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营
-
首先:自然界的动物会进化得越来越凶猛,或防御力越来越强。这句话是并不立的。
远古海洋猛兽:
沧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与著名的霸王龙同属一个时代,当霸王龙称霸陆地的时候,沧龙也正在海洋中称霸。沧龙有很多种类,其中最大的长达18米,生性凶猛,群居。以鲨鱼,剑射鱼,古海龟,甚至是其他的沧龙为食。如果在白垩纪末期的海洋里,还有比遇到一只沧龙更危险的事,那就是遇到他们一家子。
平滑侧齿龙生活在侏罗纪(1.55亿年前——1.45亿年前)的海洋里,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最危险的猛兽。最大可长到25米,海洋中任何其他种类的生物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由于平滑侧齿龙游泳速度比不上沧龙,相对危险性降低。 平滑侧齿龙爱吃鲨鱼。
巨齿鲨,从名字上就知道这种生物拥有巨大的牙齿。巨齿鲨生活在距今400万年前温暖的海洋里,那时的人类祖先刚学会直立行走。巨齿鲨长达15米,以大型鲸类为食。在冰河世纪到来时,由于鲸类转移到两极水域。失去食物的巨齿鲨灭绝了。
(龙王鲸)械齿鲸生活在距今3千6百万年前的撒哈拉沙漠,不过那时还是温暖的海洋。械齿鲸长达18米,以其他鲸类和大型鲨鱼为食,甚至虽涨潮潜入沼泽以始祖象为食。在圣婴现象加剧,南极大陆出现冰川后,失去食物的械齿鲸慢慢灭绝。
邓氏鱼,这种满头盔甲的变态鱼类生活在距今3亿6千万年前的泥盆纪,统治了海洋大约5千万年。邓氏鱼体长大约9米,体重4到5吨,有两三头大象重。邓氏鱼的头部盔甲大约有5厘米厚。邓氏鱼以其他种类的盔甲鱼为食。
杯椎鱼龙:杯椎鱼龙生活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那时刚刚出现第一只恐龙——腔骨龙。长达8米。
鹦鹉螺:鹦鹉螺生活在4亿五千万年前的奥陶纪,长达十米。
远古陆上猛兽
1.棘背龙:
意大利科学家近日确定一种有着类似鳄鱼大嘴的巨型恐龙顶替了暴龙,成为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食肉动物。
意大利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克里斯蒂诺u2022戴尔u2022萨索和他的同事们检测了一个在摩洛哥发现的恐龙嘴化石,经过测量竟长达1米。另外,他们还分析了以前一块未经确认的恐龙头骨化石。研究人员推测,这个头骨至少有2米左右长。
新发现的恐龙遗骨表明,这种恐龙从鼻子到尾部长达19米,超过8吨重,它的竞争对手暴龙在它面前就像侏儒一样。这种超级巨兽生活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主要分布在撒哈拉附近的沼泽或者河流中。化石显示这种超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鱼类。这种恐龙也是用后肢行走,在它的背部有两米多长的脊骨,支撑起它有力的前肢,使它能更有效地捕食猎物。
科学家们在对其头骨碎片的分析发现,即使《侏罗纪公园3》中的庞然大物——高达44尺的棘龙,比最大的霸王龙还要大也不及它的高大凶悍,怕是只有日本怪兽“哥斯拉”跟它有的一拼。
意大利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研究员保罗u2022巴拉特博士说:“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新型恐龙可能比暴龙还要大,从而成为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肉食动物”。
2.恐鳄:
恐鳄(学名:Deinosuchus),是种已灭绝大型鳄,属于短吻鳄超科,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东部海岸地区。恐鳄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恐怖的巨鳄”,δεινu03ccu03c2/deinos意为“恐怖”,σουχοu03c2/suchos意为“鳄鱼”。
恐鳄是史上出现过最大型的鳄类之一,可能会以恐龙为食。目前发现的恐鳄化石主要以头骨为主。根据近年研究,古生物学家对于恐鳄的身长估计值,较之前的估计值短。由于恐鳄的化石相当破碎,关于恐鳄的身长,目前有差异相当大的不同估计值。在1954年,内德·科尔伯特(Edwin Harris Colbert)与罗兰·伯德( Roland T. Bird)估计恐鳄的下颚长度为2米,并与其他大型鳄鱼相比较,提出恐鳄的身长为15米。在1999年,格里高利·艾利克森(Gregory M. Erickson)与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较短的版本,认为恐鳄的身长为8—10米。2002年,大卫·史威莫(David Schwimmer)提出:生存于北美洲东部的恐鳄,身长为8米,体重为2吨;生存于北美洲西部的恐鳄,身体较大,身长为12米,体重为8吨。
虽然恐鳄的身长有不同的估计值,但它们的体型明显地大于任何现存的鳄类。即使是其中最小的估计值,其体重仍大于任何现存鳄类。恐鳄被认为是史上最大型的鳄之一。其他的史前巨型鳄类包含:白垩纪早期非洲的帝鳄、中新世巴西的普鲁斯鳄、中新世与上新世印度的鸟嘴鳄。
3.普鲁斯鳄:
普鲁斯鳄(Purussaurus)
分类 真鳄亚目
生存年代 新生代早期
生存地点 南美洲
据推测,普鲁斯鳄的行动比较缓慢,它主要靠埋伏袭击一些同样大型缓慢的龟类、沙加兽类、钝脚类、啮齿类(Phoberomys patteroni)以及别的爬行类为生,这些动物在当时的南美非常普遍。
普鲁斯鳄的发现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最著名的出产鳄鱼的地方,钝鳄和宽吻鳄仍然是那里的水中霸主。1986年,一位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在那里找到了近100年前就被人们命名了的可能是史上最大巨型鳄鱼——“普鲁斯鳄”的下颚化石和部分颅骨化石的碎块。这些化石拼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鳄鱼头骨:长1.5米、牙齿就有6、7厘米长!
根据鳄鱼的头与身长比例,古生物学家们推测,这条普鲁斯鳄的身长可达15米,体宽2.7米,重达18吨,比凶猛的霸王龙还要重10吨。而且这条鳄鱼的牙齿丝毫没有老化的现象,估计它还应能继续生长,直到19至20米长!因为,爬行动物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几乎是可以无限地增加的。
普鲁斯鳄的灭亡
普鲁斯鳄性情狂暴,威力无穷,没有其它的掠食者堪与它匹敌,它们的对手是
自己的同类。佛瑞利认为,与同类的竞争是普鲁斯鳄不断长大的原因,他分析道,
从普鲁斯鳄的巨大身躯,可看出当时的竞争凶残无比。它们取舍相同食物、地盘与
筑巢地点,所有生存所需都一样,同一种属之间的竞争,庞大的身躯占尽好处。
■普鲁斯鳄的庞大体型只带来短暂成功,却导致了衰亡
在鳄鱼悠久的历史中,它不只称霸于一个世界,它们悠游在陆上和水中,随心
所欲捕食。
然而,普鲁斯鳄的最大敌手是同类族群,残酷的竞争促使它们越长越大,然而
庞大体型只带来短暂的成功,并导致它们的衰亡。普鲁斯鳄变得如此庞大,它们大
得过头了。大到极端的动物,生活也到了极限。
佛瑞利认为,巨大的体型是一种适应策略,然而再大的个体都会遭逢不测。演
化成特殊类型会面临一个问题,它们过于依赖环境,环境一旦被破坏,它们就会首
先灭绝。
普鲁斯鳄的世界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改变,气候开始变化,海水退却,冻结于
极地冰盖,广大的湖泊萎缩,产生了亚马逊河。这种特殊的鳄鱼种族,恐怕难以适
应新的世界。佛瑞利认为普鲁斯鳄之所以灭绝的原因主要来自环境的变化。
没有生物可以永生,恐怖的恐鳄与庞大的普鲁斯鳄也逃不过自然界的变迁而灭
亡。但是它们的同类却能生存到今天,这说明鳄类在身体结构上经得起环境的考验。
4.南方巨兽龙:
1993年阿根廷一个惊人发现, 动摇了暴龙在考古学上「地球史上第二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的地位。1993年, 考古学家ruben d. carolini在1993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平原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原来在远古的阿根廷曾经存在过一种可怕的怪兽。这种可怕的怪兽是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二大的两足生物, 体重达到惊人的八公吨。这种恐龙於1995年被命名为南方巨兽龙, 意思是南方巨大的蜥蜴。南方巨兽龙是侏罗纪最著名掠食恐龙异特龙(跃龙)的后裔, 不过生活年代较后的南方巨兽龙体型却足足比前者大了差不多一半。
南方巨兽龙毫无疑问是地球史上最厉害的掠食者之一, 不过它们要对付的猎物也绝非容易应付的小型食草恐龙。在差不多时期生活和同一地点(阿根廷)生活的有阿根廷龙——地球史上最庞大的食草恐龙。这个原因也可以解释南方巨兽龙演化到如此庞大的原因。同样地, 南方巨兽龙的头骨长达1.8公尺, 颚部长满8吋(20厘米)长的锋利牙齿。南方巨兽龙的体重达8公吨, 所以它们发展出强大的骨骼及肌肉网络来支撑沈重的身躯, 同时保证它们在捕食猎物的时候有可接受的速度。长长的尾巴则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起了平衡的作用和快速转向的能力。
由于古生物学界已普遍认同暴龙是一种不聪明的恐龙, 所以有理论认为同是巨型肉食恐龙的南方巨兽龙应该也是智力比较低的恐龙, 没有复杂的行为如社会结构等。不过古生物学家发现紧靠的南方巨兽龙提供了初步证据它们的行为可能比我们原先想像的要复杂。它们的智力可能足够让它们有较复杂的行为如群居的观念。现时甚至有推测认为这种强大的恐龙从群居中学会合作猎食的技能, 以提高效率。有科学家利用工程学结合出土化石进行研究, 他们以关节最大可承受的运动至静止状态力计算出这种恐龙结构上最大可承受每小时50公里的奔跑速度。
以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 南方巨兽龙很有可能比更著名的暴龙更大。在身长方面, 南方巨兽龙比12公尺长的暴龙长了足足2公尺; 身高方面两者差不多; 而体重方面巨兽龙也比暴龙重了一公吨。所以我们绝对有足够证据相信南方巨兽龙的确比暴龙大。不过两者在历史中并不可能相遇, 因为两者年代相隔了3000万年。 鲨齿龙 是非洲以发现过的第二大的肉食恐龙。鲨齿龙长14米,比霸王龙长1.5米,鲨齿龙的股骨长1.45米,鲨齿龙的头骨有1.63米长。比霸王龙的头骨要长10厘米。仅次于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1.9米长的头骨。 这三种恐龙被称为最大的四种兽脚类恐龙之一(另一种是棘龙)。鲨齿龙的头骨虽然大,但他的大脑只有霸王龙的大脑一半那么大。鲨齿龙和南方巨兽龙都被划为鲨齿龙类。
1944年4月24日,纳粹空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野蛮的炸掉了这具令它们莫名其妙的鲨齿龙头骨化石,战后,为了修复在被损坏的鲨齿龙头骨, 美国古生物学家mr.sereno和他的考察队深入非洲,终于在撒哈拉大沙漠找到了另外一个鲨齿龙头骨,时间是1995年。
5.鲨齿龙:
目前,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生最新考古发现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食肉类恐龙,它是地球上真正的霸主,其身高有双层巴士那么高,锋利的牙齿有香蕉一般大小,这种新物种恐龙生活在0.95亿年前的撒哈拉平原。
据了解,在挖掘这具恐龙骨骼时,考古学家还在骨骼残骸旁近同时发生另外两个大型食肉恐龙骨骼,很可能这三只恐龙是在共同寻找食物或者互相厮杀。对于这三具巨型恐龙骨骼的发现,考古专家吃惊不已,他们称这就像是真实版的“侏罗纪公园”,并意识到需要对恐龙的行为习性进行重新认识。
目前,这种新物种恐龙被命名为“Carcharodontosaurus iguidensis”,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生史蒂夫?布鲁萨特发现的。恐龙的骨骼和牙齿是10年内在非洲尼日尔挖掘发现的,当时的挖掘者正是史蒂夫的老师世界著名的“恐龙猎手”——保罗?塞里诺博士,然而保罗未完全对这些骨骼进行深入研究,他将这些考古资料交给了自己的学生作为研究课题。
今年23岁的史蒂夫说,“当我证实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食肉恐龙物种时激动不已,要知道考古界非常罕见地能够发现体型庞大的恐龙骨骼。”推测这具完整的恐龙骨骼从嘴部到尾部共长46英尺,足部到肩部的高度为14英尺,它共有70颗牙齿,头部有5英尺长。它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当时地球要比现今还要温暖,现今的撒哈拉沙漠那时还是一片充满湖泊和江河的区域。
史蒂夫指出,考古研究中共发现大约10颗牙齿,每颗都有8英寸长,还有颈部、头骨和颚骨的部分骨骼。这种新物种恐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性恐龙,它的身高可达到60英尺,体重可达到9吨。
这只恐龙很可能是与更强大的对手进行搏斗时死亡的,在同一挖掘地点,考古人员还发现另外两只恐龙骨骼残骸,这是24英尺长的皱褶龙,这是一种“面部皱褶”的恐龙物种,擅长角逐捕猎。史蒂夫说,“这与之前的恐龙考古挖掘完全不同,正常来说,像霸王龙这样的强大食肉恐龙应当是当时恐龙世界的真正霸主,然而看来恐龙世界中还存在着更强大凶猛的恐龙物种。很可能是这三只大型食肉恐龙在共同围捕小型猎物,之后它们之间又互相搏杀。”
Carcharodontosaurus iguidensis这种恐龙的确非常罕见,其中一具恐龙骨骼是于上世纪20年代在埃及挖掘发现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具保存在德国慕尼黑的恐龙化石在炮火中被毁掉,另一具此类恐龙的骨骼发现于10年前的摩洛哥。
6.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暴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暴君蜥蜴」,种小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属的第二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藉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暴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可能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下目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大于暴龙,暴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目前已有超过30个雷克斯暴龙的标本被确认,包含数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龙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学家们有足够的资料研究暴龙生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生长模式与生物力学,有些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软组织与蛋白质。但霸王龙的食性、生理机能以及移动速度,仍在争论当中。
霸王龙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体长15米,仅头部就有1.5米长,身高达6米。头骨笨重,高而侧扁,具有两个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椭圆形。牙齿极为发达。在齿骨、髃骨和前关节骨之间有粗大的活动韧带固着痕迹 ,颈骨较短,有9~10个颈椎,其构造特点是短宽型。肩带退化,肩胛骨细长,而肱骨短小,长仅有肩胛骨的一半。前足退化细弱,仅有二指,亦可能残存第三指。霸王龙腰带非常发育,结构极为紧凑,不仅肠骨与荐椎紧密愈合,坐骨与耻骨的远端也彼此贴合在一起;其耻骨远端扩粗呈足状突,而坐骨远端为棒状。这样粗壮的腰带结构,表明其后肢活动强烈。霸王龙主要生活在丘陵区,以植食性的爬行动物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霸王龙在晚白垩世最晚期时绝灭了。
霸王龙就像是一台骨骼破碎机。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凶残恐龙,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其硕大颚骨和锋利牙齿能够将猎物撕裂成牙签大小。这种恐龙的体型很庞大,体长40英尺,身高20英尺,体重近1.6万磅。
霸王龙是两足行走,在0.65亿年前白垩纪末期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广阔地域。目前,科学家们仍置疑是否霸王龙是动作迟缓的食腐动物还是动作敏捷的掠食性动物,但无论它的食物是活着的还是死的,它口中的猎物一定很大,这种食肉性恐龙进食时一定非常血腥
7.帝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最近在尼日尔的泰内雷沙漠发掘到一具巨型鳄鱼的化石。这种鳄鱼的学名叫“sarcosuchus”,就是“鳄鱼之王”的意思。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这只生存在水中的鳄鱼堪称为“庞然大物”。它长约12米,重达10吨,比现在 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大鳄鱼还要大10-15倍。而且,这只鳄鱼与恐龙同处一个时期——白垩纪,是当时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更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这样的鳄鱼在恐龙横行的远古时代,有时竟捕食恐龙为餐。那么,它是如何来捕食恐龙的呢? 研究人员发现,与许多生活在浅海中的古代鳄鱼不同,这种爬行类鳄鱼以河流为家。当时,陆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无数河流纵横交错,遍布其间。而这种鳄鱼就栖息在这些宽阔的河流中。每当恐龙感到饥渴,到河边饮水时,就是鳄鱼捕杀恐龙的最好时机。
这类鳄鱼之所以能捕食恐龙,主要因为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体构造。它的鼻子末端长着一个巨大的、球根状的突起,突起里面有一个空腔。这使它的嗅觉异常灵敏,并能发出奇异的声音。而且,这种超级鳄鱼的牙齿也非同一般。与一般以鱼类为生的动物相比,它的下颌牙不仅与上颌牙互相交错,而且能精确无误的嵌入其中。在100多颗牙齿当中,一排门牙能咬碎骨头,撕裂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猎物。此外,它的眼睛也难以理解地向上翘起。
每当恐龙到河边喝水的时候,鳄鱼就把十几吨重的身体藏在水下,水面上只露一双眼睛。然后,它慢慢接近猎物,伺机发动突然袭击。用这种方法,许多恐龙转瞬之间就成为它的盘中美餐,有时,巨型恐龙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厄运。
除此之外,鳄鱼的皮肤上还长有一层片状骨质“铠甲”。这些“铠甲”不仅像树的年轮一样标志着鳄鱼的年龄,而且能保护鳄鱼在捕食猎物时免受伤害。
事实上,早在1964年,法国科学家就曾在尼日尔挖掘到一块此类鳄鱼的头盖骨化石。之后,由保罗·塞雷诺率领的芝加哥大学的考古队也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挖掘到一些类似的化石。但这些残缺的化石仅仅提示研究人员——这样的鳄鱼有可能存在。而最近的发现则表明,此类鳄鱼可能就是生物史上最大的鳄鱼。
正如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当时,这种鳄鱼势力非常强大,很可能就是使恐龙做恶梦的那类东西。
8.玫瑰马普龙:
马普龙(属名:Mapusaurus)意为“大地蜥蜴”,是种巨型肉食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马普龙与它们的近亲南方巨兽龙非常类似,它们的身长超过12.2米,重量超过3公吨马普龙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间,由一群阿根廷与加拿大共同组成的团队,在一个包含至少7个不同个体的骨床中所挖掘出来;该地属于Rio Limay群的乌因库尔组(Huincul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森诺曼阶。在2006年,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与菲力·柯尔(Phil Currie)推测这个骨床可能是许多尸体堆积而成,是某种掠食者陷阱,也许能提供马普龙行为的线索。目前已知的其他兽脚类骨床包括:犹他州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的异特龙骨床、亚伯达省的阿贝力龙骨床、以及蒙大拿州的惧龙骨床。
古生物学家罗多尔夫·科里亚否定他之前所提出的假说,他在一个会议上提出这个化石集合处,可能显示马普龙以群体猎食,共同围捕大型猎物,例如巨大的蜥脚下目阿根廷龙。如果这个假设属实,这骨床将是除了暴龙以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群体猎食的第一个大量证据;但仍不确定马普龙是以有组织的群体猎食(类似狼),还是以随机聚集的方式猎食。乌因库尔组的沉积环境被解释成淡水水道沉积层,有短暂或季节性河流的干旱或半干旱环境。在缺乏化石的乌因库尔组中,这个骨床的存在显得相当有趣。
体长40英尺,体重大约6吨,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龙物种。由于考古学家在遗址处同时发现几具玫瑰马普龙骨骼残骸,认为可能数只玫瑰马普龙围攻捕杀了一只体型最大的食草性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其体长100英尺,当玫瑰马普龙一起向阿根廷龙进攻时,庞大的阿根廷龙倒下还未断气时肢体就被这些残忍的掠食者撒碎。
玫瑰马普龙生活在1亿年前,它比霸王龙要大,甚至体型还超过了其较年长的同胞物种——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它们的牙齿窄而锋利像刀片一样,有利于撕咬猎物。其骨骼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玫瑰马普龙与人比较
9.异特龙:
(属名:Allosaurus)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8.5公尺,最长可达12到13公尺。它们生存於晚侏罗纪,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异特龙具有大型的头颅骨,上有大型洞孔,可减轻重量,眼睛上方拥有角冠。它们的头骨是由几个分开的骨头组成的,骨头之间有可活动关节,进食时颌部可先下上张开,然后在左右撑开吞下食物;它们的下颚也可以前后滑动。颚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弯曲的牙齿。相较于大型、强壮的后肢,它们的前肢小,手部有三指,指爪大而弯曲,长度为25公分。尾巴长而重,可平衡身体与头部。异特龙的骨架和其它兽脚亚目恐龙一般,呈现出类似鸟类的轻巧中空特征。
异特龙是该时期北美洲莫里逊组最常见的大型掠食者,并位在食物链的顶层。它们可能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例如:鸟脚下目、剑龙科、蜥脚下目恐龙。异特龙经常被认为采用群体合作方式攻击蜥脚类恐龙,但很少证据显示异特龙具有共同攻击的社会行为。它们可能采取伏击方式攻击大型猎物,使用上颚来撞击猎物。
第一个可明确归类于异特龙的化石,是在1877年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所发现。异特龙具有复杂的分类历史,过去曾有许多种最初被归类于异特龙,但现在被分类于个别的属。最著名的种是模式种脆弱异特龙(A. fragilis)。异特龙在20世纪中长期被名为腔躯龙,直到在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发现大量的化石后,异特龙才成为常用的名称,并成为最广受研究的恐龙之一。
异特龙的化石主要来自于北美洲的莫里逊组,另外在葡萄牙、坦尚尼亚也发现了可能的化石。异特龙的化石是美国犹他州的州化石。由于异特龙是最早被发现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吸引了一般大众的注意,并出现在数个电影与电视节目中。
10.特暴龙:
亚洲发现的恐龙非常独特, 特别是中国、蒙古的恐龙实在令人惊叹。要谈到特暴龙, 就先要从几千公里外的北美洲讲起。1902年, 一个跨世纪的大发现---一种当时最庞大, 最凶猛的食肉恐龙, 暴龙在北美洲出土。至今已经101年, 不过,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依照型, 推断出暴龙乃侏罗纪时期的霸主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在二十世纪初、中期的古生物学界, 暴龙乃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的理论成了主流的观点。二十世纪末期, 考古学家依骨骼构造, 否定了暴龙乃异特龙直接进化而成的理论。不过, 至今仍争持不下的是究竟暴龙的近亲是什么样的恐龙?古生物学家根据身体构造, 指出暴龙最早源于三叠纪的空骨龙; 不过, 到了白垩纪末期, 暴龙的类似品种则分支成2种。一种是亚洲蒙古的特暴龙tarbosaurus, 另一种是北美洲本身的恶霸龙daspletosaurus。
特暴龙是截至目前为止在亚洲发现过最庞大的食肉恐龙, 相信跟暴龙一样, 是十分凶猛的巨型食肉恐龙, 体型略瘦。典型的特暴龙身长较北美洲的暴龙稍为逊色, 约10公尺长, 最高可以去到12公尺。身高约4公尺, 重6、7公吨, 嗅觉灵敏, 相信跟暴龙一样是靠嗅觉追踪猎物的位置。这个品种在7500万至6500万年前, 在今天的蒙古相信很常见。美国最受欢迎的恐龙其实很可能源自亚洲, 因为在晚白垩纪的时期, 亚洲和北美洲在今天的白令海峡处有"陆桥"连接。所以, 亚洲的恐龙能够徒步迁徙往北美洲在那个年代绝对不为奇。
现代有什么动物比它们更凶猛?
进化成哪样不是由动物决定的,动物的进化都是随机的。因为远古的凶猛动物的进化不能适应自然选择,所以被淘汰了。
人是进化最成功的物种,虽然没有强悍的身体,却有统治其它所有凶猛动物的力量!
- 床单格子
-
因为自然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啊。人类现在居于食物链和生物链的顶端,生活安逸,没有来自其他生物的威胁,而且,每天在屋子里写字画画看电脑,连运动都很少的人类,就算想进化成那样也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某一天自然界某种动物迅速强大起来,以至于威胁到了人类,到时候要进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不过在我看来,一颗核弹就能炸平几个城市的人类,应该不至于沦落到被动物威胁安全的地步,所以要进化也不太可能
- 出投笔记
-
这个问题问的好,很有建设性。强者生存的世界,每种生物变强的方式都不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复杂的环境造就了人类进化的复杂多样。结尾来句外星人的话:地球很好。
- 血莲丿红尘
-
因为人类大脑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安逸,也就不需要凶猛的性情和可怕的利齿了。人类有可能进化成异形,大脑超大的异形。
- 黑桃花
-
那是脑残的问题
- volcanoVol
-
可以的,只是时间问题!!
- 陶小凡
-
不能,但也不一定,靠你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