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应该是“仁波切”
仁波切(Rinpoche),西藏语的字义是“大宝尊”,用于对西藏佛法的成就者,意为如宝贵人。在香港依广东话音译作宁波车、仁宝哲,是对藏传佛教上师的一种尊称。在西藏与不丹,此词单独使用时,亦指莲花生大士。有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而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者。
具备仁波切的条件
1.
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
2.
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不可间断。
3.
须受阿奢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等修法材料,熟悉所有经文仪规中说的修行方法。
4.
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可对人传法灌顶。
相关推荐
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或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或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而不叫活佛,更不直呼其名。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 仁波切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而活佛是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的尊称。活佛这个词汇在藏传佛教标准术语中并不存在。据学者考证,这一俗称最早大约出现于在元代,是不折不扣的汉地制造。 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活佛 活佛,主要是汉族民众对藏族地区的一些转世修行者的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 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2023-07-20 21:13:041
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仁波切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朝阳区仁波切,该梗是因为各大富商还是娱乐圈名人都信仁波切,其中尤以富豪和城市中产上沿集中的北京朝阳区为最甚,仁波切成了心灵鸡汤的生产主力军,面对无数渴求心灵抚慰的信众,山寨仁波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坊间就出现了朝阳区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的梗。藏族介绍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仁波切2023-07-20 21:13:111
仁b切是什么?
仁波切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2023-07-20 21:13:306
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而不叫活佛,更不直呼其名。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如今,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含义是形容自己属于“上层社会”。当十六世大宝法王决定将其住锡地转移到锡金时,堪卓玛也经由不丹来到了隆德寺。她在不丹呆了一段时间,最后则在隆德寺住了十二年,直到圆寂为止。圆寂前,随侍的尼师请求她乘愿再来。她说,她会转生在桑多巴里(注:莲师的无量宫亦名“桑多巴里”)。她们可以在那里再见到她。所以以后我便出生在卡林邦的桑多巴里寺。我的父亲敏卓林赤钦仁波切(注:即敏林赤钦法王,属宁玛传承。他也是弟子口中有名的“睡觉仁波切”)与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私交甚笃。加上仁波切住在卡林邦,而大宝法王噶玛巴则住在锡金的隆德寺,所以他们便常互相往来探视。这是我父母和别人告诉我的。在我一岁大时,仁波切去看噶玛巴。噶玛巴认证了我,并赐给我一个法名。但那时我父亲不知道谁是乌金措嫫。他误认为那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而已。所以整整二年,什么事也没发生的过去了。后来噶玛巴说,他想向我父亲索回孩子,而且又是我父亲的第一个孩子,他实在感到很难启口,所以他并没有给他任何压力。其实那时仁波切还不知道我是一个转世的灵童,一直到噶玛巴告诉我的侍者我已经回来,而有些尼师更迫不及待跑来与我相认时,才真相大白。加上那时有些仁波切的弟子住在隆德,曾听闻过有关堪卓玛的事。所以在我三岁时,他们便碰头讨论,并且正式宣布。2023-07-20 21:13:431
人b切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宝贝的意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而不叫活佛,更不直呼其名。所以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2023-07-20 21:14:051
称谓中的“波切”,何意?大凡见于藏传佛教中人之称。
没有波切这个词的。一般是仁波切连用的。仁波是宝、珍宝的意思。切是大的意思。连在一起是大珍宝的意思,一般是对宗教界的大德的敬称。2023-07-20 21:14:196
转世仁波切什么意思
指转世修行的“仁波切”,也就是一般说的“活佛”、“转世尊者”。“仁波切”在藏语中意思是“珍贵的宝物”,用来称呼有成就的佛教行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已授比丘戒的行者,类似于中文里的“大和尚”、“高僧”、“僧宝”;还有一种是在家修行的有成就的行者,也就是公认有成就的俗家弟子,类似于中文里的“大德居士”。2023-07-20 21:14:322
藏语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信徒会称活佛为仁波切?
藏语中的“仁波切”是指“珍宝”、“宝贝”。所以藏族佛教信徒会以此尊称活佛。2023-07-20 21:14:403
堪布和仁波切的区别是什么?
堪布和仁波切的区别分别是:堪布,就是藏地僧人经过佛学院系统学习佛法之后通过答辩考试与辩经等等考核被授予佛法理论老师的称号。汉地根据藏语发音翻译成堪布,甚是巧妙,意即堪能作为法布施即讲法的僧人。在汉地,就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法师。当然以汉传佛教的复杂性来说,现在对于法师的汉地民间大众认识都是倒果为因,即仅仅停留在只管讲佛法的出家人叫法师。仁波切,纯粹就是藏语音译了,是一个尊称敬语,如意宝、宝贝的意思,本来是可以用来称呼一切自己尊敬崇敬的人物,但由于藏地普遍尊崇佛法的缘故。所以就普遍用来称呼大众共同尊崇或个人尊崇的一些佛法上是僧人师父或法师,比如堪布仁波切,喇嘛仁波切,等等。这个就有些相当于汉地的"先生",但显然比先生更加表达那种虔诚尊崇的恭敬信心。喇嘛的意思是:“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译,该词最初是从梵文(gu-ru,固茹)两字义译过来的,其本意为“上师”。然而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因此,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又逐渐成为“活佛”的另一重要称谓,以表示活佛是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2023-07-20 21:15:081
转世仁波切什么意思
转世仁波切的意思是已故高僧的转世体。转世仁波切通常是被认为是前一位高僧的灵魂在新生儿身上的投射。这种转世体通常会被认为具有特殊的能力和智慧,因为它们是由前一位高僧的灵魂所驱动的。转世仁波切被视为佛法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他们的职责是传授佛法和指导信徒。他们也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因为他们的灵魂被认为来自佛陀或其他高贵的存在。在西藏,转世仁波切被广泛尊崇和崇拜。每个转世仁波切都有自己的寺庙和信徒,他们的教导和指导对信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许多西藏人会朝拜他们的转世仁波切,并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仁波切的起源这个称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当时一位名叫莲花生的大师在印度南部创立了密宗教派。莲花生大师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和慈悲心的人,他的教诲和传承被称为莲花生传承。在莲花生传承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仁波切。据传,仁波切是莲花生大师的弟子,他在修行上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仁波切不仅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慈悲心,还能够通过自己的修行和神通,帮助众生解决种种难题,成为众人心中的精神导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仁波切这个称呼逐渐流传到了现代。今天,仁波切已经成为了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称呼之一。在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人们常常用仁波切来称呼一位高僧或者上师。这个称呼不仅代表了对这些人物的尊重和崇敬,更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一种信仰。2023-07-20 21:15:431
朝阳区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朝阳区仁波切,该梗是因为各大富商还是娱乐圈名人都信仁波切,其中尤以富豪和城市中产上沿集中的北京朝阳区为最甚。仁波切成了心灵鸡汤的生产主力军,面对无数渴求心灵抚慰的信众,山寨“仁波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坊间就出现了“朝阳区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的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朝阳区仁波切,该梗是因为各大富商还是娱乐圈名人都信仁波切,其中尤以富豪和城市中产上沿集中的北京朝阳区为最甚。2023-07-20 21:16:011
上师,勘布,仁波切是什么意思呢?
1、上师: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 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相当于梵语guru(古鲁、咕噜),意即师匠、师范,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 2、仁波切(Rinpoche):西藏语的字义是“珍宝”,用于对西藏佛法的成就者,意为如宝贵人。在香港依广东话音译作宁波车、仁宝哲,是对藏传佛教上师的一种尊称。2023-07-20 21:16:133
藏传佛教中堪布与仁波切有什么不同?什么样的人会被称为堪布?
堪布既是一种学业的教授者;又是佛教寺庙的一种职位,对应于汉语的"住持"、"方丈",如桑耶寺(བསམ་ཡས་དགོན་པ་)的创立者寂护大师( མཁན་ཆེན་ཞི་བ་འཚོ་)的藏语称呼便用"堪钦"一词作为敬称(下图为藏语词典的解释)。藏传佛教中堪布与仁波切,藏传佛教一直以神秘著称,僧人的各种名字尤其让我们这些外行人感到困惑。电视称这些僧人为“喇嘛”,这也是我们对藏传佛教僧人的俗称。Lama是藏语的音译。这个词最初来自梵语,意思是“大师”。在藏语中,它还包含至尊或至师的意思。喇嘛是高僧的尊称,是指精于悟密,修炼成功,为师徒树立榜样,引导僧人修炼密法的高僧。并不是所有的藏传佛教僧人都可以被称为喇嘛,他们只是普通的僧侣,离上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传到汉朝后,它逐渐成为所有藏传佛教僧人的名字。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的称谓逐渐成为“活佛”的一个重要称谓,以表明活佛是引导信徒成佛之路的“老师”或“导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藏传佛教僧人都穿红袍。藏传佛教有许多流派,其中噶举派身穿白衣,被称为白教。仁波切也是藏语音译,在藏语中意为“民间珍宝”。“仁波切”是对大智慧、智慧和慈悲修行者的尊称。这也是西藏人民对活佛最亲切、最尊敬的称号。当西藏信徒拜访或谈论活佛时,他们通常称他为仁波切,而不是他的头衔或名字。“活佛”一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词。这是汉人对藏区一些转世修行人的称呼。与这个词最接近的是藏语“朱姑”,意思是转世修行者。“朱姑”在藏语音译中,意为“化身”。藏传佛教认为,法身不显,身的显化有时是隐而不显的,而化身则是随机显现的。因此,一个有成就的现实主义者,只要他活着,就会使一切众生受益;他死后,会有好几种化身。因此,“竹骨”是众多称谓中唯一能最准确、全面地表达“活佛”的意义和精神的称谓,是正统的“活佛”称谓。在藏传佛教中,“肯布”的原称是主持,相当于汉传佛教中的寺院方丈。那么只要是深谙经学的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藏族僧人学习经学的学校)的主人,都叫汗婆。2023-07-20 21:16:214
阿雅老公仁波切为什么是活佛
阿雅老公仁波切是活佛的原因是仁波切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宗教的课程,在留学期间还了俗,之后在西方、香港等地广传佛法,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灵童,名下有大量信徒。汉语“活佛”一词,是对藏传佛教修行人的尊称之一。在藏语中对应于“sprul—sku”(音朱古),意为化身。汉语活佛的字面意思是活着的佛,但这种解释既不符合佛教教义,也不符合藏文原意。在藏文原意中,sprul—sku即幻化之身,有虚假变幻、空有相容的含义。据学者考证,这一俗称最早出现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藏传佛教中,能够被称作“朱古”的,是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修行人,整个藏传佛教僧众中为数极少。阿雅简介阿雅本名柳翰雅,1978年9月14日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国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歌手、演员。1999年发行首张唱片《照过来》,并凭借其中一曲《锉冰进行曲》走红台湾。2003年出演电视剧《第八号当铺》,2008年与吴宗宪主持台湾娱乐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深受大家的青睐。2012年出演电影《幸福迷途》,2012年主持腾讯视频自主原创节目《爱呀幸福男女》,2013年出演喜剧电影《粉红女郎·爱人快跑》结婚狂一角。2015年12月,担任浙江卫视《西游奇遇记》嘉宾。2018年9月,《奇遇人生第一季》阿雅作为发起人与十位明星好友,在全球范围内分别展开十次旅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活佛2023-07-20 21:16:451
西藏活佛是每个西藏寺院都有吗?
请先搞清楚一下事实:活佛是汉人对再来者的一种俗称。藏族人将乘愿再来的修行大德称为:朱古或祖古,是再来的意思,是一个法号,不能随便称呼,也就是我们口中说的转世。也将他们称为仁波切,仁波切是希罕的,贵重的等等意思。一位仁波切不一定是一位祖古,但基本上所有祖古都被称为仁波切。再来回答你的问题:西藏每一座寺院都会有一位堪布,相当于汉地的方丈。如果这座寺院由一位大德建立,那么多数会是这位大德的转世担任这座寺院的堪布。如果是归属于某一大寺院的下一级寺院,那这座寺院的堪布就有可能由她的母寺院委派。所以西藏很多寺院都有他们的祖古(你说的活佛),但不一定每一座都有吧!2023-07-20 21:17:041
请问藏语【格日人保切教】是什么意思?
格日大概是一个喇嘛的法号 仁波切是转世的意思2023-07-20 21:17:121
什么叫做“活佛”?
关于活佛称号的开示当有人提出活佛是活着的佛吗? 其实我们不是活着的佛,我们藏语有个准确的词叫做:“珠比古”。意思是有成就者的化身。在藏区大家把有成就的上师、德才兼备的上师称为仁波切。仁波切就是宝中宝的意思。他是持有法的传承的人。从大乘佛教的精神来讲,先利他,最后自己成就,作为大承佛教金刚承的法脉,我们不管怎样地苦、怎样地累,我们遇到怎样的险,都要利益众生为主。所以,我们的成就就是利益众生!为众生离苦得乐!2023-07-20 21:17:223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十二等身是什么意思?
据《西藏王统记》记载说,印度法王达磨波罗在位时,东方中国君主秦王符坚,送给达磨波罗三件无价之宝,包括一件无缝的锦衣,他向印度国王求取一尊殊胜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宏扬华夏的佛法。达磨波罗为印中两国的传统友谊,毅然决定将国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送往中国。当他和大臣一起走进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时,发现这尊本来朝南而坐的圣像,现在居然面向东方了。国王想:“啊!原来佛像早已心向中华了。”于是发大欢喜心,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身挂满旗幡彩带,乐工们演奏着美妙音乐,将十二岁等身像送往东方汉土。汉地国王也以最隆重的仪式到海边迎接,并供奉在金子镶嵌的国王宫殿中央。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带到拉萨,供奉在小昭寺。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之后,把原本供奉在小昭寺的文成公主带进藏的将等身像迎请到大昭寺安放。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作为最大的精神支柱,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觉沃”意为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即师尊大宝之意,见佛像具有见佛本人之加持力。见到这个佛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祖12岁等身像,以宏扬华夏的佛法。达磨波罗为印中两国的传统友谊,毅然决定将国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送往中国。当他和大臣一起走进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时,发现这尊本来朝南而坐的圣像,现在居然面向东方了。国王想:“啊!原来佛像早已心向中华了。”于是发大欢喜心,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身挂满旗幡彩带,乐工们演奏着美妙音乐,将佛像送往东方汉土。汉地国王也以最隆重的仪式到海边迎接,并供奉在金子镶嵌的国王宫殿中央。2023-07-20 21:17:4211
谁能解释下这几句梵语是什么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古印度邬金国人,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期之众生而受生于人间。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他以密宗法术一一收服藏地凶神邪崇,使之立誓拥佛法,并与堪布菩提萨埵建立桑耶寺。他还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发展在家、出家两种僧团制,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因此,莲花生大士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初兴之时的大阿阇黎,开创了藏传佛教。藏人非常敬爱莲花生大士,因此称他为“咕噜仁波切”,意为“宝上师”或“珍贵的上师”,或有时称他为“白玛卡拉”或“白玛炯涅”。莲花生大士是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诸佛之总集。有关这位大士的传记有无数种,其中主要以「佛语」和「伏藏」的形式出现,这里我们按伏藏传记来叙述。 《文殊大幻网续》中说∶「祥瑞佛陀莲花生持有遍知智能库此王还持大幻术以及佛陀五种姓。」这一预言应验于西方乌谛雅那国。在乌谛雅那国的东、南、北三方,各有一片大海。西南方与罗刹地较近处有一座海岛,岛上有一株佛陀加持过的莲花树,树上长满五颜六色的花蕾,从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心部的金色「啥」字中,射出一支金刚杵,正中树上的花蕾,结果花中生出了一个八岁左右,生来相好,手持金刚杵和莲花的小孩,这便是一切如来佛语的主宰,无量光佛的化身。这个化身对天空和海岛的众空行母讲解深奥正法期间,正好当地的国王安扎菩提没有王子,国王为此倾尽国库,向三宝致供品,还派人前往大海探取如意摩尼宝。在探宝回来的路上,佛教大臣特瑟那津首先拜见这位化身。随后国王也拜见了这位化身,并收为养子,请至王宫,起名莲花生,又名海生金刚。 这位化身被迎请坐于摩尼宝的宝座上。这时,天空下起了衣食珠宝雨,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这位年青化身进入王宫后,用各种嬉戏使无数化机得到了异熟。他还娶空行母持光女为妃,并以佛教教义来治理乌谛雅那国,被封为顶髻王。但他觉得治国并不能完成伟大的利他事业,所以向父王提出退出王位的请求,但未获允准。一次, 莲花生趁玩耍之机,故意让手中的天杖脱手,砸死了魔臣的儿子,同时超渡了 他,但却因此被流放至寒林。期间,他在寒林坟、欢乐坟、索萨洲等地作禁行,接受了制伏魔鬼空行母和静命大师的灌顶,起名先达拉奇达。 在前去达那郭夏海时,他用密宗空行母之语修行,降伏了海中的众空行母们。在粗变林地区作禁行时,他还亲见了金刚亥母,得到加持,调伏了海里的龙和天空中的星曜辰宿。三处勇父和众空行母赐予了他成就,并起名为威猛金刚。 此后,他前往金刚座,在那里示现了种种神通。人们问他是谁,他便回答说∶「我是自然佛陀。」但没有一人相信,反而大肆污蔑他。他看到这种情形,认为已无停留的必要,遂往萨河尔国,投入扎巴哈德大师门下出家为僧,起名释迦森格。他把瑜伽续闻修了十八遍,亲见了该续的所有智能本尊。当他向秘密智能空行母比丘尼全喜女请求灌顶时,被空行母变成一个「吽」字,吞入腹内,在腹内得到内、外、密的全部灌顶,而后从密轮生出,洗净了三种罪孽。 他还从八大持明处得到八种修法。从佛密处得到《幻化续》等,并在天竺很多学者和成就者那里学到显、密及所有学问。无论何种正法,他只要学一遍便能掌握。有些正法甚至还未修,就已萨河尔国国王圣典持的女儿曼达拉瓦公主是一位具空行母性相的女子,莲花生大士将她摄受后,作为修行者的明妃,领至玛拉德嘎岩洞,修了三个月的长寿法。后来依怙无量寿佛亲临此地,为他作灌顶,作了与无量寿佛完全一体的加持,赐予了一千一百万种长寿续,使他得到寿命自在持明的成就,修成无生无死的金刚身。因能亲见到智能本尊,故又起名为爱慧,得到了异熟持明的果位。 之后,他去调伏萨河尔国。在该国,王臣将他推入火中焚烧时,显示神通,将燃烧的油化成一片海,海中生出一株莲花树,自己盘坐于花之上。众人见他如此神通,十分敬仰,纷纷加入佛门,进入了不退地。 为调伏乌谛雅那国,莲花生又去那里化缘,被当地认识他的居民和魔臣投入燃烧的旃檀木大火中。结果他再次显示神通,将烈火化作海洋,海中生出的莲花树上,盘坐着他们夫妇二人,并在众生身上幻变出标志轮回普渡的颅骨念珠,又名莲花颅骨珠。他在当地作了十三年的国王福田,普弘佛教,赐予佛语集的正法,使众生得到了异熟。国王夫妇等有缘者还得到了殊胜持明的果位,得名为莲花王。正如《行对境幻化经》中所预言的那样,莲花生为了调伏阿育王,又化成一个叫旺波德的比丘,使阿育王得到了不退地的信心,他还用一夜时间,在南瞻部洲建造了一千万座珍藏如来舍利的宝塔。设法调伏或赶走了不利于佛教的具有力量者2023-07-20 21:18:401
请问佛教中的求最上乘是什么意思~谢谢指导!!!
是一佛乘,是大乘中的大乘。《法华经》中有个三车喻:大富翁的一群孩子在一所危险的旧宅子里玩,忽然房子着火了,只有一个狭小的出口还能出来。父亲赶紧叫孩子们出来,可是孩子们不懂事,不知道危险,只是玩的高兴,就是不肯出来,父亲只好换个办法,说,孩子们快出来,我给你们准备了羊车、鹿车、牛车。孩子们一听,争先恐后从出口跑出来了,安全了。孩子们围着父亲要车,父亲就给每个孩子最好的——大白牛车!危险的房子比喻危险的三界,孩子比喻众生,大富翁比喻佛,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辟支佛乘,牛车比喻菩萨乘,也叫大乘,但是这个大乘是权教大乘。大白牛车比喻实教大乘,也叫一佛乘。佛根据众生根性,说了声闻法、十二因缘法、大乘法,勾牵不同众生进入佛门,出离三界,最终的目的是要他们进入佛乘,只有一佛乘是真实了义,别的是方便权宜。要说最上乘,只能是一佛乘,佛来世间的目的就是循循善诱,最终带众生悟入佛知见地。一佛乘的经典以《法华经》、《楞严经》为代表,“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相信你也听说过。2023-07-20 21:18:4811
二次元rbq什么意思
rbq就是惹不起的缩写,一般在对方做什么事情,不想冒犯对方,就会发一个惹不起。二次元(英文名:Two dimensions),是一个ACGN亚文化圈专门用语,来自于日语中的“二次元”,意思是“二维”。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其画面以我们视角来看是一个平面,所以通过这些载体创造的虚拟世界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在日本的动画爱好者中指动画、游戏等作品中的角色。该词广泛在ACGN文化圈中被用作对“架空世界”或者说梦想世界的一种称呼,但ACGN并非等同于二次元。二次元是人类幻想出来的唯美世界。“二次元”是一种类型的文化,而非一种风格。词义衍变“二次元”这个词的本义为二维、平面,是空间维度概念。二次元的任何一个点均可由两个坐标轴(如x轴、y轴)进行定位,表示二次元面积时通常使用1像素作为单位。而用“二次元”一词来指代“架空”这一用法源于日本,现除日本以外在华语圈也有使用(英文表示幻的“fantasy”与之含义相似,但“fantasy”一词不常用)。比如说在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作品等等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的,而这些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与之相对的是“三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ACGN文化圈中使用“二次元”一词来表达“架空”、“假想”、“幻想”、“虚构”、之意,进而延伸用于指代“架空世界”。随着时代的进步,ACGN文化的发展等,二次元也开始泛指动画、漫画、游戏(以GalGame和日系卡牌游戏等为主,包括但不限于此)、小说(包括但不限于轻小说)、虚拟偶像、部分电影、部分电视剧以及其衍生同人创作及周边产品等。到了21世纪,中国动漫产业迅速发展,“二次元”也被误用在了各种场合,引申出了一些新的含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次元2023-07-20 21:19:1115
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告诉人们如此难得的来世上一趟,不可浪费生命,不可生起邪念,要利用这难得的人身好好修行来获得来生超脱六道轮回的痛苦,抓一把土,是人的数量,地上的土是没得人身的众生数。出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巴珠仁波切(或译华智仁波切)的著作,解释龙钦心髓的前行部分,已有多种汉译本2023-07-20 21:20:144
藏语,咕噜夏萨那,是什么意思?
上师(佛教大词典) 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 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相当于梵语guru(古鲁、咕噜),意即师匠、师范,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 西藏佛教特重喇嘛崇拜,于藏人之日常生活,举凡诞婚寿丧、疾病灾害,乃至旅游迁徙,皆特别延请喇嘛为之祈祷而后行事,至于出家之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之皈依,而有四皈依之作法;并以自己之身口意,悉数供养归投上师;认为奉侍喇嘛,即等于供事三宝。 以‘法统"而言,西藏密教最重视师承关系,认为金刚上师乃师师相承中的大日如来之代表,故凡遇传受密法,必经金刚上师之灌顶,修持密法之仪轨亦须先请金刚上师加持之。又因密教强调心法相传,故密法之传授,必须由上师与弟子秘密授受。 依密乘之规定,堪任轨范师(阿阇黎)之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一)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二)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三)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中国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之修法。(四)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之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2023-07-20 21:20:221
玛旁雍措 和 冈仁波钦 是什么意思?
玛旁雍措又称玛法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冈仁波钦,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或“雪圣”。2023-07-20 21:20:302
应该选择哪位师父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 仁者您好,我们不知道该地是否有您所说的寺院、道场。可以真诚心请求佛菩萨加持,顺利找到如法的道场修学。 诸位要晓得,多少学佛的人乃至於出家,到了七十、八十、九十,佛法没有入得进去,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诚心,这是菩提心的本体。真诚起作用,对自己是清净心,自受用,清凉自在;对别人是大慈大悲。至诚心它起的作用就是这个,这个不要学的,这是性德,真如本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自己一定清净,对人一定慈悲。自己心地不清净,对人不慈悲,你自己就要觉悟,菩提心没发出来。菩提心没发出来是什麼心?凡夫心,凡夫心你就不能出六道。菩提心才能出六道,才能明心见性,才能往生西方。 实在说,出家与不出家不在形式,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已经讲得很清楚。形式上出家,心没有出家,一样不能往生。心出家了,形式没有出家,一样上品上生,《无量寿经》贤护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的等觉菩萨,他们的地位跟弥勒、观音、普贤没有两样。所以出家人著重在心出家,而不是著重在身出家。 假如诸位发愿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你发愿出来将来弘经,我劝你最好还是要形式上出家,为什麼?同样在家跟出家人到外面讲经,听众他有分别、有妄想,他的感受不一样。你穿出家衣服,讲错了他也相信,执著,那是师父,决定不错;在家人讲对了,他也不相信,为什麼?看你总是在家人,你没什麼了不起,跟我差不多,是这样的。所以,如果真正想发心弘法利生,你要受这个形式比较好。如果你是在寺院里面不发心讲经,做护持的,在家也行,因护持他不要上台讲经,可以,那没关系,发心上台讲经的话一定要出家,这也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在家有优婆塞、优婆夷。 以佛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今天学佛,尤其是出家,要加入佛法界的行列,在家学佛,实在讲目的也要加入佛菩萨的行列,这才叫学佛。如果心不真诚,每天还是胡思乱想,依旧搞六道轮回,佛菩萨这个行列根本就没有你,你哪里叫学佛?那是有名无实。所以,决定参与佛菩萨的行列。特别是出家,古德常说:一出家就担负起如来的家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如来家业,是菩萨事业。求佛道,就是此地讲的「佛果高深」,我们一心希求,这叫深心。众生无边,不只是我们这个地区,不仅是这个地球,地球之外还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的心量要像佛与大菩萨一样的广大,是要普度法界一切众生。向诸佛如来看齐,向诸佛如来学习,这是出家的大事。古德常说:出家非世间将相之所能为。这是真的,你了解这个事实,你才晓得,在世间作国王、作宰相、作统帅,不希奇!在心量、在事业、在成就,决定不能跟佛菩萨相比,他那个心量、事业太广大。2023-07-20 21:20:408
活佛什么意思
汉语中所称的活佛,在藏语中,通常被称为仁宝哲、仁波切、或宁波车,直译为汉语,是“宝 ”的意思;但是这个称谓并不专属于转世者,只要修行有所成就的人,都可能被冠上这个称谓。藏文中,还可以用阿勒合, 阿拉,来称呼汉语中的活佛,它并没有特殊的意思,只是表示尊敬的语气。2023-07-20 21:20:585
佛家的灌顶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
灌顶是密宗的一种说法。简单的说,就是“授权”的意思,授权什么呢?密宗有很多修法,我打个比方,比如修四臂观世音本尊法好了。密宗的上师通过一定的灌顶仪式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够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也就是说,如果周笔畅的上师给她灌顶之后,那么她就了解了四臂观世音本尊的修行方法,她也得到了修行四臂观世音本尊法门的权利。密宗有很多灌顶,难得,简单的。灌顶来说,并不是太什么的事,你有机会也可以得到灌顶。周笔畅如果经过灌顶的话,那她就是佛教密宗的弟子。2023-07-20 21:21:288
佛教里灌顶,加持是什么意思?
灌顶,梵文为「Abhiu015feka 阿毗晒噶」,有「驱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灌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仪式,也是每个相当层次的僧人所必须履行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密宗色彩。我们学佛应当依据经典,如实为大家解说佛教的道理。既不能夸大,故意神化,也不能贬低。一说到灌顶,很多人就想到密宗。想到持个咒,打个手印。浮想联翩,甚至崇拜得五体投地。不过呢,灌顶并没有那么神秘,也不是某些人、某个教派的专利。我们先说说灌顶的含义。在《佛说灌顶王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三刹帝利王。于三时中。在于某方。受王灌顶。也就是王权更替的时候,行灌顶礼,进行权力的传递。从这里我们知道灌顶,通俗的讲就是一种仪式,一种权力,职位交接的仪式。《华严经》中也说过:得法王位。无量自在。譬如世间。灌顶受职。这说明灌顶并不是佛教,或者宗教特有的东西。这是个礼节性的仪式,是权力地位交接的一种仪式。佛法的灌顶和世间的灌顶有不同的含义,因为其所传递的完全不同,但是其作为传递、传授的含义不变。《楞伽经》讲:诸最胜子眷属围绕。从一切佛刹来佛手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灌顶。这里讲的是十地菩萨受佛灌顶,就如同转轮王太子接受王权灌顶一样。由此我们大致明白灌顶是什么意思。佛法灌顶和世俗灌顶的区别体现在传递的是佛法智慧。《华严经》讲: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来灌顶。无碍辩才。到于一切文字言音。开示秘密究竟彼岸。菩萨得到诸佛灌顶,可以得到无量辩才。获得究竟秘密佛法的钥匙。这个灌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加持:梵语adhis!t!ha^na,巴利语 adhit!t!ha^na。音译作地瑟□曩。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原意为站立、住所,后转为加护之义。又译作所持、护念。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梵语地瑟娓曩,加附佛力于软弱之众生,而任持其众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于众生之三业任持也。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密教认为大日如来以大悲大智随顺众生、佑助众生,称为加;而众生受持其大慈悲,则称持。此一解释,与‘瑜伽"(梵yoga )之义相同。即大日如来与众生相应合一,如来三密与众生三业相互相应,摄己入他,令其感知如来之慈悲,则可成就种种妙果以期成佛,此称三密加持。日僧空海即根据此说,立‘即身成佛义"之说。三密加持有二种:(一)自行加持,即行者手结密印,口念真言,心住三摩地之修法。(二)阿阇梨加持,即灌顶师就曼荼罗阿阇梨,具足羯磨,以普贤三摩地引金刚萨埵入己身之修法。由此二种加持,现身可证菩提。又大日经疏卷九举出‘法界加持"之说,即诸佛、真言、众生等之实相,皆是毗富罗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称法界加持。因众生、诸佛菩萨与真如法界三事平等,故互相加入,彼此摄持感应。大日经要义钞卷一举出四种加持,即:法法加持、法人加持、人法加持、人人加持,其中法法、人人二种为同类加持,人法、法人为异类加持。咒禁之作法亦称加持。如五处加持,系行者为消除过去罪业,显现本来具足之五智功德,以印契或杵铃等法器加持身体五处(额、两肩、心、顶及喉)。又有所谓加持香水,即心念香水,使之清净,口诵明咒,持印契以加持。此外,尚有加持供物、加持念珠等,皆为清净供物或念珠之禁咒法。其所用之印契、明咒等,即称加持印明。扩展资料从加持的种类来说,上师的加持分身、语、意三个方面。身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身业和脉障,得身金刚加持;语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口业及风障,得语金刚加持;意加持是指清净弟子的意业及明点障,得意金刚加持;更深一层意的加持,是指使弟子的心和佛心融为一体,清净阿赖耶识业及所知障,得智慧金刚加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灌顶 百度百科-加持2023-07-20 21:21:4611
各位高僧大德,诸大善信,请问啥叫前行
师兄好!随喜师兄发心修学佛法!修学佛法一般分前行、正行、结行三部分。(1)前行:修法之始要礼敬、发心及皈依。(2)正行:修法之主体:诵经、念佛、念咒等以及平时戒行。(3)结行:功德回向(发愿)。修行之始,我们就已发心,因此在修法结束时,自然要将功德回向真如本性、回向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净土。【香赞】【开经偈】属于前行。【三称】是指礼敬、皈依西方三圣,前行、正行、结行均可念诵,因为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期,世尊及大德们再三嘱咐: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因此当今了生死、出三界,净土法门殊胜无比,所以平时以诵经念佛为持戒修定,目标则为今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向发愿】属于结行。师兄诵经时无须每一遍都念诵《香赞》和《开经偈》,但在每日醒来诵经前或每次诵经念佛前要坚持念诵,根据自己当下境缘,想多诵也很好;坚持诵念很有益处,易得加持,易入境界。回向可在诵完一定数量后或一日修行完成后再做,回向功德不可思议。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智大势至菩萨!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2023-07-20 21:22:334
禅宗和净宗是什么意思?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2023-07-20 21:22:413
嗡班杂萨多吽是什么意思
嗡班杂萨多吽是金刚萨埵心咒,又称金刚萨垛心咒,属于佛教佛学,是一种梵语。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指的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排在第六位,也就是第六位金刚持尊者。在佛教里面,五方佛就是五位金刚持,中央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这五佛就是五金刚持尊者。五方佛就是五位金刚持。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就是指的是金刚萨埵。原始佛就叫做金刚总持,在红教里面衪叫阿达尔玛佛。最早的“原始佛”翻成中文就变成普贤王如来。我们讲金刚总持就是原始佛。原始佛底下分五大金刚持尊者,五大金刚持合起来的法王子,就是金刚萨埵,就是第六金刚持,是这样分的。所以,最高的是金刚总持,五个金刚持,再来的是第六金刚持,金刚萨埵。很多佛菩萨,其实菩萨这个两字,也是萨埵的意思。在密教里面可以称观音萨埵,观音萨埵就是观音菩萨的意思,那我们称呼准提菩萨为准提萨埵。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菩萨。它的意义在这里。扩展资料金刚萨埵(vajrasattva)释义 :Vajrasattva(梵音之英文拼写形式)由Vajra和Sattva两个词组构成。Vajra汉文音译的写法之一是跋折罗,汉文意译:金刚。金刚顶经疏一>>释义:"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Sattva汉文音译萨埵,其世间之义泛指一切有情;出世间之义是勇猛大士。Vajrasattva汉译金刚萨埵,是佛教典籍中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的圣尊。南无俱卢跋折啰萨埵耶:是用繁体汉字音译的梵语。南无:读音 na-mo 皈命之义;俱卢:读音 gu-lu众生依祜之主、圣尊之义。跋折啰萨埵:读音 ban-zer-sa-duo 金刚萨埵圣号。耶:读音 ya, 起增上语义之作用。南无俱卢跋折啰萨埵耶:全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向众生依祜之主金刚萨埵圣尊致以皈依的敬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萨埵心咒2023-07-20 21:22:526
怎样才能学佛、信佛?
我赞叹你的觉悟。学佛能够造福更多的人,佛法是智慧圆满的信仰。欢迎认识佛教,信仰佛教,学习佛法。师兄善心,从医生的方面,帮助他们脱离病魔的折磨,从心理方面引导他们认识佛法,精神找到一个停靠的彼岸,这样一定能帮助更多的病人,这不就是学习观世音菩萨慈悲救苦,随类教化的精神!请看《佛教基础知识》《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我把网址发信息给你了,请接收。阿弥陀佛!===================================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六) 怎样念佛问:念佛不就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问:那不是很难吗?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地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各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可以念佛,耕种除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得更好。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问:学佛要供佛像吗?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答:有闲屋收拾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面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末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供奉酒和荤腥,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着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来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烧得越多,烛点得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答:这可有多种方式。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作合掌或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一)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虽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一声,拜一拜。)(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就算完了。)(九) 念佛的现前利益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意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却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珠宝,去换一根棒糖吃吗?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净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并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着,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害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是非的无谓的纠纷。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接人待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念佛的人,长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络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获致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份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种种好处呢。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董事会,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的会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地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由于念佛的人心地清净,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觉海慈航》。2023-07-20 21:23:2715
语加持里,三个咒轮是什么意思?
◆居士问: ◇夏坝仁波切:语加持里边有阿叻、嘎叻和缘起咒这三个咒轮。阿叻就是“嗡阿阿 依依 乌乌 日日 利利……”;嘎叻就是“嗡噶喀嘎嘎盎 杂擦杂杂尼呀……”。其实这两个咒是印度的梵文的字母。因为印度的梵文由16个元音字母和34个辅音字母所组合的,与藏文有所不同。藏文的字母由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字母所组合的,日文好象由10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所组合的,所以说每种文字里边,语言组合的方式也不太一样。藏文及上面这些文字是拼音文字,就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变成了字。 一种语言代表的是想要表达的内容,其中包括八万四千个法门。我要讲,你们要谛听的话,唯有我的语言组合与你们的相同一致,才能够形成了你们能听懂的一种格式。佛祖当时讲经说法是通过梵文的16个元音和34个辅音字母所组合而形成的,代表着一切的语言,舌又是一切语言的所缘处,普通凡夫的舌,令它受到佛之殊胜无比的语言的加持,就是声母和韵母咒轮的加持。 至于缘起咒,是佛教最经典的万法生和灭的思想,所以说“嗡耶达尔嘛 黑度巴尔巴瓦黑敦叠 肯达塔嘎多 哈呀瓦度达 叠克加尤尼若达 埃旺巴迪 嘛哈夏尔嘛那耶娑哈” 这是八万四千法门核心的要义,所有大乘和小乘经典的核心内容,佛教最核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翻译成汉文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就这个意思。 佛教的观念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存在,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一切万事万物的毁灭,也是因缘和合而毁灭的,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任何事物,也没有无缘无故毁灭的任何一种事物,这就是佛教的基本观,也叫做缘起观。 客观世界可以分为现象和本质。现象的因果不虚称之为俗谛;本质的体性皆空称之为真谛。因此有了世俗和胜义二谛为"基"础的客观世界。 那么为了认识这两种世界,主观思想也分为方便和智慧两种。用方便或方便智了知万物现象的缘起和因果不虚;用智慧或究竟智了知一切万物的体性皆空的本质。因此佛教的世界观分为俗谛观和真谛观。真谛观就是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俗谛观就是对于一切客观世界现象的认识。这种方便智和究竟智称之为“道”。 由于证得一切万物现象的缘起和本质的体空之后,灭除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及其习气在内烦恼、所知二障,故而得到方便和究竟。 证得万法本质体空而破除一切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一切着相,及细微习气种子,或者说破除一切遍计所执和俱生我执的二种执着,并断净了一切所知障和烦恼障,而证得的灭果——就是法身。 由于证得了万法现象因果不虚,而集聚了三个无量劫以上的集资净障,因而得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色身——方便智。 这就是法身和色身之“二果”。2023-07-20 21:23:541
活佛是什么意思?
活佛在汉地相当于活菩萨意思一样,就是旧时代对有大功德的出家人的尊称,不过这个层面比较少见,大多数时间活佛指的是藏传佛教的转世者,但是其实藏语并不叫活佛,这只是汉地对藏传佛教转世者的俗称,并不准确,在藏地他们被称为朱古或者仁波切,它们的来源是藏地寺院解决继承者的一种手段,因为佛教有转世理论,藏地利用这个理论,将寺主附会成为某位护法神,菩萨,祖师或佛(一般不会采用佛转世,这种极少见),因为是受敬仰者转世,慢慢的就自带神性了,这个系统被所有藏传流派所采用,成为了传统,虽然这些转世者可以主持一区的政教大权,但其实也只是普通出家人,一样在成年后需要考取佛教学位,否则不受人尊敬;2023-07-20 21:24:022
喇嘛是什么意思?
喇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姓氏的喇嘛”,一个是“恩德的喇嘛”。姓氏的喇嘛就是氏族的喇嘛,比如父亲是喇嘛,他的儿子也是喇嘛。恩德的喇嘛就是“恩师”与“上师”。“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活佛称谓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雪域之地培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时至今日,各宗派的“活佛”依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至于其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2023-07-20 21:24:118
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而不叫活佛,更不直呼其名。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如今,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含义是形容自己属于“上层社会”。当十六世大宝法王决定将其住锡地转移到锡金时,堪卓玛也经由不丹来到了隆德寺。她在不丹呆了一段时间,最后则在隆德寺住了十二年,直到圆寂为止。圆寂前,随侍的尼师请求她乘愿再来。她说,她会转生在桑多巴里(注:莲师的无量宫亦名“桑多巴里”)。她们可以在那里再见到她。所以以后我便出生在卡林邦的桑多巴里寺。我的父亲敏卓林赤钦仁波切(注:即敏林赤钦法王,属宁玛传承。他也是弟子口中有名的“睡觉仁波切”)与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私交甚笃。加上仁波切住在卡林邦,而大宝法王噶玛巴则住在锡金的隆德寺,所以他们便常互相往来探视。这是我父母和别人告诉我的。在我一岁大时,仁波切去看噶玛巴。噶玛巴认证了我,并赐给我一个法名。但那时我父亲不知道谁是乌金措嫫。他误认为那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而已。所以整整二年,什么事也没发生的过去了。后来噶玛巴说,他想向我父亲索回孩子,而且又是我父亲的第一个孩子,他实在感到很难启口,所以他并没有给他任何压力。其实那时仁波切还不知道我是一个转世的灵童,一直到噶玛巴告诉我的侍者我已经回来,而有些尼师更迫不及待跑来与我相认时,才真相大白。加上那时有些仁波切的弟子住在隆德,曾听闻过有关堪卓玛的事。所以在我三岁时,他们便碰头讨论,并且正式宣布。2023-07-20 21:25:051
仁波妾什么意思
仁波妾什么意思“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1.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2.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2023-07-20 21:25:191
波切是什么意思
应为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2023-07-20 21:25:295
Rinpoche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Rinpoche),西藏语的字义是“珍宝”,用于对西藏佛法的成就者,意为如宝贵人。在香港依广东话音译作宁波车、仁宝哲,是对藏传佛教上师的一种尊称。在西藏与不丹,此词单独使用时,亦指莲花生大士。有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而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者。具备仁波切的条件 1. 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 2. 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不可间断。 3. 须受阿奢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等修法材料,熟悉所有经文仪规中说的修行方法。 4. 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可对人传法灌顶。2023-07-20 21:25:461
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佛教文化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从古印度引进来的,也就是以前的天竺。西藏的佛教也是印度佛教的分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那么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呢?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活佛,主要是汉族民众对藏族地区的一些转世修行者的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 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当活佛圆寂后,寺院会使用不同的仪式,寻找活佛圆寂后出生的婴童。从中选定一名作为先辈活佛之转世的灵童。而后灵童会被迎入寺中,继承先辈活佛的宗教地位。2023-07-20 21:25:521
张兰说的任波切是谁
张兰说的仁波切是藏文 rin-po-che 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是信众对德高望众活佛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藏传佛教心中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2023-07-20 21:25:592
网络用语“尼玛”“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1、“尼玛”是谐音词,尼通你,玛通妈。2、“仁波切”不是网络用语,是藏传佛教里的活佛。一、“尼玛”藏语意为“太阳”,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为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总面积72499.41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辖1个镇、13个乡,83个行政村。尼,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玛,玛瑙,一种玉石。网络用语,常在咆哮时作为语气助词。比如,这尼玛也太笨了!二、“仁波切”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2023-07-20 21:26:082
转世仁波切什么意思
“转世仁波切”,顾名思义是指转世修行的“仁波切”,也就是“活佛”、“转世尊者”。“仁波切”在藏语中意思是“珍贵的宝物”,用来称呼有成就的佛教行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已授比丘戒的行者,类似于中文里的“大和尚”、“高僧”、“僧宝”;还有一种是在家修行的有成就的行者,也就是公认有成就的俗家弟子,类似于中文里的“大德居士”。2023-07-20 21:26:261
佛教上司是什么意思
上师(佛教大词典) 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 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相当于梵语guru(古鲁、咕噜),意即师匠、师范,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 西藏佛教特重喇嘛崇拜,于藏人之日常生活,举凡诞婚寿丧、疾病灾害,乃至旅游迁徙,皆特别延请喇嘛为之祈祷而后行事,至于出家之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之皈依,而有四皈依之作法;并以自己之身口意,悉数供养归投上师;认为奉侍喇嘛,即等于供事三宝。 以‘法统"而言,西藏密教最重视师承关系,认为金刚上师乃师师相承中的大日如来之代表,故凡遇传受密法,必经金刚上师之灌顶,修持密法之仪轨亦须先请金刚上师加持之。又因密教强调心法相传,故密法之传授,必须由上师与弟子秘密授受。 依密乘之规定,堪任轨范师(阿阇黎)之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一)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二)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三)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之修法。(四)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之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2023-07-20 21:26:331
什么是即听解脱咒
听即解脱咒Ah Ah Sha Sa Ma Ha 阿 阿 夏 沙 嘛 哈Ma Ben Dharma Ra Ra 嘛 北 当 嘛 RA RA Ha Gan K(g)a Ah Sha La 哈 港 嘎 阿 夏 拉Sa Den Dharma Da Li 沙 殿 当 嘛 达 哩Ga Ha Na Ah Li Ta 嘎 哈 哪 阿 哩 答Ha Ma Sa Sha K(g)i U 哈 嘛 撒 夏 给 优《听即解脱咒》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开示: 此咒语传承自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隐藏於文武百尊守护的坛城中。由於伟大的慈悲心,莲师给予懒惰的人类及无知的动物这些咒语,让他们得以从下三道获得解脱,最终证入佛道。莲师说:「听即解脱,只要听到这些咒音就已足够。 」听到咒音之后,心中所留下的感官印象,将成为未来中阴身时普贤王如来引领此人的吉祥徵兆,并成为获得未来成佛之功德益利的器皿,进入密宗之道,确定未来可以成佛。根据这个预示,虔诚祈祷持诵此咒者,将带给众生无量功德利益,小至昆虫,大到人类。【嘉察仁波切】简介嘉察仁波切是噶举传承的尊贵上师之一,「嘉」指法王噶-玛-巴,「察」意为代表、摄政,因此嘉察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一位代表和摄政。历代嘉察仁波切以传授经续奥义来延续噶举传承精华、圆满大宝法王的圣愿,是备受推重的佛法大师。在藏传习俗上,仁波切曾是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阿难尊者的化身,是迎请文成公主到西藏的大臣噶尔东赞的化身,相传也是密勒日巴尊者三大法子之一「寂静光尊者」的化身。现世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於1954年出生於西藏,由十六世大宝法王所认证,并为之举行坐床典礼。1959年,仁波切跟随十六世大宝法王前往印度锡金,从法王座前习得完整的灌顶、教授、口传一切法教,并跟随创古仁波切学习经典,是一位显密圆通的上师,也是大宝法王四大法子之一。目前驻锡於锡金拉浪寺,并代管隆德寺那烂陀佛教大学。仁波切对此咒的最新开示:日期:2009年1月9日地点:印度 菩提迦耶 德噶寺翻译:确札喇嘛文字来源:嘉察仁波切部落格(注:尊贵的嘉察仁波切在祈愿法会期间,接见各中心或各团体的佛子们时,几乎每一场的开场都是宣讲「听即解脱咒」的功德利益。让我们很深刻的感受到仁波切对这个咒语的重视,以及仁波切希望能广传这个咒语,广利有情的悲愿。)这个咒语,任何众生一旦听闻,就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至于是什么时候能得解脱呢?对于有善根、具善缘的众生而言,听闻之后很快就能够得到解脱;而对于业障较重的众生,也会得到咒语的加持,而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之后得到解脱;总之,听闻这个咒语之后一定可以自六趣轮回中得到解脱的。这个咒语的法源是普贤王如来传给金刚萨埵,再由金刚萨埵传给莲花生大士。在莲师时代,莲师将咒语埋藏在伏藏之中,之后由伏藏师取出,来广利众生。不管是鸟类、鱼类、或是狗、猫等众生,凡畜生道中的众生,只要听闻到这个咒语,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这个咒语在目前有很多上师有得到这个传承,可以说,只要有得到伏藏法的传承的上师,都可能有得到这个传承,但因为我特别希望能弘扬这个咒语、这个教法,所以,目前你们会觉得好像只有我在传扬。听即解脱的咒语其实也有很多,但这一个咒,长短适中,有些咒如果很长,平常较不方便持诵,这一个则很适合于平时持诵,所以希望能广传它。由于有些众生并不是修持佛法的人,或是与佛法比较没有因缘的人,或是一些外道的人,那么要怎样来利益他们呢?所以就思考到把咒语放在很好听的背景音乐中,制作成歌曲一般,用很好的旋律来聆听。他们觉得悦耳好听,就自然而然得到这个咒语的利益。所以即使他们不是修行人或并不是相信佛法的人,藉由这样的方式,也能得到解脱的究竟殊胜利益,这是一个善巧的方便。(经嘉察仁波切确认,听过仁波切亲诵的咒语就算是收到口传,就可以持诵)在网上搜一下嘉察仁波切念诵的《听即解脱咒》音频听过,就算是得到仁波切口传,可以持诵利益无量众生2023-07-20 21:26:423
藏传佛教中的“米字码”是什么意思
格鲁巴念颂的祈祷文,极其重要,极其殊胜,用藏语发音念颂加持力极大;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无垢智慧之王妙吉祥摧灭诸魔军众秘密主,雪国圣贤顶严宗喀巴善慧名称足前诚祈请.(<祈竹仁波切<文集三,有解释.)另有能海上师翻译的版本,文辞优美.在上师前,求得传承念颂后,念颂越多越好.2023-07-20 21:26:504
rbq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rbq是仁波切的意思,这是完全错误的。按照题主的配图,我们知道在该领域里,rbq的是“惹不起”的拼音首字母,所以rbq就是惹不起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图片有一般是想表达鄙视态度但是又不想直接表达出来,就说惹不起惹不起,这已经成为了网络流行词语。2023-07-20 21:27:0014
法王是什么意思
法王,即一教说法之主,原为对佛的尊称。法王其实有多种解释,一种是为对菩萨、明王、阎王等的尊称;西藏、蒙古、日本等地的某些僧侣的尊称。亦是元、明、清三朝,中国朝廷授与藏传佛教地区宗教领袖的封号。另一种比较特别,就是汉语中的藏传佛教术语,为佛教徒对于转世喇嘛的称谓。“法王”一词在古象雄、吐蕃、印度和尼泊尔等几个古国都曾沿用,当时有些国王以佛法的方法管理国家,爱护百姓,大家就尊称他为法王。约在元朝初期,藏地社会渐渐进入政教合一的时代,很多高僧大德、世系活佛被动参与政治,拥有了政权,法王的称号便与责任一并落在了他们肩上。世界上最尊贵的法王雍仲本教法王不仅仅指当今世上尊贵的曼日法王隆多丹比尼玛,而是指从“第二佛陀”良美大师至今所出世的三十三位法王:隆度丹贝尼玛仁波切。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五大法王之一,也是当今世上本教主尊,他不仅是佛学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大学者,也是传播佛法、利益众生、栽培佛家弟子的高僧大德,更是闻思佛法,实修显 密,大圆满心法的实修者。藏地本教寺院约有七百多座,曼日法王是这七百多个寺院的法主或称法王,即世界五大法王之本教法王。曼日法王曾经担任过大学教授,乐于研究佛法和哲学,培养学子。他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建立过各种不同模式的学校或佛学院,为众生为世界奉献了很多,对藏文化、藏传佛教走向国际舞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23-07-20 21:28:111
六字真言的汉文意思???
观音六字大明咒 佛门咒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om)嘛(ma)呢(ni)叭(pad)弥(mc)吽(hom)”。六字大明咒中之六字分别具有关闭六道轮回之门(om—关闭天道门,ma—关闭修罗道门,ni—关闭人道门,ba—关闭畜生道门,mi—关闭饿鬼道门,hum—关闭地狱道门)独开往生净土乃至成佛门的功德。(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广如《大乘庄严宝王经》所述。) “唵嘛呢叭弥吽”这句咒语,大致表示的意思是:“归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大庄严宝王经》称这“六字大明咒”为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念诵时有九十九恒河沙数的诸佛来集会,乃至“彼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连诵该咒语的人口中所出之气或手所触的东西,都能速得不退转八地以上菩萨之位。 六字大明咒中,「嗡」字是一切咒的开始,而「嗡」字具备「阿」「悟」「玛」三个字母,而这三个字代表法、报、化三身,也可以说是三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是所有诸佛菩萨的智能身、语、意,故称为三金刚。 而「玛尼」就是摩尼宝珠,向它祈求自然会赐给我们各式各样的财富,让我们所求皆满愿,也就是说向观世音菩萨祈求不只可以得到世间的财富、平安、快乐,更可以获得超越世间法的诸佛菩萨的功德和智能,以及永恒的平安、快乐。现代许多学佛者喜欢财神法,若坚定信心持诵此咒,就是真正的财神咒。 「贝妹」就是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着现代人虽处于五浊时代的轮回中,但是经由祈请观世音菩萨能清净我们的烦恼、障碍,获得清净原始地位。现代有些人碰到障碍现前时,会自认业障深重而感消极,若能一心持诵此真言,就是究竟消业障的殊胜方法。 「吽」是请求观世音菩萨赐予上述的共同和非共同成就的加持。(共:息、增、怀、诛。不共:五道、十地、五身五智佛果位)其次,就成佛之道而言,有显、密二种。在显宗教法方面:必须了解慈悲和智能的本质是无二无别,有此了悟才能证得初地菩萨乃至成佛。「嗡」代表大乘二谛(世俗和胜义)无二的根,二资粮(福、慧) 无二的道,二身(法身、色身)无二的果。「玛尼」代表慈悲。「贝妹」代表智能。「吽」赐予我慈悲和智能加持和成就 在密乘道方面:「玛哈瑜珈」的修持来解释的话,「嗡」代表生起次第的基础即三种等持,第一,真如等持。第二,现位等持。第三,因位等持。「玛尼」指一切是清净的显现。外的净土和内的智能身、语、意的显相。「贝妹」指空性。「吽」是以上显、空无二的成就:一切显相是智能身,一切音声是智能语,一切戏论是智能意,三金刚皆得圆满。「阿奴瑜珈」的修持方面来解释的话:「嗡」指圆满次第的基础,气、脉、明点的三轮。「玛尼」的意思代表大乐。「贝妹」的意思代表智能「吽」是空、乐无二的成就:脉轮的净相是化身佛的坛城,气轮的净相是报身佛的坛城,明点轮的净相是法身佛的坛城,得圆满三身佛。「阿底瑜珈」的修持方面来解释的话:「嗡」是代表三种天成宝管。「玛尼」的意思代表「任运超越」。「贝妹」代表「本净观修」。「吽」是本净观修和任运超越二者结合的智能,彻底圆满四相瑜珈, 证得内明童子瓶身的法界。念「嗡玛尼贝妹吽」可以得到显教和密教所有道和果的成就。念「嗡」能清除我慢的烦恼、业障、习气;有我慢心会转生天道。所以,清除我慢的习气就不会生于天道。念「玛」能消除嫉妒的习气;若有嫉妒心将会生到阿修罗道,故清除嫉妒心的习气,就不会投生阿修罗道。念「尼」能消除贪的习气;若有贪的习气就会投生人道。所以,清除贪的习气就不会往生人道。念「贝」能清除愚痴的习气;若有愚痴的习气就会轮回到畜生道。所以,清除愚痴的习气,就不会堕入畜生道。念「妹」能清净悭吝的习气;若有悭吝的习气,就会堕入饿鬼道。所以,清除悭吝的习气就不会招感饿鬼道的业报。 念「吽」可以清净憎恨的习气;若有瞋心就会堕入地狱道。所以,清除瞋恨的习气不会轮回至地狱道。总而言之,念「嗡玛尼贝妹吽」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忌妒以及悭吝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不堕入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得果。上述六字真言功德的解释,如同以吉祥草汲取一滴海水般,真正而言,此真言之功德,除非佛陀,十地菩萨亦无法圆满解释,因为「嗡玛尼贝妹吽」与十方诸慈悲心的功德无异。佛陀经书上说:「三千大千世界之微尘数可计,但念诵『嗡玛尼贝妹吽』的功德不可算;海水可量,但『嗡玛尼贝妹吽』的功德不可测。」 了解以上功德,应尽量念诵六字大明咒,做有益于来生之事。巴楚仁波切 说:「一切佛的总集是观世音菩萨,一切陀罗尼的总集是六字大明咒,一切法的总集是菩提心;知一即解脱一切。当持诵!」 嗡-能消除天界的生死苦; 嘛-能消除非天斗争的苦; 呢-能消除人间生老病死之苦; 叭-能消除畜生牲役之苦; 昧-能消除饿鬼饥渴之苦; 哞-能消除冷热地狱之苦。 至心念持六字真言能消除六道轮回之苦难!2023-07-20 21:28:314
上师是什么意思?
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例如:门措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 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相当于梵语guru(古鲁、咕噜),意即师匠、师范,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以‘法统"而言,西藏密教最重视师承关系,认为金刚上师乃师师相承中的大日如来之代表,故凡遇传受密法,必经金刚上师之灌顶,修持密法之仪轨亦须先请金刚上师加持之。扩展资料所谓的具德上师,一定要具备如下的功德:1、相续清净:从未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三昧耶戒。相续中无比清净,这甚为殊胜。2、博学广闻:长时间清净地闻思修佛法,对经律论三藏的学习系统、细致、全面、深入,且精勤于利益有情,对世间各种知识通晓无碍,博学广闻。3、具大悲心:真实不虚具备大悲心,以利益众生为己任。4、通达显密:对显密均能精通,无论是外三藏,还是内密续的仪轨都精熟通达。5、现前断证:精进闻思修佛法,并能于其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要解决的问题与要达到的目标皆能圆满。灭谛与道谛功德都能现前无碍,最好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初地以上菩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师2023-07-20 21:2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