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莲丿红尘
-
1. 请举个例子 文言文中的定语 补语 状语 宾语 都什么意思
主谓宾式句子】:予(主语)独爱(谓语)莲(宾语)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语:语言动作的发起人、谓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宾语:主语动作的承受者。
【补语】:补充说明句子成分的句子成分。1、从位置上判定。
补语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后。例: ①王坐,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②构怨 ③长于臣 2、从补语的构成方面来判定。补语常由介宾短语。
①以介宾短语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 越王勾践栖 ②以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如: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 ③以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 旦日飨士卒,为击沛公军 ④以副词表示程度。
如: 君美,徐公何能及君也? ⑤以数量短语表动作行为所用的时间。例: 既泣之,乃誓疗之 【定语】:说明主语状态的句子成分。
作定语最常见的仍然是形容词,不过位置经常在中心语后面,这叫定语后置。其次,名词也可以作定语的。
(常后置)1.由“……之……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定语+者”。例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解析:句中,“石”是中心词,什么样的石头呢,“铿然有声”的石头。定语放在了中心词的后面,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调整语序。
2.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定语”。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解析:“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修饰语分别为“利”和“强”。
这句话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对“黄泉”的解释,作为古今异义词,这里应该解释为地下的水,而“用”的解释也很特殊,这里用作介词,解释为“因为”。3.由“……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定语+者”。
例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解析:“少年”属于古今异义词,解释为“年轻人”。
什么样的少年,后面紧跟了修饰语“好事”。【状语】:描述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句子成分作状语的一般也是动词,形容词,这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文言文中名词也经常怍状语,这属于名词的活用,叫名词作状语。综合起来看,动词、名词作状语的较为常见;其次是介词结构,但与现代汉语不同,介词结构作状语在文言文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要后置的,这叫介词结构后置或者状语后置。
例:①叩石垦壤,箕备运于渤海之尾。“箕备”作动词“运”的状语,译为“用箕备”。
(《愚公移山》)。接下来说虚词。
【之】 代词 人称代词 代人:他(们) 吾从而师之 代人:我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物:它(们) 拔敛撞而破之 代事:这件事 而死固付之度外 指示代词 近指:这(样、种、类) 士大夫之族 远指:那(么、样) 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也 助词 定语的标志:的 今者有小人之言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悲夫古书之不存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夫子之谓也 调节音节,舒缓语气:不译 怅恨久之 动词 往,至……去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而 】 连词 表并列:又,或不译 余因笑而不信也 表递进:并且,而且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承接:就、才、然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表转折:但是、却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表假设: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着、地、来或不译 则又超急而跃 代词 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动词 如,好象 军惊而坏都舍 学习文言虚词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⑴兼词。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⑵虚词的连用。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⑶双音异义。
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
2. 文言文补语
1.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2.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
状语在句子中有两种位置:一种是在主语之后,谓语中心之前,这是状语的一般位置;另一种是放在主语的前面的,这是状语的特殊位置,这种状语可称“句首状语”。旦日飨士卒,为击 沛公军 “破”修饰谓语“击”, 是补语。
3. 语文什么是补语,举几个例子,具体详细点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好 低 高 紧 熟 快 早 干净 清楚 动词:写 改 听 学 拿 推 抹 看 走 听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 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 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 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 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 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 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 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 成立五年 走了一趟 看了两眼 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 钻到衣领里 写于20年代初期 始于上个世纪 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哭肿 踢坏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 说完 改成 听懂 学会 拿走 推倒 抹掉 打死 拉住 撞翻 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抓紧时间 压低标准 抬高价格 哭肿了眼睛 踢坏了足球 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 抹掉痕迹 推倒了围墙 写完了作文 拿走了工资 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 流进 取回 跑回 送来 拿来 交上 贴上 脱下 换下 走出去 跑进来 拿出来 蹲下来 爬起来 扔过去 缩回去 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
例如: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③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写得(不)完 听得(不)懂 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 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
例如:去得(去不得) 吃得(吃不得) 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 去不得 大意不得 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走得了(走不了) 办得了(办不了) 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看了两眼 说过三遍 来过三次 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例如:等了三年 来了一个月 忧郁了半天 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
例如:来得猛 变得殷红殷红 想得太简单 讲得眉飞色舞气得脸都发青 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状态短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含有无须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
例如:你急得 看你的头发乱得 你看她的脸红得 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雨下个不停 说个没完 拼个高低 打了个稀巴烂 闹得个鸡犬不宁 ⑥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
充当程度补语的词主要有两类: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极”、“很”、“透”、“慌”、“死”、“坏”、“多”、“万分”。例如:热得很 坏透了 憋得慌 讨厌死了 乐坏了 舒服多了 痛快极了 常用的还有“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
例如:简单得不得了 疲乏得要命 喜欢得不行 Ⅱ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例如:少一些 快了一些 心安一点 稍慢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⑦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例如:发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写于20年代初期生于六十年代。
4. 请问语文文言文中什么是主语,定语,谓语,状语,宾语,补语
先回答句子成分的问题 【主谓宾式句子】:予(主语)独爱(谓语)莲(宾语)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语:语言动作的发起人、谓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宾语:主语动作的承受者。
【补语】:补充说明句子成分的句子成分。1、从位置上判定。
补语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后。例: ①王坐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②构怨 ③长于臣 2、从补语的构成方面来判定。补语常由介宾短语。
①以介宾短语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 越王勾践栖 ②以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如: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 ③以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 旦日飨士卒,为击 沛公军 ④以副词表示程度。
如: 君美 ,徐公何能及君也? ⑤以数量短语表动作行为所用的时间。例: 既泣之 ,乃誓疗之 【定语】:说明主语状态的句子成分。
作定语最常见的仍然是形容词,不过位置经常在中心语后面,这叫定语后置。其次,名词也可以作定语的。
(常后置)1.由“……之……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定语+者”。例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解析:句中,“石”是中心词,什么样的石头呢,“铿然有声”的石头。定语放在了中心词的后面,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调整语序。
2.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定语”。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解析:“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修饰语分别为“利”和“强”。
这句话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对“黄泉”的解释,作为古今异义词,这里应该解释为地下的水,而“用”的解释也很特殊,这里用作介词,解释为“因为”。3.由“……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定语+者”。
例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解析:“少年”属于古今异义词,解释为“年轻人”。
什么样的少年,后面紧跟了修饰语“好事”。【状语】:描述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句子成分作状语的一般也是动词,形容词,这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文言文中名词也经常怍状语,这属于名词的活用,叫名词作状语。综合起来看,动词、名词作状语的较为常见;其次是介词结构,但与现代汉语不同,介词结构作状语在文言文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要后置的,这叫介词结构后置或者状语后置。
例:①叩石垦壤,箕备运于渤海之尾。“箕备”作动词“运”的状语,译为“用箕备”。
(《愚公移山》)。接下来说虚词。
【之】 代词 人称代词 代人:他(们) 吾从而师之 代人:我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物:它(们) 拔敛撞而破之 代事:这件事 而死固付之度外 指示代词 近指:这(样、种、类) 士大夫之族 远指:那(么、样) 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也 助词 定语的标志:的 今者有小人之言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悲夫古书之不存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夫子之谓也 调节音节,舒缓语气:不译 怅恨久之 动词 往,至……去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而 】 连词 表并列:又,或不译 余因笑而不信也 表递进:并且,而且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承接:就、才、然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表转折:但是、却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表假设: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着、地、来或不译 则又超急而跃 代词 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动词 如,好象 军惊而坏都舍 学习文言虚词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⑴兼词。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⑵虚词的连用。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⑶双音异义。
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
5.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句子成分文言文有那些特殊句式请最好附加些例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6. 【文言文介词宾语前置有介词"于","以","为","与",
介词宾语前置句举例:说明:用介词“于”的暂时没有想到例句.抱歉!1、用介词“于”的:2、用介词“以”的:《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是以记之.”《论语》:“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勾践灭吴》:“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用介词“为”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孟子》:“许子奚为不自织?”4、用介词“与”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5、用介词“从”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6、用介词“自”的:明文徵明《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绝似伯衡相公.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7、用介词“向”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