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张弛的学术经历

2023-07-16 15:56:03
共1条回复
clc1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化学博士学位。

美国堪萨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随美国化学会2000年主席Daryle H. Busch教授,从事由美国空军科研基金资助的有关液晶在先进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及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新型紧密约束的光敏分子材料在核反应堆贵重金属元素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无机与应用化学系、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与莱布尼茨奖得主、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Wolfgang A. Herrmann教授合作,从事分子棒/分子线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日本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长期特别研究员,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Kazuyuki Tatsumi教授合作,从事过渡金属功能簇合物及超分子的研究。

获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教授 (Level E),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部与澳大利亚创新、工业和科学研究部共同批准资助建设),“光响应功能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

相关推荐

科技部是干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主管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部门, 其前身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5月。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02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技术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6月22日中央决定撤销该机构,1977年9月恢复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23-07-16 06:08:041

国家科技部有哪些司

国家科技部有22个司局。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中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上海培训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管理/代管事业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日报社驻外科技机构、主管社团、基金会。
2023-07-16 06:08:172

科学技术部为什么解散

根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计划,自2018年3月19日起,国家科技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合并为新的国家科技部,从而取代了之前的两个部门,科技部将主要负责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发展。科技部的成立是为了加强国家科技事务的统筹协调,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科技部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国家科技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协调科技领域的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管理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等科技公共服务资源。组织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等。科技部的解散则意味着这些职责和任务将由新成立的国家科技局等机构接管和管理。
2023-07-16 06:08:241

科技部重组,省市科技部门人员冻结吗

科技部重组,省市科技部门人员不一定冻结。2021年3月,中国国务院进行了机构改革,其中涉及到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的重组和调整。具体来说,原中国科学技术部、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国家版权局分别与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并形成了新的部门。此外,各省市科技部门也将按照新的机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至于具体人员的冻结情况,则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机构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会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冻结招聘、裁员、转岗等。
2023-07-16 06:08:311

科技部是干什么的

  科技部是国家行政单位之一,主要工作职责: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2023-07-16 06:08:381

香山科学会议由哪个部门发起

香山科学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发起。该会议是中国国家层面的重要学术会议,旨在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管理和政策制定机构,扮演着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关键角色。
2023-07-16 06:08:451

nsfc全称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运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主要职责】【主要学科】国家社科基金设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人口学、统计学、体育学、管理学等23个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已形成包括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六个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
2023-07-16 06:08:521

国务院有多少个部

国务院现在部门有26个,分别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6.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8.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12.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13.中国人民银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5.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该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2018) 第二条 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2023-07-16 06:09:181

国务院行政机构序列是什么

国务院直属机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其组成部门均属我国行政部门: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2、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4、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6、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家信访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组成部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防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审计署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16 06:09:251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临选哪一个更具有权威性?

在中国科技领域,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都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评选。其中,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评选出来的,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则是由中国科学报社评选出来的,主要关注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两个评选都是由权威机构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评选标准和程序都非常严格和科学。因此,无论是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还是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当然,两个评选的重点和涵盖领域不同,具体取决于您的关注点和需求。如果您更关注应用性和实用性,那么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可能更适合您;如果您更关注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和进展,那么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可能更适合您。
2023-07-16 06:09:321

2023年会有飞天奖吗

2023年会有飞天奖。飞天奖起源于1992年,每年举办一次,2023年也会举办飞天奖。飞天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联合设立的,旨在表彰为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领域中,飞天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奖项。通常,它被认为是中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标志性产物。飞天奖是中国综合科技奖中的极品,它是以实现综合性的创新为主要标准评选表彰数位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科技团队的最高荣誉。飞天奖的意义飞天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得奖者来说,获得飞天奖既是表彰,也是鼓励和激励,可以鼓励国内的莘莘学子奋发拼搏,也可以为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站稳了一只坚实的脚跟。飞天奖在最近几年里也在逐渐走向国际化。2019年,飞天奖授予了全球范围内的1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15次。这一变化,不仅为飞天奖国际化进程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契机。飞天奖作为中国的最高科技奖项,它的历程也反映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它不仅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个梦想,一个让中国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的梦想。通过飞天奖的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每一天迈进着新的台阶。
2023-07-16 06:09: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地址、电话、邮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联系电话: 010-58881800 新闻办电话: 010-58881888 科技部业务咨询电话: 010-58881800邮编:100862 办事指南:1, 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审批 :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 2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登记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社会奖励处 3 限制出口技术出口技术审查 : (1)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2)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4 实验动物原种进口登记单位资质认定 : 条件财务司 5 实验动物许可证核发 : 条件财务司 6 实验动物出口审批 : 条件财务司 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审批 有关专业司 8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审批 :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委托火炬中心办理 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有关专业司 10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委托火炬中心办理 1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关专业司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审批 科技部基础司 1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审批 科技部基础司 14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 科技部高新司 15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域范围调整 科技部高新司 16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 科技部高新司会同教育部科技司 17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部农村司 18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科技部社发司 19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及基地审批 科技部农村司 20 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科技部火炬中心 21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科技部火炬中心 22 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科技部火炬中心 23 创新基金项目审批 (1)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2)科技部计划司 (3)财政部企业司负责项目审批
2023-07-16 06:10:062

中国科技部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什么级别

属于正厅局级。中心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经国务院批准于1982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领导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家级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专业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促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历经30 年的发展,交流中心现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 多个机构及著名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对美洲和大洋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及港澳台地区合作交流的局面,在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陈家昌陈家昌,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兼党委副书记。1988年参加工作,1991年调入原国家科委,历任原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副处长、驻意大利使馆科技处二秘、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处长,2006年调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调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2014年任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2017年1月调入交流中心任现职。
2023-07-16 06:10:166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何时出结果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何时出结果:首先22国家自科基金于6月8日出结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缩写:NSFC),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管理。其次19日,基金委公布了2022国自然基金放榜时间:拟于9月上旬发布。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22年9月8日根据通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29439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92829项。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公布了2022年度集中接收 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2022年度共接收项目申请29439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92829项。022年7月28—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2年度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数理科学部主任江松院士主持开幕式。出结果了 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 共接收项目申请 294396 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 292829 项。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87万个项目。对2016-2020五年期间高校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重量级项目经费进行了统计,包含学校获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和 重点项目的获批经费。最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2022年9月上旬发布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结果。国自然官网上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从接收至审批完成需要5个月左右时间。
2023-07-16 06:10: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下属机构

办公厅主任:吴远彬副主任:马连芳(正局级)、李桂华、邓小明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重要文件起草、调研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文书档案管理和信访、保密等政务工作;负责科技宣传和新闻发布工作。围绕部中心工作,开展软科学研究。下设:1、综合处(信访处)2、秘书处(督查处)3、调研一处 4、调研二处 5、文电档案处 6、宣传处(新闻办公室)7、行政管理处 8、机关财务处人事司司长:李平副司长:蒋苏南、孙晓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驻外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等工作。下设:1、综合与培训处 2、干部处 3、国外干部处 4、机构与劳资处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司长:徐建培副司长:徐建国、翟立新、林新研究全国科技工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动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工作;研究起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加强有关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仲裁、科技咨询等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科技人员有关政策,推动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及科普工作;对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进行审核。下设:1、综合与政策处 2、法规与知识产权处 3、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处 4、人才与科普处 5、技术创新协调处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副司长:叶玉江、刘敏、蔡文沁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组织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国家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开发计划指南和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地组建计划;提出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的协调、综合平衡和经费配置的建议。研究提出科技成果登记、评价、鉴定、奖励、保密、技术市场、技术出口等政策、条例和管理办法;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规划;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科技统计工作。下设:1、综合与规划处(科技保密办公室) 2、计划协调处 3、高技术研究发展处 4、科技攻关处 5、平台基地处 6、区域科技发展处 7、评估统计处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副司长:戴国庆、吴学梯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负责开辟科技经费渠道、筹措科技资金;负责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研究科研条件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负责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编制和管理机关基建计划;监管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下设:1、综合处 2、条件处 3、经费预算处 4、财务资产处 5、会计与监督处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司长:靳晓明副司长:姚为克、马林英、续超前、陈霖豪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政府双边和多边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官方科技合作协议等外事工作,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组织实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指导驻外科技机构工作,联系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驻华科技机构,联系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有关科技工作。下设:1、综合与计划处 2、国际组织与会议处 3、美大处 4、亚非处 5、欧洲处 6、政策研究与驻外指导处 7、欧亚处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副司长:彭以祺研究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组织提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组织推荐和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及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并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承办基础研究的有关工作。下设:1、综合与基础性工作处 2、基地建设处 3、重大项目处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副司长:胡世辉、陈家昌、杨咸武研究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提出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工程;承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宏观管理工作;推动工业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下设:1、综合与计划处 2、能源处 3、交通处 4、信息与空间处 5、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处 6、材料处 7、工业发展处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副司长:王喆、郭志伟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科技促进“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优先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指导和组织国家重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工作;指导高技术研究计划现代农业领域实施工作;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和重大科技产业促进工作;指导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实施工作;协调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导和组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科普、科技扶贫等工作;处理农业科技领域重大应急事务和突发事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下设:1、综合计划处 2、农业科技处 3、产业科技处 4、基层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副司长:杨哲、田保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医药 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规划、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上述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攻关计划;组织实施海洋、资源环境、生物与医药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协调指导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科技工作并组织实施相关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指导部门和地方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下设:1、综合与社会事业处 2、资源与环境处 3、生物技术与医药处 4、社会事业处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俊明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董三多负责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下设:1、办公室(工会)2、组织与宣传 3、团委与青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廖杰平副局长:李永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具体拟定本部门的实施办法。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的安排。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承担部门交办的其他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事宜。 下设:1、综合处 2、党委办公室 3、生活服务处 4、文体管理处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副主任:金奕名会同有关方面拟订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办法,审核实施计划,提出综合平衡、方案调整和相关配套政策建议,跟踪和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评估和验收;负责相关综合信息管理。下设:1、综合协调处;2、监督评估处;3、业务管理一处;4、业务管理二处 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局)、科学技术部专家公寓、科学技术部长岛培训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上海培训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代管:科技日报
2023-07-16 06:10:461

科学技术部关于对部分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或宣布失效的决定

一、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68件)  1. 科技开发企业审批登记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文时间:1987年11月2日  文 号:(87)国科发综字0810号  说 明:统一适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1号)的规定。  2. 关于加强科技开发企业登记管理的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文时间:1990年3月14日  文 号:(90)国科发策字183号  说 明:统一适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1号)的规定。  3. 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组织的审批和复查、备案问题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86年1月2日  文 号:(86)国科发综字0013号  说 明:统一适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250号)的规定。  4. 从事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业务的中介机构资格认定的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发文时间:1996年12月6日  文 号:国科发政字[1996]545号  5. 集体科技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发文时间:1996年12月7日  文 号:国科发政字[1996]546号  6. 关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发文时间:1992年11月19日  文 号:(92)国科发改字796号  说 明:统一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7. 《关于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几点说明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发文时间:1993年3月19日  文 号:(93)国科发改字198号  说 明:统一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8. 全民所有制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人事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1992年8月15日  文 号:[1992]国科发改字第545号  9. 全民所有制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人事部 财政部  发文时间:1993年12月4日  文 号:[1993]国科发改字第676号  10. 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发文时间:1992年8月27日  文 号:(92)国科发改字567号  11. 关于对转制科研机构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办法  发文单位:科学技术部 人事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文时间:2001年7月6日  文 号:国科发政字[2001]230号  12. 关于申报对非教育系统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经费问题的通知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87年2月20日  文 号:[87]国科发干字0111号  13. 科技人员出国工作若干问题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92年7月17日  文 号:(92)国科发改字487号  14. 关于设立专业组、学科组的若干规定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79年12月14日  文 号:(79)国科发计字752号  15. 技术引进工作审查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进出口委员会  发文时间:1981年12月23日  文 号:(81)国科发计字第809号  说 明:已被《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商务部 科技部令2009年第1号)和《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商务部 科技部令2007年第7号)代替。  16. 关于对涉外科技展览会、博览会及科技表演进行科技保密审查的通知  发文单位:国家科技保密办公室  发文时间:1988年12月5日  文 号:(88)国科密字005号  说 明:已被《对外科技交流保密提醒制度》(国保发[2002]7号)、《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国家科委 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国家秘密技术项目持有单位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国科发成字[1998]003号)代替。  17. 八六三计划奖励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88年12月15日  文 号:(88)国科发新字823号  说 明
2023-07-16 06:10:591

中国科协和科技部区别

科协是社团组织,科技部是行政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2023-07-16 06:11:0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历史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t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ission简称国家科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经存在的一个部门,管理国家科技事务。我国最早于1956年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1958年,两个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与中国科学院合并,1977年9月再度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年,改名为科学技术部。
2023-07-16 06:11:151

中国科学技术部专家公寓周边环境怎么样?生活便利吗?

城市:北京楼盘名称: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部专家公寓 公交线路:公交:617路、613路、414路、32路 轨道交通:公主坟站(10号线、1号线)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30%,共0栋楼,停车位 周边配套:幼儿园:翠微幼儿园 中小学:翠微中小学、卫国中学 大学:北京自修大学 商场:城乡贸易中心、翠微广场、翠微大厦 医院:301医院、水利医院 邮局:城乡华懋邮电所 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 其他:玉渊潭公园、天行建大厦(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2023-07-16 06:11:301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包括哪些学科

学校以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为核心,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科学技术部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 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 中国科学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研究示范中心 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 安徽省高性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计算与通讯软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省级实验室 安徽细胞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安徽省金融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 先进功能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技术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语音及语言技术工程实验室 安徽省热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合肥市 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合肥语音技术研究院 合肥光热光伏研究院 合肥现代显示研究院 合肥市水性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肥市配电网通信及智能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 化学物理联合实验室(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 智能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建) 蛋白质科学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建) 网络与通信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建) 星系和宇宙学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共建) 绿色合成化学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建) 数学物理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共建) 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共建) 科技传播研究所(与中科院科学时报社共建) 强子物理研究中心(与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共建) 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 无机固体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建) 高分子薄膜与溶液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建) 分析化学研究伙伴小组(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建) 超精密控制与系统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共建) 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建) 高能量密度物理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八所共建) 膜技术和膜材料联合研究
2023-07-16 06:11:361

中国历届科技部长是谁?

黄敬(俞启威)第一任1956.05-1958.0244-46岁山东大学1932年入党1912—1958.02.10享年46岁浙江绍兴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聂荣臻第二任1958.11-196659-67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春入党1899.12.29—1992.05.14享年93岁重庆江津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方 毅第三任1975.01-1984.0959-68岁1931年入党1916.02.26-1997.10.17享年81岁福建厦门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宋 健第四任1984.09-1998.0353-67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莫斯科包曼工学院1947.06入党1931.12生山东荣成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朱丽兰第五任1998.03-2001.0263-66岁前苏联奥德萨大学1956.07入党1935.08生浙江湖州人、女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徐冠华第六任2001.02-2007.0460-66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林学院1984.09入党1941.12生上海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员会)部长(主任) - 詹临睿 - 詹临睿博客万 钢现 任2007.04-至今55-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致公党中央主席1952.08生上海人
2023-07-16 06:11:564

为什麼有中国科学院还要弄个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具有咨询性质的。科技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行政部门,主管科技方面的。正如,不能说有学校,就不要有教育局,各国如此。当然,中科院是学术机构的同时,还是国务院所属的事业单位,职能不同。
2023-07-16 06:12: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的奖项属于什么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的奖项属于省部级别。  一、省部级奖励:  省部级奖励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或人民政府直接授予的奖励和国家各部委授予的奖励。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社会力量设立、面向全国评选的经常性科学技术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等)在统计时一般被归入省部级奖励范畴。  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1999年4月28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国家自然科学奖;  3、国家技术发明奖;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科技工作者。国家技术发明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每年评审一次,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2023-07-16 06:12:191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相关机构

(名称与简介)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成立于1986年7月,负责制定和实施科技部引智政策和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引智办公室(引智办),承担科技部引智日常工作,包括项目申请、立项、审核、报批等。自1982年中国科技交流中心成立以来,引智工作就是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二十余年来,中心引进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专家4500余人次,其中日本花甲专家3000余人次。引智办的日常工作还包括对科技部出国(境)培训项目的管理。作为国家外专局授权单位,交流中心成立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部的境外培训项目250余项,4600余人次,培训地点遍及欧美、亚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科技部的领导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交流中心通过组织境外培训项目,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骨干,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进步,增进中外科技与企业界人员交流与合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计划引智处作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和引智工作的窗口,愿在业务范围内为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热情和专业化的服务。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签署。根据该协定,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正式对华开放,中国可参与该计划,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也向欧盟开放。协定为促进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渠道。为了实施中欧科技协定,帮助中方的机构和学者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科学技术部决定成立“中国?D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该办公室于2001年6月正式挂牌工作。办公室是一个专门为中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学者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提供咨询服务、进行指导的非赢利机构。该机构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的监督与业务指导,并得到欧盟研究总司及驻华代表团的大力支持,挂靠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作任务:跟踪、了解和研究欧盟的科技政策和框架计划内容及发展情况;通过网络、刊物、会议等手段及时向科技、产业界宣传介绍中欧科技合作政策、欧盟科技计划及中欧合作项目的有关信息;了解、研究欧盟成员国和预备成员国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情况及项目申请技术诀窍,并与欧盟成员国和预备成员国的有关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协助中方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科技人员寻找欧洲合作伙伴;为国内申请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根据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委托,承担中欧科技合作领域内的会议及有关团组的组织及接待工作;了解和介绍中国“863计划”、“973计划”,向欧洲伙伴提供咨询服务;与欧盟驻华使团保持经常联系。建立中国科学家和研究院所的数据库,以便及时地交流信息、发布欧盟项目招标通知等;与欧盟各个成员国及预备成员国的第六框架计划办公室保持联系。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受科技部的委托,以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的名义负责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日常项目管理事务。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始于1979年,源自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是日本政府官方发展援助(ODA)的一部分,因日方实施机构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原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简称JICA),故称之为JICA渠道技术合作。国务院授权由科技部归口管理这一渠道。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的技术合作,以其适用性强、形式多样、软硬件结合、规模和渠道相对稳定、受益面广的特点,在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技术合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日元贷款和无偿资金合作一起, JICA渠道技术合作成为中日经济技术合作的三大内容之一;同中日科技联委会框架下的政府间科研合作计划和各种形式的民间科技交流和合作活动一起,JICA渠道技术合作构成了中日科学技术合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日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技术合作、开发调查、人员交流与培训和接受专家等。合作与交流以应用技术为主,涵盖农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卫生保健和技术管理等领域。二十多年来,在中日双方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JICA渠道的技术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格局。通过JICA渠道的合作,引进了日本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工艺方法,在中国国内实施了一批有实际效果的项目,利用日本的技术、资金建立和扩充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实用技术研究机构和实用技术推广机构,这些对更广泛地开展中日科技合作起到了桥梁作用,加强了中日有关部门及地方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扩大了中日两国人员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为中日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环境。这一合作已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技部作为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中方归口管理部门,对此十分重视。为加强科技部对这项工作的力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于2001年9月正式将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日常事务管理职能交由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负责,并在中心内成立了JICA项目办公室。为更好地发挥对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协调管理能力,经科技部和中编办批准,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于2003年6月加挂“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的牌子,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在中日JICA技术合作方面的职能,为开展JICA渠道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保障。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指导下,负责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和事务工作,具体包括: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的日常联系、协调、管理及相关事务性工作;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驻中国事务所的对口联系;与各部委、各地方科技厅(局)以及项目执行单位之间日常业务联系;协助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受理并评审项目;开展项目评估和调研工作,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提出相关建议;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交办的其它与JICA渠道技术合作相关的任务。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成立以来,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与日方及中方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在项目申报、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项目调研与跟踪管理、邀请专家、派遣赴日培训人员、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驻中国事务所的业务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中心紧跟国家政策形势和各地区的实际需求,结合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政策的变化,力图为国内各有关单位争取到更适合的技术合作渠道。这些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科技部对中日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管理协调力度,促进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下设项目办公室,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和中心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中日JICA渠道技术合作的日常项目管理事务。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是隶属于国家科技部的唯一专职培训机构,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从事多种出国人员外语、国际交流、科技管理、项目管理、软件技术、国家级技术项目推广、信息技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各种成人的在职继续教育等。我们的办学宗旨与优势是:充分发挥科技部的政策引导优势和国际科技合作渠道资源,紧紧围绕国家科技人才战略,配合“上海市‘十一五"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结合浦东及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特点,整合国内外人才教育的各种资源,开展全国和上海地区高级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乐意为您定身制作培训菜单或设计培训项目。
2023-07-16 06:12:351

202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具体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

1.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2.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3.“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4.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5.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6.2020珠峰高程测定;7.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8.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9.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10.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详细信息2020年9月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杨学明曾表示,他正在致力于帮助深圳规划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建设。该装置建成后,将与规划中的同步辐射装置“交相辉映”,成为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的“双子星”,也成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的重要一员。杨学明坦言,深圳目前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大基础科学设施的研发经验不足,还需要更多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我希望借助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规划、建设,可以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南科大物理系教授张立源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2020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286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皆是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2020年12月,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召开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按照推荐科学进展的学科分布,分成数理和天文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和医学科学等4个学科组,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了31项进展进入终选。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3200余名专家学者对31项候选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进展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07-16 06:12:5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归导师个人吗

归属于团队而不是导师个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是面向全国的,由申请人作为项目的实际负责人,申请人正式受聘于项目依托单位,在职研究生作为申请者只可申请面上项目,并征得导师同意,但基金并不归导师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管理。
2023-07-16 06:14:031

现在国家级的部门都有哪些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 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国家档案局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测绘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国家保密局  *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国家航天局  * 国家原子能机构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国家核安全局  (* 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2023-07-16 06:14:242

有人做一个自称IDG资本创投公司平台给app大资本刷流水单的任务吗?是真的吗?

给APP大资本刷流水单任务可能是假的,但IDG资本创投公司是真的。如遇这种大资本刷流水单最好小心辨别,很有可能涉及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是让你交前期费用,培训费,开单费等叫法最好小心甄别此类项目以免上当受骗。一、 IDGVC,原名美国太平洋来技术源风险投资基金-中国(PTV-China),于1992年由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国际数据集团(IDG)建立。IDGVC的投资集中于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通讯、网络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迄今为止,IDGVC已向中国蓬勃发展的创业公司投资数亿美元。1998年10月,国际数据集团与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这项备忘录,IDGVC将在七年内向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20亿美元,扶植支持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资基金,IDG资本已成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者,不仅向中国企业家们提供资金,并且在投资后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和支持。IDG资本目前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美国波士顿、硅谷、美国旧金山、印度班加罗尔、德里,越南胡志明市、河内,韩国首尔等地均设有办公室/办事处。 同时,在全国40余个城市(含二、三线城市)形成了完整的地域覆盖网络,建立起良好的网络资源平台。 IDG资本同时管理着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 ,IDG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与高科技、文化旅游、新型消费与服务、医疗健康、工业技术等领域,全面覆盖初创期(VC)、成长期(Growth)、并购期(M&A)等阶段,并深度布局产业平台。三、 IDG资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超过600 家公司,包括腾讯、百度、搜狐、搜房、宜信、小米、携程、金蝶软件、奇虎360、传奇影业、暴风科技、91手机助手、如家酒店集团、汉庭酒店集团、网龙科技、当当网、乌镇、古北水镇、印象创新、爱奇艺 、美图、周黑鸭 、美团 、哔哩哔哩bilibili 、雷蛇 、 猿题库 、蓝港互动、蘑菇街、贝贝网、纷享销客、找钢网、金山云、水滴筹、水滴互助、 康辉医疗、九安医疗、武汉华灿光电、拼多多 、蔚来汽车 等公司,已有超过150 家所投公司公开上市或并购。四、 在IDG最近10年所投资的公司中,成功退出的企业超过150 家,尚未上市或并购的公司中,有超过26 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同时在近10年中,IDG资本在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三个板块的提早布局和深耕细作也是有目共睹,企业服务领域从B2B交易市场、大数据与云服务、SAAS企业服务软件到安全都有涉猎,投出了包括找钢网、金山云、百分点、App Annie、云测、纷享逍客、商汤科技 [18] 、Everstring、同盾科技、梆梆安全等;互联网金融除了众所周知的宜信外,更有挖财、水滴筹、水滴互助 、轻松筹 、百融 等,还有企业金融板块的群星金融、银承库,特别在区块链这个领域IDG资本也是作为唯一的中国投资机构投到了Circle;文化娱乐版块投出的项目更为大家熟悉,比如乌镇、古北水镇、印象创新、爱奇艺、 哔哩哔哩bilibili、刀塔传奇、奇迹暖暖、传奇影业、新英体育、瑞士盈方、昆仑决等等。五、 IDG资本的合伙人的合作时间超过15年,是国内风险投资行业合作时间最长的专业团队,具有科技、医学、财经、管理等背景及丰富的管理、风险投资运作经验,出色的业绩及业内的美誉,赢得了创业者及投资者的信赖。
2023-07-16 06:14:4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流动主任 值不值得

值得,863项目比国家自然基金难度大得多。一般863和973项目是多个高校合作,或者由一个科研团队才能申请得下来,而且资金相当多,多在几千万元左右。国家自然基金相对容易得多,申请条件也没那么苛刻,资金也多在几万到数十万之间。863和973项目的主持人成为863首席科学家,或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只要是副教授或以上职称即可申请,没有科学家称号。拓展资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of China,缩写:NSFC),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运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2021年1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官网已正式上线。其主要职责是,1.制订和实施支持基础研究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资助计划,受理项目申请,组织专家评审,管理资助项目,促进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2.协同国家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对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3.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科学技术管理部门、资助机构和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并开展国际合作等。目前同行专家系统包括8万余名同行通讯评议专家(其中科学部专家评审组近千名,并根据需要组建各种专家评审组)。同行评议专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专家评审组由一些学术造诣高、学术判识能力强、办事公正、作风正派、热心科学基金工作、有一定声望的科学家组成。评审组专家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两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每届更新约50%。1986~2007年已组建了十一届专家评审组。
2023-07-16 06:15:042

四大纪律八项注意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四大纪律八项注意 四大纪律:1、 政治纪律2、 组织纪律3、 经济工作纪律4、 群众工作纪律八项要求:1、 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阳奉阴为、自行其事;2、 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横、软弱放任;3、 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4、 要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5、 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6、 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为亲、营私舞弊;7、 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8、 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
2023-07-16 06:15:12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历史沿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名词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1950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拟订的各科名词草案,1950年5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简称文委),成立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主任委员,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文学艺术与时事五个组,并再按学科分成小组和分组,中国科学院受文委之托负责自然科学组,其工作范围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心理学、语言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和农学等。并在有关规定中指出:“统一工作委员会均由有关自然科学学会及研究机构分别提名,科学院遴选后,由文委审核后聘定”。当时聘任的科学家达150人,在当时编译局之下设立名词室,负责组织名词编订和其他具体工作,其中著名科学家有: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冯德培、茅以升、吕叔湘等。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集中力量审定、公布了各学科名词几十种,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 60年代中期,由于“文革”,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基本中断。 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中华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名词工作者纷纷呼吁,请求恢复和建立科技名词的审定机构,以推动我国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和统一。国家科委、中科院顺应民意和科技发展的历史潮流,决定以中国科学院牵头,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院士出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联名上报国务院,请求批准。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联合上报的《关于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务院对“两科”联合报告批示精神,确定委员会常委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与国家科委共同组建,并邀请中国科协、国家标准局、教育部参与,及时选定人选。1984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在院长办公会议上确认了上述五单位推荐的人选。由钱三强同志任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叶笃正和吴凤鸣、国家科委胡兆森、中国科协王寿仁、教育部吴衍庆、国家标准局戴荷生同志任副主任。 在即将召开成立大会前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于1984年11月29日又联名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的请示报告》。该报告明确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包括理、工、农、医及技术科学和交叉学科的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并予以公布施行。报告还建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采用公布的形式,对经过审定的名词,教学、科研、生产部门应遵照使用。对跨学科而争议纷纭的名词,经多方讨论后,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该报告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这是委员会成立大会前夕的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 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胜利召开。国务委员方毅为大会发来贺信,著名核物理学家、委员会主任钱三强院士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宣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的贺信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名单,国家科委副主任曾庆林同志代表两科向全国委员颁发聘书;著名物理学家马大猷院士代表领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委员会副主任叶笃正院士主持开幕式并作了《委员会筹备经过及今后工作展望》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院士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这位科技名词工作的元老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名词工作开始,一直讲到这次成立大会。最后严老警示我们,委员会是一个权威机构,但权威不是自封的,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自然地体现出来。这句话一直提醒着我们保持高质量的工作。 在成立大会上还设有许多学术报告,会议开得十分热烈而紧凑,学术气氛浓郁。中科院院长卢嘉锡院士特地从外地回京参加了闭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其中提到增补港澳委员,保留台湾名额问题,最后表态说,受国务院委托,让科学院牵头,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委员会的工作,同国家科委共同负起责任,逐步实现委员会的各项任务,在四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在我国科技发展史和名词工作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显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事业蓬勃兴起,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经成立,就开始了组建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按照科技体系分学科进行名词审定,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单科后综合、先主科后副科”等原则开展审定工作。各项工作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成立后短短的两年时间中,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各学会的支持下,即建立起数学、物理学等27个分委员会。天文学是试点学科,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即完成了天文学名词的审定任务。为此,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7月12日给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的请示》。对此,国务院在国函[1987]14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是该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经其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务院的文件是我国科技名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并给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很高的工作定位,使我国广大科技名词工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发展。 1987年9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工作会议,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并就这一批复精神以及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在这次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向大会发来贺信,国务委员宋健、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出席大会并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总结了委员会成立以来的成功经验,确定了委员会的正确工作方向和其具体做法,推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一届委员会5年的工作形成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模式,为这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90年1月8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组成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由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主任一职,章综、马俊如、王冀生、林振申、胡兆森、鲁绍曾、刘杲、苏世生、黄昭厚任副主任。王大珩等71人任全国委员会委员。 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这一工作一直得到政府各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1987年国务院文件《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的精神,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下发《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明确提出三项要求:①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②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③凡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这一通知精神,极其有力地促进了规范名词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在名词委成立20年历程中,国务院和四部委的文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着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向前发展并取得越来越辉煌的成就。1992年,委员会主任钱三强院士因病逝世,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接任主任委员,领导着全国委员会继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期间,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93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把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工作列入了共同协议之中。委员会非常敏锐地抓住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文化、经济意义的工作,并迅速开展起来。1994年5月13日,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标志着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这项非常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1995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中编委)又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中编委的这一决定,对于加强委员会的工作地位,更好地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提供了体制、经费和组织机构方面的有力保证。 1995年12月6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本次会议产生第三届委员会,由卢嘉锡任主任,路甬祥、章综、林泉、左铁镛、马阳、孙枢、许嘉璐、于永湛、丁其东、汪继祥、潘书祥为副主任。陈芳允等79人任全国委员。 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不久,即向国务院申报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使委员会的名称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审定工作范围,更好地完成国务院授权的科技名词审定任务,更加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也能够更完整、准确地表达委员会的工作性质。这一意见很快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准,并于1996年12月13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文件,正式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及时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开展了科技新词工作。1996年9月1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了由各学科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参加的科技新词工作会议,研究和探讨科技新词发布试用工作。此后几年的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陆续发布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天文学以及其他一些学科中出现的科技新词,还正式公布了101~109号元素的标准汉语定名。同时,各学科分委员会在审定科技名词时,也加强了增补新词的工作。科技新词工作使得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系统开展名词审定的同时,也能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于引导社会、引导传媒使用规范名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委员会又逐步地、较大范围地开展了为公布名词加注定义的工作,准确、精练地表述科技名词的内涵,使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更加充实和完善。 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新闻出版署的大力支持下,全国科技名词委于1998年底正式创办了《科技术语研究》期刊。这份刊物是在内部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基础上创办的公开发行刊物。此刊的创立,使我国有了一个适应科技发展形势,研究名词工作,宣传名词规范化的园地。 2000年6月15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本次会议组成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会主任仍由卢嘉锡担任,副主任为路甬祥、章综、邵立勤、张尧学、马阳、朱作言、于永湛、李春武、王景川、叶柏林、傅永和、汪继祥和潘书祥。陈太一等91位专家任全国委员会委员。 在卢嘉锡主任2001年6月不幸谢世后,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接任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主任。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适时增加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社会科学名词审定以语言学名词审定为试点,逐步展开。社会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体系将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全国科技名词委十分注重科技名词工作形式与方式上的开拓与创新,在加强术语数据库和网络建设,完善数据库和网站功能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成效。2002年初建成术语数据库,提高了审定工作的效率。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正式运行。网站提供已公布科技名词的免费查询,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因特网上的宣传和服务平台。 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十分重视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科技名词规范化的工作,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同时还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在国际上,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同国际术语学界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同联合国翻译署,以及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术语学组织与术语学专家保持了长期的交往与合作。2000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委成为国际术语信息中心联合会员。2002年10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学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增强了对术语规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国际上成功的术语工作经验,同时也增进了我国与国际术语学界的相互了解与积极合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将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遵照“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积极、慎重、务实地开展这一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先后进行了天文、信息科学技术等20多个学科的名词交流和对照工作。大气、昆虫、航海、药学、船舶工程等5个学科已正式出版了两岸名词对照本。这项工作促进了两岸科技、文化交流,为民族团结、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20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审定工作中不断探索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规律,逐渐确定了“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工作方针。在调研和实践中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汉语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一直指导着并十分适用于我国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同时,工作中努力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努力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紧跟社会前进步伐,积极开拓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促进国家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建立了61个分委员会,公布出版了66个学科的科技名词,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年来形成的科技名词工作队伍规模之大,审定工作水平之高,前所未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科学的春天里诞生,在我国经济腾飞中成长。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事业正在持续发展,正在走向辉煌。
2023-07-16 06:15:221

中国国务院下设部门及部门下属机构?

一、中国国务院下设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二、部门下属机构:1、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3、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是我国最高国家的行政机关。扩展资料: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及其职能:新华通讯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中国气象局: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国务院组织架构
2023-07-16 06:15:369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主要作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技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先后担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现任主任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吴阶平、钱伟长、朱光亚、许嘉璐任全国科技名词委特邀顾问。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若干位科学家组成常委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任为程津培、江蓝生、于永湛、赵沁平、朱作言、刘青(专职);常委为陈运泰、贺化、金德龙、李济生、李宇明、陆汝钤、马阳、汪继祥、王永炎、宣湘、张焕乔、张礼和、张先恩、张晓林。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聘请了我国各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08人担任全国委员。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全国科技名词委各项决议;组织实施和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名词审定任务;组织与协调各学科分委员会的工作;编辑出版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处理全国科技名词委日常事务。 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以来,一直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李鹏、万里、方毅、张劲夫、严济慈、吴阶平、卢嘉锡、周光召、许嘉璐、路甬祥、钱学森、钱伟长、宋健、朱光亚等国家领导人与各学术领域泰斗多次给予全国科技名词委指示、贺信、题词和莅会指示,严济慈、卢嘉锡、路甬祥等还亲自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名词工作者。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指示精神,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一九九零年六月二十三日发出联合通知,提出三项明确要求:一、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二、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三、凡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共组建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61个,两千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参加了名词审定工作。现代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等66种规范名词,出版了5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和八个学科的繁体字本,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国科技名词委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同国内外主要的术语学组织和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参加有关科技术语的活动,学习和借鉴各术语学派的理论及术语工作经验,培养、充实和增强自身的名词审定队伍,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并致力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国内外术语学理论,结合汉语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逐步建立起我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而努力。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腾飞,中国的科技名词规范统一事业在发展,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前进。全国科技名词委将与全国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对这项与科技发展配套的奠基性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07-16 06:16:151

科技工作

2001年度国土资源部主要科技活动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2000年12月9日—11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在贵阳召开了2000年度进展评估及全体骨干会议,会议总结了项目执行情况及其进展。2001年5月—6月,科学技术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中评估。2000年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温家宝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在科技上,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正进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研究方向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地球作为地球信息技术的一大成果,是继信息高速公路和知识经济之后又一新概念,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中正在迅速推广应用。我国测绘科技发展势头良好,已跻身于世界测图技术A类国家。但地质勘查业,在应用高新技术方面相对落后”。2001年3月29日,《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861”计划全面启动。2001年4月6日—8日,在广东省南海市召开了国土资源部科技和外事工作会议,寿嘉华副部长就当前国土资源科技与外事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她强调,科技和外事工作要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土资源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解决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服务。2001年4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赠送仪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等50个部门和单位赠送了1:50万数字地质图库。在赠送仪式上,蒋承菘副部长指出,应建立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与资料共享机制,提高公益性、基础性调查工作的社会效益。2001年4月22日,国土资源部组织了第3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地质遗迹保护。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北京市举行首届科技周活动,孩子们好奇地摸一摸矿石标本2001年5月20日—26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东亚东南亚沿海与近海地质科学项目协调委员会(CCOP)在北京举办了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研讨班。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11个成员国的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2001年5月第三周,在全国首届科技周活动中,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的研究人员在现场为公众讲解了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矿石标本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国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还深入中小学校,普及地球知识。通过这种科普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2001年6月25日,国土资源部组织了第1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今年的主题是“规划用地,利国利民”。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举行了“全国土地日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座谈会”。此外,为配合“全国土地日”主题活动,还开展了“土地规划中的科学技术”科普宣传活动。2001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把“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推广应用问题”列为今年部急需开展的两个重要调研课题之一。2001年7月,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从澳大利亚引进了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Ⅱ)。目前,该仪器已在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向社会开放。在此基础上,将组建“北京二次离子微探针中心”。2001年8月1日—4日,在内蒙古举办了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外事处长培训班。在学习有关法规、规章的基础上,大家就如何做好国土资源厅的科技与外事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2001年8月4日,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随着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按下电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开钻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地质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化人们对地壳成分、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地球探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8月30日,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IGCP世界岩溶系统对比国际工作组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从事岩溶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了岩溶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如何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和如何避免不良环境效应以及如何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2001年8月31日,科学技术部主持召开了全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座谈会。会议决定先期启动国土资源部等4个部门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改革。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黄宗理在大会上介绍了我部科研机构改革的设想。2001年9月23日—28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49届特别委员会执行会议在我国举行。2001年10月17日,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在新的世纪,要下大力气培养青年地学人才,这是主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高分辨率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Ⅱ)专栏12000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接见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代表当前国土资源部门要抓好几项重要工作:一是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摸清资源情况;二是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充实规划的科学基础,提高其法律地位;三是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土地、矿产、海洋等国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是逐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促进陆地、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五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扩大地质勘查工作领域: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七是有重点地加强地球科学、海洋科学、资源科学和勘测技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分门类组织国土资源战略研究,从资源国情出发,以世界眼光来考虑我国的资源战略,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开发重点放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上来;二是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搞好国土资源使用结构的调整,包括农业用地结构的优化、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海洋经济等;三是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组建地质“野战军”是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支“野战军”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承担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承担组织实施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和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地质勘查等任务。“野战军”队伍要精干,人员及专业结构要改善。这项工作要继续抓紧抓好。专栏2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作报告我们要充分认识搞好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历史责任,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一是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把保护耕地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既要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又要为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二是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对矿产资源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资源,而且还要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种方式并举,建立多元、稳定、经济、安全的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污染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对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力度,加快圈定一批可供开发的水源地,缓解部分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监督,防止过量开采,遏制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四是其他相关重大战略问题,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改革和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中央决定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些都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选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争取工作的主动权。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紧迫感,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以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专栏3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访谈(节选)针对国土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跨越这一主题,《科技日报》记者于2001年4月18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1.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十五”计划优先发展方向及其目标一是依靠关键技术跨越式发展,推进八大领域的科技进步。这八大领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与资源安全、矿产资源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西部大开发的资源与环境、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科学。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提高六大技术体系。这六大技术体系是:对地观测技术体系、信息技术体系、地面及深部探测技术体系、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体系、分析测试与实验技术体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三是加强基础研究,争取使部分学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八大领域、六大技术体系和基础研究,构成了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计划,简称“861”计划。2.“861”计划的重点和突破口“861”计划是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规划。近期要抓好两个重点,也就是两个突破口:一个是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另一个是努力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现代化。这是因为我们信息化工作起步晚,技术储备不足,缺乏统一的公用平台、总体规划和技术标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资源调查评价基础工作,在国土资源部十分重要,但是现在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技术手段,不仅效率低,而且精度差,满足不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实时的、准确的信息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基于网络技术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和建立基于遥感、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调查方法和手段。3.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今年国土资源部要实施的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分三个层面:一是通过公开竞争方式,从国内外吸纳20~30名能够领导该领域或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帅才;二是培养和造就100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三是培养300名适应国土资源科技发展需要、有扎实工作基础的青年科技骨干,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优秀的学术群体。专栏4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在中国土地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土地科学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节选)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尤为珍贵的基本国情出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上,必须优先考虑以下3个目标:一是切实保护耕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加快土地制度的法制化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土地管理的实践要求土地科学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土地规划学应当有长足的发展。要极大地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水平和全社会的规划意识,要培养成千上万的土地规划人才,这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土地经济学要面对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新格局,进一步研究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创立更加有效的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研究土地市场的运行规律,建立更加有效的调控机制和市场规划。要为中介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土地法学要为土地管理依法行政作出更大的贡献。土地法制建设不仅要反映土地各个学科的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而且要为建设“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土地管理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土地资源科学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蕴藏的巨大潜力。研究如何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保护耕地和保证经济建设用地。地籍科学对土地产权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天地。提高土地作为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赖于土地权能的细化。土地权利的保护,有赖于土地产权的明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应该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地籍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的覆盖面应大大扩展。土地信息科学要追踪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使土地信息的搜集、整理、传输、查询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加提高,操作更加方便,从而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保障交易安全服务。土地整理复垦的科学也应与时俱进,指导国土的整治和耕地的补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国土资源科研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科研机构改革,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科学技术部颁布了《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两批376个科研机构完成了事转企之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2000年5月,国务院部署了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指出: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所属的公益性研究和应用开发并存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作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单位分离。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科研机构,要优化结构、分流人员、转变机制,按照总体上保留不超过30%工作人员的要求,重新编制。国土资源部科研机构改革方案是:5个技术开发型研究所向企业转制;9个研究所转为直接从事地质调查的机构,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7个研究所(8个机构)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保留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单位性质,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迅速推进。通过“两头拉动”的办法,积极推进改革。即一头遴选人才组建非营利科研机构,另一头分流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和多种经营,逐步实现两部分的剥离。中国地质科学院已成立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和人才遴选委员会。2000年,遴选首批101人进入非营利机构,到2001年年底,将由500人构成非营利机构。根据《国土资源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1]67号)的要求,从2001年起所有科研项目都纳入预算制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论证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报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批准后,上报部财务司,统一纳入专项经费项目库。项目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年度决算”的财务管理办法。经费支出应严格控制在预算核定的额度内,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虚列支出、多摊费用。为了有效地管理科技项目,促进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部科技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由探索项目,并进行分类管理。对于重点项目,采取委托和招标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即选择部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等,按照其职能分工长期承担某一重大领域的研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在采用新的科技管理模式方面,2001年又有新进展。例如,“构建国家级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数据库及服务体系”和“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项目,采用了“开放、流动、公平、竞争、协作”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招聘到优秀的项目负责人。
2023-07-16 06:16:311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什么认定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2、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达到下列其中一项数量要求: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新药、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7件以上;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经过研究与开发过程得到的外观设计)或者软件著作权7件以上;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6》规定的范围;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拓展资料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二)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三)未按期报告与认定条件有关重大变化情况,或累计两年内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对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由认定机构通知税务机关按《税收征管法》及有关规定,追缴其自发生上述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何种原因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当年不得再次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2023-07-16 06:18:1310

中国国家高新区已达168家有何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16日在北京说,经过3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总数已达168家。2017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38.6万家,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1058家,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中国科学技术部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国家高新区30周年集中采访会,曹国英介绍国家高新区整体发展情况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说,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已形成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高新区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并诞生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曹国英表示,30年来,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创新资源迅速聚集,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二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三是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水平创新源头供给持续增强。五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六是坚持开放共享发展,辐射带动与全球链接作用不断增强。七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志宏补充指出,进入2018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今年1至5月,纳入统计的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7265亿元,实缴税费7003亿元,新注册企业数13.6万家,同比分别增长8.13%、8.78%、11.22%和25.3%,另出口13719亿元,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22.3%。同时,中国国家高新区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并购、建立国际研发战略联盟、海外孵化器与创新中心、海外产业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获取和整合创新资源。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994家。据了解,中国国家高新区在2017年底共有156家,2018年2月,又新增安徽淮南,江西九江共青城、宜春丰城,湖北荆州、黄石大冶湖、潜江,湖南怀化,广东湛江、茂名,重庆荣昌、永川,云南楚雄等12个高新区,至此,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8家。
2023-07-16 06:18:542

国家科技部设几个司

  人事司  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  发展计划司  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基础研究司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农村科技司  社会发展科技司  机关党委  离退休干部局  重大专项办公室  直属事业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机关服务局)、科学技术部专家公寓、科学技术部长岛培训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科学技术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上海培训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科学技术部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代管:科技日报
2023-07-16 06:19:451

中国都有什么部、什么局?

  国务院组成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 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国家档案局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测绘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国家保密局  *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国家航天局  * 国家原子能机构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国家核安全局  (* 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2023-07-16 06:19:55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科技名词的出现也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概念的命名,在《论衡》、《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浩繁的科学著作中,均记载着大量的科学名词术语。当今,科学  技术飞速发展,每日每时都在产生新的科学概念,大量的科技信息需要传播和交流,全球化科技和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特征。因此,科技名词的审定和规范化工作更为重要和迫切。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工作是按照学科体系开展的,迄今共组建了61个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聚集了我国各学科领域2000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开展工作,其中包括200多名两院院士,他们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水平。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工作是按照术语学理论和严格的工作程序进行的,在审定工作中,坚持“三审制”,并广泛征求国内同行业专家意见,审定工作始终体现着科学民主、严谨规范的治学精神。很多专家以“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审慎态度对待每一个名词的命名。对一些重要的名词,还要召开数次会议,邀请数十位专家共同研商确定,可见工作之严谨和艰辛。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工作是以学科概念为基础进行的,不仅要针对科技概念准确定名,而且还要对概念本身拟定出准确恰当的定义,这对于厘清学科体系,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学和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都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看成是重要的科研活动,积极地为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医学、航天科学技术等67种规范名词,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对各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产生着很大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开展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全国科技名词委还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术语学研究工作。术语学是一门几乎涉及人类知识各个部门的独特学科,当前形势和工作任务都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术语学理论,以期更好开展科技名词工作。为此,全国科技名词委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术语学组织和专家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国内外术语学理论,为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而努力。  全国科技名词委是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这一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正在为促进科技与社会进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历史性的贡献。
2023-07-16 06:20:042

中国的24个部门是哪些?不必太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2023-07-16 06:20:143

国家机构的简称和全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主席团 Presidium 常务委员会 Standing Committee 办公厅General Office 秘书处Secretariat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Credentials Committee 提案审查委员会Motions Examination Committee 民族委员会Ethnic Affairs Committee 法律委员会Law Committee 财政经济委员会Finance and Economy Committee 外事委员会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委员会Education, Science, Culture and Public Health Committee 内务司法委员会Committee for Internal and Judicial Affairs 华侨委员会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mmittee 法制工作委员会Commission of Legislative Affairs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Commission of Inquiry into Specific Questions 宪法修改委员会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 中央军事委员会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4. 最高人民法院 [Supreme People"s Court] 5. 最高人民检察院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6. 国务院 [State Council] (1)国务院部委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国防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科学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Commiss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ce 国家民族事物委员会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公安部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国家安全部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监察部Ministry of Supervision 民政部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司法部Ministry of Justice 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 人事部Ministry of Personnel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 国土资源部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建设部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铁道部Ministry of Railways 交通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信息产业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水利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农业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Ministry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 卫生部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国家审计署State Auditing Administration (2)国务院办事机构 Office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办公厅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侨务办公室Office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港澳台办公室Hong Kong and Macao Affairs Office 台湾事物办公室Taiwan Affairs Office 法制办公室Office of Legislative Affairs 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Office for Economic Restructuring 国务院研究室Research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新闻办公室Information Office (3)国务院直属机构Department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国家税务总局State Taxation Administration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CAAC)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国家体育总局State Sport General Administration 国家统计局State Statistics Bureau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新闻出版署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国家版权局State Copyright Bureau 国家林业局State Forestry Bureau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SDA) 国家知识产权局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SIPO) 国家旅游局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国家宗教事物局State Bureau of Religious Affairs 国务院参事办Counsello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Government Offices Administra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4)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Institution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工程院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家行政学院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中国地震局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Bureau Ministry of Personnel)
2023-07-16 06:20:244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CSTEC)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领导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专业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促进中国科技界、产业界与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2023-07-16 06:2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奖项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他名称: 国际科技合作奖 创办时间: 1994年 主办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奖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简称:国际科技合作奖(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ward)。1993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国际科技合作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从1994年起,国际科技合作奖开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归口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此项奖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的目的及宗旨就是奖励在与中国科技合作与交流中,为推进科技进步,增进中外科技界合作与友谊,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及组织。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候选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派出机构等推荐部门负责推荐。 国际科技合作奖每年评审一次,不分等级。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不发奖金。国家每年都为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获奖人举行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一般在国内举行,必要时,也可在国外举行。 凡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外籍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及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等,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就可以被推荐、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奖励的对象及范围,主要是指对中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公民或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奖项不分等级。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获奖人物 黑田吉益(2001年) 毛焕宇(2001年) 比约昂·艾利克·维尔汉姆·诺登斯强姆(2001年) 杨又迪(2001年) 米夏埃尔·佩策特(2001 年) 若则·依斯拉尔·瓦加斯(2001年) 库西 (2000年) 潘诺夫斯基(2000年) 石本正一(1999年) 卡马戈(Jose Alberto De Camargo) (1999年) 萨朴汉(Sabourin Jean) (1998 年) J.L.利翁斯(J.L.Lions) (1998年) 贝聿铭(IEOH MING PEI) (1997年) 琼.皮埃尔.勒伯汉(JEAN-PIERRE LEBRUN) (1997年) 林少明(ARTHUR SMLIM) (1997年) 格.斯.比施根斯(G.S.BUSHGENS) (1996年) 丁肇中(SAMUEL.C.C.TING) (1996年) 乌里施瓦茨(ULI SCHWARZ) (1996年) 原正市(HARA SHOICH) (1995年) 豪依塞尔(HAUESSER) (1995年)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95年)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95年) 李政道(TSUNG DAO LEE) (1995年) 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 (1995年) 中国科学技术部九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仪式,为获得二○○六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两位外国科学家颁奖。 科技部新任部长万钢代表中国政府,向英国化学工程学家马丁·阿特肯斯博士、瑞典生物医学家英格玛·恩博瑞博士颁发了奖章和获奖证书。 万钢在仪式上发表讲话称,科学精神的融合、科技成果的交流、科学智慧的凝聚是科技发展的动力,而肩负着这一责任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属于不同民族的科学家们。正如中国人民的朋友阿特肯斯博士和恩博瑞博士,他们将能源应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十几年如一日,对开拓科技交流渠道、推动国与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获得中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当之无愧。 马丁·阿特肯斯生于一九五四年三月,现为中国BP技术项目经理。他还致力于中英之间的技术 合作,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了深入的合作研究和基础研究。在其领导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解决了合作开发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五十九岁的英格玛·恩博瑞现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微生物及肿瘤生物学中心教授,并兼任该医学院与中国合作部门负责人,领导协调与中国科研部门在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工作。他十分重视中瑞双方科技交流,长期以来努力推动中国有关科研单位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五大国家级科技奖励之一的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于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正式授奖,迄今共有四十七位外籍专家获此奖项。
2023-07-16 06:20:451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的介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为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超声医学研究、诊断、治疗、超声仪器工程专业方面的综合性刊物。
2023-07-16 06:20:541

有关科学的网址

1. 《应用科技》杂志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旨在迅速传递科技信。www.yykj.cn 2. TOM科技TOM潮流科技在国内门户网站中居领先地位,内容包括IT业界、互联网、电信、家电、数码行业、手机、PC硬件、IT资讯、业界评论、IT事件、IT人物、科学探索等。tech.tom.com 3. 新浪网科技时代报道科技新闻。tech.sina.com.cn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内容包括:科学技术部组织结构、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科技统计、国际科技合作等。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www.most.gov.cn 5. 网易科技频道全面聚焦国内外实力科技公司、新锐科技公司,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科技职业人群的生存以及成功。内容包括重要科技产业新闻和七大子频道,采用全新的博客形式,重视读者对新闻的参与。tech.163.com 6. 科技日报是由原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创办的以科技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纸。有经济特刊、创新周刊、计算机周刊、产经周刊、教育周刊、绿色周刊、医药周刊、区域周刊、中国园区等内容。www.stdaily.com 7.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www.cas.ac.cn 8. 中华网科技频道报道科技发展新闻。含科技资讯、手机、数码、随身听、数码照相机、硬件、笔记本、软件下载、掌上电脑、数码摄像机、投影机、网络资讯、科普、产品报价等。tech.china.com 9. 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有科学普及、学术论坛、科技应用、科技创新四大应用平台,有27个一级拦目,100余个二级栏目和10个专项数据库,提供科学新闻、科普知识、学术动态、科技书刊等信息。www.cpst.net.cn 10.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介绍职能机构、办事程序、政策法规及科技工作。www.gdstc.gov.cn 11. 知识在线专业在线中文知识库,通过智能检索与在线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解答疑难问题、拓展知识视野、进行系统学习的理想场所。www.db66.com 12. 工作原理<English>www.howstuffworks.com 13. 全球技经贸信息网国际信息发展网协会/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主办,是提供国际和国内技经贸信息的全球性信息网。www.tipschina.gov.cn 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主办,介绍973计划,涉及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前沿等。www.973.gov.cn 15. 科技之光提供科技新闻,科学数据库检索,科普知识等。武汉电视台版权所有。www.losn.com.cn 16.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www.nosta.gov.cn 17.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提供,该计划是一项政策性扶持的国家科技计划。www.chinanp.gov.cn 18. 科技新闻www.sciencedaily.com 19. 中国科学技术馆包括概况、现代科技、古代科技、儿童科技、临时展览、穹幕电影等栏目。www.cstm.org.cn 20. 美国自然博物馆<English>www.amnh.org
2023-07-16 06:21:091

我有科研项目想投给国家,目前、中国哪个部门谁管理科学研发?大家说实话,帮帮我!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分知名高校也有科学研发
2023-07-16 06:21:423

刘宗超的发表论文

1、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自然杂志》,1991(6)2、刘宗超,刘粤生. 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大自然探索》,1995(3)3、 刘宗超,刘粤生. 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自然杂志》,1993(11)4、 刘宗超,刘粤生. 社会进步的信息增殖进化论, 《大自然探索》,1998(1)5、 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 《经济消息报》,2001.1.46、 刘宗超, 黄顺基.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产业的理论探索,《科技导报》,2001(4)47、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8、 刘宗超. 自然地理系统及其熵变,《自然杂志》,1988(6)9、刘宗超. IGBP与全球变化问题,《自然杂志》,1989(9)10、 刘宗超. 生态系统的熵及其演化,《熵与交叉科学》(93-96),气象出版社,198811、 刘宗超.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自然探索》,1995(1)12、刘宗超. 广义生态环境演替的改进模型,《干旱区地理》,1989(2)13、刘宗超.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问题,《现代生态学透视》(316-322),科学出版社,199014、刘宗超、昝廷全. 生态协同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18-126),科学出版社,199015、 昝廷全、刘宗超. 生态热力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09-117),科学出版社,199016、昝廷全、刘宗超. 非线性生态系统分析,《现代生态学透视》(261-272),科学出版社,199017、刘宗超. 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罗浮山生态规划实践,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2)18、 刘宗超. 生态产业---21 世纪的主导产业,《县市乡镇长周刊》,2001.4.319、刘宗超,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中国财经报》,2002.8.1020、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经济消息报》,2001.1.421、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22、刘宗超. 湿土冻结及其测定,《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3)23、刘宗超. 冻土系统演化的热力学分析, 《干旱区地理》,1991(3)24、刘宗超.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自然探索》,1996(3)25、刘宗超,张孝德.论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经济评论》,199626、刘宗超. 地球表层的自组织,《第三届天地生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刘宗超.地球表层学进展,《理论之声》,1989(3)28、刘宗超. 星际生态文明的演变,《飞蝶探索》,1997(1)29、刘宗超.积雪物理概论,《物理》,1987(4)30、刘宗超、丁德文,承载土的冻结点及其测定,《科学通报》,1989(19)31、马洪、刘宗超、孙莉、蔡国堂、杨志安,太阳辐射对积雪温度场影响的一维解《科学通报》199132、马洪、刘宗超、刘一峰、胡汝骥,中国西部天山季节性积雪的能量平衡研究和融雪速率模拟,《科学通报》,1992(4)33、刘宗超.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研究,《干旱区地理》,1989(4)34、刘宗超. 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的若干特征,《干旱区地理》,1988(2)35、刘宗超.论积雪的系统研究,《干旱区地理》,1986(4)36、刘宗超,A.G.Wilson 学术思想评介,《干旱区地理》,1987(1)37、刘宗超,于法稳. 入世后中国农业极待解决的几个根本问题,《科技导报》,2000(6)38、刘宗超,加入WTO后中国农业“新四化”道路探索,《科技导报》,2002(12)39、 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40、刘宗超,刘绍光一元数理论简介《熵与交叉科学》(181-189),气象出版社,198841、刘宗超,刘绍光及其一元数理论,《大自然探索》(103-111), 1988(2)42、刘宗超,地震形成的一元数机制,《潜科学杂志》, 87年6期43、刘宗超,宏观螺旋全息律探索,《大自然探索》, 1989(3)44、刘宗超,宏观螺旋全结构,《潜科学杂志》(24-25), 7卷6期45、刘宗超、刘粤生.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研究中的困境,《熵理论的一场大辩论---全国第三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81-189),四川科技术出版社,199346、刘宗超. 建瓯竹业调查启示录,《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447、刘宗超. 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8、刘宗超. 论草业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549、刘宗超.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中直党建》杂志社,200550、刘宗超. 关于林草牧三位一体《湖南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的探索,《中国林业》,200451、刘宗超. 我国农业“新四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2、刘宗超,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P190-21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天授、黄顺基、刘大椿主编),1995年版53、刘宗超,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P433-459),经济科学出版社(周绍鹏、王健主编),1998年版54、刘宗超,刘粤生,信息增殖进化论,《信息革命在中国》(P24-6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顺基主编),1998年版55、刘宗超,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哲学基础的重建,《跨世纪中国经济》(P355-393),新华出版社(肖灼基顾问、王世荣、何深思主编),1999年版。56、刘宗超,面向东盟走农业“新四化”之路 提高广西的农业竞争力,《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专刊》2004年5期57、 张国春、刘宗超,植企业管理于文化之根,《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年12期。58、刘宗超,加强效益农业建设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日报》,1996年5月20日。59、刘宗超,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及其对策,《国际生态与安全》2006年第10期P28-31。60、刘宗超,培育柚木用材林的构想与政策建议,《世界经济调研》(中社会科学院内部上报),2007年12月3日61、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观,《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论坛》,中国战略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主持,2007年12月15-16 。62、 生态农业的新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年4月10日第3版,2000字。63、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财经报,2008年11月11日。64、刘宗超,贾卫列.论大生态期理论对生态文明及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极意义,环境教育,2009(10):5-7。刘宗超早在1988年就提出“地球表层信息增值进化与全球生态文明观”全新理念。1996年-2000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96AZX022),先后发表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方面论文近20余篇,科技论文50余篇、并出版了生态文明专著3本,书名分别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生态文明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生态农业专著4本。在这些论文与著作中,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从1996年开始,刘宗超在实践与技术层面上,提出构建生态农业的“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还原—再生”七环节循环经济概念,创立了生态还原技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生态型肥料,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加工厂近20家,推行以农作物秸秆造纸黑泥生活污水滤泥等工农畜牧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肥料生产工艺;推广以施用生态性肥料改良、净化、清洁土壤为技术路径的生态安全种植工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乡镇的循环经济发展。该技术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建设“十二五” 重点计划。至今,在刘宗超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00年,刘宗超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这是首家以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产业为目标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刘宗超先后巡回全国,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举办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讲座数百场,刘宗超及其团队为数十个县市乡镇和企业进行生态项目规划,有效地普及了生态文明观念、推广了生态技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于2008年10月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06年6月,刘宗超以创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被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2012年4月,刘宗超博士获得美国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以表彰其在创建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农业模式方面的贡献。“柯布共同福祉奖”由世界生态领域的学者共同评选。前四届获奖者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先驱迪安·弗罗伊登伯格。刘宗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力求使之融为一体。他将汉字“甦”作为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之根、并将“甦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称谓,赋予“甦”字全新的生态意蕴。刘宗超确信,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人 “天地一体、万物同源,生态文明、道法自然” 的大一统有机整体宇宙观将会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主流思想,“甦”所代表生态文明理念也将成为一种世界精神。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已经宣布成立“刘宗超全球生态文明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生态文明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2023-07-16 06:21:481

2014到2015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5条简单

一、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第三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该平台为创建“海上大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带动了国内海洋工程、船舶、机电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二、元坝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高效勘探及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元坝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高效勘探及关键技术”,创新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认识,形成超深层地震勘探、钻井及测试三项核心技术,在6500~7000米的深度发现了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气田。三、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研发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系列,开创了化学工程技术在超深井超稠油开发领域成功应用的先例,为塔里木盆地数十亿吨储量乃至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借鉴。四、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2个医疗领域的重大专项共有11项成果获奖。这两个专项围绕人口健康和产业发展,几年来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研制出一大批新药品种,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建立了举国体制集成创新性的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平台。依托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平台,针对防控各个阶段中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全国多学科集成大协作攻关研究,为全球防控流感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幅提升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太奖励大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2014年国家科技奖励成果基本情况
2023-07-16 06:22:053

蛟龙号的科学使命和意义是什么?

科学使命: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蛟龙号是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项目,实现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意义: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扩展资料应用领域:1、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2、“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023-07-16 06:22:24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是什么级别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科学技术部直属正厅级公益性研究机构!!
2023-07-16 06: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