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佛教中第八识都包含着什么内容?

2023-07-16 23:29:50
TAG: 八识
共4条回复
余辉

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音alaya的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在 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 阿赖耶识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 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 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前 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 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 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故有我爱执藏义。

ardim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以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前六识比较好理解,末那识可以粗略类比CPU,把前六识链接,比如蒙着眼吃到橘子,通过口腔触觉和味觉联想到橘子的形象,这个把身识舌识和意识联动起来的就是末那识,所以你可以把末那识理解为前六识的根,也可以理解为前六识是对外反应,而末那识是对内反应,可以理解为无意识或下意识(如果这么理解很片面),也可以理解为有瞬间生灭属性的难以察觉的意识,当然还是理解为是联动前六识的根意识,如果没这个东西,就好比有六识但不知道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是什么,没有反应,也就是植物人,所以也就谈不上有前六识,甚至没有前六识,所以是意识根。

至于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有些派别认为阿赖耶就是佛识,只要认知到阿赖耶就是认知到佛性,但也有人认为阿赖耶是阿赖耶佛性是佛性......但无论如何,阿赖耶是本源(你可以理解为真我或本我,当然这么理解最容易,因为人都是有我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以此为基础,但如果认知到阿赖耶,那么会发现“我”的这种观念性错误)

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是记录一切的识,它记录我们一生事无巨细的所有,哪怕是一颗细胞的生灭也都记录在内,一生说过的话看见过的事情,它本身是无欲无求也不存在善恶更不分析任何事,但.....如果非要说有那么一个一个东西可以被称呼为“我”那么只有这个阿赖耶!转世投胎的就是这玩意,虽然阿赖耶本身是没有意识的,根本没有自我意识,但它决定你今生命运!因为它携带了之前所有的信息,因果就随之而来,所以也被称呼为业识......对了,佛教也有种姓一说,但和印度教的种姓不同,印度教种姓说的是血脉,而佛教的种姓说的就是这个...阿赖耶,前世前世加前世的积累,那么很多或好或坏的习性(惯性)会携带到今生(惯性是很顽固的,这也是很多孩子明明生到家教很好的家庭,性子却格格不入的愿意,是需要非常艰难的教育才会改变)

所以,根本没有所谓转世投胎,那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业识或者干脆说业的迁流......因为第八识就是业!!!对佛教来讲,第八识就是成佛的根本,但同样也是成佛最大的障碍,因为战胜别人相对容易,但如果你打来打去发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且是最货真价实的真我,那绝对难!

最后,为什么佛教老是说去我执,认为“我”是虚假的概念,就是这个阿赖耶,因为真正能称得上“真我”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没有任何意识,可问题是我们一切的认知和意识都是这个东西生发的,每一次迁流,它就生发一套新马甲,让我们开始自己能够欺骗自己,而且,而且的而且......这个阿赖耶识很难说清是个体还是整体,阿赖耶识是互联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但又具有个体的分别,和光一样具有二相性......

如果因果是佛教的核心理论,那么八识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佛教的核心秘密,楼主问包含什么内容,要是东南西北的扯那估计能扯一年,所以以上大概简单的回答,没有复制黏贴希望喜欢。

最后,前六识很好理解,第七识和第八识比较抽象需要傻瓜式思考才能想象到那么一丁点,但如果想认知它触摸它最有效的方式是学四禅八定,就这些......

clc1

大略的讲,就是深层的固定的意识,有善的恶的种子,对人影响比较大的刺激,受伤害等会存进去,等到时机成熟,在显现出来

北营

佛教中的第八识包含了所有的种子,应该是所有的一切种子

相关推荐

八识指的是哪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相关内容:眼识乃至身识,学佛人大约都能知道是虚妄心;然而意识心有许多种变相境界,往往使学佛人错认而误会为不生灭的常住心。意识极难理解,修学佛法的人,最怕的就是不如实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错将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的意识心,误当成真如心。如龙树菩萨所言:【“依意而生意识”无咎,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种外道不说‘依意故生意识"。】(古时)九十六种外道或六十二种外道,皆因不解意识种种变相境界,故以自意妄想而施设种种常住不坏之意识境界相。譬如“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细意识、极细意识”,或如佛门中人常以种种意识变相境界而住,谓其中某一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为真如、为佛法身、为宇宙万法之第一因,皆成误计本住法的心外求法者。不能真实理解意识心有种种变相,施设各各不同的意识变相,说是真如、佛性。甚至公然宣称已证真如、已见佛性了,因此就成为未证言证、未悟谓悟的大妄语人。
2023-07-16 17:54:501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了。相关图书推荐: 《世界和平吉祥宝塔》 《华严经贤首品浅释》 《南怀瑾全集》(精装全10册)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 》 《禅的体验》 《新编佛教念诵集》 《常诵佛经生字注音手册》 《如何修证佛法》 《菩提心与道次第——戒幢佛学论丛》
2023-07-16 17:55:051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人有八识是哪八识

1.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时。 2.八识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其中阿赖耶识被看成是基本识。 3.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因为因缘而兴起。 4.前五识是帮助人认识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六识“意识”是认知了别知识,通过意识,才有根据前面五识来建立对事物的基本认识。 5.然而意识不是总能做出正确的认知了别。 6.末那时是第七识,也叫做思量之时,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帮助意识区分外界和“我”的分别。 7.但是末那时容易将自身认成是认识的全部,不知道自己仅仅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 8.末那时虽然可以审察内外的区别,在意识不强时起作用,但容易跟从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需要阿赖耶识帮助窥看事物的本质。
2023-07-16 17:55:111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指的是什么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七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鼻识鼻子具有嗅觉,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同样他也只具有触觉的功能,一区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意识它又称“心识”,其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预知推断或机体觉外,佛法重点在于通过修炼达到“心识”不受五尘传递而干扰,心中不为所动,最终做到六根清净的目的。此外,它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前六识合称了别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善恶的分别心。由于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chen)、痴、疑、慢和爱恋与憎恶等种种烦恼。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可因它执着自我,故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即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alaya的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故有我爱执藏义。
2023-07-16 17:55:203

佛教中八识有那八个?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2023-07-16 17:55:283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便不是潮流了。“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常见”,认为是错误的。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2023-07-16 17:56:005

佛教中八识有那八个?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也叫根本识,是前七识的根源。八识,实际上并不是是说有八个识,而是生命的识知性在八个方面的体现。从八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是八识,实际上只是一识。在眼为眼识,在耳为耳识,在鼻为鼻识,在舌为舌识,在身为身识,在意为意识。从其功能执受思量方面来说为莫那识,从整体上总括为阿赖耶识。
2023-07-16 17:56:152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为梵语alaya之音译),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等。为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中所说的第八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关于阿赖耶识不同的宗派又有不同的说法。
2023-07-16 17:56:223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既是阿赖耶识。以下引《佛光大辞典》阿赖耶识条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据摄大乘论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经之说,及俱舍论卷十六所引契经(或即指杂阿含经)之说,可知阿赖耶思想之萌芽,源于原始佛教时代。据转识论、摄大乘论本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五等所举,部派佛教时代之诸师皆依爱欲缘起说,将阿赖耶解释为爱着、贪爱,或为爱、乐、欣、喜等。然至大乘佛教时代,则先后有马鸣造大乘起信论以论释阿赖耶识之义,弥勒、无著、世亲等亦分别造论阐述唯识缘起说,以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遂成立唯识哲学之思想系统。其中,无著依阿毗达磨大乘经、解深密经等,解说第八根本识(阿赖耶识)为有情总报之果体,并于所著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中,举出八种理由以论证阿赖耶识之存在。 无著于其另一著作摄大乘论本卷上,将阿赖耶识分为自相、因相、果相三种,并提出迷、悟二种境界,皆由熏习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熏习说",亦即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妄和合之说。又世亲着之唯识三十颂,至唯识分流时代,有二十八家之注释,而较闻名者则为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之注释;玄奘即以护法之注释为主,糅合其余诸师之说,编译出成唯识论十卷,对我国、日本、韩国之唯识思想影响甚深。 据成唯识论卷二所举,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即:能藏谓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所藏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之场所。执藏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此外,窥基根据成唯识论所述,于所著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举出阿赖耶识体之三位,即︰(一)我爱执藏现行位,指第八识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识自无始以来,恒被第七识爱执为我,故称我爱执藏现行位。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萨,或二乘中之有学圣者皆属此位。(二)善恶业果位,指第八识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识系由无始以来之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果,故称善恶业果位。此位通至十地菩萨之金刚心,或二乘之无学圣者。(三)相续执持位,指第八识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因第八识执持色心之万法种子,令五根不断失,故称相续执持位。依此,从凡夫以至佛之转迷开悟,第八识为众生所依止,故阿赖耶识又称所知依。护法之唯识思想,由其弟子戒贤论师传予玄奘,而盛行于我国。
2023-07-16 17:56:315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2023-07-16 17:56:452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它的作用主要是历生累世的因缘种子库,你的前世也好今生也罢,起心动念的每个过程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痕迹,它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动工作且存储量为无穷的存储设备,它不会随着人类的死亡而消失,贯穿于过去、现在及未来。当对境发生,缘分要素齐集的时候,相对应在阿赖耶识中的某一个意识种子便会激活,从来召感相对应的善业或恶业发生。人生交往过程中有些人总感觉很有缘,喜欢或厌恶,这种作用即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展现,这只是浅层的。粗略如上所说。
2023-07-16 17:57:044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般包括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识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八识共同识决定着前五识取舍与认识作用意识例:幅图画某甲看画眼识作用 能使兴起赞叹、留恋、想等理者却第六识--意识取决;某乙同看幅画同眼识作用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厌恶、排拒等理便证明:意识同故反应同由知基本五识差每 反应行却尽相同其关键便每意识同平我说:我想……或我喜欢……、我要……等等其实都第 六识--意识作用 意识非广影响深刻比事境迁味陈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至于睡觉做梦非睡觉幻想都 意识作用并凭空例:某称赞便浓厚深印象例:些总关自 利益;总认自强别自等等我执作用即佛经所说第七识末识叫污染识叫污 染识意思总结前六识所摄取外境与受久记忆并保存诸恩怨、忧喜、恨、善恶、坏等所油使 贪、嗔、痴、邪见等意永久执著便称些执著魔 由前七识所产思想行意念体善恶别便业或业走完;些业便种般全 部收藏第八识阿赖耶识随着转界阿赖耶识梵文意思含藏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善恶诸业业由于业 全部储藏第八识跟着转世轮再随着其缘熟幕幕重演所称灵魂往往指第八识 佛教观点言没所谓灵魂万事万物俱灭物质界或精神均绝变刻都变化、 灭第八识座仓库刻停搬进种--业刻搬实--业或行受同瞬息万变刹 念念灭念念变间第八识能离业种独立存水潮流所潮流其相续断旦离连续断水性 便潮流 含义 佛教词指变化定意思今沿用词乃梵语阿怛意译佛教认:切世间事物灭 迂变刹停即忍属于十忍即俗谛观察诸虚幻实迂流住简单 刹相续切事物随随处住异灭运称刹属于绝变化比瀑布水滴刻 都变化事物虽处刹仍触维持定期相稳定性称相续属于相变化比水流 逝瀑布仍相稳定外观 宇宙切现象都彼、灭彼灭相待互存关系其间没恒存所任何现象性质表现刹 灭十义性义刹灭义佛经说:诸行灭意思诸行指切事 物或切现象行迁流变意思切现象都迂流变所叫做行字本身含意义灭二 字实际包括着、异、灭三字或、住、异、灭四字每字表示着种相状;现象起叫做;存 着作用候叫做住;虽作用同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极短间依《俱舍论》刹合1 / 75秒佛经说弹指间六十刹刹灭刹具足、住、异、灭问寿命般几十 刹灭呢佛教死叫做期期由刹相续整体说期住异灭即、 、病、死组各部说则刹住异灭佛经说身体每十二全部换物体住异灭世界 住坏空实际都刹灭相续存照佛教教义切现象没刹灭佛教主张恒变事物见解叫做 见认错误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句乘派佛经典见说:诸平等烦恼即菩提台宗等强调句禅宗慧能始 作顿悟禅重要理论依据《六祖坛经》及《曹溪师别传》都引句慧能论智慧与烦恼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作智应该认识烦恼即菩提二别句意思颇费解要想弄清问题 先弄清烦恼菩提 烦恼自梵文译做惑佛教扰乱众身使发迷惑、苦恼精神作用称烦恼潜未发作用 称随眠已实际发作用称缠或漏佛教烦恼我般所理解狭隘意义烦恼乘.佛 教认宇宙形相般认识;世界万物由缘(或由)没固定变本质属性般认识所能握 各种情绪欲望包括切世俗思想认识都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切烦恼根本烦恼诸苦根源 死轮总团摒弃切愿望所求周身事物采取视见听闻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涅盘境界 菩提本义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涅盘智慧或译道意指达涅盘道路 慧能改革禅宗打破往条条框框、定、慧三融体定代戒、慧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众与佛二坐禅寓于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禅 烦恼与菩提本义互相立两概念断除烦恼才能达菩提《维摩经》等乘经典始强调 二门即两立事物概念等同起讲世间与世间涅盘与死色与空等都二二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存烦恼菩提佛意义讲众烦恼才授佛引导众觉悟 菩提必要菩提烦恼前提进步烦恼即菩提世与世距离缩短禅寄于理论依据附:烦恼 种类 佛教所说烦恼两识性质看作用概括三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随烦恼--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知、散乱 ③十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嫉妒、自私佛教认吉凶祸福 各种烦恼意念诸言行招引吉凶基久久重复现便形习惯根深蒂固变性格性格决定其命 运 念--行--习惯--性格--命运连锁根源体轮根本所
2023-07-16 17:57:221

佛教八识三境三量三性指什么

三境  第八识 :性境  第七识 :真带质境(缘五尘境)、似带质境(缘第八识业种       之相分)  清明意识:真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独头意识;似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前五识 :性境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八识缘境,对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中,前五识缘五    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识    ,缘第八识见分为自我,唯为带质境;第六识的五俱意识    ,初缘五尘境亲证自体时,刹那之间是性境,及至分别心    起,推理计度,或独头意识的幻想,便成为带质境或独影    境了。再者,定中的独头意识也是性境。● 三量  第八识 :现量  第七识 :非量(非现量、非比量)  清明意识:现量(缘五尘境)、比量(计度分别)、非量  独头意识;现量(缘第八识相分)、比量、非量  前五识 :现量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在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识是根境相对直接    的感觉,所以唯是现量。第八识所缘的是自变的实境,    所以也是现量。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这    是错误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前五    识俱起缘色境时,是现量;独头意识计度分别,或寻伺    推理,或为比量,或为非量,所以第六识通於三量。  法迄巴补充:    三量并不是实境,它只是指出一种抽象的含意,例如    「1」,它既不是「一张」桌子,也不是「一只」杯子    ,它是抽象含意,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这跟易经的道    理一样,所以称为向量!加了单位之后,才成为有意义    的「一张」、「一颗」、「一个」。● 三性  第八识 :无覆无记  第七识 :有覆无记  清明意识:善、恶、有覆无记  独头意识:善、恶、有覆无记  前五识 :善、恶、有覆无记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    有覆无记,前六识通於三性。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善    心所相应,则属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及八大随烦恼等    十心所相应,属不善性摄,二者皆不相应,无记性摄。八识,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后三识具有抽象感念而非现实。
2023-07-16 17:57:293

佛经里所说的人有八识分别是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2023-07-16 17:57:391

佛教中的八识,能动,能说,是哪个识?

所谓八识,一是阿梨耶识,二是意,三是意识,四是眼识,五是耳识,六是鼻识,七是舌识,八是身识。能动的是四识,能说的是七识。
2023-07-16 17:57:462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八识既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乘密严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亏盈。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大乘起信论》:“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宗镜录 (卷47)》:“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像觅镜。即是恶慧!”第八识,从凡夫位到八地菩萨,叫做“阿赖耶识”。八地到成佛之前,叫做“庵摩罗识”“异熟识”。佛地叫做“无垢识”,进而转为“大圆镜智”。“《大乘密严经》云:「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现众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灭,入无漏位,名为圣人。」大乘密严经又云: 「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从此生习气,新新自增长,复增长余识,余识亦复然。如是常轮转,悟者心方息。譬如火烧木,渐次而转移,此木既已烧,复更烧余木;依止赖耶识,无漏心亦然,渐除诸有漏,永息轮回法。」
2023-07-16 17:57:532

佛教八识的关系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2023-07-16 17:58:014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善恶业的种子才能带至来生。众生也因为善业福德的累积而成佛。若一切皆空,众生无法成佛。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然而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扩展资料:如来藏:如来藏是成佛之道的根本。如来藏如果把蕴处界又生出来了,就叫作不空如来藏;所以,空、不空如来藏,其实同样是一个如来藏,是一体两面,如来藏出生了五蕴,出生了十二处、十八界,然后就有了六入,接着就有万法随后产生。 如来藏虽然名为识,但是并不了别六尘。佛地真如之神用,微妙广大,非诸等觉菩萨所能稍知;然而此一神妙难宣之广大功德早已含藏于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中,是故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本已有之。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八识
2023-07-16 17:58:093

佛教说的八识,成佛了以后还有八识吗?

成佛后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贪嗔痴主要是第六识、第七识产生的。所谓:“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第六识、第七识在因位上就可以转识;前五识、第八识则在果位上圆满。
2023-07-16 17:58:1811

佛界中人的第六识叫什么?

  一、佛教八识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叫“意识”。  二、第六识的梵文是mano-vijn~a^na。在翻译成汉语时没有音译,而是意译,翻成“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其梵文是manas,意译为“意”,思量之义,若采取意译,则易与第六意识混同。然此二识于梵语原文中皆有“意识”之意,此因第六识乃以末那识为所依,故知第六识之所以称为“意”者,即由“依意之识”而来;第七识之末那识,其原文manas,则表示“意即是识”,其识之本身即名为“意”。此乃两者名义接近、所依与作用迥别,而第七识用音译、第六识用意译。  三、补充说明:   1、意识的含义:在西洋哲学中对意识的定义是“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各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到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   2、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界、现象界之关系,在大乘佛教,以唯识宗为典型代表,特别强调物质界为意识所现,此即佛教所谓之唯心论,而非存在论立场所谓之唯心论,乃系自实践论立场来强调心之整体性,不主张心和意识为唯一之存在。故知佛教所谓之心,并无实体可得(无自性),此为佛教教义之根本原理。
2023-07-16 17:58:533

佛教第八识都包涵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这种第八识每个人都有.人的肉眼看不到.它是人的累世中所做的行为和念头的储存的地方,我们一生中每一个行为和思想念头的善恶都不是免费的.一生中的行为念头一点一滴都会储存到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我们常说的就是:你做的一点一滴的恶都被上天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就是人的第八识,人在死亡后前面七识将会消散,第八识耶识将会脱离肉体成中阴身状态随着人的前世或过去世所做的行为是善是恶积累多少.会产生相应的业力牵引下一世的生命质量如何,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免费的.都会储存到人的第八识阿懒耶识中,人在死亡后会随业力牵引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或者出生在什么生命,有的前世是人今世出生在动物界,今世不好好做人.做人没有德.恶事做多的话有可能随业力牵引和动物产生因缘在下一世出生在动物肚子里就成动物了.因为动物是没有道德理念的,也有可能下一世出生多灾多难多病残疾贫穷,也有可能人无德会在下一世出生动物界,我们今世的命和福德如何大部分是受前世或者过去世的业力影响的.今世也有点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多数是前世或者过去世的业力影响,所以说人一出生就决定什么命了,你出生在什么家庭,和什么人成为亲人,你今世的发展.走的什么路,一切都是在业力的束缚中牵引着你的哦,要想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好就要行善积德.德可以转化为福德.福德是在人的命里的,而不是你做了好事别人感激你表扬你给你点钱财的福德哦.这个福德不是真正的福德.这只是表面的福德,真正的福德是在命里的,行善积德越多不求任何回报的心态去做善事.这样福德就越积越大,今世得不到福德,下一世一定会得福,你的行为会储存到第八识阿懒耶识中,总有一世会让你大富大贵家庭幸福,万物是生死循环的,物质是死亡后诞生.诞生后死亡返复重复的,死亡就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不要有半点怀疑没有前世的哦,万物都是循环运动和反复生死循环的,因果业力是推动万物按规律运行的自然法则,生命的福德和命如何一切都是定数,而定数的产生多少全是业力的体现,所以人要多行善.不能做恶,以后的路好走,南无阿弥陀佛!
2023-07-16 17:59:126

人有几识 都是什么

人有八识,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dao(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阿赖耶识。在这八种感官中,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决定了前五种心理感官即意识的选择和认知功能。人们的意识不同,所以他们的反应也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人的五官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反应行为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每个人的意识是不一样的。扩展资料:意识的活动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但意识的功能并非空穴来风。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好,这就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这意味着总结了前六感的外部环境和感受,是人们长期记忆和保存的地方。前七感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思想,一般都不同于善恶,这就是“业”或“业因”。当一个人完成了他的生命,这些业力就像种子,所有这些都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并转世到其他领域。阿赖耶识是梵语,意思是包含由前七感创造的善恶业力。大乘佛教时代,我们只说“六感”,即眼、耳、鼻、舌、身、心。大乘佛教发展成八感。正是在六感之后,我们才发展出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2023-07-16 17:59:405

佛教的第八识阿奈耶识

阿赖耶识,又称种子识、根本识,阿弥陀佛!我国各宗派说法[不完全列举](一)地论宗   以世亲之十地经论为主要根据。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佛性如来藏。 (二)摄论宗   以无著之摄大乘论为主要根据,乃由真谛所译。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乃一切烦恼之根本,并于前八识外加上阿摩罗识成为第九识,而以前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然真谛亦参酌大乘起信论,而以阿赖耶识为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乃真妄和合之识,以第八识具有解性义为真,具有果报义为妄,故真谛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说而成。 (三)法相唯识宗   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根据。玄奘为新译唯识之代表,排斥如来藏缘起,主张阿赖耶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此种新论说,不仅使我国之唯识思想发生新的大转变, 亦影响日本之唯识思想。[入楞伽经卷二、卷七、决定藏论卷上、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中观论疏卷七本、大乘义章卷三末、华严孔目章卷一、唯识了义灯卷四本](参阅‘赖耶三相"6314、‘赖耶四分"6314)
2023-07-16 18:00:111

佛教第八识指什么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2023-07-16 18:00:194

佛教 八识是什么意识

佛教“唯识宗”把心识分为八个——“眼、耳、鼻、舌、身”五个感知世界的心识,称为“五识”;思维、想象的那个心识称为“六识”;时时执着我的我执心识称为“七识”;生死投胎之时,去后来先的那个做主的心识,称为“八识”。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仅供参考。要具体了解,请学习法师讲解的《八识规矩颂》。
2023-07-16 18:00:362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意指无始以来我们所作的业都化为种子藏于其中,待得因缘圆满,种子发芽长大变现为果,因此也有叫异熟识。第八识会先产生一个第七识,第七识除了分别什么都不做,常人认为的‘我"就是第七识,但是基本上都感觉不到。然后再有第六识,也就是意识,而后又有眼耳鼻舌身五识。因此人是自己把业变现成果让自己去受,然后受到果以后随业流转的人就会在受果的时候造业,重新藏回第八识,如此轮转,无有出期。而菩萨则了知这一点,于是不论果报如何,都绝不造恶业,这样第八识里都是善的种子,今后变出的果自然也就是好的觉受了,但即使是好的觉受,菩萨也不去贪着,因为贪着了就要造恶业。这就是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2023-07-16 18:00:445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2023-07-16 18:00:584

佛教第八识都包含什么?

第八识是含藏识,又称种子识,一切善恶的种子都在里面,一切染净的种子,圣非圣的种子都在里面,所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人投胎的第一个入胎的部分。
2023-07-16 18:01:071

八识指的是哪八识?

八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1、八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这八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功能。2、佛教唯识学把我们的心区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识”、好比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公司,有八个部门共同合作经营,各有各的任务。3、眼识、我们的眼睛有视觉的功能,能看到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和照相机一样,把外界的信息统统传递到里面,这就是眼识。4、耳识、就是我们的耳朵,具有听到外面声音的功能,就好像一个录音机,只能接收信息,但不能分别。5、鼻识、鼻子具有嗅觉的功能,能闻到各种气味,但还是只负责接收信息,不分别不执着,什么臭味、香味、汽油味,它不管这些。这就是鼻识。6、舌识、舌头能够感知味觉,但也是只能接收味道的信心,不能辨别是甜、是咸、是苦,这个区分的任务它不管。这是舌识。7、身识、我们的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就好像小区门禁的感应器一样,有感知的功能。8、意识、意识不能接收外面境界的信息,但是具有认识抽象概念、思考分别的功能,只要前五识中有一个开始工作,接收到信息,这个意识就开始起作用了,是香还是臭,是甜还是咸,是痛苦还是舒服,对前五识接收来的信息开始加以分别判断。9、末那识、也叫意根。这个是我们产生意识、心念的根本。它是依据第八识储存的资料,对第六识的意识加以衡量,从而产生自我意识,产生了我执,造成无量无边的烦恼。10、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也叫藏识,相当于资料库、档案库、仓库,是妄念和真心共同所在的地方。
2023-07-16 18:01:131

请教一个关于佛教中“八识”的问题。

“觉察”和“反思”,还是应属第六识的。第七识,相当于潜意识。后一个问题,因佛法的法门不同,是有不同答案的。唯识学有一句话: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转一位大德的解释如下:其实唯识还是不离教下的范畴,所言五八六七果因转,这是教下次第的功夫,六祖不可能把教下次第的功夫拿到禅宗来说,修行若一落次第,就不是禅宗见性成佛的本怀。教下菩萨破我见,这就是见道位,也叫做根本智,也叫做六七因中转。再来慢慢熏修,做断烦恼的功夫,这就是修道位,也叫做後得智,到成佛为止,这中间的过程,都还不离六七因中转,这样修到最後成佛,後得智圆满才称为五八果上转。然而禅宗参禅是从第七识下手,等疑情酝酿到一定的程度,忽然一个外缘爆破无明,这时八个识一起全部转。因为禅宗的行者在还没见性以前,他不是在做断烦恼的功夫,也没有破我见,所以在见性以前,连六七因中转的资格都没有,所以禅宗的行者,要就八识一次全转,要不然就全不转,没有在慢慢转的,若还有慢慢转,这就是次第,黄蘖云:「无始以来,无次第佛」。所以到现在还有人说禅宗是先证根本智,後得智再慢慢修,这都是把禅宗往瞎炉边灭却,因为禅宗见性时,根本智丶後得智一起圆满,此时一切无不是智用,信手拈来皆是不可思议境界。由此可知,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是教下的修行功夫,六祖是不可能讲这句话,禅宗是一悟即至佛地,八个识一起全部转,故云见性成佛!
2023-07-16 18:01:283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叫做阿赖耶识,是含藏所有记忆种子的仓库,也许是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好记不住所有发生的事情,但是阿赖耶识会帮你记住一切所发生的,无论是今生的还是过去生的所有事情。当这些种子遇到缘,就会发生必然发生的事情,所以佛陀说,一定要杜绝恶缘。阿弥陀佛
2023-07-16 18:01:463

谁能详细解释一下佛学中的第一至第八识

前五识分别是眼(看东西的能力)、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也就是皮肤对冷暖等环境的感觉),这五个就不用解释了。 第六识是意识,就是我们能回忆、思考、推理的意识。这个也不用解释了。这个意识永远处于变化运动过程中,从不停止。 第七识又叫做未那识、我执识,就是一种顽固的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的意识。第七识最可怕,我们人之所以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死死的认为有一个“我”存在。有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占有,就有嫉妒。所以,有些修行人的修行方法就是在禅定状态下观察思索“我是谁”,目的就是破掉我执这个意识。 第八识最为复杂。又叫含藏识。我们一生所做所为都记录在里面,包括各类习惯、习气、所做的坏事好事。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天生下来脾气命运不一样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因果报应即使过了千年万年还如此准确的原因。人死亡后在中阴身状态下往往自发回忆起自己的一生,连吐口痰这样的小事都回忆的一清二楚,都是因为第八识的原因。同时,我们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外部环境都是第八识显现出来的。所以佛教说: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但是因为第七识的存在,使我们死死的认为肉身就是自己,把“我”和山河大地分割开了,使的山河大地感觉起来仿佛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客观环境,却不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第八识的变现,都是自己心中的东西。如果能证悟到这一点,第八识就转了,就成佛了。人在投胎过程中都是第八识先到,然后才生起其他意识。死亡过程则是第八识最后离开,一般三天左右人的意识才真正离开身体,所以佛教主张人死后三天之内不能动死者的身体。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不当之处请指正。
2023-07-16 18:01:556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佛教唯识宗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第七识:“末那识”依“阿赖耶识”为根;缘“阿赖耶识”为境。解释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第八识:第八阿赖耶识,它是八个识中最重要的一个识,开悟就是悟到万法统归第八识,因此阿赖耶识又叫真心、法性、空性、真如、本际、如来藏、本地风光。它是前七识的根本(前七识由第八识的种子生起),也是宇宙万法的本源。由于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也能生起、承载万法。在“因能变”时,种子生起第八识;在“果能变”前七识相继生起,八识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而第八识的见分,它是识体“能认识”的功能,它所认识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识所缘的相分,这是“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摄为自体;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领以为境”;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一种能量),第八识“持令不失”。由第八识的种子“起现行”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识的“根身”,故才说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颂文: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扩展资料第八识不是生出来的,是本来就有的,是不生不灭的,谁也生不了他,反而是他出生了一切。这些道理都要懂,我们才能明心悟道,才能生出智慧,八个识的体性都懂了,没有不知道的了,我们才能成佛。尤其是懂了第八识,我们的妄心七识就可以皈依他,学习他,七个识才能越来越清净,染污就能消灭,无明就能灭尽,那样才能成佛。把各种法的相貌都弄明白,我们就知道哪个是生灭的,哪个是不生灭的,就不再执著生灭法,就能转依不生灭的真如自性,也就能破尽所有的无明。我们就得把所有生灭的法都弄明白,都找出来,不再认取生灭法,生死的问题就能解决。所有的法都落在了识上,八个识的根还是第八识,第八识就是中观,就是中道,没有第八识就没有一切法的存在和衍生。古代祖师们参禅开悟时,有在见色时开悟的,有在听声音时开悟的,有在被棒喝时开悟的,也有是在被门挤时开悟的,悟的方式多种多样,非常灵活。无须一定要在没有念头时才能悟,其实没有念头时想要开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祖师们不允许弟子们修无念的定,无念的定即使修成了也不能悟。多看禅宗公案就可以知道,大多数祖师的开悟是真悟,因此都是得道的人。现代的人善根福德都不足,往往传错佛法,让众生修行走弯路,我们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对与错无法辨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末那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八识
2023-07-16 18:02:235

佛教中有没有关于灵魂的说法?

zt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不错,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晚近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对象,也就是灵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属于灵魂信仰的一类,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着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以为人死之后的灵魂就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乃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更可笑的,由于鬼类有些小神通,又以为灵魂是“三魂六魄”组成的集合体了。其实,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一样。生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为鬼,同样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这在下一节中另予说明。关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桥梁,生是灵魂的投胎,死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同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了,搬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汰旧换新地搬进搬出,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东西,肉体可以换了又换,灵魂是一成不变的,以为灵魂就是我们生死之流中的主体。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也就是变变或化化。物质界的物理现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现象,那就更容易觉察出来了,因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精神的变动而来。心理现象的变动,促成了我人行为的或善或恶,善恶的行为,又会反转身来影响到心理现象的倾向,我们的前程远景,便是靠着这种心理促成行为,行为影响心理的循环作用而定。那么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末,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决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把小乘的放在一边,单介绍大乘的八识。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于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就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
2023-07-16 18:02:471

佛教八识对应的器物

佛教八识对应的器物为:法铃、金刚杵、法鼓、法螺、念珠、嘎乌盒、转经筒、酥油灯是藏传佛教最常见的8大法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得知: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变得更加神圣庄严。藏传佛教法器的种类繁多,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转经筒、念珠、海螺、金刚杵等。它们大多借鉴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并加入了自身的特色。
2023-07-16 18:02:541

佛家八识和四禅的区别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祥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2023-07-16 18:03:033

八识都包括有哪些?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对应六根,第七识 末那识,我执。禅门打七就是打这个末那识。第八识 阿赖耶识,又称含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
2023-07-16 18:03:135

佛教早期只有六识,八识之说源于何时何人?

你很懂行啊!小乘佛法确实只承认六识。八识之说是到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后,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夜从兜率天降至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说《瑜伽师地论》;无着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不久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唐代玄奘入印,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其中,神昉着《唯识文义记》;玄应着《唯识开发》;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着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迹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着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迹。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 请指教!
2023-07-16 18:03:376

佛教八识分别是什么.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2023-07-16 18:04:151

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

  1、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2、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3、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4、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5、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6、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7、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2023-07-16 18:04:221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2023-07-16 18:04:291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2023-07-16 18:04:372

佛教八识第八识是什么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2023-07-16 18:05:362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阿赖耶识】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  据摄大乘论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经之说,及俱舍论卷十六所引契经(或即指杂阿含经)之说,可知阿赖耶思想之萌芽,源于原始佛教时代。据转识论、摄大乘论本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五等所举,部派佛教时代之诸师皆依爱欲缘起说,将阿赖耶解释为爱着、贪爱,或为爱、乐、欣、喜等。然至大乘佛教时代,则先后有马鸣造大乘起信论以论释阿赖耶识之义,弥勒、无著、世亲等亦分别造论阐述唯识缘起说,以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遂成立唯识哲学之思想系统。其中,无著依阿毗达磨大乘经、解深密经等,解说第八根本识(阿赖耶识)为有情总报之果体,并于所著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中,举出八种理由以论证阿赖耶识之存在。  无著于其另一著作摄大乘论本卷上,将阿赖耶识分为自相、因相、果相三种,并提出迷、悟二种境界,皆由熏习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熏习说",亦即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妄和合之说。又世亲着之唯识三十颂,至唯识分流时代,有二十八家之注释,而较闻名者则为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之注释;玄奘即以护法之注释为主,糅合其余诸师之说,编译出成唯识论十卷,对我国、日本、韩国之唯识思想影响甚深。  据成唯识论卷二所举,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即︰(一)能藏,谓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二)所藏,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之场所。(三)执藏,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  此外,窥基根据成唯识论所述,于所著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举出阿赖耶识体之三位,即︰(一)我爱执藏现行位,指第八识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识自无始以来,恒被第七识爱执为我,故称我爱执藏现行位。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萨,或二乘中之有学圣者皆属此位。(二)善恶业果位,指第八识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识系由无始以来之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果,故称善恶业果位。此位通至十地菩萨之金刚心,或二乘之无学圣者。(三)相续执持位,指第八识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因第八识执持色心之万法种子,令五根不断失,故称相续执持位。依此,从凡夫以至佛之转迷开悟,第八识为众生所依止,故阿赖耶识又称所知依。护法之唯识思想,由其弟子戒贤论师传予玄奘,而盛行于我国。  我国各宗派对阿赖耶识亦有多种说法,如︰(一)地论宗,以世亲之十地经论为主要根据。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佛性如来藏。(二)摄论宗,以无著之摄大乘论为主要根据,乃由真谛所译。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乃一切烦恼之根本,并于前八识外加上阿摩罗识成为第九识,而以前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然真谛亦参酌大乘起信论,而以阿赖耶识为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乃真妄和合之识,以第八识具有解性义为真,具有果报义为妄,故真谛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说而成。 (三)法相唯识宗,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根据。玄奘为新译唯识之代表,排斥如来藏缘起,主张阿赖耶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此种新论说,不仅使我国之唯识思想发生新的大转变, 亦影响日本之唯识思想。
2023-07-16 18:05:444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2023-07-16 18:05:523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由于女人的进入,佛教开始改变其特点,因为女人带来了爱。佛陀一旦离去,佛教的整个性质就改变了;它完全走向了反面。他走的完全是智慧之路,祷告没有意义。佛教中有八识,你知道佛教的第八识是什么吗?本期佛教文化为你解析。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2023-07-16 18:05:581

佛教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盘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盘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盘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盘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2023-07-16 18:06:072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2023-07-16 18:06:131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扩展资料:八识概述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第八识为如来藏。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华严经》又说:证得阿赖耶识心体的人,即是证得本觉智的圣者。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藏
2023-07-16 18:06:333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2023-07-16 18: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