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汉墓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谁是大云山汉墓的主人

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于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现已确认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500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大云山汉墓的墓地主人

确定的是夫妻合葬墓 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大云山汉墓考古末期,出土了“江都”字样的封泥和印章,因此考古专家断定,大云山汉墓的主人就是江都王刘非。刘非,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时,任命为将军,吴破,徙为江都王,治故吴王所属之地。在位二十七年死。刘非破七国之乱后,统辖吴王刘濞的属地,国富民强,本人又在位27年,因此有能力建起大墓。而刘非之子刘建承袭了父亲的属地也称江都王,但因受到淮南王谋反事件牵连而自杀,所以不可能葬在此大墓中。从考古发掘资料分析,结合东阳古城遗址的历史沿革,记者请教了几位历史学家,他们认为大云山汉墓墓主人的身份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1荆王刘贾 刘贾是西汉初泗水沛(今属江苏)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堂兄。他曾任将军,随从刘邦东击项羽。不久,奉命入楚地,后渡淮。公元前201年,刘邦称帝后刘贾被封为荆王。史书记载“将军刘贾有功,及择子弟可以为王者”,“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五十二城。”汉书记载,刘贾是在东阳封的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东击荆,刘贾率兵御之,为布军所杀。郃阳侯刘仲 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公元前200年,刘邦下诏将刘仲和其长子刘肥一同封为王。刘仲被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代国为北方边境重地,当匈奴于公元前199年入侵代国的时候,身为代王却毫无军事才能的刘仲根本无力坚守边疆,只好弃国独自逃回洛阳。刘邦对此大为恼怒,于公元前199年10月下诏革去刘仲的王位,贬为郃阳侯。刘仲共做了6年郃阳侯,于公元前193年抑郁而终。后因儿子刘濞封王,被追谥为代顷王。3吴王刘濞 刘邦的侄子,刘仲的儿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年满20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故而封刘濞为吴王,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堂邑侯陈婴 秦东阳县(今安徽天长)人,任过县令史,后来为反抗暴秦统治,率众投奔项梁,共立熊心为楚怀王,后投靠刘邦,封堂邑侯,传了四代。人们都听说过“金屋藏娇”的典故,其实,金屋藏娇原本指的是光明正大、明媒正娶的大老婆,并非为流传的情妇、小老婆的代称。这位“娇”就是陈阿娇,陈阿娇出身王侯世家,她的曾祖父就是与刘邦一起打天下,被刘邦封为堂邑侯的陈婴。盱眙大云山旁的小云山曾发现过陈婴家族墓。江都王刘非、刘建 刘非,江都易王,景帝子,母程姬。刘建是刘非之子,为第二代江都王,极度荒淫。淮南王反叛事败露,朝廷惩治同党、涉嫌者,牵连到江都王刘建。朝廷派人前去审讯,刘建恐慌,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畏罪自杀。于是封国废除,封地并入朝廷,成为广陵郡。

大云山汉墓里面怎么有阴茎造形的器物

那叫铜祖,也称男根,是一种性器。古人对生殖崇拜,铜祖陪葬,是希望自己子孙昌盛,生生不息。

盱眙大云山汉墓的出土文物

再现2000年前“优雅生活” 虽然外藏椁第二层的清理才刚刚开始,但是出土文物绝大多数堪称艺术精品。墓室的西侧,编钟、编磬和镈各一组刚刚露头,看起来仍然是崭新的,泛着红色的光泽。这是继曾侯乙墓编钟之后又一重大的乐器类考古发现,对复原汉代礼乐制度很有帮助。在墓室东侧,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钱柜”,一串又一串的半两钱被串起来,整齐地码放着。钱柜旁边就是饮食器,一只盛酒的铜制酒筒,被做成竹子的形状,立在墓室中,不远处还有瓷制的耳杯和壶。一只有点倾斜的三足铜鼎上,倒扣着一只铜甑(类似现代蒸锅)。这一区域还发现了十多只铜制的小老虎,个个敛爪蹲踞,胖乎乎的模样显得很温顺。考古队员说,虎背上有个插孔,把木杆插进孔内,就可以撑起帷帐,无论在室内还是郊游饮宴,汉代人都喜欢支起帷帐防风挡灰避虫。与出行相关的,还有用在车马上的伞,墓中发现的伞柄为纯银制成,并且镶嵌着米粒大小的红、黄、绿等各色宝石,精美异常。墓中物品的丰富超乎预料。例如墓室东南角,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铁刀,柄环包金,原来汉朝人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便用刀刮掉重写;旁边有一只铜祖(阳具),这在汉墓中极为罕见,由于尺寸明显超过正常,因此考古人员推测这是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表现,主要用于祭祀。此外,墓中还发现了“环保”铜灯。灯上部有一个封闭的环形管道通向灯体下部,点灯时燃烧油脂产生的黑烟,通过这个管道进入灯体下方的贮水器中,避免污染空气,这种控制油烟的技术,西方直到18世纪才出现,汉代人的设计水平和生活质量,由此可见一斑。墓中还发现了4件俳优铜俑。李则斌展示了其中的一个:一个老头跪坐着,眉眼含笑,歪着头张着大嘴似乎绘声绘色地在说着什么趣事,一只手还捂在耳朵旁边好像在倾听什么,神态动作夸张传神。俳优是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这个铜俑,就像是个说单口相声的艺人,让人忍俊不禁。如果把这些文物和此前发现的铜镜、带钩等物品组合起来,几乎可以再现一位诸侯王2000年前的生活:喝酒、听音乐、郊游、祭祀、看表演……他有很好的艺术眼光,生活服务器都堪称艺术品,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堪称地下世界的兵器库考古还发现,墓主对武器的喜爱远超常人。如果说棺椁是另一个世界的家,那么他就在家的四周,布置了一个武器库。外藏椁的上层已基本清理完毕,这一层全是只有实际大小几分之一的车马器,车厢里放着的是各种铁剑、箭镞、弩机等武器,堪称是一座地下世界的兵器库。考古人员指着一串像项链的金饰品,是马的缨络,用金制作。这套缨络保存非常完整,一套有几十个部件,各不相同。马车里装了不计其数的铁剑,不过只有30厘米长,显然是冥器而非实用器。在汉初,铁器新兴,制作成本远超铜器,这些铁剑不但制作精巧,而且特意用黑漆漆过,堪称精工细作。墓中还发现了5捆铁铤,这是一种类似箭的武器,长度20厘米左右,前后安上箭头,用弩机发射,堪称当时杀伤力最强的先进武器。考古队员还透露了一个细节:一个箭箙中有300支箭,而箭镞的品种有15种,几乎涵盖了当时远程射击和近程射击的所有的箭镞品种。墓主人对兵器的钟爱和专业显而易见。有考古人员认为,由于汉代诸侯王都是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从武器的规模、品种看,墓主很可能就是一位领兵作战的统帅。

刘非的大云山汉墓墓主

三大凭证,想不是“刘非”也难仪征庙山的出现,让这个结论走了弯路两年前,在考古现场,李则斌队长也心中没底,从当时的考古发掘资料分析,且一些残存的瓦片上有“东阳”字样,专家们结合东阳古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大云山汉墓墓主人的身份存在5种可能:荆王刘贾、合阳侯刘仲、吴王刘濞、堂邑侯陈婴家族,以及江都王刘非、刘建。江都国是第三个以广陵为都城的诸侯王国。而江都国的领域范围有多大,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在1号墓坍塌的底层下,曾清理出大量车马器,其中不乏珠光宝气的战车,出土的兵器几乎囊括了汉代的各个种类。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一生善武好战的吴王刘濞。李队长对记者说,当时忽视刘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早在1989年,仪征的庙山因盗墓而抢救性地发掘了几座古墓,考古专家初步推断,是西汉时期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发现三大凭证,一一排除“疑似主人”对于为何最后锁定刘非,龚良院长给出了3点证据。第一,从墓葬的形制、规格、墓室结构、玉棺玉衣制度、高等级随葬品等诸多方面可以确定一号墓的墓主人身份为西汉诸侯王。其中,墓室结构为“黄肠题凑”,“黄肠”是指颜色黄而长的柏木,“题凑”是指柏木堆垒的方式方法,垒时木头要向内。黄肠题凑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而其他的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更为罕见的是,墓中还出土一套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这在汉代考古中极为罕见。第二,确定出墓主人身份为诸侯王之后,从西汉时期墓葬所属地先后分封的诸侯国看,大云山先后属于刘贾荆国、刘濞吴国、刘非刘建江都国。由于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刻有“江都宦者”铭文铜灯多件、“江都宦者沐盘十七年受邸”铭文银盘、 “十七年二月”铭文漆盘等器物,表明这些随葬品当为江都国时期的手工制品。如此,作为早于江都国存在的荆国与吴国墓葬可以明确排除。第三,通过对随葬器物的细致清理,已发现含纪年文字的器物多件,有“江都宦者沐盘十七年受邸”银盘、“廿一年南工官造容三升”漆卮、“廿二年南工官”漆盘、“廿七年二月南工官”耳杯等。由于刘建在位仅六年,刘非在位二十七年,上述所提含纪年文字的器物当均为刘非在位时所做,随葬品的整体时代集中于刘非时期。其次,“廿七年二月南工官延年大奴固造”纪年材料出于东回廊下层的漆耳杯底部,共清理出“廿七年二月南工官大奴固造”耳杯近百件。龚良院长说,所有“廿七年二月南工官”耳杯全为冥器,不具有实用功能,均为特意给墓主人随葬的手工制品。在刘非死亡的当年专门制作的陪葬明器只可能在刘非墓葬中使用,而不可能用于刘建墓中。 为何刘非有财力营建奢华陵寝?为什么刘非有如此大的财力营造自己的奢华陵寝?李队长认为,平定“七国之乱”后,西汉中央政府权力进一步加强,诸侯国除享有衣食租税外,政治、军事、财政权利均被剥夺,因此,诸侯王陵营建的规模也日渐衰落。而刘非不同,他因军功受赐天子旌旗,在诸侯王之中却备受优待,大云山江都王陵的气势与同时期的其他诸侯王陵相比显得更为磅礴大气,也就不难解释了。 墓中有一套完整西汉编钟大云山1号墓出土编钟一套19件,其中甬钟5件,钮钟14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钮钟14件,下层甬钟5件,均自小到大依次排列(如上图)。其钮钟和甬钟的组合与南越王墓和洛庄汉墓乐器坑所出编钟组合相同,为迄今国内所出第三套完整的西汉编钟,但鎏金龙纹铜虡(jù)业与鎏金铜虡兽座为首次发现,意义重大。 专门用大鼎来放零食刘非墓出土的铜器无数,其中一件大器显得很怪,看上去是个鼎,但掀开盖子,里面却分成了格子,原来这是用来摆放零食的。这件“分格鼎”出土于一号墓东回廊下层中部,为国内首次出土(如上图)。在分格鼎旁还出土了2套“染器”。西汉常以酱、盐等作料为肉食品调料,调料均放入杯中。而食用肉制品时,则要将肉放入杯内酱中烹煎。 墓室中还有“铜祖”在1号墓墓室的回廊中,有一件器物铜祖(如上图)。“铜祖”也称男根,是一种性器。为何会在1号墓出土两个铜祖呢?考古人员解释,一种可能是生殖崇拜。铜祖陪葬,是希望自己子孙昌盛,生生不息。刘非果然崇拜有果,王妃们为他生了6个儿子,而且不是王就是侯。考古人员认为,也不排除这件铜祖为刘非王妃们的藏品。 62年来考古最重大发现大云山江都王陵的发现,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龚良院长认为,首先,这一重大发现表明作为西汉诸侯大国的江都王陵园位于盱眙大云山,而不是此前推测的仪征庙山,为后续保护和研究奠定了正确基础。其次,江都王陵的发现,新获了许多历史信息,必将为西汉历史研究开启新的篇章。第三,发掘成果为汉代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历史、考古、文物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这是我省62年来最重大考古发现。同时,上万件出土文物,对进一步分析江都国的地域范围也有极大的帮助。原址将建遗址博物馆问到下一步考古和规划,龚院长说将把大云山江都王陵的考古发掘,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来持续开展。另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出土文物,包括车马坑、铠甲、玉衣玉棺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比如镶玉漆棺将整体搬迁至徐州博物馆,进行研究修复。除此以外,长远保护规划已经受盱眙县政府委托,由南京博物院和东南大学合作开展。盱眙县朱证荣县长说,“遗址博物馆今年内有望开工建设,争取明年底,或者后年初,一个既有遗址可看,又有文物可赏的大遗址公园,初步建成。”庙山刘非墓成“山寨”版此前仪征庙山西北部的团山发现了古墓葬。当时根据相关史料分析,考古专家初步推测,庙山有可能是西汉江都王刘非的陵墓,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此次大云山汉墓的发掘,证明了庙山刘非墓是“山寨”版。那么庙山地底下究竟埋葬着哪位王君呢?对于这个难以回答问题,南博专家也无法解答,“庙山汉墓规模也很大,目前发掘只是些陪葬墓,真正的主墓还没打开。不是刘非,到底是谁?必须要等待今后发掘后才会有一个准确的认定。”

盱眙大云山汉墓博物馆什么对外开放

盱眙大云山汉墓博物馆7月份对外开放盱眙大云山遗址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 顶上有个水塘,当地人称之为“龙塘”。就在这龙塘下数十米处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

大云山汉墓的主要文物

1号墓、2号墓中均发现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也称玉匣),这是汉代最高级别的墓葬。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仅14座(在江苏,这是继扬州天山汉墓之后第二次发现黄肠题凑),全国发现的金缕玉衣仅8套,全国发现的玉棺仅2具。这些汉代大墓的墓主皆为西汉诸侯王或王后,因此,大云山1号墓、2号墓的主人必定是西汉早期地位十分显赫的人物。大云山1号墓是一处汉代大型竖穴岩坑木椁墓,墓室南北长35米、东西宽26米。墓室位于一个深塘之中,当地称为龙塘,南北双斜坡墓道,南墓道长40米、宽8-21米,北墓道被开山采石破坏,残长30米、宽12-16米。东汉和唐宋时期这里多次被盗挖过,盗墓贼盗走部分财宝后还曾放火焚烧棺木。尽管如此,墓室内依然可见金丝楠木整齐地码砌在棺室外围,能看出每根金丝楠木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 这种在墓葬中椁室周围用贵重木材堆垒的框壁结构就是著名的“黄肠题凑”。1号墓棺木是梓木材质,墓中发现了“金缕玉衣”和“玉棺”。“玉衣”也称“玉匣”,是汉代高规格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是穿戴者高贵身份的象征。其中以黄金丝线连结方形玉片的称为“金缕玉衣”,用银线、铜线编织玉片的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一套“金缕玉衣”要用两千多玉片和相当数量的黄金,而且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因此造价十分昂贵,通常是帝王的专用品。玉棺,即在木制棺木上镶贴玉片之棺。1号墓的外藏椁用的是枞木,这里幸存了大量文物,分藏在“两层楼”中:上层是装满兵器的马车,下层是钟鼎等生活器具。随葬兵器分为实用器和明器两种。明器较小,只有实用器真实大小的几分之一。实用兵器大多精美,种类有戟、矛、剑、铍、锥、弩机、箭镞、铁铤、铠甲等。墓中还出土了编钟、编磬、镈、铜鼎、鎏金龙首铜乐器架、错金银嵌玉石玛瑙铜镇、铜甑、铜虎、酒筒、钱柜、铜俳优俑、铜祖、铜镜、带钩、纯银伞柄、金缨络、红黄绿等各色宝石、环柄包金铁刀、铜灯、各种精美玉器、陶耳杯、陶壶……真可谓金、银、铜、铁、陶、玉、漆木器各种器具一应俱全,礼器、乐器、兵器、生活器具应有尽有,几乎把生前奢华精致的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地下宫殿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箭箙中有300支箭,而箭镞的品种竟有15种,几乎涵盖了当时远程射击和近程射击的所有箭镞品种,墓主人对兵器的钟爱和专业显而易见。2号墓与1号并列、相隔13米,墓中也发现了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墓主可能是1号墓墓主的夫人。7号坑位于陵园内东南区域,是未盗掘的一座大型竖穴岩墓,南北长26米,东西最宽处达18米,坑内木椁保存基本完好,南北长约15米,可能是1号墓主的晚辈。此外,位于陵园北墙与西墙外的3号坑、6号坑内还出土了大量明器类铁戟、铁剑、铜弩机、箭镞、箭箙、盾牌等各类兵器。而其中出土的一件铜铍更令人称奇。据介绍,铍是一种两面带刃,形状似剑,装有长柄的长兵器,通常由铍首、木柲和铜镦三部分组成,属于步兵类武器。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盛行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大云山汉墓发现的铜铍其带刃的前端类似短剑,长约30厘米。虽然距今至少已有2100年,但黑色的铍身仍泛出幽暗的光芒,其铍尖和锋刃似乎并没有缺损。另外铍身上的暗花纹,更是令人啧啧称叹。这些黑色卷云纹虽然清晰可见,但手摸上去却很光滑,丝毫感觉不到纹路的存在。考古专家介绍说,这叫暗花纹,是极少数精致的剑、戈、矛上所饰的菱形、米字形及火焰状几何装饰,只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所出的兵器之上,是吴越青铜兵器铸造中特有的绝技。暗花纹技术早已失传,再加上发现量极少,技术上对暗花纹尚无法完全复制,这些花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如今已成谜。

盱眙大云山汉墓的墓主是江都王刘非

盱眙大云山汉墓墓主身份之谜终于揭开了。在昨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透露,经过专家考证,1号墓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此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来江苏考古最重大的发现。而此前,文物专家一直推测,大云山汉墓墓主是七国之乱“带头大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但最终,确切、有指向的证据推翻了这一推测,墓主身份“易位”汉景帝刘启之子、江都王刘非。有趣的是,刘非不仅不是七国之乱的带头人,还是主动“挑头”平定七国之乱之人。宏伟王陵为何刘非有财力营建奢华陵寝?为什么刘非有如此大的财力营造自己的奢华陵寝?李队长认为,平定“七国之乱”后,西汉中央政府权力进一步加强,诸侯国除享有衣食租税外,政治、军事、财政权利均被剥夺,因此,诸侯王陵营建的规模也日渐衰落。而刘非不同,他因军功受赐天子旌旗,在诸侯王之中却备受优待,大云山江都王陵的气势与同时期的其他诸侯王陵相比显得更为磅礴大气,也就不难解释了。歌舞宴乐墓中有一套完整西汉编钟大云山1号墓出土编钟一套19件,其中甬钟5件,钮钟14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钮钟14件,下层甬钟5件,均自小到大依次排列(如上图)。其钮钟和甬钟的组合与南越王墓和洛庄汉墓乐器坑所出编钟组合相同,为迄今国内所出第三套完整的西汉编钟,但鎏金龙纹铜虡(jù)业与鎏金铜虡兽座为首次发现,意义重大。精致饮食专门用大鼎来放零食刘非墓出土的铜器无数,其中一件大器显得很怪,看上去是个鼎,但掀开盖子,里面却分成了格子,原来这是用来摆放零食的。这件“分格鼎”出土于一号墓东回廊下层中部,为国内首次出土(如上图)。在分格鼎旁还出土了2套“染器”。西汉常以酱、盐等作料为肉食品调料,调料均放入杯中。而食用肉制品时,则要将肉放入杯内酱中烹煎。铜祖陪葬墓室中还有“铜祖”在1号墓墓室的回廊中,有一件器物铜祖(如上图)。“铜祖”也称男根,是一种性器。为何会在1号墓出土两个铜祖呢?考古人员解释,一种可能是生殖崇拜。铜祖陪葬,是希望自己子孙昌盛,生生不息。刘非果然崇拜有果,王妃们为他生了6个儿子,而且不是王就是侯。考古人员认为,也不排除这件铜祖为刘非王妃们的藏品。改写历史62年来考古最重大发现大云山江都王陵的发现,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龚良院长认为,首先,这一重大发现表明作为西汉诸侯大国的江都王陵园位于盱眙大云山,而不是此前推测的仪征庙山,为后续保护和研究奠定了正确基础。其次,江都王陵的发现,新获了许多历史信息,必将为西汉历史研究开启新的篇章。第三,发掘成果为汉代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历史、考古、文物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这是我省62年来最重大考古发现。同时,上万件出土文物,对进一步分析江都国的地域范围也有极大的帮助。原址将建遗址博物馆问到下一步考古和规划,龚院长说将把大云山江都王陵的考古发掘,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来持续开展。另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出土文物,包括车马坑、铠甲、玉衣玉棺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比如镶玉漆棺将整体搬迁至徐州博物馆,进行研究修复。除此以外,长远保护规划已经受盱眙县政府委托,由南京博物院和东南大学合作开展。盱眙县朱证荣县长说,“遗址博物馆今年内有望开工建设,争取明年底,或者后年初,一个既有遗址可看,又有文物可赏的大遗址公园,初步建成。” 身份确定依据1.完整呈现诸侯王超豪华葬礼“中”字形大墓、黄肠题凑、玉棺和金缕玉衣,是西汉诸侯王葬礼规格的核心内容,但在以往从没有发现集四者为一体的西汉王陵,大云山汉墓是首次完整呈现这四种葬制的考古发现。所谓“中”字形大墓,是指在方形墓室的南北各有一条细而长的墓道,从空中俯瞰墓葬就像一个“中”字。根据汉制,帝陵和王墓用“中”字形,而级别略低的侯只能有一条墓道,即“甲”字墓。大云山汉墓的三座主墓都呈“中”字形,其中一号墓,总长超过140米,与高邮的广陵王墓基本相同。而黄肠题凑是指棺椁周围用黄芯的柏木(即黄肠),堆成围墙结构,且一头对准棺椁(即题凑),这是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此前只发现了14座。大云山汉墓最大的墓葬中,黄肠题凑早年曾被大规模盗掘,不但随葬品洗劫一空,而且被纵火焚烧,幸运的是四周的椁室因为早已坍塌而未被发现,从中出土了大量高等级的精美文物。更为罕见的是,一号墓和二号墓各出土了一套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这在汉代考古中极为罕见。此前,玉棺只在河北满城和徐州狮子山发现了2具,但因破损严重,玉棺如何制作并不清楚,此次发掘首次证明,玉棺其实是漆棺的内部贴上千片或方或圆或三角形的玉片。玉衣此前发现过20余件,而皇帝和诸侯王能够使用的金缕玉衣只有8件,大云山汉墓两套金缕玉衣曾被破坏,但玉片损失不大,连如何用金丝打结编缀玉片都看得一清二楚,为破解玉衣制作工艺提供了实物。出土文物显示,墓主应是诸侯王。一号墓中大量文物仅见于以往发掘的诸侯王级别墓葬中,如完整实用的编钟与编磬在南越王墓和吕王墓两座王墓中发现过。据了解,南博经过2年工作,共发掘主墓3座、陪葬墓6座、车马坑2座、兵器坑2座、建筑基址1处、道路1条。这显示一位诸侯王曾在大云山上举行过超豪华的葬礼。2.器物铭文铆定墓主身份盱眙古称东阳,在西汉早期曾先后属于刘贾的荆国、刘濞的吴国和刘非刘建父子的江都国,那么大云山汉墓究竟属于哪位诸侯王?出土文物给专家提供了线索。在一号墓的东回廊内发现了大量半两钱,但却未见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发行的五铢钱,且墓葬中有西汉早中期常见的鼎盒壶组合,而未见中汉晚期的陶制井、灶和粮仓,专家因此认为墓葬时代不晚于汉中期。而众多器物上的铭文更是铁证。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刻有“江都宦者”的铭文铜灯,以及“江都宦者沐盘十七年受邸”银盘、“廿一年南工官造容三升”漆卮、“廿二年南工官”漆盘,表明这些器物属于江都王。刻有“廿七年二月南工官”耳杯共发现了近百件,全是尺寸很小的明器,没有实用功能,是专为陪葬而制造的。江都王刘非在位27年,于公元前127年去世,而刘建只在位6年便因谋反败露而畏罪自杀。汉初诸侯国内以王在位的时间纪年,而不是皇帝纪年,这批耳杯显然是刘非去世后为陪葬而赶制的。综合这些材料,考古队断定一号墓墓主为江都王刘非而非刘建。根据史料记载,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与汉武帝刘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没什么文化,粗野而勇猛。吴楚七国之乱时,15岁的刘非主动请缨攻打吴国,景帝赐给他将军印。平定叛乱后,他被封为江都王,治理吴国原有的封地,范围达3郡53城。武帝即位后,他作为帝兄,骄横好勇,因此武帝派大儒董仲舒作江都相,辅助刘非。七国之乱平定后,中央集权强化,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和财政权利均被剥夺,诸侯王的陵墓也日渐萎缩,而因军功受赐天子旌旗的刘非却备受优待,因此在同时期的诸侯王陵中,大云山汉墓显得格外磅礴大气。这一发现也使江都国被重新认识。此前,仪征庙山一直被认为是江都王的陵墓,而盱眙是江都国的边境地区,这一发现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接下来考古人员还将对周边的小云山和东阳城进行考古调查,看是否能发现盱眙作为江都国重镇的线索。

大云山汉墓的主人,会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曾祖父吗?

先看看陈婴是谁,陈婴在秦朝曾做过东阳令史,属于典型的基层官吏,秦末农民战争中,他先是参加了项梁、项羽的军队,而后又在项羽死后投降了汉高祖刘邦。刘邦把陈婴封为堂邑侯,是列侯。堂邑位于临淮郡,后来陈婴还担任楚国的国相,死在了公元前183年,也就是高后五年。这时候尚属于东汉初年。来看看陈婴的后代:陈婴生子陈禄陈禄生子陈午陈午有个女儿,嫁给了汉武帝,这就是陈皇后。顺便一提,在正史中没有记载陈皇后的名字,陈阿娇的说法来自于晚出的《汉武故事》,此书内容颇涉荒诞,据考证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才成书,因此把陈皇后称为陈阿娇是不够严谨的。接下来说大云山汉墓。大云山汉墓位于江苏盱眙马坝镇大云山山顶,2009年至2011年,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发掘,结果除了发现两座大型西汉墓外,还发现了比较完整的陵园。主墓M1使用了高等级的黄肠题凑,而且有大型封土堆。过去这座墓曾经被盗,以至于墓顶居然形成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大水塘!虽然如此,但仍然遗留下来不少精美文物,总数达到8000多件。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根据已有的经验,考古工作者判断这座墓的时代为西汉早期,墓主人身份非常高,属于王侯级别。那这位王侯到底是谁呢?在考古工作刚开始时,大家根据历史记载,曾经把墓主人锁定为荆王刘贾、郃阳侯刘仲、吴王刘濞、堂邑侯陈婴、江都王刘非或其儿子等西汉王侯。通过发掘所获得的信息,墓中使用了黄肠题凑、玉棺、玉衣,那么他更可能是诸侯王而非列侯。此外,墓中随葬品如铜灯、银盘上可以看到“江都宦者”的字样,说明这是西汉江都国的产物。由此,包括陈婴在内的与江都国无关的王侯就被排除在外,只剩下江都王刘非或者他的儿子刘建。墓主人是父子俩哪位呢?还得依靠随葬品,随葬品铭文有“廿一年”、“廿二年”,根据史书记载,刘非在位二十七年,刘建在位只有六年。由此判断,大云山汉墓主墓的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这也是目前考古界公认的。所以,陈婴自然也就不会埋在这里。

盱眙大云山汉墓的介绍

盱眙大云山汉墓 位于今江苏盱眙大云山山顶,考古部门根据墓穴规模,推断盱眙东阳汉墓是王侯级别的汉代古墓,学者把其分为一号墓.2号墓.7号墓,一号墓主人和汉广陵王刘胥一样,死后享受王侯葬制——“黄肠题凑”,也是以楠木作构建。考古专家表示,大云山这一古墓时期较早,而到了汉广陵王刘胥时期,“黄肠题凑”已经走向成熟了。该陵园虽然遭破坏,但基本结构还很清晰,特别是二号墓,可以说在中国的考古史上,这次玉棺是保存最好的,完全可以复原。而这次据考古人员透露,一号墓虽遭破坏,但是最近他们在清理时发现,一号墓也有玉棺和玉衣,而且级别应该比二号墓高。汉墓的四周,有一圈坑道,走上坑道,居高俯视,整个“黄肠题凑”尽展眼前——这是一个呈方形、没有“屋顶”、木头结构的“大房子”。“房子”被纵横交错地分割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房间”。“房子”的中心是内椁,这里是供墓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分为“便房和棺室”,棺室内放有彩色套棺。“房子”中,环绕内椁最外面的一层叫外藏椁,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第二层即“黄肠题凑”的墓椁。

大云山汉墓群属于哪里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于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现已确认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500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原来这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大云山汉墓正南方2公里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城遗址”,它与小云山、青墩山三山相连,山顶海拔73.6米,是洪泽湖东部地区的唯一山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此发现很多汉墓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坝镇:马坝镇,以镇东涧边的马家坝命名,1985年11月撤乡建镇。该镇位于县城东部,相距31公里。镇域东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跟黄花塘镇、穆店乡相连,西与维桥乡毗连,北与观音寺镇为邻。境内西南高,东北低,属丘陵地区。马坝镇位于宁连、宁徐一级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和徐扬公路交汇处,洪泽湖南岸,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197.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