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基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1942年河南大灾荒,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为何要隐瞒不上报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河南的主席觉得自己能解决这件事情,还有就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让他措手不及等等。

泗水张培佳跌打馆好?还是李培基跌打馆好呢?

这个你还是上网上查一下,他们两家在网上是否有网站,看看网上的评论怎么样,另外最好你还是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两家到底谁好。

李培基是好人还是坏人?

是。在河南一案中,虽然李培基的形象是冷酷狠毒的,他不顾河南大灾的事实真相,隐瞒事实真相,导致一系列惨案发生。但在《1942》这部影片中,李培基的形象也是充满多变性的。曾经李培基和当时的岳县长谈话时,李培基一身文人气质,不仅说话委婉不强硬,用膳时,因为在大灾之时,县长上了一道荤菜,李培基就皱着眉头说了一句“过荤了”。更是在县长给其倒水时婉拒了两次,这些都刻画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李培基。李培基和蒋鼎文对话中,蒋鼎文意思是“不豁免军粮,如果一定要饿死一个人,在军人和平民中,选择平民”。此言乍听有理,在那个灾难时代,军人比平民重要。但被李培基的一句话点醒“一码不对一码”,同样的人命,何来贵贱之分。在《少帅》这部剧中,李培基的形象就转成一个十分富含正义感的文人形象。李培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河北献县人,1886年生。曾在晋军中任职。1926年任骑兵第三师师长兼绥东镇守使。1927年兼任绥东清乡司令。1928年任陆军第三十二师师长; 10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1929年8月任绥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931年8月免职。1933年5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8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9年5月,任铨叙部部长,1941年12月,任考试院秘书长,1942年1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44年7月免,后任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1969年病逝,年83岁。

电影《一九四二》为什么美化李培基?

毕竟李培基在新国成立之后投诚了,所以你懂的。

李培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河北献县人,1886年生。曾在晋军中任职。1926年任骑兵第三师师长兼绥东镇守使。1927年兼任绥东清乡司令。1928年任陆军第三十二师师长; 10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1929年8月任绥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931年8月免职。1933年5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8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9年5月,任铨叙部部长,1941年12月,任考试院秘书长,1942年1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44年7月免,后任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1969年病逝,年83岁。

李培基的简介

李培基,1921年3月生,四川巴中市清江乡人。1933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培基的简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保卫局手枪队战士、班长,方面军首长警卫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疆新兵营无线电训练班学员、保卫队员。1940年回到延安后任军委2局报务员、参谋、研究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机要训练大队长,军委2局科政治指导员、科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3局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兰州军区3局局长、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正军职离休干部、兰州军区司令部原顾问李培基同志,因病于2013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李存简介_李培基简介_李忻 龚存家

(862~924) 后唐将领。字德祥,原姓符,名存,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喜谈兵事,有谋略。初在光州刺史李罕之部为小校,后归晋王李克用,被任为义儿军使,赐姓李,名存审。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后梁乾化二年(912),梁太祖朱全忠率大军救燕,围攻蓨县(今河北景县)。李存审与晋王部将史建瑭等赴援,用计以600骑袭击梁营,梁军大乱,烧营夜逃。贞明二年(916),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击败梁将刘鄩,收复邢(今河北邢台)、澶(今河南清丰西南)等五州,授安国节度使。三年,领兵援助卢龙节度使周德威,破契丹军,解幽州(今北京) 之围。四年,晋王李存勖与梁军战于胡柳陂(今河南濮城西),周德威战死,晋王被围,李存审奋力血战,与晋王会合,重整阵势,击败梁军。次年,任内外蕃汉马步总管。六年,梁军攻同州(今陕西大荔),他用缓师示弱、伺机出奇之策,解同州之围。龙德二年(922) ,率军平定成德(治今河北正定)镇将张文礼的叛乱,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后唐立国之初,遭排挤,病中出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同光二年病逝。 谨慎敦厚,步兵奇才——一代名将符(李)存审 符存审(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武皇时赐国姓李,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后晋时其子符彦饶请主归本姓,又欧阳修《新五代史——义儿传》,惟符存审存其本姓,别自为传。符存审历经百战,是五代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符存审父亲符楚是陈州牙将,到他年幼时家世衰微,其实符存审先世人才蔚蓝,尤多能征善战之勇将,唐代符敦敏为节度使,符令奇封琅岈郡王,卒赠户部尚书,符璘击破寇边西蕃,战功卓著,入朝为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这些先人俱以忠义彰显。秉承祖先武将家风,存审年少任侠,多智算,喜言兵家事,自非池中之物。 唐乾符末,河南盗起,生逢乱世的符存审先追随李罕之,后追随武皇李克用,终成就一番大业,为光复唐室立下汗马功劳。被尊为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符存审一生经历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从未有败绩,为五代之良将,功名与周德威相匹。符存审一生战绩以计退朱温,击退契丹最为精彩。 中和末,李罕之为蔡寇所逼,弃郡投诸葛爽;存审从至河阳,为小校,屡战蔡贼有功。诸葛爽卒罕之为其部将所逼,出保怀州,部下分散,存审乃归于武皇。武皇署右职,令典义儿军,开始了一生奇青壮彩的军事生涯。 符存审性谨厚,宠遇日隆,自是武皇西征,存审常从,所至立功。从讨赫连铎,冒刃死战,血流盈袖,武皇手自封疮,日夕临问。乾宁初,讨李匡俦,存审前军拔居庸关。明年,从讨邠州,时邠之劲兵屯龙泉寨,四面悬崖,石壁险固,存审奋力拔之。师还,授检校左仆射。副李嗣昭讨李瑭于汾州,擒之,以功改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天佑三年,授蕃汉马步副指挥使,与李嗣昭降丁会于上党,从周德威破贼于夹城,加检校司徒,授忻州刺史,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七年,加检校太保,充蕃汉副总管。庄宗击汴人于柏乡,留存审守太原。三月,代李存璋戍赵州。九年,梁祖攻蓚县,符存审与史建瑭、李嗣肱赴援,屯下博桥,汴人惊乱,烧营而遁,以功遥领邢、洺、磁团练使。 十二年,魏博归款于庄宗,遣符存审率前锋据临清,以俟进取。庄宗入魏,存审屯魏县以抗刘鄩。六月,鄩营莘县,符存审与镇、定之师营莘西三十里,一日数战。八月,率师攻张源德于贝州。十三年二月,刘鄩自莘悉众来袭我魏州,符存审以大军踵其后,战于故元城,大败汴人,从收澶、卫、磁、洺等州。秋,邢州阎宝降,授符存审安国军节度、邢洺磁等州观察使。十月,戴思远弃沧州,毛璋以城降,授符存审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兼领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明年,就加平章事。 十四年八月,将兵援周德威于幽州,败契丹之众。冬,破汴将安彦之于杨刘,诸军进营麻口。时梁将谢彦章营行台村,庄宗勇于接战,每以轻骑当之,遇窘者数四。符存审每俟其出,必叩马谏曰:“王将复唐宗社,宜为天下自爱,搴旗挑战,一剑之任,无益圣德,请责效于臣。古人不以贼遗君父,臣虽不武,敢不代君之忧。”庄宗及时回驾。十二月,战于胡柳。晡晚之后,符存审引所部银枪效节军,败梁军于土山下。是日辰巳间,周德威战殁,一军逗挠,梁军四集,符存审与其子符彦图冒刃血战,出没贼阵,与庄宗军合。午后,师复集,击败汴人。 十六年春,代周德威为内外蕃汉马步总管,于德胜口筑南北城以据之。七月,汴将王瓒自黎阳渡河寇澶州,符存审拒战,瓒退,营于杨村渡,控我上游。自是日与交锋,对垒经年,大小凡百余战。 十七年,汴将刘鄩攻同州,朱友谦求援于我,遣符存审与李嗣昭将兵赴之。九月,次河中,进营朝邑。时河中久臣于梁,众持两端李存简介,及诸军大集,刍粟暴贵,嗣昭惧其翻覆,将急战以定胜负。居旬日,梁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斗鸡之状,当有战阵,符存审曰:“我方欲决战,而形于气象,得非天赞欤!”是夜,阅其众,诘旦进军。梁军来逆战,大败之,追斩二千余级。自是梁军保垒不出。符存审谓嗣昭曰:“吾初惧刘鄩据渭河。偏师既败,彼若退归,惧我踵之;穷兽搏人,勿谓无事。可开其归路,然后追奔。”乃令王建及牧马于沙苑,刘鄩、尹皓知之,保众退去,《欧阳史》:鄩以为晋军且懈,乃夜遁去。符存审追击于渭河,又大败之。遂解同州之围。符存审略地至奉先,谒诸帝陵,乃班师。 从以上战役我们可以看出符存审善于造势,以攻心为上,善于活用兵法,把河东军变为刮目相看,乃用棉里裹针一计,600多年后清将多尔衮亦用此计,锐师藏于明军后袭败李闯王。 十八年,王师讨张文礼于镇州,李嗣昭、李存进相次战殁。十九年,遣符存审率师进攻叛帅于城下,文礼之将李再丰阴送款于存审,我师中夜登城,擒文礼之子处球等,露布以献。镇州平,以功加检校太傅、兼侍中。 二十年正月,师还于魏州,庄宗出城迎劳,就第宴乐。无何,契丹犯燕蓟,郭崇韬奏曰:“汴寇未平,继韬背叛,北边捍御,非存审不可。”上遣中使谕之,符存审卧病羸瘠,附奏曰:“臣效忠禀命,靡敢为辞,但疴恙缠绵,未堪祗役。”既而诏符存审以本官充幽州卢龙节度使,自镇州之任。同光初,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千户,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十月,平梁,迁都洛阳。符存审以身为大将,不得预收复中原之功,旧疾愈作,坚求入觐寻医,以情告郭崇韬。时崇韬自负一时,佐命之功,无出己右,功名事望,素在符存审之下李存简介,权势既隆,人士辐凑,不欲存审加于己上,每有章奏求觐,即阴沮之。符存审妻郭氏泣诉于崇韬曰:“吾夫于国,粗效驱驰,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弃北荒,何无情之如是!”崇韬益惭戁。明年春,疾甚,上章恳切,乞生觐天颜,不许。符存审伏枕而叹曰:“老夫历事二主,垂四十年,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渐增危笃,崇韬奏请许存审入觐。四月,制授符存审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诏未至,五月十五日卒于幽州官舍,时年六十三,遗命葬太原。符存审遗奏陈叙不得面觐,词旨凄惋。庄宗震悼久之,废朝三日,赠尚书令。 符存审微时,尝为俘囚,将就戮于郊外,临刑指危垣谓主者曰:“请就戮于此下,冀得坏垣覆尸,旅魂之幸也。”主者哀之,为移次焉。迁延之际,主将拥妓而饮,思得歌者以助欢。妓曰:“俘囚有符存审者,妾之旧识,每令击节,以赞歌令。”主将欣然,驰骑而舍之;岂非命也! 符存审少在军中,识机知变,行军出师,法令严明,决策制胜,从无遗悔。常戒诸子曰:“予本寒家,少小携一剑而违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屯危患难,履锋冒刃,入万死而无一生,身方及此,前后中矢仅百余。”乃出镞以示诸子,因以奢侈为戒。“其子铭记教诲,其九子均为名将,尤以四子符彦卿闻名,符彦卿(879—975)字冠侯,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封魏王,大将军,13岁能骑射,25岁当吉州刺使,讨王都于定州,大破辽兵于嘉山,击退围攻阳城的辽兵,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加封太师。其有三女贵为周世宗皇后,恭帝后,宋太宗皇后,其中恭帝后符后一度垂帘听政。次子符昭愿最能继承父业,也以战功著称。由符存审起一家三代三朝人出了两王三后众将军,符氏家族又多于宋代宗室联姻,符氏家族成为著名的外戚家族,五代宋初符氏家族也发展到鼎盛时期。

李培基后人是谁

张允中.1、李培基的儿子1960年6月1日,生于中国广州,原名张允中。1963年,单亲母亲李培基再婚,将3岁的儿子张允中送给义父的儿子孙学礼收养,并通过广州市民政局办了收养手续。由于孙学礼夫妇无法生育,将孩子收养后,将他改名孙艳青。

1942为什么美化李培基

不是美化,别去看什么专家说的,去查查真实文献,李培基一直都按时把灾区上报,耐人寻味的反而是老蒋的态度,当时的电报什么的现在也可以查到,对一下时间看看另外为什么要造谣李培基,去查查49年之后李培基选择的去向,再看看当年河南灾区里那些被相应塑造成正面人物的人的去向,就能明白这场已经被盖棺定论的事是被什么人给颠倒黑白的了

1942为什么故意捧李培基

李培基当初因身负蒋介石的信任升任河南省主席,所以他不愿向中央报灾,这正是导致赈灾工作迟迟没有进行的原因。42年7月,《河南政治》上刊载文章《吾人应有之忍耐和努力》,文中明确提出应该以“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减轻民众的负担。图片在这种“顾全大局”的思想下,李培基在给中央的报告的中谎报了河南的灾情,而身为第一战区司令官的蒋鼎文则如实上报。这两份相互矛盾的灾情报告,导致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灾情的估计严重不足。蒋鼎文曾号召士兵每天少吃二两缓解百姓压力,并表示希望政府从外地调粮,他派人去重庆找何应钦报灾,但是地方政府都没有报,军队的报告显然无效,而两个报告出现分歧,政府当然也以地方政府的为准。蒋相信了李培基谎报,训斥了蒋鼎文那份较为真实的报告。1942年10月,国民政府派张厉生等人前往河南调查,得知河南情形如此严峻后,张厉生在大会上当众批评李培基说:我们没到河南时,只知道河南有灾,却不知灾情严重到如此地步,李主席你不能辞其咎。

李培基有没有后代

李培基有后代。李培基河北沧县人1928年11月被委任为察哈尔省政府代理主席,军务繁忙未能赴任。李培基共有三子四女,其中长子和次子似乎并不是李夫人所出且都于1949年去了台湾。只有三儿子李留琛留在了他的身边,自从毕业后几十年都在东城区隆福医院外科,后来是主任医师。

李培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培基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是一个多面的形象,是不好轻易评定的。但在《少帅》这部剧中,李培基的形象就转成一个十分富含正义感的文人形象。所以针对李培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去看待了。李培基是河北人,幼时应试童子试落榜。落榜后又进入中学堂继续学习。少年时期的李培基一直在各个学堂里辗转学习文化知识。所以李培基身上总有一种文雅儒人的气质,这都与他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有关。

李培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好人和坏人这些词用来形容他的一生太过笼统。在河南一案中,李培基的形象是冷酷狠毒的,他不顾河南大灾的事实真相,隐瞒事实真相,导致一系列惨案发生。在《1942》这部影片中,李培基的形象也是充满多变性的。李培基是河北人,幼时应试童子试落榜。落榜后又进入中学堂继续学习。少年时期的李培基一直在各个学堂里辗转学习文化知识。所以李培基身上总有一种文雅儒人的气质,这都与他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有关。

李培基是好人吗

是。在河南一案中,虽然李培基的形象是冷酷狠毒的,他不顾河南大灾的事实真相,隐瞒事实真相,导致一系列惨案发生。但在《1942》这部影片中,李培基的形象也是充满多变性的。曾经李培基和当时的岳县长谈话时,李培基一身文人气质,不仅说话委婉不强硬,用膳时,因为在大灾之时,县长上了一道荤菜,李培基就皱着眉头说了一句“过荤了”。更是在县长给其倒水时婉拒了两次,这些都刻画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李培基。李培基和蒋鼎文对话中,蒋鼎文意思是“不豁免军粮,如果一定要饿死一个人,在军人和平民中,选择平民”。此言乍听有理,在那个灾难时代,军人比平民重要。但被李培基的一句话点醒“一码不对一码”,同样的人命,何来贵贱之分。在《少帅》这部剧中,李培基的形象就转成一个十分富含正义感的文人形象。李培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河北献县人,1886年生。曾在晋军中任职。1926年任骑兵第三师师长兼绥东镇守使。1927年兼任绥东清乡司令。1928年任陆军第三十二师师长; 10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1929年8月任绥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931年8月免职。1933年5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8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9年5月,任铨叙部部长,1941年12月,任考试院秘书长,1942年1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44年7月免,后任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1969年病逝,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