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洞察事物本质,避免现象世界低水平重复

2023-07-19 11:17:31
共1条回复
Troublesleeper

在《三体》中,三体人通过智能机器"智子" 封印了人类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从而阻止人类的进步,这样三体人的 科技 就不会在来地球的路途中被人类超越。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种能够把粒子速度提升到接近光速的一种装置,科学家利用它来对两颗粒子进行加速,研究它们相撞之后会发生什么,研究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从而推动 科技 的进步。三体人封印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也就阻止了人类的进步,可见追究物质的 本质 ,对整个人类的进步来讲有多么重要。

同样道理如果不想让一个人进步,请永远不要让他掌握 洞察事物本质 的能力。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真正的高手都具备透过现象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如果抓不到一件事情的本质,那么只能在表象世界低水平的重复。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要想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需要先了解人类的思维逻辑和用智方式,人类的思维逻辑和用智方式,有且仅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从特殊到一般。

归纳法最经典的案例:“在亚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在非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在澳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从一些个案,小样本数据,推出一个普遍性的一个答案出来。我们想想我们没有把全世界的天鹅统计一遍,那么凭什么所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其实我们只是对这一现象做了简约处理而已,并不能代表正确。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99.9%的人类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之上。即便你不知道“归纳法”这个词,你也会用这样一种方法,这好像刻画到人类大脑里的一样。

休谟是经验论者,他相信“知识源于感觉经验”。但他第一个发现了归纳法的谬误:“即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果也依然有可能错误”。

因为归纳法是对经验事实的简约处理,仅能收集部分信息,却得出普遍判断。

归纳法有一个 特点 :就是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既然每个人的经验都来自归纳法,你必须承认自己的认知有可能是错的。既然归纳法是错误的,那我们人类为什么还要用归纳法呢,因为我们是为了求存,而不是为了求真。

既然归纳法有问题,那我们来看看人类的另一种思维逻辑 - 演绎法。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只承认演绎法,符合“必然的导出”,将其总结为三段论的形式: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这句话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人类知识只有 1% 的知识来自演绎法,但却是最重要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演绎法的缺点是慢,好处是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立即全部化解。而且可以从不同的领域里边来迁移。

演绎法举例,牛队力学,F=MA,一旦突破,与力有关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归纳法: 不能证明。即使前提正确,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

演绎法: 能够证明。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

但是演绎法有一个问题,因为演绎法也必须有一个前提,所以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演绎法的前提来自于归纳法。

很悲哀 ,人类俩大逻辑都有它根本性的缺陷,人类的俩种用智方式竟然都不能保证正确!

只剩下一个办法:

演绎法的前提,必须是另外一个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所导出来的一个结论。

那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更高链条的演绎它的前提的确定性呢,如果它的前提也不能来之归纳法的话,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它的前提是另一个 更更 高链条的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更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的前提也不能来之归纳法的话,那它的前提只能建立在 更更更 高链条的演绎推理结论。但是这件事情不能无限去推,演绎法的链条不能无限倒推,必须最终有一个自确定的原起点。它必须天然地真实,可作为推理的基石,这个自确定的原起点: 既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我们要洞察事物的本质!

归纳法对事物抽象处理,可以简化得出结论,但不能保证 正确 ,只有演绎法才能无限接近真理。

如果我们能把人生的重要思想、重大决策、工作、学习、投资等方方面面,都建立在该领域的第一性原理基础之上,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非常的自信,非常的笃定! 自从掌握了这种思想之后,发现有很多学科,很多经典思想、经典书籍都是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建立起来的,比如整个 科学界 无一不是这种思想,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相对论、麦克斯韦统一电和磁、量子力学,整个科学都在寻找宇宙演化的第一性原理,希望通过一个数学公式同时解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最近的 弦理论 是最接近统一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数学模型。

生物学: 王东岳物演通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经济学: 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查尔·汉迪斯第二曲线、熊彼特经济创新的动力因等等;

政治学: 林肯人生而平等;

管理学: 稻盛和夫组织的本质、陆奇数字化的本质等等;

价值投资: 巴菲特,查理芒格投资思想、高瓴资本张磊《价值》等等。

这些科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大师、著名投资人的经典理论、经典思想通通都是通过哲科思维,用演绎法建立起来的,这类思想一旦建立,就可以创建一个学科,或者触及这个领域的本质和根基,既第一性原理,这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洞察事物本质的方法吗?

任何一个理性的系统,它一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这个基本原理是这个系统的根基,有而且只有一条,那一条就叫这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是这个系统得以运转的一个根基性的基石,找到了第一性原理,就定义了这个系统,破坏了这个第一性原理,这个系统的边界就被你打破了,这叫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建立在一条或几条逻辑奇点之上。逻辑奇点是不证自明的事实,或是更大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逻辑奇点可以是几何原本里的5条基本公理和5条基本公设,也可以是该命题 里不可拆分的最小组成单位。

通过 眼耳鼻舌身意 感受到的内容,一定不是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需要通过调动 哲科思维进 行推导才能得出。

如今的 社会 信息大爆炸,全世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本书出版,到处都是知识付费平台,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把人类的信息、知识浏览一遍,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存在,如果我们无法识别哪些知识触及该领域的核心和根基,那么我们只能在现象世界低水平的重复。所以 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人生必要的技能,也是能够决定人生命运的技能!

相关推荐

物演通论的主要观点

物演通论的主要观点包括“递弱代偿法则”和“系统现象形态”。其中,“递弱代偿法则”是指宇宙演运造成物类的衰变,生物进化导致种系的残弱,而文明前行则促进人类进入寰危机。在这个理论中,精神增益被视为载体趋弱的反比变量,信息扩张是物演分化的边际效应知识拓展是背离本真的天然尺度。同时,“系统现象形态”也是物演通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结构是自然实体结构的一脉延伸,文明现象是生物智质代偿的后续恶果,历史进步是人类自取祸殃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奇点”这个概念在物演通论中的应用,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奇点是一个假设,没有空间和时间,但却有质料,而且质料无限的多。在没有任何激发机理的情况下,奇点可以展开空间和时间。但也有些人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总的来说,物演通论是一种将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的方法相结合的理论,旨在探讨宇宙演运、生物进化、文明前行等方面的问题。
2023-07-18 18:08:293

物演通论的内容简介

《物演通论: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哲学大概总归要处于两难境地的吧。在思想史早期,哲学倾向于凭借感性直观表象来否证感性;而今,哲学又倾向于凭借理性科学逻辑本质询理性;这使得哲学不免陷于尴尬的局面:它先行捣毁了自身赖以立足的基础,然后却又说它似乎才是惟一站得住脚的学问。然而,回首远望,当代科学的最前沿,譬如粒子物理学,不就是两千多年前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论”哲理的继续吗?也就是说,科学观念作为哲学思脉的承传产物,其本身不也照例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吗?再说,假如由理性所导出的人类现实生存境遇未曾给我们造成麻烦,或者,假如由科学所导出的人类逻辑延展序列未曾给我们提出疑义,哲学又怎么可能去凭空诉说呢?因此,一味地鄙薄形而上学是毫无意义的,反倒是当前的科学进程愈来愈呈现出某种超脱具象的思辨化趋势,很值得思想界予以关注。
2023-07-18 18:08:381

如何理解王东岳写的 物演通论?

《物演通论》是2009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东岳。该书糅合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的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
2023-07-18 18:08:512

《物演通论》第三章读书心得

第三章从“起点”开始探究存在,乃至存在延伸的一系列问题。 原文:如果存在一概是相对的存在,则逻辑之存在就不可能完全包容其他的存在,反而是逻辑存在本身必未其他存在所包容。作为以逻辑为唯一追询手段的追询者,你既不能超脱于逻辑的框范,又必须最终将逻辑置于框范之中,否则,自然哲学与逻辑学依然不能区分开来。 问题一:什么是逻辑? 答:逻辑也称logos,最早的逻各斯logos出现在古希腊哲学中。它含有言说或者以一种清晰的方式表明某个观点的意思。所以,逻各斯表示对世界的一种特定思考,一种逻辑分析,它将事物置于理性的语境中,并以纯粹的思想力量来解释他们。从古希腊的哲学到,雅典的哲学,最后直到亚里士多德,才将哲学生发出一种延伸,逻辑学,由此诞生了新的学科。 问题二:什么是逻辑存在? 答:在简单了解了逻辑之后,有必要对逻辑学,进行一下简单叙述,逻辑学被定义为有效推理的科学。这门科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创立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形式的研究。也就是说,逻辑学想要知道,什么样的论证形式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本身与论证得出的结论真值状态无关,而只与论证中的推理结构有关。例如: 所有人都终有一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终有一死。 亚里士多德列举了关于逻辑的三条基本原则:“同一”原则,“不矛盾”原则,以及“排中”原则。亚里士多德把这些“原则”看做逻辑学的基础。(节选自《看,这是哲学II》)。由此,我们能对《物演通论》中提到的,逻辑存在,大致有了一个了解。即,通过一种方式论证和推理的存在。 所以,《物演通论》第三章中,说必须从逻辑中的存在找出存在中的逻辑,即找出存在自身的逻各斯,而且这个逻各斯还得反过来充分地说明逻辑何以会存在。第三章中还提到黑格尔,先生说黑格尔不能说明逻辑本身为什么存在,最后还是把逻辑本身如何存在寄托于“辨证方法”(这里说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只能留到后面继续解读。 问题三:逻辑本身与逻辑存在有什么关系吗? 答:有关逻辑中的存在与逻辑本身的关系,书中代言,一般可能这样产生:即不加以考察或仅仅通过一般的肤浅的考察就武断的认定,逻辑的形式或逻辑的素质必然规定着逻辑的内容或逻辑的对象。或者反过来认定逻辑的内容或逻辑的对象必然规定着逻辑的形式或逻辑的素质。按照先生的意思,逻辑存在和逻辑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而是说,逻辑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我们将要推理的那个内容,应该是在推理前的那个存在事物的某种素质或者某种态势,它已经被规定好了。 问题四:什么是逻辑的形式? 答:逻辑的形式或逻辑的内容,并不是逻辑的内容或逻辑的形式的根本规定者,反而是我们所要追查的那个被追查者规定着逻辑的全部质态。 综上,我在读到第三章的时候,提出了上述四个问题,这一章基本围绕着逻辑存在,逻辑形式,逻辑,进行阐述,想说明,存在的前因,一定是逻辑的形式之前,就已经存在一个个逻辑素质。 以上是本人简短的总结,还有不足,请大家多提意见。
2023-07-18 18:08:571

如何反驳王东岳《物演通论》中关于人类必将灭亡的观点?

王东岳是学术圈非常具有争议的一位人物。有很多人认为,王东岳并不算是一个哲学家,他所写的书的价值量也有待参考,理论逻辑谬误很多,仔细揣摩,根本站不住脚。也有很多人认为,他的思辨能力和思辨方式极高,给我们普罗大众带来了启发。一、 简介王东岳,研究生毕业,著有《物演通论》,是一位独立研究学者。《物演通论》从名字上来说就是讲述宇宙万物物质演化的过程,从中推导出递弱代偿原理。这个原理是指越原始越简单的事物其存在度越高,越越复杂的事物其存在度越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这部著作描述了宏伟的世界观,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部十分伟大的作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王东岳的很多观点基本上与主流观点背道而驰,以凸显出独特之处。二、观点评述其实相比于整个人类的灭亡,更加令人恐慌的还是个人的死亡,十分真实。一切事物都会存在、变化,最终灭亡,但是正是这些变化和存在也证明了我们不会真正的灭亡。人类灭不灭亡并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就算终究要灭亡,我们活着的人还是要认真生活。我们现在更应该去解决社会上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保护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王东岳的理论从科学上来讲,是胡编乱造的,毫无科学依据。三、辩证对待当今社会,很少有人系统地学习哲学,受到哲学的熏陶。其实,评判事情的标准还是由个人的经历和看法来决定,我还是从王东岳的作品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作品中的漏洞等很多事情要辩证看待。
2023-07-18 18:09:041

物演通论为什么停止出版

改编的内容太多了。根据查询《物演通论》图书相关信息得知,该图书停止出版是因为改编的内容太多了导致的。《物演通论》是中信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东岳。
2023-07-18 18:09:372

物演通论为什么不出版了

改编的太多。根据查询物演通论相关资料得知,物演通论因改编的太多不出版了。《物演通论》是中信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东岳。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
2023-07-18 18:09:431

为什么说王东岳的《物演通论》是堆没有思想的废材

 王东岳 目录[隐藏]  自由学者王东岳提出万物演化的递弱代偿原理  金鹰卡通卫视主持人-----王东岳自由学者王东岳 提出万物演化的递弱代偿原理  金鹰卡通卫视主持人-----王东岳  [编辑本段]自由学者王东岳  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自由学者。 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先生在太平峪 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 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 迄有著作三卷两册: 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 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 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老子讲座 2008年 西安提出万物演化的递弱代偿原理  2002年夏天最热的时候,王东岳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小型专题座谈会,解释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 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那天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国平、赵汀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陈嘉映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金锋博士,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学者和朋友。大家对王东岳的代偿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对他的勇气表示钦佩。 到了秋天,应清华大学哲学研究社之邀请,王东岳又在清华大学举先生在秦岭办专题讲座。不过,题目却是《浅谈“美”的本质》。 王东岳现在的职业有点不伦不类。身为获硕士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出入医院却混迹于一般病号的行列;挂着“生物工程师”的职称,却远离任何公司和商号,只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书斋中钻研哲学;说是“自由撰稿人”吧,又从未见有任何应景文章发表;说是“教书匠”吧,任何学校的教职花名册上均无此人姓名。 目前,王东岳被聘为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所带课程一律是自己的研究课题,与通用教程无关。如:给哲学系学生所带的课程是《人文现象的自然位置》;给理工科学生开了公共选修课《知识创新的逻辑路径与背景》;给科学哲学研究生带的基础课是《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先生在讲授 今年年初,书海出版社同时推出王东岳用笔名子非鱼(但此前从未用这个笔名在任何报章杂志上发表过任何文章,以与南方另外的“子非鱼”相区别)出版的两本书:哲学专著《物演通论》修订版和哲理散文随笔集《知鱼之乐》,并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同读者见面。《物演通论》的副标题是:“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哲学原理。”由书名可知,这是一部哲学论著,而且试图将上述“三种存在”统一为“一系存在”。该书一反直观表象和传统哲思留给人们的既成信念,有可能令傲慢的人类不得不另行审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理性意识与社会行为对人类自身前途的真实影响。这样一部边缘综合性著述,自然不免有些难读,为此王东岳特作另一部导读性的哲理散文集《知鱼之乐》,约15万字,共30篇散文随笔。由于本书的基本思路源自《物演通论》,因此可视为该书的背景导读,所谈论的话题尽可能贴近人们的一般生活层面,科学与哲学并行,人生与自然同道,并为读者引伸出一幅幅与常规理念迥然不同的人世全景画,读来意趣盎然,别有洞天,振聋发聩,思境悠远。  [编辑本段]金鹰卡通卫视主持人-----王东岳  姓名:王东岳(E哥) 生日: 5 月 29 日 血型:不知,身体太好没检查过 星座:双子 性格:爽快、易激动、开朗 爱好:各类球类运动 梦想:做一名职业赛车手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堂兄、堂姐 毕业院校: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 所学专业:播音主持 最爱吃:鸡蛋 最喜欢的歌:《十年》 第一次登台: 8 岁时上台拉小提琴,弦断了,跑下台 最喜欢的歌手:周华健、郑中基 最喜欢的电影:《黑客帝国》 最喜欢的演员:成龙 最想去的地方:珠穆朗玛峰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最敬佩的人:妈妈 最尴尬的事:上厕所没带纸 小时候最难忘的事: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警察抓小偷 从艺经历:小时候多次登台演出(在沈阳音乐学院) 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得奖 参加过大型电视剧的拍摄 自比的卡通:樱木花道
2023-07-18 18:09:5315

物演通论的图书目录

卷一 自然哲学论——自然哲学的递弱代偿衍存原理卷二 精神哲学论——精神哲学的感应属性增益原理卷三 社会哲学论——社会哲学的生存性状耦合原理跋附录一:《物演通论》导读附录二:哲学史与《物演通论》述略附录三:人类的没落与自我拯救的限度……
2023-07-18 18:10:181

“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的意思是人性不是什么高贵的东西,全是已物质为基础的,就好像你赶到快乐只是因为你分泌了多巴胺。人类世界的社会现象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你以为你能控制你的行为,但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看,一切都是有规律的。该句出自王东岳的《物演通论》《物演通论》的核心:递弱代偿递弱:从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上来看,所有的物系是越来越弱的。“弱”指的是存在度。它有两个指标:在宇宙当中的总质量。稳定度。越后演的物系,它的总质量就越低,最重要的是它的稳定度越来越差。“代偿”是医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当生命的某一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或者损坏之后,你想让这个器官本身修复不太可能,但是其他器官会在功能上补足这个损害的器官。《物演通论》总体的理论框架宇宙的整个演化,其实有一个万物存在度不断下跌的趋势。但是万物在下跌的时候,它总要想一个办法来维持自己的存在。怎么办?用一种代偿的方式,就是用越来越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感应力、越来越高的自由度来代偿性地补足自己的存在度下降。它虽然能够回补,但是并不能最终地补足。所以万物演化到最后,实际上是一个逐渐衰亡的过程。参考资料阿凡题:http://hanyu.afanti100.com/hanyu/idiom/profile/8319888228e15b2c494eb17ffa83586c
2023-07-18 18:10:491

揭示人类终极命运:物演通论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揭示人类终极命运:物演通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一章哲学上所谓的“存在”仅指感知中的对象之总和。【一般认为,存在或在是对存在者或在者的观念抽象,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从根源上讲,不是在者集合成了在,而是在分化出了在者。对象未必是个别的,最原始的对象对于原始主体而言,一定是均质的,无差别的,亦即直接就呈现为在,而不是呈现为分化形态的在者。观念中的在,不是通过对众多在者加以艰深的抽象才在,而是先验的沉淀在意识深层中的一个无意识基底。所以,一般的主体通常不会对普遍的在发生惊异,反倒时常对个别的在者发生惊异。海德格尔说,从在者中引申不出在,是说对了的,但由于他不明白从在如何引申出在者,结果导致他的“此在”及其“澄明的临场”都不免陷入了无来由的黑暗背景中。】由于“感知”为何物尚属疑窦,故而对象以及对象的总和是否等同于存在物和自然存在则亦属疑窦。换言之,一旦对存在设问,那“存在”已是设问者感知中的主观存在了。所以,既往的哲学在通义上一概……
2023-07-18 18:11:024

“递弱代偿”是什么意思?“递弱代偿”的原理正确吗?

“递弱代偿”的原理正确吗?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递弱代偿原理出自《物演通论》,是王东岳所著,分为三卷:自然哲学论、精神哲学论、社会哲学论。这本书论证了三个原理:递弱代偿衍存原理、感应属性增益原理、生存性状媾合原理。 从这个介绍可以看出,《物演通论》这本书是作为哲学著作出版的。递弱代偿原理是这本书三大原理之一,且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理论。整本书都是为了论证这个原理而展开的。 递弱代偿原理,讲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物种,生存强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为了保证自身能够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挥自己续存的能力以及结构属性。 王东岳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这就做递弱。相应的,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多。这就做代偿。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貌似越来越强,但是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无论是《物演通论》这本书,还是王东岳这个人,争议都非常大,基本上呈现出两极,喜欢这本书的人评价很高,不喜欢这本书的人评价却十分低。 那么,递弱代偿原理正确吗?适合于人类历史吗?为何产生那么大的争议? 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关于立场与标准的问题。 这既是历史学的问题,也是哲学的问题。因为历史学讲的就是立场,所以我们都会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哲学讲的就是价值,所以我们都会说哲学是小姑娘要收多少礼金。 什么是立场呢?立场就是关系。无论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学说,还是叔本华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是其它哲人所提出的学说,他们在书里论述都是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无论这个事物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产生一种关系。 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论述的就是时与空、数与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书论述的就是货币与商品、资本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论述的是意志与表象、生存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康德与马克思,其哲学,首先提到的便是关系的分类与处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关联性就是这两大哲人,其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人生来就要处理三种关系,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什么是标准呢?标准就是价值。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即我们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关系营造价值,从而产生标准。我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对谁有意义。这便需要讲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关系就无法营造价值,没有价值就无法产生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判断的依据。 例如,某个人逝世,谁会悲伤?那么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关系与价值,即谁与这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对谁有价值。一个普通人逝世,最悲伤的无疑就是这个人的亲人,亲人便是关系。亲到什么程度呢?这便是价值。 一个人逝世后,那么就得盖棺定论了。怎么定论呢?那么就得看他做了什么事情,对哪些人产生了哪些价值。好与坏,对与错,都是相对的。对这个人的子女而言,无论这个人怎么样,对他们的子女都有生养之恩。其子女无论怎么定论这个人,都无法撇开这个关系与价值。这便是关系产生立场,价值产生标准。 要对《物演通论》这本书,对递弱代偿原理进行评判,那么就得弄清楚其书其原理所论述的关系,所产生的价值。是否适合于人类历史,那么就得弄清楚其书其原理与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造的价值。要弄清楚争议的根源所在,就得找到哪些人需要这本书,两者之间产生了什么关系。 一:递弱代偿原理只在宗教领域具有正确性,其他领域都是错误的。 宗教有三大功能:维系人类情感、确立人伦道德、界限知与未知。维系人类情感,这是宗教的基本功能,无论是佛教、基督教、道教,或是其他的宗教,都具有灭除人类内心苦恼与不安,获得希望和安定的作用。 确立人伦道德,这是宗教的积极价值,具有能够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省,匡正世道人心的作用。界限知与未知,这是宗教与科学最难分开的一个的功能,具有促使人类对未知世界保持敬畏与探索的作用。 从宗教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服务的对象是个人,宗教的三大功能就为了处理个人生来就必须处理的个人与自己、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三大关系。 《物演通论》讲的是: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衰变,生物进化就导致种系残弱,文明前行则促进人寰危机;精神增益是载体趋弱的反比变量,信息扩张是物演分化的边际效应,知识拓展是背离本真的天然尺度;社会结构是自然实体结构的一脉延伸,文明现象是生物智质代偿的后续恶果,历史进步是人类自取祸殃的必由之路。 暂时不说《物演通论》论述的是什么关系,从这个结论,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完全是宗教原罪说的概念。其服务的对象是个人,其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处理的关系是一致的,其作用是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省。这是一本宗教类的书籍。 当然,宗教类的书籍也有宗教神学与宗教哲学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先有宗教,还是先有神灵。从宗教的角度说,是先有了神,这才有了宗教。从哲学的角度说,是先有宗教,而后才有了神灵。 递弱代偿原理,是《物演通论》的基本理论,其论述的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达尔文也曾在《物种起源》中论述过。初读这本书的人,第一感觉,这是本生物学著作,或者是医学著作。 《物种起源》就是一本生物学著作,其论述的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其要处理的是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如果不是神创造的,那是怎么来的。而《物演通论》,其论述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递弱代偿关系,处理的是人类生来就必须要处理的三大关系。 《物种起源》与《物演通论》最大的区别就是物种之间拉关系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相似物种的逐次对比,后者是将所有存在或者消亡的物种放在一起进行整体对比。 逐次对比,这是一个很严谨的态度,因为物种存在的时代与时空并不相同,要深究其关系,必须将两个相似的物种放在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天空下进行对比。如此逐次对比,才能保证对比的统一性,保证不同的物种是处于一个相同的背景之下。 整体对比,这就没有一个时代或者时空能够能够单独拿出来,作为对比的统一的背景。《物演通论》把时代与时空不断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性背景。这不是拉大了对比的尺度,而是改变了对比的方式。 举个通俗的例子吧。 就用从小学到大学,这个升学的过程作为例子。要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尔文用的是逐次对比,一年级和二年级对比,二年级和三年级进行对比,如此类推。从而得出结论,原来大学生也是从小学生一步步升学上来的。 而王东岳,用的是整体对比,将所有的年级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升学后,学生考试能力越来越差,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相应的,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考试能力不断下降,这是递弱。相应的,为了保证考试及格,学生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这是代偿。 学生的考试能力下降了吗?显然是没有的。造成考试分数越来越低的原因,不是考试能力的问题,而是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考试内容是十分简单的,评分标准也是答对就行。对于大学生,考试内容那是很难的,评分标准也不再具体,而是以社会实践为标准,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升中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升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考试的背景是有能力参加工作,有能力处理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小学、中学、大学,都属于学校这个大概念大背景,但这个大背景是不断变化的。大背景是以所有的小背景为单位组成的,这没有错,但是不能说哪一个小背景就能代表大背景。小学是学校,但是学校不是小学。 小学生之所以考试成绩很好,分数很高,那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小学教育为学生提供的保护。谁来保护小学教育呢,这就需要中学教育了。这就是升学的意义。小学生没有必要面对整个社会。 从这个升学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物演通论》与《物种起源》的不同。 王东岳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背景等级差异的问题。对于世界上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虽然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存在,背景等级是有差异的。 细菌之所以存在度很高,是因为大的环境为其提供了保护,细菌不需要面对整个世界整个自然,他要面对的只是构成世界以及自然的一个小部分环境。而作为生物进化最高等级的人类,面对的却是整个的地球,整个的自然。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那是因为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保护。人类不需要面对整个的宇宙环境,只需要面对地球环境就够了。 等到人类向宇宙进发,那么就得面对太阳系或者整个的宇宙了。那个时候,人类脱离了地球的保护,就必须要再度进化了,进化成为更高等级的物种。简单来说,就是要升级。 对于世界上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并非是生存度下降了,而是面对的生存环境不同了,存活的标准也不同了。比如说,人类存活主要是意识的存活,如果一个人变成了植物人,其身体的存活已经构不成人类存活的属性。个人逝世后,其肉身被保护起来,不会腐烂,这也不是生命的延续。而低等的生物,存活的标准是极低的。 《物演通论》论述的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抛开了背景等级差异的单线关系。这种关系,是违背事实的,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单线关系,类似于个人与神之间的单线关系,其营造的价值是宗教的。 有了神,才有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才有了宗教。抛开了背景等级差异,才有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递弱代偿关系。这是先有神,后有宗教。所以,《物演通论》是一本宗教类书籍,不属于哲学。 二:递弱代偿原理不适合于人类历史,因为人类历史也有背景等级差异。 人类的历史,并非是个人的历史自传。历史,更强调的是人类这个大集体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的区域,是不断变大的。人类社会层次,也是不断提升的。 在《文明的命运》这本书中,就谈及了人类历史背景等级的差异,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生活的领域是不同的。根据这个不同,人类文明社会划分为五个时代:森林迁徙时代、河流定居时代、大陆扩张时代、海洋贸易时代、太空补充时代。 有了背景等级差异,才有了发展与进步的对比,才有了历史。按照递弱代偿原理,否定了背景等级差异,等于就否定了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历史。 递弱代偿原理,无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任何的指导性意见。毕竟,除了宗教领域,在其它领域,这个原理都是错误的。 三:递弱代偿原理引起巨大争议的根源是需要。 《物演通论》这本书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就是需要。一是经济需要,这群人需要这本书能带来经济效益,获得收入,那么就会给予这本书极高的评价。二是精神需要,这群人需要这本书发挥宗教作用,从而得到宗教慰藉。 对于认为自己很弱,竞争能力差,自卑,未来没有希望等产生这样想法的人,递弱代偿原理给予了这群人相当大的宗教慰藉。 首先,说明了他们的弱,不是真的弱,而是递弱。所有的弱,都来源于一个原因,这就是生命等级高。越高级的物种,越高级的生命,越高级的个人,越高级的公司,他们都是递弱的产物。等级太高,所以生存度越低,对周边社会的依赖越大。这样的肯定,就能让那些竞争处于劣势的人或者企业,得到满满的自信。 那递弱了怎么办呢?代偿。要去多学习生存技能,要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这显然有很大的激励效果,能调动信仰者的积极性。 《物演通论》这本书,对于信仰递弱代偿原理的那些人,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如何处理人生来就要处理的三大关系,如何获得代偿。这有着系统的指导,特别是书中有很多结合社会实践的例证,那作用就更大了。很多人都会活学活用。代偿一旦成功,就会成为递弱代偿原理的传播者,并且给予极高的评价。 真正具有高度认知的人群,对《物演通论》以及递弱代偿原理,一般都是抱着不点评,漠视,甚至是嗤之以鼻的态度。对这群具有高度认知水平的人来说,《物演通论》的宗教观,远不如其他传统宗教以及其典籍。 对《物演通论》评价极低的人,一般都是本来就有宗教信仰的那一群人。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并不相矛盾,但是宗教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矛盾肯定是尖锐的。在宗教信仰自由的现代,对于宗教方面的评论很少,一般都是各有各的喜好。 然而,《物演通论》披着哲学的外衣,摆弄的却是宗教的那一套,这就让人有了贬低的口实。其实,宗教现代化,也挺有意思的。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对于学问,也抱有极大的宽容,由此带来了这本书极大的争论。
2023-07-18 18:11:091

《物演通论》最新txt全集下载

物演通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
2023-07-18 18:11:162

王东岳是哪里人

官方没有给出籍贯。王东岳,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过《物演通论》等著作。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扩展资料王东岳迄有著作三卷两册: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物演通论》是2009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东岳。该书糅合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的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演通论参考资料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王东岳
2023-07-18 18:11:301

读书摘记——我懂你的知识焦虑(11)

200年来,人类的知识领域有一个潜在的线索,就是把这个分科治学的壁垒和界限逐渐打掉、模糊掉。 首先,最难打掉的界限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界限。 19世纪初孔德的学者他提出来:社会其实是一个自然存在,它跟每一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社会作为一个总体的现象,是要用一门学科去研究的,即生物社会学,人类仍然是自然现象,这是第一次界限打破。 然后就是达尔文,他把所有物种之间的界限全部打破了,说所有物种都是从生物的鼻祖一脉演化而来的。 生物和化学、物理之间的界限,是等到20世纪,就是所谓的分子生物学才打破了。 人们发现,生物现象不过是一种可以遗传的分子编码。 “米勒实验”证明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物 。 化学和物理之间的界限是 物理化学打破的。原来元素的底层也是通的,一种元素和其他元素的区别,无非是原子和围绕在旁边的电子云的分布不一样而已。只要回到最微观的粒子世界,每一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通的。 如果宇宙大爆炸假说成立的话,那么无论是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还是46亿年的地球形成史、38亿年的生物演化史、1万年的人类文明演化史,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总系统,当中并没有我们分科治学的时候认为的那种牢不可破的边界。 如果你接受了这些前提,那么如果把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全部打穿来看,达尔文提出来的演化论是不是也适用于粒子、分子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是不是也适用于生物学式的演化论思想呢? 《物演通论》里面有一句招牌式的口号——“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 《物演通论》这本书的第一个基础就是: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38亿年的生物演化史和1万年的人类文明演化史是一脉相通的。 第二个共识平台说来也很简单,就是 人类的任何思想结果不是哪个天才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观察这个世界的不同尺度带来的必然结果 。 所以,任何思想变化,本质上是人类信息尺度的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只要认识世界的尺度一变,我们对这个世界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是颠覆性的; 第三个共识:几百年来,现代知识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地位不断低落的过程。 其实,在人类20世纪的哲学和物理学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氛围。对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绝望。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说整个宇宙就是一块表,而这块表的表壳是永远无法打开的,不管人类怎样调动自己的理性、推动科学的发展,我们也只是围绕这个表在转圈,对于表壳里面的东西,我们只能是猜。我们认知世界的规律其实是这个世界愿意让我们看到的东西。一块表,它总得显示一些读数吧,几点几分,但是这个几点几分的内在运作机制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人类理性永远无法把握终极真理。 20世纪,哲学家搞出了一个叫“语言学转向”的东西。其核心的结论就是一条:人类理性和思想最终的认知边界,就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语言之外,事实上人类一无所知。 达尔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的演化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就是 获取适应度 。如果这成立的话,应该是后来演化出来的物种就应该越适应环境,但是如果你放眼到38亿年的生物演化史上,会发现不是这样。 如果站在38亿年的尺度上,我们什么时候会灭绝其实不好说。按照这个规律来看,没准儿灭绝得会非常非常快。从这个大尺度上看,好像结论和达尔文说的是越后演的物种越适应不一致。 王东岳先生在《物演通伦》中的核心结论就是四个字:递弱代偿。 从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来看,所有的物系都是越来越弱的。这个弱指的不是能力,而是存在度。存在度主要看两个指标:在宇宙中的总质量和稳定度。 越后演的物系,总质量就越低,最重要的是它的稳定度越来越差。 高能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是微观粒子结构。之所以叫高能物理是因为我们要把这个粒子结构打开的话,需要的能量极高,大约几十亿个电子伏特才能够做到。而所谓的中能物理、低能物理是指研究相对宏观一点的结构,比如原子核结构,只需要几百万个电子伏特,甚至是几十个电子伏特,就可以把它打开。 分子结构的稳定度会进一步下降,比如我们吃的食盐(氯化钠)。往水里一放,它自动就电离了。由分子编码而成的生物,稳定度就到了方生方死的程度。刚一出现,就必须靠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够维持其存在,而且存在的时间也极短。 所有生物都会经历新陈代谢,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高级一点的生物,就必须大量地摄入食物,所以我们的稳定度越来越差。这是138亿年宇宙所有物系,从粒子、原子、分子、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一直到像人类这样的高等生物的一个总趋势。王东岳先生把这个总趋势称之为“递弱”。 从表面上来看,“代偿”就是代为偿还,就是父债子还。当生物的某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或者损坏之后,想修复这个器官本身不太可能,但其他器官在功能上会补足这个损坏的器官,这就叫代偿。但是,代偿和复原完全是两回事。复原是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代偿虽然能够补足原来的一些功能,但是毕竟不能还原到原来的存在度,时间一长,机能的缺损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代偿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第一个结论,万物的存在度在递减,于是对外界条件的依存度就越来越高。比如,万物演化的起点状态是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它本身甚至没有任何形状,里面没有空间、没有时间,说不清楚它是一种能量还是一种质量。但是,一旦宇宙大爆炸开始, 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粒子, 它的形状越来越多样,它存在的条件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刚演化出来的氢原子,捕捉到一个电子,就可以构成一个氢原子。但是,随着92种自然元素演化出来,需要的存在条件就越来越多了。到了分子阶段,就更多了。到了生物阶段,更多。前面讲过,生物都会新陈代谢,只有从外面输入能量才能够存在,所以它的存在条件越来越多。 比如,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觉得他们没本事。城里人之所以这么有本事,往往是因为存在度剧烈下降了,不得不拥有这些本事,这样才能在城市里生活下去。比如从钱上来讲,乡下人靠种地获得食物,对货币的依存度远没有城里人高。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月收入两万块钱其实一点都不多,因为它的依存条件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上班,拿着一份很高的薪水,也要依存快递小哥、送外卖的、其他同事的协作等。所以,条件越来越多,显得本事越来越大,可是本质是存在度越来越差。 再比如,很多城里的父母白天送孩子到学校,晚上孩子去上课外补习班,周末他们还要学钢琴等才艺。其实也是为了维持孩子在这个新环境里的存在度,表面上是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底牌是孩子的存在度越来越差。 所以,我们应该倒过来理解这个世界:条件越来越多,是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差的一种结果。这就是我们从“递弱代偿”原理推出来的第一个结论:万物一系演化,越演化到后来,对外在条件的依存度就越高。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结论,第二个结论也能马上推得出来:万物一系演化,越到后来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度就必须越来越高。 在起点状态,物种根本没有性状, 对外在条件根本就不需要感受 。但是,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在粒子阶段,就开始出现 强弱作用力 ,微观粒子之间要有一些力的作用、要能互相感知到对方。再变成原子和分子这种比较宏观的结构时, 就开始出现电磁感应了 。到了分子编码而成的单细胞生物的时候, 细胞膜上就开始布满了受体 。他们已经能够感知宇宙中绝大部分的元素。 再往后,到了多细胞生物、高等生物,再到我们人类,依次出现了 感性、知性和人的理性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 我们人类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度就必须进一步提高。 一个典型的现代人,必须受越来越多的教育,一生中大概要拿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接受教育。如果你还想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社会存在度,也就是竞争力,那你可能到35岁的时候还在读博士后,小半辈子都已经过去了。所以,从最开始的粒子一直到今天的人类,万物演化的过程就是感受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这还真不是能力提高了。比如,你去问一个本科生为什么要考研。他会告诉你:“我没办法,我找不到工作,所以必须去考研。”其实是因为 我们的社会适应度越来越差,所以必须把自己的信息感应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推论就是万物一系演化到后来,就必须具有越高的自由度。比如,最开始的粒子结构,确实不需要什么自由,它在那儿待着就行。一旦演化成分子结构,比如“布朗运动”,分子必须在自己的环境中做小范围的不规则运动。而分子一旦编码成为单细胞生物,它的自由度必须进一步提高,因为它要在环境中捕捉养分和能量。 在中国的农耕时代,在欧洲的中世纪,人作为一个物种,存在度是极高的,不需要那么高的自由度。但是,在现代社会,没有自由行吗?没有搜索引擎,你可能都活不下去。 自由度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总趋势。 第四个结论就是结构度越来越复杂。 所谓的结构就是原来一个浑然自足的母体进行了分化或者残化之后,再进行媾和的结果。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就是一个浑然自足的母体,一旦它变成多细胞生物,它已经不是那个单细胞了,它必须进行功能分化。而所谓的功能分化,其实就是“功能残化”。它必须丢掉一部分功能,然后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功能。 比如,人类在子宫里面的时候,它是一个浑然自足的母体。但是,随着胎儿的发育,有的细胞变成了肝脏细胞,有的变成了皮肤细胞,有的变成了骨骼细胞,有的变成了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承担的功能都不一样,原来那个浑然自足的状态也就丧失掉了。一个婴儿生下来,你把它身上任何一个细胞取出来,它都无法单独存活。 距今五六亿年前,有一个地质年代叫寒武纪。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大量的生物物种开始演化出来。与此同时,出现了两性繁殖。在寒武纪之前,所有生物都是孤雌繁殖。这个时候,分化或者残化出一个分支,叫雄性。雄性出现了之后,世界舞台上就出现雄性追逐雌性这一永远不谢幕的话剧,这是一个强烈的动机,它要再媾和。 所谓男女就是上帝把整个人一剖两半,然后分别放在世界上的两个地方,从此这两半都要努力找到对方。这就是结构。文学作品有两大主题,一个是死,一个就是爱。死就是维求存在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焦虑的问题。但是,爱有的时候比死还要焦虑,因为分化、残化、再媾和的需求,这也是维求存在度。 现在,很多人天天都在刷手机,他其实是在维求自己的存在度,是在进行一个结构化。他刷手机有可能是在交友相亲,有可能是订餐,有可能是在看新闻,也有可能是在办公。这就是结构分化之后,强烈的动机逼着人再媾和的过程。所以,我们再看别人刷手机的时候,要知道他是不得已,而不是养成了什么恶习。 现在,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玩iPad,我们可以等着,孩子一旦社会化之后,社会复杂的结构必然会把他拖到手机和iPad那里去。这是138亿年的总趋势决定的,不是家长陪孩子几年能够更改的习惯,这叫结构。 我们经常说三个词,政治、经济、文化,这是影响我们生存的最重要的三个领域。我们那么关注它们是因为有焦虑,所以这三个词也可以叫作政治焦虑、文化焦虑和经济焦虑。 这不就一一对应了我们前面讲的三个结果吗? 感应度要越来越高是因为要接受大量的信息,这就是文化焦虑。我们的自由度要越来越高是因为我们要捕捉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来供我们生存,这就是经济焦虑。所谓的结构度会越来越复杂是因为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协作关系,本质上就是政治焦虑。所以,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虽然我们人类发明了“政治”“经济”“文化”这么高大上的词,实际上138亿年所有演化而来的物系,都有这三个焦虑和三个需求,以维持它的存在。 这就是《物演通论》的一个理论框架:宇宙的演化有一个万物存在度不断下跌的趋势。但是,在下跌的时候,用一种代偿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存在,就是用越来越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感应力、越来越高的自由度,来代偿性地补足自己下降的存在度,虽然能够回补,但是并不能完全补足。所以,万物的演化,实际上是一个逐渐衰亡的过程。 第一个结论,人类是138亿年宇宙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或者是目前看到的最后一个阶段,已经濒临衰亡。人是万物演化最悲惨命运的承担者。 第二个结论,人类搞出来各种各样的花样,文化、政治、经济,还有科技,实际上是走错路了。如果以人类存在为总目标的话,我们近现代化以来搞出来的科技发明,我们现在在推动的经济发展,其实都是南辕北辙,我们越往前走,就越会沦入一个系统性的危机。 没有任何一套理论是终极真理,他这套体系也一定会被证伪、被颠覆,而且时间会短得多。 它没有价值吗?恰恰相反,它的价值巨大,因为我们判断一个理论体系是不是有价值,关键是看三点。 第一,自洽。就是按照现在人类的思维水平,有没有发现它内部的逻辑矛盾。如果没有,就叫自洽。 第二,他洽。它能不能解释现在人类知识总量中发现的那些事实。 第三,续洽。这个理论体系成立之后出现的新知识、新事实,能不能放到这个理论体系中加以解释。 如果自洽、他洽、续洽这三者都成立,这个理论体系当下就成立;如果将来把它颠覆和证伪,那也是因为人类观察世界的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新的尺度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只好接受它,这就是一个理论体系的价值。
2023-07-18 18:11:461

罗辑思维 第几期抛出 这个经典片段: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

  2015年最后一天,中国现阶段最成功的(以企业估值衡量)自媒体公司“罗辑思维”在北京水立方举办一次跨年演讲。演讲插播广告:2016售的第一本书《物演通论》,其中提到“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其中一个重要转变,孤雌繁殖进化为两性繁殖,因为两性繁殖可以获得物种多样性。
2023-07-18 18:11:552

罗辑思维王东岳哪一集

第155和156集。在2015年的时候,罗振宇做了两期《罗辑思维》节目第155和156两集《这个世界会好吗?》全面地谈了王东岳和《物演通论》。罗振宇并没有读懂王东岳,这两期节目也并没有按照“递弱代偿”的法则来解读这个世界。罗振宇对罗辑思维的影响罗振宇不能说是有多大影响力,但他的品牌营销确实做到值得我们学习。有央视的背景,又是自媒体做的早的一波,确实在娱乐圈,文化圈,文艺圈可能有一些影响力。他的知识储备量是惊人的,别说有团队在制作,个人的素质不够,团队都帮不了。对各方面的历史,文化人物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评论,阅读量可见一斑。在营销方面,从《逻辑思维》的品牌打造,成功塑造了一个个人品牌。知识的输出是他节目的特色,也是观众喜欢看的原因,独到的视角分析解剖历史人物,发现大家不曾注意的逻辑关系,这是他节目的精彩之处。
2023-07-18 18:12:021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 一、理性思维的困境 1、归纳法的问题 2、演绎法的问题 二、第一性原理 1、第一性原理的结构 2、逻辑奇点下移 3、欧式几何的立与破 三、各学科第一性原理 1、牛顿力学 2、达尔文进化论 3、林肯 4、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四、第一性原理的性质 五、小结 一、理性思维的困境 1、归纳法的问题 常人的逻辑有且只有两种: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获取并积累知识。归纳法有个经典的案例:在欧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在亚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在非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从目光可及的一些个案推出一个普遍性的共案,从特殊到一般,这就是归纳法。 99%的人类日常知识建立在归纳法之上,如今常规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式也是归纳法。创业者最喜欢归纳法,蓝图上的数据曲线都是一路上扬的,这里有一个暗示:你看我过去的数据是一路上扬的,所以未来我的数据还会更好。这就是用归纳法在做推理。 休谟是经验论者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相信一切知识始于目光可及的经验。但休谟第一个发现了归纳法的问题:即使所有的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因为归纳法是对经验的简约处理,而人所能接触的经验太少了,受限于个人的时空范畴。 比如,我们并不能把全世界所有的天鹅一个个排查,看到底是不是白色的。但如果不做这件事情,我们就无法证明天鹅都是白色的。不过,如果有一天看到一只黑天鹅,我们可以证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是错的。因此,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每个人的经验都来自于归纳法,所以必须承认我们的认知有可能是错的。卡尔波普尔关于科学做了一个非常硬的定义,判定是否为科学的唯一条件就是必须有可证伪性。 2、演绎法的问题 归纳法是从具象到抽象,演绎法是从抽象再到抽象,也就是从已知的知识推演出未知的知识。人类1%的知识来自于演绎法,那1%可能是最重要的1%。哲科思维的重要特征是假设与证明,先有一个假设的前提,然后用它去逻辑推演,这就是演绎法。 举个例子,牛顿推出F=ma这个公式之后,基于这个公式后续所有的推导都是演绎法。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演绎法非常有名的三段论:大前提是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是苏格拉底也会死。 这个推论如果前提是正确的,结论一定正确。由此可见,演绎法能够证明,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不过,演绎法并非无懈可击。演绎法必须要保证前提的正确性。 如果演绎法的前提来自于归纳法,那结论一定会有问题。比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有一个问题——凭什么说所有人都会死。 这其实来自于我们的经验:之前所接触的那些人都死掉了,所以推论所有人都会死。注意,这其实是归纳法。我们已经论述过归纳法的不可靠,那么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作为前提去推论也是有问题的。 如果演绎法的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那只有一个办法:前提必须是另外一个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的结论。问题又来了,如何保证更高链条的前提是正确的? 那个前提也不能来自于归纳法,只能是更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的结论。这件事情不能无限去推,必须有一个自确定的元起点,天然真实,可作为后续所有推理的基石。假如有这么一个东西,就可以保证演绎法后续所有的结论都是可接受的。 这个自确定元起点是混沌大学第二个核心模型,叫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我们做逻辑推理的地基,像盖房一样,想把楼房盖的越高,需要往下挖的越深。有了第一性原理,就能保证推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二、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首创者是亚里士多德,他花了大量篇幅在写第一哲学。第一哲学里提出,任何一个系统一定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不能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王东岳说,凡属真正理性化的思想系统,一般都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举几个例子,牛顿力学里面的F=ma,解决了宏观力学问题;狭义相对论E=mc2,这个公式造就了今天的核能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找出四个字——自然选择,这4个字管了38亿年。王东岳厚厚的《物演通论》尺度大到137亿年,也只有4个字:递弱代偿。 我们广义的思维模型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具象模拟。比如我们常用冰山模型,当一讲冰山模型的时候出现了那个形象。比如洋葱模型,立刻知道洋葱一层一层地剥。时光机模型,我坐时光机穿梭到过去。MVP模型,最小化可行性原理。这些是具象模拟,这是第一层思维具象模拟。 第二层次,思维模型。比如价值投资理念,颠覆式创新,市场学4P原理,波特五力,再来抽象化为思维模型。 第三层次,第一性原理。基本属于学科底层的基本道理,比如说物理学机械论,生物学进化论,哲学里面的递弱代偿。 第一性原理是演绎推理的元起点,是所有思维模型得以成立的元根据,第一性原理支撑和定义了一个系统的边界。英文里第一性原理是First Principles,这个First Principle后面有一个s,是说多元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并不是只有一个系统,它有层级之分,有子系统和大系统。很显然,不同系统里面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关系。 举个例子,开普勒行星定律是天文学某一个领域里面的第一性原理,但它只是牛顿万有引力的一个子原理。而牛顿万有引力又是从相对论里面推导出来的一个子原理。每个系统里面都有第一性原理,但是系统和系统之间是有层级的,所以第一性原理也是有层级的,每个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芒格称之为多元思维模型,以及提出能力圈的概念。某个第一性原理是适用某个系统的,但另外一个系统未必适用。所以,一定要学习各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 1、第一性原理的结构 第一性原理的结构是什么?第一性原理建立在一条或者几条逻辑奇点之上。逻辑奇点是不证自明的事实,或者是更大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逻辑奇点这个词是我们解开第一性原理的那把钥匙。奇点这个词来自于宇宙学。所有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都相信宇宙大爆炸,但宇宙大爆炸之前状态是什么? 不知道,假设为奇点状态。整个宇宙论建立在宇宙有一个奇点假设之上。但是,我们对奇点状态没有任何信息。换句话说,奇点是一个所有物理学家共同认可、不证自明的假设。 如果没有这个假设,就没有所有宇宙理论的后面一切。逻辑奇点也是这个意思,它在系统里不需要被证明,只能被接受,类似于数学里不证自明的公理。 刚才这张图,边界、模型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第一性原理定义了一个系统边界,而第一性原理下面有一条或者几条不证自明的逻辑奇点。 明白逻辑奇点有两个用处: 第一,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答案是找到这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如果你找到了第一性原理,就可以建立这个系统。那么如何找到这个系统第一性原理?答案是找到它的基石假设,找到它的逻辑奇点,这个方法叫做公理化方法。 第二,如何打破一个系统边界,答案是打破这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一旦把这个系统第一性原理打破了,这个系统的边界自然打开。那么如何打破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答案是,把第一性原理下面支撑它的那个逻辑奇点打破了,这个第一性原理就打破了,我们称之为奇点下移。 2、逻辑奇点下移 奇点下移是,原来有一个逻辑奇点不可解释,但后来找到一个新的逻辑奇点,可以解释原来的逻辑奇点。于是被解释的逻辑奇点被破了,这叫逻辑奇点的下移。举个例子,如果有朝一日,有一个人能对宇宙的奇点进行解释,这个人的成就将会超过爱因斯坦。 100年以来没有第二个物理学家的成就超过爱因斯坦。大家都在爱因斯坦的系统之内来解题。如果想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只要把大爆炸的奇点解释一下。把常人下面那个奇点打破了,就把边界破了,这种事情屡屡发生。 比如说历史上远古时代,人们对这个世界最终的解释是神、上帝。神和上帝是远古时期人们对这个世界解释的逻辑奇点。到了哲科时代,人们用自然现象解释宇宙如何起源,于是神和上帝的逻辑奇点被打破了,这就叫逻辑奇点的下移,这个时代就从神学时代变为哲学时代。 当我们对哲学时代的观点能够进行数据化计量的时代,就是科学时代,又把逻辑奇点打破了。 总结一下,我们的思维模型的立与破。立是建立系统,找到它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是公理化方法。然后是破,想建立自己的系统,必须打破此前的系统。下面以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例子来讲解公理化方法的“立”与“破”。 3、欧式几何的立与破 公理化这个方法论起源于欧式几何,欧式几何的创始人叫欧几里得,他有一本书叫《几何原本》。欧式几何庞大的几何学建立在5个公理之上,演绎推理出467个命题。这个系统依据几个难以证明,但是看起来相当正确的假设,这几个假设就是不证自明的公理。 第一、两点之间必可连一条直线。这证明不了,必须得接受。 第二、任意线段能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 第三、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第四、所有直角都全等。 第五、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和,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这几条不能被证明,只能当作自明的逻辑奇点,到今天人们也不知道,欧几里得是怎样挑出这5条公理的。从那么繁杂的系统里面,挑出这5个基石,然后推导出所有一切,特别令人震惊。 推演每一步必有交代,根据的是哪个公理。就跟计算机运算一样,欧几里得的巨大贡献,绝对不仅仅是建立了几何学,他其实是一个哲学家。他创造了一种演绎法的思维方式,从为数不多的公理出发,推导出整个系统,建立了一个边界。 建立系统的时候,与其从枝杈下手,不如从根本点下手,这个方法论影响了后世很多科学家。比如说笛卡尔、牛顿。 打破一个系统只需要把它的公理戳破。公理破了,系统就破了,欧式几何就这么被打破的,也就是逻辑奇点的下移。欧式几何从公元前300年,一直到19世纪,在2100年时间里无人质疑。 但是,期间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反常点,这个反常点就是刚才说的第五公理。数学家们觉得这条有问题,但也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欧几里得推导了很多命题都没有用到这一条公理,大家怀疑这条是不是多余,试图用前四条公理推出第五条,但没有成功。 直到后来,有两个人发现欧式几何有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这个世界是平直空间。我们讲点、线、面,是因为我们的头脑被设置成平直空间。这两个人,一个是俄罗斯的罗巴切夫斯基,另外一个是德国数学家黎曼,几乎同时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们放弃了第五公理之后,纯粹利用逻辑推演,居然推出两种非平行、平直的空间,打破了原来平直空间的逻辑假设,从而建立了新的非欧几何。要知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的空间几何就是黎曼几何。 所以,从欧式几何到非欧几何,是逻辑奇点从平直空间下移为非平直空间。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下移跨越非连续性。 三、各学科第一性原理 对于整个人类几千年以来,真正的知识全都是由第一性原理组成。第一性原理足以构成人类知识的殿堂级宝库。为整个人类贡献了第一性原理这样知识的人叫思想家。我们简单梳理一下4个学科:物理、生物、政治、经济,如何用公理化方法建立第一性原理。 1、牛顿力学 牛顿和达尔文都是工业时代以来的科学家,更是思想家。他们跟笛卡尔一样,都是用普遍怀疑的精神,用公理化方法推导出自己第一性原理,建立近代和当代的世界观。人类有史以来,世界观级别的思想家有且只有三个人。第一亚里士多德,2000年以前建立了西方全部世界观体系的根基。 第二牛顿,他开启的科学革命,引导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革命。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迄今为止,还是西方和全世界主流的世界观。第三达尔文,他的进化论或者演化论世界观,应该引领我们走向未来一个新的世界观。 牛顿大概22岁时,全部思想就形成了,把思想表达出来成书时,完全用的是欧式几何的表达方式。牛顿全部力学建立在两条逻辑奇点之上:引力与惯性。 我们先从亚里士多德讲起,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是由土元素构成,土元素有一个内在的性质,要向宇宙中心运动,而宇宙的中心是地球。所以一松手,物体下落,物体之所以要运动,这是内在秉性造成的。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奇点。这个逻辑奇点一千多年以后,被牛顿打破了。牛顿认为物体之所以运动,不是因为内在有这样运动的倾向,是因为有一个外力推动了它。 比如这本书之所以要落下来,是因为地球对这本书有一个引力。牛顿新的逻辑奇点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原有的逻辑奇点,于是亚里士多德原有关于运动的理论破了,被牛顿的力学代替。引力是牛顿的基石假设之一。 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静止的原理,他说静止是物体的状态。物体即使运动,最终一定会停下来,静止才是物体的本质状态。而牛顿说,运动的物体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让它静止下来。 牛顿的观点与日常直觉是相反的。惯性定律是极度反直观的原理,因为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物体会永远运动,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而牛顿说因为物体有惯性,物体本身就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我们今天听熟了惯性这个词,但在最初,是极其震撼的。 整个17世纪,最难发现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牛顿会反常识提出这个道理—— 求助哲学。牛顿相信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原子论,他用原子论来解释整个宇宙。在原子论里,原子处于真空当中,原子很小,真空极大,也就是说原子和原子相撞的机会几乎没有。 “当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它们碰撞时,它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与之类比,每一个星球是一个原子,整个宇宙星球和星球之间是大量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由无限原子组成的世界。根据原子论的宇宙观,在无限宇宙当中,由于空间太大,单个原子一旦运动起来,不会受到任何阻力,此时会永远匀速运动。 其实是原子论启发了牛顿。牛顿完全从哲学而不是从直观感受中获得了惯性定律。惯性定律一旦提出以后,根据假设演绎法,就得出牛顿的第一性原理:万有引力。惯性+引力,推演出万有引力。 奇点的下移,使得整个边界打开了。两千年时间,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活在亚里士多德的边界之内。只有牛顿跳出这个边界,找到新的逻辑奇点。正是因为他跳出来了,我们整个人类才有了今天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工商业文明、信息时代。 2、达尔文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且仅有两个逻辑奇点。 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上帝把物种创造出来之后,就没有新物种了。达尔文在上船之前相信上帝的设计论,但他本人又是一个科学家,有可证伪性精神。 他把搜集的标本拿回英国考察,的确被发现有新的物种产生了。他发现了进化论。 但达尔文对科学的研究并没有到此为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要为进化论找到一个解释它的机制。在5年远航期间,他发现了第一个机制,也是第一个假设,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不是一个词,是两个词,第一个词遗传,遗传是在繁殖过程当中,把原有基因原样不动拷贝到下一代里面去;所谓变异,是在遗传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基因发生变异。 在达尔文时代,其实没有基因这个词,还不知道基因运作的机制,他说我不知道遗传的机制是什么,但我坚定相信有遗传这件事情的存在。 但为什么有了遗传变异能产生新物种,他还是找不到道理,跟牛顿一样,这时候达尔文又一次求助哲学。 1837-1838年是达尔文一生当中在知识上最活跃、最亢奋的时期,他贪婪阅读各种书籍和杂志,不仅有地质学、生物学还有大量哲学和形而上学的,这段时间达尔文急剧地转向了不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是指认为所有重要的知识人类还未了解,过去所有的洞见都可以被打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哲学上的预备, 1838年9月28日达尔文阅读《人口论》,里面提到人口的繁殖跟竞争的关系,他突然顿悟得到了他的第二个基石假设,四个字,生存竞争。 资源稀缺会导致竞争,每一代繁殖都会有遗传和变异,适应的基因被选择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下去,久而久之这些变异的累积会产生新物种。然后达尔文的假设演绎法由此形成了。 我们再描述一下,遗传变异,生存竞争,两个逻辑奇点形成达尔文的第一性原理:自然选择。 牛顿和达尔文是近代和当代最重要的两个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理论推导过程如此简洁,他们的思维方式深受欧几里得和笛卡尔的影响,完全是这种普遍质疑、公理化方式,找到公理后,第一性原理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而这个第一性原理一旦找到以后,整个学科就建立起来了。所以达尔文以后的学科不用他亲自去建立,他找到自然选择之后,后代的科学家开始工作,系统就出来了。 当我们讲管理的时候,管理的底层边界是牛顿的机械论。可是当我们讲创新的时候,创新最底层的边界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定要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个生物学思维一定会为创新打开无数大门,这就是第一性原理,这就是哲科思维。 3、林肯 人类简史有一个观点,说美国建国以前和之后,整个政治学的大贡献就是美国政治学的第一性原理,人生而平等。 这是写在1776的《独立宣言》里的。在这个理念之前,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政治理念都是人生而不平等,这是之前的逻辑奇点。日本有层级、中国古代有层级、印度有层级、大英帝国有层级,只有到了美国、美洲没有层级。 美国《独立宣言》是第一性原理式的一篇文章,《独立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人生而平等。如果看的懂西方文本的特征,第一句话就是整个体系的第一性原理,后面所有条文都是在这句话当中产生出来的命题而已,这句话的分量可想而知。 林肯有一个著名的两分钟演讲,两分钟演讲里面第一句话依然是人生而平等。人类简史说,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在生物学上是不成立的,生物学上没有任何两个生物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人生而平等只能是个假设和理念。而这个假设和理念构成了今天美国政治学的逻辑奇点和基石假设,没有任何人敢否定这句话,这是所有政治正确里面最政治正确的一句话。 研究发现,这句话的逻辑奇点来自于清教思想和古希腊思想。清教和古希腊哲学对美国建国的那一小撮先德们产生了剧烈影响。 林肯最伟大的贡献有两个:第一防止国家分裂,南北战争;第二解放黑奴。解放黑奴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在当初,议会里全是白人,大部分是反对黑奴独立的。 在那样的政治氛围之内,签署这个法律并且让议会通过非常艰难。奥斯卡影片《林肯》里有一个场景,在签发解放黑奴的法律之前,林肯一个人独坐在书房,拿起欧式几何来看。看到欧式几何的第四公理:所有直角都相等。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这就是欧式几何的力量。所有人会认为欧式几何仅仅是一个几何,而那一小撮人能看到欧式几何是一个哲学。正是在欧式几何的影响之下,建立了人生而平等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第一性原理的下移铸就了今天美国政治的根基。 4、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第一性原理来自于亚当斯密,叫看不见的手。在亚当斯密之前,几乎所有人的基石假设是为富不仁。无论是中国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全都一样。 《圣经》有句话,富人上天堂,难过骆驼钻过针眼。普遍认为这个世界的财富被富人抢过去了,所以穷人会越来越穷。 亚当斯密打破了这个逻辑奇点。在他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这本书里提出了看不见的手,他推论说,把你的财富投入到再制造、再流通当中去,你的财富本身就给这个世界创造了价值。 人变得富有,不是因为剥削,而是因为这个饼变大了。是创业家和企业家把这个饼变大了,而不是创业家、企业家把穷人给剥削了。亚当斯密说,每个人只要按照个人的利益去走,在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之下,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国家就会富裕。 经济增长的模型特别像奇点大爆炸之后的宇宙膨胀。宇宙从137亿年前奇点状况一直膨胀,今天宇宙状态继续膨胀。财富总额也是持续膨胀的。 我们再看人类简史里面的数据,公元1500年的时候,全球人口5亿,人均产值550,全球GDP2500亿,2010年全球人口70亿,全球GDP60万亿,涨了240倍。 四、第一性原理的性质 第一性原理跟平时从经验里边用归纳法提炼出来的具象思维模型,到底有什么区别? 归纳法可以得到一些具象模拟,演绎法可以得到一些抽象的思维模型,通过哲科思维的第一性原理是继续把它给抽象化,到一个系统最底层的那一条叫第一性原理,这三个层级是非常不一样的。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哲学概念。第一性原理有三个哲学上的特征: 第一,第一性原理是第一因。第一因是哲学里面的词汇,用大白话有点像从头算,找到那个头。第一因目的是为演绎法寻找根基。 第二,第一性原理必须符合简一律。判断一个系统是不是理性系统只有一个标准,这个理性系统一定要运行在一条基本道理之上。而且这是这个学科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第三,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作用是提供了曲线转换的动力因。古希腊哲学有两大问题,第一是实体问题,第二变化问题,实体问题思考的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变化问题在思考这些基本元素怎样变化,生成这些我们看到的事物。 基本元素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基本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这就是还原论,原子论的说法。 这两大问题背后还应该有一个第三大问题:第一,事物可以拆解为基本要素,是实体问题;第二:实体要素之间的变化会组合成事物,是变化问题;第三,这些基本要素为什么要变化,推动这些基本要素变化的动力因是什么。 而第一性原理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推动变化的动力因。牛顿的F= ma这个力提供了原子之间分离和组合的动力因。生物学实体是基因,基因是不变的,基因之间的分离和组合,是遗传和变异。达尔文研究的就是基因为什么要变化那个动力因,也就是自然选择,生存竞争。 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作用力下适应的变异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然后新的物种产生。 由此可见,第一性原理提供动力因。再看经济学、创新学。熊彼特把经济体拆解后有技术、产品、市场等基本要素,所谓创新就是哲学思维中的变化,指的是这些基本要素的新组合。 这些基本要素之所以要重新组合,是因为有一小撮人叫创业家,在投资家金钱的支持之下,把这些要素从原有体系里面拉出来,重新组合。而哪些要素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经济结构,依靠自然选择。再看马斯克,他的动力因是物理学的还原论思维,拆吧拆吧,拆到第一点,然后重新组合。乔布斯的动力因是变化思维,而且连续性变化。 一个产品刚刚发布之时,他已经开始了下一个产品的研发,等待摧毁上面这个产品。完全是把非连续性运用到日常每一个行动当中去了。 马化腾也是生物学思维。从QQ到微信,不是布局出来的,是从下而上长出来。马云跟别人不一样,他不做执行的事情,甚至不做战略的事情。他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跳出边界。 这些例子说明,第一性原理一定不是使命和价值观,一定不是公司文化,一定不是企业目标那些东西。换一句话,凡是目光所及范围之内,用眼、耳、鼻、舌、身体验出来的一定不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所有表象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哲学概念,需要调动哲科思维才能找到的那个东西,叫第一性原理。 五、小结 回顾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我们眼、耳、鼻、舌、身所活着的现象世界里边,会产生一个经验的边界。由于所在的时空太窄,把所在时空的经验用归纳法整理出来一定是错误的,会把我们束缚在里面。 需要用思维模型去打破。思维模型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简化,思维模型就像眼睛把光扭曲为颜色一样,我们的逻辑把世界扭曲为思维模型,这叫思维模型决定论。 绝大多数人到这一步就够了,一小撮人如果还不满意,还想往下走,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来打破思想的边界,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个思维方式叫哲科思维。 只有哲科思维能打破我们的思想边界。演绎法不能证伪,所以需要给演绎法提供一个根基,即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是普遍怀疑和奇点下移,由此破除群体效应。 每一个边界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第一性原理定义建立在几个逻辑奇点之上。人类既有的思维模式构成了边界,一旦打破这个边界,就会变成以前的十倍好,一切进步都来源于对原有边界的打破。
2023-07-18 18:12:281

西方哲学家承认王东岳吗

不承认。因为首先,王东岳的书不是哲学书,是类似罗素那种哲学史的的书籍。再则,此书提出“递落代偿”只是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并不是在说进化或者退化。王东岳,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过《物演通论》等著作。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扩展资料:王东岳现在的职业有点不伦不类。身为获硕士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出入医院却混迹于一般病号的行列;挂着“生物工程师”的职称,却远离任何公司和商号,只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书斋中钻研哲学;说是“自由撰稿人”吧,又从未见有任何应景文章发表;说是“教书匠”吧,任何学校的教职花名册上均无此人姓名。王东岳被聘为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所带课程一律是自己的研究课题,与通用教程无关。如:给哲学系学生所带的课程是《人文现象的自然位置》;给理工科学生开了公共选修课《知识创新的逻辑路径与背景》;给科学哲学研究生带的基础课是《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
2023-07-18 18:12:4314

网络谣言为什么能快速传播?

网络腰带为什么能够快速的传播,因为网络是传播速度最快,传播的面也特广的一个传播媒体,所以他很快的就四面八方传开了。
2023-07-18 18:13:147

人类文明的出现不是偶然,是自然选择。

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自由学者,著有《物演通论》一书,下面的内容,是在混沌大学王东岳先生课程;有关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看了后很有感触。 1.介绍现代智人迁移过程。 现代生物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快速发展和考古学家的发现,绘制了下面一张“现代智人的迁移地图”。看地图,在如今的东非、欧洲和亚洲,依次分别出现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 这里说下“ 蒙古利亚人种 ”,为什么把亚洲的人叫做蒙古利亚人种?这要追溯到十二、三世纪蒙古的成吉思汗率领铁骑一直打到欧洲,对欧洲文明造成了重大冲击和威胁,所以欧洲把亚洲人统称为蒙古利亚人种。看地图,在9万年前的东非大裂谷开始智人的迁移,当时在东非大裂谷的人称为尼格罗人种,为什么会出现人类的迁移现象呢?原因是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当地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养活多余的人,人类只好迁移。 尼格罗人种分成两路,一路往北到达现在称为的南非,另一路往北到达北非尼罗河流域,到达的时间是6万年前,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文明地区: 古埃及文明 ,中国的甲骨文出现有3000多年,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的时间在5500多年,比中国早2000多年。接着看地图,尼格罗人种从北非尼罗河往北出发,通过地中海和红海中间的苏伊士运河,到达中东两河流域,缔造了古苏美尔文明、亚述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到达的时间是5万年前。 人类再次受限资源匮乏的影响,分成几路出发,一路往北翻过高加索山脉到达欧洲,另一路从地中海和黑海中间的路到达欧洲,到达欧洲的时间是在4万年前。还有一路往东出发, 从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中间的欧亚大陆桥到达东亚,也就是现在中国, 到达的时间是3.5万年前,东亚的人种往南走到达澳洲,到达的时间是在6万年前。 还有一路往北在往东走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和南美,到达的时间在1.5万年前,因为智人到达美洲的时间相对晚, 美洲地区只出现过短暂的微弱文明。 2.地区智人出现的时间越早,文明就会诞生,是这样的吗? 看看东非和南非,9万年前就出现了智人,还有智人到达澳洲时间和北非是相同的,都是6万年前。 为什么东非、南非和澳洲没有出现文明的踪迹? 文明的出现需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交流条件 ”,交流条件说的就是你地区的道路要和主文明地区是相通的。回答这个问题,要说下 第四纪冰期 ,冰期指的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 当时正好赶上第四期冰川结束,原先东南亚海域附近的路,可以到达澳洲被海水淹没,阻断了澳洲和欧洲和亚洲的文明链接,现在我们知道东非西边,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第四纪冰期结束促成了撒哈拉沙漠的形成,阻断了东非、南非到中东两河流域、欧洲的地区的链接道路, 缺少交流条件文明无法形成 。所以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流条件”,还要补充的一点是,地球上原本是没有河流的,河流的出现整好是第四纪冰期结束,地球上站在出现了河流, 河流的出现就促成农耕文明的出现。 3.人类文明的起源是自然严格选择的。 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的起源和发生,不是人类自己选择和设计的,读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只需要知道四个字就可以“ 自然选择 ”,人类的文明是在自然严格选择下出现的。 下面来看看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人种在外表上都有着很大差异,为什么这种差异会出现呀?在四万年前,尼格罗人种从中东两河流域,往北走进入现在欧洲的地方,但随着到来的是,儿童得了一种病 佝偻病 (软骨病),儿童们大量死亡,为什么死的是儿童呢?和赤道的纬度有关,纵看历史,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地理的位置、温度,有重大的关联性。 看地图,欧洲的纬度和中国东北的纬度持平,北欧和中欧的纬度还在东北以上, 也就是说欧洲的气候光照时间久短,光照时间短会造成维生素D的形成障碍 。 介绍一下维生素D的来源,人的皮下组织分布胆固醇,胆固醇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为7—脱氧胆固醇(维生素D的前身),因为欧洲光照短造成大量孩子死亡, 但是有极个别的孩子基因突变,皮肤进化成白色被被自然选择留下。 我们还会发现欧洲人的鼻梁那么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智人进化的生存优势,当时非洲的尼格罗人种,迁移到欧洲,出现成年人得了肺源性心脏病,成年人大量死亡, 为什么出现成年人大量死亡 ?也是和赤道纬度相关,看世界地图, 欧洲和东北纬度持平,天气寒冷,加上当时智人迁移到欧洲的时间是四万年前,刚好是第四期冰期结束更冷,东北也是一样冷,东北地区的人很早以前,常得一种病叫慢性支气管炎。 这种病由于空气寒冷和干燥,对支气管内膜和肺细胞造成损伤,接着咳嗽会导致胸压增高,再导致胸泡爆裂毛细血管断裂,右心室压力变高导致右心室功能衰减,造成心肺功能衰竭。这就是肺源性心脏病的来源。 因此迁移到欧洲的智人得了肺源性心脏病,但是有极个别的成年人基因突变,鼻梁变高,鼻梁变高鼻管变长起到暖化、湿化空气的作用被自然选择留下来。 人类的文明不是人类选择和设计的,而是在自然的严格选择下对接的, 为什么会再次强调?因为学者认为人类的出现是偶然发生的,人类文明的出现不是偶然,是自然选择。 来看看非洲黑人,他们的皮肤黑、鼻子塌塌的, 为什么非洲黑人还是保持这尼格罗人种的外表? 因为非洲的纬度在赤道附近,紫外线强,非洲人皮下分布厚厚的黑色素,以阻挡紫外线对皮下组织的损伤,加上当地空气湿热,非洲黑人的鼻子是塌塌的。看了王东岳先生得课程, 理解了亚洲人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为何不一样,这外貌、体型的差异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知道我们人类的是为什么会出现,出现的原因是自然严格选择的产物。 如果战友有兴趣可以去混沌APP,搜王东岳先生的课,免费看三堂课,对你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有很大帮助。
2023-07-18 18:13:341

为什么女人那么重视男人的外貌和身价?

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女人已经变得很现实了。其实也不仅仅女的变得现实,男的也是这样。只是女人整个社会就是这么发展的,不是谁能够改变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物演通论》这本书,我也是在《罗辑思维》上面看见的,这是罗振宇主持的一款节目。通过他的介绍,我知道《物演通论》是《进化论》的一个进阶的版本。讲的人类或者说是物种进化的方向是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复杂的方向。人类的婚姻也是这个样子。在古代的时候,只需要男耕女织,找个女的会洗衣服做饭就可以了,找个男的能够种地干农活就可以了。但是发展到当今社会,女的对男的要求越来越高。早已经不是会种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会智能机,不会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而且女的都是需要安全感的,她们需要给自己,给孩子找一个温馨,安逸的窝,这是她们的本能,所以她们的要求必然也会提高,而且是越来越高。其实男的也是这样,对女的要求也不在是以前简简单单的洗衣服做饭,可能要学会一些其他技能。所以广大的男同胞们,不要在意女生看重男生的样貌跟身价,因为这个是她们本能的表现。而男生的本能就要像孔雀一样,尽量的展开自己的羽屏,把自己最好的,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女生们看,让她们能够主动的选上我们。与其纠结女生为什么看重这些,不如花时间让自己拥有这些。
2023-07-18 18:13:414

至弱与至强

至弱与至强 文/竹溪云山《物演通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做“递弱代偿法则”:“在宇宙中,等级越低的看起来越弱,作为代偿,它的稳定性越强;而等级越高的动物,看起来很高级,作为代偿,其稳定性越弱”。作者是从《道德经》里“道者弱之用”这句话推演而得的,水至柔,却驰骋天下,无坚不摧,滴水穿石。强食弱肉,丛林法则,现在看来,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胜利者的倨傲,也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虞,病毒与人体的博弈也是如此,冠状病毒终会从体内驱除,可是,人啊,这最高级的宿主,天道有常,永远不要做,一劳永逸,高枕无忧的梦。一2020.2.8
2023-07-18 18:14:241

如图所示:这个老头叫什么名字啊?

综述:通过看图可以得出图片上的人就是叫汪东岳。你上网搜图或者搜下名字就出来了。研究生毕业后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汪东岳: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无确定职称,自由学者 。著有《物演通论》等。目前,王东岳被聘为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所带课程一律是自己的研究课题,与通用教程无关。如:给哲学系学生所带的课程是《人文现象的自然位置》;给理工科学生开了公共选修课《知识创新的逻辑路径与背景》。
2023-07-18 18:14:342

如何评价王东岳的《知鱼之乐》

首先,王东岳的书不是哲学书,是类似罗素那种哲学史的的书籍。再则,此书提出“递落代偿”只是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并不是在说进化或者退化。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也变成演化论了吗?任何一个人刚提出新观点的时候一般都很难找到适合的词的这个很正常,就好像中国人对觉悟这个词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懂。但是我们要看到他所说的很多是事实,当然不是全部的事实,没有人能看见所有的事实,他只是在他的角度提出一个看法而已。但我们不得不看清一件事情,那就是越高级的物种确实对外界的依赖的条件越多,对外界摄取的资源越多,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确实是一个趋势,这不是灭亡论,确切的说应该是麻烦的递增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越长大越烦恼这样的生命体验是人皆有。而且这也不是科学的论文,全篇都是大白话,一点也不难懂。全篇旁征博引,都是已经做好的科学和哲学,老王不过用历史的尺度串联起来了。说起来最接近老王观点的是罗素哲学发展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说他既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应为他在说的是生命体验。而且老王只是贯穿东西方学问而已,他只是提出观点并没有提出解决之路,因此思想的高度还不够但是理解的能力极强。我们读书不要纠结在他的用词上,毕竟是一个新说难免用词过激。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看这种书应当有的精神是得其意而忘其言。文字本身毫无意义。我们要的是思想和观点。而是他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话语,然后他说什么用什么词说就一点也不重要了。我读的是《物演通论》
2023-07-18 18:14:513

上古天真论中素指的是什么

依经解经,用上古天真论的内容来解。素: 上古圣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不素: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有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上古,指《内经》成书以前很远的古代;天真,即先天之真气。本篇主要讨论了上古时代的人,能够保全先天之真气,从而获得长寿的道理,故名篇。一、王东岳先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为博学的学者,没有之一(我已经近五十岁。一直在深圳做生意也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二、罗素说,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一定是来自孤独的时候。王东岳先生在秦岭脚下潜心思考和读书几十年,才得来今天的高度和业力。三、关于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我还不是太懂,也不敢发表意见,包括他的《物演通论》和《知鱼之乐》,我都看了,但还是没办法看通透,毕竟哲学家的思想脉络我们一时半会还是跟不上。
2023-07-18 18:15:091

喜马拉雅上有哪些值得听的小说推荐?

特种兵学校前传、古文观止等还是不错的有声故事合集+个人学习提升课程百度网盘资源(含喜马拉雅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_qH8y4iadl-nZa6sCuecA?pwd=2D72 提取码:2D72资源内包各类儿童有声故事读物(绘本故事、四大名著、英文版读物、睡前各类故事、各类经典儿童故事等)、个人学习提升有声故事(中小学学习方法、经典课程、学习课程、励志、著名读物等)、娱乐书籍有声故事(一些广播剧)等,而且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
2023-07-18 18:15:161

MBA考试书籍和资料推荐

MBA考试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 全真试题:包括历年逻辑、英语、数学、写作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巧、了解命题重点义重大。2.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规定MBA入学考试公共科目考查知识点及考试题型等重要信息的纲领性文件,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4、5月份组织专家会议进行修订后,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3. 统编教材:统编教材是MBA考试公共科目复习的基础,一般参照教育部统编教材。目前权威的MBA联考大纲和辅导教材主要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MBA联考辅导教材》。机工版辅导教材的主编都在华章全程独家授课。4. 内部资料:比较权威的专业MBA辅导机构一般都会拥有配合授课辅导、课后练习、模拟冲刺训练的全套内部资料。5. 信息资料:形式多样,包括研招网公布的考研信息;权威辅导机构定期整理汇编的信息等。如果你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基础知识点忘得差不多,又工作很忙,不妨可以考虑报一些辅导班。从导学开始,到提前面试,到笔试,全程都有老师辅导、督促和提醒,这样相对于自主学习会大大提升效率,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增加自己考入名校的把握和信心。资料来源:HZMBA
2023-07-18 18:15:378

王东岳为什么被称为民哲?

因为王东岳一直没有在主流哲学圈取得认可,所以王东岳被大家称为民哲,也就是民间哲学家。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研究生毕业后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王东岳提出了递弱代偿理论:王东岳在专题座谈会,解释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2023-07-18 18:17:331

“递弱代偿”是什么意思?

递弱代偿,就是说世间之物,后衍的物种的生存强度(生存的顽强程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于是,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支持因素,这个支持因素就是“代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递弱代偿,出自王东岳的《物演通论(第3版)》哲学核心。王东岳先生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但是作为补偿,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繁多。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貌似越来越强,但是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2023-07-18 18:17:501

王东岳的人物简介

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迄有著作三卷两册: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
2023-07-18 18:18:091

王东岳的老婆是谁

王梓璇是《一年级》里的萌萌哒的小美女,公主范十足。在出发之前,王梓璇跟妈妈一起收拾行李,就连一周所要配搭的发箍都带了15个,各类衣服各种,公主范十足的王梓璇真是让无数美女羡慕不已。美丽的公主王梓璇人小鬼大,她认为“数学是小孩儿学的,太幼稚了”,逗翻了不少人。  王梓璇的爸爸是湖南金鹰卡通的主播E哥,原名叫王东岳,主持过的代表作品有《童心撞地球》,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王梓璇有个名人爸爸,因为主持的又是卡通台,在“一年级”的班级里面还有王梓璇爸爸的小粉丝,让王梓璇喜上眉梢。
2023-07-18 18:18:263

学界如何评价王东岳?

如下:王东岳算不上学者,就其所谓的理论,显然符合民哲的标准。王东岳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是罗振宇的功劳,当然这和哲学无关,更和真理无关。所谓的民哲,即民间哲学家,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样的专业训练,却总有与之不相称的雄心壮志,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天生的具有一种执着精神,且不可避免的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外在表象。其实对王东岳的及其所谓的理论在知乎上已经有不少答案,但我们很难理解像王东岳这样不学无术的人会被称作哲学家,娱乐大众和哗众取宠显然不是一个搞哲学的人应有的品质。学界虽然有许多有名的论战,但他们的展开总是围绕某一个具体的观点而展开,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从中沉淀以变化气质。王东岳本人的执着已经有所爆料,少年时代的哲学梦以及自费印了三本的《物演通论》,但这并不能全面的概论王东岳,民哲的特点在本质上是依靠独立思考以颠覆共同知识。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对个人智力的自信,他们从来不甚关注学院派的研究,在这些民哲看来,学院派只是官方或者保守的代称,因此,他们也自创词汇,翻看王东岳的书,到处是这些没有划定边界,更没有严格定义的新词汇,这一点显而易见。就王东岳的理论而言,并不能说这个理论本身是错误的。但这个理论本身和哲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管是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还是社会哲学,不管哪种哲学都需要几十年的的研究,才能在这个领域内有发言权。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方法论与专用词汇,各个领域内都有经典作家,要将不同的类型体现呈现在一个系统中,显然需要一个万能的方法论,而这实际上不可能。王东岳号称成功糅合了三者,完全是一个狂妄的半瓶醋,学界一直呼喊打通中西马,而实际的情况是搞西哲的看不上马哲,搞中哲的看不上西哲,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中国。而《通论》中的并不少见,尤其是对存在的讨论,本质上还没有超越2400年前的巴门尼德,更别说对海德格尔的存在的理解,而关于存在的讨论,显然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而在王东岳的《通论》中,也是由存在开端,这样,《通论》就被罗振宇以及其教徒当做是一本哲学大作,即使看不懂,所以才是大作,如果能看懂,这显然不符合王东岳的哲学家身份了。除了这些错误之外,王东岳的《通论》就是一堆没有来源的材料,与其称其为哲学著作,不如称之为宇宙论、生物学之科普,显然,没有这么难读的科普。但就王东岳最后的结论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不足之处,但这和哲学并没有什么关系。世间万物从创生到灭亡,都有一个过程,会经历初期的发生,繁荣,衰败,灭亡,在王东岳这个上亿年的时间跨度中,像人类这样短暂的生命根本不值一提。而对我们而言,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都是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人的生命对于宇宙的漫长历史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可言,而人的一生基本上就是眨眼间的功夫,而一眨眼的功夫却是我们的一生。正因为这个时间跨度太大,才会有人恍然大悟的认为王东岳本人掌握了最终真理,实际上,他只是在描述了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万物都有生灭,就像人都有生死一样,在最初的原因和最后的结果上,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而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经历繁荣以及其衰败的过程。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物生必蒙,故受之以需。王东岳的迭代递偿就是这个意思,就像王东岳小时候只要吃饱饭就不会哭,长大后光吃饱饭还不行,还要娶媳妇一样。并没有什么新鲜感,而那些将此学说惊为神人语的信奉者,他们忽略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过去不在意地球是不是圆的,尽管他们知道地球是圆的。最后王东岳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还说,你看,我用你们的日常生活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尽管最初我们打算给北方去,但我们应该向南边走,你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所以,地球是圆的。至此应该明白了,王东岳想说的其实是世间万物最终都会灭亡,就像我们都会死一样,宇宙的死亡与诞生我们都不可能想象,因为我们要早死,我们为死而生,在上亿年的时间跨度中,人类很不幸,生命没有意义!假如你生病了,你愿意找一个自称是神医的人看病,还是会去医院?你肯定会选择去医院,因为你有脑子。身体有病,可以去医院,如果思想生病了,又该去哪里医治呢?最后说一句,知乎上有好多喜欢声称自己观点中立的人,他们答题的数目都多的惊人,涉及范围之广,堪比达芬奇、莱布尼茨,我想说你们都是王东岳么?
2023-07-18 18:18:584

王东岳是哪里人

官方没有给出籍贯。王东岳,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过《物演通论》等著作。王东岳,笔名“子非鱼”,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扩展资料王东岳迄有著作三卷两册: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物演通论》是2009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东岳。该书糅合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的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演通论参考资料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王东岳
2023-07-18 18:19:582

王东岳的介绍

王东岳,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过《物演通论》等著作。
2023-07-18 18:20:141

王东岳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王东岳销声匿迹的原因并不清楚。王东岳的最高学历是西安医科大学研究生,但是他从来没有从事过医学工作,反而喜欢研究哲学。在西北大学还没有哲学系的时候,他被聘为哲学客座教授。同时也是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虽然是哲学、文化客座教授,但王东岳讲得都是自己的哲学理论或者研究课题。奇怪的是,他的哲学理论和研究课题至今并没有在相关平台发表过,知网都找不到他的一篇文章。王东岳的社会活动:2002年夏,王东岳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小型专题座谈会,解释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2023-07-18 18:20:262

递弱代偿这个说法可信吗?

1. 递弱代偿,就是说世间之物,后衍的物种的生存强度(生存的顽强程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于是,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支持因素,这个支持因素就是“代偿”。2. 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3. 递弱代偿,出自王东岳的《物演通论(第3版)》哲学核心。4. 王东岳先生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但是作为补偿,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繁多。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貌似越来越强,但是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2023-07-18 18:20:511

什么是“民哲”?

因为王东岳一直没有在主流哲学圈取得认可,所以王东岳被大家称为民哲,也就是民间哲学家。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研究生毕业后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王东岳提出了递弱代偿理论:王东岳在专题座谈会,解释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2023-07-18 18:21:051

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是什么?

学术界为何对王东岳没有任何表态?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学术界的狭隘嫉妒。错了!这是因为他的递弱代偿理论漏洞太低级,几乎不值得反驳。要反驳的话,也只需一句话:王认为人是‘存在度"最低的存在者,但从基本粒子的层次来看,人就是一堆夸克的集合体,因此,人便有了最好的存在度!难道不是吗?并且一个人即便是死了,他的夸克、原子、分子依然存在!按照王的逻辑,人死就是存在度的回归才是啊。说白了,人死人活与递弱代偿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你用基本粒子作为存在度的尺度,那么生物界与无机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堆基本粒子。但如果你把无机界简化为分子基本元素,把生物界简化为细胞耦合体,从而否定或无视它们作为基本粒子的存在,然后回过头来却再用基本粒子尺度衡量它们的存在度,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2023-07-18 18:21:354

疫情启示录:现代社会的本质。(三)科技的本质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的疫情,那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病毒在不断演化,但演化趋势是可预测的:毒性会不断减弱,但传播力会不断增强,这是所有病毒的演化规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种新药的问世,最终新冠病毒将会被人类驯服,变得像流感一样稀松平常。 疫情,必将促进药物相关的研究飞速发展,直到彻底控制病毒。然后……人类将会迎来下一种更厉害的病毒,和相关生物科技的又一次飞跃。 当新冠变成旧冠,科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 一、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商业效率越来越高。人们在普遍享受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分工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稍微有一个小小的bug,就会导致系统运转吃力,甚至随时有宕机的风险。也就是说,复杂系统的容错率很低。 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人类社会修复下一个bug的代价,只会越来越大。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人类的农业时代,大约为一万年左右,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渐加速,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时代到如今正在经历的人工智能时代,从二百多年到短短几十年,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演化周期越来越短。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类社会的脆弱一览无余。放眼全球,现在除了中国还在上下一心,努力抗疫,其它无论美欧发达国家还是撮尔小国,无一例外都彻底躺平。原因无它:代价太大。 大城市聚集了最好的社会资源,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高的商业效率,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几乎是不可逆的趋势。 中国的抗疫,有强有力的领导,强大的国力支撑,但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迄今为止仍未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像北上广深这样的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城市,城市治理水平应该在全世界属于一流水平,再加上中国独有体制优势加持,在疫情冲击下,应对尚且颇感吃力,人力物力捉襟见肘,其他国家也只有彻底躺平一条路了。 下一次,怎么办? 二、重新审视"递弱代偿" 民间哲学家王东岳在其著作《物演通论》曾经提出过一个"递弱代偿"理论。他认为,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这就做"递弱"。相应的,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技能也越来越多,这叫做"代偿"。这个理论面世以来,遭到了多方质疑,所以并没有流行开来。 业界尚且难于达成共识,我一个搬砖人,自然无法辨别真伪。但疫情以来,让我重新审视这个理论。 王东岳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越低级的生物,越简单,越稳定;越高级的生物,越复杂,越脆弱。地球上很多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几亿年,到如今还活得好好的。但很多进化了的高级物种,已经灭绝了。 不仅是生物,社会形态的演化似乎也遵循着这个规律。 试想一下,今天,如果在大城市里断网一天,很多人都会失魂落魄,无法工作。停电一天,怕是要直接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 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但随着这个系统越来越复杂,个体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存能力却越来越退化。系统越复杂,意味着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差。 以前,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认为他是个“反动份子”,明显“逆人类潮流而动”。现在看来,他是在警告后人: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盲目发展。 王东岳的洞见,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如果老子是正确的,那么,今天的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 也许,他是正确的。 三、科技的本质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洞见,似乎正在被现代科学不断佐证。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寂灭”的方向发展。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这个趋势,就叫“熵增”。如果太阳熄灭了,地球也就完了,你不吃饭,就会死。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地输入能量,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我们就叫“负熵源”, 所以,万事万物发展和毁灭其实是辩证统一的。从宇宙的尺度上来讲,它的发展趋势就是尽快地燃烧掉自己。物质演变,从尘埃到星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都是为了加速能量的消耗过程,也就是为了不断产生“科技”。为了尽快的燃烧能量,就需要更先进的能量燃烧机制。也就是说,能量燃烧的效率是要不断增加的,这个效率,就是我们直观上理解的科技。 新冠来了,各种疫苗和药物相继问世,病毒不断演化,药物研发的效率不断提高,新的疫苗和药物继续跟进。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新冠病毒变成和流感一样稀松平常。天花、霍乱、瘟疫,人类都是这么挺过来的。 所以,科技的本质,就是效率。效率的本质,就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转的“负熵源”。由此可知,科技=负熵源。 为了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科技必须持续加速,给人类社会提供负熵源,以抵抗疫情这样的“熵增”。 于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系统越来越复杂。科技水平和这种复杂之间,互为因果,螺旋上升。 福兮?祸兮? 总之,世界从不美好,世界只在平衡之中。 四、后疫情时代的生存策略 今天看到一条信息,封控期间,某城市某报的一个颇有才气的年轻女记者,选择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不由得一声叹息! 活着,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哪一个成年人不是劫后余生? 无可否认,不论科技如何发展,疫情都将深刻地改变社会,改变每一个人。后疫情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该怎么办?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疫情来了才知道,身体健康,有强大的免疫力,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免疫力,其它所有的“力”,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常识,就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而言,个体差异是极大的,别人能熬夜加班,第二天仍然精神抖擞,你不一定能;别人能一口气跑5000米跟玩儿似的,你不一定能;别人能够胡吃海塞,啥问题也没有,你不一定能。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和工作节奏,至关重要。 病毒和疾病来了,自身的免疫力,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 2、学习力是抵抗人生“熵增”的唯一武器。 这个时代,科技越来越发达,资讯似乎唾手可得,但信息发达并没有填平这种鸿沟,反而使差距越来越大。会甄别,信息就是资产;不会甄别,信息就是负债。 而甄别信息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力。很多人之所以排斥新鲜事物,本质上是学习力不足。同样是七老八十,有的人智能手机玩得贼溜,有的人却连公交车也坐不了。 学习力不足,导致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满天飞的信息,别人说啥是啥,没有分辨力,把很多毫无逻辑的所谓“金句”奉为圭臬。比如时下正流行的“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咋一听,哇,这不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殊不知,很多道理的成立,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是有适用范围的。比如这一句,就扩大了适用范围。人,赚小钱靠认知,赚大钱一定是靠运气的。不然,那些牛逼轰轰的大人物,一定是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所以总是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的钱。事实是,他们不是上帝,没有全知全能,他们一定是抓住了人生的某个机遇,赚到了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人是观念的产物。没有学习力,没有深度思考,就会被自己的观念局限在当下,被某些错误观念缚住手脚,动弹不得。殊不知,一句成功的口号,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可以让人变傻的,而且一傻好多年。 这个世界上,能为你遮风挡雨的,也能让你不见天日。人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给人生系统输入新的能量。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不一定能让我们大富大贵,但却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兜底。 学习力,是抵抗人生系统“熵增”的唯一武器。 3、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疫情尚未结束,俄乌战争如火如荼。世界的上空,阴云密布。用我妈的话说,叫“槽里无食猪拱猪”。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渺如尘埃,无力改变这种世界大势,更无力改变世界的“递弱代偿”——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 但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掌握自己。——仅仅是某种程度上而已。 人这一生,看着好像很长,其实关键处真的只有几步。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把身体照顾好,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新的东西,去低成本试错。然后,相信积累的力量,用时间换空间,等待量变产生质变。 很多人会高估一天一周的力量,低估了三年五年的力量。其实,人生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事,重复就是力量,数量堆死质量。你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到那个临界点,就是不会爆发,就是看不到希望。 每个人都年轻过,都相信来日方长,但当我们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和磨难时,勇气会慢慢消逝。谁也说不清,明天会怎样。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精力只够用来对付生活的一地鸡毛,但是,当你看清了时间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时,你内心会多一分笃定和从容。 疫情总会结束,生活终将继续,科技即将爆发。——别沮丧,慢慢熬。熬,才是生活最深的滋味。 最后,借用《民国之文豪崛起》的一段故事结尾。 王国维问:“明诚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周赫煊说:“没什么期望。我也不图她以后有什么出息,只要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幸福美满过完一生即可。” 陈寅恪吐槽道:“你这还叫没什么期望?不管男子、女子,谁不想拥有那样的人生?” 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拥有那样的人生。 一起努力吧,诸位!
2023-07-18 18:21:481

万物皆有序章的意思是什么?

凡事过去,皆为序章。意思是一旦发生了的事情,就已经成为过去。引申意思是不要再沉溺于过去,而要把握当下,面对未来。“序章”是写在文章前面的话,不是正文,也不是文章重要的部分。凡事过去,皆为序章,是对过去轻描淡写的意味。过去不只是代表失去也包含所得到的,无论所失还是所得,无论好与坏,都已经过去。原句是“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出自于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开头,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之一,原文是: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扩展资料:凡事过去,皆为序章。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根据不同的语境也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写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过去的释怀,放下过去的心态,也可以用来劝说他人放下过去,着眼于当下和未来。举例如下:1,事过境迁,凡事过去,皆为序章。我们还是应
2023-07-18 18:21:5711

如何评价王东岳这名学者以及他所提出的学说?

东岳老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语言用词精到准确,是近现代以来少有的传统型师尊。他的理论愚而没有学懂,但其师表风范令愚起敬。为贤为圣由后人评说,我辈少辜惘论吧。如果以韩俞的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来评价,王东岳先生在中国历上完全拥有他的一席之地。我觉得王东岳先生是把狭义哲学讲得最清楚的中国第一人!也是实现哲学“接着讲”近代第一人。当一个人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他就会用自己的标准定义社会现象的好坏。正因为有独特性,会有人反对,因为思想基础体系不同。我们对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应该学习他们的具有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完全接受结果。最近我们出现了很多研究易经和道德经的高手,他们用古代的标准定义现代的对错。这是非常错误的。首先说王东岳是个传播正能量的人,他把自己涉身事物外剖析,很多是依哲学角度论事。虽很多事物不如专科人员那么精细,但他那独到、跳越的思维把很多事物的危机亮于世人,不避讳权威,给人类敲响警钟。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能够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观点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形成一套自己的物演通论,也许有点地方他讲的不全面,但是他的这种系统思维方式、理论风格还是不错的。
2023-07-18 18:22:301

为什么称王东岳民间哲学家?

因为王东岳一直没有在主流哲学圈取得认可,所以王东岳被大家称为民哲,也就是民间哲学家。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研究生毕业后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王东岳提出了递弱代偿理论:王东岳在专题座谈会,解释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一个新的万物演化规律——“递弱代偿原理”。他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这个理论模型把物质的演变运动放在了可以定量考查的基础上,并化解了既往进化论的深层困惑:即在宇宙演运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愈高级的物种,虽然它们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亦即“衍存属性”越来越繁华),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2023-07-18 18:22:481

王东岳的水平高吗?客观的评价,他到底是个怎样人?

王东岳老师的水平特别的高,他有很高的哲学思维造诣,而且王东岳老师也是一个特别善良正直的人,他有很高的正能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他的一席之地。
2023-07-18 18:23:054

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两类人,一类人总是在抛出问题 ,不断地向别人寻求帮助,人称trouble maker。还有一类人仿佛什么都会,团队中遇到问题都会去找他解决,人称trouble solver。第一类人的思想依赖越发严重,逐渐发展成臭名昭著的伸手党,变身整个团队中的价值索取者,逐渐被众人远离。第二类人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变成团队的价值提供者,变得受人欢迎。 我们大多都希望自己远离第一类人,接近并学习第二类人,并希望自己变成第二类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大多人提出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描述不清楚自己的问题,讲一大堆东西,大多是现状、心理感受。更多的是 表达 自己的情绪,希望别人了解你。但自己都不清楚问题在哪里,那么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所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澄清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要从现状寻找到引起现状的最小可能原因。比如下面的例子。 从现状不断的探究,寻找到最小不可观测疑惑点,然后针对最小疑惑点寻找对策,进而才能解决问题。而且大多数问题当你澄清到疑惑点时,你自己就可以解决了。 我十分赞同一句话,“**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trouble solver 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因为他有对问题有探究的意识,进而可以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较好的问题澄清模型,来自好友马琦博士,当遇到问题时先按照这个步骤试图分析一下根源问题,大部分问题都能自己找到答案。 这是好友大卫发朋友圈的一个案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看。 上周,听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说道“央视的新闻联播也挺好看的”,很诚恳。我突然联想起之前的另外一位老师说,他每天都会看央视的新闻联播。我才突然明白,一直被我们嗤之以鼻的新闻联播,如果带着抽丝剥茧的观察力去解读它后面的含义,的确有非常高的价值。 质疑假的,会让我们发现真理。质疑真理,会更让我们捍卫真理。 所以解决问题,一定要学会质疑,质疑外界,也要质疑自己。 比如在常用软硬件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人信誓旦旦的说着“我的做法不可能有错误!,但是结果为什么不对呢?” 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我的操作是正确的!但是结果和预期是不一致的!肯定是系统错了,真垃圾!那我没招啊!我需要找个人,一起证明下是系统错了!因为,毕竟不可能是我错啊?那只能找人看看呗” 真的自己没有问题吗?如果是一个成熟的系统或方法!我相信大多情况是你错了。 有质疑的意识,可以帮助你把质疑点观测区域放大,进而发现出真正的质疑点,从而解决问题。 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我们要养成归纳与推理的习惯。 确定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单因素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可变变量,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问题),这个是不断的缩小可怀疑对象、直到找到问题的最好方法。 尽量避免单因素决策法(就是认为只需要做好某件事就可以达成目的)!世界是复杂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很复杂!比如你要解决成功的问题!只需要靠坚持就行吗? ** 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拆掉思维里的墙》) 生活中少用 “只要.....就可以什么...”“这个东西不就是.....”这种句式,避免使用过度的单因素决策!也避免把问题简化。 (《学会提问》) 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特别,减少使用 “虽然你的方法说的很好,但是我的情况是......”的句式。全世界60亿人.你的问题大多数人已经遇到过,互联网上大多有现成的答案。就算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有类似的答案! 而且别人并不是如同你那么了解自己,别人的方法自然也不一定能适用自己,要将别人已有的答案结合自己的情况,整理出自己的答案! 养成遇到问题先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的意识!多用谷歌、百度、维基百科。 掌握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方法(你看到这里第一反应是留言问我高级搜索方法是什么还是自己去搜索一下?)。 我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时面对问题苦苦求索而不得解时,可能就是局限性的问题了。面对这种情况,不妨尝试跳出思维框架,或许有焕然一新的思路。 思考框架,就是你思考这个问题假设的基准。 比如在群里讨论 技术的未来时,有人提出 “人类是技术的一个宿主,等技术继续成长之后,人类说不定就灭亡了,技术会寻找下一个宿主”这种就很值得深思,它跳出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得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昨天参加了一个活动,在自我介绍的环节,我看到每个人的自我介绍最开始的话是“大家好、我是.....”,那么我就在想,我能不能跳出这个定势思维?于是我故意在自我介绍的结尾才说出名字,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我们要经常拆掉思维中那些定势之墙!避免解决问题的思考局限于几个特定的点!(幽默是个很好的方法!) 显意识能处理较复杂的任务,逻辑性强,但是单进程。潜意识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比如你在此刻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潜意识控制着你的呼吸、心跳、提问、眼睛都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发散性好。(《思考快与慢》) 用潜意识思考就是把问题放到思绪中,时不时的去想一想,用无意识的思考去思考。这种思考方式比显意识思考更具有发散性。 我一直坚持午睡,既可以为下午工作提供充沛的精力。附加收获就是午睡处于浅睡眠,可以得到很多灵感。曾经在实习的时候,我很长时间都被一个难题给困扰,连续几个重大进展都是在午睡中获得灵感从而完成的。 包括本篇文章,也是在2016.6.3号的早餐时间突然想到这么一个主题,然后边吃早餐,脑海中就冒出来好多关键词出来(随时记录),然后早餐吃完了,本文的框架也就全出来了,剩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有意识地用潜意识思考问题,经常会带给你惊喜。 思想独立是这个世界最难的事情。信息爆炸、人的社会属性不断加强、产品过度(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教化都让大众的思考能力逐渐钝化。你不用太聪明、不用多厉害,依然饿了可以点外卖、要出去可以叫车,可以“快乐”地度过一生。 王东岳先生《物演通论》提出的“递弱代偿”原理指出, 世间之物,后衍的物种的生存的顽强程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250万年之前,非洲的人属开始演化,他们需要有强壮的肌肉、顽强的体魄、敏锐的视觉还要依赖良好的“运气”,才能侥幸存活,最终完成繁衍的生物使命。而250年之后的现在,肥胖、近视席卷了大部分人类,而我们大多都可以活到60岁以上。那么在很多年之后,那时的人类是不是连思考的能力都不需要有就能获得更好的幸福?那时他们还叫人类吗? 保持思想的独立,是努力在这个彼此依赖逐渐严重的社会中保持那么一点点自我!面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看待角度以及解决方式。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的时代,知识是扁平的在,只要你想学,你可以去自学所有你想学的东西。 多用自学的方式去学习一些东西,在增强你个人竞争力的同时,你的个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加强,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会逐渐加强。这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的办法。 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经常使用搜索引擎获取答案。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搜索。比如错过了微信群里的通知、资料时,我第一反应是发问,看看有没有群里的人丢出来,但是实际上呢?我其实只需要用下群搜索就能知道结果啊?我可是自诩为搜索引擎的重度使用者呢?怎么会忘了呢? 刘未朋先生的《暗时间》里面对以上情况做了如下描述(有删改): 这就是知识经验跨情境切换的案例,刘未朋先生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多观察反省、多抽象本质,从而举一反三。 知乎大神采铜老师在新书《精进》中提到,如果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必须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让不同的知识进行融合,洞察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启发性。 比如将“精益创业”思想融入写作? 本文就是分层写作法(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东西)的应用 将程序员思维融入知识管理?参见我的另外一个案例 通过知识的抽象和关联,将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从而更加多方面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没有总结。 思绪 产生时间:2016年6月3日 早餐时间(30min) 第一次: 开始时间:2016年6月3日06:53:49 结束时间:2016年6月3日07:55:57 第二次: 开始时间:2016年6月4日09:35:15 结束时间: 2016年6月4日10:34:35 第三次: 开始时间:2016年6月5日07:16:09 结束时间:2016年6月5日09:36:00 作者简介:西子学院 AB先生(九届杭州创业班) 西子学院:和君九届发起,在坚持每两周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坚持学习至上、作品声音、同侪力量的正能量去中心化社群。 什么是西子学院? 点击我
2023-07-18 18:25:401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哲学是对于整个时代成果与精神的概括,哲学精神是塑造时代精神的匠心与灵魂。概括为以下方面:1、联系的文明。终极理性保持消除矛盾、避免危机、塑造无限生机的必然联系,概括为联系的文明,启示得天独厚的幸运,昭彰自然之完美。2、联系的现实与时代精神。在人们相互联系中,自然联系树立的道德规范所可靠保持的平等、互助、关爱的现实精神与联合主题所积极倡导的‘民治、民有、民享"的时代精神同在。3、传承的现代精神。相对统一的个体精神组合成承前启后的现代精神,反映着按权力分担责任的组合关系与机会均等的时间限制,以及现代生活中更多的自由选择。对于现代人而言,时代属于开创的、循巡秩序的人们,属于人民。人们得以生存、发展、自由的,所成就的及实现成就所要求的组合关系,永久地为社会整体联系所确认。同样地,共同秩序维护着的生生不息的联系,塑造永不磨灭的历史精神,它反映人类文明梯度发展历程、现代生活与历史演进,贡献于历史完整性,预示着更加开放、自由、广阔的未来时代。
2023-07-18 18:25:544

脆弱的人类文明 - 《失明症漫记》读后

新冠病毒疫情还在蔓延。这个时候现实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比小说还精彩,但是捧起这本《失明症漫记》,依然还是感到震撼。 故事比较简单。就是讲一场会传染的失明症给人类文明社会带来的冲击。作者从三个时空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第一个时空是传染刚开始时的城市,失明症如何从第一个失明者开始,迅速传播。第二个时空是精神病院,被隔离的患者,如何在一个资源稀缺的封闭式空间里苟活。第三个时空,从精神病院逃出,重获自由的盲人们再次返回被瘟疫席卷后的城市,而这时的城市一切都不复从前,整个社会秩序崩塌,一切回到原始社会。 人类很自大,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环顾自己建立起来的文明、高楼大厦、飞机大炮、原子弹,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恕不知人类的文明其实无比脆弱,小小的一个病毒,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杀死数以亿计的人类,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 毕竟人类的文明,最早不过7、8000年,但是病毒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里说过递弱代偿原理,越低等的物种越容易存活,安全感越高,越高等的动物,越难存活繁衍下去,智能也是被逼之下进化出来的结果。所以如果人类依然不善待自然,敬畏自然,能在这个地球上存活多少年,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小说在第二个时空中描述的病人被隔离后的悲惨遭遇,令人震撼,人性中的恶暴露无遗。随地大小便、恶臭蔓延,哄抢食物,歹徒用枪强占过量的食物,不分给其他普通盲人,几千年的文明熏陶、价值观灌输,在生存的迫切压力之前,变得不值一文,一夜回到原始社会,甚至活成了动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类的最低需求是生存/生理的需求,当人的最低基本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仁义礼智信都是白扯,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国家、种族、宗教、阶层等上层的人类文明,所以在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些想象的共同体都是虚无。 反过来讲,当一个国家、群体或者组织,出现了严重威胁到国民或者组员的人身安全,让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事件时,这群体或组织的危险便如影随形,所以毛爷爷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新中国的头等大事,而各个国家也把失业率的指标看得尤其重要。同样像瘟疫,大流感这样的危害公共人身安全的事件也应该引起国家相当程度的重视。 最后说一点吧。书中只讲述了失明症是如何摧毁了人类的整个社会、文明,其实如果这帮人还保持着失明的状态,故事继续进展下去,应该也会有一个社会文明的重建过程。当然是盲人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他们也会形成组织,阶层,社会分工,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文明。毕竟失去看的能力的人类,还有智慧,以及内在对善和爱的追求。
2023-07-18 18:26:151

王东岳是谁啊?

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无确定职称,自由学者。著有《物演通论》等。
2023-07-18 18:26:251

创新的第一性原理

本文基本脉络 为什么学习科学与哲学? 新一代企业家就是靠思考致富的 急需在哲学、科学、美学等领域 第一性原理意义: 超越因果律 成为第一推动因 -第一因必须是不动的 -第一因是唯一因 寻找现象背后的深层本体 如果从现象层面会成为多因素 一定找不出结果 要从横向的因果律变成纵向的本体律 第一因必须是抽象的 没有掺杂物质的纯粹 乔布斯的第一因:基于科技与人文的简洁 人类简史:虚构的故事 经济发展理论:创业家创新,曲线的跳跃 国富论:看不见的手 物演通论:递弱代偿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张首晟:假如用一个信封总结人类的知识 可惜全是西方的 没有东方的 中国思想家长于具象思维 不是逻辑推导 比如关于日食月食: 中国人相信眼见为实 成功故事对中国人的冲击大于第一性原理 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是道理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 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 亚里士多德:五种元素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毕达哥拉斯:自然本体是数 柏拉图:理念论 欧式几何建立了一个假设演绎法的思想体系 目前这种演绎法是科学家必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哲学与科学的进步 本质上是公理体系内的基石假设的分离与重组 基石假设的组合进化 牛顿的假设: -物体运动是因为外在的“引力”的作用 -物体的默认状态是运动(惯性力),受启发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笛卡尔:人的一生都应该彻底地对自己的全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 我们把许多错误当成真理接受下来 他们本身可疑的 如何找? 假设有个邪恶骗子 让我分不清哪个是事实 那个是植入? -“我思故我在”,我在是指怀疑的主体 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是人类世界唯一的公理 大洗澡正是发现新的思维管道 假设的分离与重组 -去除前人的错误假设 -根据第一性原理 进行新的假设 流程: 先假设科学不是真理 根据观察做推测 进行假设 然后证伪 精益创业就是假设演绎法 不连续技术创新提出了主导性设计 精益创业最重要的是寻找主导性设计: 假设一:产品价值假设 假设二:自然增长假设 验证:MVP 精益创业是逻辑上的试错法 是哲科文化,逻辑模型在先,实践检验在后 从一箱苹果中找到坏苹果,先把所有苹果翻出来,把好苹果找出来 巴菲特和芒格:思维框架 索罗斯:不确定原理 反身性哲学 贝佐斯:生物自组织 Elon musk:第一性原理 从头算,无需任何经验数据,只有少量基本参数做量子计算 物理学真正能帮你发展新的东西 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 将现在的思维变成0,这就是从头算 -特斯拉:电池组和营销创新 -SpaceX:第一个可回收火箭 -Hyperlook:高铁的四倍,人类第五种工具 -在火星上退休 三个影响人类:互联网,可持续能源,火星移民 能够创造大价值的人有两个特点: -在连续性现象中发展非连续性 -在非连续性假设中寻找连续性 科技与产品驱动的简洁理念帮助苹果跨越非连续性 失败案例: -微软没有从PC系统到手机系统 -Intel从PC芯片到手持芯片 -诺基亚从塞班到智能系统 乔布斯有第一性原理,坚守第一性原理: -科技与人文的简洁 -基于科学与美学之上的简洁 简洁贯穿到所有要素里:管理,流程等 -销售与产品比较时选择产品 -流程与产品比较时选择产品 -技术与产品比较时选择产品 要从客户体验出发,然后去考虑技术 把有限的体力和精力放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上,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会呈现!——李善友 总结: 1、非连续性基础的连续性假设 2、创新就是在非连续性基础上,寻找连续性的跳脱本体 3、创新就是在本体基础
2023-07-18 18:26:49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是?

意思是: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多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登幽州台歌》。全诗如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如下: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2023-07-18 18: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