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线宝宝说害怕
-
一.罗森塔尔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并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并随机选出了其中20%的学生。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告诉他们的老师, 这20%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潜力,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出现在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智力等),被老师或其他人保以更高的期望的学生,能够从这种期待中得到鼓励,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延迟满足实验。
这是发展心理学家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儿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一颗,如果二十分钟后再吃,则能够吃两颗糖果。一部分孩子禁不住诱惑,在拿到糖果的时候选择吃掉;而另一部分孩子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果。
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实验者发现,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在事业或者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情绪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将一胎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只在舒适的羊群中生活,另一只则放在狼圈旁,不久,生活在狼圈旁的小羊因惊恐不能进食,渐渐死去。实验者还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单独给另一只狗偷食,笼子中的狗因为吃不到食物产生了暴躁,焦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性病态反应。
嫉妒,愤怒,焦虑,仇恨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平衡,引发一系列心理及身体上的连锁反应。而对自身,对周围的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四.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囚犯”则逆来顺受。最终,实验人员不得不提前退出,30%的“看守”被确认为虐待狂。
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魔鬼。
五.哈洛猴子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哈罗将小猴子从母猴子身边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猴子和一个布猴子。铁猴子会每天给小猴子提供奶水,而布猴子除了触碰起来舒服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结果却是小猴子对布猴子的依赖性更强。
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是来源于奶水,而是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果你的孩子和你不够亲密,那么你就抱抱他吧。
- 可可科科
-
有一本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现在应该出到好几版了。你可以买来看看。
至于你说的这些实验,应该都会影响比较大,好像书里都提到了。
相关推荐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谁设计实施的
首例感觉剥夺实验——麦克吉尔实验 1954年, 心理学家贝克斯(W.H.Bexton、赫伦(W Heron)和斯科特(T.H.Seott)等, 在付给学生被试每天20 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实验好象是非常愉快的。具体地说, 就是在没有图形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 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 和听觉( 实验在一个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 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开始阶段, 许多被试都是大睡特睡, 或者考虑其学期论文。 然而, 两三天后, 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单调乏味的环境。实验的结果显示: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 思维受到干扰, 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另外, 生理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 有的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 白日做梦) 现象。 赫布认为, 有机体的心理的形成, 完全依赖于其所处环境。“心理在它变得有能力进行新构成的反应以前基本上是空白”。有机体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和它的环境不断发生交往,被试对实验环境的出乎意料的反应, 正是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证明。赫布还认为, 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种形成“细胞结集(cell一assemibles) 的能力。“从这里可以发展出作为一种机能作用单位的注意和知觉的习惯”。 因此, 形成人们的知觉和注意的习惯方式有赖于我们早期所受的环境影响。“我们从出生开始, 就主要只听见本民族的语言, 因而被剥夺了非常丰富的听觉经验。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侯, 这样的环境就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系统, 以致我们总是通过我们早期经验的局限性来看待世界”,使我们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 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感觉剥夺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①感觉剥夺造成注意力涣散, 不能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活动;②感觉剥夺造成思维的混乱, 不能明晰地思考间题;③感觉剥夺造成知觉能力的损伤, 不能正常地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④感觉剥夺造成想象能力的畸变, 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现象;2023-07-18 23:35:431
简述感觉剥夺实验,以及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感觉剥夺是指个体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1954年,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信息。通过感觉,人能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气味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2)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3)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材料。2023-07-18 23:36:131
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
问题一: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的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问题二: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设计的吗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问题三:感觉剥夺实验的实验结果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问题四:著名的剥夺实验是哪个心理学家实验的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 问题五:感觉剥夺实验为什么叫感觉剥夺? 10分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 *** 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 *** 、光 *** 、触觉 *** 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问题六:感觉剥夺实验的介绍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 *** 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 *** 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问题七:感觉剥夺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我们一贯的作风是少数服从多数,所以真理就这样被掩盖了 问题八:感觉剥夺实验? en2023-07-18 23:36:191
感觉剥夺实验: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感觉剥夺的研究始于二战后,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准备了一个小的隔离室,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如果愿意待在隔离室里,就会每天得到20美元的收入(在当时20美元是相当高的金额)。 被试的手臂上被套上纸板筒,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在隔离室里有固定的器械,被试可以随时通过操作器械来获得食物和饮料。 在实验的感觉剥夺期间,隔离室中的被试表现出了明显的紊乱现象,他们没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出现错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反应。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2023-07-18 23:36:561
证明感觉是人类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必备条件一个著名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心理学上证明人的感觉是人与外界保保持信息平衡的实验!感觉的发展是人脑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人脑发展的结果!下面这段实验是摘在百度百科感觉剥夺实验!实验描述如下: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2023-07-18 23:37:031
感觉剥夺实验怎么吃饭
感觉剥夺实验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旨在探究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本质。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剥夺了某种基本需求,例如食物、水或睡眠等,以便研究其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然而,在实验中,参与者通常只会被短暂地剥夺某种基本需求,并且会在实验结束后得到恢复。因此,他们不会因为实验而真正饿肚子或者不能吃饭。如果您担心自己可能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请不要参加该实验。如果您正在进行感觉剥夺实验,并且担心自己不能吃饭,请与实验工作人员联系并告知他们您的顾虑。他们将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确保您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在实验结束后,您也可以及时地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要。2023-07-18 23:37:101
感觉剥夺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吗?
适度刺激促进身心健康:感觉剥夺实验的启示 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套袖和厚厚的棉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纷退出。他们说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这些感觉经过数周才能消失,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在感觉剥夺实验中,被试者在隔离12、24、48小时后,被要求做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发现,被隔离的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有的被试者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有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仪器显示出他们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说明他们的认知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保持在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生活中受到的刺激主要有物质刺激、自我刺激以及社会刺激。物质刺激即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我刺激则是个体自我内心进行自我认知、调节、控制的能量。而社会刺激主要包括整个社会的体制、制度、政治、法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心理状况,工作环境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等等。人只有通过社会化的多维度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才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社会化刺激对孩子更为重要。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没有想到,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或者引起了心理的不健全,或者使孩子眼界狭小,心胸狭隘。在具备足够刺激和社会接触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智力发展更快,情商更高,也更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易于在学业上出类拔萃。2023-07-18 23:37:203
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的
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 研究情况:这项实验研究是加拿大的科学家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设计发起,他们把志愿受试者关在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征象等现象。2023-07-18 23:37:471
感觉剥夺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感觉剥夺的定义 感觉剥夺现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身上易发生。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的海上遇难者往往发生感觉剥夺现象。 研究表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 *** 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航天、航海、潜水等)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剥夺的研究。 问题二:感觉剥夺会造成什么后果? 要知道大脑控制运动,控制感觉,一旦这些感觉消失,大脑这部分就会停止工作,就会进入休眠状态,人就会思维模糊 性格外向的感性 ,空间几何、想像力丰富,所以耐不住性子,而且对外在条件依赖比较强。 性格内向,理性,人生中多半时间是和自己说话,而不与人分享,所以自然对外界不怎么依赖,当感觉被剥夺后,任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思维。 问题三:感觉剥夺实验为什么叫感觉剥夺? 10分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 *** 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 *** 、光 *** 、触觉 *** 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问题四:感觉剥夺有哪些形式和危害? 感觉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摸,思想等来划分。简单的说视觉,你看见你窗户前加起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挡住了阳光。从视觉通过思想马上就可以反映出来的是感觉采光权被剥夺了。危害到了那你的采光权。以此类推,通过你的所有感觉和思想的联系,如果达不到思想所谓的习惯和思想所谓的规范,就产生了感觉剥夺。感觉剥夺的危害一是自身的反映,二是现有的人权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的道德范畴。 问题五: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感官剥夺?? 心理学里叫“感觉剥夺”而不是“感官剥夺”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 *** 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 *** 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这说明感觉不仅是人认知过程的第一步,而且对维持人定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问题六:感觉剥夺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我们一贯的作风是少数服从多数,所以真理就这样被掩盖了 问题七: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的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问题八:著名的剥夺实验是哪个心理学家实验的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2023-07-18 23:37:531
什么是感觉剥夺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等人,首创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假定你现在就是被试,他们把你领到一个小房间里,按照事先的约定,你得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床上,只有吃饭、上厕所才能起来。他们给你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啥也看不见;再给你戴上一副厚厚的棉手套,你就啥也没法摸了:而且给你塞上耳塞,你就啥也听不见了。在黑伯的实验中,被试者在被隔离12、24、48小时后,被要求做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被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就越差。有的被试者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有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奇怪的是,有的还出现了错觉和幻觉。仪器显示出他们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隔离时间如果过长,有些人会无法忍受,要求中途退出实验。这个实验达到极端会是怎样呢?德国法西斯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两个犯人各自关在一间房子里,与外界完全隔绝。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一个人发疯了;另一个人自己和自己下棋,被放出来时成了一流棋手。这些实验都告诉我们,人如果不能持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人的身心就会变得不正常。这个定律叫做“感觉剥夺定律”。所以说,生命赐予我们各种感官,就是要我们去使用它的,不使用还不行呢!也许小时候我们都玩过“瞎子抓人”的游戏,把一块布蒙在眼睛上,变成什么都看不见的“瞎子”。假如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小伙伴。可是他是谁呢?我们用手摸他的头、脸、眼睛、鼻子,如果说对了,就算赢了。然后再换一个小伙伴来当“瞎子”,否则,就只得继续装“瞎子”。可能“瞎子抓人”的游戏,曾经让幼小的我们感到刺激和有趣,可是一旦真正的生活中出现了这种“盲目”的行动,可就没有那么好玩了。其实感觉剥夺定律的例子经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比如,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因为工作枯燥。长时间没有变化,就容易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这会导致他们看见实际并不存在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人在一个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不看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生理失调。由此可见,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首先,它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他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就像坐精神牢房,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崔健的歌里才这样唱: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我们大概都知道美国著名盲人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既盲又聋哑的残疾人。但是她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甚至超出常人的成就。她在感人至深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对正常人生活的强烈渴望。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能说话,这些对于一个健全的正常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也让我们对它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可贵。但是没有它们的人,才知道拥有这些的人是多么幸福。有位外国的哲人说过,当我们看见丑陋的东西,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眼睛可看;当我们闻到不好的气味,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鼻子可闻…是啊,我们该庆幸我们所拥有的各种感官,没有它们,我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快乐!让我们珍惜它们吧,尽量抓住生活中美好的感受……我们大概都体会过,身体上生病会导致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比如“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那么,反过来,如果心情不愉快,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情郁闷或烦躁,会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导致身体生病呢?恐怕这样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最简单的,比如我们嘴上起个泡,往往是心里上火、烦躁导致。还有皮肤病,也往往和心情有关,就是着急想解决事情,在现实中却感到力不从心,心里着急,就容易得皮肤病。还有许多疾病都和心情有关。我们自己也会有所体会,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比如遇上巨大灾难,人会大病一场。自己很清楚这是由心情导致。心情导致身体生病,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我国中医早已发现心理对健康的影响,如中医经典中早就指出:在过度的情况下,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些观点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中国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这个道理。我国的名著《聊斋志异》也记载了许多类似的事,比如年轻男女相遇,一见钟情,之后茶不思饭不想而生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从根上施治才能见效。那么为什么心情会影响到健康呢?因为人体中生理、生化过程是物质活动,而心理活动是非物质活动,它们总互相伴随着,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相互影响制约,在我们的身体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疾患可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心理活动,而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刺激也往往导致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甚至发生心理疾病或心身疾病。所谓心理疾病,就是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各种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所谓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哮喘等。为了避免身心疾病,我们就应该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其实心态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许多长寿老人。不一定是参加多少锻炼,而是总能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心理学家欣克尔博士曾对一群工人进行研究,他发现在这批工人中,那些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婚姻、家庭和工作都感到满意的人,身体比较健康。相反,那些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婚姻失败、家庭不幸福、对工作灰心失望的人,则比较容易得病。所以,要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和操持心身健康水平,不仅要优化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增强个人体质,还要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培养良好的世界观。2023-07-18 23:38:031
感觉剥夺实验的介绍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2023-07-18 23:38:111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沟通于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沟通于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2023-07-18 23:38:231
心理学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广泛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广泛联系的,那么人的成长和成熟,也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优。广泛联系是心理潜能激发的步。2023-07-18 23:38:311
感觉剥夺实验怎么吃饭
首先,剥夺实验是一种心理学实验,通过限制被试的某些行为或资源,来观察其对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尽管剥夺实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但是它仍然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研究中的实验方法。关于吃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大白话的方式来回答。如果被试在剥夺实验中被限制了吃饭的行为,那么显然他们将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这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身体上的不适和虚弱。而且,长期的饥饿状态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总而言之,在剥夺实验中限制被试的某些行为或资源可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但是需要注意不能给被试造成长期的伤害和负面影响。2023-07-18 23:38:371
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的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2023-07-18 23:38:471
感觉剥夺实验的实验结果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2023-07-18 23:38:561
心理学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与社会.所以A项观点正确;B项“在封闭的环境中”观点错误,CD项观点误,人可以离开社会可以生存,实现价值. 故选A.2023-07-18 23:39:111
什么 是听觉剥夺现象?
心理学里叫“感觉剥夺”而不是“感官剥夺”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说明感觉不仅是人认知过程的第一步,而且对维持人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2023-07-18 23:39:313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u2022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u2022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ue003 u2022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ue003 u2022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2、服从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ue003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后,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的紧张、焦虑和内疚。3、竞争实验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ue003 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ue003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8、“迟延满足”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9、“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10、情绪实验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2023-07-18 23:39:423
感觉剥夺的对人影响
感觉剥夺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不同的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对人不利的感觉剥夺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Scott)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没有图形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具体地,对于简单的作业,如词或数字的记忆,感觉剥夺没有影响;对于中等难度的作业,如移动单词中的字母问题,感觉剥夺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复杂的问题,如需要高水平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创造测验、单词联想测验,接受过感觉剥夺的被试不如未接受感觉剥夺的被试的成绩好。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 从感觉剥夺实验中,还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也有被试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视幻觉大多在感觉剥夺的第三天出现,幻觉经验大多是简单的,如光的闪烁,没有形状,常常出现于视野的边缘。听幻觉包括狗的狂吠声、警钟声、打字声、警笛声、滴水声等。触幻觉的例子有,感到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和面颊,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对人有益的感觉剥夺有人认为,感觉剥夺不会对大多数人造成困扰,相反,它能减轻压力,有助于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聚德费尔德(Peter Suedfeld,1980) 曾以吸烟者、肥胖者为被试进行实验,发现对他们的感觉输入进行限制有助于修正他们的行为。当他们在一个限制刺激的环境中呆24小时,那些想改变行为的人的自控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贝斯特和聚德费尔德(Allan Best&Peter Suedfeld,1982)的实验中,吸烟者在一个安静的黑屋子的床上躺24小时(可以起来喝水、上厕所),同时听着有关吸烟不利的话。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内,没有人再吸烟。一年后,2/3的人仍不抽烟,其数量是只听吸烟不利的话而没有限制感觉输入的不再吸烟者的两倍。2023-07-18 23:39:491
感觉剥夺:人丧失感觉会怎么样
说起感觉,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因为时刻都在切身地体会着,包括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从定义上说,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产生。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常都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头脑接受并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就形成了感觉。 在此,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感觉,人会如何?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感觉剥夺实验”,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里,戴上护目镜,以单调的空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被套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被固定住……总之,所有来自外界的刺激都被“剥夺”了。 起初,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可是没过多久,糟糕的状况就出现了:他们会感到烦恼、恐慌、失眠、不舒服,甚至产生幻觉。虽然被试当时每天能得到20美元的报酬,可就算是这么有诱惑力的条件,依然让他们难以坚持3天以上。被试在实验室里待了三四天后,均出现了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紧张焦虑等问题,实验后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非常必要。2023-07-18 23:40:01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一.罗森塔尔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并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并随机选出了其中20%的学生。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告诉他们的老师, 这20%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潜力,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出现在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智力等),被老师或其他人保以更高的期望的学生,能够从这种期待中得到鼓励,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二.延迟满足实验。这是发展心理学家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儿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一颗,如果二十分钟后再吃,则能够吃两颗糖果。一部分孩子禁不住诱惑,在拿到糖果的时候选择吃掉;而另一部分孩子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果。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实验者发现,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在事业或者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三.情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将一胎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只在舒适的羊群中生活,另一只则放在狼圈旁,不久,生活在狼圈旁的小羊因惊恐不能进食,渐渐死去。实验者还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单独给另一只狗偷食,笼子中的狗因为吃不到食物产生了暴躁,焦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性病态反应。嫉妒,愤怒,焦虑,仇恨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平衡,引发一系列心理及身体上的连锁反应。而对自身,对周围的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四.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囚犯”则逆来顺受。最终,实验人员不得不提前退出,30%的“看守”被确认为虐待狂。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魔鬼。五.哈洛猴子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哈罗将小猴子从母猴子身边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猴子和一个布猴子。铁猴子会每天给小猴子提供奶水,而布猴子除了触碰起来舒服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结果却是小猴子对布猴子的依赖性更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是来源于奶水,而是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果你的孩子和你不够亲密,那么你就抱抱他吧。2023-07-18 23:40:112
心理学问题!!!详解
感觉剥夺 你应该说的是感觉剥夺实验吧。Bexton,Heron&Scott首次报告了感觉剥夺的实验结果。在试验中,要求被试安静的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卡住。吃喝都有主试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移动手脚。总之,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被“剥夺”了。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刺激,被试变得焦躁不安,老想活动,举得很不舒服。试验中被试每天都可以得到20美元,但即使这样,也很难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坚持2到3天以上。这个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是这个吧……如果是就采纳一下吧。2023-07-18 23:40:433
人际剥夺实验说明什么?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不可能脱离人类群体而独自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人也不应封闭个人,孤立个人,只有参与健康的社交生活才能使人健康成长,才能学会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沟通的生活技能。剥夺社交后,会产生敌对、恐惧、逃避情绪,甚至上升为暴力,剥夺社交后,不懂社交技能,会遭到排挤,不被群体社会接受。剥夺社交后,对后代的影响,后代同样会变得孤独不合群。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对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方面应当从平常生活中进行,不可用人时才临时联系,容易形成抵触心理,自我防卫意识。没有人不想得到赞赏,得到赞赏是人性最深处的渴望,我们在与人交际谈话时,不要吝啬赞美,这会使谈话愉快,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称赞要适当,不可特别夸张,否则会给人一种恭维,不舒适的感觉,适得其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觉剥夺实验2023-07-18 23:40:523
为什么长期独处会出现心理问题?
为什么长期独处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学家做关于感觉剥夺的实验:他们每天给实验参与者20美元作为报酬,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生活。他们被限制了视觉,触觉和听觉,静静地躺在一张舒适的床板上。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为了报酬可以忍。但是实验结果表明,两三天后开始出现被试者陆续退出实验的现象,到第七天几乎所有人都退出了这个实验。并且他们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换散焦虑不安、活动失调产生幻觉的情况。这个实验说明了长时间的独处封闭是一种感觉剥夺。人离开了社会环境,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缺少了刺激,必然会导致心理状态的失调。需要注意的是,区分独处的性质十分必要。心理学家将独处划分成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积极的独处包括:自主性、创造性、内心的平静亲密、解决问题、自我发现、以及精神灵修。消极的独处则是孤独,此时人们会感受到焦虑、抑郁、孤立无援长期处于匮乏的状态。你可能会有点怀疑,自己的状态究竟属于哪种?毕竟,在一个人呆着很爽和一个人呆着很痛苦之间,不是非此即彼中间有着复杂的情感交汇。请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你出于何种原因开始独处?主动or被动?2、独处时你通常感到充盈舒适?还是内耗空虚?3、当独处的状态被打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独处本身往往是人们主动自发选择的一种状态,个体只是保持独自一人的状态,但并未感受到孤独,但孤独却是由外界因素诱发、甚至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状态。人们开始频繁陷入居家或集中隔离的状态中。这种被动的、长期的独处“隔离"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而言,独处其实反应了现代人所深陷的存在主义危机。人们随时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发生的苦难。社会生活里越来越细化的职业分工、内卷、996等等。又使我们时刻都体验着不同形式的自我分裂,陷入心理孤独。如果,封闭的状态已经让你感到十分痛苦以下这些具体方法,能让你自我疏解,保持一部分自我功能。1、每天只做一件事。写日记、冥想、绘画都是很好的起点最好从小事开始,保持自信感和价值感。2、至少有一个保持联系的朋友。如果社交让你感到疲惫,至少保持一个可以长期联系的朋友,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网络对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3、重塑过去发生的事情。独处的时间更适合思考,尝试着换一种方式叙述自己的创伤经历,修复创伤的方式不是消除记忆,而是赋予它们更丰富的含义。4、增加自我照顾的意识。健康饮食、保持稳定的睡眠时间如果可以,尝试自己做饭,在烹饪的过程中自我疗愈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5、控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自我封闭的人群常常伴随着社交网络成瘾。但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寻求支持。因此,只要注意社交媒体的使用意图,就能增加自己的掌控感。2023-07-18 23:41:091
波马利翁名词解释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种称为积极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事前就期待你一定会赢,而且坚守这种看法,因此,只要你充满自信的期待。即使你期待时所把持的资料是不正确的,你仍然会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期望,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别人的期望,特别是对儿女、对配偶、对同事、部属的期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都是对我们生活是否愉快是有重大影响的期望,假如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这个练习就会改变你的整个态度,使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自信与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后人就把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管理定律 AL续 安慰剂效应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牢骚效应 艾德华定理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M 氨基酸组合效应木桶原理 B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米格—25效应 布里特定理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目标置换效应 彼得斯定律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N 冰淇淋哲学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凝聚效应 巴纳姆效应纳尔逊原则 半途效应希尔十七项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O 边际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则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欧弗斯托原则 搬铁块试验P C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磁石法则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皮尔·卡丹定理 权威效应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Q 全球化链条定律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秋尾法则 D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齐加尼克效应 达维多定律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R 定位法则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S 德尼摩定律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首因效应 叠补丁效应生态位法则 等待效应德西效应狄伦多定律多看效应E生鱼片理论 250定律隧道视野效应 恶魔效应F500强企业经典管理法则 反暗示效应 弗洛斯特法则双木桶理论 辐射效应失真效应 适才适所法则 飞轮效应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则史华兹论断 肥皂水效应舍恩定理 凡勃伦效应史提尔定律 法约尔原则斯坦纳定理 费斯诺定理矢泽定律 费斯法则“4+2”法则 复壮效应思维的定势效应 反馈效应社会惰化效应 反木桶原理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G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T 格雷欣法则同仁法则 身体语言 古狄逊定理跳蚤效应 沟通的位差效应特雷默定律 管理沟通论踢猫效应 沟通无限论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特里法则 古德定律铁钉效应 格利定理蜕皮效应 孤峰原理汤水效应 果子效应托伊论断 过度理由效应投射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同群效应 功能固着心理头鱼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鸵鸟政策 铁锹试验 态度改变—糖果实验W 感情效应王永庆法则 共生效应韦特莱法则 箍桶理论威尔逊法则 H威尔德定理 花盆效应翁格玛丽效应 花生试验环境蓄势黑洞效应蝴蝶效应沃尔森法则 霍桑效应沃尔顿法则 华盛顿合作定律沃森定律 猴子理论王安论断 互惠关系定律韦尔奇原则 杰亨利法则温德定律 海潮效应无折扣法则 横山法则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则武器效应 猴子大象法则X 赫勒法则新木桶定律 信心获得咸鸭蛋理论 怀特定律斜坡球体定律 哈默定律夏皮罗法则 坏苹果法则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希望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虚荣效应 和谐定理Y 哈罗效应羊群效应理论 J“100-1=0”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鱼缸理论 激励倍增法则影响世界的100个定律 金鱼缸效应蚁群效应 吉格勒定理雅格布斯定理 吉尔伯特定律印刻效应 吉格定理150定律 吉德林法则Yerkes-Dodson法则 竞争优势效应约翰逊效应 监狱角色模拟实验野鸭精神 棘轮效应邮票效应 近因效应优先效应 经验的逻辑推理效应优势富集效应 金属切削试验延迟满足实验 K因果定律 苛希纳定律异性心理 快鱼法则雁阵效应 异性效应 酝酿效应 拥有效应 坎特法则Z 卡贝定律智猪博弈理论 克里奇定理坠机理论 柯维定理自来水哲学 卡尔岑定理煮蛙效应 刻板效应自吃幼崽效应 L自我参照效应 雷尼尔效应自我选择效应 零和博弈帐篷理论 柯维定理最高气温效应 卡尔岑定理詹森效应 雷尼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 蟑螂效应 座椅舒适感 [编辑] 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幼稚,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来自父母的鼓励。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很少被称赞,就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 参考:http://wiki.mbalib.com/wiki/%E7%9A%AE%E6%A0%BC%E9%A9%AC%E5%88%A9%E7%BF%81%E6%95%88%E5%BA%942023-07-18 23:42:391
为什么我在夜晚,关了灯,闭上眼,依旧还能看见?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光圈都是在比较暗的情况下,外加闭上眼睛,光圈不断的产生消失,应该是由于缺乏光线刺激而产生的幻觉(参见感觉剥夺实验),或者是因为微小的刺激被放大并且传递开来。或是由于眼睛疲劳,产生的静电环!2023-07-18 23:42:482
一般信息的特征包括
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可处理性。可处理性。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23-07-18 23:42:553
麦克吉尔哪国人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设计的吗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黑伯等人,首创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假定你现在就是被试,他们把你领到一个小房间里,按照事先的约定,你得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床上,只有吃饭、上厕所才能起来。罗森塔尔实验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感觉剥夺实验3对1规律阿希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转载:户兹比萨饼卢兹是意大利的著名心理学家,他写过一本自传式心理学阐述性作品,将自己的经历与一些心理学观点结合起来。在这本形象而有趣的小册子里,提到卢兹儿时的一件事卢兹的母亲擅长烹制比萨饼。如图。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卡住。吃喝都由心理学学家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心理实验者移动手脚。总之,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剥夺”了。9:6!世锦赛6人晋级,颜丙涛丁俊晖背靠背登场,小将挑战世界冠军1、丁俊晖、颜丙涛、周跃龙也都顺利晋级,但是,卫冕冠军罗伯逊却惨遭一轮游。上赛季的英锦赛决赛,罗伯逊10-9绝杀世界第一贾德-特鲁姆普夺得冠军。2、北京时间8月7日晚间,2020年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在克鲁斯堡歌剧院结束了另外一场16进8焦点大战争夺,两位世锦赛冠军金左手与二师兄精彩斗法中,最终还是老马笑到最后艰难晋级8强。3、丁俊晖、颜丙涛晋级英格兰赛32强,继续冲!2021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丁俊晖打出单杆558和54分,最终以4-1的成绩战胜田鹏飞,获得赛季第二场胜利,晋级32强;另一场比赛中,中国选手颜丙涛也以同样的比分战胜邦德,顺利晋级。4、对于梁文博来说,尼尔-罗伯逊自然是个强劲的对手。对于丁俊晖、颜丙涛来说,可能也不容乐观,在资格赛晋级轮,马克-金轰出一波7-0以10-6晋级正赛;斯莱瑟轰出一波9-0以10-3晋级正赛。5、北京时间8月17日,斯诺克英国公开赛结束首日争夺,11位中国选手完成首轮比赛,结果6人遭到淘汰,5人晋级下一轮,可以说惨遭重创。6、特鲁姆普与汤姆-福德的比赛已经结束,卫冕冠军在前9局一度梦游、4比5落后的情况下,后9局反打对手一波6比3,最终10比8获胜晋级第二轮。丁俊晖领衔的中国军团共有11人报名参加本届世锦赛。2011斯诺克德国大师赛的比赛结果傅家俊在年初温布利大师赛首轮6比4力挫马奎尔,次轮6比0零封艾伯顿,半决赛6比4掀翻马克-艾伦,最终决赛4比10不敌丁俊晖获得亚军,彰显不俗状态;而马克-金在温布利大师赛首轮也爆冷淘汰了卫冕冠军塞尔比。年斯诺克大师赛经过八天的激烈争夺在伦敦温布利竞技场落下战幕。在这场斯诺克历史上首次决赛中国德比中,上半场以6-2领先的丁俊晖最终以10-4击败傅家俊,这位07年的亚军终于首次举起了大师赛的冠军奖杯,傅家俊获得亚军。年斯诺克德国大师赛硝烟散尽,“金左手“威廉姆斯在决赛里9比7力挫“莱斯特小丑”塞尔比,赢得个人职业生涯第18个排名赛冠军,而中国名将丁俊晖1/4决赛不敌塞尔比止步八强。篮球是哪国人发明的?谁发明的?篮球是美国发明的。篮球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天津。篮球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最流行的运动之一。它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篮球的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来自加拿大,他为他的学生发明了篮球。是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篮球起源于美国,是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篮球是美国的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A.NAISMITH)发明的。奈史密斯不是篮球行家。在体育方面,奈史密斯也是“说的多做的少”。白求恩的母校麦吉尔大学话说回来,讲话有没有份量靠的是实力,姑且不说现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是麦吉尔大学的校友,麦吉尔也是全球大学校长论坛的全球26所高校之一,是加拿大唯一获邀高校,同时还是美国大学协会中仅有的两所非美国大学之一。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唯一一所能与UniversityofToronto相提并论的大学。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白求恩广场上,巍然矗立起了由中国雕塑家司徒杰教授创作的白求恩大夫的巨大汉白玉雕像。在世界各报刊以及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麦吉尔大学多次名列加拿大第一,世界大学排名前二十。白求恩、蒙代尔、卢瑟福等著名人物均出自该校。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19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麦吉尔大学第44名。麦吉尔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为20%,在加拿大大学中居首位,其国际学生来自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也是加拿大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以居高不下的新生入学平均分闻名北美。冰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哪个国家1、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1855年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者脚上绑着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封的湖面上,追逐打击用圆木片制成的圆球,用两根竖起的木杆作为球门,把球击进球门,参加人数不限。2、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1855年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游戏者足绑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冻的湖面上追逐拍击用木片制成的冰球。当时参加人数和场地均无限制,只立两根木杆作为球门,这就是现代冰球的前身。3、加拿大冰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加拿大。20世纪传入美、法、瑞士、比利时等国。1885年加拿大业余冰球联合会成立。1980年国际冰球联合会成立。4、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时间为19世纪1850~1860年代之间,在加拿大出现后,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及世界各国。5、冰球这项运动的起源地根据各种各样的推算以及人们的考证,普遍认为现代冰球是起源于加拿大的。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在加拿大的英国留学生,他滑冰很出色,而且这个英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时候还学习了曲棍球。6、冰球起源于加拿大,是罗伯逊创建了冰球运动。2023-07-18 23:43:011
人格心理学中艾森克为什么认为重要的人格特质就要有较高的遗传力,意义在哪儿?
青檬心理网 :首先我学心理学的没有见到过艾森克的这个论述。经过我查阅资料也没有发现有,希望你可以给我提供一下。首先解答这个问题,要了解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不知道楼主是否熟知,这里我写在下面,供楼主参考。“艾森克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稳定的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性格是稳定持久的意动行为(意志)系统;气质是稳定持久的情感行为(情绪)系统;智力是稳定持久的认知行为系统;体格是稳定持久的身体外貌和神经内分泌腺的禀赋系统(Eysenck,1970)。 ”其中包括三个维度:“艾森克认为,各种人格类型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相反,人格类型包括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神经质-稳定性和精神质-超我机能。每个人在这些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极少有单纯类型的人。如,某人可能表现的非常外倾、又有些神经质和精神质;某人可能非常内倾、又有些神经质和精神质。大多数人格特征都在人格维度的平均值范围内,处于16%至84%之间,很少有人落于两个极端:0%或100%,因而单纯的人格类型是很难找到的。”而这三个维度都有其生理基础:“三个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内外倾的生理基础:A: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早期,他从巴甫洛夫和捷普洛夫的著作中得到借鉴,提出外倾者的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强而兴奋过程弱,其神经系统属于强型,因而忍受刺激的能力强。而内倾者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其神经系统属于弱型,因而忍受刺激的能力弱。由于外倾者的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较强,其反应慢且弱,他们渴求刺激,渴求接触外界环境,参加聚会,交友和冒险等方式以寻求刺激。而内倾者生来就有较高的兴奋性,大脑皮质对刺激的反应既强又快,仅能忍受微弱的刺激。因此,他们总是避免从外界环境中获得刺激,用很多时间冥思苦想,愿意从事一些诸如下棋、读书、写作等安静的活动。有不少实验证明了抑制理论。在一项痛觉忍受力的研究,以同等程度的痛觉刺激(电击)作用于内倾者和外倾者,要求他们能忍受多久就忍受多久。结果发现,外倾者更能忍受痛觉刺激,感到疼痛的被试少于内倾者。他的解释是外倾者的神经系统更能抑制这些痛觉刺激(Eysenck,1965)。在感觉剥夺实验中,把被试蒙住眼睛,堵塞耳朵,双手戴上硬纸板手套一直戴到指尖,单独置于一个小隔音室里,以限制其接受任何刺激。一些研究表明,外倾者比内倾者忍受这种环境的时间短。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外倾者比内倾者对这种情境的忍受时间更长,这是因为他们比内倾者过早地讨厌这种环境,于是通过做白日梦或不停地躁动来提高觉醒水平,因此看起来忍受的持续时间更长。但不管时间长还是短,都表明了外倾者与内倾者不同的性格特点。B:反应抑制艾森克从霍尔的学习理论中引进了反应抑制的概念。所谓反应抑制(reactiveinhibition)是指个体对某刺激重复多次反应后,即使连续强化,其反应强度也因多次反应而趋于降低。艾森克认为外倾者比内倾者的反应抑制更敏感,因而更易于对给定的活动感到厌倦而转向另一项活动。C:觉醒(arousal)是指个体身心随时准备反应的惊觉状态,又称为激醒状态(或激发状态)(arousalstate)。一般认为觉醒状态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有关。艾森克认为内倾者大脑皮层的觉醒水平天生比外倾者的高。因此当同样强度的客观刺激作用于内倾者和外倾者时,内倾者所体验到的强度就比外倾者要强。神经质的生理基础A: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简称ANS)艾森克开始时,把自主神经系统作为神经质的生理解剖基础。因为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情绪的,包括恐惧和焦虑等。他预言,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者在心率、呼吸、皮肤电反应、肌肉张力、血压、瞳孔放大,甚至在消化方面反应都更为强烈。但评论家们认为,这还缺乏相关证据,难以把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假设为一般的特质。B:边缘神经系统(limibicsystem)艾森克后来提出边缘系统是神经质的解剖结构。边缘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协同活动,与内外倾的生理基础——网状系统相邻,并与之联系。高神经质者边缘系统的激活阈值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微弱的刺激做出典型的过度反应。精神质的生理基础精神质相对于前两个维度来说,提出的时间比较晚,至今尚未发现大脑中有关精神质的解剖结构。但男性在艾克森人格问卷中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总是高于女性。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在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高,这些人往往也是男性。女性(至少在停经前的女性)比男性较不易患精神分裂症。艾森克根据这些事实提出精神质可能与男性,特别是与雄性激素分泌有关,但目前还缺乏系统的有控制的研究证据来支持。” 青檬心理网 专注心理健康,复活梦想,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2023-07-18 23:43:221
人为什么总是会产生幻觉?
幻觉是感觉器官缺乏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并且与真正的知觉体验有相同的特征。幻觉是产生于外界或躯体内部的一种类似知觉的体验,而不像意象是内心的体验。幻觉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少数正常人也可体验到幻觉,特别是疲劳时。病因病理病机病因下列因素与幻觉的产生有关:1.强烈的情绪因素:如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产生与自罪妄想内容有关的幻觉。2.暗示:如癔症患者可产生的幻想幻觉。3.感觉剥夺:如老年性耳聋、实验性精神病。4.脑器质疾病:如颞叶癫痫。5.催眠期及觉醒期幻觉。6.意识障碍。7.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提到幻觉,大多数人也许会想到某个疯子在街头自言自语,或者吸毒上瘾者的恐惧和自怨自怜,但事实上,并非只有精神失常、麻醉药才能导致幻觉。压力、高烧、疾病或睡眠剥夺也可能诱发幻觉。 幻觉又称感官期骗。当一个人看到、听到、感觉到、闻到、品尝到并不存在的东西时,则称幻觉。最常见的诱因是药品或神经元传递信息错误导致的异常化学反应,这种异常启动大脑的特定区域,干扰它们的正常功能。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在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常见的知觉障碍和精神症状。 1、幻觉的性质 (1)真性幻觉:病人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存在于客观空间,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的。 (2)假性幻觉:病人体验到的幻觉形象不存在于客观空间,而是来自于病人的主观空间(脑内),不是通过感官而获得。例如病人可不通过耳朵能听到脑子里有人讲话,不用眼睛可以看到脑里有一人像等。 2、幻觉的种类 幻觉按器官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听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幻听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听到各种声音,最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病人可清楚地听到有人在议论他。而言语的内容为命令性言语的幻听,称为“命令性幻听”,即幻听命令病人做某些事情,如打人、行凶,毁物等,可产生严重的危害性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 (2)视幻觉:也比较常见,内容也较丰富多样,形象可以鲜明生动,有时也比较模糊。 (3)嗅幻觉:病人嗅到一些特殊的、多半是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如血腥味、腐败味等。 (4)味幻觉:病人尝到食物或水中有怪味或讨厌的味道。 (5)触幻觉:病人感到皮肤有电流通过或虫爬感。 (6)内脏性幻觉:可产生于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病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某一脏器在扭转、撕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内游走的感觉2023-07-18 23:43:323
有哪些的真实案例
一、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情境对人的影响也正是这个研究,让后人认识到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道德等因素的重要性,这个研究中的被试后来有进行跟踪辅导,消减对其生活的影响。二、格莱姆的电击服从实验——权威的力量三、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恐惧反应的习得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不停转圈的鸽子五、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六、习得性无助实验七、感觉剥夺实验八、马丁加拉德的心理暗示实验(这个实验的真实性未被证实但流传广泛)2023-07-18 23:43:50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普通心理学:感觉剥夺实验、睡眠剥夺实验、艾宾浩斯记忆实验;发展心理学:视崖实验(知觉发展)、三山实验(前运算认知)、猴笼实验(依恋理论)、海因偷实验(道德发展);社会心理学:布鲁纳钱币实验(社会认知)、罗森塔尔实验(认知偏差-皮格马利翁效应)、拉皮尔实验(态度)、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服从)、阿希实验(从众);人格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小阿尔伯特实验(华生)、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观察学习实验(班杜拉)、小白鼠迷津实验(托尔曼)、双生子研究实验(高尔顿遗传论);管理心理学:霍桑实验(霍桑效应);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猫笼实验(试误说)、奥苏贝尔学习实验(下位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实验(上位学习理论);生理心理学:海兔实验(条件反射的生理运行机制)。2023-07-18 23:44:001
人际剥夺实验说明什么?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不可能脱离人类群体而独自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人也不应封闭个人,孤立个人,只有参与健康的社交生活才能使人健康成长,才能学会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沟通的生活技能。剥夺社交后,会产生敌对、恐惧、逃避情绪,甚至上升为暴力,剥夺社交后,不懂社交技能,会遭到排挤,不被群体社会接受。剥夺社交后,对后代的影响,后代同样会变得孤独不合群。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对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方面应当从平常生活中进行,不可用人时才临时联系,容易形成抵触心理,自我防卫意识。没有人不想得到赞赏,得到赞赏是人性最深处的渴望,我们在与人交际谈话时,不要吝啬赞美,这会使谈话愉快,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称赞要适当,不可特别夸张,否则会给人一种恭维,不舒适的感觉,适得其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觉剥夺实验2023-07-18 23:44:091
经典心理学实验之感觉剥夺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动物,丰富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剥夺了人们接触环境刺激的权力会发生什么情况?何谓感觉剥夺呢?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感觉剥夺现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身上时有发生。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的海上遇难者都有可能发生感觉剥夺现象。对感觉剥夺的研究始于二战后,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程序: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准备了一个小的隔离室,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如果愿意待在隔离室里,就会每天得到20美元的收入(在当时20美元是相当高的金额)。被试的手臂上被套上纸板筒,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在隔离室里有固定的器械,被试可以随时通过操作器械来获得食物和饮料。 实验者的要求是被试必须安静的躺在小床上,不能随意跑动。在感觉剥夺期间,实验者还会对其中的一部分被试通过话筒提出一些测验或问题,同时还会向被试呈现一系列令人厌烦的阅读资料。而另一部分被试作为控制组则坐在安静的房间里,听录音中的对话。 实验结果:实验者对实验的预期是,被试起码会在隔离室呆上几天,结果有一半的被试不到48小时就放弃了实验。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在实验的感觉剥夺期间,隔离室中的被试表现出了明显的紊乱现象,他们没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出现错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反应。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试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实验者发现大概有80%的被试都报告有幻觉体验。幻觉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1)被试报告感觉身边有好多线条或圆点在闪现。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幻觉内容远远超过被试的控制程度,虽然被试戴着半透明的镜片看不清东西,但却能够想象而由此产生了幻觉; (2)被试常常伴有把自己的身体看成两部分的幻觉。甚至有的被试报告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失去了重心,漂浮在半空等等; (3)在实验过程中甚至实验结束后,被试判断距离的能力和审视三维空间的能力都有些紊乱。有的被试在停车场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车子和别人车子之间的距离这种现象是极为可怕的,如果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实验者继续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被试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航天、航海、潜水等)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剥夺的研究。2023-07-18 23:44:361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设计实施的
首例感觉剥夺实验——麦克吉尔实验 1954年, 心理学家贝克斯(W.H.Bexton、赫伦(W Heron)和斯科特(T.H.Seott)等, 在付给学生被试每天20 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实验好象是非常愉快的。具体地说, 就是在没有图形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 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 和听觉( 实验在一个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 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开始阶段, 许多被试都是大睡特睡, 或者考虑其学期论文。 然而, 两三天后, 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单调乏味的环境。实验的结果显示: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 思维受到干扰, 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另外, 生理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 有的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 白日做梦) 现象。 赫布认为, 有机体的心理的形成, 完全依赖于其所处环境。“心理在它变得有能力进行新构成的反应以前基本上是空白”。有机体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和它的环境不断发生交往,被试对实验环境的出乎意料的反应, 正是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证明。赫布还认为, 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种形成“细胞结集(cell一assemibles) 的能力。“从这里可以发展出作为一种机能作用单位的注意和知觉的习惯”。 因此, 形成人们的知觉和注意的习惯方式有赖于我们早期所受的环境影响。“我们从出生开始, 就主要只听见本民族的语言, 因而被剥夺了非常丰富的听觉经验。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侯, 这样的环境就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系统, 以致我们总是通过我们早期经验的局限性来看待世界”,使我们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 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感觉剥夺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①感觉剥夺造成注意力涣散, 不能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活动;②感觉剥夺造成思维的混乱, 不能明晰地思考间题;③感觉剥夺造成知觉能力的损伤, 不能正常地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④感觉剥夺造成想象能力的畸变, 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现象;2023-07-18 23:44:431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人际交往具有什么功能?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感觉剥夺实验也证明了我广泛联系的观点。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2023-07-18 23:44:502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设计实施的?
首例感觉剥夺实验——麦克吉尔实验 1954年, 心理学家贝克斯(W.H.Bexton、赫伦(W Heron)和斯科特(T.H.Seott)等, 在付给学生被试每天20 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实验好象是非常愉快的。具体地说, 就是在没有图形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 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 和听觉( 实验在一个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 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开始阶段, 许多被试都是大睡特睡, 或者考虑其学期论文。 然而, 两三天后, 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单调乏味的环境。实验的结果显示: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 思维受到干扰, 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另外, 生理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 有的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 白日做梦) 现象。 赫布认为, 有机体的心理的形成, 完全依赖于其所处环境。“心理在它变得有能力进行新构成的反应以前基本上是空白”。有机体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和它的环境不断发生交往,被试对实验环境的出乎意料的反应, 正是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证明。赫布还认为, 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种形成“细胞结集(cell一assemibles) 的能力。“从这里可以发展出作为一种机能作用单位的注意和知觉的习惯”。 因此, 形成人们的知觉和注意的习惯方式有赖于我们早期所受的环境影响。“我们从出生开始, 就主要只听见本民族的语言, 因而被剥夺了非常丰富的听觉经验。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侯, 这样的环境就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系统, 以致我们总是通过我们早期经验的局限性来看待世界”,使我们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 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感觉剥夺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①感觉剥夺造成注意力涣散, 不能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活动;②感觉剥夺造成思维的混乱, 不能明晰地思考间题;③感觉剥夺造成知觉能力的损伤, 不能正常地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④感觉剥夺造成想象能力的畸变, 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现象;2023-07-18 23:45:002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当然这种非人道的实验现在已经被禁止了)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之上的。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有益的创新活动。而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从松弛状态转入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给予适度的刺激。缺乏刺激的环境,就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没有刺激因素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人的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理想就会丧失,才能就会退化。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刺激,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刺激,是充分发掘他们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2023-07-18 23:45:091
感觉剥夺实验是谁设计的
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 研究情况:这项实验研究是加拿大的科学家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设计发起,他们把志愿受试者关在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征象等现象。2023-07-18 23:45:181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谁设计实施的
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研究情况:这项实验研究是加拿大的科学家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设计发起,他们把志愿受试者关在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征象等现象。2023-07-18 23:45:252
感觉剥夺实验的病理心理现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感觉剥夺实验也证明了我广泛联系的观点。我认为世界是广泛联系的,那么人的成长和成熟,也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优。广泛联系是心理潜能激发的第一步。广泛联系对孩子更为重要。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他们没有想到,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或者引起了心理的不健全,或者使孩子眼界狭小,心胸狭隘。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2023-07-18 23:45:341
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设计的吗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2023-07-18 23:45:491
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感官剥夺??
心理学里叫“感觉剥夺”而不是“感官剥夺”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说明感觉不仅是人认知过程的第一步,而且对维持人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2023-07-18 23:46:005
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必要的。
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必要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2023-07-18 23:46:271
心理学有哪几大著名的实验
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蔡格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Zeigarnik)曾做过的一个有趣实验: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中途人为地加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实验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以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反馈效应实验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 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恐惧是如何形成的 1920年,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及其助手进行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一次实验。该实验揭示了在一个婴儿身上是如何形成对恐惧的条件反应的。 实验对象是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当他还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研究者把一只白色的老鼠放在他身边,起初他一点都不害怕;可是,当用一把锤子在他脑后敲响一根钢轨,发出一声巨响时,他猛地一打颤,躲闪着要离开,表现出害怕的神态。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使这次经历淡忘,然后,研究者又开始实验。当一只白鼠放在阿尔伯特的面前,他好像看到了一个特别新奇有趣的玩具,伸出手去抓它;就在孩子的手在碰到白鼠时,他的脑后又响起了钢轨敲响的声音,他就猛地一跳,向前扑倒,把脸埋在床垫里面。第二次试的时候,阿尔伯特又想用手去抓,当他快要抓住的时候,钢轨又在身后响起。这时,阿尔伯特跳起来,向前扑倒,开始啜泣。 此后,又进行了几次这样的试验,把老鼠放在阿尔伯特身边,钢轨在他脑后震响,阿尔伯特对老鼠形成了完全的恐惧条件反应,华生后来在实验报告中写道: “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他几乎立即向左侧猛地一转身,倒塌在左侧,作四肢撑起身体快速地爬动,在他到达试验台的边缘前,用了相当大的劲才抱住他。” 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示,阿尔伯特对其它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兔子、狗、皮大衣、绒毛玩具娃娃,还有华生装圣诞老人戴的面罩。停止一个多月以后,又对阿尔伯特进行试验,正如研究者所预测的,他哭了起来,对老鼠和一切展现在他面前的毛乎乎的刺激都感到害怕,这时候,并没有任何钢轨敲击的声音。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华生认为,狗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经常给人的某中行为施以正强化(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巩固下来;如果不给强化或给以负强化(惩罚),那么该行为就会减弱或不再出现。因此,强化很重要。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2023-07-18 23:47:092
有哪些的例子
一、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情境对人的影响也正是这个研究,让后人认识到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道德等因素的重要性,这个研究中的被试后来有进行跟踪辅导,消减对其生活的影响。二、格莱姆的电击服从实验——权威的力量三、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恐惧反应的习得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不停转圈的鸽子五、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六、习得性无助实验七、感觉剥夺实验八、马丁加拉德的心理暗示实验(这个实验的真实性未被证实但流传广泛)2023-07-18 23:47:161
证明了“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的实验是:
证明了“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的实验是: A.伤痕实验; B.视觉悬崖实验; C.感觉剥夺实验; D.三山实验。 正确答案:C2023-07-18 23:47:221
社会剥夺实验
B 题干反映的是人的意识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即意识的内容问题,不是意识的生理基础问题,①排除,②正确。感觉剥夺实验是把志愿者与外界包括与社会隔绝,说明③符合题干。人的意识与外界失去联系,就无法正常发展,④正确。2023-07-18 23:47:291
心理学有哪几大著名的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感觉剥夺实验3对1规律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罗森塔尔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他在实验中发现的 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尤其对那些缺乏自知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 延迟满足----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注意力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注意才能构成有效的观察。 在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正在举行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一个村夫,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两人在会场中追逐着,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两人又一起冲出门去。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不过二十秒钟。 在与会者的惊慌情绪尚未平息的时候,会议主席却笑嘻嘻地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原来这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的实验。结果,在上交的四十篇报告中,没有一个人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只有一篇错误率少于20%,有十四篇的错误在20%—40%之间,十二篇的错误率在40%—50%之间,十三篇的错误在50%以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注意到两人之中有一人是黑人,然而四十人中只有四人报告说黑人是光头,符合事实。其余有的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帽子。关于他的衣服,虽然大多数都说他穿一件短衣,但有的人说这件短衣是咖啡色的,有的说是红色的,还有人说是条纹的。而事实上,他穿的是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系一条大而红的领带。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 注意分指向、集中、转移三个阶段。 指向:把意识活动朝向一定的客体; 集中:意识活动深入到所了解的事物中去; 转移:主动地把意识活动从这一客体转向另一客体。 心理学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 它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这也造成了心理学家的失误。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3对1规律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几乎没有人会作出错误选择。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人数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当对方是一个人时,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作出求同行为。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纸牌游戏一般由4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胜利在于兵力充足。”由此看来,“以多胜少”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2023-07-18 23:4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