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莫格街凶杀案》《黄屋奇案》《三口棺材》《金丝雀杀人事件》等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密室密室犯罪题材的第一次辉煌来自冉威尔于1892年创作的不朽名作《弓区之谜》。此后,勒鲁在1907年写出了《黄屋奇案》;福翠尔创作出了“凡· 杜森教授”系列,如《13号牢房》等;切斯特顿也在他的“布朗神父”系列中大量的使用密室题材。这些作品都是“不可能犯罪”中的经典之作。进入黄金时代之后,作家们对密室等不可能犯罪题材依然相当狂热。范·达因写出了《金丝雀杀人事件》(1927年);埃勒里·奎因作有《中国橘子之谜》(1934年);就连不以密室见长的“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也写出了《古墓之谜》这样的优秀作品。但是,没有作家比约翰·狄克森·卡尔更专注于此,他写作的“班考林”系列、“菲尔博士”系列和“梅尔维尔爵士”系列均是密室犯罪小说。其中,卡尔的《三口棺材》中的“密室讲义”堪称是密室犯罪创作的巅峰。 ——被害人死于非命,但尸体四周却不见任何痕迹。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卡尔在许多小说作品中都曾使用这一手法,如《White Priory Murders》(白修道院谋杀案)等。 ——这也是不可能犯罪——真凶是谁不可知晓,但却有迹象表明某人不可能是罪犯。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埃勒里·奎因的小说《九尾怪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ABC谋杀案》是杰出的代表作。 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英国人克劳夫兹的《桶子》是揭开黄金时代的伟大作品之一;在日本,有栖川有栖的《魔镜》中列出了一份“不在场证明讲义”,可以媲美卡尔的“密室讲义”。 指嫌疑人或受害者不可能消失。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例如,岛田庄司的 《消失的“水晶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