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马小云
-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1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威海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威海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威海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在威海广播电视大学、威海教育学院和威海市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正式成立。威海市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威海市技工学校。1995年升格为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更名为威海市技术学院。2004年5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威海职业学院和威海市技术学院正式合并。学院占地203.3万平方米(3048亩),生均占地面积175平方米;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9.1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多元;拥有院内实验实训室82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教学工厂4处;仪器设备总值7561万元,生均仪器设备6514元;计算机2698台,百名学生微机数23台;语音室7个、座位400个,多媒体教室20个、座位4151个,百名学生多媒体语音室座位数34个;馆藏纸质图书67.5万册,电子图书78.37万册,生均年进书量26册;标准化学生公寓10栋,面积10.72万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2平方米;学生食堂8个,面积1.36万平方米;商务楼1栋,留学生公寓3栋,教工餐厅1个,现代化文体活动中心1栋,游泳馆1处,面积共3.64万平方米。建有网络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校园网。学院设置了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酒店与旅游管理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工业技术系等9个系和成人教育教学部、中专教育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等4部及相关行政处室共21个部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设计、船舶工程技术、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商务日语、装潢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与统计核算、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文秘、生化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电脑艺术设计、图形图像制作、法律等4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1608人。全院教职工1026人,专任教师662人,兼职教师130人,生师比16: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21人,“双师”素质教师287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2人。
几年来,在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省劳动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日渐增强。2004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在全省高校创建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学院9栋学生公寓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化公寓标准,这也是全省首家高职院校获此殊荣。2005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被山东省经贸委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2006年12月5日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举行的陈述答辩,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威海职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办学软硬条件和综合实力已居省内前列,各种办学的指标已达到或部分超过教育部要求的优秀标准,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一、办学定位
根据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对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科学定位,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并举,多类型、多形式、多规格地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思路,完成了从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从重视理论教学向重视实践教学的转变、从硬件建设向内涵提升的转变等三个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了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二、教学科研
学院进一步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完善了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程序,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一是狠抓常规教学管理。按照“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制订并完善了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了教学运行管理,保持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运行常态。同时,鼓励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二是实行教学、督导分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性、动态性自评。实施了系部级教学质量评估,建立了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和适时调控网络,重视教学管理、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结果的应用,在专业建设上建立起了以奖代补的激励制度和奖优罚劣的奖惩制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面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函授专、本科教育,先后有近万人取得成人教育学历;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开展了计算机、普通话、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项培训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所,创办了威海职业学院学报—《威海科学导刊》,配备了专职研究人员,设立了专项研究经费,列入了学院正常经费预算。几年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先后立项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已经结题,《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分类》、《从威海地区的刺绣看鲁绣的传承与发展》等课题分别被列为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东省文化厅重点课题。2005年学院教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三、专业设置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已任,紧紧围绕威海市“三大基地”和“五大产业群”建设的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了以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二、三产业等专业的建设,调重调硬了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比重。在目前学院设置的49个专业中,与“五大产业群”相匹配的专业如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生化制药技术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占到专业总数的70%以上,专业群由原来的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财经三大专业群发展并稳定在现在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财经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艺术设计、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轻纺食品、生化制药等十大专业群,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为龙头,以电子信息、生化制药、餐饮管理与服务等面向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群为骨干,协调发展相关专业的外向化、技术化、应用化、地方化的专业群体系和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格局。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一批省级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应用韩语专业、餐旅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示范专业。应用韩语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
四、师资队伍
我院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威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学院师资伍建设,为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增批编制200多人,并给予到境外培训的教师一定的经费补助。围绕办学定位和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出台了《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注重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了以“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工程。近两年,共引进高层次专家、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等各类人才209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98人。为中青年教师提供1至2万元的学习费用,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每年都要实施“百人培训工程”,安排15%的骨干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有关高职院校研修,20%的教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培训,全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大了教师境外培训的力度,在2005年安排部分教师赴韩国、日本考察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两批共34名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赴新加坡接受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培训。注重以“项目培训”的形式组织教师研发攻关,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威海职业学院职业技能训练中心项目研发部目前已研发出了智能节能型生产教学两用普通数控车床,经初步测定,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节能率6%-8%,目前已开始生产并面向市场销售。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实训设备的研发,包括斜导轨数控车、普通数控铣,汽车工程实训中心的主要设备等。我院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计划投资100万元,启动工业机器人示教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和院内立项工作。
加强了师德教育,塑造了优良教风。学院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坚持“两个务必”和思想作风整顿、精细化管理年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了“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的良好氛围。
全方位的教师素质提高措施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66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占33%,“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专业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71%,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36%。教师年均发表论文200多篇,2名教师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荣誉称号。
五、产学合作
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上,狠抓“产”的环节,以产促学,以产促研,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了校办企业服务教学的功能,始建于1958年的威海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校内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生产经营和服务教学双重定位,60%的产品出口,年销售收达到4300多万元,坚持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实训与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承担学生实训任务,实现了生产经营和实训教学的双赢。该公司是“万能镗头”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单位。我院按照星级宾馆标准为餐旅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建设了设施完备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提高了专业技能,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创新产学合作的形式,在深层次上推进校企合作。与威海“大屋地产”企业联合举办“大屋班”,实行“定单式”学生培养模式。引进社会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天信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教学示范工厂,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三是在保证质量和利用率的前提下,与北京FANUC、广州数控、华东数控、天润曲轴等企业合作建立了76个校外实习基地。四是建立了“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生产性教学工厂、重点专业创新室、校外实训基地”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成立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推行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管理岗位和岗位技能等各种类型的在职在岗培训,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储备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六、招生就业
学院招生呈快速增长趋势。2003年面向全省招生,2004年面向全国10个省招生。2006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8个省,共招生5000人。与此同时,学院加强内涵建设的措施使教育教学管理一直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技能水平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高度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推荐工作,建立健全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近几年来,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4.3%,高于全省同类院校20个百分点,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达到100%,新生报到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90%以上。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8%。
七、校园文化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我们从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研究提出了“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的校园精神,以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文化品位,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大学生艺术社团,经常举办读书演讲、作品展示、技能比赛和文体联欢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下大力气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行教育引导、学生自治和严格管理三管齐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交流合作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办学资格。近几年,学院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办学机构,多次进行学术合作交流。学院充分利用濒临韩国、日本的区位优势,与韩国岭南大学、新罗大学、日本东京外语专门学校、韩国湖西大学、美国亚洲教育集团等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经常性地互派师生进修、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经验,使我院整体办学水平在不断创新中得到提升。加大了学生境外实习、就业的工作力度,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劳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选送大批优秀学生到境外实习、就业,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教师、学生在国外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国外同行和就业单位的高度评价。
九、党建工作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结合实际工作,着眼于学院整体发展,认真查找了我院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注重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活动,年发展党员100多人,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得到加强。加强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出台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使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加强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体察民情,严格自律;重视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对学院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驾驭全局的能力。
十、后勤保障
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后勤服务设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工作思路,树立“大后勤、大服务”的意识,高标准地做好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对食堂餐厅实行“星级”酒店餐厅管理,对学生公寓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校园内外环境和邮政、银行等实行契约式管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成立了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对校办产业进行总体规划、指导,提出双功能定位、产学研互动的发展思路,加快了校办产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启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十一、发展规划
立足威海市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结合威海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学院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规范办学程序,提高办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把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
在同类院校中 都算好的吧 拿不准学院自身的话 你也可以根据地域去衡量比如你自己今后的发展 都是海滨城市 威海 国家卫生城市 ...日照近几年的的发展也是相当快的
- 陶小凡
-
威海的好点
现在是国家示范职业学院,日照的不是
- 余辉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