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大地震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恢复重建,历时长达多少年

10年之久。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位于日本国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在从神户到淡路岛的六甲断层带上),发阪神大地震生了里氏7.3级的地震。其震源深度约10-20公里,系直下型地震。

阪神大地震的介绍

阪神大地震(Hanshin-Awaji-daishinsai)是1995年日本时间1月17日清晨5:45分发生在日本神户的一场灾难,地震规模为里氏7.3级。震央在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公里的淡路岛,属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该地震由神户到淡路岛的六甲断层地区的活动引起,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由于神户是日本屈指的大城市,人口密集(105万人),地震时间又在清晨,因此造成相当多伤亡(官方统计约有6500人死亡,房屋受创而必须住到组合屋的有32万人)。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交通防范的重视。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一带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神户市中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恢复重建,历史长达几年

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其他还有火灾 、 滑坡等土壤污染 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由于加油站泄漏的汽油、洗衣店用作干洗剂的四氯乙烯以及一些工厂使用的化学制剂泄漏,许多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部分物质向地下渗透,污染了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短期内难以修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 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和灾区企业都只顾地面上看得见的重建工作,欣喜于工厂和住宅建设顺利推进,而地下看不见的污染却被忽视了。阪神大地震遗留下的地质污染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受污染的土壤还不断被采挖用于别处填埋之用,导致地质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一九三一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

请核实,NHK : 野史...当然不可以尽信...因为1931年...就是昭和6年...阪神地区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大地震...按日本地震学会的记录...1931年发生在本州岛内...比较大型的地震...只有西埼玉6.9级地震(= 发生于1931年9月21日11时19分59秒)...和宫崎県日向滩7.1级大地震(= 发生于1931年11月2日)...兵库県或阪神一带...在2战期间...甚至于2战前后...都没有发生过任何有感地震............

阪神大地震低层建筑损坏严重 加拉斯加地震中高层建筑损坏严重

建筑物破坏有三种方式:上下颠簸、水平摇摆、左右扭转。多数时候,还是三种方式的复合作用。 地震波传播方式有纵波、横波、面波,由于地球表层岩性的复杂性,传播过程中也会出现像激流中“漩涡”的复杂情况。 而当地的地址,以及房屋的结构,体形,使用的材料,年代的不同在同样的震级和烈度的情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需要研究你说到的两次大地震中的地震波以及所在地点的地质、建筑的结构等众多因素而定。

日本阪神大地震会引发什么?

1995年1月17日晨5时46分,日本神户市发生7.2级地震,震中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千米的淡路岛,属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由于神户是日本屈指的大城市,人口密集,地震时间又在清晨,因此造成相当多伤亡(官方统计约有6 500人死亡,房屋受创而必须住到组合屋的有32万人)。大阪市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次地震造成大阪市5 400多人丧生,3.4万多人受伤,19万多幢房屋倒塌和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亿美元。神户市两座人工岛沙土液化严重,几乎所有岸壁崩塌,滑向大海,连接神户市和人工岛的跨海大桥也损坏严重,使日本第二大港神户港顿失生机。由于电线短路和煤气泄漏,灾区震后发生500多处火灾,在火灾最严重的地方,烈火蔓延了1 000多米。这次地震死伤人员多、建筑物破坏多和经济损失大,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交通防范的重视。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一带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神户市中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而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从生命安全的观点来看,影响最大的是因震灾引起的住房破坏,90%的死亡者都是被不抗震的住房夺去了生命。同时,使灾害扩大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城市总体框架问题,而是市民完全忘记了对于日常随身用品的抗震贮备。此外,日本在地震中还总结出重要一点,那就是不能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救援的“公救”,受灾者自身要超越受灾意识,主动团结起来,互助“共救”。正是依靠这种共救意识,日本才克服了救灾和重建等难关。知识点阪神地震后遗症阪神地震后,因为瞬间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很多幸存者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最终走向自杀。据防灾未来馆的一名解说员称,尽管地震后日本相关机构对灾民实施了较大力度的心理救助,但即使到了现在,每年仍有数十人因为地震带来的后遗症而死去。

日本阪神大地震26周年,追悼有什么意义?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非常的可怕,又称地动,地震开始的地方叫做震源,正上方叫做震中,地震一般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房屋建筑的倒塌,还会引起火灾和水灾,甚至还能造成海啸和地裂等灾害,日本这个国家本来就是处于地震带的,他们国家的地址比较频繁,而且震级也比较大,追悼其实就是为了让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民安息,让生者更坚强的活着。日本的地理位置处于地壳活动剧烈的地方,所以地震较为频繁。他们国家所以的人民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地震的意识和防震的意识,并且他们很早就开地震逃生演练,学习如何在地震来临之际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非常专业的。据研究表明,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预测地震什么时候来了,也没有像天气预报那样的卫星可以预测近一周 甚至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的那种技术。所以说只能是听天由命,而且当地震突然来临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忘记,训练时的技巧,开始乱跑。这样会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的,人员伤亡。阪神大地震,又称神户大地震、阪神大震灾,是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地址,当时震级为7.3级,此次地址造成了六千多人死亡,四万多人受伤。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又发生了一起规模较大的地址,这次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发生事故,造成大量的核泄漏,那次地址震级为9级,算是特大级地震了。当时还将这次地震拍成了电视剧《一半,蓝色》。每次大地震结束之后,当地的民众就会在那一天举办追悼活动,特别是在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那些人,他们为了纪念故人。当地的政府也会举行这种仪式,让大家一定记住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悲痛。今年,刚好是日本阪神大地震26周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政府不想让民众在此举行追悼仪式了,以免增加疫情病毒的扩散,这也是为大家的生命安全考虑,政府也不想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对遇难者的家属,表示深深的歉意。大部分人也都理解政府这样做的目的,相信他们一定要认清,吸取灾难给他们带来的教训,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减少人员的伤亡,无论是地震还是疫情都要勇敢的去面对。

阪神大地震的地震启示

灾后总结阪神大地震暴露出日本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上的失误和薄弱环节。一是错误判断日本关西地区不会发生大震,使该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滞后于城市建设;二是关西地区的消防能力差,有关的消防设施不完好、不完备,致使地震火灾得不到及时的扑救。三是政府部门没有制订相应的救灾方案,致使震后救灾滞后,不协调,加大了震灾损失。 可考虑征集建筑工程人员中林一树担任首都直下地震避难对策特别调查会座长,是一位地震防灾对策专家。看了电视上转播的画面后,中林意识到四川地震和日本地震的明显不同。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日本房屋构造大多数是木质,而这次四川灾区建筑主要是钢筋水泥或者砖瓦等重构造房屋。如果光靠手工来救灾的话,还是很困难的。救灾时需要很多建筑机器,比如电钻、起重机,发电机等。”在机械不足的情况下,中林建议,可以考虑从各地广范围征集有过建筑工地工作经验的工人参与救援,因为他们最懂如何撬起瓦砾和钢筋。民众应树立“共救”意识日本在二十年来发生的地震中总结了许多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救援的“公救”,受灾者自身要超越受灾意识,主动团结起来,互助“共救”。中林举例说,1995年阪神地震时,消防队的电话很难打通,从燃烧的房屋中救出受灾群众的、克服困难进行灾后建设的大部分力量来自民间,特别是“自治会”、“町内会”(类似于中国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这些组织成了抗灾救灾的核心力量。“比如这条街上谁饭做得好,就请他为大家做饭,其他人有什么特长也都各自贡献出来。大家过集体生活,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做不到的事,邻居间互相帮助,就能办到了。如果10万灾民各自独立行动或只是等待救援的话,10万人都只是受害者。如果大家共救的话,10万人就能发挥几倍于10万人的力量。”正是依靠这种共救意识,日本才克服了救灾和重建等难关。中林期望中国在这次救灾中也能运用这个经验。对付流言要发动社会力量四川地震发生后,国内一些地方曾出现“短期内还会发生大地震”的传言。其实日本地震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亲身经历了1995年阪神地震的大学教授中本进一说:“当时地震后,尽管政府对灾情进行了解释说明,但是在民众中还是流传着‘大地震还会袭来"的谣言。灾民情绪本来就脆弱,比较容易轻信谣言,很多人更加恐慌了。”如何对付类似传言呢?“居委会可以发挥沟通行政机构和地区灾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及时向灾民传达正确的信息,安慰大家情绪。如果几百受灾群众中有一两个领导的话,就比较容易对灾民情绪进行管理了。”中林道出了日本的做法。在日本的地震救灾中,除了居委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很多受人尊敬的学者教师等也主动站出来稳定大家的情绪。中本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不少人问我,‘是不是还会有大地震?"我就会说,也许还会有余震,但都不会再造成上一次那样致命的打击了。现在要紧的是准备好食物,保护好家人安全,如果再有余震的话,一定能应付过去。请大家相信。”精神呵护也很重要根据中本的亲身体验,对于灾民来说,精神救助和物质救助同样重要。“地震刚刚发生后,大家都想着互相帮助,所以都非常有精神。但是一周后,疲劳和不安就达到了顶点。”中本告诉记者,震灾后人们的精神压力都很大,就算关系好的家庭或者朋友也会因此而争吵。他家里也曾发生过争吵。“这时,很多志愿者的到来,确实帮了不少忙。”他回忆道。震灾后,日本展开了多项针对灾民的精神救助,比如派出专家对震后幸存者进行心理咨询等

阪神大地震的原因剖析

造成这场灾害的主要因素;一是该地震的性质所致。城市直下型地震能量积累慢、周期长,就现代的条件基本无法预测。其震动方式特殊,垂直、水平均有震幅,烈度强,对城市的破坏性极大,而且神户市与震中距离近。二是地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较脆弱。城市大都建设在山坡、斜坡和人工填海造地上,经过强震,地基发生形变。城市抗震设防较差,使房屋(大都是80年代以前的建筑)、交通设施及生命线工程大量被毁坏,并引起火灾等次生灾害。三是震后救灾工作十分困难。震后,神户市通讯不畅,道路组塞,一个惊恐,客观上给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救灾无法按预定设想组织展开。同时,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对关西震灾准备不到位,估计不足,行动迟缓。在实际救援中,出现了救灾指挥体系不协调、救贫物资供应混乱和火灾无法及时扑救等情况。阪神·淡路大震灾已经过去17年了。在前5年里,日本各地又发生了暴雨、台风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早在阪神·淡路大震灾发生的同时就开始修改防灾计划并研究防灾对策。震灾教训在应付后来的灾害时应被有效利用,每个人都必须从那次震灾中学到最宝贵的东西。兵库县把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工作作为奋斗目标,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共存的社会为基本理念,制订了兵库凤凰计划。该计划的完成期限恰逢大震灾后的第10个年头,即2005年。将震灾后的10年作为一个阶段,实施重建家园、创建崭新市民生活的对策。要从直接袭击现代都市的巨大灾害中得以恢复,不仅在日本,就是在全世界,这也是史无前例的较量。 阪神·淡路大震灾造成的损失被形容成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阪神·淡路大震灾,究竟是什么样的灾难呢?阪神·淡路大震灾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的资产瞬间消失,对日本来讲,这是一场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所不能比拟的遭受了巨大损失的灾难。从伤亡人数来看,关东大震灾约是阪神大震灾的20倍,不过其中95%的人死于地震后的市区火灾。在受灾最重的东京府,被压死的人就达3000人,可见,与阪神·淡路大震灾的死亡人数在量级上所差无几。阪神·淡路大震灾对受灾地区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1995年2月,神户各大型零售店的销售额跌落至上一年同月的18.6%,震灾两年后的1997年3月,随着主要百货店的全面恢复,卖项才逐渐回升,但与全国的百货店相比,1998年3月仍亏损14%。尽管在很多方面震灾都给灾区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用银行存款余额、地方税收等表示个人经济实力的指标,将灾区与其他城市加以比较,却未发现震灾所造成的明显的负面影响。从生命安全的观点来看,影响最大的是因震灾引起的住房破坏,死亡者的90%都是被不抗震的住房夺去了生命。尽管市民对高速公路、地下街区和高层建筑物等感到不安,但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尤其是木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却很不关心。一直以来,日本在建立防灾城市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生命线设施以及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总体框架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可是,阪神·淡路大震灾却暴露了住宅抗震性能差、道路狭窄、房屋排列拥挤无空旷场地等问题。使灾害扩大的主要原因不是城市总体框架问题,而是市民完全忘记了对于日常随身用品的抗震贮备。倒塌的木结构房屋堵塞了狭窄不足4m宽的公路,不要说消防车了,就连人都过不去。当抗震性能差的木结构住宅密集的街区遭受严重的地震破坏时,受损失的不仅仅是房主,阻碍了紧急车辆和救援人员前进的步伐,进而妨碍了消防活动和救援活动的开展,最终造成整个地区蒙受更大的损失。关于这一点,再一次得到证实。住房这一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所,一旦大量遭到破坏,就会使受灾者和受灾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蒙受极大的苦难。因为从避难场所、临时住宅、街区恢复到生活重建,需要几年乃至10年的震后重建过程。抗震能力差的市街区日本各地都有。以阪神·淡路大震灾中发生火灾蔓延的两个地区为例,对市街区构造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两个地区的建筑占地面积系数为百分之四十几,木结构率与耐火构造率之和约70%左右,具有火灾蔓延危险性极高的构造。东京也有与之类似的街区。人在灾害过程中的反应过去曾就灾害的发展过程,主要从灾害对策研究人员的观点出发提出过一些方案。作为有代表性的事例,应急、恢复和重建这三个阶段的存在是很清楚的。所谓应急阶段,是以保护生命安全的活动为中心,救援活动的时间限定在灾害发生后最初的72小时。恢复阶段以恢复社会运作系统机能的活动为中心,直到完成生命线的应急恢复。重建阶段指的是社会资产的恢复,即生命线等彻底恢复完毕,住房与生活环境得以重建,一切均恢复正常。对于实施灾害对策的行政部门和人来说,将上述3个阶段作为标志抗灾救灾转折点的大致目标,是很有效的信息。从接受救助的灾民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自家房屋破坏较轻且震后仍可继续居住的灾民来讲,他们很想回家去恢复正常生活,对他们而言,生命线的恢复是很重要的信息。而对于自家房屋损失惨重,外出避难的灾民来讲,最重要的是有关重建房屋的信息,生命线的恢复,则是排在第二位了。可见,准确掌握每个灾民的需求,并按其轻重缓急实施救助,也是提高灾害救助效率和质量的必不可少的信息。研究人员明确提出受灾者的对应行动从时间上来看分为3个时段,即震灾发生后的10小时、100小时和1000小时。该结果已从以兵库县西宫市32户为对象所实施的受灾家庭访问调查中得到证实。这次调查的内容包括震灾发生的家庭成员情况和生活环境、受灾状况、是否曾在避难所和临时住宅中生活过,以及住宅的重建状况等。为了解这32户家庭所经历的整个灾害过程,对他们作了共计60小时的访问调查,获取了他们在灾害发生后约1年里的反应行动情况,并将所得信息数字化,然后再将行动的时空分布过程反映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上。利用GIS分析受灾者住地变迁,得知他们在受灾后的1年中居住形式分为3种:① 返回原宅(自宅型);② 市内搬迁(市内转居型);③ 市外搬迁(市外转居型)。无论哪一种形式,其迁移的时间均在震灾后的10小时、100小时和1000小时这3个时段。第1时段的10小时之内,很难把握情况,对眼前发生的种种事态,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在震后100小时内,已能大致了解受灾的情况,随着避难场所的开辟、救援部队和救援物资的到位,已构筑了受灾地区的社会框架,是受灾地社会的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受灾者的活动特点是从被破坏的住宅中取出家庭财产,通过各种关系落实住处,想方设法重新生活。灾后1000小时内,由于生命线等的应急恢复工作的开展,以及志愿者的增援,形成了所谓的灾害乌托邦,可称之为受灾地社会稳定期。在这一时段,逃离灾区的人也很多,因此,也是明显存在受灾程度判别的时期。1000小时以后,由于生命线的恢复,多数没有离开灾区的人们也恢复了日常生活,正常上班,这一时期可称之为恢复正常的过渡期。

淡路岛的阪神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位于日本国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在从神户到淡路岛的六甲断层带上),发生了里氏7.2级的地震。其震源深度约10-20公里,系直下型地震。这次强震对日本阪神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神户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震害。据资料反映,全震灾区共死亡5400余人(其中4000余人系被砸死和窒息致死,占死亡人数的90%以上),受伤约2.7万人,无家可归的灾民近30万人,毁坏建筑物约10.8万幢,水电煤气、公路、铁路和港湾都遭到严重破坏。据日本官方公布,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总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5%。这次地震死伤人员多、建筑物破坏多和经济损失大,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日本阪神大地震26周年举行追悼仪式,这场大地震造成了什么后果?

阪神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高达一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六千多人的死亡和四万多人的受伤。阪神大地震发生于上个世纪的九五年一月,发生地点为日本关西,震级为里氏7.3。由于此次地震的主要受灾区为神户至大阪之间的区域,所以该地震被命名为“阪神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的类型属于直下型地震,也就是震源所在地与震中区同为一地,与之同类型的还有中国唐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是日本继二三年的关东大地震之后时隔七十多年又一次遭遇的大规模地震。阪神大地震的震中是在距离的神户仅二十多公里的淡路岛,是由神户与淡路岛之间的断层活动所触发的。由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本就难以预测,再加上神户与震中的近距离以及当时城市抗震措施以及技术的不完备,这场大地震所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就阪神大地震所造成的后果来看,这场地震的发生直接导致日本2% 左右的GDP瞬间化为乌有,经济损失高达千亿美元。除此之外,这场地震还造成十万多幢房屋倒塌、损坏,三十多万日本民众因此无家可归。再有就是阪神大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其中受伤人数多达四万多人,死亡人数则有六千多人。这等程度的伤害对于日本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劫难。阪神大地震发生之后,日本政府在后续的救援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少问题。由于地震的发生,神户地区信号受损,所以通讯十分不便。再有就是,房屋的倒塌、道路的破损也让道路严重堵塞,从而导致救援工作无法迅速、有效地展开。除此之外,日本当时的救援工作还暴露出了协调不合理,救援物资安排混乱,外加对于火灾等后续灾害的救援不够及时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日本当局对地震防护工作进行了反思。在吸取了阪神大地震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之后,日本开始对症下药地改善交通、建筑等,借此来做到科学防震减灾。除此之外,日本民众也在此次地震之后树立了“共救”观念。零二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在阪神大地震所造成的废墟上修建了名为“人与防灾未来中心”的两栋建筑,借此来纪念这场曾给日本造成重大伤害的地震灾害。而今,这场地震已经过去26年。就在前不久刚刚过去的地震周年日,日本也是举办了一场追悼会。

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于哪一天?

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Hanshin-Awaji-daishinsai)是1995年日本时间1月17日清晨5:45分发生在日本神户的一场灾难,地震规模为芮氏7.3级。震央在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公里的淡路岛,属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该地震由神户到淡路岛的六甲断层地区的活动引起,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由于神户是日本屈指的大城市,人口密集(105万人),地震时间又在清晨,因此造成相当多伤亡(官方统计约有6500人死亡,房屋受创而必须住到组合屋的有32万人)。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交通防范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