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诗圣,诗仙,诗鬼,山水诗人,田园诗人各是指谁?

2023-07-21 15:17:43
共3条回复
血莲丿红尘

诗圣指杜甫,诗仙指李白,诗鬼指李贺,山水诗人指谢灵运,田园诗人指陶渊明。

1、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3、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4、山水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5、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百度百科——李白

百度百科——李贺

百度百科——谢灵运

百度百科——陶渊明

莫妮卡住了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山水诗人孟浩然 田园诗人陶渊明 诗鬼李贺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山水诗人纸谢灵运等人

相关推荐

什么是山水诗派呢?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 南朝 宋 谢灵运,经过 谢朓 的发展,何逊、阴铿 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山水诗起源: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可以说是思乡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山水的起源,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开创初期: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鼎盛时期:山水诗到王维和孟浩然这里达到一个顶峰。这个时候拥有大批的作家和大批的优秀作品传世,至今我们还会记得其中的弹琴复长啸的王维,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等等。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禅与唐代山水诗派的关系很深。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2023-07-21 04:49:21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位诗人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山水诗派在唐朝王维、孟浩然的创作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谢灵运,本名公义,字灵运,他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 扩展资料   古代诗歌流派有哪些   在文学历史上,如果以创作方法为维度对诗人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等几个流派,其中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最为繁荣。再进行细分,就有山水诗派、田园派、边塞诗派、怪诞诗派、婉约派等等多个诗歌流派。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位诗人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山水诗派在唐朝王维、孟浩然的创作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谢灵运,本名公义,字灵运,他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在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拟态的过程中,注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得其所创作的山水诗真实地呈现了自然的风貌,并且其中的一些句子真切自然,极具灵性。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在山水诗中抒情言志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与世不相遇”的悲愤之情;对自然的赏爱之情;寻求同道的思友之情;悟道后的欣喜之情。
2023-07-21 04:49:281

山水派的诗词是怎么兴起的呢?

我国诗词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从春秋时期就有出现诗词,但是大多数都是描述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即使有景色也都是起衬托的作用。直到东汉时期,因为各地发生战争动乱一些士大夫之族的人选择归隐山林,而山水派诗词也在此时诞生。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突破了诗词的固定题材,让山水成为诗坛的新素材,并创作出了大量的山水诗。一、山水派起源的原因很多学者在研究山水派起源的时候,都把原因归结于战乱的原因导致文人们归隐山林,是因为隐逸文化的出现才产生了山水诗歌。在我看来,文人之所以隐逸是因为对社会的逃避,而逃避的根本原因是与当朝统治者格格不入,所以只能寄情于山水,通过山水诗发泄内心的苦闷。所以山水派起源是因为仕途不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山水诗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二、山水诗的兴起山水诗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因为谢灵运的出现。他因为不满南宋王朝的统治,多次劝解无果,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再加上喜欢山水游玩,干脆辞官专心的寄情山水。谢灵运的山水诗也比较清新脱俗,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后来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因此山水诗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甚至山水派成为一个显著的流派,并且涌现出很多擅长写山水的文人墨客,例如孟浩然,王维等诗人。三、山水诗的历史意义山水诗是我国诗坛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突破,它丰富了诗的题材。也让后人通过文人的诗,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即使这些景色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们有诗歌可以记载,依旧源远流长。
2023-07-21 04:49:434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谁

山水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从古至今,描述山水的诗歌可谓俯拾皆是,不过说到这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或许大部分人都不甚了解。其实,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当初谢灵运在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被贬永嘉,郁闷之际,只能够游山玩水来疏解心情,写出了很多寄情山水之作。之所以说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主要在于由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派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创了独一份的“景—情—理”三位一体的诗歌结构。借景抒情倒也不算新鲜,关键就在于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往往写景抒情之余,还总蕴藏着某中玄理。拿谢灵运的《晚出西射堂》一首来说,这就是一首融合了一幅由山、树、鸟、余晖等景物构成的夕阳西下的美景和作者对时光飞逝、飞鸟有家可归而自己却无家可归的感慨,以及自己高雅不泯的心志的典型“景—情—理”结构的山水诗。谢灵运山水诗的第二个特点在于谢灵运十分善于在诗中婉转运调景物来表达其意韵。王夫之就曾在《薹斋诗话》中这样评价谢灵运的诗,称谢灵运“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这句话所说的就是谢灵运诗歌把诗歌的主题立意放在第一位,而借由各种富于意趣的事物来表现诗歌主题。第三个特点来自于钟嵘对谢灵运诗歌的一句评价,他称谢灵运的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这里陈思指的是曹植,景阳指的是张协,谢灵运的诗有着和曹植相似的意趣,与张协相似的风格,内容率真,描绘飘逸开阔,可谓十分繁杂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大概是出于相似的经历,都出身于贵族,却都因为黑暗的世道使他们怀才不遇,使谢灵运与曹植成为知音一般的存在。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而曹子建独占八斗”。
2023-07-21 04:50:421

山水诗派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简介: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拓展资料:山水诗山水诗指的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山和水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不论是写水光还是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2023-07-21 04:50:49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个?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如《晚出西射赏》:连障叠崛鸣,青翠杳深沈。晓霜枫叶丹,夕醺岚气阴。连绵不断的层峦叠峙,苍茫浩渺的暮霭沉沉,再点缀上通红似火的枫叶,组成了一幅秋意盎然色彩浓烈的画面。谢灵运也在诗中注意到对光线的选择性与色彩的调配度,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
2023-07-21 04:50:584

山水诗派的鼻祖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一、谢灵运简介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被后人称之为“一代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二、山水诗派介绍山水诗歌就是描写一些壮丽的山河,景致同时加入自己的思想,如何成非常流畅的句子,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这些本来看起来没有生命的景象。谢灵运的山水诗深受其族叔谢混的影响,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出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谢灵运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作为行旅的孤独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抒发了寻求同道的思友之情。作为求道的思想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表达了悟道后的欣喜之情。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07-21 04:51:281

山水诗派的代表是王孟韦柳他们到底是谁?

山水诗派的代表是王孟韦柳他们到底是:王(王维)、孟(孟浩然)、韦(韦应物)、柳(柳宗元)。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韦应物(737~791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藏书家,右丞相韦待价曾孙,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023-07-21 04:51:462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原名公义,385年-433年),字灵运,世称谢客,出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上虞区),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佛学家、旅行家。他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433年,其被宋文帝以“叛逆”罪名杀害。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谢灵运的影响:谢灵运及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谢诗语言富丽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细致入微的描摹景物,这对后世诗人诗歌语言及写景技巧都有示范作用。谢灵运的山水诗追求骈偶对仗,这一特点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稍后的齐梁文学,促进永明体的出现,另一方面又间接推动了近体诗的出现,为初盛唐山水诗走向律化起了应有的作用。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写景模式与形式技巧方面都影响着初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谢诗三段式结构和明暗双线结构为初盛唐诗歌的发展搭建了较高的平台,最终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高度的繁荣,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2023-07-21 04:52:041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1、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2、谢灵运:谢灵运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生活的年代,正是南朝宋代东晋之时。3、王维: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4、孟浩然: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5、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又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先贬永州,后贬柳州。他的遭遇比刘禹锡更不幸,一直到元和十四年,这种贬斥的厄运还没有离开他,而当唐宪宗因裴度的请求下诏召回他的时候,他却与世长辞了,年仅四十七岁。
2023-07-21 04:52:34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位诗人?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正因为谢灵运写了那么多优美的“山水诗”,所以后人称之为“一代山水诗的鼻祖”。把他尊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就不足为奇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陶渊明和谢灵运,都写过山水田园诗,而陶渊明侧重写田园诗,而谢灵运侧重山水诗,所以说,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第一人”,而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创始人。山水诗的特点首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用普通话说就是“盖房子”,在这里是居住的意思。车马喧,原意是人喊马嘶的喧嚣声,在这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迎来送往,客套应酬之类的活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居住在嘈杂的人世间,但是我这里却没有人世间的,不厌其烦的无聊的应酬。“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句话其实是回答上一句话,既然居住在人世间,怎能少得了人来且去的应酬呢?“问君何能尔”,是作者的自问自答。为啥能做到呢?“心远地自偏”,你的志向比一般人高远,自然也就觉得自己住的偏远了。这句话和“心静自然凉”,有异曲同工之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千古传诵的佳句。内容浅显易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秀丽的景色。最后一句有一定的哲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面对着此情此景,觉得这里边蕴含着某些大道理,可是自己又一时说不上了。
2023-07-21 04:53:192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谁?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谢灵运。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山水诗派创始人、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简介谢灵运(385-433年),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他成为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有《谢康乐集》。
2023-07-21 04:53:41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晋安帝元兴二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参军,历任抚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以叛逆罪处绞刑,时年四十九岁。自身成就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谢灵运
2023-07-21 04:53:561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谁?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谢灵运写作特点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合力展现出山水的姿态各异而又变化万端。
2023-07-21 04:54:122

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是南朝的谢灵运,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它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开山鼻祖、南朝的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2023-07-21 04:54:381

山水诗派的鼻祖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
2023-07-21 04:54:45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什么人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扩展资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如《晚出西射赏》:连障叠崛鸣,青翠杳深沈。晓霜枫叶丹,夕醺岚气阴。连绵不断的层峦叠峙,苍茫浩渺的暮霭沉沉,再点缀上通红似火的枫叶,组成了一幅秋意盎然色彩浓烈的画面。谢灵运也在诗中注意到对光线的选择性与色彩的调配度,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灵运
2023-07-21 04:54:535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陶渊明吗

不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南朝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2023-07-21 04:55:251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谁?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1、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扩展资料: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1、《诗经》《楚辞》中已有借山水草木抒发情感的文字了。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官场的残酷、士人怀才不遇,甚而惨遭戮害等,这些现实之无情,促使黄老思想泛升,逃避现实的游仙诗频频出现,像曹植、嵇康、阮籍和郭璞一些文人的诗中,为表现蓬莱仙境,陪衬山水的诗句分量增多了。2、进而贵族诗人王羲之的兰亭之聚、谢安的东山之游,游山玩水赏心悦目的咏山歌水的题材发展了。到了谢灵运手下,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山水诗走向成熟,代替了历百年之久的游仙诗而形成了一种风尚,继后有鲍照、谢_山水诗的传承。隐士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另一种返璞归真的面貌别树一帜,影响深远。3、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_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4、此后佛教又给文人们增添了一种精神依赖。唐代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刘长卿等的山水与田园合流的诗风扬起文坛。5、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田园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唐朝诗人、画家)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书画>>滚动资讯>>杨先让:山水诗与山水画
2023-07-21 04:55:441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返京后,仍为右拾遗。谏议多不合,因解官还乡。为县令诬陷,入狱,被迫害致死。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2023-07-21 04:55:533

谁知道山水诗由谁开创的?

中国南朝宋出现的诗歌流派。开创山水诗派的大师是谢灵运。其实,在此之前的东晋晚期,士族寄情山水,优游名胜,在他们的玄言诗中已开始出现了一些写景名句,发挥老庄自然哲学来赞美江南山水。如孙绰的《兰亭诗》、谢混的《游西池》等都包孕了大量的山水诗成分。宋初,谢混的侄子谢灵运在仕途上不得志,便寄情山水,刻意于这方面的开拓与创新 ,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作品 ,如《 登池上楼 》、《入彭蠡湖口》等,使山水的描写终于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从而确立了山水诗在士族诗坛上的统治地位。从此,山水诗就成为人们经常创作的一种诗歌体裁了。直至唐代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创作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古代,擅作山水诗的诗人有很多,但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究竟是谁呢?据史料记载,东晋末年刘宋南朝初年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谢灵运(385--433年)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文学家,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用典也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排偶不够自然。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父谢瑍,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谢灵运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家,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游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元嘉十年(433年)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弃市。后来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因此,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
2023-07-21 04:56:011

山水诗名词解释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扩展资料:山水诗到王维和孟浩然这里达到一个顶峰。经过魏晋谢灵运等人的开创,他们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到了王籍,又有新的开拓,乡间语依依的晚归农人和知音稀少的孤独跃然纸上,到了王维和孟浩然。首先是时代的发展,国之重诗,民之爱诗成为时代的潮流,魏晋南北朝的韵书和南北文风的综合已经起到一定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为山水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诗
2023-07-21 04:56:093

被成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

2023-07-21 04:56:277

山水诗的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山水诗 山水诗指的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在一首山水诗中,山和水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 不论是写水光还是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 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2023-07-21 04:56:441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对山水诗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趣历史网

谢灵运,南北朝诗人,他在山水诗上有极大的成就,那他对后来山水诗的发展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其山水诗在文学上有所成就,那他又对往后山水诗发展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以下归纳出来的几点影响,提供参考: 一、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日渐兴盛。  二、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大诗人。自他以后,南朝的谢眺、何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等许多山水诗人,纷纷涌现,蔚为大观。换句话说,谢灵运死后,模仿他的诗作风格的人越来越多,一时有所谓「 谢灵运体」。直到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著名诗人都还曾受他影响。  三、由于谢灵运以山水入诗,渐渐成为后世诗人的重重要题材。使山水诗成中国为诗歌的一个种类。  四、从东晋玄言诗转向宋初(刘宋)山水诗,诗歌由晦涩之境而步入清新之途,谢灵运可谓具有筚路蓝缕之功。五、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丰富了后世诗人对诗歌的表现技巧。注:由于谢灵运的家庭地位和他在诗歌上的突出成就,他的诗风对当时诗坛影响很大。《宋书.谢灵运传》说他在始宁( 今浙江上虞)山居时,「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 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文心雕龙.明诗篇》也说:「 宋初文运,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体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而在永嘉期间,谢灵运创作的山水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不过,谢灵运的山水诗,像〈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这样通篇完美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散见在各篇中佳辞名句,却俯拾即是。  谢灵运沿着以山水景物来体悟玄理这条路,对玄言诗进行改造。把玄言诗中概括化、概念化的自然山水景物具体化、生活化:在诗作的标题上尽可能标明所游览之地与游览方式,尽可能忠实地描摹出所游览之地的山水景物的原本面貌,让人们欣赏。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后写的。  他用富丽精工的文字描绘自己所看到的山光水色﹐给当时流行玄学清谈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后世常称他为「山水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07-21 04:56:521

什么叫山水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2023-07-21 04:57:091

盛唐的两个诗派是什么诗派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王孟山水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现.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诗中有画",令人陶醉.岑高边塞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 , 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 、意境雄浑 ,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高适《 燕歌行》、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百分百正确答案,望您采纳!
2023-07-21 04:57:191

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是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其具体介绍及创作风格分别为:1、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创作风格: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代表作有:《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2、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创作风格: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代表作品:《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3、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创作风格: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代表作品:《观田家》《滁州西涧》4、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又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先贬永州,后贬柳州。创作风格: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代表作品:《溪居》《渔翁》《江雪》扩展资料:1、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2、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 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山水田园派
2023-07-21 04:57:461

从古至今共有哪些诗派

古代的大体有:1、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一派,以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2、田园山水诗派,鼻祖为晋陶渊明,唐代有孟浩然,王维等代表诗人。 3、边塞诗派,以唐的高适、岑参为代表。 4、浪漫主义诗派,鼻祖屈原,代表诗人李白。 5、现实主义诗派,代表诗人杜甫,白居易。 6、奇崛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7、江西诗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代表。 包括词曲的派别有:唐: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苦吟派:孟郊、贾岛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宋:西昆派:杨亿、钱惟演、刘筠等江西诗派: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等(主要是宋人写词多,故诗派少,且江西派后劲强大,几乎贯穿有宋一朝)元:没有诗派,主要写曲。写诗的有元诗四大家,但不是派。明:台阁体(虽是“体”,但它就是针对诗,且是一时风尚,以三杨 为代表,当算诗派)茶陵派:李东阳为首唐宋派:归有光为代表。(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诗派,更多意味着作散文,一般称唐宋诗文派)公安派:三袁为代表。(同上,诗文并举)竟陵派:钟惺、谭元春为代表。(同上)清:尊唐派:吴伟业尊宋派:钱谦益神韵派:王士祯格调派:沈德潜肌理派:翁方纲性灵派:袁枚虞山诗派:冯班、冯舒等。
2023-07-21 04:58:392

诗仙,诗圣,诗鬼,山水诗人,田园诗人分别是指谁?

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诗鬼是李贺,边塞诗人是王昌龄,山水诗人是孟浩然,田园诗人是陶渊明
2023-07-21 04:58:491

名词解释:山水诗派,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023-07-21 04:59:362

山水派诗人的鼻祖是

谢灵运。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是第一位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一、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谢灵运袭封康乐县公。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二、谢灵运山水诗特点: “雕琢”和“自然”往往在谢灵运山水诗中杂糅并陈,这是谢诗的双体面:从诗歌的发展来看,谢诗是“自然”的,这一方面反映在其描摹景物的用词,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其所描摹的景物也是现实的,这既不同于汉大赋夸张藻饰,也不同于玄言诗的概念化写景风格。而“雕琢”,大多集中在谢灵运对具体景物的细部刻画上。1、重“雕琢”: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 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合力展现出山水的姿态各异而又变化万端。2、重“自然”: 谢灵运山水诗又呈现出了“自然”的一面。 谢诗中体现的“自然”,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谢灵运山水诗真实地呈现了自然的风貌,这和诗人的“雕琢”之功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谢灵运也有看似不事雕琢脱口而出的句子,真切自然,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3、重“情”: 谢灵运重情,在其山水诗中表现得极为充分。从整体上而言,在经历了玄言时代诗歌重“理”而“皆平典,似《道德论》”的过程。谢灵运的山水诗遥接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以自身的创作实绩令诗歌重新回归了抒情言志的传统,在其绝大部分山水诗中,也体现了诗人抒情言志的风格。谢灵运诗作中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理想的失意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倾诉了“与世不相遇”的悲愤之情。(2)作为山水的游赏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流露了对自然的赏爱之情。(3)作为行旅的孤独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抒发了寻求同道的思友之情。(4)作为求道的思想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表达了悟道后的欣喜之情。
2023-07-21 04:59:452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哪位诗人?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谢灵运。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
2023-07-21 05:00:102

第一位山水诗人是谁

第一位山水诗人是谢灵运。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很有特点,在那个时候名气也非常的大。yuwenmi我整理了第一位山水诗人,欢迎欣赏与借鉴。 生平 谢灵运,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嵊州),育于钱塘(今杭州)杜明师道馆,直到十五岁才由钱塘接回建康(今南京),住在朱雀桥边的乌衣巷内,因此巷人都叫他“客儿”,人称“谢客”。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谢玄是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和叔父谢石、族弟谢琰一起,以八万人马大破前秦苻坚号称的百万大军。维护了东晋偏安局面,被封为康乐县公。父亲谢瑛袭爵任秘书郎,母亲是东晋名书法家王献之外甥女。其祖辈、父辈亲族中为显爵大官者甚多。显赫家世及优裕生活使谢灵运自幼有一个良好的受教机会,但性格高傲、任性、不受拘束,萌下日后受害祸根。由于其父早逝,其十八岁即承袭“康乐公”爵号,食邑两千户,世称“谢康乐” 文章著作 谢灵运的文,成就不能和诗相提并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赋10余篇,最著名的是《山居赋》,谢灵运自己有注,《宋书·谢灵运传》录其全文。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并不很高,只是其中对始宁别墅的详细描写,可以作为今天研究东晋庄园制度的重要资料。《岭表赋》、《山居赋》中有一些景物的刻画,《江妃赋》中对神女的描写,则颇有匠心独运之处。 谢灵运早岁信道,转而奉佛,与名僧慧远相往还。元嘉间辞官归始宁,又广结僧徒,精研佛理。他著名的哲学论文《辩宗论》,阐述顿悟,企图折中儒释。他曾经注释过《金刚般若经》(《文选》、《头陀寺碑文》李善注);又曾和僧人慧严、慧观等共同润饰昙无谶译的《大般涅经》。经过润饰的经文,比原译远为流畅优美,世称南本,原译则称北本。 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诗文创作以外,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元嘉间,曾奉诏撰《晋书》,《宋书·谢灵运传》说“粗立条流,书竟不就”,《隋书·经籍志》录有谢灵运撰《晋书》36卷,当是已经写成的部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据《文选》、《太平御览》等辑有佚文。《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但有的恐只是分合繁简之别,有的是谢灵运辑抄前人的诗赋集。《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波刊刻为《谢康乐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谢康乐集》2卷。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有辑录。黄节有《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曾据清华大学讲义本校订排印。 山水诗的鼻祖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山水隐逸总是与社会仕途对立的。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述而》)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自汉代以来,遁迹岩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向仕途的捷径。到了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晋宋时代,尤其是南渡之后,江南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士族地主阶层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他们大造别墅,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过着登临吟啸的悠闲生活。而作为生活环境的山水景物,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诗中。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玄学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真正的玄言家,是很懂得“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语,见《历代名画记》卷六)之理的。因此在玄学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渐增。借山水体玄,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在玄言诗里,也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晋宋之际,随着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浓厚,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这对于山水诗的产生,无疑也有着促进的作用。此外,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也为山水诗的产生做好了文学上的准备
2023-07-21 05:00:181

山水田园诗的概念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诗人没有写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2023-07-21 05:00:363

山水诗派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如《晚出西射赏》:连障叠崛鸣,青翠杳深沈。晓霜枫叶丹,夕醺岚气阴。连绵不断的层峦叠峙,苍茫浩渺的暮霭沉沉,再点缀上通红似火的枫叶,组成了一幅秋意盎然色彩浓烈的画面。谢灵运也在诗中注意到对光线的选择性与色彩的调配度,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
2023-07-21 05:01:16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个

  1、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2、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2023-07-21 05:01:32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是谢灵运。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合力展现出山水的姿态各异而又变化万端。同时,谢灵运山水诗又呈现出了“自然”的一面。扩展资料:谢灵运及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谢诗语言富丽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细致入微的描摹景物,这对后世诗人诗歌语言及写景技巧都有示范作用。谢灵运的山水诗追求骈偶对仗,这一特点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稍后的齐梁文学,促进永明体的出现,另一方面又间接推动了近体诗的出现,为初盛唐山水诗走向律化起了应有的作用。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写景模式与形式技巧方面都影响着初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谢诗三段式结构和明暗双线结构为初盛唐诗歌的发展搭建了较高的平台,最终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高度的繁荣,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2023-07-21 05:01:391

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人?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 南朝 宋 谢灵运,经过 谢朓 的发展,何逊、阴铿 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山水诗起源: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可以说是思乡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山水的起源,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开创初期: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鼎盛时期:山水诗到王维和孟浩然这里达到一个顶峰。这个时候拥有大批的作家和大批的优秀作品传世,至今我们还会记得其中的弹琴复长啸的王维,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等等。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禅与唐代山水诗派的关系很深。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2023-07-21 05:01:531

山水诗派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鼻祖是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旅游上的影响:谢灵运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家,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旅游上。谢灵运的旅游,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他淡泊名利,只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谢灵运在旅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的诗文情景交融,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例如谢灵运创作的《富春渚》,其在诗文中,描述旅游中见到的奇山异水,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将“形于当行,止于当止,人生本位无法超越”这样的人生道理,体现在其诗文中。
2023-07-21 05:01:591

山水诗派的作者鼻祖

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谢灵运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家,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旅游上。他经常选择一些奇险、陡峻的山峰作为自己旅游的目标,而且他还热衷于这种旅游探险,在挑战自己勇气,挑战山水风景时,谢灵运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为了探险旅游,谢灵运发明了”‘登山鞋”——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谢公屐”。他还在一些陡峭山峰上建造了亭台,便于旅游人士歇息。
2023-07-21 05:02:153

山水诗派鼻祖 文学山水诗的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山水诗   山水诗指的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在一首山水诗中,山和水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   不论是写水光还是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   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2023-07-21 05:02:221

山水诗的创始人是谁?

山水诗的创始人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2023-07-21 05:02:322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位诗人

第一位山水诗人是谢灵运(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东晋)。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唐)
2023-07-21 05:02:534

山水派鼻祖是谁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年少时期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人物简介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_之子,母为王羲之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如《晚出西射赏》:连障叠崛鸣,青翠杳深沈。晓霜枫叶丹,夕醺岚气阴。连绵不断的层峦叠峙,苍茫浩渺的暮霭沉沉,再点缀上通红似火的枫叶,组成了一幅秋意盎然色彩浓烈的画面。谢灵运也在诗中注意到对光线的选择性与色彩的调配度,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山水诗派”是唐代诗歌的一个主要流派,诗歌以描绘山水景物为主,主要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山水诗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由当时的杰出诗人谢灵运大量创作的,其创作之风影响深远,因此,谢灵运被尊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到唐代,山水诗派达到发展的巅峰。特点①“一切景语皆情语。”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笔下的山水自然景观都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情嗦,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难雄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归来、牧口童放牛、老人倚杖、野鸡鸣叫、麦苗吐秀、桑叶稀疏、农夫絮语等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
2023-07-21 05:03:00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个?

01 谢灵运 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是南朝的谢灵运,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它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开山鼻祖、南朝的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其次,诗人的部分山水诗中还体现了时代流行的玄言特色,但诗人对玄言的运用已超出领悟玄理的功能,形成了谢诗独特的风格。《入彭蠢湖口》诗中有“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二句,诗人敏锐地观察到晚春季节阳光明媚,空气澄澈透明的特点,在这种光线条件下原野才能绿得那么鲜明、浓郁、剔透,在这种澄净安详的气氛中,白云才能如静止般地依傍在山岩边。原野的“绿”、云的“白”,在宁静中的色彩搭配出一股鲜活的韵味。画景与画音的配合,也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声象组合的动感、立体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享受以及一种独特的理趣感受。这种玄言理趣的特点在王维的创作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而且,谢灵运山水诗中的诗画一体的色彩搭配也给王维的创作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 此外,诗人还形成了他山水诗作中独特的“谢灵运定式”,即记游一写景一兴情二恬理四步一线贯穿的模式,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景一情一理一事”的基本写作规范。而且,谢灵运还擅长以移步换景的结构并结合诗人活泼的心境在诗歌中达到主客观之问的相互转移与自由交融,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致。甚至,诗人还能以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段把各类风景意象并贵、叠加然后产生奇妙的运动效果来描画山水风景,显示出一种立体的手感。 总之,谢灵运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规范了山水诗的基本写作模式,奠定了山水诗的写作基础。他是山水诗的开创者,被后人奉为山水诗的不桃之祖。他的山水诗的艺术创作经验被盛唐山水用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借鉴并发扬开来。
2023-07-21 05:03:181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返京后,仍为右拾遗。谏议多不合,因解官还乡。为县令诬陷,入狱,被迫害致死。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2023-07-21 05:03:261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个

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奠定了山水诗的写作基础。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它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开山鼻祖、南朝的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其次,诗人的部分山水诗中还体现了时代流行的玄言特色,但诗人对玄言的运用已超出领悟玄理的功能,形成了谢诗独特的风格。《入彭蠢湖口》诗中有“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二句,诗人敏锐地观察到晚春季节阳光明媚,空气澄澈透明的特点,在这种光线条件下原野才能绿得那么鲜明、浓郁、剔透,在这种澄净安详的气氛中,白云才能如静止般地依傍在山岩边。原野的“绿”、云的“白”,在宁静中的色彩搭配出一股鲜活的韵味。画景与画音的配合,也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声象组合的动感、立体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享受以及一种独特的理趣感受。这种玄言理趣的特点在王维的创作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而且,谢灵运山水诗中的诗画一体的色彩搭配也给王维的创作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此外,诗人还形成了他山水诗作中独特的“谢灵运定式”,即记游一写景一兴情二恬理四步一线贯穿的模式,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景一情一理一事”的基本写作规范。而且,谢灵运还擅长以移步换景的结构并结合诗人活泼的心境在诗歌中达到主客观之问的相互转移与自由交融,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致。甚至,诗人还能以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段把各类风景意象并贵、叠加然后产生奇妙的运动效果来描画山水风景,显示出一种立体的手感。谢灵运简介谢灵运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规范了山水诗的基本写作模式,奠定了山水诗的写作基础。他是山水诗的开创者,被后人奉为山水诗的不桃之祖。谢灵运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家,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旅游上。旅游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他淡泊名利,只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旅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的诗文情景交融,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2023-07-21 05:03:341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 南朝 宋 谢灵运,经过 谢朓 的发展,何逊、阴铿 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山水诗起源: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可以说是思乡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山水的起源,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开创初期: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随后,南齐诗人谢眺也写了一些清新流丽的山水诗篇。鼎盛时期:山水诗到王维和孟浩然这里达到一个顶峰。这个时候拥有大批的作家和大批的优秀作品传世,至今我们还会记得其中的弹琴复长啸的王维,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等等。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禅与唐代山水诗派的关系很深。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2023-07-21 05:03:401

山水诗的鼎盛时期

山水诗到王维和孟浩然这里达到一个顶峰。经过魏晋谢灵运等人的开创,他们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到了王籍,又有新的开拓,乡间语依依的晚归农人和知音稀少的孤独跃然纸上,到了王维和孟浩然,首先是时代的发展,国之重诗,民之爱诗成为时代的潮流,魏晋南北朝的韵书和南北文风的综合已经起到一定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为山水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古代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是山水诗歌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拥有大批的作家和大批的优秀作品传世,至今我们还会记得其中的弹琴复长啸的王维,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等等。这个时期的山水诗主要有以下风格特色。 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清代著名诗论家王士祯(渔洋)论诗“独以神韵为宗”(《清史稿》卷266),标举“神韵”,作为其诗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无论是否明确地使用这个概念,渔洋处处是以“神韵天然”作为评诗的价值尺度的。以他的“神韵”说来衡量诗史,最为符合渔洋审美理想的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山水诗派的创作风格。在渔洋诗论中,对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人创作,是非常推崇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王士祯的“神韵”说与禅学有十分深刻的联系。从渔洋的诗论中可以看出,渔洋以禅论诗,并非是在一般的比喻层次上,而是将禅的特征内化到“神韵说”的美学内涵中去。在这点上,王渔洋比严沧浪的“以禅喻诗”又大大推进了一步。王士祯在论及山水诗派诸家创作时,常常以“入禅”的独特情境来形容诗的妙谛。如他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观王(维)裴(迪)《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香祖笔记》)这里侧重指出王维、裴迪等人的五言绝句与禅悟相关的“得意忘言之妙”。又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论旨与前语相近,都是推崇一种超越语言局限的浑化境界。渔洋还论山水诗派诸人差别说:“会戏论唐人诗,王维佛语,孟浩然菩萨语,刘眘虚、韦应物祖师语,柳宗元声闻辟支语。”(《居易录》)都以佛事喻之,而论其他诗人“杜甫圣语,陈子昂真灵语,张九龄典午名士语,岑参剑仙语,韩愈英雄语,李贺才鬼语,卢仝巫觋语,李商隐、韩偓儿女语”等等,都不涉佛教。实际上是透露出王孟一派诗人与佛禅的内在渊源。王士祯以“入禅”论王孟一派诗人,并且以之为“神韵”在创作上的典范,并非主观虚拟,并非凭空比附,而是从这派诗人的身世与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以王孟为代表的唐代山水诗派,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艺术风貌上,都与佛禅有客观的渊源关系。揭示其间的内在因缘,对我们了解这派诗人的艺术传统,确实是有一定裨益的。 人们所说的山水诗派,包括盛唐时期到中唐时期以山水为审美对象来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些诗人,不仅是王维、孟浩然、裴迪、常建、储光羲等主要活动于盛唐的诗人,而且也包括如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等主要活动于中唐的诗人。在时间上,这些诗人往往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变故,很难做机械的划分;在艺术上,他们的题材大致相近,手法、风格又有一脉相承之处。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与禅学、禅僧有密切关系,思想观念上深受禅风的熏陶。王维之笃于佛,染于禅,已是治文学史的学者们的常识,勿庸赘述。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杜相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指释迦牟尼)之学,字字皆合圣教。”(《而庵说唐诗》)说王维诗“字字皆合圣教”,虽然渲染过甚,但却道出其诗深于佛禅的特点。在这派诗人中,裴迪、常建、刘眘虚、綦母潜等,都与禅僧多有往还,诗风也深受禅的影响。裴迪是王维的挚友,也是他的“法侣”。所谓“法侣”,也就是禅门中的同道。裴迪现存诗二十九首,《辋川集》二十首是与王维唱和之作,其中颇多禅韵。而其余九首中,与禅寺禅僧们有直接关系的就有《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西塔寺陆羽茶泉》等四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于禅门的向往,如“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等等。都可以说明裴迪与禅有较深的关系。常建的诗也以富有禅意而为人知。其中最有名的是《题破山寺后禅院》,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禅学的涵养工夫。綦母潜在这派诗人中不太惹人注意,但是他的诗作却颇能体现出山水诗派的艺术特色。綦母潜存诗只有26首,但与禅有直接关系、并在诗题上明确标示的,就在10首以上。如《题招隐寺绚公房》、《题灵隐寺山顶禅院》、《过融上人兰若》等。《唐才子传》评其诗:“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方外之情,正是栖心释梵、远离尘俗的情味。刘眘虚,也是山水诗派的诗人。他于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尉、夏县令等职,”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交游多山僧道侣。”(《唐才子传》)一方面是与禅僧多有往来,另一方面也就使其诗“善为方外之言。”(同上)诗中如“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登庐山峰顶寺》)等句,流露出他的禅学修养。储光羲是山水诗派中较为重要的诗人,其诗中与禅僧、佛寺直接有关的有十余首,如《题辨觉精舍》、《题慎言法师故房》、《苑外至龙兴院作》、《题虬上人房》等。号称“五言长城”的著名诗人刘长卿,人们很少把他和王孟一派诗人联在一起,实际上,就艺术上看,刘长卿正是这派诗人中的劲旅。他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由盛唐而入中唐的士大夫的心态。长卿诗中那种清冷幽邃的山水画面,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惊悸之后的士大夫心灵的外化。刘长卿的诗,有更深更泛的禅迹。与禅寺禅僧有直接关系的篇什有近三十首之多。从中也可看出,他与禅门关系之深。禅的幽趣,完全渗透于山水清晖的描写之中。如《和灵一上人新泉》、《送灵澈上人》、《游林禅师双峰寺》都是如此。韦应物是中唐著名诗人,一直被视为王孟一派的有力后进。“王、孟、韦、柳”并称,说明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对从陶、谢发端的山水诗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韦诗中与禅寺禅僧有直接关系的也有近三十首之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禅学意识是自觉的,也是很浓厚的。如诗中说“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赠李儋》)分明是“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坛经》)的禅学观念在人生观中的推衍。“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是佛教十二缘起说的回响。柳宗元对佛教的信奉,更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被贬永州之后,对于佛教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柳诗中如《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禅堂》等作,都是借禅宗的观念来使自己达于“忘机”的境地。空明诗境与淡远风格从质实到空明,这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一个跃迁,这个跃迁的实现,主要是在盛唐时期,而主要是体现在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人中。这方面王维的诗作是最为典型的。如有名的《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描写终南山的雄浑气势。“白云”两句,把山中的云霭,写得闪烁不定,飘渺幽约,诗的意境阔大雄浑,但又有一种空明变幻的样态。《泛前陂》一诗也是如此:“秋空自明回,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浩万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也创造出十分空明灵动的境界。这类诗作在王维集中比比皆是。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登河北城楼作》)“寥廓凉天净,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醉影入闲流。”(《赋得秋日悬清光》)都有着空明摇曳而又雄奇阔大的境界!不仅是摩诘诗,山水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也多有这种诗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立公房》:“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间春泉满,萝轩夜月闲。”《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宿王昌龄旧居》:“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渔浦》:“碧水月自阔,岁流净而平。”储光羲的《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等等,这类空明澄澹的诗境,在山水诗派中的作品是俯拾即是的。与唐诗相比,魏晋南北朝诗尽管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还较为质实,缺乏空明灵动的神韵。而盛唐诗之所以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有了这样的诗境。严沧浪谓:“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主要指这样一种诗境。由质实到空明,决不止是一个诗歌的风格问题,也不止是个意境问题,而是诗歌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它对于人类的价值。人们不再以客观摹写自然山水为目的,而是使山水物象成为心灵的投影。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式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美学》)第一卷中译本49页)对于空明诗境,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它们的价值的。那么要问,禅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答是佛教禅宗的“空观”对诗人艺术思维的渗透。“空”是佛教第一要义。在佛家看来,“四大皆空”、“五蕴皆空”,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尽作空观,方能超脱生死之缘。但要把实实在在的事物说成是虚无的,无疑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于是便“以幻说空”。大乘般若采用“中观”的思想方法,有无双遣,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既非真有,又非虚无的一种幻想。正如僧肇在《不真空论》所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僧肇以“幻化人”为喻,说一切都非有非无,而是一种“幻化”。在哲学上,这当然是地道的唯心主义。但它对文学创造所形成的影响,便是复杂的了,难于用“唯物”和“唯心”来划界。王维信奉佛教,主要是禅宗,而禅宗主要是发展了大乘般若学。对于这种有无双遣的理论,王维深谙其妙,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他写道:“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幼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过殆矣。”王维是以这种“幻化”的眼光来看人生,看世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一切都在有无色空之际。这种思想方法,渗透在诗歌艺术思维中,便产生了空明摇曳、似有若无的审美境界。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山中寄诸弟妹》:“山中多法侣,禅悦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的确可以称之为“水墨不着色画”,“淡”是最突出的特征。这种“淡”,不仅是语言色泽上的“淡”,更多的是创作主体心境的“淡”。关于孟浩然的诗作,更是以“淡”著称。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浩然风格,评孟诗云:“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诗薮·内编》)如《北涧泛舟》:“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不在家。”都是冲淡的。孟的一些名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宿建德江》等篇,都以“淡”见称。闻一多先生形容得好:“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孟浩然》)王孟一派诗人基本上都有“淡”的诗风,那么,这与禅存在着什么联系吗?禅所达到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禅本体,但它不略脱事相,而是即物超越。禅宗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要旨,所谓“无相”,并非完全剥离“相”,而是“于相而离相”,也就是寄寓于“相”而超越之。正因为如此,禅宗主张任运自在,随处领悟,反对拘执束缚,更反对雕琢藻绘,一切都在本然之中,一切都是淡然无为,而不应是牵强著力的。禅家公案强调这种淡然忘机、不系于心的精神。“僧问:如何是僧人用心处?师曰:用心即错!”(《五灯会元》卷11)禅在自然而然中,不可以用心著力。又如:“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春来草自清,月上已天明。”(同上)意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如春日青草、月上天明一样自然。“平淡”或“冲淡”的风格,来源于一切不系于心的主体心态,任运自在,不执着,不刻挚,如天空中的游云一般。山水派诗人,多有如此心态。摩诘所谓“万事不关心”是正面的表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禅家“不住心”、“无常心”的象征。柳宗元《渔翁》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也正是“不于境上生心”的禅学观念的形象显现。“淡远”“平淡”的风格,实际上是与无所挂碍、无所系缚、任运自如的主体心态有密切关系的。 唐代山水诗派主要以山水景物作为审美对象,作为创作题材,但实际上是在山水中“安置”诗人的幽独的心灵。这派诗人的篇什咏读既多,你就会发现在山水物象的描绘中,诗人那绋独孤寂的身影,似乎无所不在。最为突出的便是刘长卿的作品,常常出现的是自来自去,幽独自处的身影。有时不是写诗人自己,是写别人的形象,但细读之,就会发现那不过是诗人心灵的投影。如《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似乎是写灵澈禅师,实际上却是诗人幽独情怀的外射。再如《江中对月》:“空洲夕烟敛,望月秋江里。历历沙上人,月中孤渡水。”在一片澄明而迷蒙的月光中、秋江里,“沙上人”静消消地独自渡江,诗人偏爱这类意象,不能不说是由创作主体的幽独心态决定的。在长卿诗中,即使是仅从字面上看,就可以随处看到“孤”“独”这类诗句。如“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悠悠白云里,独往青山客”、“片帆何处去,匹马独归迟”,“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人语空山答,猿声独戊闻”。“芳时万里客,乡路独归人”。实际没有办法多举,到处都是,诗人的幽独情怀是一望即知的。岂止是刘长卿,这派诗人多在山水描写中寄寓幽独心境。孟浩然《涧南即事贻皎上人》:“约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岁除夜有怀》:“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王维《答张五弟》:“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空欲二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群更萧索。”《善福寺阁》:“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韦的名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似写“幽草”,实则是“幽独人自伤怀抱。”柳宗元《禅堂》:“发地结青茅,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杳然喧中寂。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不仅写出了自己被贬之后的幽独处境,而且道出了禅观对这种心境的影响。这么多表现幽独情怀的诗篇出现决非偶然,几乎成为这派诗人的共同心态。回过头来又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他们更多地以山水为题材写诗,并非为了摹写山水形貌,而是为了在一方山水物象中,寄寓幽独的情怀。他们渲染山水的宁静与远离尘世喧闹,正是为了寄托一颗幽寂的诗魂!与此密切联系的,就是唐代山水诗人创作中那种共同的特点,静谧的氛围。诗人们在写山水物象时不约而同地烘托山水之静,而没有谁在写它的喧嚷。实际上写山水也正是为了写这种遗弃尘世的静谧。同时写风声、水声、虫声、林声……,却是为了更加反衬其静。王维《过香积寺》、“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声,更显得深山古刹的静谧。《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这些诗中的果落、虫鸣、鸟声,恰恰是为了反衬山林的极度静谧。诗人是孤独的,似乎这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他用心谛听着大自然的心律。孟浩然、常建、刘长卿等人的诗作,也都以十分静谧的氛围来写山水。如孟诗《寻香山湛上人》:“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常建《白湖寺后溪宿云门》:“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圆月明高峰,青山因独宿。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月。”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野寺来人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这类例子甚多,是没有办法尽数列举的。静谧的氛围,是山水诗人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与禅有什么关系?有的。禅宗之“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禅那”的修习方式,突出地表现为反对、废弃坐禅,但有一点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对“心”的修养──不过修养方式不同罢了。禅宗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境的形式,进一步摆脱了心对物的依附关系,把心视为万能之物。禅毕竟是避世的,它尽管可以混迹于尘俗之中,但要取得一份心灵的自在,“参禅学道,须得一切处不生心。”(《黄蘖宛陵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坛经》),对一切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实际上还是一种“驼鸟政策”。禅又是一种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返照,于外间世界的风云变幻不取不舍,而以本心为独立自足的世界。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返照和体认,必然带来的体验的独特性。参禅者的内心是孤寂的、幽独的。唐代山水诗派诗人们的幽独情怀,是与“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巨大变革有极大关系的。唐王朝从鼎盛的峰巅跌入了一个幽深的峡谷,亲身经历了这场大变乱的诗人们,热情凝结了,心态幽冷了,由外向投射转入主观内省。其社会原因是主要的。但是,诗人们在与禅的接近中,与禅的反照内心一拍即合,于是在幽独情境的描写抒发中,就参入了相当多的禅的底蕴,像柳宗元的《禅堂》、《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王维的《鹿柴》、《过香积寺》、《终南别业》等,都是相当显豁的例子。禅家尽管一再宣称“行住坐卧,无非是道”,而实际上,还主要是在静谧山林中建立寺院,在生灭不已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中“妙悟”禅机的。禅僧乐于与大自然打交道,倾心于禅的士大夫也乐于栖息于山林,至少是暂时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王孟一派诗人,把山写得如此空明静谧,实非偶然,这与他们的禅学习染有直接关系。其实,山水中的静谧氛围,并非全然是客观描写,主要是一种心境的建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坛经》)禅是以心为万物之本体的,所谓“静”,只是一种心灵之静。大乘佛学以“心静”为“静土”,“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境,则佛土净”(《维摩诘经·佛国品》),把“净”易为“静”,道理全然是一样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公的《饮酒》,说明此意最为恰当,又安知其中没有大乘的影迹?禅与唐代山水诗派的关系很深,也难一一说明;而山水诗派的艺术精神,其形成因素也决非一端,禅的影响也只是一个侧面,然而,从这个视角所进行的透视,会有补于对唐代山水诗的深一层理解。
2023-07-21 05:03:501