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萧关起战尘
-
相信许多父母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小小的孩子你总以为他还不懂事,却冷不丁地冒出一两个金句,叫人不敢相信这话居然是从孩子口中说出。
虽说是童言无忌,很多时候孩子们讲的那些话还真是他们的内心想法,宝爸宝妈们在笑笑过后,也要好好思考一下呢。
不然这些看似是“无忌”的言语,很有可能会酿成大错。
童言无忌不应该被忽视
童言无忌,如同我们常说的“不知者不罪”,因孩童年幼无知,所以包含了被接纳和谅解的意思。小朋友因为身心及语言发育尚不完善,不懂怎样合宜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难免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尴尬。
每一个都是无心之言、无心之失,但是每一个都有一些杀伤力。只是多数时候,碍于面子和“童言无忌”的庇佑,当事人也只能哈哈一笑搪塞过去。
但联想到现在媒体上频出的“熊孩子”,“童言无忌”是个需要正视和琢磨的话题,更是需要我们的家长正确引导。
如何引导和管理孩子的“童言无忌"
让孩子拥有同理心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即我们引导孩子让其语言、行为逐步符合社会规范的过程。
当童言无忌伤害到别人的时候,如果只是意味的指责批评孩子,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作为家长,应当要让孩子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引导孩子同理心的发展。
比如:当孩子说某某小朋友很笨的时候,提醒孩子去感受,“你有没有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当你遇到不会的题目,恰好别人会做的时候,如果别人嘲笑你,你感觉怎么样?”孩子的天性大多善良纯真,很容易体验到别人的心情,只要父母善加引导,他就能自己修正不当行为。
不同情况解决方式不同
对孩子的童言无忌加以引导,是个艺术活儿,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伤害孩子的童心,也不能一味地迁就,使孩子失去人际交往的分寸。
一方面,童言童语孕育、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放飞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值得仔细呵护。
“宝宝,这个鱼是不是很好吃?你吃得好香啊!”——“你闻到了?”
“叔叔,你为什么叫我小东西?”——“因为我喜欢你啊”“——“哦,我也喜欢你,老东西。”
……
对白后面,是孩子们未被束缚的理解力。孩子们的作文中常常出现惊艳之笔,也是源于此。对于不伤及或妨碍他人的童真语言,我们多鼓励、多接受,不失为亲子互动中的美好时光。
另一方面,未被束缚的理解力也意味着没有方向,容易失控。对于伤人的“童言”,就需要我们及时引导,善用同理心,一起与孩子体验、理解他人的情感、情绪,让他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完善社会化发展。
可以帮助孩子建立3个语言表达的界限:
1. 不谈论别人的缺陷,或者可能引起别人伤心的事情
场景再现:正走在马路上,迎面过来一个坐轮椅没有双脚的人,这时孩子大喊:“妈妈,你看,那个人没有脚!”
孩子大多好奇心旺盛,对于惯常所见之外的新奇事物,他们会毫不掩饰地直接询问,本身并无恶意。碰到以上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及时向他人表达歉意,然后尽量快速带孩子离开现场,并告诉他:“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很健康,也有一些不能像我们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这对他们是不幸的事,如果当面说那些话,可能他们会很伤心哦!”
2.保护自己的隐私,不随意告诉别人
场景再现:小区花园里,有阿姨称赞孩子:“你真帅,今年多大了?”孩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爆料”:“我爸爸出差了”、“我家住几楼几号……”
小朋友没有心机,很容易将“秘密”透露出去。我们平时要多跟小朋友解释“隐私”和“界限”,既包括个人生理方面的隐私,也包括家庭生活中的隐私。要让孩子慢慢懂得,有些事我们能和家人说,有些可以对朋友说,对陌生人却不能事事都说,并让孩子理解,如果对陌生人透露太多信息,可能会有怎样的危险。
3.无论关系亲疏,对别人保持尊重和礼貌
例如孩子们看到提醒较胖的人,孩子们可能随口叫了声“胖子”,可能在孩子的概念里,他们只是感慨一下这人体型与其他人不同。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看起来确实有些胖,不过这种事情我们自己知道就好,可以不用说出来,或者你私下悄悄跟妈妈说——这就是礼貌。”
对于孩子“童言无忌”的引导过程,其实也是建立孩子生命底色的过程。一些基本的为人之道,比如:善良,正直、有爱心、懂得感恩等等,都与此息息相关。比如接受了礼物,要表示感谢,无论这礼物是不是合你心意,这既是礼貌,也是感恩。
归根结底,童言无忌、教养有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让我们从孩子的童言童语中,照出我们那些被疏忽的言行失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路伴孩子健康同行吧!
绘本推荐
《小熊维尼和他的好朋友—注意礼貌》
内容简介
天气晴朗,克里斯托弗·罗宾决定举办一次野餐。他让猫头鹰邀请他的每一位朋友来参加。
小熊维尼、跳跳虎、兔子等都来参加野餐了。克里斯托弗·罗宾给每个人都来了一个礼物,当他把气球送给小熊维尼的时候,维尼一句话也没说。
小熊维尼,你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该说:“谢谢”。
推荐理由
《小熊维尼和他的好朋友》系列丛书讲述了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在朋友相处的过程重会出现很多问题,绘本中将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愉快的人际关系。
- ardim
-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罗黛的父亲罗先生:
罗黛从小就爱看书,思维敏捷,伶牙俐齿,对问题的看法与众不同,在同龄人中显得特别“深沉”。女儿平时说话,常常“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很幽默。在家里,她的话有时能逗得我和妻子开怀大笑,有时又把我们噎得说不出话来。
罗黛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和我们讲学校的事。她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总能把老师和同学形容得惟妙惟肖,当时我们很为她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到自豪。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看问题的水平也在增长,她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越来越多。到了高中,她更是经常对老师评头论足。渐渐地我发现,在她的嘴里,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是没有毛病的,有的老师口罗嗦,有的老师口齿不清,有的老师有怪癖,有的老师“弱智”。只有语文老师被罗黛“嘴下留了情”,因为她最爱上语文课,作文也写得好,经常被老师表扬。
不知道是不是罗黛的尖刻刺伤了老师,她与老师们的关系也紧张起来。她觉得,除了语文老师,别的老师都跟她过不去,有的老师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点名地说:“有的同学自作聪明,这个也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有本事考一个第一名让我们看看!”罗黛认为老师是在说她,脸上明显不屑的样子。日子就这样在她和老师相互的冷嘲热讽中过来了。
以前,我并没有把这当回事,我觉得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家长不能强求把她塑造成自己希望的那种人,所以,我对孩子比较宽松。但现在孩子渐渐长了,她与老师的关系问题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了,以至于有的科目她一想起来就露出厌烦的情绪。按照现在的成绩,她考上大学倒没问题,可是我想,如果现在她和老师搞不好关系,那以后她走上社会也和别人搞不好关系怎么办?
罗先生的同事兼邻居杨女士:
罗黛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聪明懂事有礼貌。老罗家的家庭气氛非常融洽,一家三口都善良好客,也很幽默,经常拿自己和别人开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罗和妻子说话反应那叫一个快,两口子随时随地都能幽默一把,我们笑称他们一家子是“铁齿铜牙”。罗黛在他们的熏陶下也不得了,看他们一家三口斗嘴,就好像看宋丹丹的小品、郭德纲的相声,感觉很爽。因此大家茶余饭后都愿意与他们一家聊天。
可能学校老师不能接受罗黛的“幽默”,也许她在开玩笑的时候,拿别人“开涮”了。开玩笑、议论老师,当然会让老师不高兴。
第二节课:实案分析
家庭文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性格也各有千秋,正是由于你、我、他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性格,才会使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千姿百态。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罗先生一家的幽默、机智、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它使得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平等地生活,并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情感沟通。应该说,这是个让许多人羡慕的家庭,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家庭文化。
但是,古语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这样无拘无束、口无遮拦的家庭文化中长大的罗黛,自然也就形成了口无遮拦的个性。然而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和自己的家庭环境并不完全一样,与他人交往的距离,和与自己家人交往的距离也不一样。因血缘关系形成的一家人之间,可以放肆得多,说错话、伤着人,父母与子女一般不会计较。但如果在学校里也像在家里那样,就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快。
个性特点。否定、批评型人格也许将来适合做一个称职的分析家、批评家、评论家、检查员、监督员等职业,但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人往往不讨好。罗黛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她在交流的时候,善于用幽默、嘲弄化解由于批评带来的尴尬,但她说话的内容常常是以否定、批评他人为核心的。罗黛是聪明的,开玩笑虽然包了一层薄薄的糖衣,然而里面仍然是射向对方的炮弹,使对方受到伤害。
交往心态。罗黛对待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这个尊重不是表面化的礼貌,而是发自内心的敬意。也许她把自己在家里与父母平等的唇枪舌剑带到了学校与老师的对话中。作为学生,如果内心对老师不尊重,一定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人无完人,大多数老师的形象并不那么完美,假如让学生挑错,都会挑出一大堆问题。但是,学生的任务是跟随老师学习,而不是挑老师的毛病。目前中国的师生之间,还没有平等到学生可以随意对老师评头论足的程度,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听到学生的批评。罗黛在与人交往中,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遇到自尊心较强、比较严厉的老师,必定势如水火,造成心理上的相互排斥,久而久之,就谁看谁都不顺眼了。
叛逆。罗黛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影响了师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青春期生理的突变、心理的变化,使得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一种成人感,而对大人的说教产生了自然的抗拒。大多数学生的叛逆反映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他们厌烦父母重复的唠叨和严格的管束,而罗黛的父母对她比较宽松,她的叛逆更多地体现在与老师的关系中,而她与老师之间的互不欣赏,又加剧了她的叛逆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成熟,也许罗黛的叛逆心理会逐渐减弱,但是有些心态还是会影响她的人际关系,因此罗先生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第三节课:父母对策
为了预防自己的孩子形成像罗黛一样的性格,家长应该从小事入手,对孩子进行树立规矩界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教育。
树立规矩界限。我们追求的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说在家里可以逾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进行角色完全互换。父母对孩子没有界限的平等和顺从会培养出无法无天、没有责任心、不服从、攻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把握孩子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放纵和心软。美国著名心理医师约翰·汤森德博和亨利·克劳德博在《为孩子立界线》一书中曾经说:“宁可让孩子在小时候失去某些权利,总比到了成年才失去婚姻或失去工作来得好些。”
尊重他人人格。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教育孩子对父母长辈,对客人,对其他同学、朋友,对老师,都应尊重。内心多了一分尊重,言谈话语间自然会多礼貌、诚恳之语,少了尖酸、刻薄、攻击、嘲弄之词。
欣赏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是发自内心尊重他人的源泉,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浑身都是缺点,没有一点让你欣赏,那么你就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那么你所表现出的尊重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虚伪。
剖析原因,与她一起分析她所说的话深层次原因。如:“那个老师特别偏心”,其实是孩子自己不被欣赏而产生的怨气,激励孩子能否通过努力获得老师的赞赏,而不是用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发表批评性的评论。
2.
角色扮演,让孩子体会受伤害的结果。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家长模仿她的语言说出一些攻击、嘲弄的话,让她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被她的语言伤害的感觉,教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3.
改变心态,教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技巧。准备一张大纸,让孩子列出关系紧张的老师,每天发现并记录对方一个优点,并列举出具体事例,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
4.作者:董丽燕
- clc1
-
孩子的心智会随着年龄逐渐成熟,尤其是2岁以后,会发现孩子除了越来越不听话外还常给自己大人制造“尴尬瞬间”。例如在外嘲笑别人、或说一些让人尴尬的话。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表示,这些是孩子的必经路程,父母get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即可!
2岁之后,孩子为何行为乖张?
“为什么不论我好言相劝,或是声色俱厉,孩子还是依然故我,做一些恼人的行为呢?”著名儿童心理治疗师瑞德克鲁道夫(Rudolf Dreikus)认为2岁儿之所以使坏,是希望达到以下4种目的:
1.博取他人注意
2.争取权力
3.泄愤反击
4.无法胜任或软弱无助
父母如何根据孩子的心智行为发展来改变?
孩子年龄逐渐大起来,活动量开始变大,宅在家容易变小霸王,把假日还给孩子。
2岁后,开始要找玩伴,制造团体游戏经验,每天光凭妈妈辛苦打仗,还是会无法满足孩子想玩的需求。
我们常对孩子说出越来越多的禁止语言,处处“不可以!”,但这阶段的孩子会开始想了解原因,不然不会服气。
面对孩子的“不要!不要!”,愈暴怒的家长,孩子暴走时期愈久。
2岁以上的孩子想有些权力,偶尔让孩子作主选择,孩子会更听话。
少用恐吓教养,例如:丢掉你、警察抓走、虎姑婆,因为2岁后,似懂非懂,孩子的认知未发展稳定,联想力高,比小小孩更容易引发莫名的恐惧。
在这个孩子转变巨大的关键点,有很多父母会发现,自己搞不定娃了。在家,他总是用不要不要来应付你,在外,他也常给你出幺蛾子。那么,不同情境不同分析,逐步拆分个个击破吧!
情景一
老是说:“不要、不要”
2岁多的女儿好像老是想与我们作对,不愿乖乖听话,每次说:“去睡觉了。”她总是说:“不要、不要!我还要玩!”。
避免牵涉“谁听谁的话”
爸爸妈妈不妨采取迂回的方式,在不牵涉谁听谁的话的前题之下,轻松做出引导。例如,“我们来看看小华(小孩名),会不会自己换睡衣。”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不挑起孩子捍卫自身权力的戒心,不让孩子感觉被控制的气氛中,从而达到让孩子去睡觉的目的。
别跟着跳进孩子“不要”的逻辑里
2岁孩子总是喜欢说:“不要!”有时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认为自己可以做决定,很多时候孩子甚至连问题都没听完,就通通回答不要。然而,爸爸妈妈却也很容易就跟着跳进孩子“不要”的逻辑里面。
有时候孩子刚刚自己说:“不要!”结果没几分钟又自己跑过来要,爸爸妈妈还会不高兴地说:“你不是不要吗?不要就不要啊!”。变成爸妈在跟孩子赌气,其实,这种情绪性的回应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爸爸妈妈第一步要学习的就是避免对2岁孩子的“不要”,有太强烈的情绪反应。
民主教养≠什么都跟孩子讲道理的教养
与上述情境类似,王宏哲老师也有自己的经验。儿子在2岁多时喜欢玩积木,晚上叫他洗澡了,也会回说:“不要!不要!”王老师会告诉儿子不赶快去洗澡的话,身体会臭臭、会生病,
2岁多的儿子还是依然故我地回说:“不要!不要!我要臭臭。”这时候,王宏哲老师不再跟儿子讲道理,一个箭步过去就把孩子抱起来,直接抱进浴室的浴缸里面去。而当儿子摸到、看到好玩的洗澡玩具正开心的时候,老师又马上把儿子抱离浴缸,赶快把儿子的身体擦干,抱到浴室外。
儿子对着他说:“爸爸,我还没有洗啊!我要玩那些洗澡玩具。”王宏哲老师告诉儿子:“因为刚刚你说不要洗澡,所以今天洗澡就这样洗完结束了。”
老师称之为小小惩罚,他还是让儿子洗澡了,但是儿子因为不想再重复像这样不同于以往,无法玩洗澡玩具的快速洗澡经验,等到隔天晚上再叫儿子洗澡时,儿子马上就乖乖地去洗了。
最厉害的教养:温柔且坚持
其实,最厉害的教养是温柔又坚持,当跟孩子讲理讲不通的时候,爸妈首先必须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然而,这也是爸妈最难做到的部分。爸妈的情绪通常很容易快速跟着孩子的行为反应出来,忘记原本要做的事情。
再有,爸妈也常常忘了把自己的底线设好,变成今天可以随孩子高兴,给他自由,让他做想做的。但是,隔天又非要孩子在某个时间照着爸妈的意思去做什么不可,反反覆覆,孩子不但容易混淆,也会觉得反正爸爸妈妈常常变来变去,我不听他们的话也没关系。
情景二
对着乞讨者说羞羞脸!?
有一天晚上,我带2岁半的女儿出门,在地铁站前面有个婆婆穿着背架,坐在地上乞讨,我刻意叫女儿抬头看。
当时在飘雨,我走近婆婆,蹲下来帮她撑伞,握着她的手拿了些钱给她,问她:“需要帮忙吗?”。离开后,我马上打给警察,告诉他们天气冷又下雨,可否请他们来关心一下?或是能否帮忙联络社会局,看看是不是需要介入帮忙?
可是,睡前我和女儿聊起这件事,她居然说婆婆坐地上是羞羞脸,又说我叫警察叔叔来抓婆婆!我跟她好好解释了一次,并告诉她警察除了抓坏人,也会保护、帮助我们......
虽然说了一堆,但是,也不知道女儿听懂不懂?我很很担心哪天女儿看到有人乞讨,大喊羞羞脸,会伤到别人。更不希望她学习冷漠待人,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或教育比较好呢?
2~4岁半,同理心发展期
教育2岁儿,语言要“具体”。2岁开始,孩子会将自我跟他人分出来,幼儿同理心开始慢慢发展,直到4岁半才发展成熟。
很多爸爸妈妈会急着教孩子的同理心,然而,在2岁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用孩子听得懂的的语言教。简单来说,必须尽量使用“具体”的形容与描述,避免一直谈很多抽象的感觉。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陈述?什么又是抽象的陈述呢?举例来说,“你看,婆婆没有乱丢垃圾,没有动手打任何人,所以婆婆并没有做坏事。”是直接具体的陈述
“今天天气好冷,婆婆在地上一定非常不舒服。”则是描述较抽象的感觉。而当语言当中有过多的抽象陈述时,2岁孩子是不容易理解的。
避免恐吓式教养法
恐吓式的教养方式通常有立即性的效果,由于孩子会感到困窘或害怕,马上改变当下行为,服从指令。所以,许多老师或是爸妈常常急于处理孩子的负向情绪,会在教养中不知不觉使用。
然而,恐吓式教养却会衍伸出很多的问题,因为时间久了,这些原本拿来恐吓孩子,希望他能够乖乖听话的的内容,往往会转变成孩子的错误认知。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平日在幼儿园或是其他情境当中,老师或长辈喜欢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制约孩子,恐吓孩子说如果他现在不马上跟着大家一起做什么,还一直坐在地上就是羞羞脸、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误认知:“坐在地上”等于“坏的”、“坐在地上”等于“羞羞脸”。
孩子也很容易拿成人平日禁止他做的事情或语言,去取笑他人。例如,原本当孩子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成人对着他说羞羞脸,是希望孩子的行为规范变得更好,结果却适得其反。
孩子本身经验如何被输入,孩子就如何反应出来。所以,在上述情境中,孩子除了会说坐在地上的婆婆羞羞脸外,还要求妈妈叫警察来抓婆婆,这也表示在孩子过去的生活经验中,一定有人曾经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你再这样坏,我就叫警察来把你抓走。”。
因此,在孩子的心中,对警察也已经有了既定印象,认为“警察”等于“抓走坏人的人”。只要任何人有不好的行为,通通可以叫警察来,所以要叫警察来处理婆婆的事情,便以为婆婆是坏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
王宏哲老师建议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一些错误认知,除了自己要再教育孩子外,还应试着跟平常也会协助教育、照顾孩子,与孩子时常相处在一起的成人做沟通(包括幼儿园老师,或是家中的长辈等)。
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曾经告诉孩子某个观念的那个师长本身再来告诉孩子:“凡事都有例外。”
以上述情境为例,妈妈晚上回家已经跟孩子解释过整个状况,那么如果隔天碰到幼儿园老师,妈妈可以告知老师昨天带孩子出门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自己也已经跟孩子解释过整个状况(包括如何向孩子解释的)。
是不是可以请老师有机会的话,也能够再让孩子去了解:并不是所有坐在地上、不马上起来的人就是羞羞脸。还有,警察的工作也不是“只有”抓坏人,不论是羞羞脸或是通知警察来都有分很多种状况的。
情景三
孩子说话让我很窘,怎么办?
坐地铁时,有个光头(秃头)上车,2岁半女儿指着他,大声问我:“妈妈,他没有头发。”我跟女儿说:“不可以用手指着人家,这样不礼貌(我教了非常多次了)。”然后又告诉女儿:“叔叔是剪好帅的头,好fashion。”
女儿说她了解了,下车时,经过那位叔叔身边,竟然又大声对着人家说:“叔叔头发好帅、好fashion,叔叔拜拜”。这真的是让我感觉非常糗,只好赶紧抱着她快快出地铁!
像之前带着女儿一起坐电梯,在电梯内有人放屁,她也会大声说:“有人放屁,好臭喔!”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她了。
2岁儿冲动性高
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冲动性还很高,因此,爸爸妈妈当下怎么教,他会一个反应、一个动作,马上说或做出来。就像上述情境中,妈妈告诉孩子:“叔叔是剪好帅的头,好fashion。”,女儿就会马上就对着地铁上没有头发的叔叔这样说,其实会让人更窘!
当在公共场合,2岁孩子说出一些不合宜的话时,王宏哲老师提供以下5步骤供爸爸妈妈参考:
步骤1:爸妈本身先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有些时候爸爸妈妈会认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告知孩子什么才是合乎礼仪规范,所以当孩子又一次无预警地在大众场合说出一些不合宜的话,爸爸妈妈的情绪马上就上来了,对着孩子大吼:“奇怪,你这小孩怎么就是讲不听、教不会啊!不是教过你不要这样说话!”
爸爸妈妈这样的情绪反应,不但无法真正教育到孩子,反而会让2~3岁孩子的认知更混淆:“明明自己说的是实话,我哪里做错了吗?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对我发脾气呢?”
步骤2:先帮孩子向他人道歉:“对不起,孩子乱说话了。”
因为孩子当下并不知道他到底哪里做错了,所以不要当下压着孩子向他人道歉,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先向他人表达:“对不起,孩子年纪还小、还不太懂,乱说话了”,化解成人间的困窘。
不要使用夸饰法教育孩子。在上述情境中,妈妈告诉女儿,光头(秃头)的叔叔很帅、很fashion,孩子反而会把注意力放在妈妈的形容里面,因此会大声重复。
步骤3:别急着当下教育,先转移孩子注意力
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放在第一位,例如,当孩子指着他人,大声说:“妈妈,他没有头发”。此时妈妈可以马上拿起包包中的一个玩具或杂志,跟孩子说:“你看,这是什么啊?”
如前所述,因为2~3岁幼儿的冲动性高,如果爸爸妈妈急着当下教育孩子、跟孩子解释,孩子有可能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又马上会对他人说出:“是我妈妈刚刚说我不可以这样说…”,反而让当下的气氛又更尴尬了。
步骤4:把握机会教育好时机,回家后必须跟孩子谈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对着某些人或某个状况大声嚷嚷,是因为孩子认为某件事或某个人很奇特,跟他本来所认知的一般人或物不一样。因此,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某件事情或是某个人本身是很正常的。
例如,每个人本来就会有不同的外型,这一点就是可以让孩子知道的。
爸爸妈妈不妨可以利用绘本,告诉孩子世界上有些人的头发是黑色的、有些人白色的、有些人是金黄色的、有些人是红色的,还有些人则是没有头发的。让孩子知道是他自己的观察与经验还太少,所以才会大惊小怪。
此外,有些孩子比较不会看他人脸色,比较不懂得分辨别人已经在生气或不高兴了。这不见得只跟年龄有关系,跟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与天生气质也会有关系。
王宏哲老师曾经辅导过一个亚斯柏格的孩子,这个孩子会取笑别人的外貌,让人感觉不舒服,例如:看到身形比较胖的男性,他会直接叫人家:“胖胖阿伯。”。
在学校,他也不断取笑一位老师脸上的痣,王老师每次为他进行辅导时会故意先在脸上贴一颗痣,孩子进来看到后,果然大声取笑:“王老师,你的痣好丑,好好笑哦!”。王老师带着平稳的情绪回应:“我觉得不会耶,别的同学也都不这样觉得。”
两次、三次、四次…,孩子的同理心逐渐发展出来了,王老师以此来帮助孩子减敏感,让孩子能慢慢知道有痣在脸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大惊小怪地去取笑他人。
步骤5:教完孩子后,记得演练!
演练这件事情是很多爸爸妈妈最容易忽略的,事实上,爸妈如果只利用言教,通常孩子下次出去再遇到类似状况,并不会有所改变。例如,只告诉孩子,“以后不可以再取笑或指着秃头的人大叫,因为这是不礼貌的!”。但这样不够。
所谓的演练,就是在教育完成之后,跟孩子一起演练看看,如果下一次在外面又遇到相似状况,孩子会怎么做。
那么如果在教育或演练时,孩子说他不要照着爸妈说的做,该怎么办呢?爸妈还是可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还是希望你慢慢练习,如果下次再遇到一样的状况,你要是真的很想要对着别人大喊出来,爸爸妈妈还是会先跟大家道歉的。
如果你周围有学龄前的儿童,可以推荐他们用一下【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哦~在手机上下载就能用,里面有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学习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