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请介绍一下曾国藩

2023-07-19 13:33:39
共6条回复
阿里阿涅德

曾国藩生平

(作者不详)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

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

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

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

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历史是各

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

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

求。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

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

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

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

以上是俺从百度知道上见的,俺在某期《散文选刊》上好象见过一篇说他的文章,好像在2006年第一期上。

CarieVinne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大鱼炖火锅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可可科科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http://baike.baidu.com/view/5481.htm
u投在线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

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

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

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

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历史是各

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

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

求。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

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

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

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三)轶事点滴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

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

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

”,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

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

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

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

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

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

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

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四)大事年表

1811年(嘉庆16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

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20年)5岁

在家识字读书。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6年)16岁

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10年)20岁

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 滨书院。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

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

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

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16年)26岁

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容、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

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18年)28岁

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

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年底

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19年)29岁

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

永丰。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本年 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

不辍。

1840年(道光20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

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21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

为义理所熏蒸”。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是年,喜读

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

更治。

1842年(道光22年)32岁

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

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 不出门。

1843年(道光23年)33岁

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12月,充文渊阁

校理。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844年(道光24年)34岁

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 吉士。

1845年(道光25年)35岁

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 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26年)36岁

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夏秋间,养病城南报

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27年)37岁

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11月,钦派武会试正 总裁,殿试读卷

大臣。

1848年(道光28年)38岁

3月,子纪鸿生。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

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

1849年(道光29年)39岁

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30年)40岁

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

“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7月,兼署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

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2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微太湖县小

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

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3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

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

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 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4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

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

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

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5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

“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6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

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7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第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

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8年)48岁

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第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

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

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

湘军。

1859年(咸丰9年)49岁

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

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10年)50岁

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

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

商筹北援之策。

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

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61年(咸丰11年)51岁

8月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

一要务。”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25日,移住安庆。11月20日,奉旨督办四

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12月,在安关刨办

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

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52岁

1月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2月14日,左

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5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

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7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

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

来“蹂躏中国之土地”。9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东树、戴

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12月,其第曾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年

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气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

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同治2年)53岁

1月28日,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

喜而命名“黄鹄号”。5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

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

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6月13日,石达开兵败大渡河。9月,与容闳见面,

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12月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3年)54岁

1月,派李凤苞测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5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

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6月3日,洪秀全病世天京,其长

子继位。7月19日,湘军攻恰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7月,曾国藩赏加太子

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

25000人。

10月,行辕移驻安陵。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12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

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4年)55岁

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

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已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接上

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0卷,交金陵

书局出版。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

踪。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10月

,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

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

及营制营规。

1866年(同治5年)56岁

3月,由徐州赴济宁,沿途谒孟、孔、曾诸圣墓。9月24日,捻军突破防线,进入

山东。连续2次请假,在营调营。10月,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

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12月,回任两江总督。

1867年(同治6年)57岁

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5月,会同李鸿

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6月,补授体仁阁大

学士。

1868年(同治7年)58岁

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

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

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8年)59岁

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6月,奏请按湘军

制改造直隶练军。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

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

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9年)60岁

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月,天津教案

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7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23

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

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

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

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

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月17日,起程南下。11

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

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10年)61岁

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

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61岁生日。

1872年(同治11年)62岁

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

“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

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3月1日,时发脚麻

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

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月25日,

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相关推荐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出自《曾国藩诫子书》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翻译: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现在将要与你们永别,特将以下四条教给你们兄弟。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第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方法;一出门就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普通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恭恭敬敬的样子,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气氛。想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安抚老百姓,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恭恭敬敬这样老百姓才能信服,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效果。聪明的人和机智的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做到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所以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庄重严谨恭恭敬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壮大自己,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傲慢无礼肆意而为,就会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如果能做到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无论对小事情还是大事情都态度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怠慢的意思,那么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强健,还用值得怀疑吗?第三、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我(指曾国藩)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其实都是相同的。假如我(指曾国藩)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禄的大官,高高地位于众人之上,就应该承担起拯救老百姓于溺水之时和拯救老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古书学习古人的思想,大概知道了古书中的意思,就应该有大力推行古书中自己已经领悟的古人正确思想的责任。孔子的儒家学派教育子弟,大都要求子弟要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最根本的,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就要富贵他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的人,人们哪会有不心悦诚服的归顺于他的呢?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假如普通人家男人耕田女人织布,一年到头辛苦劳动,才有了几担谷和几匹布的收入,而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却一年到头安逸淫乐,不做一件事情,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锦罗绸缎。喝醉了酒以后就像猪一样呼呼大睡,醒来后他一叫唤就有下人们对他唯唯喏喏,这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事情,连鬼神看见了都不会允许他(富贵人家)这样胡作非为,难道富贵人家就可以长期这样安逸淫乐享福吗?古代圣明的帝王和贤良的大臣,没有一个无时不刻不是把勤劳工作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如果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努力操练和学习技术本领,积极煅练自己的体魄,感觉到自己知识太少时就加倍努力去学习知识,时时刻刻做到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够做到通过增长自己的学识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从为天底下老百姓着想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让普天下的百姓都吃饱饭、穿暖衣,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他们都接受教育,不再像水边的蒿草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背负的责任。大禹、墨子大都提倡对于个人生活应该非常节俭,而对于工作应该非常努力,辛勤劳动以使自己丰衣足食。勤苦劳动的人长寿,安逸享受的人短寿,勤劳的人因为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学有才干而能够派上用场,安逸享受的人因为从不参加社会劳动,毫无才干而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神明都对他的行为感到钦佩敬仰,一个人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鬼神都他的行为感到厌恶。这四条是我从数十年的人生中积累的,你们兄弟们记住并且履行,而且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这样,我们曾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每代都有人才。扩展资料: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这是一个令曾国藩悲痛的日子。15年前的今天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当天,他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 诫子书其实是曾国藩的遗书,为曾家世世代代的家训。
2023-07-19 01:59:406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释义:做事不独断,时刻自省,则心安;外表持重,内心沉着,则身体强健;不断追求仁义,则身心愉悦;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则神清气爽 。出自:清代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如下: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白话文: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白话文: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白话文: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白话文: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扩展资料曾国藩轶事: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哪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将来能当官审案子。
2023-07-19 02:00:022

慎独则心安什么意思 慎独则心安出处是哪里

1、意思是:做人的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离开,这样你做人就很心安了。 2、出处:“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释义:上天赋予的性格,遵循本性的行为,修养这种道,不能片刻离开,能离开就不是真的道,君子并不是小人君子的君子,而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
2023-07-19 02:00:14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含义是:做事注意自己在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不违法违纪,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遇事总是按仁义的方法去处理,别人就喜欢你,坚持勤奋地学习、工作,就是神灵也钦佩你。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出自曾国藩《诫子书》。一曰独则心安慎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另一方面,世上大部分的伟业,都不是一个人建立的,人生中许多转机,都是朋友提供的。但若以功利之心交友,别人回馈的也不过是功利之心而已。当你用豁达待人,以仁爱处世,自然可收获一批以心相交的挚友。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厉。《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扩展资料: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诫子书
2023-07-19 02:00:258

慎独则心安这篇文言文的译文是什么?

翻译如下:慎独就可以求得内心安宁。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得。养心最难的地方,又在于要独善其身。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原文如下: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扩展资料:鉴赏曾国藩是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著称于世的。但是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难。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去世前两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对一生宦途沉浮、为人处世、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这也是曾国藩家书中最有影响的一封,广为人知。在著名的曾国藩遗嘱中,提到了这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其中“慎独”是根。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诫子书
2023-07-19 02:01:083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全文翻译

1.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 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 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 扩展资料: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 慎独则心安这篇文言文的译文是什么 翻译如下:慎独就可以求得内心安宁。 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得。养心最难的地方,又在于要独善其身。 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 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原文如下: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扩展资料:鉴赏曾国藩是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著称于世的。但是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难。 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去世前两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对一生宦途沉浮、为人处世、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这也是曾国藩家书中最有影响的一封,广为人知。 在著名的曾国藩遗嘱中,提到了这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其中“慎独”是根。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诫子书。 3. 《慎独》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谢谢 4. "慎独则心安"是什么意思 慎独,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做人的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离开,这样你做人就很心安了。(不会害怕什么) 5. 慎独文言文 翻译 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传统解释 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较新的解释 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 独的解释: 《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 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 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 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 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 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 (《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u2022阳明王子》)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 (《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 慎的解释: 《左传》:“慎守其一” 《周书》:“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 上博简《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闻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韩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 从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看法:一是“慎”与“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释为“持守”(或者“专注”);二是“慎”与“固”和“坚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据文句的意思,“慎”可释为“守”;四是“慎”关注的都是人的“内心”和“内在性”。 根据这几点,“慎独”的“慎”完全可以从“保持”、“敬重”、“敬持”、“专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义上加以界定,这应该正是“慎独”之“慎”的确切意义。 6. 慎独文言文 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 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2023-07-19 02:01:22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做事注意自己在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不违法违纪,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遇事总是按仁义的方法去处理,别人就喜欢你。坚持勤奋地学习、工作,就是神灵也钦佩你。出自曾国藩的《诫子书》。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这是一个令曾国藩悲痛的日子。15年前的今天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当天,他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诫子书其实是曾国藩的遗书,为曾家世世代代的家训。
2023-07-19 02:01:302

古人说“慎独则心安”,那么怎样才算做到独处的自修之道呢?

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情,那么自己的心情就会泰然自若。 内心常常快乐知足,宽仁公平,这就是人生首要的自强之道,最重要的寻找快乐的方子,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根本。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做到思想和言行举止谨慎,沉淀心性,就能在处世过程中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修身养性最难的地方就是养心,磨练心性,关键是做到“慎独”。 能在独处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做到俯仰无愧于天地,内心光明圣洁,就接近了圣人的境界,那天地鬼神也很敬佩他。 所谓“慎独”,顾名思义就是独善其身。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即便没有任何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地坚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时时处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强大。 许多人的人生之所以一无所成,与周围人相比黯然失色,就是因为他们不讲究“慎独”。 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别人怎么样,我也怎么样,随波逐流,就越来越平庸无能,一生不成气候,做什么事情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只有学会“慎独”,严格自律,管控好自己,提升自己,自我强大,方可改变人生,有一番作为,功成名就。 现实生活中,那些坚守“慎独”的自我强大的法则的人,最后都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 例如弘一法师,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则成一行。 演戏时像个翩翩公子;画画时开创新风,引领时代之先潮;出家修行,就成为了一代高僧。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就在于他能严格遵守规则,绝对不违背要义,“慎独”而严以自律。 又如,中国当代作家路遥,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在 历史 的大进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 但他依然故我,不甘沉沦,走到哪儿都读《参考消息》和励志的书籍。 以书中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后来他写了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 社会 生活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因此而获得茅盾文学奖。 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慎独”,才能心境空明,快乐自然,学习办事效率高。 不被别人所干扰,不为所得而狂喜,修一颗淡然之心,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入静而智慧自生。 强大而万事能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慎独需循序渐进 曾国藩说:“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 必须循序渐进地造势,自己逼迫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为自己呐喊助威,方可有所成就。 人要与凡夫俗子区分开来,就要志存高远,高度自律。 让“慎独”不至于流于空谈,而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让“慎独”循序渐进,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每遇到了郁闷烦恼之事,就点燃一炷香,在祥和神秘、恬淡安然的氛围中。 沉淀浮浮躁躁的情绪,沉静下心来,对问题理清思路,以超凡脱俗的智慧,将问题解决掉,为其人生化解了许多危机。 曾国藩则是坚持写日记,并且公开自己的日记,让众多的亲戚朋友们点评,循序渐进,改错上进,自我鼓舞士气。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想要以“慎独”而自强,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控制能力 从点点滴滴做起,管理好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绝对不自我放纵。 只有慢慢地格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格除贪婪贪念,让内心沉静如水,清澈透明,才能做到无愧于心,自然就泰然安然。 第二,见贤思齐,向榜样看齐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做到了“慎独,”不断地自我提升,就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有自己的榜样。 平时以榜样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榜样的行为方式约束自己,以榜样的成功经验为自己指点迷津,渐渐向他们靠拢,渐入佳境,走向了成功。 第三,采百家之长 采得百花酿成蜜,自成一家,独树一帜,自然就出类拔萃,取得了成功。 许多人之所以能更上层楼,不断地做到了“慎独”,就是他们不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固化了思想,而是与时俱进,集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汇贯通。 创新了许多独特的东西,就青出于蓝胜于蓝,远远地超越了别人和前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慎独修身,贵在宁静淡泊,自我清扫心地,清扫自己的世界,自我检点言行。 不急不躁,不碰不撞,遇事内心静谧如水,波澜不惊,用一颗反省自察的清静心。 去于世事纷扰中不断改过自新,自我强大,脱胎换骨,必然迎来成功。
2023-07-19 02:01:371

曾国藩遗书翻译

一、译文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现在将要与你们永别,特将以下四条教给你们兄弟。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第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方法;一出门就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普通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恭恭敬敬的样子,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气氛。想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安抚老百姓,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恭恭敬敬这样老百姓才能信服,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效果。聪明的人和机智的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做到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所以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庄重严谨恭恭敬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壮大自己,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傲慢无礼肆意而为,就会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如果能做到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无论对小事情还是大事情都态度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怠慢的意思,那么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强健,还用值得怀疑吗?第三、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我(指曾国藩)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其实都是相同的。假如我(指曾国藩)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禄的大官,高高地位于众人之上,就应该承担起拯救老百姓于溺水之时和拯救老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古书学习古人的思想,大概知道了古书中的意思,就应该有大力推行古书中自己已经领悟的古人正确思想的责任。孔子的儒家学派教育子弟,大都要求子弟要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最根本的,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就要富贵他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的人,人们哪会有不心悦诚服的归顺于他的呢?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假如普通人家男人耕田女人织布,一年到头辛苦劳动,才有了几担谷和几匹布的收入;而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却一年到头安逸淫乐,不做一件事情,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锦罗绸缎。喝醉了酒以后就像猪一样呼呼大睡,醒来后他一叫唤就有下人们对他唯唯喏喏,这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事情,连鬼神看见了都不会允许他(富贵人家)这样胡作非为,难道富贵人家就可以长期这样安逸淫乐享福吗?古代圣明的帝王和贤良的大臣,没有一个无时不刻不是把勤劳工作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如果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努力操练和学习技术本领,积极煅练自己的体魄,感觉到自己知识太少时就加倍努力去学习知识,时时刻刻做到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够做到通过增长自己的学识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从为天底下老百姓着想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让普天下的百姓都吃饱饭、穿暖衣,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他们都接受教育,不再像水边的蒿草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背负的责任。大禹、墨子大都提倡对于个人生活应该非常节俭,而对于工作应该非常努力,辛勤劳动以使自己丰衣足食。勤苦劳动的人长寿,安逸享受的人短寿,勤劳的人因为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学有才干而能够派上用场,安逸享受的人因为从不参加社会劳动,毫无才干而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神明都对他的行为感到钦佩敬仰,一个人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鬼神都他的行为感到厌恶。这四条是我从数十年的人生中积累的,你们兄弟们记住并且履行,而且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这样,我们曾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每代都有人才。二、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三、出处《诫子书》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这是一个令曾国藩悲痛的日子。15年前的今天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当天,他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诫子书其实是曾国藩的遗书,为曾家世世代代的家训。二、作者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诫子书
2023-07-19 02:01:454

关于慎独和内省的诗句

1. 关于慎独的诗句 关于慎独的诗句 1.关于慎独的古诗 1、古人贵慎独(宋·吴芾·《寄题杨宰清畏轩》) 2、暗室戒慎独(宋·陈天麟·《题南金慎独斋》) 3、燕居常慎独(宋·李处权·《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4、九经始慎独(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5、慎独仍三省(宋·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6、诗是尧夫慎独时(宋·邵雍·《首吟》) 7、君子贵慎独(宋·邵雍·《意未萌于心》) 8、子思慎其独(宋·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 9、苦恨斋居方慎独(宋·杨亿·《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10、慎勿成独往(元·贡师泰·《秋夜和韩与玉》) 11、向晦惟慎独(明·张宇初·《癸亥元日》) 2.关于“慎独”的名言10条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复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印光大师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慎独者,慎其闭居之所制为。——郑玄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金缨《格言联璧》 兰生百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君子慎其独,度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朱熹 3.与慎独相关诗句有哪些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5.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长歌行》 6.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7.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9.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10.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1.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2.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3.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14.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____王维《渭川田家》 15.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____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17.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8.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9.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____温庭筠《利州南渡》 20.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____颜仁郁《农家》 21.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____曾几《苏秀道中》 22.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____王维《渭川田家》 23.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____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24.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25.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聂夷中《田家》 26.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____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27.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8.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29.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____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4.与慎独相关诗句 1、古人贵慎独(宋·吴芾·《寄题杨宰清畏轩》)2、暗室戒慎独(宋·陈天麟·《题南金慎独斋》)3、燕居常慎独(宋·李处权·《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4、九经始慎独(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5、慎独仍三省(宋·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6、诗是尧夫慎独时(宋·邵雍·《首吟》)7、君子贵慎独(宋·邵雍·《意未萌于心》)8、子思慎其独(宋·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9、苦恨斋居方慎独(宋·杨亿·《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10、慎勿成独往(元·贡师泰·《秋夜和韩与玉》)11、向晦惟慎独(明·张宇初·《癸亥元日》)。 5.中庸中关于慎独的句子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注解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6.关于慎独的名言和事例、 【典型事例】◇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汉书u2022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秀才慎独的故事。 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名人名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精彩文段】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慎独”乃人生的至高境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无所不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世间沉浮荣枯!我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就好象“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样,当我们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们去为所欲为。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条忠犬,可帮你避开处处陷阱,躲开种种是非;“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使你内心清爽,外形昂然。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对前程、对事业,也无论是对时下、对将来,“慎独”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刻都不可疏忽。 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谓清醒,也就是“慎独”。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醇厚;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美丽;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动听。 7.关于慎独的名言故事 曾国藩做慎独功夫,以道光22年10月初1日为分界线,在这一天之前,他的用功是零碎的,偶然的。前一年的7月14日,他拜访了唐镜海先生,请教读书、修身的要领。 唐先生劝他以《朱子全集》为课程,身体力行;又向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理学家倭艮峰先生的用功方法;据他这一天的日记记载,他听了唐先生这一席话之后,“昭然若发蒙也。”但从这一天起,到第二年的lO月初1日,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日记中的自我批评只有两次,一次是道光21年9月初1日发誓戒烟,另一次是第二天,他责备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哉!……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他的静坐,也是从这一年的12月12日才开始,13日、16日、18日、19日,共五次,其目的也不在于慎独,而是为了治病,“竹如教以静坐法,谓可不药有喜,”他真正自觉地做慎独功夫,是在他3 l岁这一年,即道光22年l 0月初1日,这一天,他拜访了倭艮峰先生,他日记中这样记载:“拜倭艮峰前辈,先生言‘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知几也……失此不察,则心放而难收矣……又教予写日课,当即写,不宜再因循。”所谓“知几”,这是《易经》中的话,几者,动之微也,也就是内心深处每一个念头的活动;每一个念头都自己察知,叫做“知几”,与“慎独”的意思差不多,在倭艮峰先生的督促下,他真的不再因循,就从这一天开始,他每天都学着倭艮峰先生的样子,静坐,读《易经》,写日记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本月26日,他在给弟弟们的书信中,介绍了这一段时期他修慎独功夫的情景:“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要之药。…余自l O月初1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余自10月1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9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13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故,前嫌尽释矣! 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8.中庸中关于慎独的句子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注解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2023-07-19 02:03:211

给翻译一下“慎独则心安 主敬则身强 求仁则人悦 习劳则神钦”

做事不独断,时刻自省,则心安;外表持重,内心沉着,则身体强健;不断追求仁义,则身心愉悦;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则神清气爽
2023-07-19 02:03:281

君子慎独

慎独,中国人的千年修行。 《礼记 · 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两千多年后的曾国藩,在临终时告诫其子:慎独则心安。慎独,不仅是某个人的修行,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一场大修行。君子慎独,是几千年来被奉为修身最高境界的法则。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块醒目的横额,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守身之先务也。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这天,曾国藩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曾纪泽双手把纸展开,第一条写的就是: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人如果能做到慎独,心里自然会平静、安定、富足。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养心最难做到的,就是慎独。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会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2023-07-19 02:03:341

何为 慎独?

「慎独」一词见于《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见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究,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这封信所说的四门日课,最早见于曾国藩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记。其时曾氏已奉调两江,天津教案的处理也告一段落,第二天一早即由儿子纪泽陪同进京陛见,然后再南下金陵。这天晚上,他在天津寓所写下一段日记:「是日细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问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 *** 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二,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慎独心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立身之道 以禹墨之勤俭 兼老庄之静虚 庶于修己治人之术 两得之矣..立身直如至洁冰清 接人宜如光风霁月 有参天拔地之才 尤贵有包涵海之量以成之; 立身以无愧为难,守身以玷为难,保身以无疾为难,唯自身有志者必能自立而心安矣
2023-07-19 02:03:421

请问,慎独则心泰,主敬则心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同慎独则心安,主敬则心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那一

二句都不是曾国藩老先生的原话。曾国藩原话是这么说的:细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佴。
2023-07-19 02:03:491

关于“慎独”的名言有哪些?

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2、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3、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人神亦吾心,口自处其后。——邵雍《意未萌于心》4、子思慎其独,使君资之深。自身闲不难,先当闲自心。——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5、向晦惟慎独,绅言良足书。——张宇初《癸亥元日》6、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吴芾《寄题杨宰清畏轩》7、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金缨《格言联璧》8、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徐双玲9、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张其生10、自重、自盛自警、自律方能浩然正气;慎权、慎欲、慎独、慎微自会荣辱不惊。——张峰祥11、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筑廉政防火墙;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常敲拒腐警示钟。——查坤锡12、改过十训: 虚心; 慎独: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宽厚: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吃亏:君子肯吃亏,小人好便宜; 寡言: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 不说人过; 不文己过; 不覆己过; 闻谤不辩:何以息谤?无辩即可; 不嗔: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弘一法师
2023-07-19 02:03:582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是提升自己的修养,谨慎理智的处理事情,使人民安乐。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能保持清醒。想要看到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要自律,自律一定要学会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克制。君子慎独,所指的“慎”,就是来自“超我”的自律,严格的约束自己,努力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几千年来,“慎独”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常挂在中国人嘴边。“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关于慎独的名人名言1、清正廉洁以身垂范,慎独自重洁身自强。2、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3、牢记宗旨,永葆本色;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律自持,奉献为荣。4、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2023-07-19 02:04:191

君子慎独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君子慎独的诗句 关于君子慎独的诗句 1.关于慎独的古诗 1、古人贵慎独(宋·吴芾·《寄题杨宰清畏轩》) 2、暗室戒慎独(宋·陈天麟·《题南金慎独斋》) 3、燕居常慎独(宋·李处权·《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4、九经始慎独(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5、慎独仍三省(宋·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6、诗是尧夫慎独时(宋·邵雍·《首吟》) 7、君子贵慎独(宋·邵雍·《意未萌于心》) 8、子思慎其独(宋·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 9、苦恨斋居方慎独(宋·杨亿·《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10、慎勿成独往(元·贡师泰·《秋夜和韩与玉》) 11、向晦惟慎独(明·张宇初·《癸亥元日》) 2.关于慎独的名言10条 名人名言】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90 相关问题全部 关于慎独的名言和事例、【典型事例】 ◇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后汉书u2022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 秀才慎独的故事。 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 ◇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名人名言】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精彩文段】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慎独”乃人生的至高境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无所不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世间沉浮荣枯!我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就好象“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样,当我们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们去为所欲为。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条忠犬,可帮你避开处处陷阱,躲开种种是非;“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使你内心清爽,外形昂然。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对前程、对事业,也无论是对时下、对将来,“慎独”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刻都不可疏忽。 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谓清醒,也就是“慎独”。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醇厚; 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美丽; 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有了慎独,它可 慎独名言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 3.关于“慎独”的名言10条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复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印光大师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慎独者,慎其闭居之所制为。——郑玄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金缨《格言联璧》 兰生百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君子慎其独,度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朱熹 4.中庸中关于慎独的句子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注解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5.中庸中关于慎独的句子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文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注解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6.君子慎独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 不欺暗室。 慎,是谨慎自律,独,是独处,没有别人在旁。 君子慎独:君子的境界,在没有旁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谨慎行事。 此话出自《礼记.中庸》 原文: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不敢疏忽,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惧害怕,不敢怠惰。在幽暗的地方,大家不曾见到隐藏着的事端,我的心里已显著第体察到了。当细微的事情,大家不曾察觉的时候,我的心中已显现出来了。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更加要谨慎小心,不使不正当的欲望潜滋增长。 扩展资料: 《大学》说:“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从“诚意”、“毋自欺”而发,也就是从道德修养方面讲的,意即在独处独知的情况下也不要自欺,不要违背正确的情操去做坏事。 《中庸》在此也讲“君子慎其独”,则是从“用”的角度出发,讲“莫见”、“莫显”、“戒慎”、“恐惧”,实即谓独处之时,应行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没人看着自己,自己也要把事做到恰到好处。如此,《大学》讲慎独,旨在德;《中庸》讲慎独,旨在行。 概而论之,《大学》为体,《中庸》为用!体、用、德、行,此两两关系皆是合而不可分的。 7.关于慎独的名言和事例 慎独的名言: 1.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2.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帮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礼记·大学》 3.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4.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朱熹 5.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6.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7.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8.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慎独的事例: 1. 《后汉书u2022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2. 秀才慎独的故事。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3.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8.幽兰自馨君子慎独是什么意思在一校园里看到的句子. 深谷中的幽兰会自己发芳香,君子在独处时应该小心谨慎.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2023-07-19 02:04:411

慎独乐群,修因缘之道在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慎独乐群,修因缘之道在焉。这句话的意思是1、在独处中谨慎不苟。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2、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3、“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4、“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扩展资料:慎独造句:1.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2.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3. 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4. 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5.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6. 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7. 为官基于厚德,克己始于慎独。8. 曾国藩的"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9.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10. 求明德则正心诚意,始于慎独,遏私欲于将萌,欲德之纯精不杂也。
2023-07-19 02:04:509

慎言可避灾、慎行可少悔、慎独可心安

人的品行如何,要看他最细微,最隐蔽,最不易被察觉处。 有一句话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其实不仅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 有时你或因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件事,动错了一个念头。 轻则损名折利,重则积错难返。 为人处事,要谨言慎行,守住口,护住心。 01 慎言,避灾。 有句话说,祸从口出。 通常我们身体出问题,大体是因吃坏了东西。 但我们惹了祸,却多半由于言语不慎。 所以,但凡说出的话,都需反复斟酌。 能不说的,不说。不能说的,一字也不泄露。可说可不说的,最好沉默。 在《周易》里有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你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你的思想。 古往今来,寡言保身的人,实有大智慧。 在与人交谈时,说话一定要深思熟虑后,切不可轻言妄语。 02 慎行,少悔。 在《吕氏春秋》中有言:“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 意思是,在行动之前,一定要多番考虑周全,如果莽撞行事,只会给自己带来遗憾和懊悔。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事前,能多方思忖,最终的“后果”,就不会在事后,去妄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如果”。 有一句话说,冲动是魔鬼。 人一生的成败,得失与对错,并不在于一时的辉煌,一、两次意气用事,就可以让你功亏一篑。 所以,凡事三思而行,不可莽撞,不可冒失,不可轻率,如此方能不入困境。 03 慎独,安心。 在《中庸》里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世间尤物, 不敢妄取。” 有史以来,无论是为官政要,抑或平民百姓,最无法过的,是自己的“良心关”; 最抵御不了的,是在名利诱惑下的思想松动; 最难恪守的,是为人处世始终如一的清白和坦荡。 做了亏心事,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违背了原则和底线,以为天不知地不知; 行得正,身不端,以为可以掩人耳目; 但最难欺骗过去的,其实就是自己。 慎独,并非为了得到好名声,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安。 人这一生,高明之处,就在于一个 “慎”字。 慎言,可避灾。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慎行,可少悔。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23-07-19 02:05:241

君子慎独

大概是高中时期的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拿着试卷从讲台上走下来,对我们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即使班主任不在教室里看着大家的纪律和学习,你们也应该保持班主任在时的状态。”或许当时的我对“慎独”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可越成长越感悟,慎独,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康熙皇帝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林则徐则在所居的地方悬挂一块书有“慎独”两字的醒目横额,以警醒自己。《礼记·中庸》曾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人说:“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伏自心。”一个人可以征服外在的很多事物,但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冲动还是要困难得多,正如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慎独,是中国人的千年修行。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和众人一起时便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交警监督时遵守交通规则,自己过马路便胡乱闯灯;在熟悉的人群中能够克己复礼,在陌生的环境中便目无章法;家长在旁边时认真学习,父母一离开就拿起手机……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容易越过道德的底线,做出出格的事情。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只有在越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才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之时,僚属们为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避开人眼,在夜深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务,不走漏一丝一毫的风声。叶存仁得知后,既不愿意私藏暗吞,却也不想生硬拒绝,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加以婉拒。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孔子曾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语道破成为君子的要诀——知行合一。一个君子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心口如一、知行合一、人前人后一个样。曾国藩在自己的遗书中最先写的便是:“一日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道,又在慎独。”慎独的时候,人主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故慎独是自己与内心的赤膊相见。而取胜的人,无疑成为了道德修养的赢家。在历史的星河中,那些慎独者就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他们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无不时刻将光芒洒落世间,照亮这片古老文明的净土,指引着后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君子,在岁月中奋然前行。而在当今社会,能够摆脱尘世的喧嚣,守住一颗宁静的内心,则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慎独,让灵魂成为身体的主人。
2023-07-19 02:05:311

自修,慎独

对“慎独”这两个字最早接触,是和一位朋友去市级医院看望另一位住院的朋友。 在路过该院一个科室时,其墙上挂着一块板面,其上就是这两个字,并配有一些宣传画。朋友问我,医院挂这样的宣传标语,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朋友,这应该是这个医院的院训内容之一,就是告诫我们医务人员,在自己一个人单独值班或上班时,尽管没有人监督,也要像平时那样,工作认真,不能马虎,因为每时每刻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朋友听后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便点头表示同意。 退休之后,入职现在这家民营医院管理公司,投资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所有员工每天要对书,而且是指定的书。 我刚刚入职,就开始读《大学u2022中庸》一书。通过读书,我对“慎独”二字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庸》中对“慎独”是这样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要想做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就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守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不懂得规范自己的言行。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清末重臣曾国潘,对“慎独”二字也有自己的理解。他给子孙们的遗嘱中,一共有这样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中,第一条就是“慎独”。 他对“慎独”的理解是:“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自入职以来,每个月都要到上海或无锡,在投资人的另外两家医院上班,每次都是一个人住宾馆,独处成了现在的常态。 每次出差在外,我总是把“慎独”二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处处告诫自己是否做到了“慎独”。 比如,尽管没有人监督,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漱、吃饭,按时上班;中午休息起来,仍然是按时上班。非周日休息,绝不出去游玩。 比如,在宾馆吃自助餐,自己吃多少拿多少,每次盘子里除鸡蛋壳、红薯皮之外,几乎干干净净,没有浪费。吃完后,还总是把碗、盘、筷、勺等收拾在一起,便于服务员拿走,并把桌子上的饭粒、碎屑用纸擦拭干净。 比如,晚上一个人在宾馆,总是躺在床上看书或学习、写文,一点也不感觉寂寞。 在宾馆住宿期间,把用过的废物,一律放在纸篓里;宾馆的浴巾等从不乱扔;地板、桌面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等等。由于一年来一直住在同一个宾馆,连服务员都认识我,曾经对我说,你住的房间很好收拾。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如何才能做到?我真的无法回答,但有一点,那是肯定的: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上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此践行“慎独”,最大的收获就是,内心无愧,白天吃饭胃口很好,晚上睡觉感觉很香,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总说晚上睡不着,而我总是感觉睡不够,大多数时候,是让手机闹铃叫醒的。 这就是我践行“慎独”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希望对你能有所收益。
2023-07-19 02:05:371

康熙八大家训: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一生政绩卓著,功勋赫赫,被尊为“千古一帝”。其在位时强调兴礼教,尊儒右文,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下诏礼学教化,以儒为本。此外,他对家教非常重视,在宫中经常给皇子皇孙以教诲,雍正即位后对康熙的家训加以追述,并整理汇编成《庭训格言》,共246则。以下摘取《庭训格言》中的八条精髓,不论于子女教育,还是于自身提升品德修养,都能从中获得许多指导和助益。 一、怀善念、行善事,最能安详平和。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译文:人生一世,内心应该充盈着欢喜安详,人的心里美好,自然产生善念,心中忿怒,自然产生恶念,所以古人说,善良的念头一发出,人就会有福气;恶的念头一产生,就会有厄运。 感悟:曾子有言:“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人如果乐于为善,虽然不一定因此获福,但是灾祸却一定会离你远去;人如果不愿意为善,虽然不一定因此得祸,但是福端却一定会离你远去。人生在世应当乐于为善。二、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圣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不欺暗室。”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之地。夫私居独处,则人不及见;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斯诚不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夫! 译文:儒家经典常常提到慎独是成为圣人的第一修养,后人把它解释成不欺暗室,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和内心的隐秘之处,都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懂得时刻保持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让人保持尊敬。 感悟:《曾国藩诫子书》:“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则心安,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时境地,都能遵守内心的准则,不放纵,不逾矩,不被私心杂念所影响。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三、聪明人,借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 译文:我从不轻视人,说谁无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闻,我常对大臣们说,你们只要知道的,就不妨告诉我,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嘉奖采纳。 感悟: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并加以审视自己,于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四、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译文:没事的时候,要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有事的时候,要泰然自若,不要过度紧张,一切正常处理就好。胆大心细,心中谨慎,行事风格却要大胆凌厉。这才是做事的方法。 感悟:《小窗幽记·集峭篇》:“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在平安无事时,要有所预防,当发生危机时,足以保持镇定,我们也能及时应对和处理。五、自律,才有生活品质。 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译文:别太贪恋口腹之欲,注意起居,不要贪睡,这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感悟:《道德经》:“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萧伯纳也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自律于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也会让我们变得更优秀。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译文:人生在世,谁能不犯错呢?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我就不这样,我总是主动认错。别人总是因为我的认错而感动到不安。而事实上,能够主动认错,多是品德高尚的人。 感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记录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颜回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人都会犯错,不用苛责别人,不用诘难自己。认错改错,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七、谨慎,才能人生安稳。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 译文:大凡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 感悟:《道德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这是告诫我们对待事情的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和细心的道理。八、吃苦是福,勿贪安逸。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 译文:世上的人都喜欢安逸而厌恶劳作,我却认为人只有恒久的劳作才会知道什么是安逸。如果一直处于安逸,那么不仅不会知道什么是安逸,而且遇到劳苦也就不能承受了。所以《易经》说:“天体运行强健,君子也应该自强不息。”这样看来,圣人把劳苦当作福,把安逸当作祸。 感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逆境会激发人的潜力,并让人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充满进取精神。所以吃苦是福,“苦”是心志还未磨炼成,修为还未炼就。而吃苦,正是磨炼和修炼的最好方式。
2023-07-19 02:05:441

“慎独”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事情来表现?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慎独修养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离不开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许多劳教人员就是因为缺乏慎独意识,在某些“无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侥幸,做了不该做的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直到进了监狱才懊悔不已。朋友们,慎独是悬挂在你心头的一记警钟,慎独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而拒绝慎独,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体内蔓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彻底毁灭自己。因此,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同把我们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不久前一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事先在礼堂内隐藏几部录音机,然后老师领着100多名中学生进来坐下,礼堂里十分安静。当所有的老师借故离开后,礼堂里马上沸腾起来。十分钟之后,老师们返回礼堂,拿出录音机,将刚刚录下的内容放出来,所有的人、包括全体学生都大吃一惊:录音机里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这些丑陋的语言就出自眼前这些孩子们的小嘴!这个例子不是说孩子品德有多坏,但至少说明孩子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慎独”思想是儒家提出来的,但儒家不是宗教,如果你做不到“慎独”,孔老夫子也拿你没办法。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讲过一句话:“唯有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蔡先生很早就认识到,美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约束个人行为,进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慎独”是一种境界“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慎独”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之一。而那些腐败分子,往往也是从“独”时、“独”处不“慎”,滑向犯罪深渊的。他们有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嘴上说“艰苦奋斗”,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领导干部“慎独”,具体应做到“十慎”:一是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是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权力期权不用,防止晚节不保。三是慎权,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四是慎欲,不被钱、色、名等私欲俘获,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五是慎内,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防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六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防止被损友“拉下水”。七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防止小节上的蜕变。八是慎言,要敢于讲真话,讲话要利于团结,防止口无遮拦。九是慎断,要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防止违背规律、主观武断。十是慎威,不滥施权威,不压制民主,不压制人才。“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既要以贤人的高风亮节怡情养性,又要以贪官身败名裂的教训自警。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如此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逐渐达到“慎独”之境界。
2023-07-19 02:06:0314

什么是“慎独”?出自哪?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u2022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言行如一,为情操《论语u2022为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自己想说的,再把它说出来。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有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心口如一,为良知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如一才是可信之人。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收。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始终如一,为坦荡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2023-07-19 02:06:251

煮茶论“慎独”,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

前几天在朋友的公司喝茶,见其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件书法横幅作品,上书“慎独”两个繁体字,苍劲飞白,笔透纸背,于是就跟他聊起了“慎独”。朋友居然告诉我不知道“慎独”的意思,说是他的一个朋友送的,他觉得书法作品很有艺术感,就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于是我们就开始煮茶论“慎独”。 “慎独”这个词,现在很少见到,也很少听人提起,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在讲传统伦理道德时,这是一个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语。慎独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儒家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 “慎独”这个词所表达的的思想概念最早源于庄子,后被儒家汲取并应用,成为儒家自我修炼的方法。慎独,对于中国人而言,那是深植于骨髓之中的。儒家将其记录于《礼记u2022中庸》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古文里,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思,就“慎独”而言。“慎”就是谨慎、慎重的意思,其实我们不仅要慎独,还要慎众。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无论有多大能耐,做人、行事都要低调,要处处戒备,不能过于张扬。西方也有句谚语:上帝要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而“独”就是独自一个人相处,一个人独自完全既定的事情。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同时,“慎独”也是考验个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时候,不要因为旁边没有人监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出违背道德和初心的事。 “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慎独是达到诚意的必由之路。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人前人后、有人无人都保持一样的自律,凡事皆以致良知为准则,也就是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慎独这二字虽然不如儒家的“中庸”出名,但它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论语》里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慎独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操行自守,不欺暗室。它不仅是某个人的修行,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一场大修行。君子慎独,此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是几千年来被奉为修身最高境界的法则。红尘滚滚,轮回更替,达官贵族,贩夫走卒,处在红尘这个场里,对个体生命而言,短短几十年,人生不会总是繁华热闹,也有太多的寂寥孤独。人前管住口,人后守住心,你才能在这个红尘场里不迷失自己,也不会被这个红尘场所搅拌。在孤独的时候,仍需要求自己不失行为规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慎独是合“道”的,它能让你见“道”,或者说是见到自己的“本性”。人的先天之一炁叫着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个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我们的身心的;能离开的就不是正道了。慎独也是一样,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 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淤泥而不染,只要一心向善,敬畏生命,道法自然,做一个胸怀坦荡的人,还是能达到的。 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人以“慎独”而流芳千古的,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而著称于世的杨震,世人誉其为“关西夫子”。《后汉书u2022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十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这就是历史上典型的“慎独”事件。而让杨震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典故。 宋代心学达人陆九渊曾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大家都知道晚清有四大名臣,曾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们,李鸿章近神,左宗棠近妖,张之洞近人,曾国藩近圣贤。而曾国藩阅人的本领独步天下,记得他有这样的阅人八句话: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主意看指抓,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当年在初看《曾国藩》时,记得的不太多,其实还有一句话,我觉得颇值得玩味:入世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曾国藩为什么能做到这些?究其竟,跟他修心修身有莫大的关系。而修其心者莫过于“慎独”二字,曾国藩著名的家训“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皆是依慎独而生发的枝叶。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抛开其他的成就不说,单就慎独的本领,就令人敬佩不已了。同时,慎独还有另外的一些类似的词,比如说慎微与慎初。 慎微是谨慎于细微之处。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正所谓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而慎初则更有意思,说的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这与佛家的起因有相同之处呢。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很多人就因为第一次没把控制好,而导致后来的破罐子破摔,最终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初之不慎,而导致了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终黯然收场。 当然还有一些大家不太关注的词汇,比如慎染、慎终,人如果能做到慎独,心里自然会平静、安定、富足。这世上难事很多,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而养心最难做到的,就是慎独。能够慎独的人,可以和天地、鬼神对质,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就是浩然之气常存心间的道理。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慎独,就是对知识最好的消化,对自我最好的审视,也是对智慧最好的含蓄和滋养。
2023-07-19 02:06:321

君子三慎:慎言、慎友、慎独

慎言《史记》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小妾,在临街的楼上,见到一个瘸子费力地去井台打水,小妾好奇地盯着看,还大声笑问,“大哥,你能打起水吗?要我帮帮忙吗?” 哪知瘸子是个心胸狭隘的人,顿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心生不忿之下,要求赵胜杀了小妾。 赵胜本想袒护,无奈瘸子不依不饶,最终小妾香消玉殒。 口是祸福门,舌是斩身刀。不假思索的下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杨修之死这一段都很熟悉:曹操害怕遭到暗算,于是对侍卫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不要靠近!” 一次,近侍为曹操盖被子,曹操立马跳起来把他杀了,然后继续睡觉。众人都以为曹操确实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看穿他的意图,叹惜着对下葬的近侍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呀!”曹操知道后,更加忌恨杨修。 后来,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却被马超拒守,犹豫不决时,对着碗中的鸡肋,随口说道:“鸡肋!鸡肋!” 杨修听闻,便让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当晚,曹操心烦意乱,听说杨修与人解释“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进不能胜利,退又让人耻笑,还是早点收拾东西回家吧”。曹操大怒,将“看透非说透”的杨修推出去斩了。 古语有云: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言语间,顾及他人;生活里,才能周全自我。 还有一则故事: 东晋时期,王徽之三兄弟曾到太傅谢安家里做客。 王徽之和王操之话多,而且所谈多为琐事,而王献之简单问候之后,再无多言。 事后,宾客问这三兄弟谁更胜一筹。谢安认为是王献之,理由是“吉人辞寡”。 社交场合里,心直不必口快,智多不必言多。适时的沉默,往往比长篇大论的夸夸其谈,更有分量。 慎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狐朋狗友结交,只会越混越差;与智者雅士来往,才能取长补短。 韩愈曾经写过一首《早春呈水部送十八员外》,诗里的张十八,是韩愈的弟子,也是他的朋友——张籍。 韩愈在汴州上任时,生活安适,除了饮酒作诗,切磋学问之外,还沉迷博塞(一种类似赌博的游戏)。 眼见朋友沾惹陋习,虚度光阴,张籍亲自写信劝诫。韩愈接到那封言辞激烈的信后,诚心认错,戒了赌,也更加欣赏张籍。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墨子也曾说过,“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品性纯良,才华横溢的朋友,是值得深交的益友,更是应当效仿的良师。 而不学无术,作恶多端的损友,要么将你推向深渊,要么带你沦为平庸。 不论是被庞涓痛下杀手的孙膑,还是被李斯用毒酒害死的韩非,都告诉我们:识人不清,是场灾难。 与人来往,要懂得择善而交;交友不慎,要学会及时止损。 在《玉泉子》一书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东都留守吕元膺,经常和一位处士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在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前去批阅公文。 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枚棋子,返回的吕元膺虽看出棋子被动,却并未道破,最终输了。 都说“棋品如人品”,吕元膺从棋友背后搞的小动作中,觉察他不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第二天,就让棋友到别处谋生了。 在交朋友上,诗人苏轼更是谨慎。 他和谢景温原来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那只小鸟踢到一旁。 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却让苏轼心凉了半截:如此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从此与谢景温划清了界限。 后来的谢景温,为了讨好王安石,陷害苏轼。而早已和他绝交的苏轼,有被小人迫害的愤怒,却没有被知己暗算的愁苦,及时止损,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背道而驰的朋友,不相为谋的知己,缘起于五官,缘灭于三观。不必纠缠,不必叹息,当初相识于人海,如今归还于人海就好。 慎独 孟子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中庸》里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在《辞海》的解释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诗·小雅·巷伯》里,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邻居寡妇的房屋被雨淋坏,只能到颜叔子家避雨。 颜叔子让她进屋以后,就用烛火照明,蜡烛烧尽后,再烧柴薪,柴薪烧完了,颜叔子不惜把盖屋顶的柴草抽取下来照明,通宵以礼相待。 暗室不欺的颜叔子,正因时时清醒、冷静自持,才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越雷池。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馈赠礼物,特地避开耳目,在深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 叶存仁收到后,写诗委婉拒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正如曾国藩提到的“慎独则心安”,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才能无愧无畏,清净心安。 还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一天,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轮声由远而近,行至宫殿门前,声音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又有车声辚辚。 卫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乘车的是谁吗?” 夫人回答:“一定是蘧伯玉。”她解释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蘧伯玉是贤人君子,这样的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败坏德行。 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 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即使无人看见、无人听到,依旧恪守礼制,盛放德行。 余生,愿我们都能懂得: 言多必失,言少辞贵。 慎言,是最上等的情商; 良禽择木而栖,人要择善而交。慎友,是最难得的通透;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慎独,是最顶级的自律。
2023-07-19 02:06:381

曾国藩的家训是什么???

  曾国藩之家训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 ,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戒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过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飧地,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骇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感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性,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处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就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衣所进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担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 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贤君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危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鬼神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余衰年多病,目嫉日深。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儆惕,以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此四条相稽,乃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023-07-19 02:06:488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023-07-19 02:07:141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2、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6、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1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0、修身十二条:   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2023-07-19 02:07:211

关于"慎独"的例子?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2023-07-19 02:07:302

《成事》:曾国藩的成事心法

《成事》的作者是冯唐,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也做过中国国企高管,也是中国的著名作家。 冯唐对中国历史有多年的阅读和思考经验,本书正是冯唐以现代管方法论为工具,归纳出“伟大管理者”曾国藩的管理及“成事”理论和经验。 冯唐认为,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炼。 开始阶段,人们主要是管理自己 :时间、体力、情绪、三观、工作等; 往 后来是管理事儿 :主要围绕问题的解决; 再往后来是管理团队 :如何让团队成员团结一致来成事等。 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作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成事?为何成事的只是少数人?如何持续成事?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翻阅了中内外有关管理学的书籍,却一直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最终,作者决定依据中国的古书和先贤的智慧,写出一本有关成事的书籍,并最终选定了曾国藩。 作者说: 在成事一项上, 曾国藩就鹤立鸡群,千古一人。他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救过中国几十年,写过千万字。 更重要的是,他做实事,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而且,他做很大的实事,而且,他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而且, 他写的东西都是围绕着如何成事 ,提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学习曾国藩的管理及成事经验,作者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以成事为主旨,写下了本书《成事》。 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读者学习曾国藩的成事经验,作者还是保持梁启超编选的顺序,类似于《论语》,没头没尾,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在任何一页停下。 本文从中节选出部分十分有趣精彩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分享。非常建议大家可以自行学习阅读本书。1、 求实。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做人做事要少讲大道理,多做实事,不画饼,不务虚。 2、做人要“ 耐得住 ”。 3、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不同的选法,不同的活法。做一个守规矩的人,还是走自己路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4、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说实话、做实事、有针砭。 5、 人至中年,容易油腻; 企业发展到稳定阶段,也容易变油腻。如何避免, 学会管理,前者管理自己, 后者管理团队。 6、做人,成事,如果想突破,要敢不同,敢坦诚,敢尖锐。 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可知,很多时候,我们只管尽力做事就好了,成败交给上天。 8、真正在人间成大事的人,他的底色往往是悲观,他对人性没有太多期待,他的心血往往不一定会被世人理解。 7、 做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8、面对困局,“自救”是第一重境界。更高一层的境界是“破敌”,及不仅可以自救困局,而且还可以开拓新局。这就是曾国藩说的“久病成妍”。 9、庄子曾说,生而为人,仿佛进赌场。一言一行,都是下注。关键在于人的内心, 只有内心沉稳坚固、心平气静,才有可能看得远、博到大。 最善泳者,忘水。 10、日中要落,月满要亏,“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时候人生最美。 11、好朋友之间,不是互相抬轿子、互相让对方爽,而是互相挑刺、互相督促,一起做个好人。 12、不要赶时髦。要揣摩不因时间流逝而变、不因空间转换而变的真、真理和大美。 变的是俗,不变的是道。争取做个得到的人。 13、每个人的三观形成之后,是很难改变的。因而,我们做到 尊重每个人的三观,不要试图去改变 谁,或者谁的观点,更不要让他人的是非观影响到自己。 14、对于问题, 把力气花在能使得出的地方。 15、 成事=诚×(勤+慎)。“诚”,不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勤勤恳恳,谨慎自谦。 16、曾国藩的养病之法:第一锻炼心志,早起、打坐;第二去除妄念。 17、练兵, “勤”是第一位,要把平时当战时,每天必须早起、习劳、忍饥耐寒。 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如果连平时都做不到,临敌的时候怕是更做不到。 18、世事无常,无常是常。在这种情况下,渺小的一个人想要成事,只能一靠自己,一个训练有素的自己;二靠团队,有能力的团队。 19、实力不如人,更要讲信用。 不是“你弱你有理”,而是“弱者更要讲道理”。 否则,弱者只会损失更大。 20、风骨不是外在的傲慢,而是内在的自立自足。 21、 所有成事者,都有一个前提:精力旺盛,精力过人,精力持久。 所以:少操心,少纠结,少烦恼;多走路,多健身,多运动。 22、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做,不求人。 23、如果遭人闲话,对自己:随他们说,关我屁事;对于别人:别搭理,关你屁事。 24、 古人总结成功的十大要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所以,“命”很关键。但我们依然要努力做事,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 25、做事情,一要勤奋,二要诚心/专心/一心。 26、做任何事,贵在坚持。 27、 身处困境,要做到“心宽”。 只有心宽,才有可能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气。 有身体才有本钱,有心气才有斗志, 然后再找脱困的方法。 28、有事在身不在心。 29、别考验人性,考验人性的人都输了;别想太多,能长时间做到最基本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30、“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嫉妒、不贪求,才有可能成事啊。 31、 不要怠慢他人,不要拖延做事。 如果真想拖,告诉相关的人:为什么要拖,拖到何时?别黑不提,白不提,企图蒙混过去。拖,一定不能成事。 32、 道德学问,一日也不能松懈。 33、 遇到闹心的事,尽管违反人性,还是先找自己的问题。如果没有,再找;如果真没有,再找,直到找到。 34、当我们做成了一件事,获得了功名利禄。那么必然也就有人失去了这些东西。这时候,有人说我们坏话,给我们点小刀,理所应当,受着就好了。而且这些“逆耳”的话还能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 35、做大事,不涉及底线的前提下,推功揽过。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过错主要是自己造成的。 36、睡觉是头等大事,太闲了睡不着,与其闲,不如累。 37、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耐心,千万不要德不配位,浪得虚名。德不配位,心神不宁。 德高望重,顺水推舟。 38、事情做完总结时,不要后悔自己做错事的地方,也不要议论别人做错的地方。 成事人,从来向前看多于向后看。 39、每日睡前,做个每日小结,就知道实际做的事情不多。这是曾国藩的小技巧,却很实用。坚持一段时间,效率便可提升。定目标+复盘。 40、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41、打仗时,生死在呼吸之间,谁也靠不上,只能靠自己。人生, 看似很漫长,不过在生死刹那,也只能靠自己。 42、时间,善待埋头做事的人。 43、天性愚柔之人,如何做到明强?一是认准一个方向,二是付出别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44、勤俭持家:入一百,花六十,二十接济他人,二十备不时之需。 45、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跑万米不累,百事可做。 吃苦耐劳的心和身,是成事的基础。 46、 男女本来就不平等,若是再“娇养”,进入社会如何竞争? 47、教育孩子要“不惯着,多磨练”。 48、 除了曾国藩的家训,再推荐2本家训的经典好书:老洛克菲勒写给小洛克菲勒的三十八封信、冯唐的《三十六大》。 49、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 养心 ;二曰主敬则身强, 认真 ;三曰求仁则人悦, 责任 ;四曰习劳则神钦, 干活 。 49、一日事一日毕,不能拖。叉手立办,不占内存,不耗脑子,睡得更香。 50、待在舒适区,强不起来。 自强,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舒服。 51、老天爷不喜欢三种东西:取巧、自满、不定。 52、难做的大事,慢慢做,一定可以有做成的那一天。 53、 每天早上列出每天必干的三件事,每晚上床前检查,至少干完一件。 54、 不要和很多人的集体人性抗衡,不要和人类共同的弱点死磕,会输。 55、不要走捷径,捷径都是通向邪路最快的路。 56、如何不求人,保持独立?过简单生活。END 文|安静
2023-07-19 02:07:461

歌德的励志名言(70条)

一、那些认为必须疏远所谓贱民以保持高贵的人,恰恰可以被斥为懦夫,因为他害怕被击倒而躲避敌人。 二、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 三、希望是不幸之人的第二灵魂。 四、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 五、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六、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 七、一个杰出人物受到一伙傻瓜的赏识,是可怕的事。 八、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九、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爱之事勿候他人。 十、要求旁人都合我们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 十一、相熟的人表现出恭而敬之的样子总是叫人感到可笑。 十二、能使人幸福的东西,同时又可以变成他痛苦的根源。 十三、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十四、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十五、我只不过是个漂泊者,尘世间的匆匆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吗? 十六、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十七、把心爱的人搂在怀里,乃是一种最好的天赐。 十八、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 十九、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但愿每一个人都像星星一样安详而从容地不断沿着既定的目标走完自己的路程。 二十、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二十一、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二十二、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二十三、只有曲折的道路才能带你攀上顶峰。 二十四、真理是一只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以睁开。 二十五、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二十六、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二十七、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这样才有施展才能的力量。 二十八、最足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的,莫过于他所嘲笑的是什么东西了。 二十九、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只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 三十、陶冶我们灵魂的美好感情,存在于尘世间冷漠的激动之中。 三十一、如果你已养成耐性,请相信你已干了许多事情。 三十二、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三十三、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 三十四、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三十五、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三十六、人啊,自己在这里抱怨又有何用?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要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像往常一样反复咀嚼命运赐给我的点滴不幸,我要享受现在,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三十七、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三十八、我们固然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至少应该是合理的。 三十九、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长久地争吵;他们总会重新言好的。 四十、人出门旅行并不是为了到达某地,而是为了旅游。 四十一、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四十二、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四十三、每当她谈起自己的未婚夫时,总是那么温柔,那么亲切,我就颓唐得如一个丧失了所有荣誉与尊严的人,连手中自卫的宝剑也被夺去了。 四十四、心眼不多,可是品格端正的人,倒经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骗子的诡计。 四十五、就算要出卖灵魂,也要找个付的起价钱的人。 四十六、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四十七、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四十八、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 四十九、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 五十、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五十一、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神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五十二、我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我要享受现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五十三、心灵最深切关注的一切,只能经由嘴唇吐出的言词讨论。 五十四、只要你告诉我,你交往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人。我只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我就知道,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五十五、凡是不为自己工作的人都是辛苦的。一个人为他人工作,为的是使他们分享他的欢乐。 五十六、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五十七、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 五十八、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五十九、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六十、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六十一、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 六十二、能分享他人痛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快乐的,是神。 六十三、有为者巍然看定四周,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 六十四、一切实干家企图把世界置于他们的手掌之下,一切思想家则企图把世界置于他们的头脑之中。 六十五、仍然拥有的彷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 六十六、人变得真正低劣时,除了高兴别人的不幸外,已无其他乐趣可言。 六十七、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六十八、有许多思想仅仅是从一般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六十九、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七十、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70条曾国藩励志名言 一、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二、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四、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五、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六、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七、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八、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九、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十、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十一、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十二、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十三、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十四、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十五、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十六、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十七、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十八、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十九、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二十、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二十一、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二十二、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二十三、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二十四、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二十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二十六、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二十七、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二十八、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二十九、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三十、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三十一、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三十二、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三十三、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三十四、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三十五、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三十六、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三十七、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三十八、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三十九、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四十、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四十一、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四十二、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四十三、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四十四、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四十五、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四十六、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四十七、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四十八、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四十九、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五十、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五十一、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五十二、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五十三、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五十四、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五十五、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五十六、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五十七、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五十八、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五十九、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六十、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六十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六十二、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六十三、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六十四、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六十五、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六十六、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六十七、小仁者,大仁之贼。 六十八、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六十九、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七十、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霸气的励志名言(70条) 一、心中有所牵挂,生命才会坚强。 二、有时间的话,去学瑜伽或者跆拳道。前者能让你放松身心,后者可以防身。 三、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活成了盗版。 四、你不会为同一个笑话笑一遍又一遍,却为什么为同一个人哭一次又一次。 五、自己选的路,别说爬了,就是死,你也得给我死在那条路上。 六、趁着年轻把能干的坏事都干了吧,没几年了。 七、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 八、养成每天写点什么的习惯,哪怕是记录,哪怕只言片语。 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经历过某些变化后,学着慢慢的改变,慢慢的成长,然后放下所有的骄傲与固执。 十、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十一、请努力的改掉自己的脾气和大男子主义,不要以为那很酷,很个性,但同样你也应该知道那很致命。 十二、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十三、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十四、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十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六、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到年不要创业,除非有稍纵即逝的机遇。 十七、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十八、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十九、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 二十、一个男人,可以不帅,但是一定要有风度,要有修养,要有内涵,要有底蕴,男人可以丑,但决不能丑陋。 二十一、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二十二、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但一个人能永远做一个人。 二十三、偶尔和妻子喝点小酒,永远比和一帮酒肉朋友在一起买醉来得开心。 二十四、知道自己要什么,包括你爱的女人。败尽天下英雄,然后尝尽无穷寂寞。 二十五、绝望的时候抬头看看,希望的光芒其实一直存在。 二十六、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十七、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二十八、若无胆量,永远不可能升到高位。 二十九、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自己。 三十、岂能尽人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三十一、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三十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 三十三、常常去运动。做个安静的小男人固然很好,但是身体健康更重要。 三十四、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三十五、不要和女友争个面红耳赤,她错了,你让着,她会感激你,其实她知道是她不讲理。 三十六、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三十七、在所有的激励中,自我激励是最有效果的! 三十八、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三十九、诚信总会给你带来成功,但可能是下一站。 四十、叶子旳离开,是风旳追求,还是那树忘了挽留。 四十一、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四十二、谁看不起你都和你没关系,可是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 四十三、即使没有人注视,你也要努力成长。许多双眼睛,都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四十四、努力向前走一步,离梦想就更近一步。 四十五、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四十六、爱她,要做好安全措施;不爱她,就更要做好安全措施。 四十七、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四十八、不要爱上有家的女人,有一天你会觉得自己很白痴。 四十九、没有放弃说明你还有希望,如果放弃了说明你一丝希望都没有了。 五十、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五十一、爱护你的身体,它是你的第二张名片,但不是为此你不需要努力工作。 五十二、人生在世,越有耐心,越得益。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耐劳和等待的结晶。 五十三、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往往是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历练,所拥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处事态度而拓展延长。 五十四、不要认为你在玩别人的感情,对手可能比你道行要高。 五十五、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五十六、不敲几下,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或一个西瓜的好坏。 五十七、据我测算,还可以退五十步,但生活只有五步。 五十八、奔忙中,你来我往,遇见的都是缘分。茫茫人海,一生当中的擦肩相遇少之可怜,更何况相识与相知。 五十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六十、最好的闺蜜,是你可以尽力地欺负她,她却依然爱你爱到死。 六十一、昨天所有都已过去,明天未来都要珍惜。 六十二、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六十三、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六十四、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六十五、男人的内涵远远胜于相貌,不要为自己的相貌或者身高过分担心和自卑。 六十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未必;九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定。 六十七、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六十八、青春是没有任何经验和任性的,有的是力量。 六十九、人不能盲目的去奋斗。要有目标。只有为自己目标奋斗才会得到你想要的收获。 七十、没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不要乱表爱心养小动物,怠慢它们同样是种残忍,虽然我理解你很寂寞需要一个伴。 减肥的励志名言(70条) 一、为了感情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更就应有自制力。 二、生命在于折腾,减肥就是闲的没事来回瞎折腾。 三、给大脑减减肥,里面不该装太多的你,已经超重了。 四、再难也要坚持!没借口! 五、空有一颗想减肥的心,偏偏生了一条吃货的命。 六、商场里漂亮的衣服,难道你不想穿上它? 七、这世上唯有减肥和爱情,不是付出就有回报。 八、上天给了我一颗减肥的心,却没有给我一张减肥的嘴。 九、不管用什么方法瘦下来,只要你不控制绝对成功反弹! 十、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十一、看见别人减了斤斤羡慕的要死,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你知道吗? 十二、有时,在减肥与不浪费之间做选择,真的很难。 十三、心累是最残酷的减肥方式。 十四、我跟你说,这是个残酷的社会。你别以为有真本事怎样着,外表更重要。 十五、胖子没前途,你心灵再美也就是个好心肠的胖子! 十六、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十七、如果你和我说你不能忍饿问我怎么办,我只能说那你别减了。 十八、吃饭虽易,减肥不宜,且吃且珍惜。 十九、你怎么就这么喜欢吃东西?你和肉亲啊,还是怎么着? 二十、女生永远在减肥,除非遇上喜欢的男生。 二十一、减肥,是我一生的事业啊! 二十二、一个女生如果连自我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掌握自我的人生! 二十三、你就不怕有人在背后悄悄惊叹你的勇气么! 二十四、前一秒说着减肥,后一秒吃到撑。这不失可爱,但如果总是这样,我相信这是意志缺陷。 二十五、你们给我挺住!都别吃!都嫩么肥了怎样还有脸吃! 二十六、就喜欢身边的脸很丑但很瘦的女人穿着你穿不进的美衣? 二十七、你们给我挺住,都别吃。都那么肥了怎么还有脸吃! 二十八、我正打算减肥修身,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我一定要瘦成一道闪电,照亮世间上所有猥琐的胖子! 二十九、减肥是人生的第二大事,第一大事是好吃好喝。 三十、对体重200磅的人来说,当务之急已不是减肥,而是找到205磅的人站在他前面。 三十一、要想瘦,先吃肉。这样你就可以减肥了。 三十二、减肥很简单,习惯挨饿就行。集中营里没有胖子。 三十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吃回到减肥前。 三十四、减肥努不努力,取决于要泡的人有多帅。 三十五、最需要减肥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的欲望。 三十六、控制不住嘴巴的人,就别闹腾着减肥,这不是纯恶心人吗? 三十七、别减肥了,丑根本不是肉的错! 三十八、每天坚持减肥,减掉的不只有体重,还有自卑。 三十九、你们给我挺住,都别吃。都那么肥了怎样还有脸吃! 四十、我试过很多减肥的方法,却仍旧还是这一身肥肉。 四十一、女人不对自己狠心,男人就会对女人狠心。 四十二、减肥的胖子真是伤不起啊,饿的我连觉都睡不着了。 四十三、大家早上好北京今天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很好因为我减肥成功。减了11公斤这是减肥前的照片,这张是减肥后的照片,如何。 四十四、如果心宽体就胖,那妒嫉定能减肥。 四十五、为什么减肥这么难呢,因为有许多事放在心里不好瘦。 四十六、不好只是幻想自我瘦了的样貌,而不做发奋! 四十七、听说过很多减肥的方法,依然胖着过完这一生。 四十八、如果你说你不能忍饿问我怎样办,我只能说那你别减了。 四十九、还是那句话:要瘦就是要能忍饿,如果你一向吃是狠难减的。 五十、那些想减肥又没有意志力喜欢吃东西的人,没救。 五十一、我消极对待减肥,能不能取消我的胖子资格啊。 五十二、要瘦就得付出代价,受不了就继续在胖子行列混。 五十三、一个人连自我食欲都控制不住,还跟牲口有什么区别? 五十四、没人能帮你,只能靠自己。如果你不想我喊你胖子就从现在开始别吃了。喝水吧就,饿就去睡觉。 五十五、好多人在问我怎么减肥的,其实减肥没有捷径,就是运动加节食,这就是我的秘籍。 五十六、减肥成功后,就能抽身而出了。 五十七、别指望减肥了,八戒走了十万八千里也没见他瘦,而且他还吃素。 五十八、减肥还不如去健身,选择前者的多半是懒惰的胖子,用最懒惰的方式去减肥终究只是胖子的做法。 五十九、其实减肥就是少吃多动选取你自我坚信的方法去做,坚持,就有效一开始就怀疑绝逼没用。 六十、减肥没有那么容易,每块肉有它的脾气。 六十一、看美女一个个活得更滋润,为啥? 六十二、你难道就喜欢别人对你不堪入目的身材指指点点? 六十三、别吃了别吃了!求求你们了!再求一次! 六十四、胖子没资格吃!等你瘦了再说。 六十五、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家里真是个减肥的地方。 六十六、体重称的忧伤,震慑到了正在靠近你的对象。减肥吧,胖子。 六十七、减肥关键就是饿,户外是最没用的,最多是辅助。但你想靠户外瘦下来,不可能。 六十八、减肥总是被大家想的无比困难,说实话,减肥初期是很痛苦,不过当你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时减肥就变简单了。 六十九、别总说减肥,好像你一瘦下来就能飞升似的。 七十、蔡一林人家工作那么辛苦当时也在读大学也什么都没吃人家也是人咱们就不好那么心疼自我了。
2023-07-19 02:07:531

金庸的励志名言(70条)

一、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二、世间多少痴儿女,情到深处无怨尤。 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四、大家同坐一条船,正所谓富贵又团圆啊。 五、世上聪明人本来是有的,不过这种人你遇上了,多半非倒大霉不可。 六、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在武林中名气越来越大,往往性子会变。他自己并不知道,可是种种事情,总是和从前不同了。 七、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在父先死,孙存祖乃亡。 八、你若是死了,我就陪着你,我答应你,永远也不让你孤单! 九、举一反为什么不反四反 十、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十一、就算再过一百年一千年,我们俩都变成灰了,我们的灰也要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十二、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十三、姑姑,倘若我有不是,你尽管可以打我骂我,就算你一剑杀了我,我也心甘情愿!但是你不能不认我! 十四、大丈夫一言即出,就什么马也难追了。 十五、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十六、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十七、我是一文不值,狗屁不如。你呢,就有如狗屁,值得一闻! 十八、不行!姑姑,就算我死了,你也不能死!你答应我,不管我出了什么事情,你都不能死!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求你了! 十九、世上之事,难说得很。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过的时候。 二十、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 二十一、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二十二、说我负天下人,天下人又何曾善待过我。 二十三、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决非价值连城的宝藏。 二十四、老皇帝,俗话说,救人三命盛造三七二十一级糊涂! 二十五、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二十六、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二十七、与其奔波劳碌,厮杀拼命,还不如和你一起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度过! 二十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万事为民,不图私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二十九、先去你的塞外,再回我的江南。 三十、书到用时方恨少,肉到肥时方恨多。 三十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三十二、天下将有大变,身居深宫,不如远涉江湖。你要记得我这句话。 三十三、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三十四、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三十五、我现在不杀你,等我死后还有谁来照顾你呢? 三十六、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三十七、现在大家是同坐一条船,同舟共“挤”嘛! 三十八、早打早成亲,早抱胖娃娃。 三十九、师父,你得不到心爱的人,就将她杀死。我得不到心爱的人,却不忍心让他给人杀了。 四十、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喇嘛即是和尚,和尚即是喇嘛。 四十一、风陵夜渡话英雄,一见杨过误终生。 四十二、你的马死了,我还活着。可我活着,有谁牵挂我呢?如果我死了,我看连一匹马都不如,谁会为我掉一滴眼泪。 四十三、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四十四、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四十五、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四十六、一袭白衣若雪,犹似身在烟中雾里。 四十七、若是我错了,我自然要改,可是我和姑姑之间清清白白、天日可表,我敬她、爱她,这难道也错了吗! 四十八、北风如刀,满地冰霜。江南近海滨的一条大路上,一队清兵手执刀枪,押着七辆囚车,冲风冒寒,向北而行。 四十九、喜欢吧,看一眼是如此,过一辈子也是如此。 五十、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五十一、我今生娶不到你,我就是乌龟王八蛋!啊不,再多加一个蛋,乌龟王九蛋! 五十二、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五十三、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五十四、就算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也要她做我的妻子! 五十五、天的时间太短了,为什么老天这么残酷,只给我们这么短的时间!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 五十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五十七、不生气,你就赢了。 五十八、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五十九、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六十、此时纵聚天下珍宝,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悔甚恨甚! 六十一、话虽是这般说,可是烦恼之来,岂是轻易摆脱得了的?倘若情丝一斩便断,那也算不得是情丝了。 六十二、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六十三、百战江湖一笛横,风雷侠烈死生轻。鸳鸯有耦春蚕苦,白马鞍边笑靥生。 六十四、三人半月诚难解,百岁稚年最不通。浊世无心说赤子,未老白头若敢逢? 六十五、我姑姑不走,我就在这儿待一辈子,就算我死了,尸骨化成灰,我也要一直跟着她! 六十六、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 六十七、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六十八、前途既已注定了是忧患伤心,不论怎生走法,终究避不了,躲不开,便如长岭遇雨一般。 六十九、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七十、今后纵然世上再有曲洋,不见得又有刘正风,有刘正风,不见得又有曲洋。就算又有曲洋、刘正风一般的人物,二人又未必生于同时,相遇结交! 金庸名言 金庸名言 1、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别,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出自《神雕侠侣》程英 2、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阿朱。金庸《天龙八部》 3、我做中国皇帝,虽然说不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那一个比我更加好的?现下三藩已平,台湾已取,罗刹又不敢来犯边界,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地会的反贼定要规复朱明,难道百姓们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会过得比今日好些吗?出自《鹿鼎记》康熙 4、胡逸之:要避免一见钟情的沉沦,记得不要看她第一眼。《鹿鼎记》 5、胡斐:一次恋爱之后最好立刻把前面的人忘记,否则会带着沉重的感情枷锁。你看看萧峰到死都没法忘记阿朱,而我不是就和苗若兰好了吗?《飞狐》 6、小昭:不要在你爱的人身边充当一个乖乖小妹形象,他不会把你当回事的。直到你要离开时他才会发觉你的重要性,可是那时已经迟了 7、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金庸《倚天屠龙记》 8、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里逃生;因此上,急回头里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恨不能,得便处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金庸《碧血剑》 9、张无忌:有时候对你好的女子越多,你的烦恼就越多。《倚天》 10、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出自《倚天屠龙记》彭莹玉 11、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出自《神雕侠侣》公孙绿萼 12、杨过叫道:小畜生骂谁?霍都听他问小畜生骂谁,顺口答道:小畜生骂你!出自《神雕侠侣》 13、令狐冲:很多时候,爱你的人并不是你真正爱的人。但是当很多人认为你们相爱时,你连否认都不能。 14、虚竹:真正的爱情和对方的容貌无关。《天龙八部》 15、令狐冲:很多时候,爱你的人并不是你真正爱的人。但是当很多人认为你们相爱时,你连否认都不能。《笑傲江湖》 16、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出自《笑傲江湖》风清扬 17、小兄弟,人世间情这个东西,不能强求,你能遇到阿珂,跟她又有师姊师弟的名份,那已是缘份,并不是非做夫妻不可的。你一生之中,已经看过她许多眼,跟她说过许多话。她骂过你,打过你,用刀子刺过你,那便是说她心中有了你这个人,这已经是天大的福份了。出自《鹿鼎记》胡逸之 18、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契丹、大宋、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骂你宋猪?出自《天龙八部》萧峰 19、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出自《倚天屠龙记》张三丰 20、香香公主:不要过于迷恋任何人。也许你只是他前途的一个砝码。《书剑恩仇录》 21、李文秀: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惜我都不喜欢。《白马啸西风》 22、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金庸 23、终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金庸《天龙八部》 24、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金庸《书剑恩仇录》 25、小龙女:如果你想不为爱情烦恼,唯一的方式就是让你们的爱情没有任何第三人涉足。《神雕侠侣》 26、郭芙:其实大多数时候,真正的爱情要等到你已无法回头时才会发觉的。《神雕侠侣》 感悟名言默默无闻的名言立志的名言 70条曾国藩励志名言 一、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二、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四、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五、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六、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七、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八、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九、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十、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十一、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十二、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十三、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十四、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十五、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十六、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十七、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十八、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十九、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二十、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二十一、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二十二、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二十三、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二十四、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二十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二十六、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二十七、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二十八、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二十九、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三十、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三十一、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三十二、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三十三、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三十四、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三十五、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三十六、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三十七、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三十八、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三十九、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四十、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四十一、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四十二、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四十三、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四十四、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四十五、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四十六、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四十七、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四十八、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四十九、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五十、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五十一、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五十二、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五十三、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五十四、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五十五、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五十六、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五十七、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五十八、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五十九、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六十、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六十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六十二、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六十三、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六十四、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六十五、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六十六、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六十七、小仁者,大仁之贼。 六十八、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六十九、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七十、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霸气的励志名言(70条) 一、心中有所牵挂,生命才会坚强。 二、有时间的话,去学瑜伽或者跆拳道。前者能让你放松身心,后者可以防身。 三、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活成了盗版。 四、你不会为同一个笑话笑一遍又一遍,却为什么为同一个人哭一次又一次。 五、自己选的路,别说爬了,就是死,你也得给我死在那条路上。 六、趁着年轻把能干的坏事都干了吧,没几年了。 七、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 八、养成每天写点什么的习惯,哪怕是记录,哪怕只言片语。 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经历过某些变化后,学着慢慢的改变,慢慢的成长,然后放下所有的骄傲与固执。 十、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十一、请努力的改掉自己的脾气和大男子主义,不要以为那很酷,很个性,但同样你也应该知道那很致命。 十二、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十三、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十四、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十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六、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到年不要创业,除非有稍纵即逝的机遇。 十七、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十八、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十九、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 二十、一个男人,可以不帅,但是一定要有风度,要有修养,要有内涵,要有底蕴,男人可以丑,但决不能丑陋。 二十一、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二十二、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但一个人能永远做一个人。 二十三、偶尔和妻子喝点小酒,永远比和一帮酒肉朋友在一起买醉来得开心。 二十四、知道自己要什么,包括你爱的女人。败尽天下英雄,然后尝尽无穷寂寞。 二十五、绝望的时候抬头看看,希望的光芒其实一直存在。 二十六、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十七、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二十八、若无胆量,永远不可能升到高位。 二十九、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自己。 三十、岂能尽人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三十一、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三十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 三十三、常常去运动。做个安静的小男人固然很好,但是身体健康更重要。 三十四、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三十五、不要和女友争个面红耳赤,她错了,你让着,她会感激你,其实她知道是她不讲理。 三十六、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三十七、在所有的激励中,自我激励是最有效果的! 三十八、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三十九、诚信总会给你带来成功,但可能是下一站。 四十、叶子旳离开,是风旳追求,还是那树忘了挽留。 四十一、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四十二、谁看不起你都和你没关系,可是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 四十三、即使没有人注视,你也要努力成长。许多双眼睛,都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四十四、努力向前走一步,离梦想就更近一步。 四十五、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四十六、爱她,要做好安全措施;不爱她,就更要做好安全措施。 四十七、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四十八、不要爱上有家的女人,有一天你会觉得自己很白痴。 四十九、没有放弃说明你还有希望,如果放弃了说明你一丝希望都没有了。 五十、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五十一、爱护你的身体,它是你的第二张名片,但不是为此你不需要努力工作。 五十二、人生在世,越有耐心,越得益。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耐劳和等待的结晶。 五十三、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往往是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历练,所拥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处事态度而拓展延长。 五十四、不要认为你在玩别人的感情,对手可能比你道行要高。 五十五、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五十六、不敲几下,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或一个西瓜的好坏。 五十七、据我测算,还可以退五十步,但生活只有五步。 五十八、奔忙中,你来我往,遇见的都是缘分。茫茫人海,一生当中的擦肩相遇少之可怜,更何况相识与相知。 五十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六十、最好的闺蜜,是你可以尽力地欺负她,她却依然爱你爱到死。 六十一、昨天所有都已过去,明天未来都要珍惜。 六十二、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六十三、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六十四、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六十五、男人的内涵远远胜于相貌,不要为自己的相貌或者身高过分担心和自卑。 六十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未必;九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定。 六十七、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六十八、青春是没有任何经验和任性的,有的是力量。 六十九、人不能盲目的去奋斗。要有目标。只有为自己目标奋斗才会得到你想要的收获。 七十、没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不要乱表爱心养小动物,怠慢它们同样是种残忍,虽然我理解你很寂寞需要一个伴。
2023-07-19 02:07:591

有关曾国藩名言有哪些?

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4、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2、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8、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曾国藩9、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10、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1.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2.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3.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崩溃之兆》1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12、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诫子书》13、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家书》14、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15、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家书》
2023-07-19 02:08:091

曾国藩做了一辈子明白人,他为后代留了下什么家训?

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不做代代为官之想曾国藩曾总结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律”,即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与我们的常识性判断恰恰相反,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他在给几个弟弟的家书中说,如果弟弟们不能看透这层道理,即便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了,仕宦显赫,最后也不能算是祖父的贤肖子孙,也不能算是曾家的有功之人。若能看透这层道理,不觉得自己在朝中将来做大官就了不得,那才是他这个兄长佩服的地方。耕读正路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家族能长久下去的真理所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信天命,“天”就是天帝,中国人畏天;一是信祖宗,我们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常会给祖宗上炷香祷告一番,希望祖宗保佑后代平平安安之类。要知道,老天离我们远,只能敬畏;祖宗才是我们生活中存在过的,离我们很近。《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意思是说,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那就难料了。所以还是敬祖宗靠谱些。“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敬祖宗的时候就好像祖宗就在那里一样,要怀有恭敬之心。“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旧时读书人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为农民子弟提供了一个读书做官的途径。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农民子弟就有考中进士的,曾国藩也是如此,祖辈务农为生,虽是地主,但也是农人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要读书的地方就有很多,他认为读书就是止愚。孔子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为什么说“下愚不移”呢?下愚者是指愚蠢者,没读过书,不明事理,所以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要想“暮登天子堂”,跟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政,不读书能行吗?治家贵严“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三字经》称“子不教,父之过”,管教不严,则子弟的不良习气就会逐渐滋长起来,父亲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根本不当回事。时间一长,子女就变得放荡懒散,整日无所事事,那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有孚”,说明家人要有爱,但是过度的爱难免变成溺爱,所以要“威如”,即做家长的要有威严,威严要立足于平日的庄重和敬畏,不能父亲不像父亲,不随便说笑,恩威并施,这样子女才会学会如何处事做人,家庭也就和和美美。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要注意的是,“威如之吉”,有威严才能走向吉祥,“威如”并不是家暴,威仪从哪里来?“反身之谓也”,就是做父母的懂得反身修德,自己做好榜样,也就是说,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威如”不单单是对别人严,还要对自己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威仪才能出来,你才能要求子女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不是“父不父、子不子”一般。但是,曾国藩也同时提出:“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也就是说,在严的同时,也不可对子女过分拘束,一点小事情就吹毛求疵,子女被管教得喘不过气来,感到无所适从,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在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样的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今天也常讲,孩子有一个青春叛逆期。叛逆是怎么形成的?有时和父母的挑剔、拘束过甚脱不了关系。可见,父母在严格管理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否则,孩子被过分管束,他的天性就被完全遏制。所以,治家贵严,但不要走极端,要学会宽严并施,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会觉得宽松、不拘束。子弟需勤教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关于勤教,曾国藩不管公务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时间灯下课子读书,跟家人在一起讨论诗书及学问,教给他们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积累的见识和智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曾国藩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遗余力关注子弟们走正路,亲自为儿子曾纪泽、曾纪鸿讲授《孟子正义》一书。曾纪泽的日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说大人今天讲《孟子》的哪一篇哪一篇。曾国藩的勤教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为什么要写这四条呢?因为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多年的人生思考和追求凝聚为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最后的家训传给二子,希望他们牢记于心,传之于后。这是曾国藩一生用以戒惕的修己之道,是他被誉为“千古完人”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他在《诫子书》结尾说道:“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敬惕,以补昔岁之衍,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曾国藩认为,古代君子重视修身齐家,自己修养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强,然后家道振兴;与人相处能使他人愉悦、神灵钦慕,然后有众人前来聚集的景象。“日课四条”作为两个儿子及诸侄辈教育的一部分,据说当时还不是曾国藩自己定的,子女也参与了,共同制订家规,将来怎么可能不遵守呢?这一举动实际上是让儿女有更多的责任感。从上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离不开“勤教”。勤字不仅对子女的教育有用,也跟一个家族、朝代兴衰有关。他曾与赵烈文讨论说,清朝国祚之所以持久,其中有一条就是勤政。这一点跟明朝截然相反。明朝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明宣宗朱瞻基算得上勤政外,剩下的皇帝则大多不堪一言。像明神宗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有勤勉明君之风范,还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但是执政后期长达三十八年,荒于政事,日夜纵饮作乐,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明神宗本人如此,他的父亲隆庆皇帝和祖父嘉靖皇帝都是如此,嘉靖皇帝在位期间,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朝政被严嵩父子把持。清朝的皇帝则不同,鉴于明朝覆亡的教训,一代一代的皇帝确实都勤于政事,就是清末的光绪帝也是如此。这就是皇家家法教育出来的,所以曾国藩说,教育子女也应该这样,要勤教。言传身教,六者皆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太重要了,他的所作所为,影响非常重要。父母经常怎样,子女就会学样,父母平常的行为不管好坏,对于子女来说,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他们无形中就学到了。对于言传身教,曾国藩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从俭的话可以长久,当处在乱世时,犹以戒奢侈为要义。高调炫富,盗贼会盯上你,朝廷也会盯上你,这纯粹是给自己找乱子。特别在乱世,乱世积财为最大不祥,会招致很多灾难。还有衣服不宜置备太多,也不要在样式上太多装饰,尤其不适宜镶嵌过于华丽绚烂的花边。高调炫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曾国藩要求子女俭朴一点,保持一点纯真。在工作上,曾国藩常讲“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曾国藩把古人讲的日常工作上要“清、慎、勤”三字,概括为“案无存牍,室无私钱”八个字。“案无存牍”就是不管有多少事情当天一定要办完,不能攒到一起突击一下干完。“室无私钱”,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没有一分钱是不可告人或者来历不明的。曾国藩在读书上的示范,可以说是个楷模。曾国藩以身作则,常常带领家人读书,晚上利用闲暇陪着孩子们读书。像《孟子正义》这部书孩子们早已经读过,但曾国藩还要一遍一遍地教两个儿子,他认为书读百遍才能读出味道,每读一遍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在总督衙门,他每天晚上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读书,读诗书文章至少两到三卷,然后用一定的时间课子读书。直到临死前两天,曾国藩还在读《理学宗传》。曾国藩非常重视修养的功夫,这也是其成就当中最主要的。幕僚薛福成总结曾国藩一生的成功之处,称其成功秘诀在于“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前者就属于修身,后者则是说用人。“清廉”方面,曾国藩一生清廉,临死时没有给家里留下太多的遗产。他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共计分成七分,每个人可能分得一千多两银子,所有的家产就是这么多。“孝友”包括两层意思:“孝”是对长辈,“友”是对兄弟姐妹等同辈。关于“孝”,曾国藩就说“事亲以得欢心为本”。而对于同辈之人,古人讲兄弟之间最好的道是友道,即兄弟之间要像朋友一样相处。以上就是曾国藩在六个方面所做的示范,以“身教”影响子弟。曾国藩对工作、对家人,真正做到了“义无反顾”,他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堪称“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而曾国藩或许不会想到,他留下的家训,也影响着一百多年后的后世之人。
2023-07-19 02:08:161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扩展资料: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023-07-19 02:08:412

慎独则心安什么意思

1、意思是:做人的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离开,这样你做人就很心安了。 2、出处:“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释义:上天赋予的性格,遵循本性的行为,修养这种道,不能片刻离开,能离开就不是真的道,君子并不是小人君子的君子,而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
2023-07-19 02:08:531

"慎独则心安"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认为“慎独则心安”。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因为没有别人监管,所以往往能够做出有他人在的时候无法做出的举动。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做的,一个人的品德就变得低劣了。人不可能长期的分裂自己,所以独处时候的堕落会带来公众面前的堕落。所以,慎独是每一个希望高尚的人所做的功课。
2023-07-19 02:09:031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扩展资料: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023-07-19 02:09:204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扩展资料: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023-07-19 02:09:551

慎独则心安出自哪里?

释义:做事不独断,时刻自省,则心安;外表持重,内心沉着,则身体强健;不断追求仁义,则身心愉悦;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则神清气爽 。出自:清代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如下: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白话文: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白话文: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白话文: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白话文: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扩展资料曾国藩轶事: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哪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将来能当官审案子。
2023-07-19 02:10:07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出自《曾国藩诫子书》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_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翻译: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现在将要与你们永别,特将以下四条教给你们兄弟。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第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方法;一出门就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普通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恭恭敬敬的样子,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气氛。想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安抚老百姓,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恭恭敬敬这样老百姓才能信服,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效果。聪明的人和机智的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做到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所以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庄重严谨恭恭敬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壮大自己,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傲慢无礼肆意而为,就会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如果能做到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无论对小事情还是大事情都态度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怠慢的意思,那么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强健,还用值得怀疑吗?第三、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我(指曾国藩)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其实都是相同的。假如我(指曾国藩)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禄的大官,高高地位于众人之上,就应该承担起拯救老百姓于溺水之时和拯救老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古书学习古人的思想,大概知道了古书中的意思,就应该有大力推行古书中自己已经领悟的古人正确思想的责任。孔子的儒家学派教育子弟,大都要求子弟要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最根本的,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就要富贵他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的人,人们哪会有不心悦诚服的归顺于他的呢?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假如普通人家男人耕田女人织布,一年到头辛苦劳动,才有了几担谷和几匹布的收入,而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却一年到头安逸淫乐,不做一件事情,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锦罗绸缎。喝醉了酒以后就像猪一样呼呼大睡,醒来后他一叫唤就有下人们对他唯唯喏喏,这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事情,连鬼神看见了都不会允许他(富贵人家)这样胡作非为,难道富贵人家就可以长期这样安逸淫乐享福吗?古代圣明的帝王和贤良的大臣,没有一个无时不刻不是把勤劳工作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如果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努力操练和学习技术本领,积极煅练自己的体魄,感觉到自己知识太少时就加倍努力去学习知识,时时刻刻做到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够做到通过增长自己的学识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从为天底下老百姓着想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让普天下的百姓都吃饱饭、穿暖衣,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他们都接受教育,不再像水边的蒿草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背负的责任。大禹、墨子大都提倡对于个人生活应该非常节俭,而对于工作应该非常努力,辛勤劳动以使自己丰衣足食。勤苦劳动的人长寿,安逸享受的人短寿,勤劳的人因为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学有才干而能够派上用场,安逸享受的人因为从不参加社会劳动,毫无才干而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神明都对他的行为感到钦佩敬仰,一个人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鬼神都他的行为感到厌恶。这四条是我从数十年的人生中积累的,你们兄弟们记住并且履行,而且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这样,我们曾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每代都有人才。扩展资料: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这是一个令曾国藩悲痛的日子。15年前的今天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当天,他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 诫子书其实是曾国藩的遗书,为曾家世世代代的家训。
2023-07-19 02:10:282

一日慎独而心安原文翻译

翻译如下:慎独就可以求得内心安宁。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得。养心最难的地方,又在于要独善其身。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原文如下: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扩展资料:鉴赏曾国藩是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著称于世的。但是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难。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去世前两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对一生宦途沉浮、为人处世、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这也是曾国藩家书中最有影响的一封,广为人知。在著名的曾国藩遗嘱中,提到了这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其中“慎独”是根。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2023-07-19 02:10:40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什么意思

慎独则心安: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主敬则身强: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求仁则人悦: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习劳则神钦: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出自《曾国藩诫子书》清代:曾国藩扩展资料原文:曾国藩诫子书清代:曾国藩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介绍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目前很流行的一段话是“跟曾国藩做人,跟李鸿章做官,跟左宗棠做事”。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未盲目的崇拜,同时也摄取了宋明儒学其他分支的思想精华。《曾国藩诫子书》是其遗书,阐述了他一生以来的重要思想精华,也成为了家族的世世代代的家训。曾国藩从四个方面解读他的人生智慧,第一点谈到“慎独”,文中提到:“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意思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对自己的行为有自律性,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做到“慎独”是多么崇高的境界。从程朱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心性之学,需要修心养性。这是一个觉者的修行境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曾国藩正因为有“觉者”的思想高度,一生“慎独”而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提高全名素质的一个指导思想。“慎独”作为儒家的经典思想,在曾国藩一生中演绎这淋漓尽致,并促使曾国藩流芳百世。《诫子书》第二点,曾国藩提出“主敬则身强”,“主敬”亦是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还有为谨慎的意思。程颐据此发挥为内心涵养功夫。而此处的“敬”还有带人恭敬的意思,“主敬”之人,待人严谨,毫无怠慢,能给人很好的印象,这就是曾国藩能招贤纳士,明哲保身的奥义所在。曾国藩诫子书赏析曾国藩晚年作,非常有名的论述,后人常将“曾国藩诫子书”与“诸葛亮诫子书”相提并论,足见其影响力之大之广。必然是感悟后对自己的子女家人的约束和制约,成为治家名言。
2023-07-19 02:10:577

一日慎独而心安原文翻译

一日慎独而心安原文翻译如下: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曾国藩诫子书》节选: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曾国藩诫子书》
2023-07-19 02:12:001

“慎独则心安 主敬则身强 求仁则人悦 习劳则神钦”如何翻译?

  曾氏家训--曾国藩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2023-07-19 02:12:191

诚意慎独文言文

1. 诚意 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 小人闲居[2]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3],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6],故君子必诚其意。 [7]】[1]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毋者,禁止之辞。 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恶,好,上字皆去声。 谦,读为慊,苦劫反;快也,足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2] 闲,音闲。 闲居,独处也。[3]厌,郑氏读为黡。 厌然,消沮闭藏之貌。[4]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 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5]引此以明上文之意。 言虽幽独之中,而其善恶之不可掩如此,可畏之甚也。[6]胖,步丹反,安舒也。 [7]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故又言此以结之。 右传之六章,释“诚意”。[1][1]经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又曰:“知至而后意诚。”盖心体之明有所未尽,则其所发必有不能实用其力,而苟焉以自欺者。 然或已明而不谨乎此,则其所明又非己有,而无以为进德之基。故此章之指,必承上章而通考之,然后有以见其用力之始终,其序不可乱而功不可阙如此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释义】诚其意者,首在认自本心,识自本性。 知心是妙智慧体,明体而达用,真信达真诚。认识不透,无真知。 觉悟不透,不能入门。因其信不坚、意不诚,要诚其意是自欺也。 贪欲感其心,爱欲劳其神。欲爱之心放不下,达诚意是自欺也。 知人生如幻,厌社会家庭,想世外另有桃源,厌社会人生如臭是自欺也。急求大学之道,爱大学之理,穷之不舍,惜如命。 爱不释手而放弃一切,意为之好好,是求之太过急也。大学者,内圣外王之模范。 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顾圣不顾凡,早晚也得完。 顾凡不顾圣,早晚也没命。大学成就自然诚诚,非意识之厌烦与好好。 实践真理者是真诚意。即慎思、理明、达实是真行者。 盲目急于求成过之,精进勿懈怠。大学是培育人之典范的指南针。 当何行、大智慧者自明。诚意完全是从心意下功夫、开发天赋妙智慧之行驰。 理明透彻心自明者一达,非一朝一夕之速成。诚意的基础功是:纯诚无二念。 千思万虑,彼伏此起,一念接一念,思万物、生万象、虑万事、应万变,精神集中,此即是一念纯诚的诚意功夫。一个心一个念都千差万别,繁琐复杂的豆腐账,账目才能清晰,了然万念空。 这就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独立思考功夫。即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即安而后能虑。不明定静安虑本质者可能出现不正常的心态意识,把虑当成是自心不安静、当成是胡思乱想。 虑是一念,虑千差万别不同的事,并没有二念从生。意生乱念是二念生,起心即是妄,有二即非真。 虑之一念纯是正常思维活动。生二妄念,即想停止思维活动达到空寂无念是虑之患。 患者臭也。不理他,让念来去自由,即无好无臭的自然之道。 还自然本来之一心一念,唯一无二是慎独。此即诚意也。 这就是黄帝的“独立守神”,老子的“抱元守一”,孔子的“执中贯一”,释迦的“万法归一,一性圆明”来源于诚则灵,灵则明的诚意功夫。心明妙智慧开,正大光明之心现前,这就是意诚而后心正。 心如草木顽石、什么都不想是诚意之大忌,是正心之大患。文王穷理尽性达天命,大舜执中精一万法通,达摩全凭心意下功夫。 不思不得,所以虑而后明明德。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义】社会人生,成家立业,功名利禄,光宗耀祖、人前显贵、蒸蒸日上之心人皆有,这是正确的。但应素其位而行,士农工商各尽其职、不越乎其外。 而且上进之心不甘人后是正确的,绝对能步入光明大道。否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人见利不见害,鱼见食不见钩。人见利忘义,奸巧险恶。 老子说祸福无门由人自招。此章从内心开刀,慧剑斩断内心世界之杀盗淫酒妄。 土壤再适合、心不生不良种子,恶果自然不生。船到江心补漏难,马到临崖收缰晚。 上欺祖、下灭子,遗臭万年,实乃不修诚意正心之过也。不杀无凶犯相,不盗没贼相,不邪淫没有奸相。 酒本无罪,不理智者生醉鬼相。一切由心生、由心造。 正心圆满功德相,独立思考去污除垢,显光明做君子。跳舞本身没错,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活动,心邪意乱遭奸杀。 男做君子,女。 2. 诚意 文言文 全文翻译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注解】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3. 《慎独》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 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谢谢。 4. 慎独文言文 翻译 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传统解释 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较新的解释 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 独的解释: 《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 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 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 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 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 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 (《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u2022阳明王子》)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 (《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 慎的解释: 《左传》:“慎守其一” 《周书》:“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 上博简《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闻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韩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 从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看法:一是“慎”与“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释为“持守”(或者“专注”);二是“慎”与“固”和“坚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据文句的意思,“慎”可释为“守”;四是“慎”关注的都是人的“内心”和“内在性”。 根据这几点,“慎独”的“慎”完全可以从“保持”、“敬重”、“敬持”、“专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义上加以界定,这应该正是“慎独”之“慎”的确切意义。 5. 文言文< >的翻译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注解】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6. 慎独的文言文意思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慎独,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 详细请看下面: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7. 慎独则心安这篇文言文的译文是什么 翻译如下: 慎独就可以求得内心安宁。 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得。养心最难的地方,又在于要独善其身。 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 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原文如下: 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扩展资料: 鉴赏 曾国藩是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著称于世的。但是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难。 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去世前两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对一生宦途沉浮、为人处世、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这也是曾国藩家书中最有影响的一封,广为人知。 在著名的曾国藩遗嘱中,提到了这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其中“慎独”是根。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2023-07-19 02:12:28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 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2023-07-19 02:12:341

文言文慎独翻译

1. 慎独文言文 翻译 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传统解释 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较新的解释 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 独的解释: 《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 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u2022阳明王子》)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 慎的解释: 《左传》:“慎守其一” 《周书》:“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 上博简《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闻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韩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 从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看法:一是“慎”与“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释为“持守”(或者“专注”);二是“慎”与“固”和“坚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据文句的意思,“慎”可释为“守”;四是“慎”关注的都是人的“内心”和“内在性”。根据这几点,“慎独”的“慎”完全可以从“保持”、“敬重”、“敬持”、“专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义上加以界定,这应该正是“慎独”之“慎”的确切意义。 2. 《慎独》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谢谢 3. 七上文言文《慎独》译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 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4.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 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 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 扩展资料: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023-07-19 02:12:411

慎独文言文感谢

1. 《慎独》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谢谢 2. 慎独文言文 翻译 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传统解释 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较新的解释 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 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 独的解释: 《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 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u2022阳明王子》)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 慎的解释: 《左传》:“慎守其一” 《周书》:“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 上博简《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闻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韩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 从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看法:一是“慎”与“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释为“持守”(或者“专注”);二是“慎”与“固”和“坚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据文句的意思,“慎”可释为“守”;四是“慎”关注的都是人的“内心”和“内在性”。根据这几点,“慎独”的“慎”完全可以从“保持”、“敬重”、“敬持”、“专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义上加以界定,这应该正是“慎独”之“慎”的确切意义。 3. 七上文言文《慎独》译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 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4. “慎独”翻译 文言文 选自“礼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 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5. 慎独则心安文言文翻译 释义:一个人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则会内心稳妥。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 原文: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释义: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 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 扩展资料: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认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大计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
2023-07-19 02: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