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洞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世界上有数学家发现213这个数字黑洞吗

我发现了213数字黑洞,任取一个回文数,例:1234321。将它们奇数个数,偶数个数和总数个数来组成一个新的数。例:1234321,奇数个数有四个,偶数个数有三个,一共是七位。437然后变成213,213再变还是213

一道关于数字黑洞的难题,请教方法

数学黑洞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碰巧就是这样而已.何以这么说呢?4位数会这样,5位数呢?6位数呢?不是的?以10进制会这样,11进制呢?12进制呢?答案是不会,而是会运算到几个封闭的循环上面.有的循环个数是1,有的不是.那么为什么10进制4位数只到6174呢?因为这样的循环包含的数字个数往往本来就只有几个.碰巧10进制4位数时就是1个也并不奇怪.

135、998、2468各需要几步陷入数字黑洞?

123黑洞:135:135 033 123 2步 998:998 123 1步 2468:404 303 123 2步

奇妙的数字黑洞——6174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黑洞”。黑洞的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的附近,都会被它吸进去,再也不能出来,光线也不例外,因此黑洞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无独有偶,在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对于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 数学对于普通人的意义 数字黑洞:6174 未解之谜 任意选一个四位数(数字不能全相同),把所有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把所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前者减去后者得到一个新的数。重复对新得到的数进行上述操作,7 步以内必然会得到 6174。 解析神秘数学黑洞"6174" 或许你早就听过这个故事:有一个神秘的数学黑洞,叫做“6174”。只要你任选4个不完全相同的数字(像1111就不行),让“最大排列”减“最小排列”(例如4321-1234),不断重复这个动作,最后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结果:6174。 之所以说“6174”是“数学黑洞”,是因为无论你怎么换那4个数字,只要不是完全重复,最后都逃脱不了“6174”的魔掌。而这个“最大减最小”的动作,最多不会超过7次!这又加深了“6174”的神秘性。若以6321为例: 计算结果终会相同 6321-1236=5085 一次 8550-0558=7992 二次 9972-2799=7173 三次 7731-1377=6354 四次 6543-3456=3087 五次 8730-0378=8352 六次 8532-2358=6174 七次 为什么不继续下去了呢?因为7641-1467又会等于6174,会无限循环(若相减结果低于1000,则千位数补0继续算)。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简单的说,由n个数所组成的数字有限,连续做“最大减最小”变换(或称卡普耶卡变换,Kaprekar)最后势必形成回圈。而这个数字“6174”也被称为“卡普耶卡常数”(或翻卡布列克常数)。 在追寻“6174”的卡普耶卡变换中,你有可能第一次就碰到黑洞(当距组是3,2,1,和中组是6,2的时候),也可能要连做7次变换才走得到终点。只要你继续保持追寻真相的冲动,无论走远路还是抄近路,一直坚持做下去,终究会得到相同的答案;而这同时也是人生的奥秘。 而数字黑洞不止“6174”,目前已经发现的数学黑洞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23黑洞(即西西弗斯串) 取任意一个数字,数出它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总的位数。例如1234567890,其偶数个数总共5个,奇数个数也为5个,数字总数为10个。按“偶―奇―总”的位序排列,得到新数为:5510。重复上述步骤,得到t34;再重复,得到123。 我们可以用计算机编程测试,任意一个数按上述算法经有限次重复后都会得到123。换言之,任何数的最终结果都无法逃逸123黑洞。 2、卡普雷卡尔黑洞 取任何一个4位数(4个数字均为同一个数字的除外),将组成该数的4个数字重新组合成可能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再将两者求差;对此差值重复同样过程(例如取数8028。最大的重组数为8820,最小为0288,两者差为8532。重复上述过程得到8532-2358=6174),最后总是达到卡普雷卡尔黑洞值:6174。以上计算过程称为卡普雷卡尔运算,这个现象称为归敛,其结果6174称归敛结果。 3、自恋性数字黑洞 当一个n位数的所有数位上数字的n次方和等于这个数本身,这个数就叫自恋数。显然1,2,3,…,9是自恋数。三位数中的自恋数有四个:153,370,371和407(这四个数被称为“水仙花数”)。同理还有四位的“玫瑰花数”(1634,8208;9474)、五位的“五角星数”(54748,92727,93084)。当数字个数大于五位时,这类数字就统称为“自幂数”。 自恋性数字也是黑洞的一种。例如,取任意一个可被3整除的正整数,分别将其各位数字的立方求出,将这些立方值相加组成一个新数,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终结果即为153。 关于这些数学黑洞,对于我们似乎看着异常有趣,但对于数学家他们却异常重要,希望有朝一日,当你们成为数学家时能够进一步 探索 这些数学黑洞的奥秘!

数字黑洞

前天晚上刚看过,是153,不信你试试。 在数学上,有一种数字叫做自恋性数,又叫自生成数,自恋性数的个性在于,对于任何一个n位自恋性数,其各位数字的n次方之和恰为该数本身。 显然1、2、3、……、9都是自恋数;n=2时不存在自恋性数;n=3时有四个自恋性数: 153=1^3+5^3+3^3 370=3^3+7^3+0^3 371=3^3+7^3+1^3 407=4^3+0^3+7^3 由于最先注意到自恋性数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因此按照数学界不成文的臭规矩,自恋性数的第三个名字叫做阿姆斯特朗数~好别扭 尼尔森经过大量,在1963年给出了n=4~10的全部自恋性数: n=4:1634 8208 9474 n=5:54747 92727 93084 n=6:548834 n=7以上的就不说了。 另外还有一些数学黑洞,比如自复制数,也叫卡波里卡常数,1954年被印度学者卡波里卡发现而命名。卡波里卡常数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数字:由不同数字组成的一个数字,按降序排好,,从前者减去后者,其差仍然由相同的数字组成。自复制数比自恋性数还要少,3位数中只有4、5、9这么一种组合满足条件,具体为495,4位自复制数组合也只有一种:1、6、4、7,具体为6174。 取任意3位数,先由降序排列,然后减去升序排列得到的数字,对得到的新数字继续降序减去升序,重复下去一定会掉进495这个黑洞。 如果要了解的更仔细更详细点,建议你阅读中科院院士张景中主编的丛书《好玩的数学》,有关数学黑洞的内容在吴鹤龄编著的《幻方及其他》一书当中。除了0和1自然数中各位数字的立方之和与其本身相等的只有153、370、371和407(此四个数称为“水仙花数”)。例如为使153成为黑洞,我们开始时取任意一个可被3整除的正整数。分别将其各位数字的立方求出,将这些立方相加组成一个新数然后重复这个程序。 除了“水仙花数”外,同理还有四位的“玫瑰花数”(有:1634、8208、9474)、五位的“五角星数”(有54748、92727、93084),当数字个数大于五位时,这类数字就叫做“自幂数”。

“数字黑洞”是什么原理?

123数字黑洞 黑洞原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数字黑洞运算简单,结论明了,易于理解,故人们乐于研究。但有些证明却不那么容易。

数学小知识(比如"数字黑洞")

尼寇马奇的奇数分析证明:如果把所有正奇数列加以分组,第一组只有一项,即1;第二组有两项:3,5;第三组有三项;7,9,11,···,则每一项的各项之和等于该组项数的立方回答完毕。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