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动物进化史看,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但是,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发达的大脑,有意识,能思考问题,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特别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所以,在生物圈内,人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任何动物不能做到的,当然,人的这种特殊才能,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的。当人类处在原始社会,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时,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并不大。自从发明了火和工具以后,就给大自然以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从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自然资源。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又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食物链”,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是破坏了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使人类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因此,既然人类知道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保护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不受损害,使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
西方人说:动物是另一种形态的人。它们是人类朋友,依赖着人,忠诚于人。
印度人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
城市公园本是人们舒心畅怀地散步休闲的地方,但在印度的一些公园里,猴子横行伤人而无人敢管,不得不使人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那天天气晴好,夏尔玛太太用新买的童车,推着5个月大的女儿到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突然,一只猴子不知从哪里跳到了孩子的童车上。它直扑孩子,并用爪子抓孩子的脸蛋。夏尔玛一时惊呆了,她一边尖叫着,一边用手拼命推猴子,但猴子依然在抓孩子。夏尔玛使劲用自己的指甲猛掐猴子的脑袋,才使猴子离开孩子。幸好孩子没有生命之忧,只是脸部被抓伤了25处,需要紧急治疗。
据警方说,猴子伤人在这个小公园里已不是偶然的现象。光是警察署上月就接到了35起猴子攻击的报告,包括猴子咬人、入宅骚扰和毁坏物品等等。据说其他小区公园的情况更坏,特别是雅木拿河沿岸的许多小区公园里,猴子的威胁已经到了让人人自危的地步,进公园都得带上棍棒和爆竹之类的东西防身。据印度中央政府卫生局医生戈塔姆大夫统计,新德里猴子伤人的趋势每年都以10%到15%的比例上升。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这个比例还要增加。
印度城市里的公园很多,它们的自然环境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特别是公园里的人与动物的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几乎到了让外国人羡慕的地步。在公园里是绝对看不到人们故意作弄或殴打动物的现象的,甚至连大声吆喝动物都没有。听说这与他们崇信不杀生和非暴力的信念有关,因此,他们从来就不欺侮动物,真是连走路都怕踩死了蚂蚁。相反,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人带着面包屑来喂动物,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不仅喂那些让公园增色的孔雀、梅花鹿,还喂在其他地方是令人讨厌的乌鸦,甚至连篱笆四周和路旁的蚂蚁都喂。
他们如此善待动物,以至于这里的动物从来就不怕人。本来最胆小的松鼠会自动地跑到你跟前讨食,乌鸦会象鸽子那样在人群之间翩翩起舞。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善待居然也会带来了不良后果。不仅公园里的乌鸦已经成灾,原来生活在附近丛林里的猴子也蜂拥进了城市。据灵长类动物专家马利克说,仅去年一年,新德里的猴子数量就增加了5千至6千只,而且每年还以20%的速度增加。喂养美丽而无害的动物如松鼠、孔雀、梅花鹿者,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即便喂养令人讨厌的乌鸦和蚂蚁,也不至于马上为害一方。但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机灵而贪婪,喂养会使它们得寸进尺,懒惰成性;不加管理会使它们恣肆骚扰,贻害人类。
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人猴对立的局面呢?曾经检查过"猴子威胁"问题的环境问题专家梅农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猴子自然生活的山区面积缩小,大量没经驯服的猴子从山区流落到了城市。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人们自己。这几年经常提倡环保意识,使许多人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以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动物都可以任意的喂养。本来就不杀生的印度人,更是对所有动物都优待有加。历来崇拜猴子的印度人甚至每周二和周四都举行"给动物献食品"的慷慨活动,堆积如山的水果和食品引来了许多猴子进城;更不要说每日每时在每个公园里所进行的许多人主动喂养猴子的举动了。很明显,是人们自己把猴子引进了城市。现在是尾大不掉,猴子开始在城里作祟了。
专家们提出了治理猴子泛滥成灾的几种办法,如将所有猴子迁到临近的森林里去,让有关学术机构向大众宣讲喂养猴子危险的知识,打扫垃圾以清除猴子的病毒,以及给猴子做结扎手术等等。据说,德里政府目前还不愿这么做,原因就是1972年的世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条例规定,禁止杀害除老鼠和乌鸦之外的任何动物。又说,他们也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努力,即利用长尾猴来驱赶这些捣乱的猴子。但结果是可以想象的,猴子们从一个地段又跑到了另一个地段。
人与猴子孰轻孰重本应一目了然,但至少在目前,德里猴子成灾一事如何处理仍在不定之天,舆论众说纷纭,当局莫衷一是。人们唯一可以奉告的是,千万别带小孩到公园去。
- Chen
-
西方人说:动物是另一种形态的人。它们是人类的朋 友,依赖着人,忠诚于人。
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人也是动物。但人和其他普通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有复杂思想意识的,而且人是能靠有意识的意志来克制自己的行为,而普通动物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的,一切按照其动物本能行事。而人却能克制自己的动物本能,靠抑制或抒发感情来转移或激发或抑制其动物本能。
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最和谐,最美的拥抱!拥抱其实是表达感情最真实的举动,也是是拥抱,让爱奔流。
- 康康map
-
西方为什么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融洽呢?因为西方还是比较开明的,他们主要是崇尚自由,崇尚大自然。西方人比较喜欢动物,与动物一起生活。而且西方人对动物的保护也是非常到位,出台了一系列的动物保护法。让大家都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来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所以,西方人与动物关系非常融洽。谢谢大家支持!
- 不白九百
-
在西方文化史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说就是一部西方文明史,它的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无不反映在西方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或让动物为自己劳动,或提供食物,或陪伴狩猎,或消遣娱乐,将动物划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动物、“可驯服”和“不可驯服”动物、“有用”和“有害”动物甚至“美”和“丑”的动物,这些思想在西方宗教、道德伦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以及科学研究中都有表露。可以说,他们在将动物作为自己亲密伙伴的同时,又将其视为自己的奴役对象和劳动工具。所以,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就一直和动物处在一种既相互亲密又彼此敌视的矛盾关系中。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史中这种落后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促使我们需要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作一个正确的思考,因为它已成为当今生态文明时代进步的一个巨大障碍。面对今天环境不断恶化、动物濒临灭绝的现实,历史赋予我们人类以新的任务,要求我们人类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认真思考:如何与动物缔结友好条约,赋予它们完全的合法地位;如何以一种谦卑、友好和平等的态度与动物和谐相处,赋予动物以生态民主权利,让其和其他自然万物一道协同进化。这是我们在人类文明新阶段应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提供新的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人;动物;人类朋友;奴役工具;西方文化史;生态整体主义
一、前言
无论是从进化论思想、人种学角度还是从基因研究结果来看,人和动物在这个地球上出现以来就有一种先天的、密不可分的亲属关系。可以说,没有动物就不会有我们人类。然而,尽管有共同的生物进化史,人和动物两个生命物种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于人类自身复杂且多样化的基因组合,他们的进化也显得远比其他动物物种要快很多,特别是随着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不断演进发展,人类已慢慢从同类动物群落中脱颖而出,变成了“人”这种“高级”物种。2他们不仅有理智、会说话交流,还会使用工具、经营政治、传播宗教甚至积累个人财富和讲究道德伦理等。这种自我改造、自我反省,具有前瞻性的计划决策,创立国家与社会等禀赋特质似乎在其他动物身上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在各自的进化史中,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本是同宗同祖的人和动物其实从进化一开始在他们的关系史中就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心理和情感纠结,是彼此信任,还是天生的仇敌,抑或根本就老死不相往来、形同陌路之人?在西方文化史中,自古希腊罗马以来,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和争论一直没停止。赞成方认为,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手足关系,他们是一对“肩并肩、手挽手、面贴面、心连心”的亲密朋友1,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人类因为有了动物伙伴才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动物也因为有了人类朋友才有了一种依赖归属感,他们不但和人类越走越近,甚至有时在人类的呵护和顶礼膜拜之下感到比人类还要高贵一等,以彰显自身更高的生命价值。2而反对方的观点也十分突出,他们对动物持轻蔑态度,将对方看低一等,视为人类的奴役对象和劳动工具。3这种矛盾纠结的关系反映了人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双重自然属性,即表现在人类自身和“上帝的共同创造物”4生死相依的同时,彼此又疏远分离,就如同人类之间所表现出的那种相互怜爱或彼此痛恨的情感关系一般,内心矛盾和分裂状态往往借助于诸多外化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沿着时间脉络,系统梳理西方文化史中人与动物的共同进化史,可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广阔的新视野。德国启蒙主义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赫尔德就曾将动物视为人类的“老伙伴兄弟”,并将人和动物必须相濡以沫、相互依存的关系上升为一种道德伦理要求,在他看来,人类如果忽视了这种道德伦理要求,对自己的“老伙伴兄弟”视而不见的话,那人类自身的进化史是称不上全面完整的,甚至是有失偏颇的。
- 安徽路人假
-
我觉得在西方为什么他们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的融洽?是因为他们并不一定把所有的动物都关在动物园里去欣赏它有可能就是四处都可见动物,然后他们不会去杀了这个或者是说把它消灭而是跟他们和谐的共处而中国的话有些动物就属于。基本上大家都不愿意去看到或者是看到了都会第一反应是弄死他,在西方他们很多地方都是尤其是农村的话,这种野生的动物是非常多的,而中国的农村其实非常的少见。不得就像我上次在抖音上面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是讲在澳大利亚,有一个男主播放出来,因为疫情他不得不去上班,但他的好友邻居都桂冠在家里不允许出门,所以她每次回家时候都要独自面对一大堆的澳大利亚的袋鼠。因为袋鼠在他们那片草原上面。等于是独占了这一片草原,他必须穿越袋鼠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那这种现象是在国内很少能够遇到的,即使是疫情封城的情况下面我们也很少看到野生动物在城市在农村的乡间里面,到处奔跑或者是占领整片地方。在中国基本上是如果你看到野生动物都是要去特定的地方才或者是在保护区里面才能看到人多的地方,你是很少能够见到。野生动物的或者你看到野生动物,你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动物园打电话,把她保护起来。所以导致很多动物跟人类是有一定距离的。其实这也是因为中国的人比较多,所以我们对动物的一个保护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实行不然的话很可能导致这些品种的濒临灭亡。在其他国家的话,因为他们人口也比较偏少一点,所以他们对于动物的管制也没有那么的严苛。
- 陶小凡
-
之所以人与动的关系非常融洽,是因为他们非常富有爱心,就好像我们这里有非常多的爱心人士,也是非常的关心,冻狗狗还有各种的猫类,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但是每个人他都是有爱心的,对于这个社会和对这里的生活,对于猫与狗,或者是各类动物都是非常喜爱,而且关系也非常融洽的,与自然和谐在一起才是最美的选择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为什么西方人与动物的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至于他们的理念。友谊的关系。他们重视。个体。自由。包括。动物。把动物和人的生命同等对待。比较具有同理,心。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所以这种理念让西方人。觉得人和动物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在尊重人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动物。所以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动物是受到高度保护的。因此,常常会出现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
的融洽。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在西方的话,人和动物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然后相互保护的一种关系。
在我们看来,那些西方的人,他们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因为,他们所遵从的是事物往自由的方向发展,追求自由,遵循自由,然后尊重每一个生物他们的生命。
那么表现出来,就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 kikcik
-
因为在西方的话人民的保护动物的意识特别强烈,一一从小就开始给她灌输保护动物的这种意识。这种概念,然后。所以说这些动物和人的关系。从小就是特别和谐的。因为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他也知道人的对她好。他也会感知到的,所以说人和动物的关系是特别融洽,因为他们是注重环保。
- u投在线
-
在西方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的融洽,是因为西方人比较喜欢亲近大自然,他们会觉得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也是动物们的,而且西方人信教,他们觉得人和动物一样,都是上帝的安排,所以相处得非常融洽。
- 豆豆staR
-
西方人和动物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西方人,文明历史的一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都反映在西方的文明历史中
他们让动物帮助自己劳动,同时为动物提供美好的食物,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所以说越来越多的动物愿意和人民进行接触和交往,也很少存在有动物攻击人的现象
在他们的文化理念中,将动物分为可食用动物和不可食用动物,不可食用的动物是他们的终身伴侣,彼此相互依靠和照顾,这也是动物的灵性的一面
所以说在西方有很多动物与人类相处得很融洽
- volcanoVol
-
在西方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西方国家多数属于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动物保护的认识水平高。认识到动物与人应该和谐共处,和平相伴,才能对整个环境有利,对地球发展有利,所以他们对动物的爱护更加到位。正是由于西方人经济发达,人们的认识水平高。认识到动物的重要性,所以人和动物的关系非常融洽。第二,西方国家立法保护动物。由于法律的制约,人们对对于动物的伤害就少。对动物的保护,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是很到位的。除了政府有法律上对动物保护以外,还有很多的民间团体。对动物的保护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CarieVinne
-
生物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花吐艳,万木争荣。这是什么纽带把千差万别的生物连结在一起的?又是什么力量使千奇百怪的生物关系密切的?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密切又斗争的。说它们密切,是因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空间链”把植物与动物连结在一起,加上水、土壤、温度、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生物圈。生物圈就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以及和它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在生物圈里,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建立了动态平衡关系,这就是生态系统。说它们斗争,这是因为任何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有机物和能量。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满足人和动物对有机物和能量的生活需求。所以说,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人和动物都是异养生物。因此,整个生物界,只有绿色植物才是有机物和能量的生产者,人和动物都是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在生物之间便形成了另一条纽带—— “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它们由各式各样的环节构成,一切生物的关系,都建立在“食物链”的基础之上。虎吃鹿,鹿吃草;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稻谷;蜘蛛吃褐稻虱,褐稻虱吃水稻,等等。这些生物环节,都离不开绿色植物,这是直接关系。还有的以动物为食,如青蛙吃昆虫,蛇吞食青蛙,这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也间接以植物为食,在自然界,这种直接和间接关系,常常使“食物链”交错联接,构成了食物链网,使生物之间的相互营养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找到了生物的纽带——“食物链”,人类就可以利用它,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麻雀不仅吃稻谷,而且也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去消灭害虫,可能害虫损毁的庄稼会比麻雀吃掉的要多得多。这就是“食物链”的复杂性。人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成分,既能利用“食物链”,也受到“食物链”的制约。排入自然界的污染物质,有的直接使人致病,更多的则是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可见,“食物链”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也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从动物进化史看,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但是,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发达的大脑,有意识,能思考问题,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特别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所以,在生物圈内,人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任何动物不能做到的,当然,人的这种特殊才能,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的。当人类处在原始社会,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时,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并不大。自从发明了火和工具以后,就给大自然以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从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自然资源。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又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食物链”,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是破坏了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使人类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因此,既然人类知道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保护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不受损害,使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
- 左迁
-
西方人说:动物是另一种形态的人。它们是人类的朋
友,依赖着人,忠诚于人。
印度人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
城市公园本是人们舒心畅怀地散步休闲的地方,但在印度的一些公园里,猴子横行伤人而无人敢管,不得不使人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那天天气晴好,夏尔玛太太用新买的童车,推着5个月大的女儿到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突然,一只猴子不知从哪里跳到了孩子的童车上。它直扑孩子,并用爪子抓孩子的脸蛋。夏尔玛一时惊呆了,她一边尖叫着,一边用手拼命推猴子,但猴子依然在抓孩子。夏尔玛使劲用自己的指甲猛掐猴子的脑袋,才使猴子离开孩子。幸好孩子没有生命之忧,只是脸部被抓伤了25处,需要紧急治疗。
据警方说,猴子伤人在这个小公园里已不是偶然的现象。光是警察署上月就接到了35起猴子攻击的报告,包括猴子咬人、入宅骚扰和毁坏物品等等。据说其他小区公园的情况更坏,特别是雅木拿河沿岸的许多小区公园里,猴子的威胁已经到了让人人自危的地步,进公园都得带上棍棒和爆竹之类的东西防身。据印度中央政府卫生局医生戈塔姆大夫统计,新德里猴子伤人的趋势每年都以10%到15%的比例上升。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这个比例还要增加。
印度城市里的公园很多,它们的自然环境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特别是公园里的人与动物的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几乎到了让外国人羡慕的地步。在公园里是绝对看不到人们故意作弄或殴打动物的现象的,甚至连大声吆喝动物都没有。听说这与他们崇信不杀生和非暴力的信念有关,因此,他们从来就不欺侮动物,真是连走路都怕踩死了蚂蚁。相反,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人带着面包屑来喂动物,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不仅喂那些让公园增色的孔雀、梅花鹿,还喂在其他地方是令人讨厌的乌鸦,甚至连篱笆四周和路旁的蚂蚁都喂。
他们如此善待动物,以至于这里的动物从来就不怕人。本来最胆小的松鼠会自动地跑到你跟前讨食,乌鸦会象鸽子那样在人群之间翩翩起舞。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善待居然也会带来了不良后果。不仅公园里的乌鸦已经成灾,原来生活在附近丛林里的猴子也蜂拥进了城市。据灵长类动物专家马利克说,仅去年一年,新德里的猴子数量就增加了5千至6千只,而且每年还以20%的速度增加。喂养美丽而无害的动物如松鼠、孔雀、梅花鹿者,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即便喂养令人讨厌的乌鸦和蚂蚁,也不至于马上为害一方。但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机灵而贪婪,喂养会使它们得寸进尺,懒惰成性;不加管理会使它们恣肆骚扰,贻害人类。
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人猴对立的局面呢?曾经检查过"猴子威胁"问题的环境问题专家梅农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猴子自然生活的山区面积缩小,大量没经驯服的猴子从山区流落到了城市。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人们自己。这几年经常提倡环保意识,使许多人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以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动物都可以任意的喂养。本来就不杀生的印度人,更是对所有动物都优待有加。历来崇拜猴子的印度人甚至每周二和周四都举行"给动物献食品"的慷慨活动,堆积如山的水果和食品引来了许多猴子进城;更不要说每日每时在每个公园里所进行的许多人主动喂养猴子的举动了。很明显,是人们自己把猴子引进了城市。现在是尾大不掉,猴子开始在城里作祟了。
专家们提出了治理猴子泛滥成灾的几种办法,如将所有猴子迁到临近的森林里去,让有关学术机构向大众宣讲喂养猴子危险的知识,打扫垃圾以清除猴子的病毒,以及给猴子做结扎手术等等。据说,德里政府目前还不愿这么做,原因就是1972年的世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条例规定,禁止杀害除老鼠和乌鸦之外的任何动物。又说,他们也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努力,即利用长尾猴来驱赶这些捣乱的猴子。但结果是可以想象的,猴子们从一个地段又跑到了另一个地段。
人与猴子孰轻孰重本应一目了然,但至少在目前,德里猴子成灾一事如何处理仍在不定之天,舆论众说纷纭,当局莫衷一是。人们唯一可以奉告的是,千万别带小孩到公园去。
- 真颛
-
因为印欧。
不管是古希腊罗马的多神教还是印度教,都把人看作一种比神低等而比动物高等的物种。换句话说就是神、人、兽的界限很模糊,觉得有些“劣等”人只配叫动物,而有些动物比人还聪明。这一思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台动物保护法的西方国家--纳粹德国。其他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纷纷效仿。
反观中国,多神教的影响不大,虽然佛教重视保护动物但无法抵消历史更悠久、影响更广泛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把人和禽兽严格地区分开来,认为禽兽都是劣于人类的。因此大部分中国人难以理解西方人对保护动物的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