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canoVol
-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隋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唐太宗(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由于封德彝的所作所为,古代史籍屡屡奚落乃至谴责封德彝。
编辑本段人物分析
封德彝的情况比较复杂。说是建成的人吧,但他绝对帮了李世民很大的忙,不然不会前后赏赐以万计,而且还让李世民一直把他当心腹;说是世民的人,也不对。《旧唐书》中有一句话,"时高祖将行废立,犹豫未决,谋之于伦,伦固谏而止",止的是谁呢?我觉得所指当是李世民,这样无论于语法还是语句上下文的意思都比较连贯。 封伦的阴持两端是很著名的了,不少作品中都安排了他一头给李世民出主意,一头又维护建成太子地位的事。但这实在不能怪他,因为如果走错一步,那可是要赔上性命的。举个例子,一般人们都认为杨修是曹植的人,但实际上杨修也并非不想结交曹丕。曹丕曾送杨修一柄剑,说明曹丕也有意拉拢他。不过文人气质的曹植和杨修更投合一些。后来杨修终为曹植所累,死前于此也不无怨悔。封德彝比杨修可是老道多了,不但阴持两头成功实现,而且还不露痕迹,至少是瞒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做到此的,古往今来人可不多,封德彝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人也是一种人才,只是这种人才就不必太多了。
编辑本段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深藏不露
唐初,封德彝先是为李世民向李渊建议讨伐王世充,使李世民于灭王一战立下大功,同时获得李渊与李世民的欣赏与信任。他后来每次随李世民出兵征讨,都要花言巧语,猛表忠心。他的迷魂汤,灌得李世民从头到脚舒服无比,竟认为他至忠至诚,前后赏赐财物数以万计。但他又暗中对李渊说:“秦王自恃有功,位居太子之下,心中不服,若不早立他为太子,则要尽早采取措施。”等到李渊商议废立太子时,他又坚决谏阻。这等于向李渊暗示,太子不可废,要废的只是秦王。他同时暗中对李建成说:“为了天下大业,就不要顾及亲族之情,当年项羽要将刘邦的老爹剁成肉酱,刘邦满不在乎,竟要‘乞得一杯羹",就是这个意思呀。”这是暗示李建成,要想保住太子之位,就要下得狠心,果断地干掉老二,这让李建成觉得他对自己满腔赤诚。但于李氏兄弟矛盾激化之后,他又暗中鼓动李世民,要抢先下手以争取主动。 功夫不负苦心人,封德彝的高超手段,果然大获成功,李世民即位后,以他是大忠臣且助已夺位有功,将他由吏部尚书提拔为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封邑600户。他既得皇帝宠信,便继续施展手段,以求得更大的荣宠。他每次与左仆射(宰相)萧瑀商议国事,都一味表示赞同,但一到皇帝面前,便说出与萧瑀相反的主张,让李世民觉得他才干在萧瑀之上。遗憾的是,他还未干上宰相,便于贞观元年翘了辫子。 一般进行政治投机,只要依傍某一权贵,若该权贵若不垮台,当然可以受其赏赐,得其提携,然而大树一倒,依傍者也跟着完蛋矣。封德彝之计,可名之为“狡兔三窟”,手段之高,堪称“大师”。他首鼠两端,阳奉阴违,向李渊父子三人猛表忠心,屡献毒计,同时讨得三人的宠信。李渊不下台,自然要视他为忠臣,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论谁接班,都会念他赤胆忠心且有助其继承大统之功而予以重用。封德彝把李家父子三人蒙得忠奸不辨,其高招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圆滑”。他把三人的心思揣摩个透,因此无论向谁巧言谄媚,献计献策,都让对方感到他句句话都说到自己的心窝里,以为他处处为自己着想。就是这个“圆滑”,让明君李世民把他当作头号忠臣,一上台便将他擢至副宰相的高位。由此可见,这个“圆滑”,真是所向披靡,英明如李世民者,都要受他的欺蒙,“彼中材之主,求不惑于佞,难哉”。
编辑本段其它
最开始提到的那几个人,都是隋朝旧臣。若说起来,其实还有很多,像裴矩、屈突通、虞世南等等。裴矩上面提到了,一直是个中间派--所谓中间派,不反对李世民,也不支持李世民,也就是安于现状了,安于现状实际上就是支持李建成。最后裴矩在事变发生之后表现比较热心,当是一种政治投机。裴矩还有一个特点,按司马光的话说就是佞于隋而忠于唐。而屈突通则是忠于隋而又忠于唐。那么忠于隋的话怎么最后降唐了呢?看来还不是死忠的那种。屈突通比李渊还要大些,算来是李世民爷爷辈的人了,但在李世民手下却很是听话,而且很得信任。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就是派他去洛阳镇守。还有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他们是书法家,只怕对政治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此外还有个苏世长,倒有些像是魏征的先驱,但对他的评价却有一个字是"诈",李渊就说他"卿好谏似真,其心实诈"。苏世长有一件事实在是很好笑,就是他在陕州的时候,他的属下贪污而他却无法禁止,于是在大街上命人鞭挞自己。结果那位鞭者好不给刺史大人面子,心里讨厌他的诡诈,于是痛下毒手,居然鞭出血来了。就这样苏大人一边大呼小叫着一边在旁观者的笑声中逃走了。
- kikcik
-
封伦,字德彝,以字显,观州蓚人。祖隆,北齐太子太保。伦年方少,舅卢思道曰:「是儿识略过人,当自致卿相。」隋开皇末,江南乱,内史令杨素讨之,署伦行军记室。泊海上,素召计事,伦坠水,免,易衣以见,讫不言。久乃素知,问故,谢曰:「私事也,所不敢白。」素异其为,以从妹妻之。素营仁寿宫,表为土工监,规构鸿侈。宫成,文帝怒曰:「素殚百姓力,为吾掊怨天下。」素大惧。伦曰:「毋恐,皇后至,自当免。」明日,帝果劳素曰:「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乐,而盛饰此宫邪?」因大悦。素退问:「何料而知?」伦曰:「上节俭,故始见必怒。然雅听后言。后,妇人,惟侈丽是好。后悦,则帝安矣。」素曰:「吾不及也。」素负才势,多所凌藉,惟于伦降礼赏接,或与论天下事,衮衮不倦,每抚其床曰:「封郎终当据此。」荐之帝,擢内史舍人。
虞世基得幸炀帝,然不悉吏事,处可失宜。伦阴为裁画,内以谄承主意,百官章奏若忤旨,则寝不闻;外以峻文绳天下,有功当赏,辄抑不行。由是世基之宠日隆,而隋政日坏矣。宇文化及乱,持帝出宫,使伦数帝罪,帝曰:「卿,士人,何至是!」伦羞缩去。化及署为内史令,从至聊城,知化及败,及结士及,得出护饷道。化及死,遂与士及来降。高祖知其谐附逆党,方切让,使就舍。伦以秘策干帝,帝悦,更拜内史舍人。迁侍郎兼内史令。
秦王讨王世充,命伦参谋军事。时兵久不决,帝欲班师,王遣伦西见帝曰:「贼地虽多,羁縻不相使,所用命者洛阳尔,计穷力屈,死在旦暮。今解而西,则贼势磐结,后难以图。」帝纳之。贼平,帝谓侍臣曰:「始议东讨,时多沮解者,唯秦王谓必克,伦赞其行,虽张华叶策晋武,亦何以加于是!」封平原县公,判天策府司马。初,窦建德援洛,王将趣虎牢,伦与萧瑀谏不可,至是入贺。王笑曰:「不用公言,今日幸而捷,岂智者千虑或有失乎?」伦谢素不及。顷之,突厥寇太原,且遣使和亲。帝问计,群臣咸请许之可纾战。伦曰:「不然。彼有轻中国心,谓我不能战,若乘其怠击之,势必胜,胜而后和,威德两全。今虽不战,后必复来。臣以为击之便。」诏可。寻检校吏部尚书,进封赵国公,徙密国。
太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实封六百户。始,伦之归,萧瑀数荐之。及是,瑀为左仆射,每议事,伦初坚定,至帝前辄变易,由是有隙。贞观元年,遘疾,卧尚书省,帝亲临视,命尚辇送还第。卒,年六十,赠司空,谥曰明。
伦资险佞内狭,数刺人主意,阴导而阳合之。外谨顺,居处衣服陋素,而交宫府,贿赠狼藉。然善矫饰,居之自如,人莫能探其膺肺。隐、刺之乱,数进忠策,太宗以为诚,横赐累万。又密言于高祖曰:「秦王恃功,颉颃太子下,若不早立,则亟图之。」情白太子曰:「为四海不顾其亲,乞羹者谓何?」及高祖议废立,伦固谏止。当时语秘无知者,卒后,事浸闻。十七年,治书侍御史唐临追劾奸状,帝下其议百官。民部尚书唐俭等议:「伦宠极生前,而罪暴身后,所历官不可尽夺,请还赠改谥,以惩憸壬。」有诏夺司空,削食封,改谥为缪。
子言道,尚淮南长公主,官至宋州刺史。
- 不白九百
-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隋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唐太宗(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由于封德彝的所作所为,古代史籍屡屡奚落乃至谴责封德彝。
唐初,封德彝先是为李世民向李渊建议讨伐王世充,使李世民于灭王一战立下大功,同时获得李渊与李世民的欣赏与信任。他后来每次随李世民出兵征讨,都要花言巧语,猛表忠心。他的迷魂汤,灌得李世民从头到脚舒服无比,竟认为他至忠至诚,前后赏赐财物数以万计。但他又暗中对李渊说:“秦王自恃有功,位居太子之下,心中不服,若不早立他为太子,则要尽早采取措施。”等到李渊商议废立太子时,他又坚决谏阻。这等于向李渊暗示,太子不可废,要废的只是秦王。他同时暗中对李建成说:“为了天下大业,就不要顾及亲族之情,当年项羽要将刘邦的老爹剁成肉酱,刘邦满不在乎,竟要‘乞得一杯羹",就是这个意思呀。”这是暗示李建成,要想保住太子之位,就要下得狠心,果断地干掉老二,这让李建成觉得他对自己满腔赤诚。但于李氏兄弟矛盾激化之后,他又暗中鼓动李世民,要抢先下手以争取主动。 功夫不负苦心人,封德彝的高超手段,果然大获成功,李世民即位后,以他是大忠臣且助已夺位有功,将他由吏部尚书提拔为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封邑600户。他既得皇帝宠信,便继续施展手段,以求得更大的荣宠。他每次与左仆射(宰相)萧瑀商议国事,都一味表示赞同,但一到皇帝面前,便说出与萧瑀相反的主张,让李世民觉得他才干在萧瑀之上。遗憾的是,他还未干上宰相,便于贞观元年翘了辫子。 一般进行政治投机,只要依傍某一权贵,若该权贵若不垮台,当然可以受其赏赐,得其提携,然而大树一倒,依傍者也跟着完蛋矣。封德彝之计,可名之为“狡兔三窟”,手段之高,堪称“大师”。他首鼠两端,阳奉阴违,向李渊父子三人猛表忠心,屡献毒计,同时讨得三人的宠信。李渊不下台,自然要视他为忠臣,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论谁接班,都会念他赤胆忠心且有助其继承大统之功而予以重用。封德彝把李家父子三人蒙得忠奸不辨,其高招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圆滑”。他把三人的心思揣摩个透,因此无论向谁巧言谄媚,献计献策,都让对方感到他句句话都说到自己的心窝里,以为他处处为自己着想。就是这个“圆滑”,让明君李世民把他当作头号忠臣,一上台便将他擢至副宰相的高位。由此可见,这个“圆滑”,真是所向披靡,英明如李世民者,都要受他的欺蒙,“彼中材之主,求不惑于佞,难哉”。
- 苏萦
-
封德彝
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隋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唐太宗(公元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
http://baike.baidu.com/view/708134.htm
- 血莲丿红尘
-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隋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