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公然背叛工人阶级事业。他们非但没有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对列强间的争霸战争,反对本国政府;还公开站在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方面,在国会中投票赞成政府的战争拨款,参加战时资产阶级政府,为帝国主义效劳。因此,第二国际实际已经分裂成为一群互相厮杀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它已经彻底破产了。而另一方面,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急剧尖锐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来,无产阶级需要有一个新的真正革命的国际组织。这个光荣使命最后落在了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身上。
1914年11月,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的反战宣言中,首次提出要建立新的没有无产阶级叛徒参加的第三国际。列宁为了创建这样一个组织,在思想理论和组织方面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内就存在着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左派力量,如德国的斯巴达克派,保加利亚的紧密派,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分子等。但是,这些左派分子在思想上并没有同右派彻底划清界限,在组织上还同中派右派同居在一个党内。为了帮助各国左派,列宁发表了《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著作。列宁不仅揭露了修正主义的错误,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的学说。列宁的这些著作给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途,为建立新的国际奠定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列宁还十分注意帮助各国左派分子从组织上同机会主义领导决裂。1915年9月在瑞士齐美尔瓦尔德,1916年4月在瑞士昆塔尔先后两次召开了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在会上,列宁同各国左派分子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并团结他们组成齐美尔瓦尔德左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阿根廷、芬兰、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在1918年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也在1918年11月爆发革命,年底,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各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创建共产国际提供了前提条件。1919年1月,俄共以及波、奥、匈等八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通过了告各国无产阶级组织书,要求他们派代表来苏俄,讨论成立共产国际的问题。
为了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右翼于1919年2月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社会党人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26个国家的102名代表。会议决定恢复第二国际,即伯尔尼国际。
1919年3月2日,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的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开幕。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和武装干涉,能从国外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当时只有德国、奥地利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多数代表是在苏俄的外国侨民。当时旅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刘泽荣(刘绍周),张永奎作为中国代表也列席了这次会议。
列宁在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修正主义颂扬一般民主,实际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即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斥责一般专政,实际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列宁的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它指明,新的国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会议就是否立即成立共产国际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德共希望推迟宣布。列宁作了大量说服工作,最后会议决定将此次会议改为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出席成立大会的,有35个组织的34名有表决权的代表和18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在工人苏维埃的旗帜下,在夺取政权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斗争旗帜下,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联合起来”。最后,大会选举了由苏俄、德国、奥地利等国共产党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选举了列宁、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拉科夫斯基和普拉廷五人组成共产国际执行局。
共产国际成立后,各国革命运动有了重大发展。苏俄取得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1919年春,匈牙利和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一度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意、英、法、日、美等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印度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也蓬勃发展起来。1919年,荷兰、丹麦、保加利亚、墨西哥、美国等国先后建立了共产党。1920年春夏,希腊、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建立了共产党。
1920年7-8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41个国家的217名代表。这次大会同上次不同,大多数代表来自国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会。
国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又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一批新的共产党。1920年,英国、法国、土耳其共产党成立。1921年,意大利、中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建立了共产党。
中派分子,于1921年2月在维也纳开会,成立了“社会党国际工人联盟”,即第二个半国际。参加会议的有英国独立工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等。它们宣称站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间,但两年后就同第二国际合并了。
1921年6-7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参加大会的已发展到52个国家的605名代表。中国的张太雷和瞿秋白参加了大会。
此次大会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各国革命斗争受到挫折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认为,当前各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争取群众,并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提纲指出,共产党可以同社会党签订统一战线协定,但必须保持共产党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1922年11-12月,共产国际在苏俄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此次出席大会的有58个国家的408名代表。陈独秀和刘仁静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进一步讨论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肯定了执委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并要求东方各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此后,共产国际在1924年,1928年和1935年先后召开了三次代表大会。到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布结束活动并解散。共产国际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43年5月21日,一条从莫斯科传出的消息震惊世界:共产国际将要解散。共产国际从1919年成立,至此已经存在24年。作为全球性的政治组织,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斯大林是当时世界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实际上也是共产国际的领袖。长期以来,共产国际的重大决策都是由他作出。那么,在解散共产国际这个重大问题上,他是怎样考虑的?共产国际解散的经过又是如何的?
其实早在1941年,斯大林就发出惊人之语:共产国际没必要继续存在。这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20日深夜,斯大林向苏联主要党政军领导人(在场的有莫洛托夫、加里宁、伏罗希洛夫、安德列耶夫、米高扬等)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介绍了他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的谈话。然后他出人意料地就共产国际的存在讲了一大段话。斯大林说:“一些党(指美国共产党,1940年11月为适应美国的法律,共产国际同意美国共产党退出共产国际)从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那里出来了,这并不是坏事。正相反,各国共产党应成为完全独立的党,而不是共产国际下面的支部……不同国家中的情况和任务完全不同。在英国是一个样,在德国又是一个样,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当各国共产党按此方式得到巩固时,再重新恢复它们的国际组织。国际是马克思时期建立的,当时正期待着即将发生世界革命。列宁时期的共产国际是在同样形势下建立的。当前,每个国家本国的任务突出了,然而,各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国际组织下面的支部这种状况是个障碍……请不要抓住昨天不放。应认真考虑已经形成的新的条件……”
在《季米特洛夫日记》出版之前,能够公开看到的斯大林关于共产国际解散的言论只有一件,即他在共产国际宣布解散后,于1943年5月28日对英国记者的书面讲话。他在给路透社记者的答复中说:共产国际的解散,便于一切爱好自由的民族组织共同进攻共同的敌人希特勒主义……。《季米特洛夫日记》披露斯大林1941年的谈话,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样,共产国际在近期是否继续独立存在,以及在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国际联络和国际工作的新形式问题,都尖锐而明确地提出来了。季米特洛夫非常敏感,第二天,他就提出了共产国际工作的新思路:第一,在近期停止共产国际执委会作为各国共产党的上级领导的活动,使各国共产党具有充分独/立性,使它们变成真正本民族的政党,根据本国的条件按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具体任务并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负责;第二,把共产国际执委会代之以情报和对各国共产党提供思想和政治援助的机构。显然,季米特洛夫的新思路与斯大林讲话的用意不完全相符。十多天以后,季米特洛夫在苏共中央日丹诺夫处讨论,议题则是如何终止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活动。在讨论中,将共产国际“解散”的意思已变得十分明确:“这一步骤应完全是严肃认真和始终如一的。不应该出现只换一件外衣,而其余一切都照旧的状况,也就是说不应是解散了共产国际执委会,而实际上存在着国际指导中心。”
1943年6月:在匆忙间解散 一个月后,苏德战争爆发了,拟议中的解散共产国际的工作停止了,共产国际全力开展了配合和支持苏联卫国战争的工作。比如,根据斯大林的主张,共产国际改变了1939年英法德等国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判断,重新提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路线,并据此向各国共产党发出指示;号召各国共产党用一切力量支援苏联人民的正义战争,用一切力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指导和帮助被希特勒德国占领国的共产党组织掀起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武装斗争;搜集德国占领地的情报,并就各国共产党的事务和工作提出意见,给予指示。从工作方式和领导职能方面考察,这与以前共产国际的工作程序是一致的。
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公开性活动减少了。用季米特洛夫的话说:“没有必要突出共产国际。”这是根据斯大林的意见而这样做的。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对季米特洛夫说:共产党“把其他国家的人吓着了”,要避免让别人产生苏德战争是法西斯与社会主义之间战争的感觉,因此,“目前,共产国际不应公开出面”。
这种情况到1943年5月开始发生变化:因战争而搁置的解散工作再次提上议事日程。这年5月8日,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曼努伊尔斯基与苏共领导人莫洛托夫就解散共产国际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商定:“要制定一个解散这个中心的文件”。由于以前曾有这方面的酝酿,因此文件很快就起草好了。5月11日,这个草案呈送斯大林。当晚斯大林召见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和曼努伊尔斯基,同意了这个草案,同时还讨论决定了解散共产国际的程序。5月13日和17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两度开会,对草案进行讨论,一致通过将这个草案作为决议的基础。
5月21日,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召开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除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外,还有季米特洛夫和曼努伊尔斯基。莫洛托夫宣读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加里宁指出,敌人会利用这个行动。而斯大林再次阐述了解散共产国际的理由:经验表明,无论是在马克思、列宁时代,还是在现在,由一个国际中心来领导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人运动都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建立共产国际的时候,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以为我们可以领导所有国家中的工人运动。这是我们的过错。共产国际的继续存在会败坏国际主义的思想名声,这是我们所不想要的。解散共产国际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这在决议中并没有提到。敌人诬蔑各国共产党,说什么他们是外国的间谍,这也有碍他们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工作。随着共产国际的解散,敌人手中的这张王牌就被打掉了。所采取的这个步骤无疑将巩固作为全国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各国共产党,同时也将加强以苏联为基地的人民群众的国际主义。结果,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了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 与此同时,按照议定的程序,20日、21日,向各国共产党发出了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此时斯大林是比较着急的,20日他打电话给季米特洛夫说:“要不要今天将主席团的决议交去付印?要快一点公布。”由于通讯的原因,没有能够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在当天公布。但很快,5月22日《真理报》就公布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实际上这是非常匆忙的,因为共产国际的大部分支部还没有反馈意见。5月28日,斯大林就英国路透社记者的提问作了书面回答。直到6月7日,根据各国共产党的反馈意见,季米特洛夫给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送去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关于各国支部通过解散建议的决定草案以及给报刊的新闻公报稿。6月8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确定所有(现在存在并有可能通知决定的)支部一致批准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建议,宣布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和秘书处及国际监察委员会解散。6月10日,《真理报》公布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1943年6月8日决定的通告。6月12日,在斯大林住处召开了讨论共产国际解散的善后会议,决定在联共(布)中央特设国际联络部,委托其领导原共产国际的下属机构。至此,存在24年的共产国际正式解散。
斯大林的战略和策略思考 从共产国际解散的经过可以看出:此事自始至终是在斯大林的指导和批准下进行的,它贯穿了斯大林的政治判断和政治意图。从1941年4月开始酝酿,到1943年6月正式解散,斯大林曾两次提议解散共产国际,这大约有着战略和策略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斯大林认识到:共产国际的领导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实际需要。共产国际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西欧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捍卫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世界革命而建立的,其战略总任务是“加速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经过二十多年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指导各国革命几经挫折后,共产国际的领导体制的缺陷已经充分暴露,这不可能不引起作为共产国际实际领导人的斯大林的深刻思考。正因如此,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突出地强调了两点,一是,针对法西斯势力十分猖獗的形势,制定了建立反对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和反帝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二是,提出要改变共产国际的领导方式,要求共产国际执委会“在把活动重点转移到制定世界工人运动的基本政治、策略路线的同时,要在决定任何问题时,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出发,而且一般说来,要避免直接干涉各党的内部组织的事务。共产国际的任务和职责的变化,说明共产国际的职能已经与共产国际成立之初大不相同。共产国际七大的这两大决策,是与斯大林的认识密切联系着的。 同时,这种领导方式的改变,是否可以看作是斯大林在潜意识中对共产国际历史价值认识的一个变化呢?共产国际这种领导方式的变化,其结果必然是削弱共产国际执委会对各国共产党的控制,实际是削弱斯大林对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换个角度也就是说,在斯大林的战略考虑中,共产国际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是逐渐下降的,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苏联应对国际形势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了。
第二,在时机选择上,1940年冬至1941年春,苏德关系明显恶化,斯大林不能不做应对战争的准备。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为避免形成德国和其盟国日本东西夹击的局面,苏联与日本在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提议解散共产国际,也是为此目的的一个措施。联系此后季米特洛夫与苏共中央领导人日丹诺夫、扎哈罗维奇等讨论关于终止共产国际执委会活动时的谈话,斯大林分化德国与日本的关系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通过解散共产国际,“所有反/共产国际的公约将一下子失去基础”,从而可减少日本与德国形成东西两面夹击苏联的可能性。当然,此举也有影响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共产党和苏联的看法的用意,通过这一步骤,“资产阶级将失去他们所说的共产党人服从于某一外国中心,也就是说他们是‘叛/徒"这样一张最重要的王牌。” 到了1943年,苏联在外交关系方面仍需要大的突破。一是,虽然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胜利,但战争的形势仍很严峻,需要盟国的大力援助;二是,拟议中的第二条战线迟迟不得开辟,苏联独/立承担着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重担。从减轻苏联的战争压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击溃希特勒”的期望出发,亟需推动美英开辟第二条战线。因此需要与英美等国修好。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领导共产国际在世界开展共产主义运动是恐惧和担心的。斯大林出此举措,应是消除英美疑虑,改善与英美关系的一大努力。这也是他急于公布共产国际解散文件,共产国际在一个月间匆忙解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