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马小云
-
推荐五本青年必读的励志书籍
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信息产生,但是经典,值得阅读的内容太少,这几本青少年值得阅读的励志书,不可多得。下面是我带来的推荐五本青年必读的励志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些励志系列的书籍深入浅出的揭示了积极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并对“幸福指数”“身体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等课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当我们身陷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变破坏性的能量,让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引导自己,从焦虑痛苦的泥沼中解脱出来,人生将会获得神奇的转变!
1.《正能量》
作者:(英)理查德怀斯曼民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内容简介:正能量的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场,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能增加人生的正能量。
2.《向前一步》
作者:(美)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内容简介:桑德伯格在本书中深刻地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解开了女性成功的密码!她认为,女性之所以没有勇气跻身领导层,不敢放开脚步追求自己的梦想,更多是出于内在的恐惧与不自信。她在书中鼓励所有女性,要大胆地“往桌前坐”,主动参与对话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她还为女性提出了如下成功密码,激励女性勇于接受挑战,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3.《李嘉诚:成功没有偶然》
作者:李永宁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内容简介:本书从李嘉诚传奇神秘的一生入手,极尽真实、原本地讲述他的过往,囊括其人生转折的每一个关键点: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从小老板变身“塑胶花大王”;如何依靠房地产财富暴涨;如何连续多年稳居首富宝座……
4. 《西点法则:从成功到卓越的.22条军规》
《西点法则:从成功到卓越的22条军规》精心提炼出了荣誉、忠诚、责任、服从、信念、意志力、勇气、正直等22条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并详细阐述了每一条法则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和重要价值。《西点法则:从成功到卓越的22条军规》能帮助梦想成功的人掌握西点军校经典法则的精髓,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完善自我,推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迈向新的台阶。《西点法则:从成功到卓越的22条军规》也能为管理者提供借鉴,帮助他们培养领导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下属的个人主动性、构建有活力的团队,提升整体效益。
编辑推荐
《西点法则:从成功到卓越的22条军规》指出西点一向以培养最优秀的领导人才为己任。自1802年建校以来,它就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精英教育理念和法则,不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最杰出的领导人才。西点军校不但重视知识、学术、能力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德,不断向他们灌输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等精英训条。西点学子们正是因为忠实地追求和执行着这些法则和理念,才成就了卓越的自我,走向成功。无论是训练领导人才或是发展自我,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都能提供宝贵的经验。
名人推荐
★处于现今这个时代,如果说“做不到”,你将经常站在失败的一边。
——西点军校前校长 丹尼尔·W.克里斯曼中将
★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低下、力量薄弱,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就败下阵来。
——西点校友 美国著名学者 班杰明·S.尤厄尔
★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大胆采取行动;然后坦然地面对自己,检讨这项行动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你会从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向前迈进。这种终生的持续过程将是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的立足之本。
——西点军校约翰·科特上尉
5.《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作者:李维文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内容简介:对于弱肉强食的残酷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喜欢幻想,意志薄弱,做事犹豫,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接触陌生人、害怕冲突、自卑、心理素质差、内心也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他人控制。作者将在本书中深入破解控制我们的心理学以及高端人物在丛林社会的生存法则。
让自己“狠”起来,这个固然“狠关键”,但更重要的还是本书中的实战课程——理想课、成长课、思维课、沟通课、交际课、心理博弈课。每一课都是“干货”,每一课都需要用到“狠”精神与“狠”秘诀。
拓展阅读
畅销励志书籍推荐
《剑桥家训》
内容简介: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全世界顶尖的大学之一。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都来自于这所大学。剑桥大学也是诞生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
★剑桥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在剑桥大学收获的东西是他们获得如此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剑桥精神始终鞭策他们向成功的颠峰攀登,是这所学府成功的教育理念缔造了他们辉煌的人生。当然,剑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这其中也有学生家长的功劳。他们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他们培养孩子成才的坚定信心和严谨态度,以及他们将教育孩子作为人生重要目标的信念,都是这所著名学府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剑桥家训(精)》汇集了剑桥大学顶级的教育理念及家训精华,从人生哲理、人性弱点、家训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了剑桥大学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及其家训的要旨,触及了人生中最朴素的感情和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并挖掘出成长路上丰富的成功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提供适合其心理需求的精神养分,铸就一个世界顶级学府学子应有的品质,并树立起明确的精英意识,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选择、自我塑造,为成长为社会精英打下坚实的基础。
《卡尔威特的教育》
★孩子的性格决定他成长的方向
★孩子一生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直爽或孤僻的性格。所谓的性格,很明显是在孩子们的生命力顺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直爽性格和孤僻性格,在现实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
★若是直爽性格,就易被他人接受,社交活动范围广泛,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若是孤僻性格,社交活动范围就狭窄,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处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由此看来,性格也是处理一切事情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孩子直爽、有的孩子孤僻的性格呢?这些不同性格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
内容简介:
《卡尔·威特的教育(经典珍藏)》是一部告诉你如何将普通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经典珍藏)》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其销量至今已突破2亿册,成为畅销全球的家教经典。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卡尔·威特的教育》成书于1818年,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它完备而详尽地记录了卡尔·威特从一个智障的婴儿成长为14岁的哲学博士的故事。作者老卡尔·威特是19世纪初的一名乡村牧师,也是全能教育法的开创者。他在书中第一次用实证法阐明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使是再平凡的人,只要教育得法,也一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卡尔·威特的教育(经典珍藏)》开创了世界家庭教育读物的先河,谱写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不仅成为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联合推荐的权威教育读本,更以“家教奇书”响誉世界。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来说,本书既包含教育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智慧结晶,又是一本通俗易懂、极具操作性的实用教子手册,从对孩子的身体养育到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再到对孩子性格、品德、能力、心理的培养,内容涵盖了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给所有爱子心切的家长们以切实的帮助。相信很多家长看完后,都会有一种重新考虑和调整自己教子方略的冲动,并为自己掌握了一种实用高效的教育方法而庆幸不已。
;
相关推荐
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则有哪些精髓?
1、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教育不当,即使再大的天才也会被毁掉。他记载了他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教育心得、方法,提出了早期教育的理念。x0dx0a2、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x0dx0ax0dx0a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x0dx0ax0dx0a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x0dx0ax0dx0a 我从儿子四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了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x0dx0ax0dx0a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x0dx0ax0dx0a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作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障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有人曾说过:“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为乐天派或是厌世者。”胃病会使孩子忧闷,不愉快、不幸福,胃弱者绝对享受不到健康者的幸福。因此我严禁儿子随便吃点心、零食,即使为了给他加强营养,也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的时间。x0dx0ax0dx0a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x0dx0ax0dx0a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x0dx0ax0dx0a 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有根据的。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韩·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梧,很有力气。x0dx0ax0dx0a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时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x0dx0ax0dx0a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x0dx0ax0dx0a 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州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主义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x0dx0ax0dx0a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我们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不可勉强地做。x0dx0ax0dx0a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儿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x0dx0ax0dx0a 我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原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儿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儿子一岁时起,我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让他刷牙,并且从小时起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x0dx0ax0dx0a 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x0dx0ax0dx0a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 x0dx0ax0dx0a 儿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那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x0dx0ax0dx0a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的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他朗诵诗歌。x0dx0ax0dx0a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2023-07-16 15:01:111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 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同事借来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读完序,翻翻目录,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和其他教育类书籍刻板枯燥的文字不同,该书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正如作者在原书说明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琐碎,但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得生动有趣,使诸位既获教益又不嫌烦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它是19世纪的产物,但绝大多数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也是很正确甚至“时髦”的——其实它所蕴涵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 他说:“我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我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全身心深爱儿子的他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夸奖孩子妙处的同时,从不随便地过多地表扬、惯坏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专心致志、敏捷灵巧、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当孩子的“恶习”出现苗头时,他会用巧妙的方法杜绝。在用科学方法培养儿子智力的同时,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父亲,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点点滴滴,时刻注意其言行举止,并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我想,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教师,都会有着特别的收获和启示。 就是因为这本书,让我更好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除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我更重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告诉他们相互理解的力量;更注重他们的精神卫生,教他们面对失败,在游戏中体验人生。 我并不要求我的学生也成为卡尔威特那样的天才,但我确实希望他们能健康幸福。所有美好愿望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而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我指明了一条捷径。这位伟大的父亲啊,想必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如同史诗般印刻在了他的脑海,所以他才能如此细致如此清晰地书写出具体的方法,让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能有效地按着他的方法去做。 书的译者这样介绍:“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也许我无法完全按照书中的方法培养我的学生,但是其中的很多方法都适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 一、培养养高尚的情操: 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二、智商速成: 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跟别人一起玩,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三、加强体质: 第一,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在这里我还要加一点:要进行有氧运动。活动方式快慢结合,以锻炼强健骨骼肌肉为主,竞技性的为辅。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四、高雅文化熏陶: 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五、劳动光荣: 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不是绝对就有收获。)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父母,我们不是百科全书,也无需变成百科全书,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给你丰富的源泉、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2)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确实是一本育人宝典,正如有人所说:“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能成功地培养出极其优秀的孩子。”书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实我也都有认识,但是让我吃惊的是,老卡尔维特仔细而彻底地贯彻了他的教育理想,一坚持就是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这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这也使我想到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尽管这本书讲的是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中应该如何去做。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我将所学的科学方法更加高效的应用于工作中去。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3) 我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手册,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指路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着自己对教育的认识。觉得,老卡尔的大部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我都是知道的。阅读学习之后,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有以下方面收获: 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低智商的儿子教育成为一个天才。小卡尔维特八九岁时就能运用德、法、意、英、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着名大学里授学,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1、高尚的情操:有同情心,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多行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 2、速成的智商: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从玩中学,快乐学。 3、强健的体质: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讲卫生,预防疾病。 4、高雅的情趣: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勤劳的思想: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劳动光荣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原则。 1、“成人化”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老卡尔维特特别注重儿子的全面发展,他不仅要求儿子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儿子具备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当小卡尔维特有了异常出色地表现时,为了让孩子没有骄傲感和自满感,老威特十分小心,努力不让小卡尔威特本人觉察自己的才能比别人出众,让孩子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3、“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学习是一种快乐。“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能在将来有所成就。”老卡尔维特认为性格决定能力。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开朗直爽,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就会交往活动范围广泛,就有走入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4、“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时而教、因事而教,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最使我受益的是书中的一句话:他优先考虑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为了让小卡尔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在儿子2岁以后,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参加音乐会还是看歌剧,老卡尔去哪儿都带着他,让他从小就与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交往、谈话。这样做的结果是,儿子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从小到大从不怯生、不怯场。除了见人,还要见物。只要有空,老卡尔就带儿子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见识。显然,在户外活动中教授知识最自然、有效。而且,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而不直接走入生活当中,那么就连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可能充分地掌握。 老卡尔提出对孩子赏罚要分明,讲究原则性。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散步,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弄脏了,她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后,又塞给她一小块点心。老卡尔提问发人深思,他问:“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弄脏自己的裙子。”“可您又为什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他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后的补偿呢?”史太太哑口无言。老卡尔的话一针见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的确,要让孩子明确赏罚的界限,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否则孩子自己都弄的糊里糊涂,那么赏罚就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了。对于一些‘禁令",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孩子就会打下父母或老师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我在想,在教学工作中我是否也扮演了“史太太”呢,对学生赏罚是否分明。有的“规矩”一旦成立,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教师要讲究原则性,言行一致,时间一长,学生就能会自觉地树立“分寸”意识。 书中提到,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也要抓住他们学习的最佳时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此外,老卡尔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应该特别重视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觉得他得到错误的结论就去批评孩子。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老卡尔的教育思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小卡尔威特来教育,这样才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恒心。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4) 看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自己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低智商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但孩子还有很多时间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度过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也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快乐教学"。使孩子们能在我们的呵护下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不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而且使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是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其实卡尔威特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是两条。一,家长素质高,家庭氛围好;二,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素质,而不是为了应试。读过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不仅仅是因为卡尔威特的聪明和天分,更多的还是卡尔威特的人格和品德,是老卡尔威特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神童"不仅仅是因为具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学问,更重要的是由各种良好的习惯、会与人友好相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的"神童"应该是快乐而健康的。一个人的童年时其实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时非常必要的,另外,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父母的知识和认识对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朝着对孩子负责的方面努力!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5)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一个触动父母心弦的教育经典。在我眼前,老威特向我娓娓地讲述着他的教育方法,充分地表达着他的教育理念,喜悦地展示着他的教育成果,和我分享着他的开心与快乐。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育方法之中,又在教育方法中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个乡村牧师把自己智商并不高的的儿子培养教育成了一个人人竖起大拇指的天才:八、九岁的小卡尔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进入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被任命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他的父亲精心教育的结果。 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教育不当,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毁掉。同时,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 在书中,老威特对小卡尔的培养教育是循循善诱的,是专注用心的,是遵从原则的,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愉快随心的。这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方面,通过守信、善行、自律、学习诗歌、音乐、数学、历史等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 曾经,我以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正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老威特告诉我,学习可以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也可以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得当,就可以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快乐而不是叫苦不迭。 曾经我以为“天才”在生活中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小卡尔的成长之路告诉我,天才的童年可以很快乐,爱好可以很广泛,生活可以很丰富,梦想可以很美好。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很值得我们借鉴。总之,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他不但教会我们怎样教育好孩子,也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好家长。2023-07-16 15:01:201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00字左右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一个触动父母心弦的教育经典。在我眼前,老威特向我娓娓地讲述着他的教育方法,充分地表达着他的教育理念,喜悦地展示着他的教育成果,和我分享着他的开心与快乐。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育方法之中,又在教育方法中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个乡村牧师把自己智商并不高的的儿子培养教育成了一个人人竖起大拇指的天才:八、九岁的小卡尔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进入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被任命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他的父亲精心教育的结果。 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教育不当,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毁掉。同时,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 在书中,老威特对小卡尔的培养教育是循循善诱的,是专注用心的",是遵从原则的,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愉快随心的。这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方面,通过守信、善行、自律、学习诗歌、音乐、数学、历史等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 曾经,我以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正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老威特告诉我,学习可以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也可以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得当,就可以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快乐而不是叫苦不迭。 曾经我以为“天才”在生活中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小卡尔的成长之路告诉我,天才的童年可以很快乐,爱好可以很广泛,生活可以很丰富,梦想可以很美好。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很值得我们借鉴。总之,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他不但教会我们怎样教育好孩子,也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好家长。2023-07-16 15:01:261
让家长告别焦虑,让孩子未来可期,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值得一读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为人父母后,常常看着孩子就不自觉的陷入沉思:「他/她这一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希望他一生幸福快乐,但也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希望他活得自由自在,但也希望他能有出息;希望他能常伴身边,但也希望他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可以接受他平凡,但不能接受他平庸! 凭什么别人的孩子, 可以成为精英人才,而我的孩子只能是凡夫俗子? 我觉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做父母的,最本能、最朴实的心愿。 于是,当我发现孩子不如亲戚家的孩子能说会道时,当我发现孩子不如邻居家孩子爱看书时,当我发现孩子不如小区里的同龄孩子聪明伶俐时,我忍不住的焦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是孩子天生比较“愚笨”,还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我和爱人时常吵架……直到,我听到一个人的教子故事,我终于释然了,因为我有了答案;我也不再焦虑,因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对孩子的未来重拾信心。 这个人,叫卡尔威特,德国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开创者。或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你翻开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你会发现他的名字上有一个标签——「世界上最年轻的博士」记录保持者。这是他的儿子,沿用了他的名字。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例子世界上比比皆是,有什么特别的?确实没有,但是如果说,他的儿子刚出生时,被诊断为“先天痴呆”呢? 是的,这就是他的牛逼之处,把一个笨蛋儿子培养成了天才神童:8岁熟练掌握6门语言,9岁考上大学,14岁拿下博士学位,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他凭借一己之力,用他的教子经验,直接扭转了人类的 育儿 认知: 「孩子是庸才还是人才,不是天生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决定的。」 换句话说,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的早期家庭教育。所以,有人说:「望子成龙的父母一定要看卡尔威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是卡尔威特的粉丝,他说,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可以让小孩子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些烦恼,它是儿童快乐成才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那么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给予了我哪些帮助和启发? 卡尔威特,用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方法,帮助20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父母,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孩子。从《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我彻底告别了焦虑,因为我发现: ①、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你的手中!你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孩子是人中龙凤,还是凡夫俗子,是由你说算了,而不是由天赋说算了。 ②、无论孩子先天条件如何,无论家长的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教育得当,你的孩子一样可以成为人中龙凤。 这里有个例子,曾经欧洲人做过一个实验,欧洲白人的孩子平均智商是113,非洲黑人孩子的平均智商只有89,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 后来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出生差不多的黑人孩子,分为两组,A组仍然生活在贫穷的黑人原生家庭,B组生活在中产阶级的白人普通家庭。4年之后,对两组孩子做了智力测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A组孩子的平均智商依然是89左右,B组孩子的平均智商,却高达109,和白人孩子几乎没有差别! ③、只要方法得当,养娃其实可以很轻松。觉得养娃累的家长,是因为方法错了。 卡尔威特的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理念,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至今仍影响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父母,帮助他们找到 育儿 的正确方向,我摘抄几点,对我和我的孩子影响最大的,分享给大家。 一天,老卡尔的朋友到家里玩,看到小卡尔用蓝色的笔画苹果,急忙批评道:「你怎么不告诉孩子,苹果是红色的呢!」 父亲老卡尔淡定的说:「这又怎么样呢?就让他用自己的色彩,去渲染他自己的世界和未来吧。」 是啊,其实每个孩子心中,其实都住着一个远大的梦想,很不幸,被爱他的、但是过于理性的家长,所打断而夭折。 看到这点,让我庆幸不已,否则我还会天天“指手画脚”的教孩子,一些我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却在无意中扼杀了他的创造力。 我不喜欢给孩子吃零食,但也不反对,饿了就让他吃。但是卡尔威特却告诉我们:「如果孩子除了三餐之外,经常吃零食,那么胃得不到休息,血液就会全部集中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这会导致孩子的大脑机能的发育。」 当他在1818年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大家都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他小题大做,但是,近些年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经常吃零食的孩子,智力发育,普遍比不吃零食的孩子,低10个百分点。 如果不看《卡尔威特的教育》,我可能仍然因为无知和溺爱,而让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 有一次,小卡尔跟表妹一起玩积木,但由于搭建方式不同,两人大吵了起来。小卡尔一气之下一脚踢散了积木,表妹放声大哭。此时,长辈们都在喝令孩子,小卡尔被告知「她是妹妹,你要让着她」,而表妹则被告知「卡尔是哥哥,你要虚心向他学习。」 可这样的劝解方式没有任何作用。两个孩子依然大哭大闹,互不相让。老卡尔在一旁细心观察,发现小卡尔与表妹的争吵,和年龄无关,所以从年龄入手来劝解,根本无法劝服他们。他们的矛盾是:「搭积木的审美不同。」于是老卡尔告诉他们: 人的审美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每个人对美的认知不同,任何人都不应该强行要求他人,接受和认可自己的审美观。 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同意对方的审美,可以通过讨论,寻求一个双方都认同的方案,而不是固执己见的争吵。 听了这些话,小卡尔和表妹冰释前嫌,又在一起搭起了积木。 让老卡尔都意想不到的是,此后小卡尔在搭建过程中,一直在参考着表妹的方法和创意,并且在认真地思索和权衡着。 你看,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表现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一直以来,我对儿子与外面的小朋友玩耍,都持鼓励态度。但看《卡尔u2022威特的教育》,吃了一惊,他不鼓励孩子乱交友,而是严格限制孩子的社交对象。 小卡尔的朋友,都是老卡尔精挑细选的,每当小卡尔结识新朋友后,他都会认真观察对方,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很多毛病,就会坚决不让他们在一起玩,老卡尔说: 我的目的,是让孩子始终受到好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人先知的至理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不看《卡尔威特的教育》,我还天真的以为,孩子交友多多益善,素不知,可能让孩子偷偷染上很多恶习。 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大大升级了我的 育儿 认知,让我从一个迷茫、焦虑、不知所措的家长,成长为一个轻松、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的家长。 如果你也不甘心你的孩子,一辈子庸庸碌碌;如果你也想孩子在你的教导下, 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听话的好孩子,那么建议你看一看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这对你和你的孩子,都非常重要。 单本《卡尔·威特的教育》,32元,点击下方链接可以买得到: 我买的是5本套装,包括《卡尔·威特的教育》、《犹太人教子枕边书》、《斯托夫人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哈佛家训》,共5本仅75元,点击下方链接可以买得到:2023-07-16 15:01:331
《卡尔威特的教育》:没有愚笨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简介:小卡尔威特,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在父亲老卡尔威特的用心教育下,九岁掌握六国语言,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岁考入哥廷根大学,十三岁出版《三角术》一书,十四岁获得哲学博士,十六岁获得法学博士,被称作“世界上最年轻的博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神童并没有出现“伤仲永”的悲剧,各方面都发展出色,一直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授学,并在有口皆碑的赞誉声中死去。虽然成功之路无法复制,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但书中还是有很教育共性问题的方法值得借鉴。 1.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关键是教育而非天赋。 2.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即便是最优秀的教育家做最认真的教育,也无济于事。 3.任何的催逼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带来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毁了孩子。 4.一个人的品质怎样,很大程度上由他幼年时期所接受到的教育程度决定。 5.教育开始得越晚,所能挖掘的潜力越少。 6.幼儿时期的教育重在语言、身体锻炼、饮食习惯、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培养。 7.不强迫教育,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寓教于乐。 8.和孩子地位平等,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9.父母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0.不要停留在课本的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 11.不说废话给孩子听,不说孩子年龄段难以理解的语言。 12.不过度保护孩子,教孩子分清善恶,了解世界的阴暗面。 13.多鼓励,不过多表扬,以免养成虚荣骄傲的性格。 14.尽可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越俎代庖,让他形成人格上的独立。 15.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做死读书的知识机器。 16.以孩子的视角,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引导孩子。 17.不要为了惩罚而惩罚,要弄清楚犯错背后真正的原因并加以引导。 18.了解孩子哭的真正需求,不能让孩子把哭当武器,纵容任性的脾气。 19.不当众贬低孩子,绝对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0.教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方法:宽容孩子的失败,允许孩子有失败。 21.幼儿期注意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是孩子成人后立足社会的根本。 22.不怕不教育,就怕自以为是,错误的教育。2023-07-16 15:01:391
育儿篇二十七 卡尔威特的教育
第十五章 教有所成 我的儿子是幸福的 因此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梅泽堡中学的教师琼斯·兰特福先生。他对教育卡尔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当时,听说要是每一个这样的孩子都能去学校访问,便可以激励那些在校念书的孩子们。兰特福先生于是让卡尔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接受一些考核,以便让那些学生真正折服。当然,注意目的还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起初,我拒绝了兰特福先生的要求,因为这样会让卡尔骄傲自满。可是,在他再三请求下,答应了。但是,我让他答应别告诉卡尔这样做的目的,同时还要提前告诉学生,千万不要对卡尔说一些赞扬的话,一切都平常对待,不要对卡尔有不好的影响。 去学校之前,我告诉卡尔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访问,注意是去看看其他孩子的学习状况。 到了学校,兰特福先生先带我们参观了教学设施,并向我们介绍了该校的教学情况,然后把我们带jin教室,让我们坐在后面。 兰特福先生是希腊语教师,这一堂课正好是他讲《波鲁塔克》。在他向学生们提问题时,没有人积极地回答,因为这些问题确实有一些难度。于是,兰特福先生便请卡尔回答。卡尔很轻松地回答了问题,并且讲解得非常清楚,使学生们大为吃惊。 为了让学生们对卡尔有更深的认识,兰特福先生又把拉丁语版的《凯撒大帝》交给卡尔,并提问。卡尔仍然毫不费力地做了解答。接着,兰特福先生又拿出一本意大利文的书让卡尔读,他不仅读得流利而且发音极其标准。这样一来,学生们完全被卡尔的本领使折服。有些学生还不顾先前的约定鼓起掌来。 兰特福先生还想kao"k 卡尔的语法,但是没有合适的书籍,便干脆用法语和卡尔对起话来。这也没有难住他,他就像说德语那样轻松地说法语,并回答了许多问题。 最后,卡尔不仅一一解答了兰特福先生提出的有关希腊历史和地理的问题,还成功解答了许多数学问题。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完全惊呆了,他们似乎不相信发生在眼前的事实,全都愣住了。 这是1808年5月发生的事,那一年卡尔从七岁零十个月。看到这个令人幸福的情景,我非常的激动,也不由自主地觉得骄傲。 1808年5月23日,也就是卡尔接受兰特福先生考试的第三天,《汉堡通讯》对此事作了详细的报道,那份报纸至今我仍然保存着。报道的标题是《本地教育史上的一件惊人事件》,文章中这样写道: 这个名叫卡尔·威特的少年,是洛赫村牧师威特牧师的儿子。虽然他具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和令人震惊的才华,但他并没有显得过分早熟,而且非常健康、活泼。他没有一点少年人常用的傲气,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这个孩子的发展都是极其理想和完全的。巨他父亲威特牧师说,这个少年的才能并非天生而完全出自合理的教育。 遗憾的是,谦虚的威特先生并没有对此详谈。 于是,卡尔的名字顷刻之间轰动了整个德国。 由于卡尔成了所谓的“名人”,来拜访他的人便越来越多,其中还有许多知名的学者以及权威的教育专家。在对卡尔有所了解之后,这些人都佩服之至。 在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都特别尊重学者。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由于卡尔的超人的学识,他顷刻之间就名扬天下。莱比锡大学的一位教授和一位在本市很有势力的人物打算让卡尔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说服我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卡尔进行一次考核。 对于这样的考核,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教育儿子的本意只是想让他多掌握知识,并不想让他接受这样那样的考核。另一方面,我又担心他们乱出题,对卡尔造成不利影响。可是,经过交谈后,我发现劳斯特博士是一个深明事理的学者,为了卡尔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我仍然像以前一样向劳斯特博士提出要求,必须要让卡尔在没有觉察到是在考试的情况下接受考核。劳斯特博士非常理解我,同意按照我说的去做。于是,卡尔的这次考试完全是在正常交谈的气氛中进行。 虽然考试方式没有通常那么正规,结果仍然令人满意。 时间是1809年12月12日 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卡尔写了入学证明书。内容是: 劳斯特博士还以私人的名义向莱比锡大学校长写了一封信,强调虽然卡尔的年龄只有9岁,但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并极力劝说校长不要以世俗之见拒绝卡尔入学,因为让卡尔进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学术的进步。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第二年1月18日入学。 入学那天,我带着儿子去见了校长琼斯博士。琼斯博士非常高兴,和我交谈了许久。同一天,他向市里的权势人物发出一封信,内容如下: 洛赫村的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刚刚9岁就具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历。这是他父亲对他早期教育的结果。 由此可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卡尔能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歌和文章。最近他被很多学者考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学识而惊叹。他还在国王面前接受过考试。 他具备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十分丰富的知识。这些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也一点不逊于其儿子的学识,令人惊叹。 说到这个令人钦佩的少年的身体状况,与其他许多神童不同,他非常健康、快活和天真,也没有一点其他神童所表现出来的傲慢和无礼,真是个难得的可贵少年。只要今后继续进行教育,其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由于这个少年的父亲收入微薄,家又住农村,难以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卡尔过去是由他父亲教育的,今后的教育则是他父亲的能力无法做到的。 他父亲希望能全家都搬到城里,让少年住在自己身边并能上三年大学。由于他父亲是农村的一个穷牧师,不可能放弃牧师的职务来到城里,所以我向诸位呼吁,只要威特博士每年有4个马克,就可以住到莱比锡,教育这个在大学里学习的可贵少年。为此特情诸位踊跃捐款,金额每年4马克,捐助3年。 这是最美的事业,我深信诸位是不愿意看见一个天才被埋没,并因此而受到谴责的。何况威特博士来本地也可以对其他孩子进行同样的教育,这对我们的教育亦有所帮助。 总之,这是一个美好的事业,望诸位踊跃参加。 琼斯校长的这封信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虽然预定筹款是4马克,但实际上达到了8马克。不仅如此,为了让我能继续陪伴卡尔并教育他,当地政府换专门为我安排了份牧师职业的工作,把我调到了新区,并发给我双份的工资。 对于人们的友善和帮助,我真是感激不已。 为了得到国王的辞职许可,我带着儿子去了卡塞尔。这里要说清楚,以免误解。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 1807年拿破仑一世在易北河西岸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王国,他弟弟杰罗姆当了国王。从那以后,洛赫村和哈雷等地方就属于这个王国管辖,但政治上却由法国人和德国人统治。 我们到达卡塞尔时,碰巧国王外出访问去了。于是,拉日斯特大臣接见了我们。他刚见到卡尔时,对他的才华持怀疑态度。但在一番交谈之后,他完全被卡尔征服。 记得那一天拉日斯特大臣拷问了卡尔大约3个小时。他向卡尔提了许多问题,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等诸多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卡尔都做出了详尽而令人满意的解答。 最后,拉日斯特大臣终于确认卡尔是个名不虚传的人才。 他说:“我们国家也有非常好的大学,为什么一定要把卡尔·威特先生送到国外去呢?”于是,拉日斯特大臣决定让我们父子不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 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我们和政府的大臣们。在宴会上,这些人也考了卡尔,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我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哥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但我以不能辜负莱比锡市民们的心意,因此拒绝了他们的邀请。由于没有得到国王的许可,我们只好闷闷不乐地在赫村等着。 7月29日,我们接到了维尔弗拉得大臣的来信,信中写道: 就这样,卡尔于同年秋天上了哥根廷大学,共学习了四年。 四年中他所学的学科是:第一学期是古代史和物理学;第二学期是数学和植物学;第三学期是应用数学和博学;第四学期是化学和解析学;第五学期是测量学、实验化学、矿物学和微积分;第六学期是实用几何学、光学、矿物学(继上学期)、法国文学;第七学期是政治史/古代史(第二轮);第八学期是高等数学。此外,还有解析化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开始我和他一起去学校,以便照顾他,因为卡尔年纪实在太小。 卡尔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一般说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很紧张的,但实际上卡尔的学习并不紧张。 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弹琴,也会舞蹈除了上课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言和近代语言的研究。 复活节假日一到,我就带儿子去旅行,这件事让人不解。他们以为我一定会利用这一周的假期帮助儿子复习功课,料想我们会天天去图书馆,我的朋友们也确实是这样劝我的,但我回答道:"如果我是打算让儿子做一个让人观赏的玩物,我就那么干,可是我的目的不是要儿子充当展览品,我认为与学问相比,儿子的健康和见闻更加重要,况且儿子的学习时间已经很充沛了。"总之,他们都感到很惊奇。 儿子上大学期间,我仍然非常重视他的健康,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卡尔把室外运动坚持下去。下雨天和雪天只是散步,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我们父子二人在马路上散步。 第二年夏天,即第二学期末,国王杰罗姆驾临哥根廷大学视察。国王参观了校内的各个地方,最后到了植物园。 卡尔这个学期听植物学课,他和其他学生们都在植物园。国王的随从有前面提到过的拉日斯特大臣,在植物园他一眼就认出了卡尔并向国王做了介绍。国王同我们谈了一席话,鼓励我的儿子今后要更加努力,表示要永远给予我们保护,希望卡尔安心学习。 我们从国王面前退下去后,随行的贵妇人们蜂拥而上,围着卡尔亲吻。然后由两个将军把卡尔拥在中间跟随国王之后,一直到把国王送上车。 这年,卡尔才八岁。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卡尔12岁时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学者们的好评。由于在书中发表了他自己发明得非常简便的画曲线的工具,更加受到了国王及众人的赞赏。 在第七学期,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又挤出时间写了三角术一书。当时他才13岁半。这本书在当时未能马上出版,是1815年他离开了哥根廷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才出版的。 1813年,我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把说供给卡尔的学费延长到四年,并允许他到任何一个大学里去学习。这是由于原来拟定的供给学费三年的期限已满。 由于前一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其势力逐渐衰落,十月莱比锡一战失败,维斯特伐利亚政府就把卡尔推荐给了汉诺威、布朗斯维克、黑森三国政府。 由于维斯特伐利亚政府中有一半官员是德国人,再加上处于战乱时期,每个国家都缺钱,凡是不急需的地方就禁止花钱。 尽管这样,三国政府还是接受了这一推荐,痛苦答应负担卡尔的学费。可见当时人们是多么重视卡尔的才学,我也为此而感动,他在哥根廷大学的第八期的学费是由三国政府出的。 未完待续2023-07-16 15:01:471
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也是一份现今仍然被使用的、讼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更是一部全球销量过亿的畅销书。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此中文版则是根据1914年Thomas Y.Crowell出版公司的英文转译成中文的。2023-07-16 15:01:541
听《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三章第一节输出
在本节当中卡尔威特着重说了吃,对婴幼儿的影响。 1.定时规律进食:对于孩子来说,吃一定要定时规律。两餐之间除了喝水,不要给孩子零食,要让孩子的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孩子的胃一直工作,一定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如果吃饱了,即使继续哭闹,也不能再用食物去满足她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依赖食物给它愉悦感,长大以后容易造成依靠物质,食物来满足自己的情况。比如说一不开心了,就吃一些,喝一些,来增加自己的愉悦感。这样做既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又容易造成孩子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有的时候孩子哭是为了引起大人的主意,得到别人的关注。要让孩子感觉到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取得的成果,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能够靠耍无奈,哭闹等等方式来设法取得别人的关注。 2.孩子吃什么样的食物,对他未来的身体,性格都有影响。建议孩子两周岁之前不要吃肉。有人倡导过果蔬疗法。通过吃不同的果蔬来调节人的身体,和性格。比如吃番薯,能增加孩子的逻辑能力,如果想把数学学好,可以适当的吃番薯。吃胡萝卜能让孩子的眼睛,皮肤更有光泽。吃洋白菜和容易让孩子,闲散,没有毅力。 另外,也要调整孩子的居住环境,让他舒适,和自由。2023-07-16 15:02:151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1 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篇文章,我又重新翻了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老师,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所教班级的学生。 尽管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爱尔威特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威廉曾教导我们:儿童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都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老卡尔威特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的家庭气氛也快乐而安宁。作为牧师,他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那些依赖学校、给老师当“尾巴”或甘当“助教”的家长,确实常常把孩子的教育弄糟。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小卡尔威特的学习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本的,他的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标,他的学习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线性的,他的学习是允许失败的而不是“差0.5分得100也要挨批评”的,他的学习是没有上限的而不是控制在什么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的。这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应该使用的方法,我想以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加高效的工作。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2 在暑期中,我细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一书,看过之后,不仅对我作为母亲这个角色受益匪浅,也对我作为教师这另一个角色有着很大的启示。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小卡尔威特是一名早产儿,因为先天的不足,被定位于智力低下的痴呆儿。不过全靠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因为他不觉得孩子的禀赋是天生的,反而认为通过后天有效合理地教育与培养,就算智商是一般的孩子也可以成才。他坚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也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他从出生到5岁的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的精心培育下,一个低智儿终于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 看完《卡尔。威特的教育》后,使我明白了后天的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他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虽然,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也是有启迪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的。作为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不容置疑的。 其一,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一向认为良好的习惯比成绩重要得多,更何况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成败。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像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 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老卡尔对孩子的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中。吃饭、玩耍,睡觉前、甚至每次饭后的散步都成了孩子学习自然知识的好时光。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从而也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老师的重视。我们教师也应采纳老卡尔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非得局限在课堂的知识学习上,在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中都应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爱护公物,讲究卫生,诚实守信 其二,就是耐心加爱心。 我们从老卡尔夫妇养育和教育小卡尔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爱心和耐心——孕育时的谨小慎微,幼时的精心喂养等等,都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炙热与执着,尤其是发现小卡尔是个低智商的孩子时,他们没有放弃,让他任由其发展,而是尊重他并给予更细微全面的关爱。 细想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因为学生的反应迟钝、兴趣的贫乏看不起他,甚至产生厌恶之情呢?从本质上讲,教师对待学生缺乏耐心,其实就是缺乏爱心。只有投入了爱,才能和学生建立感情,才能更好地与之沟通,才能进行成功的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给与孩子充分的信心、耐心、爱心,他必然会有他的闪光点。一个人的童年其实是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奠定下了基础。作为小学教师,愿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付出耐心和爱心,让他们能够像小卡尔一样健康成长。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3 其实这本书我刚看到25页,内容很有意思,很丰富。那么先写下第一期感受吧。 第一, 作为孩子的早期教育者,小卡尔的父亲很了不起。分析:小卡尔的教育成果取决于父亲对他的教育指导,试想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呢?小卡尔的父亲不光有耐心,而且有智慧,超出一般人的教育智慧。他能够观察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而且思考孩子由此走向的未来。小卡尔5岁就会多国语言,这首先取决于他的父亲自己不光会多国语言,而且他有这个意识从小就培养小卡尔,而不是等他到了大学再去让他学。我们的生活中恐怕还有孩子5岁的时候母语也说不清呢,进一步想,又有多少学第二外语的大学生还不能用二外交流沟通呢?结论:小卡尔的父亲是小卡尔的早期教育者,那么作为一名少儿英语教师,我们接受了家长送过来的孩子,同时,我们就承担了这个早期教育者的任务,这份任务不压身,但是很重!现代中国社会的少儿英语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在自己优秀的专业知识技能下,大量补充自己,完善自己,包括先进教育思想的吸收理解和先进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学习。以一个培养天才孩子的家长自居的老师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 第二,不要低估孩子的年龄与其相对应的学习能力。分析:小卡尔对数和颜色的学习在几个月大已经开始了,并且其中包括韵律节奏的控制。这是我们一般父母根本想不到的,或者一些家长想到了去这么做,但是不会期望有什么结果。而事实是小卡尔做到了,一个出生时大家都说是低智力的孩子做到了,这不仅让小卡尔周围的人吃惊,而且让现在的家长也吃惊。结论:瑞思最小的孩子是3岁左右,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根本离不开家长,哭得嗓子都快哑了,老师虽然能把孩子的情绪缓和下来,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却可能会产生心理遮蔽,觉得孩子可能太小了学不了,或者教学内容会不会太复杂了,其实不然,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与支持,孩子肯定可以做到!第三,探究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快乐的学习环境。分析:小卡尔的童年丰富多彩,因为父亲给了他快乐的心境,带他畅游大自然,抓住了小卡尔的兴趣点,总是让小卡尔在自主的寻求和自由的探索中去感知、去认知。孩子的童年是珍贵的,在快乐中去领悟这个世界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开始。结论:我们瑞思的小朋友也是如此,尤其是瑞思玛特的宝贝儿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小天才。 他们来到了瑞思,我们老师便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在快乐中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开发他们的各项潜能与智能,让宝贝儿们在瑞思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去体会,去探索,去发现世界的精彩!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4 卡尔威特的父亲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老威特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一开始卡尔威特只不过是痴呆的智障婴儿,其父亲通过不懈的教育训练,让他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成长,在1883年安然逝世,享年83岁。 一切的奇迹都来自卡尔威特父亲独创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自出版两百年以来,不知培养出了多少个天才儿童。近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者。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开头就沉痛地讲述了老威特的不幸遭遇:第一个孩子刚出生几天就不幸地夭折了,直到老威特52岁才有了第二个孩子。显而易见,这有可能是个先天不足的脑瘫儿童: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其反应相当迟钝,极为痴呆。 老威特面对第二个孩子,悲痛不已,还在写给弟弟的信上发誓:“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在培养卡尔威特的过程中曾经遭受过诸多信奉天赋论的保守教育家屡次围攻,愤然地声明道:“我要说的观点只有一个:对于孩子来说,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在第一章《愿上帝保佑我的孩子》,老威特在书中十分感谢妻子的贡献,讲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些经历,并真诚地写出了:“从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柏仔认为老威特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能认识到这一点,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确实是可贵难得的! 老威特自从妻子怀孕后,就改掉了熬夜看书的习惯:“因为我知道怀孕的女人特别需要丈夫的体贴。何况,我在深夜看书,一定会影响妻子的休息……在关心妻子上,我自认为是合格的丈夫,为了让她保持愉快的心境,我可以说想尽了一切办法。不管是在她的饮食或其他方面,我都力求尽善尽美。” 尽管最后还是出了一些疏忽,导致卡尔威特不幸地沦为脑瘫儿童,柏仔认为老威特确实是妻子怀孕期丈夫的典范,值得每一位准爸爸学习!这就是卡尔威特能够成为天才的先天基础!老威特针对贵妇人雇人教育孩子的做法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做法有失天性。 柏仔认为老威特的这一说法值得探讨。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职场女性没有多少时间养育孩子,选择把孩子交给家里老人或托儿所幼儿园老师照顾。这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些影响。 如果可以的话,职业女性还是需要尽量抽时间来教育孩子,这样会更好的。不过我们也不能强求现在的职场女性一定要做到这些的。而且在大自然环境中,也有一些生物的后代也不是由母亲养育的,也算是符合生态规律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父亲或爸爸也是要承担更多的教育孩子责任! 在第一章的中间部分,老威特郑重地写道:“他们不知道孩子一出生,教育就开始了。他们错误的观念让他们最终尝到了苦果,以至于终生后悔”。老威特认为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长到两三岁时才注意到这一问题,往往为时已晚了。 这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接近完美的人。这让柏仔想到中国古谚语:3岁看大,7岁看老。 这些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因为即使是天生聪明的孩子,在出生时有很好的起点,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培养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他终究也不会成材。反之,即使天赋不好,但是后天得到合理的教育,他也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其中一些教育方法是科学可取的。比如教育孩子敏锐观察,不比如培养孩子的善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尊重孩子。卡尔的父亲认为对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所以他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从卡尔两岁就教他认字。卡尔五、六岁已能记住3万多词汇。还在两三年内带卡尔周游全国,参观无数的古堡、宫殿、园林等。每次参观前让卡尔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参观后将所看到的一切写出来。其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年轻的父母学习借鉴。就是卡尔的父亲在培养他绘画、钢琴、小提琴、音乐等方面的兴趣不是为了想在人前炫耀,他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充满情趣和幸福中度过,仅此而已。 但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还是持保留意见。书中彻底否定了儿童时孩子小伙伴的作用。作者认为没有其他的童年伙伴,并不意味失去了童趣,认为孩子不同别的孩子玩就没有乐趣,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他认为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害,如果是坏孩子弊害就更大了。如果这已理论成立,那不是对我们幼儿教育、学校教育的否定吗? 读完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父母我们不是百科全书,也无需变成百科全书,只有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切查书、上网或请教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方法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卡尔的父亲认为一个人的潜能必须在5、6岁前通过早期教育开发出来,等6岁后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就已错过了受教育的最好机会。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6 最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感受颇深。这虽然是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籍,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从中获益匪浅,现将自己阅读后的所感所悟总结如下几点,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育人的前提是自己的“富有” 卡尔威特是19世纪一位世界著名的神童,在德国的大学里授课十年,一生成就卓著,他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刚出生时就被认为是低智商婴儿,是父亲老卡尔威特有效的教育,才使他成为一个有特殊成就的人。他父亲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储备很丰富的人,通晓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能运用多国语言,并且能在日后教育小卡尔威特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都“富有”。 这对于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启发很大。想要教出优秀的学生,老师首先要足够优秀。自己的知识面也要广,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尽可能成为一个在知识上“富有”的老师。同时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二、理念引领成功,思想决定高度 本书中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他设计很多场景让孩子进行思考,在回答孩子提出问题时,尽可能地用讨论的方式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并认真对待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最终,经过长期训练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表现出超人的理解力和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他对孩子始终充满信心和鼓励,当别人嘲讽和讥笑孩子时,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这让我想到了在课堂上,面对一个问题,我总担心学生回答不好,而帮助他们回答,面对学生的思考,我缺乏足够的耐心,以至于学生的思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学困生我尝试补救一段时间后,看到效果不明显时,信心有所减弱,从思想上对学生失去了信心,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 本书中强调孩子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比如孩子的读书习惯,习题训练的习惯等都有明确的训练和坚持。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在考试中总容易出现粗心导致的丢分,学习也很努力就是不出成绩等现象,其实就是做题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如果在平时学习中帮助他们丢弃掉审题不清,急于下手,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注重正确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在考试中肯定会受益,同时学习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育肩负着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需要我们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向书中卡尔威特的父亲学习,学习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态度,做到教育无小事,事事为教育,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只有这样才不愧对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2023-07-16 15:02:251
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作为父母要学会的东西有很多。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1、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2、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MS斯特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法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推崇卡尔威特教育法的同时,提倡根据孩子自身的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于1914年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3、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为了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励志教育 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4、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 5、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 多湖辉是日本二战以后杰出的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著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管理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学习指导法》等书。 6、周弘的赏识教育法 周弘是中国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为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起著有《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2023-07-16 15:02:461
孩子天才的培养,错过这个时期就没有了
文/张寒军 引言: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总是有天赋的,天赋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先天具有的!但事实上家长们可能不知道,天赋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有的。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细读《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观察自己的女儿与身边的小孩,得出每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可能都会有天赋。我常常为我的想法而激动,我在我的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无意的实践过,但后来真正的体会到其巨大的作用时,却已经晚了。我本来以为这是个个案,但后来看到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才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天赋,每个孩子都可以进行天才的教育,但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没有了! 其实孩子在出生时,上帝或上苍会给一个小孩全套的天赋,这些天赋其实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潜能" 。 一、潜能是有递减原则的 如果没有被刻意训练, “潜能”是递减的,也就是说“用则进,不用则退” 。如果孩子刚生下来潜能值为100的话,他不会自主地训练自己的潜能,所以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教育,则潜能很快就会消失。《卡尔威特的教育》中阐述潜能在5岁时会减到80%,到10岁时会减到60分,到15岁时只剩下40分; 其实这个结论是百年之前的结论,但实际上我的认为潜能的衰减速度更快,当孩子如果不训练,到3岁时就会递减到50% ,到7岁时会递减到30% ,到10岁时将递减到20% ,为什么会递减这么快,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更现代化了。 为什么体操、杂技,甚至是乒乓球,包括小提琴、钢琴这些需要高技巧性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练起,就是因为这些需要很高的天赋或潜能,这些潜能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得到发掘与维持!孩子在出生后头几个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学习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二、潜能是通过教育才能开发与维持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将儿童的潜在能力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没有教育,则无法发掘超出常人有潜能 。这里用一些极端的例子来举证:我们的盲人,其听觉与触觉特别强,尤其是很小的时候就致盲的,一般的人是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由于视力功能的缺失,盲人就不得不用听力与触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物件等,正因为这种强化作用,使他的潜能发挥出来。而平常的人,因为有眼睛的来感知世界,所以听力与触觉功能没有必要发挥那么极致,够用就行! 再举两个行为上的,你说你能用脚穿衣,吃饭、写字吗?3、4岁的小孩能自己炒菜做饭吗?在没有看到那些报道与视频的时候,你是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会做到。因为用脚穿衣吃饭的没有了双手,因为那3、4岁小孩已没了父母!在被动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关键就是你要去训练!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三、不当的教育与养育方式将加速潜能的消失 当一个小孩刚生下来就被母狼或母猿抚养,孩子长大就不会说话;但他很小的时候就会快速奔跑,就会在树林中如履平地,而人类抚养的小孩,就会说话,但不会那么动作灵敏,这种极端的例子更能说明,不当的教育与养育方式会加速孩子潜能的消失。例如小孩子从小就是将各种食品打成泥喂的,结果发现孩子大了竟然不会咀嚼,只会呑咽! 我们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很多时候给孩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却不知剥夺了孩子训练潜能的机会,甚至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生存的机会!例如小孩子从小就是将各种食品打成泥喂的,结果发现孩子大了竟然不会咀嚼,只会呑咽! 四 、我们的哪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的潜能 第一 就是孩子 探索 世界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 探索 世界的能力,很小的孩子只要碰到东西就往嘴里塞;但是家长们不让!当孩子们不分昼夜白天地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们不耐烦的打断。当孩子们拆坏东西的时候,却挨了一顿打。 第二、孩子的自信力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没有自信怎么办? 我要告诉你,孩子的自信力是一种潜能!不需要人为地去建立,但是也能被家长轻而易举的消减!最典型的就是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怕孩子受这样那样的伤害;给孩子泼冷水,打骂孩子,将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比较! 孩子的自信力是孩子未来学业、事业与生活的最根本的源动力,没有他,人生将失去任何意义。(注自信力与抗挫折是同一类能力,请家长细细体会) 第三、孩子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这个能力也是潜能的范围,很多孩子生下来,他们有足够的时候与精力去折腾,然后发现事物其中的规律; 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家长们只注重结果,只让孩子公式、规律、做重复的作业,语文方面标准答案的盛行,最终导致孩子不敢畅想,创新力不足; 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下降,最终只能做产业工人,而非设计者。 第四、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最初都是通过各种 游戏 来锻炼的,很多孩子能长时间的玩一种简单 游戏 ,反反复复地玩,有时却被家长活生生打断;还有家长过度不放心孩子,不断地问作业进度,学习进度,什么进度,不断打扰孩子活动的进程,给孩子玩电子 游戏 与看电视。 五、发掘潜能的最佳时机 这些能力的培养,如需高于平常的孩子,那在孩子的0到1岁期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这种能力最如最初的造人,孩子当生出来,只是肉体上的完成;但人格上的,精神上的无形的,却就在这0至1岁的时候“捏”成型的,后面的教育,只是在这个成型的上面补充完善,但想脱胎换骨的改变,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只要将孩子喂大,吃饱就行啦,教育是到幼儿园以后的事,甚至有人讲教育都是老师的事,只要选好学校与老师就行了。 但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口齿伶俐的孩子,在孩子还没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对着孩子讲话了; 你再观察小区里,保姆或者老人带孩子,把孩子放在推车里晒太阳就去聊天了,但有的孩子的爸妈却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讲小花的故事,观察蚂蚁跑来跑去;指着 汽车 的车牌在认数字 ,你能说他们的孩子是生下来就聪明的吗? 最后再讲讲,每个孩子的智商,刚生下来都是有差异的,但智商很高达100的很少,智商很低达10的也很少,大部分都在50左右 。如果没有教育,或教育不当,那高智商只能发挥出40的效用,而普通的孩子如果没教育,只能发挥至30的效用,但如果我们认真教育,就能发挥50的效用,结果就会超越那些天赋高的孩子! 我的女儿,很瘦很小的一个女孩子,不肯吃饭(因为是老人喂)。但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与她玩跳远的 游戏 ,每天都玩,仅仅玩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后来就没管她,但她上小学之后,她的立定跳远却总是班上成绩最好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想,就是那时候开发了她的潜能! 只可惜我对教育与潜能的关系理解地太晚了! 这说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真正含义! 后记:2023-07-16 15:03:031
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媒体评论
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触动父母心弦的教育经典。其实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只要我们成人善于发掘,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市面上如此多版本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令我眼花缭乱,但我依然能感觉到,这本署名为卡尔·H.G.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真正透着几个世纪前德国小乡村人们的生活气息!文字简洁易读,彩色插图和文字相得益彰,充满了阅读的轻松和愉悦。——教育培训讲师、摇篮网专家 滕婧为什么诸多神童同时集中于哈佛大学,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这全是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结果。——[日]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 木村久一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鲍里斯·塞德兹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中)中国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可以说能吸引我的作品并不多,之所以这么强烈地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威特牧师的早期家庭教育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对儿子的早期训练成为了最鼓舞人心的和有益的教育文献……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是极其简单实用的,谁都可以使用。——《卡尔·威特的教育》英文版编辑 爱丁顿·布鲁斯2023-07-16 15:03:161
天生不聪明,但经过后天努力成才的故事
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会议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不久,卡尔威特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小威特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体重不过2公斤,两只手和两只脚不停地抖动,哇哇的哭叫声像中毒的小老鼠。邻居们背后纷纷议论,说小威特是个白痴。就连小威特的母亲也说:"这样的孩子,就是教育也是白费力的,白费力的!"然而,老威特没有失望,他认真教育起小威特来。他教小威特读书时,先买来小人书和画册,把其中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然后对他说:"如果你能认识字,这些书都能看明白的。"有时他干脆就不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小威特听,而对他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工夫给你讲。"这样就激发起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愿望和兴趣。于是,他这才开始教小威特识字。 小威特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很刻苦了。不久,这个孩子就轰动了附近地区。他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六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说:"小威特已经具备了十八九岁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很显然,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后来,老威特把对小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卡尔威特的教育》。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的"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正式登记的就有1300件以上,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等,都是他的专利。 然而,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却未曾接受正规教育,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上小学也只有三个月。他的"学生"时期是在家里度过的。 爱迪生的父亲叫山墨尔,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木工。母亲名叫南希,当过小学教师,颇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爱迪生从小就喜欢观察周围事物,凡事他都要问个为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只好拍拍儿子的脑瓜说:"去,问你妈去。"妈妈南希懂得孩子的心理,总是尽可能地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并启发他再想、再问,不嫌麻烦。 爱迪生5岁的时候,他问妈妈:"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嘛?"母亲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眯眯地告诉儿子:"这是鸡妈妈在孵小鸡。那些蛋在屁股底下暖暖和和的,小鸡就会出来的。你看见的那些绒球似的小鸡娃娃,都是鸡妈妈这样暖和出来的。"爱迪生听着若有所思地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会出来呢?""是的,孩子,是这么回事。"妈妈点头回答。 当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结果,爱迪生在邻居的库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些鸡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哩! 南希没有因此责怪和取笑儿子。 爱迪生7岁开始上学。上学后,在学习上他总爱提一些问题。一次上算术课,讲到2加2等于4时,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等于4呀?"老师回答不上来,以为他是个调皮鬼,存心捣乱,骂他:"糊涂虫!" 当过教师的南希认为孩子好提问题,是求知欲强烈的表现,只要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她认为学校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是错误的。一气之下,她让儿子休学回家,自己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 春天,树木抽出嫩芽,娘儿俩坐在屋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的夜晚,一面乘凉,母亲一面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演变;人秋后,河蛙咕儿孤儿乱叫时,母亲又教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冬天,西北风打着呼哨儿,母子二人在屋里烤火,在化学和物理上用心思。 南希看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又买了本《派克科学读书》给他。这是当时的一本著名著作,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单扼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学习起来很起劲,凡是能做的实验,都要自己亲手做一做,做不成就不罢休。有一回,他看了气球飞升原理,就让小朋友奥池喝了一包"沸腾散",心想沸腾就会冒气,有了气人就会升起来。可是奥池喝了,肚子疼得险些出了事故。南希知道后,马上送奥池到医院抢救,并向其父母赔不是。事后她帮助儿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没有责怪儿子。还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试验5;起火灾,差点闯下大祸,引起南希的忧虑。但她并不因此阻止孩子再做试验,而是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腾出来让给了儿子。 工夫不负慈母心。爱迪生在母亲的教育、支持和帮助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终于搞出了许多惊人的发明,成为发明家。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这个在世界现代史上留下深深足迹的人,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他那具有象征胜利的"V"字型手势,曾风靡全球。他坦诚、直率,甚至有时不免显得天真。他乐于穿高级华丽的衣着,也喜欢精美丰腴的饮食,即使在他行将就木、长辞人世时,他也没有忘记要斟一杯白兰地,一饮而尽。 丘吉尔出生在英国一个贵族家庭。幼年时,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但他不做坏事。他经常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自己充当小头头,向其他人发号施令。有时向小伙伴们讲述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官场上的大人们都说丘吉尔是个有个性的孩子,将来或许有些作为。他的父母看到丘吉尔的所作所为,并不担心什么,因为他从不损坏别人和自己的东西。 上学的丘吉尔,学习成绩出乎意料的差。他不耐心来啃那些枯燥的拉丁语和自然科学的公式、定理,但他在学习本民族语言方面却有着特殊的兴趣,并表现了出众的能力。在历史和哲学方面,他学得饶有兴趣。后来,他以勉强及格的平均成绩挤进了哈罗公学(专门培养英国贵族和有钱人家于弟的学校)。以后,依然故我。因此,被列为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好在哈罗公学强调英语写作,这才勉强允许他把本校的课程学完。 丘吉尔的学习成绩差,曾引起学校老师的多次警告。而他的父母认为,丘吉尔的智力是优良的,英语写作和演讲也非同一般,分数不说明什么,假如专业与他的特长相符,兴许会好起来的。他的父母丢掉贵族家庭的包袱,送他进了桑赫斯特军校,当了一名骑兵士官生。桑赫斯特军校是一所极普通的士官学校,有身份人的孩子一般是不会到这所学校的。正是在这个上流社会子弟们瞧不起的地方,丘吉尔如鱼得水。军校毕业时,丘吉尔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毕业后,丘吉尔以一家报社记者的身份前去遥远的古巴,采访和报道当地叛军与殖民地当局之间的游击战争。不久回国,又被派往印度服役。他善于支配时间,善于自学。在这期间,母亲从英国寄去一部年鉴。这部年鉴收录了有关英国政治及世界情况的丰富材料。丘吉尔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读,并认真记笔记,从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知识。特别是对那些重要的议会辩论文章,他不但反复揣摩玩味,还把自己对有关问题的分析、评论与议会讲演人的观点对比,有意锻炼自己的雄辩能力。 在印度服役期间,他写了一本有浪漫情调的小说,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出版。三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有他自己冒险史的描写南北战事的畅销书。几本书的连续问世,使他名声勃起,一时成了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899年,丘吉尔从印度退役回国,开始投身于他向往已久的政治生活。他竞选成功,在下议院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于他的贵族家庭门第以及他的浪漫冒险史,使他这个下议院中最年轻的议员成了备受欢迎的政治新星。他那出类拔革的演讲才华,充满激情的创造性见解,优雅果决的翩翩风度,使议会大厅里的听众屏息静气,心驰神往,把千百人弄得如痴如狂。几乎没有一个政界人士不认为这个年轻人将会鹏程万里,前途无量。丘吉尔本人似乎也对此深信不疑,一副踌躇满志的派头。 果然,几经波折,终于如愿以偿。33岁的丘吉尔登上了内阁大臣的宝座。 新华社专电 英国《独立报》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最近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一些结构上的差异。 科学家发现,除了脑细胞数量多于常人,爱因斯坦大脑组织某些部分相对较大。“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比较大,”研究人员说。他们还说,这些胶质细胞末端的神经组织数量也较多。有关爱因斯坦大脑及其参照对象的比较研究结果,将于本周内发表。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955年去世,享年76岁。他的遗体被火化,但大脑被保存下来,用于科学研究。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非同寻常的特点究竟有什么功效,目前尚不清楚 牛顿小时很笨,成绩很差,当他做的风车被嘲笑他的同学弄坏一后,他开始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影响物理学界的重要物理学家.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莎士比亚原是戏院门口的一个马车夫,但他有机会便从门缝和小洞中窥看戏台演出,进行学习,他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文坛巨星。 近代火车的奠基人斯蒂芬森,直到19岁才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夜校读书。当一些少年看到斯蒂芬森这样一个大小伙子坐在他们中间时,有的讥讽,有的挖苦,斯蒂芬森却只是一笑置之,只顾埋头刻苦攻读,如饥似渴地吸收书本中的养料。 还有美国18世纪电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只读过两年书,后来当印刷工人。在工作的同时,他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40岁后他又转入科学领域,开始做电学实验。政治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实践使他愈益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之不足,于是正像他在《自传》里写的:“除了读书以外,我不允许我自己有其他的娱乐。我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虽说富兰克林不允许自己娱乐未免过苛,但他这种力戒“消磨时光”的精神是可贵的。确实,“大器晚成”很不容易。2023-07-16 15:03:301
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案例
卡尔威特-1800年德国牧师,在结婚前就有了把孩子培养成才的计划,儿子小卡尔威特,15岁获哲学博士,16岁获法学博士。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生。1818年著“卡尔威特的教育”。刘卫华、张欣武-艺术杂志编辑。女儿刘亦婷,哈佛大学生。在怀孕时就得到朋友送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一书,就决心有计划的培养女儿成才。李振霞-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1961年调入中央党校任教,1991年任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在那个“读书无用”风行的年代,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她历尽艰辛,不仅把儿女全都培养成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她和丈夫也同样成果累累,创造出了“亲子共赢”的家教最佳效果。著“我把四个子女培养成博士”。王福志-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人。高中文化,农民。有了孩子就决心把孩子培养成才。儿子王京14岁参加高考就超过重本线,15岁补清华大学录取没去。2002年秦皇岛市状元,16岁再次考入清华。二儿子十岁上初二。赵锁仙-山西大同。大女儿聘聘南开大学本科,北大研究生,二女儿婷婷清华大学。著“姐姐北大妹妹清华”。陈宇华-厦门市1990年文科每保送人大,后申请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研究生。华有网总裁。著“千万别管孩子”。高燕定-原中科院专家,女儿五岁时去美国,女儿哈佛大学。著“人生设计在童年”。职业规划师。2023-07-16 15:03:391
卡尔威特的教育要看哪个版本
卡尔威特的教育要看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刘恒新翻译。本书最早在19世纪德国出版,1914年由Thomascrowell出版公司编辑爱丁顿布鲁斯从哈佛大学的藏书馆里发掘出来,翻译成了英文出版。经过几个世纪的流传,得到了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赞誉和推崇,而且由于它将思想和操作完美结合,使得无数有幸按照书中方法教育子女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2023-07-16 15:03:461
世界六大教育是什么?
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MS斯特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法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推崇卡尔威特教育法的同时,提倡根据孩子自身的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于1914年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为了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多湖辉是日本二战以后杰出的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著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管理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学习指导法》等书。 周弘:赏识教育法 周弘是中国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为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起著有《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 以上六种著名的教育法介绍摘自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社会学博士凤雏的《每个父母是教育家》。2023-07-16 15:03:551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谁翻译的好?具体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
这本书 在国内不下 几十个版本单 2012年就有8个版本最适合读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专著] = 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 原译版+实践版 / (德)卡尔·H. G. 威特(Karl Witte)著 ; 郭超美,张丽雪译 天津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2023-07-16 15:04:291
卡尔威特的教育哪个出版社的好
我本人觉得江苏人民出版社(09版)出版的比较好,此书是刘恒新翻译而出2023-07-16 15:04:381
《卡尔威特的教育》哪个版本的比较好,或者说哪个出本社的好,哪个译本比较好,谢谢
最佳答案没有太多版本的呀,翻译成中文的就一个常用版本吧。我是在网上买的电子版本,几... 大概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所以综合一下比较好,因为每个孩子也都是不一样的,因...2023-07-16 15:04:441
世界上六大著名的教育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1.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爱,是人类所特有的...2.“赏识——成功”教育 “赏识——成功”教育的核心含义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3.多方引导,培养孩子自赏能力。2023-07-16 15:04:524
卡尔威特这个天才后来的情况如何了?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2023-07-16 15:05:512
卡尔威特的教育(刘恒新译)据说是伪版,请问真正的中文版叫什么名字
建议看杨娟翻译的版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版本是根据英文版直接翻译过来的。英文版本是从德文版本直接翻译过来的,相对而言,杨娟的版本更贴近英文原版。如果能有直接从德文翻译过来的就更好了,目前我还没发现。2023-07-16 15:05:591
智障的人可以改变成聪明吗
可以的,推荐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主人公小卡尔一出生就是一个傻子,存在明显的智力问题,父母一度因为他的智障感到极度悲伤和绝望。为培养教育好他,他的父母研究出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智力开发方面,让本不聪明的卡尔,成为了德国著名的天才。后来,他父亲把自己的教育智慧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流传于世。该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2023-07-16 15:06:215
《深度好文》那些我们说的童言童语:该跟小孩说叠字吗?
作者\鹰孩计画 有一次带Zion去医院打预防针时,听到一位妈妈对他的儿子说:「刚刚的弟弟在哭哭是因为他打针针痛痛所以哭哭喔!」如果说讲叠字是为了让孩子听得容易比较懂,那么这一段话恐怕让宝宝都要皱眉头了。大多数人和孩子讲话时都会不经意地说出叠字,又称小儿语、童语、儿向语,这个现象不分男女,仿佛只要和小孩子讲话就必须说上叠字,好像对婴儿说叠字就会比较听得懂:「来喝水水。」、「吃饭饭了没?」、「脚脚会不会痛痛?」、桌桌、椅椅、布布、杯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u22efu22ef。 小朋友讲叠字的样子总是很可爱,然而却有许多父母对小孩两岁只会讲叠字,或是必须要戒掉或纠正讲叠字而感到困扰。 小孩为什么会说叠字:典型声音发展的时间轴 出生至1个月 :发出愉悦的声音、为求帮助的哭喊声,以及对人声有反应。 2至3个月 :能区分不同的讲话声音,并能够发出「咕咕」声(拉长元音像是「ㄨ ㄨ ㄨ 」和「ㄚ ㄚ ㄚ 」),并能回应他人的语言。 4至5个月 :婴儿可能会变化音高并尝试模仿大人说话的声调。 6至8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能够控制声带的开合,并开始能区分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差别,如:「打打打 」或是「妈妈妈」,但大多都是随机或碰巧产生的声音,并非有真实的意义。 9-10个月 :这个年纪的婴儿开始能明白一些基本的词汇,像是「不行」、「掰掰」,并且能发出更多的元音和辅音及更多的声调。 一岁至一岁半 :大多数这时期的婴儿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说出「爸爸」、「妈妈」等词汇并结合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意愿和情绪。同时他们能够回应,或者至少明白父母简短及简单的指令,例如「把它放下」。 一岁半至两岁 :这时期的婴儿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并且能指出父母所念出的人、物、和身体部位。婴儿会重复他们所听到的词汇或是声音,像是句子中最后一个词汇,并开始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妈妈抱」、「我ㄋㄟ ㄋㄟ 」,他们也开始能明白一些抽象概念,像是「我的」。 两岁至三岁 :这时期的孩子进入语言学习的爆发时期,能明白符号性和抽象性的语言像是「现在」,感觉「难过」、空间性「里面」。 推荐阅读:我的宝宝是迟语儿吗?(附语言发展图、评估表) 叠字在语言中扮演的角色 由上面的语言发展历程上可以看出,婴儿大约在一岁左右开始能有意识地说出单音节的词汇, 许多人看到小孩子在牙牙学语地发出重复性单音节的词语,便以为用叠字和婴儿讲话会比较容易理解,然而这本质上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儿向语言的现象并不止于中文,全世界各种语言都有儿向语的存在,英文称作Baby Talk。 小儿语是一种较年长者对小孩子说话的方式,又称 儿童导向说话方式( CDS, Child-Directed Speech )。CDS的特点是「唱歌」语调模式,将其与成年人使用的单调风格区别开来,例如CDS具有更高和更宽的音调,更慢的语速和更短的话语。它可以显示元音过度亢进,并且往往会缩短和简化单词以声调的高度发音(提高邻近母音,如i、u、a的发音频率)和较短并简单的字词说话。 典型的英文儿语像是Dada、Mama,或者是Noo-noo (Noodle)、Daw(Dog),会省略字尾子音或是重复发音等等,这个现象是婴儿学习发音的一个过渡期,即是「牙牙学语」的过程。 婴儿在学习语言时无法完整正确地发音,因此会发展出自行简化的语言 ,例如「水杯」,婴儿可能会说「水水」,因为他们的口腔肌肉尚未有能力正确地发出他们想要的发音,因此重复能够发音的音节。 早期教育的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 在前几篇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中提到的《卡尔威特的教育》里,老卡尔牧师也同样提到了讲童语(对中文而言就是叠字)对孩子的影响。 老卡尔牧师很直白地说道,让孩子讲童语是浪费他们脑袋的记忆空间,与其长大后要花时间纠正童语(叠字),不如一开始就学习正确的词汇。 这种牙牙学语的叠字(童语)是小孩学习说话的过渡时期所发展出来的语言,难道要他们十几岁了还在说叠字吗?孩子最终还是要像大人一样,用规范的语言说话的。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成人,用规范的语言讲话,到了不适合讲童语的年纪时还需要花时间纠正说话。原本能拿来学习其他知识的宝贵时间被浪费在对孩子而言莫名其妙的事情上, 因为对孩子讲叠字(童语)会让他们将叠字和事物进行绑定,对他们而言,那不是叠字(童语),那是理所当然的词汇和语言。 父母的纠正对孩子来说是无理的困扰,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学习的词汇是正确的,为什么需要改变。 我们不该小看孩子的学习能力,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上什么、写上什么就成什么。婴儿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成人的话,但是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当不断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中就储存下了这种语言讯息。例如当我对Zion说:「我是爸爸」,并且在日常中不断重复这句话,随着智力发展的成长,Zion就会明白我是爸爸。我对于教育的信仰是,我深信孩子的潜能是无限,我们不当认为孩子只能说和明白那些幼稚的叠字,这种想法其实是小看了他们的能力。 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1.不要使用过多的叠字 相信经过前面的讨论,应该对叠字(童语)是孩子说话的过渡时期所产生的语言有些许的认识,或许有的父母认为讲叠字很可爱,但终究会面临到需要不断纠正他们说话的那天,到时候麻烦的还是自己。我们只需要不断地保持正确地说话方式,并且不要责备和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感到着急,因为就连爱因斯坦都到三岁(有的说四岁)才开口说话。 2.不要模仿孩子错误的发音 婴儿刚开始学习说话时肯定会犯错,而且犯错的样子肯定很可爱,这时如果父母模仿他们错误的词汇,可能会照成孩子认为他们说对的正向回馈,以为自己讲的是正确的,长久下来累积的错误发音肯定得花上许多时间修正。 3.不要说得太快 虽然我们提倡要对孩子像和大人一样正常地讲话,但不代表我们要用大人讲话的速度来和他们说话。和孩子说话时,要合理地放慢速度,但也不要夸大地过度放慢速度,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疑惑。说话时不只放慢速度,最好要嘴形清楚明确,让孩子看清楚父母发音的嘴型,帮助他们模仿和学习发音。著名的聋盲人士海伦凯勒便是靠著教师莎拉u30fb富乐女士的耐心教学,透过将中指放在老师鼻子上、食指放在嘴唇上、大拇指放在咽喉上,靠著触觉感受老师的说话方式而学会说话。 4.留给孩子说话的空间和时间 当孩子想要表达意愿时,父母可能可以很快明白并满足孩子的需求,例如当孩子想喝水时会看着水瓶,而此时父母不仿稍等一会,然孩子尝试发出任何声音,甚至叠字也好,让他们学习以声音表达需求后再满足他们的需要。假若他们还无法发出物体的任何相关发音时,不仿先说出该物体的名字或是动作,一边重复地发声一边动作,让他们学习到该如何发音,例如一边说「喝水、喝水、喝水」一边将水瓶递给孩子。 5.保持正向的态度鼓励孩子多说话 或许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语言发展比较迟缓一些感到着急,而急于纠正甚至责备孩子的发音,如此虎妈虎爸风格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压抑孩子说话的意愿,使得孩子更不愿意开口。保持正向的态度,以耐心和开放的心态教导孩子说话,让他们尝试、让他们犯错、让他们学习。 推荐阅读:孩子说话慢?0到2岁幼儿语言爸妈必学十招 不讲叠字的副作用:延宕孩子过渡到能说出完整句子的阶段 说了那么多不讲叠字的益处,我们不得不讨论不讲叠字的坏处——孩子需要花更多时间学习语言。这个结果是肯定的,因为规范的语言相对复杂,要在学习语言句型文法的同时还得负担口腔肌肉的准确发音。然而孩子会因为不讲叠字产生的语言发展稍微迟滞而导致语言能力严重缺陷吗?这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孩子在语言能力上有缺陷,就算是叠字都难以学习。如果真有语言能力的缺陷,那必须由专业的医生判断和治疗。 假若孩子对叠字比较有反应或是已经养成讲叠字的习惯该怎么办呢?可以采用「交互使用叠字」的方法,先以叠字开口再以正确的方式回应,例如:「你想要先喝水水,还是吃饭饭?」孩子回:「我要吃糖糖!」此时便以正确的说话方式回答:「不行,只能选择喝水或是吃饭,不能吃糖。」让孩子将叠字「饭饭」与正确的词汇「饭」产生连结,知道那是同一种东西,而不是在一句话中交互使用叠字与正确的词汇,例如:「喝水水还是吃饭?」这样会导致孩子混淆,以为「饭饭」和「饭」是不一样的事物。 如果周遭亲朋好友不断对孩子讲叠字怎么办? 不讲叠字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理念,但周遭的亲朋好友大多没有这类的概念,对着可爱的孩子一定说上许多叠字,如果不想因此让孩子养成讲叠字的习惯该怎么办呢? 1.事先公告自身的教育理念 在自己的社群媒体或是家人群组里面声明自己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坚持,或是在聊天时分享对叠字的想法, 如果他们认为太过严格或是不知道其原理,那就和他们分享这篇文章(笑) ,相信大部分人在了解到不讲叠字的利弊之后都会尊重父母的坚持,剩下少数人坚持要讲的,只要不是故意不小心脱口而出的话,若非他有其他认同的教育思维,抑或是单纯的个人修养问题。 2.如果没有时间说明,或是遇到不熟的人对孩子讲叠字的话呢? 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如果你和孩子正确地说话,他们听到叠字时反而会疑惑对方为什么要用错误的方式说话。如果孩子对词汇因而产生误会,也不要当面制止对方,恐怕让对方难堪而产生误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说明来由,只要在对方离开之后再向孩子说明对方的善意其实是错误的发音,正确的发音应该是怎样即可, 若平常都是正确的说话方式,那孩子便会以此为基准而感到对方的叠字非常奇怪。 总结 讲不讲叠字最后还是决定于父母的态度,就像光谱的两端,讲了太多的叠字后来苦恼如何改正孩子说话方式的还是自己,对正确的说话方式过于严厉或严谨也可能降低孩子的说话意愿。 在明白讲叠字的利弊之后,最重要的是以自然和正向的方式与孩子说话,让他们正向地表达自我情感才是终极目标。 许多朋友在知道我们不对Zion讲叠字之后,常常会开玩笑地纠正我们,例如说「叔叔」、「包包」、「妈妈」时就会说:「不对,要说『叔』、『包』、『妈』」u22efu22ef我想这是有点矫枉过正了(笑)。叠字不是不能讲,如果日常用语本身就是叠字的话,那肯定是要讲的,因为让他们正确地学会说话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2023-07-16 15:07:091
学前教育经典著作推荐
如果家长看的教育类书籍有:《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系列、《基于脑的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强,情节精彩有趣的书,如《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仙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绿野仙踪》、《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带有一点插图的读本。 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图为主,字少且大,知识性强的图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逻辑思维还不强,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科学知识类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同时刺激他的求知欲。如《怦怦跳科学图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还有《花格子大象艾玛》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以上都是孩子看过而且很喜欢的书。以作参考哈!2023-07-16 15:07:171
我想要一些关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书籍,谁能介绍点给我?
推荐给你《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10堂幸福教养课 美国父母如何打造孩子的核 》《世界最好的教育给父母和教师的45堂必修课《中国教育报》倾力推荐 》等等,内容都非常不错,可以去淘宝店铺 上品书轩看看,里面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品种比较多,内容最新最好,希望可以帮到你2023-07-16 15:07:274
以深信不疑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会议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不久,卡尔威特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小威特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体重不过2公斤,两只手和两只脚不停地抖动,哇哇的哭叫声像中毒的小老鼠。邻居们背后纷纷议论,说小威特是个白痴。就连小威特的母亲也说:"这样的孩子,就是教育也是白费力的,白费力的!"然而,老威特没有失望,他认真教育起小威特来。他教小威特读书时,先买来小人书和画册,把其中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然后对他说:"如果你能认识字,这些书都能看明白的。"有时他干脆就不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小威特听,而对他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工夫给你讲。"这样就激发起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愿望和兴趣。于是,他这才开始教小威特识字。 小威特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很刻苦了。不久,这个孩子就轰动了附近地区。他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六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说:"小威特已经具备了十八九岁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很显然,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后来,老威特把对小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卡尔威特的教育》。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的"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正式登记的就有1300件以上,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等,都是他的专利。 然而,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却未曾接受正规教育,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上小学也只有三个月。他的"学生"时期是在家里度过的。 爱迪生的父亲叫山墨尔,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木工。母亲名叫南希,当过小学教师,颇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爱迪生从小就喜欢观察周围事物,凡事他都要问个为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只好拍拍儿子的脑瓜说:"去,问你妈去。"妈妈南希懂得孩子的心理,总是尽可能地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并启发他再想、再问,不嫌麻烦。 爱迪生5岁的时候,他问妈妈:"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嘛?"母亲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眯眯地告诉儿子:"这是鸡妈妈在孵小鸡。那些蛋在屁股底下暖暖和和的,小鸡就会出来的。你看见的那些绒球似的小鸡娃娃,都是鸡妈妈这样暖和出来的。"爱迪生听着若有所思地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会出来呢?""是的,孩子,是这么回事。"妈妈点头回答。 当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结果,爱迪生在邻居的库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些鸡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哩! 南希没有因此责怪和取笑儿子。 爱迪生7岁开始上学。上学后,在学习上他总爱提一些问题。一次上算术课,讲到2加2等于4时,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等于4呀?"老师回答不上来,以为他是个调皮鬼,存心捣乱,骂他:"糊涂虫!" 当过教师的南希认为孩子好提问题,是求知欲强烈的表现,只要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她认为学校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是错误的。一气之下,她让儿子休学回家,自己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 春天,树木抽出嫩芽,娘儿俩坐在屋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的夜晚,一面乘凉,母亲一面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演变;人秋后,河蛙咕儿孤儿乱叫时,母亲又教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冬天,西北风打着呼哨儿,母子二人在屋里烤火,在化学和物理上用心思。 南希看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又买了本《派克科学读书》给他。这是当时的一本著名著作,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单扼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学习起来很起劲,凡是能做的实验,都要自己亲手做一做,做不成就不罢休。有一回,他看了气球飞升原理,就让小朋友奥池喝了一包"沸腾散",心想沸腾就会冒气,有了气人就会升起来。可是奥池喝了,肚子疼得险些出了事故。南希知道后,马上送奥池到医院抢救,并向其父母赔不是。事后她帮助儿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没有责怪儿子。还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试验5;起火灾,差点闯下大祸,引起南希的忧虑。但她并不因此阻止孩子再做试验,而是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腾出来让给了儿子。 工夫不负慈母心。爱迪生在母亲的教育、支持和帮助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终于搞出了许多惊人的发明,成为发明家。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这个在世界现代史上留下深深足迹的人,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他那具有象征胜利的"V"字型手势,曾风靡全球。他坦诚、直率,甚至有时不免显得天真。他乐于穿高级华丽的衣着,也喜欢精美丰腴的饮食,即使在他行将就木、长辞人世时,他也没有忘记要斟一杯白兰地,一饮而尽。 丘吉尔出生在英国一个贵族家庭。幼年时,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但他不做坏事。他经常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自己充当小头头,向其他人发号施令。有时向小伙伴们讲述自己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官场上的大人们都说丘吉尔是个有个性的孩子,将来或许有些作为。他的父母看到丘吉尔的所作所为,并不担心什么,因为他从不损坏别人和自己的东西。 上学的丘吉尔,学习成绩出乎意料的差。他不耐心来啃那些枯燥的拉丁语和自然科学的公式、定理,但他在学习本民族语言方面却有着特殊的兴趣,并表现了出众的能力。在历史和哲学方面,他学得饶有兴趣。后来,他以勉强及格的平均成绩挤进了哈罗公学(专门培养英国贵族和有钱人家于弟的学校)。以后,依然故我。因此,被列为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好在哈罗公学强调英语写作,这才勉强允许他把本校的课程学完。 丘吉尔的学习成绩差,曾引起学校老师的多次警告。而他的父母认为,丘吉尔的智力是优良的,英语写作和演讲也非同一般,分数不说明什么,假如专业与他的特长相符,兴许会好起来的。他的父母丢掉贵族家庭的包袱,送他进了桑赫斯特军校,当了一名骑兵士官生。桑赫斯特军校是一所极普通的士官学校,有身份人的孩子一般是不会到这所学校的。正是在这个上流社会子弟们瞧不起的地方,丘吉尔如鱼得水。军校毕业时,丘吉尔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毕业后,丘吉尔以一家报社记者的身份前去遥远的古巴,采访和报道当地叛军与殖民地当局之间的游击战争。不久回国,又被派往印度服役。他善于支配时间,善于自学。在这期间,母亲从英国寄去一部年鉴。这部年鉴收录了有关英国政治及世界情况的丰富材料。丘吉尔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读,并认真记笔记,从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知识。特别是对那些重要的议会辩论文章,他不但反复揣摩玩味,还把自己对有关问题的分析、评论与议会讲演人的观点对比,有意锻炼自己的雄辩能力。 在印度服役期间,他写了一本有浪漫情调的小说,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出版。三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有他自己冒险史的描写南北战事的畅销书。几本书的连续问世,使他名声勃起,一时成了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899年,丘吉尔从印度退役回国,开始投身于他向往已久的政治生活。他竞选成功,在下议院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于他的贵族家庭门第以及他的浪漫冒险史,使他这个下议院中最年轻的议员成了备受欢迎的政治新星。他那出类拔革的演讲才华,充满激情的创造性见解,优雅果决的翩翩风度,使议会大厅里的听众屏息静气,心驰神往,把千百人弄得如痴如狂。几乎没有一个政界人士不认为这个年轻人将会鹏程万里,前途无量。丘吉尔本人似乎也对此深信不疑,一副踌躇满志的派头。 果然,几经波折,终于如愿以偿。33岁的丘吉尔登上了内阁大臣的宝座。 新华社专电 英国《独立报》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最近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一些结构上的差异。 科学家发现,除了脑细胞数量多于常人,爱因斯坦大脑组织某些部分相对较大。“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比较大,”研究人员说。他们还说,这些胶质细胞末端的神经组织数量也较多。有关爱因斯坦大脑及其参照对象的比较研究结果,将于本周内发表。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955年去世,享年76岁。他的遗体被火化,但大脑被保存下来,用于科学研究。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非同寻常的特点究竟有什么功效,目前尚不清楚 牛顿小时很笨,成绩很差,当他做的风车被嘲笑他的同学弄坏一后,他开始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影响物理学界的重要物理学家.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莎士比亚原是戏院门口的一个马车夫,但他有机会便从门缝和小洞中窥看戏台演出,进行学习,他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文坛巨星。 近代火车的奠基人斯蒂芬森,直到19岁才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夜校读书。当一些少年看到斯蒂芬森这样一个大小伙子坐在他们中间时,有的讥讽,有的挖苦,斯蒂芬森却只是一笑置之,只顾埋头刻苦攻读,如饥似渴地吸收书本中的养料。 还有美国18世纪电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只读过两年书,后来当印刷工人。在工作的同时,他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40岁后他又转入科学领域,开始做电学实验。政治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实践使他愈益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之不足,于是正像他在《自传》里写的:“除了读书以外,我不允许我自己有其他的娱乐。我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虽说富兰克林不允许自己娱乐未免过苛,但他这种力戒“消磨时光”的精神是可贵的。确实,“大器晚成”很不容易。2023-07-16 15:07:461
幼儿用书推荐
如果家长看的教育类书籍有:《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系列、《基于脑的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七田真系列如果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强,情节精彩有趣的书,如《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仙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绿野仙踪》、《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带有一点插图的读本。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图为主,字少且大,知识性强的图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逻辑思维还不强,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科学知识类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同时刺激他的求知欲。如《怦怦跳科学图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还有《花格子大象艾玛》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以上都是孩子看过而且很喜欢的书。以作参考哈!2023-07-16 15:07:563
有谁知道周弘老师写的一本书叫赏识你的孩子
周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成为全国十佳少年,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 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用“赏识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地转化为继续学习的无穷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十足,独立能力强,将来成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周弘通过这本书,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瑰宝奉献给读者。本书分6次觉醒介绍了周弘教育女儿成长和找到“赏识教育法”的全过程;父爱,发现,顿悟,成功,走向和谐,推广赏识教育。书中的大量事例,有助于读者了解赏识教育的精粹,学习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 书中内容催人泪下,让人觉醒,发人深思,引人顿悟。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读。2023-07-16 15:08:071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整理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一)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只体现在孩子的学习情况上,也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上得到体现。有温暖的家庭是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家庭重要性的表现。四,八年级学生把父母都作为最崇敬的榜样,也是以体现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且完善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要营造一个有温暖的家,创造一个温馨,充满爱与幸福的环境。 调查显示“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体现出家的作用,从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写诗作文时也总是要表达出自己对故乡,对家的思念之情,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也有杜甫在国破家亡时的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以家一直都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都对这个避风港,这个温暖的地方充斥着感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先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重视家庭教育还在于父母不断努力,在家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的崇敬对象。 从四年级到八年级,学生心中最崇敬的人都是父母,而第二第三位却受到改变。父母整日与孩子朝夕相处,最容易影响孩子,所以家长应当给孩子树立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对孩子认识世界,改变三观起到积极作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孟母三迁只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由于孩子不断成长,心智成熟,对崇敬对象也开始有了变化,难免误入歧途,所以家长要有引导作用,重视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不能单单只看分数,也应该重视学生身体,心里等方面。 学生认为家长最重视的是成绩,说明家庭教育还没有完善。道德素养,日常行为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道德的人,学习再好也终将受到社会排挤,所以在重视成绩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做人,完善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也要不断上进,树立好榜样,全面培养孩子也要关心孩子,不断提升家庭教育。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二) 说起家庭教育,大概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生活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我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少年,父母不仅给了我生命,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太多的心血与爱。他们总是严格地要求我,也教会我很多东西:思想品德、社会道德、身心健康、学习习惯……我非常爱他们!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小,爸爸妈妈便经常会和我一起看书学习,在我学习时从不开电视,生活得非常开心。妈妈曾对我说过,家庭好学上进的氛围能使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的,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也一天天能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用心良苦。说到不开心的时候,那就是我考试考砸的时候了。 记得有一次,数学的单元测试,我只考了88分。当老师报道这个分数的时候,我整个脑子里一片空白,嗡嗡直响,对自己更是失望至极。同时我也料到了,回家一定少不了妈妈的一顿骂。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批评我,而且还安慰我说:“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做错过事情,伤心难过或者我对你打骂是无济于事的,你要做的是通过这件事,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下次加倍努力赢回来!”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又振作了起来,妈妈的改变也令我很感动,因为,以前当我考砸的时候,妈妈总是种种责备。而现在,她不但不责备,还鼓励我应当怎样做才能做到更好。我知道妈妈为了我,每天都在看书,学习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因此我也会加倍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为了避免我不好习惯的养成,妈妈经常会和老师保持联系,知悉我在学校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以及发言是否积极的同时,还会向老师反映我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回家后能够对我有针对性的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会让我干一些小家务活,比如拖地、擦桌子、晾衣服等等。他们说,这样可以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刚开始我很懒惰,不愿意做这些事情,但是慢慢的,我觉得,帮忙做家务原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爸爸妈妈很注重对我的教育,他们经常会从各种渠道去学习,学习如何去正确引导我。他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对我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我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三) 从我呱呱落地、牙牙学语那一刻到现在这12年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如果说小学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我飞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广阔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与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与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与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与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四)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样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我很不赞同。 孩子读书到底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将来投身于社会能够立足罢了。那你没有能力咋混呢?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需求。首先,应从社会实践与劳动中汲取经验。但也得读好书,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不能读“傻”书,要将从书本中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这些都是互相循环的,相辅相成。从劳动中,体会快乐与乐趣。现在的中国家长就是太过于重视学习与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轻视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溺爱不等于爱。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样父母的爱就都献给了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过分地疼爱。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块小石头拌拉一下,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桩,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国家长。当这个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会百般呵护地说:“我的小宝贝儿,没事吧,疼吧?”有些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全面调查一下。这是不是离谱了些,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这不是爱,是溺爱!这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与缺乏自立心理,最终全面的依赖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为一颗小苗,那不经风雨怎能在这多面的社会圈子中,茁壮成长。 我觉得还是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要抓住学习。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再会很轻松。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长大了才能让父母少操点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把所有事情都包下来,那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缺陷。像这样惯养他们,长大了只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我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可我的父母从来就严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务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养。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为自己做饭,时间长了我也便学会了。甚至还能为大家露一手瞧瞧。劳动并不难,不知你愿否? 在激励斗争的社会中,有许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与勇气与他们竞争。能力在于培养。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之间积累经验,这样你才会越走越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断磨练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五) 朋友一直强烈推荐《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今年暑假终于静下心来读了一读。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教育方法。老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也许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非常赞同书中的这句话,每对父母都在努力通过自己的经验与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望子成龙。但无论是谁都很难把教育孩子的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因为我们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 总结书中老卡尔的教育方法,我颇有收获。首先是平等对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这点在我们的家庭中是需要父母特别注意的,我们常常习惯的认为孩子还小,把自己的所谓的经验之谈强加给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有时甚至还会有粗暴的一面。相信中国的很多家庭还是信奉着棍棒出孝子的理念。我们都应该好好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真遇到火气上来的时候冷静一下,真正和孩子做到平等。二是快乐学习: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 进入三年级下半学期以来,我们对小毛毛的学习已经在慢慢放手,锻炼他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我们在学业上能够插手的东西会越来越少,父母的放手、鼓励和肯定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家长的心态也要正确,从而培养孩子的健康的竞争态度。我们已经深深体会了社会竞争的残酷,而这一切将来孩子也要独自面对,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让孩子健康成才。三是个性培养:卡尔威特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我们要直面孩子的优缺点,少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多多看到孩子的小小进步,少些批评,多些鼓励。每次家长会,英子老师都会提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感触良多,言传身教的力量或许超出我们的想像。我愿意给我的孩子做好榜样:平时待人接物更礼貌一点,孝顺父母更周到一点,上班业务学习更努力一点,知识积累更全面一点因为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就会回馈在你的身上。 十四岁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好的父母应该在这段时间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爱我的孩子,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我愿意在我能力的范围内给他最好的榜样力量和最最温暖的家庭,希望他以后自信、健康、开朗,勇敢面对生活与挑战。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六) 家风意味着一个家庭的风气问题,其实追根揭底就是家庭教育问题,正所谓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样,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良好地家庭教育环境,那么现在的社会一定会非常和谐。 道理是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这个问题是不也许完全解决的。就如同我们一天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人的性格也有黑白之分,古语也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说过:人之初,性本恶。所以说明社会黑与白是相辅相成的,就看我们怎么把握了。因此,每家每户也有不同的家风,我们每家每户的家门都会不一样,就好比每个人的指纹,树上的叶子,都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家风也如此。也许有人会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同为一个家长教育出来的,怎么会有不同的家风呢,这就好比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一样,最初的教育是一样的,但每个认得性格不同,理解的就不同,因此接受的信息就不同,而后他的家庭和他兄弟的就会不同。 说这些,也只是想和大家说下我对于家风的理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不必在意别人家怎么样,又或者自己家怎么样,也许我的想法大多数人不认同,但是我还是期望有认同的人。 2022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七)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和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和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和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2023-07-16 15:08:141
幼儿书籍读后感1000字
幼儿书籍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弱小稚嫩的孩童,但他们是人类的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所以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我给大家提供了幼儿书籍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和参考! 幼儿书籍读后感1000字(一)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着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历史上的名着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孕育着莘火相传的希望。然而,这么多的教育文章,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很有幸,我读到《中外幼儿教育名着解读》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着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后浪推前浪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在我的记忆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幼儿教育感觉只是停留在看看孩子的观念上面,读了本书以后,我才知道我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其实,"幼儿教育"已经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在词语的运用上有所差别,与其相对应的就是"蒙养",既教育童蒙之意思。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很重视早期教育,确实,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的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那时,孔子很注重孩子的主体教育,个体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尽仍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本书通过四个阶段的介绍,分别讲述了我国,外国近代中国幼儿教育历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教育人物及其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原则不因为时代变迁而失去其价值,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流传的教育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对人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其中有很多当代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的代表作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报告。满足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今后的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我国创造教育世界和探索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他指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并证明儿童有创造力,他通过"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和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三个需要"说明创造力虽然不完全是由教育创造的,但能教育能启发,培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使我收益非浅,让我明白,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定要有民主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因材施教,确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对教育者施以强制,那样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的庸人,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书中还有阐述了如: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苏霍姆林斯基等很多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外国幼儿教育家的理念,生平与成书经历,其中最让我感动心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医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闪耀着他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光辉形象。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能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能带领孩子在实践中获得创造生活的钥匙,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师生互动中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实践者学习啊,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今天的幼儿实践教育,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教师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实,每一个孩子心灵中潜藏着巨大的生命创造力,他们都有幻想,都会编故事,会唱歌……如果我们拥有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宏大的胸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蓝天下的快乐学校也就不会是一个童话。 通过阅读本书,我的内心获得了充实,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坚持读书,并学以至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走向成熟。 幼儿书籍读后感1000字(二)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着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吗?但又是什么在三岁之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是早期的识字教育?早期的数学教育?还是早期的才艺教育?这些并非不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的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并却倒塌得很大。” 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磐石上的房子,还是沙土上的呢?我想没有人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会教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行为,并将孩子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有效的目标上去。就像圣经里说的:“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2023-07-16 15:08:261
赏识教育的分类
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MS斯特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法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推崇卡尔威特教育法的同时,提倡根据孩子自身的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于1914年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为了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多湖辉:实践教育法多湖辉是日本二战以后的杰出的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著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管理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学习指导法》等书。周弘:赏识教育周弘是中国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起著有《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方法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爱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赏识——成功“赏识——成功”教育的核心含义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时的最大奥秘——允许失败。多方引导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幼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幼儿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家园同步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专家魏建惠:国际赏识教育学会副会长;赏识教育首席咨询师;中央电视台特邀亲子教育专家;新加坡国家电台特邀婚姻关系专家。魏建惠老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和探索“亲子教育与婚姻关系”的规律,将赏识教育核心理念与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有效结合,解决家长亲子关系及婚姻关系中的各类困惑与问题,咨询个案成千上万,为无数身处教育困境的家庭带去了方法和希望。魏老师长期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家长分享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的智慧理念及具体实操方法,帮助众多海外家庭走向和谐与幸福。他曾应邀为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举办青少年辅导员专业培训,成功运用赏识理念推动新加坡主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蒋湘渝:赏识教育金牌讲师;资深亲子、婚姻咨询专家;国内知名教育品牌推广专家;国际(中国)赏识教育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助理。蒋湘渝老师多年从事教育事业,长年追随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老师,受邀赴全国各地为中小学校、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开展讲学上千场活动,期间不断与周弘老师探讨、交流教育思想,持续内化赏识理念,深入研究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的规律,帮助企业家和众多家长解决亲子教育和婚姻关系的疑难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咨询经验。其讲学风格亲切、稳重、大气,善于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听众在感动中接受心灵洗礼,获得思想启迪,从此一通百通,全家和谐,幸福终生。李海弘:赏识教育资深讲师;亲子、婚姻咨询专家;赏识教育演讲班主导讲师。李海弘老师是民主党派人士、作家、诗人。在90年代早期便开始传播卡耐基的成功原则和方法,先后为许多大型企业、学校、公司做过演讲和人际关系培训,深受欢迎。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演讲实战经验,他探索出的快速有效当众讲话的训练模式,帮助很多人学会了当众讲话,提升了自信心。其语言风格诙谐、幽默、大气、充满睿智。成果《成功学与当代素质教育》、《成功教育》、《感恩教育》、《挑战人生》、《罗明成功学》、《成功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需要成功学》、《素质教育需要成功学》、《中学生成功学》、《规划人生》。课题1、成功学与当代素质教育2、成功教育、成功素质教育3、感恩教育4、中考高考成功经验研究5、创业教育赏识教育的演讲与推广者罗明罗明简介 著名成功励志作家,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中华名人网创始人,中国成功学研究网创始人,成功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陕西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国民素质研究院副院长,渭南市中小企业协会会员,科学思维研究会会员,渭南市社科联理事,社科联成功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临渭区教育学会会员。成功素质教育提出者与推广者,感恩教育研究者与推广者,成功教育创始人之一,养成教育研究者与推广者。潜心研究成功学、心理学、《易经》、教育学等书籍,把外国的成功学批判的继承下来,和中国人的成功思想结合起来,研究适应于中国人的成功学。十多年来在各大报刊及专业的网站发表文章800余篇,有2篇成功学论文获国家级奖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成功学作品4篇。代表作有作《挑战人生》、《罗明成功学》、《尽职尽责尽心》《素质教育需要成功学》、《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散文《孝义梨花赋》、《仙人掌》,电视剧本《半夜敲门》《代办》。2023-07-16 15:08:391
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则有哪些精髓?
1、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教育不当,即使再大的天才也会被毁掉。他记载了他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教育心得、方法,提出了早期教育的理念。2、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我从儿子四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了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作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障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有人曾说过:“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为乐天派或是厌世者。”胃病会使孩子忧闷,不愉快、不幸福,胃弱者绝对享受不到健康者的幸福。因此我严禁儿子随便吃点心、零食,即使为了给他加强营养,也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的时间。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 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有根据的。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韩·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梧,很有力气。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时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州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主义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我们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不可勉强地做。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儿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我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原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儿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儿子一岁时起,我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让他刷牙,并且从小时起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 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 儿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那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的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2023-07-16 15:09:101
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则有哪些精髓?
1、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教育不当,即使再大的天才也会被毁掉。他记载了他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教育心得、方法,提出了早期教育的理念。2、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我从儿子四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了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作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障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有人曾说过:“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为乐天派或是厌世者。”胃病会使孩子忧闷,不愉快、不幸福,胃弱者绝对享受不到健康者的幸福。因此我严禁儿子随便吃点心、零食,即使为了给他加强营养,也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的时间。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 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有根据的。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韩·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梧,很有力气。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时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州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主义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我们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不可勉强地做。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儿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我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原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儿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儿子一岁时起,我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让他刷牙,并且从小时起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 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 儿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那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的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2023-07-16 15:09:212
孩子快五岁了!该给他作业做吗?
孩子还小,建议先培养他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来培养,否则极易使孩子厌学,得不偿失。先注重养成教育,向您推荐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最后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2023-07-16 15:09:291
你认为有什么教育类书籍是必看的?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系列的书都还不错,都是在教方法,理论的东西不多。2023-07-16 15:09:387
什么年龄段对人的一生成长影响最大?
3到6岁这个年龄段对人的一生成长影响最大。第一个阶段是童年时期,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的童年对其性格、人品的形成和后期人生的成长,其影响是最深远的。卡尔威特在其著作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说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取决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是的教育,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为儿童,如果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第二个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也就是从初中到高中这段时期,这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人理性的种子迅速发芽,并开始枝繁叶茂,其对社会、对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所以,这一阶段也是一个人思想最为叛逆的时期。第三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这一时期,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一时期,人的精力最为旺盛,正是创业的最佳时段,但这一阶段往往又最容易被虚度。一方面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人的惰性滋生,上进心开始疲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甚至得过且过的心理主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意志,不少人很容易在自我满足的状态中徘徊不前。另一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和社交应酬的繁琐阻碍了很多人前进的步伐,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度过在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时期,人生的成就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了。2023-07-16 15:09:581
世界那么大,让孩子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么普通的一句辞职口号,引发了网络上扑天盖地地刷屏与各种演绎,仿佛一霎时挑动了几乎所有职场人的神经? 而回溯这几年,不停的有“辞职,去旅行”、“再不远行就老了”、“说走就走”、“间隔年”等等概念成为畅销书,成为口中的梦想,成为藏于戏虐中的哀叹。 而这些概念,却难以在欧美的社交网络上盛传,也几乎很难看到这样的畅销书。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说因为国情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国情”是什么呢? 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因为社会制度?还是说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一方面,旅行本身就是欧美民众的主流生活方式,假期又多又长,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比较容易,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了;另一方面呢,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 早在十六世纪,由于英伦岛国地处偏僻,英国贵族一直对欧洲大陆充满了憧憬。所以,当时的英国贵族大多到了十六岁,就会在家庭教师的陪同下,离开阴雨绵绵的英伦小岛,游历欧洲大陆,探访自己的文化起源,在柏林、阿姆斯特丹、巴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文艺之都或旅游胜地,都会留下他们的足迹。 一般这个行程会持续六个月到一年。这样的一种游历,成为英国贵族子女的成人礼,并留下一个专门的称谓“Grand Tour”。 在成书于19实际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就讲到这样一个例子: 卡尔学习德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生活,在房间、花园、草甸、田野、森林、社会、长期又或短期旅途中,任何条件下,我都为他营造了一个纯正德语的环境。从他出生那一年开始,我们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并且尽量地给解释他看到的一切,尤其是他感兴趣的那类。 因此,他出生不到两年,就随我们到过梅德堡、哈雷、莱比锡、魏森弗尔斯、瑙姆堡、德绍、沃尔利兹、维腾贝格等地方,见识了他在家里从未见过的事物,学到了很多东西。 等他三四岁大的时候,出入这些地方就更频繁,对所见所闻印象更深刻、理解更明了、知识掌握也更宽广了。三岁时在莱比锡生活了8个星期,四五岁时又跟着我跑到了马格德堡、哈尔伯施塔特、萨尔茨韦德尔、施腾达尔和曼斯菲尔德等地,自然他从中看到并了解了一些更重要更有趣的事情。 他还被带到各种社会团队去,经历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因此,他对音乐会、话剧、歌剧、水车、风车、狮子、鸵鸟、大象、鼹鼠、蝙蝠、盐矿、蒸汽机、乡村集市、城镇集市、挖掘、开采、上流社会、贫穷阶级、舞池与睡死人的床都非常清楚。 …… 卡尔5岁时随我到了波兹坦、柏林,穿过普列戈尼茨、梅梅克伦堡到罗斯拖克、瓦尔纳明德和多伯伦;并在暴风雨不强天气状况下去海边,了解海上人们的商业和导航状况;接着还路过路德维希鲁斯特去阿尔特马克那里的乡村住了好几个星期。所到之处,不管是社会的哪个阶层又或地区,人们都视他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经常逗问他一些小问题,同时也告诉他一些新的知识,卡尔也乐意接受。而这些我们成年人也很少掌握的东西,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他6岁那年,我通过德雷斯顿的6周生活,让他彻底了解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尤其是一些艺术珍品。并通过不断观察和反复讨论来提高他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莱比锡、波茨坦、柏林,美丽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于是我开始警惕他会变得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幼稚的鲜艳图片。参加德雷斯顿艺术馆,尤其是意大利厅欣赏那些古董和文物的时候,我特别地给他做了警告,并细心地给予了讲解。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没有发现他在艺术鉴赏方面有任何失误或愚蠢的判断。而那些错误我们却常常在一个已经成年的人那里听到。 在德雷斯顿居住期间,天气晴好时,我们就去参观了谢尔河浅滩和整个撒克逊瑞士。我曾多次到过一些地方,这次拿了一个小本子,还请了个导游,所以没有错过任何东西,一切都还是那么美丽。这些天府般美不胜收的景色,更是让一个6岁的孩子惊叹不已!那些美丽的地方包括巴德尚导、洛赫门、莱布施勒、大奥瓦尔德、库斯托尔、普罗比施塔、巴斯琴、施托尔佩、温纳伯格、库尼格施太因、利林施太因、松嫩施塔恩和波尔斯尼茨等。 …… 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由于交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提升,游历的目的地也由欧洲大陆扩展到了全世界。 因为从小就有了这样看世界的游历,还需要“说走就走”?还需要“辞职去旅行”?已经远行过,怎么还会有“再不远行就老了”的紧迫感? 反观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经历,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十五到十八年的时间,生活的场景无非就是家,学校,课外班,暑假寒假要么因为小学阶段年龄小而父母要上班无法陪同外出,中学阶段学习第一时间优先给题海或补习班,大学又继续找到一份工作,等到工作了,最大的问题将变成没有时间。 外面的世界,成为一种想象中的样子,与现实的对比它就只能是美好的一面,变成了诱惑以及没有真正了解而越来越让人好奇,每每就会被这些牵引,就像猫爪挠心般让人不得安分。 其实游学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古人早就把“游历”作为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我们的骨子里,也有着这样的因子,才会被启发和诱惑,只是我们现在丢失了这样的传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游学的中国传统在当代几乎被中断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现象,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中国的青少年现在非常缺乏体验,中小学生的天地非常狭窄,课业负担很重,体验的机会贫乏。我甚至认为,现在青少年的体验活动可能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能通过游学的方式,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可以让孩子精神世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小小少年就体会到世界如此之大,文化如此丰厚,原来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非常近,这种丰富立体的体验会让孩子获益多多。 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但他们特别需要一些直接经验,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直接经验,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表面的。只有体验过了以后,你才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在十五到十八年的学习生活中,假期的意义就是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生活,回归本质的生活。 生命的成长需要有更博大的体验,更广阔的视野,寒假暑假游学就是一种好的方式。 这样一来,至少长大后,要不要继续去看看世界,还是留下来努力工作,都会是安心的选择,不再让我们的孩子在一种迷茫中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2023-07-16 15:10:181
有什么教育类的书籍适合家长去阅读?
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类书籍有:《夏山学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等。2023-07-16 15:10:296
最著名的幼儿教育书籍请大家推荐一下 谢谢!
推荐给你《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好父母好孩子》《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等等,内容都非常不错,可以去网上搜一搜,推荐给你淘宝店铺 上品书轩,里面的教育类图书针对性强,内容最新最好,希望可以帮到你!2023-07-16 15:10:484
恩格斯是怎么用6个月学精一门语言的?至今。。多能掌握最多种语言的人。。能掌握几种语言??
欧洲国家是一个语系的,很多语言都有共通之种,语法相系连单词很多都是一样的,词根一至所以六个月学一门语言的相当多一些小孩子都能做到。我正在看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小卡尔十五岁前就能精通十二门语言。如果让恩格期来学汉语,可能六年都不成。我们从小学的汉语,几千年来都是独立发展的。和拉丁系语言绝对不同。能真正学好汉语就不错了。没必要羡慕人家的欧洲语系。2023-07-16 15:11:059
求推荐适合小学生家长看的育儿书籍
求推荐适合小学生家长看的育儿书籍 1、《育儿百科》 作者:(日)松田道雄 译者:王少丽 本书从婴儿诞生前一直写到孩子上小学,共分651章。以孩子的年龄段为单元划分,各部分相互独立,内容包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喂养方法,环境,异常情况(疾病),集体保育等,详细解答了育儿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细致入微,全面周到,父母只需阅读孩子同年龄段的部分即可,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书致力于梳理育儿理念,示人给婴儿爱而不仅仅是喂养;从孩子立场出发,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松田老人育儿理念中最精华的部分。松田老人强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强调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教育孩子,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以读者为中心,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这是我最为看重的,就是老人家主张的是:应给婴儿爱而不仅仅是喂养;从孩子立场出发,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2、《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孙瑞雪老师结合儿童之家的情况概括性的介绍了蒙特梭利的学说。如果嫌蒙氏几本书太多内容的话,不妨从此处入手。引入了心理胚胎、吸收力的心灵等概念,最重要的是将爱和自由这个教育方法展现给读者。阅读完之后,你会希望进一步了解蒙特梭利。” --醍醐灌顶的四本书之一 3、《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孙瑞雪 “用很多的例项引导我们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如果够细心,你会从例子中学会如何去观察孩子。” --醍醐灌顶的四本书之二 3、《给孩子自由》 作者:小巫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小巫也是蒙系的,本身又是教育硕士,自己养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娃,通过很多自己孩子的例子来阐明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一读。 --醍醐灌顶的四本书之三 4、《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 作者:小巫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这个适合34岁以后建立规则的时候来看,不过提早看提早准备,也是不错的。另外小巫还有一本《让孩子做主》看封面说的是母乳,因自己6个月上班后就断母乳了,所以没有买来看。如果其他新妈妈母乳喂养的话,建议一看。 5.赏识你的孩子(作者:周弘)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6. “酷”爸“酷”妈的五项修炼:亲子沟通的密码(作者:<美>盖瑞·查普曼/罗斯·甘伯) 沟通与教养孩子的基础是“爱”,爱有五种传达方式,该书将之分成为: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不同的人对于爱的传达与了解各不相同。这个观念不但适用于孩子,也能在朋友、配偶和你自己的父母身上行得通。 7.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李跃儿) 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u20228.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作者:凌志军) 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著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u20229. 是谁“杀”了我:毁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作者:吴苾雯)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唾弃,这个家庭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老师唾弃,这个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和老师同时唾弃,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 u2022 10. 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成绩那么好?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如果说美国的教育好,为什么常年在国外的孩子回国后无法跟班?如果说美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美国也出那么多的人才? u2022 11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作者:徐浩渊) 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基础心理教育,如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哪本育儿书籍最实用,求推荐 特意找的,书都不错,点选开启你可以浏览下书里面的内容: 《从零开始学育儿 0-3岁宝宝的养育之道》 《我的第一套亲子游戏书 我2岁啦》 《新妈妈想要的育婴全典》 《蒙台梭利的早教全书(珍藏版)》 《准妈妈备孕篇》 有适合准爸爸看的育儿书籍吗 老婆怀孕了,作为丈夫,自然是开心的,但是看着初孕时期自己老婆饭吃不下,还一个劲儿的恶心想吐,心中也是很桌急。老婆一天天的皱着眉头,好像从早到晚都不舒服,作为她坚强的依靠,也应该主动分担一些,多学学一些孕产知识。遂决定买些相关书籍来看看。看了许多推荐和书评,觉得以下几本可以看看。 首先推荐的是《怀孕与分娩百科全书》,是英国的玛丽·斯汀博士著写的,她在英国从事助产工作已经20多年了,现在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这本书从怀孕开始 要做哪些检查,到食物的注意事项,孕期如何锻炼,如何减轻自然分娩的痛苦,宝宝的住院包要准备哪些物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讲解,到宝宝出生怎么照顾都非常全 面的讲到了,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图片,都是看图说话,对于不喜欢看字的阅读障碍星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书了。里面还有怀孕周数身体不同的变化 另一本就是传说中的《海蒂怀孕大百科》,据说是美国人的怀孕圣经,有中文翻译本。这是一本比较学术性的书,全部都是字,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有图解。从你准备怀孕到孩子出生后,整个生理和心理的过程,该如何应对,如何转变都有涉及到,包括还有专门针对爸爸应该如何来接受这一切。当然,这本书太厚了,而且全部都是字,想要肯完它不是那么容易的。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听说崔玉涛是妈妈们的男神,从宝宝日常喂养到宝宝常见病的护理崔男神都有讲,里面还有很多真实的宝宝案例,读起来也不会很枯燥。涵盖各种宝宝常见病:腹泻、吐奶、过敏、不吃饭……特别适合爸爸们碰到问题时随时检索,很实用。 《40周孕期全程手册》提供最新的孕产资讯,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配以插图详解,倡导一种明智和负责的态度,以帮助初为父母者学习。伴随准妈妈一起走过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 《斯瑟蒂克胎教法》是迄今为止最详尽也最成功的胎教方法。仅胎教划,就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妊娠前4个月的,另一类是在此之后的。每类计划均具体入微,纤细毕露。孕者从早上6点钟起床到晚上10点钟入睡,每一时间段的生活行动与胎教内容均向读者作了全程展示和清晰说明。学习学习。 好了,就先这么多吧,很多书籍可能观点都差不多,当然了,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希望有有经验的孕爸孕妈指点指点,万分感谢!最重要的是看,毕竟孩子是最宝贵,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不可大意啊 新手妈妈看什么书好 育儿书籍推荐 这一类书都是大同小异, 没必要太在意选择, 主要是参考一下。 胎教育儿书籍 郑玉巧育儿经不错,分胎儿,婴儿,幼儿三个阶段,还有日本的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 早教育儿书籍 早教革命 卡尔威特的教育 杜曼早教 这几个是现在看的家长最多的早教理论书籍,都是教家长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宝宝的。 早教的话,一岁内的早教主要以家长学习和宝宝听为主,家长可以看一些早教生活基础理论,那个是教家长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的,宝宝的话可以听一些音乐 儿歌 小故事还有象知识性的比如三字经 论语等,一岁以上可以慢慢看一些有引导意义的视讯 动画等。 我给楼主讲一下早教吧。 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 如果要单纯的一一讲应该怎么教,可能答案要写几天几夜了,而且写的也不一定就实用的,因为每个孩子还是因人而异。我只能给楼主提一些建议吧。 首先我感觉楼主最先要做的就是看一些早教资料,不论是什么早教资料,多看几种以后我保证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对早教理解的思想和怎样教育孩子的方向。我给楼主推荐几种吧。冯氏的早教革命(虽然被中央电台曝光,但是看了还是有点效果的),杜曼的杜曼早教,卡尔威特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也可以看看,这几位基本就概括了现在国内外最著名的早教专家的思想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慢慢实践了,看完上面的一些著作后,我想心里基本对早教就有点底了,应该都大致知道和了解应该如何开始自己对孩子的早教,(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比较难,坚持起来就更难。主要是从孩子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包括衣食住行,心理,语言,体质等各方面的注意。如果引导的好,孩子天生就会有求知欲的,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一些专业一点的知识,比如从拼音,算术开始,然后汉字,英语,一步一步渐渐深入。) 第三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家长懂得了如何早教,也做了平时该做的,有的孩子让家长觉得很顺利,很满足,有的孩子家长则觉得明显还是不行,觉得孩子完全不能让自己满意。出现了这两种效果家长父母都不要大惊小怪,这都非常正常的。如果你去强求孩子,心里面有一定的功利心,效果很大一部分会适得其反,即便家长现在看不出来,也是为孩子以后心里的扭曲埋下了伏笔。)一定要记住,孩子会了就会了,不会也不勉强,一点关系都没有,真的,切记切记。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心里健康更重要! 如果楼主觉得去买早教资料不方便的话,推荐你可以去网上买电子版的,电子版的资料和实物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挺方便的,又省钱,我是专售各方面育儿早教资料的所以对早教这些比较了解,你有需要早教资料或者还有其他方面早教的问题都可以帮到你的,可以详聊的。又方便又省事。 教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育儿书籍? 《心灵鸡汤》(只要不是婴幼儿就能看) 《我的思想体操》(桂永照着,适合幼儿) 《潜式思维的训练》(郑美容著) 推荐几本育儿书籍吧,我家宝宝50天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塞德尔兹的自由教育 3、皮亚杰儿童智力理论 4、父母只做三件事 5、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6、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7、儿子,你尽管说 8、莫扎特教育风暴 9、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孩子八岁了家长应该看什么育儿书籍 八岁孩子的智力发展主要是空间想象,童话书籍和历史故事书籍为好 有哪些备孕,育儿书籍值得推荐 你好,推荐几本育儿书籍:《怀孕圣经》,《等待NEMO的日子》,《80后小夫妻的怀孕日记》,《一定会怀孕》,《最快速怀孕》,2023-07-16 15:11:321
英语培训趋低龄化,这对孩子好不好?
人的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语言敏感期)是在3到6岁期间。这个时候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一种本能,是自然而然地主动对外界给予的语言刺激无条件的接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孩提时代很容易就掌握母语,如果这个期间,给孩子长期施加多种语言环境,比如父亲讲汉语,母亲讲粤语,外婆讲英语等,这个孩子非常有可能三种语言都会很好掌握。当然也有可能都没学好四不像,这需要正确的引导方法。有本很著名的早教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的小卡尔掌握了六种语言。你可以参看。过了这个年龄段,在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里,学习除母语外第二第三中语言就要更多地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学习获得。但是不要以为真的越要越好,和语言学影响息息相关的,不在于给孩子送到什么样的外语幼儿园学校机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因为语言环境非常重要。学习语言,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渲染。而目前,我们的外语教育把重任都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殊不知,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远比学校教师久。如果一个没有任何语言教育观念的家长,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学好外语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没有给孩子时时创造这样的语言环境。所以现在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美语,不是坏事,关键在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还能够延续这样的语言环境么?这对家长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你会发现香港新马地区小孩英语说得溜,因为他们的爹妈天天说啊!接下,过了六岁后,再开始学第二语言就费力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难度就加大。这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发展规律。你所说的成年之后学习外语,这靠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外驱动力,只要你想,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这是人的心理规律。我和你一样也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都是被动在学,过了生理上的语言最佳敏感期,也没有足够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再加上初中九大学科,你分配的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就被稀释了。我说过,学习语言,需要长时间的渲染和个人的主观毅力。错过生理方面的黄金年龄,没有英语环境,是很难真的学好。所以,学英语,肯定是越早越好,这个没错,符合生长规律。但前提是,你是会日常用英语交流的爸妈么?于此,我很难说低龄化是好是坏,因为学英语相同而爸妈各不相同。2023-07-16 15:11:394
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案例
住友 @嘎光小象 家有一个三岁半的萌娃八仔,先生在外地工作,周末才回家,所以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她一个人在带。为了兼顾工作、家务和一日三餐,嘎光小象在家里设置了一些 “Child friendly” 的小设施,方便孩子,也方便自己。她说,这些小设施并没有马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很多时候其实是更费事儿、更耽误时间了,不过在我看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启动整理教育,让他知道用完东西要归回原位,学会管理自己的个人用品,帮助他在规律和秩序中找到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是现阶段比上早教班更重要的事情。-ufeffufeff门厅:出门和回家的时候,八仔就在这里换鞋,拿取他的书包、帽子等小物品。每晚睡觉前我们一起在这里整理第二天上幼儿园要带的作业,换洗衣物等。八仔很多时候要么贪玩不放好自己的鞋子,要么放的一正一反不够整齐,所以有一天我哄他跟我一起比着鞋底,用硬纸板描了个“放鞋指示牌”,放在固定的位置,从此之后,不让他把鞋子放回来都不乐意了,这就是标签的魔力~-厨房:安安逸逸的躺沙发上玩手机刷好住,好不容易可以一个人在厕所待会儿洗个澡,最怕听到的就是:“妈妈,我要喝水、我饿了……”于是我结合厨房收纳的需要,给八仔设置了一个“minibar”,渴了他可以自己打开第二层储水罐的龙头接水喝,饿了可以拉出第三层的收纳箱,拿面包和苹果出来吃。一开始他不太能掌握关水龙头的时机,没少把水洒出来,旁边就是水波炉的变压器,看他接水简直就是在锻炼心脏。在我就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学会了。木箱子的位置和视线比较低矮,方便他自己拿出来,吃完再放回去。箱子下面装了脚轮,很容易拉出来,用脚把它们踹回去的感觉可好啦。其他时候还好,我最怕的就是做饭和炒菜的过程被打断,之前为了不被打扰,我想尽各种法子让八仔自己看电视、玩手机、吃巧克力……(我已丧失理智),后来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带着他一起做饭呢,还多个帮手。于是给他买了几个好看帅气的围腰,和一些适合他用的厨房小工具。ufeff从左到右,分别是打蛋器、未开刃的儿童刀、土豆泥压具和蔬果刷。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八仔已经能够麻利儿的帮我把土豆刷干净,给番茄黄瓜香蕉切块儿,把韭菜末倒碗里和蛋液一起打匀。认真的男人最帅。-卫生间-盥洗脚凳+龙头延长器,解决身高不够的问题。把牙刷杯子、护肤乳、梳子和毛巾这些洗漱用具都放在一个托盘里,忙碌早晨,整个儿端到台面,别提有多方便了。-如厕秉承着一切自助的原则,上厕所也是尽量以八仔可以自己搞定为主。宜家的这个儿童马桶圈,只要教会他怎么摆在马桶圈上就行,粑粑之后也不用冲洗,按下马桶冲水键即可。ufeffufeffufeffufeff他现在的身高还不够站在马桶前面尿尿,所以我买了一个小便斗吸在墙上,虽然没有下水系统,每次用完冲洗一下内胆也不算麻烦,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在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冲进厕所陪他了尿尿了。-客厅以前没有设立专门的手工区和玩具区的时候,忙了一天回到家想窝在沙发里喝杯茶看会儿书,总能不断发现冰凉的、硌人的“乐高惊喜”,一不小心还会碰响玩具的声光开关,被吓个半死,这感觉真是太糟心了。后来下决心把原来放餐桌的地方改成了八仔的玩具区和手工学习区,想用地毯作为和客厅的分区,但是没有找到尺寸匹配的地毯,于是买了50cm*50cm的地毯自己拼贴,多余的地方就用刀裁掉。-玩具区所有的玩具都放在这个柜子里,关于玩具的管理和收纳,之后再写文章详细解说,这里略过。ufeff-手工区和学习区位于玩具区的对面,临窗,光线充足且温暖。小架子可以收纳剪刀胶水画纸面塑等各类小工具,八仔很喜欢花上大把的时间在自己的工作桌上画画和做面塑,架子上面小温室里的植物也由他负责照顾。没有专门放绘本的地方,大人书柜左下角的几个格子就算是是绘本之家了。晚上,这里还可以变身为地铺,准备好零食和饮料,把电视支架转过来,ufeff电影之夜就开始了~地铺已经打好,还在执着于制作面塑潜水艇的八仔。客厅分区改造后,我们终于可以在累了一天后安安逸逸的窝沙发里吃茶喝酒看书聊天,恢复身心,八仔也有了一片可以安心玩耍又有父母陪伴的小天地。2023-07-16 15:12:084
能影响孩子一生的6句话,你知道几句?
近半年,我集中看了一批教育书籍,细数共有42本。有理论的,有实践的,有专家的专著,也有成功父母的育儿经。我看书开始不看前言,不看介绍,直接看内容,自己做评判。结果很有意思,慢慢看下来,一大堆书如浪淘沙,有三本书看了还想看,反复看了多遍,特别有体会、特别有收获。再详细看介绍,方知三本书都是教育经典大作。现在这三本书我不光放在了床头,而且出外旅行也带着,成了我常看常新常有感悟的书。首推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本理论书籍,但并不枯燥。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有人认为: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存在,那么,即使所有的教育文献都消失了,教育学的理论和现实也不会受影响。“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只需要拥有一本《爱弥儿》就足矣”,这句话,是译者彭正梅的话。读了多遍《爱弥儿》后,我觉得这句话没有夸大其词,十分赞同。因为,这本书对于教育的本质和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真知灼见,尤其对于当下的中国对孩子教育极其重视又焦头烂额的父母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第二本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也是一个奇迹,1956年一经问世,便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还长销不衰。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母爱、父爱、性爱、博爱……的不同,尤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一章可以让我们明白怎样爱孩子,才不会让孩子窒息,不会反感、不会逃跑;什么样的爱,孩子可以感受、可以接受,并成为一个懂爱会爱的人。第三本书是日本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从拿到手,我一口气读到半夜,边看边笑边哭,爱不释手,连续看了三遍,太好看了。由于太喜欢这本书,我收集了有关作者黑柳彻子的所有资料,又连续购买并阅读了6本由黑柳彻子和她的妈妈黑柳朝的系列书。那段日子,我如同着了魔般,脑子里全都是小豆豆。这是一本从5岁的孩子到100岁的老人都喜欢的书。1981年在日本出版后被译成33种文字,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到目前已发行突破了1000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在日本,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拥有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让我大受感动的是,看了这本书,大家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孩子不会犯错,错的一定是大人,一定是违反儿童天性的教育,一定是扭曲孩子心灵的错误“规则”。这本书用一个7岁小女孩纯真无邪的心灵(作者儿时亲身经历48岁写书)告诉世人,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没有天生愚笨的孩子,没有心地不善良的孩子、没有不懂爱的孩子、没有身体智障心灵自卑的孩子……,关键是你能否碰上像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或能否当一个懂孩子的父母。现在家长都很忙,但这三本书不可不读,的确是教育经典,要反复读反复思考,书不在读得多,在于掌握精髓。很多家长似乎在具体教育问题上有诸多困惑,其实,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读了这三本书,也许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个全新的未来,一个快乐幸福的未来。“孩子是雪白的吸墨纸,尽早让他们染上绚丽的色彩吧。”期盼我们的孩子都成为快乐的爱弥儿、可爱的小豆豆!希望你能采纳!2023-07-16 15:13:491
教育书籍的读后感
教育书籍的读后感范文1 假期读了三本书,《修优美师德 做阳光教师》、《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和《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从这三本书中,我领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现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读《修优美师德 做阳光教师》有感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 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二、读《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有感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可以说,当前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也不太尊敬教师。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 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民主地对待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全面关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都喜爱成绩好的学生, 而爱表现不佳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 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 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虽然这种爱有时毫不起眼, 但它有助于师生间理解桥梁的建立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课,“死读书,读死书”。新课改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 4.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要想真正激课堂教学,单纯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有所作为。 总的说来,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 又应该是朋友关系, 否则, 师生之间难以作到真诚相待。师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我相信,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心去教书育人, 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颗颗诚挚的心, 筑就的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读《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有感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育书籍的读后感范文2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吗?但又是什么在三岁之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是早期的识字教育?早期的数学教育?还是早期的才艺教育?这些并非不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的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并却倒塌得很大。” 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磐石上的房子,还是沙土上的呢?我想没有人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会教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行为,并将孩子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有效的目标上去。就像圣经里说的:“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教育书籍的读后感范文3 国庆假来临了,我阅读了些的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1.读书一生,以写促思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得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这句话,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我又何尝不是呢。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也不知道是否还会记得这句话。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想自己以后也还是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2.慎独养身,伸展个性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3.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4.海纳百川,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前程漫漫,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关怀,教育丛书的引领──而这将是我前进的动力。 教育书籍的读后感范文4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了。 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了,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 妈妈接着说了,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2023-07-16 15:13:561
做为称职的人之父母家长要读好三本书有那些
前些天,我仔细的翻看自己的博客目录,我感觉有关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涉及到了,从自己陪孩子备战高考的真实经历和体会,教育理念方面的感悟,到实例分析以及读后感等等,我在博文中偶尔也推荐了一些自己认可的书,唯感缺憾的是没有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是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会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就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济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有的专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家推荐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爱是需要技巧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非行为;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分析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2。《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买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3。《EQ之门》(作者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换句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荐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1。《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但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同见到了亲人。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到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长时间。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最深的专家。人们都知道我是“留学专家”,但人们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这个专家背后的专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学问题,总是虔诚地向他请教,并且每次都能得到最满意地回答。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徐小平 “自从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业,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到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发,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哈佛法学院学生家长牧晓 3。《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看了这两本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对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家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书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国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的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觉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1。《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对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人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群里和刘老师的先生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真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有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坦诚地说,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有几位我很认可的家长和我提起过,我只是在网上看过几篇读后感,我相信这本书也是值得家长一读的工具书。 四、实例分析也许更有借鉴价值 第一类书能让我们修正和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第二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提高思想高度,第三类书又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版的样板,但是就是把这些书都看了,甚至有了很多感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说,有了好的教育理念距离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家长还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只是现在以实例分析为主的书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本书属于这一类——《预防孩子行为偏差的30个方法》(平井信义),除了此书也就是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了,比如:王金战、宋少卫和我的博客中的相关博文。 我以后的博文也会向实例分析倾斜,也许还会把我跟踪家庭的真实过程写成一本书。 总之,我认为,家长的学习和提高及改变是培养教育孩子之必须,其重要性往往比孩子报什么课外班要大得多,家长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仅仅是为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能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质,让自己的人生更丰满!2023-07-16 15:14:061
三岁男孩怎么教育引导
一、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3岁宝宝在语言上大约可以掌握300个词,这个阶段要多和宝宝聊天,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能力。每天可以陪孩子临睡前看一篇小故事绘本,也可以在临睡前给孩子播放一些科学类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故意不讲出自己的结尾来,而是和让孩子去编故事,哪怕编的不好,妈妈也要及时鼓励:这一点妈妈还没有想到,你编故事编的真不错。早教圣经《卡尔威特的教育》里,老卡尔和妻子就是这样训练小卡尔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也需要开始培养。蒙特梭利教育中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老师看到一个小女孩非常专注地搭积木,不断地把积木在各个角度搭好,然后再拆掉,再慢慢搭好,再拆掉,那位老师默默地数着小女孩搭了几次,最后发现小女孩居然搭了42次,直到最后一次,小女孩才如梦初醒般,特别满足地看看周围,露出开心的微笑。3岁的宝宝,正处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非常专注的时期,他们可以很专注地玩一件玩具,尽管这个玩具在大人眼里可能会枯燥无味,但,不要打扰他,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注意:这时不要一会喊孩子喝水,一会让孩子去小便,一会招呼孩子玩别的,当孩子很专注做一件事时,最好默默陪伴,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三、培养孩子的情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李玫瑾教授曾经讲过:孩子一定要在小时候培养好情商,不然等到大了就很难再培养那种亲密度了。从宝宝的认知角度讲,3岁宝宝正是不断探索吸收这个世界的阶段,这个阶段他吸收到什么,对于之后的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习惯都有深远的影响。3岁宝宝因为自身能力达不到,但是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现达不到目的又说不清,就直接动手或者哭闹来解决问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的,如果一时半会说不清,教会孩子求助大人或者父母;平时可以有意引导:宝宝你是不是想和涵涵一起玩球?那你可以对涵涵说:我们一起玩球可以吗?遇到各种情况下,都不妨引导一下孩子,慢慢地,孩子就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了。当孩子因为达不到目的哭闹时可以暂时回避,让孩子释放情绪,等孩子释放好情绪后,告诉孩子,这样哭闹解决不了问题,遇到问题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妈妈可以答应或者不答应,但是哭闹,最后的结果是妈妈不会答应。ps:父母在面对孩子请求时,要实行一致性原则,不要两人标准不一致,或者朝令夕改,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四、3岁宝宝的体能教育根据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3岁孩子每日运动时间应为3个小时,包括户外运动2个小时,室内1个小时。孩子的户外运动可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夏季选择在早上以及下午4、5点左右背荫的地方;冬季可以选择在中午太阳好的时间,带孩子在户外踢球,骑车子,放风筝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孩子在室内时,不妨给孩子买一些需要精细动作的玩具,像串珠子,搭积木等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2023-07-16 15:14:271
铃木镇一的教育历程
铃木镇一说:“不少人在吹嘘铃木镇一每年都要培育出七百个小提琴神童。”铃木镇一开展幼儿学小提琴教育超过二十年,成就不在于培育了多少个神童,而在于教育创新教学法的成就。铃木一个人改变教育,培育出这么多的小提琴神童。但普遍的学校,投入这么多的资源,却没有多少位教师敢说培育了多少人才。一个基本原因,恐怕是根本不会去想孩子的早期教育,不相信孩子在早期学习能力远超于成人。日本国立冈崎研究所在二00一年底的研究显示,记忆刻在大脑神经细胞表面树状突起的微刺上,是可以见到的。伦敦伯克贝克大“大学及认识能力发展中心”的莱斯利塔克解释说:“在生命的头两年,脑细胞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生长和发挥影响力-两岁大小孩的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比成年人高出一百五十。”这些新发现和研究成果,都证实了我们一贯的看法,铃木镇一等超前教育家在现实教育中引发的理念。两岁小孩脑神经细胞的突触超过成人一倍半,而这又是记忆的实体,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据去反对早期学习?反对早期教育的人,又常是关心孩子学习的人。他们不肯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孩子成绩落后并非在小学阶段开始,也不是在四、五岁时候开始,而是更早的时间。铃木教学法教小孩子学琴是从两岁开始。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塞德兹谈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用神奇和伟大来形容,作为父亲的作者,在教儿子时,是从出生十日开始,即大量灌输词汇。我们却依然是那么后知后觉。最要命的是,当人们提到孩子学习,总以为应与操练相提并论,更认为没有压力就办不成事。提到孩子学习,就是为会剥夺他们的游戏时间,而不知道优质学习可和游戏并存,更以为学习与运动(包括大家所说跳个不停和跑个不完在内)并非相辅相成的。当我们撇开优质信息教育,再谈培养孩子,无异于教会孩子在水中浮浮沉沉,且继续同一形式锻炼,就以为可以训练出游泳选手来。也以为只有透过手指运动和结合残存记忆,就能训练出优秀数学人才一。更妙的是,当有人提出多元智能的说法,更多人以为人各有不同智能,从小就应该在局限的智能中找寻出路,甚至否定智商能表达较全面智能的评估。铃木教学法当然不只是小提琴技术训练,同时是全面智能训练的理论,精神世界的培养,而且都是年纪很小就开始。想教育成功,最重要还是去除大量见风驶□的思想,回到从小建立全面智能的根基。铃木镇一说:“不少人在吹嘘铃木镇一每年都要培育出七百个小提琴神童。”铃木镇一开展幼儿学小提琴教育超过二十年,成就不在于培育了多少个神童,而在于教育创新教学法的成就。铃木一个人改变教育,培育出这么多的小提琴神童。但普遍的学校,投入这么多的资源,却没有多少位教师敢说培育了多少人才。一个基本原因,恐怕是根本不会去想孩子的早期教育,不相信孩子在早期学习能力远超于成人。日本国立冈崎研究所在二00一年底的研究显示,记忆刻在大脑神经细胞表面树状突起的微刺上,是可以见到的。伦敦伯克贝克大“大学及认识能力发展中心”的莱斯利塔克解释说:“在生命的头两年,脑细胞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生长和发挥影响力-两岁大小孩的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比成年人高出一百五十。”这些新发现和研究成果,都证实了我们一贯的看法,铃木镇一等超前教育家在现实教育中引发的理念。两岁小孩脑神经细胞的突触超过成人一倍半,而这又是记忆的实体,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据去反对早期学习?反对早期教育的人,又常是关心孩子学习的人。他们不肯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孩子成绩落后并非在小学阶段开始,也不是在四、五岁时候开始,而是更早的时间。铃木教学法教小孩子学琴是从两岁开始。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塞德兹谈到一书,用神奇和伟大来形容,作为父亲的作者,在教儿子时,是从出生十日开始,即大量灌输词汇。我们却依然是那么后知后觉。最要命的是,当人们提到孩子学习,总以为应与操练相提并论,更认为没有压力就办不成事。提到孩子学习,就是为会剥夺他们的游戏时间,而不知道优质学习可和游戏并存,更以为学习与运动(包括大家所说跳个不停和跑个不完在内)并非相辅相成的。当我们撇开优质信息教育,再谈培养孩子,无异于教会孩子在水中浮浮沉沉,且继续同一形式锻炼,就以为可以训练出游泳选手来。也以为只有透过手指运动和结合残存记忆,就能训练出优秀数学人才一。更妙的是,当有人提出多元智能的说法,更多人以为人各有不同智能,从小就应该在局限的智能中找寻出路,甚至否定智商能表达较全面智能的评估。铃木教学法当然不只是小提琴技术训练,同时是全面智能训练的理论,精神世界的培养,而且都是年纪很小就开始。想教育成功,最重要还是去除大量见风驶□的思想,回到从小建立全面智能的根基。4、人脑潜能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刘善循编著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人脑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10%,而90%以上的潜在能力被浪费掉。这里就产生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人脑的潜在能力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呢?儿童生后一年内,神经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是出生后发展最快的时期,脑重迅速增加近900克。3岁时增到1000克,7岁时为1280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7岁以后就非常缓慢了。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常规的环境中生活,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则按一般的速度发育。若外界的适宜刺激越频繁、越强烈,则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越快,并趋于完善。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到了7岁,他的脑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发育了25%,而一般儿童也许只发育了10%。至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儿童,脑神经的发育就更少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一直到他们成年,他得到一个引起教育界轰动的结论: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如果把17岁时,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即可获得50%,到8岁已获得80%,从8岁到17岁获得20%。布卢姆的“5岁前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及“7岁前获得的智力占80%”两个结论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可见一个没有受到早期教育和环境丰富刺激的儿童,在学习上要比别的儿童吃力许多倍,那是因为他的部分脑细胞由于没有使用而急剧老化,因而失去功能。所以,少年儿童时期,特别是婴幼儿阶段,随着大脑高速度发展,人的智力也在高速度发展,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环境丰富和教育训练适当那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教育如果失当,即不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错过了适当的教育时机,或措施方法不当,往往产生不良的后果,使儿童本来具有的发展潜能得不到充分实现。近30年的研究表明,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对青少年和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估计过低,不相信学生们的学习潜力,采取粗暴的态度,硬性灌输知识,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这种情况,日本早期教育家铃木镇一尖锐地说:“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是处于他们双亲的‘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相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地生长起来,所以说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铃木的早期教育成绩是十分惊人的。他从事的是小提琴训练,学习者都是幼儿,仅从每年3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进行的毕业演奏情况,就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效果。在铃木的指挥下,3000多名孩子,最小的还不到3岁,他们抱着玩具般的小提琴,兴高采烈地站在一起,使人感到他们可能要做什么游戏。当人们听到他们的演奏后,真有些不可相信,令人惊叹不已,他们熟练准确地演奏的曲子都是世界名曲,从德国作曲家巴赫的曲子,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曲子,至于日本的歌曲,就更是随心所欲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受到启迪,使我们看到幼儿教育确实存在着无限的、巨大的可能性。教育失当还表现在忽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教育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例如,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三四岁,如被剥夺感性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缺乏双亲抚爱、照料或忽视智力教育等,都会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些研究认为,2到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年龄,狼孩就是过了这个最佳期,返回社会后就很难学会言语;4岁到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否则达到纯熟就很困难;而弹钢琴必须从5岁开始,学习提琴必须从3岁开始,否则难以得到精髓。6岁到10岁左右,儿童的记忆力模仿力比较强。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弱,此时以加强语文和外语的学习为宜。9岁到11岁对外界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12岁到14岁达到了高潮。少年儿童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又有巨大的潜力,所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据此提出: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三个基本信念:1.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2.都愿意学习;3.相信一个成功能产生另一个成功。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中学阶段,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高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初二基本上摆脱了小学生的智力特点,他们的思维形式从经验型思维逐步向理论型思维发展,观察力、理解记忆能力和创造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高二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它意味着智力的主要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基本上完成了向高水平的转化。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占主导,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个人的智力品质已基本定型,智力的个体差异基本形成。经验表明,在关键期和成熟期,智力发展的可塑性大,如果给予科学指导,抓紧训练和培养,能够加快智力发展速度,提高智力发展水平。成熟期以后,也并不是说学生的智力就不能再发展,但其可塑性变小,较难训练和培养,也可能是事倍而功半。2023-07-16 15:14:341
你见过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1、培养孩子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要知道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比如很多父母给孩子报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的,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可能会有一定的缺陷,道德发展因此受到阻碍。 2、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而父母就是他们的参照样本。所以父母空洞的说教远不如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给外婆洗脚,儿子看在眼里,便也学着给母亲倒洗脚水洗脚。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没有道理的,做父母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所以作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3、家庭教育要有一定的权威,因为家庭教育缺少了权威性,爱很容易就变成溺爱。权威在家庭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秩序和规则,比如几点起床、睡觉,不能做坏事等等。权威不需要摆着让孩子生畏的面孔,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不能违反,违反的后果是很严重,这种后果不是父母强加的,而是自然产生的,或者是社会强加的。家庭教育的原则要与社会生活原则相一致,这样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2023-07-16 1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