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人的一生到底可以做多少事?
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多部学术著作,涉及生物分类学、分散分析、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方面;各式各样的论文和专著总攻一万两千五百张打字稿。而这只是他的工作,他的业余“休息”是研究地蚤分类。光这一项,截止到1955年,他就手机了一万三千只标本,共计三百种。而他的时间管理之谜被写成了一本书《奇特的一生》,如今广为流传!一个人是怎么可能在一生做到这么多事情?研究那么多领域?学习那么多知识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每天总是浪费了一点时间,可没人知道自己浪费在哪里。当越多的发明创造出来为人们节省时间,我们却发现时间越不够用。 时间和两千年前一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错误和种种恶性,另一部分则虚抛浪掷,无所事事。1、早早定下自己的目标 1918年,柳比歇夫复员回来时,就立下宏达的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但太难了,需要太多准备内容,可是柳比歇夫雄心勃勃,所向披靡。我们会问:这么早就框死自己到底好不好?可事实上,柳比歇夫一生从未枯燥乏味过。 毕竟在追寻真理和梦想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你自己都不确定这条路是对是错,但如果你不走完它,那么答案就永远不能揭晓。更何况,科学家往往是狂热而孤注一掷的,他不知前路几何,但早就决定牺牲自己的一切了2、记录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开销” 柳比歇夫的秘密在于他的“生活日记”,也就是时间统计。他每天都会记录着当天干过什么,用了几个小时几分钟。以下是其中一篇:通过每天每次记录时间,多年来他体内深处好像养出了一只表,能精确到分钟。他也能精确判断出每件事的“时间成本”并衡量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从此完全掌控了自己和自己的生命。3、习惯总结和估算时间成本 他每个月的月底都要做小结,画一些图,到了年终,再根据每月小结做出一张年度终结,并列出一览表。柳比歇夫将时间分为两类—— 第一类工作是最重要和富有创造性的,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做笔记,写信,参考书);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研讨会,看文艺作品(凡是不属于直接科研工作的) 以下是他的一篇月度小结—— 1、基本科研: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2、分类昆虫学:二十个小时五十五分; 3、附加工作:五十个小时二十五分; 4、组织工作:五小时四十分; 合计:一百三十六小时十五分 而“基本科研”又可以细分为—— 1)分类报告-《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六小时二十五分; 2)杂事:一小时; 3)校对《达达派研究》三十分; 4)数学:十六小时四十分; 5)日常参考书-里亚曾诺夫:五十五分钟; 6)日常参考书-生物学:十二小时; 7)学术通信:十一小时; 8)学术札记:三小时二十五分; 9)图书索引:六小时五十五分。 合计: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重要的事情需要记录,不重要的也要详细记录,以确保自己能知道自己的速度,方便之后的计划。一般来说,认真做事,实际工作时间的误差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小结中也要把误差时间记录,并写明原因。 总结完上一年,就该指定下一年的计划:先先设置中心任务,再分门别类根据前年的数据设计今年的指标。(矮油,这有点像公司业绩考核)4、充分利用每段时间! 他会利用脚下每一分钟的时间,散步时捕捉昆虫,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作计算题。他规定两三公里内步行,因为一方面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另一方面反正是要散步的。 “早上头脑清醒,我就看哲学数学方面的严肃书籍,钻研一两个小时后,就看历史和生物学等比较轻松的读物,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事实上,书看的越多,他就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东西越多。 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柳比歇夫并没有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事实上,他一天做多工作七八个小时。这工作不是我们平时发发呆,看看手机的时间,他是把每一秒的间歇时间都去处的,也就是说这七八个小时他每一分钟都全身心地在工作。 而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则需要看这件事的价值,和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当然,也需要顾及大脑的劳逸结合:累了看书,清醒就钻研数学。全程都不应该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他会计算一切时间,把一昼夜的有效时间算成是个小时,分成三个单位或者六个“半单位”。5、懂得将所有文件归类 他将所有的文件编号,装订成册,有好几十百本,甚至连自己的信件和手稿都重新打印装订起来(不是为了虚荣心,而是自己之后可能要用)。 他的秘密说到底就是写写写!他的收藏十分详细,尽管在上面花了很多时间(因为有很多笔记根本不会发表),但他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存货。 文章写得很快是因为平日储备材料,随用随取。重要的著作都要列提纲,而绝非看看就好了,这样才能看书清晰。(这和钱钟书先生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人都说钱是天才,熟不知他也是吃透了每一本书的)总结: 柳比歇夫只是个普通人,他承受着柴米油盐,承受着战争和丧子之痛,他的一生从没有做过什么丰功伟绩。甚至他制定的人生目标最后也没有完成。但之所以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一生从未被虚度。 每天发几分钟记录,每个月花两个小时总结,花一个小时计划,你就能规划你的人生。柳比歇夫绝不是天才,但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他的幸福是充分伸展了身手,做好了他这辈子能做到的最好!而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前苏联 柳比歇夫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他不顾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来反对和批评当时属于苏联生物遗传学主流的李森科主义。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1]所有的人,连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 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柳比歇夫,不止告诉我们要怎么进行时间统计
最近又重新开始看《奇特的一生》。很多时间管理的书单中都会提到这本书,第一次看的时候应该是在一两年之前,拿到这本书之后,印象中是很快就翻完了,并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在重新看书之前所有的印象还是停留在, 他坚持了56年的时间统计法,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重新看这本书时,用时三个番茄钟读到100多页的时候,发现依旧没有耐心一口气把整本书, 好在读到100多页的时候收获了很多自己在第一遍未曾认真看到的地方。 《奇特的一生》,除了告诉我们时间统计法,还延伸出很多自我完善的做法。虽然主人公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但弥久弥新,很多观念我们依旧还可以学习和尝试。 文章提到,任何一本日记,只要一年年认真地记,都是文学的珍贵材料。 这个观念我是第一次接触。我们很多人写日记从未想过跟史学材料结合在一起。仔细想想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是生活在某个时代某个环境下的,我们日常的行为都带有这个时代以及环境的印记。对于历史性、全面性的事件,虽然大家都会亲身经历,但却缺少相关的记述。如果能真实记录这个时代或环境下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可能真能作为某个事件的补充材料。 即便不能把自己的日记跟史学材料结合在一起,如果记录真实、有思想、有意志,那也是自己人生的一本书,是自己回顾这一生的重要的记载。柳比歇夫选择的记录方式是“事件和时间”的记录方式,我们不一定原样照搬,可以有自己的记录方式。 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会陷入狂热、偏执、禁欲的情况。这种科学家又叫科学狂,他们总认为自己为之献身的任务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与他都不相干,要求自己付出最大的努力,做出最严格的自我克制。 柳比歇夫曾经也陷入这种境地,渴望着简述功勋、成为超人。但他很快意识到要去追求人性、追求最朴实的人性。“ 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这样对人、对科学都要好一点。 可以学习的是,我们做事不要陷入误区,有见过朋友为了当斜杠青年一咕噜把时间都花在写作上,然后就不顾孩子和家庭。 不偏执的度其实很难把握,对于坚持,多一分则是偏执,少一分则是不够自律。 不过连柳比歇夫都犯过错,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会陷入误区,这个没关系,不要着急,重要的是要尝试走出来。 柳比歇夫第二次结婚给他带来了盼望已久的家庭的的宁静安谧,他给他的朋友兼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留意这段话,我却很喜欢。整本书,至少前半本书都在围绕略显枯燥的时间统计法,这个章节却显示出感性的光辉。作者多次强调柳比歇夫在记录时间的时候,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他送他的大儿子上前线,后来又送小儿子,两次送别,他的记载都是同样的不重感情。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感情动物。柳比歇夫对他儿子的事,他伤心了很多年,连篇累牍地回忆他的儿子,丧子之痛溢于言表。他通过呆板的生活作息制度让时间服从他,好让他可以机械的做昆虫标本,机械的填写表格、机械的时间记录。虽然是男子汉,但他是有克制的痛苦,依旧久久不能平息。 实际上,他也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她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 “时间比过去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也是遵循着时间记录、每天结算、每月总结的大致思路。但是他提出了“ 成本核算 ”的概念,由于柳比歇夫准确着记录每件事情花费的时间,所以他的时间统计法可以准确的计算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的一清二楚。 我们可能也会做时间记录和统计,但是并不会站在“成本核算”的角度进行考量,比如说写篇文章,从构思到写完我们需要花多长的时间,看一本书,又花了几个番茄钟,又有多少的产出。成本核算,在某种意义上会让我们站在性价比的角度对时间的使用进行考量。 我们现在也在写文章,柳比歇夫也写过文章。柳比歇夫的方式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借鉴。他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写很多备而不用的东西。“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太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当养成这种习惯之后,就会积累起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就能派上用途。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将自己的思想进行输出的一种过程,在生活中、读书时也要有意的积累素材,然后一个题目的素材积累差不多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写一篇文章。这个时候再写文章,不过是将平日储备的材料快速搭积木的过程。 在看《奇特的一生》时,我也是有意识记录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并在每个章节之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这篇读书笔记也就是将这些零散文字集聚在一起。 关于读书方法,他提到: 可以据此猜测,柳比歇夫采用的是精读的方式。精读或者速度,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快餐时代,走速食路线确实没错,但我们可以读一些经典,也可以从柳比歇夫这段话中思考一二。过去我也倾向于快速阅读,如今我更想在书中稳步成长。或许这也是柳比歇夫说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事丰富得多”的途径之一。 剩下的章节以及剩下的部分,有时间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