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一直搞不明白,做人工呼吸是怎么是吹,吹进的不是二氧化碳吗,怎么还能让人活过来

2023-07-16 13:56:50
TAG:
共3条回复
寸头二姐

刺激肺泡进行物理性的氧气吸入

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为0.04%;肺脏只吸收所吸入氧气的20%,其余80%的氧从肺脏呼出。因此,当正常人给病人吹气时,只要有较大的气量,则进入病人心跳肺内的氧气量是足够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处于半萎缩状态,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新鲜空气吹入病人肺内以扩张肺组织,有利于气体交换。

再也不做站长了

如果你能吹进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当然更好了,

听过一句俗语吗,大鱼没有小鱼也将就!

简单说

那时有气体吹入更重要,数量大于质量

明白?

volcanoVol

吹出来的不是百分之百的二氧化碳,人可以继续吸入,所以可以救命

相关推荐

正确的“人工呼吸”做法是?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12次。扩展资料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采取压胸抬臂手法通气,50年代后期,经实验证明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压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后,首先应设法给病人肺部吹入新鲜空气,在通畅呼吸道之后,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内顺利吹气。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气时抢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将呼出气吹入肺从而使肺扩张,患者呼气时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气体呼出。空气中氧含量为21%,正常人经过气体交换肺脏吸收20%的氧气,其余80%的氧气按原样排出,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于800ml),即可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能对病人立刻提供机械通气,在寻找和应用必需设备同时,要立即对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以解决病人的供氧,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脏处于半萎陷状态。因此,首先要给病人缓慢吹两口气,以扩张肺组织,有利气体交换。吹气的量是否足够可通过观察病人的胸廓运动或病人的呼出气气流来进行判断,通常成人吹气量要达到1~1.2升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儿童可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昏迷病人或创伤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时,首先要采用“三步”手法打开气道,头中度后仰,使口保持在张开位置。参考资料人民网-人工呼吸、外伤止血 必须学会3种救命技能
2023-07-15 23:15:112

人工呼吸怎么做

做人工呼吸的方法如下:1、口对口呼吸: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但是要注意,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2、口对鼻呼吸: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2023-07-15 23:15:251

人工呼吸怎么做

  1、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要摆好患者的体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及呼吸道的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在未建立气管内插管前,应紧急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2、具体的方法是:用左手掌根部下压患者额部,同时左手食指与拇指紧捏患者鼻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患者下颏部上台,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的嘴巴并用力吹气,吹气量要使患者胸廓有明显的上抬。   3、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每5秒钟使肺扩张1次;单人同时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时,应每15秒使肺扩张2次。
2023-07-15 23:15:461

人工呼吸怎么做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一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2.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侵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一16次.3.仰卧压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2023-07-15 23:15:552

怎么做人工呼吸

做人工呼吸的方法如下:1、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然后抢救者深呼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患者的嘴(注意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2、用力向患者口里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向下塌后,有气流从口鼻排除。3、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抬起,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4、每次吹气气量为800-1200毫升。但每次吹气量不要超过1200毫升,以免造成胃大量充气。儿童吹气量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5、单人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双人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1次,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1次,即每分钟吹气12-16次。注意事项:1、施救者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2、人工呼吸的频率,儿童、婴幼儿患者需要酌情增加。3、吹气的压力应保持均匀性,吹气量不可过多,通常是在500-1000ml为妥,用力不可以过猛或者过大,容易将气体吹入胃内,发生胃胀气。4、吹气时间忌过短,也不宜过长,通常是以占1次呼吸的1/3为宜,通常是1秒多。5、若遇到牙关紧闭的患者,可行口对鼻吹气,方法相同,但是不可以捏鼻,应该是将患者的口唇紧闭,防止漏气。
2023-07-15 23:16:121

人工呼吸怎么操作?

人工呼吸  ( 1 )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向肺部供氧措施。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放在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贴近病人口部吹气,同时观察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头部转向病人的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捏鼻的手也可以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观察病人胸部向下恢复,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频率为 16 - 20 次 / 分钟,每次吹气量约为 800 - 1200ml ,呼气时间为 1.5-2 秒,首次吹气连续做 2 次人工呼吸,以使胸部充分换气。  ( 2 )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操作者一手压前额,一手抬下颏,使病人口部紧闭,先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向病人鼻孔吹气。注意应将鼻孔包紧,避免气体逸出,同时观察胸部上抬,放开口鼻使气体从肺及胸廓排出。  ( 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将婴幼儿头后仰,下颌部向上轻轻抬起,使患儿口及鼻孔均开放,深吸气后,用口包住婴幼儿口鼻,用力向下吹气。  注意:  ①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 1200ml 可造成胃扩张,不要按压病人胸部。  ②儿童吹气量在 800ml 左右,以胸廓上抬为准,过小则达不到复苏效果。  ③如果吹气过多或过快,吹入的压力高于食管,故产生一种使气管壁向内的作用力,这种力促使毗邻的食管张开;二者综合作用,使气流冲开食管引起腹部胀气。  ④若感到吹气不畅,应重新调整头部及下颌的位置;若仍不畅通,应考虑有无其他原因的气道阻塞。  ⑤吹气后,头应转向胸部,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防止施术者吸入患者呼出的含高二氧化碳的气体。  ⑥口对口呼吸不能太用力,以免造成牙龈出血。
2023-07-15 23:16:361

人工呼吸怎么做

救治方法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进行30次胸外按压,每次按压深度5-6cm,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注意胸廓回弹。然后,开放患者呼吸道,并及时清除其口腔分泌物。最后,对患者行人工呼吸。1、口对口施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其下巴,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包住患者的嘴,向患者嘴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若吹气有效,可观察到患者胸廓随吹气而抬起。停止吹气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俯耳可听见有气流呼出的声音。2、口对鼻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使患者呈头后仰的气道开放状态,并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唇紧闭。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连续吹气2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3、口对口当患者为婴幼儿时,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使患儿呈头后仰的气道开放状态,请注意,对患儿行按额抬颌法时,头后仰的角度应比成人略小。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包住患儿的口鼻,向患儿口鼻连续吹气2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儿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1次患者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直到急救人员赶到。特别提示1、做好必要的自我防护,可用呼吸膜、纱布等透气性好的材料覆盖患者口鼻,防止交叉感染;2、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应清除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以胸廓适当膨起为宜;4、每次吹气后,侧头换一下气,并松开捏着鼻翼的手指,然后再进行第2次吹气。了解更多急救知识,可以去多御浏览器上的“急救指南”上学习,各种生活常用的急救知识上面都有,不仅有视频和动图讲解,还会讲述如何预防,还需要特别注意的点等等,讲解得很群面,在手机下载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3-07-15 23:16:442

人工呼吸怎么做呢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仕,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n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梢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员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2023-07-15 23:17:482

怎么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解开其颈部的衣领,使其不受到压迫,先托起伤病者的下巴 头后仰,使其气管通畅,一只手轻压额头同时捏住伤病者的鼻子,(注意:如果伤病者口中有伤口和血液就不要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A先吸一口气 然后对准伤病者的嘴巴往里慢慢吹气,一定要把鼻子捏住,要伤病者的胸部鼓起,如果没鼓起,要再往里吹气。(有些人对人工呼吸有心里抵触,就用一块手绢或布盖在伤病者的嘴上)  B放开捏住鼻子的手,等伤病者胸部回到原来的位置,再进行第二次吹气要反复进行以上的步骤(A B)。  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为了不让跑气,把伤病者的嘴捏住, 抬高下颌,把头向后仰 ,然后吸一口气往鼻孔里慢慢吹气,一定要胸部鼓起,一次吹气大约持续 一秒;胸部鼓起以后,要把嘴上的手放开,用手把嘴打开,让其吐气,要反复进行以上的步骤  婴儿的人工呼吸方法(不到一岁)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用两手抬起下额,用口对住婴儿的口和鼻子一起慢慢的吹气,一次吹气大概一秒左右,不要让肺部过度膨胀,吹入的气量要根据小孩身体大小而定,标准是婴儿的胸口(肚鸡眼附近)不再鼓起,要反复进行。
2023-07-15 23:17:592

人工呼吸主要那三种方法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两种,即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1.口对口呼吸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2.口对鼻呼吸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扩展资料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采取压胸抬臂手法通气,50年代后期,经实验证明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压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后,首先应设法给病人肺部吹入新鲜空气,在通畅呼吸道之后,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内顺利吹气。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气时抢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将呼出气吹入肺从而使肺扩张,患者呼气时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气体呼出。空气中氧含量为21%,正常人经过气体交换肺脏吸收20%的氧气,其余80%的氧气按原样排出,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于800ml),即可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呼吸
2023-07-15 23:18:202

人工呼吸应该怎样操作?

人工呼吸是抢救停止呼吸病人的重要急救技术,简便易行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的方法。做人工呼吸前,先要清理病人的口腔、鼻腔里的痰涕及异物,摘掉活动的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让病人仰卧,头向后仰,做人工呼吸的人一手托起病人下巴,另一手捏住病人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口紧对病人的口吹气。吹气不必过于用力,尤其是小儿,过度用力容易吹破肺泡。吹完气,救护人员的嘴离开,捏鼻子的手放松,让病人的胸部回缩呼气,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5次左右,对牙关紧闭的病人,也可对其鼻孔吹气,如病人的心跳也停止了,应同时做心脏挤压。
2023-07-15 23:18:351

如何正确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12次。扩展资料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采取压胸抬臂手法通气,50年代后期,经实验证明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压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后,首先应设法给病人肺部吹入新鲜空气,在通畅呼吸道之后,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内顺利吹气。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气时抢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将呼出气吹入肺从而使肺扩张,患者呼气时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气体呼出。空气中氧含量为21%,正常人经过气体交换肺脏吸收20%的氧气,其余80%的氧气按原样排出,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于800ml),即可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能对病人立刻提供机械通气,在寻找和应用必需设备同时,要立即对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以解决病人的供氧,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脏处于半萎陷状态。因此,首先要给病人缓慢吹两口气,以扩张肺组织,有利气体交换。吹气的量是否足够可通过观察病人的胸廓运动或病人的呼出气气流来进行判断,通常成人吹气量要达到1~1.2升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儿童可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昏迷病人或创伤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时,首先要采用“三步”手法打开气道,头中度后仰,使口保持在张开位置。参考资料人民网-人工呼吸、外伤止血 必须学会3种救命技能
2023-07-15 23:18:442

人工呼吸的正确做法是怎么样的?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有危险;若超过10分钟,就很难挽救了。因此,当有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时,一定要分秒必争,采取急救措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是急救措施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 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仰卧压胸和俯卧压背三种方法,其中口对口的方法效果最好,方法也简单。做法是:在做人工呼吸前,要先将病人口中、鼻中的痰或污泥清除。病人仰卧,并将病人的头尽量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者站(跪)在病人一侧(可能时用手帕或纱布盖住病人的口鼻),然后一手把病人下颌托起,张开嘴;另一手捏住其鼻孔。救护人员深吸气后,对准病人的口,快速向病人口中吹气;病人胸部扩张起来后,停止吹气,并放松捏鼻子的手。待胸部自然缩回去,再做第二次。以每分钟吹气14一16次左右(小儿可稍增加几次)的速度重复进行,直到病人恢复自然呼吸。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因为当救护人员深呼吸时,呼出的气中氧可达18%,而二氧化碳仅占2%,只要保证每次吹入1升气体,便可以使病人肺里的氧气量基本维持正常,从而得救。 胸外心脏按摩是使心脏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措施。急救时,要让病人平躺在地面上或硬板床L,救护人员站在病人左边,右手掌根部放在胸骨(胸部正中的那块骨头)下端,左手压在右手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适当用力向下直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两手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对成人用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重复进行,小儿每分钟100次。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肋骨骨折。如遇到呼吸、心跳都停止的病人,可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每做口对口吹气1次,胸外心脏挤压4次。做心脏挤压术时,要注意观察效果,如病人大动脉可摸到脉搏,瞳孔缩小,并逐渐恢复自然呼吸,说明有效。
2023-07-15 23:19:112

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每分钟以多少次

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人工呼吸:第一步:心肺复苏时的姿势应该在着实的平面上,不要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头部不要高过胸部,如果患者趴着或者侧着,应该让其变成仰着第二步:清除嘴里的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让嘴里的东西顺势流出。第三步:打开气道一首压着额头,另一个手中指和食指对其,在患者下颌的地方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颚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就好了。第四步:人工呼吸一首压住患者额头,使其头后仰,捏住患者鼻孔,另一只手提下颚,保持患者气道畅通,然后嘴对嘴,严密抱紧患者嘴唇,平稳的向内吹起。(所以记住了人工呼吸是往患者体内吹起,虽然含有二氧化碳,但大多数还是氧气)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这个需要和人工呼吸结合来做,一般是30下心脏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让患者平躺,按住患者两乳头的中间点,用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胸骨下呀4-5厘米,然后松开,。心脏按压有效时可感觉到患者颈动脉的搏动!扩展资料:口对鼻呼吸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工呼吸
2023-07-15 23:19:202

溺水,怎么做人工呼吸,详细点

人工呼吸不是独立的,是CPR里的一个过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A 开 放 气 道  <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 对 口 人 工 呼 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人 工 循 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15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15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学会心肺复苏对于每个人都会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难保证我们是时时安全的。为了能够有危急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初步的心肺复苏方法!答案补充 1、症状较轻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实施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答案补充 人工呼吸的时候还可以口对鼻的吹气方法
2023-07-15 23:19:331

71岁的老人摔倒高三学生跪地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时该注意些什么?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如患者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假牙等异物时,要用纱布包住手指深入口腔内进行清除。同时,要松开病人的衣领、裤带、乳罩、内衣等包裹物。对于舌后坠者可用纱布或手巾包住舌头并拉出,防止窒息。(2)清洗完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后,救治者要先向病人口中吹两口气,目的是扩张病人已萎缩的肺,以利气体交换。(3)应使病人取仰卧位,面部向上,最好在病人的脖颈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部尽量后仰,使呼吸道变直,否则吹入的空气容易进入胃内。(4)救治者应跪或站于病人的一侧,一手将其下颌向前托起,以防舌后坠阻塞上呼吸道。(5)吹气时,救治者一手将病人的鼻子捏紧,以防空气从鼻孔漏掉。然后救治者深吸一口气,张大口将病人的口完全包住将气吹入。在病人的胸壁得到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的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6)吹气要快而有力。一次吹完后,脱离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也同时松开,慢慢抬头再吸一口新鲜空气,准备下次口对口呼吸。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若无,则说明方法不当或上呼吸道不畅,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7)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如有条件可配合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以促进呼吸系统功能的恢复。(8)成人每次吹气量700~1000毫升(或10ml/Kg),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出现起伏即可希望采纳和点赞,谢谢,祝你每天好心情!
2023-07-15 23:19:427

请教下各位人工呼吸怎么做啊?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ion  人工呼吸(CPR),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如果中断供氧3~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触电、溺水、脑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抢救措施就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保持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鼻)方法,或使用简易呼吸囊。在医院内抢救呼吸骤停患者还可使用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机。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方法】  1.有效心脏按压:要求产生适当血流,频率100次/分,压/放比相等,中断按压时间控制在5秒钟以内。  2.双人,单人CPR按压/通气比均为30:2。  3.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气时间1秒钟以上,并要见到胸部起伏。  4.电除颤:用单向波电除颤时,每给300J(双向波能量为150J)电击后即行5组30:2 CPR,2分钟后再检查心律  5.如已用高端通气,直接按压100次/分。  6.进一步生命支持:心脏起搏用药首选肾上腺素,也可单用加压素替代第一剂第二剂肾上腺素。  7.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腆胴。  1.新2008指南最大修改之处:  *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交替比例,有过去的15:2改为30:2(I级推荐)  *理由:中断胸外心脏按压明显降低出院生存率,而过度通气会造成神经受损,强调"应不间断地心脏按压"  *不管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患者(新生儿除外),不管是单人法还是双人法抢救,按压与呼吸的比例统为--30:2  *除此以外,仅针对新生儿或者双人法儿童CPR,其比例则改为15:2  *而一旦建立了高级人工气道,急救人员不再需要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交替实施,即30:2比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以连续100次/分的频率进行心脏按压,同时以10次/分的频率持续人工通气,各唱各的调,按压/通气不再交替进行.  2.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新指南进一步突出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的重要性,要求向抢救者说明(I级推荐).胸外按压必须做到"用力"(能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快速"(按压频率100次/分).应允许胸廓充分回弹,尽量缩短每次胸外按压的间歇期  *新指南建议:在所有抢救努力过程中,包括实施高级生命支持的手法 诸如气管插管.反复除颤.给予复苏药物以及重新检查病人时,均应尽量减少中断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为了保证按压的效果,新指南提出当多名急救人员到场时,BLS每2分钟或做完5个CPR周期后,而ACLS每3-5分钟(因不再需要按压/吹气交替),急救人员应轮换"胸外按压者",换人应在5秒钟内完成.相互轮换之前快速检查病人的循环征象,动态评估CPR的效果  *有关心搏骤停的快速判断,除了评价病人的无反应性:包括意识突然丧失.自主R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肢体活动和咳嗽反射均丧失外,新的改进为临终前的异常R亦按心脏停搏对待.急救人员应询问旁观者,特别注意将临终呼吸作为心搏骤停的标志之一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附:最新2008年修正大纲,按压比吹气更有效,故按压吹气比无论双人抑或单人都改为30:2)  因为是要使得被救助者获得有效呼吸,所以应该是以其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为指标.
2023-07-15 23:20:292

人工呼吸怎么做 正确步骤要记牢

第一步:心肺复苏时的姿势应该在着实的平面上,不要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头部不要高过胸部,如果患者趴着或者侧着,应该让其变成仰着第二步:清除嘴里的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让嘴里的东西顺势流出。第三步:打开气道一首压着额头,另一个手中指和食指对其,在患者下颌的地方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颚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就好了。第四步:人工呼吸一首压住患者额头,使其头后仰,捏住患者鼻孔,另一只手提下颚,保持患者气道畅通,然后嘴对嘴,严密抱紧患者嘴唇,平稳的向内吹起。(所以记住了人工呼吸是往患者体内吹起,虽然含有二氧化碳,但大多数还是氧气)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这个需要和人工呼吸结合来做,一般是30下心脏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让患者平躺,按住患者两乳头的中间点,用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胸骨下呀4-5厘米,然后松开,。心脏按压有效时可感觉到患者颈动脉的搏动!
2023-07-15 23:20:371

人工呼吸至少做多少个小时

心肺复苏一般做30分钟,这个时间不能恢复,就没有希望了。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患者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法,用人工方法,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达到维持呼吸,解除组织缺氧的目的。常用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背法等。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解开伤员领扣,紧身衣服、裤带,清除口腔的泥土、杂草、血块、分泌物或呕吐物等。有假牙者应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将伤员下颌托起,捏住鼻孔,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对准伤员的口,用力将气吹入,看到伤员胸壁扩张后停止吹气,之后迅速离开嘴,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20次。如果伤员的口腔紧闭不能撬开时,也可用口对鼻吹气法。
2023-07-15 23:20:573

人工呼吸是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正确的人工呼吸是怎样的呢?

相信学过一些简单生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人工呼吸是一种紧急急救措施。现在有些人想学习紧急急救措施,因为他们会遇到一些突发症状。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疾病症状的人时,也可以紧急治疗。其实人工呼吸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简单急救措施,因为大多数人其实都有一些小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正确的人工呼吸是怎样的呢?救治方法。心肺复苏时,首先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进行30次胸外按压,每次深度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注意胸部反弹。然后,打开患者的呼吸道,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最后,病人接受了人工呼吸。1、口对口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要任何仪器。术中患者仰卧后仰,解开衣领,放松腰带,清除口鼻异物痰,拔除假牙,拔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者用一只手捏住下巴,另一只手捏住鼻孔。操作者先做深呼吸,然后用力吹进患者口中,如此反复。如果每次吹气都能将患者胸壁抬起,吹气停止后患者口中能感觉到呼出的气流,将证明人工呼吸是有效的。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2、嘴对鼻子。当患者口腔因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无法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子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使患者的气道打开,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使嘴唇紧闭。然后,施救者深呼吸,用嘴包住患者的鼻子,连续2次用力往患者鼻孔吹气。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3、俯卧背压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人工呼吸方法。伤者的姿势一定要俯卧,然后伤者的舌头要往下掉,这样才能保证伤者的呼吸道不会被堵塞,然后用力按压伤者的背部,让他能够自主呼吸。然而,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不适合腰部受伤的人和孕妇。人工呼吸结束后,将中指和食指放在患者颈部动脉上,仔细感受,看患者脉搏是否跳动。如果还是不行,可以每五秒钟进行一次人工呼吸,频率不宜过高,以免造成施救者头晕、缺氧的症状。人工呼吸后,可以再次检查呼吸。如果还是没有反应,需要做心肺复苏,或者及时打电话到附近医院,让专业的医疗团队帮你更好的治疗。
2023-07-15 23:21:114

当有人出现溺水时,正确的人工呼吸的做法是什么?

吹起的时候,是不能漏气的,需要有规律的吹送气体。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如口对口吹气、俯卧背部按压、仰卧胸部按压等。在这些方法中,口对口呼吸是最方便有效的一种。除此之外,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也非常简单,容易掌握,可以有效的抢救病人。如果你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在进行人工呼吸前,一定要迅速清理患者口鼻内的污物,保持患者呼吸顺畅,解开患者胸前的衣服,以免妨碍患者胸部的呼吸运动。同时,患者应平躺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注意人工呼吸时,吹气时一定不能漏气,要反复吹气。同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按压体外心脏,能有效帮助患者。注意,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必须完全包住病人的嘴,将嘴唇紧紧地贴在病人的嘴唇上,并向病人深而快地吹气,持续一秒钟以上,直到病人的胸部抬起。然后吸气再吹气,以此类推。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发现溺水事件,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并拨打120。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先判断他的生命体征。施救者应大声呼叫并轻拍溺水者,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说明他处于昏迷状态,然后观察胸部起伏,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没有,要用手触摸溺水者的颈动脉(触摸5-7秒,如无搏动,判断心跳。如果溺水者有呼吸、脉搏、心跳,但不能苏醒,应取出溺水者口腔、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让溺水者侧卧,等待救援。如果你会人工呼吸的话,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按照前面的步骤对溺水者进行抢救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23-07-15 23:24:334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具体怎么做?

u200du200d俯卧压背法:救护员用手臂压向溺者背部,通过人的呼、吸气使溺者恢复自然呼吸。具体操作方法是:溺者俯卧,用毛巾或衣服垫在腹下,溺者一臂前伸,一臂弯曲,头则向一边放在屈臂上,使口鼻呼吸通畅。救护员两腿跪在溺者大腿两侧(膝下要垫软物,如海绵拖鞋等),身体前倾,又臂伸直,四指稍分开,放于溺者背侧下外方肋部,拇指相对,靠近脊柱,尽量用张开手指的手掌则上开始实施各种人工呼吸法,都是从呼气开始。使溺者呼出气的方法是:用上述按住肋骨的手势,弯腰前倾,使手用力从侧面向下压缩,溺者的胸腔一被压缩,空气即被排出体外。吸入气的方法是:将前颈的上体伸直,随即将手压力放松,这样胸腔就会胀大,空气便会进入肺里。进行人工呼吸的次数一般为每分钟15-20次。u200du200d
2023-07-15 23:25:073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步骤

当伤者不能自主呼吸时,需要他人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自主呼吸。常见如落水,触电等导至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要在最快时间对对伤者做人工呼吸,使其起死回生。在进行口对口吹气前,要迅速清理病人口鼻内的污物、呕吐物,有假牙的也应取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松开其衣领、裤带、紧裹的内衣、乳罩等,以免妨碍胸部的呼吸运动。使病人呈仰卧位状态,头部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023-07-15 23:25:331

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前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工作?

(1)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如有假牙应取出,以免脱落坠入气管。(2)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3)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病人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4)检查病人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5)一般应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
2023-07-15 23:25:421

对口吹人工呼吸法应该怎么做?

1.将触电者仰卧,使头部尽量后仰(先拿走枕头)。操作者腰旁侧卧,一手抬高触电者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另一只手捏住触电者的鼻子,保证吹气时不漏气。但是,如果在触电者口上盖一块手帕,可能影响吹气效果。头部后仰,使嘴张开,然后口对口吹气。2.操作者用中等度深呼吸,把口紧贴触电者的口,缓慢而均匀地吹气,使触电者胸部扩张。胸部起伏过大,容易把肺泡吹破;胸壁起伏过小,则效果不佳。因此要观察胸部起伏程度来掌握吹气量。3.吹气速度,对成人是吹气2秒,停3秒,5秒一次。成年人每分钟12~16次,对儿童是每分钟吹气18~24次。4.触电者嘴不能掰开时,可进行口对鼻吹气。方法同上,只是要用一只手封住嘴以免漏气。
2023-07-15 23:25:491

人工呼吸的正确做法是(  )A.赶紧吹气,越快越好,吹气的次数越多越好B.直接口对口进行,吹气的次数

A、做人工呼吸前首先①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松,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不符合题意;B、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不符合题意;C、先调整好病人的姿势,再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接着口对口吹气,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符合题意;D、先调整好病人的姿势,再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接着口对口吹气,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3-07-15 23:25:571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实行人工呼吸以前应该先将病人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并且要让病人平躺,解开病人的衣服上的领扣和裤带,把病人的嘴巴弄开,检查有无血块、假牙、泥土等妨碍呼吸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就立刻清除,如果病人的和舌头后坠,堵塞喉咙的时候,必须要撬开嘴巴,用毛巾抱着手指把舌头拉出并固定在手腕,舌头和牙齿之间要放纱布垫,以免咬伤舌头,安置病人,呈仰卧或者是俯卧的姿势,用衣服做成垫子放在她的腰背部,或者是腹部,将腰部或者是腹部垫高,同时,检查病人肋骨以及脊骨有没有折断,胸部和背部有没有外伤,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选一种适当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做人工呼吸的时候不可用力太猛,一免引起肋骨骨折,同时不要压迫病人的肚子,以免把胃里面的食物压出妨碍呼吸,人工呼吸要有耐心,特别是对于触电和溧水的人,有时要做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够把病人就活,如果时间太长,由一个人来做人工呼吸的话会太累,应该找几个人轮流做,但是换班的时候不要停止人工呼吸。在抢救患者做胸外心脏按压的时候,必须和人工呼吸相互配合,二者缺一不可。心肺复苏是基本的急救技能,根据最新心肺复苏指南,30次胸外按压应该配合2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吹气前应松开患者领口、裤带及衣物,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上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以及其它异物。患者头部应该保持正确,以防舌根后坠而阻塞气道,在实施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大概1-1.5s,吹气量在800ml左右,吹气不宜过大,胸廓适当起伏为宜。当患者有效自主呼吸已经恢复,且供氧已基本满足时,应改为间断辅助呼吸。人工呼吸分为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两种方法。用呼出的气体吹入他人肺部,以保证维持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
2023-07-15 23:26:041

怎样正确的做人工呼吸以及压胸

正如前述,进行人工呼吸前,必须进行判定,只有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方需进行。并要注意有无头部、胸部、颈部等严重创伤以及搬动体位的禁忌等。应注意开放气道(方法见前述)避免气道阻塞而使人工呼吸无效,并要解开上衣,女性亦应松开内衣、胸罩等以免妨碍胸廓活动。人工呼吸的方法:(1)口对口法 病人仰卧,保持仰头、抬额体位,术者在病人口腔上可盖一层薄纱布(必要时可直接口对口),以一手托起病人下额,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气体从鼻孔溢出),同时用掌指力量使病人的头向后仰、口张开。术者迅速吸足一口气,对病人口用力吹(术者口与病人口必须紧密结合),此时可见病人胸部抬高。吹毕放松捏鼻孔之手,利用胸廓自行回缩而呼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6-20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简单易行,施救者体力消耗比其他方法少;这一方法,对病人是一种主动吸气方式,比被动吸气方式效果好,即使有胸部或头部外伤者,一般也均可施行。(2)仰卧压胸法:亦应按人工呼吸最基本要求准备。病人仰卧,使头肩略低,施救者骑跨在病人两侧,用两手掌分别贴于患者胸廓下的两侧肋弓部下压,此时为呼气;然后放松手,利用胸廓弹性自动复原,这时为吸气,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6-20次。此方法在实施中下压时用力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等外伤和并发症;用力过小起不到效果。在胸部、脊柱有外伤者不适用,并且是被动吸气,故不如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好。(3)仰卧举臂压胸法:在按人工呼吸基本要求准备后,施救者跪在病人头顶附近,双手握住病人前臂中部,将两臂上举牵引过患者头顶,此时病人胸廓牵引向上,形成扩张吸气,然后将患者肘关节曲屈,两臂放到胸壁下部并施压,形成呼气,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6-20次。此法亦为一主动吸气方式,比仰卧压胸的效果好。但施救者体力消耗较大,1人难以持久坚持。并亦应注意两臂放下施压时不要用力过大。(4)俯卧压背法:及俯卧提臂法,其原理方法,分别与仰卧压胸法、仰卧举臂压胸法相似,将“胸”改为“背”就可,但很少使用。在实施人工呼吸时,应首选口对口的方法安全、易行,只有在严重口、鼻外伤等特殊情况下,考虑其他方法。如若患者心跳已停止,需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可在连续人工呼吸2次,胸外心脏按压10次,若有数人可轮换操作时,则人工呼吸1次,胸外按压5次。
2023-07-15 23:26:281

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并解开衣领,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与污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故选C
2023-07-15 23:26:461

当发现有员工现场中毒时,如何做人工呼吸?

是病人仰卧位,试图把患者的头向后仰,救援人员深呼吸,将呼吸导入患者的口中,救援人员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子,以防漏气,一般如果有窒息、煤气中毒、溺水或电击,人们就需要做人工呼吸。确定复苏是否有效,需要倾听患者呼吸音,触摸患者颈软波动。如果病人心脏停止跳动,抢救人员应紧握拳头,泉眼的部位要向上,迅速用力击打胸骨中下部一次,这可能导致患者心脏复跳,如果发生一次失败,可能会根据需要再次扣击。
2023-07-15 23:26:531

煤气中毒的人怎么正确做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人员急救方法是转移中毒环境并且做人工呼吸。患者应尽快离开中毒环境,转移到室外开放通风的地方,并立即打开门窗进行空气循环。松开衣服纽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确保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并给予充分的氧气吸入。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增加重心、肺负荷和运动后的耗氧量。神志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脱离中毒环境,并在最短时间内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根据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如果呼吸和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护送患者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争取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煤气中毒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果蔬,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3-07-15 23:27:002

给猫 人工呼吸 怎么做

a:使猫侧躺至一边; b:拉伸其头颈部,保持其嘴部紧闭状态,然后朝其鼻孔吹气。每次呼吸控制在3-5秒,重复该过程,直到你感觉到有阻力或看到其胸腔鼓起; c:过10秒后停止,查看其胸腔,若胸腔自然起伏,则判定猫已能开始自己呼吸; d:如果猫仍然没有呼吸,继续为其人工呼吸; e:将猫立即送至兽医处,在运送途中继续为其做人工呼吸,直到猫能在无助力的情况下开始自己呼吸。 这段材料最早是翻译自外文的,我也是从网上查找到的信息...仅供参考...
2023-07-15 23:27:081

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急救方法,你知道正确的人工呼吸是什么样吗?

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患者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人工呼吸作为一种急救技术,可以用于严重呼吸衰竭,不能代偿者,此时患者仍有心跳,仅需要人工呼吸辅助,在医院里,医护人员会使用下面这个工具--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而者复苏机率不足20%。而且即使生还也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成为植物人;如果10分种后才开始心肺复苏,伤病员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如果在等待医务人员的时候,现场的人昏迷病人或心跳停止病人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人工呼吸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包括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以都对口吹起的人工呼吸方式最为方便有效。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操作,气体的交换量大,接当我们面对昏迷或者心脏停止跳动的患者,如果我们帮助使其呼吸道顺畅的情况下,患者还没有自主呼吸,那么就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保证患者供氧,防止身体器官因缺氧造成严重损肌,使膈肌下移,收缩肋间肌,使肋骨抬高,胸廓前后径增大。这几个动作都增加胸腔的容积,从而产生负压,让气体进入肺内。停止用力,胸廓和膈肌会自动回弹,将气体呼出。而人工呼吸就是指口对口的对患者送气,即呼气。在做人工呼吸前一定要打开患者的气道,同时要清理口腔的一些分泌物,以防止患者在这个过程中窒息。
2023-07-15 23:27:166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按照当前使用中的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的流程为CAB,当发现有人无意识倒地后应立即轻拍其双肩检查并在其双耳边大声呼喊检查意识情况,若无意识检查是否有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10秒内无呼吸检出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周围无人先呼救,周围有人请求呼救)。第一步C为胸外按压,以掌根接触胸骨下段按压,手臂垂直胸壁用力,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共按压三十次。第二步A为开放气道,以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清理气道异物,为人工呼吸准备。第三步B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在保持开放气道动作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吹气一秒,吹气前普通吸气即可。吹气后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自然呼出。一共吹气两次。以如上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反复进行操作,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出现自主循环体征。对于已知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情况,则应该在不终止心肺复苏的情况下请人取来,并在除颤器取得后尽早尝试除颤。
2023-07-15 23:27:502

古代怎么做人工呼吸?

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踩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1、该句话出自于《苏武传》2、原文如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现作“医”)。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xì)张胜。3、译义: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踩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4、背景介绍:汉帝国自高祖刘邦自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后,历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几十年里始终面临着匈奴的威胁,但是国家还需要积累实力,便一直隐忍不发。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文帝、景帝在位的四十年里,帝国日益发展富强起来,父子两位皇帝的统治被古往今来的史学家极为推崇,称之为“文景之治”。武帝即位,时机已经成熟,下诏书:“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向屡次进犯帝国边境的匈奴发起反击已经势在必行,这一战就是一百年。
2023-07-15 23:28:442

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b是

现场心肺复苏正确步骤是cab,b是人工呼吸,a是开放气道,c就是胸外按压。胸外按压首先要把患者放在相对平坦的、硬实的地方。然后充分暴露患者的胸部,进行胸外按压。一般按压的频率是100-120次/分,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按压的深度是5-6cm,。做完30下胸外按压之后,首先要把患者开放气道,然后把患者口腔异物、卡压分泌物清除掉,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要点,首先就是把气道开放捏住患者的鼻子,让患者的下颌角耳垂地面呈垂直状态,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要看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呼吸量要大于1秒。做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做5个30:2,重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要叫120进行上医院之后进一步的救治。扩展资料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无心搏和自主呼吸,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救援医疗服务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有救援医疗服务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肺复苏
2023-07-15 23:28:531

做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以前的心肺复苏步骤是ABC,现在的心肺复苏步骤 CAB一、心脏按压。在进行心脏按压之前,我们要先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首先我们应该轻拍患者的肩部,看患者有没有应答。如果患者没有作出应答,我们再触摸其颈动脉,感受10秒钟,如果10秒钟还没有搏动,那么我们再用脸贴近她的耳鼻部,因为我们脸的感觉神经非常的强大,很容易地感知患者有没有微弱的呼吸,如果没有微弱的呼吸了,我们就可以进行心脏按压,否则容易导致患者心跳骤停。进行心脏按压时,将两手放于患者两乳突的中间,用两只手支撑按压下去,频率大概是在100~120次每分钟。每按30次为一组。二、开放气道。在进行心脏按压之后,我们应该为患者开放气道。首先用一只手的指腹处压住患者的前额头,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颌部。之后要清理患者的呼吸道,比如一些呕吐物。这样才能为患者开辟呼吸道,为患者的血液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三、人工呼吸。当我们为患者开放呼吸道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方法就是吸足气之后往患者的嘴里吹出气体,可以看到患者的胸腔微微鼓起。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也就是每进行30次的心脏按压,就需要做两次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建立自主呼吸。当我们建立5组这样的心脏按压加人工呼吸的循环之后,就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跳情况。如果心跳恢复,那么就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果没有恢复,那么就继续刚才的循环,再做5组。直到患者恢复心跳为止,并且要一直注意患者的情况。
2023-07-15 23:29:015

人工呼吸的方法怎么做?

在生活中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急救的人,而人工呼吸就是一种较为常见急救方法,那么人工呼吸的方法怎么做?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人工呼吸方法气死很简单,掌握正确的要领后就可以轻松救人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人工呼吸的做法吧。1、人工呼吸的方法人工呼吸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包括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以都对口吹起的人工呼吸方式最为方便有效。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操作,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2、口对口呼吸的操作方法1、首先使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先吸出口腔以及咽喉部分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2、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将患者口腔张开,并敷盖纱布,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口腔用力吹入,然后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听有无回声,如有则表示气道通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16次左右,直到自动呼吸恢复。3、什么时候口对鼻吹气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4、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n”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5、仰卧压胸操作方法1、先将患者衣扣和腰带松开,呈仰卧位,背部垫高,头偏向一侧,呼吸道保持通畅。2、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大腿两侧,面向患者头部,双手手指分开,拇指向内,横放于两侧肋弓上面。两臂伸直,上身前倾,借身体重力推压患者胸部使气体排出,两秒钟后急救者松开双手,上身挺起;经两秒钟后,待患者胸廓自行扩张,空气吸入肺内,如此反复操作,每分钟约16-20次左右。6、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较高。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7、俯卧压背法操作方法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2023-07-15 23:30:031

如何正确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12次。扩展资料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采取压胸抬臂手法通气,50年代后期,经实验证明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压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后,首先应设法给病人肺部吹入新鲜空气,在通畅呼吸道之后,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内顺利吹气。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气时抢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将呼出气吹入肺从而使肺扩张,患者呼气时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气体呼出。空气中氧含量为21%,正常人经过气体交换肺脏吸收20%的氧气,其余80%的氧气按原样排出,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于800ml),即可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能对病人立刻提供机械通气,在寻找和应用必需设备同时,要立即对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以解决病人的供氧,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脏处于半萎陷状态。因此,首先要给病人缓慢吹两口气,以扩张肺组织,有利气体交换。吹气的量是否足够可通过观察病人的胸廓运动或病人的呼出气气流来进行判断,通常成人吹气量要达到1~1.2升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儿童可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昏迷病人或创伤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时,首先要采用“三步”手法打开气道,头中度后仰,使口保持在张开位置。参考资料人民网-人工呼吸、外伤止血 必须学会3种救命技能
2023-07-15 23:30:111

人工呼吸的六个正确步骤

方法01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然后抢救者深呼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患者的嘴(注意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02用力向患者口里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向下塌后,有气流从口鼻排除。03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抬起,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04每次吹气气量为800-1200毫升。但每次吹气量不要超过1200毫升,以免造成胃大量充气。儿童吹气量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05单人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双人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1次,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1次,即每分钟吹气12-16次。特别提示应在保持呼吸道顺畅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还应注意: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抢救开始后首先全力吹气2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胀,再接着按以上要求进行口对人工呼吸。
2023-07-15 23:30:251

怎么做人工呼吸哦?

人 工 呼 吸 1. 施救者右手托住伤员颈部, 2. 左手维持头部后仰位, 左手使伤员头部后仰 右手将下颌朝前位 3. 施救者吸入新鲜空气 4. 对伤员口对口吹气,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 难甚至停止时,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 呼吸就是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伤员进行呼吸,最后使其恢 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 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 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 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 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 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 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 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 呼吸恢复为止。 此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 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 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 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 应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术。
2023-07-15 23:30:331

请问人工呼吸的正确步骤是怎么样的?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然后抢救者深呼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患者的嘴(注意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02用力向患者口zhidao里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向下塌后,有气流从口鼻排除。03一次吹气回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抬起,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04每次吹气气量为800-1200毫升。但每次吹气量不要超过1200毫升,以免造成胃大量充气。儿童吹气量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05单人进行人工答呼吸,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双人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1次,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1次,即每分钟吹气12-16次。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End特别提示应在保持呼吸道顺畅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还应注意: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抢救开始后首先全力吹气2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胀,再接着按以上要求进行口对人工呼吸。
2023-07-15 23:30:444

请问怎样做人工呼吸?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难甚至停止时,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伤员进行呼吸,最后使其恢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 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 此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应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术。
2023-07-15 23:31:074

如何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p p pppp人如触电、溺水、自缢、中毒以及心脏病或癫痫发作时,呼吸可能停止,但如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予以抢救,很可能挽回生命。人工呼吸就是人为地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达到气体交换,促使患者恢复自动呼吸的救治目的。p pppp1.做人工呼吸须具备5个条件: pppp⑴患者呼吸道畅通,空气容易入出。p pppp⑵解开患者衣扣,防止胸部受压,使其肺部伸缩自如。p pppp⑶操作适当,不能造成肋骨损伤。p pppp⑷每次压挤胸或背时,不能少于1/2的正常气体交换量。p pppp⑸必须保持足够时间,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就不可随意放弃人工呼吸。p pppp2.进行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p pppp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p pppp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p pppp⑶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p pppp⑷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女性有无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p pppp⑸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p pppp3.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p pppp⑴口对口吹气法:病人应置于仰卧位,急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取合适姿势),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不使其漏气。进行人工呼吸者,在进行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贴紧病人的嘴,吹气入口;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高起;吹完气后嘴即离开,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最初吹的5-10口气要快些,以后则不必过快,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接着吹下一口气,就可以了。如此往复不止地操作,直到病人恢复自动呼吸或真正确诊死亡为止。每次吹气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p pppp⑵口对鼻吹气法:如果碰到伤病患者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但必须将病人的嘴巴用手捏紧,防止气从口内排出。在进行此法时,要先将患者鼻内污物清除,以防阻塞气道。用此法吹气时,应比口对口吹气法用力大些,时间长些。p无论用口对口还是用口对鼻吹气方法,最好都用纱布或手帕将病人口、鼻隔一下(但不能影响通气)。吹气次数每分钟成人不少于14-16p次,儿童不少于20次,婴儿不少于30次。p pppp⑶俯卧压背法:此法古老但仍在普遍使用。由于病人俯卧,舌头易向口外坠出,救治者不必另花时间拉舌头,可赢得更多更快的抢救时间。此法简单易行,在救治触电、溺水、自缢者时常用。此法虽进气量不及口对口和口对鼻大,但比以后几种人工呼吸法效果好。 pppp其操作方法是: pppp①将患者胸、腹贴地,腹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或一臂枕在头下,使胸廓扩大。 pppp②救治者两腿跪地面向患者头部,骑在患者腰臀上,把两手平放在患者背部肩胛下角的脊椎骨两旁,手掌根紧贴患者背部,用力向下压挤。 pppp③救治者在压挤患者背部时应俯身向前,慢慢用力下压,用力方向是向下向前推压,这时患者肺内空气已压出(即呼气),然后慢慢放手松回,使空气进入患者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便形成呼吸。每分钟可作14-16次。p pppp⑷仰卧压胸法:此法不适于牙关紧闭舌向后坠的患者,对溺水、胸部创伤、肋骨骨折患者也不宜采用。此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病人表情,气体交换量较俯卧法为大。 pppp在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病人舌头拉出(最好设法固定,以防后缩阻喉)。其操作方法如下: pppp①患者取仰卧位,p背部稍垫高,使胸部凸起。 pppp②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大腿两旁,将双手平放于患者乳房稍下部位(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双大拇指向内,靠近患者胸骨下端,余四指微弯向外,手掌根贴紧患者胸廓肋骨上,用力压挤其胸。 pppp③挤压方向、压挤方法同俯卧压背法。做此法时,救治者两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力推压患者胸廓,使其胸腔缩小,迫使气体由其肺内排出(即呼气),在此位置停2秒钟;然后再将双手松开,身体向后,略停3秒钟,使患者胸扩张,空气进入其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压启,每分钟14-16次,直到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p pppp⑸仰卧伸臂压胸法:如伤员下肢或腰臀部负伤,无法用仰卧压胸法时,可采用此法。此法仍将患者仰卧,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头顶端,将患者双臂置胸前,握紧患者双腕,将其双臂向上与躯体呈直角,再向外拉与地平,维持2秒钟,使其胸廓扩张,引气入肺(即吸气);接着再将患者两臂收回,使之屈肘放于胸廓的前外侧,对着肋骨施加压力,持续2秒钟,使其胸廓缩小,挤气出肺(即呼气)。如此往复,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为止。此法仍为每分钟14-16次。p pppp病人呼停止时要确保呼吸道畅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吹入的气量大人和孩子是不同的。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 1.p操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 2.p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 3.p深吸气,张大嘴,操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 4.p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 5.p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比起空气中的含氧率,呼出气中的氧气要低,但已足以维持生命。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 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作人工呼吸。 1.p将下巴突出,开通鼻腔及咽喉部。 2.p将下巴托起,闭紧嘴唇,以防漏气。 3.p深深吸气,对着鼻腔送气。 4.p松开嘴,用脸颊体察病人有否自主呼气。 5.p这种方法适宜下巴、口腔外伤的病人。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p p 昏迷病人或心跳停止病人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病人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两种,即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儿童15次/分,婴儿20次/分,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病人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口对鼻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它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参考资料:http://www.xjyy.com/news_view.asp?id=827
2023-07-15 23:31:243

人工呼吸急救应该怎样操作?

人工呼吸是抢救停止呼吸病人的重要急救技术,简便易行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的方法。做人工呼吸前,先要清理病人的口腔、鼻腔里的痰涕及异物,摘掉活动的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让病人仰卧,头向后仰,做人工呼吸的人一手托起病人下巴,另一手捏住病人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口紧对病人的口吹气。吹气不必过于用力,尤其是小儿,过度用力容易吹破肺泡。吹完气,救护人员的嘴离开,捏鼻子的手放松,让病人的胸部回缩呼气,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5次左右,对牙关紧闭的病人,也可对其鼻孔吹气,如病人的心跳也停止了,应同时做心脏挤压。
2023-07-15 23:31:421

怎样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p p pppp人如触电、溺水、自缢、中毒以及心脏病或癫痫发作时,呼吸可能停止,但如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予以抢救,很可能挽回生命。人工呼吸就是人为地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达到气体交换,促使患者恢复自动呼吸的救治目的。p pppp1.做人工呼吸须具备5个条件: pppp⑴患者呼吸道畅通,空气容易入出。p pppp⑵解开患者衣扣,防止胸部受压,使其肺部伸缩自如。p pppp⑶操作适当,不能造成肋骨损伤。p pppp⑷每次压挤胸或背时,不能少于1/2的正常气体交换量。p pppp⑸必须保持足够时间,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就不可随意放弃人工呼吸。p pppp2.进行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p pppp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p pppp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p pppp⑶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p pppp⑷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女性有无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p pppp⑸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p pppp3.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p pppp⑴口对口吹气法:病人应置于仰卧位,急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取合适姿势),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不使其漏气。进行人工呼吸者,在进行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贴紧病人的嘴,吹气入口;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高起;吹完气后嘴即离开,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最初吹的5-10口气要快些,以后则不必过快,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接着吹下一口气,就可以了。如此往复不止地操作,直到病人恢复自动呼吸或真正确诊死亡为止。每次吹气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p pppp⑵口对鼻吹气法:如果碰到伤病患者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但必须将病人的嘴巴用手捏紧,防止气从口内排出。在进行此法时,要先将患者鼻内污物清除,以防阻塞气道。用此法吹气时,应比口对口吹气法用力大些,时间长些。p无论用口对口还是用口对鼻吹气方法,最好都用纱布或手帕将病人口、鼻隔一下(但不能影响通气)。吹气次数每分钟成人不少于14-16p次,儿童不少于20次,婴儿不少于30次。p pppp⑶俯卧压背法:此法古老但仍在普遍使用。由于病人俯卧,舌头易向口外坠出,救治者不必另花时间拉舌头,可赢得更多更快的抢救时间。此法简单易行,在救治触电、溺水、自缢者时常用。此法虽进气量不及口对口和口对鼻大,但比以后几种人工呼吸法效果好。 pppp其操作方法是: pppp①将患者胸、腹贴地,腹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或一臂枕在头下,使胸廓扩大。 pppp②救治者两腿跪地面向患者头部,骑在患者腰臀上,把两手平放在患者背部肩胛下角的脊椎骨两旁,手掌根紧贴患者背部,用力向下压挤。 pppp③救治者在压挤患者背部时应俯身向前,慢慢用力下压,用力方向是向下向前推压,这时患者肺内空气已压出(即呼气),然后慢慢放手松回,使空气进入患者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便形成呼吸。每分钟可作14-16次。p pppp⑷仰卧压胸法:此法不适于牙关紧闭舌向后坠的患者,对溺水、胸部创伤、肋骨骨折患者也不宜采用。此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病人表情,气体交换量较俯卧法为大。 pppp在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病人舌头拉出(最好设法固定,以防后缩阻喉)。其操作方法如下: pppp①患者取仰卧位,p背部稍垫高,使胸部凸起。 pppp②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大腿两旁,将双手平放于患者乳房稍下部位(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双大拇指向内,靠近患者胸骨下端,余四指微弯向外,手掌根贴紧患者胸廓肋骨上,用力压挤其胸。 pppp③挤压方向、压挤方法同俯卧压背法。做此法时,救治者两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力推压患者胸廓,使其胸腔缩小,迫使气体由其肺内排出(即呼气),在此位置停2秒钟;然后再将双手松开,身体向后,略停3秒钟,使患者胸扩张,空气进入其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压启,每分钟14-16次,直到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p pppp⑸仰卧伸臂压胸法:如伤员下肢或腰臀部负伤,无法用仰卧压胸法时,可采用此法。此法仍将患者仰卧,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头顶端,将患者双臂置胸前,握紧患者双腕,将其双臂向上与躯体呈直角,再向外拉与地平,维持2秒钟,使其胸廓扩张,引气入肺(即吸气);接着再将患者两臂收回,使之屈肘放于胸廓的前外侧,对着肋骨施加压力,持续2秒钟,使其胸廓缩小,挤气出肺(即呼气)。如此往复,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为止。此法仍为每分钟14-16次。p pppp病人呼停止时要确保呼吸道畅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吹入的气量大人和孩子是不同的。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 1.p操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 2.p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 3.p深吸气,张大嘴,操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 4.p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 5.p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比起空气中的含氧率,呼出气中的氧气要低,但已足以维持生命。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 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作人工呼吸。 1.p将下巴突出,开通鼻腔及咽喉部。 2.p将下巴托起,闭紧嘴唇,以防漏气。 3.p深深吸气,对着鼻腔送气。 4.p松开嘴,用脸颊体察病人有否自主呼气。 5.p这种方法适宜下巴、口腔外伤的病人。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p p 昏迷病人或心跳停止病人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病人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两种,即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儿童15次/分,婴儿20次/分,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病人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口对鼻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它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参
2023-07-15 23:31:523

人工呼吸正确方法

口对口呼吸法:1、呼吸道要通畅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如患者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义齿等异物时,抢救者用纱布包住食指伸入口腔进行清除。松开衣领、裤带、乳罩、内衣等。舌后坠者用纱布或手帕包住拉出或用别针固定在嘴唇上。2、先吹两口气 清洗病伤者口鼻异物后,口对口呼吸前先向患者口中吹两口气,以扩张已萎缩的肺,以利气体交换。3、姿势 患者仰卧位,头后仰,颈部用枕头或衣物垫起。口盖两层纱布,急救者用一手抬起下颌,另一手拇、食指捏紧病者鼻翼,以防吹进的气体从鼻孔漏出。4、患者口张开,抢救者吸一口气后,张大口将患者的口全包住。5、接着做捏鼻动作 快而深地向病者口内吹气,并观察病者胸廓有无上抬下陷活动。一次吹完后,脱离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时松开,慢慢抬头再吸一口新鲜空气,准备下次口对口呼吸。6、吹入量 每次吹气量成人约1200ml,过大量易造成胃扩张。无法衡量时,急救者不要吸入过多的气体。7、呼吸频率 口对口呼吸的次数成人16~20/min。单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双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5次后,吹气1口,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一口气(12~16/min)。二、口对鼻呼吸。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现场抢救时,如必须搬动患者,需用手抬,并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以免延误时机。2、口内如有异物,必须清除。必要时用纱布包住舌头牵出之,以免舌后缩阻塞呼吸道。3、头宜侧向一边,以利口鼻分泌物流出。4、人工呼吸速度以12~16次/min为度,节律宜均匀。5、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可停止人工呼吸,但应继续观察,如呼吸又停,应继续人工呼吸。6、非经确诊患者已死亡,人工呼吸不得停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口对口呼吸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呼吸
2023-07-15 23:32:126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有危险;若超过10分钟,就很难挽救了。因此,当有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时,一定要分秒必争,采取急救措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是急救措施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 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仰卧压胸和俯卧压背三种方法,其中口对口的方法效果最好,方法也简单。做法是:在做人工呼吸前,要先将病人口中、鼻中的痰或污泥清除。病人仰卧,并将病人的头尽量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者站(跪)在病人一侧(可能时用手帕或纱布盖住病人的口鼻),然后一手把病人下颌托起,张开嘴;另一手捏住其鼻孔。救护人员深吸气后,对准病人的口,快速向病人口中吹气;病人胸部扩张起来后,停止吹气,并放松捏鼻子的手。待胸部自然缩回去,再做第二次。以每分钟吹气14一16次左右(小儿可稍增加几次)的速度重复进行,直到病人恢复自然呼吸。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因为当救护人员深呼吸时,呼出的气中氧可达18%,而二氧化碳仅占2%,只要保证每次吹入1升气体,便可以使病人肺里的氧气量基本维持正常,从而得救。 胸外心脏按摩是使心脏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措施。急救时,要让病人平躺在地面上或硬板床L,救护人员站在病人左边,右手掌根部放在胸骨(胸部正中的那块骨头)下端,左手压在右手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适当用力向下直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两手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对成人用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重复进行,小儿每分钟100次。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肋骨骨折。如遇到呼吸、心跳都停止的病人,可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每做口对口吹气1次,胸外心脏挤压4次。做心脏挤压术时,要注意观察效果,如病人大动脉可摸到脉搏,瞳孔缩小,并逐渐恢复自然呼吸,说明有效。
2023-07-15 23:32:543

人工呼吸急救法步骤是怎样的?

人工呼吸是抢救停止呼吸病人的重要急救技术,简便易行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的方法。做人工呼吸前,先要清理病人的口腔、鼻腔里的痰涕及异物,摘掉活动的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让病人仰卧,头向后仰,做人工呼吸的人一手托起病人下巴,另一手捏住病人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口紧对病人的口吹气。吹气不必过于用力,尤其是小儿,过度用力容易吹破肺泡。吹完气,救护人员的嘴离开,捏鼻子的手放松,让病人的胸部回缩呼气,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5次左右,对牙关紧闭的病人,也可对其鼻孔吹气,如病人的心跳也停止了,应同时做心脏挤压。
2023-07-15 23:33:101

人工呼吸怎样做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让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呼吸道有堵塞的,要先作清理;其次,救护人站或跪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病人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8-12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023-07-15 23:3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