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战争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跟冬季战争类型一样的还有哪些游戏?

RavenfieldRise of LibertyTotally Accurate Battle Simulator

中老年男士戴的那个叫毛茸茸的那个冬季战争帽子叫什么帽子

戴的帽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锋而出名,又叫雷锋帽。雷锋帽仿制于苏联红军于1939年冬季战争后仿照芬兰军以取代布琼尼帽而配发的冬帽“ушанка"。军官的帽子通常由毛料制成,士兵的则由长绒棉或合成纤维制成。在寒冷的冬季,雷锋帽能对士兵进行很好的防风、保暖作用,是士兵的不二选择。扩展资料:1955年9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18次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关于军衔服装的报告,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服装从10月1日起实行。全套军衔服装定名为55式服装。55式军衔服装是解放军军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将校呢、大檐帽、肩章、武装带等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突出部之役:冬季战争》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突出部之役:冬季战争》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fT6GGh_jQLHgbuynxwx4w?pwd=bnkf 提取码: bnkf 《突出部之役:冬季战争》导演: 史蒂文·卢克编剧: 史蒂文·卢克主演: 汤姆·贝伦格、史蒂文·卢克、安德鲁·史黛克类型: 战争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20-11-06(美国)片长: 85分钟又名: 突出部之:冬季战争二战期间,罗伯特·卡帕上尉和他第二步兵师的士兵们必须保卫重要的补给站,以免被进攻的德军捕获。面对敌军和真假不明的盟军,他必须迅速做出判断,以减缓和阻止德军士兵、坦克和大炮的猛烈进攻。

冬季战争都有哪些?求详细一点的。。。

冬季战争(也称为苏芬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于1939年11月30日爆发,也就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个月。当时苏联军队入侵芬兰,同时苏联于同年12月14日应芬兰要求被国联开除,斯大林希望在1939年结束战斗,但由于芬兰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 1938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O.V.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该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芬军凭借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展开交战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1940年1月苏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46个师,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狂轰猛炸,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于2月26日退守维堡一线。3月13日两国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

冬季战争中为什么苏联伤亡人数很多

有这么几个因素1、苏联人准备不足,之前觉得芬兰是个效果,不会抵抗,因此没有进行好的准备工作,事后措手不及,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2、大清洗之后,部队严重缺乏合格的军官,作战能力直线下降,战术呆板,造成大量无畏牺牲3、芬兰的地形和芬兰人的灵活战术

《冬季战争》全集高清完整版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求百度网盘资源

冬季战争全集高清完整版视频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9_0dSnDL0-axfcaGnCILDQ?pwd=h65n 提取码: h65n简介:《冬季战争》是David Aboucaya执导的战争片,Manuel Gon?alves和Laurent Guiot出演。该片讲述了1945年1月,法国第一伞兵团与美国部队一起在法国解放阿尔萨斯的故事。

冬季战争的战争结果

到1940年3月5日,芬兰军队已濒于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险境。英法两国虽表示愿意出兵援助芬兰,德国却威胁说如芬兰接受英法援助,战火将扩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迫于德国的压力,拒绝英法军队过境。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于3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与前苏联议和的矛盾并未了结,它使芬兰丧失了1/l0即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痛楚地说:“该条约给我国的战略地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丧失了本来可以保证我们阻止入侵军队前进的全部要地。新的国界使芬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汉科则像一支指向我国心脏的手枪。”根据1940年3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几十年来,苏联官方材料始终把这场战争说成是由芬兰挑起的,是芬兰对前苏联进行武装挑衅的结果。到6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则说:“我们要芬兰人让给我们一定面积的领土,把边界移得离列宁格勒更远一点。这可满足我们保卫安全的需要。芬兰人拒绝接受我们的条件,所以我们无计可施,只好用战争解决问题。”苏芬战争共持续了约3个半月,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在整个战争期间,拥有兵力优势的苏联红军始终处于进攻态势。但在战争第1阶段,劣势的芬兰军队却挫败了苏联红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创造了以劣胜优的光辉战例,迫使苏联红军重新调兵遣将,调整部署,再次组织进攻。最终,苏联红军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它为这个胜利付出了惨重代价,苏联为发动这场战争也受到了国际谴责。因此,当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后来承认:“芬兰战争是我们的一大耻辱,它败坏了我军在国内外的形象,许多事情都需要作出交待。”

冬季战争的战争过程

苏芬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开始至1940年3月13日结束,历时近3个半月,前后分2个阶段,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凭借优势兵力始终处于进攻态势。其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在其他地区以部分兵力牵制芬兰军队,粉碎芬兰军队主力,在最短时间内迫使芬兰议和,结束战争。劣势的芬兰军队始终处于防御态势。其企图是在卡累利阿地峡集中主力扼守曼纳海姆防线实施阵地战,在其他地区以少量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实施机动战和游击战,最大限度地迟滞苏联红军的进攻,等待西方的援助,争取在有利条件下与苏联议和。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从1939年11月30日开始至1940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2天。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在苏芬边界全线4个地区发起进攻。经过激战,苏联红军除在战线北端达成预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区均遭惨败,被迫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增调兵力,准备再次进攻。在卡累利阿地峡,苏联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未逞。苏联红军弗谢沃洛德·费奥多洛维奇·雅科夫列夫第7集团军辖7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和2个坦克旅,组成深远的战役布势和纵深梯次的战斗队形,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主要突击指向维堡方向。进攻首先从地峡东段开始,企图吸引芬兰军队预备队东调,随后在地峡西段实施主要突击。芬兰军队集中2个军计5个师的兵力防守该地,首先以掩护兵力在保障地带防守各个狭窄的接近地。昼间,芬兰军队以近战火力配合以有利条件下的阵前出击杀伤敌有生力量,以各种反坦克兵器从近处摧毁苏联红军坦克;夜间派出滑雪小分队袭扰苏联红军后方,突击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苏联红军,把苏联红军打得疲惫不堪。尽管苏联红军投入1个梯队又1个梯队,轮番进攻,但由于未弄清芬兰军队的主要防御地带和保障地带,未查明芬兰军队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物配系,再加协同不灵,指挥不善,到12月底,在付出重大代价以后只攻占了芬兰军队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这时苏联红军已无力突破芬兰军队的主要防御地带,被迫就地停止进攻。双方形成对峙,转入袭扰战。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苏联红军2个师大部被歼,被迫转入防御。苏联红军第8集团军辖5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分南北两路实施进攻。其任务是从翼侧牵制芬兰军队兵力,配合第7集团军的进攻。越过边界后,苏联红军遭到芬兰军队2个师节节阻击和游击队夜间的袭扰,进展缓慢。6天后,北路集群前进了40公里。在托尔瓦湖地区,双方发生激战。结果,苏联红军伤亡5000余人,补给无源,被迫转入防御,再也未敢进攻。南路集群前进40余公里后,在基泰莱地区进行1个多月的攻防战斗,到1940年1月1日,被芬兰军队分割、包围、补给中断,2个师大部被歼,伤亡1.9万余人,其余兵力龟缩后退,转入防御,直到战争结束。在边界中段,苏联红军2个师被歼,余皆退守。苏联红军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的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深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索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兰军队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兰军队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兰军队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在芬兰军队第3军亚尔马·西拉斯沃的指挥下,到12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联红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索木斯萨耳米一战,芬兰军队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苏联红军北路集群越过边界后未遇抵抗,到1939年12月16日接近到波的尼亚铁路东端终点站凯米湖,对芬兰军队造成极大威胁。芬兰军队从预备队抽调1个营配合边防部队对苏联红军翼侧进行了连续突击。该路苏联红军因摸不清敌情,只好退守萨拉,在该地因受到芬兰游击队不断袭扰,一直未敢采取积极行动,直到战争结束。在战线北端,苏联红军夺占贝萨谋等地。苏联红军第14集团军辖2个步兵师在北方舰队配合下向巴伦支海岸方向进攻,未遇芬兰抵抗,很快占领了贝萨谋港和雷巴契半岛,封锁了芬兰通往巴伦支海和挪威的通道,随即就地转入防御。1939年12月,苏联红军当局鉴于各线苏联红军损失惨重,决定停止进攻,重新拟订作战计划,组织新的进攻。1940年1月7日,在卡累利阿地峡成立了西北方面军,任命原基辅军区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任该方面军司令,接替梅列茨科夫担任前线总指挥。该方面军下辖第7集团军和新成立的第13集团军。同时,向苏芬边界增调了24个步兵师、20个炮兵团和15个新建的航空兵团。从1940年1月起,该地苏联红军加强了侦察与训练,演练了突破预有准备防线和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有效方法。这时,芬兰军队也调整了该地的兵力部署,将一线兵力由5个师增加到6个师,在纵深只保留1个师作为预备队。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从1940年2月1日开始至3月13日结束,历时41天。在这一阶段,苏联红军西北方面军集中第7、第13集团军,共21个步兵师、6个坦克旅的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重点进攻,以2个集团军的相邻翼侧向维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作战,苏联红军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攻占了维堡,迫使芬兰按照前苏联提出的条件签订了和约,结束了战争。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攻占维堡。1940年2月1日~10日,苏联红军出动飞机500多架,展开火炮440多门,对芬兰军队阵地及其后方进行了猛烈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和炮火准备,在进攻前的24小时,共发射炮弹30多万发,摧毁了主要方向上的芬兰军队大部分火力点。1940年2月12日凌晨,苏联红军恢复进攻。经过3天艰苦作战,梅列茨科夫的第7集团军在曼纳海姆防线的主要防御地带打开了一个宽5公里、纵深5~6公里的突破口,并将快速集群投入交战。芬兰军队主动退守第2防御地带。1940年2月18日,第7集团军从行进间突破第2防御地带未逞2月,其右翼因第13集团军进展缓慢而暴露。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红军为了突破第2防御地带再次停止进攻,调整部署。芬兰军队也趁机休整,将拉多加湖以北的部分兵力南调,加强卡累利阿地峡的防御。1940年2月28日,苏联红军恢复进攻,迅速逼近芬兰军队后方防御地带。第7集团军右翼兵团从东北包围了维堡筑垒地域,其左翼兵团4个师从冰封的海面上越过维堡湾,绕过维堡城,切断了通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公路,攻占了维堡大部地区。1940年3月11日,苏联红军对维堡发起强攻,夺占了该城 。

冬季战争讲的是什么时候的?

冬季战争(也称为苏芬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于1939年11月30日爆发,也就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个月。当时苏联军队入侵芬兰,同时苏联于同年12月14日应芬兰要求被国联开除,斯大林希望在1939年结束战斗,但由于芬兰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签署停战协定,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芬兰有2.2万人阵亡,而苏联则付出了4.8万人阵亡的惨痛代价。1938年4月纳粹德国合并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11月30日,苏联红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O.V.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该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芬兰军队凭借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苏联红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展开交战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兰军队主阵地久攻不克。1940年1月苏联红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46个师,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狂轰猛炸,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兰军队于2月26日退守维堡一线。3月13日两国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这次战争中苏联红军损失惨重。苏联人民委员会议主席、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的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28日向苏联红军最高苏维埃提交的报告中提到了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伤亡数字为:死亡48745人,伤158863人。这个报告由于是对外公开的,所以一直被视为是苏联的宣传手段,并不反映苏联红军当时的实际伤亡,而是大大缩水后的数据。1970年,已经卸任的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其秘密出版的个人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中提到了苏联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损失时说“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根据更近一些的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的说法,如索科洛夫在《影响世界的100场战役》里说:“据伟大卫国战争后统计的名单,1939~1940年有131476人没有从芬兰战场上回来,据其它资料显示,有大约20%~25%的人没有统计在内,因此确切数字可能为17万人”,“红军的伤病员很可能超过50万”,苏联红军的损失约为近20万,伤亡合计70万以上。之所以没有准确的数字一是因为苏联红军在统计伤亡时准确率一向较差,“统计只能精确到百万位”(索科洛夫在《二战秘密档案》中语)。芬兰老兵经常夸口说一名芬兰士兵倒下去,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此外苏联还丧失了2千辆坦克。红军的将军说在这次战争中“我们获得了足够埋葬阵亡将士们的土地”。

冬季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冬季战争   冬季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芬兰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侵略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   芬兰在1808年被兴起于欧洲东部的沙皇俄国所征服,成为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立面一直鼓励芬兰要求独立的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 *** 立即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但由于德国战败,德国扶持的黑森林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没有能成为芬兰国王,但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但在争取芬兰独立的过程中,芬兰和俄国以及其后苏联的关系一直很冷淡。1918年初,苏俄的一些武装人员参与了芬兰 *** 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遭到芬兰 *** 的镇压;1919年5~6月,在外国武装干涉苏俄期间,芬兰派兵参加了尤登尼奇白军对彼得格勒的进攻;1921~1922年,数千芬兰人参与了苏联卡累利阿地区的暴乱,被苏联视作芬兰对该地区存有领土野心;苏联则支持流亡的芬兰 *** 人在苏联的活动,因而引起芬兰的戒备。这些历史纠葛给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芬兰始终把前苏联视作宿敌。   在国际形势相对平静的1932年,苏芬两国调整了相互关系,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界,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条约还宣布:双方“将始终致力于以公正的精神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性质或任何根源的争端”。这项条约一度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为十年有效。但是,为了与苏联抗衡,西方列强始终保持其在芬兰的存在,因此,苏芬关系又受到大国政治博弈的牵动。   独立以后,芬兰与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接受了它们的军事援助。1935~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 英、德两国的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在西方专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芬兰亲近西方的动向经常引起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早在1939年春,当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时,就开始试探实现自己对芬兰问题的各种企图的可能性。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前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但芬兰在大国冲突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宣称它决不站在一个大国一边反对另一个大国。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芬兰拒绝前苏联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将芬兰划归苏联。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苏联随后也在东面出兵,仅几个星期,两国瓜分了波兰。   苏联于1939年10月5日紧急邀请芬兰 *** 代表赴苏谈判。谈判于1939年10月11日至11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在这次谈判中,前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前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前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然而,汉科半岛却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苏联此举的动机令芬兰感到怀疑。当时的芬兰 *** 拒绝了苏联的提议,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 *** 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 *** 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纳海姆防线。   1939年12月1日,苏联扶持建立了以奥托·威廉莫维奇·库西宁为首的“芬兰人民共和国” *** ,希望借此煽动芬兰军队中的社会主义者反叛,但没有成功,这个共和国只存在到1940年3月12日,后来并入到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去了。   苏芬战争发生在绵延近1500公里的苏芬边界的芬兰一侧。这里的地形、交通、气候都不同于中欧平原,是一个易守、难攻,有利于芬兰军队轻装小部队作战,而不利于苏联红军重装大部队行动的特殊战场。   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苏芬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苏联红军航空兵优势的发挥。战争开始时正赶上一场大雪,战区积雪深达1米,给苏联红军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却给擅长滑雪的芬兰军队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苏芬边境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芬境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苏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格勒到摩尔曼斯克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   战争中,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展开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今称贝辰加)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因此,这里是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但曼纳海姆防线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苏联红军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   边界中部是芬兰最狭窄的腰部地区,有3条通往波的尼亚湾要地奥卢港的接近路,沿此西进可对奥卢港形成外线包围之势。从索木斯萨耳米到奥卢港横宽只有120公里,一旦打通此线,可将芬兰拦腰切成南北两段,从而将极大地影响整个战局。   最北的贝萨谋地区是常年覆盖冻土的台地。贝萨谋既是芬兰在巴伦支海的唯一良港,又是沟通苏联摩尔曼斯克港与瑞典北部重要铁矿产地的重要通道。   从拉多加湖东岸至巴伦支海的整个边界,全长约1100公里,80%是荒无人烟的森林,只有6条东西走向的公路,路面狭窄,路况不佳,且被湖泊森林隔绝。各条公路之间相隔达200公里之遥。公路两旁的林木既可伐倒充当路障,也可给芬兰军队滑雪分队袭击沿公路行进的行军纵队提供天然屏蔽。   总之,在被皑皑白雪、莽莽森林覆盖的荒原上,苏联红军的坦克与重炮将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因此,这里对苏联红军是一个十分不利的战场。而在卡累利阿地峡,苏联红军主力一越过边界,就被曼纳海姆防线阻挡,不得不进行一场困难的攻坚战。   苏芬战争是一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苏联经过近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重工业迅速发展,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与苏联相比,芬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其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面对这样一个小国,苏联曾以为,通过谈判施压或军事威胁就能迫使芬兰妥协,实现自己对芬兰的领土要求。对于苏联领导人当时所持的这种乐观估计,曾作过如下描述,他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苏联当局正是根据这种估计拟订了对芬作战计划和进行对芬战争准备的。

冬季战争可谓算的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战争之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有什么?

冬季战争是什么?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进一步巩固西部边境的安全,苏联要求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与芬兰交换部分地区领土。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芬兰以不违反中立国地位和国家法律为由,拒绝了苏联的无理要求。不久后,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1942年,苏芬战争爆发,又称冬季战争。2、1942年,芬兰军队与苏军顽强作战时,发现苏军在战争末期缺粮。由于苏军没有专业的战斗训练,被芬兰军队著名的雪橇部队击退。但苏军人数比苏军多,当时环境恶劣,天气寒冷。苏联人不敢轻举妄动。为了让苏军恐慌,他们开始散布芬兰森林里有很多食人怪物的谣言,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掩盖他们的游击战术。事件背后的故事有什么?1、苏军营地遭到不明势力袭击。当接到消息的芬兰人赶到时,惊恐地发现营地里只有残缺不全的遗体和空荡荡的营地,还有几块被剥掉的人皮。芬兰士兵不敢向上级汇报此事,说苏军缺粮,开始自相残杀,只留下一张照片,立即离开。由于此事未被报道,至今未知是哪一股强大的力量把大批苏军全部消灭,只剩下人皮。2、1939年11月28日,苏联以芬兰军队在边境地区挑衅为借口,单方面废除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29日,苏联外事人民委员会副主任鲍觉木金向芬兰驻苏联特使伊里耶-科斯坚宁宣读了莫洛托夫签署的照会,指责芬兰军队在卡累利阿地峡和苏芬边境其他地区袭击苏军。鉴于这种形式的责任完全在于芬兰政府,苏联政府无法再与芬兰保持正常关系,被迫从芬兰召回其政治和经济代表。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芬兰以苏联飞机为借口轰炸芬兰领土,恢复了对苏联的战争。9月占领了维堡等城市,12月收复了冬季战争中一度失去的土地。1941年11月25日,芬兰再次加入《反共国际协定》,因此彻底卷入苏德战争。3、冬季战争中,苏联投入巨大兵力却损失惨重,国家声誉也大受损害,没有实现当初征服芬兰的目标。芬兰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主权,还赢得了国际声望。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也让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对入侵苏联的企图更加有信心,开始联系芬兰加入其计划,最终在1941年6月底引爆了“继续战争”。芬兰和德国派兵夺回了在冬季战争中失去的土地。1942年芬兰灵异事件,背后其实是军事行动,故意搞得这么恐怖,放出灵异消息。目的是为了迷惑观众,为战争争取时间,或者掩盖自己的军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