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第13集里老师说的那个个人strength测试网站是什么?
rsxx.sdau.edu.cn/ywbd65.htm 2004-1-27 - 百度快照
哈佛幸福课的目录
前言第1课 活得幸福比活得富贵重要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为什么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幸福幸福的真谛——— 快乐与意义相结合幸福三要素,缺一不可测试你的幸福感有多少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对生命负有重要责任——— 让自己幸福第2课 活出真我, 靠近幸福的天堂幸福,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幸福不能指望他人给,它只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就是你,无须按照别人的标准评判自己不要自己虐待自己任何时候都应遵从你欢愉的本性.............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哈佛幸福课》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人幸福感的缺失成为焦点问题。而泰勒教授的幸福课就如同雪中送炭,让人们的心灵“久旱逢甘露”。 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从看到目录之后,就已经有感觉了。因为目录中实实在在的、质朴而平凡的语句,很能打动人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触动我们的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作为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我们已经被太多的说不上来的东西包围了,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每天的工作、家庭琐事、孩子的健康、学习、个性发展,等等,请问我们经常想到幸福这个词了吗?你感到自己幸福了吗?可能很多人经常会说的都是对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唠叨和抱怨吧。相信大家应该有同感。 这本书中我重点关注了两个章节:友情是温暖我们的心灵鸡汤,学会感恩才能体味幸福。 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俗语也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都说明了一件事:朋友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朋友,多多益善,谁又会嫌朋友多呢?而我们的心灵对友情的渴望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水的滋润一样。相信有朋友的人,生活会快乐很多。书中写到:要想得到珍贵的"友谊,就不要自私、远离刻薄、不要吝啬,要学会包容、关心别人、替别人着想、和朋友分享快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孤独前行,也没有谁离开朋友而不觉感伤。没有朋友相陪的人生是寂寞的人生。所以,珍惜我们现有的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去交更多的朋友吧。 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在内心的认可,是个体接受被认为珍贵的、有价值的和利他的帮助后出现的一种情感。懂得感恩代表一个人对生活有着淡然而乐观的态度,他更多地看到了生活给予自己的好处并且对这好处感激不尽,由此,他也更懂得幸福的含义,更能体味幸福的滋味。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人应该懂得感恩生活,感恩逆境和敌人。不懂感恩将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为不懂感恩的人根本就没有体味幸福生活的能力,他们的内心已经麻木,没有了人情味。 生活中,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人发达,自己沾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感恩的心善待他人,而感恩不只是一种单向的付出,它让我们在施与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我们始终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任何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包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向帮助过我们的他们表达自己的谢意,学会说最简单的两个字:“谢谢”。用真诚的善心、不带如何私心杂念的,不去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俗话说:“多做善事,福未到但祸已远离;多做恶事,祸未到但福已远离。”所以,试着每天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吧,在不断给予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其实,幸福感原本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往往被来自生活的不良情绪与压力所掩盖,导致人们无法将其发掘,因而觉得自己不幸福,甚至最终失去寻找幸福的欲望。幸福本来是离人们很近的,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够得到。
哈佛幸福课与成功学的区别在哪里
《幸福课》看起来更像是教育,“成功学”看起来更像是洗脑。 1、最重要的不同:基础模型不同。一个理论的基础模型就是这个理论的根基,其他的一切所在和手段都是在丰富和证实这个模型; 2、假设:“成功学”首先假设你不是人,而《幸福课》首先假设你是人。“成功学”告诉你:遇到困难永远不要害怕!永远不要有退缩的意识!永远不要情绪低落!当你情绪低落你应该惩罚自己!对自己狠一点!成功学假设人不是人,因为它觉得通过短短的训练,人可以变得没有情绪、没有恐惧、100%拥有自制力并可以长期坚持任何痛苦; 3、证明方法:成功学往往是经验之谈,而《幸福课》引用研究,不说任何不经证明的话; 4、听众影响:成功学需要听众情绪高昂,而《幸福课》需要你理智思考。
哈佛幸福课: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幸福课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我在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球打得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系,目标只有一个,如何变得更快乐?渐渐地,我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选择教授这门学科,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课程,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一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有850人参加,是当时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从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我漫不经心地问,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以为你很外向”,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又一次,我漫不经心地问,“这个嘛,我们没想到你会这么内向”,下一次采访,仍是如此。“有何不同?”,“这个嘛,更开朗,更外向”,下一次采访,“这个嘛,太害羞了”,因为采访中我容易紧张。差不多有几十次采访,每次都是“好交际,更开朗”,“不含蓄,更外向”,诸如此类,最绝的一次,是波士顿一家地方台。我去参加采访,聊了很多,我觉得进行得不错。采访结束,主持人是个热情开朗的男生,他送我出门,拍着我的肩说,“多谢接受我们采访”,然后又是那句,“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我问,“有何不同”,你要知道,那时候,我已经完全被打击了,不过我还是漫不经心地问,“有何不同?”。他看着我说,“我也说不上,Tal,我以为你会更高些”。更高些?什么?,1米70…是1米69不够格传授快乐吗?我考虑了很久,仔细思量了,整件事从头到尾。我似乎明白为什么他们期望不同了,因为他们要说服自己,说服观众,“这门课怎么会比经济学导论热门?”。唯一的解释就是,导师非常外向,充满领袖气质,乐观开朗,当然了,还很高,可惜我的名字少了一个L。但是,是啊,真可惜,所以问题是,他们找答案找错了地方。也就是说,他们不该关注信息传达者,而应该关注信息本身,我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参与过其他大学积极心理学课,遍及全国,乃至全球。
哈佛幸福课:Happiness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我们从以下三个思考问题开始:1、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2、如何变得更快乐?3、不该关注信息传达者,而应该关注信息本身。快乐,幸福感这一整个领域,在此之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了什么?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书籍,热情外向的宣讲者,颇具领袖气质,且身材高大,吸引大众参与他们的专题讨论讲座。但是,有一个大大的转折,其中许多书籍讨论都缺少实质内容,通常都言过其实,无法兑现。比如,快乐的五个关键,成功领袖的三个要素,成功、快乐、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夸大其词,效果甚微。再来说说学术界,学术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大量精确的实质内容、数据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分析,行之有效地好东西。但是,又有一个大大的转折。很少有人会阅读专业学术期刊,想想看,这间教室之外有多少人,读过最近12期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博士班的主任估算过,学术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平均只有7人阅读,这话……,其中还包括作者的母亲。这话虽然是半开玩笑,但其实很可悲。因为……作为学者,我觉得很可悲,因为这些论文都非常精彩,非常重要,能有大有作为,甚至不仅仅是作为,但是对大众来说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需要这门课程,积极心理学及本课程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要在象牙塔及大众间构建桥梁。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严谨、实质、经验基础、学术科学,与自助或新纪元运动的通俗易懂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所长,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大受欢迎的原因:有用的科学。本课程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会和其他心理学,或者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我将向你们介绍相关知识,调查研究,严谨的学术作品,需要你们撰写报告、学术论文、参加考试,跟其他课程一样。而教学内容的另一部分。你们读每一篇论文,写每一篇论文时,都需要思考,如何把这些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恋爱中去,运用到社交圈里去。就是这两个部分,学术与应用,无论是论文还是讲座。我不会因为,某个理论有趣而去介绍它,而是因为这个理论严谨且能被应用。再唠叨几句题外话。有几个问题课前就有人问我了。不幸的是这学期将是我最后一次,在哈佛开设积极心理学或其他课程。但愿两年内,明年可能性不大,但是两年内,学校会再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但我无法保证。关于反馈与提问,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还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你同意或反对什么观点,请给我或助教写邮件,我们一定会回复的。如果某个问题问的人数较多,我们会公开回答,当然一定是匿名的——除非你特别注明可以提及你的名字。有时候讲座过程中,突然有紧急情况,有什么非问不可的问题,无法等待,如果那样的话,请直接举手。因为就跟你要去厕所一样,无法忍耐,无法等待,要去,就去。我们会为此进行积极心理休息,所以大可以打断我,我会回答任何问题。所有幻灯片以及课程视频都会放在网上,课后几天就能下载,幻灯片其实课前就能下载,这样你上课时就能用到。可惜视频不能提前提供,我们试了,但效果不好,所以会在课后一两天内放到网上。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我当然更希望你们出席课程。能出现在课堂里,和大家一起,在课堂的气氛中学习,而不仅仅对着电脑。我之所以把资料放在网上,是为了让你们可以重温或者学习错过的课程,这很正常。另一个原因,之所以提前提供幻灯片,我希望你们能充分理解材料,充分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忙于记录我说的每一个字,记住每一个词,背诵每一句话。我不希望你们被动地记录,幻灯片上的内容或者我说的话,而是要主动记录,也就是要充分理解材料。比如,如果你们听到某个理论,觉得,“挺有趣的”,标上星号,写下来,或者觉得“也许我可以应用这点”,那就写下来。或者“跟我妈妈讲讲”,或者“跟我室友队友讲讲”,那就写下来。主动笔记与被动笔记有两方面不同。首先,正如我刚才说的,这门课是关于如何改变生活,我不会仅为了学术之美而教授此课——虽然这一领域的确有许多学术之美。所以发现可以实际运用的,就写下来。第二个原因是,你会记住更多。主动参与,集中注意,更好地理解材料,而不是被动做笔记。在这整个课程中,从下周开始,我们将进行我所说的,“练习时间”,而不是“休息时间”,其实类似“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停止课程,进行内省,也就是课堂上的安静时刻。我会停一两分钟,你们可以盯着我或者周围人发呆,或者思考一下之前讨论的内容,或者解答我提出的提示问题。之所以进行“练习时间”,这是今年新提出的,上学期并没有,因为上次课程结束后到现在的两年,我做大量关于安静的研究。关于安静时刻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堂里、讲座里,还是家中,无论是对公司领导、爱情关系,甚至学龄前儿童,你们中很多人,在经历“练习时间”时可能会疑惑,“我一年付四万美金就是为了这个?”,“坐在教室里发呆?”。首先,每次只有一两分钟,一堂课最多不超过两次。第二,这可能是,你从本课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即享受安静这一理念。我来读一段麻省理工两位教授的研究。我所提到名字不会出现在幻灯片上,不必背诵或记录,只是为了启发你们。David Foster和Matthew Wilson教授,都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研究证实了“练习时间”的重要性。开始内省的时间,他们在老鼠处在迷宫中及脱离迷宫后,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脑扫描,以下是他们的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即老鼠进行迷宫时,是当你尝试分辨: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舍弃什么保留——进行安静的自省时。他们的实验表明,接连不断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比进行一次迷宫后,稍事放松、来点小酒的老鼠,学到的少得多。经历、享受安静——这很能说明问题,对人类也一样,不仅是实验小白鼠,所有人类都是。他们认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思考时,我们重放素材时,更容易保留,记住之前的经历,所以休息时间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Parker Palmer在他的教学著作《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了以下一段话: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育中,安静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而安静恰恰是我们文化所缺失的。很多人可能读过《万里任禅游》,作者Robert M Pirsig还写过另一本书——没那么知名,叫《寻找莱拉》。这本书是对印第安人的人类学研究。两种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印第安人崇尚安静。他发现和印第安人坐在一起,他们围坐在篝火边两三个小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坐在那儿,看着对方,微笑,享受美好时光,内省,就这样几个小时。他指出,在我们文化中,沉默让人不适,我们试图打破沉默,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差异,我们为缺乏安静付出了代价。我们会重点讨论这一代价,涉及到恋爱、美德与道德,以及快乐与幸福感。下面介绍一下积极心理学的背景,它是如何诞生的,这门课是如何诞生的。从很多方面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人本主义心理学,本质上是对当时各种心理学派系的不同意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称之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为什么是“第三势力”?因为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这是第一势力。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学,创建者包括弗洛伊德、荣格以及阿德勒,这是第二势力。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其的异议出现。首先是对行为主义的异议。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就像一只被击打而四处滚动的台球。我们有精神、有灵魂,我们有重要的认知与思想,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改善人生。然后是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主要通过潜意识分析,它决定你的理解,决定如何改善生活,还有防卫机制、人类本能论、神经症。如果你理解这些“黑暗势力”,就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了解并改善生活质量。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不止如此,不仅仅是生理本能,不仅仅是神经症,不仅仅是牛顿学说世界里的台球。我们要重视人的本质,给予人更多的自尊和自由。但有一个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缺少严谨的方法论,但它引入了许多精彩的理念: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的研究、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这些精彩的概念都会在本学期探讨。它的认识论并不严谨,如何形成理念,如何学习,所以在很多方面,大部分——不完全但大部成为了自助运动——有趣、有益、重要的理念。意图当然是好的,但就某种程度上,缺乏学术严谨性,所以它在学术上影响很小,所以很少有大学开设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没有,所以本质上成为了新纪元运动。但是,我们很快会了解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孕育了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先见见祖父祖母。比如Rollo,May和Carl Rogers,还有最著名的Abraham Maslow,曾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他于1954年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写了一章《为了积极心理学》。1954年,他在其中写到,我们需要研究善良、美德、快乐与乐观,可以说,这是超前于他的时代的。如果说,Maslow是祖父,那Karen Horney就是祖母了。她最初是精神分析学者,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到其过于注重消极面:神经症、精神病…她认为,还必须关注影响人类生命体的东西,我们需要研究培养那些好的品质,因为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反而向人本主义靠近了,并由此产生了积极心理学。还有Aaron Antonovsky,第三位祖父级人物,提出了关注健康的理念,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或者说他引进了一个新概念,他称之为——他人个创新的新词——健康本源学。由两部分组成,saluto——健康,geneis——起源。健康的起源,这是病理学常规模型的替代模型。也就是说除了研究病理学,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还需要研究健康的起源,这也是预防医学所关注的。这在197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会仔细讨论Aaron Antonovsky。现在转到父辈。Martin 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与一群相关学者,于1998年确立了这一领域。和马斯洛一样,他也是美国心理协会会长。他任职其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也就是说,连接起象牙塔与普罗大众,这是他任职其间的第一目标;第二,是引进一个积极的心理学,需要着眼于有用的东西,不仅仅是研究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症,还需要关注爱、两性关系、自尊、动机、恢复以及幸福感。他提出了这些理念,从那时起便蓬勃发展起来。在Martin Seligman之前,Ellen Langer教授就已研究了这些领域,将人本主义精神与学术科学严谨性相结合,我们对她的讨论会比对其他人多。还有一位哈佛的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位父辈,Philip Stone,两年前的昨天去世了。两位都是我的心理学导师,带我进入了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1998年我第一次参加积极心理学峰会。Stone教授带我同去,我那里在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他首次在哈佛开设了本课程,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批,我是他的教研员。两年后,他又重新开设了课程,我仍旧担任教研员,后来我毕业了,他提议我接手他的课程。直到今天,这就是1504号心理学课程。接下来的半小时,我会向你们介绍下这门课的内容。首先,这门课不光是传授信息,而且关于如何变形。如今大多数教育都只是传达信息。什么是信息?比如,我们有一个容器,这就是我们的思想,信息,就是接收数据、接收科学、接收信息,储存到容器里,这就是信息。等容器填满了,我们就毕业了。信息数据越多越好。这还不够,因为信息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自尊、动机水平、两性关系及其质量。光有信息还不够,变形,则是把容器的形状改变,“trans”即改变,“form”即形状,改变形状,这就是变形。这是Robert Kegan教授,教我的第一区别,接收信息、关注信息本身是不够的。听听这个例子:你去参加运动会,目标是进入前三,获得奖牌。但是只获得第八名,你会如何分析、你会如何解读?太糟糕了,我彻底失败了,你灰心丧气,感到无力。但从另一角度看,同样的比赛,你期望获得前三,但只得到第八,你可解读为“我学到了什么?,我还需要努力地训练”,你会更有动力。从经验中学习,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信息——“我是第八名,我目标前三”——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认为是灾难,另一个则当成是机遇;一个让人失去动力,另一个增加动力。还有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世界各地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切:人生顺利、生活富庶,但仍旧不快乐。而另一些人拥有的不多,但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享受人生。还有相反的情况:拥有一切的人,充满感恩,享受生活;生活窘迫的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还有是何形状,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关注的重点,这就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这是我在本科生阶段所认识到的。表面上看,我拥有了一切,体育运动、学术、社交都很成功,但是我对生命的理解、关注和解读并不正面,我不快乐。通常,解读比信息更重要。有一句话我会在课程中经常引用: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而不是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所以需要变形,这对建立幸福感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时,不会传达过多信息方面的东西,而是挖掘更多东西,不是联想意义上的,而是学术意义上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挖掘自身潜能,这种潜能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被其他东西掩盖了。我们要发现利用它,以便关注它,以便理解它。我讲个故事来说明吧。比如米开朗基罗,曾经有个记者问他,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件巨作的?米开朗基罗回答,很简单,我去了趟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凿去多余的石头之后,大卫就诞生了。虽然说的比做的容易,但是这个故事抓住了这门课程的精髓——即凿除多余石块——也就是摆脱限制、阻碍、或者对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如今却出现在了大多数人身上,要凿除削弱甚至伤害我们的完美主义,凿除胜利的能力。因为我们可能害怕胜利,可能对生命中的一些东西感到内疚,这些都会反过来限制我们。也许甚至还要凿除两性关系中的限制,尤其是带来消极面的时候。这些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减法包括除去那些阻碍我们发挥潜能的限制。因为我们的潜能是天生的,我们关注人类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上帝赐予的,还是进化产生的,但是渐渐地受到外部文化压力,像多余的石头一样,把我们禁锢起来了。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即信息,“道”即变形。
哈佛幸福课的内容简介
《哈佛幸福课》内容简介:“幸福是什么”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常识和满书架的自助类书籍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婚姻、养育子女、健康饮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作者关于幸福最鲜明的观点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预见未来,因此,人类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幸福感;但是,人类对于未来自己的情感预期,往往和实际有着很大的“预测偏差”。书中列举了大量怪诞的实验,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你以为中大奖可以让你幸福无比,被解雇会让你一蹶不振,但事实上,中奖的幸福感远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那么,如何才能撞上幸福呢?吉尔伯特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自主的选择权,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们应当“智慧地购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哈佛幸福课》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哈佛幸福课》(琪琪)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PwT256BchOHSUhWplV4GQ 提取码: djcv书名:哈佛幸福课作者:琪琪豆瓣评分:5.0出版社:武汉出版年份:2011-6页数:229内容简介:《哈佛幸福课》内容简介: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u2022本u2022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你知道怎样获取幸福吗?泰勒u2022本u2022沙哈尔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科学实证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创新的编排,做了关于人生幸福的思考与解读。琪琪所著的《哈佛幸福课》浓缩了泰勒博士幸福课程的思想精华,诠释了幸福的深刻含义,启迪人生,发人深省,是一本极具励志意义的生活教科书。
《哈佛幸福课》推荐阅读
几岁的小宝宝,只要吃饱喝足,融入妈妈的臂弯就能无比满足; 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能够有所感悟,和倾慕的对象互诉衷肠,自能一解相思;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目标奋斗,年年升职,向暴富发起冲击,同样让人内心充实。 而到了我们这般“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自然是希望多赚点钱,父母健康长寿,孩子茁壮成长啦。 然而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怎样追求幸福,这个答案应该是相对一致的,那就是要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把握当下等等。 但是,要是我告诉你,这种追求幸福的方式或许有些问题,甚至存在一些错误,你相信吗?先别急着回答,我们不妨听个故事,一起思考。 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十几年前的电影,这电影虽有些年头,但名气不小,片名叫作《当幸福来敲门》。 饰演主角的威尔·史密斯曾凭借该片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电影中的主角克里斯是一名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青年,靠做推销养活老婆孩子。在他看来,日子没有很幸福,也没什么痛苦,就跟千千万的普通男人一样。 但克里斯一直很自信,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也会成功。 当时他看中一种昂贵的骨密度扫描仪,比普通X光的性能更好一些,价格却要翻倍。克里斯认为那些追求高水平医疗的医院一定会买这台机器,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商机。 于是他投入了所有积蓄,大量购入扫描仪。克里斯觉得每个月只需卖出两台,就能支付房租和托儿所费用了。让人没想到的是,经济危机突然爆发了。 没有人再愿意为了一点点性能付出双倍的价钱,克里斯的扫描仪全都堆在家里,一台都卖不出去。 而他的妻子却要同时做两份工作,日夜奔忙,结果仍难以维持家庭。克里斯不得不另找法子赚钱,还要想方设法把砸在手里的扫描仪卖出去。 就在这时,克里斯认识了一位股票经纪人。看他西装革履,开着豪车,克里斯便也想转行,去做投资工作。但妻子却嘲讽他只有高中学历,而投资工作门槛极高,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虽然妻子不看好他,克里斯却没有放弃,他想方设法获得了面试机会。 但就在这时,因为他的销售工作越来越差,家里已经几个月没交房租,妻子终于忍受不了,离开了他,克里斯成了单亲爸爸。 没办法,他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没有收入租不起房子的他们,在地铁站的洗手间里过夜,和流浪汉争抢教堂提供的救济房,克里斯甚至去卖过血。 万幸的是,小克里斯非常懂事,没有给父亲增添额外的负担,还主动拒绝消费,为克里斯省钱。 而克里斯也渐渐在挫折中明白了成功的道理。 他收起了原来那种有些膨胀的自信,坚持着将扫描仪卖完,把吃饭和上洗手间的时间省下来工作,终于在同20名实习生的竞争中拿到了股票经纪人的职位。 当公司负责人宣布克里斯通过面试,与他握手祝贺时,克里斯没有高声庆祝,他只是低着头,红着眼,小声地表示感谢。 因为他知道,这点幸福来得太不容易了。 这是一部真实经历改编的传记电影,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简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让很多人找到了共鸣。 但它也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幸福是在努力中赚取巨大的物质收获,比如有房有车,拿着百万年薪。 克里斯沦为一个单身父亲,在生活中劳碌奔波,最后只是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的努力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成果,但这种经历同样让观众们感同身受,在曲折中隐隐约约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 这充分说明,幸福绝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消费,也不是单纯付出努力就能获得的。 如果你自信满满,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对事物充满好奇心,随时准备付出巨大的努力。那么我只能告诉你,生活也许随时会劈头盖脸地泼你一盆冷水。 今天这本《哈佛幸福课》将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u2022吉尔伯特,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幸福教授”。 他领导着一个研究人类幸福本质的实验室——“社会认知与情感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曾经出过一个著名的“爆款”课程,即本书的同名课程——哈佛幸福公开课,讲授老师是泰勒·本·沙哈尔。 这门课程一经开设就广受好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哈佛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接着火遍了全世界。慕名而来的学生挤爆了教室,甚至坐在地上听课。 而本书作者丹尼尔u2022吉尔伯特,在沙哈尔幸福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多发展,获得了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青年心理学家杰出贡献奖”,还被评选为“当代50位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可以说是幸福理论的权威。 另外,他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福布斯》等世界著名媒体上。 这本《哈佛幸福课》正是吉尔伯特运用了许多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研究成果,他从科学角度分析了幸福的本质,讲述了人们对幸福的许多认识误区,并给出了追求真正幸福的建议。 读过之后,你会发现,幸福不仅是一个目标,一个成果,更是一个技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掌握。 只有学会幸福,才能体验幸福,进而把它稳稳地攥在手里。那么,哈佛的幸福理论究竟有多神奇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幸福。 刚才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会从物质角度来理解。但如果这样,我们很快就会陷入一个循环。因为人的物质需求往往会不断攀升。月薪五千的人,想要月赚一万,赚了100万的小老板,就会想要赚1000万。 也就是说,获得金钱,的确能够帮我们感受到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来得并不持久。 如果我们想得深一些,就会发现,不仅是物质方面,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循环。比如很多父母忧心孩子的升学问题,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和研究生。 人们总是在不断追求目标中感受焦虑,又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感受那片刻的幸福。特别是,在目标与目标之间,人们还容易陷入困境。 当我们陷入行动困难,抱怨寡淡的生活,以致于情绪低落,遭受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就是真正的幸福吗? 显然不是,其实幸福远比我们想的要简单。 在幸福理论看来,幸福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既不是多少金钱,也不是多高的成就,它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 也就是说,如果有那么一刻,你真的体会到了无比的喜悦和满足,那不用怀疑,这就是幸福。 就像路边一个饿极的乞丐,收到陌生人为他买的几只热气腾腾的肉包,那狼吞虎咽的感觉绝对比富翁吃山珍海味更有幸福感。 当我们了解了幸福的本质,另一个问题也就来了:既然幸福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求而不得呢? 这也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他从小做每件事情都十分认真,力求尽善尽美。对老师在作业本上的每一个批改,男孩儿都会思考很久,直到把问题想透,他才停下来,然后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他相信,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能让他不断实现目标,感受快乐。 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身边是否有过这样的同学。 如果有,那多半也会像小男孩一样,成为一名超级学霸。 但小男孩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在班上已经名列前茅,却依然没有感受到想要的快乐。于是他告诉自己,如果自己再拼命一点,成为学霸中的学霸,应该可以体会到那种“登峰造极”的感觉。 然后他变得更加努力,对自己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按道理来说,作为学生,进入全世界最好的大学,这还能不快乐吗? 可现实很残酷,他的大学时代,在表面上拥有了一切,但实际上,他仍然不觉得有多快乐。 从那时候开始,他才意识到,也许是他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自己不能很好地感受幸福。所以他干脆开始研究,到底要如何获得快乐,感受幸福。神奇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于是他开设了一门课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和研究成果。 这个人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的讲师——泰勒博士。 泰勒博士用实际行动得出结论:人们对幸福求而不得。 其实源于人们追求快乐的两种思维,一种叫做“疾病思维”,另一种叫“健康思维”。 疾病思维是指人们面对疾病的想法,比如:我得了感冒,现在发烧、鼻塞、头疼,非常难受,所以我得赶紧去看医生,打针吃药,摆脱病魔,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而健康思维是指人们追求健康的态度,比如:我生病了,是因为我的身体不够强壮,抵抗力不高。我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很明显,那些持“疾病思维”的人,容易把内心感受和物质目标等同起来。他们总是针对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法。而“健康思维”的人是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来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不生病不代表健康,摆脱抑郁并不意味着快乐和幸福。 所以才说,虽然很多人奔波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但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喜悦。 相反,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生活方式会让人疲于奔命。 即使像泰勒博士那样的学霸,每一步都非常顺利,也仍然感受不到多大快乐。 因为持有疾病心理的人,往往也是消极的。他们面对问题,总会觉得,我一定要想通这件事,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永远都迈不过这道坎。 可事实上,我们想通这件事,还有下一件事,问题总是一茬接一茬,就像那搬山的愚公一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可抑郁、痛苦等情绪就像病毒一样存在于我们体内,一不小心便会肆虐起来。所以说,与其把注意力放在病毒上,我们不如换一个角度,强化自身的免疫力。 当然,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也不意味着长久的幸福,而是意味着我们将更有抵抗力,之后即使面对负面情绪,我们也能很快恢复。 就像我们常说: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区别不在于是否会伤心难过;而是在于,乐观的人总能更快地从悲伤中恢复,重新投入生活。这就是泰勒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积极的“健康心理”远比消极的“疾病心理”更有效。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呢? 泰勒博士又提出了一个成果,叫作:幸福的基准水平。 所谓幸福的基准水平,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状态。泰勒博士把它看作衡量人们幸福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特殊的事件,只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幸福水平。比如很多人听过的这句话:熬夜一时爽,一直熬一直爽。也就是说,熬夜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幸福感,但时间一过,幸福感就下去了,除非你能长时间一直熬下去。当然,枪枪我不是撺掇大家熬夜,只是打个比方。 总之,生活中的特殊事件,不管是高兴的事还是悲伤的事,都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幸福感。 时间一长,人的幸福感就会回归到基准水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阶段性的目标不能给人长久的快乐。 还真应了那句话:时间会冲淡一切。确切地说,这是时间冲淡了幸福感啊!所以说,要真正地感受快乐,还得提高幸福的基准值。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基准值也能提高吗?当然可以,这就像有些人天生乐观,一天到晚都笑呵呵的; 还有的人容易悲观,遇到事情容易总往坏处想。而这基准值,也和三个因素相关。他们分别是:遗传排列、外部环境和意向活动。 也就是说,从出生那一天起,我们的幸福基准值就已经被基因决定了。 在生活的过程中,这个基础水准又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健康状况等。那些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很少生病的人会比一般人的基准值更高。 当然,基因和外部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改变。因此,要真正提高基准值,还是得聚焦第三个因素:意向活动。 要提高幸福的基本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你关注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注,不是让人想方设法地去创造快乐,而是在每个扑面而来的事物中寻找积极的一面。 比如你是在普通岗位上做着杂活儿,拿着最低薪水的员工,在公司也没有太多地位。但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可以通过繁琐的工作磨炼心性,自己的薪水和业务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从积极方面看待事物,人的心态也会朝着正向发展。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枪枪啊,做最普通的工作也要这样想,这恐怕是在盲目乐观,麻痹自己吧。你这样做,自我感觉是好了,但实际情况没有变化,并没有什么用啊。 的确,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有一种海阔天空,跟自己和解的意思。但往深了想,你会发现:积极乐观和幻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为我们强调去改变的关注点,并没有脱离实际,而是在现实中寻找积极因素。 这就好比,在工作中遭遇了挫折,我们是处在低水平的幸福水准,不断抱怨、自怨自艾好呢,还是变得积极主动,调整心情向前看好呢? 相信聪明的你心里一定有了答案! 前面我们介绍了泰勒博士的积极心理学,一起剖析了人们在目标中奔波,却始终不快乐的原因,这对我们理解幸福有莫大的帮助。 然而,还是有人指出泰勒博士的观点有一些不足。比如大量观点来自心理学,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佐证。 因此,在泰勒之后,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脑科学等领域出发,完善了这套幸福理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这位学者就是吉尔伯特。 他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偏差理论”。 什么叫预测偏差呢?简单来说,就是人的预想和实际情况有差别。比如,本来我以为自己能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结果工资却只有3000块。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在计划月薪万元的生活,到头来却只有3000块,这会给人带来多大的误差。别说感受幸福了,说这是一种打击也不为过啊! 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追求幸福都存在一种“补偿”心理。 即用现在的痛苦来换取将来的快乐。就像很多老师和家长教育小孩儿说的:你现在读书多吃点苦,努力一些,以后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谈恋爱都没人管你。 结果不用我说,多少人到了大学才感叹:这是学生时代最大的谎言!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通过预测和计划未来,进而指导现在的行为,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普遍方式。 只不过,吉尔伯特通过研究发现,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这个预测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当偏差出现,这结果非但不幸福,还会带来巨大的反作用,让人失望透顶,甚至陷入抑郁。 既然偏差这么“要命”。那它到底是从哪来的呢?这就要从我们的思维说起了。 人的思维决策中枢在大脑,而大脑做决策,主要是通过分析记忆和目前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会参考历史和现在,来预测将来。也许有人会说:从分析历史和现状,到预测未来,这没毛病啊!怎么会出现偏差呢? 的确,这个方法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人的大脑。比如我们大脑的记忆,不是像电脑一般,将所有的视频、音频文件存放到硬盘里,等需要使用的时候都能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大脑中的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对过往的经历,一般只会记得一条大致主线,和一些零碎的细节,对很多细致的内容甚至会记错、记混。 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昨天中午和谁一起吃的午饭吗?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轻易答出来。 但如果我们稍微问细一点,请你试着想想,当时自己吃了什么菜?估计有些人会记不清了。如果再深入一些,请你回忆,和你吃饭的人身上衣服有几种颜色。这个问题,应该只有少数生活细心的人才能答出来。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只是问了一个关于昨天的问题,这段记忆应该很鲜活才对,可回想出细节的人却并不多。可见,多数人对记忆只有一个大概印象,没有多少细节。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枪枪啊,你这问得也太鸡贼了。我们一天吃三顿饭,一年要吃上千顿,这还不算夜宵的,谁有这个心思在乎这么多日常细节。 人脑子肯定是对特别的事情更有印象啊! 嗨,这么说还真是对了。人们的确对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得更多细节。但美国还有个犯罪学家,专门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却也并非如此。那是20世纪初,一群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突然两名学员爆发争吵,开始互相辱骂。 有趣的是,两人虽吵得厉害,其他人却不急于阻止。因为警校的学员大多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作为警员也经常要面临激烈的矛盾,因此,只要没有肢体冲突,其他教官和学员反而不会太过干涉,这也算是当年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可正当大家忙着“看戏”的时候。其中一名警员突然掏出了配枪,在一瞬间拉上枪栓并打开了保险。所有人大惊失色,另一名警员看对方拔枪,楞了一下,立马伸手扑过去夺枪。周围其他学员反应过来,也纷纷起身帮忙。 要知道,周围人群密集,如果开枪,非死即伤。可就在这一瞬间,持枪者大吼一声,紧跟着枪突然响了,枪声震耳欲聋,吓得很多人伏下身子,趴在了地上。 枪声过后,学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确认情况,似乎没有伤者。而手枪也被夺了下来,据开枪学员交代,刚才应该是走火了,所幸枪口朝上,没有出现伤者。 在场的学员也都作为证人,为这场闹剧提供证词。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所有人录完证词后,老师突然告诉他们,这只是一场实验。枪里是空包弹,教室的周围布下了摄像机,这场实验,其实就是为了录下所谓的“罪案现场”,同时让几十位学员都变成“证人”,然后验证真实情况与证词的差别。 听老师这样说,学员们都纷纷吐槽,没人想到,那么惊险的一幕居然都是套路。这实验方法,估计也只能对这些胆子大的警察使用,要是普通人,被吓破胆也说不定。 可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实验的结果让这群学员们傻了眼。他们作为职业警员,证词的平均错误率居然高达80%。也就是说,在刚才实验的罪案现场,大部分证词都和实际情况不符。其中最准确的证词,也依然有26%的关键细节是错的。 这个实验之后,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阵研究证人证词的风潮,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证人证词可以用来表述基本事实,但其中存在大量的细节错误。 所以我们能看到,证人的证词,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只能作为案件参考,不能作为决定性的证据。 按道理说,人们目睹犯罪,这已经足够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了。可事实说明,人在这方面的记忆并不靠谱。作为职业警员,都还有许多细节错误。 这也印证了我们刚才的观点,即使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仍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更不要说日常生活。 如果基于这些本来就不准确的记忆去做决策,恐怕从一开始就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既然,基于记忆做决策容易产生误差,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减少误差,锁定幸福呢? 其实是有的。而且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不过作者断言,大部分人就算知道这个方法,也始终无法做到。这个方法就是:立足客观,吸取经验。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进而破口大骂:我费心拔力听了这么久,就为了听你讲这个?嗨!如果真的有这种感受,也请先不要着急,听枪枪我解释一番。 之所以让我们客观,注意吸取经验这绝不是乱说的。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练到一定境界,摘叶飞花也能伤人,最好使的武器往往就在身边。 所谓客观,就是让我们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想法和主观感受。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在生活中,同样的错误却反复出现。这说到底是人们过于主观。 刚才我们说过,人的大脑其实是会“骗人”的,当你觉得自己记得很清楚,其实就已经记错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固执己见,那错误的记忆只能导致一个错误的决策,最终出现失败的结果。 另外,那些负面情绪也会在无形中摧毁你的意志和信心,让你一旦遭遇挫折便开始怀疑自己,到最后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才说,许多问题让我们遭遇困境,让我们陷入痛苦和无助,这首先就是一些主观思维和情绪在作祟。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去买手机。你会发现,现在的手机真是做得好,屏幕清晰、速度快,容量也很大,这和当年的那些山寨手机比起来,简直就是战斗机啊,买个不错的应该可以用很久。 可过了三四年,你就会发现,这手机速度不行了,容量也不够用了,完全就是个老爷车,巴不得马上换掉。 那么,为什么一台“战斗机”最后变成了“老爷车”呢?其实手机没变,只是时代变了。 当年买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在预测将来的手机情况。可实际上呢?更清晰的屏幕上市,更快的操作系统出现,更占空间的手机软件开发出来,如果不换手机,我们连正常使用都有问题。 与其说是我们淘汰旧手机,不如说是手机市场把它淘汰了。站在当年主观的角度,它的确很先进,可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客观因素,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变化,必然会出现预测偏差。 所以说,避免主观,立足客观才是我们预测未来的重要方法。 而那些客观的知识经验,就需要我们从别人身上学习。不要因为遭遇难题,就被闷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容易产生痛苦、抑郁等负面情绪,最后深陷其中,甚至钻牛角尖。 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主观思想和情绪,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帮我们规划未来。 我们追求幸福,不仅在于追求人生的奋斗目标。毕竟,物质生活并不等同于人的心灵感受。 要想真正的感受幸福,更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毕竟真正的幸福遍布在人生的一点一滴。 如果只抱着“疾病思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总想着过没有风浪的人生,恐怕难以追求幸福。如果总是陷于自己的主观情绪,而不愿意跳出自身,看清时代的变化,恐怕也很难感受到幸福。
《哈佛幸福课》:我要稳稳的幸福
上期通过阿兰.德波顿所著《身份的焦虑》,我们解析了现代人的焦虑现状,在处理焦虑的路径上,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态度。 努力去消除负面情绪,是一种解决方式,但这样最多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优秀起来、幸福起来,则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往往认为幸福需要铺垫,要先消除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幸福,其实不然,当你在追寻的过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别样的意义,焦虑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所以不妨从追问我到底有什么毛病,转换成多问我怎么才能做到,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而注意不去强调消极的一面,用这种全新的认知去生活,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 今天为你解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 简介 ----准备迈起春天一般的步子吧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u30fb本u30fb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在网易公开课就可以看到免费的课程视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着重参考了《我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一书,该书是王滟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可以说是该课程的精华文字版。 说到沙哈尔老师,多少带有些传奇色彩,他早年练习壁球,曾获得以色列国家级冠军,但短暂兴奋后他便再次陷入沮丧,总觉得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至于苦练到身体不能承受,好在他开始有意识地追问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后来进入哈佛学习心理学,他找到了答案。 沙哈尔的幸福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据说听完这门课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转变消极 ----用认知行为疗法做出改变 研究表明,当衣食等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财富的增加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就极其微弱了。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的幸福感,也像经济效益一样,有着类似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所以社会价值中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可能会使我们快乐一阵子,但却无法定义幸福。实际上幸福本就是一种感觉,非要量化的话,可以用幸福基准线来衡量幸福感。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提升幸福基准线,即在:改变,信念,正确视角,感恩,幽默五方面做出行动。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改变认知和情绪来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后,又能反过来矫正认知,改善情绪。在此过程中,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关于改变的几点认知: 第一,剧烈的改变不易发生,日常的改变往往是基微小的、基础性的。所以不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宏大的,或者说过于理想的目标,执行过程中也要合理分配任务量。 第二,在改变的过程中,自制力并不那么重要,相反立刻行动更重要。很多事情没有自制力的人也可以做到。 第三,坚定的自我信念,以及他人传达出的信念,可以创造改变的现实。 第四,痛苦难以消除,但可以被接受。选择用积极的、成功的视角而非痛苦的失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是更为科学的有益的方式。 (2)做出改变的行为: 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有了全新的认知,行为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回到原点。 当你迷茫时,只要还能控制住情绪,不妨暂时放空思绪,不要犹豫立即开始实践,行为反过来也可以改变认知和感情。 如何行动: 第一,首先找到你自己的优势,提出高一点的标准和执行计划,并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同时去寻求一个对你表示友好,表达赞美的环境,坚持下去。 第二,对于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美好,不要因为适应了或习惯了而视而不见。那些心怀感恩的人,拥有比普通人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免疫力更强,也更健康长寿。 记得每天写下“感恩日记”——记录3-5件值得感恩的事,隔一段时间对某人写信表达感谢并在正式场合读给他听,或请对方吃一顿感谢饭。 第三,对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注意发掘幽默感。 你可以通过观察身边那些幽默的人、喜剧演员,来总结他们身上有什么幽默的要点、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并在每天结束时,记录下3-5件幽默的事。试一下,看幽默的人生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3)情感的宽恕 无论以上的内容你是否能够做到,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请允许自己为人,在情感上对自己好一点吧,允许自己软弱,允许自己偶尔偷懒,做不到。 练习积极 ----用3因素增强幸福 1、自尊 自尊与幸福感联系紧密,我们的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自尊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前者是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和执行能力,后者是在处理事情中感到的价值。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尊都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自尊来源于别人的夸赞,以及高成就的人自尊一定高。 但其实高成就的人不一定拥有高自尊,因为自尊来源于我们自身付出与努力带来的肯定,而非外界空洞的夸奖。 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三层次,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1)依赖性自尊:来源于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建立在别人的判断和与他人的比较上。 (2)独立性自尊:来源于内在自我,不依赖于别人。 (3)无条件自尊:既不来源于他人,也不来源于自身,不需做任何比较,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 那么如何提高自尊让我们感到更幸福呢?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隐形设想:不断暗示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无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抛开他人的状态下,来确定自己的真实想法。 想象未来:想象未来五年、十年自己会在哪里、做什么,来确定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保持诚实:尝试一周不说假话,不断练习,使潜意识认同自己说的话是有价值的。 2、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好像挺好的,是个优点,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完美主义指的是不受控制地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伴随着对失败的恐惧和无法接受,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固化的直线思维。完美主义的人永远达不到他设定的本就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因而也不会快乐。 完美主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限制性而非促进性的因素,完美主义过度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使他们尤其害怕失败,因此可能不愿行动,也就陷入了停滞。 而追求卓越则是注重整体的过程,既追求结果,也能接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这体现的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人享受过程,所以也懂得休息。 提出完美主义,是希望我们能避开这一陷阱,用追求卓越来代替完美主义 3、处理好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认知: (1)亲密关系中必然有冲突存在,我们需要允许冲突存在,并学会处理冲突 (2)亲密关系是被了解而非被认可 (3)亲密关系不能自生自灭,需要双方树立持续付出和经营的意识 如何处理好亲密关系,除了避免以上的认知雷区外,还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实操技巧,那就是:抚摸与拥抱。试着每天拥抱你的伴侣8-12次,不用一星期,不光你们的关系,你们的人生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转变。 稳稳的幸福 ----以追求幸福为使命的积极心理学 读完这些,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而现在你发现还可以问:我有什么天赋,有什么变得更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有谁要去看心理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这人一定有什么毛病,而不是这人可能想变得幸福。 这是由于心理学发展到现在,践行的使命更多在于帮助解决痛苦,也就是仍处在传统心理学领域。所以我们普通人对心理学的认知通常都停留在传统心理学这一狭隘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心理学的内容是很广阔的,心理学的三大使命是:解决痛苦,追求幸福以及发展和培养天赋,使平凡的生活更具意义。而传统心理学刚好只践行了第一层使命。 传统心理学过度强调心理消极的一面,而积极心理学关注心理积极的一面,注重改善个人发展,尽管积极心理学仍在发展早期,但积极心理学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必要补充。 学习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打开我们长期以来因传统心理学影响而受到的思想禁锢,更多地关注积极面而非单一的消极面,也有可能激发我们个人的潜能。 那些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灵鸡汤的人,只不过是停留在了肤浅的情感层面,而没有继续行动,也没有改变固有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它并没有那么多光环和神秘感,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是能起到实际帮助的,《哈佛幸福课》的导师泰.本.哈切尔教授正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缓解痛苦是必要的,但追求幸福也同样有此必要,如果没有对幸福的期待,生活就会是一潭死水。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课程视频,想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参考书籍,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推荐几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沙哈尔老师所著《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希望大家都能过得更加幸福u2764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关于幸福的话题,你有哪些想说的,留言板告诉我们哦~ 如果您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阅读,欢迎 关注如沐书单公众号 哦~精彩荐文剖文不容错过,还有惊喜“一文看懂”系列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