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ySXyd
-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涅槃(梵文:u0928u093fu0930u094du0935u093eu0923)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 u0928u093fu0930u094du0935u093eu0923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 ardim
-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 左迁
-
涅槃是贪嗔痴的止息。
相关推荐
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niè pán]释义词语解释涅槃niè pánㄋㄧㄝˋ ㄆㄢˊ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为梵语nirvāu1e47a的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涅槃并非死时才能证得,肉身尚在者称有余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称无余依涅槃。一般也用来尊称出家人去世。唐.李华.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报年之限,涅槃之时,同于如来。」亦作「寂灭」、「圆寂」。参考资料阿凡题.阿凡题[引用时间2018-1-24]2023-07-18 14:22:558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磐重生形容重获新生的人。形容一个人遇到了绝境,但是经过自身的努力克服重生。具体指代的话,回归到生命的本质,也只有生与死这道坎,才是归根到底的绝境。很多人会用在一个人遇到了重大的困难,战胜了困难的人,也形容为“涅槃重生”,会用“凤凰涅槃”形容其意志。涅槃一词的本义是熄灭在佛教中,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在摆脱了轮回,熄灭了所有痛苦和烦恼之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佛教认为,要使人最终摆脱痛苦和烦恼就必须熄灭欲望或贪欲。而人的欲望的产生直接源于人类的无知,所以人类只有摆脱无知才能从根本上去除欲望和痛苦。佛教在产生时就提出了涅槃的观念,在其后来的发展中,这一观念的含义也不断地得到丰富。要达到涅槃的极乐境界,就一定要出家过禁欲的生活。佛教对于个人的解脱方法讲得比较多,而对于帮助其他人也解脱则论述得不多。2023-07-18 14:23:101
涅盘 什么意思
涅盘 nirvāna 佛教术语。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无为、圆寂等。涅盘是从佛教传统印度宗教中继承下来的概念,是最易被误解的佛教名词。其本义是熄灭、(被风)吹灭。早期佛教认为证得涅盘的人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爱等烦恼已断,但前世留下的果报之身尚存,称有余涅盘;一是命终之时,五蕴离散,不复受生,称无余涅盘。大乘佛教对涅盘的理解更复杂一些,认为以往小乘的涅盘理想是“灰身灭智、捐形绝虑”,而自己的理想是无住涅盘,即为救度众生,既不以生死亦不以涅盘为住处。大乘涅盘特征有许多说法:《涅盘经》说有常乐我净的功德;《中论》说实相即是涅盘;中观派说空即涅盘,且世间与涅盘等同;也有说涅盘即法身、法界、如来藏等。在大乘佛教中,涅盘不仅是解脱境界,更成为存在的本体,与经验存在者相对待。2023-07-18 14:23:255
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涅盘能解脱生死轮回。唯识宗将涅盘分为四种: 1、有余涅盘,即真如出烦恼障。这种涅盘相当于小乘所取的灭尽定,灭尽定能破除我执,从而一点烦恼也没有,但是色身与末那识仍在,这就是“有余”,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2、无余涅盘,即真如出生死苦。这种涅盘为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阿罗汉取灭尽定后,只要能舍弃色身与灭掉末那识,就可以取无余涅盘而能解脱生死轮回。 3、无住处涅盘,即真如出所知障。这种涅盘为佛所证。无住处涅盘就是破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样就能安住于真如理境中。这种涅盘不同于无余涅盘,无余涅盘中是一法不生,不能度化他人,而无住处涅盘中是能出生万法度化众生的。无住处涅盘才是究竟涅盘。 4、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种涅盘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众生与佛平等拥有此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没有一刹那离开过这个涅盘”。2023-07-18 14:23:411
涅盘的意思涅盘的意思是什么
涅盘的词语解释是: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_"泥洹"。意译"灭"_"灭度"_"寂灭"_"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涅盘的词语解释是: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_"泥洹"。意译"灭"_"灭度"_"寂灭"_"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结构是:涅(左右结构)盘(上下结构)。拼音是:nièpán。注音是:ㄋ一ㄝ_ㄆㄢ_。涅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作“__”。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引晋僧肇《涅_无名论》:“涅_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魏书·释老志》:“__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_,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宋王安石《请秀长老疏》:“虽开方便之多门,同趣涅_之一路。”清龚自珍《发大心文》:“佛__时,受我最后法供。”⒉作为死亡的美称。引徐迟《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_,却又从灰烬里新生。”词语翻译英语nirvana(Buddhism)_德语Nirvana(Sprachw)_法语nirvana关于涅盘的近义词归寂圆寂寂灭入寂关于涅盘的诗词《二月十五日游谢村福田院观涅盘会寺乃灵运故宅呈道祖》《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盘义兼赏陆生文卷》《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_上人房论涅盘经义》关于涅盘的诗句今日告涅盘一路涅盘门迨其涅盘后关于涅盘的成语涅而不缁染蓝涅_染蓝涅皂根结盘据涅而不淄杯盘狼籍踞虎盘龙根结盘固关于涅盘的词语杯盘狼籍涅而不渝根结盘固一盘棋踞虎盘龙涅而不淄白沙在涅铁算盘染蓝涅_涅而不缁关于涅盘的造句1、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2、轮回生死苦海无尽期,故盼以修道的方法,出离生死,超脱轮回,入于涅盘。3、女_说得对,天资不足,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尚未转化之前,要想修成涅盘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4、你只要进入这个空无,然后空无就开始成长、再成长,而变得更宽广、更宽广。有一天它会变成你的整个存在,然后就有涅盘——你已经停止存在,你已经消失而进入宇宙了。5、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这是凤凰以生命的美丽和终结换取人间的祥和与幸福,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才得以重生,在生命中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涅盘的详细信息2023-07-18 14:23:471
涅槃什么意思中文?
“涅槃”中文意思是:灭除生死因果。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涅槃重生传说:火凤凰在埃及,代表凤凰的古老原词是“Fenice”,Fenice原指埃及神话中的不死火鸟,相传这种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鸟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当凤凰接受烈焰的洗礼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从灰烬中重生,一旦重生失败则永远消失。火凤凰的传说,很早就从埃及传到了中国。在中国,这个传说被演绎的更加美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涅槃2023-07-18 14:23:542
涅盘什么意思
“涅盘”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音译,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盘那”等,意译为盘“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涅盘,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盘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宗教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盘的境界。 由于佛教宗派众多,理论多样,故对涅盘的理解也有多种。佛经记载的解释就有60多种,互相之间略有差异。原始佛教时,佛陀非常强调“灭”的作用,将“涅盘”放在灭谛中进行表达,认为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世俗世界、超越一切苦乐的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实在。犹如打铁时四处飞溅的火花,瞬时即逝,不可捉摸。小乘佛教把“涅盘”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的一种不再轮回的死亡状态。对此,小乘的不同派别也有不同的解释。如说一切有部认为涅盘为本来实有,是灭除生死之外的实有法。讲空之成实宗则认为涅盘不是实法,生死因果灭除,即是涅盘。小乘佛教把涅盘分成两种,即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有余涅盘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都无,精神已经进入涅盘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盘则指众生的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俗世界。 大乘佛教中的某些部派接受了这种观点,但为了适应自己的思想学说,对两种涅盘和解释,则与小乘不尽相同。另一些大乘部系根本反对小乘的这种说法,比如中观行派,由于其主张“诸法性空”,“一切皆空”,甚至认为涅盘本身也是一种假名,不过是幻象,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大乘佛教如来藏学说则认为,“涅盘”应该是常住不变的,它就是永恒的佛法真理,是一种绝对真实的存在。由于佛性学说将般若性空与佛性妙有相结合,主张中道不二的原则,反对一切偏执,所以他们又认为,涅盘就存在于世间,不在出世间,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超出世间的出世间,故涅盘只能在世间得到。佛性常住,只要摆脱了世俗的认识,悟证了佛法常住不变的真理,就是涅盘。大乘佛教中的佛性学说认为,涅盘有四种品德,即是“常乐我净”,意为涅盘是恒常、快乐、自在、清净的存在,称为“涅盘四德”。又将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盘八德。故与小乘佛教乃至大乘佛教空宗竭然不同。大乘佛教的许多派别还对涅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如法相宗综合大小二乘各家学说,将涅盘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住处涅盘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主张。 然而,尽管佛教内部对涅盘的具体解释多种多样,涅盘作为一种宗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则是大家所公认的。 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盘2023-07-18 14:24:102
涅槃的意思是什么
涅槃:1. 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2. 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新生 xīnshēng1.刚出生。2.刚产生;刚出现。3.再生;获得新的生活。4.新生命。5.指初学的儒生。6.科举时称刚考中秀才的人。7.新入学的学生。8.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也指思想在现有阶段突破社会规则的束缚。2023-07-18 14:24:172
涅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涅槃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扩展资料:涅槃重生出自:《涅盘无名论》是古代高僧对涅槃论的概述。是僧肇大师的代表作之一。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 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原文节选:“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译文: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槃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相关故事:人鸟互助佳话传洪水退却后,人们为了纪念金凤舍己救人的功绩,就在那座高山上凤凰飞落涅槃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名字叫飞来寺;人们舍不得金凤救助他们起飞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地名就叫作御金街,意思是驾御金凤获得重生的地方;人们在御金街中央,那个曾经生长梧桐树招来金凤凰筑巢的风水宝地建起了一座土台叫做凤凰台。用来四时朝拜这个知恩图报舍身取义的金凤;人们为了报答老禅师的救命之恩,就在御金街重新建起了禅院。 也有人传说,金凤的尸体最后化成了这个小城。所以清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凤凰,三码头是凤头,下廓就是清远的凤翅,而凤背就是新世纪广场所在地,(旧区府)凤尾呢。一直从松岗路延伸到北架山了,而就在凤凰牺牲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起凤里(是希望凤凰再次起来的意思)所以清远就叫做凤城了。 大家又知不知道广东一共是有两个凤城的,除了清远之外,顺德大良也称为凤城,为什么呢?据说,就是清远的公凤凰回来了,见到自己的妻子牺牲了,很伤心,就带着小凤凰飞离了这块伤心之地,一飞就飞到了顺德,所以广东省就了了两个凤城。2023-07-18 14:24:386
涅槃是什么意思啊?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变的圆满境界。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盘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指幻想中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僧尼死亡的代称!2023-07-18 14:25:022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是指人死了。佛教用涅盘来代替死字。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重生。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在火中浴火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2023-07-18 14:25:112
涅盘是什么意思啊
涅盘翻译成中文为不生不灭意,乃指佛教之中心思想,若无涅盘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 慧律法师开示: 佛教啊,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盘,涅盘翻译过来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一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这个世间,什么叫做不生不灭呢?意思就是任何的东西增加,也没感觉增加,任何的东西减少,也不计较减少,因为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没有实体可得,简单讲涅盘就是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也没有增相,减也没有减相,也没有什么是跟非,也无所谓的对跟错,简单讲涅盘就是不落入对立,完成了绝对的智慧。绝对就是绝对,就像虚空可以包容一切,这就是我们修学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颗智慧的心,过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的生活,换句话说用一颗像虚空那么大的胸量来过着我们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生活。这个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慢慢的每一分每一秒,进入了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那我们慢慢就了解涅盘的心是什么,就是我们佛教追求的最好的一个原则一个领域,换句话说每一个人,众生都佛性,到最后都要进入涅盘,但是有因缘的人碰到佛法的人,就比较早成熟,没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就要经过百万劫。所以看个人的因缘,看个人的福报,不过啊用一点点智慧的心,涅盘的心在生活当中,总是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生灭增减,是非对立相 统统没有,化作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包容,那么人绝对的包容就无诤,社会绝对的包容就不会战争,国家跟国家绝对的包容就没有争战。那么人民就会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果一个人懂得涅盘的心,不管他走到那里都是那么的忍辱,那么的平和,那么的安详,包括他晚上睡觉都不作恶梦。这是佛弟子要积极追求的就是涅盘的智慧心,菩提心。 涅盘寂静 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若离开涅盘思想,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只能称之为劝善,不能体会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 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盘为死亡,此乃严重之误解。倘能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婴轮回之苦,乃受业力所牵,作主不得。唯有佛陀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得再生,不生则不灭,盖已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此允称为佛教是可贵之处。 凡人皆贪生畏死,因世间他事,皆有解决之道,唯独死亡,无可商量。圣者超脱物外,于现实生活中,即是不生不灭之涅盘妙心,所谓: 不染六尘名护法;不生妄想名涅盘。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 生死与涅盘本无距离,只在当下一念间。若体悟本性,生死、涅盘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业,即得大涅盘;若求大涅盘,即造生死业。2023-07-18 14:25:382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梵文)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 u0928u093fu0930u094du0935u093eu0923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2023-07-18 14:25:461
涅盘什么意思?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盘,那么学佛修行的人,当要彻底明白它,不可轻易忽略它。然而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让我来略说一下:一、涅盘的意义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盘,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盘。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盘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盘的境界。二、涅盘的种类现在再来把它的种类介绍一下:涅盘有二种,一、有余,二、无余,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一)就小乘方面:证得阿罗汉果,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虽已断尽而更不生起,但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生命体犹存),叫做有余涅盘(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更不随业受生死,叫做无余涅盘(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换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称解脱,此为无余涅盘。以上为小乘的有余、无余涅盘(此有余、无余同为一体,因同断见思,同证真理。其不同处,唯在有漏依身上灭,未灭上分)。(二)就大乘方面: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盘,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盘。此为大乘的有余、无余涅盘。(三)就大小相对言;小乘所证涅盘为‘有余",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尘沙、无明烦恼未断,变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至于大乘所证的涅盘,则为‘无余",因为它是三惑全断,二种生死永灭,再‘无"其‘余"的烦恼可断,生死可了,故曰无余。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无余涅盘。又近代的学者说:果报身未灭为有余(虽惑断而身尚在)待果报身灭时,始称为无余的涅盘。更对于小乘和大乘涅盘的分解,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1、小乘灭生死而涅盘,大乘达生死即涅盘,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此其一也。2、小乘唯断界内见思,大乘并断界外(三界外)尘沙、无明,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此其二也。3、小乘无身无智,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大乘则身知具足,众德圆备,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此其三也。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使读者易懂。“法华玄赞”二云:‘一、真如之体灵明妙觉,名为般若";彼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盘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小乘之涅盘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名为‘解脱";彼离分段变易故。小乘之涅盘唯离分段,未脱变易,故非圆满解脱。据上所说,小乘涅盘所断的是见思烦恼,所灭的是分段生死,所证的是偏空真理,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大乘涅盘,所断的是尘沙、无明烦恼,所灭的是变易生死,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此则以尘沙、无明为变易生死因,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二乘人灭分段生死,不受后有而入涅盘。大乘菩萨及佛虽变易生死,息妄归真,而证无余涅盘。或云:‘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之无余涅盘。总之,二乘所证涅盘,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偏空真谛理显现。菩萨所证涅盘,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但中俗谛理显现。佛所证的涅盘,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实相中谛理显现。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因此,亦得称为涅盘——小涅盘;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至于大乘所证的涅盘,可就不同了,它是圆断烦恼、圆满解脱、圆证三身、圆获三智;那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具备,常乐我净的四德不缺。此外还有性净涅盘、无住涅盘,合前有余、无余为四种涅盘。有余、无余是三乘共证,凡夫无分;性净涅盘是凡圣同具;无住涅盘是佛果独证。今略说明之:‘性净涅盘"谓诸法自体,性本空寂,不假他修,法法平等,圣凡不二的理性。‘无住涅盘"是说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因为它是福慧圆满,更无所求。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又以大悲故不住涅盘(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无明所迷,业力所转),故云无住。结语如上所明,涅盘是学佛修行最后的归趣,不消说它当然是个无法估价的圣果。嗟嗟!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盘认为是死的别名,这是根本错误的!要知道,它——涅盘,乃诸佛圣者所同证的圣果,是由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盘来说:并不是个个死了就能即证涅盘。请大家认识清楚为幸!2023-07-18 14:25:555
涅槃的通俗意思 涅槃什么意思
1、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 2、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2023-07-18 14:26:151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 [niè pán]:正觉的境界,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亦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例句:1、而瑞芳法师自律甚严,苦行过苛,早登涅槃。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渡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3、这可真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了。4、保罗被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5、凤凰涅槃,永世长存!你身为玄帝继承人,理应拥有大彻大悟之心。2023-07-18 14:26:231
涅槃的通俗意思,涅槃意思是什么
涅槃的通俗意思 :涅槃的道理,原来是三种法门的共同归宿,方等部诸经的集聚的地方。涅槃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好象一盏油灯的油,烧尽后,灯火便也熄灭、消失了。佛教修行人,天天苦修包括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到最后,死期来到佛教忌用死字,便离世去涅槃了。 一、作为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 二、作为死亡的美称。 出处:晋代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释义:涅槃的道理,原来是三种法门的共同归宿,方等部诸经的集聚的地方。 涅槃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好象一盏油灯的油,烧尽后,灯火便也熄灭、消失了。佛教修行人,天天苦修(包括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到最后,死期来到(佛教忌用死字),便离世去涅槃了。用我们的话来说(不信佛教者),所谓涅盘,即是指人死了而言。佛教用涅槃来代替死字。2023-07-18 14:26:471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和含义
涅槃的解释[nirvana,bana] [佛教]∶正觉的 境界 , 在此 境界,贪、嗔、痴与以 经验 为根据的我亦已灭尽,达到 寂静 、 安稳 和常在 详细解释 亦作“湼槃”。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 理想 ,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晋 僧肇 《涅槃无名论》 :“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魏书·释老志》 :“湼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浄,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请秀长老疏》 :“虽开 方便 之多门,同趣涅槃 之一 路。”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 :“佛湼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2.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 凤凰 》 七:“这是 一只 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词语分解 涅的解释 涅 è 可做黑色染料的矶石:涅石。 〔涅槃〕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亦作僧人的代称。 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涅字(在身上刺字涂墨)。涅面。涅齿。涅而不缁(喻品格 高尚 ,不受外界 污染 )。 槃的解释 槃 á 同“盘”①③。 快乐:“昔文王 不敢 槃于游田,以万人惟忧。” 姓。 部首 :木。2023-07-18 14:26:541
涅盘怎么读什么意思
涅盘拼音:[niè pán] 。基本释义:[ niè pán ]1.亦作“湼槃”。2.作为死亡的美称。涅槃,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2023-07-18 14:27:013
【涅槃】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泥洹、寂灭、泥曰 , 子题: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 、大涅槃、扶律谈常 ,行宗记u2027释教兴所由:「泥洹即涅槃,梵言异耳。同翻寂灭。」 ( 戒疏记卷一u2027一四u2027一六) ,资持记u2027释钞序:「泥曰或云泥洹、涅槃等,西音之转。小远疏中翻之为灭;智论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言永出诸趣。疏就所证之理,论约能证之智。……诸小乘论,通明二种涅槃。谓二乘之人,见思永尽,真空极证,报质未亡,故名 有 余依 也;及乎化火焚身,身智俱灭,同太虚空,故名 无余依 也。若约大教,即指常住不生灭性为 大涅槃 。今文泥曰,须通两释。若就权宗,即指前二;若取开会,须归后一。 扶律谈常 ,即其意也。」 (事钞记 卷一u2027五一u2027二)2023-07-18 14:27:081
什么是涅槃? 什么是菩提
“涅槃”一词,大家一般都听说过,都很熟悉,但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涅槃”。“涅槃”是巴利文音译,早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就已经有了这个词汇,后来逐渐成为佛教用语。“涅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超离生死烦恼、安住永恒快乐的境界。“涅槃”意译为圆寂,功德圆满叫做圆,业障灭尽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不是所有修行人去世后都可以称为涅槃的,必须修行有一定成果,能够跳出六道轮回,了生脱死,这才算涅槃。所以,一般佛教中有持戒清净的修行者离开人世后时,人们会尊称他(她)进入涅槃和圆寂了。涅槃有四种类型:一,有余依涅槃。这里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人,修行者证得罗汉的境界,烦恼已经断尽,但还有身体存在,还要承受业因带来的果报,要忍受世间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痛苦,所以称有余依涅槃。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修行者去世了可以尊称涅槃,但涅槃并不等于去世。二,无余依涅槃。还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如果修行者肉身已经死去,因为抛弃了五蕴色身的缘故,因此所证的境界叫无余依涅槃。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说一切诸法的真如实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所以称自性;真如自性是一切众生平等所有,虽然有圣凡的区别,但本身具有的真如实性是一样的,这个真如实性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才能够证得这种涅槃境界。四,无住处涅槃。指的是虽已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但由于心怀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槃,而是到三界中利乐有情众生。2023-07-18 14:27:312
心经中的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心经中的究竟涅槃有以下几种意思:1、从认识论来讲是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2、从行为论来讲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无我精神修菩萨行。3、《心经》的无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彻底。4、究竟涅槃:说明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萨是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离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扩展资料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英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经2023-07-18 14:27:535
佛教的涅槃是什么?
“涅槃”中文意思是:灭除生死因果。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涅槃重生传说:火凤凰在埃及,代表凤凰的古老原词是“Fenice”,Fenice原指埃及神话中的不死火鸟,相传这种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鸟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当凤凰接受烈焰的洗礼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从灰烬中重生,一旦重生失败则永远消失。火凤凰的传说,很早就从埃及传到了中国。在中国,这个传说被演绎的更加美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涅槃2023-07-18 14:28:332
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的意思:一、作为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二、作为死亡的美称。出处:晋代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释义:涅槃的道理,原来是三种法门的共同归宿,方等部诸经的集聚的地方。涅槃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好象一盏油灯的油,烧尽后,灯火便也熄灭、消失了。佛教修行人,天天苦修(包括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到最后,死期来到(佛教忌用死字),便离世去涅槃了。用我们的话来说(不信佛教者),所谓涅盘,即是指人死了而言。佛教用涅槃来代替死字。2023-07-18 14:28:504
佛祖涅磐是什么意思啊
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槃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宗教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槃的境界。2023-07-18 14:29:097
捏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音:niè pán涅盘翻译成中文为不生不灭意,乃指佛教之中心思想,若无涅盘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2023-07-18 14:29:261
涅盘而生 是 什么意思?
是:凤凰涅盘,洛火而生,十刀不死,遂成图腾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佛经中的天龙八部提到的迦喽罗(一种超级大鸟)就是中国凤凰的原形,500年涅磐一次,叫声是仙界的音乐,每天要吃100头龙,1000条大毒蛇。 涅磐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盘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 《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磐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2023-07-18 14:29:353
涅槃什么意思?
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上座部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佛教认为外道无法实证何谓涅槃,在无佛教的时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亲证涅槃。释迦牟尼菩萨降生后,出家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佛法,才开始有声闻圣弟子四果阿罗汉实证涅槃。佛陀和阿罗汉舍寿后,会取证无余涅槃界,进入不生不死状态,也称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意思是“进入涅槃灭度”,即“入灭”)表达,意思是肉身死亡后,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时至今日,当有佛教上师、沙门、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涅槃了。大乘见地是佛菩萨能在涅槃中同时度众生,佛菩萨的涅槃叫“无住涅槃”。扩展资料:要明白佛陀所定义的涅槃,必须先了解因缘法。生是依因缘支持而生,不是本来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会随其赖之生起的因缘灭而灭,不会恒常存有。而随着因缘的灭尽,称之“灭”,此为佛陀所定义的涅槃。只有随五阴因缘灭尽,才是灭,而"灭"无因缘可记说。生命的升起,是依种种因缘条件才有的现象,随着五阴因缘和依无明和贪爱驱使之条件的变异,而不断变化生命型态。只有随着无明和贪爱的灭除,驱使五受阴增长的因缘消除,无依此因缘影响的未来生命现象升起,是为灭。依因缘灭而灭,不能说去哪里或在哪里,只是无生命升起的因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有什么。2023-07-18 14:29:431
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啊?
心无挂碍:是指成就了菩提之果,明白了万法即是一念,明白所求的心,当下就是一种烦恼。当明白不生不灭之法,我们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就能放下;除非你是为了教化众生,你有必要长久住世,否则生命可以置之度外。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不要仅仅理解为烦恼没有了,连菩提都没有了,菩提、烦恼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一种执著,但是执著与解脱知见分开后,自知解脱,但是不执著这种解脱,因此「无有恐怖」,是没有恐怖,也没有欢喜,这种欢喜是凡夫的情执。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就是烦恼习气,断除了颠倒梦想,就断除了菩提涅槃,颠倒梦想当下即是菩提涅槃,都是我们自己的妄念,成佛成菩萨不在于你断除不断除,只在于你是否懂得烦恼习气,能否自在把握、转换烦恼习气。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关键是明心见性,当下得解脱知见。究竟涅槃:小乘人认为证得一个人我空,再也不在六道轮回,再也不现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证得那个自在的第七识,他认为就是究竟涅槃;那么通教乃至别教认为破相归性,破除了一切所有之相,证入那个空如来藏,认为就是究竟涅槃。那么圆教对「涅槃」的含义是从四种角度来分别解释:一者,自性清净涅槃。二者,有余依涅槃。三者,无余依涅槃。四者,无住涅槃。2023-07-18 14:29:582
涅盘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涅碦释义: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尘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空就是生出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即世界的本源。这是佛学中最高深的学问之一。碦是古汉语,一共九画,语义为:石坠,石坚。相关词语:涅槃:即“涅盘”,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佛教认为,当修炼圆满,圆寂以后将会涅槃重生,达到无为,不死不灭,再也没有忧愁烦恼。现在大多用来形容,人做事面对困境也义无反顾,不断的追求在困境中提升自己,最终获得成功!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2023-07-18 14:30:181
涅盘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涅碦释义: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尘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空就是生出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即世界的本源。这是佛学中最高深的学问之一。碦是古汉语,一共九画,语义为:石坠,石坚。相关词语:涅槃:即“涅盘”,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佛教认为,当修炼圆满,圆寂以后将会涅槃重生,达到无为,不死不灭,再也没有忧愁烦恼。现在大多用来形容,人做事面对困境也义无反顾,不断的追求在困境中提升自己,最终获得成功!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2023-07-18 14:30:341
涅盘是什么意思?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 举例 凤凰涅盘 浴火重生2023-07-18 14:30:5210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的意思:一、作为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二、作为死亡的美称。出处:晋代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释义:涅槃的道理,原来是三种法门的共同归宿,方等部诸经的集聚的地方。涅槃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好象一盏油灯的油,烧尽后,灯火便也熄灭、消失了。佛教修行人,天天苦修(包括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到最后,死期来到(佛教忌用死字),便离世去涅槃了。用我们的话来说(不信佛教者),所谓涅盘,即是指人死了而言。佛教用涅槃来代替死字。扩展资料:涅槃有四种类型:1、有余依涅槃。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人,修行者证得罗汉的境界,烦恼已断尽,但还有身体存在,还要承受业因带来的果报,还要忍受世间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痛苦,所以称有余依涅槃。2、无余依涅槃。还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如果修行者肉身已经死去,因抛弃了五蕴色身的缘故,因此所证的境界叫无余依涅槃。3、无住处涅槃。指虽已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但由于心怀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槃,而是到三界中利乐有情众生,既不住于迷惑染污的世间,也不住于常乐我净的涅槃,所以称无住处涅槃。4、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说一切诸法的真如实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所以称自性。真如自性是一切众生平等所有,虽然有圣凡的区别,但本身具有的真如实性是一样的,这个真如实性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才能够证得这种涅槃境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涅槃2023-07-18 14:31:196
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涅盘能解脱生死轮回。唯识宗将涅盘分为四种: 1、有余涅盘,即真如出烦恼障。这种涅盘相当于小乘所取的灭尽定,灭尽定能破除我执,从而一点烦恼也没有,但是色身与末那识仍在,这就是“有余”,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2、无余涅盘,即真如出生死苦。这种涅盘为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阿罗汉取灭尽定后,只要能舍弃色身与灭掉末那识,就可以取无余涅盘而能解脱生死轮回。 3、无住处涅盘,即真如出所知障。这种涅盘为佛所证。无住处涅盘就是破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样就能安住于真如理境中。这种涅盘不同于无余涅盘,无余涅盘中是一法不生,不能度化他人,而无住处涅盘中是能出生万法度化众生的。无住处涅盘才是究竟涅盘。 4、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种涅盘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众生与佛平等拥有此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没有一刹那离开过这个涅盘”。2023-07-18 14:32:021
“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 应写做 涅盘涅盘(梵nirva^n!a,巴nibba^na,藏mya-n%an-las-h!das-pa、myan%-h!das)〔涅盘的语义及其内容〕 涅盘原是印度语,具称涅盘那,也被译做泥洹或抳缚南。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息灭了称为‘灯焰涅盘"(见《俱舍论》卷六)。但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做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如《大毗婆沙论》列举异教五种现法涅盘论,即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为涅盘;此外也见于婆罗门教以修持达到梵我合一或死后生到梵天,称为‘梵涅盘";可知‘涅盘"不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涅盘"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来,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涅盘也同般若一样,它的内容是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在《大般涅盘经》中举二十五种、《四谛论》举六十六种的异名,一般经论中所常见到的无为、真谛、彼岸、无坏、无动、无忧、无垢、不生、解脱、无畏、安稳、无上、吉祥、无戏论、无诤,以至真如、实相、如来藏、法身等等,都是涅盘的异名。有人以为死即是涅盘,这是错误的。《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盘";如果死就是涅盘的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证涅盘应是死在成道的时候了,可是菩提树下证涅盘时与死是无关的。菩提之与涅盘,原如光之照物,是同时而没有先后,故涅盘不应指为死;在严格的译师称圣者之死是译做‘般涅盘",般是‘全无残余"的意思,故般涅盘的意义是近于阿罗汉最后身心俱灭的无余涅盘,显然是和佛陀在菩提树下或声闻人现生所证得的‘现法涅盘"有所区别。把死叫做涅盘,是有伤害这个庄严的名称的。涅盘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杂阿含经》卷十八说(大正2·126b)∶‘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五以‘无苦义"名涅盘。这说明灭是以消灭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小乘的、大乘的两种涅盘经,都非常重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首偈,寂灭的法喜充满的生活,不仅是小乘声闻也是大乘菩萨精神生活营养上所必需的东西。唯小乘声闻与大乘菩萨的智力有所不同,在寂灭的含义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也即是涅盘的内容上划分消极的与积极的鲜明升线。如《俱舍论》卷六引灯焰涅盘,喻佛陀所证的涅盘‘心解脱亦尔",并说(大正29·35a)∶‘如灯涅盘,唯灯焰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心得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但在大乘《涅盘经》卷六则否定这种说法,谓(大正12·402a)∶‘若言如来入于涅盘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卷四并说(大正12·390a)∶‘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因为小乘声闻唯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相,体达我空得我空智,灭苦灭烦恼灭业,体现了缘生法上的我空理,但执缘生法的法体是实有,畏惧生死,厌离众生,耽寂灭理为涅盘,结果是灰身灭智堕入顽空中去,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精神。大乘菩萨是根据佛陀的菩提涅盘,了知缘生法的无常、苦的法性;体达我法皆空得我空法空的二空智,了苦即法身,烦恼即菩提,业即解脱,无苦无烦恼无业可灭,体现缘生法的中道实相,故能不厌生死,不欣涅盘,但为饶益众生,广作佛事,故于人生社会是发挥了积极的精神。以谈涅盘为中心的大乘《般涅盘经》,说涅盘具足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具足常、乐、我、净的四德,具足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如甜酥之具八味的八德;于是涅盘之体已不落于寂灭的顽空,而涅盘是以实相或法身为体,起有生命的无穷尽的作用了。清凉释涅盘——圆寂之义曰(卍续11·157下)∶‘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理,妙绝相累曰寂"(《华严经疏演义钞》卷五十二)。表达出涅盘是具有多么丰富的内容。〔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涅盘〕 四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缘生论的基本论据,它是阐示出‘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时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辩证的原则性理论,而后来发展为大乘小乘论部的各种缘起论。但佛陀的缘生论也不只是停止在认识的理论上,小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大乘佛教通过缘生论的理论,总结出诸法一实相印,做为实践生活的鉴定。寂静,是小乘涅盘之体,大乘的涅盘之体则是实相,然而客观缘生法的生、异、灭的规律,是法尔如是,平等普遍,唯由小乘人与大乘人的根性上的差别,主观智力的浅深,使所证之涅盘也有所不同。小乘声闻,是停留在缘生法的现象生灭无常相上而起畏惧,但求个己的灰身泯智以求寂灭;大乘菩萨透过缘生法的现象掌握到它的真实相,把法尔的生异灭相统一于变者不变的规律性中,了知无生死可出,无涅盘可证,世间与出世间不二,染污与清净不二,众生与诸佛不二,同一实相印之所印故。由于小乘声闻以灭尽生死为涅盘,在解脱轮回生死到生死灭尽的涅盘过程中,分涅盘为两个阶段∶一曰有余依涅盘,二曰无余依涅盘。前者是以我空智斩断生死轮回的牵引炼索——烦恼与业,心得寂灭曰涅盘,但这个由过去有漏业力所牵引的肉体尚未消灭,残余之身依仍在,曰有余依;到了这个残余的躯体也死亡,身心俱归寂灭,未来的生死永灭,曰无余依涅盘。在阿含经典中说明声闻两种涅盘的颇多,但以《本事经》卷三说得最简要,现节录经文如下(大正17·677b、678a)∶‘涅盘界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有余依涅盘界,二者无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有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与比丘同)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宿行为缘,所感诸根,犹相续住。虽成诸根现触种种好丑境界,而能厌舍,无所执着,(中略)乃至其身相续住世,未般涅盘。常为天人瞻仰礼拜,恭敬供养。是名有余依涅盘界。云何名为无余依涅盘界?谓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中略)彼于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不复希望,皆永尽灭,毕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惟由清净无戏论体,(中略)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经文指出两种涅盘皆以‘诸漏已尽"的寂灭为体。但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要发生疾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门头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只是可厌弃的法有的扰扰之相,更不会起执着爱憎之心,这正是显出现证涅盘生活的境界;可是残余的身依尚存在,故称‘未般涅盘",所谓‘子缚已断,果缚犹存",曰有余依涅盘。至于无余依涅盘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彼于今时"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因已断,对于未来更‘不复希望,皆永尽灭",达到了灰身泯智的境界,曰无余依涅盘。《成实论》卷十三说(大正32·345b)∶‘得有余泥泹,则垢心灭;得无余泥洹,则无垢心灭。"这样的无余依涅盘,直是身、心、智都灭的境界。虽然《本事经》指示出无余依涅盘界不是完全归之于无有,尚有个‘清净无戏体"在,而这个清净无戏体毕竟是什么状态的?却用遮诠的表现法,‘不可谓有,(中略)不可谓彼非有非无",殊令人有难以捉摸之处。在《大般涅盘经》卷四也有形容无余依涅盘境界说(大正12·627c)∶‘譬如热铁,槌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己度淫欲,诸有淤泥,得无动处,不知所至。"但是要知道佛教运用的语言是爱用遮诠的表现法,爱用非、无、灭、空等字眼,从否定的反面来肯定它的正面;阿罗汉无余依涅盘的清净无戏论体,绝不是等于龟毛兔角毕竟无的东西;因为涅盘的境界不属于理论的问题,而是唯实证体验者精神上的生活境界。因为阿罗汉以我空智证入涅盘的境界,一方面解脱了由烦恼、业所招的有漏生命,同时也就是得到非烦恼、业的无漏生命。可是这无漏生命——清净无戏论体,已超越过烦恼、业的意识所能认识或经验的境界。《中阿含》二一0经说,苦乐以不苦不乐为对,不苦不乐以无明为对,无明以明对,明对涅盘,涅盘则无对。也即是《俱舍论》卷六说的(大正29·34c)∶‘此极寂静,此极美妙。谓舍诸依及一切爱,尽离染灭名为涅盘。"昔跋迦梨比丘死,佛说他因为已证入无余依涅盘,恶魔已不能再找到他所往之处了;也是证明这个无对的道理和事实。在声闻乘二种涅盘中主要的是现证的有余依涅盘,而无余依涅盘不过是到了残余的身依灰尽——死,加上一个名称罢了。所以死,毕竟无关紧要的,‘寂灭为乐"的境界是要求在生前证得的,南传巴利语藏经的《如是语》(即汉译的《本事经》)上座偈有∶‘实极安乐,佛说涅盘;无贪无愁,安隐苦灭。"以及‘我依安乐,得此安乐"的饱餐法味的生活境界。但声闻人所证的涅盘,毕竟是个人享受的法味与安乐的境界;对诠释涅盘生活用语方面,也多属遮诠,对人生社会缺乏积极的意义。到了大乘佛教,对于诠释涅盘问题上的用语,遮诠与表诠并用,而表诠的表现法运用更广。因为大乘佛教的生命源泉的般若智,是从空到不空;空,就是对缘生法上空去有见、无见,空去生死见、涅盘见,空去众生见、佛陀见,统一于不二的一实相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的不空的肯定。于是说涅盘时无一法不是涅盘,涅盘即实相故,生死即涅盘故。觉悟这个道理,就是成佛证涅盘;不觉悟这个道理,就是凡夫落生死,但虽落于生死的凡夫,这个法尔道理并没有失去。在凡夫不失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性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本有";在佛陀觉悟分上,《十地经论》称之为‘方便净涅盘",《三无性论》名之为‘始有"。《成唯识论》说四种涅盘中称本有的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称始有的为‘无住处涅盘"。论文释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云(大正31·55b)∶‘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释无住处涅盘云(大正31·55b)∶‘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依据以上的论典,自性清净涅盘,是指‘佛如、众生如"的法尔真实如是之理,可是未觉悟的凡夫毕竟不能称为佛陀,好像地下未被开发的矿藏,虽然是财富,但还不能为人民所享用,天台家称之为未有庄严过的素法身,到了证得无住处涅盘,才能亲自受用涅盘的境界,发起无穷的妙用,好像已开发的矿藏,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实有财富,真正得到享受,天台家称之为庄严了的法身。前者是属于理论的,是指出实践的方向;后者是实践着的生活,充实了证实了涅盘的理论。故涅盘论到了大乘佛教,才有了真实的着落,表现出富有朝气的积极精神,像‘大悲般若常所辅翼",‘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的明确而生动的语句,扫除了小乘佛教关于涅盘遮诠表现法的那种暗昧的气氛。〔大乘佛教的涅盘是生活实践的深刻契证〕一个人要走远路时,为保护两足,是把道路上铺满皮革呢?还是只要两足穿上革靴呢?佛陀教人的方法是叫穿上革靴。证入无住处涅盘的智慧,就是穿上革靴,两足便能走任何不平的生死道路。《大智度论》卷九十六说(大正25·729b)∶‘一切法不可尽坏,但离其邪忆想,一切法自离。"故涅盘之寂灭,是转变义,即转变邪忆想而成为般若智,则一切法皆是实相,生死险道顿成涅盘的坦途,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生生活,更没有涅盘可证。故大乘佛教的涅盘,是以生活实践为中心,离开人间无生可度,离开人间无佛可成。《大乘入楞伽经》卷二说(大正16·599a)∶‘非于生死外有涅盘,非于涅盘外有生死;生相涅盘无相违相。如生死涅盘,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思益梵天问经》说(大正15·36c)∶‘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盘;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盘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盘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盘。"学佛人应该照顾自己脚跟,从实际生活中体味涅盘境界,于缘生法上烙着实相法印,才能触处即真,头头是道。(慧风)◎附一∶印顺〈佛教之涅盘观〉(摘录自《妙云集》下编{2})涅盘之深究(一)蕴苦永息之涅盘∶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是迷于‘无我"的愚痴,这惟有无我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无我)慧,便能破我见,体验到人生的真理,获得大自在。这是现生所能修验的,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这就是入涅盘了。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释迦佛八十岁时,也这样的入了涅盘。如进一层推求,就难于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盘,到那里去呢?证了涅盘,是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佛是很少讲到的。总是讲∶生死怎样延续,怎样断烦恼,怎样就能证涅盘。入了涅盘的情形,原是不用说的,说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个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处求医,一定要问个明白,眼明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医生怎么说也没有用吧!因为他从来无此经验,没法想像。只要接受医治,眼睛明亮了,自然会知道,何必作无谓的解说。若一定要问明了才肯就医,那他的眼睛,将永无光征日子。涅盘也是这样,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生死中转,未曾证得涅盘,所以入涅盘的境地,怎么想也想不到,怎么说也说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样。佛教是重实证的,只要依着佛的教说——断烦恼,证真如的方法去修习,自然会达到自觉自证,不再需要说明了。(中略)小乘的修学者,做到生死解脱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么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盘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这可分两点来说∶(1)约体证的现(相)实(性)一味说∶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虽也知道法性是不离一切相的,但在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盘差别论、性相差别论,都是依据古代圣者的这种体验报告而推论出来。但大乘修学者的深悟,在证入一切法性时,虽也是不见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见道),但深知道性相的不相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或称之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于体证到此,所以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盘无差别论。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了这,名为安住‘无住涅盘",能不厌生死,不着涅盘,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盘,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盘(法性)中,更进一层,到达法性海的底里。(2)约修持的悲愿无尽说∶小乘者的证入涅盘,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而外,也因为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深广的慈悲心。像游泳的人,如发生了危险,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觉得没事,更不关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见别人还在危险中,便奋不顾身,再跳进水里去,把别人拉到岸上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大慈悲,有大愿力,发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自己证悟了,还是不断的救度众生。在为人利他所受的苦难,菩萨觉得是∶无上的安慰,最大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幸福了。由于菩萨悲愿力的熏发,到了成佛,虽圆满的证入涅盘,但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就大大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但圆满成佛以后,救度众生,不再像众生一样,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佛的涅盘,是无在无不在的,是随众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现身,说法等。佛涅盘是有感必应,自然起用,不用作意与功力的。佛般涅盘,像日光遍照一切一样。一个个的众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进来,就有方光;有圆孔,光射进来,就有圆光。光是无所谓方圆的。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法,都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现的。如释迦佛的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涅盘,都是应化身;圆证涅盘的佛,是早已证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圆证涅盘的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在那里的,是寿长寿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盘的真义,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盘的可能。涅盘,是没有人与我等种种分别。所以了解涅盘,非从生死苦果,即小我个体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盘,如说永恒,这即是永恒,因为一切圆满,不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也就不会变了。说福乐,这便是最幸福,最安乐;永无苦痛,而不是相对的福乐了。要说自由,这是最自由,是毫无牵累与挂碍的。没有一丝毫的染污,是最清净了。所以,有的经中,描写涅盘为‘常乐我净"。这里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个体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则,永久在我见中打转,永无解脱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设想涅盘,原是难以恰当的。所以佛的教说,多用烘云托月的遮显法,以否定的词句去表示他,如说∶不生不灭、空、离、寂、灭等。可是众生是愚痴的,是执我的,多数是害怕涅盘的(因为无我了);也有不满意涅盘,以为是消极的。纯正而真实的佛法,众生颠倒,可能会疑谤的,真是没法的事。好在佛有无量善巧方便,为了这种深深执我的众生,又作另一说明。(二)身心转依之涅盘∶‘转依",是大乘佛教的特有术语。转依即涅盘,表示身心(依)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这可说是从表显的方法来说明涅盘。依,有二种∶(1)心是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盘。心是从染到净,从生死到涅盘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2)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就名为涅盘。从心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盘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特色。(1)约染净依说转∶我们的烦恼、业、苦果,是属于杂染的;圣者的戒定慧等功德,是属于清净的。而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微细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盘的枢纽。众生的生死苦,由于心识中有不净种子(功能)。由此不净的种子,生起烦恼、业、果。如从不净种,生起贪、嗔等烦恼心行,于是所有的身口行为,都成为不净业,如杀、盗、淫等。即使是作善,因从自我出发,所作的也是杂染业,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报由业感,业从惑起的因果,实在都是从不净的种子而发现。现起的不净行,又还熏成种种不净的种子。杂染种子积集的染心,持种起现,又受熏成种,因果不断,这才延续流转于苦海之中。这个杂染种子所积集的杂染心——阿赖耶识,从业感报来说,他是受报的主体,所以叫异熟识。从形成个体的小我来说,他是摄取及执那阿赖耶识,而被我见错执为自我(因为阿赖耶识,有统一性、延续性,而被错执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对象。依阿赖耶识而有杂染的种现不断,那不是永远不能解脱杂染的生死吗?不!好在心的深处,还有清净的种子。所以,众生是既非纯善的,也不是纯恶的,而是心中含藏着一切染净功能种子。众生并不是没有清净的功能——无漏种子,而是向来被杂染功能遮蔽了,才成为杂染的一家天下,烦恼业苦现行,不得解脱。要求得解脱,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种子,使他发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像走路一样,向来走错了,现在要换个方向走,向佛道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强大的清净潜力。再进步,把杂染的功能完全压伏。从无漏的清净种子,现起清净的智慧等,烦恼自然被伏断了。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悟证以后,清净的功德现前,杂染的力能被压伏,但染法的潜力还在,不时还要起来。这要经过不断的治伏阶段,与烦恼余力搏斗,到最后,达到纯净地步,才彻底消除了不净的种子,而得究竟的清净解脱,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盘。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摄。到达转染成净,不但消除了一切杂染,而且成就无量的清净功德,无边殊胜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毫无作用。究竟转依了的清净心,和现在的杂染阿赖耶识不同。现在是虚妄分别的,与杂染相应的。到那时,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圆满的大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妙用,一切清净的功德都成就。清净的功德成就,在《阿含经》中,也透露这一消息。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约染净依说,着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转染成净,苦果消散了,却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尽未来际度众生,随感而应,现身说法。对于佛果的大般涅盘,切勿作‘我"想,我想与涅盘是永不相应的。转依的佛涅盘,以大菩提(觉)为本,彻证无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涅盘,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苦痛,成为过去。(2)约迷悟依说转∶佛有无量善巧,为了适应众生,还有另一方便,约迷悟依说转依。这个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造业受苦。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即得解脱。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这个。诸法空性,虽本来如此,但无始以来,有无明、我见,不净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虽然迷了,杂染了,而一切众生的本性,还是清净的,光明的,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觉得,生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说∶众生虽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这对于怖畏空无我的,怖畏涅盘的,是能适应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时,有外道对佛说∶‘世尊!你的教法,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无我”,这是可怕的,是无法信受的。"佛说∶‘我亦说有我。"这就是如来藏。外道听了,便欢喜信受。照《楞伽经》说∶由于‘众生畏无句";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一方便,大大的弘扬。但是,如忽略了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便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这是佛为执我外道所说的方便。其实,如来藏不是别的,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约法空性说,凡圣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本性清净的,如虚空的性本明净一样。在众生位,为烦恼,为五蕴的报身所蒙蔽,不能现见,等于明净的虚空,为乌云所遮一样。如菩萨发心修行,逐渐转化,一旦转迷成悟,就像一阵风,把乌云吹散,显露晴朗的青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盘。结说生死是个大问题,而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去我见。无我才能不相障碍,达到究竟的涅盘。凡圣的分别,就在执我与无我。圣者通达无我,所以处处无碍,一切自在。凡夫执我,所以触处成障。入了涅盘,无牵制,无冲突,无迫害,无苦痛,一切是永恒、安乐、自在、清净。而这一切,都从空无我中来。涅盘的见地,如苦痛的消散,无分别、无分量、寂静、平等,这在大小乘中,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无我观中,消除个我的对立而说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要在悲智一如的净德,随感而应。涅盘,不是说明的,不是想像的。要觉证他,实现永恒的平等与自由,必须从实践中,透过无我的深慧去得来。(慧莹记)◎附二∶T. R. V. 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第十章(摘录)中观涅盘观佛教一直强调涅盘之境界虽然是不可言诠、无以言表,但却是真实的。如巴利所传的《无问自说经》(Uda^na)谈到∶‘涅盘之境界是无生、无转化、无造作、无和合相……如果不是无生、无转化等等……涅盘之境界即无异是世间的和合诸法。"又云∶‘有一境界,不可思不可议,其中无地、无水、无风……无虚空、无识……我说此即是无来、无去、无住、无生、无灭。此一境界无始、无终、无依持、无所持……此即是空之止息。"有时候佛典则会用一些较积极的、正面的名词来形容涅盘,如巴利《相应部》(Samyutta Nika^ya)说∶‘涅盘超越种种无常变化、痛苦忧毁,它是不凋谢、宁静、不坏、无染、和平、福祉、岛洲、依怙、皈依处、目标、彼岸。"佛典说得很明白∶绝不能把涅盘——如来死后的状态——想像成一种虚无、疏离。如来死后到底是如何?这个问题是佛陀之‘十四无记"中的一个。中观学派透过对说一切有部与2023-07-18 14:32:3812
涅槃是指什么意思呢?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 浴火重生:经过火的燃烧后重生,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涅槃精神: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涅槃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2023-07-18 14:33:161
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盘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涅碦释义:由尘舍弃尘而回到空,再从空中生出尘。尘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空就是生出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即世界的本源。这是佛学中最高深的学问之一。碦是古汉语,一共九画,语义为:石坠,石坚。相关词语:涅槃:即“涅盘”,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佛教认为,当修炼圆满,圆寂以后将会涅槃重生,达到无为,不死不灭,再也没有忧愁烦恼。现在大多用来形容,人做事面对困境也义无反顾,不断的追求在困境中提升自己,最终获得成功!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2023-07-18 14:33:481
涅槃的意思是什么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变的圆满境界。指幻想中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僧尼死亡的代称!2023-07-18 14:34:063
涅磐…是什么意思?
涅磐的释义: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涅磐一般指涅槃(佛教用语)涅槃,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拓展资料造句(1) 成长也是这样,我们也是需要涅磐的凤凰,同样只有经过困难、痛苦的锻造之后,才能来到一个新的境界,获得成长。(2) 人在历经社会生活的磨难之后是成才还是成柴,是凤凰涅磐还是苟且偷生,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素质。(3) 凤凰涅磐,浴火远翔;东方欲晓,满天霞光!(4) 我想学凤凰涅磐,谁知道一不小心……熟了!(5) 现在,由于四类阿那含的心理,两类是涅磐而两类不是。2023-07-18 14:34:167
涅槃什么意思啊?
涅槃是死亡的意思,熬过死一样的痛苦,才能重生,方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传说一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亡。传说二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2023-07-18 14:34:541
涅槃什么意思读音
涅幰的解释古时车上所张的黑色帷幔。 《隋书· 礼仪 志五》 :“诸王 三公 有勋德者,皆特加皁轮车,驾牛,形如犊车……上台三 夫人 亦乘之,以榻幢涅幰为副。” 词语分解 涅的解释 涅 è 可做黑色染料的矶石:涅石。 〔涅槃〕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 境界 。后亦作僧人的代称。 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涅字(在身上刺字涂墨)。涅面。涅齿。涅而不缁(喻品格 高尚 ,不受外界 污染 )。 幰的解释 幰 ǎ 车上的帷幔:“常乘高幰车。” 指车:“则绣幰已驻于庭。” 部首 :巾。2023-07-18 14:35:091
涅磐是什么意思
涅磐的释义: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涅磐一般指涅槃(佛教用语)涅槃,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拓展资料造句(1)成长也是这样,我们也是需要涅磐的凤凰,同样只有经过困难、痛苦的锻造之后,才能来到一个新的境界,获得成长。(2)人在历经社会生活的磨难之后是成才还是成柴,是凤凰涅磐还是苟且偷生,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素质。(3)凤凰涅磐,浴火远翔;东方欲晓,满天霞光!(4)我想学凤凰涅磐,谁知道一不小心……熟了!(5)现在,由于四类阿那含的心理,两类是涅磐而两类不是。2023-07-18 14:35:449
涅槃怎么读什么意思?
涅槃 拼音: [niè pán]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变的圆满境界。2023-07-18 14:36:433
涅磐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啊?
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思是“灭渡”,即“重生”。凤凰涅磐 就是凤凰再浴火后重生,所以涅磐就是指重生,脱胎换骨。 涅磐”解释为离开欲望,远离贪欲,不执着,净化的心灵,无孕……等意思。 经典佛教中”涅磐”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成就圣者的特殊心理--------有剩余涅磐.由于这种特殊心理是没有贪欲、愤怒、愚蠢和执着,完全地超脱世间于心的束缚所以叫”无缚”。 要说明的是:涅磐是一种对于世间一切事物放下后的超脱之心理现象。除了成就者自己,别人是直接感受不到的,这只是完证涅磐的修行成功者一个人的内心体证。另一种是无剩余涅磐。是指证达这种离欲状况的心将不再有任何烦恼,在此生结束后不再生起入轮回,所以叫”自由””光明””安全的岛屿”、”快乐之洲”。因为不会再进入轮回,所以叫”无生”或”无死”; 因为不会再进入母亲的子宫, 所以叫”无孕”; 因为不在造作于业,所以叫”无作”……那就是世间熄灭的。……2023-07-18 14:37:012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重生什么意思?
“涅槃”中文意思是:灭除生死因果。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涅槃重生传说:火凤凰在埃及,代表凤凰的古老原词是“Fenice”,Fenice原指埃及神话中的不死火鸟,相传这种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鸟每500年自焚为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当凤凰接受烈焰的洗礼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从灰烬中重生,一旦重生失败则永远消失。火凤凰的传说,很早就从埃及传到了中国。在中国,这个传说被演绎的更加美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涅槃2023-07-18 14:37:091
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磐重生
涅盘的解释亦作“湼槃”。 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 理想 ,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 境界 。 晋 僧肇 《涅槃无名论》 :“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魏书·释老志》 :“湼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浄,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请秀长老疏》 :“虽开 方便 之多门,同趣涅槃 之一 路。”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 :“佛湼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2).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 凤凰 》 七:“这是 一只 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词语分解 涅的解释 涅 è 可做黑色染料的矶石:涅石。 〔涅槃〕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亦作僧人的代称。 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涅字(在身上刺字涂墨)。涅面。涅齿。涅而不缁(喻品格 高尚 ,不受外界 污染 )。 笔画数:; 盘的解释 盘 (盤) á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盘。菜盘。托盘。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 东西 :字盘。棋盘。算盘。磨盘。 回旋,回绕,屈曲: 盘旋 。 盘桓 。盘剥( 辗转 剥削 )。盘曲。盘亘。盘郁( 曲折 幽深 )。盘根错节2023-07-18 14:37:231
涅槃这2个字怎么读还有讲的是什么意思
涅槃[niè pán]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2023-07-18 14:37:333
“涅磐重生”是什么意思?
涅磐重生现一般写作涅槃重生,是用来指凤凰涅槃。在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现在一般只写作涅槃。涅槃重生近义词:浴火重生。涅槃别名:不生、无为、无动。出自:《涅槃无名论》。佛学解释:佛教从“缘起论”出发,揭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但是如果什么都“空”掉了,佛教也就失去了信仰。目标,理想和皈依。为了防止这一点,佛教又提出,有一种一空寂为特点的实体是不一姻缘,独立自主,永恒存在的,他就是“涅槃”。佛教肯定涅槃境界的存在,这是否于其“一切皆空”的世界观相矛盾?答案是否定的。佛教讲“一切皆空”,是针对姻缘而生的“有为法”而言的。涅槃世界不属于姻缘造作的“有为法”,乃是非姻缘所生,无所造作的“无为法”,所以不属于“空”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涅槃”又译为“不生”,“无为”,“无动”。2023-07-18 14:37:4213
凤凰涅槃什么意思
凤凰涅槃——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 浴火重生:经过火的燃烧后重生,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凤凰涅槃一说出自于郭沫若先生的同名作品,并非中国古代传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并没有凤凰会浴火重生的说法。扩展资料:涅槃(niè pán)的含义:1、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2、作为死亡的美称。例如:徐迟 《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2023-07-18 14:38:093
涅槃是什么意思啊
【涅槃】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pari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2023-07-18 14:3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