有缴都是个问题。更不能乘坐三卡、改装后的三轮车或电瓶车,因为这种车的刹车装置根本达不到安全要求,乘坐他的车等于是坐在炸弹上。
其次,不要乘坐饮酒驾驶人开的车,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应该积极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2)乘车途中的安全
(1)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
(2)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
乘车总结:
A不坐超载的机动车。
B不坐无牌无证、报废的机动车。
C不坐非法营运机动车。
D不坐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
E不坐货运车辆、农用车辆、拖拉机。
六、关于道路交通事故
(一)道路交通事故分类
1、城市类
(1)直行事故(会车)
(2)追尾事故
(3)超车事故
(4)转弯事故
2、山区类
(1)窄道事故
(2)弯道事故
(3)坡道事故
(4)停车事故
(二)乘车人的注意事项
坐车应养成系安全带的习惯,遇到水灾或车祸时,车内应备有逃生锤,手电、饮用水与压缩饼干等物品,以备不测。
乘坐公交车应注意逃生锤的位置,遇险时首先要抓牢扶手,同时要重点保护头部,必要时利用逃生锤自救与救人。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1、车主第一时间停车、关掉引擎(防止火灾)打开危险警告灯。
2)有伤员时救护伤员为主(止血、包扎、打120)。
3)评估现场安全情况,有无漏油(防火灾与爆炸),特别是多辆车事故。
4)在车后面摆放三角型危险警告标识牌。
5)对事故现场拍照取证(保险公司理赔证据)包括对方车牌照。
6)报警与报案。
7)人员远离事故现场,防止发生事故次伤害。
8)有目击者时要记录目击者姓名、地址与电话。
9)配合办案与保险工作人员并提交相关资料。
10)填写相应的事故处理协议书。
七、答题
1、单选题
(1).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报警电话是( )
A.120
B.122
C.110
D.119
(2).我国的道路通行原则是( )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D.优先原则
(3).有人突然患病或受伤时,应该打( )电话求助
A.120
B.122
C.110
D.119
(4).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道路口时,应该( )
A.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
B.看看左右没有火车就快速走过去
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5).少年儿童( )周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A.8
B.12
C.14
D.16
(6).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
A.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B.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C.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2、多选题
(1).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得进入以下哪条道路( )
A.城市快车道
B.高速公路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乡村公路
(2).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你应该及时( )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D.打交通事故或急救电话
八、答疑
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