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有云溪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 多次 ;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 读书 勤奋 。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 世家 》:“读《易》, 韦编三绝 。” 成语例句: 我们提倡 韦编三绝 的读书 精神 ,更提倡学以致用, 期待 创新 人才的大量涌现。 繁体写法: 韦编三绝 注音: ㄨㄟˊ ㄅㄧㄢ ㄙㄢ ㄐㄩㄝˊ 韦编三绝的近义词: 三绝韦编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diligent in one"s studies
相关推荐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释 义 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023-07-17 19:04:533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2、韦编三绝,读音是wei bian san jue,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3、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老夫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说孔子读《易经》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4、示例: 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2023-07-17 19:05:511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韦编三绝的解释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三绝的解释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感情色彩是褒义成语。结构是主谓式成语。繁体是__三_。拼音是wéibiānsānjué。年代是古代成语。关于成语韦编三绝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出处点此查看韦编三绝详细内容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二、语法韦编三绝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三、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四、成语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韦编三绝的成语接龙韦编三绝、绝口不提、提篮小卖、卖爵鬻子、子产受骗、骗吃混喝、喝倒彩、彩云易散、散阵投巢、巢毁卵破、破国亡宗韦编三绝的成语翻译英语:diligentinone"sstudies韦编三绝相关成语郑虔三绝、应天三绝、桑枢韦带、蠹简遗编、断简残编韦编三绝相关词语韦编三绝、三绝韦编、编韦、韦编、韦编三_、绝韦、绝编、三绝、遗编绝简、移编绝简、郑三绝、三湾改编、布韦、尚韦韦编三绝的成语造句1.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2.少年毛泽东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3.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4.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5.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_若指掌。6.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韦编三绝的详细信息2023-07-17 19:05:57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这是讲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以至于多次将竹简的编绳翻断了。这相当于我们今天说把书翻烂了。扩展资料孔子晚善《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漆书三灭也。这里,“漆书三灭”并不难懂,是说用漆写在竹简上的字被摩灭了多次。“铁擿三折”就比较费解了。《说文》云:“擿,搔也。”音tì,今读zhì。据段玉裁注说,“擿”本是一种搔头的用具,一般以玉、兽骨或象牙磨制而成,形如簪子,细长而两头略尖。后来成为簪头发的饰物,古时也叫“揥”(tì)。《诗经·魏风·葛屦》有“佩其象揥。”“象揥”就是象牙做的簪子,平日用来簪发,头皮痒时可以拔下来搔爬止痒。“擿”与“揥”古音相近而义通,故可借作“揥”。但这里的“铁擿”恐怕不是簪发用具,而是一种形似簪子的铁制长针。分散的竹简需要编缀成册时,可以拿它作为工具,一头系上皮绳,在竹简两端交叉穿联,每联接一片,就要握着铁擿将皮绳收紧一下。用的时间久了,这种生铁制成的引针难免会折断,需要另换新的。所谓“铁擿三折”,就是说编缀竹简用的铁擿折断了多次。由此看来,“韦编三绝”“铁擿三折”和“漆书三灭”,用字虽有不同,但其比喻意义却完全相同,都是用来形容孔子长期勤奋的苦学精神的。2023-07-17 19:06:041
韦编三绝的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形容勤奋学习。一、拼音韦编三绝的拼音是【wéi biān sān jué】。二、释义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三、近义词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四、反义词偶一为之: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目不识丁: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不学无术: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五、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造句1、岂不闻“焚膏继”悬梁、刺股乎?没有韦编三绝,何来腰紫衣金!跟你说这些是对牛弹琴,你这笨牛就老老实实困觉吧。2、废话,老夫学富五车,韦编三绝,看过的书能活埋了你,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农学房中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3、古往今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志、立德和立业者如恒河沙数,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谓之勤学。4、那一段时间,我整天都在苦读那笔记本,整天写了又记,记了又写,不分白天黑夜的看虽然没有韦编三绝也把它翻的破破烂烂几乎提不起来。5、孙康映雪读书是垫,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2023-07-17 19:06:21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春秋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来记载。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因此像《易经》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说明他对《易经》的研究十分刻苦,花费了很多精力。因此他对《易经》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他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将它作为《易经》的补充。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06:38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汉语成语,拼音是wéi biān sān jué,那么网友们知道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吗?对于不知情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2、 韦编三绝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以上就是对于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2023-07-17 19:06:53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解释
韦编三绝的意思:本指孔子晚年反复研读《易经》,以致编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多次。后形容读书勤奋刻苦。解析:韦是熟牛皮;韦编是古代用竹简或木简写书,用牛皮绳将简编连起来,称为“韦编”;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编连简的皮绳断了多次。读音:wéi biān sān jué。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例句: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复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近义词:悬梁刺股、穿壁引光、引锥刺股。反义词:一曝十寒、偶一为之。韦编三绝造句1、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2、少年的他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3、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4、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5、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瞭若指掌。6、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7、孔子晚年习《易》,韦编三绝,相见恨晚。8、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了若指掌。9、古往今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志、立德和立业者如恒河沙数,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谓之勤学。10、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了如指掌。2023-07-17 19:06:591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成语资料【读音】wéibiānsān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含褒义。【结构】主谓式【近义词】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同韵词】庄生梦蝶、女中豪杰、晚生后学2023-07-17 19:07:152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指《韦编三绝》中的三篇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下是对韦编三绝的详细解释:《韦编三绝》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代表作,其中包括《滕王阁序》、《鹿柴》和《送元二使安西》三篇诗歌。这三篇诗作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思想内涵,被誉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作。王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是王建在他出任江南都转运使的时候所作,以阐述个人的修身、安邦、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对历史人物滕王的考察,让人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士人风范,信仰中庸之道。《鹿柴》:这篇诗描绘了一幅饱含哲理的图画,以极简的笔墨刻画出了寥落的荒野景象和孤凉的人物形象,通过鹿柴的形象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生命不息的思考,以及“寄意闲篇大好江山”的超脱精神。《送元二使安西》:这篇诗是王建在唐朝的盛世时期写的,本身就具有一种宏大的气势。它不仅是一首吟咏英雄主义精神的诗歌,也是一首揭示政治现实的诗篇。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对远征的将士的慰问和对君主的忠诚。韦编三绝指代的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三篇诗作,《滕王阁序》、《鹿柴》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三篇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了很高的地位,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韦编三绝这一成语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韦编三绝不仅在现代汉语中常被人们引用和使用,而且也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韦编三绝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文学艺术价值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传承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推动我们的文化和文明进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字数:126)2023-07-17 19:07:221
韦编三绝是什么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成语出处和典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2023-07-17 19:08:251
韦编三绝意思是什么
问题一: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韦编三绝 基本解释: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问题二: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解释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u30fb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 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今之形声字古每书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 *** (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 *** 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非全都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字或作绳或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u30fb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问题三: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出于《史记u30fb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问题四:韦编三绝的韦是什么意思? 韦:熟牛皮的意思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问题五: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2023-07-17 19:08:31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读《易》这本书,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映雪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扩展资料1、韦编三绝的近义词映雪读书【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出自】明·廖用贤《尚友录》卷四“晋代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境贫寒,灯已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晋代孙康,京兆(西安)人,聪敏喜爱学习。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在冬天的雪地里借着月光读书。【例子】这种映雪读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2、韦编三绝的反义词不学无术【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然而,霍光不学无术,看不见全面的道理。【示例】这个人不学无术,却总是油腔滑调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2023-07-17 19:08:38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是孔子的一则故事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2023-07-17 19:09:022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这是来自孔夫子的一个典故。是说孔子为了学懂《易》经(现在多称“周易”),反复、经常地翻看这部书,使得装订(那时没发明纸张,所谓书是把的文字写在一块一块的竹简上,再用牛皮编的绳子(韦编)串起来)的牛皮绳子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被磨断(三绝,三 是表示多次磨断)。 这个成语表示读书认真,反复研究,直到读懂,弄通。 古人读书,强调反复阅读,直到背下来,把整篇的文章,甚至整本的书籍背下来,装到脑海里,随时使用。《论语》的第一句话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求时时反复的学习。而他的学生曾子,每天都要自我检查自己(三省吾身),检查的三个事里“传不习乎”就是一件。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这个意思。这种要求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水平相关联的,在此就不一一述说了。2023-07-17 19:09:102
三绝韦编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2637 成语 三绝韦编 注音 ㄙㄢ ㄐㄩㄝˊ ㄨㄟˊ ㄅㄧㄢ 汉语拼音 sān jué wéi biān 释义 义参「韦编三绝」。 见「韦编三绝」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系〉4>、〈象〉5>、〈说卦〉6>、〈文言〉7>。 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注解〕(1)孔子:孔丘(西元前551u223c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 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 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2)《易》:《易经》。 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 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 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彖〉:十翼之一,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文字。 (4)〈系〉:十翼之一,阐释易经卦辞之义。 (5)〈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释辞。 (6)〈说卦〉:十翼之一,陈说八卦法象所为。 (7)〈文言〉:十翼之一,释干、坤二卦经文之言。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对《易经》这本古书很有兴趣,它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孔子一次一次地反复研读,直到读懂为止。 《史记》记载这件事是,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 「韦」是熟牛皮。 古代还未发明纸的时候,字是写在竹简上的,然后用牛皮带编起来。 「绝」是断的意思。 孔子钻研《易》时,不断翻阅,以致于编缀竹简的皮带都断了好几次。 后来「韦编三绝」就被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努力。 书证 01.宋.朱熹〈易〉诗二首之一:「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02.元.鲜于必仁〈折桂令.送朝昏雪案萤灯〉曲:「送朝昏雪案萤灯。 三绝韦编,万古群经。」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韦编三绝2023-07-17 19:09:371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出处是什么?
《韦编三绝》的故事内容: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成语寓意:“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韦,熟牛皮。三:指多次。绝:断。用来形容读书勤奋。2023-07-17 19:09:431
韦编三编是什么意思啊?
韦编三绝,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023-07-17 19:09:521
韦编三绝的三是指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三是指多次的意思。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为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含褒义。成语故事:在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境清贫,无法像富家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热爱学习,便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自十五岁开始勤学苦读,由于没有人教,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向所有删多赠懂点知识的人请教。他曾请教过当官的人,也曾请教过寻常老百姓;曾向白发苍苍的老人请教过,也曾向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请教过。孔子一心向学,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了。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成了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干后,才在上面写字,人们店匪钻仔称之为“竹简”。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最多写几十个,少则写八九个。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称为“韦编”。一部书的完成,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经》这样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所以相当沉重。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易经》这部古书,是比较难读懂的,孔子下了匪店棕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洪只祝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誉懂微备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读到了如此地步,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把《易经》的文字与内容理解清楚了。”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嫌犁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09:591
韦编三绝文言文翻译
1. 韦编三绝的的文言文及翻译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去学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 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到齐国后,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想把孔子留下来。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编三绝 2. 《韦编三绝》《程门立雪》的原文,翻译 程门立雪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⑥,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 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 〔译文〕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本文赞扬了杨时尊师重道的品质^_^希望对你有帮助~。 3. 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After so many times the book of Changes read by Confucius that the rawhide ropes linking the bamboo slips broke several times,he lamented:" If I could live for several years longer,I would have followed the idea and essence of the Changes.文言文翻译多采取意义,因为英语中尚无对应且合适 的文体传神达意,这也算是翻译中的损益现象.首先这句话中韦编三绝具体释义为:“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而后一句话意思为: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解答够详细了吧 给点分鼓励一下啊。 4. 韦编三绝的原文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几”的意思;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5. 凿壁偷光文言文答案1、解释字词.(1)衡乃穿壁引其光(乃):(2) 1、于是/用/代词,书2、凿壁偷光,贫寒可以励志,艰苦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使人登上成功之颠3、锲而不舍4、囊萤映雪、悬梁刺骨、废寝忘食、韦编三绝、秉烛达旦囊萤映雪: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读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悬梁刺骨: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 *** ,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6. 文言文小故事韦编三绝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成语典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成语评说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 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 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 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与假意近。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2023-07-17 19:10:211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含义
1、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2、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3、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4、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5、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2023-07-17 19:10:271
韦编三绝,绝的成语意思
韦编三绝拼音:wéibiānsānjué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例子: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2023-07-17 19:10:342
韦别三绝 韦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2023-07-17 19:10:424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解释[diligent in one"s studies] 据《史记·孔子 世家 》 记载 ,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常常翻阅,爱不释手,以致连穿连《周易》竹简的 皮条 也断了数次。 形容 好学不倦, 勤奋 用功 详细解释 《史记·孔子世家》 :“ 孔子 晚而喜 《易》 ……读 《易》 ,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 《易》 则 彬彬 矣。"” 《汉书· 儒林 传序》 :“盖晚而好 《易》 ,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颜师古 注:“编,所以联次简也。言爱玩之甚,故编简之韦为之三绝也。”后遂以“韦编三绝”为读书勤奋、刻苦治学之典。 晋 葛洪 《< 抱朴 子>自叙》 :“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在 卭笮 十馀载,沉研 《易》 象,韦编三绝,赋诗纵酒,以乐当年。”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德和王辅之》 之四:“韦编三绝耽 羲 《易》 ,萧散风神真隐人。” 词语分解 韦编的解释 .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 处士 自洛归宛陵 三绝的解释 .指 三国 魏 《 受禅 碑》的 王朗 文、 梁鹄 书、 钟繇 刻字。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魏 《受禅碑》, 王郎 文、 梁鹄 书, 钟繇 镌字,谓之三绝。”. 三国 吴 主 赵 夫人 的织锦、刺绣2023-07-17 19:11:221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拼音wéibiānsānjué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来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2023-07-17 19:11:321
韦编三绝的原文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几”的意思;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成语典故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2023-07-17 19:11:391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词目 韦编三绝 发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引用 《文心雕龙》卷三 宗经 ... 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 韦编三绝 ,固哲人之骊渊也。《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 《抱朴子外篇》勖学卷第三 ... 3.8 夫周公上圣 而日读百篇. 仲尼天纵 而 韦编三绝 . 墨翟大贤 载文盈车. 仲舒命世 不窥园门. 倪... 《抱朴子外篇》自叙卷第五十 ...寝. 何则? 昼寝但无益而未有怨恨之忧 斗讼之变 圣者犹 韦编三绝 以勤经业 凡才近人 安得兼修 惟诸戏尽不如示... 《抱朴子》卷二十 袪惑 ...恨我不学,不能与之覆疏耳。常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 韦编三绝 ,铁挝三折,今乃大悟。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麟死。孔... 《抱朴子》卷二十三 勖学 ...温故知新。 夫周公上圣,而日读百篇。仲尼天纵,而 韦编三绝 。墨翟大贤,载文盈车。仲舒命世,不窥园门。倪宽带经以芸... 《抱朴子》卷七十 自叙 ...其贤於昼寝。何则?昼寝但无益而未有怨恨之忧,斗讼之变,圣者犹 韦编三绝 ,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惟诸戏尽不如示一尺之书... 《全梁文》卷十二 ...此十一德也。研精博学,手不释卷,含芳腴於襟抱,扬华绮於心极, 韦编三绝 ,岂直爻象,起先五鼓,非直甲夜,而欹案无休,书幌密倦,... 《周礼注疏》卷二十四 ...”也。“杜子春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孔子读《易》, 韦编三绝 。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锺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 《全后汉文》卷九十一 ...矣。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 韦编三绝 ,固哲人之骊渊也。《书》实纪言,而诂训庄昧,通乎《尔雅... 《全晋文》卷一百一 ...无限于广。是以周公一日万事,犹复旁观百篇;孔子假期玩年,至于 韦编三绝 。由是言之,虽圣之弘,亦不能不求之于学也。伏惟殿下明德... 《全唐文》第02部 卷一百九十六 ...立碑颂德。公有驭人之术也,不亦惠乎?在邛都十馀载,沈研易象, 韦编三绝 ;赋诗纵酒,以乐当年。有《醉後集》三卷行於世。公有安和... 《全唐文》第03部 卷二百十七 ...,积必有成,勤则不匮。以周公之上圣,日读百篇;以孔父之多能, 韦编三绝 。臣虽不敏,窃所庶几,然以列代遗章,先王旧典,康成兴业...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二十六 ...松筠之质,有异蒲柳;然白驹骤过,良时易晚。昔夫子从政,亦不待 韦编三绝 。况仆虚薄,忝承朝寄,惧於覆压,寤寐良贤。实冀推明道德... 《大唐狄公案》湖滨案-第六章 ...,也偶尔讲解二南。老朽自己得闲,只读《易》,余皆不看。虽不至 韦编三绝 ,也庶几看破些无人际遇。” 狄公... 《史记》孔子世家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 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2023-07-17 19:11:48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例句: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2023-07-17 19:11:541
成语:韦编三绝。的由来和意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拼音wéibiānsānjué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来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2023-07-17 19:12:011
韦编三绝的故事概括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成语意思 1.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 示例: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5. 近义词:悬梁刺股 ,三绝韦编 ,牛角挂书 6. 反义词:偶一为之2023-07-17 19:12:101
请问“韦编三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怎么用?
【读音】wéibiānsānjué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含褒义。 【结构】主谓式2023-07-17 19:12:17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啊?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 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2023-07-17 19:12:392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读《易》这本书,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映雪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扩展资料1、韦编三绝的近义词映雪读书【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出自】明·廖用贤《尚友录》卷四“晋代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境贫寒,灯已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晋代孙康,京兆(西安)人,聪敏喜爱学习。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在冬天的雪地里借着月光读书。【例子】这种映雪读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2、韦编三绝的反义词不学无术【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然而,霍光不学无术,看不见全面的道理。【示例】这个人不学无术,却总是油腔滑调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2023-07-17 19:12:571
韦编三绝的意思
意思: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这是讲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以至于多次将竹简的编绳翻断了。这相当于我们今天说把书翻烂了。扩展资料相关典故孔子少年时候勤奋好学,17岁便因知识渊博而闻名鲁国。到了晚年,孔子喜欢阅读《易经》,但因其意义很难懂,他一遍看不懂,就要再三翻阅、反复地学习,一直至弄通为止。春秋时的书,主要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就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很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2023-07-17 19:13:06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春秋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来记载。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因此像《易经》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说明他对《易经》的研究十分刻苦,花费了很多精力。因此他对《易经》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他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将它作为《易经》的补充。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13:391
什么是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读《易》这本书,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映雪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扩展资料1、韦编三绝的近义词映雪读书【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出自】明·廖用贤《尚友录》卷四“晋代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境贫寒,灯已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晋代孙康,京兆(西安)人,聪敏喜爱学习。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在冬天的雪地里借着月光读书。【例子】这种映雪读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2、韦编三绝的反义词不学无术【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然而,霍光不学无术,看不见全面的道理。【示例】这个人不学无术,却总是油腔滑调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2023-07-17 19:13:541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意思意思
1.成语:韦编三绝拼音:wéibiānsānjué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2.三:概数,表示多次。 3.绝:断。 4.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5.比喻读书勤奋。 6.来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7.”转个有关考证的帖子,我认为讲的有点道理,可以参考一下。 8.??“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9.《史记·孔子世家》载:&。 10.#34。 11.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12.读《易》,韦编三绝。 13.曰:&。 14.#39。 15.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16.&。 17.#39。 18.&。 19.#34。 20.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 21.#34。 22.十翼&。 23.#34。 24.,又称《易大传》。 25.??韦,熟牛皮。 26.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 27.指多次。 28.绝,断。 29.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 30.他还说:&。 31.#34。 32.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 33.&。 34.#34。 35.《论语·述而》载:&。 36.#34。 37.子曰:&。 38.#39。 39.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40.??&。 41.#39。 42.&。 43.#34。 44.,加和假意近。 45.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46.宋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提出许多疑问,认为&。 47.#34。 48.十翼&。 49.#34。 50.、&。 51.#34。 52.皆非圣人之作&。 53.#34。 54.,&。 55.#34。 56.亦非一人之言&。 57.#34。 58.。 59.以后,对十《易经》和《易传》的写作年代和作者的问题,成为学术界持久华沦的问题。 60.??许多人否定孔子和《易传》的关系,进而否定孔子和《周易》的关系。 61.-般学者认为《易经》作于殷末周初,而《易传》则成于战国时代。 62.《十翼》虽非孔子一人手笔,《易经》、《易传》和孔子的密切关系却难以否定。 63.《左传》、《国语》记载,春秋时期的人引《易》占卜论事,就有二十余条,通《易》学的人分布于周、鲁、卫、郑、晋、齐、秦各国,说明当时流行《易》学,学习者甚多,可能还是一种时髦。 64.??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作为周游列国的大学者孔子怎么会不学《易》、不谈《易》呢?《史记·儒林列传》还记载孔子的传《易》系统。 65.孔子传《易》给鲁国商瞿,商瞿六世传到齐人田何。 66.田何传东武人王子仲,王子仲传?川人杨何,杨何又传给齐人即墨成、广川人孟但、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人主父偃。 67.??《汉书》把《史记》省略掉的中间四世补齐,他们分别是:东鲁桥庇子庸、江东{马干}臂子弓、燕周丑子家、东武孙虞子乘(又作淳于人光羽子乘)。 68.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残卷附录《易传》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69.??据廖名春考证,这些应为战国中、后期的作品,不会晚于《吕氏春秋》和《韩非子》。 70.在《二三子问》中,记载孔子和子贡等学生讨论《周易》的对话。 71.从以上资料可见,孔子晚年确实喜读《周易》,而认真钻研《周易》,以致韦编三绝。 72.还向学生传授过《周易》。 73.??传统说法,孔子作《十翼》,后人对《十翼》进行研究,发现和传统说法不一致之处,例如《十翼》中常有&。 74.#34。 75.子曰&。 76.#34。 77.,孔子自己著书,不可能写&。 78.#34。 79.子曰&。 80.#34。 81.。 82.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开始,孔子口讲,经几代传授,到战国中期,传《易》者写于竹帛,才真正成书。 83.传《易》者采纳了孔子以来历代传《易》者的说法,整理成系统的《易传》,称孔子所传,也是可以理解的。 84.??其中包含历代传《易》者的研究成果,也是很自然的。 85.因为有的提法、思想不是孔子所写,就认为《易传》孔子??关,是不妥当的。 86.相反,如果认为它是孔子所传,其中每一句话必定是孔子所写,也未必妥当。2023-07-17 19:15:001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春秋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来记载。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因此像《易经》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说明他对《易经》的研究十分刻苦,花费了很多精力。因此他对《易经》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他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将它作为《易经》的补充。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15:081
韦编三绝的意思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2、韦编三绝,读音是wei bian san jue,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3、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老夫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说孔子读《易经》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4、示例: 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2023-07-17 19:15:461
成语: 韦三绝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韦三绝 成语简解 编号 : 4776 成语 : 韦三绝 注音 : ㄨㄟˊ ㄙㄢ ㄐㄩㄝˊ 汉语拼音 : wéi sān jué 参考词语 : 韦编三绝 释义 : 义参「韦编三绝」。见「韦编三绝」条。 Emoji符号 : 韦3ufe0fu20e3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韦三绝”对应Emoji表情符号“3ufe0fu20e3”,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3ufe0fu20e3、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3ufe0fu20e3"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对《易经》这本古书很有兴趣,它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孔子一次一次地反复研读,直到读懂为止。《史记》记载这件事是,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韦」是熟牛皮。古代还未发明纸的时候,字是写在竹简上的,然后用牛皮带编起来。「绝」是断的意思。孔子钻研《易》时,不断翻阅,以致于编缀竹简的皮带都断了好几次。后来「韦编三绝」就被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努力。 典源 :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系〉4>、〈象〉5>、〈说卦〉6>、〈文言〉7>。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注解〕 (1)孔子:孔丘(西元前551u223c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 至圣先师 」,亦称为孔子。 (2)《易》:《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彖〉:十翼之一,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文字。 (4)〈系〉:十翼之一,阐释易经卦辞之义。 (5)〈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释辞。 (6)〈说卦〉:十翼之一,陈说八卦法象所为。 (7)〈文言〉:十翼之一,释干、坤二卦经文之言。 书证 : 01.元.罗蒙正〈怀马教授〉诗二首之一:「陈编落落韦三绝,浮世茫茫海九环。」 成语接龙 “绝”字开头的成语 绝无仅有 绝伦逸群 绝韦编 绝祸未萌 绝后空前 绝类离伦 绝薪止火 绝编书 “韦”字结尾的成语 三绝韦 “韦”字开头的成语 韦编三绝 韦编屡绝 韦三绝 韦编绝 “绝”字结尾的成语 深恶痛绝 滔滔不绝 络绎不绝 拍案叫绝 韦编三绝 三编绝 山穷水绝 韦编屡绝 骆驿不绝 络驿不绝 易韦三绝 韦三绝 韦编绝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韦三绝”分成的单字详解: 韦, 三, 绝。2023-07-17 19:15:591
什么叫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本来说孔子勤读《易经》,导致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很多次。韦编:古代是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我们的文言文简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古代刻字,让文字流传比较费力吧,无论是往甲骨上,青铜器上,还是竹简上,石头上)。韦,是熟牛皮。三:指多次。绝:断开。后来就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2023-07-17 19:16:388
韦编三绝的绝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韦编三绝的韦是什么意思? 韦:熟牛皮的意思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韦编三绝”的解释“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 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今之形声字古每书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 *** (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 *** 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非全都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字或作绳或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韦编三绝 基本解释: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2023-07-17 19:17:281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故事简介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故事简介如下:意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故事简介: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成语运用: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序》:“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17:421
成语: 韦三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韦三绝 成语简解 编号 : 4776 成语 : 韦三绝 注音 : ㄨㄟˊ ㄙㄢ ㄐㄩㄝˊ 汉语拼音 : wéi sān jué 参考词语 : 韦编三绝 释义 : 义参「韦编三绝」。见「韦编三绝」条。 Emoji符号 : 韦3ufe0fu20e3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韦三绝”对应Emoji表情符号“3ufe0fu20e3”,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3ufe0fu20e3、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3ufe0fu20e3"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对《易经》这本古书很有兴趣,它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孔子一次一次地反复研读,直到读懂为止。《史记》记载这件事是,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韦」是熟牛皮。古代还未发明纸的时候,字是写在竹简上的,然后用牛皮带编起来。「绝」是断的意思。孔子钻研《易》时,不断翻阅,以致于编缀竹简的皮带都断了好几次。后来「韦编三绝」就被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努力。 典源 : 此处所列为「韦编三绝」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系〉4>、〈象〉5>、〈说卦〉6>、〈文言〉7>。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注解〕 (1)孔子:孔丘(西元前551u223c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 至圣先师 」,亦称为孔子。 (2)《易》:《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彖〉:十翼之一,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文字。 (4)〈系〉:十翼之一,阐释易经卦辞之义。 (5)〈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释辞。 (6)〈说卦〉:十翼之一,陈说八卦法象所为。 (7)〈文言〉:十翼之一,释干、坤二卦经文之言。 书证 : 01.元.罗蒙正〈怀马教授〉诗二首之一:「陈编落落韦三绝,浮世茫茫海九环。」 成语接龙 “绝”字开头的成语 绝无仅有 绝伦逸群 绝韦编 绝祸未萌 绝后空前 绝类离伦 绝薪止火 绝编书 “韦”字结尾的成语 三绝韦 “韦”字开头的成语 韦编三绝 韦编屡绝 韦三绝 韦编绝 “绝”字结尾的成语 深恶痛绝 滔滔不绝 络绎不绝 拍案叫绝 韦编三绝 三编绝 山穷水绝 韦编屡绝 骆驿不绝 络驿不绝 易韦三绝 韦三绝 韦编绝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韦三绝”分成的单字详解: 韦, 三, 绝。2023-07-17 19:18:321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典故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春秋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来记载。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因此像《易经》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说明他对《易经》的研究十分刻苦,花费了很多精力。因此他对《易经》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他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将它作为《易经》的补充。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18:571
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 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来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2023-07-17 19:19:121
韦编三绝,绝的成语意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023-07-17 19:19:476
韦编三绝中韦是什么意思 如何解释韦编三绝的韦
1、韦编三绝中韦是的意思: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 2、韦编三绝的意思是: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3、韦编三绝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2023-07-17 19:20:102
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韦编三绝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韦编”指的是《易经》,春秋时期没有纸质书籍,只能将无数竹简编连在一起,用牛皮绳编连的竹简就被称为“韦编”。孔子晚年的时候喜欢读《易经》,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连竹简上的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绳子继续翻阅。以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问勤奋、刻苦的态度。2023-07-17 19:20:171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春秋时期,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来记载。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因此像《易经》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说明他对《易经》的研究十分刻苦,花费了很多精力。因此他对《易经》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后来他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将它作为《易经》的补充。成语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2023-07-17 19: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